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经:王显裕

| 大学英语三级 |

【www.guakaob.com--大学英语三级】

篇一 致富经:王显裕
[致富经]董雅娟牛胚胎移植克隆牛技术:神秘的罐子 痴迷的人

    董雅娟:过来过来过来,我给你们跳舞。

    她叫董雅娟,今年48岁,是青岛农业大学的教授。

    董雅娟:它在休息,康康是不,你看我一说话它知道,康康是不是在休息,你起来呗给你照相,它会照相会拍照。它就在这你比如你要是过来之后。它就会站直了(直溜的)在那看,它俩都会。康康你快起来你怎么那么懒呢,给你照相还没看着。起来,快,起来。

    董雅娟研究的领域就是牛,她对牛有着异乎寻常的热爱和痴迷,甚至怎么对牛说话都有讲究。

    董雅娟:什么屠宰,加工,卖肉,好不好吃这类话是不允许说的。

    记者:在牛舍里不允许说是吗?

    董雅娟:不允许,不能让他们这么说,这么说对牛是一种伤害,我说这些你以为我在开玩笑吗?

    记者:我们看来就像开玩笑嘛。

    董雅娟:是吗?你有没有别的想法呀?是不是董教授是个神经病啊,是不是有点这种感觉?对不,确实是这样,我这么说你别不相信。

    董雅娟的很多项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和国际空白,中国第一头成活的体细胞克隆牛就是她培育出来的。

    2001年董雅娟攻破了一个重大课题,到2005年的时候她通过试验发现,这个课题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商机。所以董雅娟决定,她要亲自把这个科研成果转化成财富。

    董雅娟:我觉得我研究出来的这个东西是非常有价值的,并且有自主知识产权,你想想一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对于咱们这个事业来说有多么重要。

    这个罐子里就储存了董雅娟的科研成果,要把罐子里的东西真正变成财富,就要到农村去跟养牛的农民合作。高青县是养牛大县,于是2005年董雅娟带着她的罐子,满怀信心的来到了高青县。

    董雅娟:当时我就背着个罐就过来了,过来了我就跟他们介绍,我说在这个罐子里有宝贝,然后农民都来看了,说这里能有啥宝贝呀。我说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然后他们说这宝贝值多少钱?我说这宝贝一个很小的东西你都看不到,但是这个是无价之宝,你有这个东西你就能发财致富。

    董雅娟说的挺神秘,村民们却觉得她说的不可信,一时间村里人对这事议论纷纷。

    村民:那东西能挣钱吗,不相信也是。

    村民:那不相信,谁知道能行不能行,不知道能出来个啥东西,能卖不能卖,市场上能认可不。

    董雅娟说的那个宝贝就放在这个罐子里,这样的罐子对于高青县这些常年养牛的农民来说一点都不新鲜。因为村民们都是用这种罐子保存冻精给牛配种的。可董雅娟却说她罐子里的东西和冻精绝对不是一回事。

    董雅娟:当时有农民就说,你说你那东西是宝贝,啥宝贝呀,我看看。我说那你看看,我一打开,呼一股烟,因为那液氮嘛,它往出喷那个雾嘛,噗一下他们就赶紧给盖上了。

    在村里没有人真正见过董雅娟罐子里的东西,当时这个罐子在村里显得很神秘。

  村民:我没见过,正常没有关系的人不让见。

    村民:那个液氮罐我见过,罐我见过,里面的东西没见过。

    董雅娟:这个东西它不能拿出来,因为它在零下196度的环境下冷冻的,你不能拿出来。

    记者:拿出来会怎样?

