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择业的首要标准

| 大学英语三级 |

【www.guakaob.com--大学英语三级】

大学毕业生择业的首要标准不在于发挥个人专长
大学生择业的首要标准 第一篇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各位观众大家下午好!随着就业压力的增

大,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而蚁族作为一个全新

的社会群体,正在社会的最低层悄无声息的滋长,蔓延并日益壮大.

这不禁让我们思考大学毕业生择业的首要标准是什么?我方认为

不在于发挥个人专长.大学毕业生指在大学毕业后的一段较短的时

间内完成从学生到上班族社会定位变化的一类人.而择业,顾名思

义可以理解为选择职业.个人专长是指个体在外部或自身因素的影

响下所拥有的专业与技能,它不能等同于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发挥

个人专长则是指专业技能的一种运用.我方并不否认个人专长的重

要性,但我方认为大学毕业生择业的首要标准应该在于实现自我完

善和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只有这样,我们每一位大学毕业生在作

出自我选择时才能真正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下面将具体阐述

我方观点:

首先,标准是不统一的,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势而异. 不同的

人对标准有不同的追求,不同的时代对人才有不同的需要,不同

的形式下更有着不同的选择。从古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

改革开放初期的“四有青年”,而如今“高精尖”人才的稀缺已占

据各大媒体的版头。时代的车轮在轰隆中向前,人才的标准在变

化中更新。正如大家所知道的事物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今天

对方辩友最大的错误就在于以静止的方式看择业,以不变的标准

对变化的世界,这是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因此,大学生择业

的首要标准不在于个人专长,而是随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不断调

整的。

其次,大学毕业生择业是一种主观能动性的体现,而我们必须

看到主观是服从于客观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从客观条件出

发,按客观规律办事。现实的制约往往使发挥个人专长受到各方

面的影响。在择业过程中过分强调发挥个人专长的重要性,正是

过分夸大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

最后,我方认为大学毕业生择业的首要标准应在于实现自我完

善和推动社会进步。而个人专长的发挥正是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

体现,是服务于推动社会进步这一核心思想的。班超投笔从戎,孙

中山弃医从政,孔繁森援藏埋骨,徐本禹支教深山,难道不正是

以实现自我完善与推动社会不断进步为标准而成就了奋斗终身的

事业,从而成为你我之楷模,为你我所铭记吗?这是个人价值对

社会价值的的成全,也是一个民族的的真正气节所在。因此,再

次重申我方观点大学毕业生择业的标准不在于发挥个人专长,而

在于实现自我的完善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苟利国家生死以,其因祸福避趋之”,我方坚持认为大学毕

业生择业的首要标准不在于发挥个人专长。谢谢!

大学生择业的首要标准不在于发挥个人专长
大学生择业的首要标准 第二篇

大学生择业的首要标准不在于发挥个人专长

大家好: 对方华丽的言语却掩饰不了立论的偏颇之处

1、 对方辩友的观点狭隘之处就在于将大学生择业仅看做是一种行为。

【大学生择业的首要标准】

而忽略其背后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含义。

2、 作为大学生个人的首要标准都是不同的,对方辩友的首要标准所选

角度是否过于单一呢?

先让我们明确几个概念。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指正在或已

经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是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更是社会人的一种体现。所谓择业,就是择业者根据自己的职业理想和能力,从社会上各种职业中选择其中的一种作为自己从事的职业过程。首要标准是指放在第一位的标准。个人专长,指的是专门的学问技能或者是特长。下面由我我方观点。

一、 大学生择业首要标准的社会性。大学生择业其本身不就是一种社会问题吗?

了解一下当今社会吧对方辩友。在“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社会。不仅是大学生对职业的选择,更是职业对大学生的选择。正是社会就业政策的导向才使大学生择业时“身不由己”。请对方辩友明确是我们在适应社会,而不是社会在适应我们!因此对方辩友所说的首要标准真的是大学生需要的首要标准吗?

二、 大学生择业首要标准的多角度性。大学生中的每个个体的实际情况、心理状态又是

不一样的。据权威部门调查现大学生的择业首要标准主要有1、能够获取高薪2、能够离家近方便照顾父母3、工作快乐等等。看来呀对方辩友的首要标准在这个多角度的标准体系中是不是显得力不从心呢?【大学生择业的首要标准】

三、 请对方辩友明确我们今天谈论此话题的意义---------为了大学生能够更好地择业,实

现其人的价值。诚然大学生择业的重要标准是发挥个人专长。但是重要却不等于首要。发挥个人专长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社会如果不能提供一定的空间,大学生又怎能获取发挥个人专长的机会。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大学生择业的首要标准不在于发挥个人专长。

大学毕业生择业的首要标准不在于发挥个人专长(1)
大学生择业的首要标准 第三篇

大学毕业生择业的首要标准不在于发挥个人专长

谢谢主席,感谢对方辩友的精彩发言(但是今天您方立论说一千道一万只是想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个人专长的可以作为一切优势从而达到择业就业的目的,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我方告诉大家并不是。)在立论之前我方先明确一个概念,那就是我们今天讨论的择业主体是毕业大学生,是以就业为目的的择业标准,所以我方今天认为大学毕业生择业的首要标准不在于发挥个人专长。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大学生缺乏社会生活经验、缺乏职业选择经验,常常以崇尚自我为中心,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很难把握自己的个人专长。什么是个人专长,您说专业知识技能是专长,我告诉您那不是,因为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您的专业技能已是人人都会。您说品德精神是专长,我告诉您那也不是,因为道德水平的普遍提高,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会败落。对方辩友连个人专长都没有找准竟然要大口阔谈大学毕业生择业的首要标准在于发挥个人专长,我实在不能理解对方辩友的勇气出自于何处,竟然突然做了这个决定,我方怎么说都不理,只要队友也一样的肯定。其次,我方退一步讲,让我们假设,对方辩友找到了自己的专长,那么问题来了,您方是如何有效发挥专长呢?考大学如过独木桥,高考拼掉了一层皮,好不容易上了大学,还不一定是自己喜欢的专业,对方辩友可万万不能将个人专长与兴趣爱好混为一谈,我想请问对方辩友,面对自己所会所长,却并非真心热爱,那又如何将个人专长有效的发挥呢?再次,我方再为对方辩友让步,我们假设对方辩友找到了自己的专长,并有效的发挥,那么问题又来了,您方又是如何保证您的择业市场尚未饱和,或是您的个人专长,为企业,为社会所需呢?对方辩友自以为个人专长只是一种基本的择业就业需要,它不再是你超越他人的优势。现在就业形式严峻,轮不到职业空缺任君挑选,而只能是我们去适应。如果对方辩友觉得我方过于现实过于残忍,那我只能遗憾地告诉你,事实就是如此,这就是我国目前的国情。我很理解对方辩友的想法,因为我方也有过迷茫无知的时候,认为一切的一切可以任由自我支配,可达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的境界,但是面对形势的压力,我们觉醒了,我们知道,岗位并非我想有,想有就能有。如果经过了今天一场辩论,对方辩友仍不能幡然醒悟加入我方阵营,我只能说,请你们继续保持这种舍己为人的风范,行走在闭塞的象牙塔,在就业的竞技场中淘汰,为其他大学毕业生创造机会,谢谢!

四辩——大学毕业生择业的首要标准不再与发挥个人专长
大学生择业的首要标准 第四篇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来宾,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能和对方辩友一同探讨大学毕业生择业标准这一当前社会热点话题,综观全场讨论,您方一直试图想证明大学生择业首先应站在个人、专长的角度而不是社会、天下的角度,那么我方有如下问题想与对方辩友商榷。

当我们说2011年630万大学毕业生有500万都在从事着非专长的工作,于是对方辩友告诉我们说当代大学生只有一小部分是选择了首要标准的,而绝大部分没选首要标准而是选择了次要标准。那么我方就很疑惑,一个绝大多数人都不选择的首要标准它究竟首要在哪呢?(调侃)

之所以个人专长不能作为首要标准,因为专长本身是不断变化的,因环境而异,因个人不同发展阶段而异,一个自认为哲学和小提琴都很擅长的人,在德国他就不擅长哲学了,因为在德国即使是未出嫁的姑娘她们的闺房里都放着一本《纯粹理性批判》啊,而到了奥地利他的小提琴又变成不擅长了,那是因为在这个音乐的国度,每个人的音乐素养都很高,即使是路边卖艺人的琴声都能让人们如痴如醉,同样的道理在学校里擅长的东西走到了社会之后可能就不再能满足社会需要。

退一步讲,假定个人专长永远不变,它在众多的择业标准中也不能成为首要标准,我们说首要标准就是首先要考虑的要素,你在满足其他标准之前必须首先满足首要标准,但很多时候人们在择业时会考虑比专长更基本,更重要的因素,比如说生存,而这时候个人专长本身就不能作为首要因素了,比如我家对门有个姐姐是咱校一个学通信的,她毕业后在小区里开了一家豆腐店当起了豆腐西施,但我也没看到她把豆腐都做成iphone的形状卖给我们啊!

平心而论,我们说薪酬、环境、兴趣、专长等等因素各有优势,有人喜欢高薪,有人喜欢稳定,有人根据兴趣,有人考虑专长,每个人都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我们不能片面的说哪个比哪个好,哪个比哪个更重要,但无论选择哪个,我们都不能一味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挟技居奇,固步自封,而青年学生要想步入社会,融入社会就必须放眼天下,着眼全局,主动适应社会,而不是让社会去适应学生。

择业择业,业者,不仅仅是一个饭碗、一个岗位,更是复兴中华民族的千秋大业,我们看到,鲁迅先生、孙中山先生、毛泽东同志,为了四万万同胞的福祉自愿放弃了优厚的薪金待遇,放弃了在学校里习得的专长转而踏上了满是艰难险阻的革命之路,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难道不应该学习他们以天下为己任的宽广胸怀吗?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高清海老师说,治学为人,其道一也;孙正聿老师也说,为学者,当有高举远慕的心态和洒脱通达的境界,当我们满怀着一腔热血离开母校而直面芸芸众生时,我相信,每一个天之骄子内心中的第一个念头肯定不是自己,而是两个字,哪两个,天下。

2016尔雅课堂就业指导考试答案
大学生择业的首要标准 第五篇

1 下列哪些是无人领导小组面试需要考查要素方面? 2.0 分

 A、

求职者的组织行为、洞察力

 B、

求职者的倾听、说服力

 C、

求职者的感染力、团队意识

 D、

求职者的成熟度

正确答案: ABCD 我的答案:ABCD 2 择业的思想准备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 2.0 分

 A、

清楚自己想从工作中得到什么(工作价值追求) 

 B、

澄清自己的兴趣性格(职业人格)

  C、

评价自己的优势劣势

  D、

了解社会各行各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正确答案: ABCD 我的答案:ABCD【大学生择业的首要标准】

3 求职简历中个人信息撰写的原则是( ) 2.0 分

 简洁 A、

 B、

突出优势信息 

 C、

尽可能详细 

直观 D、

正确答案: ABD 我的答案:ABD

4

为什么要了解并分析年轻人的心理行为特点? 2.0 分

 A、

与他们和谐相处

 B、

对号入座避免消极面过分暴露

 C、

深度理解自己与他人

 D、

跟上潮流

正确答案: ABC 我的答案:ABC

5

认识企业主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2.0 分

 A、

企业文化、用人标准

 B、

成立时间、员工数量与结构

  C、

负责人、资本额、营业额

  D、

产品、关系企业、人事制度

正确答案: ABCD 我的答案:ABCD 6

关于面试中的握手哪几个说法正确?

2.0 分

 A、

总是主动握手 

 B、

握住一分钟以上 

 C、

中指朝上 

 D、

有一定力度

  E、

握手时保持目光接触

正确答案: DE 我的答案:DE

7 关于简历的篇幅下面述说正确的是( )。 2.0 分

 A、

一页为佳; 

 B、

【大学生择业的首要标准】

如果两页第二页要超过23; 

 C、

多多益善; 

 D、

两页以上;

正确答案: AB 我的答案:AB

8

报到证有什么作用?

2.0 分

2016大学生调查报告范文
大学生择业的首要标准 第六篇

第1篇:大学生调查报告范文

在思想道德中,社会公德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贴近我们生活实际的。它在第一时间体现一个人的素质涵养,同时又无处不在地伴随我们每一天的生活。针对当今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我们做了一次社会调查。

总体情况:

调查显示,现在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整体上比较强。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院长武东生说:“今天的大学生是值得肯定的,与八九十年代相比,社会的进步在大学生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9.2%的人对当代大学生的总体评价是“思想先进,有知识,有文化,但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差”。只有17.79%的人认为当代大学生“思想素质好,专业水平高和社会实践报告能力强,有社会责任感。”这就表明,在公德认识方面,大学生普遍表现得好。对基本的公德行为和范畴,他们都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但在具体表现的方面还有待提高,而且这种“知行脱节”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愈趋明显。

助人为乐

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总有需要他人帮助和关心的时候。因此,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的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助人为乐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我国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为善最乐”、“博施济众”等广为流传的格言。人有三乐:自得其乐,知足常乐,助人为乐。把帮助别人当成自己最快乐的事情,是博爱的表现,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殷切期盼。养成助人为乐的习惯,将是一生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正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大学生应当“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力所能及地关心和帮助他人。

在本次调查当中,对于社会公益活动有57.75%的人选择“经常参加”,有37.97%的人选择“没兴趣,出于任务,偶尔应付”,另外有4.28%的人选择“不参加”。参加公益活动是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良好表现,它体现了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于不太喜欢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同学,社会也应该给予积极的鼓励与引导。

代大学生中,大部分同学很少接触社会,很少涉及世事纷争,也因此保存着那颗原始的善良的感恩之心。在我们的一个关于无偿献血的个人访谈中,接受采访者回答每个问题都干脆利落,毫不犹豫。献血时她自主争先,她觉得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当我们问到:“有人说献血很危险,甚至有可能感染疾病,你想过吗?”她回答很干脆:“没有,没想过。我只觉得我自己身体很好,抽点血没关系,何况还有很多人挣扎在死亡边缘,正等着我们献血来抢救呢!”从我们的调查数据中也显示,对于无偿献血,有58.63%的同学积极参与,还有36.31%的同学想去,但没时间,只有10.06%的同学认为这是医院在挣钱,不去献。

文明礼貌

文明礼貌是社会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而且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比如:尊重师长,主动让座等。在我们的调查中,84.54%的被调查者在路上见到老师都会主动问好。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对尊师重教的认知程度较高,且能付诸行动。而在公交车上见到老弱病残时只有49.47%的被调查者会积极让座,48.47%的人会视情况而定,偶尔让座。这说明广大大学生对让座这一行为都是持肯定态度的,二者之和占了97.94%,但能始终如一,坚持将道德认知转化在每一件日常小事上的人却只有半数。这说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在文明礼貌这一点上的素质还需提高一个新的档次。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也是社会公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我们周边环境的日益改善,大学生逐渐意识到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根据调查了解,当外出制造了垃圾却暂时找不到垃圾箱时,有87.05%的同学会“找到垃圾箱后再丢”,有6.22%的人选择“随手丢掉”,另外有6.74%的人可能碍于面子,会“找个角落再丢”。在不破坏环境卫生这方面,大部分同学还做得不错,即能“独善其身”。然而对于真正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对待环境保护时,我们大学生做得还远不够,即不能“兼济天下”。比如,当看到地上有垃圾时,只有5.73%的人会马上弄干净,而有80.21%的人想弄干净但最终没做,其余14.06%的人干脆不理它。分析其原因,我们发现现在的大学生爱面子,觉得那些俗规矩太死板了,大家都不去做而我一个人做很别扭,所以在可以选择逃避的时候尽量逃避。对于以上这些现象,我们每一位有责任感的大学生都应该行动起来,不要以为是丢面子的事情,其实往往是那些最要面子的人最没面子。21世纪需要的是“弯腰精神”,多弯一次腰就给世界多一份洁净。另外,对于校园盛行的“课桌文化”,我们应持坚决反对的态度。在我们做任何事情前应想想它可能造成的后果与影响,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遵纪守法

遵纪守法的实践是提高人们社会公德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人员构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正常生活秩序可能受到影响,这就需要用纪律与法规来维持。大学生应当全面了解各项法律法规,熟知校纪校规,牢固法制观念,“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自觉遵守相关纪律和法规。然而,当代大学生遵纪守法状况并不是很好,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考试作弊更是屡见不鲜。在我们关于考试舞弊的调查中,竟有93.2%的同学认为舞弊不足为怪,能够泰然处之。在2016年南京某高校的一次调查中,居然有56.7%的人根本不相信有从未作弊的大学生的存在!这反映出的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道德问题,同时也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规则意识不强。许多大学生过早的有了世故圆滑、投机取巧的意识。诚然,要改变这一现状不仅要靠社会的正确引导,更主要的还是大学生自己增强思想道德与法律意识,自觉自主地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第2篇:优秀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

经过了3个月的细致调查分析之后,近日,中国扶贫基金会发布了专门针对“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状况调查结果,结果显示:38.1%的特困女大学生每个月从家里得到的生活费在100元以下;15.7%的特困女大学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25.3%的来自城市家庭;非西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来的特困女大学生一样贫困;特困女大学生有三难:求学难,勤工俭学难,找工作难,甚至连谈恋爱都是一种妄想……

一个案例

“油多了不好。”劝孟娜打一些油多一点的菜的时候,她这样说,并执意要多吃一些带肉的菜,而她只要了一份1元钱的炒粉丝。这还是在在场的情况下,如果是平时,她只要8毛钱的豆腐、土豆或者6毛钱的白菜。

孟娜是中国农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XX级学生,她的家乡在河南柘城。孟娜家里一共有6个兄弟姐妹,还有一个70多岁的爷爷,加上父母,一共有9个人。XX年,孟娜考上了中国农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父亲卖光了家里能卖的所有粮食,借遍了所有能借钱的亲戚朋友,才把她送到了北京。

孟娜所在的专业每年需交学杂费共6200元。孟娜没那么多的钱,她身上总共不过2300元。她拿出1400元交了学杂费,自己留下900元做1年的生活费用。没有交上的学费只能慢慢补。

学校每个月给每个学生发放107元的生活补贴,孟娜还在学校申请到一个勤工俭学的机会。在那间放了40多台电脑的屋里,孟娜每天用半个小时进行清理,这样下来,每个月能挣上80来块钱。

孟娜不敢上街买东西,一要花车费,二来东西贵。前几天实在太热,她花20元买了一件t恤;实在没有鞋穿了,又花30元买了一双鞋。孟娜柜子里还有一件春天买的外套,值19元。

