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鸟在线翻译

| 翻译 |

【www.guakaob.com--翻译】

《陶渊明集》英译审读意见
《归鸟在线翻译(一)

《陶渊明集》英译审读意见

受“大中华文库”编委会和湖南人民出版社委托,本人对汪榕培先生所译《陶渊明集》进行了审读,意见如下:

I. 审读时所采用的陶渊明作品集版本:

1,《陶渊明集注译》,熊治祁译注,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

2,《陶渊明集全译》,郭维森、包景诚译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3,《陶渊明集译注》,魏正申著,文津出版社,1994

4,《陶渊明集注》,金融鼎 编著,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

II. 对熊治祁译注的《陶渊明集译注》的审读意见:

1,该译注本比较忠实原文,译文流畅,文字优美。

2,值得商榷的地方:

(1) P.11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归林二首》标题中的“归林”应为“规林”。

(2) P.12 “高大的林木枝叶扶疏”一句应为“夏日的林木枝叶扶疏”。

(3) P.24 “我由此领悟到荷 的老翁”中的“荷 ”应为“荷 ”。

(4) P.48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中“田园日梦想,安得久离析”的

译文不够准确。“安得久离析”的意思应为“怎能忍受长时间的离别”。

(5) P.50 《归园田居五首》之一中的“方宅十余亩”一句意思有出入。“方宅”应指

宅地方圆,因为古时习惯上将住宅地基与周围的田园一起计算。

(6) P.51 《归园田居五首》之二中的“时复墟里人”应为“时复墟曲中”,意思为“经

常到村落的偏僻处”。

(7) P.58 《归鸟》中最后一节中“戢羽寒条”的意思应为“收起翅膀停息在寒枝上”。

“戢”:收敛;“寒条”:寒冬的树枝。

(8) P.59 《责子》倒数第四行“大儿子阿宣„„”应为“大儿子阿舒„„”

(9) P.92 《杂诗八首》之六“忽已亲此事”一句的译文“恍忽间已亲历人生万事”与

原文有出入,应为“转眼间自己也要亲历这种事”。

(10)P.104 《饮酒二十首》之一中“逝将不复遗”一句的译文“逝去的一切何必追根

究底!”理解有出入。“逝”在此为助词,“逝将”意为“定将”。该句的意思应为:“定将不再怀疑”。

(11)P.169 《于王抚军座送客》第一句“秋日凄且厉”的译文“秋天的太阳光色凄厉”

与其他版本的译文以及汪先生的英译本均有出入,应为“秋天里气寒风急”。

(12)P.210 《挽歌诗三首》之二 汪先生的英译稿在“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之

后还有“荒草无人眠/极视正茫茫”两句。贵州人民出版社所出《陶渊明集全译》中有此二句,请保持统一。

III. 对汪榕培英译稿审读的意见:

1.汪先生的英译稿非常出色,为今年来少见的优秀译文。它具有以下特点:

(1)非常忠实于原文。汪先生不仅有着非常扎实的古文功底,而且有着非常认真、严谨

的学术态度,因而对全文的理解非常精确。汪先生的学术态度是非常认真严肃的。在对照原文审读过程中,没有发现任何大的理解性误译情况。

(2)译文质量较高,语言通顺流畅,非常贴切。汪先生的译文不是字对字地硬套翻译

而是创造性地再现原著的风采。

(3)原文的诗体部分全部采用了英语格律诗的形式,而且解决了压韵问题,这是非常难

能可贵的,也是该译本最出色的地方。汪先生深厚的英文功底很好地再现了陶渊明

平淡自然、感情真挚的原貌。

2.不足之处:

有些地方存在“因音损义”的现象。如:

P.9 《和郭主簿二首》其一中“卧起弄书琴”一句的译文“By reading books and playing lutes all day”就是为了解决英文诗歌的抑扬格律问题而出现了意思的偏差。这里的“琴”应为“zither”,而非“lute”。“Zither”指卧式琴,如古琴、瑟、筝等,而“lute”则指琵琶、月琴等形状的弹拨乐器。同样的问题出现在P.72《拟古九首》其八“路旁两高坟/伯牙与庄周”的英译中:“Gone is Bo-ya, who played lute for his friend”。

3.具体有待商榷的地方:

(1)P.3 “厉夜生子/遽而求火”的英译“The leper is eager to fetch a light/When he has got a son”不够清楚。

(2)P.7 《杂诗四首》其二中的“泛舟拟董司/悲风激我怀”与其他版本有出入。其他版本均为“沉阴拟熏麝/寒气激我怀”。

(3)P.7 最后一行“我行未云远/回顾惨风凉”的英译“On missions not too far away from my home/ Cold winds blew hard when I began my roam.”意思与原文有较大出入。“未云远”一词的意思为“不久”,而非“不远”。熊译意思更准确。

