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恋爱的诗词

| 大学英语三级 |

【www.guakaob.com--大学英语三级】

《一生和诗词谈恋爱》
谈恋爱的诗词 第一篇

一辈子和诗词谈恋爱

作者:赵晓兰 来源:读者杂志

叶嘉莹,号迦陵。1924年出生于北京,1945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1991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1993年受邀担任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

叶嘉莹是蜚声中外的学者,且不说诗词创作、理论研究,光是教书育人这一项,教了70年书的她,培养出无数人才,如今90岁高龄仍站在讲台之上,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功不可没。著名红学家冯其庸称赞叶嘉莹讲解诗词“阐说精妙,启发无穷”;学生们说“老师不但写诗是天才,讲诗也是天才”;更有人无限仰慕地说:“她站在那里,就是对古典诗歌最好的注解。”

“新知识、旧道德”的启蒙教育

台湾诗人痖弦形容叶嘉莹“意暖而神寒”,是“空谷幽兰一般的人物”。这种气质的形成,和叶嘉莹从小所受的教育不无关系。她出生在北京的一个大家族,本姓叶赫那拉,祖上是蒙古裔的满族人。叶嘉莹的父母对她采取的是“新知识、旧道德”的家庭教育,虽然准许她去学校读书,但生活上对她约束极严。她被关在四合院里长大,甚少与外界接触。封闭的庭院,在她眼里却是一个自足的小世界,窗前的修竹、阶下的菊花,都成了她即景生情吟咏的对象,也让她自小养成了内向文静、幽微深远的性格。

父亲教叶嘉莹认字读书,开蒙的第一本教材就是《论语》。当她读到“朝闻道,夕死可矣”,幼小的心灵极受震撼:“道”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为了它竟可以舍弃生命?对于圣贤之书,叶嘉莹强调必须真正用心去读,并且贯彻到行动中去。“现在的年轻人只是?入乎耳,出乎口?,那是不行的,圣贤的语言在你身体里根本没发生任何作用。?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那才是对的。”叶嘉莹对记者说。

圣贤之书让她相信,宇宙之间自有一种属“灵”的东西存在,当人生困厄降临时,便多了应对的力量。读初中二年级时,北京被日本人占领,叶嘉莹整年吃不到白米白面,只能吃一种混合面。“酸酸臭臭的,又干又粗糙的渣滓,老舍《四世同堂》里,祁老先生的曾孙女宁愿饿死也不吃。”但是叶嘉莹没有怨言,拌上最咸的酱吃下去。

1941年,叶嘉莹才17岁,父亲远在后方,失去音讯,母亲忧思成疾去世,身为家中长女,她还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弟弟。幸而当时有伯父伯母的关照,她的学业并没有中断,还如愿考上了辅仁大学。精于古典文学的伯父十分欣赏她的天分,并引导她走上诗词创作、研究的道路。

另一个对她产生一辈子影响的人,是她在辅仁大学的恩师顾随先生。叶嘉莹至今保存着老师当年写给她的信。老师希望叶嘉莹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别有开发,能自建树”。信是用漂亮的繁体行草书写,叶嘉莹保存至今。读书时,她对顾先生的一字一句都舍不得错过,

记下了厚厚的8本听课笔记,在颠沛流离中始终妥善保存。后来,她把笔记都交给了顾随的女儿顾之京,并一起整理成书。这是叶嘉莹认为自己这辈子做的最有价值的事情之一。 风雨逼人一世来

叶嘉莹曾说,她的一生都不是自己的选择,从来都是命运把她推往何处就是何处。“让念书,也就念了。毕业后让教中学,也就教了。一位老师欣赏我,把他弟弟介绍给我,后来也就结了婚。”

刚开始教书时,生活清苦。冬天,叶嘉莹里面穿着大棉袄,外面穿一件布做的长衫。因为骑车,天长日久,衣服的后面磨破了,她就打着个大补丁去上课。“只要我讲课讲得好,学生对我一样尊敬。”她有这种信念,因为她记得《论语》中说过:“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士”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无恒产而有恒心”,即便一无所有,内心仍保有高洁的品德和操守。

