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的长句

| 翻译 |

【www.guakaob.com--翻译】

篇一:《长句的翻译》

长句的翻译

1.什么是英语长句?

英语长句一般指的是各种复杂句,复杂句里可能有多个从句,从句与从句之间的关系可能包孕、嵌套,也可能并列,平行。所以翻译长句,实际上我们的重点主要放在对各种从句的翻译上。从功能来说,英语有三大复合句,即:①名词性从句,包括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②形容词性从句,即我们平常所说的定语从句;③状语从句。

2.英语长句的特点是什么?

一般说来,英语长句有如下几个特点:

1)结构复杂,逻辑层次多;

2)常须根据上下文作词义的引申;

3)常须根据上下文对指代词的指代关系做出判断;

4)并列成分多;

5)修饰语多,特别是后置定语很长;

6)习惯搭配和成语经常出现。

3.英语长句的分析方法是什么?

1)找出全句的主语、谓语和宾语,即句子的主干结构;

2)找出句中所有的谓语结构、非谓语结构、介词短语和从句的引导词;

3)分析从句和短语的功能,例如,是否为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或状语从句等;以及词,短语和从句之间的关系;

4)分析句子中是否有固定词组或固定搭配、插入语等其他成分。

4.长句翻译方法

In Africa I met a boy,who was crying as if his heart would break and said,when I spoke to him,that he was hungry because he had had no food for two days.

分析:自恋的长句

第一,拆分句子:这个长句可以拆分为四段:In Africa I met a boy/who was crying as if his heart would break/when I spoke to him,that he was hungry because/he had had no food for two days. 第二,句子的结构分析:(1)主干结构是主语+过去式+宾语:I met a boy…。(2)crying后面是状语从句“as if his heart would break”。(3)“when I spoke to him”是介于“said”和“that he was hungry because”之间的插入语。

第三,难点部分的处理:“crying as if his heart would break”应译为“哭得伤心极了”。

参考译文: 在非洲,我遇到一个小孩,他哭得伤心极了,我问他时,他说他饿了,两天没有吃饭了。

一般来说,长句的翻译有顺序法、逆序法、分译法和综合法四种。现将各种方法举例说明如下:

1)顺序法

有些英语长句叙述的一连串动作按发生的时间先后安排,或按逻辑关系安排,与汉语的表达方式比较一致,可按原文顺序译出。例如:

Combined with digital television sets, videodiscs can not only present films but also offer surround sound which provides theatre quality-amazing reality by which the viewers may have an illusion that they were at the scene and witnessed everything happening just around them.

分析:按意群的关系,该句可以拆分为五部分:Combined with digital television sets/videodiscs can not only present films but also offer surround sound/which provides theatre quality-amazing reality/by which the viewers may have an illusion/that they were at the scene and witnessed everything happening just around them.除了必要的增减词,原文各句的逻辑关系,表达次序与汉语基本一致,因此可以按原文译出。

参考译文:与数字式电视机相结合,图像光盘不仅可以演电影,还提供环境声音,产生电影院效果——令人吃惊的真实感,使观看者产生一种错觉,以为他们在现场目睹他们周围发生的一切。

2)逆序法

“逆序法”又称“倒置法”,主要指句子的前后倒置问题。有些英语长句的表达次序与汉语习惯不同,甚至语序完全相反,这就必须从原文的后面译起,逆着原文的顺序翻译。逆序法在长句的翻译中,我们可根据不同的情况按意群进行全部逆序或部分逆序。例如:

自恋的长句

There are many wonderful stories to tell about the places I visited and the people I met.

分析:该句可以拆分为三部分:There are many wonderful stories to tell about/the places I visited/the people I met.这句英语长句的叙述层次与汉语逻辑相反,所以采用逆译法。 参考译文:我访问了一些地方,遇到不少人,要谈起来,奇妙的事可多着呢。

There was little hope of continuing my inquiries after dark to any useful purpose in a neighborhood that was strange to me.

