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塘鳢养殖视频

| 大学英语三级 |

【www.guakaob.com--大学英语三级】

篇一 沙塘鳢养殖视频
[致富经]卢泽辉:靠螃蟹套养青虾、沙塘鳢懒鱼翻身的90后小伙

篇二 沙塘鳢养殖视频
陈国明螃蟹混养青虾沙塘鳢方法

  [科技苑]陈国明的加法(20120629)

  螃蟹池里偶然混进沙塘鳢,于是他萌生了混养的念头。先投放青虾,后投放沙塘鳢,混养的效果非常好。运用加法理念,他居然加出了一个新产业。看似简单的混养模式,为什么别人都没有搞成?这里面的核心到底是什么?几百亩水面,十几万的鱼苗无处可寻。自己繁育,鱼卵几乎全军覆灭!为了育成鱼苗,他又做了哪些改进?他的这条加法路,到底是怎么走成功的?

  陈国明是宣城当地小有名气的水产养殖大户,早年一直是养殖河蟹的,后来发现沙塘鳢的市场效益很好,就决心在他的蟹塘里养沙塘鳢,可是要想在蟹塘里加上沙塘鳢,可不是一件容易事,首先要解决鱼蟹之间的矛盾,因为沙塘鳢和河蟹都在底层栖息,为了不让它们发生冲突,陈国明专门给河蟹投喂冻鱼,而沙塘鳢则可以吃池塘自然繁衍出的小鱼小虾。

  一开始陈国明跟其他养殖户一样,买别人捕捞的野生沙塘鳢鱼苗饲养,随着沙塘鳢养殖规模的扩大,陈国明发现野生鱼苗不足以支撑他的规模,于是开始探索沙塘鳢鱼苗这一技术难关,经过长时间的探索,终于攻克了这一难题,首次实现了沙塘鳢人工育苗。

  有了足够的鱼苗,陈国明又发现靠池塘自然繁衍出来的活食,已经不能满足这么多沙塘鳢的需要,于是在蟹塘又引入了河虾,而且创造性的改变了虾苗的投喂时间,从年中挪到了年初,这样等到沙塘鳢苗入塘的时候,河虾已经长大,可以捕捞上市,而这些虾产生的后代小虾,则可以继续在塘中留作沙塘鳢的饲料。

  虾喜欢藏在水草之中,为了保证水草不被河蟹破坏,陈国明又在蟹塘之中加入了防护网,保证河蟹不破坏水草,给虾留出一定的生活、隐蔽的空间。

  经过这几个加法,陈国明的蟹塘之中,河蟹、沙塘鳢、青虾实现了立体养殖,比以前单养河蟹的效益翻了一番。

篇三 沙塘鳢养殖视频
沙塘鳢人工繁殖试验

龙源期刊网 .cn

沙塘鳢人工繁殖试验

作者:孙莉 唐明虎 杨庭玉【沙塘鳢养殖视频】

来源:《河北渔业》2014年第09期

摘要:2014年4月下旬对江苏广陵长江系家鱼原种场原种保存江面-夹江的沙塘鳢进行人工繁殖试验。结果显示,在繁殖季节沙塘鳢亲本母本体色较暗,体表粗糙,规格较小;父本体色较鲜艳,体表光滑,规格较大。亲本性腺集中发育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亲本绝对怀卵量平均为2 100粒,相对怀卵量平均为40粒/g体重,催产率为64%,卵受精率约88%。孵化时间平均约21 d。对人工繁殖过程中的要点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沙塘鳢;人工繁殖;催产率;受精率;出苗率

沙塘鳢(Odontobutis obscura)隶属于鲈形目、塘鳢科、沙鳢属,俗名“土才鱼”、“土憨巴”、“虎头鲨”、“土蒲鱼”等,是淡水底栖小型肉食性经济鱼类,主要摄食虾和小型底层鱼类,兼食水生昆虫幼虫和螺、蚬等底栖动物。因其肉嫩刺少、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逐渐受到人们喜爱,是一个极具开发养殖前途的地方特色品种。

