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沙豆种植技术

| 大学英语三级 |

【www.guakaob.com--大学英语三级】

篇一 油沙豆种植技术
大白菜新品种油绿三号的种植技术

  [农广天地]大白菜新品种油绿三号(20151116) 

  介绍了大白菜新品种油绿三号的种植技术。油绿三号大白菜是近两年河北农业大学研制的一个新品种,并于2012年通过了全国蔬菜品种鉴定委员会的鉴定,以及北京市农作物品种的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和辽宁等省市地区种植。它的主要特点是:叶色油绿,颜色美;叶多片薄,外邦少;株型紧,结球硬;品质好,产量高;长速快,长势强。在本期的节目当中,就将向广大的观众朋友们介绍一下这油绿三号大白菜的种植技术。[农广天地]大白菜新品种油绿三号(20151116) 

     

  

  

  

   

  《大白菜新品牌油绿三号》

  油绿三号大白菜是近两年河北农业大学研制的一个新品种,并于2012年通过了全国蔬菜品种鉴定委员会的鉴定,以及北京市农作物品种的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和辽宁等省市地区种植。它的主要特点是:叶色油绿,颜色美;叶多片薄,外邦少;株型紧,结球硬;品质好,产量高;长速快,长势强。在本期的节目当中,就将向广大的观众朋友们介绍一下这油绿三号大白菜的种植技术。

 

篇二 油沙豆种植技术
高油玉米栽培技术

  [农广天地]高油玉米栽培技术(2011.5.3)

  目前,玉米已经从单纯的粮食或饲料作物变成了油粮、饲料、工业原料等多用途作物,因此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本期视频介绍的高油玉米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培育出的一个高附加值优质专用玉米新品种,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含油量高,其次是青贮饲料产量高。

  高油玉米的特点:

  高油玉米分含量相对较高,是粮食和饲料作物,也是油料作物。其营养品质和经济价值居禾谷类作物之首。

  高油玉米除含油丰富外,蛋白质、赖氨酸、类胡萝卜素等,其含量比普通玉米高10%以上。另据资料报道,用高油玉米养猪,每增重1千克猪肉,较喂普通玉米可节省饲料5%—6%;饲养肉鸡,料肉比可降低11.4%,即每只鸡可多获利1.4左右。因此,高油玉米除具优良的食用品质外,还具有较高的生物效应和经济效益。

  高油玉米栽培要点:

  高油玉米施肥量一般为每公顷施氮素300~375公斤,五氧化二磷120~150公斤,氧化钾75~120公斤。具体施肥以底肥每公顷施有机肥15000~30000公斤,五氧化二磷120~150公斤,氧化钾75~120公斤,氮素120~150公斤,硫酸锌15~30公斤。拔节后5~7天重施穗肥,每公顷施氮素150~180公斤。

  在高油玉米大喇叭口期,每公顷喷施玉米健壮素450毫升,可降低株高30~50厘米,增强抗倒伏能力。高油玉米容易受到玉米螟侵害,要特别注意防治。另外,高油玉米贮藏期间容易霉变和遭受虫害,要注意干燥防潮、清除杂质和防霉防虫。

篇三 油沙豆种植技术
东北地区油沙豆种植方法-论文

篇四 油沙豆种植技术
东北地区油沙豆种植方法

篇五 油沙豆种植技术
油莎豆的特性及栽培技术

《基层农技推广》2016年第1期【油沙豆种植技术】

PrimaryAgriculturalTechnologyExtension2016,Vol.4,No.1

技术创新【油沙豆种植技术】

油莎豆的特性及栽培技术

陈惠宗

(福建省漳浦县农业局,福建漳浦363200;联系人E-mail:chenhz1022@163.com)