孟娜是学校里的特困生,但她并不是惟一的。在中国扶贫基金会调查的农、林、师范类高校中,像孟娜这样的特困女大学生,超过了学生总人数的15%,她们“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而中国扶贫基金会这份《贫困女大学生》显示,在一般的综合性院校,特困女大学生的比例也达到了8%。

五组数字

15.7%来自独生子女家庭

接受调查的贫困女大学生中,19.4%来自农业大学,6.6%来自林业大学,6.6%来自医科大学,15.3%来自师范大学,52.2%来自综合大学。70%以上的贫困生来自“老、少、边、山、穷”地区,农村经济不景气,家里缺少劳动力,致使收入只够维持温饱。同时,由于近几年城市贫困家庭尤其是下岗职工家庭数量日趋加大,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率比以前有所下降,使城市家庭供养大学生也面临诸多困难。在此次调查的高校贫困女大学生中,就有25.3%的贫困生来自城市家庭,其余74.7%来自农村。来自城市的贫困女生中,绝大多数都来自双亲家庭,只有11.9%的女大学生来自单亲家庭,0.5%的贫困女大学生是孤儿。另外,15.7%的贫困女大学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84.3%的贫困女大学生来自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子女的家庭。

93.7%月生活费不足200元

贫困女大学生的生活消费水平都很低,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调查显示,贫困女大学生的父母每月能支付给她们的生活费在100元以下的有38.1%,100元到200元之间的有44.3%,在200元以上的仅为17.6%。贫困生每月生活费支出在51元到100元之间的占28.7%,支出在101元到150元之间的有37.9%,200元以下的比例总共达93.7%。

在吃饭以外的消费上,有13.7%的贫困女大学生根本没有经济能力购买学习用品,49.8%的贫困女大学生每月个人学习用品支出只能在20元以下。高达56.6%的贫困女大学生没有购买服装的经济能力,还有25.2%的每月服装支出只能在20元以下。65.9%的女大学生无力购买化妆品,还有31.5%的贫困女大学生月支出能力只能在20元以下。

此次调查的贫困女大学生中,有45.6%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困难,只能靠勤工俭学勉强维持;有42.2%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紧张,手中的钱必须用心计划,才能维持生活;还有高达6.6%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特别困难,已经无法维持,不能继续上学。

84.7%的人承受经济困难的压力

因为贫困,女大学生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业余生活有诸多阻碍。调查显示,84.7%的贫困女大学生承受着家庭经济困难的压力;60.2%的承受着学费书费上升的压力;48.5%的承受着生活费上升的压力;42.0%的承受着学习紧张的压力;还有28.1%的承受着考试不理想的压力和怕与同学谈论钱方面事情的压力。

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28.2%的同学不愿让他人知道自己的心事,36.8%的学生选择向过去的同学倾诉,31.4%的选择向现在的同学倾诉,28.0%的向家人倾诉,17.4%向学校、教师倾诉。

在课余时间的安排上,有66.2%的贫困女大学生的业余活动是勤工俭学;有83.8%的贫困女大学生的业余活动是学习,只有9.6%贫困女大学生有休闲、娱乐活动。勤工俭学的工作主要是校内勤工俭学和家教,所占比例分别为50.3%和45.5%。

第3篇:大学生暑假调查报告范文

近几年,我国许多高等院校纷纷开设电子商务课程,学生反映强烈。北方交通大学是我国率先开展电子商务教学的高校之一,1992年就开设了《条码技术与电子数据交换(edi)》的选修课,1996年该课被列为物资管理和国际企业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在新制订的九八级教学大纲中,《电子商务》被列为管理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北方交大已经形成由教师的电子教案、学生的电子作业、交互式的远程网络教学系统以及电子商务网络案例教学模拟试验等构成的全方位多媒体教学体系。作为教育部远程网络教育试点,已经在因特网上实现了“电子商务”课程的远程网络教学。“电子商务”是北方交大学生们的热门话题之一。

那么,在校大学生们是怎样看待电子商务这个问题的呢?1999年底,由XX与北方交通大学电子商务协会共同对北方交大的在校学生做了有关电子商务的问卷调查。调查采用书面问卷形式,受访大学生575人,研究生38人(其中mba20人),这些学生分别来自各个年级,涵盖了电信、经济、管理、法律、运输等多个专业,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调查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包括以下几个问题:1、你知道什么是电子商务吗?2、你能就电子商务对社会的影响谈谈自己的认识吗?3、你能说出电子商务的一般流程吗?4、你知道什么是edi吗?5、你对电子货币了解吗?第二部分是获得电子商务的途径,包括以下几个问题:1、除了上课外,平时你从哪些方面了解电子商务的知识(依次举出三种途径)。2、请列出你阅读电子商务论文的具体报刊名称。3、你参观过电子商务的展览会吗?

对电子商务的认知程度

在被调查者中,60.5%的本科生和100%的研究生表示对电子商务的概念有一定了解。数据显示,大学生们对电子商务表现了较大的关注,受教育的程度越高(

有很大影响的占23%;认为有一定影响,但短期内难以形成规模的学生占46%;认为中国目前发展电子商务尚有难度,对老百姓影响力有限的占31%。这一方面说明在校大学生对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对社会的影响的认识还较为冷静,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和在校教育与社会的需要还有一定的距离。

这不能不让我们担心,电子商务正以令人难以想象的高速度发展,而目前的教育及受教育者能否适应市场的需要?在对电子商务的了解程度进行深入调查时发现,问题确实很多。

表示对电子商务流程有明确认识的同学中,本科生仅占32%,mba占80%,大部分非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对电子商务具体贸易流程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

在对edi的认识上,仅有不到9%的人(研究生32%)表示曾有过了解;4%的人(研究生18%)能就edi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且这部分人全部是经济管理类学生。可见,在深入系统的学习中,电子商务逐渐体现了它的学科性——以经济管理为主。在这方面,经济管理类的学生有其专业的优势。但是所占比例之少,尤其是其他专业无人了解的现状实在令人担忧。

在对电子货币的调查中,仅有1人在网上使用过电子货币。本科生中仅有9人表示对此作过专门的研习,而且都集中在计算机专业和信息通信专业。研究生中也仅有4人表示自己曾钻研过此类问题。另有10人表示对此很有兴趣,这个数字是相当低的,仅占总人数的2%。电子商务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在涉及到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问题——金融电子化与贸易安全上,电子专业、法律专业的学生有独特的优势,但尚未引起经济管理专业的重视。就目前而言,真正认识到电子货币与自己已经很近的学生并不多,对此投入很大精力的学生更少。

对电子商务的学习途径

第二部分的调查主要是想了解学生学习电子商务知识的途径,了解哪些报刊上刊载的文章学生引用次数最多。经分析,除去开设电子商务课程的专业,大部分本科生是通过计算机类的杂志(43%)和报纸(30%)来了解电子商务知识的,从专业书籍与广播电视上学习相关知识的并不多。

调查数据显示,被学生引用的电子商务方面的论文来自91种中英文报刊,一方面反映了学生的阅读面很大,另一方面反映了媒体对电子商务的报道数量也在加大,同时也反映了当前我国电子商务的专业报刊尚未面世,面向大众的宣传方式仍是以面为主的普及,较少涉及具体的实施细节,系统介绍电子商务知识的报刊并不多。

在普及电子商务方面受到学生们认可的媒介主要有《计算机世界》、《互联网世界》、《信息与电脑》、《中国计算机用户》、《市场与电脑》等几家刊物。经过进一步调查了解到,这些排名靠前的报刊,在1999年都专门设立了电子商务普及类的专栏或专题讲座。在人们迫切想了解电子商务知识的时候,选择系列刊载的报刊无疑是读者的首选。但是没有一家刊物所占的比例超过15%。

最后,在没有任何组织的前提下,大多数学生(本科生的65%和研究生的89%)都主动去过电子商务的展览会,从中了解电子商务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最新技术应用。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们对电子商务都十分感兴趣,不少人通过阅读课外资料或参加展览了解电子商务,有目的地学习电子商务知识。但是,他们缺少系统全面的学习。在电子商务成为21世纪贸易主要手段的趋势下,电子商务的普及与教育工作若能更上一层楼,将会推动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壮大。

第4篇:大学生旅游现状的调查报告

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消费变得越来越热,出外旅游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旅游群体当中,大学生是整个旅游市场的一个重要而又独立的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一定的经济独立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有相对宽松的时间,具有更多的冒险精神和追梦遐想,这些促成了大学生旅游热。因此,大学生作为一支旅游生力军的地位确实不容忽视。当今全国高校数量已达XX多所,在校生人数超过XX万人,可见中国的大学生旅游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同时,国内的旅行社达1.6万个,竞争非常激烈。但是大学生旅游却很少选择旅行社这条途径,是大学生的原因还是旅行社的原因呢?另一方面,旅行社对于大学生市场的潜力不是很明了。鉴于这两点,对当今大学生旅游的调查就显得是有必要的。

所以,我通过自己搭建的个人网站“一起旅游吧-大学生自助游”做了相关调查。此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当今大学生旅游的大体情况以及大学生对旅行社的态度,为了解大学生旅游市场状况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数据。同时通过对调查结果分析,为大学生的旅游市场开发提供可行的建议。

一、大学生旅游的意向

在旅游意向上,有接近95%的大学生表示非常喜欢旅游,另外5%的大学生表示一般喜欢。但来自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却有明显的差异,几乎100%来自城市的学生有旅游意向,而只有接近85%来自农村的学生非常旅游。引起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来自城市与农村的学生的经济条件的差异造成的。对旅游没感觉的大学生有66%主要是没有钱,其中来自农村的学生占74%。

去旅游的目的是欣赏景观、增长见识(62%)和休闲散心(21%),另外找同学、熟人玩接近16%,而纯粹娱乐性质上的游玩、观光不大受大学生的欢迎。

同时,调查也显示8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影响出游最重要的是金钱,15%左右的大学生认为时间是影响他们出游的重要因素,而5%左右的大学生认为伙伴、宣传地、朋友意见影响他们。

在调查中还发现,由于不同学校的大学生专业的差异,有些同学是出于专业的目的而选择去哪里旅行,例如旅游管理专业,勘探专业的大学生,他们由于学习目的而选择旅游。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大学生受到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压力,故对旅游的喜爱不同。但大部分人喜欢旅游是来欣赏景观、增长见识,同时金钱是影响着多数大学生出游的主要因素。

二、大学生旅游的地点与时间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偏爱自然风景区,占了总人数的54%,表明大学生更愿意与大自然亲近。

其次,旅游目的地选择民族风俗区有30%左右;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繁华城市区和海滨城市区,分别约占总人数的9%和5%。反而红色旅游革命区和高校校园不大受大学生的欢迎。

在对于旅游时间段的安排上,最多人选择的时间段是不定期,想去就去,占了总人数的56%左右,说明了大学生都喜欢把外出旅游的时间由自己自由安排,不受约束。在具体时间段上,最多人选择的时间段是国庆、五一长假,约占了总人数的52%。选择寒暑假期以及平常的周末出游的人少,分别约占总人数的20%和24%。原因可能是一方面寒暑假的假期长,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留在家看电视看书而不外出旅游;而普通周末由于时间较短,没有充分时间做好旅游前的准备工作和旅行后的休息调整,不利于出游;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的课业比较重,一般会利用周末进行复习或预习新知识,还有相当部分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或参加各种活动;故国庆、五一长假是大学生旅游的高峰(56%),大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自由分配,而且还可以趁黄金周的时间休息调整。

三、大学生旅游的消费方式

在选择旅游消费方式上,更多的大学生选择自助游,约占51%;其次是选择个人游的,占21%;而只有28%的大学生选择跟旅游团。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意识。在选择自助游和个人游的学生中,高年级明显多于低年级,这可能是高年级有更多的社会知识和经验;来自城市的学生明显多于来自农村的学生,这可能与学生的个性有关。

四、大学生旅游的方式

在调查中,大学生以往出游时,出游方式选择与同学结伴而游的(约52%)占大多数,与男(女)友一起的约占21%,数字表明大学生大多数喜欢跟同年龄段的人一起外出旅游,而与家人一起(约6%)和独自一人出游(约21%)也占一定比例。在旅伴的选择上,部分人选择跟男(女)友一起去旅游,这可能是大学生旅游的一大特点。大学生正处于感情萌发的时期,与情侣同游一方面可以体验生活,增加旅游乐趣,共同解决旅途中的困难,另一方面又可以促进双方的了解,培养共同兴趣、增加双方的感情。相反,选择与父母亲人同游的人很少,只占6%,这也表明大学生自主独立的意识在不断增强。

大学生选择旅游地点的因素,以及个人消费水平的差异,旅途距离长短,个人爱好等等原因,影响大学生选择了不同的出行方式。

五、大学生旅游的次数(每年)

调查显示,大学生每年出游次数为1次为约32%,2次为约53%,3次为约10%,4次约3%和5次以上为约2%。

由调查结果可知,大多数大学生平均每年出游次数为一到两次,少数有条件的学生也有年出游次数为三到四次的,但每年出游次数为五次以上的很少。

六、大学生旅游的消费状况

在以往外出旅游的花费上,游览、门票占其主要,占总数的约67%,其次是吃的,约占14%,交通约占19%。而对旅游地的风味小吃上,感觉一般约占33%,喜欢约占46%。而特别喜欢仅约占13%。由此可见,当地的风味小吃没有将其特色表现出来,就深入了解,许多大学生对在没有品尝时给予的期望值偏高,而真正品尝之后,其期望值大打折扣,毕竟青年人对新鲜事物在感官上都会给予很高的评价,而一旦去体验之后,没有其想象的好时,将会大所失望,这也许是其感觉对其旅游地的风味小吃上感觉一般的比例占较高的原因。在住宿上,一般学生(约53%)选择30元左右(人/每晚),可见,大学生旅游消费的要求体现了节约原则,这可能表明现代的大学生保持着俭朴节约的优良传统,也有可能是大学生的旅游费用大部分还是处于家庭资助。因为有80%左右大学生的生活费是来自家庭资助的。

在旅游途中,约76%大学生愿意投入到购物中的比重是10—20%,表明购物在大学生旅游中也占主要活动。同时安全第一在大学生旅游中感觉是最重要的约占43%,其次是费用的约为23%,舒适度约为22%,旅游的经历约为12%。

总体来看,大学生的旅游消费水平中等偏下,旅游范围及方式也趋向保守。选择徒步及旅行自行车出游的人数也占了一部分的比例,显然大学生旅游有这一方面的需要,旅行社可以考虑开展徒步、自行车旅游的相关项目,满足市场需求。

第5篇:大学生调查报告《情感调查》

我们于XX年年5月~6月,对树人大学大三学生的在校情感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树人大学的大三学生的情感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在校大三学生的情感动向,深化教学就业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都提供了客观依据。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树大大三学生的情感现状

2.大三学生的情感特点

3.当前大三学生情感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比较全面(见附)

2.座谈会及个案调查

整个调查共召开了,四个寝室的学生座谈会。这些座谈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二、调查结果分析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对学生座谈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的情感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当代大三大学情感现状分析

1.交际困难

调查显示,约有23%的大三学生在人际关系上存在一定问题。有的同学有自闭倾向,不愿与人交往,有的同学为交往而交际,不惜牺牲原则随波逐流。

2.压力大

调查显示。约有30%的大三学生感觉压力很大,。他们的压力部分来自于所学专业并非所爱,这使得他们长期处于内在冲突与痛苦之中。另外,课程负担过重、学习方法有问题、各种大小不断的考试、严峻的就业形势等,都会给他们带来压力。

3.情感困惑

调查显示,还有近35%的大学生存在情感困惑,由恋爱失败导致的大学生心理变异是最为突出的现象,有的人因此而走向极端,甚至造成悲剧。“在大二时,我的前女友突然提出要和我分手。”一名姓张的学生说,“我始终无法忘记那名女生,至今觉得无法解脱。”

3.其他

调查显示,还有12%有这样那样的情感困惑。

(二)当前树人大三学生的情感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树人大三学生的情感比其他有明显不同。

1.自我表现发展与能力培养的加强。

2.人际交往太过狭窄。

3.恋爱与情感问题比较突出。

二、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一)当前树人大学大三学生情感状况成因分析

当前树人大学大三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1.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宏观角度看,大三学生深深地感触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辉煌的经济成就。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学生对“竞争”这一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了解较深。从微观角度看,市场经济在已经深入到每个角落,生产结构、生产方式不断变化,而轰轰烈烈改革运动使中国发生了质的变化。在校大学生对于这些变化极为兴奋,因为他们享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们不愿毕业就失业的苦境中,且迫切希望能融入当代经济浪潮中。

2.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上大学的机会,调查结果表明,26%的学生认为家庭难负担读大学的高额费用过高52%的学生认为大学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从而在学习上漫无目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响,使部分德、才兼备的学生感到迷茫和失望,并逐渐淡化了对学习的兴趣,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

3.学校教育的影响

在大学教育变成大众进程中,各地大学一味的追求高入学率,而忽视学生的培养。还有,由于资金和人才的制约,对于学生学习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无法满足,从而导致学生需求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冲突,学生和社会的脱节。

4.教师的影响

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我们认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当前的问题是,由于教师行为滞后,所以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制约和负面影响也在扩大。

5.社会的影响

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社会意义重大,但伴随着也有很多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也带进了学校,这对学生也产生了消极不良的影响。

二)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对策

影响学生情感的因素非常复杂,因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情感的任务十分艰巨。针对本次调查中显示出来的问题,心理测评师、哲学硕士张小平分析说,从个体身心发展的角度看,大学生处于青少年向成年的转变时期,这一阶段中,会出现自豪感与自卑感的矛盾冲突,强烈交往的需要与孤独感的矛盾冲突,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等一系列问题。这些矛盾冲突如果存在过于强烈和持久,在遭遇某种刺激时,就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影响个体的健康发展。

从现实生活来看,大学生们在中学时形成的优势消失,“中心”地位受到威胁,也会使之产生失落感和恐惧感。此外,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占了很大的比重。独生子女常常带有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缺乏社会锻炼,心理较为脆弱,也容易引发上述问题。

第6篇: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调研背景:虽然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的问题一直存在,但只有今年,这个问题成为需要中央领导重点解决的问题。的确,全球金融风暴的愈演愈烈已经是超过半数的企业蒙受损失,毕业生就业的形势更加不容乐观。为了更好的帮助我校学生解决以后的就业问题,现对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调研思路:参考已有的“大学生就业情况调研”,我们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院应届毕业生进行分析:

