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书于谦

| 翻译 |

【www.guakaob.com--翻译】

春在书房里——于谦《观书》读后感
关书于谦(一)

春在书房里

近日读到于谦的《观书》,顿觉耳目一新,深有所感。该诗盛赞书之好处,极写读书之趣。

一想到大地回春,有不少人外出踏青游玩,甚至于踏破铁鞋为寻春,然而春在哪里?于谦的回答是:春在书房里!每当你翻开一本本的书,读着那一句句朗朗上口的诗词,读着那一篇篇脍炙人口的名作,读着那让人如沐春风的散文,你便会发现,春就在书房里,甚至比森林里、山谷中、田野间的春更吸引人。当然踏青游玩固然重要,但我们不是更应该在书房中品味“春”吗?

朱熹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韩愈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普希金说:“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而我说:“书房里的春天与自然界的春天不一样,后者一年只此一度,春色固然美好,可惜时光短暂,良辰难留;前者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日日皆良辰,日日春色喜人。” 如果范仲淹不日夜苦读,哪有今天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如果欧阳修不致力读书,哪有今天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如果司马迁不坚持不懈,哪有今天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一眼扫过三千字,非确数,而是极言读书之多之快,更表现诗人读书如饥似渴的心情。胸无一点尘,

是比喻他胸无杂念。这句诗使诗人专心致志,读书入迷的情态跃然纸上。这种爱读书的精神,造就了“圆木警枕”、“天道酬勤”、“随月读书”、“开卷有益”的佳话。现在我们的条件更好了,不是更应该勤于读书吗?只有勤读书,我们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只有勤读书,我们才能继续我们的理想。并且,读书也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克林顿博览群书,涉猎广泛。他读过的书对他在上上世纪90年代初处理巴尔干危机的方式产生了影响。《巴尔干的幽灵》对该地区民族宿怨的描写令他感到震惊,导致他反对干预波斯尼亚事务。不仅克林顿是这样,还有布什、肯尼迪、尼克松„„所有获得成功的人,一生所读的书不计其数。他们有时读书甚至不是出于任何目的,他们是为读书而读书。从很小的时候起,就知道“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精神上的粮食”,而书也让我增长了知识;让我提高了修养;让我丰富了情感。小时侯,临睡觉前,我总会缠着妈妈给我讲故事。讲了一个又一个,直到我睡着为止,那时我觉得这些故事有着不可抗拒的诱惑力。渐渐地,我也在成长,但我仍在看书,却已不叫妈妈读了,我仔细的翻着每一页纸张,享受每一页中的乐趣。上初中了,我从年幼无知的孩子转变成一个即将毕业的初中生了。这使我更加的喜欢读书,它让我了解中国渊远流长的历史;让我了解抗日的艰辛;让我觉得科幻的世界是这样迷人;国外的事物是那样神奇美妙;孩子们的天真烂漫……升入高中,作业难免会多一些,可是做做总会累的,我可以利用读书来休息,这样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又学到了知识,这不是一举两得吗?不论你何时踏入书房,何时打开书卷,都会发现一个崭新的春天。它的旋律不随北风的呼啸而哑,它的“花朵”

不随时光的流逝而褪色,它的“杨柳风”永远使人精神爽快,暖意盈盈。“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日新”。书房里,好一派春光明媚!

语文试题
关书于谦(二)

高三第一轮复习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2016.3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时下,每天都是霓虹流转,光怪陆离,人们都在忙忙碌碌马不停蹄地追赶着自己的....

梦想,宁静似乎成了一种奢侈。_______,沉静下来让自己有一个满意的心情,(气定神闲..

/从容不迫)地做点儿自己想做的事情,或者什么都不做,只寻一个恬淡的去处。 我曾多次(领略/领教)过北欧咖啡厅的别致风味。咖啡厅里,几乎座无虚席,但却宁....

静得让人心悸,人们一个个安祥地(翻阅/翻检)着手中的一本书、一张报纸,或是什么都..

