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翻译

| 翻译 |

【www.guakaob.com--翻译】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翻译篇一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杜牧 诗歌赏析》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翻译篇二
《2013年湖南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17》

2012年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_模拟试题

说明:1.本试题分Ⅰ、Ⅱ两卷,共100+20分(其中20分为附加题),答卷时间120分钟。

2. 第Ⅰ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写在答卷纸上。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百舸(gě ) 匪我愆期(qiā n) 漪沦(yī ) 冯虚御风(p íng) ....

B、寥廓(li áo) 除臣洗马(xǐ ) 公姥(mǔ ) 不省所怙(Shě ng) ....

C、踟蹰(ch ú) 挥斥方酋(qi ú) 嫠妇(l ǐ) 渐车惟裳(jià n) ....

D、罗绮(yǐ ) 酾酒临江(shī ) 险衅(x ìn) 泉水淙淙(zōnɡ) ....

2、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峥嵘 斑澜 搔首踟蹰 沧海一粟

B、鸿蒙 尚飨 乐府双壁 纤纤素手

C、拔擢 青荇 葳蕤生光 朝谇夕替

D、卜筮 愀然 衔哀至诚 春暖花开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呢?”我问。“还不是和祥林嫂?”那短工( )的说。 ②“祥林嫂,你实在不( )。”柳妈诡秘地说。

③那位画家一定画了( )一夜,因为男子中学和女子中学里的教师们、神学校的教师们、衙门里的官儿,全接到了一份。

④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家误解( )闹出什么乱子起见,我得把我们谈话的内 容报告校长。

⑤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 )的席子用了。

A.简捷 核算 不只 以致 精制 B.简捷 合算 不止 以致 精致

C.简洁 核算 不只 以至 精制 D.简洁 合算 不止 以至 精致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他沉默寡言,不苟言笑,似乎从没有见过他的音容笑貌。 ....

B.他俨然像个大款,头上冠冕堂皇,身上大衣笔挺,脚上皮鞋锃亮。 ....

C.新瓶装旧酒的改革是换汤不换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

D.他慷慨激昂地把多年的积蓄捐献给希望工程。 ....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A 当西方学者普遍认为古希腊是现代文明之源,杜兰博士则认为欧洲大多数的发明来自埃及和东方。

B 朦胧的思想是零零碎碎不成片断的语言,清晰的思想是有条理组织完整的语言。

C 看着父亲那灰白的头发,微驼的背影,使我不禁热泪盈眶。

D 台独分子进行分裂活动时,为岛内绝大多数民众所反对,他们是爱国,维护祖国统一的。

6、对下列诗句按现代汉语正常语序改写后,不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多情应笑我(应笑我太多情善感。)

B.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无处寻找像孙仲谋那样的英雄人物了。)

C.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四十三年来,眺望中还清楚地记得扬州路上一片烽火。)

D.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杜牧笔下的二十四桥还在,可是凄冷的月亮无声地倒映在湖中,月光随水波荡漾。)

7、下列对中国古代诗歌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B.《白马篇》又名《游侠篇》,作者是“三曹”之一的曹子建。“三曹”是指曹操、曹丕和曹植三父子,他们都是建安诗坛的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家。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诗》,儒家列为经典之一,故称《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颂大都是各地的民间歌谣。

D.屈原,名原,字平,是战国时代楚国人。西汉学者刘向将屈原的诗歌编辑成集,名为《楚辞》,《离骚》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8、下列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乃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

B、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 ..

C、望晚日照城郭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三月之望 ..

D、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活用不同类的一项是( )

A、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B、其阴,济水东流 ..

C、妪,先大母也,乳二世 D、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 ..

10、下面加点词语用法同现代汉语用法相比较,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①约为婚姻 ②吴之民方痛心焉 ③未可明诏大号以夭梅病梅为业 ④备他盗之出入与......

非常也 ⑤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⑥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⑦沛公居山东时 ........

A.④⑥⑦相同,其他都不相同。 B.全都不相同。

C.①②④⑤⑥不相同,③⑦相同。 D.②③⑤⑥不同,其他相同。

二、阅读清代袁枚的《祭妹文》片段,回答文后11~13题。(每小题2分,共6分)

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躬蹈之。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

余 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余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锱衣》一章。适先生奓 (zhà)户入,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连呼则则。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予弱冠粤行,汝掎裳悲恸。愈三年,予披官锦还家,汝从东 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忘。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 历,逼取便逝。悔当时不将嫛婗(yíní,婴儿,这里指幼年时期)情状,罗缕纪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

1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汝以一念之贞(由于、因为) B、虽命之所存(既然) ..

C、使汝不识诗书(如果、假使) D、或未必艰贞若是(或许) ..

12、文中第一段文字,作者对其妹的不幸遭遇表示了同情,同时分析了原因,作者认为造成悲剧的真正原因是( )

A、袁枚妹妹自己坚持不肯解除婚约,“一念之贞”造成了终生不幸。

B、作者害了他妹妹,所以文中说“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

C、“古人节义事”害了他妹妹,传统的封建礼教毒害了她,给她带来了不幸。

D、不良的教育害了他妹妹,中国古代的诗书都是害人的,所以作者说“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

13、对第二段文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一段主要写幼时兄妹关系。记叙了同捉蟋蟀、并肩读书、自己弱冠粤行时幼妹“掎裳悲恸”、中进士回家时妹妹“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等情景。

B、这一段文字写的都是琐事,但正因为对儿时“嫛婗情状”未能“罗缕纪存”,所以回忆得不够,这就更鲜明地表现了兄妹间的亲密关系和悼念亡妹的真挚感情。

C、这一段中把儿时“岁寒虫僵,同临其穴”的情景与“今予殓汝葬汝”对比着写,更加哀婉动人。

D、作者在记叙了往事之后,既后悔,又叹息,这一悔一叹,更直接抒写了无限眷恋、又觉无可挽回的哀痛。

第Ⅱ卷

三.(20分)

14.翻译下面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每小题3分)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无垣墉,毁伤无器用,无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郁离子》)

⑴是非若所知也。

译:

⑵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译:

15、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齐安郡中偶题 杜 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 万 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①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 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 为诗歌的主要意象。

(2分)

②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

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16.默写填空(每空格0.5分,共8分)

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 。

⑵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 。

⑶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⑷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⑸呜呼! , ,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⑹、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何可胜道也哉! 。

⑺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

⑻但以刘 , 。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四.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7—20题。

寂寞的浯溪

王青伟

走进浯溪,极有可能触摸到了一种中国古代文人内心的隐秘世界,这种隐秘世界可能表达着一种政治和文化的双重反叛。

泰山的雄奇壮观,暗含了中国帝皇的大一统思想,于是历代帝皇为其立封受禅,顶礼膜拜,浸淫到文化领域,儒家思想一统数千年,漫延到文学领域,豪放派永远占主导地位。公元七世纪中叶,一个政治失意,受到牵连的落魄文人元结被贬永州刺吏,路途愈走愈逼仄,景物愈行愈荒凉,心地愈来愈灰暗。突然,他先听见一声清脆的水流声,他本来想放下行李,掬一水喝喝,或者洗洗双脚,但是他忽然惊呆了,顺着溪流望去,到处一片姹紫嫣红、树叶成阴,灰暗的心境一下子为之明亮,荒凉的景物倏忽为之绚丽,这个小小的地方,溪是小的,山是小的,石头也是被分割为小块小块的,就连奔流的湘江也远没有长江黄河那样大气。那一刻,元结一下子看见一个大我,面对浩茫的宇宙,他一下子又觉得自己就像浯溪这个小盆景,在天地之间变得那么渺小。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翻译篇三
《文言翻译及诗歌鉴赏练习题》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翻译篇四
《阿房宫赋翻译 杜牧》

阿房宫赋 杜牧

六王毕②,四海一③。蜀山兀,阿房出。

六国消灭,天下统一。蜀山秃顶,阿房矗起。

覆压三百余里⑤,隔离天日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⑦。

覆盖三百多里,隔断了天上的阳光。从北面的骊山建起,折向西面的咸阳。

二川⑧溶溶⑨,流入宫墙。

渭水和樊川,缓缓地流入宫墙。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⑩,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回廊像腰带曲折,屋檐像鸟嘴高啄。依随着地势环抱呼应,围绕着中心向外开拓。

盘盘焉,困困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曲曲的,弯弯的,好像—格格的蜂房,一圈圈的水涡,不知有几千万个院落。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长桥像龙卧水上,可哪有风起云涌?复道像虹虹贯空中,怎没见雨霁斜晖?

高低冥迷,不知东西。

四周围高低起伏,分不清东西南北。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①;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台前正歌声热闹春光融融;殿后却舞袖清凉,风雨凄凄。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一。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④;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妃嫔媵嫱,公主帝女,出了六国的宫殿,拉上辇车,来到秦国。早上唱啊晚上弹为供秦王的欢娱。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⑤;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⑧也。

化妆时打开明镜,像闪闪星辰;梳头时披散秀发,像朵朵绿云;渭河泛腻,是脂水倾盆;烟雾弥漫,是椒兰香熏。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雷霆震耳,是宫车过门;隆隆地由近而远,不知向哪里停轮。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⑩,缦立远视,而望幸业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不同的身材,不同的容貌,摆出各种姿势,久立远盼,等候皇帝驾到,有的三十六年都没见到一面。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掠其人,倚叠如山。

燕国、赵国的收藏,韩国、魏国的经营,齐国、楚国的精英,多少代多少于民,堆积如山。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一旦保不住,都被秦人搬往阿房宫。鼎当作铁锅,玉当作顽石,金子当土块,珍珠当瓦砾,到处抛掷,秦国人见了也毫不可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啊!一个人的心也就是千万人的心。秦王爱奢华,人民也得顾自己的家。为什么搜刮时不留颗粒,挥时看作泥沙?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竟使架房的柱子,比田里的农夫还多;梁上的椽子比机上的织女还多;一个个钉头,比粮仓里的谷粒还多;一道道瓦缝,比人身上的丝缕还多;横七竖八的栏槛,比九州的城郭还多;咿哑嘈杂的管弦,比百姓的话语还多。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①之心,日益骄固。

使天下的人民,不敢说话而只敢含怒。独裁者的心,日益骄横顽固。

戍卒叫③,函谷举④,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起义军振臂一呼,函谷关顿时攻破楚国人一把大火,可惜啊一片焦土!