1、毕业生设定的目标或愿景

1)对未来的设计或愿景,见第2、19、14、25题

2)就业前的准备情况,见第5题

3)与是否专业对口,见第7题

4)地域意愿,见第10、11题

5)对用人单位的意愿,见第16、17、20题

2、毕业生对就业信息的获取(包括获取方式和程度两方面),见第8、9题

3、毕业生对就业以及外部环境的认知,见第3、6题

4、应届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见第4、15题

5、应届生的反思、经验(含要求学校校,见第21、22题;要求自己,见第23、24、26、12、13题)

通过对以上五大方面共25道问题的调查,我们希望分析出我院毕业生对就业的选择、认知的程度以及作为院方应当做什么样的工作来帮助毕业生应对就业问题。

调查分析:

一、热能专业

1、毕业生设定的目标或愿景

1)对未来的设计或愿景:毕业生未来选择的大体方向是考研、就业两个,共占72%,其中选择就业的占51%。特别注意到有9%的同学选择了自主创业,11%的同学选择出国留学。对于选择考研的理由,多数人是因为研究生毕业能获得更高的收入、学术深造。择业观念方面,82%的同学选择先就业再择业、一步到位,很少有人选择考研。25题中,15%的同学坚决不接受最差的机会。

2)就业前的准备情况:有13%的同学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其余都没有明确的目标,甚至没有考虑过。

3)与是否专业对口方面:逾八成的同学以找到工作为第一目标,对于专业对口性不很关心。

4)地域意愿:北京、天津、上海是同学们的首选,其余依次为东部沿海、生源地,有11%的同学没有固定意向。对于地域的选择,同学们的首选标准是工作待遇和发展机会要大。

5)对用人单位的意愿:性质方面,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是同学们的首选,其他选择比较平均,没有人选择自主创业。对于首份工资75%同学选择1500--3000,没有人选择800--1000。

2、信息获取方面:就信息获取的程度,对于我校就业政策很了解的人占15%,不关心的占5%;就信息获取的方式,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选择并且方式很多样,其中通过学校就业网站和网上信息获取信息的人最多,各占17%,其它方式如辅导员老师通知、学校就业网站、就业市场招聘广告等都有人选择,但人数不多,平均在10%左右。

3、毕业生对就业以及外部环境的认知:有21%的同学认为自己有实力找到工作。

4、应届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有52%的同学没有签约任何单位,只有6%。

5、应届生的反思、经验:对学校,25%的同学需要职业生涯规划辅导,30%的同学需要区域与行业发展形势报告,只有28%的同学需要就业常识和应聘技巧或求职心理辅导,有37%的同学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意义不大;对自己,不同的同学认为自己欠缺的素质不同,分布很平均,其中最主要的素质是交流表达能力、改革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对于想要自主创业的同学,四成认为需要资金36%认为需要能力和经验。大多同学讲毕业生就业不顺利的原因归为就业人数太多、金融风暴、实践经验少。

二、环境专业

1、毕业生设定的目标或愿景

1)对未来的设计或愿景:有七成同学选择就业,择业观念方面,69%的同学选择先就业再择业,没有人愿意一步到位,虽然很少有人选择考研,但很多考研的同学渴望更好的教育环境。25题中,八成的同学可以接受最差的机会。

2)就业前的准备情况:有21%的同学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3)与是否专业对口方面:选择各个方面的同学人数很平均。

4)地域意愿:北京、天津、上海是同学们的首选,高达61%,其余依次为东部沿海、广州深圳,没有人愿意回到生源地。对于地域的选择,同学们的首选标准是更好的学习机会,其次则是岗位多元化和工作待遇。

5)对用人单位的意愿:性质方面,国有企业、民样大型企业是同学们的首选,其次是外企,zhèng fǔ 部门、民营单位不被同学们看好。对于首份工资六成同学选择1500--XX,没有人选择800--1000。

2、信息获取方面:就信息获取的程度,对于我校就业政策很了解的人占17%,不关心的占11%,了解比较少的共有74%;就信息获取的方式,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选择并且方式很多样,其中通过网上相关信息获取信息的人最多,占19%,其它方式如辅导员老师通知、学校就业网站、学员就业网站等都有人选择,但人数不多,平均在15%左右。

3、毕业生对就业以及外部环境的认知:72%的同学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而且只有14%的同学认为自己有实力找到工作。

4、应届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有81%的同学没有任何签约单位

5、应届生的反思、经验:对学校,五成的同学需要区域与行业发展形势报告,有32%的同学需要就业常识和应聘技巧或求职心理辅导,因而有49%的同学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意义不大;对自己,不同的同学认为自己欠缺的素质不同,分布很平均,其中最主要的素质是信息收集、汇总、分析、处理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自我学习提高能力。对于想要自主创业的同学,五成认为需要资金五成认为需要能力和经验。大多同学讲毕业生就业不顺利的原因归为在校参加技术锻炼机会少、没有适合自己的岗位、实践经验少。

一、建环专业

1、毕业生设定的目标或愿景

【大学生择业的首要标准】

1)对未来的设计或愿景:毕业生未来选择的大体方向是考研、就业两个,共占78%,其中选择就业的要略高一些。特别注意到有10%的同学选择了自主创业。共有43人选择考研,对于选择考研的理由,多数人是因为缓解就业压力、学术深造。择业观念方面,83%的同学选择先就业再择业、一步到位,很少有人选择考研。25题中,九成的同学可以接受最差的机会。

2)就业前的准备情况:只有4%的同学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其余都没有明确的目标,甚至没有考虑过。

3)与是否专业对口方面:逾六成的同学以找到工作为第一目标,对于专业对口性不很关心。

4)地域意愿:北京、天津、上海是同学们的首选,其余依次为东部沿海、生源地,有16%的同学没有固定意向。对于地域的选择,同学们的首选标准是岗位的多元化和发展机会要大,其次则是工作待遇和国际化水平。

5)对用人单位的意愿:性质方面,国有企业、民样大型企业是同学们的首选,其次是zhèng fǔ 部门,外企、事业单位不被同学们看好,值得一提的是有11%的同学愿意选择自主创业。对于首份工资五成同学选择1000--XX,极少数选择800--1000或XX--30000

2、信息获取方面:就信息获取的程度,对于我校就业政策很了解的人占27%,不关心的占9%,了解比较少的共有65%;就信息获取的方式,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选择并且方式很多样,其中通过学院张贴通知公告获取信息的人最多,占24%,其它方式如辅导员老师通知、学校就业网站、就业市场招聘广告等都有人选择,但人数不多,平均在10%左右。

3、毕业生对就业以及外部环境的认知:62%的同学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而且只有13%的同学认为自己有实力找到工作。

4、应届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有76%的同学已经签约了3个以上的单位

5、应届生的反思、经验:对学校,四成的同学需要职业生涯规划辅导,16%的同学需要区域与行业发展形势报告,只有16%的同学需要就业常识和应聘技巧或求职心理辅导,因而有37%的同学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意义不大;对自己,不同的同学认为自己欠缺的素质不同,分布很平均,其中最主要的素质是沟通协调能力和自我学习提高能力(

调研结论:

一、纵向比较

对于热能专业,目前仍有过半的同学没有签约就业,有的选择出国留学或考研。除了金融风暴对于产业的影响,大学阶段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招聘信息、区域产业发展信息流通不畅也是主要原因,同学们在学校训练的数据处理能力、获得的专业职业证书并不如交流沟通能力、信息搜集处理能力重要,特别是同学们并没有在大学期间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对于环境专业,与以往相同八成的同学没有就业,其中多数选择考研,另外多数同学认为自己欠缺数据出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素质较低。对于建环专业就业,同学们的就业率突破七成,但仍认为学校的就业信息支持比较匮乏。

二、横向比较

1、比较实际就业情况,建环专业的同学就业率最高,其次为热能和环境,其中环境专业的同学考研人数最多。2、在大学期间,有自己职业规划的同学不足三成,其中环境专业最高为21%,其余同学对于未来没有明确的认知。3、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同学们的普遍认识实现就业后择业,能够接受工资待遇较低的工作,专业是否对口已不再成为同学们择业的首要标准,国有企业依然是同学们的首选。4、归纳同学们的经验教训,学校的信息支持、在校期间职业规划教育的普及、自学能力的培养是首先需要重视的方面。

综上所述,作为学校应当在职业规划教育、自主学习教育、实习实践教育以及信息支持方面加强工作;作为同学自己,应当为自己的未来早作准备,认清当前的外部环境,明确自己的目标,找到理想与现实的交汇点,通过提高自己的各项素质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

2015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大学生择业的首要标准 第七篇

第1篇: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式近3年来连遭打击,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此次调查范围覆盖华南师范大学17个院系,包括师范与非师范专业在校的本科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580份,实际547份,回收率为94、3%。调查文件采用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和主观题三种方式来回答问题。问题涉及大学生就业期望、就业素质的自我评价、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择业与就业的影响因素等方面,旨在对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相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为高校就业指导和人才培养提供资料与对策研究依据。

调查结果呈现出几个问题:

一、多数学生对于“务实”有新的认识,就业期望趋向现实,主要表现在工作单位、工作区域等方面。

(1)就业方向: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

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三项是“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继续深造”,它们分别为41、76%、28、57%、27、84%。调查显示,在面得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信与成熟。

在此问题的选择中,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继续深造”,这选项占27、84%,有过四分之一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越演越烈。究其原因: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争激烈,优越的职业需要优秀的高层次人才;三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学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即时就业等因素。这一现象值得认真分析研究,其利与弊何在?其利在于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改善我国人才结构,增强我国高级人才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忧虑的是它反映出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欠缺,社会压力的承受力不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选择了回避的方式,职业期望趋于“非风险化”。这种现象还可以从学生对就业前景的评价中看出,见图1所示。22、92%的同学对就业前景持有“不容乐观”的评价,这里除了客观实在的因素影响外,更多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因素问题。由此可见,高校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是必要的。

(2)就业取向: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

调查结果表明(见图2):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占66、54%。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经济发达地区除了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外,经济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更便捷,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再学习提高的机会,这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密切相关。二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地区的高,且就业岗位多元化,这是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3)职业价值:结合专业特色,务实肯干

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在选择就业岗位上,更多的是趋向于“学校或科研机构”、“行政机关或事业单位”(调查结果见图3)。

二、影响学生择业就业的因素突出。

(1)多数学生对职业价值标准上,把“工资福利待遇”、“实现自我价值”作为重点考虑。两项占的比例分别为36、62%、26%,具体情况调查结果见图4、

这与学生实际就业时考虑的因素一致,即把薪金与个人价值和能力的体现作为重点考虑因素。调查显示,学生的就业除了受薪酬的影响外,人生价值观中个人因素也很突出。但是,学生在进行人生选择时较多考虑个人因素,较少考虑社会需要,即使在追求自我实现时也折射出主要强调的是“自我”而非“社会”的需要。对于这现象的利弊值得我们研究与思考。

(2)在就业过程中,有44%的学生认为“经验及实践能力”为最重要的因素。而“学历”、“毕业院校或专业”、“应聘技巧”则各占10、48%、10、34%、12、69%。这可能与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的要求有关。

三、多数学生对就业素质的评价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明确自身的优势与劣势。

(1)多数学生的优势为“理论基础”、“师范技能”。

(2)有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实践能力”、“竞争与风险意识”处于劣势状态,它们分别达到了33、07%和30、69%;在学生认为自己最缺乏的素质方面中,“创新能力”、“实践*作能力”、“专业知识与技能”被纳入了前三项选择,结果见图7、其总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知识更新迅速,知识越来越深,越来越广,职业素质越来越综合;另—方面学校教育滞后,教育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使大学毕业生就业时普遍有压力感和不适应感,对自己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缺乏自信。再一方面学生勇于挑战的心理素质还没形成;在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说得多却做得少,培养的覆盖范围也相对狭小,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培养的环境。除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外,如何提高学生勇于挑战的心理素质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将成为高校就业指导的两大课题。

四、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与学生的需求处于不平衡状态。

(1)有过半数的学生反映:“不太满意”学生就业的指导工作(见图5)。

(2)学生“希望学校在大学生就业成才方面着重给予哪些指导和帮助”时,

学生们有48、96%选择“提供更多实践机会”,而“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和“注重社交能力指导”也占据一定的分量(详见图6)。从国家政策和从现实需要上出发,学生需要从就业观念向创业观念转变。在调查中,学生认为“培养自主创业精神”是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关键(占34、21%);而“加强高校就业指导”与“其他因素”也占很大的份量(详见图7)。针对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基本上还是局限于信息发布、政策宣传、技巧培训、协议办理等服务性工作。调研建议,就业成才导航体系应覆盖大学教育全过程。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仍然主要面对毕业班,但此时他们大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

。就业指导工作亟待从毕业班向低年级学生辐射,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具体来说,就业成才导航体系应该涵盖专业知识技能导航,如学习方法指导、新思想新观念介绍、个人完善知识结构帮助等;健康成才导航,通过实施结对服务、心理指南、交流讨论,对大学生在就业求知和个人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困扰排忧解惑;法律导航,普及法律知识,加强法治意识、引导诚信意识。

从调查所反映出的问题来看,进一步实现我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管理规范化,特别是如何把就业指导工作切实纳入学校教书育人的整体工作轨道,还有值得深入研究和改进的地方。

大学生失业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本文论述的是大学生的失业问题,通过分析失业的情况和原因,得出相应的对策以及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种趋势的结论。

关键词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周期性失业、供求矛盾、市场缺陷。

正文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想"就业"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很敏感的,我们大多数大学生读四年大学无非是为了以后能找到一份自己比较满意的工作,但是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却是我们有可能失业,这给很多大学生很大的打击,甚至有损我们读大学的积极性。记得我们社会问题研究老师对我们说过一句话,我印象很深,他是这样说的:“现在大学生就业难,难道真的是企业不需要大学生了吗?”是啊,难道真的不需要了大学生了吗?不是的,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首先大学生失业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结构性失业。由于学习期间社会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等)发生了变化,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区域分布等不适合经济结构变化的要求,毕业时不能适应就业市场需要而造成的不能顺利就业。

二是摩擦性失业。毕业生对用人单位的发展空间、工资待遇、地理位置、工作环境等等有自己的期望,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学习成绩、专业技能、个人素质等也有一定要求,由于双方要求不一致导致毕业生没有用人单位接收的情况。

三是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原意是指由于经济衰退、总需求不足而造成的失业。我国目前经济持续增长,并没有出现经济衰退的情况,但是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社会对毕业生需求量增长速度滞后于毕业生人数增长,导致有效需求不足。

那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呢?原因有三:首先,“供求矛盾”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115万人,大约有35万毕业生就业时未找到工作;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145万人,未就业毕业生人数超过50万人;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212万人,预计毕业时未就业人数将超过70万人1。未来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和毕业时未就业的毕业生数还将急剧增长。毕业生就业人数的增加,促使毕业生就业市场发生了新变化,毕业生就业逐渐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使广大毕业生面临更加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在“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下,毕业生作为人力资源提供方通过就业市场择业,用人单位作为需求方在就业市场中选拔毕业生。只有供求相一致,才能实现均衡,否则则会失衡,导致“就业难”。“供求矛盾”的表现主要有:毕业生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学历层次,甚至就读院校等等不适应市场需求;毕业生的择业倾向与技能等不适应市场需要;毕业生的择业期望值与用人单位要求不一致等等,这些矛盾的存在,导致了非自愿的摩擦性和结构性失业。

其次,市场缺陷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之一。市场发育不充分、不完善,市场化程度低;围绕高校、地区、行业存在不少就业市场,但是未形成较统一的大市场,导致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搜寻成本较高;市场规则不统一,部分市场甚至秩序混乱等等。导致就业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不完全信息和较高成本,影响就业。当前买方市场中的不完全竞争会导致两种现象:一是部分用人单位的人才高消费,二是一些毕业生被迫退出市场,形成周期性失业;市场信息不完全会导致摩擦性失业或结构性失业;市场进入和运行成本较高则可能会导致一定程度上的周期性失业。用人单位招不到满意的毕业生,毕业生找不到满意的单位,是市场不完善、信息渠道不畅通的直接体现。2

此外,就业难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原因。例如,人事户籍制度改革的滞后,制约了人力资源的充分流动。虽然这种现象随着人事代理等中介服务措施的出现得到了一定缓解,但是距离由毕业生就业障碍转变为就业动力还有不小差距。

那要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

第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接轨,增强毕业生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高等学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人力资源的主要阵地,社会和市场发展的需要应该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导向。增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根据社会需要开设专业、设置课程,不断革新教学形式和内容,才能使高等学校更好地履行社会服务职能。

无视社会需要,盲目培养,就会导致高校毕业生不适应用人单位需要,在就业市场上缺乏需求,形成结构性失业。高等学校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基础,培养服务社会各级各类需要的多种人才。在培养中应充分重视市场需求,建立科学的评价、分析和预测体系,把握社会实时经济走势和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按照社会发展方向设置专业,有效地消除结构性失业。这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根本思路。

第二:高校教学改革中应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市场需求是多样化的,不同岗位对毕业生素质的要求就不一样。如果高等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千##第1篇律,或是心理素质差,或是动手能力差,或是社会适应能力差,其结果必然就是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中缺乏竞争力和吸引力。素质教育强调个人素质的发挥,因而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毕业生,可以有效地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克服摩擦性失业。

第三:着力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增强毕业生的择业技能。

在就业市场上,毕业生缺乏必要的求职技巧、择业技能差是导致摩擦性失业的重要原因。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作为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应当充分发挥服务职能,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着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毕业生科学地分析市场、客观地认识自己,有效地消除“供需矛盾”。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毕业生掌握一定的择业技巧,善于利用市场信息,善于在就业市场中“推销自己”,通过市场落实就业单位。

第四:加快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

要重视和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就业市场的信息化。充分而有效的信息可以降低市场成本,提高效率,实现节省资源和提高效益的目标。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信息不充分是影响用人单位选材和毕业生就业的突出问题,因此,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和信息化建设是当务之急。国家、地方和高等学校要围绕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立体化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和信息服务体系,互相联系,互相补充,促进就业市场中的充分信息,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同时还要制订相关规定,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管理。有效的调控和管理是市场发挥优势的重要保证。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中还存在着一些秩序混乱、缺乏监督的情况,不利于就业市场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作用,各级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调控和管理力度,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和规定,为毕业生就业市场提供统一规范,保证市场秩序。

第五:积极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多渠道、多形式就业。

处在新世纪战略机遇期的大学毕业生和高校教育工作者都会发现,我们所面临的时代是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创新的思路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积极引导毕业生突破传统的就业观念的束缚,树立与时俱进的就业观,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自觉树立自主创业的思想观念,主动到基层就业。努力实现多渠道、多形式的科学择业,积极创业。

