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的名言

| 翻译 |

【www.guakaob.com--翻译】

篇一:《严复的政治思想》

严复及其思想

严复(1854.1.8—1921.10.27)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福建侯官人,是清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严复是晚清接受西学教育最早的一批知识分子之一,有丰富的西学知识,对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较深造诣。他学古通今,学西贯中,成为大学问家。他报效祖国的不是他所学的轮船驾驶和航海专业技术,而是救国救民的学问。他留心国情、国事,考察西艺西政,努力探索强国富民之道,积极提出各种见解。其提出的思想更是带动了社会的发展。

一、变法思想

光绪二十年(1894年),爆发日本侵略朝鲜和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使国人大受刺激。这场抵御侵略的战争是对兴办三十多年的洋务事业的严峻考验。原以为,对西洋人打不过是因为西洋人船坚炮利,所以赶紧“借法自强”,制造轮船、枪炮,编练了海军,训练了陆军,可是,有了这些却仍败在东洋岛人手下。于此,国人又一次大受震撼,大受教训,大受催醒。有识之士认真检讨洋务事业的不足和问题,更多的人开始把目光投向“变道”上,认为仅仅“变器”是不够的,还要赶紧“变法”。时任天津水师学堂总办的严复也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1895年,他在天津《直报》上连续刊发《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原强续篇》、《救亡决论》等文章,极力呼吁变法。他说:“天下理之最明而势所必至者,如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

严复认为:“自微积之理而观之,则曲之为变,固有疾徐;自力学之理而明之,则动物有由,皆资外力。今者外力逼迫,为我权借,变率至疾,方在此时。智者慎守力权,勿任旁守,则天下事正于此乎而大可为也。即彼西洋之克有今日者,其变动之速,远之亦不过二百年,近之亦不过五十年已耳,则我何为而不奋发也耶!”⑥

在《救亡决论》一文中,严复认为,变法首先要变的,“莫亟于废八股”。“夫八股非自能害国也,害在使天下无人才”。他列举了八股的三大害: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他说:此三大害,“有一于此,则其国鲜不弱而亡,况夫兼之者耶!”“此之不除,徒补苴罅漏,张皇幽渺,无益也,虽练军实,讲通商,亦无益也。何则?无人才,则之数事者,虽举亦废故也。舐糠及米,终致危亡而已。”因此,严复提出“痛除八股而大讲西学”的“救之之道”。他阐述西学为实用之学,为国家致富强之学,指出“欲救中国之亡,则虽尧、舜、周、孔生今,舍班孟坚所谓通知外国事者,其道莫由。而欲通知外国事,则舍西学洋文不可,舍格致亦不可。”“欲通知外国事,自不容不以西学为要图。此理不明,丧心而已。救亡之道在此,自强之谋亦在此。早一日变计,早一日转机,若尚因循,行将无及。”⑦

严复批评“天不变,地不变,道亦不变”的迂腐观念,指出天在变,地在变,道也在变:“夫始于涅菩,今成椭轨;无枢渐徙,斗分岁增;今日逊古日之热,古晷较今晷为短,天果不变乎?炎洲群岛,乃古大洲沉没之山尖;萨哈喇广漠,乃古大海浮露之新地;江河外啮,火山

内崩,百年之间,陵谷已易;眼前指点,则渤澥旧界,乃在丁沽,地果不变乎?然则天变地变,所不变者,独道而已。虽然,道固有其不变者,又非俗儒之所谓道也。请言不变之道:有实而无夫处者宇,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三角所区,必齐两矩;五点布位,定一割锥,此自无始来不变者也。两间内质,无有成亏;六合中力,不经增减,此自造物来不变者也。能自存者资长养于外物,能遗种者必爱护其所生。必为我自由,而后有以厚生进化;必兼爱克己,而后有所和群利安,此自有生物生人来不变者也。此所以为不变之道也。若夫君臣之相治,刑礼之为防,政俗之所成,文字之所教,吾儒所号为治道人道,尊天柱而立地维者,皆譬诸夏葛冬裘,因时为制,目为不变,去道远矣!第变者甚渐极微,固习拘虚,未由得觉,遂忘其变,信为恒然;更不能与时推移,进而弥上;甚且生今反古,则古昔而称先王,有若古之治断非后世之治所可及者,而不知其非事实也。”⑧他指出:“夫数千年前人所定之章程,断不能范围数千年后之世变,古之必敝,昭然无疑”。