灭六国者⑥,六国也,非秦也。族秦⑦者,秦也,非天下也。

消灭六国的,是六国自己而不是秦国;消灭秦国的是秦国自己而不是天下人。

嗟乎⑧!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啊!假使六国各自爱惜自己的人民,就足以抵抗秦国;秦国爱惜六国的人民,就可以传三世以至万世而做皇帝,谁又能消灭它呢!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秦国人来不及哀怜自己,只有后人来哀怜它;后人哀怜它而不借鉴它,又该让后来的人再来哀怜后人了。

(选自程毅中译《名家精译古文观止》,中华书局1993年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翻译篇五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卷》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背诵、默写(共30格,每格1分,错字、漏字、别字均不得分)

1、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 。

2、 ,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 。

3、 ,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4、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 。

5、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瞑。 ,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6、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7、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 。

8、 , 。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9、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0、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

11、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2、塞上长城空自许, 。 ,千载谁堪伯仲间。

13、呜呼! , ,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14、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何可胜道也哉! 。

15、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二、诗词鉴赏(共10分)

16、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4分)

卜算子 · 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①上阙一、二句运用修辞方法,以山水寄寓什么样的感情?(2分) ②下阙借惜春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2分)

17、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齐安郡中偶题

杜 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 万 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①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 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 为诗歌的主要意象。

(2分)

②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

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1题。(12分,每小题3分)

郭崇韬,代州雁门人也。为人明敏,以才干见称,庄宗为晋王,崇韬为中门使,甚见亲信。

晋兵围张文礼于镇州,久不下,而定州王都引契丹入寇。崇韬曰:“契丹之来,非救文礼,为王都以利诱之耳,且晋新破梁军,宜乘已振之势,不可遽自退怯。”庄宗然之,果败契丹。庄宗即位,拜崇韬兵部尚书、枢密使。

崇韬素廉,自从入洛,始受四方赂遗,故人子弟或以为言,崇韬曰:“吾位兼将相,禄赐巨万,岂少此邪?今藩镇诸侯,多梁旧将,皆主上斩祛射钩之人也。今一切拒之,岂无反侧?且藏于私家,何异公帑?”明年,天子有事南郊,乃悉献其所藏,以佐赏给。

同光三年夏,霖雨不止。庄宗患宫中暑湿不可居,思得高楼避暑。乃遣宫苑使王允平营之。崇韬对曰:“陛下昔以天下为心,今以一身为意,艰难逸豫,为虑不同,其势自然也。愿陛下无忘创业之难。”庄宗默然。终遣允平起楼,崇韬果切谏。宦官曰:“崇韬之第,无异皇居,安知陛下之热!”由是谗间愈入。

明年征蜀,议择大将。乃以继岌为西南面行营都统,崇韬为招讨使,军政皆决崇韬。崇韬素嫉宦官。继岌监军李从袭等见崇韬专任军事,心已不平,思有以图之。庄宗闻破蜀,遣宦官向延嗣劳军,崇韬不郊迎。延嗣大怒,因与从袭等共构之。延嗣还,因言蜀之宝货皆入崇韬,且诬其有异志,将危魏王。庄宗怒,遣宦官马彦圭至蜀,视崇韬去就。颜圭以告刘皇后,刘皇后教颜圭矫诏魏王杀之。

当崇韬用事,自宰相豆卢革、韦悦等皆倾附之,崇韬父讳弘,革等即因他事,奏改弘文馆为崇文馆。以其姓郭,因以为子仪之后,崇韬遂以为然,其伐蜀也,过子仪墓,下马号恸而去,闻者颇以为笑。然崇韬尽忠国家,有大略。其已破蜀,因遣使者以唐威德风谕南诏诸蛮,欲因以绥来之,可谓有志矣!

注:斩祛射钩:祛,袂,袖子;钩,衣带之钩。意谓旧怨。

18.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定州王都引契丹入寇 B.藏于私家,何异公帑。 C.由是谗间愈人 寇:敌人 帑:国库里的钱财 间:离间的话。 构:图谋 D.因与从袭等共构之

19.(略)

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契丹来犯,郭崇韬认为应该乘士气高涨之机,主动迎战,庄宗采纳了他的建议,果

然打败了契丹。

B.郭崇韬进入洛阳后,开始接受别人的贿赂,在故人子弟的劝谏下,他把收受的钱财

都献出去了。

C.庄宗建造高楼避暑,郭崇韬认为不能只图一个人享乐,力谏不可,宦官乘机在庄宗

面前说他的坏话。

D.向延嗣诬陷郭崇韬把蜀地的宝货据为己有,并有谋反的意图。庄宗对此大怒,马彦

圭假传圣旨让魏王处死了他。

21.联系全文看,下面对文言文最后一段的议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郭崇韬当权时,把弘文馆改为崇文馆,以避父讳的做法值得非议。

B.郭崇韬自认为是郭子仪的后代,路为其墓地时,下马痛哭,作者对此不以为然。

C.郭崇韬尽忠国家,征蜀时,军政大事都由他决断。能破蜀,他功不可没。

D.破蜀后,郭崇韬派遣使者招抚南诏诸蛮。作者认为这种举动体现了他的大志。

四、翻译(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并翻译划横线的句子。

(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郡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明史·宋濂传》)

[注]宋濂,字景濂,明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22、诚然,卿不朕欺。

译文:

23、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

译文:

24、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译文:

五、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25—31题。(20分)

高 山 流 水

余 秋 雨

常听人说,人世间最纯净的友情只存在于孩童时代。这是一句极其悲凉的话,居然有那么多人赞成,人生之孤独和艰难,可想而知。

我并不赞成这句话。孩童时代的友情只是愉快的嘻戏,成年人靠着回忆追加给它的东西很不真实。友情的真正意义产生于成年之后,它不可能在尚未获得意义之时便抵达最佳状态。

其实,很多人都是在某次友情感受的突变中,猛然发现自己长大的。仿佛是哪一天的中午或傍晚,一位要好的同学遇到的困难使你感到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放慢脚步忧思起来,开始懂得人生的重要。就在这一刻,你突然长大了。

我的突变发生在十岁。从家乡到上海考中学,面对一座陌生的城市,心中只有乡间的小友,但已经找不到他们了。有一天,百无聊赖地到一个小书摊看连环画,正巧看到一本。全身像被一种奇怪的法术罩住,一遍遍地重翻着,直到黄昏时分,管书摊的老大爷用手指轻轻敲了敲我的肩,说他要回家吃饭了,我才把书合拢,恭恭敬敬放在他的手里。

那本连环画的题目是《俞伯牙和钟子期》。

纯粹的成人故事,却把艰深提升为单纯,能让我全然领悟。它分明是在说,不管你今后如何重要,总会有一天从热闹中逃亡,孤舟单骑,只想与高山流水对晤。走得远了,也许会遇到一个人,像樵夫、像隐士、像路人,出现在你与高山流水之间,短短几句话,使你大惊失色,引为终生莫逆。但是,天道容不下如此至善至美,你注定会失去他,同时也就失却了你的大半生命。

一个无言的起点,指向一个无言的结局,这便是友情。人们无法用其他词汇来表述它的高远和珍罕,只能留住“高山流水”四个字,成为中国文化中强烈而缥缈的共同期待。

那天我当然不知道这个故事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只知道昨天的小友都已暗然失色,没有一个算得上“知音”。我还没有弹拨出像那样的声音,何来知音?如果是知音,怎么可以舍却苍茫云水间的苦苦寻找,正巧降落在自己身边、自己的班级。这些疑问,使我第一次认真地抬起头来,迷惑地注视着街道和人群。

差不多注视了整整四十年,已经到了满目霜叶的年岁。如果有人问我:“你找到了吗?”我的回答有点艰难。也许只能说:“我的七弦琴还没有摔碎。”

我想:艰难的远不止我。近年来参加了几个前辈的追悼会,注意到了一个细节:悬挂在灵堂中的挽联常常笔涉高山流水,好像死者与撰写挽联的人是当代知音,但我知道,死者对于撰写挽联者的感觉绝非如此。然而这又有什么用呢?在死者失去辩驳能力仅仅几天之后,在他惟一的人生总结仪式里,这一友情话语乌黑鲜亮,强硬得无法修正,让一切参加仪式的人都低头领受。但我们对此又不能生气,如果死者另有知音名单,为什么不在临死前郑重留

下呢?可见对大多数人来说,直到生命结束都说不清楚明确的友情序列,任何人都可以来临时扮演一下。几十年的生命都在寻找友情,难道一个也找不到?找到了,而且很多,但一个个到头来都对不上口径,全都错位了的友情。

25、本文的作者余秋雨是我国当代学者、散文家。曾以散文集《 》震动文坛,从此打出“ ”(散文类型)的旗帜。他的文化散文集还有《 》《 》等。(2分)

26、文中加黑框的词书写有误的有两处,请找出并改正。(1分) 应改为 应改为

27、请解释第六段“莫逆”一词的意思 (1分)

28、作者在文中提到,他并不赞成“人世间最纯净的友情只存于孩童时代”这句话,请归纳其原因。(4分)

29、“我的七弦琴还没有摔碎”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3分)

30、在作者的意图中,得遇知音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5分)

3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 本文以作者的内心感受为基础,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看法以及对高山流水般友情的向

往,笔触自然而动情,令读者为之动容。

B、 作者认为只有随着岁月的增加,年龄的增大,直至临死前才能明白友情的真谛。

C、 作者认为对友情的感悟是不可能突然发生的,但真正的知音却是可以突然出现的。

D、作者认为众多老前辈直至临死前才发现,真正意义上的知音其实一个也没有。鲁迅认为“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作者“差不多注视了整整四十年”也是为了寻找一个知音。

六、语言运用(10分)。

32.(略)

33. 下面一则新闻报道在用词、语法、表述上有不少毛病,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①《拼一口气读书,我要当医生》一文上月26日刊登后,②本报编辑部及广州市102中陆续接到读者不少来电及捐款,③至昨天为止,社会各界捐款已超过七万多元。④近日,广州市教委已给所属单位发出通知,动员广大师生关心、帮助冯志彬,⑤为他筹建治病基金。⑥另外,经一位热心人搭桥牵线,已下岗的志彬爸爸有望在一家摩托车厂重新上岗。

(1)有毛病的四句是哪四句(只填句子序号) (1分)

(2)修改如下:(不抄原句,只列出错误所在之处及改法;任选三处)(3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翻译篇六
《古诗文阅读训练》

古诗文阅读训练

(一)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各首诗,完成问题:

1、(分析意象、意境型)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

2、(分析技巧型 )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

3、(分析语言特色型)

《春怨 》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

4、(炼字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

5、( 一词领全诗型 )

《春夜洛城闻笛 》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

6、(情感、主旨型 )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

答:

7、(评价型)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 答:

8、(比较评价型)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问: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答:

9、(结构型)

秋 蕊 香

张耒

帘暮疏疏风透,一线香飘金兽。朱栏倚遍黄昏后,廊上月华如昼。

别离滋味浓于酒,著人妆。此情不及东墙柳,春色年年如旧。

⑴ 请简要说说词的上片写景的层次。(2分)

答:

⑵ 结合全词,简要赏析“此情不及东墙柳,春色年年如旧”一句。(4分) 答:

(二)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熊鼎,字伯颍,临川人。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陈友谅..

