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红藤银花的作用

| 中药学职称考试 |

【www.guakaob.com--中药学职称考试】

中药红藤银花的作用篇一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以湿热型居多,治则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方药用:丹参18g、赤芍15g、木香12g、桃仁9g、金银花30g、蒲公英30g、茯苓12g、丹皮9g、生地9g。痛重时加延胡索9g。有些患者为寒凝气滞型,治则为温经散寒、行气活血。常用桂枝茯苓汤加减。气虚者加党参15g、白术9g、黄芪15g。

柴胡15。白芍30。金樱根20。千斤拔20。茯苓30。黑大豆20。苍术15。黄柏

15。牛膝15。川芎15。香附15。甘草10。牵牛子10。黄芪30。水煎服。每日一付分胸口右边微疼服用。积液消除后去失药中牵牛子继服五付

那要看是什么缘故原由引起的只有对症治疗合理用药才能盆腔积

中药治疗盆腔积液:本方以甘温的全当归,辛温的延胡索、莪术,苦微寒的丹参、赤芍共奏补血活血、祛瘀止痛的作用;以辛温的砂仁、苦辛微寒的枳实化湿,破气消积;泽泻、生薏苡仁利水渗湿,引导积液由下排出。综观全方,药性平和,寒热并用,活血而不破血,理气而不耗气,淡渗而不伤津。以此方为基本方治疗盆腔积液,并随证加减,效果颇为显 慢性盆腔炎以湿热型居多,治则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方药用:丹参18g、赤芍15g、木香12g、桃仁9g、金银花30g、蒲公英30g、茯苓12g、丹皮9g、生地9g。痛重时加延胡索9g。有些患者为寒凝气滞型,治则为温经散寒、行气活血。常用桂枝茯苓汤加减。气虚者加党参15g、白术9g、黄芪15g。 1 当归,丹参,年翘,银华各15g,红花,香附各15g,川芎9g,薏苡仁20g,土茯苓20g,苍术。元胡,青皮各12g

2 银花,连翘,红藤,败酱草各30g,薏苡仁12g,丹皮,延胡索,川綀子各9g,栀子,挑仁各12g。赤芍2g,乳没各4.5g

中药红藤银花的作用篇二
《方剂》

治愈率72%的输卵管阻塞所致不孕症的中药方

三七红藤汤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主治输卵管阻塞所致不孕症。

处方组成:

第一方:红藤30克、银花10克、桃仁12克、当归15克、川芎6克、香附12克、麦冬 10克、生米仁30克、三七粉(吞服)3克,水煎服。

第二方:当归15克、赤芍15克、丹参15克、炙甲片12克、玄参15克、红藤15克、 蒲公英15克、水蛭6克、莪术15克、五灵脂12克、三七粉(吞服)3克,水煎服。 第三方:银花15克、败酱草30克、鸡血藤30克、香附10克、金樱子30克、大青叶 15克、茜草10克、益母草30克、玄胡15克、川楝子10克、三七粉(吞服)3克,水煎 服。

服用事项:经期第1-10天服第一方(每天1剂),第11-20天服第二方(每天1剂),第21-30天服第三方(每天1剂)。3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需1-2个疗程。

临床疗效:治疗50例输卵管阻塞不孕症患者,年龄最小24岁,最大39岁,原发性 不孕33例,继发性不孕17例,所有病例均由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及输卵管通液证 实不通。结果治愈(怀孕)36例,占72%;显效(经复查,输卵管已畅通,尚未受 孕)7例,占14%;好转(复查输卵管通而欠畅,或一侧已通,一侧仍不通)4例, 占8%;无效(症状虽减轻,复查仍不通)3例,占6%。

处方来源: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崔文清。

按语:本方为系列方,按照卵巢周期变化而设。1方是针对处在卵巢功能的卵泡期 阶段的患者,采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法,意在控制炎症扩散,有利于卵泡发育 ;2方是针对处在排卵前后的患者,采用通利法攻通输卵管,促使卵子顺利通过输 卵管腔;3方是针对处在黄体期宫腔呈充血状态的患者,采用活血通络、散瘀定通 法,使炎性分泌物随经血排出。选用一味金樱子,补肾而不腻滞,达到扶正作用 。三七是理血妙品,三七、当归、川芎动静结合直达病之巢穴,使粘连松解;红 藤清热解毒;与银花、蒲公英同用,使炎症消退;赤芍清热消瘀;桃仁、米仁拔 毒排脓;更以香附、川楝子引诸药入肝经,散少腹郁滞,实奏“气行血行”之意 。

通卵受孕种育丹

功能主治:功能温经暧宫,活血理气。主治输卵管阻塞所致不孕

处方组成:当归10克、炒蒲黄10克、荔枝核15克、干姜8克、川芎8克、玄胡15克 、赤芍10克、官桂4.5克、炒茴香3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肝郁气滞去干姜、官桂、茴香,加青皮、郁金、丹皮、香附;体胖痰 湿加白术、茯苓、车前子、益母草;瘀血、少腹疼痛加制乳没、山甲、留行子; 经来少腹冷痛,重用干姜、官桂、茴香;带多加茯苓、槟榔、苡仁。

临床疗效:治疗37例输卵管阻塞患者,其中坚持治疗的32例已受孕25例,7例输卵 管已畅通。

处方来源:山西省中医研究所韩玉辉

按语:本方由佛手散、失笑散合导气汤加减组成。输卵管不通多数由于肝郁气滞 、胞脉不通或素体肥胖、痰湿内阻所致。方中当归活血养血,调经止痛;玄胡、 川芎、赤芍、蒲黄、荔枝核均为散瘀活血、理气行滞之品;干姜、官桂、茴香温 经散寒,共奏温经暧宫,活血化瘀,理气行滞之功。

中药红藤银花的作用篇三
《中药》

1.辛:发散行气行血,甘:补益和中缓急止痛调和药性,酸:收敛固涩,苦:泻火燥湿坚阴,咸:软坚散结。

2.中药的七情配伍:单行、相须(无主次、可各自的增强疗效)、相使(辅药可增强主药的功效);相畏、相杀(降低毒性);相恶(消弱疗效),相反(产生毒副作用)。

3.禁忌包括配伍禁忌、妊娠禁忌、症候禁忌、饮食禁忌,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芫花、海藻;乌头反瓜蒌、贝母、白敛、白芨;黎芦反人参、沙参、玄参、丹参、细辛、芍药;(半蒌贝敛及攻乌,藻戟芫遂战甘草,诸参芍细叛黎芦)。十九畏: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4.煎法:先煎(石膏磁石),后下(薄荷杏仁),烊化(阿胶饴糖),包煎(车前旋覆花)。

5.辛温解表药:麻黄发汗解表实,利水消肿风寒喘;香薷浮萍(用于风热表实)同等功。桂枝风寒表实虚,实配麻黄虚白芍。太阳蒿本巅顶痛,厥阴吴茱巅呕沫。荆芥防风祛风表,风寒风热皆可用。防风内外寒热湿,同类蝉蜕白僵蚕。羌活痹痛除上身,姜黄活血可相使。白芷阳明痛前额,眉棱头齿也经风。解表生姜呕圣药,干姜温中炮经血。细辛少阴脑中疼,阳虚外感玉竹阴。

6.辛凉解表药:薄荷风热清头目,利咽透疹解肝郁。利咽首选牛蒡子,马勃射干板蓝根,解毒透疹散风热,老人滑肠要少用。项背强痛用葛根,不可转侧配木瓜;黄芪柴胡共升麻,升阳举陷解热清。黄芪举阳兼补气,柴胡少阳和解功。

7.清热泻火药:石膏清火除烦渴,煅用收敛生肌功。知母虚实热皆祛,滋阴润燥入肺胃。栀子泻火除烦佳,退黄次茵虎柏钱(虎杖黄柏金钱草)。胃热芦根茹枇杷,胃寒生姜湿藿香,呕吐不必乱寸中。

8.黄芪善清上焦肺,安胎止血萱麻根,安胎止汗补气术,理气安胎苏梗砂,寄生续断杜仲莵,补肝肾艾叶温经。黄连心火胃肠湿,黄柏燥湿退虚热。

9.清热凉血药:生地养阴清凉血,熟地补血滋肾阴。丹皮活血退虚热,无汗骨蒸凉血清。赤芍祛瘀痛清凉,斑疹吐衄痈疮毒。

10.清热解毒药:银花散风热清解,连翘疮家之圣药,乳痈蒲公英漏芦,肺痈鱼腥金荞麦,肠痈红藤败酱草,梅毒排汞土茯苓,钉毒就用紫地丁。

11.清虚热药:青蒿除骨蒸无汗,解暑截疟清虚热。有汗骨蒸地骨皮,泻肺凉血退潮热。黄连胡黄湿热痢,黄连善清心胃火,胡黄虚热除疳热。

12.泻下药:热结便秘生大黄,润下肠燥火麻仁,通利二便郁李仁,寒积巴豆血当归。峻下逐水遂戟芫,醋制丸散一克足。

13.祛风湿药:独活风湿痹下身,外感风寒湿邪痛。风湿热痹用防己,大关节红肿热痛。秦艽寒热痹皆可,骨蒸潮热清虚热。寄生风湿强筋骨,调补肝肾可安胎。风病要药白花蛇,透骨搜风通定惊。威灵仙行十二经,善治麻木鱼鲠喉。五加祛风水五迟,鹿茸龟板五迟佳。

