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翻译】
篇一:《山东省济南市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济南市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加点词语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打烊(yàng) 给予(jǐ) 芝麻糊(hù) ...
B.卡壳(qiǎ) .
C.坊间(fāng) .混水摸鱼(hún) .处暑(chù) 入场券(quàn) 虚与委蛇(wēi) ...眩晕(yùn) 扎小辫(zā) 萎靡不振(mí) ...
D.棕榈(lǘ) 名媛(yuàn) 一场雨(chǎng) 一哄而散(hòng) ....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蛰伏 装帧 涸泽而渔 筚路蓝缕,以起山林
B.帽檐 搏弈 渡过难关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C.熟稔 荣膺 要言不烦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D.松弛 坐镇 克尽职守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陈凯歌在主题产肃的历史片中,______赵本山、潘长江等喜剧演员出演片中角色,收到了理想的喜剧效果。
(2)我们必须学会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干扰中剥离出“演绎”的成分,去伪存真,_____真相, 呈现出万事万物的真实状态。
(3)李克强在廉政工作会议上强调,对不敢抓、不敢管、尸位素餐的干部,_____坚决采取 措施,为官不为的典型要曝光。
A.启用 厘清 一概 B.启用 理清 一律
C.起用 理清 一概 D.起用 厘清 一律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放寒假了,他终于踏上了海南的土地。海水清澈,风平浪静;沙白如絮,清洁柔软。于是,他乐不思蜀,久假不归。 ....
B.有的揶揄是有伤害性的,如起绰号、叫诨名、说不三不四的话,这时候揶揄就会被当作是骚扰、....
欺凌、精神虐待。
C.一对豆蔻年华的姐弟,原本应该正在学校接受教育,却因为从小患上了一种奇怪的“软体病”而....
与学校无缘。
D.北京动物园科普馆推出以“羊村的故事”为主题的课堂活动,小游客和小动物近距离接触,洗耳..恭听在它们身上发生的小故事。 ..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企业完成保健品注册通常需要2到4年,费用几十万到上百万元不等。如果是新品,则需要花费五年时间和高达300万左右的资金投入。
B.英国《金融时报》称,中国不动产登记条例的长期缺位,腐败官员得以藏匿大量房产,且被揭发的可能性很小。
C.在上海度过一个闪光的赛季后,迈克尔·比斯利找回了在NBA失却的自信。如今,摆在他面前的是去或留的抉择。
D.加拿大研究人员发现,当我们患感冒时,求助于止痛药,不但会让我们传播更多病毒,治疗时间也会更长,反而无助于康复。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家园城市
如何建设人类美好家园,是城市建设中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城市建设不仅是指建造物质环境,而且是指营造人们的精神家园,后者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核心。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们城市化起步较晚,但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开始,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迅速,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发展,相应的问题也产生了。这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是两个:一是城市的雷同,二是文化的缺失。两者又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城市的雷同是因为文化的缺失,而文化的缺失又表现为城市的雷同。
