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专业介绍

| 大学英语三级 |

【www.guakaob.com--大学英语三级】

山东大学专业介绍 本科类
哲学 哲学类   
经济学 经济学类   
法学 法学类    政治学类    社会学类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    英语    俄语    德语    法语    西班牙语    日语    朝鲜语    翻译    新闻传播学类   
历史学 历史学类    考古学   
理学 数学类    信息与计算科学    物理学类    化学类    生物科学类   
工学 工程力学    机械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工业设计    材料类    能源动力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自动化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数字媒体技术    土木类    土木工程    水利类    化学工程与工艺    交通运输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生物医学工程    建筑学   
医学 临床医学    口腔医学    预防医学    药学类    护理学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工商管理类    会计学    文化产业管理    公共管理类    旅游管理类   
艺术学 音乐学    舞蹈编导    美术学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   

哲学类(本科类)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School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成立于1999 年11 月,是在原山东大学哲学系和社会学系基础上合并组建而成的。山东大学1960 年正式设立哲学本科专业,1977 年成立哲学系。社会学系成立于1986 年。目前,学院设有:哲学、宗教学、社会学、社会工作4 个本科专业;“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和“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两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科技哲学、宗教学5 个方向招收博士研究生; 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科技哲学、宗教学、伦理学、社会学、社会保障、应用心理学9 个硕士点; 另有犹太文化研究所、儒学研究所、宗教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所、社区研究所、现代传播研究所、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雪庐书院等科研机构。目前全院有专职教师54 人(包括1 名外籍教授),其中本院在岗业务教授21 人,副教授18 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2 人,泰山学者1 人。教师中获博士学位及在读博士学位者共44 人,其中5 人拥有欧美著名大学博士学位。教师平均年龄44 岁,是一支学历和职称层次较高、年龄结构合理、具有创新精神、充满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学术队伍。
学院十分重视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先后与海内外众多著名学术机构和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开展了广泛而经常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学院的教学既重视对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的严格训练,也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社会调查能力、写作能力、演讲能力、沟通合作能和领导能力,努力造就具有良好的社会竞争力乃至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学院图书资料齐全,教学设备完善。院图书馆拥有中外文藏书6 万余册,各类中外文学术期刊120 余种。学院设有实验中心,包括基础课教学实验室、社会工作专业课实验室和心理学专业课实验室以及多媒体教室等。实验室条件良好,设备先进,能够很好地满足教学与科研的需要。
2011 年学院按哲学类和社会学类招收本科生。哲学类包括哲学和宗教学专业;社会学类包括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专业。哲学专业
Philosophy 哲学乃爱智之学,她的主要探索活动就是对人们习以为常的各种信念原则进行批判性的审查。她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数千年人类智慧的集中体现。她鼓励人们独立思索,培养人们思维的敏感度和深邃感。她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她对天、地、人、神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她对古今中外的政治家、社会活动家、企业界精英和所有学术大师都有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在这里,你将学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黑格尔、马克思、尼采、叔本华、老子、孔子、孟子、孙中山、毛泽东等伟大哲学家的无穷智慧。我们强调会通中西哲学,面向现实问题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要求学生既熟读中西哲学经典,又具有反思当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跨学科的理论眼光。我们的学生不仅掌握哲学的理论和方法,而且具备深厚的文史素养,同时还对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和法学具有相当深入的了解。
我校于1960 年开始招收哲学专业本科生,1964 年招收研究生,是基础十分深厚的专业。易学、儒学、中外比较哲学、西方哲学、犹太哲学、社会发展理论等领域的研究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在国内本学科领域具有较高的地位,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学术界有影响的学者教授,教学力量强,科研水平高。哲学专业毕业生可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教学、研究、政策分析和策划等工作,也可以在新闻出版机构从事新闻、编辑和宣传工作。
主要课程: 哲学导论、知识论、形而上学、道德哲学、美学、逻辑学、政治哲学、法哲学、宗教哲学、心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印度哲学、应用伦理学等。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哲学学士
宗教学专业
Religious Studies 宗教学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设立的一个新专业。该专业重点学习宗教学的基本理论,世界各大宗教的历史、信仰、学说和经典文本,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宗教、掌握广博的宗教知识,为进一步从事学术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该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优良的人文素养和宗教学专门知识的宗教研究者和管理人才。我校的宗教学是富有朝气的新专业,在犹太教、基督教、佛教、比较宗教学等方面独具特色。教师队伍精干,并与国内外众多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培养学生的稳定关系。学生在校期间除学习宗教学的专业课程外,还要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和宗教事务管理知识,接受哲学以及社会调查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从而具备较强的调查研究、分析判断、协调组织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宗教学专业学生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主要宗教专门知识,毕业生可以从事党政机关、新闻出版机构、教育部门、公安与外交、宗教事务管理和社会团体等部门的多种工作。
主要课程: 宗教学导论、宗教哲学、犹太教概论、基督教概论、佛教概论、伊斯兰教概论、道教概论、宗教社会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等。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哲学学士
社会学专业