不做,只优雅地目视着前方,而眼前的一杯咖啡,抑或是一杯红酒,似乎只是个简单的道具而已。那样的宁静,实在是当今世界的一种大美。

朋友也曾在冬至时带我到海边寻觅“静”。举目四顾,昔日宛若步行街般兴旺的海滨,早已繁华落尽,像一个垂暮的老人,慈祥、安静、从容。坐在海边的礁石上极目,见海天茫茫处的渔村,掩映在层层浓密的芦荡之中,__________。天高地迥,远黛苍茫,海........风阵阵,鸟鸣啾啾,一颗躁动抑郁的心也随之静若幽谷。 ..

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霓虹 光怪陆离

C.安祥 天高地迥 B.奢侈 座无虚席 D.躁动 远黛苍茫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气定神闲 领教 翻检 B.气定神闲 领略 翻阅

C.从容不迫 领略 翻阅 D.从容不迫 领教 翻检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但是忙碌之中,总该给自己一个间隙 清晰可见有几缕炊烟

B.因此忙碌之中,总该给自己一个间隙 依稀有炊烟袅袅升腾

C.但是忙碌之中,总该给自己一个间隙 依稀有炊烟袅袅升腾

D.因此忙碌之中,总该给自己一个间隙 清晰可见有几缕炊烟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美国UIGO科研团队宣布,他们发现了来自于13亿光年外的引力波,引力波与阿尔 法射线、贝塔射线一样,无声无臭,看不见,摸不着。 ....

B.多年来,面对名利和诱惑,著名词作家阎肃一直坚守底线,一片冰心,始终高歌主旋 ....

律、传播正能量,体现出一名文艺老兵高尚的人格修养。

C.供给侧改革是对过去30多年改革注重需求端的重大思路调整,绝非一项短期政策 变化,而是一项长周期经济改革,实践中不可能一挥而就。 ....

D.春节刚过,医院号贩子又死灰复燃,北大口腔医院、同仁医院、北京妇产医院等医院 ....

的号贩子准点“上班”了,而且明目张胆,不避保安。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表明,当下的世界已经形成经济高度依存、信息高度发 达、产业相互交融的格局,是一个经济高度一体化的时代。

B.与流行文化相比,乡土文化的变化明显迟缓,要想让乡土文化保持质朴无华的本色 的同时吮吸流行文化的养分,需要下一番工夫不可。

C.近年来,我国关于留守儿童的舆情事件增幅显著,无疑暴露了这一群体面临的非常 严峻的“成长危机”,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的伤痛”。

D.实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坚决消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推行阳光行政,是实现全面 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措施,也是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内容。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元素”一词中的“元”意谓本源、本根,“素”意谓未被分割的基本质素。“中华文化元素”,指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铸造的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韵味的基本质素,如阴阳和谐、五行相生相克、民本思想、区别于拼音文字的形义文字等。它们生长发育于中华民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中,蕴藏于中华民族器物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观念文化中,为海内外华人所认同和信守。

中华文化的不同级次、不同门类包含着各具个性的元素。如水墨画的书画同源、墨分五色:武术的技艺合一、刚柔相济、讲究武德;园林的天然雅趣、可居可游可赏等。可见,文化元素绝非神秘存在物,从来都与民族、民间的文化实践相共生,始终附着并体现于器物、制度、风俗之中。中华文化元素之于中华文化事象、文化符号,如魂之附体、影之随形,须臾不可分离。从诸多文化事象、文化符号中,可以提取、揭示中华文化元素的精魂。

汉字及汉字文化,是彰显中华文化元素的典型案例。世界上各种文字都从象形文字进化而来,多数文字从象形走向拼音,而汉字则从象形走向表意与表音相结合的“意音文字”。近有学者将汉字归为“拼义文字”,即注重语义拼合的文字:首先创造多个视觉符号作为表达万象世界的基本概念,然后将这些符号组合起来,用小的意义单位拼合成大的意义单位,表达新事物、新概念。自成一格的汉字创发于中国,是世界上仅存的生命力盎然的古文字。它主要传播于东亚,成为东亚诸国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互动的语文载体。在古代,中国长期是朝鲜、越南、日本等东亚国家的文化供给地;至近代,日本以汉字译介西方文化,成效卓异,日制汉字词中国多有引入。汉字在汉字文化圈诸国所起的作用。相当于拉丁文在欧洲诸国所起的作用。故有学者将汉字称为“东亚的拉丁文”。汉字是中华文化系统中影响最深远广大的文化符号。作为中华文化元素重要内容的汉字,造就了一种具有特殊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的文化系统。它区别于印度文