    董雅娟:拿出来就坏了。

    罐子里的东西就是董雅娟的科研成果,她认为这个东西在国内市场上就是一个巨大的商机,而她正是要靠这个东西实现她自己的财富梦想。

    董雅娟:这个罐子里的东西跟你说,真是高科技,也真是宝贝,因为涉及到一个品种的问题,所以在我们眼里这就是宝贝,就是高科技。

    在2005年将近一年的时间里,董雅娟一直想在寻找能跟她合作的村子,但是任凭她怎样说自己的宝贝,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但是一连转了三个村子就是没有人相信她。

    董雅娟:就不像刚开始特别开心,穿的也挺另类的,走起路也挺牛的。后来搞得走路都不牛了。

    董雅娟和丈夫柏学进都是青岛农业大学的教授,两个人共同合作搞科研,一向都受到同行和学生的尊重。为了奖励他们此次的科研成果,学校还给他们分了一套别墅,一辆车。在事业和生活上的一帆风顺造就了董雅娟自信好强的个性。

    而在寻找合作村子的一年多时间里,董雅娟想把科技成果转化成财富的梦想,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当第三个村子再次拒绝她的时候,董雅娟已经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董雅娟:我就很激动,我当时我就呜一下,我一下就爬到床上了,然后就开始哭,那眼泪霹雳啪啦的往下掉,我当时的那种心情特别复杂,这么好的事,为啥你不接受,我当时就挺激动。

    董雅娟的丈夫柏学进:把董教授给气哭了,气哭了之后我一看这干啥呢,这就有点那什么了,我说不行咱们就不干了。

    但是董雅娟是个对牛非常痴迷的人,她决定再试一次,继续再找个村子说服村民联合她一起养牛。

    董雅娟:当时我还是挺自信,就当时哭完了之后擦擦眼泪,我说不行还得干,不能走,走什么走,一定不能走。当时我就跟我老公说,不能走,走什么。

    2005年底董雅娟第四次选择了一个村子,就是这个叫仁里的村,当时是整个高青县最穷的村。

    董雅娟:以前这村里都是泥巴路,就是咱们去地里那种,我不和你说穿着高跟鞋一歪一歪的,就是那种状态。

    2005年底的时候,仁里村里不但没有像样的公路,连村委都没有,平时有事都是几个有威望的老党员出面解决。这次县里的人也召集了这几个老党员一起开会,专门商量在董雅娟在村里建养牛场的事。

    县里农委主任张吉和:他们村还没有班子呢,去了以后做老党员工作,结果基本做通了,我让董雅娟,柏学进,那天星期天,在一个破学校里,他们村没有班子,我们去开会。

    因为之前有太多的村子不理解董雅娟,所以在这个村介绍情况的时候,董雅娟的情绪有点激动。

    老党员李尊国:时间是宝贵的,所以这么长时间安不下,这个时间不容许我再迟疑了,所以就掉下了眼泪,就哭了。

   董雅娟的这次无意识的真情流露,深深的感动了村里的这些老党员。人家一个大学教授,到村里做点事不容易,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这些老党员接受了董雅娟。之后他们挨家挨户的给村民们做工作,经过这些老党员的帮助,2005年底,董雅娟在仁里村建了养殖场。董雅娟建养牛场的钱是高青县政府给的先期投资,但是场子建好之后,董雅娟却没有钱买那么多牛了。

    而村民们还都等看董雅娟怎么把神秘罐子里的宝贝变成钱呢,可董雅娟却对罐子的事情只字不提,她开始做另外一件事,正是这件事,促使董雅娟用最快的速度,把罐子里的宝贝变成财富。

    在第四个村,董雅娟在县里的支持下,盖起了牛场之后却不再提那个能让村民致富的神秘罐子了。而是当起了兽医,专门给牛看病,而且不收诊费。

    董雅娟:我们就开始走家串户。

【致富经:王显裕】

    记者:在这个小区里面吗?

    董雅娟:对,在这个小区里,这个小区我们都走过,都给这看过病,给这的农民家的牛。

    可即使是免费帮牛看病,也没人找董雅娟。因为大家看着她的样子也不觉得她是个会养牛的,更不觉得她会给牛看病。

    农民:不像是会养牛的,你看她穿的衣服啥的不像是会养牛的。

    农民:养牛在农村多数都是上了年纪的养。

    记者:她这个样,你觉得她不行?