分析:该句可分为三部分:There was little hope/continuing my inquiries after dark to any useful purpose/in a neighborhood that was strange to me.第一、二层次是表示结果,第三层次表示原因,按照中文的表达习惯,常把原因放在结果前面。这句英语长句的叙述层次与汉语逻辑相反,因此要打破原句的结构,按照汉语造句的规律重新加以安排。

参考译文:这一带我不熟悉,天黑以后继续进行调查,取得结果的希望不大。

3)分译法

“分译法”又叫“拆译法”,有些英语长句的主句与从句或主句与修饰语间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可把长句中的从句或短语化为句子分开来叙述,这符合汉语多用短句的习惯。为使意思连贯,有时还可适当增加词语。考生必须注意的是,分译的目的是化长为短、化整为零,消除译文的阻塞;分译后的译文必须连贯,有整体感。例如:

He became deaf at five after an attack of typhoid fever.

分析:这个英语句子,有两个介词短语,代表两层意思,表示什么时候,生了什么病。翻译时打破原句的结构,按汉语造句的规律重新安排。

参考译文:他五岁的时候,生了一场伤寒病,变成了聋子。

I was on my way home from tramping about the streets, my drawings under my arm, when I found myself in front of the Mathews Gallery.

分析:这句英语长句的叙述层次与汉语逻辑相反,因此要打破原句的结构,按照汉语造句的规律重新加以安排。

参考译文:我夹着画稿,在街上兜了一番,回家的路上无意中发现自己逛到了马太画廊的门口。

4)综合法

有些英语长句顺译或逆译都不合适,分译也有困难,单纯的使用一种译法不能译出地道的汉语时,就应该仔细推敲,或按时间先后,或按逻辑先后,或按逻辑顺序,有顺有逆地进行综合处理。例如:

When Hetty read Arthur’s letter she gave way to despair. Then, by one of those conclusive, motionless actions by which the wretched leap from temporary sorrow to life-long misery,she determined to marry Adam.

分析:该句可以分解为五个部分:When Hetty read Arthur’s letter/she gave way to despair/by one of those conclusive,motionless actions/by which the wretched leap from temporary sorrow to life_long misery/she determined to marry Adam.首先,第四部分是修饰第三部分的,对第四部分采用“分译法”,然后再适当地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调整语序,增减词语,对句子进行综合处理。

参考译文:海蒂读过阿瑟的信后陷入绝望之中。后来,她采取了一个不幸者常常采用的那种快刀斩乱麻的行动:嫁给了亚当,从而陷入了终身的痛苦,为的不过是跳出那一时的悲伤。

语序调整是保证句子通顺的关键所在。由于长句的翻译大多需要将原句拆分成多个较短的句子,并且要通过多个短句表达出原来长句的修饰关系和意思,汉语句子的逻辑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各语法单位在句中的顺序得以表现。所以语序的调整是长句翻译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关系到意思是否完整,句子是否通顺。语序调整是各类词语翻译方法和各种特殊句型翻译的综合运用。

5.长句翻译实践

1)So don’t be surprised if you never encounter some of the expressions that still appear in school textbooks; and next time you hear somebody using a strange word you haven’t heard before,you can comfort yourself that there may well be a native speaker somewhere who doesn’t know it either.

2)I had spent a long day on a hired mule before the mail carrier who had been my guide pointed to a cabin on the far side of a stream, mutely refused the money I offered, and rode on.

3)The principal of a great Philadelphia high school is driven to cry for help in combating the notion that it is undemocratic to run a special program of studies for outstanding boys and girls.

4)It was an old woman, tall and shapely still, though withered by time, on whom his eyes fell when he stopped and turned.

5)He felt that books and the knowledge in them are part of a world that is against him, a world to which he does not belong and which he does not want to enter, the world of which the hateful teachers are representatives and symbols.

6)But as the song surged up in increasing loudness, even the most timid lost their fear and joined in, and all the things Tom had said at the meeting in the ball-room, things that they hadn’t believed or had only half-believed, became suddenly and powerfully true.

7)For a family of four, for example, it is more convenient as well as cheaper to sit comfortably at home, with almost unlimited entertainment available, than to go out in search of amusement elsewhere.

8)It therefore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at, if students are not to waste their opportunities, there will have to be much more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courses and more advice.

9)It is probably easier for teachers than for students to appreciate the reasons why learning English seems to become increasingly difficult once the basic structures and patterns of the language have been understood.

10)They (the poor) are the first to experienc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s a curse which destroys the old muscle-power jobs that previous generations used as a means to fight their way out of poverty.

