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救灾文章的标题如何定义

| 写作翻译 |

【www.guakaob.com--写作翻译】

篇一:抗洪救灾文章的标题如何定义
怎样写作文

怎样写作文

何丽华

(一)怎样审题(11篇)

第一篇:如何审题

题目是文章的材料和中心思想最精炼的概括,是文章的“眉目”是文章的“眼睛”。仔细分析和反复考究题目文字是写好作文的先决条件。审题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文章中心思想的确立,材料的选择,将影响全篇内容是否符合题目要求,决定着构思能否按正确的方向展开。审准了题意,文章才会切题;否则,就会偏题,甚至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所以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应掌握这几方面的知识能力:

一、审清题目蕴涵的主题。题目是一篇文章的名字,主题是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它们之间既不相同,但又有一定的关系。

如《上学路上》、《我的爸爸》、《集市见闻》„„从题目上看不出表达什么中心。《助人为乐的x x x》、《秋景》、《一堂有意义的课》„„从题目上明显可以看出要表达什么中心。像《园丁》、《温暖》、《镜子》„„题目中则含蓄地表明主题或象征意义。

二、审清要求写作的内容。审题时要弄清,记人写什么人,用几件事写人;写事写什么性质,有意义的、有趣的、还是内疚的、接受教训的„„写什么限制条件下的事。如《校园见闻》、《我的老师》、《不平常的星期天》、《欢乐的“六一”节》„„

三、审清要求取材的范围。要从题目上理解取材的时间范围如《上学路上》,空间范围如《校园见闻》,数量范围如《一堂有意义的课》,关系范围如《我的老师》

四、审清写作的重点。要从题目上揣摩重点。如《老师笑了》,中点在笑,老师为什么笑?《这件事我做对了》重点在“做对”在什么地方?为什么是“做对了”?对一些范围广泛的半命题作文,我们要选择自己能写的内容,再把题目补充完整。

五、审清要求所用的人称。不少题目对人称有明确的要求,千万不要混淆,对一些没有人称要求的作文题,就要从内容上判断采用哪种人称。如《一件使我感动的事》就只能用第三人称“他”;《给xx的一封信》就要用第二人称“你”或“您”了。而像《一件有意义的事》就可以用第一人称“我”也可以用第三人称“他”。

六、审清题目要求的体裁。即要审清是写景状物,还是写人,记事?

第二篇:快速审题的四种方法

1.审清“标志”,确定文章体裁。

审题首先是确定文章体裁,一般情况下,每种体裁的文章,都有它自身的“标志”,抓住了显现体裁“标志”的关键词语,就可以确定所给题目属于哪种体裁,应写成什么体裁的文章。

记叙文的“标志”常见的有“回忆”、“记„„”、“„„的事”、“„„的生活”、“„„的人”等。如《回忆我的母亲》、《记我的同桌》、《一件有教益的事》、《我的中学生活》、《值的赞美的人》。

说明文的“标志”主要有“介绍„„”、“„„的自白”、“„„的话”、“„„的制作方法”等。如《介绍一本工具书》、《蜜蜂的自白》、《秋天话菊花》、《西红柿酱的制作方法》。

议论文的“标志”主要有“说”、“议”、“谈”、“论”、“评”、“辨”、“驳”、“从„„谈起”、“从„„说开去”、“由„„想到的”、“„„的启示”、“读„„有感”等。如《说谦虚》、《谈骨气》、《“友邦惊诧”论》、《读〈荔枝蜜〉有感》、《由“愚公移山”想到的》。

2.审清题目要求,确定文章范围。

审题不仅要确定文章的体裁,还要确定题目所划定的范围。在题目所给的范围内选材,才能使文章内容切题,重点突出。这种审题方法既适用于记叙文,也适用于说明文。

以记叙文为例,记叙文的题目范围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写人记事。题目划定的范围不同,选材的侧重点就不同。 写人的记叙文要侧重于人物形象的描绘,要着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道德情操,性格特征等,并适当地运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穿插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来刻画人物。如《我的老师》、《妈妈》、《我尊敬的一个人》、《英雄》等题目都可以写成写人的记叙文。

记事的记叙文要扣住记叙的要素来写,把记叙的诸要素交待清楚,把事件的脉络及发展过程叙述明白,使读者有个清晰完整鲜明的印象。如《童年拾趣》、《挫折》、《难忘的一节语文课》、《成功的喜悦》等题目都可以写成记事的记叙文。

3.审清题目“题眼”,确定文章重点。

审题还要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来确定文章的重点,而确定文章重点的关键就是抓住题目的“题眼”,“题眼”是题目的灵魂,是题目的核心,把握住了“题眼”,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重点。如《我钦佩的一个人》与《我喜欢的一个人》,二者的内容虽都侧重于写人,但“题眼”不同,就决定了选材重点不同。前者的“题眼”是“钦佩”,后者的“题眼”是“喜欢”,两篇文章的重点分别为“钦佩”、“喜欢”,两篇文章的选材也要从“钦佩”和“喜欢”入手。

如何抓“题眼”呢?

一般说来,题目是主谓句,“题眼”往往在谓语或谓语中心词上。如《我赞成这件事》,“题眼”是“赞成”,重点就要扣住“赞成”来写,文章也要围绕着“赞成”展开。

【抗洪救灾文章的标题如何定义】

如果题目是动宾短语,“题眼”往往在动词上。如《过生日》,“题眼”是“过”,文章就要写清“生日”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或气氛中“过”的,是怎样“过”的。

如果题目是偏正短语,“题眼”往往是定语或状语。如《课余生活》,“题眼”是“课余”,要写出课堂学习生活之外还有哪些生活及这些生活带来的乐趣。

4.审清题目因素,确定文章内容。

有些题目所给因素较少,表意也比较概括宽泛,有的甚至抽象朦胧,这就给审题增加了难度。这类题目常常是由一个词构成,学生遇到此类题目往往无从下手。对于这类题目,只要审清已知因素,并在已知因素上增加相关连的新的因素,就能准确地确定文章的写作内容,题旨就能清楚地显现出来,审题的困难就会迎刃而解了。如《成功》这个题目的已知因素只有一个,即“成功”,意思比较概括笼统,如果在“成功”这个因素上增加几个相关因素“谁成功了”,“什么事成功了”、“怎样成功了”,文章的写作内容就具体了。同样《笑容》、《失败》、《过错》、《忏悔》、《欢乐》、《渴望》等题目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审题。

第三篇:你会审题吗

【抗洪救灾文章的标题如何定义】

怎样审题呢?可从三方面入手。

一、看题目,定内容

审题时,先找出题目的中心词,再细细体会这个中心词和题目中其他词的含义。比如《值得回忆的一件事》这个题目,中心词是“事”。根据这个中心词,我们可以确定文章的内容是记事。题目中“值得”“回忆”两个词说明所记的事是有意义的,发生的时间是比较久远的;“一件”表示只能写一件事,不能写几件事。

有些题目,初看好像差不多,但只要找出每个题目中的关键词,也就是找出“题眼”进行比较,就会发现每个题目的要求是有区别的。比如《辛勤的老师》《学生的知心人》《我的启蒙老师》三个题目,都写学校的老师,但是写的重点却不尽相同。第一个题目的题眼是“辛勤”,重点是写老师怎样含辛茹苦地工作。第二个题目的题眼是“知心”,重点是写老师怎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第三个题目的题眼是“启蒙”,重点是写第一位引导“我”走向知识宝库的老师。再比如《好同桌》《好同学》《好伙伴》三个题目,“同桌”指同桌学习的同学;“同学”包括学校内任何一个同学;“伙伴”比“同桌”和“同学”的范围大得多,不仅指同桌、同学,还可指邻居、相隔很远的好朋友,甚至还可以是小猫、小狗等小动物。找出题眼,才能弄清记叙对象、题材范围,写出切合题意的文章。

二、看题目,定人称

一般说来,写自己的事用第一人称,如《我的一天》《我爱红领巾》《我的梦》;写别人的事用第三人称,如《爸爸的童年》《他进步了》《好队员》。还有一些题目,用什么人称可以自由选择,如《在困难面前》《夏夜》《在抗洪救灾活动中》,主要看内容是写自已还是写别人的事。

三、看题目,定体裁

一般说来,《记XXX》《一个XX的人》《XXX的事》这一类题目要求写成记叙文;《日记一则》《给XXX的信》《读》这一类题目,则要求写成日记、书信、读书笔记等。【抗洪救灾文章的标题如何定义】

第四篇:审题的方法

下面介绍一些具体的审题方法,供大家在学习时参考。

1、总体认知法

这是审题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技法,这种方法要求对题目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的含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都要认真地推敲、揣磨、辨析、然后综合起来,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的题目。

在题目中的每个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都有其特定的意义,因此,在审题时要弄清词语的具体含义及其与其他词语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父辈”这个题目就是写与父亲一个辈份的人,而且父辈不是一个人,而是代表一批人,如果弄不清父辈这个词的含义,那作文就走题了。再如“我班最近发生的一件新鲜事”这个句子的宾语告诉我们作文要写的是一件“事”,是什么样的事呢?不是平常的小事,也不是一般的好事,而是“新鲜”事。这种新鲜事不是许多件,是“一件”事,而且不是过去发生的,是“最近”发生的。同时,“我班”又对事情发生的空间进行了限制,在作这个题目时忽略了哪一个词都容易造成文不对题,所以审题要全面地进行分析。

2、捕捉题眼法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题目有“题眼。所谓“题眼”就是作文题目的关键之处。审题抓住了题眼,就抓住了题目的核心与重点。在大多数情况下,题眼往往是由题目中的定语或状语来充当的,如“我们的新班长”,“新”是题眼,但是有时也有中心词作题眼的,如“妈妈笑了”中“笑”是题眼,在进行写作时,要根据具体语言环境来捕捉题眼。

3、题意引申法

有些作文题目的词语除了具有表面意义之外,还具有某种象征含义,对于这类文题要仔细寻找其字面意义的背后隐含的某种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这类题目往往是以某种自然景物作为题目,如《路》、《小草》、《雪花》、《春天》、《牵牛花》、《落叶》等,这类自然景物往往与人的某种主观感觉相契合,形成某种对应关系,如宋·周敦颐的《爱莲说》中用“莲”象征君子的庄重正直、冰清玉洁、自尊自爱的品格。

