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回乡,种田

| 大学英语三级 |

【www.guakaob.com--大学英语三级】

篇一 大学生回乡,种田
陈林嶓:大学生回乡种田2000亩年收入280万

  今年28岁的陈林嶓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后在杭州工作了三年。“现代农业发展前景很好,水稻田里也能成就一番事业。”陈林嶓说,当他说出要回到家帮助父亲经营家庭农场的想法后,同样是大学毕业的妻子姜雅萍表示了赞同,与他一同辞去了杭州的工作。

  两位80后年轻人,告别都市,回到农村,这让许多同龄人不解。“既然选择远离都市的喧嚣,那就安心在农村好好经营自己的事业。”

  陈林嶓花了20万元购置的农用植保飞行器,一次可携带32斤农药,一天可喷洒300多亩稻田。“用机械代替人工是农业发展的大趋势。”陈林嶓说。农场近年来不断引进犁田机、插秧机、收割机等多种农用机械来替代人工,见效十分显著。去年农场1300多亩稻田共收获了稻谷100多万斤,销售额达到280多万元。

  陈林嶓能吃苦,要不是鼻梁上架着的眼镜和一股书卷气,人群中的陈林嶓经验老道的样子还真看不出是个走出象牙塔不久的大学生。

  回到农场后,夫妻俩一同跟着父亲和农场的农民下地,熟悉机械操作和农事管理;省下逛街、上网的时间去听当地农业局给农民上的农技课;书架上各种农技、农机书籍逐渐多了起来……知识、经验在日积月累中变得更为丰富。图为陈林嶓喷花剿灭农田旁的一枝黄花。

  如今,小两口已经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大学生农民。经过一年的发展,农场也从原来的1300多亩扩增到2100多亩。

  农场近年来还引进智能玻璃温室、烘干机等多种农用机械来替代人工。

  陈林嶓一有空就学习农技、农机、管理市场等知识。

  “农技、农机、管理、市场……我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对于未来,陈林嶓有着新的谋划:扩大种植面积、选新品种、搞绿色循环农业……未来创业的路还很长,陈林嶓希望每一步都走得实实在在。对家庭农场的未来,陈林嶓信心满满。

篇二 大学生回乡,种田
唐运毅:大学生回乡当职业农民租地千亩种粮

唐运毅在田间査看秧苗分糵情况。 

  记者 罗成友 摄 

  当不少乡下人因种粮效益不高而纷纷“洗脚上田”外出打工挣钱时,从四川农业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唐运毅,却挽起裤腿,回乡下田种粮,耕种1200多亩粮食地。 

  “他是一个农民,一个有知识的职业农民。”荣昌县农委负责人说,“今年,这位农民要种1000亩粮食。”

  “人以食为天,这粮食总得有人来种吧?”5月11日,正在稻田边查看水稻分蘖情况的唐运毅对记者说,“我就是要实践一下,寻找一条现代化种粮的路径。” 

  大学生回乡当职业农民

  今年37岁的唐运毅,老家在荣昌广顺街道柳坝村。“当年读高中时,我就对种地有兴趣。”他说。

  2000年,唐运毅从四川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毕业后,到一家农业服务机构干过几年。2004年,想在农业上干一番事业的他,辞职回到荣昌,利用自己所学,开了一家植保服务店,推广先进的植保技术。

  “从事粮食生产服务那几年,我做了一些当职业农民的准备。”唐运毅说,已摸索出了一套种植优质粮的办法。

  租地千亩种植优质稻

  去年底,唐运毅来到有“粮仓”之称的荣昌清江镇,以每亩每年275公斤黄谷的租金,从河中、分水、塔水等3个村农民手中,流转了1000余亩稻田种粮。

  “这些粮田,租期到2028年止。”唐运毅说,“因为租期较长,所以,我将对这些土地进行整治,使之更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更有利于机械化操作。”