篇二:《长句短句区别和整句散句的区别》自恋的长句

长句与短句

句子使用的词语多,形体长,结构复杂的叫长句,反之,就可称为短句。

长句特点:表意严密、内容丰富、精确细致。

短句特点:表意灵活、简洁明快、节奏感强。

长句的特点一般有三:一是修饰语(定语、状语)多,二是并列成分多,三是某一成分的结构比较复杂。

下面根据这些特点,分析一下长短句的变换:

1. 许德珩同志对记者讲述了他为了救国救民,早年参加过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随后积极参加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和反蒋抗日的斗争,曾两次坐牢、被抄家,三次在他任教的大学被解聘,历经波折的亲身经历。

请将这个长句变换成短句。

答案:许德珩同志对记者讲述了他的亲身经历,他为了救国救民,早年参加过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随后积极参加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和反蒋抗日的斗争,曾两次坐牢、被抄家,三次在他任教的大学被解聘,历经波折。

分析:在变换时,把“许德珩同志对记者讲述了他的亲身经历”这个主干抽出放在了

前面,或者说把最复杂的定语部分抽出,放在了句子后边。

2. 他们都是应届毕业的大学生,他们怀有远大的理想而又德才兼备,他们志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把青春献给伟大的祖国。

请将这个短句变换成长句。

答案:他们都是怀有远大理想而又德才兼备,志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把青春献给伟大祖国的应届毕业的大学生。

分析:在变换时,是以其中一个分句为主干,把其他的分句变为了它的定语。

二、整句和散句 “整”和“散”都是指句子的结构形式。

形式整齐匀称,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叫整句;

形式不同,长短不一的,叫散句。

整句效果:节奏鲜明、音调和谐、易于上口、语势强烈。散句效果:富于变化、错落有致、形式灵活、使用性广。

它不是开在阳春三月而是开在寒冬腊月;它不是在花坛暖房里开放,冰天雪地才是它怒放的地方;迎接它出生的不是和煦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北风;是人民的眼泪和心血滋育着它成长,而不是春风秋露。 它,就是献给周总理的花,那天安门广场上一

望无际的花。 请将上面划线的句子改为整句。

Jo97yc答案: 它不是开在阳春三月,而是开在寒冬腊月;它不在花坛暧房里开放,而在冰天雪地里怒放;迎接它出生的不是和煦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北风;滋育它成长的不是春风秋露,而是人民的眼泪。

篇三:《自恋的研究进展》

自恋的研究进展

西方国家7O年代被称为“自我的时代”或“自恋的时代”(age of narcissism)。自恋似乎是追求个人价值和自我实现的西方社会的产物。其实自恋在我国文化中也是一直存在的。我国古代文人在自我与环境的冲突中有着强烈的自恋心理。随着教育的普及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也越来越强调个人价值和自我实现,个体价值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和提高。网络上有许多人自诩为“自恋者”。

一、自恋的概念

自恋( Narcissim),源自于希腊语,其对应的英语为Narcissus,指水仙花。在希腊神话中, Narcissus是一位长相十分清秀的美少年,却对任何姑娘都不动心,只对自己的水中倒影爱慕不已,最终在顾影自怜中抑郁死去。化作水仙花,仍留在水边守望着自己的影子。后来,Narcissus就成了“孤芳自赏者”、“自我陶醉者”的代名词。

1898和1899年,精神病学家艾理士和纳克最先借用Narcissim一词来概括病理性的自恋。1914年弗洛伊德在《论自恋》中首次系统地论述了自恋,把自恋纳入精神分析领域 ,引发了对自恋的理论、临床研究。在临床层面,自恋被看作一种人格障碍。1968年,美国精神分析学会将自恋定义为一种心理的兴趣集中在自身的病理现象。1980年,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手册第三版( DSM-m)中将自恋人格障碍列为一种独立的人格障碍。1994年,DSM-IV设立的自恋人格障碍诊断标准将自恋人格障碍描述为一种普遍夸大的行为模式。自恋者是高度自我关 注的和自我为中心的,极其乐观地评价自己,对他人的注意和羡慕有着持续的需求,有着独特感和优越感,对权力、成功和名誉有着反复地幻想。

二、自恋的理论

(一)精神分析自恋理论

弗伊德认为自恋源于利比多( Libido),这种原始的爱利比多投向自己和养育自己的人,是一种原发性的自恋。随着个体健康地发展,这种能量投向客体。在投向客体的过程中,如果 遭遇挫折,这种朝外的爱的利比多会返回个体,形成继发性的自恋, 也就是病理性的自恋。这些人在爱的选择中,不以他人为模型,而以自我为模型,将理想化的自我作为爱的对象。霍妮不同意弗洛伊德的观点,认为自恋本质上是自我膨胀,起源于个体童年期时,父母或其他成人对孩子的过分贬低,使孩子用幻想的自我意念来补偿受损的自尊。自恋的长句