14.芳香化湿药:苍术祛风健燥脾,白术健脾唯补气,止汗安胎燥脾湿。厚朴燥湿行气佳,消积平喘桂杏加。藿香解暑湿止呕,夏伤风寒湿内冷。砂仁补气温安胎,化湿后下寒吐泻。三蔻温中可行气,白蔻化湿兼止呕,草蔻散寒呕逆气,肉蔻涩肠止久泻。

15.利水渗湿药:茯苓利水不伤正,寒热虚实诸水肿。车前清肝化肺痰,利小便以实大便。石热淋黄金钱草,膏淋萆薢分清饮。 16温里药:附桂补火阳寒痛,附子回阳补命门,(肉)桂引火归温通脉。厥阴头痛吴茱萸,舒肝下气燥湿寒。阳虚外感用细辛,少阴头痛温肺饮。

17.理气药:青皮舒肝消积滞,橘燥脾湿痰理气,枳实气积化痰痞。香附舒肝调经痛,气病总司女科帅。 胸痹薤白桂枝丹,枳实通阳散气结。沉香纳气平喘呕,磁石蛤蚧冬虫草。川楝延胡两胁痛,行气止痛癣杀虫。

18.消食药:山楂肉食活血瘀,莱菔消积痰行气,鸡内消积效最佳,麦芽米面能回乳,通乳王不留漏芦,木通通草穿山甲。

19.止血药:小蓟血淋尿血痈,肺胃血大蓟白芨,地榆下焦便血痣。三七止血不留瘀,化瘀定痛不伤正。

20.活血药:川芎活血行气痛,血中气药独祛风。郁金活血行气郁,凉血清心利胆黄。一味丹参四物功,另有当归鸡血藤,补血活血功兼具,经疮眠悸凉血神。益母活血利尿经,牛膝活血淋下行。虎杖活血清湿热,化痰止咳烫蛇伤。

21.化痰药:半夏燥湿化寒痰,降逆消痞散肿结。南星燥湿化风痰,白芥皮里膜外痰。桔梗排脓宣肺痰,瓜蒌润肠清肺痰,川贝润肺虚久咳,浙贝清火散结强。旋复花降肺胃气,行水止呕痰包煎。桑白、葶苈子,泻肺利水喘。白果熟用敛肺喘。

22.安神药:朱砂水飞忌火煅,清热重镇安心神。远志交通肾与心,酸枣仁养血安心,合欢解郁安神志,琥珀活血淋安心。

23.平肝熄风药:热极生风羚羊角,龙骨平肝敛涩神,牡潜阳软坚敛涩。寒热虚实感风动,天麻止痉皆熄风。代赭降逆平肝血,僵蚕可熄内外风。石决决明清肝目,石决平肝后润肠。

24.开窍药:热闭止痛宜冰片,寒闭止痛苏合香,麝香力强醒寒热,止痛活血催孕产。

25.补虚药:大补元气入脾肺,人参生津益智神。白术健脾唯补气,止汗安胎燥脾湿。山药黄精益脾阴,平补肺肾止咳精。鹿茸补肾阳精血,水中求火阴求阳。淫羊壮阳祛风湿,阳虚便秘肉苁蓉。杜仲肾虚腰痛好,菟丝缩尿泻目明。当归补活血润肠,阿胶补止血滋阴。白芍养血柔肝痛,平抑肝阳兼敛阴。沙参养胃阴清肺,南益气痰北清阴。麦冬肺胃清心烦,天冬滋肾清肺火,石斛养肾胃清热,玉竹补阴不敛邪,枸杞肺肝肾明目。鳖甲软坚风退热,龟板(滋)阴(潜)阳养肾心。

中药红藤银花的作用篇四
《中药功效归纳:》

解表药功效归纳:

兼能利水消肿者:麻黄、香薷

兼治咳喘者:麻黄、细辛、紫苏叶、紫苏梗

兼能行气者:紫苏

兼能止呕者:生姜、紫苏

兼能祛风除湿或通络散寒,以治痹证者:麻黄、桂枝、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藁本、苍耳子

兼能祛风止痉者:蝉蜕、防风

兼能通鼻窍止痛者:白芷、细辛、苍耳子、辛夷

兼能利咽止痛者:薄荷、牛蒡子、蝉蜕

兼能透疹者:荆芥、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葛根、浮萍、胡荽、柽柳

兼能清肝(平)明目者:菊花、桑叶

兼能疏肝解郁者:柴胡、薄荷

兼能升提中气者:柴胡、升麻、葛根

兼能止血者:桑叶、荆芥(穗)

清热药功效归纳

1、如何选用清热药

(1)按脏腑热(火)证选用清热药

偏清泻心火(热)的药物:黄连、栀子、连翘、水牛角、生地、竹叶、淡竹叶、木通 偏清泻肝火(热)的药物:龙胆草、夏枯草、大青叶、牛黄、赤芍、决明子

偏清泻肺火(热)的药物:黄芩、栀子、石膏、知母、地骨皮、金银花、连翘、芦根、天花粉、鱼腥草、射干、山豆根、马勃

偏清胃热(火)的药物:石膏、知母、黄连、芦根、天花粉、穿心莲、蒲公英

偏清肠热的药物:黄连、黄芩、黄柏、苦参、白头翁、秦皮、马齿苋、地锦草、鸦胆子、穿心莲、红藤、败酱草

偏清胆热的药物:黄芩、青蒿、

偏清肾热的药物:黄柏、知母、玄参

(2)按卫气营血证选药

卫分风热,热邪较重,宜选金银花、连翘、芦根、大青叶、板蓝根。

气分实热,应清气泄热,宜选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竹叶、金银花、连翘、黄连、黄芩、栀子。

气分湿热应清热燥湿,宜选黄连、黄芩、黄柏、穿心莲、龙胆草、夏枯草、苦参、白头翁、秦皮、青蒿。

热在营血分,应清营凉血,宜选生地、玄参、丹皮、赤芍、紫草、水牛角、银花、连翘、白薇

气血两燔,应气血双清,宜选生地黄、牡丹皮、石膏、知母

(3)按热邪性质:

可清暑热的药物:青蒿、金银花

可清虚热的药物:青蒿、地骨皮、银柴胡、白薇、丹皮、生地、知母、玄参、胡黄连 2、药物兼效

兼生津、养阴作用的药物:知母、芦根、天花粉、生地、玄参

兼治血瘀的药物:赤芍、牡丹皮、红藤、败酱草、紫草

治实热又清虚热的药物:知母、生地、玄参、丹皮、白薇、青蒿、地骨皮、胡黄连 3、清热解毒药除具清热解毒外,还具有其他一些功效。归纳如下

兼治湿热泻痢:银花、拳参、马齿苋、白头翁、地锦草、穿心莲

兼治肺痈吐脓:银花、鱼腥草、金荞麦、败酱草、蒲公英、穿心莲

兼治肠痈腹痛: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红藤、败酱草、白花蛇舌草、鱼腥草

兼治乳痈肿痛:银花、连翘、蒲公英、穿心莲、漏芦

兼治瘰疬:连翘、射干、金荞麦、山慈姑

兼治疮毒及蛇虫咬伤:白花蛇舌草、蚤休、金荞麦、半边莲、山豆根、地锦草

兼可利湿退黄:地锦草、蒲公英、板蓝根

兼治痰热咳嗽:穿心莲、马勃、射干、山豆根、金荞麦、鱼腥草、青黛、山慈姑

兼治水火烫伤:四季青、白蔹

兼治肝热惊风:青黛、蚤休、熊胆

兼治咽喉肿痛:马勃、射干、山豆根、银花、连翘、板蓝根、大青叶、青黛、山慈姑、熊胆

兼治湿疹湿疮:蒲公英、青黛、半边莲、白蔹、土茯苓、穿心莲

泻下药功效归纳:

兼有活血作用的药物:大黄

兼有消肿散结作用的药物:京大戟、红大戟、甘遂

兼有利水利尿作用药物:牵牛子、郁李仁

兼有清热泻火作用的药物:大黄、芒硝、芦荟

祛风湿药功效归纳:

1、根据痹证的性质不同来选择药物

寒痹者:多选用独活、威灵仙、寻骨风、川乌、草乌、五加皮、徐长卿、桑寄生、羌活等,配伍温经散寒之品,如桂枝、附子、乌头等。

热痹者:多选用防己、豨莶草、络石藤、桑枝、秦艽等,配伍清热解毒之品,如石膏、知母、黄柏等。

行痹者:多用威灵仙、秦艽、白花蛇、乌梢蛇、海风藤、络石藤等,配伍祛肌表风邪之品,如麻黄、桂枝、防风等。

着痹者:多选用独活、防己、木瓜、松节、豨莶草等,配健脾燥湿之品,如苍术、白术等。

2、根据痹痛的部位来选择用药

痹痛偏于上肢者:选用羌活、秦艽、桑枝、桂枝、姜黄等。

偏于下肢者:多选取独活、木瓜、防己、五加皮等。

腰背痛者:选用桑寄生、独活、狗脊、五加皮等。

兼活血者:徐长卿、雷公藤

芳香化湿药功效归纳:

兼能行气者:厚朴、砂仁、白豆蔻、草豆蔻

兼能止呕者:藿香、白豆蔻、砂仁

兼能温中者,可用于中寒之脘腹冷痛:砂仁、草豆蔻、白豆蔻

能宣化外湿,用治暑湿、湿温、湿热之病:藿香、佩兰、苍术、白豆蔻

利水渗湿药功效归纳:

利湿健脾者:茯苓、薏苡仁

兼清肺化痰或止咳者:车前子、石韦

兼杀虫止痒者:萹蓄、地肤子

兼通经下乳者:关木通、通草、冬葵子

兼凉血止血者;荠菜、石韦

兼祛风湿者:香加皮、萆薢

兼清肝明目者:车前子

兼清热解毒者:车前草、金钱草、虎杖、地耳草、垂盆草

温里药功效归纳:

偏于温心阳的药物:附子

偏于温肾阳的药物:附子、肉桂、乌药、丁香

偏于温脾阳的药物:附子、干姜

能回阳救逆的药物:附子、干姜

偏于温胃散寒的药物:高良姜、干姜、吴茱萸、荜澄茄、荜拨 偏于止痛止呕的药物:胡椒、肉桂、丁香、吴茱萸

偏于温脾散寒止泻的药物:干姜、附子、吴茱萸、胡椒

温肺化饮的药物: 干姜、细辛

偏治少腹痛(疝痛)的药物:吴茱萸、小茴香

偏治痹痛的药物: 附子、肉桂

偏治痛经的药物: 肉桂、吴茱萸

兼理气作用的药物:丁香、小茴香

可引火归原的药物: 肉桂、附子

其它章节兼有温里作用的药物:桂枝、细辛、草果、生姜、乌药、艾叶、仙茅、葫芦巴、硫磺

理气药功效归纳:

1、据脏腑不同选择用药

脾胃气滞:橘皮、木香、枳实、甘松、枳壳、大腹皮、沉香、化橘红

肝郁气滞:青皮、香附、川楝子、荔枝核

肝胃气滞:佛手、香橼

胃气上逆:柿蒂、丁香、沉香、刀豆

肺气上逆:沉香

2、据气滞的寒热属性不同选择用药

寒证:选辛温理气药,青皮、橘皮、乌药、木香、沉香、檀香 热证:选寒性理气药,枳实、枳壳、川楝子、青木香

4、据药物的功能选择用药

破气消积者:青皮、枳实

行气通阳者:薤白

降气止呃者:楴蒂、刀豆、丁香

兼燥湿化痰者: 橘皮、橘红、化橘红、枳实、佛手、香橼

6、其它章节兼有理气作用的药物有:紫苏、厚朴、砂仁、白豆蔻、吴茱萸、丁香、莱菔子、槟榔、、川芎、乳香、没药、延胡索、郁金、姜黄、莪术、三棱、肉豆蔻等。

消食药功效归纳

1、 善消肉积的药物:山楂

善消米面食积的药物:谷芽、麦芽、神曲

消中兼补,有健脾开胃之功的药物:谷芽、鸡内金、鸡矢藤

兼行气活血作用的药物:山楂

兼行气导滞,降气化痰作用的药物:莱菔子。

兼涩精止遗,化石通淋作用的药物:鸡内金

2、其他章节有消食作用的药物有枳实、陈皮、青皮、厚朴、槟榔。

驱虫药功效归纳

1.

偏于驱杀蛔虫的药物:使君子、苦楝皮、花椒鹤虱、榧子、芜荑、(石榴皮、贯众、雄黄、萹蓄、川楝子、花椒)

偏于驱杀蛲虫的药物:使君子、槟榔、贯众、雄黄

偏于驱杀绦虫的药物:槟榔、南瓜子、鹤草芽、雷丸

偏于驱杀钩虫的药物:苦楝皮、贯众

偏于驱杀姜片虫的药物:槟榔

兼消积滞的药物:使君子、槟榔

2.其它章节具有驱虫作用的药物:百部、萹蓄、牵牛子、川楝子、花椒、乌梅、石榴皮、雄黄等

止血药功效归纳:

1、

可用治全身出血的药物:大蓟、小蓟、苎麻根、羊蹄、紫珠、侧柏叶、三七、茜草、蒲黄、白及、仙鹤草、血余炭、棕榈炭

擅于治外伤出血的药物:三七、茜草、白及、乌贼骨

擅于治肺胃出血药物:白及、紫草、灶心土、白茅根

擅于治痔疮出血的药物:槐角

擅于治小便出血的药物:小蓟、白茅根、蒲黄

擅于治消化道出血的药物:地榆、槐花、炮姜、蒲黄、大黄、白及

擅于治崩漏,月经过多的药物:艾叶、茜草、棕榈炭、炮姜、苎麻根

2、其它章节中具有止血作用的药物:荆芥、木贼、黄芩、桑叶、地骨皮、青黛、栀子、拳参、地锦草、生地、牡丹皮、大黄、贯众、石韦、旱莲草、龟甲、乌贼骨、五倍子、乌梅、赤石脂、禹余粮、明矾等

活血化瘀药功效归纳:

(1)川芎及丹参均为活血化瘀要药,临床适用于多种血瘀证,又同为调经要药,广泛用于妇人经水不调,痛经,经闭,产后腹痛,恶露不尽。(2)

不同点:(2)川芎辛,温,功能活血行气,治血瘀证,尤宜于气滞血瘀属寒者,其行气之功,还可用于肝郁气滞之胁肋、乳房胀痛。又能祛风止痛,为止头痛要药,且旁通络脉,常用治风湿痹痛。(4)

(3)丹参,苦微寒,活血之力较缓,功擅和血调经,治血瘀证,尤宜于血热证。又可凉血消肿,配清热解毒药,可治热毒痈肿,凉血安神,治热入心之烦躁神昏及血不养心,心火偏

亢之心悸失眠。(

1.活血兼能行气者,如川芎、延胡索、郁金、姜黄、三棱、莪术、乳香

有破血之力者,如三棱、莪术、水蛭、地鳖虫、凌霄花、虻虫、斑蝥

兼补血者:鸡血藤

作用较缓,称和血者:鸡血藤、丹参、及少量红花。 兼能化食、消积止痛者:三棱、莪术、刘寄奴

兼能利水消肿者:益母草、泽兰、牛膝

兼能利尿通淋者:牛膝、王不留行

兼能补肝肾强筋骨者:牛膝

兼能续筋接骨者:地鳖虫、自然铜

兼能下乳者:穿山甲、王不留行

兼能润肠通便者:桃仁

2.其它章节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药物有:牡丹皮、赤芍、大黄、千金子、穿山龙、瞿麦、虎杖、三七、茜草、蒲黄、花蕊石、降香、当归、山楂、红藤、败酱草、紫草、麝香、海马

化痰止咳平喘药功效归纳:

1.