然而,当前市场上的沙塘鳢大部分野捕于河流,人工养殖的沙塘鳢比例较低。沙塘鳢的人工繁殖技术尚未完全成熟,苗种多采集于野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沙塘鳢养殖的快速发展,因此开展沙塘鳢的人工繁殖技术试验,对进一步扩大沙塘鳢养殖面积,满足市场需求,促进渔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1材料和方法

1.1亲本来源

试验用亲本来自江苏广陵长江系家鱼原种场原种后备亲本选育江面-夹江。在2013年12月中旬至2014年1月底进行江面捕捞时挑选体格健壮、无病无伤、规格在50 g以上的沙塘鳢个体放到池塘中进行集中强化培育。

1.2亲本强化培育

用于亲本强化培育的池塘为泥土池,面积1 000 m2,水温达16 ℃左右时投喂少量小鱼碎块及碾碎的螺丝,2014年2-3月每星期冲水1次,3月底至生产前每星期冲水2~3次,定期检查亲本性腺发育情况。

1.3人工催产

4月中下旬水温18 ℃以上时开始进行人工繁殖。沙塘鳢苗种繁殖采用注射催产药物后自产的方式,减少对亲本的损伤。繁殖亲本雌雄比约1∶1.5,其中母本35尾,平均体重约55

篇四 沙塘鳢养殖视频
沙塘鳢青虾稻田共生健康养殖技术试验

《水产养殖》2014年第11期

doi:10.3969/j.issn.1004-2091.2014.11.004

试验与总结

沙塘鳢青虾稻田共生健康养殖技术试验

)242600

(旌德县水产站,安徽旌德

沙塘鳢隶属鲈形目,塘鳢科,沙塘鳢属,因其外体粗壮,头大而阔,身体浑圆可爱,行动温顺,又俗称呆子鱼、土布鱼、虎头鲨,是长江中下游常见的一种小型经济鱼类,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而渐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市场价格一路攀升,已成为广大农民群众养殖致富的新品种、新路子。随着沙塘鳢苗种人工繁育技术在宣城市现代渔业有限公司获得成功突破,其人工养殖面积和产量迅速增长。但在开展集约化养殖的过程中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沙塘鳢品质下降。为此,旌德县水产站联合旌德县榔川渔业有限公司开展了稻田沙塘醴青虾

沙塘鳢共生技术试验,获得产稻谷335.8kg/667m2、

青虾22kg/667m2的好结果,养殖48.1kg/667m2、

效益9791.5元/667m2,利润4010.6元/667m2。现将相关技术总结如下。

大小而定,即水沟面积约占总水田面积的2/5左右。取水沟土堆砌加高田埂,水沟向中央水稻种植区修坡面,坡度比为1∶4。水田四面开挖水沟时预留3~

连接区最好临机耕路,以便人员和5m宽的连接区,

机械进入水稻种植区进行生产作业。

2养殖过程

苗种放养

所有田间改造工程、养殖准备工作在2月底前结束。3月11日将水位上升至1.2~1.4m,用50kg/667m2生石灰消毒一周后投放上年过冬青虾苗种,放养密度为2万尾/667m2。4月6日每667m2施发酵有机肥100kg,沿水面岸边堆施,堆肥一半浸于2.1

水中,堆肥上覆盖稻草或植物秸杆。十天后当沙轮虫等微生物出现第一峰值时投放沙塘鳢苗种。长江中下游地区沙塘醴从3月中旬开始繁殖,4月中旬进入繁殖高峰期,当第一批受精卵产出7月份结束。

后,移入孵化池进行孵化,苗种在培育池中长到1.0~1.2cm时,移入稻田。依照沙轮虫出现峰值规律,4月17日、4月28日、5月10日分三批投放沙塘鳢苗种,每批投放量为2000尾/667m2,每667m2总投放量控制在0.5万~0.6万尾。具体投放量见表1。