【致富经:王显裕】

    农民:就是啊。

    但是,村里人的这种观念却通过一件事改变了。有一天,马红卫家的牛产了小牛之后,就站不起来了。那头得病的牛是一头新西兰进口奶牛,这牛生病之后可把马红卫急坏了。

【致富经:王显裕】

    马红卫:那值钱了,那头牛是进口的值两三万块钱,那时候价格相当高。

    为了这头牛,马红卫曾找了好几个兽医,但是最后都是没有治好。眼看这牛就要当淘汰牛卖掉了,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马红卫想到了董雅娟。

    马红卫:当时也没想到,就是有病乱求医,这都治不好,就打听着,说董老师技术比较好,就叫她来试试看。

    董雅娟一看有人找上门来了,马上带着几个员工就赶到了马红卫家。看了这头奶牛的情况后,董雅娟的心里也是一阵紧张。

    董雅娟:我们这来了好几个兽医,到这一看这种情况,当时我们也挺担心的,怕治不好。

    这种病是奶牛产崽之后的常见病,非常难治。董雅娟暗下决心,决定试一下。

    为让马红卫相信她,董雅娟还很自信的告诉人家,这牛她来治绝对没问题。

    马红卫:他来一看以后,她信心比较足,她说这牛没问题,绝对没问题,能治。

    董雅娟知道治好这头牛对她的重要性,就全力以赴给牛治病,一个星期后,董雅娟的治疗见到了效果。

    董雅娟:我们兽医就说,你牵着它从南走到北,然后畜主就当真的了,就牵着那牛,你别说那牛真的很奇怪,跟着他从南走到北,这时候就非常高兴。

    牛站起来了,董雅娟的名气也跟着树起来了。

    马红卫:那就像喜来乐一样,就是神医,手到病除不用花大价钱,开点药马上就好了。

    村民:高确实就是就高,确实是高其他的都看,来了就不行,看不好,牛蹄掩什么的,人家来了看看,叫它走走,人家就知道用哈药,技术就是高。

   从这以后,谁家的牛有了疑难杂症,就都找董雅娟看,董雅娟的名气也越来越大。而且大家还发现,董雅娟不但是是个会养牛的人,而且对牛的感情还不一般。

    董雅娟:神经病,神经病犯了,你看全在那看表演。我一表演它就懂。

    记者:你来过这是吗?

    董雅娟:这是牛语,说点牛语。

    无论是自己的牛场,还是农民家的牛圈,只要董雅娟和牛在一起,精神头就不一样了。

    董雅娟:带着激情去做工作,这个是我们团队的非常一致的观点,说做事业要有激情,光有热情不行,还得有激情。

    记者:是,我就看到你一进牛圈那个状态就。

    董雅娟:就半疯,就有就有。

    就这样董雅娟和农民的关系越来越好。董雅娟知道时机到了,于是她再次拿出了那个神秘的罐子。

【致富经:王显裕】

    董雅娟的罐子里装的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她那样相信罐子里的东西能变成财富呢。

    董雅娟一直在大学里工作,没有多少积蓄,她知道建场之后就没有钱去买牛了,但是为了让罐子里的宝贝尽快变成财富,她就要用农民的牛来实现这个财富梦想。而她刚建场的时候农民根本不相信她,在那样的情况下,如果她提出要跟农民合作肯定没有人愿意。

    董雅娟:我们不是为了看病挣钱,而是看病拉近感情,这是我们最想要的。

    得到村里人的信任之后,董雅娟知道时机成熟了。一天她照例在村里溜达,看到一群人在聊天。

    董雅娟:村民正好在那议论,来一帮教授他们怎么怎么样,正在那议论的时候正好我们过来了,我们过来之后我就开始给他们讲,只要你们家有牛,是母牛,不管是什么颜色的全都生小黑牛,黑白花的也好,白的也好,黄牛也好生出来的都是小黑牛。