此外,还可以采用作文给定的提示标记进行审题,即所谓标记法或采用求异的思维进行审题,即所谓化凡出新法等,总之审题的方法很多,在写作实践过程中要注意依据写作的内容与表达思想等需要,恰当地选用合适的方法,以写出优秀的作品来。

第五篇:谈谈小学作文的审题问题

请看下面作文课堂教学片段(五年制语文第六册第二单元作文):

师:这节作文课我们写的题目是《一件小事》,请大家思考,写作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甲学生:这篇文章是要求写“事”的,不是写人或写景的。

乙学生:只能写“一件事”,不能写几件事。

丙学生:这件事还必须非常“小”。

师(边点头赞许边板书写事一件小):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这些要求自行拟稿„„

一节课下来,笔者发现有一半左右的学生写的作文小事不“小”,且有的没有把一件事写完整,有的写成了两件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教师指导学生审题时出现了“盲点”:如怎样的事才算“一件”?什么样的事才算“小事”?这些问题对于刚涉足作文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决不能忽略!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以学写记叙文为主”,而记叙文中又以叙事为核心。纵观现行的五、六年制语文课本,叙事系列基本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一件小事,一件趣事,一件难忘的事,一件新鲜事,一件有意义的事。笔者从事小学作文教学及研究近二十年,感到好些老师在指导学生审题方面存在着一些“盲区”:对诸如“小”、“趣”、“难忘”、“新鲜”、“有意义”、“一件”等问题或视而不见或避而不谈,也许是以为这些问题太微不足道,忽视了;也许是心中无数、把握不准。其实,这些词语是题目的眼睛,有人称之为“题眼”,如果成了“盲点”,势必会使学生形成“盲眼”现象──看不到或抓不住“题眼”,把握不住写作重点。下面就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审题“盲点”问题作必要的透视,与同行商榷,权作抛砖引玉吧。

透视之一、什么样的事情才算是“小事”

笔者认为,所谓“小事”,一般来说应具有以下内涵:一是事情发生的时间短暂,二是活动范围相对狭小,三是涉及的人物较少,四是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较为简单,五是事情本身对别人或社会不造成较大影响。(当然,也有在短时间、小范围内做大事的,但对于小学生习作来说,那只能算作特殊情况了。)比如,有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放学后,我冒着蒙蒙细雨回家,路上看到一位衣着褴褛的老人吃力地拉着煤车上坡,帮助推吧,又怕别的同学看到以为这人是我的爷爷;不帮助推吧,良心上又过意不去。

正在这思想一闪念间,一位低年级的小朋友飞快地从我身边跑过去,推着煤车过了坡,我不禁深深懊悔„„这件事发生在“一闪念间”,活动范围只是一个斜坡,涉及的人物有老人、小朋友和我,着笔较多的只是“我”一人,事情十分简单,对他人没有造成任何不良后果,甚至连一点影响都没有,可见这确实是“一件小事”。而另一位同学写了在动物园里,一位游客向东北虎乱扔食品,导致东北虎中毒生病的事。这就不能说是“小事”了,我国重点保护动物东北虎竟然中毒生病,谁也不能说这是一件小事!

透视之二、什么样的事情才算是“趣事”

“趣事”的“趣”指的是“趣味”。由此可见,仅仅有“趣”不行,还得有“味”。文中的人物做着开心,读者看了也开心,这就是“趣”;“味”则是指文章的思想内涵。真正的趣事要让读者捧腹之后留有余味,值得品味、回味。纯粹的寻开心不能算是“趣事”。比如,一位同学写了他爸爸下班归来,已经疲惫不堪,躺在沙发上就睡着了,他灵机一动,用鸡毛挠爸爸的耳朵和鼻孔,使他爸爸一会儿打哈欠,一会儿打喷嚏,还不停地抓耳挠腮„„最后摔了个“狗吃屎”,真是洋相百出,文章最后点题:这多么有趣啊!我们说,这样的文章就不能算是“趣事”,首先,文中的人物有两个──父与子,儿子闲来无聊,拿老子寻开心,感到“有趣”;老子呢,工作之余,本想好好休息一会,但被儿子搞得“洋相百出”,不难想象,一定非常恼火,哪里还有半点“趣”味?就是读者看了,也只会感到这孩子不懂事,在搞恶作剧。而另一位同学写道:“六一”儿童节那天,学校举行游艺活动,其中的一项活动是“贴鼻子”:老师在黑板上画着一个胖乎乎的小朋友,可就是没有鼻子,让学生蒙上眼睛轮流上去贴鼻子。游戏开始了,有的把鼻子贴到了脑袋顶上,有的把鼻子贴到了肚脐眼上,更有甚者,竟然把鼻子贴到了大腿上„„把小观众们笑得前仰后合。该班长李想出场了,只见他跟地质测量工作者似的,东瞅瞅,西瞧瞧,左比比,右量量,然后才蒙上眼睛不慌不忙地走近黑板,把鼻子贴到了准确的位置上。调皮鬼张余向他讨教其中的奥妙,李想说:“天机不可泄露„„”贴鼻子这件事不光对小学生来说是有趣的,就连成人做起来也兴趣盎然,这是“趣”;班长贴鼻子的奥妙是什么?一句“天机不可泄露”显得余味无穷,值得玩味,这是“味”。

透视之三、什么样的事情才算是“难忘的事”

首先,我们必须弄清“难忘”有两层意义,其一,经久不忘;其二,想忘也忘不了。一般来说,在人生的道路上,那些对自己的成长起较大促进作用的事情都是难忘的,它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指触及肉体的,如挨打、挨饿、挨冻等;二指触及灵魂的,如得到特别的荣誉、受到严厉的批评、感到无比的愧疚等。这些事情由于触及到肉体和灵魂,往往经久不忘。而其中有些事情又是想忘也忘不了的,比如,做了某些不光彩的事又偏偏被人发现了,一想起来就令人感到尴尬,想忘掉这件事,但总是忘不了,它时时催人警醒,叫人发愤,促人成长。比如,有一篇作文是这样写的:那是十年前发生的事了。一个炎热的夏天,我在小伙伴的怂恿下,心情紧张地来到王大爷家的瓜地偷西瓜。大家爬出小沟,溜进瓜地,就着星光摸索起来。突然,我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一个趔趄,差点儿跌倒,我吓得刚想跑,听到铁牛说:“笨蛋,那是西瓜!”我一摸,光溜溜的,果然是个大西瓜,我想把它摘下来,可那瓜藤十分坚韧,我只好趴下来,撅着屁股,低着头,伸嘴去咬。我的目光无意间向瓜棚一瞟,只见一个黑影箭一般直冲过来,“妈呀”,我尖叫一声,撒腿就跑,失足摔在地边的小沟里,一阵钻心的疼痛和无边的恐惧笼罩了我,狗叫声、人喊声渐渐遥远了„„醒来的时候,我已经躺在医院里,映入眼帘的是王大爷那张慈祥的饱经风霜的脸,医生们正在忙着为我打针、敷药、缝伤口。付款处,我听到王大爷小声问“多少钱?”“三十五块八。”接着就听到数钱、开

票的声音,顿时,无比的羞愧、难过和悔恨一齐涌满心头,我的眼睛模糊了„„这篇文章写了一个夏夜发生的事:天气炎热忘不了,第一次结伙偷西瓜忘不了,被狗咬伤住院忘不了,王大爷不但不怪反而为我付医药费忘不了„„一切都紧扣题目,而这件事已经过去十年了还历历在目,可见确实是件“难忘”的事。

透视之四、什么样的事情才算是“有意义的事”

对自己有帮助、对他人有好处、对社会有贡献的事情都是“有意义”的。一、“对自己有帮助”,凡是有关学习知识、本领,提高自身素质的事都是有意义的,如学习文化知识,参加体育锻炼,进行诸如烧饭、做菜、钉纽扣等劳动训练,学习骑车、下棋、维修技能技巧等等。二、“对他人有好处”,凡是在别人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的事都是有意义的,比如给成绩差的同学补课,帮孤寡老人打扫卫生,为新来的老师出主意、想办法管理好班级等等。三、“对社会有贡献”,凡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参加社会公益劳动、为灾区募捐、支持“希望工程”、开展“学雷锋”“雏鹰行动”活动、勇于和坏人坏事作斗争等也都是有意义的。一句话,做好事往往都是有意义的。而那些纯粹描写坏人坏事或从中受到教育的事情(比如上文讲到的“偷西瓜被狗咬”)一般来说不能算作有意义的。

透视之五、什么样的事情才算是“新鲜事”

这里的“新鲜”具有以下内涵:一是所选材料是自己亲身经历或亲眼所见,别人是不清楚的;二是所选材料能紧随时代脉膊,反映时代足音的;三是所选材料是别人没写过或很少写的。如写《活雷锋》一文,如果选择“帮老爷爷推车、送小朋友回家、拾到巨款交还失主”等材料,虽说也可以,但这些材料太老、太滥,没有新意。一位同学写了“舅舅和贫困户结成了亲戚后是怎样想方设法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事情,这个材料就显得新颖、独特,很能体现时代气息。

透视之六、什么样的事情才算是“一件事”

小学阶段的作文主要要求学生叙述“一件”事情。这里的“一”首先可以解释为“数目”,表示只有一,而不是二;其次也含有“整个、完整”的意思。那么,怎样来界定“一件”事呢?有两种方法:

一、狭义界定法。指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相对集中,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联系简单、紧凑而直接。比如,小明坐在公共汽车上,看到一位老大娘没有座位,主动让座,受到大家称赞。这一件事中,“大娘没有座位”是起因,“让座”是经过,“受到称赞”是结果,事情虽然短小、简单,但非常完整。小学生的习作大多如此。