严复强调说:天下大势,既已日趋混同,中国民生,既已日形狭隘,而此日之人心世道,真成否极之秋,则穷变通久之图,无已谆谆然命之矣。“继自今,中法之必变,变之而必强,昭昭更无疑义,此可知者也。至变于谁氏之手,强为何种之邦,或成五裂四分,抑或业归一姓,此不可知者也。”“善夫吾友新会梁任公之言曰:‘万国蒸蒸,大势相逼,变亦变也,不变亦变。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已;不变而变者,变之权让诸人。’”⑨意思是说,在今天形势下,相变也变,不想变也会变。主动变法,变法之权掌握自己手里,被动变法,变法之权就会让别人掌握去。

1898年,严复在《国闻报》上刊发《拟上皇帝书》,阐述政见。他分析形势,强调变法的重要和变法所应采取的措施。他指出:朝廷在内治要变法,“法敝”就要“知变”,“天下无百年不变之法”。他说:“夫甲午一役,不独挠败为辱也,其辱有余于挠败者焉。而吾国之权力,乃为天下所尽窥,虽欲为前之苟延岁月,有不可得者矣。”所以,变法图强的形势更为逼人。中国积弱,“至于今为已极矣”。为什么积弱?“由于外患者十之三,由于内治者十之七也。”内治问题在“法既敝而不知变”。“外国穷而知变,故能与世推移,而有以长存。中国倦不思通,故必新朝改物,而为之损益。果使倦而能通,取来者之所损益而豫为之,因世变化,与时俱新,则自夏禹至今,有革制而无易主,子孙蒙业,千祀不坠可也,何必如汉臣刘向所言: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也哉!”因此,一定要掌握变的主动权,才不会让人来变,“新朝改物”。他建议未变法前所亟宜行者有三事:一“联各国之欢”;二“结百姓之心”;三“破把持之局”。他写道:“盖不联各国之欢,则侮夺之事,纷至沓来,陛下虽变法而不暇;不结百姓之心,则民情离涣,士气衰靡,无以为御侮之资,虽联各国之欢,亦不可恃;而不破把持之局,则摇手不得,虽欲变法而不能也。”

二、民主思想

由专制制度变为民主制度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政治制度的重要转变。西方列强的民主制度建设已有200多年历史,而中国尚未出现这种转变。严复留学英国,亲身感受到西方民主制度

的优越,并从西学、西方报刊宣传中了解、认识民主制度,结合中国的政治、社会现实,提出自己对民主的看法。

首先,严复称赞西方的民主制度,“无法与法并用而皆有以胜我者”。“无法”指自由、平等、民主,其“捐忌讳,去烦苛,决壅敝,人人得以行其意,申其言,上下之势不相悬,君不甚尊,民不甚贱,而联若一体。”“有法”指规章制度(“官工商贾章程”),其国“人知其职,不督而办,事至纤悉,莫不备举,进退作息,未或失节,无间远迩,朝令夕改,而人不以为烦”。“凡所以保民养民之事,其精密广远,较之中国之所有所为,其相越之度,有言之而莫能信者。”之所以如此,严复指出,西洋各国都“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因此,国家强盛,甚为“可畏也”。

严复说:西洋谈论国家治理者都认为,“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而中国尊崇帝王者认为,“天子富有四海,臣妾亿兆”,把天下当作私产,把臣民视为奴隶。他指出专制国之兵败于民主国之兵的必然结果:“窃尝观之西国矣,大抵民主之兵,最苦战而不易败,得能者为将,则当者皆靡,如华盛顿之自立与拿破仑之初起是已„„真实民主之国,其兵所以最强者,盖其事虽曰公战,实同私争,所保者公共之产业国土,所伐者通国之蟊贼仇雠。胜则皆乐而荣,败则皆忧而辱,此所以临阵争先,虽挫而不溃也。„„独至主尊将贵,邈然不亲,招以利而用以威者,民之应募而为兵也,如牛马然,其心固漠然无所向,迫于饥寒,觑数金之口粮以为生计耳。至于临阵之顷,于其上非所爱也,于其敌非所仇也,一军未破之时,顾法重不敢去耳。然而有时而可用者,则必内地之战争,前有城池掳掠之获,后有官职保举之优,有一不存,其兵皆废。”