Sociology 社会学是一门与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应用性学科,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形成和建立起来的。它关注对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为人们深入了解社会提供理论与方法。因此,该学科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具有十分突出的应用价值。山东大学的社会学专业是我国社会学学科恢复之后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第一批社会学专业之一,于1983 年筹建,1986 年正式招收第一届本科生,1994 年开始招收社会学硕士研究生,2003 年开始招收社会保障研究生,2006 年被评为山东省“十一五”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我校的社会学专业具有一支年富力强的教师队伍,近年来在社会发展研究、社区与城市、社会心理学、社会保障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成果。目前已与多所国内外知名大学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广泛的交流合作关系。该专业致力于培养开放型、创新型、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一流的社会学专业人才。在教学中既注重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也重视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开发。通过社会学的专业训练,学生的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的专业能力能够得到极大的发展,同时在外语、写作、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也能得到充分的开发。毕业生走向社会后,能够在党政机关、教育和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新闻传播机构、社会团体等部门,从事社会管理、社会研究与评估、市场调查与研究、咨询与服务等工作。
主要课程:社会学概论、中国社会思想史、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心理学、社会调查方法、社会统计学、农村社会学、城市社会学、发展社会学、经济社会学、组织社会学、人口社会学、社会保障学、文化人类学、社会问题研究等。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社会工作专业
Social Work社会工作是一门研究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帮助人们解决个人、家庭、群体和社区问题,以获得满意的个人、家庭、群体和社区关系的学科。作为一个专业和职业,社会工作是在适应社会需要,解决和预防社会发展所带来的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者队伍”的目标,为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预计在不久的将来,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将成为社会广泛需求的人才。 我校社会工作专业成立于1999 年,2000 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国最早的26 个社会工作专业之一。山东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立足国内,面向世界,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建成了在国内领先的社会工作实验室和实习基地,与美国、加拿大、英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知名大学建立了广泛的交流合作关系,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教学科研和学生培养方面都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社会工作专业是一个以实践能力为取向的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的基本理论,塑造关爱他人、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价值观,接受专业的社会工作技能与方法训练,培养理论分析、实证研究、社会调查、心理咨询等多方面的能力。通过学习,学生将成为具备社会工作基本理论和技能素养,具备很强的沟通、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以在民政、劳动、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等部门,工会、青年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以及社会公益团体等部门从事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行政管理、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管理,以及专业社会服务等工作。
主要课程: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学概论、社会政策、社会行政、人类成长与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学、个案工作、团体工作、社区工作、社会福利思想、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面访技巧、社会政策、社会研究方法、青少年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理论、社会统计学、社会保障概论等。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学院网址sps.sdu/index1024.html
咨询电话:0531-88377150
经济学类(本科类)
经济学院School of Economics经济学院是培养经济领域高级专门人才的教学、科研机构。目前设有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风险管理与保险等五个系和二十余个科研机构。经济学院现有教职工111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 人,并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聘请了20余位兼职教授。现有专任教师89名,其中教授29人,副教授35人;博士生导师28人(含兼职与外聘8人),硕士生导师64 人(含兼职11 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73人, 95% 以上的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中有 国家“千人计划”教授1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 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 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 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 人。学院与国外多所知名大学的经济学院(系)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实质性的合作关系,先后有100 多人次赴美、法、意、英、德、加、日、澳、韩、荷兰、瑞典等国攻读学位、访问交流和进行合作研究,有40余位教师具有海外经历。经济学院在重视对老学科调整和改造的同时,特别注重发展新兴学科、应用学科,形成了从学士、硕士到博士、博士后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学院拥有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拥有“211”工程和“985”工程学科建设平台,拥有产业经济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和政治经济学、财政学省级重点学科,拥有山东省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基地、反垄断与规制经济学研究基地和应用金融理论与政策研究基地等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目前共有7 个博士专业和13 个硕士专业,并设有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保险学、金融工程六个本科专业和一个彭实戈班:“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校级人才培养基地班(同数学学院联合培养)。目前在校本科生近1300人,研究生500余人,留学生100余人。经济学院拥有丰富的图书资料和网络教学资源,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学院图书资料室藏有中文图书40000余册,外文图书6000余册;中文期刊240余种,外文期刊40余种,中外文期刊(合订本)计9000余 册。学院教学实验中心下设经济学基础实验室和经济学专业实验室,拥有400余台多媒体微机和证券投资(含股票、外汇、期货)、外贸实务、电子商务、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等专业课实验教学软件,为专业课程教学提供了完整的实验教学平台。经济学院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重创新、强能力”的本科人才培养思路,突出了专业间的交叉渗透,强调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的有机结合,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在课堂教学环节,压缩必修课学分,扩大选修课学分, 加强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采用原版教材和外语讲授部分专业课,知名教授承担本科生教学任务,聘请外籍教师和实务部门专家为学生授课,强化名牌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在实践教学环节,强化计算机实验和语音实验教学,推行实用性课程的案例教学。