二、广义界定法。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比较分散,或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联系比较复杂,事情本身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小事情,它们之间互为因果,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总体看来仍属于一件事情。这种类型多见于文学作品。比如,六年制小语课本第十册中的《赤壁之战》和《跳水》两篇课文,“赤壁之战”讲的是东汉末年发生在曹操和孙权之间的一次战役,历时几近一年,人物几十万,地点遍及大江南北,场面恢宏,气势磅礴,但全文按照“战役起因、战前准备、战役经过、战役结果”的发展顺序叙述,因此,不论是从“整体”上看,还是从“数目”上看,这只能算是“一件”。再看《跳水》,文中写“水手逗猴子,猴子放肆起来”是事情的起因,“猴子逗孩子,孩子在追猴子过程中遇到危险”是事情的经过,“船长命令孩子跳水,孩子转危为安”是事情的结果,总的看来这是“一件”完整的事情。但这件事情本身又可以分解,比如,事情的起因部分本身也可以看作一件事:因为环游了世界在返航途中,又是一个风平浪静的天气,水手们没有工作负担,心情比较愉快,这是水手逗猴子的起因;水手逗猴子取乐,这是经过;猴子放肆起来,这是逗猴子的结果。事情的经过部分也可以看作一件事:猴子戏弄孩子是起因,孩子追猴子是经过,孩子遇到危险是结果。事情结果部分依然可以看作一件事:孩子遇险是起因,船长命令孩子跳水是经过,孩子跳水脱险是结果。

总之,不论狭义的还是广义的,只要围绕一个主题,事情本身有明显的因果联系,结构比较完整的都可以算作“一件事”。【抗洪救灾文章的标题如何定义】

第六篇:学会审题

切题,这是衡量一篇命题作文的起码标准。如果题目没有看准,或者题意理解不透,写出的作文就会偏离题意,甚至文不对题。

有个同学在《我和我的老师》一文中这样写:【抗洪救灾文章的标题如何定义】

我们的老师姓杨,50多岁,花白头发,满脸皱纹,戴一副黑边眼镜。她态度特别和蔼,从来不发脾气,工作非常认真负责,常常备课到深夜。

有一次,我们班到长城春游,杨老师身体有病,可是为了让我们玩得高兴,她带病参加了这次春游,使同学们很受感动。

杨老师对同学既严格要求又热情关怀。记得期中语文考试的时侯,杨老师看见陈全同学作弊,气得满脸通红,狠狠地批评了他,可是课后又找陈全同学补课,直到陈全弄懂了课文的内容为止。

杨老师是我们的好老师,我们尊敬她,热爱她。

这篇作文有内容空泛、材料零散的毛病,但是,主要的毛病是没有紧扣题意,不符合题目的要求。“我和我的老师”这个题目,要求作者通过“我”和“我的老师”之间的相互关系,写出人民教师平凡的事迹,歌颂人民教师高尚的品德,或者表现师生之间真挚的情感。上面这篇作文只写了老师,没有写“我”,更没有写“我”和“我的老师”之间的关系,所以不算切题。

作文课上,或者考场上,有的同学一见作文题便匆匆忙忙拿起笔就写。由于事先没有经过仔细审题,写起来非常吃力,想一点写一点,像挤牙膏似的,这样写出的文章就很难符合题目的要求,有时写了很长一篇,才发现写跑了题,于是不得不从头写起,结果事倍功半,欲速不达,作文也得不到好成绩。

那么,怎样审题呢?

一、审清对象。

当老师出题以后,先不要急于下笔,应该先仔细地看看题目,确切理解题目的要求。是写人,还是记事;是写景,还是状物;是日记,还是书信;是实用文,还是想象文„„这些弄清楚了,作文就有了基本的方向。有的题目很明显,写人记事,一看就知道。如《我的妈妈》、《我尊敬的老师》,一看就知道是写人的。又如《一件难忘的事》、《发生在暑假中的一件事》,一看就知道是写事的。再如《美丽的小河》,一看就知道是写景的。《可爱的小狗》,一看就知道是状物的。《一封倡议书》,属于应用文,《我在2000年》,属于想象文。但是,有些题目,如《冬天的早晨》,既可以写景,也可以记事;《上学路上》,既可以写上学路上发生的事,就是以记事为主,也可以写通过发生的事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那就是以写人为主了。

请看顾忆恩小朋友写的《书伴我成长》一文: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我还没上学以前,我每天缠着妈妈讲《365夜》里的故事。因为只有这些故事,才使我懂得更多的知识。上学后,我会翻出书橱里的书自己看。有趣的故事可把我迷住了,不论外国的,中国的,我都爱看,整天钻在书堆里。当然罗,“书呆子”的绰号自然就落在我的身上。

我在亲戚中最小,在大家的眼里我是个小不点,但有一件事使他们改变了对我的看法:我并不小,还挺“大”呢! 那天,亲戚们都聚在一起说说笑笑,一阵濛濛细雨,打断了我们的话语。无意中,我和表哥同时发现屋檐下垂下来的几串鲜花:娇嫩的花瓣红中带白,色彩艳丽,花瓣丛中陪衬着许多嫩绿的叶子,绿叶和花瓣上垂着无数珍珠般的水珠,晶莹透亮,微动欲滴。啊!真美啊!表哥也神情激动,哟,他也被迷住了。表哥思索了一会儿,讲道:“飞花入檐数枝香。”表哥想不出第二句,故意考我。我望着这美丽的花朵,想到书中讲过诗句可以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我回答道:“朱唇玉肤纤裙绿。”表哥微微一惊,看得出这是他没有预料到的。亲戚们都夸我说得好。在他们眼里,以前的我是无知、幼稚的。现在,我还真有点“一鸣惊人”呢!我真要感谢那些伴我成长的书。

读书不仅给了我许多文学知识,还使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记得有一次数学考试,由于计算错误错了两道计算题。一下子,我就觉得一切都没劲,坐在座位上发呆。正巧,数学老师因为有事叫我去批考卷。我带上了笔,来到办公室门口喊了声“报告!”没有回音。我推开门一看,办公室里空荡荡的一个人也没有,我拿出第一张考卷认真地批起来。当我批到自己的一张时,心“嘣嘣”地乱跳,是批对呢?还是批错?要是批错了,那分数一定很低,要是批对了„„我最后决定就批对,就这一次,反正没有人看见。我刚想批,手却不自觉地抖起来。这时,有一个人跑进了办公室,我一看,原来是数学老师的女儿,才读一年级。她一看见我便说:“姐姐,你批考卷够辛苦的了,给我讲个故事吧!”说完,便塞给我一本书,我接过书一看题目是《诚实》。我一惊,连忙讲了这个故事,我也不知怎么的,慌得讲错了好几处,故事好不容易讲完了。“这个故事,是不是讲因为小羊诚实了,所以羊妈妈原谅了它。是吗?”“是的,我们都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我含含糊糊地回答道。“那我要把这个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让他们都做诚实的孩子。”说完,她便一跳一蹦地走了。我接着又拿起这张考卷,批了两个叉,在分数一格写了87分。写完后,觉得轻松多了,懂得了什么是诚实,多亏了这本书,才使我没做错事。

是啊,是书在伴我成长,我要读更多的书,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做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去建设我们美丽的祖国。 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书,因为书是人们实践的总结。本文开头引用高尔基的话直接点题,并引起下文。作者选材恰当,剪裁合适。文章中记叙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略写,说明了书给人以知识的作用;第二件事是详写,其中包括心理活动的描述,突出了书对人们道德品行修养的作用。文章自始至终扣紧“我”和“书”的关系,以及“书”如何帮助“我”成长。

二、审明范围。

审题时,我们还要明确题目对作者所选材料在时间、空间、数量、对象及内容上有哪些限制。如果搞不清楚这些范围,忽视了题目对某方面的限制,作文时就很容易走题。比如,《暑假生活片断》,限制了选材的范围——暑假生活;《我的好朋友》,点明了记叙的对象——好朋友;《快乐的星期天》,规定了选材的时间——星期天;《游香山》,规定了选材的地点——香山;《记小学生活中的一件事》,限制了数量——一件事,不能写两件或三件事。

对于复杂的作文题目,要学会从语法结构上进行分析。比如《我所经历过的一段有意义的生活》,这个题目比较复杂,它包括四个方面的要求:

①文章内容应以“我”为主;

②要求写“所经历过的”一段生活,不能单纯写感想;

③要求写“一段生活”,不能只写一天或一件事;

④要求写的这段生活应当是有意义的,而不是一般的、平淡的。

审明作文范围,还包括用哪一种文体来写比较合适。比如,《要做一个讲文明礼貌的好学生》,这个题目要求写成论说文,讲清楚为什么要讲文明礼貌;《我所见到的新风尚》,要求写一篇记叙文,具体描写在社会上或者在学校里自己亲眼看见的新风尚;《怎样养兔》,要求写一篇说明文,告诉养兔的一般常识;《启事和便条》,要求写一篇应用文,介绍启事和便条的重要性和写法。

请看吴铭小同学写的《我心目中的妈妈》一文:

啊!亲爱的妈妈,您生我,养我,哺育我,您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我最亲爱的人。可近年来我对您有了意见,您一定不理解,也许会伤心,可我说的都是实话呀!