化、伊斯兰文化和欧洲文化。汉字文化圈是一个有着强劲生命活力的文化存在,是世界上颇具原创性和传承力的文化圈之一。

内蕴于文化事象、文化符号的中华文化元素并非凝固不变、自我封闭的系统,而具有历史承袭性、稳定性,因而是经典的。它同时具有随时推衍的变异性、革命性,因而又是时代的。中华文化元素也是在世界视野观照下、在与外域元素相比较中得以彰显的,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中华文化元素是构建当代中华文化的基本成分之一,是塑造国家形象、提升国民精神的重要资源。开掘并弘扬中华文化元素,有助于加深中华文化对国人的感召力、亲和力,促使人们增强历史敬畏感和时代使命感、提升民族自信心和传承创新中华文化的自觉性。此外,通过发掘蕴含着中华文化元素的文化事象、文化符号,彰显可亲可敬的中国风格,并将其传播给异域受众,可以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选自2016年1月21日《人民日报》,作者冯天瑜,有删节)

6.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文化元素生长发育于中华民族生活、思维方式中,蕴藏于中华民族器物、制度、 行为、观念等文化中,为海内外华人所认同和信守。

B.从象形走向表意与表音相结合的“意音文字”的汉字,作为中华文化元素重要内容,造就了一种具有特殊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的文化系统。

C.中华文化元素既有经典性又有时代性。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是构建当代中华文 化的基本成分之一;开掘并弘扬之意义重大。

D.中华文化元素并不是一个凝固不变、自我封闭的系统.它具有历史承袭性、稳定性, 是塑造国家形象、提升国民精神的重要资源。

7.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华文化元素是指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通过不断熔铸而形成的较为稳固的具有中 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韵味的基本文化成分。

B.日常所见的诸多中华文化事象、文化符号,如魂之附体、影之随形,与中华文化元素 共生共存,须臾不可分离。

C.从象形走向拼音,是世界上文字进化的基本趋势,而汉字则是唯一从象形走向表意 与表音相结合的文字。【关书于谦】

D.汉字创发于中国,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富有生命力的文字,是东亚诸国物质文化、 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互动的语文载体。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联、福字、窗花,象征吉祥如意的红灯笼,以“孝”为载体的家国天下情怀,这些都是中国文化中的民俗文化事象、文化符号。

B.汉字具有极强的造词能力,如以“电”为词干可组成电灯、电话、电脑等词语,可准确而形象地表达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新概念。

C.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表演的四大发明、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采用的“中国红”,都是中 华文化元素经典性和时代性的体现。

D.美国好莱坞动画片《功夫熊猫》《花木兰》演绎中华文化元素并获得成功,充分说明中华文化完全可以“走出去”。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王方庆,雍州成阳人也。其先自琅琊南度,居于丹阳,为江左冠族。其祖随褒北徙入关,始家咸阳焉。父弘直,为汉王元昌友,畋猎无度,乃上书切谏。元昌览书而遽止。 ..

舍人,方庆随之卒业。永淳中,累迁太仆少卿。则天临朝,拜广州都督。广州地际南海,每岁有昆仑(古指马来人)乘舶以珍物与中国交市。旧都督路元睿冒求其货,昆仑怀刃杀之。..

方庆在任数载,秋毫不犯。又管内诸州首领,旧多贪纵,百姓有诣府称冤者,府官以先受首领参饷。未尝鞫问。方庆乃集止府僚,绝其交往,首领纵暴者悉绳之,由是境内清肃。当时议者以为有唐以来,治广州者无出方庆之右。

神功元年七月,清边道大总管建安王攸宜破契丹凯还,欲以是月诣阙献俘。内史王.