    高青县是养牛大县,所以养殖户们都知道小黑牛和普通的牛相比并不只是颜色上的不同。董雅娟养的小黑牛其实一种高档优质肉牛的代名词,也就是说小黑牛比其他牛都值钱。

    而此时的董雅娟在农民心中又有了威信,所以她一说这话,一个叫孙玉简的农民就想试一下。

    孙玉简:没见过黄牛能生出黑的,没见过,以前见到都是降的黄的,没见过黑的。

    董雅娟顺势和孙玉简说要不就试试,就这样在一群农民的见证下,孙玉简家成了跟董雅娟合作的第一户农民。董雅娟承诺如果把牛弄坏了,她负责赔偿,如果生出小黑牛,必须卖给她,价格是2000元一头。第二天董雅娟他们就到孙玉简家为牛做了个处理。

    一晃9个月过去了,孙玉简家的牛果然生了一对小黑牛。

    孙玉简:当时高兴啊。

    记者:特别高兴吧?

    孙玉简的爱人:高兴啊,降一对能不高兴吗。

    记者:多少钱,那一对牛能卖?

    孙玉简的爱人:4000块钱。

   让孙玉简没想到的是,这一对小黑牛可不是一般的牛,而是第三代克隆牛,这件事当时受到了很多媒体的关注,还上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这件事在村里也炸开了锅。

    村民:咱这没有生小黑牛的,黄牛生黄牛黑牛生黑牛的多。

    村民:挺新鲜的,都欢喜的没法,黄牛生出两个小黑牛在这蹦达蹦达的,都看见了。

    其实黄牛能产下小黑牛的原因并不复杂。这正是董雅娟那个罐子里的秘密。董雅娟的罐子里装的是她用克隆技术培育出来的,纯种优质肉牛的胚胎。这个胚胎只要植入任何一只母牛的体内,都可以产出小黑牛。换句话说,也就是个借腹生子的过程,产出的小牛本身和生它的母牛没有血缘关系。

    董雅娟:只要是母牛,健康的,就让它生出黑牛,并且这个黑牛是纯种的。

【致富经:王显裕】

    董雅娟一直研究克隆牛技术,中国的第一头成活的体细胞克隆牛也是她的杰作。

    董雅娟:这是中国首例和第二例体细胞克隆牛,这是康康,那是双双,康康几年8岁了,康康和双双今年都8岁了。

【致富经:王显裕】

    董雅娟用这种技术培育出了高档优质肉牛的胚胎,这种高档肉牛在国内还属于紧俏商品,董雅娟看中了这种商机,才开始在高青成立了公司发展小黑牛产业,为了在资缺少资金的情况下,扩大种群董雅娟选择了用农民的牛借腹生子的方式。每头小黑牛一降生农民就能赚到2000元钱,这价钱在当地是普通小牛犊的4倍。

    经过两年多,跟农民的合作董雅娟的牛场里已经养殖了很多小黑牛了。

    现在,很多农民都把自己家的牛牵过来做胚胎移植。

    村民:这是第几做这种胚胎移植了?这是做第二次胚胎移植。因为第一次就得到了好的效益。

    普通的小牛一只能卖500元,胚胎移植过的小黑牛2000元一头,小黑牛为什么那么值钱呢?让我们先来看看小黑牛的牛肉吧。

    销售副总仪江天:这块就西冷也叫外脊是在牛的背部,我们的这个牛大理石花纹非常丰富。

    小黑牛的肉因为脂肪沉积好,所以口感特别嫩。这正是高档牛肉的标准。

    酒店行政总厨董跃明:这个一般是做正宗的西式牛扒。

    记者:那么这一份高档牛肉得卖多少钱在咱们这个酒店?

    酒店行政总厨董跃明:200元左右。

    记者:200元左右有多大一块?