叶嘉莹的丈夫是国民党海军教官,婚后不久,她就跟着丈夫去了南方,1948年又随国民党撤退到台湾。颠沛流离中,她写下这样的诗句:“转蓬辞故土,离乱断乡根。”个人命运在大时代面前被彻底改写,她从此背井离乡。

1949年年末,他们的大女儿才4个月,台湾的白色恐怖弥漫开来,丈夫因被怀疑是“匪谍”而被抓。不久后,叶嘉莹任教的中学,从校长到老师都被认为有思想问题,全部被审查。叶嘉莹没了工作,只好投奔丈夫的姐姐。夜里,在主人家的走廊上铺个地铺;中午,为了避免孩子打扰主人午休,叶嘉莹不得不出门,在烈日之下抱着女儿在树荫底下徘徊。

3年后丈夫出狱,性情却大变,经常不可理喻地暴怒,妻子成了他首当其冲的发泄对象。本来,生活的重担已把叶嘉莹压得透不过气,丈夫又加重了她的身心负担。她经常噩梦连连,近乎窒息,甚至有过轻生的念头。在绝望中,她只有“把自己一部分的精神感情完全杀死,才有勇气生存下来”。

后来,经师友介绍,叶嘉莹到淡江、辅仁、台大3所大学任教。生下小女儿后,她没能好好休养,身体不堪重负,又染上哮喘,每天下课回家,都会感到胸部隐隐作痛,身体似已被掏空。她想起了王国维《水龙吟》中的句子“开时不与人看,如何一霎蒙蒙坠”,不免自伤。

后来,王安石的一首诗,给了叶嘉莹一抹精神的灵光。她记得诗是这样写的:“风吹瓦堕屋,正打破我头。瓦亦自破碎,匪独我血流。众生造众业,各有一机抽,世莫嗔此瓦,此瓦不自由。”后来她发现,自己的记诵与原诗并不完全相合,但她默默要求自己:不要怨天尤人,对待郁郁不得志的丈夫,也要宽容忍让。而这一忍,就是一辈子。这位情感丰富的女诗人,尽管深谙诗词中的儿女情长,自己却从未真正恋爱过。她的小女儿说,母亲一辈子都在和诗词谈恋爱。

以悲观之心情过乐观之生活

由于出色的教学成就,叶嘉莹的名声散播开来,她获得了台湾大学的教授职位。1966年,叶嘉莹受邀赴美国密歇根大学及哈佛大学讲学,后又接受了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聘请,在温哥华定居下来。

在异国他乡用英语授课,叶嘉莹一方面大量阅读西方文论,另一方面,她有自己独特的讲课方法。她对学生说:“诗歌是有生命的,我的英文也许不够好,我的文法、发音或许不够准确,但我讲一首诗,会把我所体会到的其中的生命感情讲出来。”她发自内心的真诚超越了语言和国界,在异国他乡让无数人爱上了中国古典诗词。

在拿到学校的终身聘书后,叶嘉莹以为自此就能安稳度日了,不料却再生变故。1976年,她的大女儿和女婿遭遇车祸,双双亡故。她强忍着悲痛为女儿女婿料理完后事,把自己关在家里,拒绝接触外面的一切。在这期间,她写下了10首《哭女诗》。

诗词不仅帮助叶嘉莹排解悲痛,更给予她走出这种生死劫难的力量。1977年,她终于有机会回到阔别已久的祖国大陆。在火车上看到有年轻人捧读《唐诗三百首》,她觉得,尽管这个民族历经劫难,但诗歌的灵魂未死。叶嘉莹重新燃起了内心的激情,决心回国。 从1979年开始,叶嘉莹每年自费回国,在各地高校讲授诗词。当时“文革”刚结束,传统文化断层严重,学生们内心对于学习古典诗歌有着极大的渴求。很多教授还在用陈旧的阶级分析法解释诗歌,叶嘉莹却讲解诗歌的“兴发感动”,并旁征博引,令学生们激动万分。 课堂上反响热烈,连叶嘉莹自己也完全沉浸其中了。“白昼谈诗夜讲词,诸生与我共成痴。”经原辅仁大学外文系教师李霁野介绍,她来到南开大学,就此与南开结下深深的情缘。到了快退休的年纪,叶嘉莹却用讲学把生命填得满满的,她想起老师顾随先生说过的话:“一个人要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心情过乐观之生活。”重新焕发的热情,让她抛却了“小我”的狭隘和无常。

