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牛养殖,致富经

| 大学英语三级 |

【www.guakaob.com--大学英语三级】

篇一 黄牛养殖,致富经
贺根养牛创业:90后大学生养黄牛年赚百万


[致富经]一个90后大学生的黄牛梦(20131008)  视频转自:CCTV7央视七套致富经官网

  这里是湖北省罗田县白莲河乡,贺根正在山上放牛,他慢慢的走近一头小牛,想要抓住他。

  一看到有人像要攻击小牛,所有的母牛都冲了过来。

  小牛虽然不大,可要抓住它却并不容易。

  几天前这头小牛的妈妈死了,可它还不会吃草,所以必须得抓住它,给它喂奶。

  记者:害怕吗?

  贺根:这不害怕。

  记者:那母牛都快顶你了!

  贺根:这不要紧,它只会冲过来。

  记者:不怕吗?我看你刚才都不敢过去了。

  贺根:不是,那个小牛踩到我的脚了。

  记者:那个蹄子压到身上特别痛撒。

  像这样的疼痛,贺根从辞掉老师的职位,回家养牛的第一天起,几乎每天都在经历。

  然而,身上受点伤不算什么,最让贺根受不了的,是因为他回来养牛,所引起的风言风语。

  邻居贺正旺:他有病啊,他神经出问题了,基本不理解。包括他的村干部,村书记、村长都说,你知道他在学校怎么样,一定被学校处分了,是这样理解的!

  父亲贺国刚:受不了,想离家出走,不跟他在一起干,把我面子丢尽了,养这么个不争气的儿子,读书又回家养牛。

  因为养牛,家人反对他,邻居嘲笑他,就连去女朋友家里,也差点被轰了出来。

  贺根妻子方汝朋:我妈跟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其实我今天特别不愿意你来。

  2009年,贺根考入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由于在校期间表现突出,大三他就当上了代课老师,学校还决定毕业后让贺根留校任教。2011年9月他却突然辞职,要回家养牛。尽管身边几乎没有一个人支持,可他还是一意孤行当起了牛倌儿。然后只用了一年时间,就把年销售额做到了两百多万,还带动了63个养殖户跟自己一起养牛。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巡视员吴天祥:全国我敢说找不到第二个,当老师以后,又出来养牛当牛倌。

  同学赵玲:确实有点吃惊,觉得不可思议,我觉得也许成不了,但是没想到,现在还不错。

  罗田县某复印店老板王林:站在我的角度,我是挺佩服他的,我自己原来也是想搞养牛这一块,但是我自己没敢做呀,就没他这魄力,所以我们罗田对这事,轰动一时啊,可以说是。

  那么,他为什么大学老师不当,要回来养牛,又是如何一步步实现自己的财富梦想的呢?

  1990年,贺根出生在,湖北省白莲河乡覆钟地村,贺根的父亲说,为了生他,家里曾惹过很多祸,所以取名贺根,方言读起来就是祸根的意思,是想让他记住家里曾经为他受过的苦。可让他没想到的是,22年以后,这个孩子还真的成了家里的祸根,让父母丢尽了脸面。

  父亲贺国刚:他说我坚决要回家养牛看你怎么办,我就说你真要回来,我就一瓶砸死你看你怎么样,我就一下子扔过去了,没有砸中,砸中了他就死心了。

  母亲郑水泉:人家骂他,回家养牛,真没出息,你是在外面呆不下去了吧?我在家里哭啊,我想到我的心我就痛了。

  家人反对,村子里一时间也是流言四起,除了有人叫他祸根,还有人在背地里偷偷叫他傻根。大家都不明白,他为什么放着清闲体面的工作不做,非要回来干苦活累活,还被人看不起。

【黄牛养殖,致富经】

  说到这个问题,贺根带着记者在村子里走了一圈。他跟记者说现在农村的房子都盖得很漂亮,可大多都是空的,只有老人和孩子。

  每次看到这样的情景,贺根都会为父母担心,而随后发生的一件事,让他决定要回家做点事。大二下学期,还在上课的贺根,突然接到了外公的病危通知书。

  贺根:当时去医院,就看到我外公一个人躺在病床上,嘴巴张着,眼睛一动不动看着那个墙上,当时就一下子,又想起我爸爸妈妈,如果我现在在外面,以后我爸爸妈妈是不是也会像我外公这样。