目前学院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精品课程5门、校级精品课程7门;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校级首批国际化建设专业1个。学院同荷兰蒂尔堡大学、马斯特里赫特大学、英国伦敦大学皇后玛丽学院、法国雷恩一大、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及美国蒙特雷国际研究院等国外知名大学的经济学院(系)签订了合作协议,每年推荐优秀学生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交流访学。其中,学院已经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经济学院、法国雷恩一大启动了本科生“2+2”项目、研究生“1+1”项目;与荷兰蒂尔堡大学启动了学生交换和研究生“1+1”项目;与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启动了本科生和研究生交换项目;与英国伦敦大学皇后玛丽学院启动了本科生“3+1+1”项目和“4+1”项目;与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启动了本科生“2+2”项目和“1+3”项目;与美国蒙特雷国际研究院启动了本科生“4+1”项目、研究生“1+1”项目及暑期学校项目。学生在山东大学“成才杯”这一反映大学生综合知识能力的比赛中4 次蝉联冠军,获得了“山东大学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在“齐鲁晚报杯”山东省十大优秀学生评选中有2 位经济学院学生当选。2011 年学院按经济学类招收本科生。经济学类包括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保险、金融工程专业。优秀新生可选拔进入“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校级人才培养基地学习。经济学专业Economics经济学专业(包括经济学方向和投资经济方向)是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而设立的一个理论兼应用型本科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经济学分析方法,了解中外经济学的学术动态及应用前景,知识面较宽,具备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能力的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到综合经济部门、政策研究部门、科研院所以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经济管理、经济分析与规划、教学与理论研究等工作。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宏微观经济学、高等数学、货币经济学、财政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统计学、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中外经济史、中外经济思想史、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法经济学、博弈论、信息经济学;并开设有计算机类、金融投资类、财务类以及计量经济类课程的实验。学 制:四年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财政学专业Public Finance财政学专业(包括财政学方向、税收学方向、税收筹划方向)是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需要而设立的一个应用型本科专业。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现代经济学基本理论、财政税收理论、实务知识和业务技能,熟悉国家财政税收政策与法规,能够综合运用现代经济方法与手段进行社会调查、经济分析、税收征管、税收筹划的人才。学生毕业后适于在财政税务机关从事相关管理、税收征管工作;在会计及税务中介机构从事审计、税务代理工作;在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财务工作;在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及研究工作。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宏微观经济学、高等数学、货币经济学、财政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统计学、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国家税收、税收筹划、国际税收、政府预算管理、外国财政、财务管理、税务管理、审计学、中国财政史、经济法;并开设有计算机类、金融投资类、财务类以及计量经济类课程的实验。学 制:四年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金融学专业Finance金融学专业是为适应我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而设立的一个应用型本科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基础和扎实的宏观金融理论、微观金融理论以及金融管理知识,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具备从事金融经济管理、实务以及教学研究工作能力的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在金融宏观管理部门以及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实际金融部门从事管理性、业务性工作,也可在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财务、经济管理工作,在科研院所从事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宏微观经济学、高等数学、货币经济学、财政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统计学、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金融投资学、金融工程学、金融市场学、公司理财、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西方货币金融理论、高等数学; 并开设有计算机类、金融投资类、商业银行类、财务类以及计量经济类课程的实验。学 制:四年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Trade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及我国加入WTO 的形势而设立的一个应用型本科专业。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基本理论和相关业务知识,熟悉现代经济学理论与分析方法,了解国际经贸学术动态,熟悉国际经贸政策、法规与实务的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对外经贸管理工作、国际经贸的相关业务工作,也可在科研院所从事教学与理论研究工作。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宏微观经济学、高等数学、货币经济学、财政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统计学、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保险学、世界经济概论、国际投资学、国际市场营销、进出口业务、外贸函电(英)、国际商务谈判(英)、经济法、国际商法;并开设有计算机类、金融投资类、国际经贸类、财务类以及计量经济类课程的实验。学 制:四年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保险专业Insurance保险专业是随着我国保险事业迅速发展而设立的一个应用型本科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基础、金融理论和保险专业理论与实务知识,熟练掌握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具备从事保险理论教学与研究、保险行业管理、保险相关业务工作的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保险金融机构、保险管理机构的业务性、技术性、管理性工作和教育、科研部门的金融保险教学研究工作。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宏微观经济学、高等数学、货币经济学、财政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统计学、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保险学、风险管理、保险精算、财产保险、人身保险、再保险、责任保险、保险经营管理、利息理论、国际商法;并开设有计算机类、金融投资类、财务类以及计量经济类课程的实验。学 制:四年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金融工程专业Financial Engineering金融工程专业是为适应我国金融发展中对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而设立的一个应用型本科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基础和金融理论与实务知识,能够开发、设计、操作新型的金融工具和交易手段,适应金融高技术化、国际化和信息化的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在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实际金融部门从事业务性、管理性工作,也可在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风险管理、理财以及相关业务性工作,在教育、科研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宏微观经济学、高等数学、货币经济学、财政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统计学、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保险学、金融投资学、金融工程学、金融市场学、公司理财、金融经济学、时间序列分析;并开设有计算机类、金融投资类、商业银行类、财务类以及计量经济类课程的实验。