其次,严复认为,中国要谋富强,应该效法西洋。他指斥自秦以来的“君”(皇帝)都是“大盗窃国者”。“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窃了国,怕民知觉,又行愚民政策。他希望清朝廷仿效英国,使民“自为”治理国家:“陛下惟恭已无为,顺民所欲,而数稔之间,吾国固已强已富矣。彼英国之维多利亚,不过一慈祥女主耳,非所谓聪明神武者也。至若前主之若耳治,则尤庸暗非才。然而英吉利富强之效,百年以来,横绝四海,远迈古初者,则其民所自为也。”他指出,“天下未有民权不重而国君能常存者也。”

严复说:“夫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立宪、革命诸义,为吾国六经历史之不言固也,然即以其不言,见古人论治之所短。今使其人目略识旁行之文,足稍涉欧、美之地,则闻闻见见,将无所谓而不然。彼中三尺童子皆知义务民直为何等物也。至于发明伦理治法之书,则于前数者之义为尤悉。”士生今日,如果不读西书、不治新学则已,如果读西书、治新学而乃取自由、平等、民主、人权之说而绝这,这是大笑话。

再次,严复强调“民质”在实施民主政治中的重要性。严复认为,民主要建立在民能自治的基础民要有政治觉悟、政治能力。严复所说的“民质”,就是民力、民智、民德的高下。民主的程度要与“民质”的水平相适应。由于两千多年专制统治者的愚民政策,使中国“民质”

水平低下,所以实行民主制度要首在提高“民质”水平,实现民主的目标有一个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严复在《原强》、《救亡决论》诸文中,“本之格致新理,溯源竞委,发明富强之事,造端于民,以智、德、力三者为之根本”,认为“三者诚盛,则富强之效不为而成;三者诚衰,则虽以命世之才,刻意治标,终亦隳废。”“是以今日之政,于除旧,宜去其害民之智、德、力者;于布斯,宜立其益民之智、德、力者。”

严复说:中国如“病夫”,民智下,民德衰,民力困,所以,有一倡而无群和,靠少数人想实行民主必无成效。“国之强弱贫富治乱者,其民力、民智、民德三者之征验也,必三者既立而后其政法从之。于是一政之举,一令之施,合于其智、德、力者存,违于其智、德、力者废。”“是故贫民无富国,弱民无强国,乱民无治国。”

在《辟韩》一文中,严复批评韩愈《原道》对君主专制的看法:“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他指出,这是颠倒的说法,应该倒过来说: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相为生养者也,有其相欺相夺而不能自治也,故出什一之赋,而置之君,使之作为刑政、甲兵,以锄其强梗,备其患害。然而君不能独治也,于是为之臣,使之行其令,事其事。是故民不出什一之赋,则莫能为之君;君不能为民锄其强梗,防其患害则废;臣不能行其锄强梗,防患害之令则诛。意思是先有民,而后才有君、臣之立。所以,民是国家的主人。“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严复很赞赏孟子的这句名言,称为“古今之通义”。由此,严复指出民主是合理的,“君臣之伦”是出于不得已的。因为民还没有达到自治的水平,所以“君臣之伦”还暂时不能摒弃。民之所以不能自治,是由于“才未逮,力未长,德未和也”。当今,应“孳孳求所以进吾民之才、德、力者,去其所以困吾民之才、德、力者。”一旦民能自治,君应还政于民,“悉复而与之”。

在《〈日本宪法义解〉序》中,严复阐述民质高下与民主法治的关系:“今夫政学家之言国制也,虽条理万殊,而一言蔽之,国立所以为民而已。故法之行也,亦必视民而为之高下。方其未至也,即有至美之意,大善之政,苟非其民,法不虚行;及世运之进也,民日以文明矣,昧者欲殉区区数百千人之成势私利,执其溼束虏使之法,挟天祖之重,出死力保持,求与之终古,势且横溃荡决,不可复收,而其群以散。此为治之家所以必消息于二者之间,以行其穷变通久之术,则法可因民而日修,而民亦因法而日化;夫而后法与民交进,上理之治,庶几可成。”