大学是我们许梦和圆梦的地方,我们来的时候踌躇满志,我们走的时候也绝对不要留下任何遗憾。虽然大学生难就业已成为一种趋势,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但是我们绝不要就这样失去了信心。或许我们以后找不到称心的工作,但是我们也还是要有我们来时的那颗火热的心,把我们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不要管以后会怎么样,只要我们在这四年内无愧于心,这样就够了,如果我们太注重结果的话我们有可能欣赏不到沿途的美丽的风景,毕竟结果不是最重要的,如果我们能够想通这一点,那么我们就不会失去信心了,所以我们要把握好现在,把什么就业烦恼都抛到一边,认真学习,我想这才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第2篇: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报告

我们采用问卷的调查方式对我校学生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查!我们主要采取网络和走访教室、图书馆、宿舍和路边拦截的方式,发送调查问卷。团队合作为了顺利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同时也想帮助更广大的在校大学生了解当前和未来的就业形势!在采访对象中有刚迈入大学不久的大一新生10名,处在风华的大二学生23名,更有已经到了择业和继续深造的大三学生27名。能够全面地了解在校大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的看法和了解

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30年,在这期间大学生的数量更是突飞猛进。大学生也有过去的“天之骄子”成为今日的“无人问津”!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怎样才能让大学生更好的就业,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呢?带着这一问题和思考,同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我们进行了这一次调查并进行了准确统计和深入分析:

被调查的学生为我校大学生。我们采用自制的“大学生就业调查问卷”,通过qq在线、深入宿舍、自习室、图书馆和路边拦截的方式进行!共发放调查问卷7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60份。有效问卷调查者主要来自机电专业、工业设计专业、外语专业、信息专业、经管专业和金融专业!采取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男女比例24:36、

从调查的数据看出,大学生未来就业形势严峻主要是由社会、学生、学校和用人单位四方面造成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本身的工作能力和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不足和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严重不一致造成的。我们主要对这四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激烈的市场竞争情况

我们的人力资源,尤其是大学毕业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我国7亿多庞大的从业人员中,高层次人才稀缺,受过高等教育的仅为5%左右,那为什么还出现大学生就业难呢?除了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外,主要是难在就业市场机制不完善。在我们的调查中,无一人对当前形势乐观,60人之中只有2人认为当前形势还是较好,有9人占调查的15%认为还算正常的就业形势,而其他50人占总体的83%普遍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感到压力重重。现在大学生都普遍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在受访者中有仅有2人不了解、一人认为其不重要,而认为重要的占到调查的75%。在当前学的专业和工作不对口的情况下,大多数人还是觉得自己的专业是有前途的,其中认为很有前途的有12位,而认为自己专业较有前途的则达到36位,占所有调查者的80%,仅有6人认为本专业很没前途。可以看出大学教育还是相当重要的。由于竞争的加剧,大多数的学生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在问及毕业初的薪酬时,有31个人认为起初工资为1500元,14人认为应该为2500元,两部分加起来占总人数的75%,在物价日益增加的基础上,大学生要求这样的工资是不高的,可以看见竞争的大学生的影响。

第一,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还会不断有一些工人下岗或者失业,这批人的就业难度是非常大的。第二,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人数比较大。比如说大学生,今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将达到495万人,这也是近几年来最高的。今年要求职的大学毕业生在600万人左右。第三,中国农村有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要转移到城市里就业。基于这三条原因,做好就业工作,今年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当前社会普遍压迫大学生,尤其是刚毕业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他们的能力还只浮于理论上,社会经验不足,处事和办事能力不够,况且每年有那么多大学生,供大于求从而造成当前的局面。

二、学校对安排大学生就业方面指导不足

在我们受访的大学生中,只有5人对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感到很满意,感到较满意的有24人,两者合计占48%,而感到不满意和很不满意达到52%,充分体现我们学校的就业指导还需加强,照顾到更大多数学生的情况。教育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还有很多,我们主要从以下三点进行分析:

首先,根本的问题是,教育与生产相脱离。我国现在生产模式是“世界加工厂”,主要需要的是廉价劳动力的“血汗工人”和有经验的技工,是体力劳动者,而大学教育培养的是高价劳动力的脑力劳动者。所以,要说“头脑还缺乏市场经济意识”,那不是大学生,而是指责大学生的专家、学者和领导者自己。但这不是我们认识问题的出发点,我们认识问题的出发点应当是:中国不应该是大学生供过于求,需要降低大学生的价值体现,而是要尽快改变我国的生产模式,使大学生的价值能够充分体现;使中国能够自主创新,发展生产。党中央一再强调发展自主创新经济,但大学生就业难却成了问题,这种情况说明发展自主创新经济还没有落到实处,还是停留在文件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大学生就业的实际,可以检验党的发展方针。

第二,重要的问题是,教育之本是育人。教育产业化要“正义”,说法可以不改,但含义要矫正:教育产业化是为社会生产人才。那种为学校、校董和一些教授生产利润,应该叫做“教育资本化”;现在许多学校名曰“产业化”,实质资本化。而社会培训机构被“产业化”人士评为资本化,是为自己谋利益,却为市场化人才做出了具大贡献。像我们最熟悉的北大青鸟教育就可以称得上IT教育航母。教育改革要拨乱反正,要改变对学校乱扩大升级,对学生“广种薄收”的状况;要学习培训机构,根据社会发展的进程需要,决定学校培育人才的结构,各专业的高、中、低人才要有比例。

第三是观念问题。中国是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国家。因此,中国的教育应当是“公有制为主体”,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教育不应该是个人的投资,而应当是社会对发展的投入,是一种社会积累。教育费用应当由国家、社会承担,从物质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为祖国、为社会“回报”而学习的思想观念。教育费用由国家、社会承担之后,还缩小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劳动力的生产价值的个人差别。这不仅有现实的意义,而且有很深远的意义。

三、大学生自身素质因素

在谈到毕业后的打算后的打算后,50%多的人都是把考研放在首位,其次是找工作创业等,从中可以看到很多大学生是害怕面对社会竞争的,采取考研是为了更晚一点面对竞争,也是对自己以后能找个更好的工作。在问及到,毕业后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时,有15个人认为兴趣是最重要的因素,占总人数的25%,而更多的人选择最要的因素是“个人发展空间的重要性”,占总人数的61%,而其他因素则被大学生看轻。在大学生考虑工作的地方时,20个人选择留在大学所在地,10人则选择回家

乡,38人则是主张去发达城市闯一番,而对于岗位过剩的西部地区则只有2人选择。在大学生所重视的素质中面试技巧和计算机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占50%左右,而专业能力差而被普遍的看低,究其原因是现在的大学生就业是专业不对口的结果。大学生就业难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大学生自身准备不足造成的,在受访者中,有相当一般分的大三学生对所要去的企业竟然一点也不了解,占总人数的33%。调查中他们普遍感到经验不足是造成他们就业形势严峻的主要因素,约占50%。除了这些方面,我们大学生还存在以下问题:

(1)、诚信问题,不少毕业生发现求职时有一定的证书、文凭、履历能为找工作带来方便,有的大学生凭勤奋刻苦,在大学期间努力争取获得相关证书,不刻苦学生则通过投机取巧或造假来骗取企业初步信任,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

(2)、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由于近几年公办高校扩招,加之民办高校急增,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分数不断降低,加上不少大学生大学学习不认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

(3)、大学生自身定位偏颇。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东西部地区之间、沿海地区和内地之间的差距较大,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时,过度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等热点地区,造成这些地区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加。同时,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心理定位严重影响就业。据中新网报导造成本科学就业难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目前本科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状态。

(4)、求职途径把握不准。不少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各样人才交流会“广泛撒网”的方法,或希望通过熟人“托关系”、“找门路”以捧上“金饭碗”,不善于“推销”自己,没有针对自己的切实优势,通过重点了解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情况,提高就业率。

四、用人单位误区

(1)、过分关注文凭。不少用人机构认为,学历越高越好。选人学历化,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或人才浪费,比如有些单位招聘计算机软件研究生仅用于本单位的打字等简单文字处理。现实工作中有些人的能力与文凭并不能直接划等号,不少本科或大专学生的业务能力不比研究生业务能力差。

(2)、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同等情况下女大学生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这是女大学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3)、生源地域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务员时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视,实行地区保护主义,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

(4)、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不少用人企业经营有困难,急于招聘某一方面能人,并且希望很快给企业带来变化,而一般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用人单位忽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其实经验总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大学生有较高理论水平,只要经过短期实践即能胜任工作岗位。

就是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太乐观。

在我们的调查中,可以很清楚的发现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并在大学生之中形成了一种“谈就业色变”的状况。但是从另一方面,大学生对自己和就业形势有了一个很清晰的认识和认真思考,这对他们以后他们的努力方向和激励都是很好的。总之,大学生就业形势已清楚的摆放在面前,学校、社会和大学生们应该找到合作点,达到共赢。

1、学生应努力提升综合素质。

(1)、注重专业学习。专业强、基础实、理论深、技能佳,是每个用人单位渴望的人才标准。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基础,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注重加强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苦练内功,提升素质,培养能力,掌握技巧,为顺利就业打基础、创条件、做准备。

(2)、加强实践锻炼。从进入大学起就要有意识的进行就业规划,通过各种途径寻求实践机会,为将来的就业竞争增加砝码。要在加强专业学习的基础上,重视校内和校外的社会活动,这些活动特别是社会兼职可以引导大学生走向社会,加强实践学习,熟悉工作流程,丰富社会经验,拓宽人际关系,是大学生进行能力锻炼、施展个人才华的重要舞台。

(3)、调整就业心态。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说,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直面压力和挑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亘古不变的真理,特别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的转型和转变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不能改变社会的情况下,要逐步调整自己的心态,适应社会的要求。改变过去那种“一步到位”的就业心理,放弃“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旧知识分子偏激心理,不把考研、考公务员当成“救命稻草”(毕竟能如愿的只是极少数),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健康观念,先争取工作岗位,为社会和家庭“减负”,再在工作中磨练自己,寻找机会进行突破。

(4)、还应在大学时全面关注社会动态,早早做好职业规划,并不断朝着这个方向奋斗。同时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适当的做些兼职工作,增加对社会的认识和经验的积累。充分利用大学的资源,全面掌握知识,以便在各行各业都能够快速接手工作。同时大学生们也应避重就轻,不要总涌往发达城市,西部地区更有利于发挥大学生的抱负和才能,而且薪酬待遇普遍高于东部,为西部发展做出贡献。

2、单位:切实纠正用人偏见。

用人单位一方面要与学校加强互动交流,多了解学校里各专业的特色,还可以借鉴大学生见习制度的思路,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寒暑假实习基地,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也有助于企业考察人才。另一方面,用人单位要进一步转变思想,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切实纠正用人选材的偏见。一个单位要想得到可持续发展,既要使用好人才,也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从我们的调查情况来看,多数学生充满激情、有闯劲,富有创新精神,而且理论功底扎实,接受新鲜事物快,可塑性强,如果对他们适当加以培训,一定能为企业带来更好更长远的发展。所以,企业不能只图眼前的短期利益,过分看重工作经验,而要有长远的人才战略眼光,要改变唯经验论、唯文凭论的做法,还要纠正性别上和地域上的用人偏见,切实做到不拘一格招揽人才,实现企业与人才的双赢。首先,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改变唯经验论、唯学历论,摒弃用人歧视,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竞相成才。

其次,选人标准要合理。用人单位要根据自身规模、性质、发展状况、岗位实际,制定相关岗位说明书,细化岗位职责,按照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选人标准,确定招聘人员质与量。第三,确定科学招聘程序。要确定招聘考核的程序,制定考核内容,在按程序进行考核后,择优录用。

3、高校提高大学生就业对策

(1)、应该努力提高办学水平。高校应转变观念,把握教育国际化的潮流,加强世界高教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全面提高办学水平。高校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积极培养大学生知识和能力,培养具有不断追求真理、追求科学精神,能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以上的综合素质优秀的大学生。

(2)、不断进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现有科类结构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能完全适应,必须适时调整。

(3)、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高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建立以服务为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并能独立开展工作,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咨询服务,指导服务,培训服务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为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掌握竞争技巧,积极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4)、学校应该实行积极的大学生安排就业政策,不仅在未来的发展方面,而且在心理调节上面,减轻大学生的就业焦虑心理。同时老师们应该对学生们加强教育,并进行积极暗示,多增加学生们的锻炼机会(别出现面试事心里紧张表达不清等情况)。

4、社会及政府其他对策——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还须政府社会共同努力。

政府社会必须进行相应总体性调整。大学生就业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及人们对高等教育价值的判断。政府要通过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来增加对人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使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衔接好,这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

第3篇: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调查报告

作为大二的学生在不久以后即将踏入社会,开始我们人生中的又一个旅程。走出校园,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择业。随着时间的发展已成为大学生面临的严峻问题。选择什么样的具体职业应该根据每个人的潜能和特长来确定。要量体裁衣,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行业的更加细化,与此相对的职业也更加多样化,这一情势为具有不同潜能和特长的个人寻求更符合自身条件和兴趣的职业,创造了日益广阔的前景。因而,当代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要正确判断自己有哪些潜能和特长,力求做到对号入座。

20XX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高速发展的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经济危机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经济危机下,很多公司开始裁员,招聘需求大幅减少,这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压力异常巨大,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异常突出。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5年《经济蓝皮书》指出:预计到2015年底,将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2015年还将有592万名大学生毕业面临找工作,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严峻。

主体:问卷的设计

制作问卷时,我们力求所选题目确切、简洁、针对性强,并遵守以下几点:问卷主题明确,所有设问都必须与主题有关;言语简明准确,以免影响理解和答问;问卷项目由浅入深,并注意期间的来联系,使被调查者可以连贯做答;设问切合实际,充分考虑被调查人的差异。

大学生择业观调查问卷。(详见附卷一)

一、调查概况

此次调查问卷主要对毕业生的择业价值取向、薪酬标准、就业地点、专业满意度、择业心情、就业服务等问题进行调查。调查采取随机抽样形式,管理类的文科学生,也有技术应用类的理工科学生。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00份,实际回收的有效问卷78份,有效率为78%,其中男生占34、6%,女生占65、4%。由于在抽样调查中,充分考虑了样本的代表性和性别比例的协调性,因此此次调查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当前2015届毕业生择业心态。为方便学生答题,问卷均采用选择题形式,分为单选和多选。为了让我们的调查问卷更真实有效,所以我们在人员学历的选择上针对不同学历的人都选了30%左右的人。在我们的调查中有70%的人是来自农村,剩下30%是来自城市和县镇。

二、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1、关于就业形势与自身就业前景评价

关于目前社会的就业形势,91%的调查者认为“形势严峻,就业比较难”,分别有3、8%的调查者认为“形势正常”和“不了解”,而认为“形势较好,就业容易”的有1、3%。可见,绝大多数毕业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已有了一定的认识。

在对自身就业前景评价方面,多数毕业生则显得较为自信。调查表明,对就业前景持一般态度的调查者占56、4%,20、5%的毕业生对自身就业前景比较乐观有信心,14、1%的调查者表示不乐观,而9%的调查者则表示不知道。对此的解释可能有两种,一是毕业生已在择业前做好了不太充分的准备,加之金融危机的到来,加大了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2、关于升学和工作的选择

在升学和工作的选择上,79、5%的调查者选择工作,11、5%的人选择升学,而2、6%的调查者选择考公务员,还有7、7%的调查者选择了回家创业。可见,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很多同学想在国家的优惠政策下,自主创业,减少就业的压力,锻炼自己的能力。这些人是需要大力扶持的。

3、关于就业的影响

在就业决策时,有39、8%的调查者受父母的影响比较大,有3、8%的调查者表示会受老师的影响,还有5、1%的调查者比较相信自己的朋友,“自己做决定,不受他人影响”的调查者占51、3%。可见,现在的毕业生在做选择时还是比较慎重的。

4、关于就业地点的选择

调查表明,66、7%的调查者选择就业地点时,格外青睐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这主要是因为大城市比较重视人才,工作和生活条件好,经济收入高,发展机会多,并且接受新信息快,因而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尽管大学生择业首选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择业地点过于集中,势必导致人才的闲置与浪费,同时也增加了就业的难度。10、3的调查者喜欢到国外和内地的盛会城市去工作。而对于西部边远地区和农村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有23%的毕业生将其作为首选。尽管国家出台了很多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和福建省欠发达地区的基层就业和参加志愿服务的优惠政策,但毕业生的积极性仍显不足。这表现出大学毕业生择业的功利性和短视,他们不愿承担艰苦的工作,奉献意识与锻炼意识不强。学校应该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大学生的奉献意识的培养,对毕业生的择业中的功利和短视心态要适时加以引导。

5、关于薪酬标准

在求职者最为关心的薪酬问题上,毕业生的期望值一般。12、8%的调查者的月薪期望值在800元以下,其中21、8%的调查者的月薪集中在800——1200元这一档上,35、9%的调查者选择1200——xx元之间,月薪在3000元以上的占20、5%;有17、9%的人的月薪期望值在3000元以上。这表明,大学毕业生希望自己早点从父母的经济依附中解脱出来,实现经济上的独立,并渴望获得舒适的生活条件,因此希望能获得较高的薪酬。

6、关于对口与心中的期望值

据调查,12、8%的调查者认为会“接受,并准备跳槽”,23、1%的人会“努力适应工作”,61、5%的调查者“工作时或工作后会考虑继续深造。2、6%的调查者还没考虑好。看来,兴趣与期望值对于工作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专业如果不对口绝大多数的调查者会在现在的岗位上工作。64、1的调查者会愿意从事现在的工作,只有9%的调查者表示不愿意,19、2%的调查者会“先在本专业干,再考虑转行”这些人对自己的工作的选择是小心而慎重的,个人兴趣和专业在选择工作时是占非常大的比重的。7、7%的调查者认为无所谓。

7、求职信息

在就业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很大一部分调查者会认证考虑自己今后的就业。其中66、7%认真考虑过,26、9%的调查者“偶尔会想想”这类人可能还没体会到就业的艰辛,有5、1%的调查者很少再考虑,还有1、3%的调查者想“到时候再考虑”。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50%的调查者希望得到更多的公司的介绍和招聘信息,15、6%的调查者希望得到更多的有关薪资及福利的信息,19、2%的调查者希望得到更多的关于面试和演示的技巧介绍,说明学生在这方面的经验还不是很多,需要加强锻炼。有5、1%的调查者希望了解更多的公司员工的现身说法。借此了解公司的用人机制和管理方法,做到心中有底。