自记事起,我就知道妈妈您的不幸——有两个女儿,而妹妹却是个痴呆。您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了我的身上,我成了您的“掌上明珠”。

记得我6岁那年,您带我到黄山游玩。我看见许多和我同龄的小朋友,都是自己梳小辫,心里羡慕极了,便轻声对您

篇二:抗洪救灾文章的标题如何定义
怎样写作文

怎样写作文

何丽华

(一)怎样审题(11篇)

第一篇:如何审题

题目是文章的材料和中心思想最精炼的概括,是文章的“眉目”是文章的“眼睛”。仔细分析和反复考究题目文字是写好作文的先决条件。审题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文章中心思想的确立,材料的选择,将影响全篇内容是否符合题目要求,决定着构思能否按正确的方向展开。审准了题意,文章才会切题;否则,就会偏题,甚至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所以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应掌握这几方面的知识能力:

一、审清题目蕴涵的主题。题目是一篇文章的名字,主题是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它们之间既不相同,但又有一定的关系。 如《上学路上》、《我的爸爸》、《集市见闻》„„从题目上看不出表达什么中心。《助人为乐的x x x》、《秋景》、《一堂有意义的课》„„从题目上明显可以看出要表达什么中心。像《园丁》、《温暖》、《镜子》„„题目中则含蓄地表明主题或象征意义。

二、审清要求写作的内容。审题时要弄清,记人写什么人,用几件事写人;写事写什么性质,有意义的、有趣的、还是内疚的、接受教训的„„写什么限制条件下的事。如《校园见闻》、《我的老师》、《不平常的星期天》、《欢乐的“六一”节》„„

三、审清要求取材的范围。要从题目上理解取材的时间范围如《上学路上》,空间范围如《校园见闻》,数量范围如《一堂有意义的课》,关系范围如《我的老师》

四、审清写作的重点。要从题目上揣摩重点。如《老师笑了》,中点在笑,老师为什么笑?《这件事我做对了》重点在“做对”在什么地方?为什么是“做对了”?对一些范围广泛的半命题作文,我们要选择自己能写的内容,再把题目补充完整。

五、审清要求所用的人称。不少题目对人称有明确的要求,千万不要混淆,对一些没有人称要求的作文题,就要从内容上判断采用哪种人称。如《一件使我感动的事》就只能用第三人称“他”;《给xx的一封信》就要用第二人称“你”或“您”了。而像《一件有意义的事》就可以用第一人称“我”也可以用第三人称“他”。

六、审清题目要求的体裁。即要审清是写景状物,还是写人,记事?

第二篇:快速审题的四种方法

1.审清“标志”,确定文章体裁。

审题首先是确定文章体裁,一般情况下,每种体裁的文章,都有它自身的“标志”,抓住了显现体裁“标志”的关键词语,就可以确定所给题目属于哪种体裁,应写成什么体裁的文章。

记叙文的“标志”常见的有“回忆”、“记„„”、“„„的事”、“„„的生活”、“„„的人”等。如《回忆我的母亲》、《记我的同桌》、《一件有教益的事》、《我的中学生活》、《值的赞美的人》。

说明文的“标志”主要有“介绍„„”、“„„的自白”、“„„的话”、“„„的制作方法”等。如《介绍一本工具书》、《蜜蜂的自白》、《秋天话菊花》、《西红柿酱的制作方法》。

议论文的“标志”主要有“说”、“议”、“谈”、“论”、“评”、“辨”、“驳”、“从„„谈起”、“从„„说开去”、“由„„想到的”、“„„的启示”、“读„„有感”等。如《说谦虚》、《谈骨气》、《“友邦惊诧”论》、《读〈荔枝蜜〉有感》、《由“愚公移山”想到的》。

2.审清题目要求,确定文章范围。

审题不仅要确定文章的体裁,还要确定题目所划定的范围。在题目所给的范围内选材,才能使文章内容切题,重点突出。这种审题方法既适用于记叙文,也适用于说明文。

以记叙文为例,记叙文的题目范围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写人记事。题目划定的范围不同,选材的侧重点就不同。

写人的记叙文要侧重于人物形象的描绘,要着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道德情操,性格特征等,并适当地运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穿插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来刻画人物。如《我的老师》、《妈妈》、《我尊敬的一个人》、《英雄》等题目都可以写成写人的记叙文。

记事的记叙文要扣住记叙的要素来写,把记叙的诸要素交待清楚,把事件的脉络及发展过程叙述明白,使读者有个清晰完整鲜明的印象。如《童年拾趣》、《挫折》、《难忘的一节语文课》、《成功的喜悦》等题目都可以写成记事的记叙文。

3.审清题目“题眼”,确定文章重点。

审题还要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来确定文章的重点,而确定文章重点的关键就是抓住题目的“题眼”,“题眼”是题目的灵魂,是题目的核心,把握住了“题眼”,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重点。如《我钦佩的一个人》与《我喜欢的一个人》,二者的内容虽都侧重于写人,但“题眼”不同,就决定了选材重点不同。前者的“题眼”是“钦佩”,后者的“题眼”是“喜欢”,两篇文章的重点分别为“钦佩”、“喜欢”,两篇文章的选材也要从“钦佩”和“喜欢”入手。

如何抓“题眼”呢?

一般说来,题目是主谓句,“题眼”往往在谓语或谓语中心词上。如《我赞成这件事》,“题眼”是“赞成”,重点就要扣住“赞成”来写,文章也要围绕着“赞成”展开。

如果题目是动宾短语,“题眼”往往在动词上。如《过生日》,“题眼”是“过”,文章就要写清“生日”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或气氛中“过”的,是怎样“过”的。

如果题目是偏正短语,“题眼”往往是定语或状语。如《课余生活》,“题眼”是“课余”,要写出课堂学习生活之外还有

哪些生活及这些生活带来的乐趣。

4.审清题目因素,确定文章内容。

有些题目所给因素较少,表意也比较概括宽泛,有的甚至抽象朦胧,这就给审题增加了难度。这类题目常常是由一个词构成,学生遇到此类题目往往无从下手。对于这类题目,只要审清已知因素,并在已知因素上增加相关连的新的因素,就能准确地确定文章的写作内容,题旨就能清楚地显现出来,审题的困难就会迎刃而解了。如《成功》这个题目的已知因素只有一个,即“成功”,意思比较概括笼统,如果在“成功”这个因素上增加几个相关因素“谁成功了”,“什么事成功了”、“怎样成功了”,文章的写作内容就具体了。同样《笑容》、《失败》、《过错》、《忏悔》、《欢乐》、《渴望》等题目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审题。

第三篇:你会审题吗

怎样审题呢?可从三方面入手。

一、看题目,定内容

审题时,先找出题目的中心词,再细细体会这个中心词和题目中其他词的含义。比如《值得回忆的一件事》这个题目,中心词是“事”。根据这个中心词,我们可以确定文章的内容是记事。题目中“值得”“回忆”两个词说明所记的事是有意义的,发生的时间是比较久远的;“一件”表示只能写一件事,不能写几件事。

【抗洪救灾文章的标题如何定义】

有些题目,初看好像差不多,但只要找出每个题目中的关键词,也就是找出“题眼”进行比较,就会发现每个题目的要求是有区别的。比如《辛勤的老师》《学生的知心人》《我的启蒙老师》三个题目,都写学校的老师,但是写的重点却不尽相同。第一个题目的题眼是“辛勤”,重点是写老师怎样含辛茹苦地工作。第二个题目的题眼是“知心”,重点是写老师怎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第三个题目的题眼是“启蒙”,重点是写第一位引导“我”走向知识宝库的老师。再比如《好同桌》《好同学》《好伙伴》三个题目,“同桌”指同桌学习的同学;“同学”包括学校内任何一个同学;“伙伴”比“同桌”和“同学”的范围大得多,不仅指同桌、同学,还可指邻居、相隔很远的好朋友,甚至还可以是小猫、小狗等小动物。找出题眼,才能弄清记叙对象、题材范围,写出切合题意的文章。

二、看题目,定人称

一般说来,写自己的事用第一人称,如《我的一天》《我爱红领巾》《我的梦》;写别人的事用第三人称,如《爸爸的童年》《他进步了》《好队员》。还有一些题目,用什么人称可以自由选择,如《在困难面前》《夏夜》《在抗洪救灾活动中》,主要看内容是写自已还是写别人的事。

三、看题目,定体裁

一般说来,《记XXX》《一个XX的人》《XXX的事》这一类题目要求写成记叙文;《日记一则》《给XXX的信》《读》这一类题目,则要求写成日记、书信、读书笔记等。

第四篇:审题的方法

下面介绍一些具体的审题方法,供大家在学习时参考。

1、总体认知法

这是审题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技法,这种方法要求对题目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的含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都要认真地推敲、揣磨、辨析、然后综合起来,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的题目。

在题目中的每个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都有其特定的意义,因此,在审题时要弄清词语的具体含义及其与其他词语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父辈”这个题目就是写与父亲一个辈份的人,而且父辈不是一个人,而是代表一批人,如果弄不清父辈这个词的含义,那作文就走题了。再如“我班最近发生的一件新鲜事”这个句子的宾语告诉我们作文要写的是一件“事”,是什么样的事呢?不是平常的小事,也不是一般的好事,而是“新鲜”事。这种新鲜事不是许多件,是“一件”事,而且不是过去发生的,是“最近”发生的。同时,“我班”又对事情发生的空间进行了限制,在作这个题目时忽略了哪一个词都容易造成文不对题,所以审题要全面地进行分析。

2、捕捉题眼法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题目有“题眼。所谓“题眼”就是作文题目的关键之处。审题抓住了题眼,就抓住了题目的核心与重点。在大多数情况下,题眼往往是由题目中的定语或状语来充当的,如“我们的新班长”,“新”是题眼,但是有时也有中心词作题眼的,如“妈妈笑了”中“笑”是题眼,在进行写作时,要根据具体语言环境来捕捉题眼。

3、题意引申法

有些作文题目的词语除了具有表面意义之外,还具有某种象征含义,对于这类文题要仔细寻找其字面意义的背后隐含的某种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这类题目往往是以某种自然景物作为题目,如《路》、《小草》、《雪花》、《春天》、《牵牛花》、《落叶》等,这类自然景物往往与人的某种主观感觉相契合,形成某种对应关系,如宋·周敦颐的《爱莲说》中用“莲”象征君子的庄重正直、冰清玉洁、自尊自爱的品格。

此外,还可以采用作文给定的提示标记进行审题,即所谓标记法或采用求异的思维进行审题,即所谓化凡出新法等,总之审题的方法很多,在写作实践过程中要注意依据写作的内容与表达思想等需要,恰当地选用合适的方法,以写出优秀的作品来。

第五篇:谈谈小学作文的审题问题

请看下面作文课堂教学片段(五年制语文第六册第二单元作文):

师:这节作文课我们写的题目是《一件小事》,请大家思考,写作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甲学生:这篇文章是要求写“事”的,不是写人或写景的。