    酒店行政总厨董跃明:200克左右像这块这么大。

    这种高档肉牛因为种源贵,饲养成本也高,所以目前在国内只有五六家企业在养殖,产量一直供不应求,牛肉主要都卖到高档酒店,每头肉牛平均可以卖到60000元。

    如今,董雅娟到高青县已经有6年了,罐子里的胚胎每年能为她带来5000万的产值,今后她打算自己只提供胚胎,让合作的农民去养育肥牛,她负责销售,让罐子里的科研成果变成更多的财富。

责编:冯娟  

篇二 致富经:王显裕
[致富经]刘鹏飞卖孔明灯两年半从400元到7000万

 

    在浙江义乌有一个叫刘鹏飞的人,大学毕业还不到三年,就把400块钱发展成了7000万。少年得志的他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010年3月12日,记者到义乌去采访他。在杭州机场一见面,他就像一个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样忙活起来。

    刘鹏飞:我现在都很喜欢搬货,只要来货我都很喜欢搬,锻炼身体。

    记者:是不是原来创业的时候经常搬货啊?

    刘鹏飞:对啊,对啊,我们公司搬货不好打箱不好的绝对当不了经理和主管。这个要搞过去吗?

    刘鹏飞又搬行李又当司机,当记者问起他现在的生意怎么样时,他说晚上在义乌的江边,让我们先见识见识他的产品。

    这些绽放在夜空中的就是刘鹏飞生产的孔明灯。

    相传孔明灯是古代诸葛亮发明来传递信息的,距今已经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现在人们常在春节放孔明灯,来祈祷幸福。刘鹏飞在2007年的7月第一次看见这种东西。

    刘鹏飞:一开始以为是直升飞机呢,我问公园里的人,我说这是什么东西啊,他们说孔明灯,哇孔明灯。

    孔明灯燃起了刘鹏飞创业的冲动。在短短两年半的时间里,他用仅有的400块钱做投资,竟然把中国传统的孔明灯,卖到了全球70多个国家,年产值达到了7000万。

    一个刚出校门的大学生、没资金少技术、异地他乡缺少人脉和经验,刘鹏飞发现了什么商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了自己的财富梦想呢?

    2007年,刘鹏飞从江西九江学院毕业,和自己大学里的女朋友来到义乌。他所有的,就是两卷铺盖,和一份对未来的憧憬。

    黄军云:我们在这里什么都没有,那时候是冬天,他还扛了被子过来,就是我们学校的军被,我们都一直用到现在。

    虽然一无所有,但义乌大街上满地的豪华轿车让刘鹏飞非常感慨。

    刘鹏飞:奔驰宝马到处都是,成功的商人也比比皆是,我觉得他们都能抓住机会,我们更应该抓住机会,即使现在抓住不了,我们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随时抓那个机会。

    为了在外地安身,刘鹏飞和女朋友都找了一份薪水不高,但是包吃包住的工作。那段时间,刘鹏飞几乎每天下班后都要来到义乌这座最高的建筑下给自己打气。

    刘鹏飞:我就观察,这个老板为什么能开奔驰宝马,机会很多,摆个摊子,一个老外过来下了一两个柜就赚钱了。我说义乌这么简单啊,ok,这种方式我会搞,更高级的方式我也会高,我懂电子商务。

    对自己充满信心的刘鹏飞,一有空就在街上溜达,想找一个适合自己创业的好产品。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刘鹏飞到义乌一个月后,他发现了一个机会。