  在这几乎连片的稻田里,唐运毅采用与传统不同的方式种粮。

  在品种选择上,前两年,他引进的一个水稻品种“宜香优2115”已试种成功。这一品种抗逆性强、产量高,亩产可达650公斤。在种植技术上,将按照有机稻标准种植,采用高产配套技术,在田里安装杀虫灯,用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他还组建了一支专业农机队,从栽插到收割,将全程实现机械化。

  “科学种粮,是提高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唐运毅说,在这千亩稻田里,他还将实行粮油两季种植——水稻收割后,再种一季油菜。油菜采用“油蔬”两用的品种——长出油菜苔后,把菜苔掐下来当蔬菜卖,每亩可收入几百元;掐了菜苔后的油菜,可继续产油菜籽。而种植了油菜后的田,又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提升稻田肥力和稻谷质量。

  学农业的大学生种粮,与传统农民种粮不同。 

  首先是在耕种环节全程机械化。唐运毅介绍,以目前所种的水稻这一季为例,从耕地,育秧,栽插、病虫害防治,到收割烘干,全程都是机械化操作。 

  “全程机械化种地,既保证了科学的种粮技术运用到位,还有效地节约了劳动力。”唐运毅说,1200多亩地的耕、种、收全过程,所需劳动力不到10人,这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种粮的成本,提高了产量和质量。 

  其次是保护恢复种粮的生态环境。唐运毅说,在运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耕作方式的同时,对种粮的生态环境,则要将其恢复到“听蛙鸣、捉泥鳅、看蜻蜓”的传统环境中。他在种粮中,不用高毒农药,施用有机肥。经过两三年的努力,目前稻田已能听到“蛙声一片”。 

  “在种粮中,我还将单纯的种植,延长成种、加、销一体化的产业链条。”唐运毅介绍,对自己所种出的水稻、油菜籽等粮油产品,通过加工,变成商品。然后又通过延伸的销售链条,直接送至消费者手中。 

  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

  与普通农民种粮还有所不同,唐运毅将实行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最大限度地提升粮食效益。

  “扩大规模和科学种粮会有一定的效益,但是,要让种粮效益最大化,还得延伸粮食产业链条,增加加工、销售环节。”唐运毅说,种稻的同时,他已着手建优质米加工厂,包装品牌,建立销售网络。

  目前,唐运毅已配套建起粮油加工厂,并注册了“鑫甲源”、“宛在洲”等商标,生产出绿色优质大米和菜油等。除直接销售市场外,还创立了“口粮田”品牌,实行会员制,按城市不同消费家庭的需求,定期送所需口粮上门。 

  这种从单纯种植延伸成种加销全产业链的新型种粮方式,改变了“种粮不赚钱”的状况。唐运毅说,虽然流转土地每年每亩要付500斤至550斤黄谷的流转金(按现行市场价折合现金约650元),但延伸产业链后,整体效益提升,平均每亩年所获纯利在500元以上,1200多亩粮田上,每年有近七十万元的利润。 

  作者:罗成友 赵伟平

篇三 大学生回乡,种田
大学生回乡创业矛盾的社会调查报告

大学生回乡创业矛盾的调查报告

(引领回乡创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目 录

引言…………………………………………. .…..

一、 调查背景及目的意义………………………

(1) 调查背景…………………………………..

(2) 目的意义………………………………......

二、 调查的方法、范围及对象…………………

(1)调查的方法…………………………………..

(2)范围及对象…………………………………..

三 大学生回乡创业的矛盾…………………………..

(1)来自自身的矛盾…………………………………

(2)来自家庭的矛盾……………………………………..【大学生回乡,种田】

(3)来自社会的矛盾………………………………

四 调查的基本情况结果及分析对策…………………

五 结论……………………………………………………

六 我们的感想与建议……………………………………

(1)感想………………………………………………….

(2)建议………………………………………………

结束语………………………………………………………………. 参考文献…………………………………………………………………………. ……………………....