学 制:四年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彭实戈班:“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校级人才培养基地Base of Financial Mathematics and Financial Engineering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人才培养基地是山东大学为整合经济学院和数学学院的学科优势、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和条件,打破原有学科、专业界限,培养跨学科交叉型金融人才的一个校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基地班每年招生40余名,从经济学院和数学学院录取的新生中择优选拔。基地班执行一套独立、完整的教学计划,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经济学理论基础,具备基础金融理论、金融数学、金融工程和金融管理知识,能够开发、设计、操作新型金融工具的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在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金融部门从事金融业务性、技术性以及管理性工作,在企业从事财务、理财、风险管理工作,在教育、科研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宏微观经济学、货币经济学、财政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统计学、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保险学、金融投资学、金融市场学、金融工程学、公司理财、金融经济学、时间序列分析、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常微分方程、运筹学;并开设有计算机类、金融投资类、商业银行类、财务类以及计量经济类课程的实验。学 制:四年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或理学学士学院网址econ.sdu/咨询电话:0531-88364499、88364223
法学类(本科类)
法学院School of Law

  我校法学教育始于1980 年,1983 年成立法律系,1994 年法律系转制为法学院。法学院是一个蓬勃发展的学院,下设理论法学研究所、宪法与行政法学研究所、刑法学研究所、民商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诉讼法学研究所、法史学研究所、经济法学研究所,以及法学研究所、知识产权与科技法研究中心、人权研究中心、欧盟法研究中心、美国法研究中心、刑事法律研究中心、性别与法律研究中心、体育法研究中心、东亚法律研究中心等多个研究机构。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87 人,除行政人员外,教师67 人,其中教授25 人,副教授24 人,具有博士学位和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60 人,全体教师均具有海外访问、进修经历,从而以高水平的学术素养和教育水准强力支持法学本科专业教学。学院现有理论法学博士点、宪法与行政法学博士点、民商法学博士点、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及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点,有3 个省级重点学科和1 个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1350 余人,本科学生750 余人。
学院以人才培养为第一使命,通过建设学科、发展学术和开放式办学,致力于造就国内最优秀法学本科生,促进本科生在富有活力的专业知识和理论体系、较强的专业思维和实践能力、较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伦理以及全球意识、世界视野与国际竞争力等方面获得全面提升和进步。学院20 多年的运作实践已形成了稳定有效的发展模式,在学术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对外交流与合作等领域稳步前进,为尽快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法学院而不懈努力。2006 年山东大学法学专业被评为山东省品牌专业。
2010 年学院按法学类招收本科生。法学类即法学专业。


法学专业
Law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思想有深度、知识有广度、实践有力度”的三维度应用型法律专门人才。
学院积极探索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自2000 年开始,创办了英语与法学五年制双学位班,从每年入学新生中择优选拔部分学生进入该班学习;另外,自2002 年开始(隔年开办),还试办了中日经贸法律特色班(日语学习从零基础开始,英语作为二外必修课)、知识产权特色班,选拔少数学生进入特色班。自2009 年开始,选拔优秀学生试办了六年融贯制法学试验班,学生完成六年的学习经考核合格后,获得法律硕士学位。学院在教学中既注重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也重视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开发。通过法学的专业训练,学生的理论分析和实践的专业能力能够得到极大的发展。学生毕业后,能够在党政机关、公、检、法、司、律师、教育和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工作。
主要课程: 法理学、中国法律思想史、中国法制史、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商法学、行政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行政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必修课程及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逻辑学等选修课程。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政治学类(本科类)
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学院地址:山东省济南市 洪家楼5号 250100咨询电话:0531-88375117学院网址:pspa.sdu/ver1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前身是1979年建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系,1993年改建为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学院,2001年改建为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学院位于山东大学东区老校,教学设备完善,图书资料齐全。学院图书室拥有中外文藏书5万余册,中外文学术期刊3万余册;学院设有实验中心,包括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公共管理专业实验室、MPA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实验室条件良好,设备先进。目前全院有专职教师55人,其中教授23人(含1名外籍教授),副教授21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3人;教师中获博士学位的35人,教师中有20人有海外留学或访学经­历。[s1]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涵盖政治学和公共管理两个一级学科。政治学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在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国际政治、政治学理论、党史党建等4个方向招收博士生。行政管理、政治学理论、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科学社会主义、党史党建以及公共管理(MPA)等7个专业招收硕士生。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为国家重点学科,国际政治和科学社会主义两个学科为山东省重点学科。学院现设有5个本科专业: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国际政治、政治学与行政学、科学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学院还与外国语学院联办国际政治与英语双学位班。学院下设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国际政治、政治学与行政学、科学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五个系,并设有欧洲研究中心、亚太研究所、政党研究所、城市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地方政府管理研究所和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等专门研究机构,其中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被列为教育部全国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学院高度重视教学科研的国际化与多样性,与欧盟国家、美国、澳大利亚、印度、韩国、日本等国家有长期合作研究项目和密切的学术联系。