及善以为将军入城,例有军乐,而今上孝明高皇帝忌月,请备而不奏。方庆奏曰:“臣按礼经,但有忌日,而无忌月。晋穆帝纳后,用九月九日,是康帝忌月,于时持疑不定,下太常,礼官荀讷议称:‘礼只有忌日,无忌月。若有忌月,即有忌时、忌岁,益无理据。’当时从讷所议。军乐是军容,与常不等,臣谓振作于事无嫌。”则天从之。则天尝幸万安..

山玉泉寺,以山径危悬,欲御腰舆而上。方庆谏曰:“今山径危险,石路曲狭,上瞻骇目,.

下视寒心,比于楼船,安危不等。陛下万人父母,奈何践此畏涂?伏望停舆驻跸。”则天.

纳其言而止。

方庆博学好著述,所撰杂书凡二百余卷。尤精《三礼》,好事者多询访之。每所酬答,咸有典据,故时人编次,名曰《礼杂答问》。聚书甚多不减秘阁至于图画亦多异本诸子莫能守其业卒后寻亦散亡。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九》,有删节)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关书于谦】

A.褒北徙入关,始家咸阳焉 .

B.旧都督路元睿冒求其货 .

C.欲以是月诣阙献俘 .

D.比于楼船 . 家:安家 冒:贪污 诣:前往 比:等同

臣谓振作于事无嫌 .

天下可运于掌 .

以山径危悬 .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 每岁有昆仑乘舶以珍物与中国交市 B. . 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 .C. 当时从讷所议 . D. 某所,而母立于兹 .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聚书甚/多不减/秘阁至于图画/亦多异本/诸子莫能守其业/卒后寻亦散亡。

B.聚书甚多/不减秘阁/至于图画/亦多异本/诸子莫能守其业/卒后寻亦散亡。

C.聚书甚多不减/秘阁至于图画/亦多异本/诸子莫能守其业/卒后寻/亦散亡。

D.聚书甚/多不减秘阁/至于图画亦多异本/诸子莫能守/其业卒后/寻亦散亡。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方庆家世显赫,其祖随王褒入关;其父王弘直,秉性耿直,敢于劝谏;王方庆年少 有为,十六岁时就被任命为越王府参军。

B.武则天临朝当政时,王方庆官拜广州都督,他在任数载,为官清廉,对下属要求严 格,政绩卓异。得到时人的高度赞赏。

C.王方庆学问渊博,他议政或谏言,总能引经据典,如对在皇帝忌月上报战功时究竟 能不能奏乐,他据引典籍坚持要奏军乐。

D.王方庆正直敢言,武则天曾临幸万安山玉泉寺,因山路危险,她想让人用轿把她抬 上山,王方庆反对,认为皇上不能畏惧险难。

第II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尝就记室任希古受《史记》《汉书》。希古迁为太子舍人,方庆随之卒业。(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庆乃集止府僚,绝其交往,首领纵暴者悉绳之,由是境内清肃。(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的明诗,回答问题。(8分)

观书

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1)这首诗的中间两联,集中写了作者的哪些“观书”感受?(4分)

(2)这首诗的尾联使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简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孔子用“_______,________”评价《关雎》,认为文艺在抒发个人情感时要哀乐适度。

【关书于谦】

(2)《琵琶行》中,用月色侧面烘托琵琶女高超的弹奏技艺及艺术魅力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中,用““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展现了出征将士冲锋陷阵的英雄形象。

五、(12分)

16.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以“第一次物种大灭绝的原因”开头,概括物种大灭绝原因新解。不超过40字。(4分)

于谦诗词选录 - 25首
关书于谦(三)

于谦诗词选录

编者按语:今天上午讲课,引用了于谦的《咏煤炭》,下课后百度,发现正是于忠烈蒙冤559周年,特整理其诗词简介,以示纪念。

1、《咏煤炭》

凿开混沌得乌金, 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 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 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 不辞辛苦出山林。