(4)P.8 《杂诗四首》中文第一行的“袅袅”应为“ ”。

(5)P.8 “乔柯何可倚”一句“How can it grows taller than the average”中的“grows”应为“grow”。

(6)P.17 《停云》序中的“樽”似乎应译为“vessel”或“goblet”,而非“jar”。

【《归鸟在线翻译】

(7)P.17 《停云》中“竞朋亲好/以怡余情”一句的中文和英译意思均与其他版本有较大出入,请确定。

(8)P.19 《时运》中“延目中流”一句的英译中漏了单词。

(9)P.25 《已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中“安得久离析”一句后的“?”应为“。”。

(10)P.29 《归鸟》中“翻翮求心”的英译“They turn around to seek the trees”一句与原文出入较大。

(11)P.35 《与殷晋安别》“夜宿酬清话”一句中的“夜宿”为“连宿两夜”,因此“from night to night”似乎过多。

(12)P.35《与殷晋安别》“薄作少时邻”一句中的“少时”未能表达出来。

(13)P.35《与殷晋安别》“亦知当乖分”的英译不够精确。

(14)P.40 《和刘柴桑》第一句“山泽久见招”,汪译正确,但与熊本不统一。

(15)P.40 《和刘柴桑》中“弱女虽非男”英译“Although my dainty daughter is not a boy”有误。这里的“my”应为“your”。陶渊明在此劝慰刘柴桑,因为刘只有女儿,没有男孩。

(16)P.41 《酬刘柴桑》中“榈庭多落叶”一句的英译不够准确,有待进一步推敲。

(17)P.44 《杂诗八首》之六中“有子不留金”这英译“For my sons I’d better leave gold behind”与原文有出入,可能是打印时漏了否定词“no”或“not”。

(18)P.45 《杂诗八首》之八中“躬亲未曾替”的中文意思应为“亲自耕种从未停止过”。熊的中文本翻译正确。英译“Farm work, however, is not of doubtful good”虽然押韵,但与原文意思出入较大。

(19)P.50 《饮酒二十首》序言中漏译了“纸墨遂多,辞无诠次”一句。下一句的英译“I ask an old friend of mine to copy the disorderly papers serve as my better entertainment”不通,请再斟酌。

(20)P.53 《饮酒二十首》其九“田父有好怀”一句的中文意思应为“老农带着好意来访”,英译“The farmer came because he knew my name”与原文意思出入较大。

(21)P.62 《岁暮和张常侍》第一句“市朝凄旧人”一句的英译意思与熊本有较大出入,请确定。

(22)P.63 《九日闲居》中“尘爵耻虚 ”一句英译最后一个单词“jars”应为“jar”。下一句“寒华徒自荣”英译“Chrysanthemums bloom `in vain as they are”中“in”前面的“`”符号应省去。

(23)P.64 《咏贫士七首》其一“量力守故辄/岂不寒与饥”应为“量力守故辙”。这两句的英译意思与熊本译文意思出入较大,望统一。

(24)P.65 《咏贫士七首》其三“重华去我久”一句的英译“The good old days have long since passed its prime”中的“its”是否正确,请斟酌。

(25)P.67 《游斜川》第一句“开岁倏五十”应为“开岁倏五日”,英译有误。

(26)P.67 《游斜川》“提壶接宾侣”英译“We pass the goblin from one to the other”中的“goblin”似乎应为“goblet”。

(27)P.71 《拟古九首》其六“装束既有日”一句英译“I’ve got thing ready for the trip some day”中的“thing”应为“things”。

(28)P.73 《桃花源记》英译第一句“In the years of Taioyuan”中的“Taioyuan”应为“Taiyuan”。

(29)P.75 《述酒》“流泪抱中叹/倾耳听司晨”,英译“With tears in eyes, he sighed with deepest woe”中的“he”与熊本及其他版本中的“我”不一致,请斟酌。

(30)P.83 《答庞将军》序中“冬春再交”一句熊译为“至今已过去两年”,英译为“one year has already passed”,其他版本中两种解释都有,请保持统一。