近年来,人们对高品质城市的追求越来越迫切,出现了建设山水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健康城市、家园城市等多种呼声。其中家园城市最具代表性,这是因为家园城市涵容了其他几种城市类型的物质性特点,而且突出了对以文化为基础的、把城市打造成人们精神家园的理想追求。 家园城市必须具有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城市的各种文化、教育、休闲、娱乐设施应满足各方面的需要,所以,设计者在注重学校、博物馆、图书馆、运动场等大型公共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应注意增加方便舒适、有亲切感的小尺度公共空间,如社区和街道的小公园、小广场、咖啡馆、茶馆等,以便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现代城市发达的通讯网络方便了人们远距离即时交流,但这种单一的联络方式,无法慰藉人们孤独的心灵,也不能满足人们面对面“全信息交往”的渴求。所以必须创造人与人能够近距离直接交流的公共空间和娱乐休闲场所,以增加人们当面交流的机会,减少城市人的心灵疾病。
一个家园城市,应该做到布局合理,恰当处理建筑的虚与实之间的关系。然而,我国今天的城市被高楼大厦的钢筋水泥和玻璃幕墙“填满”了,建筑与建筑之间缺乏有想象力的、开阔的空间,人们走在路上,会感到非常压抑和无助。一个家园城市应当使生活于其中的居民得到精神上的放松和愉悦,心灵安逸,而不是压抑与紧张。
家园城市不可缺少城市传统。城市传统以民间艺术、市井生活、传统建筑、民风民俗等有形或无形的方式存在着,人们可以通过它们来读取城市“年轮”。这些传统,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城市发展中与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建立起密切的联系,成为城市的文化标志。有一位意大利建筑师说:“传统是城市的灵魂。”没有灵魂的钢筋水泥又怎能安放拥有灵魂的人类?人们对没有传统的城市必然会产生游离、漂泊、寄居的感觉,而拥有传统的城市才能让居住者有认同感、归属感,才是美好的家园。
如何满足城市居民深层次的审美需求,也是家园城市建设必须考虑的。城市是从自然中发展出来的一部分,把自然和城市巧妙地结合起来,才能满足城市居民对大自然的审美需求。另外,城市的各种线条、块面、色彩,以及绘画、雕塑、园艺乃至城市整体的节奏韵律等,可以让城市本身成为一个巨大的审美对象。
家园城市是一个新的概念,它是人们在反思和探索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所提出的一种理想和追求,也是我们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
6.下列对文章中心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营造人类的精神家园,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核心。
B.我国城市化建设中的雷同化的弊端十分突出。
C.家园城市的建设必须要考虑四大方面的问题。
D.家园城市是凸显精神家园追求的城市建设新概念。
7.根据文意,下列做法不能体现“家园城市”内涵的一项是
A.新建小区附设幼儿园、小超市、健身广场,楼间绿地铺设鹅卵石小道,更有木质排椅供人休憩。
B.在城市文化广场旁边建设80层的商业综合体作为城市新地标的计划因破坏广场美感被否决。
C.建设“世界之窗”,微缩故宫、凯旋门、金字塔等世界知名文化景观,增加城市的历史感。
D.城市的南部山清水秀,进行保护性开发,成为人们假日休闲,放松身心,亲近自然的天然氧吧。闲居,姚合。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城市文化的缺失造成了城市的雷同,可城市的雷同又是文化缺失的表现。
B.家园城市必须能够提供充足的小尺度公共空间来减少城市疾病的发生。
C.合理的城市布局,要恰当处理建筑的虚实关系,为人们营造开阔的空间。
D.城市传统是城市的文化标志,是让居住者有认同感、归属感的必要条件。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左右离散,思远亲视殡葬,手种松柏。与庐江何昌宇、沛郡刘琏上表理之,事感朝廷。景素女废为庶人,思远分衣食以相资赡。
建元初,迁太子中舍人。文惠太子与竞陵王子良素好士,并蒙赏接。思远求出为远郡,除建安.内史。长兄思玄卒,思远友于甚至,表乞自解,不许。及祥日,又固陈,世祖乃许之。 .
世祖诏举士,竞陵王子良荐思远及吴郡顾暠之。思远与顾暠之友善。暠之卒后家贫,思远迎其儿子,经恤甚至。邵陵王子贞为吴郡,世祖除思远为吴郡丞,以本官行郡事,论者以为得人。以疾.解职,还为司徒谘议参军。高宗辅政,不之任,仍迁御史中丞。临海太守沈昭略赃私,思远依事劾奏,高宗及思远从兄晏、昭略叔父文季请止之,思远不从,案事如故。 .
建武中,迁吏部郎。思远以从兄晏为尚书令,不欲并居内台权要之职,上表固让。曰:“陛下矜遇之厚,古今罕俦。正以臣与晏地惟密亲,必不宜俱居显要。且亦缘陛下以德御下,故臣可得以礼.
进退„„”上知其意,乃改授司徒左长史。
初,高宗废立之际,思远与晏闲言,谓晏曰:“兄荷世祖厚恩,今一旦赞人如此事,彼或可以权.
计相须,未知兄将来何以自立。若及此引决,犹可不失后名。”晏不纳。及拜骠骑,集会子弟,谓思.