2.2水稻种植

水稻品种选择Y两优6号,具抗倒伏、品质优、

1养殖条件

1.1

稻田的选择

开展养殖的稻田选择位于旌德县三溪镇建强村狮子山水库下游的水田,水田面积6000~10000

9口水田总面积75170m2,为上游小二型m2不等,

水库的核心灌溉区。土壤质底为中壤土,具一定的

含沙量,适宜沙塘鳢和水稻双重生长习性。1.2田间工程

水田四面开挖水沟,沟深1.0~1.2m,宽视水田

表1各塘口放养量明显表

塘口)面积(/667m2

投放量

青虾/万尾沙塘鳢/万尾

19.1185.2

214.5299【沙塘鳢养殖视频】

310205.5

413.6277.4

512.3256.2

611.2225.8

716328.2

815.2308

910.8215.5

合计112.722460.8

试验与总结

《水产养殖》2014年第11期

产量高等特点。由专人于4月14日集中育秧,5月

移植方式为抛秧,移植规格尽量保26日移植完毕,

持在为20cm×25cm,以利通风,防止稻瘟病的发生,有利水底生物接受阳光,促进新陈代谢。饲养管理

观察稻2.3.1水质管理饲养期间坚持早晚巡塘,

田内沙塘鳢、青虾的摄食、生长和活动情况,遇到异2.3

常情况及时处理。沙塘鳢和青虾喜好清水,及时清理饲料残渣,在养殖期间尽量保持水质清洁,除放养前堆施的基肥外养殖期间不施放任何肥料,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0~50cm左右,水体溶解氧在4mg/

除水稻种植外,在5月份从徽水河中移植部L以上。

分金鱼藻(节节草)或黑藻(灯笼草)到水面养殖区,移植面积不超过养殖水面的三分之一。以提高水体净化能力,为沙塘鳢、青虾营造自然息栖环境。同时【沙塘鳢养殖视频】

在饲养期间,密切观察水质、天气和水温变化,及时加注新水以控制水体透明度,营造沙塘鳢和青虾的良好生长环境。养殖期间按照水稻需水要求定期排出池水,加注新水,及时补充因自然蒸发的水体消耗量,保持水位在1.2m左右。夏季高温季节,视水质状况和温度适当加注新水,每次水体交换量控制在30%左右,以提高水体透明度和降低水温,促进沙塘鳢的生长。

喜2.3.2饵料管理沙塘鳢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

吃动物性饵料。在天然水域中,沙塘鳢主要摄食虾和小型底层鱼类,兼食水生昆虫幼虫和螺等底栖动物,偶尔也残食同类。而体长在4cm以下鱼苗阶段以沙轮虫、丰年虫、水蚯蚓等微生物为主。所以在整个养殖周期内不专门投喂沙塘鳢饵料,但要把握好沙塘鳢的下塘时机,尽量在沙轮虫、丰年虫等微生物繁殖高峰期下塘,提前做好微生物生长所需营养堆肥的投放。沙塘鳢下塘一个月后长至4~5cm,此时主要以稻田内的幼虾、小野杂鱼为饵,所以投喂工作以虾类为主。青虾饵料主投黄豆粉加玉米粉,投喂量根据吃食情况和水温而定,一般占虾类总重量的5%~8%。6月份后可升至10%,以有利于田间小野杂鱼的摄食生长和繁殖,充分提供沙塘鳢的生长所需的优质饵料。投喂时,将黄豆粉和玉米粉浸泡,手捏成困,沿水稻种植区斜彼均匀投喂。并严格遵循投饵“四定”原则,促进青虾健康生长。