摘要:油莎豆是一种优质、高产、综合利用价值很高的油、粮多用新型作物。文章着重介绍了油莎豆的生物学特性、适应性和抗逆性,从选地、浸种催芽、播种、田间管理、收获与贮藏等管理措施方面详细阐述了油莎豆栽培技术,为油莎豆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关键词:油莎豆;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油莎豆又名油莎草,国外称地下核桃或地下扁桃,原产于非洲和地中海地区,属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产上作为一年生作物栽培,是一种优质、高产、综合利用价值很高的油、粮多用新型作物。

种植油莎豆成本低、产量高,一般亩产干豆500kg以上,出油率一般为30%~40%,其油色清澈微红,无沉淀,浓香无异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营养价值极高,是上等的食用油,品质优于菜籽油及芝麻油等,因此被称为“油料植物之王”。油莎豆除榨油外,也可加工成食品出售,可生食、炒食、油炸,味道香甜,有“地下板栗”、“地下核桃”的美称[1]。榨油后的饼粕微甜而香,可加工制作糕点,制酱油和醋,也可提取优质淀粉、糖、纤维素和酿酒,余下的粉渣是养殖业很好的精饲料;油莎豆的茎叶细长且坚韧,是编织手工艺品的理想原料。11.1

油莎豆的特性生物学特性

油莎豆茎叶丛生、分蘖力极强、茎三梭形,由叶片包裹而成,植株高可达100cm左右。单叶互生,叶片狭长,平均长度65.0cm,宽度0.5cm,呈剑状,叶片表面覆盖角质层面比较坚硬。地下茎呈匍匐状水平斜向伸长,一部分长出地面形成分枝,另一部分末端膨大形成块茎,每蔸可达100~200粒。块茎呈椭圆形,长1~2cm,直径0.7~2.0cm,块茎形成初期为白色,成熟后为黄褐色。块茎顶端具有芽点1~3个。油莎豆植株具节和鳞片,芽端鳞片细密,块茎表面有短的线形不定根。根为须根系,垂直分布于土层中。少数植株开花,苞片长于花序,花长于主茎顶端,花两性,黄白色,为穗状花序,呈圆柱形或稍扁平且水平叉开,每穗具8~30朵花。生育期100~120天。

1.2适应性

油莎豆适应性广,除低洼积水地外,红壤、黄壤、

沙质壤土、山坡丘陵、房前屋后,能种植花生的土壤均可种植,尤以疏松的沙质土壤更佳。1.3

抗逆性

油莎豆系由野生品种驯化而变为家种,其原产地为沙漠干旱地区,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形成顽强的生命力,具有耐高温、耐瘠、耐盐碱、抗旱、耐涝等特点,易种好管,基本上不发生病害。但油莎豆虽然有很强的耐涝能力,但不能长期积水,虽然抗旱,但过旱也会降低产量。22.1

栽培技术选地与整地

油莎豆纯作、间作、套种或在林果树下种植均可。以收获果实为目的的最好首选沙质土壤,其次为肥沃疏松土壤中;以收草为目的的,则可因地制宜种植[2]。因油莎豆根系发达、分蘖力强、生长快,所以整地时要施足基肥,每亩施过磷酸钙60kg,土杂肥1500kg,耕耙后整成畦带沟宽1.2~1.5m的大畦,畦面要平整。2.2

浸种催芽

用块茎繁殖,播种前选粒大饱满、无病虫为害和机械损伤、老熟一致、长椭圆形的块茎作种。为保证早出苗、出齐苗,播前用45~50℃的温水浸种3~4d,待种子浸透后表面无皱纹时即可捞出,堆放于麻袋或箩筐里进行催芽3~4d,每天用40~45℃温水淋1~2次,使堆温达到30℃左右。若堆温高于40℃时就及时推开降温,当有一半种子出芽后即播种[2]。2.3

适时播种

油莎豆既可春播种,也可夏播,春播在3月底~4

-97-

【油沙豆种植技术】

技术创新

《基层农技推广》2016年第1期

PrimaryAgriculturalTechnologyExtension2016,Vol.4,

No.1

中药材黄芩绿色栽培技术

【油沙豆种植技术】 【油沙豆种植技术】

(河北省承德市农业经济作物管理站,河北承德067000;联系人E-mail:xupengxx@126.com)