乙学生:只能写“一件事”,不能写几件事。

丙学生:这件事还必须非常“小”。

师(边点头赞许边板书写事一件小):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这些要求自行拟稿„„

一节课下来,笔者发现有一半左右的学生写的作文小事不“小”,且有的没有把一件事写完整,有的写成了两件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教师指导学生审题时出现了“盲点”:如怎样的事才算“一件”?什么样的事才算“小事”?这些问题对于刚涉足作文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决不能忽略!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以学写记叙文为主”,而记叙文中又以叙事为核心。纵观现行的五、六年制语文课本,叙事系列基本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一件小事,一件趣事,一件难忘的事,一件新鲜事,一件有意义的事。笔者从事小学作文教学及研究近二十年,感到好些老师在指导学生审题方面存在着一些“盲区”:对诸如“小”、“趣”、“难忘”、“新鲜”、“有意义”、“一件”等问题或视而不见或避而不谈,也许是以为这些问题太微不足道,忽视了;也许是心中无数、把握不准。其实,这些词语是题目的眼睛,有人称之为“题眼”,如果成了“盲点”,势必会使学生形成“盲眼”现象──看不到或抓不住“题眼”,把握不住写作重点。下面就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审题“盲点”问题作必要的透视,与同行商榷,权作抛砖引玉吧。

透视之一、什么样的事情才算是“小事”

笔者认为,所谓“小事”,一般来说应具有以下内涵:一是事情发生的时间短暂,二是活动范围相对狭小,三是涉及的人物较少,四是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较为简单,五是事情本身对别人或社会不造成较大影响。(当然,也有在短时间、小范围内做大事的,但对于小学生习作来说,那只能算作特殊情况了。)比如,有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放学后,我冒着蒙蒙细雨回家,路上看到一位衣着褴褛的老人吃力地拉着煤车上坡,帮助推吧,又怕别的同学看到以为这人是我的爷爷;不帮助推吧,良心上又过意不去。

正在这思想一闪念间,一位低年级的小朋友飞快地从我身边跑过去,推着煤车过了坡,我不禁深深懊悔„„这件事发生在“一闪念间”,活动范围只是一个斜坡,涉及的人物有老人、小朋友和我,着笔较多的只是“我”一人,事情十分简单,对他人没有造成任何不良后果,甚至连一点影响都没有,可见这确实是“一件小事”。而另一位同学写了在动物园里,一位游客向东北虎乱扔食品,导致东北虎中毒生病的事。这就不能说是“小事”了,我国重点保护动物东北虎竟然中毒生病,谁也不能说这是一件小事!

透视之二、什么样的事情才算是“趣事”

“趣事”的“趣”指的是“趣味”。由此可见,仅仅有“趣”不行,还得有“味”。文中的人物做着开心,读者看了也开心,这就是“趣”;“味”则是指文章的思想内涵。真正的趣事要让读者捧腹之后留有余味,值得品味、回味。纯粹的寻开心不能算是“趣事”。比如,一位同学写了他爸爸下班归来,已经疲惫不堪,躺在沙发上就睡着了,他灵机一动,用鸡毛挠爸爸的耳朵和鼻孔,使他爸爸一会儿打哈欠,一会儿打喷嚏,还不停地抓耳挠腮„„最后摔了个“狗吃屎”,真是洋相百出,文章最后点题:这多么有趣啊!我们说,这样的文章就不能算是“趣事”,首先,文中的人物有两个──父与子,儿子闲来无聊,拿老子寻开心,感到“有趣”;老子呢,工作之余,本想好好休息一会,但被儿子搞得“洋相百出”,不难想象,一定非常恼火,哪里还有半点“趣”味?就是读者看了,也只会感到这孩子不懂事,在搞恶作剧。而另一位同学写道:“六一”儿童节那天,学校举行游艺活动,其中的一项活动是“贴鼻子”:老师在黑板上画着一个胖乎乎的小朋友,可就是没有鼻子,让学生蒙上眼睛轮流上去贴鼻子。游戏开始了,有的把鼻子贴到了脑袋顶上,有的把鼻子贴到了肚脐眼上,更有甚者,竟然把鼻子贴到了大腿上„„把小观众们笑得前仰后合。该班长李想出场了,只见他跟地质测量工作者似的,东瞅瞅,西瞧瞧,左比比,右量量,然后才蒙上眼睛不慌不忙地走近黑板,把鼻子贴到了准确的位置上。调皮鬼张余向他讨教其中的奥妙,李想说:“天机不可泄露„„”贴鼻子这件事不光对小学生来说是有趣的,就连成人做起来也兴趣盎然,这是“趣”;班长贴鼻子的奥妙是什么?一句“天机不可泄露”显得余味无穷,值得玩味,这是“味”。

透视之三、什么样的事情才算是“难忘的事”

首先,我们必须弄清“难忘”有两层意义,其一,经久不忘;其二,想忘也忘不了。一般来说,在人生的道路上,那些对自己的成长起较大促进作用的事情都是难忘的,它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指触及肉体的,如挨打、挨饿、挨冻等;二指触及灵魂的,如得到特别的荣誉、受到严厉的批评、感到无比的愧疚等。这些事情由于触及到肉体和灵魂,往往经久不忘。而其中有些事情又是想忘也忘不了的,比如,做了某些不光彩的事又偏偏被人发现了,一想起来就令人感到尴尬,想忘掉这件事,但总是忘不了,它时时催人警醒,叫人发愤,促人成长。比如,有一篇作文是这样写的:那是十年前发生的事了。一个炎热的夏天,我在小伙伴的怂恿下,心情紧张地来到王大爷家的瓜地偷西瓜。大家爬出小沟,溜进瓜地,就着星光摸索起来。突然,我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一个趔趄,差点儿跌倒,我吓得刚想跑,听到铁牛说:“笨蛋,那是西瓜!”我一摸,光溜溜的,果然是个大西瓜,我想把它摘下来,可那瓜藤十分坚韧,我只好趴下来,撅着屁股,低着头,伸嘴去咬。我的目光无意间向瓜棚一瞟,只见一个黑影箭一般直冲过来,“妈呀”,我尖叫一声,撒腿就跑,失足摔在地边的小沟里,一阵钻心的疼痛和无边的恐惧笼罩了我,狗叫声、人喊声渐渐遥远了„„醒来的时候,我已经躺在医院里,映入眼帘的是王大爷那张慈祥的饱经风霜的脸,医生们正在忙着为我打针、敷药、缝伤口。付款处,我听到王大爷小声问“多少钱?”“三十五块八。”接着就听到数钱、开票的声音,顿时,无比的羞愧、难过和悔恨一齐涌满心头,我的眼睛模糊了„„这篇文章写了一个夏夜发生的事:天气炎热忘不了,第一次结伙偷西瓜忘不了,被狗咬伤住院忘不了,王大爷不但不怪反而为我付医药费忘不了„„一切都紧扣题目,而这件事已经过去十年了还历历在目,可见确实是件“难忘”的事。

透视之四、什么样的事情才算是“有意义的事”

对自己有帮助、对他人有好处、对社会有贡献的事情都是“有意义”的。一、“对自己有帮助”,凡是有关学习知识、本领,提高自身素质的事都是有意义的,如学习文化知识,参加体育锻炼,进行诸如烧饭、做菜、钉纽扣等劳动训练,学习骑车、下棋、维修技能技巧等等。二、“对他人有好处”,凡是在别人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的事都是有意义的,比如给成绩差的同学补课,帮孤寡老人打扫卫生,为新来的老师出主意、想办法管理好班级等等。三、“对社会有贡献”,凡是宣传

党的方针政策、参加社会公益劳动、为灾区募捐、支持“希望工程”、开展“学雷锋”“雏鹰行动”活动、勇于和坏人坏事作斗争等也都是有意义的。一句话,做好事往往都是有意义的。而那些纯粹描写坏人坏事或从中受到教育的事情(比如上文讲到的“偷西瓜被狗咬”)一般来说不能算作有意义的。

透视之五、什么样的事情才算是“新鲜事”

这里的“新鲜”具有以下内涵:一是所选材料是自己亲身经历或亲眼所见,别人是不清楚的;二是所选材料能紧随时代脉膊,反映时代足音的;三是所选材料是别人没写过或很少写的。如写《活雷锋》一文,如果选择“帮老爷爷推车、送小朋友回家、拾到巨款交还失主”等材料,虽说也可以,但这些材料太老、太滥,没有新意。一位同学写了“舅舅和贫困户结成了亲戚后是怎样想方设法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事情,这个材料就显得新颖、独特,很能体现时代气息。

透视之六、什么样的事情才算是“一件事”

小学阶段的作文主要要求学生叙述“一件”事情。这里的“一”首先可以解释为“数目”,表示只有一,而不是二;其次也含有“整个、完整”的意思。那么,怎样来界定“一件”事呢?有两种方法:

一、狭义界定法。指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相对集中,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联系简单、紧凑而直接。比如,小明坐在公共汽车上,看到一位老大娘没有座位,主动让座,受到大家称赞。这一件事中,“大娘没有座位”是起因,“让座”是经过,“受到称赞”是结果,事情虽然短小、简单,但非常完整。小学生的习作大多如此。

二、广义界定法。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比较分散,或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联系比较复杂,事情本身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小事情,它们之间互为因果,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总体看来仍属于一件事情。这种类型多见于文学作品。比如,六年制小语课本第十册中的《赤壁之战》和《跳水》两篇课文,“赤壁之战”讲的是东汉末年发生在曹操和孙权之间的一次战役,历时几近一年,人物几十万,地点遍及大江南北,场面恢宏,气势磅礴,但全文按照“战役起因、战前准备、战役经过、战役结果”的发展顺序叙述,因此,不论是从“整体”上看,还是从“数目”上看,这只能算是“一件”。再看《跳水》,文中写“水手逗猴子,猴子放肆起来”是事情的起因,“猴子逗孩子,孩子在追猴子过程中遇到危险”是事情的经过,“船长命令孩子跳水,孩子转危为安”是事情的结果,总的看来这是“一件”完整的事情。但这件事情本身又可以分解,比如,事情的起因部分本身也可以看作一件事:因为环游了世界在返航途中,又是一个风平浪静的天气,水手们没有工作负担,心情比较愉快,这是水手逗猴子的起因;水手逗猴子取乐,这是经过;猴子放肆起来,这是逗猴子的结果。事情的经过部分也可以看作一件事:猴子戏弄孩子是起因,孩子追猴子是经过,孩子遇到危险是结果。事情结果部分依然可以看作一件事:孩子遇险是起因,船长命令孩子跳水是经过,孩子跳水脱险是结果。