“预2.3.3病害防治沙塘鳢及青虾疾病防治坚持

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养殖期间对养殖水体和

投饵区进行消毒,定期用生石灰、漂白粉或其他消

毒剂对水体进行消毒,以杀灭水体中病原体。同时定期测定pH、溶氧、氨氮、亚硝酸盐等,保持水体的溶解氧大于4mg/L。水体消毒剂pH值在7.5左右,

以生石灰和漂白粉交替使用。实验地区水质和土质略偏酸性,使用生石灰不仅可以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还能调节水体pH质,提高水体青虾生长所需的钙质含量。杀虫剂对水体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有较强的杀伤力,会影响沙塘鳢和青虾的饵料组成和摄取量,故杀虫剂尽量少施或不施,只在6月和8月各用一次进行常规性预防杀虫,并且为混养型杀虫剂,以免造成青虾的过敏死亡。2.4

种植管理

水稻自移栽后一个月即6月中下旬进行烤田。烤田时,将水位下降至水稻种植区全部露出水面。烤田时间为5~7d。水稻在种植期不施农药和化肥,以吸收沙塘鳢、青虾的排泄物为肥料。9月中下旬开始排放池水,使水稻种植区全部露出水面,两周后使用水稻收割机进行机械收割。收割结束后,将池水加深至1.5m,以利沙塘鳢、青虾的后期生长。

3结果

7月和9月分两批用地笼诱捕部分青虾取大留小上市销售。10月4日所有水稻收割完成,12月9日起捕结束。共获得沙塘鳢5117.5kg,青虾

优质水稻37843kg。其中沙塘鳢最大个2477.3kg,

体74.3g,平均规格40.7g。试验总产值105.85万元,总成本60.65万元,利润45.2万元,利润率42.7%。具体收益见表2。

对收获结果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制作产量与面积的走势图,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水稻、青虾、沙塘鳢三者总产量随稻田面积大小而波动。其中青虾和水稻的产量比较稳定,沙塘鳢的产量随青虾的产量和水田面积双重因素的变化而波动,幅度较大,故沙塘鳢的产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青虾的产量。青虾的产量越高,沙塘鳢的饵料越丰富,生长越快,产量越高。

4小结

而水稻的种植能够有沙塘鳢及青虾均喜清水,

效转换和利用水体中水生生物的排泄物和饵料残渣,提高水体透明度,减少养殖过程中水体使用交换量,节约养殖用水,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渔业污染排放。

《水产养殖》2014年第11期

试验与总结

表2各塘口收益情况明显表

塘口面积()/667m2

青虾/kg

收获量

沙塘鳢/kg水稻/kg

效益/万元成本/万元利润/万元均利润()/万元/667m2

19.1190.3407.130608.364.943.420.376

214.5327.6644.5490113.467.545.920.408

310218.7452.234929.375.413.960.396

413.6280.5605.6442012.397.524.870.358

512.3274.8561.4408711.66.55.10.415

611.2255.7536.53752116.384.620.413

716365.1717.4554015.28.436.770.423

815.2334.4687.6505714.28.086.120.403

910.8230.2505.2353410.275.854.420.409

合计112.72477.35117.537843105.8560.6545.20.401

青虾/kgkg

沙塘鳢/kgkgkg

图1各品种产量示意图

沙塘鳢在自然环境中最适宜生长水温为11~31早期水稻未分蘖前不能有效遮蔽阳光,有利水体℃,

接受阳光照射,促使水温升高。随着水稻的生长和气温的升高,水稻可有效遮蔽阳光,降低盛夏高温季节的水体温度,为沙塘鳢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水稻种植区为青虾的生长、蜕皮提供躲避场所,能有效提高青虾生长速度和繁育量。徽水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临养殖试验区,沙塘鳢为保护区内主要保护对象。从徽水河中移植水草(灯笼草、节节草)的目的主要是在稻田养殖区内营造沙塘鳢野生生活环境,为沙塘鳢提供自然的生活栖息环境,达到生态健康养殖的目的,从而有效确保沙塘鳢品质。