8、关于就业目的

此次调查表明,有大约80%以上的调查者就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生计的需要”只有17、5%的少数调查者是为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为了得到社会的认可和为社会做贡献。剩下的2、5%的调查者认为就业是为了奠定建立家庭的基础。可见,在经济危机的时候人们还是迫以生计的。这也说明啊学生就业观念的不端正,需要老师的大力指导。

9、关于最关心的问题

无论在什么时候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都会面临各种怎样和企业的双向选择。调查者在这方面的选择还是很明确的。有53、8%的调查者预计在择业过程中遇到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可能“专业不对口或专业面太窄”这给学生就业造成了很大的困惑。2、6%的调查者预计“户口难解决”,24、4%的调查者预计是“缺乏社会关系”7、7%的调查者预计“信息严重不足”不能很好的去加以选择,11、5%的调查者预计是其他的原因在择业过程中的阻力最大。没调查者选择“性别歧视”说明大家还是比较相信能力的。

而用人单位最关心的是求职者的能力包括“所学的专业能力”、“所毕业的学校”、“社会经验”以及“潜力”,占总调查的87、1%,“技能、特长、品德”只占到了10%的比重,剩下的2、9%的调查者认为用人单位最关心求职者的性别。

当前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人才市场供大于求,属于买方市场”、“毕业生的思想不够端正,期望值过高,择业过于挑剔”“社会上一些‘凭关系,走后门’的现象比较严重”占总人数的78、6%,认为“学校、政府、用人单位及学生之间的沟通较少了解不够”的占11、3%,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薄弱”、“高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毕业生的不符合政策规定的择业行为比较多”的调查者占10、1%。

结尾:

这是一个求职大军遭遇失业恐惧的时代,是一个追逐挑战又渴望成功的时代。求职择业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既是难得的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我校大学毕业生的职业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倾向,择业意向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追求自我发展,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重视经济利益。毕业生中出现的盲目乐观、奉献意识与艰苦奋斗精神缺乏、诚信缺失等心态,不仅会影响到毕业生眼下的择业,同时还会进一步影响到以后的成长与职业发展。针对以上出现的不良择业心态,本人的建议是:

一、大学生毕业后不能仅仅只有就业意识,因为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会在一定程度上饱和,现在尤为严重。因此我们要树立创业意识而不能把眼光仅仅限于就业。

二、要踏踏实实地做事,一步一个脚印,要有灵通的就业信息和强硬的个人素质。专业很重要,但要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有人说好关系是泥饭碗,会碎的;文凭是铁饭碗,会锈的;而只有能力才是金饭碗,走到哪里都会闪闪发亮。”在当今社会,只有有能力的人,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只有有能力的人,成长的舞台才会无禁区。

三、要搞好人际关系,广交益友。朋友多了不是坏事。一个人在外难免会遇到挫折,此时朋友的帮助对你来说很重要。

四、在选择职业时,要从实际出发,准确把握人才市场的供需信息。人才招聘会每周都在办,人才市场天天都开放,准确掌握人才市场的供求信息,对于当代大学生择业尤为重要。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谁能及时有效地获取信息,谁能从实际出发,准确审视就业形势,谁就能早日步入理想的职业岗位,为祖国,为人民奉献知识和才华。

五、要敢于面对挫折,不放弃,不服输,要敢闯!

总之大学生对所学专业只是能说了解,要真正读至硕士才可以说自己学了这个专业。大学生要锻炼各方面能力,不仅要学习书本方面的有字之书,还要去生活中读那本无字之书,这样我们农大学子才会有美好的未来。

第4篇: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报告

20XX年有毕业生727万,被称作史上更难就业季,20XX年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如何面对当前的就业压力呢?很多人感觉很迷茫,那接下来,我们就经济形势和相关政策分析一下,希望对面临毕业的大学生有一定的帮助。

一、中国经济走势

1、当今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四种压力影响:

第一种影响:受到欧美经济放缓影响。

第二种影响:中国经济发展或到了拐点。

第三种影响:人口红利率的下降。

第四种影响:多年来结构性矛盾的充分暴露。

2、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期亚洲开发银行(ADB)20XX年10月2日公布20XX和20XX年最新经济展望报告,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速料分别为7、6%和7、4%,据有关统计数据,中国GDP增长估计7、5%,保8难以持续。

3、中国的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分析近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于消费、投资和出口(俗称“三驾马车”)。

A、20XX年,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为38、6%,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为37、7%,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为23、7%。

B、20XX年,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为37、3%,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为54、8%,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为7、9%。

二、欧美主权债务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首先,受欧美经济低迷影响,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将放缓。其次,内外环境的变化,使得20XX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成为大概率事件。

现阶段,中国的经济面临通货膨胀压力、财政债务和生态环境恶化等多种压力,使得政府下决心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不再以GDP增速考核地方政府官员等措施。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减速是大概率事件。

三、世界经济低迷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中国受欧美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经济转型的影响,20XX年预计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继续回落,出口增长乏力,致使大量的企业减员或倒闭,加上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据有关统计,中国GDP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将会减少就业岗位100-200万人。出口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将会有30万至50万人失业。

四、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

1、“十二五”期间的就业形势人社部部长尹蔚民依然用了“严峻”二字。“一方面,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很大,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格局并未改变。”

2、近两年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状况2015年人社部和教育部组织开展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大调研。调研显示,近两年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是在中小企业就业,去中西部就业的毕业生比重逐步提高。从学历上看,研究生初次就业率最高,本科初次就业率略低,高职高专初次就业率最低。从专业看,工科毕业生就业率较高,理科和文史哲类毕业生就业率较低。从毕业院校看,重点大学就业率较高,普通本科和独立学院就业率较低。值得关注的是,已就业者中,部分毕业生流动性较高。

3、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心理一些高校毕业生宁可成为大城市中的“漂族”和“蚁族”,也不愿意到二三线城市和基层就业。多数高校毕业生仍然希望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就业,希望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生活和就业,到中西部地区、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就业的积极性不高。

4、大学生扎堆大城市

一是我国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且短时间之内难以改变。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就业机会也越多,发展空间越大,导致高校毕业生倾向于在城市、在高收入行业求职就业。

二是制度上存在障碍。现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干部人事制度与市场就业机制还不完全适应。以干部身份和户籍为基础的管理方式与社会劳动力资源的统筹管理不协调,导致就业机会不均等,就业政策不平衡,毕业生在地区之间、企业与机关事业之间流动仍然存在障碍,毕业生身份转换困难,就业渠道不畅通,进一步加剧了结构性矛盾。

三是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需要大量毕业生,但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发展空间较小,部分企业用工不规范,对毕业生吸引力有限;基层教育、医疗、农技等部门急需人才,但由于编制限制等原因,吸纳毕业生能力有限。

5、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我国中小企业太少,就业容量不大。

二专门人才素质未达标,造成岗位难得其人。

三人才供求信息不畅,造成职位浪费。

四结构失衡是就业难的主要因素

A、时间结构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的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长。

B、区域结构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间与城乡间差异,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很难对大学生形成有效需求,而且在较长的时期内,地区性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都将难以改变。

综上情况所述,给2015年大学生毕业生提出以下建议:

1、关于职业生涯规划:

现在职业规划当中,很多时候会对学生有一种误导,就是给学生们过早的制定了一个职业点,比如根据你的个性、特征等来评定你就适合做什么,过早的给学生定了一个框框,告诉学生就这个职业最适合他,这就对学生造成了束缚。其实我们的学生不明白,人的这种个性的东西是不断的变化的,比如讲我的兴趣、我的能力,甚至我的价值取向,它是随着外部的环境的变化和自己的学习,自己的体会,是在不断调整的。

2、转变观念是实现顺利就业的关键:

大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个性、能力、作出个性化的职业选择,不把求职的目光盯在传统的“集中”的区域、行业、单位,拓宽求职的视野。改变“短期求职”为“较长期求职”在选择工作时,大学生不能太理想化,一个人可能要经过3至4次的选择,才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所以对第一份工作不要太挑剔了。

第5篇: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报告

一、前言:

大学生就业不应当成为社会问题。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分析就业问题,着手应从用人问题和用人机制方面入手,面对激烈的竞争社会,面对复杂的人群,以及如此多的啃老族,靠老族的出现,势必在社会中拥有不和谐的声音,我希望通过调查能找出现有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本质。大学生就业真的是问题吗?已经是大学生的高素质群体还需要社会人的更多关注吗?我是带着这样的疑问进行此次调查的。

二、调查目的:

找出事情的本质,找到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所在。现在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著述有很多,但是没能从本质是去调查去发现,写这些报告的人没有几个人能真正的走到毕业生当中,不能很好的体会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是不能找出就业难的本质的。

三、调查对像:

已经毕业的07年高校毕业生,已经毕业的08年高校毕业生,以及刚刚毕业的09年高校毕业生。

四、调查内容:

如何看待当前的就业形势?如何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怎样更好的理解运用大学生就业的一些社会机制?面对的就业选择?现在的就业情况等多个具有针对性的问题?

五、调查方式:

此次调查通过别出心裁的QQ寻找好友,以QQ访谈的形式进行调查报告,更多的调查对象来自内蒙古大学和内蒙古农业大学,以及山东大学的已毕业学生。

六、调查时间:

20XX年1月27日到20XX年2月26日。

七、调查结果以及调查体会:

面对以上的调查内容分别了解毕业生的当前就业情况,在已经调查的毕业生当中,就业情况相对来说07年毕业生的就业基本稳定;08年的毕业生有百分之十九处于待业状态;09年毕业生有百分之二十三处于待业状态(其中两人工作方向已定,但是并没有进入正式岗位,本文的调查将其列如已经就业的范围)。访谈的过程中通过更多的介绍和了解得知,实际未就业人员的比例要大于以上的调查结果,具体原因本文不作分析。现将调查结果及原因分析体会分类总结如下并且针对性的提出了改革建议方案:

1、高考体制有问题:访谈中不难发现很多人都谈及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就是四年过程当中所学的专业并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产生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高中阶段的基础教育当中,更多的人对专业并没有明确的概念,几乎百分之九十的人是根据头脑中简单的理解报考某类专业,如和某08年毕业生谈及此问题时,他的回答是当时只考虑上大学的问题具体是什么专业无所谓,这个回答看似简单,可是却反映出这种无知的想法为将来的就业留下了必然的隐患,等到上了大学后才发现原来自己是多么的无知,这种现象具有普遍性。很多高校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就是可以从新选择专业,但是不够彻底也是问题之一,同时很多高校的学生让人匪夷所思的做法是,他们很难与相处了一年的室友或是同学分开(一般高校给学生第二次选择的时候会在第二到第三学期),为了一时的痛快再次为就业留下了隐患。

2、缺少正常的家庭教育,带给社会和其他同学发人深省的影响:采访中有一部分人所选择的专业和所要就业的方向都是由家里人主持做主的,家里很多人从事金融工作,所以建议学习金融方向的专业,毕业后家人协助安排了金融工作,但是充其量只是个银行的柜员,这种传统的家庭教育,子承父业的错误引导,埋没了很多人才,同时也给通过正常方式选择就业的人们在心灵上留下了对社会的不满,这种抱怨已然形成了一种社会式的共鸣,很多人抱怨没有生在什么样的家庭才导致就业难,这种家庭传统竟然成为了就业难的另一原因。其实在QQ访谈过程中,凡是家庭给安排工作的大多数工作的并不愉快,而又放不开父母情所做的决定,主要原因是父母为了孩子这份安稳的工作几乎用尽了人际关系,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做儿女的选择放弃就是不孝。我通过这样的访谈似乎真的看到了大学生就业难不可能会改变的,因为我们改变不了那些高官们的家庭教育,他们这种人给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要远远大于为自己孩子解决工作本身。我甚至发现,在一个班级当中一个学生的就业会有很多学生提起,但是他们的语气以及所表达的方式充满了不满,充满了认为社会不公平的一面。甚至有人向我介绍他的某位同学在父母的一手操办下成功的考取了公务员(公务员是同学当中比较感兴趣的就业方式,采访中几乎所有的人都有过这样的想法,甚至有百分之四十多的人曾经参与过考试,真正考上公务员的在调查人员当中不到百分之四),而与该同学同时竞岗的人是那样的优秀却只能甘拜下风,由此同学和家长造成的影响就是他们班很多人放弃了公务员考试,因为他们看不到正常的竞争,看不到希望。

3、高校毕业前没有组织真正有效的高校生就业培训:这种影响也是及其严重的,很多大学生,虽然理论上称之为大学生,但是他们从没有接触过社会接触过企业,不了解企业真正的用人意图,如果在毕业前,很多学生都能明白企业给的待遇是自己决定的而不是企业决定的话,就这么简单的一个道理,直接影响了至少百分之八十的刚毕业的学生,在调查中发现,09年的毕业生最关心的依然是薪酬待遇问题,而07年的学生关心最主要的问题是企业的愿景是否能同个人的发展并轨的,这中间的差距也许通过一次有效地培训就完全可以解决,或者说至少可以解决一部分理解能力较强的毕业生的问题。

4、高校没有真正的重视就业问题:为此我们特意暗访了某高校就业办的的人员,据了解他们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百分之八十都是虚假的,是几个办公人员填写的,就仅此一项就足以说明就业办人员对待高校就业问题的态度,他们除了安排了三到五场的校园专场招聘会以为几乎没有任何的工作,他们给的答案就是毕业生的动向很难把握,不可能了解到真实的数据,还有就是工作太多,每天处理数据就已经焦头烂额了,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或关心某些人的就业问题了。这是一种极其可悲的态度,从这一方面我们不难看出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必然的。

5、企业用人理念和高校的教学观念没有接轨:这是另外一个很严峻的问题,调查当中我们很容易就发现的就是学生们所学的专业与工作当中所实际使用的技能即使是同专业的情况下,也是没有任何接轨可言的,举例,某学生所学的是金融专业,毕业共在建设银行某分行工作,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与现在的工作似乎是对口的,实质上他现在的工作只是一个有头脑的验钞点钞机而已,所学的货币银行学,和政治经济学等几乎没有任何意义,当然我们不能说学的都是没有用的,但是怎么能与实际的工作接轨才是我们真正所要解决的。通过采访我们还了解到,企业总是用最新的理念和思路去解决企业发展的问题,而学校的老师总是喜欢用老式的课件去分析问题,这其中的道理我们大家都明白,教师们缺少钻研和实践精神,喜欢简单的重复并且安稳的获得回报,而企业则更多的倾向于快速推进市场化进程,这种矛盾带来的后果依然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大学生成了这种新旧矛盾的牺牲品。我所想到的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高校的专业课程不应该是教授讲师们讲解,而是由企业的讲师或是企业的专项负责人讲解。

6、社会风气及学生个人素质:这个问题我们很容易看到的就是很多人带着对社会的不满参与到社会生产当中,个人素质和自控能力占据主导,百分之七十的毕业生想不劳而获,想凭借一纸文凭混迹社会,然而在打拼一年或时间更久之后则发现,社会是需要真本事的,翻过头来才重新审视自己,从新塑造自己,这也正是为什么我国的培训业相比较发展快的原因。大学期间以玩和恋爱为主,没能注意到个人素质的培养,就业难是社会的必然,是自身发展的必然。这种不能与时消息的发展观念在毕业一年后几乎都能有所改变,因次我认为要想一毕业就能有良好的就业是需要在校期间的培养的,高校应组织起切实有效地实习工作,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就能很好的理解社会,理解自身的发展,这样才能跟多的与社会接轨。

八、结论及建议:

古语云,天助自助者。通过此次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认识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本质是没能更好的去理解就业,理解社会,片面的理解自己是大学生,这种错误的本位思想,以及社会上的不良就业风气,就业工作者的工作精神影响了就业,这同时影响的是一个社会,影响的是一个民族的未来,有位教育家教曾经说过,一个民族的未来决定在那些年轻的母亲身上!我想无论世上的事情怎么变化无偿,作为我们新一代的大学生要时刻以勤劳的为社会主义做出贡献,以为人民服务,以建设社会、回报社会为己任,在未来的路上我们任重道远,但是未来是属于我们的,我们要积极的面对就业,积极的面对社会,积极的面对生活!