大学生回乡创业矛盾的调查报告

引言

刚出校门的大学生由于缺乏技术能力,所学知识难以满足市场需要,使他们只能拿农民工的工资。追根溯源,目前我国“大学生农民工”现象愈演愈烈的核心原因之一,是职业技术教育从中小学到大学的缺失。

大学生回乡创业是实现农村“智力外流”向“智力循环”转变的有效途径。如果部分大学生成为回乡创业的主体,不仅可以弥补本地经济建设所短缺的人力资本,更重要的是,其创业行为蕴藏着巨大的潜在力量。

大学生们怀揣梦想,走向社会,面临就业的时刻。过去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农村考生认为考上大学就可以跳出“农门”改变命运,但是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变化,面对当前就业难的形势,大学生择业也发生着悄然变化,毕业后自主创业成为一些学生的选择。特别是对出身农家的大学生来说,农村是一个自主创业的大舞台,回乡创业更有优势。

但是回乡创业并不是想的那么容易,这其中充满着坎坷,充满着辛酸,充满着困难,充满着矛盾!

一 调查背景及目的意义

(1)调查背景

现在的大学生都是父母眼中的龙凤,父母们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展

【大学生回乡,种田】

翅高飞,尤其是农村家庭,他们对自己的子女期望很高。因为他们知道挨饿的苦处,他们大都是60后!所以他们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到大城市发展,比如上海.北京.南京等大城市。让他们过上城市生活,永远的离开这片土地。

在他们的眼中家乡是没前途的,可是他们忽略了很多,他们也许不知道家乡需要我们这样对家乡充满热情的当代大学生。

传统观念的制约。尽管现在的大学生数量众多,可对于许多农村大学生来说,他们依然是其家庭、家族乃至全村人的骄傲。在其家人、乡邻们的传统观念里,大学毕业后就该留在大城市,找一份像样的工作、过一种体面的生活。如果大学生回乡创业,在乡亲们眼里就会觉得他没出息,家人也会因此而抬不起头。如此观念氛围,给农村大学生回乡创业增添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不利于他们作决定。

调查这报告可以让当代大学生不违背父母的意愿,做自己想做的事,哪怕是回家科学种田,哪怕是回家养殖,做自己喜欢的事!让父母理解这是我们喜欢的并且可以付出一生来完成的,因为这是我们的心声!同时很多的事实说明这些想法都是我们创业中的矛盾。

(2)调查的意义

本报告主要研究大学生回乡创业矛盾的调查,很多大学生在父母的框架下生活,他们活着被寄托着使命,他们的大多数的安排是父母的梦想。

他们想走自己的路,想让父母们理解自己,走自己觉得感兴趣的道路。在这之间有很大的矛盾等着我们去调查,怎样才能消除矛盾让

【大学生回乡,种田】

父母理解我们。让大学生的人生路走的更精彩。

大学生回乡创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随着大学的持续扩招,大学毕业生对就业岗位的需求迅猛增加,而经济危机背景下国内外就业市场形势严峻,难以发挥吸纳劳动力的主渠道作用,甚至出现了大学生和农民工挣抢就业岗位的局面。与其在现有岗位分配上残酷竞争,不如创造就业岗位,提升大学生自身价值和实现社会价值。而家乡熟悉的地理和人文环境,以及热爱家乡,建设家乡和回馈家乡的根土情结使回乡创业成为为大学生自身打造就业岗位,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创造就业岗位,从而成为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回乡创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村的贫困,农民的增收,农业的发展问题。大学生回乡创业不仅是创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而且是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政策补充。大学生回乡创业带回了知识技术和先进科学的发展理念,与农村丰富的劳动力、土地等资源相结合,以项目的点带动农村经济的面的发展,能够有效支援和推动新农村建设,有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和二元经济结构的改变。这些说明了回乡创业是解决就业矛盾的一大途径。同时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