诗歌使人心不死

叶嘉莹写过:“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对她来说,“报国”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教书育人。讲课时,不管学生是初中生还是研究者,她一定尽己所能,把古典诗词的好处讲出来。对她来说,这不仅是对不对得起学生的事,更是“对不对得起杜甫、辛弃疾”的事情。 从20世纪40年代就开始教书,叶嘉莹的好多学生现在都是80多岁的老人了。今年她90岁生日时,有学生打电话给她,说很抱歉,老师的寿辰来不了了,因为已经不能走路了。叶嘉莹用自己澎湃的热情,深深感染了遍布世界各地的学生。台湾作家陈映真曾经回忆:“叶教授能在一整堂课中以珠玑般优美的语言、条理清晰的讲解,使学生在高度审美的语言境界中,忘我地随着她在中国古典诗词巍峨光辉的殿阙中,到处惊叹艺术和文学之美。”

也有学生问过叶嘉莹:“叶先生您讲的诗词很好听,我也很爱听,可这对我们的实际生活有什么帮助呢?”她这样回答:“你听了我的课,当然不能用来评职称,也不会加工资。可是,?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古典诗词中蓄积了古代伟大诗人的所有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诵读古典诗词,可以让你的心灵不死。”

2013年之前,叶嘉莹几乎每年都要在北美和中国之间来回奔波,不过,南开大学已然成为她从事古典诗词研究和推广的重要基地。早在11年前,叶嘉莹就受邀担任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不久前,有热爱中国诗词的友人听说她今后将定居南开,决定捐资,与南开合作为她兴建了一栋集科研、办公、教学、生活于一体的小楼,定名为“迦陵学舍”。 如今,叶嘉莹正在从事一项浩繁的工程。“我教书70年,历年的讲课、讲演的录音,有2000小时以上。”她指指家里摞着的一个个行李箱,“这些都是我带回来的历年的讲课录音和录像。”学生们正在帮助她整理成书。她的著作文白相杂,理论性强,而讲课时深入浅出,整理出来更利于向读者普及。

晚年的叶嘉莹将传承古典文化作为自己的责任。在她看来,“人生总有一天会像燃烧的火柴一样化为灰烬,如果让这有限的生命之火为点燃其他木柴而继续燃烧,这火种就会长久地流传下去,所以古人常说?薪尽火传?。有人曾劝我,年纪慢慢大了,该多写点书,少教些课。这话也有道理,可是当面的传达才更富有感发的生命力。如果到了那么一天,我愿意我的生命结束在讲台上……”

叶嘉莹说人生最大的困难,是找到意义和价值。这难题,她早已解开。

(莹莹摘自《环球人物》2014年第14期)

《浅谈《诗经》中的恋爱诗》
谈恋爱的诗词 第二篇

浅析《诗经》中的恋爱诗

摘要:《诗经》是我国第一部乐歌总集,开启了中国爱情文学的传统。其中风诗中着墨描写了男女之间的婚姻恋爱。这一类婚恋诗表达的内容、形象各异,较全面地表现了那个时代男女的恋爱生活。有劳动人民真挚、纯洁、愉快的爱情,有男女间的漫漫相思,有幽期密会的甜蜜;有对封建礼教束缚的强烈反抗,也有嗟叹弃妇的哀怨。通过对爱情的描写,表现了古代人们对于感情生活的淳朴、热烈,及对幸福生活的大胆追求和爱情自由的向往。本文将根据阅读过的相关恋爱诗,阐释个人对《诗经》恋爱诗内容上的理解。