2、《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3、《岳忠武王祠》

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

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

黄叶古祠寒雨积,清山荒冢白云多。

如何一别朱仙镇,不见将军奏凯歌。

【关书于谦】

4、《观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5、《荒村》

村落甚荒凉,年年苦旱蝗。

老翁佣纳债,稚子卖输粮。

壁破风生屋,梁颓月堕床。

那知牧民者,不肯报灾伤。

6、《入京》

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7、《古意》

妾颜如花命如叶,嫁得良人伤远别。

别来独自守空闺,夜夜焚香拜明月。

月缺重圆会有期,人生何得久别离。

愿将身托蟾蜍影,照见良人不寐时。

8、《拟吴侬曲(三首)》

忆郎直忆到如今,谁料恩深怨亦深。

刻木为鸡啼不得,元来有口却无心。

9、《拟吴侬曲(三首)》

忆郎忆得骨如柴,夜夜望郎郎不来。

乍吃黄连心自苦,花椒麻住口难开。

10、《拟吴侬曲(三首)》

侬在西边郎在东,深堂宅院几重重。

浮麦磨来难见面,厚纸糊窗不透风。

11、《除夜太原寒甚》

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

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

12、《惜春》

无计留春住,从教去复来。

明年花更好,只是老相催。

13、《春晓》

昼静暖风微,帘垂客到稀。

画梁双燕子,不敢傍人飞。

14、《春日登楼》

柳条如翠线,万缕织春愁。

遮断东风路,无缘入画楼。

【关书于谦】

15、《暮春小雨》

霏霏小雨不沾衣,细逐斜风密又稀。

好湿香尘粘柳絮,莫教零落送春归。

16、《平阳道中》

杨柳阴浓水鸟啼,豆花初放麦苗齐。

牙逢尽道今年好,四月平阳米价低。

17、《夏日忆西湖》

涌金门外柳如烟,西子湖头水拍天。

玉腕罗裙双荡桨,鸳鸯飞近采莲船。

18、《采莲曲》

朝采莲,暮采莲,莲花艳冶莲叶鲜。

花好容颜不常好,叶似罗裙怨秋早。

秋风浩荡吹碧波,绿怨红愁将奈何。

年年采莲逞颜色,采得莲花竟何益。

莲花虽好却无情,夫婿有情常作客。

万里关河归未得,争如池上锦鸳鸯,双去双来到头白。 采莲复采莲,采莲还可怜。

愿比莲花与莲叶,不论生死根相连。

19、《落花吟》

昨日花开树头红,今日花落树头空。

花开花落寻常事,未必皆因一夜风。

人生行乐须少年,老去看花亦可怜。

典衣沽酒花前饮,醉扫落花铺地眠。

风吹花落依芳草,翠点胭脂颜色好。

韶光有限蝶空忙,岁月无情人自老。

眼看春尽为花愁,可惜朱颜变白头。

莫遣花飞江上去,残红易逐水东流。

20、《题画》

江村昨夜西风起,木叶萧萧堕江水。

水边摐蓼正开花,妆点秋容画图里。

小舟一叶弄沧浪,钓得鲈鱼酒正香。

醉后狂歌惊宿雁,芦花两岸月苍苍。

21、《秋闺》

深闺夜胜年,刀尺如冰冷。

缝纫不成眠,辘轳响金井。

22、《北风吹》

北风吹,吹我庭前柏树枝。

树坚不怕风吹动,节操棱棱还自持,冰霜历尽心不移。 况复阳和景渐宜,闲花野草尚葳蕤,风吹柏枝将何为? 北风吹,能几时?

23、《到泽州》【关书于谦】

跃马天将暮,离山路转平。

川萦太行驿,树绕泽州城。

落日翻旗影,长风送鼓声。

孤云在天际,回首若为情。

24、《入塞 》

将军归来气如虎,十万貔貅争鼓舞。

凯歌驰入玉门关,邑屋参差认乡土。

兄弟亲戚远相迎,拥道拦街不得行。

喜报成悲还堕泪,共言此会是更生。

将军令严不得住,羽书催入京城去。

朝廷受赏却还家,父子夫妻保相聚。

人生从军可奈何,岁岁防边辛苦多。

不须更奏胡笳曲,请君听我《入塞歌》。

25、《望雨》

赤日行空暑气浮,炎风簸土几时休?