(31)P.89 《赠长沙公》第一行 “The duke of Changsha and I are both descendants”后漏了“of”。

(32)P.89 “於穆令族/允构斯堂”于原文意思出入较大。

(33)P.91 《有会而作》序中第三行“amine year”应为“famine year”,倒数第二行中的“Thought”的“T”不用大写。

(34)P.93 《挽歌诗三首》其二多了两句:“荒草无人眠/极视正茫茫”。请与熊本保持一致。

(35)P.101 正文第四行中的“Xinchang County”应为“Xinyang County”。

(36)P.101 正文第九行中的“in that time”应为“at that time”。

(37)P.101 正文第十二行中的“my grandfather enjoyed a high fame only in …”中漏了“not”,应为“my grandfather enjoyed a high fame not only in …”。

(38)P.102 L3 “举秀才”英译“my grandfather served to recommending scholars for government service”一句与熊本及其他中文本解释有较大出入,请斟酌。【《归鸟在线翻译】

(39)P.102 倒数第8行中的“promotede”应为“promoted”。

(40)P.102 倒数第5行中的“Mountain drink”应为“Mountain to drink”。

(41)P.103 L5 中“as the flute musin”应为“as the flute music”。

(42)P.103 倒数第8行中的“mymind”应为“my mind”。

(43)P.104 L3 “To be faithful and filial are universal virtues; to be simple and peaceful are the gentlemanly traits.”一句中的“are”是否正确,请斟酌。

(44)P.104 L5 “While the common people no longer stick to honesty and modesty, while the merchants and officials strive for fame and wealth.”一句是否正确,请斟酌。

(45)P.104 赋的第一行“Everything in the world is nurtured by the essence of anture”一

句中的“anture”应为“nature”。

(46)P.105 L8 “Alas! How often men slanders those with different views”一句中的“slanders”应为“slander”。

(47)P.106 L12 “Enlisted in the army at the age of fiftee”中的“fiftee”应为“fifteen”。

(48)P.107 《归去来兮辞》序中第11行“Although I was threatened by hunger and cold, I was further afficted by acting against my wishes.”一句中的“afficted”应为“afflicted”。序的最后一句中的“in November in the first year of Yisi”应为“in November in the first year of Yixi”或“in November of the year Yisi”。辞部分的第5行“I have realized that there is no remody for the past”一句中的“remody”应为“remedy”。

(49)P.108 L2 “When I enter the house hand in with my young son”应为“When I enter the house hand in hand with my young son”。L14 “When the dim sun is about to swet in the west”应为“When the dim sun is about to set in the west”。L18 “Since the world and me are in discord”应为“Since the world and I are in discord”。

(50)P.110 L2 “bybowing”应为“by bowing”。L5 “your orphans is”应为“your orphan is”。 L15 “you and me lived together”应为“you and I lived together”。

(51)P.111 L1 “On this day of August 19th of the seventh year of Xinghai in the Jin Dynasty”应为“On this day of August 19th of the seventh year of Yisi in the Jin Dynasty”。L.8 “You give priority to others … You never care about personal … You always carry a mild … ”三句应为过去时态,与其他句子保持一致。Para.3 L1 “You and me … ”应为“You and I …”。 L2 “… we cherished a deep affection and friedship”中的“friedship”应为“friendship”。 L5 “each other with soothing advices”中的“advices”应为“advice”。 L8 “… keeping me company and neglecting the sners of the world”中的“sner”应为“sneer”。 该页倒数第六行中的“I shal”应为“I shall”;倒数第4行中的“Who can tell when Jingyuanwill”应为“Who can tell when Jingyuan will”。

(52)P.113 序中“… I wrote the some comments”中的“the”为多余,请删除。《夷齐》第1行“Both modestly declined the throne”最好改成“Both modestly declining the throne”。《箕子》倒数第2行“As to his song about the dethrowned king,”中的“dethrown”应为“dethroned”。《管鲍》第3行“Men talk about friedship when they first meet”中的“friedship”应为“friendship”。

(53)P.115 《韩非》第1、2行中的“firs”应为“furs”。

(54)P.119 L3 “He is fond reading but … ”应为“He is fond of reading but …”。该段倒数第3行“He often amuse himself …”应为“He often amuses himself …”。倒数第2行“… ready to spend his whole like in this manner”中的“like”应为“life”。

(55)P.120 倒数第14行“but I asm afraid …”应为“but I am afraid …”。倒数第10行“what what am I to say about it?”应为“but what am I to say about it?”。倒数第9行“Man to man the owrld over are brothers.”中的“owrld”应为“world”。倒数第4行“… and lived to the age eighty”应为“… and lived to the age of eighty”。

(56)P.122 第2段第4行“I used to sing as I walked and caried firewood on my back”中的“caried”应为“carried”。倒数第3行“ … was contented when I played the lutes”中的“lutes”应为“zither”,因为原文已经提到为“七弦”。第3段倒数第2行“for I have attained my ideal of living in the countryside now that I am at the end of my life”中的“now that I am at the end of my life”为多余。第4段第1行“death is entirely different ffrom life”中的“ffrom”应为“from”。第3行“… and quiet my soul”是否可以改成“… and soothe my soul”?