二、 调查的方法、范围及对象…………………

(1)调查的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2)范围及对象

乡镇团委、街道办事处。

三 大学生回乡创业的矛盾

(1)来自自生的矛盾

一是缺乏观念支撑平台。尽管现在的大学生数量众多,可对于许多农村大学生来说,他们依然是其家庭、家族乃至全村人的骄傲。在其家人、乡邻们的传统观念里,大学毕业后就该留在大城市,找一份像样的工作、过一种体面的生活。如果谁大学毕业后选择了回乡创业,在乡亲们眼里就会觉得他没出息,家人也会因此而抬不起头。如此观念氛围,给农村大学生回乡创业增添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不利于他们作决定。

二是缺乏资金支持平台。在很多农村家庭,供子女上大学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有的家长勒紧裤腰带将子女送进大学校园,还有的家长为此负债累累。他们已经没有太多的资金再支持子女创业。至于说地方政府部门以及相关的金融机构,尽管出台了种种支持学子立足农村创业的扶持政策,推出了相应的信贷支持项目,但遗憾的是,在如何确保这些扶持政策和信贷支持项目的落实上,还缺少得力措施,效果不够理想。资金问题对于大学生回乡创业始终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一般来说,大学生创办的企业相对而言规模小、风险大、还贷能力差,这样就很难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而涉及到税收减免的一些优惠政策大多条件严格,程序繁琐。大学生回乡创业如果要解决创业资本的筹措问题,往往不得不向亲戚朋友筹集,或者依靠民间私人借贷。有的甚至尽管友好的产品、技术和订单,但因为缺乏周转资金

篇四 大学生回乡,种田
大学生雨夜种菜作文评讲

篇五 大学生回乡,种田
规模种田致富

龙源期刊网 .cn

规模种田致富

作者:李烈柳 余霞

来源:《科学种养》2014年第09期

江西省安义县鼎湖镇西路村的凌继河是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去年年底他给稻田管理好、产量高的种田农民颁发了165万元年终超产奖,一时在当地引起哄动。

凌继河曾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20世纪80年代末,他在县城先后做起了建材、手机批发、餐饮生意。就在乡亲们羡慕他成为“大老板”时,2009年,他毅然离开县城,回乡重新当农民。“看见家乡撂荒的良田越来越多,心里很不是滋味,就回来了!”凌继河说。

2009年底,凌继河创立了绿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走上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之路,在县农业部门的支持下,公司土地流转面积从2010年的4700亩,发展到2013年的1.8万亩,成为名副其实的“种粮大户”和“产粮状元”。

作为全县高产创建示范户,凌继河从选种、育秧、机耕、机插、施肥、灌溉到机械收割等各个生产环节细心管理,也得到了市县农业部门的技术指导。如今他将租赁承包的稻田分成18个区,每个区由一名生产队长和7名工人管理,各区相互竞争,实行绩效考核,年底稻田管理好、产量高的种田能手,可以领到让城里人都羡慕的丰厚年终奖,此举大大调动了种田农民的积极性。2012年凌继河种粮收入240万元,创当地种粮收入最高纪录。

2014年春节前夕,凌继河给种田能手颁发年终奖仪式在一个农家大院举行。被叫到名字的种田能手挨个上前,兴奋地从凌继河手中领取超产年终奖。其中,种粮能手刘高美一人就获得了十七万多元奖金,而刘守量带领的由四对夫妻组成的八区拿到了22.5万元奖金。这是凌继河连续3年给超产种田能手发放年终奖了。

从农民到老板,由老板再到农民,凌继河感受到,种田农民也能致富,农民靠科学种田、规模经营能够使自己的价值得到提升。在奖金发放仪式上,凌继河满怀豪气地宣称:“未来我的目标是经营5万亩农田,为国家多打粮食,争取更大丰收”。

(作者联系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江大南路132号东湖法院宿舍402室 邮编:330029)

篇六 大学生回乡,种田
名校高学历人才辞工回乡发展农业实例(2012年)

36岁名校MBA 辞去年薪25万工作回家养猪

2012-09-03 来源: 新华报业网【大学生回乡,种田】【大学生回乡,种田】

【大学生回乡,种田】

(0)

肖宏斌把西方管理模式引入到了现代农业管理中

新华报业网 他们,有的是潮男,有的是名牌大学的硕士,有的是学经济管理的博士。他们都选择了农田,选择做一个农民。曾经一个个急着跳出农村的人,却在多年以后陆续回归。究竟现在的农村,有什么迷住了他们?