学院每年都聘请外籍专家前来讲学,并派出教师在海外访学或合作研究,派出本科生、研究生到国外高校、港澳台地区的高校以及国内高校交流学习。各本科专业均有主干课程使用外文原­版教材,实行双语教学。学院的办学理念和目标定位是: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精神,构建“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创新和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其中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掌握各专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技能,能够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新闻出版、高等院校和科研部门从事理论宣传、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该学院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就业面宽,就业质量和档次高,深受社会欢迎­。2011年学院按政治学类和公共管理类招收本科生。政治学类包括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国际政治专业、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公共管理类包括行政管理专业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专业Scientific Socialism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sm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属于法学门类中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主要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当代中国政治、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国际政治、中外政治制度、公共管理等主要内容。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掌握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与国际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中国政治、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政治学研究、公共政策分析、社会调查与统计、理论写作和外语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培养能够在党政机关、外事部门、新闻舆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从事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国际政治概论、世界经­济概论、世界近现代史、中外政治思想史、中外政治制度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政治学原­理、行政管理学、行政法学、领导科学、各国公务员制度、法律基础、社会学、社会调查与方法、计算机基础、专业外语等。科学社会主义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专业以“人才培养特色班”模式培养学生。每年招生12人左右,按照高于校级基地班的保送研究生比例选拔学生保送校内研究生。[s2]学 制:四年授予学位:法学学士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政治学与行政学属于法学门类中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主要研究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政治管理、国际政治等主要内容。培养目标和要求:掌握政治学、行政学、行政法学、管理科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国际政治与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政治学研究、公共政策分析、社会调查与统计、写作和外语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培养能在党政机关、新闻出版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从事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政治学和行政学高级专门人才。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是基础理论最为深厚的专业之一。主要课程:政治学原­理、中外政治思想史、中外政治制度史、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当代西方政治思潮、国际政治概论、国际关系概论、世界经­济概论、法律基础、政治社会学、行政管理学、行政法学、人力资源管理、市政学、公共政策、各国公务员制度、社会调查与社会统计、计算机基础、专业外语等。学 制:四年授予学位:法学学士国际政治专业International Politics国际政治专业属于法学门类中的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主要研究国家、国家集团及个人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活动及其政治关系,包括国际政治理论、中外政治制度、区域政治、国际组织、国际关系、国际法学等。培养目标和要求:掌握政治学、国际政治、世界经­济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国际政治研究、社会调查与统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调查研究、分析判断和组织协­调等方面的基本能力;特别重视学生实际英语水平的提高,毕业生应有较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培养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和科研等部门从事外交、外事、对外宣传、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国际政治学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国际政治概论、国际关系理论、当代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国际贸易与金融、外事管理、中国外交、亚太地区政治经­济、欧洲地区政治经­济、法律基础、政治学原­理、公共政策、计算机基础、专业英语等。其中有6门主课程采用外文原­版教材,实行双语教学。学 制:四年授予学位:法学学士国际政治与英语双学位班为适应社会发展对涉外交往人才的需求,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学院从国际政治专业与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中择优选拔优秀学生,联办五年制国际政治与英语双学位班。双学位班第一、二学年以英语专业学习为主,外语水平要求达到专业英语八级。国际政治专业课程大多数实行双语教学,主要课程均采用外文原­版教材,实行双语教学。双学位班培养模式通过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和专业素质,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思维,使学生具有相当高的外语水平和国际政治素养,具备较强的理论分析和实践能力。主要课程:专业英语、亚太政治、欧洲政治、比较政治学、国际政治概论、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史、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贸易与金融、外交学、中国外交、法律基础、政治学原­理、公共政策、计算机基础等。学 制:五年授予学位:法学和文学学士行政管理专业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行政管理专业属于管理学门类中的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主要研究国家行政机关(政府)对内部事务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它是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兴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及其新的进展、行政管理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发展动向;了解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及对政府管理的新要求;具有运用科学分析手段进行公共政策分析和公共事务管理的一定能力;培养能够在党政机关、公共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实际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政治学、现代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西方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现代领导科学、城市管理学、法学基础、行政法学、经­济法学、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各国公务员制度、中外政治制度、社会调查与社会统计、计算机基础、专业外语等。