  贺根有了回家创业的打算以后,就开始留意市场行情,他除了在网上查找信息,还一空就到农贸市场里去转,打听什么好卖,他发现,罗田当地的牛肉行情非常好。

  贺根:上半年牛肉我们这里还是卖18块钱一斤,下半年的时候,牛肉就涨到了26块。

  接着他又发现,当地有一种土黄牛,肉质非常好,可以前人们基本上都是养来耕地的,没有人搞规模养殖,卖牛肉。

  贺根觉得,良好的市场行情,再加上有特色的品种,肯定可以挣钱,他决定,回来以后就养这种土黄牛。

  2011年9月,贺根正式辞掉老师的职位,回家创业,他等父母的情绪,稍微缓和了一些之后,就把回来的原因告诉了他们,虽然心里还是不大情愿,但儿子一片孝心,父母最后还是同意,让贺根试一试。在父母的支持下,贺根花了16万,买回了14头当地的土黄牛,放养在山上,3个月之后,把牛一转手,就赚到了3万多。

  父亲贺国刚:赚钱这个方面心里挺舒服的,毕竟那就是那么短时间,没有几个月的工夫,就赚了几万块,在农村这个收入是不错的。

  2012年年初,贺跟投入了手头上的20多万块钱,又从亲戚朋友那借来了50多万,新建了牛舍,买回了110头土黄牛。为了提高出肉率,他把小牛和母牛赶到山上放养,70多头公牛全放在牛舍里圈养。规模扩大以后,他才发现,养牛比当老师难多了。

  首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给牛打针。贺根上学的时候学的是机械工程,打针他根本不会,牛好像也很怕。

  记者:你这针头,打完针头还留上面了?

  贺根:牛有时候要动撒。

  记者:不熟练是吧?

  贺根:那不是不熟练,这个很正常撒,因为一插进去,牛痛,虽然不怎么专业,但治牛的话,还可以。

  为了把牛照顾好,贺根每天早上5点钟就要起床去割草。

[1] [2] 下一页

篇二 黄牛养殖,致富经
楼国飞:养殖甲鱼年赚钱千万

篇三 黄牛养殖,致富经
鸽王养殖致富经先进事迹材料

从20xx年到20xx年,**省**市**镇前华村6组张玉芬夫妇共生产销售商品鸽2万多只,获纯利12万多元,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鸽王”。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在养殖行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他们仍然达到增产增收,已生产销售商品鸽1600多只,获纯利2万多元,成为当地养殖榜样。【黄牛养殖,致富经】

现年58岁的张玉芬和老伴既养过肉猪、黄鳝,又种过西瓜,由于不是踏错行情,就是技术不到位的原因,都以失败而告终。后来,他们听说市种鸽场养殖美国王鸽非常成功,经过认真考察后便在20xx年毅然投资8000多元,从市种鸽场购进种鸽100多对及相应的鸽笼、水槽、食槽等设备。同时,他们向多位专家求教,并购买养鸽书籍,刻苦学习养鸽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获得了成功。

鸽子让他们致富了,总结自身成功的经验,张玉芬夫妇认为:农友要办好养殖场,应做好4个方面的工作。其一、选好项目。大众养殖项目往往价格波动较大,利润薄,最好抓住“名、优、特”项目,例如:养殖美国王鸽、七彩野鸡等,往往效益丰厚,事半功倍。其二、破除小农思想,敢于投资。在经过周密的市场调查基础上,看准项目后就要敢于投大资大干。其

三、苦专技术。一些养鸽户的种鸽不下蛋、下无精蛋、仔鸽死亡率高等都是因为技术不过关造成,因此必须苦专技术。技术越好,产量就越高,效益越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就越强。其

四、是积极开拓市场,努力做好销售工作。他们生产的商品鸽不仅销往**城区,还常年与沙市、宜昌、荆门市的客商密切联系,最远的销到山东省,产品十分畅销,这为获得高效益提供了有力保障。在销售过程中要时刻收集客户的反馈信息,比如有的顾客嫌商品鸽羽色不一,他们就将杂色种鸽淘汰,以确保商品鸽羽毛颜色一致。同时,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即使当前商品鸽不愁销,也应积极热情联系新客户,以求达到“东方不亮西方亮”的营销效果。

篇四 黄牛养殖,致富经
风雨十年养虫路念就一篇致富经

【黄牛养殖,致富经】 【黄牛养殖,致富经】

篇五 黄牛养殖,致富经
外来媳妇会念致富经

【黄牛养殖,致富经】

龙源期刊网 .cn

外来媳妇会念致富经

作者:文章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2013年第09期

“高产田、富裕户,家家走上小康路,骑着摩托去相亲”,这里唱的,是富足康乐的云南省宾川苗寨——普中村。而就在十几年前,这里还是“茅草房、贫困户,水冷草枯等救助,黑灯瞎火过大年”的贫困凄苦之地。