    2007年7月一个夏夜,在公园里乱转的刘鹏飞发现有人在放孔明灯,围观的人很多。别人围观看看也就罢了,可是刘鹏飞却动了心思。

    刘鹏飞:当时放的人并不是很多,但是这个传播性很强。只要放一个或者几个大家都看得到,看得到大家都想买一个来玩一玩。

    当晚他就买了一只孔明灯回家,拆开了一研究,发现结构非常简单。

    刘鹏飞:制作又非常简单,而且投资也不需要什么设备,所以我觉得这个产品非常适合我创业,作为我第一个发展的产品。

    这一拆不要紧,刘鹏飞第二天就去单位把工作给辞了。

    刘鹏飞:同事就说,现在找工作这么难找你不要一时头脑发热啊,你真的要创业,我说真的。

    刘鹏飞辞职就是为了从市场上批发孔明灯,晚上到公园里去卖,然而还没卖到钱的时候,就意味着这个外乡人在义乌没有经济来源。

    刘鹏飞:这就是我以前刚刚创业的时候住过的地方。住在最高楼。

    为了避免流落街头,刘鹏飞就租了一间厕所改建的房子,交了房租,当时他身上只剩400快钱了。到现在,刘鹏飞对当年的那个厕所房还很怀念。

    刘鹏飞:房东你还记得我吗?我是刘鹏飞。我是刘鹏飞,还记得吗?

    房东:你有什么事啊?

    记者:您好,我是记者我叫余茜。我们能进去吗?

    刘鹏飞:就是这个房间。

    记者:这么小啊。

    刘鹏飞当时的那间厕所房里,马桶的排水孔依然清晰可见。

    住在这个只能放下一张单人床的厕所房里,刘鹏飞把自己仅剩的400快钱全都买成孔明灯,晚上拿到公园去卖。

    刘鹏飞:晚上拿个四五十个到公园里面去,问公园里面的人要不要,说许愿灯,许愿灯,许个愿吧。

    就是这样零卖,刘鹏飞的生意居然不错,每个晚上都能卖100多块钱。很快就到了2007年的中秋节,此时的刘鹏飞第一次显示出他的经商才能。

    就在中秋节那天,一大清早,刘鹏飞就跑到商贸城,找到了卖孔明灯的周彩兰,将这几个月积攒的3000元钱全部拿出来。按当时的批发价格,3000元只够买1000个孔明灯,但是刘鹏飞想了个办法,用这些钱买了3000个孔明灯。

    刘鹏飞:我说我定三千个,这个作为定金,不是我买产品的钱。

    记者:当时定的是多少钱一个?

    周彩兰:3块5。

    刘鹏飞把这一批孔明灯从周彩兰的店里拉出来,到50米以外的商贸城东头卖。这五十米的距离,刘鹏飞就敢卖5块一只。

    刘鹏飞:从那家店里把货进过来,进过来之后我就扛过来,放到那个位置,我就坐在那里,把孔明灯放在那里,有人问我说五块,这样卖出去。

    周彩兰:他自己拿去放在那边就卖了5块钱,赚钱了,这个小老板很会赚钱的。

    原来中秋节,刘鹏飞预料到一定有很多人放孔明灯许愿,销量一大,供货又不足,一定会涨价,他就用定金屯了一批孔明灯。这一单买卖做的又快又准,就两三天的时间,刘鹏飞就赚到了自己一个月也赚不到的钱。

    此时,加上在公园卖孔明灯的收入,400元已经变成了将近一万元。这时刘鹏飞做出了决定,要回江西老家。也许当时的他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这将对他日后的7000万年产值埋下重要的伏笔。

    刘鹏飞的父亲在他大学时患癌症去世。为了维持生计,哥哥姐姐全到外地打工,把孩子都留给了在家里的母亲照料。家人不能团聚,经济上也没有改变多少。

    母亲:那时候家里真的好苦好苦,没有饭吃没有柴烧,天天都哭。

    村民:那时候他母亲生病花了几万块钱。你说一个农村家,一年下来花了几万块钱你说,把以前积累的钱都花光了,你说还能有什么呢。

    为了让家里人全都回家,2007年年底,刘鹏飞拿着一万块钱回到老家,要建一个孔明灯加工厂。他打电话给在外地打工的哥哥嫂嫂,叫大家都回来。可哥哥嫂嫂都觉得一万块钱办工厂,这件事不靠谱。