IV. 建议:

1.由于该译本为目前最佳选择,而且在各个方面都非常出色,建议采用。

2.“审读记录”请汪先生过目。

3.中文排版时一定要注意对排的位置。

审读人: 路旦俊 2002/8/16

初二杜甫诗三首原文及翻译
《归鸟在线翻译(二)

《望岳》(东岳泰山)

岱(dài)宗夫(fú)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zì)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翻译:

五岳之首泰山的景象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看不尽它的青色。

大自然把山岳的奇异景象全都赋予了泰山,它使山南山北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层层云升腾,跳荡心胸,飞鸟归山,映入眼帘。

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那时眺望,四周重重山峦定会看起来显得渺小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翻译: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

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

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

家在 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

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

老翁越墙走, 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 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 出入无完裙。【《归鸟在线翻译】

老妪力虽衰, 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

差役吼叫多么凶狠,老妇人啼哭多么痛苦!

翻译:

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在晚上来抓人。老头越过墙逃跑,老妇出门去察看。 差役吼叫多么凶狠,老妇人啼哭多么痛苦!

我听到老妇人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三个儿子应征防守邺城。一个儿子捎信回来,两个儿子最近作战死亡。活着的人暂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永远完了!家里再没有别的男丁,只有还在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出出进进没有完整的衣服。老妇我力气虽然衰弱,请让我跟随你在今晚回兵营去,赶快应征到河南去服役,还能够为军队准备明天的早饭。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没有了,好像听到了有人隐隐约约地哭。天亮了,我登程赶路,只能同那个老头告别。

中心思想:

《石壕吏》这首叙事诗,叙述官吏夜捉人,老妇啼诉语言和她的被捉 ,表现出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造成的严重灾难,体现了诗人对苦难人民的深刻同情。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归鸟在线翻译(三)

《桃花源记》原文及译文

【《归鸟在线翻译】

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木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着溪流两岸,长达几百走,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香草鲜艳美丽,坠落的花瓣繁多交杂。渔人很惊异这种美景。再往前走,想走完那片桃林。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看见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亮。渔人就丢下小船,从洞口进去。开始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走,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

桃源中人看见渔人,于是很惊奇,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他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前代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写出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再从这里出去过,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这渔人一件件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那些人听罢都感叹惊讶。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和饭菜来招待。渔人住了几天,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说啊。”

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作了标记。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寻找先前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没有再找到原来的路。

南阳刘子骥,是个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高兴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病死了。后来就没有探访的人了。

《陋室铭》原文及译文

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著名了。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灵异了。这虽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简陋了)。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与我谈笑的是博学的人,往来的没有不懂学问的人。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爱莲说》原文及译文

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水上和陆地上草本木本的花中,可以喜爱的有很多。晋代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我唯独喜欢莲花,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淤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的洗涤后,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是贯通的,外形是笔直的,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传播得越远越清幽,它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它们,却不可靠近去玩弄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的花;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感叹词,在此作助词,以加重语气。)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

特点:文章托物言志,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与赞美,歌颂它坚贞不渝,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最突出的艺术手法是衬托,用菊正面衬托,用牡丹反面衬托。

《大道之行也》原文和翻译

原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因此人们不仅仅奉养自己的父母,不仅仅抚育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使壮年人能为社会效力,使孩子健康成长,使老而无妻、老而无夫、幼而无父、老而无子、残疾的人都有人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却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是所谓的理想社会。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五岳之首的泰山啊,怎么样?那一脉苍莽的青色横亘在齐鲁无尽无了。天地间的神奇峻秀啊,都在这一山凝结聚绕,那山北山南一边暗一边明,判若黄昏和晨晓。看峰峦层云迭起,胸中一阵阵荡涤波涛,睁裂双眼目送那渐入山林的点点归鸟。啊,将来我一定要登上的峰巅站得高高,俯首一览,啊,众山匍伏在山脚下是那么渺小。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归鸟在线翻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故国沦亡,空对着山河依旧,春光寂寞,荒城中草木丛深。

感伤时局,见花开常常洒泪,怅恨别离,闻鸟鸣每每惊心。

愁看这漫天烽火,早又阳春三月,珍重那远方家信,漫道片纸万金。

独立苍茫,无言搔首,白发稀疏,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译文】(我)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夜里来抓壮丁。

老人越墙逃走,老妇走出来查看情况。

差役吼得多么凶狠啊!老妇人啼哭得多么可怜啊!