屡胁之,不应。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

赞军事。母丧除,召至京师,授德清县丞。松江民钱鹤皋反,邻郡大惊,鼎镇之以静。迁起.

居注,承诏搜括故事可惩戒者,书新宫壁间。舍人耿忠使广信还,奏郡县官违法状,帝遣御史廉之。而时已颁赦书,丞相李善长再谏不纳,鼎偕给事中尹正进曰:“朝廷布大信于四方,复以细故烦御史,失信,且亵威。”帝默然久之,乃不遣御史。洪武改元,新设浙江按察司,以鼎为佥事,分部台、温。台、温自方氏窃据,伪官悍将二百人,暴横甚。鼎尽迁之江、淮间,民始安。平阳知州梅镒坐赃,辨不已,民数百咸诉知州无罪。鼎将听之,吏白鼎:“释知州,如故出何?”鼎叹曰:“法以诛罪,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释镒,以情闻,报如其奏。宁海民陈德仲支解黎异,异妻屡诉不得直。鼎乃逮德仲,鞫实,立正其罪。是秋,山东初定,设按察司,复以鼎为佥事。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鼎欲稽官吏利弊,乃令郡县各置二历,日书所治讼狱钱粟事,一留郡县,一上宪府,递更易,按历钩考之,莫敢隐者。八年,西部朵儿只班率部落内附,改鼎岐宁卫经历。既至,知寇伪降,密疏论之。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鼎既行,寇果叛,胁鼎北还。鼎责以大义,骂之,遂与成及知事杜寅俱被杀。

(节选自《明史·熊鼎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 长:执掌 .

B.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 结:聚合 .

C.邓愈镇江西,数延见 延:招聘 .

D.乃留愈幕府赞军事 赞:辅佐 .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熊鼎处事精细求实的一组是

①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 ②复以细故烦御史

③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 ④乃逮德仲,鞫实,立正其罪

⑤按历钩考之,莫敢隐者 ⑥知寇伪降,密疏论之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③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熊鼎卓有才能,处变不惊。他深受邓愈器重,留在邓手下任职;为母亲守孝后担任德清县丞,其时松江有人叛乱,邻郡惊恐,他冷静地控制了本县局面。

B.熊鼎思虑周详,维护朝廷威信。广信郡县官员违法,皇上已颁发赦令,此时又要查究;熊鼎认为朝廷应当取信天下,不应为小事出尔反尔,皇上这才作罢。

C.熊鼎治政有方,坚持依法办事。分管台、温事务时,他迁走凶恶残暴的官将,百姓方

才安定;平阳知州梅镒被诬贪污行贿,他听从民意,依法予以释放。

D.熊鼎面对威逼,表现出凛然正气。朵儿只班率部投靠朝廷,熊鼎察觉其中有诈,不久叛寇果然作乱,并胁迫他北还,他维护正义,责骂叛寇,最终被杀。

11.把第一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

(2)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

(北京卷)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到9题。

事有可行而不可言者,有可言而不可行者。有易为而难成者,有难成而易败者。此四策..

者,圣人之所独见而留意也。 .

誳①寸而伸尺,圣人为之;小枉而大直,君子行之。周公有杀弟之累,齐桓有争国之名;然而周公以义补缺,桓公以功灭丑,而皆为贤。今以人之小过,掩其大美,则天下无圣王贤相矣。故目中有疵,不害于视,不可灼也;喉中有病,无害于息,不可凿也。河上②之丘冢,不可胜数,犹之为易也;水激兴波,高下相临,差以寻常,犹之为平。昔者,曹子为鲁将兵,.

三战不胜,亡地千里。使曹子计不顾后,足不旋踵,刎颈于陈中,则终身为破军擒将矣。然..

而曹子不羞其败,耻死而无功。柯之盟,揄三尺之刃,造桓公之胸,三战所亡,一朝而反之,.勇闻于天下,功立于鲁国。管仲辅公子纠而不能遂,不可谓智;遁逃奔走,不使其难,不可谓勇;束缚桎梏,不讳其耻,不可谓贞。当此三行者,布衣弗友,人君弗臣。然而管仲免于.

累绁之中,立齐国之政,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管仲出死捐躯,不顾后图,岂有此霸功哉! 今人君之论其臣也,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其小善,则失贤之数也。故人有厚德,无..

问其小节;而有大誉,无疵其小故,夫牛蹄之涔③,不能生鳝鳢鲔,而蜂房不容鹄卵;小形不足以包大体也。

(取材于《淮南子·汜论训》)

注释:①誳:弯曲。②河上:黄河边,这里指黄河边的平地。③涔:积水。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难成而易败者 败:毁坏 .

B. 河上之丘冢不可胜数,犹之为易也 易:平坦 .

C. 三战所亡,一朝而反之 反:返回,这里指收回 .

D. 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 而求小善 略:简略 .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事有可行而不可言者 .

圣人之所独见而留意也 .

B. 昔者,曹子为鲁将兵 .

则终身为破军擒将矣 .

C. 使曹子计不顾后 .

使管仲出死捐躯 .

D. 布衣弗友,人君弗臣 .

今人君论其臣也 .

8. 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目中有疵,不害于视,(则)不可灼也

B. 喉中有病,(苟)无害于息,不可凿也

C. 水激兴波,高下相临,差以寻常,(而)犹之为平

D. 遁逃奔走,(然)不使其难,不可谓勇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世间之事是极为复杂多样的,古代圣贤对此有独到的见解并十分关注。

B.代价与成功总是成正比,这在周公、齐桓和曹子身上都得到了印证。

C.管仲虽称不上智、勇、贞,但他仍为齐国的霸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D.评价人物要着眼于大处和长远,而不能仅看一时的成败和小的污点。

10.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5分)

熹 窃 观 古 昔 圣 贤 所 以 教 人 为 学 之 意 莫 非 使 之 讲 明 义 理 以 修其 身 然 后 推 以 及 人 非 徒 欲 其 务 记 览 为 词 章 以 钓 声 名 取 利 禄 而 已 也 今 人 之 为 学 者 既 反 是 矣 然 圣 贤 所以 敬 人 之 法 具 存 于 经 有 志 之 士 固 当 熟 读 深 思 而 问 辨 之

(取材于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翻译篇七
《高二语文期中试卷教师用卷》

2012学年第一学期 宋城华美高中期中考试试卷

高二 年级 语文 学科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A逋bū慢; B 更gēng; D任rãn安 )

A.菲薄(fěi) 龟裂(jūn) 逋慢(pū) 寒盟背信(mãng) ....

B.八佾(yì) 号哭(háo) 乳媪(ǎo) 更相为命(gâng) ....

C.山阿(ē) 不惮(dàn) 强颜(qiǎng) 情不自禁(jīn) ....

D.任安(rân) 渔父(fǔ) 孙膑(bìn) 太子洗马(xiǎn) ....

2.下列词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C (A.浑浑噩噩; B缂丝 夙遭闵凶 D曩者 风流倜傥)

A. 红缯 醴酪 鹰隼 混混噩噩

B. 嗜好 革丝 船坞 宿遭闵凶

C. 险衅 逋慢 修葺 过蒙拔擢

D. 象笏 迍迍 馕者 风留倜傥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

①中科院寒旱所研究员沈永平的一项研究表明,塔里木河流域生态与环境急剧 ,进行综合治理已刻不容缓。

②教育界人士提醒广大中学生及家长,选择去国外读大学要因人而异,国外留学并非人人 。

③考古工作者开展了抢救性发掘,一个 三千年的神秘古国——庸国,逐渐被揭开了面纱。

A.退化 适合 湮没

B.蜕化 适应 淹没

C.退化 适应 湮没

D.蜕化 适合 淹没

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D

A.广交会为企业提供了内外贸对接的契机,但这种对接不可能一挥而就,绝大多数出口企....

业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着手。

B.由于发表网络歌曲的门槛很低,网友原创的歌曲都可以传到网络上去,这也造成了网络歌曲创作的鱼目混珠。 ....

C.所以开明的行政者对于民意是顺水推舟的,民意得到畅达,社会也就健全地发展了起来。 ....

D.似这等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在他眼里都算不了什么的。 ....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都要不断巩固和提高经济发展的成果,争取在

2020年前全面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B.依我看,革命与诗歌共享幻想与激情,但革命一旦转换成权利,往往就会成为自身的敌人。

C.桐城派之所以“别树一宗”,由于并非清代文化政策或传统势力的支持和影响,而是因为它的理论具有一定合理性。

D.交通部发布了《驾驶员素质教育大纲》,督促驾驶员牢记集中注意力、仔细观察和提前预防,以保证平安出行。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D

每当落日黄昏,暮烟淡云的时候, 。 ①缕缕白色的炊烟 ②弥漫在山野的四周 ③缭绕在茅舍的烟囱 ④山脚下便笼罩着一片苍茫的烟幕 ⑤一种松脂燃烧的香味

A.⑤①③②④ B.⑤①④③② C.④⑤③①② D.④①③⑤②

7.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 B(其余皆是拟人句)

A.清晨带来了凄凉的和解,太阳也惨得在云中躲闪。

B.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

C.从此,这终日与尘土为伍、因残疾而匍匐的先知——蛇,累积了对天堂的仇恨。

D.昆虫把生存环境以极其精湛的写实笔法复述出来,伪装成枯叶、竹节或花朵,甚至伪造上面的破损和虫斑。

8.某大学生下乡调查,住在农家过春节,他从自己写的四副春联中选出了对仗最工整的一副贴在门边,他选的是 ( ) C

A.日暖春满农家乐 风吹绿野山村吹 B.日暖冰融春光美 粮茂林丰五业兴

C.春暖花开迎丽日 人强马壮多丰年 D.莺歌燕舞春光好 水远山高和丰年

9. 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D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C.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D.《齐谐》者,志怪者也

10.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C(“篇”和“章”调换) ..