【谈恋爱的诗词】

关键词:诗经;恋爱诗;爱情;思想内容

《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内容包括风、雅、颂三个部分。其所编辑的是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多年间的诗作。其精华则是民歌部分(国风和小雅中一些诗歌)。朱熹在《诗集传》中写道:“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由此可见国风中的大量诗歌是以男女恋爱作为题材的,且艺术价值极高。《诗经》中的恋爱诗各言其情,有男女间两情相悦的欢乐、有幽期密会的甜蜜、有男女间苦苦的相思、有虚无缥缈的若即若离的爱慕、也有为爱反抗的刚烈,弃妇无言的哀怨。下面就大致对上述方面结合具体的诗歌进行赏析。

爱情,是人与人之间微妙的情感沟通,狭义上表现为男女之间的纯洁的心灵融合。《诗经》里描绘的每一首恋爱诗,都是一幅动人画卷。其动人之处在于将感人至深的情感融汇于富有韵律感的短短几句里,却情真意切,给人以灵魂深处的触动。

如《召南·野有死麕》中描绘的是一对青年男女在郊外互表爱情,男女相悦的情景。文中以“野有死麕”开头,“吉士”英勇善猎,并将战利品作为向女子求爱的礼物,“女子怀春,吉士诱之”,最后“吉士”凭借勇敢和才能获得了女子的青睐。诗并没有重点描写男女的深情,而是将读者置身于野外林间,以女子温婉的话结尾:“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表现男女的亲昵,一场喜剧悄悄展现。

读《邶风·静女》,则会因细腻而形象的幽会而怦然心动,诗中用另一种表现形式描写了男女相悦佳期密会的情景,形象而细腻地刻画了恋人热恋中特有的

心理活动。幽会,对于热恋中的青年男女来说,是多么富有神秘色彩和诱惑力,并且女子既“姝”又“娈”,本就迫不及待,但是诗人却宕开一笔,女子“爱而不见”藏了起来,男子焦急地“搔首踟躇”,文章曲折跌宕,最后等到女子“贻我彤管”才让人会心一笑,女子无意间赠送的朴素的茅草,被男子感慨“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可见物因人美,青年男女间互相爱慕之情更加浓郁、纯洁,堪称天籁。

男女间情意浓浓固然让人欣喜祝福,虽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但因现实的阻隔分离而生的相思苦楚却令人倍加煎熬,于是便有了漫长的等待与无尽的相思。《郑风·子衿》描绘的就是一种几近心碎的相思之苦。“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好一个一日不见如隔三月!女子苦苦思念翘盼男子的音讯,在城阙上踱来踱去,眺望远方,迟迟等不到男子。于是陷入无尽的相思,想起男子的衣襟,只因一日不见,便思念入骨。女子的悠悠相思情,让人读后余味无穷。

思念太苦,但爱情本是不易,唯有经得起考验的爱情才能幸福。如《周南·关雎》,《诗经》中的第一篇,也算是我国最古老的情歌。全诗以男子的口吻,歌颂了其对一采荇女子深切的爱慕之情。“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幅淑女采荇图在我们面前悠悠展开,女子灵巧的双手,优雅的身姿拨动着男子的情弦。男子深情地凝视着女子“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毛之”,继而“寤寐思服”、“辗转反侧”而夜夜不能眠。但女子是那样的美好,引得男子愿与其琴瑟和鸣、钟鼓欢腾。全诗痛苦与欢乐交织,波澜起伏将男子求爱之不易描绘得淋漓尽致,更表现了男子对女子感情的真挚及对爱情的执着,难怪在过去的时代里,此诗常作庆贺新婚的乐歌伴奏了!

比起《关雎》中的“辗转反侧”,《秦风·蒹葭》中的男子面对虚无缥缈的思慕,怕要苦恼得多了。因为男子对伊人苦苦执着追求,却始终可望而不可即。全诗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起兴,形式上一叠三唱,全诗开头给人以清冷的感觉,塑造了神秘飘渺的意境,也为男子对伊人上下求索而始终不得的迷离恍惚铺垫,男子几经“溯洄”“溯游”追寻,伊人却若即若离,似隐若现,可无论如何努力都到达不了伊人身边,欲索而不得的苦恼心情跃然于纸上,韵味无穷。