第6篇:大学生就业调查社会实践报告

调查目的:“90后”的大学生如何让将自身所学充分运用于实践,以便更好的就业,充分展现自我价值已引起充分关注。为了了解在校大学生的就业希望,自身素质的评价,学校的就业指导,对就业的形势的看法,只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形象,通过对其调查,更好的调节用人单位与大学生之间的供需的关系,为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做一个新的描述,帮助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引导,使学生能谋取理想的职业,为同学在今后的求职就业过程中提供参考。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我们展开了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问卷。

调查形式:于20XX年3月至4月,随机抽取广州地区14所大学(包括本科学校和专科学校四个年级)的705位学生进行调查,其中男生占46、8%,女生占53、2%。调查问卷回收率100%,有效问卷668张,有效率94、8%。使用SPSS1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图表用EXCEL来绘制。

调查内容:广州市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满意程度、对自我的认识程度、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程度、职业期望状况四个方面。调查结果如下:

一、对所学专业的满意程度

学生对本专业的满意与否主要取决于能否择己所爱,该专业能否在将来帮助自己找到好的又喜欢的工作。调查发现,有21、0%的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较满意,有66、6%的大学生不清楚,有10、0%的大学生比较不满意,有2、4%的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非常不满意,各专业的满意程度没有显著差异。

对专业不满意的直接表现是对本专业的学习动力不足或毕业后不愿从事与专业相关的行业。高考填报志愿时对专业的了解与自身了解的缺乏,可能是导致只有21、0%的学生对所学专业持满意态度的原因之一。因为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对五花八门的专业的不了解,抱有神秘感,从而选了一个自己以后不喜欢的专业。另外,个人兴趣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也可能是原因之一。比如,某个同学对考古学很有兴趣,但社会需求相对比较少,此时可能会产生心理冲突,也许选了一个自己并不感兴趣的但赚钱的专业,梦想与现实出现落差,从而对所学专业不满意。而专业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了职业取向,如果对本专业不满意或态度模糊,势必会影响自身潜能的开发,以及今后的择业。

二、对自我认识程度

自我认识包括个人的兴趣与特长、个人的性格与价值观、个人所选定的目标与需求、个人的情商、个人的工作经验、个人的学历与能力、个人的生理情况等七个方面,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调查中发现,只有6、7%的被调查者对自己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而52、3%的被调查者对自己的各面能力,兴趣等持含糊态度,41、0%的被调查者完全不了解自己;而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自我认识没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较多的大学生未能很好地关注自身特点,发现自身问题,促进自身发展。那么,这里便牵涉到了大学生就业生涯目标的问题。

职业生涯目标是指可预想到的、有一定实现可能的目标。而职业目标的选择并无定式可言,关键是要依据自我实际,这就要求我们要对自己有所了解。通过个人分析认识自己,估计自己的能力,确认自己的性格,发现自己的兴趣,明确自己的优势,衡量自己的差距,并以此来开发自己塑造自己,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然而调查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兴趣、职业倾向都缺乏深度了解,自然对职业生涯目标是模糊的。

三、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程度

对就业情景的关注程度,直接影响了对为所选职业所做的准备程度和将来职业所带来的成就高低。在调查中发现,只有14、5%的被调查者对当前的就业状况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程度没显著性差异,而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程度就有显著性差异,冷门专业的学生比热门专业的学生更加关注就业前景。在调查中了解,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关注还是比较少,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表示一直关注就业信息,而大部分则都是偶尔关注一下,在看到是留意一下而对就业情景的关注程度直接影响了对所选职业所作的准备程度和将来职业所带来的成就高低,同学们大都表示对未来工作的担心实际生活中却缺少这种基本的努力,典型的眼高手低表现。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校园里,舒适、闲逸的生活和父母的绝对经济支持,使很多大学生忘却或暂时忘却了就业压力带来的紧张感,很少去接触外面的世界。有些学生的确是每天都只是读书,缺乏对就业的准确和认识。另一方面,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不够。调查中,发现有73、5%的学生认为目前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不够,需要更详细具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四、职业期望状况

影响职业期望因素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声望地位稳定性因素(城市位置与社会地位),内在价值因素(发展空间和兴趣爱好),外在价值因素(薪水高低)。在调查中,被调查者将薪水高低、发展空间、城市位置、兴趣爱好、社会地位按自身在选择工作时所起作用从大到小排序。其中在职业选择中考虑的首要因素的选择情况(见下图),发展空间、兴趣爱好成了大多数被调查者的首选,接下来依次才是薪水高低、城市位置、社会地位,男女生没有显著的差异。在调查中还发现被调查者中有83、3%的被试认为“前途”比“钱途”更为重要,60、3%的被试愿意充当“鸡头”也不愿意当“凤尾”。以上结果表明,多数大学生更注重工作的内在价值。

从上述四个方面的分析表明广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呈现一下特点:(一)多数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较低;(二)广州市大学生对职业生涯的规划还比较模糊,自我认识不够,绝大多数人没有明确目标;(三)广州市大学生对社会人才的需求了解甚少,另外,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不足,学生了解就业相关信息的渠道较少;(四)广州市大学生的职业期望更注重发展空间和兴趣爱好。因此,我们认为,根据上述特点,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大学生应该及早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为未来做好充分准备。

结论和建议

从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对就业的态度表现为:1、对就业形势的关注比较少,2、个人能力存在缺陷,自我认识不足,缺少实战经验是致命因素,没有准确的目标,3、大学生的职业棋王还是表较高。

1、学校要切实做好学生的就业工作,尽快完善就业指导体系。

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的工作同等重要,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体系属于就业匹配的促进措施,其核心在解决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向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接受职业指导,帮助他们进行有效的职业政策,这就需要建立职业指导机构等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

2、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

首先大学毕业生要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当前全社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除了表现就业需求于劳动力供给的矛盾外,城镇和农村就业问题同时出现,新生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这位大学生就业增加了困难,因此大学生要消除“眼高手低,有业不就”的思想。要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正确的就业观,调整自己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到基层去谋求发展,到艰苦的地方去创业,其次,转变到灵活就业,先就业,后择业的动态就业上来,转变到行行出状元“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的敬业观念上来,最后认清自身的素质和条件,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不盲目攀比,寻找与自身条件相互适应的,适合自己的用人单位,毕业应当给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自我评价要全面,客观,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短处,既要对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质进行具体的评价,又要对其他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既要考虑全面的整体素质,又要考虑其中占主导地位的重要因素。

3、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能力,在校期间也可以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如学校安排的社会实践,社团的下乡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招聘会,也可以在不影响自己学业的前提下去找一份兼职,提前适应社会生活,了解现在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积累一些社会经验,丰富自己的阅历,这些都是将来找工作的资本,会使自己的人生更顺利。

2015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范文
大学生择业的首要标准 第八篇

第1篇:大学生职业规划书

一。引言

人生在世,活不过百岁,识不过千人,真正有追求的人更是不多,这就造成了成功的人总是那么的少。现代的我们往往不能或者不敢给自己人生一个规划,前路迷茫,没有人生规划这座灯塔的指引,我们很难找到前进的方向,总是在不同的人生路岔口徘徊。对扑面而来的风风雨雨,更是措手不及,往往不能顺利挺过,有时甚至会误入歧途,一失足成千古恨。所以,我们一定要在还未展开我们的翅膀之前做好一个正确的导航,为自己拟一份正确而清晰的人生规划!

在如今这个人才竞争的时代,职业生涯规划是我们人生奋战的一个有力的武器对我们来说,职业生命是有限的,倘若不认真的去规划,那么我们在我们的人生中必定会走不少弯路,造成我们生命和时间的浪费,而结局很多时候都不尽人意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该有理想,有目的,有计划的为我们的人生拟一份职业生涯规划,这样,我们才能在将来飞的更稳,每天都精彩无限!

二。自我认知

1。价值观

(1)人生价值观:我崇尚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喜欢被拘束。舒服安逸富裕的生活,是我的向往。从小就习惯于一个人的安静的生活,因此特别羡慕团体合作精神。在我看来,人最可贵的就是能团结合作,全力以赴。我坚信“有志者事竟成”。相信通过自身的刻苦努力,必定可以达到成功的彼岸!

(2)职业价值观(进行过职业价值观测试):对待工作,无论是否是自己感兴趣的,我都会尽忠职守,持之以恒的做好。工作的目的和价值,在于不断创新,不断取得成就,不断得到领导与同事的赞扬或不断实现自己想要做的事。获得优厚的报酬,使自己有足够的财力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使生活过得较为充实。希望一起工作的大多数同事和领导人品较好,相处在一起感到愉快,是一种极大的满足。

2。性格特点

我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我相信一个人的性格是可以改变的,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上高中前的时候我的性格很内向,但是到了高中以后我认识了几个好朋友,也在班里负责工作,我变的外向了,我做事很认真,做每件事情总是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争取作到最好,我很重感情,如果有同学真心对我好我就会把他当作我的好友来对待。我喜欢坚持做好每件事,如果一件事我知道自己不行但是我还是要认真的做到底。我很喜欢与人沟通交往,但是如果我发现他不好我就永远不想与他交往如果好的话我会好好的对他.

3。职业兴趣

我喜欢动手,搞小制作,如剪纸,绣工,编织,装饰屋子,设计服装,鞋内,工艺品发型等,另外对小型电器的修理也经常去做。喜欢看散文,打羽毛球等。想成为心灵手巧的人才。

4。职业能力

有耐心,毅力,能吃苦耐劳,能够有计划有思考的去完成一件任务。有责任心,上进心,做事认真,投入,谨慎小心。擅长创新思维。模仿能力超强,看问题深入透彻。

5。优缺点对比

优点缺点

做事认真耐心十足缺少社会实践

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做事效率低

能持之以恒地做事紧张时什么都不知

考虑问题深入透彻有时会杞人忧天

学习认真脚踏实地不能主宰自己的情绪

6。解决自我认知中的劣势和缺点

针对自己的不足和缺点,我准备从以下几方面克服我的缺点:

(1)阅读一些励志性的书籍,增强自己学习的毅力

(2)向学习努力的同学取经,借鉴其学习方法

(3)参加一些实践活动多的社团,既能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又能参加社会实践。

第2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一、个人资料

姓名:XX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88年1月

性格:外向

学历:大学本科一年级

专业:自动化

座右铭:思想有多远,我就能走出多远。

二、自我分析

1、兴趣爱好:

业余爱好:读书、听音乐、体育、画画

心中偶像:周恩来、比尔。盖茨

喜欢的文学作品:《红楼梦》、《战争与和平》、《老人与海》、《平凡的世界》

喜欢的歌曲:《爱拼才会赢》、《水手》、《我的未来不是梦》

2、优势分析:

从小生活条件坚苦,让我养成了不怕苦的精神,创业是一个坚苦的过程,在这个漫长坚苦的过程中,它将是我唯一的,也是最宝贵的财富。

3、劣势分析:

因为来自农村,没有经济基础,决定了我的事业起点相对言要低,而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工作经验,各类荣誉证书太少。

4、优点分析:

乐观,开朗,而且,我口齿伶俐,胆大,有一股不服输的屈气。

5、缺点分析:

做事不够细心,有时候也比较怀疑自己的能力,惰性较大。

三、解决自我分析中的劣势和缺点

当劣势和缺点成为了你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时,就应充分得用你的优点,让其把你带出围障;虽然恒心不够,但可凭借那份积极向上的热情鞭策自己,久而久之,就会慢慢培养起来,充分利用一直关心支持我的庞大亲友团的优势,真心向同学、老师、朋友请教,及时指出自存存在的各种不同并制定出相应计划以针对改正。

四、社会环境分析

1、一般社会环境:电子、网络铺天盖地,知识信息飞速发展,科技浪潮源源不绝,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形形色色人物竞赴出场,不禁感叹,这世界变化好快。

2、特殊社会环境:(将要从事的职业行业的环境。)

五、角色建议

父亲:目前,必须搞好学习,为以后找工作奠定基础,同时,还要多锻炼自己,让自己成为同龄人中的强者。

母亲:学习要认真,最好要考研。

老师:聪明、机灵古怪。

同学:有较强的工作能力,聪明。

六、职业生涯规划

1、学习生活规划

在这个高科技的社会,计算机以成为了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英语更上让我们无处不体会到它的重要,因此,在大学的学习规划上,我将这两科作为学习的重中之重。在学习的同时,还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大学一年级:了解大学年活,了解专业知识,了解专业前景,了解大学期间应该掌握的技能以及以后就业所需要的证书。

大学二年级:要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计算机应用2级考试;熟悉掌握专业课知识。

大学三年级:着重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交际能力、动手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同时极锻炼自己得到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尽量多体验兼职,积累工作经验,

大学四年级:目标应锁定在工作申请及成功就业上,积极参加招聘活动,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积极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尽可能地做出充分准备。

2、近十五年的目标

2015-2015年: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经过不断的尝试努力,初步找到合适自身发展的工作环境、岗位。

2015-2019年:贮备资金,积累经验;

2020年:了解市场行情;

2021年:筹划资金,办理相关的手续,准备建立公司;

2022年:拥有自己的公司

3、求职计划

(1)学位证书、资格证书,是我们求职的敲门砖,是一个公司招聘人才的首要条件,因此,我们要在大学生期间,拿到相关的证书。

(2)公司招聘人才看的不仅是文凭和证书,更多的是注重的个人的能力与素质,所以,我们在大学期间学习的同时,还在注重的是个人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

(3)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经验的缺乏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要想在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就要在变方面占优势才行,所以,我们还要在大学生活中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这一方面可以通过兼职来实现,但在其过程中,要懂得总结经验。

(4)一定要在大四之前把简历制好,留下更多的的时间来找工作。

(5)要时刻关注招聘信息,积级参加招聘活动,在公司选择我们的同时也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公司。

七、结束语

任何目标,只说不做到头来都会是一场空。然而,现实是未知多变的,定出的目标计划随时都可能遭遇问题,要求有清醒的头脑。一个人,若要获得成功,必须拿出勇气,付出努力、拼搏、奋斗。成功,不相信眼泪;未来,要靠自己去打拼!实现目标的历程需要付出艰辛的汗水和不懈的追求,不要因为挫折而畏缩不前,不要因为失败而一蹶不振;要有屡败屡战的精神,要有越挫越勇的气魄;成功最终会属于你的,每天要对自己说:“我一定能成功,我一定按照目标的规划行动,坚持直到胜利的那一天。”既然选择了认准了是正确的,就要一直走下去。

大学生个人职业规划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而言,就是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知识结构,结合社会环境与市场环境,对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以及要达到的职业目标所做的方向性的方案。【大学生择业的首要标准】

根据萨珀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大学生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且正好跨越了该阶段的过度期(18—22岁)和试验承诺期(22—24岁)的两个时期。在这两个时期,大学生的个体能力迅速提高,职业兴趣趋于稳定,逐步形成了对未来职业生涯的预期;而完成了职业学习和职业准备,大学生毕业后则会走上初次就业岗位,正式开始职业生涯。故此,在实验承诺期内,许多大学生往往需要就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涯做出关键性的决策。所以,大学期间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黄金阶段,对大学生个人的未来职业走向和职业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大学生可以解决好职业生涯中的“四定”——定向、定点、定位、定心,尽早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选择自己职业发展的地域范围,把握自己的职业定位,保持平稳和正常的心态,按照自己的目标和理想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努力。

职业生涯规划的训练有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和被动性;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可以使职业目标和实施策略能了然于心中,并便于从宏观上予以调整和掌控,能让大学生在职业探索和发展中少走弯路,节省时间和精力;同时,职业生涯规划还能对大学生起到内在的激励作用,使大学生产生学习、实践的动力,激发自己不断为实现各阶段目标和终极目标而进取。大学生首先要认识到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职业生涯活动将伴随我们的大半生,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才能实现完美人生。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一,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发掘自我潜能,增强个人实力。

一份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将会:

①引导你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帮助你重新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定位并使其持续增值;

②引导你对自己的综合优势与劣势进行对比分析;

③使你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

④引导你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⑤引导你前瞻与实际相结合的职业定位,搜索或发现新的或有潜力的职业机会;

⑥使你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骤与措施,不断增强你的职业竞争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

第二,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增强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提升成功的机会。

生涯发展要有计划、有目的,不可盲目地"撞大运",很多时候我们的职业生涯受挫就是由于生涯规划没有做好。好的计划是成功的开始,古语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提升应对竞争的能力。

当今社会处在变革的时代,到处充满着激烈的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职业活动的竞争非常突出,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要想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保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打无准备之仗。而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不是首先坐下来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而是拿着简历与求职书到处乱跑,总想会撞到好运气找到好工作。结果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与资金,到头来感叹招聘单位是有眼无珠,不能"慧眼识英雄",叹息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这部分大学毕业生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与重要性,认为找到理想的工作*的是学识、业绩、耐心、关系、口才等条件,认为职业生涯规划纯属纸上谈兵,简直是耽误时间,有那时间还不如多跑两家招聘单位。这是一种错误的理念,实际上未雨绸缪,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磨刀不误砍柴工,有了清晰的认识与明确的目标之后再把求职活动付诸实践,这样的效果要好得多,也更经济、更科学。

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出发,企业用人单位非常看重新进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否透明,是否与公司的发展一致。有一位毕业生在自己的求职资料中简要地描述了自己的生涯规划——“乐意从最基层的工作做起,用三至五年时间熟悉业务,掌握相应经验,然后向高级主管职位挑战”,尽管其成绩在众多竞争者中很一般,但却应聘成功。只有少数求职者会写出自己的未来发展规划。这些规划,让人觉得求职者的求职意向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即使其生涯规划只有五年甚至更短的时间用于为本企业工作(

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应该从大学生入学就开始培养、引导和训练,以便为学生未来一生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3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俗话说:行行都出状元郎。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各类人才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在综错复杂的社会里生存和发展是最为简单的两个目标,但是终极命运却有天壤之别,更多的事物不再只是偶然,更多的是必然。随着大学生普遍化和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让我们在校生有种危机感和紧迫意识,怎样在立足于社会的同时能创造出一定价值是每个人生必须思考的现实问题。在行动之前的准备工作和事物正常发展同等重要,任何人都赞成想好了在做比不想就做或边想边做要更切实际。每个人对未知的命运都期待关注,当听到这个活动时,就觉得是个严肃的人生话题,平静的内心又起波澜,反省的机会再次降临。鉴于此也觉得走好人生第一步也至关重要。

一.自我定位——“正确认识你自己”

1。自我描述(1)兴趣爱好:看书、写作、音乐、运动等等

(2)性格特点:感性而不失理智,成熟而不失真诚,独立而坚强,能够敏锐的分析对方心理和处事风格,能吃苦,抗压力强,适应能力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2。职业兴趣:喜欢从事多变的职业,排斥只做一件事。例如从政、作家、经商等,只要是能有所建树的事情都是比较感兴趣的职业。能胜任的工作希望是管理,不过需要时间和机遇。

3。价值定位:虽然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也是万万不能的。自身价值的体现很大程度取决于你拥有的物质财富,这是人生的第一个追求,当得到时就应该有兼济天下的胸怀,成功转型。对于刚从大学走出社会来说,第一步就是能够立足社会,同时建立可靠人脉和社会经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有一笔储蓄,当做以后的创业资本。我一直相信,其实每个人都是人才,关键是需要创造机遇去培养,很多时候能改变我们自己的不是别人,就是你自己。

二.环境分析——“当我没有能力去改变环境时,要适应环境,改变自己”

我的家庭条件不理想,父母的期望就是多学知识去改变家庭现状。说实在的在大学期间真的没有学到什么,这与个人意志和学习氛围有关。所以不打算继续深造专业,寻求别的理想职业,只要能创造人生的一个制高点即可。

当今社会,政策开放,无处不充满商机,同样有人群的地方就有他们需要的财富,社会依然残酷和竞争,有作为的人大都摸索出了社会发展的潜在规律,并结合一些实际情况具体执行而已。

三.确立志向——“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很多理想和志向像流水一样消失在现实长河里,曾经立志当警察、教师、作家、哲学家,但在现实的考验下都荡然无存。现在呢?最合实际的职业是销售和物流。

残酷的现实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适者生存永远是自然界的不变法则。所以选择一个能锻炼自己的企业部门,学些真本领比一味的追求物质财富走的更远更长久。

四.职业规划——“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正如这地上的路,其实地上式没有路的,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人生的路,是走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个历程都在抒写着自己的历史。所以,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给自己做个合理的规划。

(1)大学期间。含蓄的说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能够顺利毕业就好,剩下的时间可以多了解社会,学些实用性强的知识,尽管学业不理想,但还是应该每天进步点,相信不管学什么,总有一天用的上的,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2)毕业三年。这个时候人生第一份工作应该定位下来了,能够熟悉自己工作的业务和处事能力,也积累了一点财富。等到自己性格成熟稳重,各方面条件具备后应该积极规划下一个人生目标。