云霓久渴斯民望,廊庙当分圣主忧。

旱魃剿除消暑气,神龙鼓舞起灵湫。

挽将天上银河水,散作甘霖润九州。

26、《暮春遇雨》

暖风吹雨浥轻尘,满地飞花断送春。

莫上高楼凝望眼。天涯芳草正愁人。

观书翻译赏析_作者于谦
关书于谦(四)

<观书>作者是明代文学家于谦。其全诗如下: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观书翻译赏析_作者于谦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赏析]
该诗盛赞书之好处,极写读书之趣,作者于谦,是明代著名民族英雄、诗人。他生性刚直,博学多闻。他的勤学苦练精神与他的高风亮节一样名传后世。这首诗写诗人自我亲身体会,抒发喜爱读书之情,意趣高雅,风格率直,说理形象,颇有感染力。
诗的首联用拟人手法,将书卷比作多情的老朋友,。尾联以贵公子反衬,显示读书人书房四季如春的胜景。读书可以明理,可以赏景,可以观史,可以鉴人,真可谓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这美好之情之境,岂是玩物丧志的游手好闲者流所有以领略的!

爱国名人名言 关于爱国的诗句、古诗词、诗歌大全
关书于谦(五)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3、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4、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爱国名人名言 关于爱国的诗句、古诗词、诗歌大全。――<革命烈士诗抄・陈辉诗>

5、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

6、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诗>

7、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8、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9、愿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掊土。――宋・李清照

10、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11、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爱国名人名言 关于爱国的诗句、古诗词、诗歌大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2、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三国・曹植<杂诗六首>

13、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

1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

15、国人无爱国心者,

16、国既不国,家何能存?――<革命烈士诗抄・杨靖宇诗>

17、爱国不分先与后,徘徊终久误前程。――朱蕴山<赠台湾旧友>

18、捧出一颗丹心,献与亿兆生灵。――陶行知<不投降歌>

19、临患不忘国。――<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20、国耻未雪,何由成名?――唐・李白<独漉篇>

21、苟利国家生死似,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戌登程口占示家人>

22、祖国,我永远忠于你,为你献身,用我的琴声永远为你歌唱和战斗。――肖邦

23、匈奴不灭,无以家为!――<汉书・卫青霍去病传>

24、杀身有地初非惜,报国无时未免愁。――宋・陆游<登慧照寺小阁>

25、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指南录。扬子江>

26、一寸山河一寸金。――<金史。卢产伦传>

27、一身救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宋・陆游<夜泊水村>

28、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徐特立<怎样实施爱国主义教育>

29、丈夫当为国,破敌如摧山。――唐・韦应物<寄畅当>

30、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们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

31、忧国耻为睁眼瞎,挺身甘上断头台。――<革命烈士诗抄。熊亨瀚诗>

32、爱国如命,见义勇为。――蔡锷<致柏文蔚电>

33、爱国,是一种极高贵的感情活动。――茅盾<给青年作家的公开信>

34、爆裂同拚歼贼臣,男儿爱国已忘身。――秋瑾<吊吴烈士樾>

35、祖国陆沉人有责,天涯飘泊我无家。――秋瑾

36、要想着收咱失地,别忘了还我河山。――冯玉祥

37、在你把爱国之心从人类中间驱除之前,不会有一个太平的世界。――[英]萧伯纳

38、爱国者的话是最有价值的。――鲁迅<论辩的魂灵>

39、爱国的主要方法,就是要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谢觉哉<爱厂如家>

40、为祖国倒下的人,他的死是光荣的。――[古希腊]荷马<伊利昂记>

41、当他爱他的国家的时候,他的国家也尊重他。――[英]莎士比亚<科利奥兰纳斯>

42、我无论做什么,始终想着,只要我的精力允许的话,我就要首先为我的祖国服务。――[俄]巴甫洛夫<1935年工作的展望>

43、我是你的,我的祖国!都是你的,我的这心、这灵魂。――[匈牙利]裴多菲<我是匈亚利人>

44、国之步存,身将焉托?――蔡锷<讨袁通电>

45、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因为纵使我的祖国在耻辱之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匈牙利]裴多菲<我是匈牙利人>

