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翻译】
篇一:《欧阳修《秋声赋》赏析》
龙源期刊网 .cn
欧阳修《秋声赋》赏析
作者:杨春艳
来源:《文学教育》2014年第01期
内容摘要:欧阳修《秋声赋》入选《古文观止》,堪称千古美文。本文从情致、学识和思想三方面解读《秋声赋》,涉及“六一风神”、童子形象内涵、赋的文体特征、“天人合一”思想、秋之文化内涵、宋儒品格等内容。
关键词:欧阳修 《秋声赋》 秋 美
秋天是文人墨客常常表现和描摹的对象,悲秋则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经久不衰地咏叹调。《诗经》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氓》)。《楚辞》中“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九辩》)。曹操《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欧阳修《秋声赋》沿袭并发展了悲秋传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欧阳修《秋声赋》入选《古文观止》[1],堪称千古美文。每每重读,总不忍掩卷,回味万千。
一.美在情致——诗家之文
欧阳修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作为古文运动的领导者,欧阳修用自己的生花妙笔向后学者诠释着怎样写文章,怎样才能做到内容与形式相统一,达到文质彬彬的完美境界。我们常说“欧如澜”,这是对欧阳修文风的形象比喻。欧阳修的古文如同水面如丝如缎的波澜,温柔细密,偏于柔美。其文叙述婉曲有致,情韵绵邈,语言平易自然,音韵和谐,其文风被概括为“六一风神”。欧阳修《秋声赋》很好地诠释了“六一风神”的具体内涵。
文章第一段,勾勒了一副凉秋夜读图。秋夜万籁俱寂之时,窗外传来一阵凉风。听觉上,感知风声是由小到大,继而由大变小,最后消失不闻,从而推测出秋风的路径是由远及近,继而渐远渐隐。“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一连串生动的比喻将无形之风声,描摹得可感可触,真切动人。这是诗人和歌者才具有的才华,在前代大诗人白居易《琵琶行》中,我们拜读过类似的华彩乐章。“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文章第二段中描摹“秋之为状”——“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句式整齐,全为四言句。音韵规整,一个分句,一转
篇二:《田家 欧阳修 阅读答案》
田 家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①笑语喧。
林外鸣鸠②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注释:①赛田神:是指古代农村以祈盼丰收为内容的一种祭祀活动。②鸠:一种小鸟
9.诗中描写农村生机勃勃的兴旺景象的诗句是: (1分)
10.这首诗描绘了一幅 图画。(1分)
1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这样的情怀?(2分)
答案:
9.屋头初日杏花繁(1分)
10.春光明敏、欣欣向荣的“农家欢乐图”(田家,欧阳修,赏析。
11.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赞美。(2分)
1分)
篇三:《欧阳修诗词赏析》
欧阳修诗词赏析
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玉楼春
欧阳修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夜深风竹敲秋 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后人在评价欧阳修这首词时认为,本词在对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揭示上极具特色,“字字沉着,句句推进,如剥笋抽茧,逐层深入”。请问诗人在词中着力渲染了怎样的感情?又是怎样逐层渲染这份感情的?
答:
2.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题后问题。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1)试分析上片“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的表达效果。
答:
(2)你认为这首词的情韵怎样?请结合词作谈谈你的理解。
答: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采桑子田家,欧阳修,赏析。
欧阳修
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
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1)、对这首词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
A、“急管繁弦”写出了欢快和热闹的气氛。田家,欧阳修,赏析。
B、“疑是湖中别有天”一句,写出了当时的醉态,不知道究竟是湖还是天。
C、“玉盏催传”的“催”字,形象地传达出主客亲密无间、开怀畅饮的情态。
D、上阕写饮酒西湖,下阕写游湖所见,上下阕衔接自然。
(2) 这首诗的环境描写有何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
(3) 一首好的词,贵在真切地传达出特殊环境中的特殊感受。词人在这首词中抒发了自己游西湖时怎样的独特感受?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答:
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本诗表现手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从诗中能领悟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问答问题。
别滁
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注]①作者于庆历五年(1045)八月贬为滁州知州,做了两年多地方官。庆历八年改任扬州知州,滁州父老亲故为作者饯行,本诗即写当时情景。
有人说这首离别诗的感情基调是乐观开朗的,你认同这种说法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作具体赏析。 答: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
戏答元珍①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②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①元珍,是欧阳修从洛阳留守刚被贬到夷州后在夷州的一位好友。
②山城,即夷州的夷陵城,位于今天湘西偏远的地区。
(1)作者对本诗评价最高的一句是第一句,而其中的“疑”字更是深得作者的喜爱。这里的“疑”字有哪些好处?(4分)
答:
(2)简析三四句中“橘”和“笋”的形象。
答:田家,欧阳修,赏析。
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云梦馆
北宋·欧阳修
北雁来时岁欲昏,私书归梦杳难分。
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
【注】欧阳修曾坐“朋党”之罪出放外任,这诗是外放时途经云梦驿馆之作。
(1)这首诗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结合第一、二句诗做简要分析。
答:
(2)这首诗的第四句化用了哪位诗人的什么名句?作用是什么?
答:
8、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题。
采桑子
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蒙蒙,垂柳栏杆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1.“群芳过后”与“西湖好”是否矛盾?试简要分析。
2.这首词通篇写景,而语景中见情,试作分析。 ①
篇四:《田家翻译赏析_作者欧阳修》
<田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欧阳修。古诗词全文如下: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译文]
这首诗写了四幅画面,分别是绿满平川、春祭笑语、雨歇鸠鸣、初日繁花。田家翻译赏析_作者欧阳修。全诗情景交融,欢快明朗,描绘了浓浓的春意、勃勃的生机,表现了田家生活的热烈,兴旺的气氛,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态度。
[鉴赏]
以上就“人物形象”和“物象”两个方面谈了诗歌鉴赏,我们要想渐进诗词鉴赏幽深博大壮美的隧道,必须从鉴赏诗词的形象入手。弄清了诗词的形象,几乎就等于掌握了诗词鉴赏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