③远兄思微曰:“隆昌之末,阿戎劝吾自裁。若从其语,岂有今日?”思远遽应曰:“如阿戎所见,犹未
晚也。”及晏败,故得无他。
前;形仪新楚,乃与促膝。虽然,既去之后,犹令二人交帚拂其坐处。上从祖弟季敞性甚豪纵,上心非之,谓季敞曰:“卿可数诣王思远。”永元二年卒,年四十九。 .
——《南齐书》卷四十三列传第二十四王思远传》
注:①友于:兄弟之爱。②祥日:丧祭名。③阿戎:称堂弟,此指王思远。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思远求出为远郡,除建安内史 除:授予官职 .
B.思远不从,案事如故 .
C.今一旦赞人如此事 .
D.卿可数诣王思远 . 案:查究 赞:赞同 诣:拜访 ①②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及祥日,又固陈,世祖乃许之 .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B.以疾解职,还为司徒谘议参军 .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
C.且亦缘陛下以德御下 .
不出,火且尽 .
D.若及此引决,犹可不失后名 .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体现王思远美德的一项是
①思远亲视殡葬,手种松柏 ②长兄思玄卒,思远友于甚至,表乞自解
③竞陵王子良荐思远及吴郡顾暠之 ④暠之卒后家贫,思远迎其儿子,经恤甚至。
⑤正以臣与晏地惟密亲,必不宜俱居显要 ⑥既去之后,犹令二人交帚拂其坐处。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景素对王思远以礼相待,等到他被杀,其女被废为平民,王思远以衣食资助养活她。
B.沈昭略贪赃徇私,思远据实弹劾,高宗、王宴等人让他停止做此事,思远不从。
C.建武年间,王思远跟从兄长王晏一起做尚书令,因不愿同居要职,他上书辞让。
D王思远曾经劝说王晏,但王晏没有吸纳他的建议,且颇为得意,最终落得失败的结局。
第Ⅱ卷(114分)
注意事项:
1.用黑色中性签字笔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前将答题纸上的项目填写清楚。
3.本卷10个小题,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宋建平王景素辟为南徐州主簿,深见礼遇。(3分)
(2)高宗辅政,不之任,仍迁御史中丞。(3分)
(3)衣服垢秽,方便不前;形仪新楚,乃与促膝。(4分)
14.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8分)
闲居遣怀十首
唐·姚合
身外无徭役,开门百事闲。
倚松听唳鹤,策杖望秋山。
萍任连池绿,苔从匝地斑。
料无车马客,何必扫柴关。
(1)诗中的“闲”体现在哪些地方?(4分)
(2)姚合的诗追求“静趣”,请简要赏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
(2)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3)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
(5)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必先利其器。
五、(12分)
16.请简要概括下面图画的主题;不超过12个字。(3分)
(庄子《逍遥游》) (杜牧《阿房宫赋》) (杜甫《蜀相》) (屈原《离骚》) (《论语·卫灵公》)
17.分别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句子,使上下文意连贯。(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关雎鸠唱,窈窕淑女靓,
天尊不可问,时空无形象,
床前明月光,曾照我故乡,
庭院深几许,伊人在何方。
18.“任性”已经成为网络上使用频率最高的流行词之一,请根据语境,解释它的具体含意。(4分)
(1)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说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各级政府都要建立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有力推进机制,给企业松绑,为创业提供便利,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2)政协发言人吕新华在回应反腐问题时表示,党和政府以及群众在反腐问题上态度是一致的,套用一个网络热词,就是“大家都很任性”,在这点上大家没有分歧。
六、(18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2题。
幽 兰
雪小禅
幽兰两个字读出来,是有一种清香的。
有些文字,天生是带着植物的气息的。那么干净,那么透亮,脉络清晰。
人说空谷幽兰,那绝境处才是空谷。
低微,空无„„是八大山人水墨中的孤山与凋枝,是四僧笔下的静寺与孤僧,是那春天一回头
篇二:《2015年3月山东省12地市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部分》
2015年一模汇编诗歌
2015年济南市一模