言变革专制制度,实行民主政治,严复再三致意世人要体察民力、民智、民德。他认为,“数千载受成之民质,必不如是之速化;不速化,故寡和。寡和则勍者剋之,必相率为牺牲而后已。”他提出应“陶铸国民,使之利行新制”。

当清政府筹备立宪之际,他在致学部书中写道:“今者吾国议立宪矣,立宪者,议法之权公诸民庶者也。然民庶不能尽议法也,则于是乎有国会之设而乡邑有推举代表之权,地方有行

政自治之设,凡此皆非不学之民所能胜也,而不识字者滋无论矣。”“国家远取近观,知五洲列强,其进步之所以速;夫岂不愿国会早开,使吾上下棣通,君民相保,以成自强不息之局。顾乃回翔审顾,不敢沛然涣然者,亦以斯民程度之或未至耳,则不得已而为预备之说。” 严复晚年面对民主革命形势,针对资产阶级民主派建立民主制度的努力更是表示疑异,反复强调中国民之程度不足民主,中国不可行民主共和。如他于1911年底,在写给张元济的信中说:“东南诸公欲吾国一变而为民主治制,此诚鄙陋所期期以为不可者”,因为今日“吾人之程度不合于民主”。1913年,在致熊纯如函中也表达同样意思,他说,他不是有爱于觉罗氏,所以哓哓者,是认为“亿兆程度必不可以强为”民主共和制度,民质的程度“乃真不足”行民主共和制度。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共和制度受到各方面挑战,诸种政治势力争夺权位,政局动荡不安。严复一方面认为,此为“人欲极肆之秋”,政界无一“佳象”,“时政黑暗如故”。他说:身居北京,“耳目日受时局激刺,真不觉有生趣也。”另一方面,他又认为,民主与专制的反复,新与旧的摇荡,是“社会钟摆原例,无可奈何者也。”他指出,这是因为民初“破坏”旧法过头了,“举国暗于政理,为共和幸福种种美言夸辞所炫,故不惜破坏旧法从之”。造成混乱后,“令人人亲受苦痛,而恶共和与一切自由平等之论如蛇蝎,而后起反古之思,至于其时,又未必不太过”。这种现象,严复都归结于民质程度与所施法度不相适宜所致。他在私人通信中一再表示:“夫共和之万万无当于中国”,“吾国形势程度习惯,于共和实无一合,乃贸然为之,以此争存,吾决其必无幸也。”

严复所理想的民主政治制度是君宪制度,认为这才是与中国民质相适宜的民主制度。这是他一贯的思想和主张。他说:“民国初建之时,吾辈于其国体,一时尚难断定。大抵独裁新倾之际,一时舆论潮热,自是趋向极端,而以共和为职志;数时之后,见不可行,然后折中,定为立宪之君主。此是鄙意,由其历史国情推测如此,不敢谓便成事实。”为什么说“不敢谓便成事实”?因为严复认为:“君宪既定,孰为之主,乃为绝对难题”。袁世凯当上民国总统后,号为民主,而专制之政,实“阴行其中”。严复对此觉得也未尝不是君宪的一种模式,所以认为这也是与民质相宜的一种不得已做法。当袁世凯仍不满足已有权位,想变更国体,登上皇帝宝座,拉拢严复参加筹安会、起草劝进书时,严复感到袁氏“怀抱野心”,告诉前来示意的说客:袁公执政数年,号为民主,实行专制。“袁公既有其实,何必再居其名”。况且,政体改变已四年,“此时欲复旧制(帝制—笔者),直同三峡之水,已滔滔流为荆、扬之江,今欲挽之,使之在山,为事实上所不可能。必欲为之,徒滋纠纷,实非国家之福,不特于袁氏有大不利也”,反对复辟帝制。并自此闭门谢客,筹安会开会,以至请愿,继续劝进庆贺,严复都“未尝一与其中”。

袁世凯倒台后,严复深感中国难觅一位贤能之才担当施行君宪的“总理”:“今试观全国之中,欲觅一堪为立宪总理,有其资格势力者,此时实在尚未出现也。”他痛心时局酿成“武人世界”。而中国的武人与欧美不同,大抵都是“下流社会之民”,素质差,因此,是“以不义之徒,执杀人之器”。这些武人,“以盗贼无赖之人,处崇大优厚之地,操杀伐驱除之