既能化痰又能利咽的药物:桔梗、胖大海、罗汉果

既能化痰止咳又能润肠通便的药物:瓜蒌仁、杏仁、苏子、胖大海

既能化痰止咳又能降逆止呕的药物:半夏、竹茹、旋覆花、枇杷叶

既能化痰又能软坚散结(化痰软坚、消痰软坚)的药物:黄药子、昆布、海蛤壳、海浮石、海藻

既能化痰又能止痉(祛风止痉,治风痰)的药物:天南星、白附子、天竹黄。

宣肺止咳平喘兼有解表作用的药物:桔梗、前胡

清肺止咳平喘的药物:马兜铃、黄芩、枇杷叶

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的药物:葶苈子、桑白皮

中药红藤银花的作用篇五
《中药复习题(超全 附答案)》

1

中药的性能

四气和五昧 一、 A1 型题

(1) 中药的作用包括:

A.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作用 B.药物的副作用 C.药物的治疗作用 D.药物的不良反应 E.以上均不是 答案 A

所谓平性药主要是指

A.寒、热之性不甚明显的药物 B.作用比较缓和的药物

C.升浮、沉降作用趋向不明显的药物 D.性味甘淡的药物

E.寒热界限不很明显、药性平和、作用较缓和的一类药 答案 E

(13) 甘味药可用于痛证,其作用是:

A. 温中止痛 B. 活血止痛 C. 缓急止痛 D. 祛风止痛 E.行气止痛 答案 C

(18) 下列哪项作用是苦味药的作用? 苦能通泻、降泄,还能坚阴、清热燥湿;咸能软坚、泻下

A. 行气、活血 B. 软坚、泻下 C. 和中、缓急 D. 收敛、固涩 E.通泄、降泄 答案 E

21) 具有清热燥湿功效的药物大多具有:

A. 甘味 B. 苦味 C. 咸味 D. 酸味 E.辛味

答案 B

(23) 具有芳香化湿作用的药物大多具有:

A. 甘味 B. 苦味

C. 咸味 D. 酸味 E.辛味

答案 E

(3).归经的依据是:理论基础是脏腑经络学说

A.脏腑经络学说 B.所治的具体病证 C.辛甘酸苦咸五味 D.炮制所用的辅料 E.寒热温凉四气 答案 B

8) 善治少阴头痛的药是:少阴头痛用细辛,阳明用白芷,厥阴用吴茱萸 A.羌活 B.柴胡 C.细辛 D.吴茱萸 E.白芷 答案 C

8) 善治阳明经头痛的药是: A.独活 B.柴胡 C.细辛 D.吴茱萸 E.白芷 答案 E

(9) 善治厥阴肝经头痛的药是: A.独活 B.羌活 C.藁本 D.吴茱萸 E.白芷

答案 D

1) 中药配伍中的相畏指的是:

A.治疗目的相同的药物配伍应用

B.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的配伍

C.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消除或降低的配伍 D.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功效降低或丧失的配伍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B

(2) 中药配伍中的相杀指的是:

A.一种药物和另一种药有某些相同功效的配伍

B.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的配伍

C.两种性能或功效相似药物的配伍

D.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的功效降低或消失的配伍 E.以上均不是。 答案 B

3) 为配伍禁忌的是: A.甘草与芫花 B.大戟与海藻 C.贝母与半夏 D.大戟与芫花 E.白及与瓜蒌 答案A

(4) 中药配伍禁忌包括: A.相畏 B.十九畏 C.相须 D.相杀 E.相使 答案 B

(5) 与乌头相反的药:乌头反瓜蒌 A.白及 B.天南星 C.大戟 D.甘草 E.瓜蒌 答案 E

(1) 细辛的性味是: A. 辛,微温

B.辛、甘,微温 C.辛,温,有小毒 D.辛,温 E.辛、苦,温 答案 C

(2) 细辛的功效是:

A.发散风寒,宣通鼻窍 B.散风除湿,通窍止痛

C.发散风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D.发散风寒,胜湿止痛

E.解表散风,通窍止痛,消肿排脓 答案 C

(3) 具有通关开窍醒神作用的药是:细辛可以通关开窍醒神,内服量很少 A.苍耳子 B.辛夷 C.白芷 D.细辛

E.以上均不是 答案 D

(1l) 经寒瘀滞之痛经、经闭当首选:桂枝可以治痛经、经闭

A.益母草 B.丹参 C.赤芍 D. 桂枝 E.郁金 答案 D

(12) 风寒表证兼脾胃气滞者,当选用:紫苏可以发表行气,安胎

A.生姜 B.厚朴 C.砂仁 D.紫苏 E.香薷 答案 D

(14) 发汗解表兼以安胎的药物是:

A,麻黄 B.桂枝 C.荆芥 D.紫苏

E.防风 . 答案 D ;

(20) “风家润剂”指何药?

A.麻黄 B.桂枝 C.紫苏 D.羌活 E.防风 答案 E

31) 发汗解表兼有化湿和中的药是:

A.荆芥 B.羌活 C.防风 D.独活 E.香薷 答案 E

(32) 发散风热药的主要作用是:

A.散风热 B.清头目 C.利咽喉 D.透麻疹 E.宣肺气 答案 A

(33) 疏散风热,疏肝解郁的药物是: 薄荷可以疏肝解郁,风热头痛目赤咽痛

A. 桑叶 B. 菊花 C.牛蒡子 D.薄荷 E.蝉衣 答案 D

(37) 外感风热,目赤肿痛,应选何药?

A.牛蒡子 B.淡豆豉 C.升麻 D.葛根 E.菊花 答案 E

(38) 功能明目退翳的药是:蝉衣可以明目退翳

A. 牛蒡子 B.淡豆豉 C.升麻 D.葛根 E.蝉衣 答案 E

(39) 功能息风止痉,用治破伤风的药物为:蝉蜕可以息风止痉、治破伤风

A.桑叶 B.菊花 C.升麻 D.葛根 E.蝉蜕 答案 E

62) 疮疡初起兼有表证者,当选用: A.白芷 B.防风 C.荆芥 D.羌活 E.紫苏 答案 C

(63) 感冒头痛,风疹瘙痒,当选用: A.细辛 B.防风

C.白芷 D.羌活 E.紫苏 答案 B

1) 患者,男,26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鼻塞,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用解表法治疗,应首选: A. 香薷 B. 麻黄 C. 薄荷 D. 苍术 E. 细辛 答案 B

3) 患者男,20岁,症见发热头痛,汗出恶风,或鼻塞干呕,身痛舌苔薄白,脉浮缓,

解表应首选:(C) A. 麻黄 B. 细辛 C. 桂枝 D. 香薷 E. 鹅不食草 答案 C

(4) 患者男,32岁。外感风寒,症见恶寒发热,不渴,无汗,身体疼重,胸痞,干呕,咳喘,脉浮,与麻黄配伍治疗内停水饮,应首选(B) A. 芍药 B. 细辛 C. 桂枝、 D. 香薷 E. 鹅不食草 答案 B

(5) 患者男,40岁,恶寒发热,咳喘,眼脸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小便不利,肢节酸楚,舌苔薄白,脉浮滑紧,宜首选: A. 黄芪配茯苓 B. 麻黄配白术 C. 白术配茯苓 D. 白术配桑白皮 E.麻黄配连翘 答案 B

2) 既能清暑热.又能退虚热的药是: A 银柴胡 B秦艽 C地骨皮 D青蒿 E白薇 答案 D

(3) 连翘除具有清热解毒作用外,还能: A除湿止痒 B利尿消肿 C活血止痛 D清肺利咽 E消痈散结

答案 E

13) 生地黄除能清热凉血外,还能: A养阴生津 B泻火解毒 C清热利尿 D安神定惊 E退除虚热

答案 A

64) 治肠痈腹痛的要药是: 红藤是肠痈腹痛的要药 A鱼腥草 B薏苡仁 C芦根 D红藤 E丹皮

答案 D

(65) 热毒发斑及血热毒盛,发为丹毒之证,应首选: A连翘 B蒲公英 C牛黄 D大青叶 E生地黄

(66) 乳痈初起,红肿坚硬,应首选:蒲公英治乳痈初起 A板兰根 B金银花 C蒲公英 D紫花地丁 E红藤

答案 C

(125) 金荞麦可治疗的病症是: A.跌打损伤 B.肺痈吐脓 C.肠痈腹痛 D.湿热淋症 E.产后腹痛 答案 B

(126) 阴虚外感,产后虚热及热淋血淋者可选用: 白薇实热、虚热 A. 白薇 B.青蒿 C.黄芩

D.射干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A

(127) 青葙子的主治病症是:青葙子明目 A.外伤出血 B. 乳汁不下 C.暑热烦渴 D.热毒下痢 E.目赤翳障 答案 E

(130) 既能退虚热,除骨蒸,又有凉血清热作用的药是: ??? A.胡黄连 B.地骨皮 C.青蒿 D.赤芍 E. 银柴胡 答案 A

(131) 芳香而散,善解暑热,又能退虚热,除骨蒸的药物是:青蒿 A.胡黄连 B. 银柴胡 C.野菊花 D. 白薇 E.青蒿 答案 E

(132) 既清热凉血,又能养阴生津的药物是:生地黄滋阴又能生津 A.白头翁 B.白薇

C.白花蛇舌草 D.山豆根 E.生地黄 答案 E

1) 患者女19岁,身热,微恶风,少汗,肢体疼痛,头昏胀痛,咳嗽黄稠,流黄浊涕,心烦,口中粘腻,渴不多饮,胸闷,泛恶,苔薄黄而腻,脉濡数。宜选:C A 防风 B 苏叶 C青蒿 湿热、头目胀痛、外感风热、 D薄荷 E银花 答案 C