14.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8分)
闲居遣怀十首
唐·姚合
身外无徭役,开门百事闲。
倚松听唳鹤,策杖望秋山。闲居,姚合。
萍任连池绿,苔从匝地斑。
料无车马客,何必扫柴关。
(1)诗中的“闲”体现在哪些地方?(4分)
(2)姚合的诗追求“静趣”,请简要赏析。(4分)
14.(1)听鹤唳,(1分);望秋山,(1分);赏绿萍,(1分);看青苔,(1分)。
(2)环境幽静:听鹤唳和望秋山,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满池的绿萍,斑斑点点的青苔,静态的景物,更是环境幽静的体现。(2分) 心境清静:没有徭役的烦扰,清闲;“料无车马客”没有人事官场往来,心里清净。环境清静是心灵清静的折射,对“静趣”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喜爱。(2分) 注:两个方面各2分,意思对即可。
2015年青岛市一模
14.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8分)
和乐天《春词》 春游湖
唐·刘禹锡 宋·徐俯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①。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注】①玉搔头:玉簪,可用来搔头,故称。
(1)徐诗中的“蘸”字运用巧妙,请简要赏析。(4分)
(2)两首诗都写了“春天”,但表达的情感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14. ①“蘸”是动词,拟人手法,写两岸的桃花碰水而盛开;写出桃花鲜艳饱满的形态,烘托出生机盎然的美好春天的景象。
评分标准:手法1分,解析1分,作用2分。
②刘诗写闺中女子的动作情态,抒写其在春日中的闲闷忧愁之情;徐诗则描写游人所见之景来表达对春天喜爱之情。
评分标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015年淄博市一模
14.阅读下面一首清诗,回答问题。(8分)
梅
沈钦圻
冰霜磨炼后,忽放几枝新。
独立江山暮,能开天地春。
自然空色相,谁与斗精神。
野客闲相对,如逢世外人。
(1)请赏析颔联“独立江山暮,能开天地春”。(4分)
第 1 页 共 6 页
(2)请分析诗人将梅称为“世外人”的原因。(4分)
14.(1)梅独自屹立在暮色苍茫的天地中,开辟出一片春天。(2分)运用拟人与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梅的生气勃勃,铁骨铮铮,梅不是附属于春天,而是春的主人。(2分)
(2)梅花傲霜开放、生机勃勃、空色相、不斗精神。(2分)诗人称梅为“世外人”,表明自己无意名利,与梅意气相投(2分)
2015年日照市3月模拟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8分)
枕上作
陆游
一室幽幽梦不成, 高城传漏过三更。
孤灯无焰穴鼠出, 枯叶有声邻犬行。
①②壮日自期如孟博, 残年但欲慕初平。
不然短楫弃家去, 万顷松江看月明。
[注]①孟博,即东汉范滂,《后汉书》记载他“有澄清天下之志”。②初平,即黄初平,《神仙传》说他“至五百岁而有童子之色”。
(1)诗的前两联是如何写诗人枕不成眠的?(4分)
(2)诗的后四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4.(1)主要运用侧面描写(或从听觉的角度)(1分),通过写诗人听到漏报三更、鼠出犬行等声音(2分),从侧面描写出枕不成眠的情景,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悲凉(1分)。(4分。意思对即可)
(2)通过叙写壮年想报国而无门,晚年欲长寿而不得,转而要纵情山水,(2分)表达了诗人的超脱之意和愤激之情。(2分)(4分。意思对即可)
2015年济宁市一模
14.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8分)
杂诗八首(其二)
陶渊明
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⑴让作者“悲凄”的原因有哪些?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4分) ⑵请结合全诗,分析前六句的作用。(4分)
14.⑴①身边没有知己,只有自己的影子相伴,心中的感慨无人诉说。②时光流逝,一去不返,自己的远大志向无法实现。(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⑵前六句写太阳沦落西山,清冷的月亮升到空中,寒风吹入房内,枕席分外冰冷,渲染出一派凄凉、悲愁的氛围;为下文抒发有志难酬、孤独愁闷的情怀作了充分的铺垫。(4分。分号前后各2分,只答出“渲染凄凉的氛围”和“为下文抒情作铺垫”即可得满分)
2015年临沂市一模
14.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8分)
第 2 页 共 6 页
篇三:《湖南省岳阳市高中名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6届高三联考语文试题闲居,姚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将班级、姓名、学号填在密封线内;