A.《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面记叙了上至黄帝下至汉武帝

三千余年的历史发展情况,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

B.屈原,名平,字原,“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者,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我国第

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代表作品为《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C.《论语》是记载孔子言行的一部典籍。“论”指“论纂”,“语”指言论。《论语》的组合形

式是“章”和“篇”。所谓“篇”,即一个个相互独立的段落;“章”则是若干“篇”的集合。

D.作为主题同为爱情的剧本,《罗密欧和朱丽叶》肯定了现世生活,认为现世的幸福高于

一切,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个人自由和个人幸福,而《西厢记》表现了对爱情和婚姻自由的追求,对封建礼教的批判。

二.默写(每空格1分,共10分)

1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12.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1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14.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15.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也.(司马迁《报任安书节选》)

16.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三、阅读下列诗歌,完成17~18题.

(一)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17.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傍晚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西风为诗歌的主要意象。

18、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

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拟人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背西风”表露了诗人的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花之中,似是“愁热”,实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诗人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四、现代文阅读(共15分).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笑谈大先生(节选) 陈丹青

①我问自己:为什么我这样子喜欢鲁迅呢?我来试着以一种私人的方式,谈论鲁迅先生。 ②我喜欢看他的照片,他的样子,我以为鲁迅先生长得真好看。

③文革中间我弄到一本日记本,里面每隔几页就印着一位中国五四以来大作家的照片,郭沫若、茅盾、老舍、冰心的样子,各有各的性情与份量。近二十多年,胡适之、梁实秋、沈从文、张爱玲的照片,也公开发布了,也都各有各的可圈可点,尤其胡适同志,真是相貌堂堂。

④五四那一两代人,模样就摆在那里。前些日子,我在三联买到两册抗战照片集,发布了陈公博、林伯生、丁墨村、诸民谊押赴公堂,负罪临刑的照片,即便在丧尽颜面的时刻,他们一个个都还是书生文人的本色。他们丢了民族的脸,照片上却是没有丢书生相貌的脸。我斗胆以画家的立场对自己说:不论有罪无罪,一个人的相貌是无辜的。

⑤这时我就想到鲁迅先生。老先生这张脸非常不卖帐,又非常无所谓,非常酷,又非常慈悲,看上去一脸的清苦、刚直、坦然,骨子里却透着风流与俏皮……

⑥而且鲁迅先生非得那么矮小,那么瘦弱,穿件长衫,一付无所谓的样子站在那里。他要是长得跟肖伯纳一般高大,跟巴尔扎克那么壮硕,便是一个致命的错误。可他要是也留着于右任那把长胡子,或者象沈君儒那样光脑袋,古风是有了,毕竟还是不像他。他长得非常像他自己,非常地“五四”;非常地“ 中国”,又其实非常地摩登……西洋人因为西洋的强大,固然在模样上占了便宜,可是真要遇见优异的中国人,那种骨子里的儒雅凝炼,脱略虚空,那种被彼得·卢齐准确形容为“高贵的消极”的气质,实在是西方人所不及。你将鲁迅先生的相貌去和西方文豪比比看,真是文气逼人,然而一点不嚣张。

⑦我这不是以貌取人么?是的,在最高意义上,一个人的相貌,便是他的人。但以上说法只是我对老先生的一厢情愿,单相思,并不能证得大家同意的。好在私人意见不必证得同意,不过是自己说说而已。

⑧我喜欢鲁迅,还因为老先生好玩,就文学论,就人物论,他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

⑨“好玩”这个词,说来有点轻佻,这是现在小青年随口说的话,形容鲁迅先生,对不对呢?我想来想去,还是选了这个词。

⑩老先生去世,到明年整七十年了。七十年来,崇拜鲁迅的人,说他是愤怒激烈、疾恶如仇、“没有半点媚骨的人”;厌恶鲁迅的人,则说他是 ▲ 、 ▲ 、睚眦必报、有失温柔敦厚的人。总之,这些正反两面的印象与评价,都仿佛鲁迅是个很凶、很严厉、不通人情的人。

19.阅读全文,说说作者喜欢鲁迅先生的原因所在。(2分)

①鲁迅先生长得好看。②鲁迅先生很好玩

20.第④段中写道“五四那一两代人,模样就摆在那里”,仔细阅读③④两段文字,概括“五四那一两代人”的模样的特点。(3分)

①各有各的性情与份量 ②各有各的可圈可点 ③一个个都是书生文人的本色

21.第⑥段中划线的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请加以赏析。(4分)

①运用了比较的手法。②更加突出了鲁迅先生骨子里的儒雅凝炼,脱略虚空,“高贵的消极”的气质,和西方文豪比,文气逼人,然而一点不嚣张。

22.根据上下文语意,在第⑩段的 ▲ 处,填入相应的词语。(2分)

心胸狭窄、不知宽容(意思对即可)

23.中国古语说“相由心生”,西方的谚语说“只要看见你的容颜,我便仿佛来到你的心灵深处”,对于“相”和“心”,结合以上文章,谈谈你的想法。(4分)

(1)“相”和“心”有必然的联系,一个人的外在表象常常反应着他的内心状态。(老师有老师的范,屠夫有屠夫的范。)

(2)“相”和“心”没有必然的联系,从一个人的容貌体态并不能判断他的心灵是高尚还是卑鄙。(卡西莫多模样丑陋,心地善良。)

(从任何一个方面回答,或两方面都有兼顾,能自圆其说,均可给分。)

五.文言文阅读(选择题每题2分,翻译题每小题3分,共20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一)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

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

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二)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亲戚,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累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若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24.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恨,遗憾)

A.未有知其修者 修,长 .

B.且适南冥也 适,到,往 .

C.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勉,勉励 D.恨私心有所不尽 恨,痛恨 2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C(A 在,对B表转折,表修饰;D把,来)

A.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

B.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 .

C.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 .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

D.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 .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

26.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B(A 知—智;C摩—磨;D辩—辨)

A.小知不及大知 B.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C.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D.此小大之辩也

27.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A.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 B.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 ....

C.念亲戚,顾妻子 D.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

2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B(A名词用作状语;B名词用作动词;C名词用作状语;D形容词用作名词)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翻译篇八
《广东省清远一中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清远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

A 校对/校正 角逐/钩心斗角 参加/参差不齐 ......

B 湖泊/淡泊 铜臭/乳臭未干 毒蛇/虚与委蛇 ......

C 宝藏/矿藏 呼吁/长吁短叹 曾祖/曾经沧海 ......

D 熨帖/熨烫 着落/不着边际 慰藉/声名狼藉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很少有人知道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 、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 B.当我们知道苦难是生命的常态,烦恼、痛苦总相伴人生时,我们何必自怨自艾,早早地

放弃,早早地绝望? C.近几年,黄河、岷江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断流现象,面对这江河日下的情况,人们开始

冷静地思考环保问题。

D.以色列军人训练严格,效率极高,表面的冷酷无情与内心的忠诚可靠,使他们在全球雇佣兵市场如虎添翼。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如果不重视网络道德建设,一些道德败坏现象及消极落后思想就可能通过网络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的大局。

B. 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C. “蓝牙”是一种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它能以内置的蓝牙芯片取代传统的线缆,让不同的

方式连接起来。

D.长期的睡眠不足,会使人体生物钟功能失调,正常的生活节奏发生紊乱,从而促使人早

衰和引发某些不必要的疾病。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不少学生总是企望一蹴而就很快能写好文章,不明白多阅读会阅读才能提高写作水平。 ①写作是输出,阅读是输入

②因为,写作和阅读不能分家

③输入质量不高,输出便成了无源之水

④道理是明摆着的,但付诸实践十分困难

⑤这样,提高写作水平往往也就成为空谈

A.②④⑤①③ B.①④②③⑤ C.①③⑤②④ D.②①③⑤④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

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俛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是岁十月之望 望: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B. 履巉岩,披蒙茸 披:披着。

C. 攀栖鹘之危巢 危:危险。

D. 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 畴昔:以前。

6.下面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顾而乐之 B. 长啸,草木震动, ..

顾安所得酒乎 然或傲逸狂醉 ..

适有孤鹤 过临皋之下 ..

将何适而非快 飞鸣而过我者 ..

7.下面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以待子不时之须 B.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C.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 D. 问其姓名,俛而不答

8.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步自雪堂 B. 履巉岩 ..