本次试验采取生态有机方式进行,水稻不施农药和化肥,沙塘鳢不投喂任何人工饵料(以青虾野杂鱼为主要饵料,故产量、成活率和起捕规格均不高),青虾投喂的饵料为黄豆和玉米(因为需要对沙

塘鳢提供充足的饵料,所以中途起捕量有所控制,

产量较低),所有产品均为优质无公害产品,属低产高效饲养模式。在后期的销售环节中,可在扩大养殖规模的基础上,申报有机、绿色食品认证,创建品牌效益,形成高效渔业,或者在饲养期间,对沙塘鳢进行投饵驯化,投喂鱼糜、高蛋白颗粒饵料等,可有效提升沙塘鳢成活率、产量和上市规格。

沙塘鳢青虾稻田共生养殖模式不受养殖水面资源的限制,特别适合丘陵山区水面资源有限而稻田面积丰富的地区。在养殖过程中田间改造工程量较小,养殖区复垦容易,既不影响粮食生产,又不污染环境,高效节能,有着极大的推广空间和应用前景。

(收稿日期:)2014-06-11

篇五 沙塘鳢养殖视频
河蟹池塘套养沙塘鳢技术

河蟹池塘套养沙塘鳢技术

随着河蟹养殖面积扩大、养殖技术提升,商品蟹市场价格呈回落态势,为充分挖掘池塘潜能,提高养殖综合收益,促进河蟹产业健康发展,近年来,江苏省金湖县积极推广蟹池套养沙塘鳢技术,以提升蟹池养殖产量和养殖收益。现将主要技术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一、池塘条件

养殖池塘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源,池塘面积为10×667㎡左右,水深1.2-1.5m。养殖池塘四周建有防逃墙,并配备增氧,抽水等机电设备。

二、栽草投螺放虾

栽植的水草主要品种有: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黄草等,水草覆盖率占养殖塘口总面积的50%-60%。螺蛳改以往的2次投放(4月份、8月份各投放1次)为3次投放。第1次投放时间选择在3-4月份,投放量为300-400㎏∕667㎡;第2 次选择在6月份,投放量为200㎏∕667㎡;第3次选择在8月份,投放量为100-200㎏∕667㎡。在池内投放抱卵青虾,让其自然繁殖,为沙塘鳢提供喜食的活饵料。一般抱卵青虾投放量为5-8kg/667㎡,投放时间在4月下旬。

三、苗种放养

蟹种的放养规格为100-200只/kg,密度为800-1000只/667㎡,时间在2月底至3月初;沙塘鳢的放养规格为2-3

㎝,密度为400-500尾/667㎡,时间在5月底;为充分利用塘内水体空间,增加养殖产量和效益,可适当放养在生态和食性上与河蟹、沙塘鳢无冲突的花白鲢鱼种,放养规格为100-150g/尾,密度为100尾/667㎡(花鲢占20%),时间在5月份。

四、投喂管理

饵料的投喂仍然以河蟹为主, 主要投喂投喂配合饲料、小鱼、小虾、玉米、小麦等,饵料投喂应遵循“四定”原则,具体的投喂量应根据天气、水质、水温、河蟹的活动、摄食、生长情况灵活掌控;沙塘鳢以捕食池内繁殖的小虾为主,饵料投喂可不作考虑。

五、水质管理

水质管理仍然以河蟹为主。养殖初期每10-15d加注新水1次,每次加水20㎝;养殖中期每7-10d换水1次,每次换水30%;养殖后期每10-15d加注新水1次,每次加水20-30㎝。定期用生石灰对水体消毒,以杀灭病原菌,调节ph值在7.5-8.5之间。交替使用EM菌源露、底质改良剂改良水质和底质。适时开启增氧设施,保持池水溶氧在5mg/l以上。

六、防病管理

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原则,定期有针对性的做好疾病预防工作,防患于未然。在养殖过