(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湘州服役。

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两个儿子最近刚刚战死。

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

(我)家里再也没有其他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孙子。

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改嫁,(他母亲)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 老妇(我)虽然年老力衰,但请让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

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消失了,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声。

(诗人)天亮登程赶路的时候,只同那个老头儿告别(老妇已经被抓去服役了)。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 在三峡的七百里中,两岸山连着山,几乎没有半点空隙。层层叠叠的山岩峰峦,遮蔽了天空,挡住了日光。假如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到了夏季,大水漫上两岸的丘陵,上行、下行的水路都断绝了。有时皇帝有诏命必须火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动身,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的路程,即使骑上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

飞翔,也没有如此迅速。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两岸山色。极为陡峭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姿态奇特的柏树,大小瀑布,在那里飞射冲刷,江水清澈,树木繁盛,群山峻峭,绿草丰茂,确实很有趣味。每逢雨后初晴或霜天清晨,树林山涧冷落而萧索,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声鸣叫,声音连续不断,异常凄厉。回响在空旷的山谷中,很长时间才消失。所以打鱼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答谢中书书 陶景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 山川之美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译文】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山峰直插云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下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héng),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里,(我)解开衣服准备睡觉,皎洁的月光照进了窗(门户)户,(我)高兴地起来走动。(我)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寻找我的好友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漫步。 月光照在院子里,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有水草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晚上没有月亮?哪一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们俩一样清闲的人罢了。

湖心亭看雪 张岱【《归鸟在线翻译】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在杭州西湖。下了三天大雪,湖中游人全无,连鸟声也都听不见了。这一天天刚刚亮,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皮袍,带着火炉,一个人去湖心亭欣赏雪景。树挂晶莹,白气弥漫,天、云、山、水,上上下下一片雪白。湖上能见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一道淡淡的痕迹,湖心亭是一片白中的一点,和我的船像一片漂在湖中的草叶,船上的人像两三粒小小的芥子,唯此而已。

到了湖心亭上,已经有两个人铺着毡席,对坐在那儿,一个小仆人烧着酒炉,炉上的酒

正在沸腾。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地说:“湖中哪能还有这样赏雪的痴情人!”拉着我一同喝酒。我勉强喝了三大杯就告别。问他们的姓名,原是金陵人在此地作客。我走上自己船的时候,替我驾船的人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先生痴,还有像你一样痴的人。”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译文】 南山下有我种的豆地,杂草丛生而豆苗却稀少。

早晨起来到地里清除杂草,傍晚顶着月色扛着锄头回家。

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夕阳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服。

衣服沾湿了并没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一随轻车简从,将去宣慰将士护疆守边,奉使前行啊,车轮辘辘辗过居延。 恰是路边的蓬草,随风飘转出了汉朝的世界,又如那天际的大雁,翱翔北飞进入胡人的穹天。只见──灿黄无限的沙漠,挺拔着一柱,灰黑直聚的燧烟,横卧如带的黄河,正低悬着一团,落日火红的苍凉与浑圆。行程迢迢啊,终于到达萧关,恰逢侦察骑兵禀报──守将正在燕然前线。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译文】 诗人乘舟顺流而下,经过漫长的水路,来到荆门之外。山已经到了尽头,江水就在这大荒野地上奔流,浩浩漫漫。皎洁的明月在空中流转,如同飞在空中的明镜。云气勃郁,在大江面上变幻莫测,如同海市蜃楼一般。虽然进入异地,我仍然依恋着故乡的水水山山,不远万里,一直伴着我这位游子。

登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 传说中的仙人驾黄鹤离去,这个地方只留下了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不会返回,几千年过去了,只留下了白云在这里飘荡。

白日下汉江(平原)之碧树清晰可数,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

日已黄昏却不知何处是我的家乡?面对江面上弥漫的茫茫烟波,让我愁绪油然而生。

归鸟翻译赏析_作者陶渊明
《归鸟在线翻译(四)

<归鸟>作者为唐代文学家陶渊明。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翼翼归鸟,相林徘徊。
岂思失路,欣及旧栖。
虽无昔侣,众声每谐。归鸟翻译赏析_作者陶渊明
日夕气清,悠然其怀。
[译文]
远方的归鸟啊,在树林间来回飞翔。难道是因为思念失去的路途,欣然地栖息在以前的树枝上。虽然已经没有以前的伴侣了,可是所有鸟儿的声音不都是和我唱和吗?和煦的阳光清新的空气,让我觉得的心觉得非常的自在自得。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ngyuleikaoshi/455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