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扬州译文

| 翻译 |

【www.guakaob.com--翻译】

篇一:《中国古典诗歌翻译

古诗歌翻译与修辞法技巧

Transl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Poems and the rhetoric device

古诗词的翻译是把中国的古典文化传播到西方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国内有很多的大家都致力于古诗词的翻译,主要以许渊冲为代表。这里就古诗词中翻译与修辞法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一、明喻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杜甫《羌村三首(其一)》)

译文:When night comes,candles light the hall,We sit face to face as in dream.

在此句中许渊冲直接把“如”翻译为了“as”。

二、暗喻

汉语的暗喻与英语中的暗喻都不露比喻的痕迹,在诗中的译法为: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徐凝《忆扬州》)

译文:Of all the moonlit nights on earth when people part,

Two- thirds shed sad light on Yangzhou with broken heart.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传颂千古,其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 Its torrent dashes down three thousand feet from high;

As if the Silver River fell from azure sky.

“银河”被直译成Silver River比milkyway更符合意象传达。诗中用银河比喻瀑布的汹涌磅礴,取“银河”之“河”字与瀑布的相似之处设喻,激发了读者无限想象

三、拟人

这一修辞就是把人以外的无生命之物或有生命之物当作人来描写,并把它写得既有人的动作又有人的思想感情,在汉语和英语里都是如此。诗中的应用: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二首(其二)》)

译文:The candle grieves to see us part,It melts in tears with burnt- out heart.

四、夸张

夸张在汉语和英语里都是常用的修辞,用以加强语气,增强语言的感染力,有意夸大或缩小事物的某一方面,从而获得更好的表达效果。翻译中直接采取直译,能把原文中的语言的感染力带到译文里。在诗中的应用: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蜀道难》)译文: The road to Shu is harder than to climb the sky.忆扬州译文

五、转喻

汉语和英语里的转喻内容丰富,有的借人或事物的特征或标志来代指人或事物,有的借与人或事物有关的工具或材料代指人或事物等。在诗中的应用: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须惜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需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金缕衣》

译文:Gather sweet blossoms while you may.And not the twig devoid of flowers!

在这句诗里,“花”指代美好的时光,但是这里采用了直译的方法,并没有把它意译过来。

六、设问

所谓设问,就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以达到加强语气,引人注意的修辞效果。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But do you know by whom these young leaves are cut out?

The early spring wind is as sharp as scissor blade.

七、拟声

在英语和汉语翻译时,拟声词的翻译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要根据语言的不同进行适当的加工。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七)》

From beach to beach the torrent splashes down its way.

It's hard to sail in the Three Gorges since olden day.

此句中的“嘈嘈”用来表示水流的声音,它并不能直接译为“caocao”,而是在英语译文中译为了“the torrent splashes down its way”.

八、双关

利用语言中的一词两义,一语两义或两词同音的现象,表达双重意义,表面上说甲,实际上说乙,言此意彼,或两义都要,这就是双关。汉语中某一个词或句能一语双关,把它译成英文时,很难把一语双关的效果译出来,常常需用“二语双关”的手法才能达到这个目的。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The silkworm till its death spins silk from love- sick heart;

The candle only when burnt has no tears to shed.

《(无题》)中春蚕指自己“,丝”与“思”谐音。译者不但把表面的意思译出,而且一个love-sick ,但译者可以用其他方法进行补偿,《无题》的翻译就是比较成功的例子。

九、列锦

以名词或以名词为中心的定名结构组成,里面没有动词或形容词谓语,却能叙事、述怀、写景、抒情,这样的修辞句式叫列锦。汉语和英语里都有这种修辞方式,但英语里无此修辞名称。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Where’d I be when I sober up,too soon?

It will be willowed banks;dawn breeze or waning moon.

十、反复

根据表达的需要,重复使用同一语句或词语,这样的修辞手法,叫做反复。这是汉语和英语里都经常使用的修辞格。该修辞的功能在于突出思想感情,分清层次脉络,增添旋律美,加强节奏感。这一修辞格并不好翻译,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翻译。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一)》)

Don’t you know,Don’t you know

The red should languish and the green must grow?

十一、叠字reiterative locution

例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I see but seek in vain,I search and search again:

I feel so sad,so drear,So lonely,without cheer.