27年前,吴江盛泽的张洪喜带上几件衣服,揣着母亲偷偷塞给他的54元钱,南下去打工。当时他没有太多的想法,就想迫切地离开农村,去大城市,追求他所向往的生活。

做了老板,衣锦还乡,张洪喜回家第一件事却是要承包农田,重做农民。有人竖起大拇指,说他没忘本,还知道反哺农村。张洪喜却说,我回来做农民,是看到了做农民的好处。

在苏州,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回到农田,其中不乏名校毕业生,甚至硕士、博士。而这种回归的迹象,不能简单地以“理想”的实现来概括。事实上,经历了乡镇经济崛起和外向经济的大发展之后,一向低调的农业也迎来了热闹的年代。

名校硕士回家养猪

陈科的回归是带有典型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单枪匹马杀回老家,用成功来影响身边的人。而相比之下,肖宏斌在出场的时候,就有了一个梦幻般的团队。用一句曾经无比流行的话来说,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今年36岁的肖宏斌,于2005年毕业于上海交大。凭着工商管理硕士的头衔,毕业后的他成功进入上海一家跨国公司。之后不到一年,他被提拔为部门负责人,年薪也从10万元上升到25万元。但显然,肖宏斌并没有好好“珍惜”这样的待遇,2010年底,他作出了一个十分大胆的决定:辞去工作,回乡务农。

肖宏斌的做法让身边的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但真正促使他做出这个决定的,却是300头猪。 肖宏斌告诉记者,在农村长大的他,对农业劳作的不易与落后也深有体会。但他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他要证明给大家看。他还记得2000年,那时家里用竹子搭了个大棚,养了300头猪,第二年就有了非常不错的收益。“我觉得农业应该有很多可以做的事。”回到农村的肖宏斌并不是盲目的,他是要做农民,不过是要做新型的职业农民。他找来了从小一起长大的沈海龙等几个同学,他们都是大学生,有的还毕业于名牌高校。他们和肖宏斌一样,怀揣着同样的梦想回到了农村。

经过准备,去年3月底,绿霖果蔬合作社顺利成立。对于采用合作社的模式,肖宏斌解释,过去的那种一家一户分散种地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只有从事规模种植,走绿色无公害之路,才能有更好的发展。“目前,加入我们合作社的农户有近千户,基地的土地加上合作社里农户的土地一共有5000多亩。”

很显然,工商管理硕士的头衔不是白给的。“我们要做专业的事情,因为农业本身就需要很专业。”肖宏斌一心朝着专业化农场方向发展,从种植到销售,每一个环节他都亲力亲为。“我也看了很多地方,从以色列的喷滴灌技术,到韩国的机器设备采摘,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在肖宏斌的办公室墙上,记者看到了许多表格,从采购流程图,到蔬菜周转筐使用管理制度,用彩色的吸铁石按类摆放,井然有序,让人一目了然。他告诉记者,这就是他在读研究生过程中学到的东西西方的管理模式。

而在市场营销方面,肖宏斌的想法也更为长远。创办合作社之初,肖宏斌就定下目标:坚持走“农超对接”之路。如今,合作社的绿色蔬菜已经先后打入13家大型超市。配送的蔬菜品种从最初的不到10个,现在增加到了70个。

在肖宏斌的身边,汇聚了一个有理想、高学历的团队。从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而言,人才的集聚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关键是,通过什么样的形式,有怎样的激励机制,来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从这一点而言,肖宏斌目前所做的探索极具意义。

酒店大堂经理回乡种起灵芝

曾经有一段时间,陈科被家里人视为“逆子”。当他辞去上海酒店大堂经理的工作,准备回到张家港杨舍镇五新村“务农”的时候,母亲葛玲芬的脸上挂不住了。“他不听我的呀,就是不听我,我急得不得了!我