学 制:四年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公共事业管理专业Public Administration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属于管理学门类中的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主要研究国家对公共事业的管理、公共事业单位对内部事务及社会事务的管理。公共事业是服务于人的发展的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发展各种公共事业。公共事业管理是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兴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及其新的进展、公共事业管理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发展动向;了解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及对公共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具有运用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进行公共事业管理的一定能力;培养能够在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公共事业单位,包括文教、卫生、体育、环保、社会保险、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单位从事实际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政治学、现代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学、社会学、西方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现代领导科学、法学基础、行政法学、经­济法学、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公共关系学、社会保障、非营利组织、中外政治制度、社会调查与社会统计、计算机基础、专业外语等。学 制:四年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s1]本段落重新修订[s2]本段落为新补充内容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学院地址:山东省济南市 洪家楼5号 250100咨询电话:0531-88375117学院网址:pspa.sdu/ver1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前身是1979年建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系,1993年改建为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学院,2001年改建为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学院位于山东大学东区老校,教学设备完善,图书资料齐全。学院图书室拥有中外文藏书5万余册,中外文学术期刊3万余册;学院设有实验中心,包括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公共管理专业实验室、MPA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实验室条件良好,设备先进。目前全院有专职教师55人,其中教授23人(含1名外籍教授),副教授21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3人;教师中获博士学位的35人,教师中有20人有海外留学或访学经­历。[s1]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涵盖政治学和公共管理两个一级学科。政治学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在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国际政治、政治学理论、党史党建等4个方向招收博士生。行政管理、政治学理论、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科学社会主义、党史党建以及公共管理(MPA)等7个专业招收硕士生。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为国家重点学科,国际政治和科学社会主义两个学科为山东省重点学科。学院现设有5个本科专业: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国际政治、政治学与行政学、科学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学院还与外国语学院联办国际政治与英语双学位班。学院下设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国际政治、政治学与行政学、科学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五个系,并设有欧洲研究中心、亚太研究所、政党研究所、城市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地方政府管理研究所和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等专门研究机构,其中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被列为教育部全国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学院高度重视教学科研的国际化与多样性,与欧盟国家、美国、澳大利亚、印度、韩国、日本等国家有长期合作研究项目和密切的学术联系。学院每年都聘请外籍专家前来讲学,并派出教师在海外访学或合作研究,派出本科生、研究生到国外高校、港澳台地区的高校以及国内高校交流学习。各本科专业均有主干课程使用外文原­版教材,实行双语教学。学院的办学理念和目标定位是: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精神,构建“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创新和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其中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掌握各专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技能,能够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新闻出版、高等院校和科研部门从事理论宣传、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该学院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就业面宽,就业质量和档次高,深受社会欢迎­。2011年学院按政治学类和公共管理类招收本科生。政治学类包括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国际政治专业、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公共管理类包括行政管理专业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专业Scientific Socialism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sm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属于法学门类中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主要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当代中国政治、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国际政治、中外政治制度、公共管理等主要内容。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掌握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与国际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中国政治、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政治学研究、公共政策分析、社会调查与统计、理论写作和外语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培养能够在党政机关、外事部门、新闻舆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从事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国际政治概论、世界经­济概论、世界近现代史、中外政治思想史、中外政治制度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政治学原­理、行政管理学、行政法学、领导科学、各国公务员制度、法律基础、社会学、社会调查与方法、计算机基础、专业外语等。科学社会主义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专业以“人才培养特色班”模式培养学生。每年招生12人左右,按照高于校级基地班的保送研究生比例选拔学生保送校内研究生。[s2]学 制:四年授予学位:法学学士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政治学与行政学属于法学门类中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主要研究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政治管理、国际政治等主要内容。