(3)30岁之前。这是人生黄金时段,已经确定了自己的未来十年奋斗目标,就是能开个公司,逐渐扩大市场占有率,以良好的人脉和可靠的品德赢的财富。

(4)50岁之前。当自己的公司规模壮大了,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力后,我会尝试成功转型,从商业到参政,因为企业的管理在官场上也有用武之地,这个年龄段已经饱经沧桑,看淡红尘,凭借扎实的为人处事的基本功,定有一番建树。

五.与时俱进。“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在漫长的路途中,难免会遇到很多障碍需要去克服,有很多计划在行动中局势发生变化,所以做好前期预备工作也很重要。在生活中领悟成功的要素,在成功中感受生活的乐趣,尽量让自己的人生丰富多彩。从职业生涯发展过程来看,职业生涯发展经历了不同时期,一种观点认为职业生涯的阶段主要可分为:①职业准备期:职业准备期是形成了较为明确的职业意向后,从事职业的心理、知识、技能的准备以及等待就业机会。每个择业者都有选择一份理想职业的愿望与要求,准备充分的就能够很快地找到自己理想的职业,顺利地进入职业角色;②职业选择期:这是实际选择职业的时期,也是由潜在的劳动者变为现实劳动者的关键时期。职业选择不仅仅是个人挑选职业的过程,也是社会挑选劳动者的过程,只有个人与社会成功结合、相互认可,职业选择才会成功。③职业适应期:择业者刚刚踏上工作岗位,存在一个适应过程,要完成从一个择业者到一个职业工作者的角色转换。要尽快适应新的角色、新的工作环境、工作方式、人际关系等。④职业稳定期:这一时期,个人的职业活动能力处于最旺盛时期,是创造业绩、成就事业的黄金时期。当然职业稳定是相对的,在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人才流动加快的今天,就业单位与职业岗位发生变化是很正常的。如果时间充分利用,会有很多时间发展业余爱好,甚至可以身兼数职,但这些需要良好的环境和学习心态,同时应注意主次轻重,循序渐进的过程。

我的职业生涯规划在此就告一段落了,具体的细节靠的是平日里去注意,始终为人生目标奋斗不息。凡事心中有杆秤,其实成功捷径,只不过不要走冤枉路就好了,人生每一步走的稳妥点就已经足够了,更多的事需要时间,时间能证明一切。最后引用苏东坡的一句话: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以此自勉。

第4篇:毕业生个人职业规划

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人才间知识、能力较量的不断升级,职业生涯的规划,人生奋斗目标的确立对我们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有道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首先必须全面的认识自己,要在全面认识自己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发展潜力,对自己进行合理的定位。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一个适合自己特点的,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也才能确立一个可以实现的职业生涯规划。

步骤一:职业生涯诊断

正确的职业理想要建立在社会理解的基础之上,建立在对自己、对社会的正确认识之上,建立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之上,并始终植根于社会需要的土壤之中,将自己的知识、能力、素质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否则,就很难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一)自我分析

个人因素:我从小数学就好,一直就很喜欢数学,在小时候就喜欢存钱,管理财务,得知有会计专业后,使我有了当会计的愿望。初中毕业后,我报了职校中心的会计电算化专业,现在学习很充实,也很踏实。

(二)环境分析:

1、本地区条件:在省内外的企事业单位中,会计这个行业是必不可少的,江苏省是长江下游地区的一个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省份,江苏有独特的经济发展优势,而会计这个行业正是供不应求,无疑为职高生发挥优势提供了有利条件。

2、社会条件: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贯彻落实;人才,劳动力市场的逐步完善;先培训,后就业制度的落实;劳动预备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逐步建立,以及用人单位“重视能力,重视用人效益”观念的增强,职业学校毕业生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欢迎

(三)关键成就因素分析

1、人脉:做会计的大姑父,做会计的姐姐;许多成绩优异的同学,经常与他们沟通,交流,并在他们面前表现自我

2、金脉:靠工作后的薪水,父亲、姐姐和朋友的支持,做有价证券的投资,我平时喜欢储蓄

3、知脉:取得多种技能证书,(如:珠算证、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会计电算化证);参加企业管理证、出纳能力培训;考大专文凭、做好业余时间的安排

(四)关键问题分析

目前虽然我如愿以偿地担任了班干部和语文课代表,而且由于自己的努力,成绩一直在班级中排列第一,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一致肯定,但成绩和工作毕竟是两码事,两者需要的才能不能相提并论,需要我在今后根据自己的计划不断加以培养

步骤二:确定职业目标

每个人的一生都将经历几个阶段,我现在就读的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会计专业是一个基础性行业,所需要的人才较多是一些具有中等学历的人。为此我将我的职业生涯人为三个阶段。下面是我制作了的份分阶段图长远目标

长远目标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

现实基础高中目标工作5年目标创业目标

步骤三:规划发展阶段

简单的说,我的职业生涯可以分以下三步走。

1、高中阶段:

(1)本阶段主要是学习专业基本理论和技能、具备宽厚的人文素质和良好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普通话交际沟通能力,使自己成为符合职业的要求,适应社会经济事业发展需要,胜任大中小型企事业单位的出纳员和财务会计人员。

(2)通过暑期实践、积累一定

的实践知识。

(3)在本阶段中我还将完成会计专业的专科学历的进修。

2、毕业后工作的5年:本阶段主要是积累经验资本,掌握一些实际的管理经验、工作方式。其次是抓紧空余时间进修、充实自己。

第5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范文——电气信息专业

一、前言:

只能说是幸运,或者是机遇,我选到了周老师的职业生涯规划课,让我深深认识了自己。曾几何时,我也梦想着自己成为最优秀的学生,上市里最好的高中,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中考我发挥失常,考到了市里第二的学校;曾几何时,我梦想着考上清华北大,让爸妈有可以炫耀的资本,但现实是残酷的;曾几何时,我读着名人传记,也梦想着自己能成为他们一样伟大的任务,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于是,我第一次静下心来,回想自己这么多年的目标和行动,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想,我会有收获。

二、自我分析

性格:我对熟悉的朋友很热情,能聊的来,经常喜欢跟他们一起说笑,但是对于陌生人,我曾经总感到很拘谨,不愿意多说话,我自己知道,这对我今后的发展很不利。因此我努力的改变,现在的我比以前开朗了许多,我觉得自己的交流能力和耐力有了长足的进步,因此我对应对将来的工作很有信心。我曾经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凡事都想追求最好,我的老师说这有时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经过事实证明,坚持不懈的精神是可取的,因此我会继续坚持,但是有时候不能一味的钻牛角尖,现在,我学会变通。

兴趣:我的兴趣很广泛,从小受妈妈熏染,学了好多乐器,体育方面也很有天赋,我觉得自己学东西很快,我想,这对我适应以后的各种工作会有很大帮助。

能力:我的英语是我的特长,我会在大学四年里加紧对英语的提高,争取考专业四级的证书。我曾经担任过高中的班长,虽然能力不是很强,但是我有信心和恒心,我相信自己能够在以后工作的锻炼中坚持不懈的历练自己,到最后能承担重任,完成各种任务。

价值观:曾经我缺乏自信,总是看到别人比自己强的一面,现在的我无比的自信,我相信,只要努力,我就能做到,我的未来我能做主。

职业课上的swot分析:

内部环境因素优势因素(S)弱势因素(W)

英语能力较好

有自信,心态很好

比较善于与人沟通,喜欢结交朋友

有个性,有自己的想法,独立有时候不够仔细,容易粗枝大叶

有时候做事欠缺考虑

需要更大的毅力

要给自己制定明确的目标

外部环境因素机会因素(O)威胁因素(T)

1。所学专业很好。获得工作机会不错

2。现在市场紧缺电气专业的人才1。一般需要编程的经验(工作经验)

2。对专业知识的要求较高,需要很多课外的软件知识。

三、专业就业前景分析及就业前景

「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一般隶属于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或电子工程系,俗称"无线电"专业。几乎在所有开设本专业的高校中,电子信息工程都是分数较高的专业之一。本专业课程多、难度深、压力大,很多核心课程都以难以理解、内容多、要求灵活掌握、应用性强著称。最重要的几门课如信号与系统、现代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等都有较大的难度,需要同学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功底和较强的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对知识的熟练运用能力才能够消化吸收。

就业方面,众多的国内外知名企业都可供毕业生选择。如果进入大型跨国公司工作,如IBM、INTEL、HP等,员工还会有去本土公司培训的机会。

「通信工程」通信工程专业所研究的内容涵盖了当今最流行、发展最迅猛的领域。通信工程专业跨电子、计算机专业,所修课程兼有两者的特点,需要具备较好的数学、物理基础知识以及较强的动手应用能力。一些课程如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属于计算机类,另一些如信号处理、高频电路、电路原理等属于电子类,还有通信原理等课程,所学范围比较宽。本专业需要同学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尤其适合理解力强、善于分析的同学学习。

本专业毕业生比较容易进入跨国公司或IT企业工作,进入大型跨国公司后出国进修的机会也会很多。

我现在是大二,将来到大三要分专业,就是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我准备选电子信息工程,因为它更偏重于动手能力。我喜欢跟着老师做一些芯片,写一些c语言程序什么的。

就业现状:

有资料显示: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559万,比2015年增加85万人,2015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19万。根据国家劳动保障部的最新统计,2015

年的就业状况不尽理想,我们对2015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使用了“就业寒流”来形容大学生就业形势,而今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将对2015

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极大影响,我们只能用“就业的冬天”来描述2015

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学校和社会的焦点。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们电气信息专业的就业现状也是不容乐观的。

众所周知,自2000年6月国务院颁布18

号文件以来,中国电子产业在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和汽车电子等领域的研发和制造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并大力向上游的IC

设计/制造/封装、半导体设备和材料以及平板显示等领域升级,其中以上海为首的长三角、北京和深圳最为典型。这个算是我们这个专业就业方面的一个好信息,对于我们的就业的现状也是一个优势,特别是对于在北京高校的大学生。

详细的说,2002年至2015年,中国it产业年增长率分别为11%、15%、14%,远低于20世纪90年代32%的年均增长速度。众多it企业不断调整自身以适应行业发展和产业变革,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就业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面对蜂拥而来的求职大学生,用人单位普遍提高门槛和降低起薪。一些用人单位过分强调英语证书、it证书,“优中选优”;一些用人单位盲目要求应聘者本科以上学历,三年以上行业工作经验;一些用人单位单方面延长毕业生就业试用期。it市场上起薪大幅下降

四、职业选择分析:

1、个人的职业选项:

(1)首先,我最理想的先在国内找一家电气方面的公司或者IT方面的,以锻炼能力和提升经验为主。

然后,等到时机成熟,再把他作为一个跳板,跳到更好的国企,或者外企,进行进一步的发展。

具体的就业工作:

网络软件的开发与设计,网络设备的研发,电子信息产品的设计,通信网络的维护与管理,信息系统集成等。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设计、应用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比如,做电子工程师,设计开发一些电子、通信器件;做软件工程师,设计开发与硬件相关的各种软件;做项目主管,策划一些大的系统,这对经验、知识要求很高;还可以继续进修成为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等。

(2)其次我也想过自己创业,但是不是首要的选择,因为我的专业和其他方面的知识有限,所以,心在想先就业,积累足够的知识和经验再可以选择创业。

(3)现在还在考虑中,自己是否要出国,去外国的大学锻炼一下自己的能力,但是这要求考GRE或者TOFEL。

2、选择路径(就业,考研,留学,创业),

我选择就业,因为,我觉得,自己应该在社会的大潮中锻炼自己,而不应该总待在学校里,埋头读书。考研,甚至博士都可以在工作的时候完成的。

我也要争取出国的机会,因为我对自己的英语很有信心,并且我相信自己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3、选择理由:主要用SWOT进行分析

我是个适应能力很强的人,因此我可以应对工作中复杂的环境。我还喜欢组成一个团队,分工合作完成一些项目,因此我很期待参加工作,锻炼自己。

我的很好的心态和较强的英语能力也有助于我在工作中更好的发挥我的能力,发展我的各方面才华。

但是,在将来的工作中我要自己注意克服自己的固有缺点,要给自己明确一个目标,并制定计划,达到它,要提醒自己不要轻敌,而是要认真对待每件事。

我的爸爸妈妈非常希望我留在北京发展,因为这里就业机会很大,但我自己心里知道,这里的竞争也很激烈,因此我要更加努力的学习专业知识和提高自己的更方面能力,来适应北京的激烈竞争。

4、第一职业目标选项的工作内容和胜任条件

经过上网搜索大量的招聘信息,找到很典型的一个:

1、工业电气等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职称;2、火力发电厂或电建电气专业主任工程师或主管岗位工作经验;

3、从事过电气专业8年以上技术管理,具有2个以上火力发电厂建设经验;4、较强的团队协作、沟通能力,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

很简单的职位,但是一般都要求有最少2年的工作经验,要求有相当扎实的专业知识,还有就是对个人品德和素质的要求,团队精神等等。还有的一些公司对一些特殊的软件有要求,例如一些protel,cadcus的画图等等。

5、与职业选择目标的差距:谈谈自己与职业目标岗位的能力和素质要求还有多大差距

我的个人素质,团队精神,对工作的适应能力应该问题不大,现在主要应该提高的是我的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的经验,还有对专业以外知识的涉猎。特别是我给自己英语设定的目标,是非常高的。

五、未来三学年的行动计划:

大二:学好专业课,尽量争取奖学金;英语过四级;计算机过三级;英语继续学习,要加强和重视对英语的学习,争取考专业四级。对参加一些实践活动,加强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意识,并借此机会加强人脉联系。在自己的业余时间就争取实习的机会。

大三:继续加强英语学习,争取能考过GRE或者TOFEL,看能否有出国的机会。再就是争取更多的实习机会。锻炼自己的能力。还有就是要丰富自己的专业和非专业的知识。

大四:努力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或者有可能出国。

六、结语

说来惭愧,这是自己第一次这么认真的回顾自己的过去,分析自己的有点,缺点,从头写下来,才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找到了自己的差距,就要努力弥补差距,要迎头赶上,不能被社会的大潮抛弃。写完这份报告有种云开雾散的感觉,找到了方向,我的努力!!因为,我有自信!我的地盘我做主!

第6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依然还清晰记得爸爸妈妈对我说的话“一定要好好学习,考上大学以后就有出息了”。那是带着爸妈殷切的希望,带着对大学的五笔憧憬之情我努力的读着书,从小学初中用了6年,从初中高中用了三年,再从高中到大学用了三年,我整整用了12年的时间完成了父母的期望,可是似乎那期望已经不殷切了,那期望已不再是期望了。现在我是大学生了,可是当我是个大学生的时候很多人也都是了。分配没有了,工作难找了,父母的期望变成了能让我找到一份好工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的目标也将随之不断提高,以前大学生很少读个专科都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还有工作分配。现在大学生那么普遍,这是为什么呢?我个人觉得是因为以前很多有名的专科学校升为了本科学校,很多大学开始扩建,基本上有了分校,就我所知的江西境内的高校如江西师范大学,南昌大学等都有了分校,大学多了大学生也随之多了起来,竞争也开始激烈了,然而社会处在一定时期都会有起一定的择才标准,一向都是优胜劣汰,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前的专科就相当于现在的本科,所以要向更高层次奋斗。虽然一流的大学也有三流的学生,三流的大学也有一流的学生,但是我们首先要证明自己是一流的,那靠什么来证明呢?就是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两个字“文凭”,有高的文凭就有一个好的机会,证明自己的机会,这也就是大多数人所为之奋斗的。所以我们的目标不再是考个大学而是考个好大学或是考个研究生。

说了那么多就是想要说明我会考研,考研就是我目前的职业规划。我认识到我现在所在的院校以前是个专科院校,也就是说招以前父母对我要考大学的期望还没实现,所以我会努力想更高学位奋斗,而且对于想我这样在师院读经济专业的人来说出去找工作是很难的,与其在外瞎混三年倒不如抓住这个考研的机会,让自己爬的更高,争取更多的机会。

我现在是大一,我会放松一点,该玩的玩,该做事时就做,不要挂科,数学和专业课好好学,到了大二把该考的证给考了,大三安心准备考研,考上了边打工挣钱,积累工作经验边读研究生。我很可能在读研的这三年能碰到自己的王子,那我就会和他在一起生活,毕竟到那是我已经是二十七八的大姑娘了。读完研究生就可以安安心心工作,不用因为女大愁嫁,生孩子而影响工作,至于我想要什么样工作我就不知道了,比如某某公司的经济分析员啊什么的,只要有份薪水不错的工作就可以了,不想去创业,向往稳定的生活

我的规划就是考研,我不会去想我没有考上会怎么样,我考上了找不到工作会怎样,我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车到山前必有路。或许以后有什么改变那是以后的事,我的规划就是这样,我也会努力按这个规划走下去,途中在那里改变了道路就再继续按照当时的情形按照自己的意愿再开始规划,走自己想走的路。

2015大学生就业实践报告
大学生择业的首要标准 第九篇

大学生就业实践报告(一)

校方要求我们在寒假期间进行一次社会实践并且交上实践报告,从那里的工作人员口中得知美的公司可以提供参加此次实践活动的场地,因此19日下午我们取得联系。

我于20日上午9点到达美的,工作人员按公司章程严格的对我们进行登记,并且签订了一份短期试用合同声明书。在登记过程中工作人员认真负责并且态度诚恳热心,让我体会到一个企业的实力。她在任何一个细节工作上都是认真负责的。最后宿舍管理人员将我带领到宿管中心进行入住登记,奔波了一天直到下午3点才正式入住宿舍,此时我已十分的疲惫,那时我睡在床上想“还没工作就这样累了,如果正式工作了那要多累啊!”

下午5点钟我来到工厂,我的王班长是负责我的工作的,他把我分配到柜机分厂,但不幸的是我是上夜班的!天啊,我知道我要面临怎样的挑战,而我必须咬牙坚持,毕竟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我一定要顺利完成工作。

当天晚上八点我就来到我的工作岗位,班长说由于我只是短期试用因此把我安排到一个件轻松的岗位上。其实我的工作很简单,就是用机器将流水线上装配完毕的美的空调搬运下来。我想如此简单的工作对我来说几乎没有挑战嘛,可是最后我发现是我我想错了一切不是那么的简单顺利!