   嫂子:失败了怎么办,家里也得要钱用,一个月没钱基本上就不能生活。

    村民:当然不理解啊,你说有一份那么好的工作,这些都放弃,跑到那边去,你说这谁能理解呢。

    可刘鹏飞执意要这么做,他买回材料;没钱租房子,加工厂就在自己家成立了。

    刘鹏飞:买了些原材料,自己打了几张桌子就开始做了。播个种在这里,等到后面大批量的时候,就可以扩大,可以散开。只要认定了,决定要做了,就一定要快,兵贵神速,事不宜迟。

    就这样,刘鹏飞在义乌开办公司接订单,把加工厂开在江西。

    2008年,全国孔明灯厂家从07年的10家左右迅速发展到了100多家,虽然规模都不大,但市场竞争却越来越激烈,厂家之间打起价格战,利润微乎其微。刘鹏飞懂英语,可以通过电子商务直接和外国客户对话,于是他就将目光投向国外市场。

    刘鹏飞:还没有完全开发出来,国外的市场,一百多个国家,有的国家还没有这个产品呢。外国人搞来开party,或者是庆祝活动,都要放这个孔明灯。

    2008年8月,刘鹏飞通过网络,得知德国第三大零售商有一个巨大的订单。

    刘鹏飞:阿里巴巴网络上,他们找到我,说这么大的订单,我一听都有点,觉得有点不敢想象。

    德国客商一共要150万只孔明灯,第一批货就有60万只,但是要求一个半月交货。这在行内顿起轩然大波,谁都想接这个单子,但是又怕交不上货,大家都在犹豫。

    黄永圣:这么大的单子,大家的眼睛都睁在这里,同行都在竞争的,20家或者30家竞争对手,每一个竞争对手那时候都是比小刘强,实力来说都是比他好。

    刘鹏飞却不这么想,他看到的是这个单子背后巨大的利润。

    刘鹏飞:按当时可以赚8毛钱一只的话,一百来万只应该能赚90十来万。如果把那个订单拿下来了,就可以做到全国销量差不多第一了。

    别人都不敢接,而刘鹏飞铁了心要接,很快,他就将订单拿到手。谁知拿下了订单,刘鹏飞才发现,这是一个烫手山芋。

    当时刘鹏飞的孔明灯场每天产量才5000只,而德国订单60万只孔明灯,一个半月的期限,意味着每天产量要达到2万只才能保证按期交货。这时候放弃,他又心有不甘。

    刘鹏飞:对我这整个工厂以后的发展也会有很大的打击,因为这个客户是占到我整个销售额的40%。

    既然不能半途而废,刘鹏飞便当机立断,火速招人扩大生产规模,同时找一个合作伙伴一起完成订单。

    刘鹏飞在网络上挨个查找,打电话,可没人敢和他合作。直到找到一个叫金赵林的金华商人。他听说刘鹏飞的订单,也大吃一惊。

    金赵林:有点不可思议一样。60万的单子一个半月完成,那真是天方夜谭,你说谁敢做啊。

    然而外贸订单利润空间比较大,金赵林的大加工厂又因为刚做完一个单子闲下来。金赵林想来想去,决定还是接下来。

    金赵林:刚好我是做完一个单子之后,有个空间,所以这个单子也想接下来,我这些工人也可以继续做。

    有了合作伙伴,刘鹏飞的压力大大减轻。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刚安顿好金赵林的合作事宜,刘鹏飞就接到了哥哥的电话,说家里的孔明灯场,工人集体罢工了。

    刘鹏飞连夜赶回江西的加工厂,第二天到了上班时间,工厂居然空无一人。

    刘鹏飞:怎么大家都不来了?好像就是说,民间的一种相互传,传来传去不做了,就直接不来了。

    哥哥:我们都很急。因为单子迫在眉睫,马上要出货了。

   一边是巨额订单和诱人的利润,做得好就直接成为全国销量第一的孔明灯厂家,一边是家里工厂工人集体罢工,不但赚不到钱,还会失去一个大客户,对以后的发展造成巨大影响。究竟工人为什么突然罢工?刘鹏飞又如何应对呢?