程中,主要以药物预防措施控制疾病的发生。一般每隔15~20d,使用生石灰,既起到消毒防病作用,又能补充蟹虾鱼生长所需的钙质。定期在饲料中加入中草药、光合细菌、免疫多糖、复合维生素等药物,制成药饵投喂,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力。一旦发生疾病,应及时诊断,对症用药,以免造成损失。

七、巡塘管理

坚持每天早晨和傍晚各巡塘1次,观察池中蟹鱼的活动、摄食、生长情况,如遇异常应及时处理。养殖期间应及时清理饲料残渣及腐烂的水草,以保持水质清新。平常应及时清除进、出水口的污物,确保池塘用水灌得进,排得出。暴雨之后,应及时排水、增氧,同时注意检查防逃设施是否完好,防止蟹鱼外逃。

篇六 沙塘鳢养殖视频
沙塘鳢鱼苗沙塘鳢苗沙塘鳢养殖鱼类

沙塘鳢鱼苗沙塘鳢苗沙塘鳢养殖鱼类

沙塘鳢虽属肉食性鱼类但其食物大多为小杂鱼和经济价值低的虾池塘套养能明显抑制池中野杂鱼、虾的繁衍有助于增加池塘综合效益。沙塘鳢历来被归在高档行列清明前后菜花金黄沙塘鳢体肥籽满成为长三角地区餐桌上独特的佳肴。其含肉多、少刺、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8.39克、0.98克、钙0.42克还含有磷、铁、维生素等。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均高于一般鱼类有滋补、益筋骨和肠胃、治水气、痔疮等功效。和产妇多食有保健作用与螺肉、、竹笋、春韭共称为江南五大春菜名鲜。

当前市场上的沙塘鳢大部分捕于自然水域人工养殖的比例还比较低。沙塘鳢方式也以池塘混养为主受制于人工繁殖技术没有成熟苗种多采集野外作为“配养鱼”与其他养殖品种混养在同一池塘内养殖规模较小鱼的规格、产量难以保证。放苗前池塘要排干水。清淤后曝晒至池底干裂曝晒后每亩用100~150公斤或用漂白粉5~10公斤消毒以杀灭病原菌、野杂鱼和敌害生物。3~5天在池底铺瓦筒、、大口径竹筒、报废大轮胎或灰色塑料管等作为栖息然后用40目过滤进水水深60~80厘米并施0.5~1公斤/亩及过磷酸钙0.05~0.1公斤/亩肥水3~5天便可放鱼苗。入池前的鱼种可用5×10-6浓度的溶液药浴5分钟左右。投放时要小心地从池边不离水面放鱼入池对于活力弱、死伤残的鱼种应及时捞起。鱼种放养密度应根据养成的具体情况而定。沙塘鳢成鱼既可混养也可单养尤以混养为好。沙塘鳢饲养池中可种植

一些以其栖息隐蔽还可改善水质。混养不仅可让沙塘鳢捕食池中的野杂鱼还可增加放养品种及产量有利于提高养殖经济效益。一般在养殖河蟹、和等的池塘中混养沙塘鳢每亩放养体长2厘米的沙塘鳢夏花鱼苗1000~1500尾可利用塘中的野杂鱼、虾作饵料每亩可捕获沙塘鳢商品鱼50~75公斤。如利用小型池塘主养沙塘鳢每亩放鱼种2500~3000尾饲养7~8个月亩产量可达120~150公斤左右。不同规格的鱼种应按大、中、小分池养殖避免残食现象的发生。在饲养后期饵料不足的情况下可在池塘中投放野杂鱼苗、抱卵让其在池中自然繁殖以便连续给沙塘鳢饵。

沙塘鳢鱼苗 沙塘鳢苗 沙塘鳢养殖

篇七 沙塘鳢养殖视频
沙塘鳢人工繁殖技术要点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ngyuleikaoshi/861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