读《诗经》中的恋爱诗,让人的心情时而欣喜时而焦躁,如《郑风·将仲子》中的女子,因为封建礼教而心生畏惧,不敢大胆地表露自己对爱人的心态,让读者为其捏了一把汗。诗中的女子含蓄地表达了另一种对待爱情的态度:男女相爱,却因封建礼教而产生既爱又恨的矛盾、苦恼。诗以女子独白的方式,将其矛盾的心理描绘得淋漓尽致。“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诗开头是情意深长的祈使句,女子细心告诫仲子不要“逾墙”、“逾里”,不要折“我树杞”,只因人言可畏,“畏我父母”、“畏我诸兄”、“畏人之多言”。古代女子婚嫁都需要媒妁之言、父母之命。《齐风·南山》中即说:"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诗中女子既爱又畏,但是爱还是占了上风,她表白“仲可怀也”,鼓励仲子“逾墙”、“逾里”,在矛盾面前,女子为爱做了悄无声息的反抗。

相比于《郑风·将仲子》的含蓄矛盾苦恼,《鄘风·柏舟》中描绘的女子却来得直率简单。诗中的女子将爱情自由看得极重要,坚决地为爱反抗,为捍卫自己爱情婚姻自由的权利,勇敢地与封建礼教抗争,为爱宁肯以死殉情,也不愿意遗憾终生。女子决绝说道: “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即便是遭受到父母的反对,女子并没有屈服,反而更加顽强地向往那纯洁的爱情、自由的婚姻,一个勇敢地女汉子形象油然而生,在当时的时代已是罕见,令人佩服万分。

恋爱诗各种各样,有缠绵悱恻的爱情,便会有哀怨悲伤的爱情。《卫风·氓》便是典型的哀怨诗的代表,是弃妇诗中的经典。《氓》的开篇一二章即写了男女从初恋到结婚的经过,“氓之蚩蚩,抱布贸丝”,男子老老实实地与女子商量婚期,女子倾心相爱,并不介意“子无良媒”,决定“秋以为期”嫁给男子。男子就凭借女子的痴情骗取了她的感情与钱财。至第三章起,便以“桑之未落”与“桑之落矣”起兴,用桑树从茂盛到凋零,一荣一枯,一盛一衰的对比,象征着女子婚后生活的憔悴与痛苦。女子的青春在像桑树那样"其黄而陨"之后,她的丈夫竟然抛弃她,于是女子在男尊女卑、男女不平等的封建礼教下,女子发出了无奈的感慨“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同时也在告诫其他女子不要轻易交付真心,以免遇到负心汉。原本期待的白头偕老到最后皆是空话,加之社会的舆论、封建家族的压力,使得女子痛苦不堪怨中有怒,但她大胆地向吃人的封建礼教宣战,喊出:“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现了她的坚强,可见其决绝!

让人读来为之动容。

读《诗经》中的恋爱诗,我认为现代人的恋爱观大概是古代人恋爱观的延伸,现代人敢爱敢恨,不畏惧流言,只为恋爱自由,恪守心中那一片纯洁的净土和纯洁的情意。古代亦然,无论是缠绵悱恻的相爱,苦苦的单相思,还是弃妇的哀叹悲愁,它们都是恋人发自肺腑的恋歌,表达了古人对待爱情的真挚、执着、专一,以及对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向往。

参考文献:

[1]黄素芬选析,秦似审订.《诗经》赏析.广西教育出版社,1987.

[2]刘立志.汉代<<诗经>>学史论.中华书局,2004.

[3]刘立志.<<诗经>>研究.中华书局,2011.

[4]程俊英 《诗经译注》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年2月第1版.

《现代恋爱宝塔诗》
谈恋爱的诗词 第三篇

白居易:

诗,诗。

绮美,环奇。

明月夜,落花时。

能助欢笑,亦伤别离。

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

天下只应我爱,世间惟有君知。

自从都尉别苏句,便到司空送白辞。

元稹:

茶【谈恋爱的诗词】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张南史:

花, 花。

深浅, 芬葩。

凝为雪, 错为霞。

莺和蝶到, 苑占宫遮。

已迷金谷路, 频驻玉人车。

芳草欲陵芳树, 东家半落西家。

愿得春风相伴去, 一攀一折向天涯。

刘禹锡:

水,水

至清,尽美

从一勺,至千里

利人利物,时行时止

道性净皆然,交情淡如此

君游金谷堤上,我在石渠署里

两心相忆似流波,潺湲日夜无穷已

现代恋爱宝塔诗

何故

昨日暮

偶遇见她

把纤纤玉手

交那衰人牵住

盈盈笑语左右顾

神采飞扬凌波微步

美眸中一片深情倾注

似前年与我同在湖畔路

也这般附耳交顾低语倾诉

如今见我头也不点形同陌路

我发现自己旧情难忘六神无主

两眼痴呆双脚生根心内如被汤煮

像我这么优秀的男子她总嫌我老土

那土鳖相貌恶心行止猥琐她爱他粗鲁

女孩子搞不清她想什么我越琢磨越胡涂

明知道她与自己不合适想忘记她另起灶炉

到头来都只能是剪不断理还乱最终于事无补

兄弟我长这么大从来没怕过谁却栽给了这个主

看来是上辈子欠她很多钱早知如此就不该和她堵

碰上她算我倒霉下次说什么也得找个温柔姑娘相处

总算明白这世上漂亮不能当饭吃往往还让你难堪重负

从现在起踏踏实实勤勤恳恳谦虚谨慎待人有礼爱护公物

切记过马路左右看要走人行斑马线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 化悲痛为力量一边努力学习一边时刻准备着开发祖国大西部 大丈夫何患无妻没有了妳虽然孤独但也使我从此不再一叶障目 这也使我好好反思为什么会失败总结经验教训继续探索革命道路 我会遇上好姑娘没命地追她想她爱她决不放过她不管她属虎还属兔 这个有志青年是个好同志失恋了不失魂落魄自暴自弃颇有男儿气度 他虽然遭遇了现代女陈世美被无情拋弃但没有怪命也不埋怨政府 反而擦亮眼睛激发斗志将其丑恶行径卑鄙嘴脸进行了深刻揭露 再次论证了阶级斗争将会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的精辟论述 展望了初级阶段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条基本道路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该同志认真反省自己并触动灵魂深处

认识到过去在湖畔漫步是小资产阶级情调的严重错误

险些为漂亮的外表所迷惑中了糖衣炮弹的惯用招数

理论联系实际痛定思痛如梦方醒才知道差点迷途

漂亮不能当饭吃漂亮不是本质不是革命的全部

语言虽然通俗但体现了有志青年的朴实感悟

批评与自我批评言辞感人真可谓发自肺腑

并萌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

体现了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想反复

像他这么优秀的青年怎么能说他土 自然是徒具外表的女人有眼无珠 天涯何处无芳草佳丽不问出处 好马不吃回头草旧情勿枉顾 兔子不吃窝边草以为三窟 百步之内必有芳草无数

【谈恋爱的诗词】

也许有天她变成弃妇

才会想起你的好处

再回来找你倾诉

一切已经太晚

你也有今天

一屑不顾

不理她

扮帅

《一个人来到田纳西》

【谈恋爱的诗词】

毫无疑问

我做的馅饼

是全天下

最好吃的

《傻瓜灯——我坚决不能容忍》

我坚决不能容忍

那些

在公共场所

的卫生间

大便后

不冲刷

便池

的人【谈恋爱的诗词】

《我爱你的寂寞如同你爱我的孤独》

赵又霖和刘又源

一个是我侄子

七岁半

一个是我外甥

五岁

现在他们两个出去玩了

《巴松错》

莜麦菜还小

就可以吃了【谈恋爱的诗词】

后来丝瓜结了

可以每天去摘

《我发誓从现在开始不搭理你了》

我说到做到

再不反悔

《摘桃子》

诗人们相约去北京西郊摘桃子

问我去不去

我说要是研讨我就不去了

但摘桃子好玩

远胜过赏花

武侠题材的系列组诗:《张无忌》(一)

张无忌

和他太师父

张三丰

学过一些

太极功夫

接着练会九阳真经

和乾坤大挪移

他研习圣火令上的武功

用了一天一夜

后来他又得到了

武穆遗书和九阴真经

《张无忌》(二)