    胡玉顺:以吴道军为首,向左看齐。有请我们的董事长刘鹏飞为我们本次活动致辞。

    刘鹏飞:好,大家好。产品垒砖头活动是我们企业文化最突出的特征。

    胡玉顺:大家有信心吗?

    大家:有!

    开办工厂以后,刘鹏飞经常组织团队活动,和员工们增进感情。

    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候,刘鹏飞把目光投向了国外市场,2008年就从德国第三大零售商那里接到一个巨大的订单。

    然而同样是这些员工,2008年接到巨大订单的时候,厂里的工人们却因为新工艺做得不顺手,集体罢工。

    刘鹏飞:就是从那里打个钉子,然后那里打个钉子,拉一根铁丝,糊一个灯就吊上去一个,那就是说在有限的空间里面只能摆很少数的灯。

    传统工艺是把孔明灯挂起来,工人站着糊。这个工艺很占地方,工人也容易累。为了提高产量,按期交货,刘鹏飞推出新工艺,却导致了这一场罢工。2008年7月25日,上班时间里,工厂居然空无一人。

    刘鹏飞:他们就哦,怎么大家都不来了?

    因为工人是按件算钱的,新工艺出台后做得不顺手,完成量少了,赚的钱也大大减少。很多工人就直接不来了。眼下正是赶货最急的时候,却没人上班,哥哥开始动摇,刘鹏飞却坚持推行改革。

    刘鹏飞:一定要推行,我哥都不同意,他说这个产量又搞不上去,我说这个是暂时的阵痛,过了这一关,以后产量能上来,工人都能提高收入,肯定越来越多的工人回来做的。

    为了让工人尽早回来上班,兄弟俩决定上门去劝说。

    刘鹏飞:一个一个做他的思想工作。在家吗?

    记者:就是这位大姐是吗?

    刘鹏飞:是的。

    记者:那当时为什么不干了啊回答?

    记者:不要害羞嘛大姐,跟我交流交流嘛。

    这个叫黄翠宏的女工也参与了2008年的罢工。面对镜头,她有些不好意思。

    黄翠红:改变工艺适应不了,工资不太高。

    邓春华:一下子适应不了,产量提高不了,后来就那样子罢工。

    刘鹏飞走访了几十户像刘翠宏这样的女工,告诉他们做顺了以后,会比现在赚的钱还多。工人陆续回来上班。而事实证明,新工艺确实大大提高了产量。

    新工艺还能在大小不变的厂房里安置三倍的员工。

    刘鹏飞:这个产量提高了1.5倍,提高了50%的效益,现在都改成了这个样子,这个工艺非常的节省空间,以前这里只能坐3分之一的工人。

    工艺改革后,刘鹏飞工厂的日产量达到2万多只。德国的订单顺利完成,客户非常满意。而短短一个半月的时间,刘鹏飞的400元钱,已经变成了上千万的产值。

    从此,刘鹏飞的孔明灯主打国外市场,仅用了一年时间,他的孔明灯就销售到了全球的70多个国家。这时,刘鹏飞的工厂已经是全国销量第一的孔明灯场了。

    然而2009年,刘鹏飞却碰到了一个让他头疼的客户。

    托马斯是个英国人,但是在义乌已经呆了3年,对中国非常了解。

    记者: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托马斯:我知道啊,这是阴和阳。

    托马斯给刘鹏飞出了个难题,要定制一种整个灯面都是南非国旗的孔明灯,在今年6月的南非世界杯比赛时卖给南非的球迷。但是孔明灯的纸是特殊的阻燃纸,涂了药水,不会着火,因此也不能印刷,要这么大面积的颜色,只能一点一点的粘到一起。订单从2009年9月谈到了2010年,记者采访时,这批货还在打样。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ngyuleikaoshi/849019.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