(2) 患者男29岁,身热汗少,微恶风,肢体酸重,头昏重、胀痛,咳嗽痰粘,流浊涕,心烦口喝,喝不多饮,小便短赤,舌苔薄而黄腻,脉濡数。宜选: A 防风配苏叶 B 防风配青蒿 C 苏梗配香薷 D 苏叶配薄荷 E 青蒿配香薷 答案 E

(3) 患者男,31岁,高热烦渴,抽搐项强,角弓反张,两目上翻,神志昏迷,舌红苔黄,脉弦数,宜选:B 牛黄治高热、神昏、抽搐项强 A 玄参 B牛黄 C黄芩 D栀子 E夏枯草 答案 B

(7) 患者女20岁,近日突发口疮,进食时疼痛加重,心烦失眠,面赤口干,舌尖红,脉数有力,宜选: A 苦参配白敛 B白敛配龙胆草 C龙胆草配夏枯草 D夏枯草配黄连 E黄连配生甘草 答案 E

(8) 患者,女,30岁,腹痛腹泻数日,大便有脓血,赤白相兼,舌红苔黄,脉数,宜选:A A 黄连配黄芩 B甘草配白芍 C苦参配白蔹 D黄连配夏枯草 E苦参配丹参 答案 A

11) 患者女,39岁,肝气不舒,胸脘胁痛,吞酸吐苦,眩晕头痛,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弱,宜选:?? A 生地 B 玄参 C 牡丹皮 D 赤芍 E 紫草 答案 A

(12) 患者男,31岁,头目眩晕欲倒,昏而胀痛,绵绵不停,肢体麻木,抚之觉快,两目干涩,入夜视觉大减,舌红少津,脉细数,宜选用: A 生地配枸杞子 枸杞明目、生地滋阴疏肝 B 玄参配生地 C 牡丹皮配生地 D 赤芍配生地 E 生地配紫草 答案 A

(13) 患者,35岁,男,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咳嗽咯血,心烦易怒,足膝疼热,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宜选用:龟板??知母 A 北沙参配生地 B 丹参配龟板 C 龟板配川芎 D 知母配龟板 E 龟板配牡丹皮 答案 D

21) 患者,男,35岁,胁痛,口苦,头痛,目赤,耳聋,舌红苔黄,脉弦 数有力,宜选:D 栀子区别黄连??/ A龙胆草配知母 B 知母配苍术 C 苍术配黄连 D 龙胆草配栀子 E 龙胆草配通草 答案 D

(22) 患者,女,22岁,阴肿阴痒,小便淋浊,带下黄臭,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宜选:C 黄芩的其他作用 A知母配苍术 B 龙胆草配知母 C 龙胆草配黄芩 D 苍术配黄连 E 龙胆草配通草 答案 C

(23) 患者男,19岁,头痛,目赤,狂怒,胁痛口苦,耳聋,耳肿,舌边尖,红苔黄,脉弦数有力,宜选:E 栀子治热冲上头面(肝肾) A 苦参 B 黄连 C黄柏 D苍术 E栀子 答案 E

1) 大黄用于治疗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咯血等出血证,宜用:

A.蜜制大黄 B.醋制大黄 C.生大黄 D.大黄炭 E.酒制大黄 答案 D

(2) 大黄用于治疗大便秘结,胃肠积滞,宜用:

A.生大黄 B.醋制大黄 C.蜜制大黄 D.大黄炭 E.酒制大黄 答案 A

(3) 大黄用于治疗瘀血证,宜用:

A.大黄炭 B.醋制大黄 C.生大黄 D.蜜制大黄 E.酒制大黄 答案 E

(4) 具有泻下、软坚、清热作用的药物是:c

A.大黄 B.番泻叶 C.芒硝 D.芦荟

7) 既能逐水退肿,又能祛痰利咽、蚀疮的药物是:

A.京大戟 B.甘遂 C.商陆 D.巴豆 E.芫花 答案 D

(8) 功能泻下,清肝,杀虫的药物是:

A.番泻叶

B.大黄 C.芦荟 D.芒硝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C

(9) 单味泡服,小剂量缓泻、大剂量攻下,用治热结便秘,习惯性便秘及老

年便秘的药是: A,郁李仁 B.火麻仁 C.番泻叶 D.芒硝 E.芦荟 答案 C

18) 攻下药的主要作用是: A.泻下通便、破血消癥

B.泻下通便、攻逐水饮 C.泻下通便、清热利湿 D.泻下通便、清热泻火 E.泻下

通便、去积杀虫 答案 D

(19) 既能清热泻下、清热解毒,又能活血祛瘀的药物是: A.丹参 B.连翘 C.芒硝 D.大黄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D

(20) 大黄与芒硝均具有的功效是: A.清热、泻下 B.活血、解毒 C.润下、软坚 D.泻水、逐饮 E.润肠、杀虫 答案 A

4) 患者女,22岁,外感风热,身热,微恶风,汗出不畅,头胀痛,咽喉肿 痛,咽燥咳嗽,痰黄稠,鼻塞流浊涕,苔白微黄,脉浮数,宜选: A 黄芩 B 蒲公英 C 黄连 D 连翘 E 青黛 答案 D

(5) 患者男,35岁,外感风热,发热微恶风,头痛,咽喉肿痛,咳嗽少痰, 苔白微黄,脉浮数,宜选: A 黄柏

B 紫花地丁 C 黄连 D 金银花 E 青黛 答案 D

(6) 患者男60岁,腹胀,大便干结,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涩,宜选: A. 砂仁 B. 火麻仁 C. 杏仁 D. 桃仁 E. 薏苡仁 答案 B

1) 下列哪种药不具有通络之功 A千年健 B海风藤 C海桐皮 D寻骨风 E桑枝 答案 A

(2) 木瓜与蚕沙均主治: A筋脉痿弱 B湿疹瘙痒 C吐泻转筋 D脚气肿痛 E痈肿疮毒 答案 C

(3) 络石藤与海风藤都具有的作用是: A止痒 B通络 C安胎 D凉血 E清热 答案 B

(7) 稀莶草的功效是: A祛风湿、通经络、治骨梗 B祛风湿、舒筋络、清虚热 C祛风湿、强筋骨、补肝肾 D祛风湿、通经络、清热毒 E祛风湿、止痹痛、定惊搐 答案 D

(8) 稀莶草治风湿痹痛兼高血压病的患者常配伍: A臭梧桐 B独活 C威灵仙 D羌活 E松节 答案 A

(9) 臭梧桐的叶何时采集降压效果最好? A开花时 B结果时 C开花前 D结果后 E落叶时 答案 C

(10)治筋脉拘挛、吐泻转筋者,首推: A威灵仙 B黄连 C半夏 D木瓜 E防已 答案 D

(13) 哪种药广泛用于各种痛证? A细辛 B白芷 C藁本 D川乌 E 徐长卿 答案 E

(14)桑枝擅长于治疗: A上肢痹痛 B下肢痹痛 C游走性痹痛 D寒湿腰痛 E周身疼痛 答案 A

(15)肾虚胎动不安者,首选: A白术 B当归 C五加皮 D桑寄生 E砂仁 答案 D

(16)白花蛇与蛇蜕功效的不同点是: A祛风 B定惊 C止痒 D退翳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D

(21)腰以上之寒湿痹痛,首选: A羌活 B独活 C防己 D桑寄生 E千年健 答案 A

(22)桑寄生与五加皮都具有的功效是: A祛风湿、舒筋络 B祛风湿、安胎元 C祛风湿、强筋骨 D祛风湿、补肝肾 E祛风湿、通经络 答案 C

(1) 既能燥湿健脾又能祛风湿的药是:

A.厚朴 B.苍术 C.独活 D.羌活 E.防风 答案 B

(2) 用治外有风寒表证内兼湿阻中焦证宜选:

A.藿香 B.白豆蔻 C.五加皮 D.砂仁 E.茯苓 答案 A

(3) 用治湿阻气滞之脘腹胀闷,腹痛及咳喘多痰宜选: A.佩兰 B.砂仁 C.厚朴 D.藿香 E.白豆蔻 答案 C

1)患者男50岁,身体困重,麻木,下肢浮肿,四肢痿软,运胫热气上腾,小便短赤涩痛,苔黄腻,脉细数,宜选: A. 白术 B. 苍术 C. 茯苓 D. 薏苡仁 E. 猪苓 答案 B