张无忌和赵敏接吻

赵敏把张无忌的嘴唇

给咬破了

有关这一吻

电视上处理的比较草率

《关于爱情的诗句大全_描写爱情的诗句》
谈恋爱的诗词 第四篇

爱情诗句大全有很多,本文收集了部分经典爱情诗句,整理后列表如下:
<白头吟>作者为唐代文学家卓文君。其诗词全文如下: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日沟水头。关于爱情的诗句大全_描写爱情的诗句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

《关于恋爱的诗歌》
谈恋爱的诗词 第五篇

篇一:恋爱


作者:亦梦青青


这是一场花季的游戏
你为什么当了真
就像玩手机
谁都是暂时的痴迷


你想拴住她的视野
得到的只会是一种虚拟
她当然会走的更远
也许是在逃避命运的复制


月亮不是月亮
星星还是那颗星星
现在找不到的地方
也许才会有最好的心情


梦永远飞翔
本身就不要方向
你说那是你的地狱
其实是她的天堂


恋爱是得不到的自由
拒绝是毫无遮拦的恋爱


篇二:关于恋爱


作者:别有根芽


月光把影子投射到地上
很长很长
像一场老电影
风儿悄悄告诉我关于你的故事
很轻很轻
像一张老唱片
我们一起在夜幕下行走
手靠的很近很近
像一副老画面
我们一起讨论诗的语言
呼吸的很慢很慢
像一首老情歌
忽然懂得
原来有一种感情
不叫谈恋爱
而叫想恋爱


篇三:最后一场恋爱


作者:晚秋里的紫罗兰


爱上你是我没有想到的事情
爱你爱得那么深更是我没有想到的事情
你说过我是你的宝贝
你让我叫你老公
我说
我叫你相公
我是你的宝贝
你是我的相公
这都是你喜欢叫的
可是
如今变了
变得超出了我的想像
我怎么也想不到
你从我的世界里消失了
你上次说过
周未的时候我们再见
可是现在已是周未了
你的人在哪


我内心有无数个猜测
我想你从来没有在乎过我
我想你已经开始讨厌我
我想你一开始就是在骗我
我想你以后再也不会理我
如果以上的猜测有一点是真的
那么我就学会忘记你
忘记关于你的一切
在以后的日子里
不再恋爱
不会再去相信什么爱
什么情
连你这样对我的人都会从我世界里消失
那么还有谁可信呢


篇四:恋爱


作者:上天入地
 

披挂语言的外衣
以我心态的内涵
深入
你呼之欲出的
爆破


躲进我自己的预设
你阴谋的欲念
以我疯狂的末路
跟踪


厮守时间的屏蔽
你胸透的逼迫
焚毁我灼伤的
隐晦
以雨水的青春
释放


空门的世外
你深处的微笑
植入
我振翅的翱翔
与天空
抒情


关住
你夜幕的高潮
携我心的吻合
与撕烂的拥有
恪守
涛声的滑落


以我的今生
换你
春闺的孤守


篇五:冬季的恋爱


作者:风潇潇浪子情


雪滚着下流的身影
打碎那些不能愈合的心声
流浪了太久的灵魂
摇归酒香沉迷


穿的衣服太少
总包裹满是伤意的躯体
半夜歪歪倒倒起来
寻找清醒时打翻的红尘


卷曲在床上
任你的脸在我飘渺的眼神中舞乱
慢慢的
忘了自我的呼吸


开一盏枯灯
小心地给心缝上打开的门
没有了麻醉药
我却认真的一针又一针


无法用言语与行动告之疯狂
因为此时喑哑了一切
咬着冬月的文字
一个人走进了场爱的离觞


篇六:恋爱滋味


作者:迹无风


想你是恋爱的滋味
缠绵的余香让我沉醉
相拥的温情好似风吹
如今的你我已敞开心扉
爱上这想你的滋味


想你是恋爱的滋味
曾经的寂寞已不在体会
时光如梭
往昔的回忆已淡如流水
恋爱的心情亦慢慢品味


想你是恋爱的滋味
这是命运给我的机会
有你的灵魂
想你不愿沉睡
已沉迷这恋爱的滋味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ngyuleikaoshi/458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