客体关系理论(object relation theory)是精神分析自恋理论新的发展,是现代第一个病态自恋理论,代表人物是克莱因流派的Rosenfeld。克莱因流派将弗洛伊德利比多的差异转化为内在和外在客体关系的差异。自恋者将自体完全投射到他所关注的客体,否认自己与客体有任何区别,有着非常高的理想化自身,完全否认任何有碍于这种完美自身形象的人或物。 自体心理学的科胡特(Kohut)是对自恋理论作出最大贡献的人。传统的心理学将自恋看作是病理性的,而科胡特认为自恋的性质取决于自恋在心理发展中如何发挥作用。科胡特较为自恋的长句

强调自恋 的健康功能。在其理论中自体-客体(self-object)是核心的概念。自恋者将他人或客体体验为自己的一部分,为自体提供一种功能,以保持由于创伤、侵犯而遭损害的发展平衡,这种客体就成为自体客体。自恋者潜在的把他人作为一种自体客体,以维护自我的平衡。自恋是自体的心理结构的防御和代偿功能,是利比多对自体的投注。科胡特的一些思想已经反映了精神分析和社会认知的融合。

心理客体关系的肯贝格 (Kernberg)认为自恋的原动力仍然是利比多,用自身印象和客体印象的关系来解释自恋。自身印象是一个整合性的概念,一个正常的自身印象应该整合了好与坏两方面。而自恋者的自身印象是病态的,包括真的自身,理想的自身和理想的客体印象。

(二)自恋的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的观点认为个体都是自我关注者,而自恋者是高自我关注者。自恋者通过对自我、世界和未来的“乐观错觉”(optimistic positive illusions),建立了极高的自我信条,认为自己的成就优于他人。当遇到外部认同的消极反馈时,自恋者会以贬低他人的方式获取优越感。这种错觉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和谐人格的功能。Taylor,Brown(1988)认为心理健康的个体似乎有令人嫉妒的能力去扭曲现实,以一种直接的方式提高自尊,维持个人高效能感,提高对未来的乐观看法。当这种错觉在合理的范围内,是一种自我提升( self-enhancement)的方法,“不愿承认错误,拒绝道歉,优越感的获得”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个体的心理健康。但在极端的情况下,这种认知方式扭曲过分严重,造成人际问题和冲突等,从而严重影响心理健康。

三、自恋的结构

(一) 自恋的两形式说

Wink (1922)提出的显性(overt)自恋和隐性(covert)自恋。通常,显性自恋者的表现欲很直接,总是很需要他人的关注和羡慕,对优越感表现得很明显,表现出对赏识的浓厚兴趣,密切关成功和喜欢自我夸大。显性自恋的人一般较为外向、开朗、独立、自信,对权力有一定的倾向,喜欢操纵性的行为方式。其独有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优越感和领导(权威)。而隐性自恋者因具有潜在的自卑感,所以总是感到自己不如别人,表现为缺乏对工作、学习兴致,也缺少自信心和主动性等。隐性自恋者通常比较敏感、焦虑,容易产生不安全感,但隐性自恋的人仍然会无意识的进行自我夸大,其独有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易损性(易受伤害;)和易感质(过分敏感)。同时,显性自恋和隐性自恋者二者共有着一些重要关键的特征,如自我放任、特权感、殊荣感、自负、漠视他人的需要。

(二) 自恋的连续体说

这种理论极据个体在自恋人格问卷上的分数分布,把自恋看作一个连续体。Watson、Bideiinan等认为自恋处在自我功能调节的连续体上,健康的自尊和自我机能的失调处于自恋的两极。Renate研究得出,自恋中的权欲和自我满足因子处于更适应的一端,它们与成就需要、生活满意度、自我满意度、家庭满意度显著正相关,特权感因子处于不适应的一端,预示更多的权术和更低的生活满意度,而其他的因子则都介于两者之间。

两种不同的自恋结构从不同的侧面对自恋进行了描述,分别描述了不同的自恋结构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四、自恋人格的测评

(一)自恋人格问卷(NPI)