46、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列宁

47、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周恩来

48、我们为祖国服务,也不能都采用同一方式,每个人应该按照资禀,各尽所能。――歌德

49、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毛泽东

50、我荣幸地从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

51、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徐特立

52、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赵博生

53、我是你的,我的祖国!都是你的,我的这心、这灵魂;假如我不爱你,我的祖国,我能爱哪一个人?――裴多菲

54、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

55、我无论做什么,始终在想着,只要我的精力允许我的话,我就要首先为我的祖国服务。――巴甫洛夫

56、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巴金

57、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苏霍姆林斯基

58、我的祖国,我为你歌唱,为这片自由可爱的土地歌唱。――[美]史密斯<美国>

59、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候。――唐・岑参<送人赴西安>

60、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61、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吕坤

62、只有热爱祖国,痛心祖国所受的严重苦难,憎恨敌人,这才给了我们参加斗争和取得胜利的力量。――阿・托尔斯泰

63、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

64、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

65、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陈毅

66、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

67、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

68、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周恩来

69、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华罗庚

70、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朱德

71、祖国更重于生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土地。――聂鲁达

72、我赞美目前的祖国,更要三倍地赞美它的将来。――马雅可夫斯基

73、热爱自己的祖国是理所当然的事。――海涅

74、爱国主义的力量多么伟大呀!在它面前,人的爱生之念,畏苦之情,算得是什么呢!在它面前,人本身也算得是什么呢!――车尔尼雪夫斯基

75、假如我是有一些能力的话,我就有义务把它献给祖国。――林耐

76、我有我的人格、良心,不是钱能买的。我的音乐,要献给祖国,献给劳动人民大众,为挽救民族危机服务。――冼星海

77、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讲演或是作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点点滴滴地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人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垦植。――傅雷

78、祖国,我永远忠于你,为你献身,用我的琴声永远为你歌唱和战斗。――肖邦

79、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80、为了国家的利益,使自己的一生边为有用的一生,纵然只能效绵薄之力,我也会热血沸腾。――果戈理

81、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8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83、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鲁迅

84、我重视祖国的利益,甚于自己的生命和我所珍爱的儿女。――[英]莎士比亚<科利奥兰纳斯>

85、凡是不爱自己国家的人,什么都不爱。――[英]拜论<福斯卡里父子>

86、报国寸心坚似铁。――宋・陆游<大雪歌>摘自:格言名言大全

87、轻生本为国,重气不关私。――南朝・江晖<雨雪曲>

88、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89、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90、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园>

91、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92、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唐・令狐楚<少年行>

93、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清・龚自珍<漫感>

94、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清・秋瑾<对酒>

95、四海翻腾云水路,五洲震荡风雷激。――毛泽东

96、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

97、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98、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毛泽东

99、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

100、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101、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102、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103、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04、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宋・陆游

105、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宋・陆游

106、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07、头颅肯使闲中老?祖国宁甘劫后灰?无限伤心家国恨,长歌慷慨莫徘徊。――秋瑾<柬某君>

108、爱国应该和爱自己的家一样。为了国家,不仅在牺牲财产,就是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这就是报国的大义。――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

109、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1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111、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受得了。――冰心

112、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陈辉

113、不辞艰险出夔门,救国图强一片心;莫谓东方皆落后,亚洲崛起有黄人。――吴玉章

114、要永远觉得祖国的土地是稳固地在你脚下,要与集体一起生活,要记住,是集体教育了你。那一天你若和集体脱离,那便是末路的开始。――奥斯特洛夫斯基

115、爱国心再和对敌人的仇恨用乘法乘起来――只有这样的爱国心才能导向胜利。――奥斯特洛夫斯基

116、一般就在部分之中,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也就不属于人类。――别林斯基

11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

118、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光荣的人注视着祖国的事业。――马蒂

119、一个没有祖国的人,像一个没有家的孩子,永远是孤独的。――尤今

12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日知录・正始>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ngyuleikaoshi/425439.html

    上一篇:夸父逐日fanyici

    下一篇:花瓣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