篇二:《变通名言警句》

变通名言警句

1、变法之难,在去其旧染矣,而能别择其故所善者葆而存之。——《严复诗文选》

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丘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

3、虚而平淡无味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4、治国之有法,犹治病之有方也,病变则方亦变。——康有为《政论集》

5、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邹韬奋

6、法若有弊,不可不变。——《宋史》卷三五一《赵挺之列传》

7、事不凝滞,理贵变通。——《宋史》卷二五六《赵普列传》

8、法在心头,泥古则失。——王士祯等《师友诗传录》

9、自己不能胜任的事情,切莫轻易答应别人,一旦答应了别人,就必须实践自己的诺言。——华盛顿

10、每次改革都会出现一批偏激的狂人。——罗斯福

11、法无久不变,运无往不复。——魏源《古微堂外集》

12、上人生的旅途罢。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鲁迅

13、法与时移,而禁与治变。——《韩非子·心度》

14、我们有无产阶级道德,我们应该发展它,巩固它,并且以这种无产阶级道德教育未来的一代。——加里宁

15、变古愈尽,便民愈甚。——魏源《古微堂内集》

16、对自己的痛苦敏感,而对别人的痛苦极其麻木不仁,这是人性的可悲的特色之一。——池田大作

17、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爱因斯坦

18、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

19、只有变通,只有切合实际的行动,才能适应这个变化万千的世界。因为天真的理想主义者纵使执着、纵使顽强,却依然是软弱的。他们并不明白,在这世上,很多事情你可以不理解,却必须接受。只有真正了解这个世界的丑陋与污浊,被现实打击,被痛苦折磨,遍体鳞伤、无所遁形,却从未放弃对光明的追寻,依然微笑着,坚定前行的人,才是。——石悦

20、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梁启超《变法通议·论不变法之害》

21、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22、变或可存,不变则削,全变乃存,小变仍削。——康有为《政论集》

23、辱,莫大于不知耻。——王通

24、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达人之障。——吕坤

25、法相因则事易成,事有渐则民不惊。——《宋史》卷三三八《苏轼列传》

26、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爱因斯坦

27、法令之设,所以随时制也。——《晋书》

28、装饰对于德行也同样是格格不入的,因为德行是灵魂的力量和生气。——卢梭

29、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方志敏

30、变法则民富。——《谭嗣同全集·仁学二》

31、变革给人以慰藉,哪怕是变得更坏,就像我坐马车旅行时发现的那样,换个姿势后即使碰伤了,我也常常觉得舒服。——欧文

32、时间会刺破青春表面的彩饰,会在美人的额上掘深沟浅槽;会吃掉稀世之珍!天生丽质,什么都逃不过他那横扫的镰刀。——莎士比亚

33、03、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量去衡量的。——列夫·托尔斯泰严复的名言

34、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35、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墨翟

36、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屠格涅夫

37、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动物的生活。——列夫·托尔斯泰

38、不是不能见义,怕的是见义而不勇为。——谢觉哉

39、真正的人生,只有在经过艰难卓绝的斗争之后才能实现。——塞涅卡严复的名言

40、对别人的意见要表示尊重。千万别说:“你错了。”。——卡耐基

41、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狄德罗

42、谁给我一滴水,我便回报他整个大海。——华梅

43、智者宁可防病于未然,不可治病于已发;宁可勉励克服痛苦,免得为了痛苦而追求慰藉。——托马斯·莫尔

44、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奥斯特洛夫斯基

45、治天譬如居室,弊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司马光

46、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吕氏春秋》卷一五《察今》

47、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48、充满着欢乐与斗争精神的人们,永远带着欢乐,欢迎雷霆与阳光。——赫胥黎

49、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张闻天

50、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列夫·托尔斯泰

51、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歌德

52、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萧伯纳

53、事不师古,以克永世。——《李觏集·官人》

54、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即使自己是教员或医生。但做人处事的法子,却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鲁迅

55、革命道德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从日常的坚持不懈的斗争和锻炼中发展和巩固起来的,正如玉石越磨越亮,黄金越炼越纯一样。——胡志明