11.1

选地、整地与施肥选地与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疏松肥沃、阳光充足

40%)3000kg,配方肥40kg。22.1

播种种子选择

选择充分成熟、籽粒饱满、干燥,净度98%以上,千粒重1.8g以上,发芽率80%以上的优良种子进行播种。2.2

播种

春、夏、秋三季播种均可。春季播种在4月中下旬;夏季播种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秋季播种在8月下旬会有很好的长势。播种量每亩1.0~1.5kg比较适宜。按行距30~40cm,开深2~3cm、宽5~8cm沟底平整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0.5~1.0cm,稍加镇压。播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出苗。2.3

育苗移栽

育苗应在早春进行,选择背风向阳、土质肥沃、

的中性或近中性的壤土、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做床,土质疏松的山地、缓坡地、退耕还林地都能种植。可单作物种植,也可利用幼龄林果行间作、谷子田与黄芩间作种植。春季4月上、中旬进行整地,深翻30cm以上,整平耙细,起垄做畦。采用大垄高床技术,畦宽130cm,畦高20~25cm,畦间距30cm,畦间留沟40cm宽。1.2

施肥

亩施承德雄风绿野生物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生态有机肥(有机质含量达到45%)或河北承德磐丰酵素菌有限公司生产的生物有机肥(有机质含量达到

!!!!!!!!!!!!!!!!!!!!!!!!!!!!!!!!!!!!!!

月底播种,因地区差别,可在平均气温达到18℃播种,夏播种在5月中旬。2.4

合理密植

由于油莎豆根系发达,分蘖力强,播种时要稀播,一般按行距40~45cm,株距20~30cm刨穴点播,每亩点播5000~8000穴,每穴2株,播种深度3cm。也可大垄栽培,行距60cm,株距12~15cm,每亩播种8000穴左右。播种时每亩可用40%乐斯本乳油150mL拌细砂土15~20kg,也可用75%辛硫磷乳油以1∶2000的比例拌成毒土,每亩20~25kg撒施于穴内,以防治地下害虫。2.5

田间管理

油沙豆的田间管理主要是防除杂草。因其根系分布浅,特别是生长的中期,锄草以浅为宜。对于部分深根性杂草,应采取拔除的方法。当植株进入旺长期,叶子封行时应停止除草。油莎豆叶片细长,分蘖力强,肥水过多易造成叶片徒长,土壤肥沃或在施足基肥的情况下,生育期内一般不用追肥。若土壤过于贫瘠或基肥施用不足,可视苗情于块茎形成初期追施尿素和氯化钾各10kg/亩左右,促进结果。油莎豆抗

[2]

[1]韩丽娟,李峰.油莎豆的特性及其栽培[J].特种经济动植

物,2003(7):31.【油沙豆种植技术】

谢年保,黄明星,陈欣,等.油莎豆栽培技术及产业化开发[J].作物研究,2005(2):132-133.

旱能力强,但需水量比较大,在整个生长期特别是分蘖期和果实膨大期,遇干旱时应及时浇水灌溉,保持土壤湿润。油莎豆基本没有病害,危害茎叶的主要害虫是螟虫,发生初期可用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喷雾防治。2.6

收获与贮藏

一般在10月份有1/3的地上茎叶枯黄时就可开始收获。收获时用人工整株连根拔起,抖在筛子里,筛去泥土,也可用旋耕机翻耕10cm深,把土翻松散,用筛子收获。收获后及时除杂、充分晒干,当块茎含水量在15%以下时贮藏。贮藏期间注意防潮,以免块茎回潮发霉,影响出油率和发芽。参考文献:

-98-

篇六 油沙豆种植技术
油沙豆种植价值及收获机械研究成果的推广

篇七 油沙豆种植技术
2016年湖南省农业“星创天地”试点名单

附件:

2016年湖南省农业“星创天地”试点名单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ngyuleikaoshi/835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