所谓叠字,就是把同一个字或单音词接二连三地用在一起。运用叠字,不但能增添声音美,调整音节,而且还能表达不同的语气、程度和感情色彩,加强语言的形象性。许渊冲先生的译文用脚韵的方法,来传达原文的音美,还给人一种凄凉感,与原文中“凄凄惨惨”的伤感之

情完全吻合。

叠词的翻译

1 直译

诗词直译意味着译文应基于原文的内容,而不是形式。据我们所知,多数诗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相当讲究,所以译者应首先在内容上追求诗词本身的价值,译诗的韵律应更尊重汉诗的传统。如果只照搬西方的韵律,会让中文读者感到非常别扭。诗歌不可译的是形式,而不是内容。诗歌的翻译相比叙事文学的翻译要困难些,这是因为诗歌是靠意象来表达情感。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常数。(欧阳修《蝶恋花》)

“Deep, deep, the courtyard where he is, so deep.

It's veiled by smoke like willows heap on heap,

By curtain on curtain and screen on screen.

(许渊冲译)

在原文中“深”被重复使用了三次以夸张地表达出主角人物的悲伤。“堆烟”和“帘幕”的结合展示出叠词和想象手法在塑造形象方面的独特作用。译文不仅押韵严谨,而且通过长元音/i:/在开头和结尾的重复,深刻形象地表达了诗词的艺术内涵。“heap, curtain,screen”的重复使译文的节奏感更加强烈。

2 意译free translation

当译者受到各种不同的文化制约时,尤其是在原语与译语出现巨大文化差异时,他们不得不放弃逐字逐句的翻译。在翻译叠词时,最重要的是保留其原有的内涵和意境。所以在一些场合下,我们放弃了严格的重叠形式以求存其本意。

燕燕轻盈/ 莺莺娇软———《踏莎行》姜夔

“My love graceful and slim/ in sweet and soft voice”. (许渊冲译)

“燕燕”和“莺莺”暗指作者爱慕的女子。意译的原则是译文应符合原文的内容。

歌管楼台声细细/ 秋千院落夜沉沉———苏轼《春夜》

“Songs and flutes upstairs- threads of sounds,

In the garden, a swing where night is deep and still”.( Burton Watson 译)

译文不仅忠于形式,第一句更是采用了异义同音字带给读者乐感的享受,第二句采用了元音重复(deep/I:/)(still/i:/)来表述“声细细”、“夜沉沉”之情。

3 韵律和节奏的再创

韵律翻译意味着译者更加重视诗词中的韵律,也力争表现韵律之美。不言而喻,一篇好诗词应予读者以美学享受,才能传承永久。

头韵法

永日放戚戚,出行复悠悠———《送杨氏女》韦应物

“My heart has been heavy all day long

because you have so far to go” (translated by Witter Bynner)忆扬州译文

第一行用了头韵/h/h/, 而第二行用了元音l/ou,ou/ 来描述叠词“戚戚”、“悠悠”。

基础元音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崔颢

“Across the sun lit river, clearly seen are Han yang's trees,

and parrot island steaming, fragrant”. (张延琛译)

译文中“clearly”、“seen”、“trees”、“steaming”有同样的重读元音/i/, 在英语中/u/ 可用来刻画悲痛情绪, /i/ 显示出伤感之情,译文无论在内容还是音韵及意境方面都完美地阐释了原文。

4 意象译法

所谓意象译法,顾名思义,它是一种更加重视诗词的艺术内涵的方法。而翻译最重要的是再现原文的意境,而不是单纯模仿其句法和结构,只有挣脱了形式的束缚,保存其精神,译文才能更饱满,更深刻。例如: 笑语盈盈暗香去———《青玉案》辛弃疾

“Laughing and chatting she leaves a faint fragrance”. ( XuYuanchong 译)

“盈盈”并不意味着“chatting”, 但是译者做了改动和创新,使得译文更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也丰富了其内涵。

青玉案:词牌名。 “案”字,古时本义为上食用的有短足木盘。举案齐眉,指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出自《后汉书·梁鸿传》:“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音美”“形美”和“意美”是古诗歌翻译的最高境界,三者相辅相成。虽然诗歌叠字的翻译困难重重,但是译者们可采取直译,对等词翻译,近义词反复,意译,以意补形等方法不同程度的再现原诗的意美,形美和音美。在能直译时,应采取直译的方式,当直译无法保持诗味时,可采用同义词反复,押韵等方式达到重叠的效果,当形式美实在无法展现,应在意美上挽回,不拘形式,以意动人。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One-Hearted Wang Wei

When those red berries come in springtime,

Flushing on your southland branches,

Take home an armful, for my sake,

As a symbol of our love.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释】

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②了:了结,完结。 ③砌:台阶。雕阑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应犹:一作“依然”。 ④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⑤君:作者自称。能:或作“都”、“那”、“还”、“却”。

The Beautiful Lady Yu

When will there be no more moon and spring flowers

For me who had so many memorable hours?