56、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夸美纽斯

57、我是你的,我的祖国!都是你的,我的这心、这灵魂;假如我不爱你,我的祖国,我能爱哪一个人?——裴多菲

58、变通革弊,与时宜之。——《晋书》卷四九《阮籍列传》

59、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郭小川

6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61、阴谋陷害别人的人,自己会首先遭到不幸。——伊索

62、一个没有受到献身的热情所鼓舞的人,永远不会做出什么伟大的事情来。——车尔尼雪夫斯基

63、常求有利别人,不求有利自己。——谢觉哉

64、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黑格尔

65、当前的任务是,即使在最困难的条件下,也要挖掘矿石,提炼生铁,铸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以及与这一世界观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纯钢。——列宁

66、知耻近乎勇。——孔丘

67、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郭小川

68、治民无常,唯治为法。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韩非子·心度》

69、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易卜生

70、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丁玲

71、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卢梭

72、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古。——《商子·更法》

73、法变而日新。——康有为《政论集》

74、让我们把不名誉作为刑罚最重的部分吧!。——孟德斯鸠

75、法制数变,国家之大患。——申涵煜《省心短语》严复的名言

76、事而不疑,则天运不能移,时变不能迁。——《六韬·武韬·顺启》

77、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周恩来

78、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巴尔扎克

79、无私是稀有的道德,因为从它身上是无利可图的。——布莱希特

80、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夸美纽斯

81、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82、人的理性粉碎了迷信,而人的感情也将摧毁利己主义。——海涅

83、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程颢()

84、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贝多芬

关于执着的名言警句

发明的秘诀在不断的努力。——牛顿

凡事欲其成功,必要付出代价:奋斗。——爱默生

奋斗是万物之父。——陶行知

发明家全靠一股了不起的信心支持,才有勇气在不可知的天地中前进。——巴尔扎克

奋斗这一件事是自有人类以来天天不息的。——孙中山 奋斗以求改善生活,是可敬的行为。——茅盾

对于学者获得的成就,是恭维还是挑战?我需要的是后者,因为前者只能使人陶醉、而后者却是鞭策。

——巴斯德 奋斗之心人皆有之。——李叔同 对真理和知

篇三:《关于平等的名言》

关于平等的名言

1、大殿的角石,并不高于那最低的基石。——纪伯伦

2、对一个有优越才能的人来说,懂得平等待人,是最伟大、最正直的品质-理查德·斯蒂尔

3、高调慈善和低调慈善的爱心是平等的。——陈光标

4、平等或许是一种权利,但却没有任何力量使它变为现实。——巴尔扎克

5、平等者最能与平等者相投。——西塞罗

6、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康有为

7、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所以试图平等待人纯属徒劳之举。——詹·安·弗劳德

8、世上友谊本罕见,平等友情更难求。——培根

9、斯巴达人原则是:“正义就是平等,但平等并不就是正义”。——爱献生

10、所谓平等,就是穷人不占富人的便宜。——亚里士多德

11、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商鞅

12、所谓友情,是平等的人们之间离开了利益关系的交易。——哥尔斯密

13、所有的人生来都是平等的。——林肯

14、所有人都应该是兄弟,这只是那些没有兄弟的人们的幻想。——夏尔·尚肖那

15、我们平等的相爱,因为我们互相了解,互相尊重。——列夫·托尔斯泰

16、我们认为这是不言而喻的真理,一切人生来都是平等的。——托·杰弗逊严复的名言

17、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级的要求。任何超出这个范

围的平等要求,都必然要流于荒谬。——恩格斯

18、想获得平等竟如此困难,原因在于:我们只想与上司共享它。——享利·贝克

19、行使权力的“人民”和被人民行使权力的人民,不会总是同一类人。——约翰逊·斯图亚特·穆勒

20、一个社团的基本努力或许就是设法使其成员平等,但其成员个人的自尊心却总是希望自己出人头地,在某处形成某种对自己有利的不平等。——德·托克维尔

21、友谊是一种和谐的平等。——毕达哥拉斯

22、有平等就不会有战争。——梭伦

23、只要世界上还存在一部分一不得不不服从另一部分人的现象,平等就无从谈起。——威·吉尔伯特

24、中国首重三纲而西人最明平等。——严复

25、有平等就不会有战争。——梭伦

26、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商鞅

27、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康有为

28、所谓平等,就是穷人不占富人的便宜。——亚里士多德

29、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级的要求。任何超出这个范围的平等要求,都必然要流于荒谬。——恩格斯