C. 横江东来 D. 掠予舟而西也 ..

9.翻译下面的句子。(共10分)

(1)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3分)

(2)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3分)

(3)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4

分)

10.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_____________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 。(王勃《滕王阁序》)

(2)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3)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 。(苏轼《赤壁赋》)

(4)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围棋、象棋与中国传统文化

邸永君

在中国的棋林之中,影响最为深远者当属围棋和象棋。俗语有云:棋局小世界,世界大棋局。作为典型的中国文化载体,二者以棋盘和棋子折射出中国传统社会的缩影。相通之处在于棋盘都是阡陌纵横,呈格状分布;棋子以颜色不同构成两方以对垒拼杀。但再加考察,则大有区别。

先说围棋。围棋棋子除按颜色区别为黑白二方之外,所有棋子在功能上无任何区别,性能相同,地位相等。其胜负的标志就是所占地盘之大小。而欲想占领地盘,就必须至少有两口各自独立的“气眼”。“气眼”就是自己的活动空间,对方不得侵入,象征着中国古代的城池。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拥有根据地;而要有根据地,就必须有回旋的空间。这与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思维方式如出一辙:想要保有地盘,就要使地盘联成一片;要想地盘不失,就必须以所有城池作为依托。孤立棋子“人”单势薄,作用有限,极易被吃,但联合在一起则所向披靡,势不可挡。群体力量大于个体,占得空间则取得胜利,体现的是人类早期的追求目标和较为平等的价值观念。

象棋则不然。它将棋子分为将、士、象、马、车、炮、兵等七种。胜负只取决于将帅之存亡。只要将帅仍存,全军覆没亦不为输;而将帅若遭不测(被将死),未失一子亦算失败。车可横冲直撞,所向披靡;马可腾越出击,纵横驰骋;炮可隔子发威,火力凶猛;士、象拱卫城池,以身护帅;兵、卒则亦步亦趋,只进不退。就本领与杀伤力而言,将帅属于最为无能之辈,不仅行动迟缓,杀伤力差,且不能越孤城半步,却要所有棋子拼死护卫。其余各子等级森严,贵贱分明。车乃棋中至宝,万不可轻弃。马、炮地位大抵相等,开局时炮似乎稍胜于马,而残局中则马胜于炮。最为惨烈者当属兵卒,数量众多,因而弃之不惜;本领有限,因而作用不彰;只许前进,不能后退,因而前景黯然,结局惨烈;拱到底则成“老卒”,几同无用。这是等级社会最为生动、最为集中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和缩影。 围棋早于象棋。《博物志》云:“尧造围棋,丹朱善棋。”虽不可信,但产生于严格的等级制度形成之前,应无异议。其各子平等、机遇相同的构思设计,就是中华先秦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具体体现。而象棋各子之间与生俱来、无从更改身份差异和为保统帅而不惜耗尽生灵的僵化理念,是秦代以后专制制度的最佳诠释,加上“楚河、汉界”作为佐证,其生辰八字则大抵可定矣。

弈围棋者主观能动性大,自主性强。不必为保全先行设定之统帅而煞费苦心,只需以全局形势为依据进行判断。象棋弈者必须经受折马损炮甚至丢掉爱车的痛苦,而只是为了那位无能的统帅存活。将一人存亡凌驾于群体安危之上,甚至要牵制作为局外人身份的弈者,这种游戏规则乃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规则的缩影,是典型的中国专制思维的折射。

从游戏法则角度看,围棋是在用加法,开始时空无一人,好生寂寞,而随着双方落子,棋子越来越多,最终往往拥挤不堪,几无落脚之处;而象棋则用减法,开始时战阵严整,兵将齐全,而随着双方厮杀,棋子越来越少,到残局时诸子凋零殆尽,一片狼藉,最后往往仅剩孤家寡人,困守老城。真是两种感受,两种意境。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翻译篇九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

2014~2015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星宿

当远古的人们第一次仰望星空时,就对这个世界的存在发出了疑问。渐渐的,各个民族都形成了自己对星空的认识。如今的我们似乎很习惯用西方的星座解读生活,却忽略了我们中华自己的智慧,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对我们头顶的星空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与探索。

我们中国古代的对星空的认识是在天上重新塑造了一个社会,地面上所有的东西能都在天上对应的找到,那里有皇帝,有皇后,有军队,还有房屋、马车„„在天上形成了一个与地面上类似的人间体系。由于种类繁多,所以中国的古代星宿比较复杂,零乱。但它是对纷扰世界的反映。

古人通常把天上的恒星几个几个地组合在一起,每个组合给一个名称。这样的恒星组合称为星官。各个星官所包含的星数多寡不等,少到一个,多到几十个。所占的天区范围也各不相同。在众多的星官中,三垣二十八宿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样把所有的星星都划分到不同的星宿里,这不仅方便观测和测量这些恒星并且古人还有更重要的用途。中国古代天文最重要的特点是经世致用,就是每一种星宿划分方法都有一定的用途。通过对星空的观测,我们发展出了精确的历法。还有占星术,它专以战争胜负、年承丰歉、王朝盛衰、帝王安危等军国大事为占测对象,在古代拥有强大的政治功能、军事功能和文化功能,并且由于与皇权的这种特殊关系,决定了它在政治运作中可能扮演重要的角色。大体上我们把星空划分成了“三垣”和“四象”。“三垣”是北天以北极星为中心的一大片星区,“垣”就是城墙的意思,三垣分别是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而“四象”是黄道以及黄道附近围绕天区一周的星宿体系,分别是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而进一步把每一象在划分成七宿,于是又形成了二十八星宿。

此外,古代的占星家为了用天象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分别将天上的星星与地面上的国州相对应,称为分野,具体就是将某个星宿作为某个州的分野,例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中写道“星分翼轸,地接衡庐”中的翼轸就是说江西的南昌地处翼轸的分野之内。 在中国传统上,北极星有非比寻常的意义,例如公元前1097年周公时代称北极星“微帝”等。这是由于它看起来在天空中固定不动,被众星拥护,故被视为群星之主。《论语·为政》记载“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而北斗七星是我们最熟悉的星宿之一,由于它醒目的形状和它重要的位置,所以它在中国古人的心目中的地位及其重要,它就像一个巨大的勺子悬挂在北方的天空。随着历史的发展,北斗七星的地位一天比一天高起来,后来成了掌管人们生死的星宿,在道教中,北斗七星被称为七君,居北斗星宫,根据人的出生时刻,人的生命可以被七个星君分管。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就可以找到自己的主管星。

1.下列关于星宿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古代星宿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们的祖先对现实社会的认识。 B.由于强调星空和人间的对应,中国古代的星宿划分比较复杂。

C.三垣是以北极星为中心的星区,在二十八宿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D.星宿的划分方便对星空的观测,对制定精确的历法有很大意义。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各个民族都有对星空不同的认识,今天我们似乎很熟悉西方星座,却忽略了中国古代对星空更为深刻的思考。 B.把星星都划分到不同的星宿,每一种划分方法都有重要的用途,这体现出中国古代天文学经世致用的特点。 C.中国古代的占星术的占测对象都是军国大事,并且与皇权关系密切,对政治、军事活动能有很大的影响。 D.古代的占星家将星宿和国州对应,认为通过对天上的星星的观测,能预测出它所对应的地面区域吉凶祸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四象”是将黄道及其附近围绕天区一周的星空,按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划分星宿体系。 B.北极星因为在天空中特殊的位置,往往被古人视作统治者的象征,地位自然非比寻常。 C.北斗七星像一个巨大勺子的形状十分醒目,地位十分重要,也是我们最熟悉的星宿之一。 D.道教将北斗七星称为七元解厄星君,认为是掌管生死的星宿,所以其地位越来越高。 二、古诗文阅读(37分)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卒:通“猝”,突然 B.愿大王少假借..之 假借:宽容、原谅 C.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奉:两手捧着 D.乃引其匕首提.

秦王 提:攻击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B.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C.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D.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6.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秦臣蒙嘉同情燕王,赞赏荆轲,所以巧言讨好秦王,引见荆轲。 B.秦舞阳随荆轲刺杀秦王,却被秦王的威风吓倒,差点暴露此行动机。

C.荆轲刺秦王,秦廷一度大乱,因为事起突然,而且廷上的侍臣都手无寸铁。 D.荆轲刺杀秦王未成,因为他想要挟秦王,定下条约,报答燕太子丹。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2)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8.(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_______时刻的景色,均以荷和__________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2分)(2)杜牧在诗中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的?请简要分析。(3分) 9.这两首诗都写到“荷”,这两处“荷”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沁园春·长沙》中,毛泽东在面对生机蓬勃的大自然和广阔宇宙时 ,想到了国家的命运,提出革命领导权的三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游山西村》中,陆游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欢悦的气象。

(3)在《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一段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轻轻点染,道出一场生死离别,暗示荆轲一去难返。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题评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两家人和两只狗 赵 新

他们两个是兄弟。他们两个是邻居。东院住着哥哥,西院住着弟弟。

两个院落之间是窄窄的一溜荒地。荒地上长满了杂草,有沙蓬蒿,有马齿菜,有鬼圪针苗,还有铁刺蒺藜。

两年前,哥哥偷偷地把荒地上的界石往西挪了挪,挪了大约有二尺;弟弟发现以后,又偷偷地把界石往东挪了挪,挪了大约有三尺。为此兄弟两个恶狠狠地打了一架,哥哥被打歪了鼻子,弟弟也被撕破了耳朵。为此两个人还骂了祖宗,说他们以后谁再答理谁,谁就是狗娘养的!

两年来他们没有说过一句话,更没有来往;如果在哪里碰面了,一个拐弯就走,一个掉头而回;拐了弯掉了头还要往地上啐几口吐沫,说是晦气晦气真晦气!乡亲们说他们结下了死仇气,他们立刻更正说不是死仇气而是鬼仇气,我以后做了鬼也和他有仇气!

今年开春东院养了一只乳白色的京巴狗,很好看,很好玩;西院见东院养了,自己也马上养了一只。西院的狗是米黄色,西院说我们什么颜色的狗都可以养,就是不要白的!白的是孝,死了人才戴孝哩!

人有仇气,狗没有仇气。那一白一黄两只狗常常在那片草地上追逐玩耍,跳跃奔袭,有时候如痴如醉地亲吻,有时候抱成一团嬉戏。那一天那条黄狗欢天喜地跑进东院里来,正要兴致勃勃地和白狗打招呼的时候,被哥哥一脚踢飞。哥哥怒不可遏地骂道:杂种!想讨我的便宜?瞎了狗眼不是?

这一脚正踢在眼上。狗眼青了,狗眼肿了。西院的弟弟马上告诉媳妇说:咱的狗肯定是被东院踢伤的,等他的狗来了,你就使劲打,使劲踹,要死的不要活的!