NPI是Raskin, Hall (1979)依据DSM-III自恋人格障碍标准发展而来专门测量自恋水平的量表,量表包含了54个项目,以二选一的迫选方式来选择。是自恋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量表之

一。Raskin, Terry (1988)对此量表进行了修订,保留了40个项目。考虑到被试在测试中容易疲倦感,Ames, Ros,Anderson (2006)又将NPI发展为单一结构16项目量表。

(二)其他测量工具

此外还有其他的一些测量自恋的方法,例如,研究者可以用罗夏克墨迹测验(Hilsenroth, Fowler, Padawer, &Handler, 1997)和主题统觉测验(Harder,1979)等投射测验来将自恋和其他的临床障碍区别开来。

还有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的自恋亚量表(MMPI;Morey,Waugh, feBlashfield, 1985)和加利福尼亚人格问卷(California Personality Inventory) (Wink&Gough, 1990),用来测量隐性自恋。

自恋人格障碍量表(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Scale) (Ashby,Lee, Duke, 1979)是通过对自恋者的临床诊断发展而来的一种自恋评定量表,有较好的信效度。NPDS高分者比较内向、具有防卫性,敏感、易于焦虑和抑郁,也是很常用的隐性自恋测量工具。

儿童自恋人格问卷(NPQC;Ang和Yusof 2006)被发展出来用在非临床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中,这就不会出现与NPI以及它的扩展那样的与测量工具有关的问题。该研究使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出了包含4个因素18个项目NPQC。NPQC使用了5点李克特量表的形式。尽管NPQC总分以及优越感(Superiority)、剥削性(Exploitativeness)两个分量表有充分的克龙巴赫a系数,但是,另外的每个由3个项目组成的自我专注(Self-Absorption)和权欲(Leadership)这两个分量表却缺乏充分的克龙巴赫C1系数。单独把EFA结果作为最终决定一个特质的基本结构的基础是不充分的,有必要进一步修订NPQC并且使用CFAS1序进行验证。

五、自恋的相关研究

(一)大学生自恋与恋爱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张绍刚(2011)1的研究采用《自恋人格问卷》和《洛克•华莱士婚姻(恋爱)关系调试测定》对某高校大学生250人进行调查,研究大学生自恋与恋爱满意度的关系。 结果表明:

1、大学生自恋处于中等水平;

2、大学生隐性自恋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大学生得分高于女大学生;

3、大学生自恋水平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且文科学生自恋水平高于理科;

4、大学生自恋水平与恋爱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

(二)大学生自恋、自尊和成就动机的相关研究

吕莹(2012)2采取了分层随机抽样法,从天津三所大学随机抽取了英语、日语、韩语、法语、德语、俄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专业的本科生402人进行问卷调查。要求被试完成郑涌等人编制的“自恋人格问卷”、罗森博格编制的自尊量表(SES)和叶仁敏修订的成就动机测量表(AMS),在分析大学生自恋、自尊和影响成就动机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大学生自恋、自尊和成就动机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得出以下结论:

1、大学生的自恋、自尊及成就动机在性别、独生-非独生、母亲受教育水平、来源地、年级等人口学变量上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

2、大学生的自恋、自尊及成就动机在父亲受教育水平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3、大学生自恋及其各维度、自尊及两种成就动机之间除自恋与自尊外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

(三)初中生自恋及友谊质量水平对孤独感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赵智军(2012)3使用自恋量表、友谊质量问卷和孤独感问卷,以天津中学的300名初一和初二的学生为被试进行了施测。

研究结果表明:

1、初中生自恋的性别和年级差异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初一年级的孤独感显著高于初二年级,孤独感不存在性别差异;而友谊质量则是初二年级显著高于初一年级,女生友谊质量显著高于男生。

2、初中生自恋与孤独感显著负相关;自恋与友谊质量显著相关。

3、友谊质量对于自恋和孤独感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

(四)父母教养方式、自恋人格与大学生攻击性的关系研究

张宝强(2012)4采用蒋奖、许燕等(2009)修订的中文版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

(s-EMBU-C )、郑涌和黄黎(2005)编制的自恋人格问卷,Buss和Perry(1992)编制的攻击性量表和内隐攻击性IAT测验,分别以360名和180名大学生为调查和实验研究对象。

研究发现:

1、不同性别、生源地的大学生在显、隐性自恋及其部分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

2、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自恋人格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具体表现为,母亲过度保护、母亲情感温暖和父亲拒绝三者均对显性自恋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共同解释了显性自恋8.5%的变异量;母亲过度保护和父亲拒绝两者均对隐性自恋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共同解释了隐性自恋12.8%的变异量。

3、大学生自恋人格对其外显攻击性具有显著预测作用。

4、自恋人格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外显攻击性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父母教养方式可以直接预测外显攻击性,也可以通过自恋人格间接预测外显攻击性。

(五)自恋的年龄特征及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

高志华等(2013)5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与自恋人格问卷对唐山市某两所大学共计344名大学生和某2所中学的264名初中生进行了调查。

得出以下结论:

1、年龄影响自恋,初中生自恋受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度大于大学生;

2、父母的温暖与控制导致显性自恋,而控制、冷漠拒绝与缺乏温暖导致隐性自恋。

六、展望

(一)自恋是一种相当复杂的人格结构。在我们看来,国外对自恋人格的研究虽然比较成熟,也还存在一些问题:自恋的定义和结构还不够清晰;自恋是否是一个通常意义上的终身性人格特质;自恋究竟是一个两极的连续体(健康与不健康),还是表现为单极的两种不同形式(显性和隐性)。未来的研究方向需定义自恋的内涵,明确自恋的结构。

(二)自恋这一主题在西方心理学界一直颇受关注,然而国内有关自恋的研究,仅见有少量从社会学、文学角度进行的探讨,未见心理学界对自恋的科学系统的研究。我们应该基于西方经典测量工具及对中国人的开放问卷和访谈,编制出适合我国普通人群的自恋人格问卷。

(三)隐性自恋是个体对自我内隐式的认同, 对与他人社交过程的社会认知存在重要的影响,是研究自恋与人际关系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需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加强关注。

(四)自恋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青少年的成长。但是当面对人际交往中的挫折时,具有显性自恋人格的青少年更容易趋向采取攻击行为。虽然隐性自恋者没有显示出攻击倾向,但是也不代表他们的心理就健康,可能将不良情绪内化了,这关系到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团结。所以这也是以后研究的方向。 1 张绍刚. 大学生自恋与恋爱满意度的关系研究[J].科教导刊,2011.10月(上):221-222.

篇四:《说别人自恋的句子》

1、玉树临风胜潘安,一朵梨花压海棠。

2、我一直在为一个事苦恼:假如世界上没有我,别人怎么活着呢?哎,真上火。

3、上次一女孩问我,你长这么大追过几个靓女?我告诉她一个也没有,旁边我一个朋友把实话说给那女孩,一般都是靓女追他,女孩当时就昏过去了。

4、童言无忌,脱口而出的是不假思索的诉说,勾勒的是漏洞百出却至情至性的本我。说别人自恋的句子

5、本人外形俊朗、眉清目秀、玉树临风、有明星作风,首批通过国际级iso9001帅哥体系认证,小提示;该签名美女值得留意。

6、周星驰的经典台词有很多都是这种,百度一下就有很多。

7、下辈子我一定做男人,娶一个像我这样的好女人!

8、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

9、别逼我,10、哥不想说哥很帅,因为哥不想和全世界的人说一样的话!

11、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星空的灿烂,一花调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

12、你说我长相是假,还说我给你的钱也是假,我告诉你我可以容忍你说的钱是假,就是容忍不了你说我的长相有问题。

13、人生就像打电话,不是你先挂,就是我先挂。说别人自恋的句子

14、哎,为什么比我帅的人到现在我还没见到呢?

15、嫉妒的别放弃,羡慕的请继续、今天天气不错是个出去释放帅气的好日子。

16、走一路红一线,停一站红一片,()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17、我已长大,学会微笑,学会坚强,学会不再为谁掉眼泪。

18、人生是一本书,愚者泛泛翻看,智者认真阅读,因为智者知道,他只有一次阅读机会。

19、春天我种下了一个女朋友,秋天我收获了一堆男人。

20、从现在开始我希望能慢慢变丑点,不然我一定会被女花痴给非礼了,我怕怕。

21、当我们老子,是否会成为一个空空的蝉壳,是否挂在岁月的枝头,张着口面对黄昏,却忘记唱歌。

22、喜欢我就等于买彩票,中奖的人只会有一个,不过、能得到我的一个微笑的三等奖,也是比中500万还开心吧!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ngyuleikaoshi/356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