不要他做这个,不要他回家里来种田!”和江南许多经济日益发达而年龄结构日益老化的村子一样,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乡镇经济对五新村的影响至今犹在。“村里能走出去的都出去了,要么读书,要么打工当老板。”在葛玲芬看来,陈科的回归无疑是非常没出息的。况且,此前他在上海已经有了一份稳定而体面的工作。

大学里学的是市场营销,陈科的第一份工作是宾馆服务员。和许多迷茫的年轻人一样,走出校门的陈科最初的想法,也仅仅是找个糊口的饭碗而已。及至后来,凭着努力,他做到了上海一家连锁酒店的大堂经理。但就是这样一份工作,让陈科开始不安分起来。

陈科经常看到酒店的一些客户拿着灵芝孢子粉作为礼品去送人,则让他产生了最为原始的想法:“这个能赚钱!”踌躇了一段时间后,他下决心辞掉工作,种植灵芝。

而他的这个念头也随即遭遇了强烈“阻击”。母亲葛玲芬说:“我想他年纪还小了,肯定不行的。再说,要这么大的本钱,我们么就是种种田、上上班的,哪来这么多钱?要是亏了拿什么来还?”

想到就做,失败了也没什么,重新来过。或许,这就是年轻人最大的本钱。2009年,在没有得到家人支持的情况下,陈科拿出了自己打工几年的全部积蓄两万多元,开始在无锡学习灵芝种植技术。他从杂工开始做起,接种、收粉、包装、销售,每个环节都认真琢磨。也正因为这样,他学得异常扎实。有空的时候,他还上网搜集资料,购买大量的书籍用以填补知识的缺乏。在此期间,从来没有接触过农活的他真正体验到了农作的艰辛。“虽然我是从农村长大的,但从小就是读书,没机会下田。我的那些同龄人也都这样,很少有会种田的。”陈科说,这就是农业面临的现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农村,进入城市。“这让我觉得,我现在做的这些事情更加有意义。为什么年轻人就不能回到田里呢?我就是要通过我自己来证明,在农村一样大有可为!”

2010年3月,陈科回到了老家张家港杨舍镇五新村。此时见他态度坚决,父母也开始支持。筹集了50万元资金后,他承包了村里的三亩土地,购进了六千多个菌种,开始创业。第一年,即便在台风、暴雨的影响下,还是成功收获了80公斤孢子粉。同时为了确保孢子粉的纯正品质,他专程到上海权威部门破壁、加工,并申请到了绿色无公害食品证书。当年他的孢子粉销售一空。

现在,陈科的港城灵芝生态园已经成为了张家港地区唯一的集灵芝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观光型生态园。“接下来我打算成立合作社,今后会进一步发展农户种植规模,配套深加工,最后统一销售、统一管理。”陈科说,一个地域品牌的建立,靠单打独斗是无法做大做强的,所以他希望带动一批人共同致富。最终的目的,是做大品牌,形成区域竞争力。

而事实上,他也做到了。在他的影响下,村里决定以陈科为灵芝种植项目的带头人,在村里逐渐形成一个产业链,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陈科说,随着产业做大,相信会有更多高学历、专业的人才加入,而这也是未来的发展所需要的。

哈佛博士线上销售农产品

如果把整个农业的产业链比喻成一场接力赛的话,那么,黄旭恒接的是最后一棒。而如果以他现在做的这些来衡量,他或许不能算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农民。

十年前,一路念到哈佛心理学博士的黄旭恒,还是台湾杨明大学实验室的一名研究员,对于种田,他可谓一窍不通。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替父亲赴大陆考察农场项目,在大江南北跑了一趟。八个月的时间