东院的狗果然来了。媳妇才要抡圆了棍子咬牙切齿地打,却发现那团状如雪球的小东西嘴里衔了一根火腿肠。小东西径直跑到萎靡不振的黄狗身边,把嘴里的东西放下,陪了黄狗卧在一起。

媳妇看见,白狗开始抚慰黄狗,它抬起前腿梳理它的绒毛,挠它的肚皮。 它用舌头舔它的鼻子,舔它的眼睛,舔它的伤痕。

白狗的眼里忽然有了泪水。那泪水拖得很长很长。 白狗又叼起地上的火腿肠,然后把它送到黄狗嘴里。 媳妇心里一动,扔了手里的棍子。

过了春天到了夏天,又到了盛夏,到了伏天。 伏天太热,村里人晚上睡觉都敞着门子。

那天深夜白狗和黄狗一片狂吠。哥哥和媳妇说:你听,这狗叫得不相当啊,敢是院里有什么玩意?媳妇说:我害怕,你不要出去!弟弟也和媳妇说:你听,这狗叫得不相当啊,敢是院里有什么玩意?媳妇也说:我害怕,你不要出去!两个男人都没动,结果第二天早晨他们发现,两只狗都被刀子捅死了,黄狗死在了东院,白狗躺在了西边的院里。

哥哥横眉怒目地找到弟弟说:老二,你为什么捅死我的狗?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我饶不了你! 弟弟说:老大,你还有脸找我?我的狗为什么死在你的院里?

新仇旧恨,两个人动手就打,结果哥哥和弟弟都躺在了地上,一边痛苦地呻吟,一边慢慢地喘息。

后来县公安局捉住了一个偷儿。小偷儿交代,他在伏天的一个夜晚,潜入北铺村的东院去偷东西,结果被一白一黄两只京巴狗咬扯得下不了手,一怒之下,他就掏出了刀子。小偷儿交代,因为他知己知彼,知道东院和西院有很深刻的仇气,在朦胧的月辉里,他顺手把死在地上的白狗扔在了西院,然后逃之夭夭。

这自然是后话。 (原文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这篇小说以兄弟俩为两只狗之死而造成误会,以至大打出手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揭示了人性的弱点,给人以深思。

B.文章开头交代兄弟俩的关系及兄弟之间所居住的位置,并特意交代了两个院落之间的一溜荒地,这就为下文兄弟之间争地界埋下了伏笔。

C.“它用舌头舔它的鼻子,舔它的眼睛,舔它的伤痕”,这里运用了细节描写,表现了狗与狗之间的真情。

D.小说还写到了弟弟媳妇,这个人没有报复心,是一个善良的女人,在文中作为次要人物对塑造兄弟俩的形象起到了补充作用。 E.弟兄之间由于缺乏理解,缺乏沟通造成了彼此的仇恨,作者由此告诉人们,人与人之间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沟通,就会消除仇恨。 (2)结合小说情节,概括两兄弟的形象特点。(6分) (3)小说多处写到了兄弟两家的狗,作用是什么?(6分)

(4)你觉得小说结尾的交代有无必要?为什么?请联系小说的情节加以探究。(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25分)

留得青山在 吴钟麟

施蛰存教授最初留给我的印象是风趣幽默。

1957年我就读于华师大,在钱谷融教授《论文学是人学》的研讨会场,钱教授致开场白:“有位先生原有妻室,社交中又认识了某女士,他很苦恼,尽管爱她,却不敢挽着她的手臂走进社交场合。诸位,我就是那位先生,那位女士就是我的《论文学是人学》。今天,我终于把她带到大庭广众中来了!”会场笑声一片。主持人是施教授,他说:“钱老师的大作很精彩,可惜我没拜读完,”我纳闷,怎么这样说?“而钱老师的开场白更精彩,讲了个三角恋爱,我相信大家一定会拿出讨论三角恋爱的热情来研讨论文。开始吧!”会场像炸开了锅。这是初识风采。

我们文学社请施教授指导小说创作,他开口就一个字:“抄。”大家傻了,他还引经据典:“天下文章一大抄嘛!”大家更傻了:这不是误导吗?不仅如此,他还现身说法教我们如何抄得巧妙不露破绽:“我熟悉东欧文学,就头抄波兰,手抄罗马尼亚,脚抄匈牙利的,谁能认出来!” 大家如坠云里雾里,不过颇觉有趣。他见大家目瞪口呆,话锋一转:“大家练毛笔一定写过描红,要按笔顺涂满框框,这就是我说的抄,也就是先要模仿,等摸到规律就可以创造了。我说匈牙利什么的,意思是阅读面要广,见多才识广,基础大,金字塔才高。”听罢顿觉施教授博学多才,慈祥可爱。

施教授后来教我们明清文学,可他的自我介绍却让我久久不解:“我叫施蛰存,就是鲁迅鲁老夫子所骂的‘洋场恶少’是也,听我的课要用批判眼光,小心中毒。”这难道也是幽默?好像又不全是,虽然校党委书记说过,教你们的是旧社会的知识分子,学问有,但意识是资产阶级的,你们要批判吸取,但施教授何以要自损形象呢?

讲《西游记》,施教授语出惊人,评猪八戒为农民典型,教室顿时沉寂。那时称工人为领导阶级,农民为同盟军,这不是丑化农民吗?施教授还摆出根据:“钉耙不是农民翻地的铁搭吗?猪八戒饭量大,农民劳动强度大肚量也大;猪八戒较笨,农民的脑筋不是没城里人转得快吗?” 周围有些骚动,有不少工农子弟。施教授提高声调:“但猪八戒最可贵的是诚朴忠厚,这也是农民兄弟的特色。”这下教室里的紧张气氛轻松了。他又补了一句: “这是我个人意见,批判对待,当心中毒。”应该说这个评析颇有见地,在那种大气候下无所顾忌地提出来,体现了知识分子艺术至上的传统本色,而他为何给自己脸上抹黑呢?

不久风云突变,中国大地上那场政治运动让教授们渐次落马,不由得担心起施教授能否继续教我们。谢天谢地,开学了,他依然踏上讲台,却这样开头:“我是主动向党委认错的,因为态度好,所以被允许继续讲课。”

其实施教授没有发表什么过激言论,在高年级同学恳请下才写了《才与德》。那是因为看到党支部书记只是小学程度,却要当教授扎堆的中文系的领导,实在勉为其难,于是只能带着孙女在走廊晒太阳。施教授说老同志对革命有功,应该感谢,但不妨授以禄,不一定授以位,否则既误事也难受。他的心情是真诚的,然而又自责:“我是出于好心,但思想方法有问题,有外行不能领导内行之嫌。”施教授说的我们亲眼目睹,也有同感,感觉不到错在哪儿,干嘛要检讨?但我们庆幸可以继续聆听他幽默风趣又见解独到的讲课。 我毕业离校,只知道后来他被赶到资料室。十年动乱开始,我坐不住了。教我课的恩师纷纷关牛棚,挨批斗,像施老师那样三十年代就挨批的还能有好果子吃吗?

走遍凄冷校园,见不到一位老师,失望之余在布告栏发现了老师们的改造日记,我又读到施教授的文字:“今日劳改项目是清扫落叶。我扫啊扫,忽然想到昨天不是扫干净了吗,怎么今天又这么多了呢?深入一思考领悟了,昨天扫的是旧的,今天扫的是新的,要

不停地扫。这好比我们这批旧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要不停地改造,改造一辈子。此为劳改一得。”我顿觉轻松:施老师健在。再读禁不住笑了。施老师写得巧妙,说他改造得不认真,他时刻在触碰灵魂;说认真,又没有实质内容,幽默笔调打了个擦边球,引人发笑又容易得到宽恕。

风暴过后是晴朗,施老师终于迎来第二春,重返讲台,先后获“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敬慰奖”,满载荣誉在98岁高龄仙逝。 直到此时,半个世纪前萦绕我心头的结终于解开:在风浪迭起的年代,施教授的低调、忍耐,原来只为留得青山在。施教授不仅是学贯中西的名家,还是善渡险滩恶浪的智者,更是我人生征途的导师。 (《文汇报》,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施蛰存在研讨会上承接钱教授开场白的即兴发言很是幽默风趣,但作者认为施教授没有读完钱教授的作品,实在是不应该的。 B.施教授在《才与德》一文中,批评小学程度的党支部书记担任教授扎堆的中文系的领导是外行领导内行,学生们比较认同。 C.施教授评猪八戒为农民典型,这虽然只是他的一种学术观点,但在那种大气候下提出来,体现了知识分子艺术至上的传统本色。 D.施教授有关打扫落叶的劳改日记批判了所谓的劳动改造,引人发笑,同时又不容易让别人抓住他的把柄,实在是高妙。 E.本文记述了施蛰存先生的几件事,有记叙,有议论,评传结合,字里行间传达出对施先生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2)本文介绍了施蛰存先生的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6分) (3)怎样理解施蛰存先生指导小说创作时所说的“抄”?(6分)

(4)施蛰存先生“留得青山在"的处世之道在文中有哪些表现?并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此的看法。(8分)

第II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3分)( )

A.伴随落日的余晖,辛弃疾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生。 B.郭敬明的电影《小时代》上映以来石破天惊....,近日又被曝出主题曲《时间煮雨》与日本歌曲《风车》结构音质完全一致,涉嫌抄袭。

C.有些人在和别人交谈时,如果对方的想法与自己的南辕北辙....,就不太愿意接受,而不去认真思考对方说的是否有道理。 D.从事市场研究的某公司发布消息称,以苹果和三星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在全球手机市场约占三分之二份额,传统的非智能手机已成明日黄花....。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 虽然有国家资源做支撑,但困难重重,国有企业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可说堪称不易。 B.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在银幕上那样,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

C. 一段时间以来,汉字书写大赛、非遗保护等文化现象引人注目,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为国人所认知。

D. 在《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中,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内心里拥有善, , , 。积淀在我们血液里的和融化在我们脚步中的,都是这样一点一滴播撒和积累下的善。 ,从而形成一泓循环的水流, , 。

①看见贫穷而情不自禁地产生同情 ②才会看见弱小而自觉前去扶助 ③看见寒冷而愿意去雪中送炭 ④我们在感动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所感动着 ⑤帮助我们度过相濡以沫的人生 ⑥滋润着我们哪怕苦涩而艰难的日子 A.④①②③⑤⑥ B.②①③④⑥⑤ C.②③①⑤⑥④ D.④②③①⑥⑤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从新课改的视角看,教师不应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 ① ,他将“游客”引入佳境,自由观赏、探究奥秘,但当“游客”对巍然高耸的建筑群茫然不解或不识鸟兽草木之名时,他不会置身事外, ② ,令人如沐春风,有时还要象仙人指路,在“游客”的思路出现滞涩凝绝时轻灵而高妙地一“点”,即收到“ ③(诗句) ”的奇效。 17.观察下面的漫画《乌鸦喝水》,简述漫画内容并揭示其寓意。(5分