(2)患者男60岁,身体困重,麻木,四体痿软,下肢浮肿,发热,胸痞脘闷,小便涩痛,

中药红藤银花的作用篇六
《附1-中药复习题》

01章、起源与历史 ......................................................................................................... 1

02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 2

03章 中药的炮制 ........................................................................................................... 2

04章、中药的作用 ......................................................................................................... 2

05章、中药的性能 ......................................................................................................... 2

06章、中药的配伍 ......................................................................................................... 2

07章、用药禁忌 ............................................................................................................. 2

08章、用药剂量与用法 .................................................................................................. 3

01章、解表药 ................................................................................................................ 3

02章、清热药 ................................................................................................................ 3

03章、泻下药 ................................................................................................................ 4

04章、祛风湿药 ............................................................................................................. 4

05章、化湿药 ................................................................................................................ 4

06章、利水渗湿药 ......................................................................................................... 4

07章、温里药 ................................................................................................................ 4

08章、理气药 ................................................................................................................ 5

09章、消食药 ................................................................................................................ 5

10章、驱虫药 ................................................................................................................ 5

11章、止血药................................................................................................................. 5

12章、活血化瘀药 ......................................................................................................... 5

13章、化痰止咳平喘药 .................................................................................................. 6

14章、安神药 ................................................................................................................ 6

15章、平肝息风药 ......................................................................................................... 6

16章、开窍药 ................................................................................................................ 6

17章、补虚药 ................................................................................................................ 6

18章、收涩药 ................................................................................................................ 7

19章、涌吐药 ................................................................................................................ 7

20章、杀虫止痒药 ......................................................................................................... 7

21章、拔毒化腐生肌药 .................................................................................................. 7 附录_大纲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01章、起源与历史

1.下列中药专著的成书年代、作者、载药数目、主要价值:

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唐本草)、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

2.背诵《药性赋》

02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1.名词解释:道地药材

2.全草类、花类、果实种子类、根和根茎类、树皮和根皮类植物药的一般采集规律如何?

03章 中药的炮制

1.名词解释:炮制

2.炮制的目的是什么?各举1例说明。

04章、中药的作用

1.中药治病的基本作用是什么?

05章、中药的性能

1.名词解释:四气

2.举例说明五味各有哪些作用?

3.升降沉浮与药物性味、药物质地的关系如何?

4.名词解释 归经

5.名词解释 毒性

06章、中药的配伍

1.名词解释 配伍

2.什么是药物配伍的七情?各举1例说明。

07章、用药禁忌

1.背诵 “十八反”与“十九畏”歌诀,并明确歌诀中所示药物的名称。

2.背诵 妊娠用药禁忌歌诀并明确所示药物。

08章、用药剂量与用法

1.确定剂量的因素有哪些?

1.有哪些特殊的入药方法,各举2药说明之。

01章、解表药

1.发散风寒药中善治头痛的药物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2.发散风热药中功能明目的药物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3.解表药中具有透疹功能的药物有哪些?

4.解表药的性能特点、功效、主治、配伍原则和使用注意(概述部分)

5.柴胡的使用注意是什么

6.桂枝的使用注意是什么

7.麻黄的使用注意是什么

8.羌活的使用注意是什么

9.比较异同:麻黄与桂枝

10.比较异同:麻黄与香薷

11.比较异同:薄荷与蝉蜕

12.比较异同:葛根与柴胡、升麻

13.比较异同:桑叶与菊花

02章、清热药

1.马齿苋、白头翁、鸦胆子、秦皮均能治痢,各有何特长?

2.蒲公英、紫花地丁、鱼腥草、红藤、败酱各最适哪种疮痈?

3.清热药中善治咽喉肿痛的药物有哪些?

4.清热燥湿药的功效与主治病证。

5.比较异同:石膏与知母

6.比较异同:竹叶、淡竹叶

7.比较异同:黄芩与黄连、黄柏

9.比较异同:大青叶、板蓝根、青黛

9.比较异同:红藤、败酱草

10.比较异同:银花与连翘

11.比较异同:丹皮与赤芍

12.比较异同:生地与玄参

13.比较异同:地骨皮与丹皮

1.泻下药的性能特点、功效、主治、配伍原则和使用注意(概述部分)

2.轻煎、久煎、生用、熟用、酒制、炒炭对大黄的功用有何影响?

3.比较异同:大黄与芒硝

04章、祛风湿药

1.祛风湿药的性能特点、功效、主治、配伍原则和使用注意(概述部分)

2.比较异同:独活与羌活

3.比较异同:蕲蛇与乌梢蛇

4.雷公藤的使用注意是什么

05章、化湿药

1.藿香治疗呕吐应如何配伍使用?

2.比较异同: 藿香与香薷

3.比较异同:砂仁与白豆蔻

06章、利水渗湿药

1.利水渗湿药的性能特点、功效、主治、配伍原则和使用注意(概述部分)

2.茵陈蒿治疗黄疸应如何配伍使用?

3.比较异同:茯苓与薏苡仁

4.比较异同:茯苓与猪苓

5.治疗淋证的药物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07章、温里药

1.附子治疗阳虚应如何配伍使用?

2.温里药的性能特点、功效、主治、配伍原则和使用注意(概述部分)

3.比较异同:附子与干姜、肉桂,

4.比较异同:干姜与生姜、煨姜、炮姜

5.比较异同:肉桂与桂枝

1.比较异同:橘皮与青皮,

2.比较异同:木香与香附、乌药

09章、消食药

1.鸡内金、莱菔子、山楂、麦芽、神曲各适于何种食滞

10章、驱虫药

1.驱虫药的使用注意是什么?

2.使君子的使用注意是什么?

3.如何根据寄生虫种类选择使用驱虫药?

11章、止血药

1.止血药是否都要炒炭?

12章、活血化瘀药

1.“头痛必用川芎”之说是否正确。

2.川芎治疗头痛应如何配伍使用?

3.功能通乳的药物有哪些?

4.既活血又行气的药物有哪些?

5.比较异同:川牛膝与怀牛膝

6.比较异同:莪术与三棱

7.比较异同:乳香与没药

8.比较异同:水蛭与虻虫

9.比较异同:桃仁与红花

10.比较异同:五灵脂与蒲黄

11.比较异同:郁金与姜黄

12.川芎的使用注意是什么?