总之,不论狭义的还是广义的,只要围绕一个主题,事情本身有明显的因果联系,结构比较完整的都可以算作“一件事”。 第六篇:学会审题

切题,这是衡量一篇命题作文的起码标准。如果题目没有看准,或者题意理解不透,写出的作文就会偏离题意,甚至文不对题。 有个同学在《我和我的老师》一文中这样写:

我们的老师姓杨,50多岁,花白头发,满脸皱纹,戴一副黑边眼镜。她态度特别和蔼,从来不发脾气,工作非常认真负责,常常备课到深夜。

有一次,我们班到长城春游,杨老师身体有病,可是为了让我们玩得高兴,她带病参加了这次春游,使同学们很受感动。 杨老师对同学既严格要求又热情关怀。记得期中语文考试的时侯,杨老师看见陈全同学作弊,气得满脸通红,狠狠地批评了他,可是课后又找陈全同学补课,直到陈全弄懂了课文的内容为止。

杨老师是我们的好老师,我们尊敬她,热爱她。

这篇作文有内容空泛、材料零散的毛病,但是,主要的毛病是没有紧扣题意,不符合题目的要求。“我和我的老师”这个题目,要求作者通过“我”和“我的老师”之间的相互关系,写出人民教师平凡的事迹,歌颂人民教师高尚的品德,或者表现师生之间真挚的情感。上面这篇作文只写了老师,没有写“我”,更没有写“我”和“我的老师”之间的关系,所以不算切题。

作文课上,或者考场上,有的同学一见作文题便匆匆忙忙拿起笔就写。由于事先没有经过仔细审题,写起来非常吃力,想一点写一点,像挤牙膏似的,这样写出的文章就很难符合题目的要求,有时写了很长一篇,才发现写跑了题,于是不得不从头写起,结果事倍功半,欲速不达,作文也得不到好成绩。

那么,怎样审题呢?

一、审清对象。

当老师出题以后,先不要急于下笔,应该先仔细地看看题目,确切理解题目的要求。是写人,还是记事;是写景,还是状物;是日记,还是书信;是实用文,还是想象文„„这些弄清楚了,作文就有了基本的方向。有的题目很明显,写人记事,一看就知道。如《我的妈妈》、《我尊敬的老师》,一看就知道是写人的。又如《一件难忘的事》、《发生在暑假中的一件事》,一看就知道是写事的。再如《美丽的小河》,一看就知道是写景的。《可爱的小狗》,一看就知道是状物的。《一封倡议书》,属于应用文,《我在2000年》,属于想象文。但是,有些题目,如《冬天的早晨》,既可以写景,也可以记事;《上学路上》,既可以写上学路上发生的事,就是以记事为主,也可以写通过发生的事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那就是以写人为主了。

请看顾忆恩小朋友写的《书伴我成长》一文: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我还没上学以前,我每天缠着妈妈讲《365夜》里的故事。因为只有这些故事,才使我懂得更多的知识。上学后,我会翻出书橱里的书自己看。有趣的故事可把我迷住了,不论外国的,中国的,我都爱看,整天钻在书堆里。当然罗,“书呆子”的绰号自然就落在我的身上。

我在亲戚中最小,在大家的眼里我是个小不点,但有一件事使他们改变了对我的看法:我并不小,还挺“大”呢!

那天,亲戚们都聚在一起说说笑笑,一阵濛濛细雨,打断了我们的话语。无意中,我和表哥同时发现屋檐下垂下来的几串鲜花:娇嫩的花瓣红中带白,色彩艳丽,花瓣丛中陪衬着许多嫩绿的叶子,绿叶和花瓣上垂着无数珍珠般的水珠,晶莹透亮,微动欲滴。啊!真美啊!表哥也神情激动,哟,他也被迷住了。表哥思索了一会儿,讲道:“飞花入檐数枝香。”表哥想不出第二句,故意考我。我望着这美丽的花朵,想到书中讲过诗句可以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我回答道:“朱唇玉肤纤裙绿。”表哥微微一惊,看得出这是他没有预料到的。亲戚们都夸我说得好。在他们眼里,以前的我是无知、幼稚的。现在,我还真有点“一鸣惊人”呢!我真要感谢那些伴我成长的书。

读书不仅给了我许多文学知识,还使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记得有一次数学考试,由于计算错误错了两道计算题。一下子,我就觉得一切都没劲,坐在座位上发呆。正巧,数学老师因为有事叫我去批考卷。我带上了笔,来到办公室门口喊了声“报告!”没有回音。我推开门一看,办公室里空荡荡的一个人也没有,我拿出第一张考卷认真地批起来。当我批到自己的一张时,心“嘣嘣”地乱跳,是批对呢?还是批错?要是批错了,那分数一定很低,要是批对了„„我最后决定就批对,就这一次,反正没有人看见。我刚想批,手却不自觉地抖起来。这时,有一个人跑进了办公室,我一看,原来是数学老师的女儿,才读一年级。她一看见我便说:“姐姐,你批考卷够辛苦的了,给我讲个故事吧!”说完,便塞给我一本书,我接过书一看题目是《诚实》。我一惊,连忙讲了这个故事,我也不知怎么的,慌得讲错了好几处,故事好不容易讲完了。“这个故事,是不是讲因为小羊诚实了,所以羊妈妈原谅了它。是吗?”“是的,我们都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我含含糊糊地回答道。“那我要把这个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让他们都做诚实的孩子。”说完,她便一跳一蹦地走了。我接着又拿起这张考卷,批了两个叉,在分数一格写了87分。写完后,觉得轻松多了,懂得了什么是诚实,多亏了这本书,才使我没做错事。

是啊,是书在伴我成长,我要读更多的书,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做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去建设我们美丽的祖国。

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书,因为书是人们实践的总结。本文开头引用高尔基的话直接点题,并引起下文。作者选材恰当,剪裁合适。文章中记叙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略写,说明了书给人以知识的作用;第二件事是详写,其中包括心理活动的描述,突出了书对人们道德品行修养的作用。文章自始至终扣紧“我”和“书”的关系,以及“书”如何帮助“我”成长。

二、审明范围。

审题时,我们还要明确题目对作者所选材料在时间、空间、数量、对象及内容上有哪些限制。如果搞不清楚这些范围,忽视了题目对某方面的限制,作文时就很容易走题。比如,《暑假生活片断》,限制了选材的范围——暑假生活;《我的好朋友》,点明了记叙的对象——好朋友;《快乐的星期天》,规定了选材的时间——星期天;《游香山》,规定了选材的地点——香山;《记小学生活中的一件事》,限制了数量——一件事,不能写两件或三件事。

对于复杂的作文题目,要学会从语法结构上进行分析。比如《我所经历过的一段有意义的生活》,这个题目比较复杂,它包括四个方面的要求:

①文章内容应以“我”为主;

②要求写“所经历过的”一段生活,不能单纯写感想;

③要求写“一段生活”,不能只写一天或一件事;

④要求写的这段生活应当是有意义的,而不是一般的、平淡的。

审明作文范围,还包括用哪一种文体来写比较合适。比如,《要做一个讲文明礼貌的好学生》,这个题目要求写成论说文,讲清楚为什么要讲文明礼貌;《我所见到的新风尚》,要求写一篇记叙文,具体描写在社会上或者在学校里自己亲眼看见的新风尚;《怎样养兔》,要求写一篇说明文,告诉养兔的一般常识;《启事和便条》,要求写一篇应用文,介绍启事和便条的重要性和写法。

请看吴铭小同学写的《我心目中的妈妈》一文:

啊!亲爱的妈妈,您生我,养我,哺育我,您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我最亲爱的人。可近年来我对您有了意见,您一定不理解,也许会伤心,可我说的都是实话呀!

自记事起,我就知道妈妈您的不幸——有两个女儿,而妹妹却是个痴呆。您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了我的身上,我成了您的“掌上明珠”。

记得我6岁那年,您带我到黄山游玩。我看见许多和我同龄的小朋友,都是自己梳小辫,心里羡慕极了,便轻声对您说:“妈妈,我自己试着梳小辫好吗?”可您却奇怪地看着我:“你怎么会扎小辫呢?还是妈妈替你梳,妈妈梳得又快又漂亮。”妈妈呀,尽管当时我对您笑了,可心里十分不高兴,我总想自己会梳头多好,即使梳得不漂亮,也是高兴的。

妈妈,每当看见您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到家中时,女儿我心里难受极了。我下决心,自己的事自己做,决不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个星期天,写完作业,我有些渴,拿起杯子准备倒水。“别倒!”一声呼叫把我吓了一跳。您几步走到我身旁,拿起暖水瓶,边往杯里倒水边说:“不行,不行,要烫着手的。你安心学习吧,我来给你倒。”我无可奈何地坐下来。唉!六年级了,还不能自己倒水喝。这和“小皇帝”有什么两样呢!

那次班级举行“钉钮扣”比赛,我好不容易把线结打好,却见别的同学已经把钮扣钉上了。我一着急,扎破了手。顿时,鲜血直流,好痛哟!我忍不住哭了起来。从此,“小公主”、“娇小姐”的外号便在同学中传开了。我的自尊心受到了挫伤——妈妈呀,那时,我好恨您呀!

妈妈,亲爱的妈妈,您疼我,爱我,女儿领情,但我并不满意,我觉得我俩之间似乎存在一条沟。您只是让我钻题海,啃书本,不让我做事,不让我劳动,更不让我玩耍,简直要把我变成一个机器人了。我想:如果您能让我甩掉“小公主”、“娇小姐”这些不光彩的绰号,那您就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妈妈了!