当天晚上我和另一个大学生一起用机器搬运空调的,夜间工厂里灯火通明,机械发出巨大的工作响身,我和他一边聊一边工作,感觉十分轻松毫无压力。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的流淌,到了晚间12点50分工厂全体工作人员休息休息之后我们继续工作,这已经是下半夜了,冬天的夜晚是寒冷的,一股股寒风从大门吹进来,此刻我的搭档说:“这就是最痛苦的时候了,可要坚持啊,哈哈。”我咬牙坚持着,盼望着天亮,但却是越来越冷,为了抵抗寒冷我就不断活动着,不让身体变冷,终于太阳照亮了大地,没想到第一次等待天明是如此的艰辛。次日6点我下班了,外面格外的寒冷,回到宿舍就倒在床上了,腿酸死了,眼又睁不开,没想到夜班是如此的累人。

当我醒来时就是下午3点了,我整理了内务不一会天又黑了,我想又要上班了,吃饭之后我乘车来到工厂。没想到这一夜我是如此的悲惨!

刚开始工作一切照旧顺利,可是后来流水线上的冰箱越来越多,我们的搬运随度有限导致有许多空调在流水线上堆积,为了缓解搬运压力我们只好用人力进行搬运,一台空调有70多公斤,我们累得满头大汗,刚当我们要搬完的时候又出现了不同的型号空调d331(我们原先搬运的是d335),我们赶快腾出地方放下d331型号机,此时我可谓脚忙手乱,不知如何是好,颇有经验的搭档告诉我千万不要慌张,要做到井然有序不慌不乱就好。果然我们划分好不同的区域放不同型号的空调,最终化解了危机!

这一夜可是惊心动魄啊,我们累死了,汗水湿了衣裳。可是这一次我学到了许多,尤其是当我们面对危机时一定要用心考虑,计划好,分配好,不慌忙要沉着应对,才能获得胜利!

回到宿舍,我躺在床让思考着一个问题,这样劳累的实践活动我能不能坚持到最后呢?我想回家。最后还是做了决定:既来之,则安之。

第三天的夜晚我还是出现在工作岗位上,这一晚又要出现什么状况呢?我们拭目以待。

这一晚令大家失望喽,一切正常。就算有再多不同型号的空调出现我们也可以轻松解决。可是我还是学到了东西哦。在搬运空调之前每个包装箱上都要盖章,在我们闲暇时候,搭档告诉我去提前在包装箱上盖章,他说我们要有危机感,如果有出现空调累积状况我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盖章,这样出场的空调是不合格的。我想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拥有危机感是至关重要的,要早早做好应对危机的准备,只有这样才能在强大的社会竞争下立于不败之地!

虽然日子这样平静的过着,我也已经适应了夜间劳累的工作,可是我每天白天上班,夜间工作,可谓是不见天日,因此我十分讨厌这样的生活,脑子里充满了放弃的思想,虽然我不是一个正式的员工可我也体会到做为一个员工要受到工厂种种的约束是多么的不舒服,可他们毫无怨言默默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着。而对于美的来说我只是一个过客,为什么不留给美的也留给我自己一段难忘那干的记忆呢?问我要做的就是默默坚持着,直到离开的那一天。

其实,当我咬牙坚持着过完每一天的同时我发现我喜欢了这里的生活,这里有许多许多我在学校里永远学不到的东西,一切只有我经历了,感受了,才知道要珍惜了。我老累着同时快乐着,因为我感觉我为这个工厂做出了贡献。

日子很快,专转眼间我就要离开了。我感谢美的给了我一个舞台让我去认识自己,让我去看见社会,让我看见了我未来的道路,路是曲折的但永远光明的。

离开了美的我想了很久,怎样做一位优秀的当代大学毕业生呢?我想我已经有了答案。在以后的校园生活中我要不断进取,学好专业课,培养良好的社会道德素养,更多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根据社会发展动态来要求自身,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一个高素质综合型人才,为社会做出贡献。

大学生就业实践报告(二)

调查目的:“90后”的大学生如何让将自身所学充分运用于实践,以便更好的就业,充分展现自我价值已引起充分关注。为了了解在校大学生的就业希望,自身素质的评价,学校的就业指导,对就业的形势的看法,只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形象,通过对其调查,更好的调节用人单位与大学生之间的供需的关系,为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做一个新的描述,帮助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引导,使学生能谋取理想的职业,为同学在今后的求职就业过程中提供参考。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我们展开了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问卷。

调查形式:于20**年3月至4月,随机抽取广州地区14所大学(包括本科学校和专科学校四个年级)的705位学生进行调查,其中男生占46、8%,女生占53、2%。调查问卷回收率100%,有效问卷668张,有效率94、8%。使用SPSS1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图表用EXCEL来绘制。

调查内容:广州市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满意程度、对自我的认识程度、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程度、职业期望状况四个方面。调查结果如下:

一、对所学专业的满意程度

学生对本专业的满意与否主要取决于能否择己所爱,该专业能否在将来帮助自己找到好的又喜欢的工作。调查发现,有21、0%的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较满意,有66、6%的大学生不清楚,有10、0%的大学生比较不满意,有2、4%的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非常不满意,各专业的满意程度没有显著差异。

对专业不满意的直接表现是对本专业的学习动力不足或毕业后不愿从事与专业相关的行业。高考填报志愿时对专业的了解与自身了解的缺乏,可能是导致只有21、0%的学生对所学专业持满意态度的原因之一。因为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对五花八门的专业的不了解,抱有神秘感,从而选了一个自己以后不喜欢的专业。另外,个人兴趣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也可能是原因之一。比如,某个同学对考古学很有兴趣,但社会需求相对比较少,此时可能会产生心理冲突,也许选了一个自己并不感兴趣的但赚钱的专业,梦想与现实出现落差,从而对所学专业不满意。而专业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了职业取向,如果对本专业不满意或态度模糊,势必会影响自身潜能的开发,以及今后的择业。

二、对自我认识程度

自我认识包括个人的兴趣与特长、个人的性格与价值观、个人所选定的目标与需求、个人的情商、个人的工作经验、个人的学历与能力、个人的生理情况等七个方面,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调查中发现,只有6、7%的被调查者对自己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而52、3%的被调查者对自己的各面能力,兴趣等持含糊态度,41、0%的被调查者完全不了解自己;而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自我认识没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较多的大学生未能很好地关注自身特点,发现自身问题,促进自身发展。那么,这里便牵涉到了大学生就业生涯目标的问题。

职业生涯目标是指可预想到的、有一定实现可能的目标。而职业目标的选择并无定式可言,关键是要依据自我实际,这就要求我们要对自己有所了解。通过个人分析认识自己,估计自己的能力,确认自己的性格,发现自己的兴趣,明确自己的优势,衡量自己的差距,并以此来开发自己塑造自己,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然而调查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兴趣、职业倾向都缺乏深度了解,自然对职业生涯目标是模糊的。

三、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程度

对就业情景的关注程度,直接影响了对为所选职业所做的准备程度和将来职业所带来的成就高低。在调查中发现,只有14、5%的被调查者对当前的就业状况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程度没显著性差异,而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程度就有显著性差异,冷门专业的学生比热门专业的学生更加关注就业前景。在调查中了解,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关注还是比较少,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表示一直关注就业信息,而大部分则都是偶尔关注一下,在看到是留意一下而对就业情景的关注程度直接影响了对所选职业所作的准备程度和将来职业所带来的成就高低,同学们大都表示对未来工作的担心实际生活中却缺少这种基本的努力,典型的眼高手低表现。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校园里,舒适、闲逸的生活和父母的绝对经济支持,使很多大学生忘却或暂时忘却了就业压力带来的紧张感,很少去接触外面的世界。有些学生的确是每天都只是读书,缺乏对就业的准确和认识。另一方面,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不够。调查中,发现有73、5%的学生认为目前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不够,需要更详细具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四、职业期望状况

影响职业期望因素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声望地位稳定性因素(城市位置与社会地位),内在价值因素(发展空间和兴趣爱好),外在价值因素(薪水高低)。(

从上述四个方面的分析表明广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呈现一下特点:(一)多数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较低;(二)广州市大学生对职业生涯的规划还比较模糊,自我认识不够,绝大多数人没有明确目标;(三)广州市大学生对社会人才的需求了解甚少,另外,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不足,学生了解就业相关信息的渠道较少;(四)广州市大学生的职业期望更注重发展空间和兴趣爱好。因此,我们认为,根据上述特点,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大学生应该及早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为未来做好充分准备。

结论和建议

从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对就业的态度表现为:1、对就业形势的关注比较少,2、个人能力存在缺陷,自我认识不足,缺少实战经验是致命因素,没有准确的目标,3、大学生的职业棋王还是表较高。

1、学校要切实做好学生的就业工作,尽快完善就业指导体系。

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的工作同等重要,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体系属于就业匹配的促进措施,其核心在解决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向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接受职业指导,帮助他们进行有效的职业政策,这就需要建立职业指导机构等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

2、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

首先大学毕业生要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当前全社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除了表现就业需求于劳动力供给的矛盾外,城镇和农村就业问题同时出现,新生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这位大学生就业增加了困难,因此大学生要消除“眼高手低,有业不就”的思想。要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正确的就业观,调整自己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到基层去谋求发展,到艰苦的地方去创业,其次,转变到灵活就业,先就业,后择业的动态就业上来,转变到行行出状元“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的敬业观念上来,最后认清自身的素质和条件,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不盲目攀比,寻找与自身条件相互适应的,适合自己的用人单位,毕业应当给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自我评价要全面,客观,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短处,既要对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质进行具体的评价,又要对其他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既要考虑全面的整体素质,又要考虑其中占主导地位的重要因素。

3、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能力,在校期间也可以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如学校安排的社会实践,社团的下乡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招聘会,也可以在不影响自己学业的前提下去找一份兼职,提前适应社会生活,了解现在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积累一些社会经验,丰富自己的阅历,这些都是将来找工作的资本,会使自己的人生更顺利。

大学生就业实践报告(三)

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了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随着全国大学扩招完成,“大学生就业难”也成了一个突出的问题。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就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XX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XX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20**年的毕业生人数72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

面对“大学生就就业难”的现状,政府通过多方面措施帮助大学生就业。拓展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通过国家投资促进就业之外,同时大学生自主创业被视为解决就业难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大连市是一个高校聚集的地方,目前有22所高校,在校大学生近26万,如何解决每年数量巨大的大学生就业成了大连市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大学校园里,有大学生一心想找到好的工作却不知道该怎么起步,有些同学尝试着接触社会,还有一些同学已经开始利用学校社会提供的一些资源开始进入企业实习。“就业”对大学生来说已经不再陌生,也不再抱着高不可攀的神秘感。但是对于大学生如何找到心仪的工作大家还是很迷茫,虽然有许多成功的学长来学校传授经验并给予我们中肯的建议。但是“实践出真知”,大学生到底在校期间需要培养怎样的技能,大学生该如何选择企业,国家对大学生就业有怎样的扶植政策?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实践团队开始了我们的探索之路。

主题1大学生就业观调研时间:XX年11月1日

要想解决问题,就要先从原因下手。我们通过各方面渠道了解了当前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与相关信息,以便更准确地分析应对就业问题的方法。

XX年11月1日,我们在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发放调研问卷,本次调查问卷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涉及范围较广。

我们将团队分成三组,各自有各自的地点,对象。在发放问卷的过程中,有的同学深入寝室,耐心讲解来意,同学们的反应大不一样,有的同学积极参与,但也有少数同学积极性不高。当我们敲开一个个门,喊住一个个路人的时候,都要攒足足够的勇气,我们也在过程中锻炼了自己,这种机会很难得的。当我们说出问卷的内容时,他们表示希望能从我们这里得到一些关于大学生就业的信息,对此我们给予了积极回应,并将我们了解的信息告诉他们。

经过分析和总结,我们认为当前大学生对就业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对于第一份工作的态度,选择积累经验和精挑细选的同学明显多于不惜代价找以一份高收入的同学。这说明大学生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定的规划,眼光都比较长远,较以前只顾眼前利益有了很大提高。

2、在企业类型选择上,学生对政府机关、外资企业、私营民营、国有单位、事业单位等都有自己的选择。但在自己创业上同学们都纷纷表示希望先进入企业中获得一定的经验及支持才会考虑。

3、在就业城市中,选择留在毕业城市和去大城市发展的同学占多数,并纷纷表示在这些地点有较大的发展机会。但很少人会主动选择去西部等欠发达企业,这表明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还有待于提高。

4、在试用期后的期望薪酬中,同学们普遍都选择了3000元以上的标准。对于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同学不约而同的选择这一标准,反应大学生缺乏对自身的深刻认识和剖析。这种对自己认识的缺乏正是求职过程中出现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的怪现象的原因。

5、在大学生选择企业的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中,大多数同学都选择了具有良好的培训学习机会和职业发展体系及规范的公司管理制度。说明同学都具有明晰的职业规划,在谦虚的学习中谋求进一步的发展。

6、同时,同学们在问卷中纷纷认为近几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就业有困难。但在求职过程中困扰的因素中,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对企业的用人标准不太了解、工作经验不足、对职业生涯规划没有充分的认识等选项都成为同学们的热议话题。在解决这种就业难的问题中,同学们纷纷表示可以调整择业期望值,调整就业心态、寻求必要的就业指导,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7、在国家对于大学生就业的方面,同学们都表示一般了解。但是都表示国家的政策会对大学生的就业有一定的帮助。

经过此次调查,我们发现每一名大学生都希望自己在将来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并且大学生对当今的就业形势都有一定的了解,对当今的就业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对自己的未来有无限的憧憬并且充满了自信。但是,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不得不看到当前就业中存在的问题,竞争压力大、用人单位供求关系相差较大、应届毕业生经验不足等问题,怎样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应该主要考虑的问题。

主题二与企业沟通、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在了解了同学们由于就业的基本问题和就业观以后,团队同学在XX年11月15日参加了在大连理工大学材料馆举行的大型企业宣讲会。宣讲会现场有十几家企业正在进行招聘,我们经过简短的商议之后开始了我们与企业沟通的过程。

通过沟通我们总结如下几点。

一、企业用人的原则

当我们问及企业重视应聘者什么素质时,企业基本上都给出了相同的答答案。

1、在校期间学生工作方面。

进入公司便是步入社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都是十分必要的。企业认为学生工作可以提升学生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企业比较看重大学期间的社会实践经历、社会工作经历、人际交往能力等经历。在综合素质中,企业领导对大学期间的学生工作经历看得格外重要。像国企、央企等有深厚企业文化的公司对具有各方面特长的员工会比较看重。

2、关于学习成绩

大部分公司会看重应聘者的学习成绩。有一些要求高的企业甚至希望招收获得过奖学金,通过英语四六级的同学。所以在校大学生在学习方面一定不能懈怠,这与我们平常所听到的成绩在大学中不重要的言论有很大不同。

二、企业对员工的要求

1、对企业要忠诚

首先珍惜工作机会。在沟通过程中,一些小型企业表示,不是非常愿意招收名牌大学的学生。一是名牌大学的学生对薪资要求高,但自身的价值却往往达不到企业的期望。眼高手低的现象在名校中非常明显。其次,很多名校学生会把一些小企业做成进入社会的跳板。不以为企业做出贡献为目标,而是为了自身的经验积累。在这种企业中积累到一定经验后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更高更好的工作,这给企业带来了很大困扰。工作是一个人生活里最重要的一部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工作怀着虔诚的态度。要看到工作的长远意义,而不能只看到暂时的艰苦、工作的压力和渺茫的前途。

2、对工作要热情

不少在校生对工作有非常美好的憧憬,在真正工作后发现与其想象不同。表现出浮躁、消极、怠慢。这种情况使企业对精挑细选的员工表示非常的失望。一个人如果对工作没有热忱和爱好之心,不能使工作成为一种喜悦,觉得工作是一种苦役,感到厌恶,那么他一定不会有所成就。人可以通过工作来学习,可以通过工作来获取经验,知识和信心,你对工作投入的热情越多,决心越大,工作效率才会越高。面对繁重工作如果你能心情愉快的去完成,也能产生惊人的效果。

3、对工作要负责

把企业的利益与自身的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具有敬业精神和团队意识、具有很强的专业技能,并能不断地总结经验和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具有良好的个人素质,这是每个企业都希望得到的好员工。对于每一位员工来讲,企业应是第二个家,有责任为企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即使你感觉现在的工作不像你认为的那样,不能很好的体现自己应有的价值,也不要整天抱怨,只有从现在做起,才能走向未来。

三、企业总结的大学生就业误区

1、择业只考虑主流行业,忽视冷门行业。

在宣讲会现场,一些热门行业摊位前被学生团团围住,相比之下冷门行业前人少的可怜。面对这种不均衡的现象,企业表示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热门行业不一定长期热门,冷门行业也不一定长期冷门。行业是社会的分工,不管是热门行业还是冷门行业,都是党和国家事业的组成部分,不存在着高低贵贱之分。只要干一行,爱一行,钻研一行,哪怕是在冷门行业工作,也能够有所作为。所以,在择业时,可以适当考虑边缘行业、交叉行业以及新兴行业。

2、在工作地点的选择上。

同学们都认为到中部、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难以实现自身价值,只着眼于一、二线城市。企业都表示,经济发达地区确实对人才的流向有着强劲的吸引力。但是经过多年的吸纳,发达地区的人才已经相对饱和,有些地方甚至还出现人才高消费现象。中部、西部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比,确实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但是,由于产业的分布不同,区域的特点不同,以及国家的“振兴中部”战略带来的资源、政策倾斜,是中部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前景与优势。在国家的大政策下,大学生面对的是更小的生存压力以及更多的工作机遇。

3、在专业的选择上

是认为到专业不对口岗位工作难以发挥优势,只局限在专业对口岗位求职。很明显如果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对其自身发展无疑是有利的。但是应该看到,大学生不单有专业技术的优势,还有年纪轻、肯学习、观念新、综合素质较高等优势。在专业不对口的岗位就业并不可怕,关键是自己如何去面对、去打拼。

4、愿意到外资企业求职

近几年来,在知识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格局影响下,我国内资企业的管理方式有了很大转变,产品的科技含量也有了很大提高,许多内资企业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品牌。大学生在内资企业工作,也会能够得到锻炼,能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能够干出一番事业来。而且,在现在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下,外资企业受到了更大的冲击。给年轻人带来了更多的压力和更小的发展空间。而与之相较,国企往往更注重员工的培养,团队合作氛围,使应届毕业生能够更快速的成长。所以,大学生应该理智地对待外企,不能盲目择业。

作为大连理工大学的学子,应该树立精英意识,成为精英人才,勇担时代责任。不应该局限于在学校里,更应该走出校门去接触社会,更应该勇于实践了解社会,这样才能与社会接轨、才能与时俱进。这次实践活动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收获,更是日后积极实践不断学习的动力,希望我们以后可以通过实践活动了解更多的社会!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ngyuleikaoshi/772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