中药红藤银花的作用篇七
《中药1》

1.薄荷: 唇型科 辛、凉 肺 肝

1.似荆芥末性平 重在解表而非清热

2.区别为舒肝、化湿,荆芥炒炭止血

2.牛蒡子: 辛、苦、寒 肺、胃 ——清热消肿

1.典型疏散风热药,疏散风热加温热病卫分证,但疏散不不如薄荷,辛苦二向性。

2.清热解毒,利咽,透疹(发表清热透疹、三者同时作用)消肿,润肠。

3.桑叶: 辛、苦、甘 肺、肝、肾 ————润肺止咳

1.辛,苦。解表 清热,润肺咳嗽时用,清肝明目,微滋养肝肾阴,平肝。

2.蜜制润肺

4.菊花:辛、甘、苦、微寒 肺、 肝 ——似桑叶

1.似桑叶,无润肺、清热凉血作用。

2.近来用于通利血脉,心脑血管,保健。 5.蝉蜕:甘寒 肺、肝 ——开音镇静

1.典型药,利咽、宣肺开音,透疹,清肝明目退翳,镇静明显,小儿惊风常用。 6.葛根 :甘辛凉 脾胃 ——退热升阳

1.非典型药,寒热皆可,解表退热 退热力强 透疹 缓解项强

2.生津止渴 升阳止泄

7.柴胡:辛、微苦、寒 肝胆

1.似葛根 非典型,退热力强,透半表半里邪,舒肝解郁,升阳举陷,脏器。

2.生用量大,醋制酒制量小。

8.升麻:辛微甘微寒 肺 脾胃大肠 ——清热升阳

1.解表退热不常用,透疹,阳明清热解毒,升阳举陷。

2.解表,寒热皆可,保护胃气

1.发散风寒的药当中兼有止痛作用的药,羌活、防风、细辛、白芷、藁本、苍耳子

2.透疹: 荆芥 薄荷 牛蒡子 蝉蜕 升麻 葛根

3.通鼻窍:白芷 细辛 苍耳子 辛夷

4.后下:薄荷

5.有毒:细辛 苍耳子 9.石膏:辛、甘、大寒 肺胃 CaSO4×2H2O 清热泻火 除烦止渴 收敛生肌——气分首选

1.气分热 ,四大证首选药

2.脏腑热,肺热,咳嗽,胃火,牙痛。

3.清热间接止渴,没有生津功效。

4.外用收敛湿疮。

10.知母:甘苦寒 肺胃肾 清热泻火 滋阴润燥——滋阴润燥

1.同石膏 气分肺胃

2.滋阴,润肺,直接生津止渴。

3.不收敛生肌。

4.滋腻,润肠,腹泻不用。

11.芦根:甘、寒 肺胃 ——气分二线,辅助,止呕排脓祛痰

1.似石膏知母,气分,生津止渴,力弱辅助,但也常用。

2.清胃止呕,清热排脓,微利尿透疹。

12.瓜蒌(天花粉) 寒甘 肺胃 ——气分二线,生津止渴,润肺化痰

1.气分清热辅助,但不常用。

2.生津止渴力强,消渴配葛根,一些润燥化痰。

13.淡竹叶 甘淡寒 心 肺胃 ——导赤散

1.清气分热,不常用。主用于清心热,心火下移小肠,导赤散。

14.栀子: 苦寒 三焦 泻火除烦 清热利湿 凉血解毒 消肿止痛 ——苦寒,全能

1.苦寒 清气分热不太常用。 清心力强,三焦皆可。

2.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利尿除湿。打粉外伤外用。

15.夏枯草:辛苦寒 肝——清肝火

1.清肝火 散郁结 降血压

16.决明子:甘苦咸 微寒 肝肾大肠 清肝明目,润肠通便——明目药

1.清肝明目,缓泻

17.黄芩:苦寒 肺胃胆大肠

黄连:苦寒 心肝胃大肠

黄柏:苦寒 肾膀胱大肠

1.清热泻火:都清气分脏腑热,黄芩长于气分热,肺热,咳嗽,退热强,少阳寒热往来。黄连心胃热,黄柏退肝肾虚热。

2.清热燥湿:黄芩上焦温热病,痢疾也行辅助,黄连中焦湿热痢疾要药,黄柏下焦黄疸淋症痢疾带下。

3.清热解毒:都可用于疮疡肿痛,黄连强些,其他俩差不多。

4.黄芩入血分,凉血止血,除热安胎。

5.黄芩酒炒入上焦,炒炭止血,黄连姜汁制止呕,黄柏盐炒入下焦。

18.龙胆:苦寒 肝胆膀胱

1.清热燥湿,清热泻火,不清气分,主要肝胆 但不绝对。清热解毒淡化。

19.苦参:苦寒 心肝胃大肠 膀胱——清燥湿广泛应用

1.清热燥湿广泛用,湿热痢疾黄疸带下湿疹,清热泻火似黄连,因很少内服,所以不强调,更多外用。

2.气味浓烈力强,服后倦怠用于心热失眠,外用杀虫,微利尿,近年抗心率失常升白细胞。

20.穿心莲:苦寒,肺胃 大肠小肠——常规药

1.应用广泛,清热燥湿主痢疾淋症,清热泻火,泻肺火,清热解毒,疮疡肿痛。

21.秦皮:苦涩寒 大肠肝胆 清热燥湿 解毒 止痢 止带 明目——清热燥湿三线,痢疾 明目

1.清热燥湿,湿热痢疾,清肝明目,清肺止咳。

1.清热解毒药在临床上它主要就用于温热病、疮痈肿痛、热毒痢疾、咽喉肿痛,然后烧伤、烫伤,还有癌症。

2.清热解毒都可用于疮疡肿痛。

3.痢疾分湿热痢疾,热毒痢疾。

4.咽喉肿痛分风热犯肺,肺胃热毒,阴虚火旺。

5.清热解毒药分用于温热病,疮疡肿痛,湿热痢疾,咽喉肿痛。

6.按味道分甘寒苦寒,归经大体归心经,再发病按部位分。

7.清热燥湿药都可清热解毒。

22.金银花:甘寒 肺心胃 清热解毒 疏散风热 ——解表带气分带血分带解毒,全能

1.用于温热病各个阶段,发散风热,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热凉血。

2.疮疡肿毒重要药物,痢疾,咽喉肿痛,清暑热。

方剂:银翘散 银翘白虎汤 清营汤 神犀丹

23.连翘:苦微寒 清热解毒 疏散风热 散结消痈——也全能 不凉血 疮家圣药

1.银花兄弟,解表,温热病各个阶段卫气营,清心解毒猛,强于银花,疮家圣药,解表不如。

2.不凉血 不解暑 微利尿。

24.板蓝根:苦寒 肺胃 清热解毒 凉血利咽 ——蓝根三兄弟,长于利咽

1.温热病各个阶段,不解表。

2.利咽喉,凉血消斑。近年抗病毒。

25.大青叶:苦大寒 心肺胃 ——蓝根三兄弟,长于退热凉血

1.似板蓝根。利咽不如板蓝根,凉血消斑优于,退热优。

26.青黛:咸寒 肺肝 ——蓝根三兄弟,长于清肝火

1.凉血 主清肝火 略清肺火 木火刑金,不溶于水。

27.贯中:苦微寒 小毒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杀虫——缩宫止血

1.抗病毒重视,凉血止血,用于妇科,收缩子宫。

28.鱼腥草:辛寒 肺 ——肺痈要药

1.肺痈要药,清热排脓祛痰。清热利湿,淋症。

2.不宜久煎。

29.蒲公英:甘苦寒 肝胃膀胱 清热解毒 利湿 ——乳痈

1.广泛用于疮痈,特点乳痈。

2.温热病早期,清热泻火,清肝胃,胃溃疡。

3.清利湿热,量大时缓泻。

30.紫花地丁:苦寒 心肝 ——疔疮

1.应用较少,疔疮首选。

31.土茯苓:甘淡平 肝胃 解毒利湿,通利关节 ——梅毒

1.梅毒解汞毒,疮痈肿痛,清利湿热也在用。

32.熊胆:苦寒 肝胆心 清热解毒,息风止痉,清肝明目

1.效果各种好,疮疡,痔疮,清肝火,清肺热祛痰止咳,止痉。

33.野菊花: 苦 辛微寒 肝肺 清热解毒

1.似菊花,疮痈优于菊花。

34.红藤:苦平 大肠 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活血 肠痈

1.常用,肠痈,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活血,妇科,风湿都用。

35.败酱草:

1.红藤兄弟,活血不如红藤,清热解毒很强,用于各种炎症,清湿热,安神。

36.山豆根:苦寒 肺胃 清热解毒 利咽消肿 ——咽喉肿痛 苦味大

1.消肿利咽较强,苦寒性大,量大中毒。

37射干:苦寒 肺 清热解毒 祛痰利咽 ——缓和 祛痰 安全广泛

1.力量弱于山豆根,祛痰,适用于咽喉肿痛兼痰浊,微活血孕妇忌用,量大滑肠。

38.马勃:辛平 肺 清热解毒 利咽 止血 ——辅助

1.效力最轻,外敷止血。

39.白头翁:苦寒 大肠 清热解毒 凉血止痢 ——痢疾专药

1.基本只治痢疾,两种痢疾。黄连对冷痢没效,但白头翁有

2.热痢细菌性,冷痢原虫性。

40.马齿苋:酸寒 大肠肝 清热解毒 凉血止痢 ——辅助,似贯中止血

1.只用热痢,力缓,辅助,食疗。

2.似贯中,机械收缩子宫止血,孕妇禁用。

41.鸦胆子:苦寒 小毒 清热解毒 治痢截疟 腐蚀赘疣——不用

1.用于冷痢,腐蚀赘疣,截虐,有毒,一般不内服,外用。

42.生地:甘苦寒 心肝 肺 清热凉血 养阴生津 ——两个作用

1凉血,止血,止血力强,很常用, 多用于血热妄行。

2.养阴,五脏六腑都可,清补,主在胃肠。

43.玄参:甘苦咸寒 肺胃肾 清热凉血 滋阴解毒 ——生地小弟 不止血 散结

1.似生地,凉血不如,没有止血,但比生地多解毒,不用于血热妄行,多用于在营分。

2.多用于咽喉肿痛,瘰疬痰核

3.降火坚阴

44.牡丹皮:辛苦微寒 心肝肾 清热凉血 活血散瘀——活血

1.清热凉血活血,寒性不强,退虚热。

45.赤芍:苦微寒, 肝 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凉血散瘀

1.丹皮兄弟,只是不清虚热,凉血散瘀止痛,疮疡肿痛有效,清肝热。

46.水牛角:甘凉 1.退热。

47.紫草:甘寒,心肝 凉血活血 解毒透疹 ——凉血辅助 透疹

1.凉血一般,辅助。

2.透疹,预防麻疹

3.烧烫伤,小儿湿疹

48.青蒿:辛苦寒 肝胆肾 清虚热 凉血 解暑截虐 ——虚热一号

1.清虚热,温热病后期或阴虚发热。

2.清暑热,祛脾胃肝胆湿,解表。

3.截虐

49.地骨皮:甘寒 胃肝肾 清虚热 清热凉血 清肺降火 ——清肺 消渴 牙痛

1.退虚热,牙痛,骨蒸,糖尿病,凉血。

2.清肺热,肺热咳嗽。

50.白薇:苦咸寒 肺胃肝 清热凉血 利尿通淋 解毒疗疮——虚热辅助

1.清虚热 温热病后期 产后,凉血 利尿通淋疮疡肿痛。

51.银柴胡:甘寒 清虚热 除疳热

1.苦不明显,甘不伤阴,小儿疳积,肝疳。

52.大黄:苦寒 脾胃大肠肝心 ——6大功效

1.泻下可靠广泛,苦燥长期用致便秘。

2.泻火,气分,脏腑心肝胃等,很多都可以。

3.解毒,疮痈,内痈外痈都可,肠痈,轻度烫伤。

4.凉血止血,直接止血作用。

5.活血化瘀,广泛用,妇科。

6.清利湿热,微利尿,茵陈蒿汤,八正散。

53.芒硝:苦寒咸 胃大肠 泻下软坚,清热。 ——水液泻下

1.服用后肠道高渗状态,水液多,软坚泻下,适用于燥结。

2.没大黄常用。清热外用,口舌生疮。

54.番泻叶:苦寒 大肠 ——单纯,不弱于大黄

1.单纯泻下,鞣质少,不引起习惯性便秘,力量不弱于大黄,应用时间短,经验少。

55.芦荟:苦寒 肝大肠 泻下 清肝 杀虫 ——力强 清肝

1.多少量用,不引起习惯性便秘,力强,多用缓泻, 不做大量攻下使用,盆腔充血甚至肾炎。

2.清肝热强。不入汤剂,用丸剂。

3.杀虫止痒,皮肤,痤疮。

56.火麻仁:甘平 脾大肠 润肠通便

1.大麻的种子,也不要多用。——单一

2.润肠通便,作用单一,力量一般,有些滋养性,不入汤剂。

57.郁李仁:甘 大肠 ——力强 不滋养

1.通便强于麻仁,量大也会腹泻,不滋养,所以不常用,有些利尿。

58.甘遂: 苦寒 有毒 肺肾大肠

1.内用利水消肿除痰饮,外用消肿止痛。

2.不入汤剂,粉末0.5-1克 ,醋制降低毒性。反甘草。

59.大戟:苦寒辛 有毒 肺肾大肠 泻水逐饮 消肿散结

1.同甘遂,不如甘遂常用。

2.外用消肿用红大戟。

60.芫花:辛苦温有毒 肺肾大肠 泻水逐饮 祛痰止咳 杀虫疗疮

1.同前两个, 止咳化痰不错,但很少用。外用治头藓,白藓有效,黄藓差。

61.牵牛子:苦寒 有毒 肺肾大肠 泻下 逐水 去积 杀虫 ——多级可调 毒性小

1.相比前三味有优势,利尿,且毒性小。

2.量大逐水,中量泻下,小量去积。

3.杀虫因为泻下有优势,主要对蛔虫。

62.商陆:苦寒有毒 肺肾大肠 泻下利水 消肿散结

1.利尿更强,毒性更小,且入汤剂,久煎降低毒性,水肿小便不利首选。

2.外敷消肿同大戟甘遂,次要。

63.巴豆:大热剧毒,巴豆是峻下逐水药当中的峻下作用最强的,因为巴豆的毒性太强,所以一般不把巴豆作为一个峻下药,很少有这样用,所以它很少用于水肿胀满,所以我们把它放到了比较次要的位置,它可以用,不常用

64.独活:辛苦微温 肝膀胱 祛风湿 止弊痛 解表——风寒湿一线

1.祛风散寒燥湿 作用都很强,温性,与羌活比,偏下半身。

2.表证,风寒夹湿可用。

3.止痛,头痛牙痛瘀血痛。古人认为羌活治太阳,独活治少阴。

65.威灵仙:辛咸温 膀胱 祛风湿 通经络 消骨哽——平和

1.平和,温性不强,祛风湿。

2.止痛,常用。通经络,中风。

66.川乌:辛苦温 大毒 心脾肝肾 祛风除湿 散寒止痛

1.热性大,除了风湿,其他寒证也有用。

2.止痛,应用较多,古代麻醉止痛。

3.大毒,十八反。煎到口尝舌头不麻。

67.蕲蛇:甘咸温 有毒 肝 祛风通络 定惊止痉

1.祛风通络作用都很强,常用于久治不愈的疾病。常用于中风不遂,活络要药。

中药红藤银花的作用篇八
《中药》

解表药:

慎用解表药的有:

A,表虚自汗 B,阴虚盗汗 C,疮疡日久 D,淋证 E,失血

发散风寒药: 1.麻黄与桂枝结合记忆,两个也经常结合出题。

兼利水消肿的解表药:麻黄、浮萍、香薷

调和营卫的配伍:桂枝、白芍;生姜、大枣.(1994-138)

1998-139,功能宣发或肃降肺气、利水消肿的药是:(注:这里有个宣发或肃降,可拆题哦)

2.生姜和紫苏结合记忆,因为都辛温,一个归肺脾经,一个归肺脾胃经 生姜是呕家圣药,两药都可解毒,紫苏有行气宽中的作用,不宜久煎。 注:含姜字的都是根茎,比如姜黄、高良姜。

3.防风与羌活结合记忆

防风:祛外风、熄内风;风寒风热风湿表证、瘾疹瘙痒、风寒湿痹、热痹;“治风通用”。

羌活:归膀胱、肾经;用量过多导致呕吐。

4.荆芥与香薷结合记忆 两个药都辛微温,一个归肺肝经,一个归肺脾胃经,荆芥不宜久煎,香薷利水消肿浓煎。

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1. 白芷、细辛、苍耳子结合记忆

白芷归阳明,肺经+胃、大肠,解表散寒;祛风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通鼻窍 细辛归少阴,肺经+肾、心,解表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通鼻窍

苍耳子,毒,肺,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杀虫止痒(风疹、疥癣)

2. 藁本、辛夷、葱白结合记忆

藁本,膀胱经,太阳引经药,又引厥阴,祛风散寒;除湿止痛(太阳头痛、风寒湿痹) 葱白,发汗解表;散寒通阳;解毒散结

发散风热药

1. 薄荷、牛蒡子、蝉蜕结合记忆

薄荷,辛凉,肝肺, 疏散风热;利咽、透疹;清利头目;疏肝行气

牛蒡子,辛苦寒,胃肺,疏散风热;利咽、透疹;宣肺祛痰;解毒消肿;滑肠通便 蝉蜕,甘寒,肝肺, 疏散风热;利咽、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2. 桑叶与菊花比较记忆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

菊花,疏散风热;清热解毒3. 柴胡,肝胆, 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截疟

升麻, 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

葛根,脾胃, 解肌退热;生津止渴;升阳止泻4. 蔓荆子、淡豆豉、浮萍结合记忆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风湿痹痛)

淡豆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浮萍, 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宣发肺气)

其他解表药:银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穿心莲、青蒿、独活、藿香、佩兰、苍术、前胡。

1996-136,治疗风热目赤、肝热目赤的:桑叶、菊花

清热药

清热泻火

1. 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结合记忆(希望重点记忆,因为这四味药物重点得不得了)

石膏,辛甘大寒,肺胃,生: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敛疮生肌、收湿、止血 知母,苦甘寒,肺胃肾,清热泻火;生津润燥(润肠)(考点)

(重点)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考点)

肺热咳嗽;肺痈;胃热呕哕;热淋涩痛

肺胃,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生肌(考点)

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

2.

栀子,苦寒,心肺三焦(1991),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焦:凉血止血(一字不漏的记!) 用于:热病心烦;黄疸;血淋;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 淡竹叶,甘淡寒,心胃小肠,清热泻火;除烦、利尿(口疮尿赤、热淋涩痛)

3.

润肠通便;(平抑肝阳)(肯定也清热泻火)

夏枯草,肝胆, 清热泻火;清肝明目;散结消肿(熬膏)(乳痈)(考点)

密蒙花,肝胆,清热泻火;养肝明目、退翳(考点)

养阴生津:知母、芦根、天花粉;生地、玄参。

了解:(随便看看,我都没记住,跟考试无关)

清胃火: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黄连、穿心莲、蒲公英

清肺热:