这篇作文题目要求从“我”的角度、“我”的“心目”中来写“妈妈”。吴铭同学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从亲身经历出发,把妈妈对自己的疼爱和自己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写得恰到好处。同时也把自已渴望独立,渴望学会一些生活本领,渴望甩掉不光彩的

篇三:抗洪救灾文章的标题如何定义
2015抗洪救灾工作情况汇报

文章标题:抗洪救灾工作情况汇报一、当前灾情:6月下旬以来,持续的暴雨对我市农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畜禽养殖业的损失叫大。截止7月2日下午四时,全市累计倒塌畜禽圈舍2558间,面积达12980平方米,其中猪圈739间,面积962平方米,规模禽舍41栋,面积6211平方米,死亡猪169头,家禽7120只,羊27只,直接经济损失48.2万元。受灾情况最严重的是西团、白驹等,西团镇倒塌猪圈365间,肉鸡钢架大棚4栋,死亡家禽2910只,生猪4头,雷击死亡生猪1头,直接经济损失5.7万元;白驹镇死亡家禽4000多只,直接损失7.5万元。二、抗灾措施1、市抗洪救灾指挥部立即召开紧急会议。7月1日上午7点,市抗洪救灾指挥部在水利局召开了紧急会议,市长王荣亲自主持会议,全面部署了抗洪救灾的主要工作措施,要求各镇、各部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入临战状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力抓好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保障人畜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2、市动防指迅速进行部署落实。市抗洪救灾指挥紧急会议后,市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在8∶30召开紧急会议,进行分工布置落实,并下发了大动防指[2015]8号“关于加强抗洪救灾的紧急通知”,及时落实任务措施。3、全面加强抗洪救灾的救治工作。市动防指立即组织两个抗洪救灾技术指导小组奔赴灾区,帮助广大受灾畜禽养殖户开展抗灾自救,并推广简易大棚养殖、疾病防治等技术,提高群众抗灾自救能力。4、加强消毒工作。市动防已对受灾较重的养殖户发放部分消毒药,各地也正积极组织人员开展灾后消毒灭源工作。《抗洪救灾工作情况汇报》来源于范文搜网,欢迎阅读抗洪救灾工作情况汇报。

篇四:抗洪救灾文章的标题如何定义
2016年县抗洪救灾汇报材料

文章标题:2016年县抗洪救灾汇报材料

面对五十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干群同心,军民联手,不畏艰难,团结奋战,扎实有效地开展了抗洪救灾。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雨情汛情灾情

今年我县雨情汛情灾情呈现出三个特点:

一是降雨强。6月26日以来,我县全境普降大到暴雨,沿淮、东西两湖地区雨势强劲,雨量集中,其中城关285.1mm,王截流320.3mm,临淮岗313.3mm,特别是7月8日金寨县和我县南部乡镇突降大到暴雨,降雨量都在200mm以上,9日上午淠史杭总局从灌口集泄洪,短短十几小时内,汲河沿线50平方公里一片汪洋,平均水深1米以上,最深达2米左右。

二是灾情重。由于淮河持续高水位顶托,汲东干渠洪水来势汹涌,我县形成腹部吃紧、南北夹击、沿东西两湖、汲河、沣河洼地“关门淹”的惨重局面。7月11日下午3时16分,姜唐湖蓄洪区奉命开闸蓄洪,进、退洪闸同时进洪,进洪流量达2400立方米/秒,6万亩耕地瞬间被淹,灾情进一步扩大。截至7月14日上午,全县有26个乡镇366个行政村2659个村民组98356户48.21万人受灾,其中被洪水围困村庄501个,被困人口83489人,毁坏房屋2026户8140间,倒塌房屋1512户4968间;农作物受灾69.67万亩,绝收33.68万亩。全县水毁桥梁14座,道路297.8公里,涵闸、排灌设施和机电泵站204处,塘坝68处,输电线路54.5公里,因灾直接经济损失4.13亿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3.27亿元。

三是持续久。境内淮河干流持续高水位,目前仍全线超警戒水位。严重的内涝,造成大量农田、房屋、道路、供电线路浸泡在洪水之中长达半个月。

二、抗洪救灾情况

(一)超前谋划,构筑三道堤防

一是思想堤防。省、市防汛会议以后,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会议,分析形势,研究对策,把全县广大干群的思想统一到“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上来。胡锦涛、温家宝同志作出重要指示后,我们按照中央的要求,始终把保护人民群众安全放在第一位,及时提出一手抓防汛抗洪、一手抓生产救灾的要求,进一步树立了以人为本、抗洪救灾的思想。

二是组织堤防。汛前就调整充实了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同时成立了11个防汛前线指挥所,由县六个班子成员任指挥;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从而构筑起三级防汛救灾网络。

三是责任堤防。按照《防洪法》、《防汛条例》要求,严格实行行政首长和防汛指挥长负责制;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防汛目标责任书》。防汛期间,县防指组成2个督查组,进行巡回督查,结果一天一通报;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坚持夜巡夜查,确保防汛责任落实到位。

(二)众志成城,打好三场硬仗

一是抢险护堤。7月11日上午9时接市防指启动防汛抗旱应急I级响应命令后,我们紧急行动,不折不扣执行命令。淮干79公里战线上共有1500多名县乡村干部和4135名三线民工昼夜巡堤,拉网式检查。600名武警官兵在临王段和蓄洪大堤,军民联手,巡堤查险。同时,对民生堤、隐贤堤、城西湖隔堤、城东湖龙腾保庄圩、胡姚保庄圩以及重点穿堤建筑物分段包保,严加防守。县防指紧急筹措碎石2680吨、黄沙3079吨、草袋20.5万条、编织袋8.26万条、土工布1.15万平方米、防浪布9.42万平方米,随时调用。截至目前,共发现并排除险情23处,确保了近300公里堤防安然无恙。

二是转移群众。按照“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要求,及时转移受灾群众。7月8日晚,面对姚李、洪集两镇200多个村庄近3万名群众被洪水围困的严峻形势,县防指紧急调集10多条船只、5只冲锋舟连夜转移被困群众。省防指下达《关于做好行蓄洪区运用准备的紧急通知》后,县防指紧急制订《**县城东湖、姜唐湖蓄洪区运用搬迁实施方案》,抽调64名县直干部,进乡驻村,帮助做好群众安全转移。7月11日7时,省防指决定运用姜唐湖蓄洪区,我们紧急成立现场指挥部,下设十个组;安排中巴车10辆、货车20辆、大型运输船只2艘;抽调公安干警200名、县直干部100人、民兵应急分队200人,向上级防指请求武警部队支援100人。从上午9时30分开始,对转移区分片包保,责任到人,进行拉网式清场,确保了姜家湖4119名群众在中午12时前安全有序撤离,确保了当日下午3时16分姜唐湖进洪。整个搬迁过程,时间短暂,秩序井然,群众情绪比较稳定。截至7月14日上午,全县共转移群众83489人,无一人伤亡。

三是抗灾救灾。迅速组织全县国有、集体、私营排涝泵站全力开机抢排内涝,截至7月14日8时,全县累计开机22971

台时,抽排水1.57亿方,排涝用电526.41万度。

县委、县政府成立生产救灾指挥部,下设6个组;启动生产救灾应急预案I级响应。紧急下拨救灾资金400万元,购置方便面、矿泉水各15000箱,棉被360床,重点解决灾民吃住问题。组成13个医疗小分队,分赴重灾乡镇,确保了灾区无疫情发生。加强灾区治安管理,确保了社会秩序稳定。

安排民政部门牵头,组成3个救灾指导小组,深入灾区,查灾核灾,指导乡镇生产自救。制定出台全县农业抗灾减灾和补种生产预案,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做好清沟排涝,及时做好被冲稻田扶苗护苗,调运灾后蔬菜种子5000斤、玉米种子2万斤、绿豆种子10万斤、农药20吨、化肥1000吨,力争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三)践行宗旨,发挥两个作用

面对特大洪涝灾害,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抗洪抢险第一线,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展示了先进性长效机制建设成果。抗洪前线成立临时党支部,强化组织保证,成为抗洪抢险的中流砥柱。县六个班子成员以身作则,靠前指挥,吃住在堤;全县796名县乡干部日夜奋战在抗洪第一线;广大党员按照县委统一部署,严防死守重要堤段,与群众同吃同住同抢险,构筑了一道冲不垮的钢铁长城。近日,县委、县政府将组织县乡机关干部向灾区群众捐款捐物,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三、下步打算

坚持抗洪抢险、生产救灾、发展经济三个并重,整体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严防死守,确保堤坝安全

牢固树立防大汛思想,不以洪水暂时回落而放松警惕。密切关注汛情发展,进一步强化防汛抗洪责任和措施,进一步加大巡堤查险力度,进一步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大堤安全度汛。

(二)积极主动,开展生产救灾

切实做到“六有”、“四补”。

“六有”,就是全力做好受灾群众生活救助,使他们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洁净水喝,有病能医,有安全感。

“四补”:一是以秋补夏。抢排内涝,抢种补种,加强田间管理,抓好秋种,力争抗灾夺丰收。二是以养补种。全面开展畜禽疫病防治,发动千家万户,补栏补槽,补投鱼苗,大力发展养殖业。三是以工补农。加强调度,优质服务,使工业企业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实现增产增效。四是以外补内。千方百计扩大劳务输出,有效增加群众收入。

(三)统筹兼顾,做好各项

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大灾不畏灾,奋力再提速,全力完成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进一步加大扶优扶强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园区建设力度,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环环紧扣,全场紧逼,大力发展以矿冶为重点的工业经济、以产业化为重点的农村经济、以城镇建设为重点的城镇经济。扎实推进12项民生工程;认真抓好计划生育、信访稳定、平安创建等;结合抗洪救灾,深入开展干部作风教育活动,确保全年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2016年县抗洪救灾汇报材料》来源于网,欢迎阅读2016年县抗洪救灾汇报材料。DM7

台时,抽排水1.57亿方,排涝用电526.41万度。

县委、县政府成立生产救灾指挥部,下设6个组;启动生产救灾应急预案I级响应。紧急下拨救灾资金400万元,购置方便面、矿泉水各15000箱,棉被360床,重点解决灾民吃住问题。组成13个医疗小分队,分赴重灾乡镇,确保了灾区无疫情发生。加强灾区治安管理,确保了社会秩序稳定。

安排民政部门牵头,组成3个救灾指导小组,深入灾区,查灾核灾,指导乡镇生产自救。制定出台全县农业抗灾减灾和补种生产预案,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做好清沟排涝,及时做好被冲稻田扶苗护苗,调运灾后蔬菜种子5000斤、玉米种子2万斤、绿豆种子10万斤、农药20吨、化肥1000吨,力争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三)践行宗旨,发挥两个作用

