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 写作翻译 |

【www.guakaob.com--写作翻译】

 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命题作文是最传统的命题方式,近年来,在各类考试中也频频出现。因此,能够给命题作文进行正确的审题立意,是写作学习中的一项基本功。笔者在长期的教学中,摸索到命题作文审题立意的基本原则是:两分清。下面是www.chinazhaokao.com中国招生考试网小编整理的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供大家参考!

  (一)探究寓意

  寓意通常是指所指对象的比喻义或象征义。有些作文题目,除了直白说法以外,还有一种比喻说法或者象征说法。比如,安徽2007年高考题《提篮春光看妈妈》,这里的“春光”和“妈妈”都是可以有比喻义的。审题的时候,如果不能挖掘这两个词语的深层含义,就难以写出高质量的作文。

  “探究寓意”就是探究其比喻义或象征义。对于寓意性的命题作文审题立意要注意两点:(1)寓意性的命题作文,当然可以写它的本义,但一般不是“就事论事”地写它的本义,而是重点写出它的寓意,即便你的作文要从其本义入手,但最终还得要写出它的寓意,这样才会使主题得到开掘。(2)寓意性的命题作文题往往是一种具体事物,因此,它的寓意就有一种开放性的特点。这就要求作者捕捉到自己最熟悉而又理解最深的一点去写作文。否则,就难以把作文写得情文并茂。

  【高考例题分析】

  2006年高考作文(辽宁卷)

  题目:肩膀。要求: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肩膀”是一道寓意(比喻义)性的命题作文题。实体的肩膀谁都知道,但要写成作文就一定得找到实体意义之外的意义,也就是“肩膀”比喻义和象征义。肩膀是用来干什么的呢?——担当、承受;是用来承担什么的?——责任用什么来担当呢?——勇气。只有这样立意,才算读懂了“肩膀”的内涵。接下来要确立所写的中心论点,作者可以捕捉到自己最熟悉而又理解最深的一点(寓意)去写作文。例如你若对肩膀的寓意“担当”理解最深,那么可以依托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等来写。类似的题目还有如2007年高考作文上海卷的《必须跨过这道坎》中的“坎”,其寓意(比喻义)为“成长、发展、前进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困难、矛盾和不合,如家庭变故、升学挫折、心理失衡等”。

  【典型例题训练】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天,公司总经理叮嘱全体员工:“谁也不要走进8楼那个没挂牌的房间。”但他没解释为什么。在这家效益不错的公司里,员工们都习惯了服从,大家牢牢记住了领导的吩咐,谁也不去那个房间。一个月后,公司又招聘了一批年轻人,同样的话,总经理又向新员工重复了一遍。而有个年轻人偏偏想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同事们纷纷劝他,冒这个险干吗,不听总经理的话有什么好果子吃?而小伙子执意要去看个究竟,他轻轻地叩门,没有人应声。他随手一推,门开了,不大的房间中只有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拿这张条子给总经理。”小伙子很失望,但既然做了,就做到底,他拿着纸条去了总经理办公室。当他从总经理办公室出来时,不但没有被解雇,反而被任命为销售经理。

  请以“虚掩着的门”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命题作文题“虚掩着的门”是一个偏正式短语,“门”是中心词,它的本义是指房屋、车辆等的出入口,它的比喻义(寓意)是指人生、事业等的出入口。“虚掩着”是修饰语,点明了“门”的特点——只要去推,便可打开。如果你的写作选择了本义实指的“门”,那么这扇“虚掩着的门”在文中就可以作为一个意象、一个道具、一个细节等,由此来引出为文、处事、做人之道,最后文章的中心可能还要升华到“门”的比喻义、象征义、双关义上。如果你的写作选择了比喻义的“门”,那么这扇“虚掩着的门”在文中就可以作为主旨的凝结点——知识的大门是虚掩着的,只等“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的人去推开;生活的大门是虚掩着的,只等“能体味爱心,而又能付出爱心”的人去推开;事业的大门是虚掩着的,只等“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的人去推开等等。

  (二)增补信息

  有一些命题作文题比较宽泛,有时让人摸不着边际,可以采用“增补信息”的方法,即在理解命题作文题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在题目的前或后或中间加上限制词,增补新的信息或新的因素,从而达到缩小外延、化大为小、明确范围、方便入题旨的目的。题目给出的词语是不能更改的,这是死条件;而曾补的信息则是灵活的,是活条件。

  【高考例题分析】

  2008年高考作文(湖北卷)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你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你是随手把树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长了癣的流浪狗走近你,你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你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你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你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你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你怎么从小贩手中接过找来的零钱?你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你,独处时如何与自己相处?