3.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做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鱼米之乡江西,养育了千千万万的江西人,同时也孕育了独具一格
的赣菜文化。
赣菜有着悠远的历史和辉煌的过去。史料中有关赣菜的记载,目前可以考证到的,最早见于《汉
书》和《后汉书》,在《豫章记》中有这样的表述: “饭稻羹鱼”,“嘉蔬精稻,擅味八方”。现
在人民大会堂将好几道赣菜列入了国宴菜谱。2008年北京奥运,“藜蒿炒腊肉”也作为江西菜的代
表进入了奥运食谱。
“原汁原味是赣菜最大特色,这是所有赣菜厨师和研究者的共识。”赣菜所选用的原料,大都产
于本地,江西丰富的物产为赣菜的发展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山清水秀的江西,历来都是富庶的鱼
米之乡。鱼米乃菜之基,没有冻米自然也就没有“遂川冻米鸡”,没有好米磨出的粉,哪里会有粉
蒸肉、粉蒸鱼的香?江西的菜品原料据统计不下500种,仅鄱阳湖的鱼就有170多种,乌鸡、黑鸡、三黄鸡……鸡的种类也多,还有各种野味。至于特产,那就更丰富了,安福的火腿,南安的板鸭,
还有庐山的石鱼、石耳、石鸡,萍乡的烟熏肉……真正是“物华天宝”!赣菜之所以受到欢迎,其
选料之广泛和精细是一个重要原因,而且赣菜讲究“因料施艺,物尽其用”,能够把各种最好的原
料用得恰到好处。赣菜另一大特色就是味道较重,酱油和盐都放得多。
杨西璘对赣菜风味特点的形成有过精炼的分析,他认为,赣人因近山靠水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
雨季长,降水量大,湿气重,饮食口味喜香辣,偏咸鲜,味道重,佐料喜欢多,尤其喜用酱油、辣
椒、豆豉等调料,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家乡菜”。取料以地方特产原料为主,配制上讲究选料严
实,刀工精细,突出主料,分色配料。烹饪方法上讲究火工,擅用烧、炒、炖、焖、蒸等方法。在
质感上,讲究原汁鲜味,酥、烂、脆,油而不腻,味重偏辣。
同时,赣菜也受到了江西民风较大的影响,我省民风善纳,具包容性,菜品风格也多姿多彩,
一些地方的菜肴特色接近邻省,如九江与安徽、湖北一衣带水,烹饪上又有些许鄂菜和徽菜的影子。江西的婺源更是承袭了徽菜的传统,以粉蒸、清蒸、糊菜为鲜明特色,进而影响整个赣菜体系,使
赣菜显现出兼容并蓄、荟萃精华、海纳百川的特点。藜蒿炒腊肉、井冈山烟笋、南昌狮子头、南安
板鸭、贵溪捺菜、萍乡熏肉等都极富特色,各具风味。
当然,新派赣菜正在脱颖而出,但调料中使用酱油、辣椒和选料、烹制方法的技艺精华一脉相
承,它仍然是在继承中创新,仍然保持赣菜技术的基本特色,否则绝不能成其为正宗的赣菜。
正是地方性和民风数千年的影响,方才形成了如今赣菜主要的五大流派。
(选自《江南都市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赣菜”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赣菜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过去,最早在《汉书》和《后汉书》等史料中就有关于赣菜的记载,
在现代更是荣登国宴菜谱。
B、赣菜之所以受人欢迎,就是因为它选料广泛精细,讲究“因料施艺,物尽其用”,能够把各种最
好的原料用得恰到好处。
C、江西人具有包容性,民风善纳,使一些地方菜肴受邻省较大影响,赣菜因而风格多姿多彩,呈现
出兼容并蓄、荟萃精华、海纳百川的特点。
D、赣菜最大的特色是原汁原味,它讲究选料严实,所选用的原料都产自江西本地,且讲究火工,追
求质感。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江西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丰富的物产,为赣菜得以声名远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统计,
江西的菜品原料就不少于500种。
B、江西近山靠水,且雨季较长,湿气重,赣人因而味喜香辣,偏咸鲜,烹饪时佐料放得多,形成了
赣菜味道较重的特色。
C、正是因为赣菜的制作,在选料、配料、刀工、火工等几个环节上都非常讲究,才形成了江西独具
地方特色的“家乡菜”。
D、鱼米乃菜之基,江西又是富庶的“鱼米之乡”,鱼多米好,赣菜中有很多以鱼米为主料的特色菜
肴,如“遂川冻米鸡”、“粉蒸肉”、“粉蒸鱼”等。
3、下列对文章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第一段是全文的引子,引出下文对赣菜的特色等方面的介绍,第二段介绍赣菜悠久的历史与辉煌
的成就。
B、第三段主要说明赣菜的两大特色:一是原汁原味,二是味道较重。
C、第四、五段分析赣菜形成的两大原因:一是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二是江西善纳的民风。
D、第六段展望赣菜发展的远景,第七段总结赣菜的成因:地方性和民风的影响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侃,字希正,东安人。正统七年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景帝监国,陈简将才、募民壮、用战..