面对特大洪涝灾害,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抗洪抢险第一线,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展示了先进性长效机制建设成果。抗洪前线成立临时党支部,强化组织保证,成为抗洪抢险的中流砥柱。县六个班子成员以身作则,靠前指挥,吃住在堤;全县796名县乡干部日夜奋战在抗洪第一线;广大党员按照县委统一部署,严防死守重要堤段,与群众同吃同住同抢险,构筑了一道冲不垮的钢铁长城。近日,县委、县政府将组织县乡机关干部向灾区群众捐款捐物,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三、下步打算

坚持抗洪抢险、生产救灾、发展经济三个并重,整体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严防死守,确保堤坝安全

牢固树立防大汛思想,不以洪水暂时回落而放松警惕。密切关注汛情发展,进一步强化防汛抗洪责任和措施,进一步加大巡堤查险力度,进一步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大堤安全度汛。

(二)积极主动,开展生产救灾

切实做到“六有”、“四补”。

“六有”,就是全力做好受灾群众生活救助,使他们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洁净水喝,有病能医,有安全感。

“四补”:一是以秋补夏。抢排内涝,抢种补种,加强田间管理,抓好秋种,力争抗灾夺丰收。二是以养补种。全面开展畜禽疫病防治,发动千家万户,补栏补槽,补投鱼苗,大力发展养殖业。三是以工补农。加强调度,优质服务,使工业企业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实现增产增效。四是以外补内。千方百计扩大劳务输出,有效增加群众收入。

(三)统筹兼顾,做好各项

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大灾不畏灾,奋力再提速,全力完成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进一步加大扶优扶强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园区建设力度,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环环紧扣,全场紧逼,大力发展以矿冶为重点的工业经济、以产业化为重点的农村经济、以城镇建设为重点的城镇经济。扎实推进12项民生工程;认真抓好计划生育、信访稳定、平安创建等;结合抗洪救灾,深入开展干部作风教育活动,确保全年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2016年县抗洪救灾汇报材料》来源于网,欢迎阅读2016年县抗洪救灾汇报材料。DM7

篇五:抗洪救灾文章的标题如何定义
2015国民经济动员工作报告范文

文章标题:国民经济动员工作报告范文200*年,**市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在省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和市国防动员委员会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应付突发事件的保障能力为目标,准确把握世界新军事变革大潮下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新特点,以军事需求为牵引,突出重点、很抓落实,克服困难,努力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工作目标和上级布置的重点工作,同时也为全市“十一五”期间国民经济动员规划的实现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并为编制国民经济动员“十一五”规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200*年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回顾

200*年,**市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坚持以国家和省关于国民经济动员的方针、政策为依据,以科学发展统领全局,结合本市的区位优势和经济特点,进一步加强了国民经济动员组织机构建设。市级国民经济动机构按照上级要求设置了专门机构,增加了新的工作人员,目前专职工作人员已经达到三人,工作力量得到加强。各区、县(市)进一步明确了(兼)职工作人员,建立了顺畅的工作联系渠道,国民经济动员工作步入正规,与此同时,进一步更新、充实,完善了国民经济动员潜力资料库的建设工作,重点是提高科技含量,着眼点是提高国民经济的快速动员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目标是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协调发展的国民经济动员体系,为战争和突发事件提供经济保障。在200*年的国民经济动员工作中,动员办坚定不移地突出“平战结合、军民兼容、寓军于民”的工作方针,千方百计地引导和帮助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主步入平战结合轨道,并实现双赢,而且在竞争中不断提高装备和产品水平。200*年是“十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承上启下十分重要的一年,一年来,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工作目标和上级部署的重点工作,主要是:

(一)按照省国民经济“十五”计划纲要的要求、继续推进**市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建设,此项工作的开展得到上级主观部门和**市发改委的支持,截止目前,**市国民经济动员潜力数据库已经建立,并设兼职人员对其进行维护和管理。

(二)传达贯彻了全省国民经济动员工作会议精神,并将会议精神及时传达到各区、县(市)责任部门,同时结合**市国民经济工作的实际,制定了200*年**市经济动员工作计划,并下发至各区、县(市)指导其国民经济动员工作,从而对全市国民经济动员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按照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组织了**市几十个部门和单位第三次开展国防动员潜力专项调查,潜力数据核实和国民经济动员潜力专项调查工作,全面完成了综合实力、物资油料生产储备,工程建设、邮电通信、卫生防疫、财政金融、科研设计、新闻出版、地质勘查、气象水文、重要经济目标等14各方面,共32套表格和1500余组数据的调查核实任务,为编制**市国民经济动员预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启动编制**市国民经济动员预案的相关工作。编制城市可用于战争和突发事件的国民经济动员预案是国民经济动员和交通战备工作的核心,动员潜力调查、信息系统建设都是为科学编制动员预案服务的,因此,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始终紧紧抓住这项工作,并收集了大量资料和数据,为科学地编制预案做好了充分必要的准备。

(五)按照省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和市国防动员委员会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是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一是根据**市的具体情况,带着问题按时参加了省国防动员委员在大庆举办的“油城-05”经济动员暨后勤保障演练活动。参加此项活动为编制**市国民经济动员预案,解决好**市平时应对自然灾害、抢险救灾,维护社会稳定和战时支援主要方向作战,做好经济动员工作等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对抓好**市国民经济动员工作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的推动作用。二是全面核实了**市目前通用物资储备达到6.5万吨,粮食储备达到62万吨,石油储备达到140万斤,石油成品油储备达到20万吨,医疗床位3.3万张,移动手术车131辆,战时药品储备4000吨,自然测量数据3万组,年汽车制造能力30万辆,年维修汽车能力17万辆,年应急维修飞机能力65架,拥有推土机187台,挖掘机115台,吊装机110台,移动式发电机84台等动员潜力。

(六)规划了**市国民经济动员能源动力大队,机械设备大队、生活物资大队、卫生医疗大队、军工产品大队的预案,进一步充实完善了**市国民经济动员潜力数据库。

(七)、努力完成了**市国民经济动员“十五”规划的各项任务,并对完成情况进行了评估,全面开始了“十一五”国民经济动员规划的调研、研讨和编制工作。

篇六:抗洪救灾文章的标题如何定义
2015区委干部三年来工作总结

文章标题:区委干部三年来工作总结2015年11月,我被市委组织部选送至XXXX区工作,任XXXX一职。在XXXX区党政领导的关心、帮助下,我主动思考、勤奋工作、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先后从事地区古老文化挖掘,棚户区改造综合管理,XXXX工委宣传、组织、纪检,XXXX区人大代表团秘书等工作。无论担任何种职务,我匀坚持做到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领导学、向身边同志学、向老同志学,坚决做到不翘尾巴、不骄傲自满,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思想认识、工作能力等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得到XX领导肯定,受到XX政府各级领导的认可。在XXXX工作表彰会上,我被授予XXXX工作先进个人,并于05年12月被任命为XXXX工委宣传委员,06年2月被推选为党代会代表。

一、继续坚持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

来XX区报到之前,在中国共产党XX市委党校的学习是我从校园走向工作岗位,实现角色转变重要阶段。党校的学习对我帮助很大,使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对党的执政思想有了新的认识,并为我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指明了方向。

到XX区工作后,我仍坚持政治理论知识学习,提高思想觉悟,进一步学习党十六届四中全会内容,认真体会,深刻理解,结合实际工作,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自觉践行“三个代表”,先后向园区党组织递交了两份思想汇报

05年7月开始,按区委先教办安排,参加第二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集中学习新《党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范文搜网-

1、结合实情、做好宣传,稳步推进园区宣传工作

2015年底,初到XX区,第一次接触XX工作,第一次了解XX工作内容,特别看到社区工作中许多亮点,于是,将其写出来,其中《XXXX党员带胸签值班》一篇270字左右的小消息被《XXXX日报》2015年12月2日的《本埠要闻》采用。今年8.13洪水期间,XXXX干部在抗洪救灾方面有很多先进事迹,我将其整理成材料,一篇《关键时刻还是党和政府想着咱老百姓》被《XXXX晚报》2015年9月10日《都市新闻》采用。

棚改期间创建了《XXXX棚改动态》刊物,作为落实会议精神、记载历史事件、通报工程进展、宣传先进人物的载体。作为综合工作负责人,我一边组织大家收集资料,一边亲自编写相关稿件。到目前为止编制《XXXX棚改动态》五十八期、2600字大事记(附图片)一册、向报社提供个人事迹报导一份。

2、转变角色、积极工作,直接参与棚户区改造工作

(1)棚改中认真完成各项数据的统计、上报

XXXX市的棚户区改造工作受到了中央、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XXXX区委、区政府也倾注了大量人力、物力、精力。省、市建委、棚改办、房产局、纪委等多个部门都密切关注棚改工作的进行。

为了随时给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提供可供参考的准备数据,阶段性工作完成情况,我汇制了《拆迁工作情况进度表》,表中包括签协议、拆迁验收、实际扒倒房屋、交款数额等内容。安排专人负责每日统计。并按时将当天进度情况提供给相关领导,为下一步工作安排提供原始数据资料。

同时,分时段将各部分数据汇总,按市棚改办、房产局、纪委等部门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他们所需数据、棚改进展情况统计出来,及时上报。

(2)各种前期手续及文件档案管理、保存

棚改过程中,有大量政策文件、手续证明、合同文本、通知、通告、公示需要存档。我将其按类别分开,分类存档,并制作了目录,这样即不能轻易丢失,又方便日后工作的查找。

(3)后勤服务的安排、实施

棚户区改造期间区机关各部门给予大力支持,34个包保工作组每天走进动迁居民家作动员工作。古城子棚户区开始动迁后,由于离区政府较远,工作餐就要安排在本地解决。XXXX区领导积极与XXXX食堂负责人沟通,取得了他们的支持,为我们在矿领导安排就餐。这样,综合部门每天统计机关来工作人员数量,及时与XXXX食堂联系,即要安排好同志们用餐,又不能造成浪费。

综合部门不仅要为领导们提供好服务,更要为工作人员做好后勤保障,尽量合理的安排好每位工作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ngyuziyuan/565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