My attic which last night invernal wind did stand

Reminds cruelly of the lost moonlit land

Carved balustrades and marble steps must still be there

But rosy faces cannot be as fair

If you ask me how much my sorrow has increased

Just see the over brimming river flowing east!

静 夜 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A Tranquil Night

Abed, I see a silver light,

I wonder if it's frost aground.

Looking up, I find the moon bright;

Bowing,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 (许渊冲译)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Watching From Afar The Waterfall On Mount Lu

The sunlit Censer Peak exhales a wreath of cloud;

Like an upended stream the cataract sounds loud.

Its torrent dashes down three thousand feet from high,

As if the Silver River* fell from azure sky.

取“银河”之“河”字与瀑布的相似之处设喻,激发了读者无限想象忆扬州译文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Seeing Meng Hao-ran Off At Yellow Crane Tower

Li Bai

My friend has left the west where towers Yellow Crane

For River Town while willow down and flowers reign.

His lessening sail is lost in the boundless azure sky.

Where I see but the endless river rolling by.

篇二:《春望 译文》忆扬州译文

春望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家在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送崔久 你若要归山无论深浅都要去看看;山峦沟壑清净秀美要尽情地赏玩。

忆扬州译文

千万别学陶渊明笔下那个武陵人,只在桃花源游了几天就匆匆出山。

怨情 美人儿卷起珠帘一直等待,一直坐着把双眉紧紧锁闭。

只看见她泪痕湿满了两腮,不知道她是恨人还是恨己。

忆扬州 扬州的少女们无忧无虑,笑脸迎人,娇美的脸上怎能藏住眼泪,

她们可爱的眉梢上所挂的一点忧愁也容易被人察觉。天下明月的光华有三分吧,无赖的扬州啊,你竟然占去了两分。

月夜

夜深了,月儿向西落下,院子里只有一半还映照在月光中;横斜的北斗星和倾斜的南斗星挂在天际,快要隐落了。就在这夜深人静、寒冷袭人的时候,忽然感到了春天温暖的气息;你听,冬眠后小虫的叫声,第一次透过绿色纱窗传进了屋里。

越女词 耶溪采莲的女孩,看到我在舟上歌吟。

笑着把小船划入荷花丛中,假装害羞不肯出来。

杂诗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出来,一定了解家乡人情世态;

请问您来时我家绮窗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

子夜 秋风从窗子吹进屋子来,窗帘随着风飘了起来,皎洁的月光洒满闺房,唤起了思妇柔柔的情怀。仰头看着当头的浩然明月,想起了出征在外的亲人,心中充满了无奈与忧伤,多么希望这皎洁的月光能把心中融融的相思之情寄给远在他乡的亲人。

泊秦淮 烟雾弥漫秋水,月光笼罩白沙;小船夜泊秦淮,靠近岸边酒家。

歌女为人作乐,那知亡国之恨?她们在岸那边,还唱着后庭花。

春思 燕塞春草,才嫩得象碧绿的小丝, 秦地桑叶,早已茂密得压弯树枝。

郎君啊,当你在边境想家的时候, 正是我在家想你,肝肠断裂日子。

多情的春风呵,我与你素不相识, 你为何闯入罗帏,搅乱我的情思?

春夜洛 阵阵悠扬的笛声,是从谁家中飘出的?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就在今夜,听到令人哀伤的《折杨柳》,有谁的思乡之情不会油然而生呢?

春怨 我敲打树枝,赶走树上的黄莺,不让它在树上乱叫。它清脆的叫声,惊醒了我的梦,害得我在梦中不能赶到辽西,与戍守边关的亲人相见。

大风歌 大风刮起来了,云随着风翻腾奔涌。我威武平定天下,荣归故乡。

怎样能得到勇士去守卫国家的边疆啊!