培养目标和要求:掌握政治学、行政学、行政法学、管理科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国际政治与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政治学研究、公共政策分析、社会调查与统计、写作和外语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培养能在党政机关、新闻出版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从事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政治学和行政学高级专门人才。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是基础理论最为深厚的专业之一。主要课程:政治学原­理、中外政治思想史、中外政治制度史、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当代西方政治思潮、国际政治概论、国际关系概论、世界经­济概论、法律基础、政治社会学、行政管理学、行政法学、人力资源管理、市政学、公共政策、各国公务员制度、社会调查与社会统计、计算机基础、专业外语等。学 制:四年授予学位:法学学士国际政治专业International Politics国际政治专业属于法学门类中的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主要研究国家、国家集团及个人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活动及其政治关系,包括国际政治理论、中外政治制度、区域政治、国际组织、国际关系、国际法学等。培养目标和要求:掌握政治学、国际政治、世界经­济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国际政治研究、社会调查与统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调查研究、分析判断和组织协­调等方面的基本能力;特别重视学生实际英语水平的提高,毕业生应有较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培养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和科研等部门从事外交、外事、对外宣传、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国际政治学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国际政治概论、国际关系理论、当代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国际贸易与金融、外事管理、中国外交、亚太地区政治经­济、欧洲地区政治经­济、法律基础、政治学原­理、公共政策、计算机基础、专业英语等。其中有6门主课程采用外文原­版教材,实行双语教学。学 制:四年授予学位:法学学士国际政治与英语双学位班为适应社会发展对涉外交往人才的需求,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学院从国际政治专业与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中择优选拔优秀学生,联办五年制国际政治与英语双学位班。双学位班第一、二学年以英语专业学习为主,外语水平要求达到专业英语八级。国际政治专业课程大多数实行双语教学,主要课程均采用外文原­版教材,实行双语教学。双学位班培养模式通过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和专业素质,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思维,使学生具有相当高的外语水平和国际政治素养,具备较强的理论分析和实践能力。主要课程:专业英语、亚太政治、欧洲政治、比较政治学、国际政治概论、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史、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贸易与金融、外交学、中国外交、法律基础、政治学原­理、公共政策、计算机基础等。学 制:五年授予学位:法学和文学学士行政管理专业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行政管理专业属于管理学门类中的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主要研究国家行政机关(政府)对内部事务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它是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兴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及其新的进展、行政管理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发展动向;了解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及对政府管理的新要求;具有运用科学分析手段进行公共政策分析和公共事务管理的一定能力;培养能够在党政机关、公共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实际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政治学、现代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西方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现代领导科学、城市管理学、法学基础、行政法学、经­济法学、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各国公务员制度、中外政治制度、社会调查与社会统计、计算机基础、专业外语等。学 制:四年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公共事业管理专业Public Administration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属于管理学门类中的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主要研究国家对公共事业的管理、公共事业单位对内部事务及社会事务的管理。公共事业是服务于人的发展的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发展各种公共事业。公共事业管理是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兴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及其新的进展、公共事业管理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发展动向;了解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及对公共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具有运用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进行公共事业管理的一定能力;培养能够在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公共事业单位,包括文教、卫生、体育、环保、社会保险、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单位从事实际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政治学、现代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学、社会学、西方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现代领导科学、法学基础、行政法学、经­济法学、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公共关系学、社会保障、非营利组织、中外政治制度、社会调查与社会统计、计算机基础、专业外语等。学 制:四年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s1]本段落重新修订[s2]本段落为新补充内容

社会学类(本科类)
社会学专业
Sociology

社会学是一门与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应用性学科,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形成和建立起来的。它关注对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为人们深入了解社会提供理论与方法。因此,该学科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具有十分突出的应用值。 山东大学的社会学专业是我国社会学学科恢复之后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第一批社会学专业之一,于1983 年筹建,1986 年正式招收第一届本科生,1994 年开始招收社会学硕士研究生,2003 年开始招收社会保障研究生,2006 年被评为山东省“十一五”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我校的社会学专业具有一支年富力强的教师队伍,近年来在社会发展研究、社区与城市、社会心理学、社会保障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成果。目前已与多所国内外知名大学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广泛的交流合作关系。该专业致力于培养开放型、创新型、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一流的社会学专业人才。在教学中既注重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也重视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开发。通过社会学的专业训练,学生的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的专业能力能够得到极大的发展,同时在外语、写作、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也能得到充分的开发。毕业生走向社会后,能够在党政机关、教育和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新闻传播机构、社会团体等部门,从事社会管理、社会研究与评估、市场调查与研究、咨询与服务等工作。