  请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展开联想,思考如何对待自然,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自选角度,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举手投足之间”是一个偏正结构的短语,题目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在审题时,可以先把它当成是半命题作文,运用“增补信息” 的方法法,增补新的信息,将短语补充成一个句子,在补充完善中确定中心论点。比如“透过举手投足之间进行思考”、“体味举手投足之间的感情”、“举手投足之间,能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举手投足之间,反映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举手投足之间,反映一个人的品质和学问”、“举手投足之间,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甚至可以改写一个民族的历史”等等,然后选择其中一个入题。

  【典型例题训练】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题目:担当,在词典里的意思是“接受并负起责任”。担当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行动。担当可以为自己、他人,也可以为国家、民族……你对“担当”有着怎样的体验或感悟,请以“担当”为题,写一篇文章。

  【审题指导】

  运用“增补信息法”补充成分,一是可以补充宾语,回答出“担当”的对象,如“担当责任”、“担当义务”、“担当道义”等;二是可以补充主语,回答谁“担当”,如“我担当责任”、“每个人担当义务”、“教师担当道义”等。这样选择其中自己最熟悉而又理解最深的一点去写即可。

  (三)明确中心词

  中心词是指命题作文题目中最能体现题旨的关键字词,也就是写作的重点。偏正结构的题型,其表意中心往往在“偏”的部分。考生在审题时要重点对表修饰或限制的“偏”的部分进行深入思考,才可能使自己的立意不走偏。

  【高考例题分析】

  2007年高考作文(湖南卷)

  题目: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与感受,以“诗意地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注:(1)注意题目中的“地”字。(2)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

  “诗意地生活”其表意中心在“诗意”上,所以审题时就要紧扣“诗意”二字,“诗意”是什么?“诗意”不仅是诗情画意,更是一种心灵的和谐,是一种超越物质的心态,是一种乐观豁达的精神等。那么,“诗意地生活”就是用一种超越物质的心态或乐观豁达的精神去面对生活。如果考生眼睛只盯着中心词“生活”,而没有仔细思考修饰语“诗意”的含义,立意就会走偏。至于怎样“诗意”地生活,每个人有不同的看法,这就是活的条件。

  【典型例题训练】

  题目:以“世界因你而精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指导】

  本题是一句完整的句子,有三个要素:“世界”、“精彩”、“你”。那么哪个是审题立意的重心呢?句子主干是“世界精彩”,状语是“因你”,我们说题目的表意重心往往在“偏”的部分,也就是说审题立意的重心在“因你”上,认真审题后发现,这里的“你”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既可以指某个人,也可以指一个群体。行文的重点应是“你”,如我的人生(世界)因母亲(你)而精彩,社会(世界)因你(助人为乐者、富有爱心者、默默耕耘者等)而精彩,我的世界因你(孔子、孟子等)而精彩等。从以上几个立意看,出彩点在于“你”这个“偏”的部分。

  (四)一分为二

  一分为二是辩证法的一种,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对立的两个方面,分析研究问题,既要看到它的这一个方面,又要看到它的另一个方面;既要看到正面,又要看到反面。只有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才能正确地认识问题,避免认识上的片面性。有时候,审题需要辩证分析。

  【高考例题分析】

  2008年高考作文(江苏卷)

  题目:有些人只是在童年有过好奇心,有些人一生都保持好奇心。质疑、发现、智慧、高尚、惊喜、欢乐、烦恼、平庸……这中间的每一个词都有可能像影子一样跟在好奇心的后面。请以“好奇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指导】

  对“好奇心”这个题目,我们要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进行分析:既要看到“好奇心”的正面,又要看到“好奇心”的反面。例如:是好奇心,让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是好奇心,让爱迪生不懈探索点亮世界的灯芯;是好奇心,让“嫦娥一号”遨游太空等。这是“好奇心”的正面: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是好奇心,让鲁迅笔下的那些“竭力伸长脖子”的看客丧失人格,甚至丧失了民族意识;是好奇心,让哥伦布打开了欧洲通往美洲的航路,人类的杀戮从此更疯狂等。这是“好奇心”的反面:让人平庸,甚至酿成人类悲剧。综合立意:好奇心是把双刃剑,它在推动人类世界或个人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世界或个人蒙上一层阴影,我们要学会使用这把双刃剑,趋利避害。

  【典型例题训练】

  题目:请以“弯曲”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指导】

  对“弯曲”这个题目,我们要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进行分析:既要看到“弯曲”的正面,又要看到“弯曲”的反面。一方面,人生道路是弯曲的,人的处世态度也要“能屈能伸”,典型的例子有勾践卧薪尝胆、韩信忍胯下之辱等;另一方面,有的“弯曲”不可取,如卑躬屈膝、奴颜婢膝、溜须拍马等,这时,我们要像方孝孺、李白、屈原等一样正直。这样我们的思维才具有思辨性,深刻性。

  针对命题作文题,我们还要注意几个基本点:(1)要认真推敲词义,仔细分析题目本身的含义,不仅要了解题目的本义、字面义,还要进一步理解某些词语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2)命题作文对现实的针对性较强,因此,我们审题立意要联系联想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社会生活。(3)命题作文一般各种文体(除诗歌外)都可写,但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文体。我们运用以上方法对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时,可几种方法综合灵活运用,不可孤立地去硬套。

  相关链接:

  袖手旁观与下笔千言 序:作文不是无情物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ngyuziyuan/723778.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