渡汉江 我离开家乡到了五岭之外,经过了一个冬天,又到了春天。因为交通不便,我和家人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联系了。现在我渡过汉江赶回家乡去,不知为何离家越近,心情就越紧张。因为怕伤了美好愿望,以致遇到同乡,也不敢打听家乡情况。

峨眉山月歌 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才发现到了渝州。 放鱼 早日求得化身成龙去,江河湖海中切莫逗留。

要知诱人的香饵之下,张口就是锋利的鱼钩。[

丰乐亭游春 红树青山日欲斜, 将要落下的太阳,映着红艳艳的花树和青翠的山峰, 长郊草色绿无涯。 广阔的郊外上,碧绿的草色一望无际。 游人不管春将老,游人们顾不上春天即将结束, 来往亭前踏落花。 还在亭前嬉戏玩耍,踏着地上落下的花儿。

逢入京使 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

途中与君马上邂逅,修书却无纸笔;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芙蓉楼送辛渐 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

朋友呵,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赋得古原送别 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无情的

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野草野花蔓延着

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

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感遇十二首 兰草到了春天长得分外繁盛,桂花到了秋天开得十分皎洁。这一

派欣欣向荣的蓬勃生机,自然成为美好的季节。

哥舒歌 黑夜里北斗七星挂得高高;哥舒翰勇猛守边夜带宝刀。

吐蕃族至今牧马只能远望;他们再不敢南来越过临洮。

归雁 大雁啊,潇湘下游,水碧沙明,风景秀丽,食物丰美,你为什么随便离开这么好的地方,回到北方来呢?大雁回答:潇湘一带风景秀丽,食物丰美,本来是可以常住下去的。可是,湘灵在月夜鼓瑟,从那二十五弦上弹出的音调,实在太凄清、太哀怨了!我的感情,简直承受不住,只好飞回北方。

何满子 故乡远隔三千里,(别了兄弟父母);深宫幽闭二十年,(好比笼中鹦鹉)。

听一声何满子曲,(不禁想我身世);双眼落泪在君前。(你害得我多苦)!

己亥杂诗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身,从此就是浪迹天涯了。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寄人 离别后梦里依稀来到谢家,徘徊在小回廊阑干畔底下。

醒来只见庭前多情的明月,它还在临照离人临照落花。

山中 长江好似已经滞流,在为我不停地悲伤。万里远游之人,思念着早

日回归。更何况秋风风寒,黄叶在漫山飘飞。

山中留客 春光灿烂,天地万物竞相展现出自己的绝妙之处,是如此的令人沉醉。客

人啊,切莫因天色微暗便有了回去的打算。因为即使是在毫无雨意的

晴朗天气里步入云雾深处,那水气也一定会打湿你的衣衫。

山中问答 我为什么隐居在碧山。我微笑不答,心境自在悠闲。

桃花盛开,流水杳然远去。

篇三:《春望 译文》

春望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家在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送崔久你若要归山无论深浅都要去看看;山峦沟壑清净秀美要尽情地赏玩。

千万别学陶渊明笔下那个武陵人,只在桃花源游了几天就匆匆出山。

怨情美人儿卷起珠帘一直等待,一直坐着把双眉紧紧锁闭。

只看见她泪痕湿满了两腮,不知道她是恨人还是恨己。

忆扬州扬州的少女们无忧无虑,笑脸迎人,娇美的脸上怎能藏住眼泪,

她们可爱的眉梢上所挂的一点忧愁也容易被人察觉。天下明月的光华有三分吧,无赖的扬州啊,你竟然占去了两分。

月夜

夜深了,月儿向西落下,院子里只有一半还映照在月光中;横斜的北斗星和倾斜的南斗星挂在天际,快要隐落了。就在这夜深人静、寒冷袭人的时候,忽然感到了春天温暖的气息;你听,冬眠后小虫的叫声,第一次透过绿色纱窗传进了屋里。

越女词耶溪采莲的女孩,看到我在舟上歌吟。

笑着把小船划入荷花丛中,假装害羞不肯出来。

杂诗您是刚从我们家乡出来,一定了解家乡人情世态;

请问您来时我家绮窗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

子夜秋风从窗子吹进屋子来,窗帘随着风飘了起来,皎洁的月光洒满闺房,唤起了思妇柔柔的情怀。仰头看着当头的浩然明月,想起了出征在外的亲人,心中充满了无奈与忧伤,多么希望这皎洁的月光能把心中融融的相思之情寄给远在他乡的亲人。