车三事。也先逼京师,议者欲焚城外马草。侃言敌轻剽,无持久心,乞勿焚,免复敛为民累。皆报许。时父母在容城,侃晓夜悲泣,乞假,冒险迎之。景泰初议录扈从死事诸臣后侃因言避难偷生者
宜严谴以厉臣节上皇将还与同官刘福等言礼宜从厚。忤旨,被诘,尚书胡濙为解,乃已。
再迁都给事中。军兴,减天下学校师儒俸廪。侃奏复之。户部尚书金濂违诏征租,侃论濂,下..
之吏。石亨从子彪侵民业,侃请置重典,并严禁勋戚、中官不得豪夺细民,有司隐者同罪。帝宥亨、彪,余如其请。时给事中敢言者,林聪称首,侃亦矫抗有直声。廷议易储,诸大臣唯唯。侃泣言东
宫无失德,聪与御史硃英亦言不可,时议壮之。擢詹事府丞。
天顺元年改太常丞,进太仆卿。明年复设山西巡抚,迁侃右佥都御史任之。奏言:“塞北之地,..
与穷荒无异。非生长其间者,未有能宁居而狎敌者也。今南人戍西北边,怯风寒,闻寇股栗。而北
人戍南,亦不耐暑,多潜逃。宜令南北清勾之军,各就本土补伍,人情交便,戎备得修。”时不能用。奏发巡按李杰罪,杰亦讦侃。按杰事有验,除名。侃无赃罪,获宥。六年考察属吏,奏罢布政使王
允、李正芳以下百六十人。因言:“诸臣年与臣若、不堪任事者,臣悉退之,臣亦当罢。”诏不许。
侃性刚方,力振风纪,贪墨者屏迹。其年冬以母丧归,军民拥泣,至不得行。服除,遂不出,家居
十余年卒。
侃事亲孝,好学安贫,殁几不能殓。弘治初,国子生江纪等言,前祭酒胡俨,都御史高明、李..
侃学行事功,彰著耳目,并乞赐谥。寝不行。侃二子:德恢,严州知府;德仁,河东盐运使。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七》)
4、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景泰初议/录扈从死事诸臣/后侃因言避难偷生者/宜严谴以厉臣节/上皇将还与同官/刘福等言礼宜
从厚
B.景泰初/议录扈从死事/诸臣后侃/因言避难偷生者/宜严谴以厉臣节/上皇将还/与同官刘福等/言礼宜
从厚
C.景泰初议/录扈从死事诸臣/后侃因言避难/偷生者宜严谴以厉臣节/上皇将还/与同官刘福等言礼宜
从厚
D.景泰初/议录扈从死事诸臣后/侃因言避难偷生者/宜严谴以厉臣节/上皇将还/与同官刘福等言礼宜
从厚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进士,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户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土地、赋税、户籍、军需、俸禄、粮饷、财政收支等 。
C.天顺是庙号名,庙号是古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首创,用以表示年份。
D.祭酒是古代学官名,为太学或国子监的主管官,是古代主管教育的最高官员。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景帝代理朝政,李侃曾上书建议选拔将才、招募士兵、使用战车等三事件。当蒙古部落首领也先
逼近京师,朝中议事者想焚毁城外粮草,李侃独持己见,最终得到批准。
B.户部尚书金濂、石亨的侄子石彪违反诏令,征收租税,侵占百姓产业,李侃上书请用重法处治。
皇上宽宥了石亨和石彪,严惩了金濂。
C.天顺六年,李侃上奏罢免了布政使王允、李正芳以下等一百六十人,并请求皇帝将自己罢免。当
他因母亲去世归家服丧,军民围着他哭泣,以至于难以走动。
D.李侃安贫乐道,死后几乎无法装殓。到弘治初年,国子监生江纪等人上书,认为应该赐给像他这