)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对夫妇常为吃苹果发生口角。妻子怕皮沾了农药,吃后中毒,一定要把皮削掉;而丈夫则认为果皮有营养,把皮削掉太可惜。常吃苹果,也就常吵。最后,竟吵到他俩的老师家去断是非。老师对妻子说:“你先生这么多年都吃不削皮的苹果,还好好的,你担心什么?”老师又对丈夫说:“你太太不吃苹果皮,你嫌她浪费,那你就把她削的皮拿去吃了,不就没有事了!”老师还说:“由于家庭环境不同,成长过程不同,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也会有所不同。因此,不要勉强别人来认同自己的习惯,同时,也要宽容别人的习惯。”小俩口茅塞顿开。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1.C(三垣并不在二十八宿之内。) 2.A(“中国古代对星空更为深刻的思考”表述错误。)

3.D(强加因果。原文是“北斗七星的地位一天比一天高起来,后来成了掌管人们生死的星宿”。) 4.D 5.D 6.A 7.略 8.(1)傍晚、西风。(2)拟人,“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达了作者的伤感不平之情。

9.杜诗含有诗人之恨,表达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杨诗表达了作者的对荷的怜爱及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10.略

11. (1)选B给3分,选C给2分,选D给1分,选A、E不给分。(A小说应是围绕兄弟之间的矛盾展开故事情节的;D文中的弟弟媳妇也是有报复心的。E分析错误,兄弟之间的仇恨是由于自私自利造成的。)

(2)①自私。两个人都争着把荒地上的界石朝对方的地面上移,想多占地方。②心胸狭窄。为争地界兄弟反目,狗进对方家的院子要狠命地打。③固执、多疑。小偷将狗捅死后,兄弟俩不是主动沟通了解情况,而是固执己见,相互猜疑,甚至大打出手。(每点2分,共6分)

(3)①照应标题。小说题为“两家人和两只狗”,小说写“两只狗”很好地照应了标题。②衬托(或对比)兄弟俩的形象。狗与狗之间的亲热、温情与兄弟之间为了利益的争斗行为形成鲜明对比,反衬了人的自私、贪婪。③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因为狗的死亡,才导致了兄弟之间大打出手,造成悲剧性结局。(每点2分,共6分)

(4)示例一:有必要。一是因为前面的情节已做了铺垫,兄弟两家都认为“这狗叫得不相当啊,敢是院里有什么玩意”,最后再交代这一结尾水到渠成;二是使情节更加完整。借小偷之口交代狗死的真正原因,更有力地突出了兄弟俩因自私而自相残杀这一悲剧性结局。(8分,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一:没有必要。一是因为前面的情节已做了铺垫,兄弟两家都认为“这狗叫得不相当啊,敢是院里有什么玩意”,最后再交代这一结尾画蛇添足;二是以兄弟俩的悲剧结尾,既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又给人以心灵的震撼。(8分,言之成理即可) 12.(1)(5分)C E (C给3分,答E给2分,B答给1分;答A、D不给分。B“有外行不能领导内行之嫌”是在深挖灵魂,做自我检讨,而《才与德》一文中并没有这方面的明确表述。故给1分。A施蛰存说“没有拜读完”,只是一种调侃,体现的是他幽默风趣的特点,作者认为施教授不应当在公开场合这样说,而不是不应该不读完作品。D“批判了所谓的劳动改造”程度过重,客观上有讽刺的效果;不是批判,是一种巧妙的敷衍和自我保护。) (2)(6分)①生活中,幽默风趣,慈祥可爱。②学识上,博学多才(学贯中西),见解独到。③在动荡中,低调忍耐又机智灵活,是善渡险滩恶浪的智者。(每点2分,每点中有两个要点。意思对即可。) (3)(6分))①“抄”是模仿,从模仿走向创作是初学者的必由之路,符合创作规律。“我说的抄,也就是先要模仿,等摸到规律就可以创造了。”②“抄”是开阔眼界,博采众长。“阅读面要广,见多才识广,基础大金字塔才高。”(每点3分,要有概括有分析。) (4)(8分)施蛰存先生“留得青山在”的处世之道总的来说就是低调、忍耐的处世态度。(1分)具体表现:①自损形象,自我抹黑,态度坦诚。他自曝是鲁迅笔下的“洋场恶少”;告诉学生对自己的意见要“批判对待,小心中毒”。(1分)②自我检讨,主动承认“错误”。写了《才与德》之后,主动找党委承认错误,深刻反省,得以再登讲台。(1分)③用幽默机智化解危机。如:发现工农子弟对讲课观点不满后,及时“提高声调”,化解紧张气氛;用幽默笔调写改造日记,引人发笑又容易得人宽恕。(1分) 看法: 示例一:生活中的逆境总是难免的,面对逆境,有的人宁折不弯,气节可嘉,但往往是悲剧结局;有的人变节夺志,抱憾终生。而像施蛰存一样的真正的智者,既能坚守大节,又善于调整心态,讲究技巧,最终迎来人生的第二个春天。这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4分)

示例二:“留得青山在”是身处逆境时低调忍耐的人生态度,是保存实力、自我保护,以待时机另图发展的人生智慧。同是文革中,施蛰存隐忍低调,迎来了人生的第二春,而老舍却不堪折磨而投湖自尽,两者相比,施先生无疑是人生的智者,而老舍让人倍感遗憾。(4分)

(“留得青山在”的作用2分,联系生活中正面或反面的事例、现象2分,共4分

13.D (D. 明日黄花: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A.江河日下: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B.石破天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难以形容的奇境。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不合语境C.南辕北辙:本要往南边去却驾车向北。后比喻行动和目的截然相反。) 14.C.(A.语义重复。“堪称”即“可以称”与句中的“可”有重复 B. 表意不明,“性格开朗外向„„”到底是生活中的他还是银幕上的他,不明确;D。“在„中”,缺主语

15.B 根据前后连贯的原则,②句应接在首句后,根据逻辑关系,“同情”与“雪中送炭”形成递进关系,所以①③应接在②后,④与“循环”相应,⑤⑥句是递进关系,应排在句末。

16. ①教师更应像一个导游②而是适时出面做精彩解说③柳暗花明又一村

17. 内容:老一代乌鸦用向水瓶中投放石子抬升水位的方式,喝到水;而新一代乌鸦则直接用石块打破水瓶,来喝到水。(3分)

寓意:讽刺、批评新一代那种只顾眼前利益、不计长远利益,急功近利乃至杀鸡取卵的行为。(2分) 18.思路导引:

这个作文的材料是个生活小故事,涉及三个人物,我们可从人物的角度去审题,提炼出不同的立意。

一、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气度,是协调人际关系的良好的润滑剂。夫妻俩吃苹果都不满意对方的吃法,所以争吵。老师告诉小夫妇俩,生活中不要勉强别人认可自己的习惯,要宽容别人的习惯。社会交往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二、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做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吃东西也如此,小夫妇俩各有各的生活习惯,互不尊重对方的习惯,经常引发争吵,老师的话让他们明白,尊重他人,实际就是尊重了自己。

三、和谐的家庭关系需要每个成员的共同呵护。小夫妇俩之所以经常为吃苹果的琐事争吵,是因为双方都认为对方的做法是错误的,从而互相指责,导致家庭不和谐、缺少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仅靠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每个人都努力才能达成。

四、心存他人,体谅他人,化解矛盾。夫妇俩经常吵架,是因为没从对方的角度去考虑对方,只是一味地指责。正如老师所说,丈夫吃了苹果皮还不是好好的;妻子不吃皮,丈夫可以替她吃掉。夫妇俩如果以前就体谅对方,不就没有矛盾了。看来,我们应该学会体谅他人,化解矛盾。

五、认同他人,宽容他人。正想材料中老师所说:“由于家庭环境不同,成长过程不同,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也会有所不同。因此,不要勉强别人来认同自己的习惯,同时,也要宽容别人的习惯。”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翻译篇十
《2014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卷(新课标区)》

楚雄师院附中2014年高一下学期4月语文月考卷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卷)和第Ⅱ卷(表达卷)两部分,其中第

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

学号填写在答题纸尚,考试结束只交答题纸。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澄明的夜空给予人们宇宙的宁静感是一个错觉,宇宙本身就是从混乱中诞

生,也可能最终走向一个混乱的结局。虽然这个理论从根本上背离从古典时期到

浪漫主义时期关于宇宙是最完美的艺术作品的概念,要接受它有一定的难度,但

这毕竟是客观存在。20世纪物理学大师劳厄说过一番话,对于如何看待物理学

中美的观念的发展和变迁是很有见地的。他说:“物理学从来不具有一种对一切

时代都是完美的、完满的形式;而且它也不可能具有完美的、完满的形式,因为

它的内容的有限性总是和观察量的无限丰富的多样性相对立的。”

如果把劳厄话中物理学这个词儿改成艺术,把观察量这个词儿改成艺术对

象,于是他的话变成:“艺术从来不具有一种对一切时代都是完美的、完满的形

式;而且它也不可能具有完美的、完满的形式,因为它的内容的有限性总是和艺

术对象的无限丰富的多样性相对立的。”这番话对于如何看待艺术中美的观念不

是同样很有见地的吗?