里,他看到了大陆巨大的农业商机。回到台湾后,他毅然决定辞去教职,到大陆当起了科技“农夫”。“大陆农业的发展规模,远远超过我们在小岛时的想象,事实上,这里未来有很大的机会。”黄旭恒说,在他眼里,农业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夕阳产业,在某种程度上,农业甚至是一个朝阳产业。如今的大陆,不愁地里没有好的农产品,愁的是老百姓拿到手上的时候,还是不是好的农产品。“我曾经看过一个数字54%,这是农产品从地里来到百姓手里的过程中,要损耗掉的比例。”损耗率高,是摆在农民面前最令人无奈的问题。如何将这个百分比降低?黄旭恒想到了农产品线上营销。

今年3月,重庆市奉节县3万吨脐橙滞销,4月内如无法售出,果实腐烂,3万果农一年辛劳付之东流。得知情况后,黄旭恒第一时间赶去重庆市奉节县,“我当时就想到,这是一次尝试线上营销的绝佳机会。”当时他联合新浪微博和重庆当地媒体发起了“1公斤计划”公益倡议。

通过微博这个平台,他发动了大量网民。同时推动企业爱心认购,只要有网民转发企业的认购微博,每转一次,企业就认购一公斤。就这样,四个月内,滞销的脐橙被销售一空。

这次成功的线上营销,让黄旭恒有了做大的念头。“传统农民会种地,但不知道怎么卖;而城里居民呢,想买到土生土长的新鲜农产品,但不知道哪里可以买得到,我就是想做这之间的桥梁。”今年8月8日,他开发的“昆山农产品”正式在阿里巴巴上线。上线首日,200吨水果在一个半小时内就销售一空。目前,昆山张浦的梨、水蜜桃、台湾鲷、杏鲍菇以及巴城的葡萄等优质农产品都已经在这个平台上上线。

这位哈佛博士还想出一个全新的农业营运模式,不自己买地,不花钱请农民,而是将种子、耕作方法教给农民,签订契约收成后以一定的价格全部收购水果。

为了说服农民及各地经销商的合作,目前黄旭恒已在昆山建立起示范果园,让当地人眼见为实。而这个果园,也让他从线上走到了线下,做起了名副其实的农民。

很显然,对于多元化发展的农业而言,黄旭恒的存在,让农业产业链上的人才构成更为丰富。无论在任何产业,市场营销总是在扮演“关键先生”的角色,农业同样如此。而随着突破了传统“农民”的定义,搭载着网络技术的现代营销的加盟,也让未来的农业发展之路更为精彩。

篇七 大学生回乡,种田
习博见带来面试真题解析(二十六):请城里人种田

习博见带来面试真题解析(二十六)

发展乡村经济,组织乡村有我一份地周末度假种田活动,邀请城里人种植农作物,村里的集体土地一百亩地分成一千份租给城市居民种,如果你是大学生村官,你怎么组织?

【习博见老师解答】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发挥我的能力为村民服务,发展乡村经济是我的职责所在,农村的资源和优势就是在于土地,为了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我村将邀请城里人种植农作物,将村里的集体土地一百 亩分成一千份租给城市居民种,为了完成好这项工作,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询问土地所工作人员,关于集体土地使用权租用的相关法规政策。对此进行学习,形成格式化的协议。以保证活动依法依规,有序公平诚信。

第二、对我村土地使用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动员村民,看哪些村民愿意将土地租用,其租用价格要求多少,并选择通行方便,环境较好的土地。然后与村民沟通,根据村民意见及土地实际情况确定出租的100亩土地。

第三、通过广告、广播、电视等多种方式对该项目进行宣传,重点突出本村的交通便利,风土特色,种植蔬菜绿色环保、又能让小朋友亲近自然等有利条件,欢迎、邀请城里人到我村看看,体会返璞归真、田园风情,并做好相关接待工作。让城里人感受到农村人的热情、朴实,感受到回归自然、和土地亲近的快乐。 第四、对于已签订的协议,将收益钱款分发给被占用土地的村民,保证协议

有效履行。并对本次活动形成书面材料,报送新闻媒体加以宣传,以达成良性循环,增加村民收入。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ngyuleikaoshi/861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