样的人谥号。但这种建议被压下,最终也没有执行。闲居,姚合。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廷议易储,诸大臣唯唯。侃泣言东宫无失德,聪与御史硃英亦言不可,时议壮之。(5分)
译文:
(2)奏发巡按李杰罪,杰亦讦侃。按杰事有验,除名。侃无赃罪,获宥。(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闲居遣怀十首(其一)
姚合①
身外无徭役,开门百事闲。
倚松听唳鹤,策杖望秋山。
萍任连池绿,苔从匝地斑。
料无车马客,何必扫柴关。
注:①姚合是玄宗时宰相姚崇的曾孙。历官武功主簿、富平尉、万年尉。宝应中,除监察御史,迁户部员外郎。出为金州刺史,改杭州刺史。后拜刑部郎中,迁户部郎中、谏议大夫、给事中。
(8)诗的中间两联是如何写环境的清幽的?(5分)
答:
(9)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内容分析。(6分)
答: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离骚》一文中,写出了群臣嫉贤妒能,肆意对屈原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 ”。
(2)古诗文中常常有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的名句,如白民易《琵琶行》“
, 。”表现出被贬而沦落天涯的孤独与无助的苦闷。
(3)《曹刿论战》中,针对国君将衣食与百姓共享的做法,曹刿的评价是:“
,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从以下三、四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作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陌生电话
黄思远
这是发生在上星期的事了。星期四那天早上,老王起了一个早床,正准备赶往厕所方便时,手
机铃声突然响了起来,他看了看来电显示:134****5914,顿时感觉怪怪的,于是他不紧不慢的按了下接听键道:“喂,你哪位?”这时,电话那端却传来了一阵急促的呼救声。
“爸,我是小明,快来救我,我被绑架了!”紧接着电话那端便“嘟嘟”声地响个不停。
“应该就是儿子小明的声音。”老王一听,顿时一下子心惊肉跳起来。可是仔细想想,又觉得有些蹊跷,一般绑匪是不会这样做的呀,既然是绑架,那为何又没朝我狮子大开口呢?而且又没有具体交易地点。这一连串的问号不得不引起老王的怀疑。
于是,老王迅速地给远在北京念书的儿子拨去了电话,“您好,您所拨打的用户已关机,请稍后再拨。”电话那端一直重复着这样的声音。
老王一下子傻了。“莫非儿子真的出事了?”此时,他的眼前一片黑暗,心里也陡然跳得厉害,似乎天很快就要蹋了下来。惊吓之余,老王又朝那个陌生电话拨了过去,想试着与那人和解,可是电话那端却又传来这样的声音,“您好,您所拨的号码是空号。”
原本去厕所方便的老王,这时一下子全都憋了回来。于是他战战兢兢地回到屋子对妻子说道:“孩子他妈,好像我们小明出事了。”
“啥,出啥事了?”妻子焦急地问。
“你先别着急,我也只是一种猜测。”接着,老王便把事情的前因后果给妻子逐一讲了去。 “什么,小明被人绑架了?”妻子一听见儿子遭人绑架,一下子从床上跳了起来。
“我不是话还没说完吗?”老王说。接着,老王又把其中的疑惑给妻子讲了下去。
“听说四月有个什么节,好像是捉弄人的,是不是小明这孩子故意让我们二老为他担心一回呢?因为小的时候,我们都照看的少,一直以来都是由他爷爷奶奶照看,我们也确实很少尽到父母的责任和义务,该不会是他现在怪罪我们而搞的一些恶作剧吧?”