主要课程 :社会学概论、中国社会思想史、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心理学、社会调查方法、社会统计学、农村社会学、城市社会学、发展社会学、经济社会学、组织社会学、人口社会学、社会保障学、文化人类学、社会问题研究等。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社会工作专业
Social Work

社会工作是一门研究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帮助人们解决个人、家庭、群体和社区问题,以获得满意的个人、家庭、群体和社区关系的学科。作为一个专业和职业,社会工作是在适应社会需要,解决和预防社会发展所带来的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者队伍”的目标,为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预计在不久的将来,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将成为社会广泛需求的人才。

我校社会工作专业成立于1999 年,2000 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国最早的26 个社会工作专业之一。山东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立足国内,面向世界,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建成了在国内领先的社会工作实验室和实习基地,与美国、加拿大、英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知名大学建立了广泛的交流合作关系,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教学科研和学生培养方面都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社会工作专业是一个以实践能力为取向的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的基本理论,塑造关爱他人、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价值观,接受专业的社会工作技能与方法训练,培养理论分析、实证研究、社会调查、心理咨询等多方面的能力。通过学习,学生将成为具备社会工作基本理论和技能素养,具备很强的沟通、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以在民政、劳动、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等部门,工会、青年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以及社会公益团体等部门从事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行政管理、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管理,以及专业社会服务等工作。
主要课程: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学概论、社会政策、社会行政、人类成长与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学、个案工作、团体工作、社区工作、社会福利思想、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面访技巧、社会政策、社会研究方法、青少年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理论、社会统计学、社会保障概论等。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中国语言文学类(本科类)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在百年山大的发展历程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1901 年山东大学成立之初,即设有文学科目。新时期以来,学院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又取得了长足发展,已经形成了学风扎实、实力雄厚、学科健全、学术梯队分布合理、教学质量优秀、学生工作异彩纷呈的良好局面。至2011年,全日制学生总数1261 人,其中博士生111 人,硕士生320人,本科生830 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总数98 人,其中专任教师77 人,在岗教授32 人,副教授24 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4 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7 人(含博士生导师)。
学院1994 年首批入选国家文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001 年顺利通过一期验收,被评为优秀基地。多年来,全院教师专心教学,致力科研,取得了一大批在学界广有影响的科学研究成果。近三年来,共出版学术著作100 余部,发表CSSCI 学术论文330 多篇,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0 多项。目前,学院拥有1 个国家重点学科(文艺学)、2 个省级强化建设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1 个省级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和1 个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省级重点学科(设计艺术学)。学院毕业生素质高,基础扎实,工作能力强,就业面宽,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大批优秀毕业生走上了各级重要领导岗位或成为专家学者。
2011 年学院按中国语言文学类和新闻传播学类招收本科生。中国语言文学类即汉语言文学专业;新闻传播学类包括新闻学和广告学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本专业素有学风扎实严谨的良好传统,重视基础理论和基本素质的培养。通过四年的系统学习,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学修养、卓越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较强的社会竞争力,适合在党政机关、高校、科研单位、新闻出版及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及文化、宣传等方面的工作, 也可以报考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近年来该院闻一多班(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学生保送研究生比例达80% 左右。
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马列文论等。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新闻学专业
Journalism 本专业培养具备新闻学和传播学知识和能力的人才,注重加强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基础知识的拓展,使之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宽广的就业途径,能在广播电台、电视台、通讯社、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企事业单位及党政机关从事新闻记者、编辑、主持人、广告策划、宣传报道或理论研究等工作,也可以报考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研究生。
主要课程: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电视新闻采访与编辑、新闻法规、报纸编辑学、广告学等。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广告学专业
Advertising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广告学理论与娴熟专业技能的广告人才,注重加强学生在新闻传播学、汉语言文学及相关学科方面知识基础的拓展。学生毕业后,能在工商广告管理部门、新闻媒体、广告经营单位、企事业单位、市场调研及信息咨询行业从事广告经营管理、广告策划创意和市场营销策划及市场调查分析等工作,也可报考新闻学或相关专业研究生。
主要课程: 传播学概论、广告学概论、中外广告史、市场营销学、广告心理学、广告策划、广告创意与案例分析、广告文案写作、电脑辅助广告设计、广告摄像与摄影等。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学院网址lit.sdu
咨询电话:0531-88364608

温馨提示: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相关信息以学校公布的数据为准!

...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ngyuleikaoshi/37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