泊秦淮烟雾弥漫秋水,月光笼罩白沙;小船夜泊秦淮,靠近岸边酒家。

歌女为人作乐,那知亡国之恨?她们在岸那边,还唱着后庭花。

篇四:《忆扬州翻译赏析_作者徐凝》

<忆扬州>作者为唐代文学家徐凝。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尖易得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译文]
扬州的少女们无忧无虑,笑脸迎人,娇美的脸上怎能藏住眼泪,她们可爱的眉梢上所挂的一点忧愁也容易被人察觉。忆扬州翻译赏析_作者徐凝。天下明月的光华有三分吧,无赖的扬州啊,你竟然占去了两分。
[鉴赏]
说是“忆扬州”,实际上是一首怀人的作品,所以诗人并不着力描写这座“绿扬城郭”的宜人风物,而是以离恨千端的绵绵情怀,追忆当日的别情。不写他自己的殷切怀念,而写远人的别时音容,以往日远人的情重,衬出诗人自己情怀的不堪,前两句,所谓“相见时难别亦难”,极写当日的别离景象,萧娘、桃叶均代指所思;愁眉、泪眼似是重复,而用一个“难”字和一个“易”字表达出来,不但不显得累赘,反而有反复留连、无限萦怀之感。当日的愁眉,当日的泪眼,以及当日的惨痛心情,都作成别离后无穷的思念。在这思念殷切的时候,诗人唯觉一片惆怅,没有可以诉说的人,于是,抬头而见月,但此月偏偏又是当时扬州照人离别之月,更加助愁添恨。虽然时光冲淡了当日的凄苦,却割不断缠绵的思念。忆扬州翻译赏析_作者徐凝。这种挣不断、解不开的心绪,本与明月无关,但它曾照过离人的泪眼,好比对人有情,而离别后偏偏照着愁人,又好像无动于衷,这便显得“可憎”。诗人在深夜抬头望月的时候,原本欲解脱这一段愁思,却想不到月光又来缠人,所以说“明月无赖”。
古人律体绝句的结尾处,有时用一种叫做“一笔荡开”的方法,往往会产生一种“寄意无穷”的效果。这首诗所不同的,是它不在第四句用,而在第三句时即已“荡开”。说愁眉,说泪眼,虽然作者余情未尽,而其他的事情已不必增添,于是忽然揽入一轮明月,以写无可奈何的情态,体现了构思的险谲。这两句看似将全诗截为两段,实际上则是欲断不断,题中用“忆”字,将全诗连贯起来,依然是“剪不断,理还乱”的“别是一般滋味”。
张泌的<寄人诗>:“别梦依稀到谢家,小廊回合曲栏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与<忆扬州>几乎写同一内容。而在写法上,却是春兰秋菊,各占一时之选。张泌诗的谢家、曲栏,同于徐凝诗的愁眉、泪眼,意指所思之人。后两句,也同样以夜月寄怀。一个说春月多情,一个说明月无赖。虽然语言各异,但却诗意相同。
无赖二字,原本有褒和贬的两重意义,这里因明月恼人,有抱怨的意思。但后世因为惊赏这种扬州明月的新奇形象,就离开了诗人原意,把它截下来只作为描写扬州夜月的传神警句来欣赏,这时的无赖二字又成为爱极的昵称了。这也是形象有时会大于作者构思的一例。
本来月光普照,遍及人寰,并不偏宠扬州。而扬州的魅力,也不是仅在月色。诗为传神,有时似乎违反常理,却能深入事理骨髓。三分、无赖的奇幻设想,也有它的渊源与影响。三分明月,使人想起谢灵运的名言。他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此后宋人苏轼的<水龙吟·和章质夫杨花>中“**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也并不逊色。这些数目字,都是不可以常理而论的,而它的艺术效果却是惊人的。以徐凝此诗而论,后世的读者读了这首诗以后,对扬州的向往如醉如痴,致使“二分明月”成为扬州的代称。至于“月色无赖”,后世如王安石“**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中的“**恼人”,即运用了同一手笔。
<忆扬州>是一首怀人诗,但标题却不明题怀人,而偏说怀地。这是因为诗人把扬州明月写到了入神的地步,并用“无赖”之“明月”,把扬州装点出无限的风姿,与<忆扬州>的标题吻合无间,因而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向往扬州的美好。这也许是诗人有意的安排,无论如何,这种大胆的艺术构思所产生的效果,是不能不使读者为之惊叹的。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ngyuleikaoshi/308359.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