是不是一切新的探索最终都归结到美呢?不一定。在艺术上如此,在科学上

也如此。在科学上一切探索都是终要受实验的考验,而在艺术上则是时间的考验。

如果它们确是被挖掘到的世界的一个新的方面,那它们是美的。美不能先验地规

定,就像毕达哥拉斯和开普勒那样。大师也会犯错误的,有时还是大错误。20

世纪的一位数学大师外尔说:“我的工作总是尽力把真和美统一起来,但当我不

得不在两者中选一个时,我通常选择美。”

正是他关于美的先验的标准使他相信左和右在宇宙里是对称的,从而放弃了

他发现的一个重要理论——中微子的两分量理论,在这个理论中左和右是完全不

对称的。然而李政道和杨振宁的工作证明,这个被发现者放弃的理论其实是正确

的。外尔的观点在科学界是很典型的,他的朋友爱因斯坦也是一样,爱因斯坦认

为,美是探求理论物理学中重要结果的一个指导原则。不过,在平衡美学的追求

与科学的探索时,我想,当年第谷对开普勒的忠告是非常值得记取的。

在回顾已经过去的20世纪时,人类有理由为文明在这一百年里的突飞猛进

感到自豪,但是也应当充分地认识到一个事实,就是我们解决的问题远没有我们

发现的问题多,我们驰骋过的领域远没我们未曾涉足的领域大,这就是今后艺术

和科学继续发现的根据,也是今后人们美学观要继续发展的道理。也许科学和艺

术在一点上有很大的差异,那就是,重大的艺术成就总是给人们带来慰藉,而重

大的科学成就则并非必定如此。

不过,从美的观点来看,怡人的美和悲怆的美同样动人,同样有追求的价值。

1.下列有关“美”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美在科学研究领域中应该是先验的规定。

B.美是探求理论物理学中重要结果的一个指导原则。

C.美和真在科学研究领域中有时是可以统一的。

D.经受住实验和时间考验的探索才是美的。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事实表明,一切新的探索最终不是怡人之美,便是悲怆之美。

B.重大科学成就和重大艺术成就的差异就在于前者不能给人们带来慰藉。

C.宇宙从混乱状态中诞生,也必将走向一个混乱的结局。

D.人类未知的领域十分广阔,可以设想,人们的美学观念也会得以继续发

展。

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劳厄对于物理学中美的观念很有见地,表明他对于如何看待艺术中美的

观念同样是很有见地 的。

B.重大的艺术成就和重大的科学成就都值得人们去追求,因为从美的观点

来看,怡人的美和悲 怆的美同样动人。

C.科学的发现往往具有完美的、完满的形式,因为它的内容的有限性总是

和世间事物的无限丰 富的多样性相对立的。

D.第谷在平衡美学的追求和科学的探索方面的建议是非常有道理的,并且

对开普勒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

刘汲,字直夫,眉州丹棱人。绍圣四年进士。金人再犯京师,诸道不知朝廷

动息者三月。冯延绪传诏抚谕,谓车驾出郊定和议,令诸道罢兵。汲谓副总管高

公纯曰:“诏书未可遽信。”公纯问故,汲曰:“诏下以去年十二月,邓州去京七

百里,今始至州,何也?安有议和以三月,而敌犹未退乎?此必金人胁朝廷以款.

勤王之师尔,可速进兵。”公纯难之,汲请自行,公纯不得已俱至南阳,不进,.

汲独驰数十骑赴都城,二帝已北行,汲素服恸哭。寻代公纯摄帅事,捐金帛飨士,为战守计。就加直龙图阁、知邓州兼京西路安抚使。

金人复渡河,谍知邓州为帝行在,所命其将银朱急攻京西。汲遣副总管侯成

林守南阳,金人奄至,杀成林,汲集将吏谓曰:“吾受国恩,恨未得死所,金人

来必。死汝有能与吾俱死者乎。”皆流涕曰:“惟命。”民有请涉山作寨以避敌者,

汲曰:“是弃城矣。然若属俱死无益。”乃下令曰:“城中有材武愿从军者听留,

余从便。”得敢死士四百人,又令曰:“凡仕于此,其听送其家,寅出午反,违者.

从军法。”众皆感服,无一人失期。

及南阳陷,命将戚鼎将兵三千逆战,及命靳仪与赵宗印分西、南门犄之。汲

自以牙兵四百登阵望,见宗印从间道遁,即自至鼎军中,麾其众阵以待,敌至皆

死斗,敌却。俄而仪败金人攻之益急,矢下如雨,军中请汲去,汲不许,曰:“使

敌知安抚使在此为国家致死。”敌大至,汲死之。事闻,赠太中大夫,谥忠介。 .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七•忠义三》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此必金人胁朝廷以款勤王之师尔 缓和 .

B.公纯难之 诘难,责难 .

C.寅出午反 通“返”,返回 .

D.敌大至,汲死之 为„„而战死 .

5.以下各组句子中,都能表现刘汲“有谋略”的一组是( ) (3分)

①此必金人胁朝廷以款勤王之师尔,可速进兵 ②是弃城矣。然若属俱死无益

③凡仕于此,其听送其家,寅出午反,违者从军法④麾其众阵以待,敌至皆死斗

⑤矢下如雨,军中请汲去,汲不许 ⑥使敌知安抚使在此为国家致死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刘汲认为“诏书未可遽信”,理由是诏令到达的时间过长,议和之后没见退兵。

B.刘汲独自率领几十名骑兵奔赴都城,但是二帝已经北行,刘汲穿上白衣服恸

哭。

C.刘汲为了坚守城池,召集城中有才能和武力从军的人留下来,敢死战士有四

百人,让做官的人把家人送走,众人都感动佩服。

D.赵宗印从小道隐蔽行军,随后来到戚鼎的军队中,指挥军队布阵来等待敌人,

敌人到来之后他们都作殊死战斗。

7.翻译。(10分)

①安有议和以三月,而敌犹未退乎?(5分)

②寻代公纯摄帅事,捐金帛飨士,为战守计。(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8——9题。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8.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

_____________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5分)

9.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

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6分)

答:

(三)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鱼鳖不可胜食

也。 ,材木不可胜用也。

(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 蛟龙生

焉; , ,圣心备焉。

(3)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者,何也?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只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炮兵的抉择

白文岭

五指叉开,晃晃,握紧。

志刚看到战友们的暗示,会意地点点头,也把五指叉开,晃晃,握紧。志刚握拳时,偷瞄了一眼连长。连长正盯着观礼台,全神贯注地听旅长讲话。

志刚盼着旅长把话讲完。旅长的话讲不完,演习就不会开始。志刚他们,对这次演习,准备了很久,也期待了很久,像赴女友的第一次约会,紧张而兴奋。 志刚所在的旅,很快会取消番号,大部分官兵将转业复员到地方上去。正因为是最后一次演习,他和战友们才加倍珍惜。

志刚初到炮旅时,见连长整天板着个脸,很严厉。连长的话,说一是一,说二是二,必须无条件服从。他教的动作,尤其发射炮弹的八个步骤,错一点就会被骂个狗血喷头。

有时,连长也笑。志刚他们以娴熟的动作,夺得全营演习第一名时,连长笑了。不仅笑了,还拍给志刚一盒红塔山牌香烟。

全营第一,志刚不满足。志刚想,为什么发射一枚炮弹,必须八个步骤?七个、六个行不行?志刚把想法说给了连长。连长把眼睛瞪得牛蛋大,说,胡扯,这八个步骤,哪一步不是多少代炮手智慧和经验的结晶?是你说减少就能减少的? 志刚不甘心,又把想法说给战友。战友们很支持。不仅支持,还帮着探索和实践。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成功了。他们不仅把八步减到了七步,又从七步减到了六步。

志刚他们成功了,却没有得到连长的红塔山。连长给每人发个笔记本,说:关禁闭,写检讨,谁的检讨不深刻,我处理谁!检讨是写深刻了,却没有深刻到心里去。他们又开始研究,能不能把六步,减少到五步。

他们再次成功时,传来一个消息:全国大裁军,他们这个炮兵旅,在被裁之列。取消番号前,旅里准备搞一次实弹演习。复员,是早晚的事儿。裁军不裁军,对于志刚他们,关系不大。关系大的,是实弹演习。

实弹演习,用八个步骤,还是五个步骤呢?志刚他们犯难了。商量来,商量去,达成了一致意见:无论受多大处分,也要把他们的研究成果,展现给全旅的战友和首长看。不能把遗憾带回老家!

对这次演习,连长也很重视。连长找志刚,单独谈话。连长说,七步发炮法,六步发炮法,都是狗屁发炮法。谁用,我处理谁!志刚说,明白,坚决不用狗屁发炮法!连长放心了,鼓励说,把你们熟练的步法拿出来,为全连争光!志刚保证说,请连长放心,把我们熟练的步法拿出来,为全连争光!

连长难得地笑了。连长笑着,掏出一盒红塔山,拍志刚手里说,争第一,再奖一盒。志刚来回地翻看着红塔山,很想把真实想法说出来。最终没有说,志刚真不想把遗憾带回老家。

旅长的讲话,终于结束了。随着观礼台上的一声令下,演习正式开始了。一,二,三,四,五。练习多天的步骤,志刚们熟悉得像走回家的路。别人的炮弹还在炮手手里时,他们的炮弹已在指定地点炸响了。

志刚不用回头,也能感觉得到,脊梁上有一束冷飕飕的目光。目光,来自愤怒的连长。连长跑来,用指头戳着志刚的胸口说,违抗命令,你不配当军人;背弃诺言,你不配当男人。亏我这么多年,一直把你当好兄弟。

连长把手摊开说,拿来。志刚不解,拿什么?连长咬着牙说,红塔山!志刚恍然,忙把香烟掏出来,恭敬地递过去说,没敢打开。

旅长走了过来。旅长拍拍炮身,问,谁是连长?连长抬头、收腹、挺胸、敬礼说:报告首长,我是。旅长瞄一眼连长,把目光落到炮弹炸响的地方说,发射这枚炮弹,只用了五个步骤,是吗?连长迟疑一下,再次抬头、收腹、挺胸说,是! 旅长把目光收回来,放在连长脸上,感慨地说,这枚炮弹,发得好。发得太好了!战争是残酷的。敌人可不问你,发射一枚炮弹,该用多少步骤。战争只一个目的——快速消灭敌人!先发者,制人;后发者,制于人。

旅长把手搭在连长肩头,轻轻拍两下说,我嘉奖你。

旅长回到观礼台,又看连长两眼。

连长把红塔山掏出来,重重地拍在志刚手里说,好兄弟,还有一盒等着你。 志刚复员了,带着军功章和连长送的两包红塔山,高高兴兴地回了老家。 连长去了另一个炮兵旅,现在是营长。

(2011年《微型小说选刊》)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小说在开篇借助凝练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交代了志刚在连长认真地听旅长讲话时偷偷地与战友们进行着交流,这给读者制造了一个悬念。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ngyuleikaoshi/139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