说起其间的变化,村民们都会自豪地提到他们的“女书记”熊富英。正是这个20几年前嫁到普中村的“外来媳妇”,用自己一套特有的“兵法”,带领苗寨乡亲们摘掉“穷帽子”,走上致富路。

奇招——

外来媳妇“抛头露面”当村官

【黄牛养殖,致富经】

1985年12月,熊富英从巍山嫁到了普中村。谁料这个外来媳妇一到村里,就管起了“闲事”。

当时的普中村,住的是简陋的茅草房,走的是坑洼不平的土路,有些村民甚至还吃不饱、穿不暖……可再穷也不能穷了孩子啊!看到村里120名小学生连间像样的教室都没有,熊富英再也坐不住了,这个外来媳妇竟然独自一人跑到省民委去报项目。面对眼前这个有些泼辣的不速之客,领导先是一惊,继而被她的诚恳所打动,给普中村下达了10万元的项目资金。从省民委回家后,熊富英又用自家的贷款证贷了2万元垫付工程费,并义务投入到学校的建设当中。

正是一片爱管“闲事”的热心肠,让熊富英赢得了村里人的认可和尊重。1997年,这个外来媳妇被村民一致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可当上书记的熊富英还没高兴多久,麻烦就来了!“当什么当,女人家就应该呆在家里”,公公严厉地训斥,丈夫也劝她,“这个书记就不干了,你看你一个女人家,怎么能整天在外面抛头露面呢?”

但这个性格刚毅的外来媳妇却“偏不信这个理”,硬是顶着压力,“抛头露面”当起了苗寨的“女村官”!

险招——

“一家两制”打赢稻谷战

当上书记后,胆大心细的熊富英找准了“科技兴农”这条路,计划引进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来提高粮食产量。

篇六 黄牛养殖,致富经
养蟹能手李海的致富经

龙源期刊网 .cn

养蟹能手李海的致富经

作者:周玮 包尚友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2014年第44期

“母蟹是圆脐,公蟹是尖脐,螃蟹好坏关键看肚脐,肚脐突出的一般比较肥,还有就是同样大小的螃蟹选重量沉、蟹爪有劲儿的”,黑龙江省农垦八五六农场的养殖户李海一边下网捕捞河蟹,一边向周围的人介绍着挑选河蟹的窍门。

黝黑的面庞,总是面带笑容,初次与李海接触,熟悉亲切的感觉便油然而生。

“主要是品质好,我养的河蟹每年都有辽宁盘锦的客商上门收购,周边农场和县市也有慕名上门购买的,九十月份是销售旺季,供不应求”,提起自己养殖的河蟹,李海满是自豪。 李海的500亩蟹塘位于黑龙江农垦八五六农场青山湖湿地,这片湿地总面积5.3万亩,自然生态完好,动、植物资源丰富。有白鹭、大雁、天鹅等野生鸟类栖息,盛产鲤、鲫、鲢等鱼类。这里的“青山湖”河蟹采取自然生态放养,品质好、味道鲜美,尤其著名。

今年45岁的李海是八五六农场远近闻名的养蟹能手,2003年开始河蟹养殖,10多年的时间里,他不仅靠着河蟹走上了致富路,还通过自己的引领示范带动了农场河蟹养殖的发展,使河蟹在八五六农场从无到有,成为一个年产40万斤,产值超过千万元的特色产业。

李海不是八五六农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他的确是八五六农场第一批养螃蟹的人。从起步时卖房借钱,到如今知名度越来越高,年纯收入20多万元。养殖河蟹,李海经历了酸甜苦辣,说起河蟹,李海有唠不完的嗑儿。

李海祖籍辽宁,出生于黑龙江省八五六农场的一个普通职工家庭。他头脑活络,敢想敢做,曾在“体制内”上班,还经营过一家小饭店,但由于从小爱好“打渔摸虾”,他最终选择了承包水面,搞起了水产养殖。

“1999年,我把饭店卖了6万块钱,加上手里的5万,承包了100亩水面,当时是养鱼。眼瞅着鱼长得挺好,寻思能挣钱,没想到赔了个血本无归。”李海回忆起创业之初的艰辛。 原来,2002年10月份一场突如其来的降雪让李海遭受了“灭顶之灾”。这场降雪比正常年份早,降雪量大,还伴随着低温。结果养了3年,已经七八斤的鲤鱼,两三斤的鲶鱼全部翻塘死掉,满塘死鱼根本卖不出去。李海不仅没见到效益,当初的投入也打了水漂。

“想死的心都有了,但是没有办法,一是没有回头路了,另外也还是想坚持下去,搞出点名堂。”在这种情况下,李海痛定思痛,开始研究出路。很快,养殖河蟹的念头出现在他的头脑中。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ngyuleikaoshi/836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