听妻子这么一说,老王感觉妻子的话似乎有些道理。于是他顺手翻看了一下当天的日历,4月17日。“不对呀,愚人节早都过了,儿子都这么大了,而且又是高等学府的一名高材生,他又怎么会跟我们玩这个呢?如果真是这样,那他是不是显得有些过份了呢?”
“那你说这是怎么回事?”妻子问。
“唉,我也不清楚,明天还是去北京看看就一清二楚了。”老王叹了口气道。
“那你现在就去呀!”妻子说。
“不,呆会我再给小明打几个电话,看他有没有开机。另一方面,我还要看那个陌生电话有没有消息。”
“对对对,这样会比较好一些,免得花上一些冤枉钱。”
可是令老王伤心的是,一天的等待都是徒劳的。无论他怎么拨打,电话的两端总是重复着前面同样的话语。
第二天一大早,老王便乘车去了北京。经过一日一夜的奔波,老王终于来到了儿子就读的那所学校。当老王见到儿子时,儿子正和其他的同学在实验室研究着他们的最新课题。儿子见到父亲后,一脸的欣喜,他似乎并没有察觉到父亲脸上所挂着的那一丝忧愁,他只是轻声地询问道:“爸,你怎么来了?”
“哦,我是专程来看你的。对了,小明,你的手机怎么一直没开机呀?”老王问。为了不影响孩
篇四:《闲居翻译赏析_作者姚合》
<闲居>作者为唐代文学家姚合。其古诗全文如下:
不自识疏鄙,终年住在城。
过门无马迹,满宅是蝉声。
带病吟虽苦,休官梦已清。闲居翻译赏析_作者姚合。
何当学禅观,依止古先生。
[鉴赏]
姚合极称赏王维的诗,特别追求王诗中的一种“静趣”,此诗就反映了这个倾向。
首两句:“不自识疏鄙,终年住在城。”姚合自称“野性多疏惰”(<闲居遣怀>其八)。一个性格疏懒,习于野性的人,认为不适宜为官临民,这在旁观者看是很清楚的。而自己偏不了解这点,终年住在城里,丝竹乱耳,案牍劳形,求静不得,景况也确是这样:“过门无马迹,满宅是蝉声。”这第二联写的正是适应自己疏鄙之性的境地,从首二句一气贯注而来。没有马迹过门,就是表明来访者稀少,为官很清闲。蝉声聒噪,充满庭院,是因无人惊扰,反觉闹中处静;写的满耳声音,却从声音中暗透一个“静”字。上句写出清闲,下句写出清静。正是于有声处见无声,反感静意笼罩。
在这清闲、清静的城中一隅,诗人是“带病吟虽苦,休官梦已清”。这第三联从“病”写性情。病,带点小病,旧时往往成为士大夫的风雅事;病而不废吟咏,更显得闲情雅致。现今“休官”,连小小的职务也不担任之后,真是梦境也感到很清闲,很清静了。写来步步幽深,益见静境。唐人由于受佛家思想影响,有所谓更高一层的境界,就是把生活逃遁于“禅”,所以第四联作者自问:“何当学禅观,依止古先生?”何时能摒除一切萦心的俗务,求古先生(指佛)学这种禅观呢?观,即观照。妄念既除、则心自朗然无所不照。这样的境界,就是禅观(即禅理、禅道),是清闲、清静的更高一境。借禅理说心境,表现了诗人对当时吏治腐败、社会黑暗的鄙视厌恶之情,成功地描摹了作者所追求的艺术上静趣的境界。
姚合是写五律的能手。他刻意苦吟,层层写来,一气贯注;诗句平淡文雅,朴直中寓工巧,而又畅晓自然,所以为佳。
篇五:《劝学诗翻译赏析_作者颜真卿》
<劝学诗>作者为宋代文学家颜真卿。其诗词全文如下: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译文]
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劝学诗翻译赏析_作者颜真卿。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鉴赏]
<劝学>是唐朝诗人颜真卿所写的一首古诗。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否则,到老一事无成,后悔已晚。使孩子初步理解人生短暂,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诗歌以短短的28个字便揭示了这个深刻的道理,达到了催人奋进的效果。
上一篇:送东阳马生序人生感悟
下一篇:辛夷坞王维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