30、我们平等的相爱,因为我们互相了解,互相尊重。——列夫·托尔斯泰

31、所有的人生来都是平等的。——林肯

32、对一个有优越才能的人来说,懂得平等待人,是最伟大、最正直的品

质。理查德·斯蒂尔

33、世上友谊本罕见,平等友情更难求。——培根

34、所谓友情,是平等的人们之间离开了利益关系的交易。——哥尔斯密

35、高调慈善和低调慈善的爱心是平等的。——陈光标

36、我们认为这是不言而喻的真理,一切人生来都是平等的。——托·杰弗逊

37、所有人都应该是兄弟,这只是那些没有兄弟的人们的幻想。——夏尔·尚肖那

38、友谊是一种和谐的平等。——毕达哥拉斯

39、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所以试图平等待人纯属徒劳之举。——詹·安·弗劳德

40、斯巴达人原则是:“正义就是平等,但平等并不就是正义”。——爱献生

41、一个社团的基本努力或许就是设法使其成员平等,但其成员个人的自尊心却总是希望自己出人头地,在某处形成某种对自己有利的不平等。——德·托克维尔

42、想获得平等竟如此困难,原因在于:我们只想与上司共享它。——享利·贝克

43、行使权力的“人民”和被人民行使权力的人民,不会总是同一类人。——约翰逊·斯图亚特·穆勒

44、只要世界上还存在一部分一不得不不服从另一部分人的现象,平等就无从谈起。——威·吉尔伯特

45、平等者最能与平等者相投。——西塞罗

46、平等或许是一种权利,但却没有任何力量使它变为现实。——巴尔扎克

47、中国首重三纲而西人最明平等。——家严复

48、人生来就是平等的,自然在身体和精神各方面平等地创造人(英国哲学家、政治思想家霍布斯)

49、现在的社会,无论从哪一方面看,除了平等的信条外,再没有别的基础。(法国哲学家皮埃尔.勒鲁)

50、在自然法则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

51、斯巴达人原则是:“正义就是平等,但平等并不就是正义”(爱献生)

52、有平等就不会有战争(梭伦)

53、所谓平等,就是穷人不占富人的便宜(亚里士多德)

54、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级的要求。任何超出这个范围的平等要求,都必然要流于荒谬(恩格斯)

55、平等或许是一种权利,但却没有任何力量使它变为现实(巴尔扎克)

56、所有人都应该是兄弟,这只是那些没有兄弟的人们的幻想(夏尔·尚肖那)

57、只要世界上还存在一部分一不得不不服从另一部分人的现象,平等就无从谈起(威·吉尔伯特)

58、行使权力的“人民”和被人民行使权力的人民,不会总是同一类人(约翰逊·斯图亚特·穆勒)

59、一个社团的基本努力或许就是设法使其成员平等,但其成员个人的自尊心却总是希望自己出人头地,在某处形成某种对自己有利的不平等(德·托克维

尔)

60、想获得平等竟如此困难,原因在于:我们只想与上司共享它(享利·贝克)

61、平等者最能与平等者相投(西塞罗)

62、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所以试图平等待人纯属徒劳之举(詹·安·弗劳德) 关于谎言的名人名言

有关说谎的名句

关于人格的名言

篇四:《严复名言名句》

1、华风之弊,八字尽之。始于作伪,终于无耻。

2、民智者,富强之原。

3、世道必进,后胜于今。严复名言名句

4、非新无以为进,非旧无以为守。

5、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两立,合之则两止。

6、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

7、译事三难:信、达、雅。

8、如鱼之离水而处空,如蹩跛者之挟拐以行,如短于精神者之恃鸦片为发越,()此谓之失其本性。

9、一个国家的强弱存亡决定于三个基本条件:一曰血气体力之强,二曰聪明智慧之强,三曰德性义仁之强。

10、百金买骏马,11、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和。严复名言名句

12、入我门来,总须扪心纳手,细检平生黑籍;莫言神远,任汝穷奸极巧,难瞒头上青天。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ngyuleikaoshi/310829.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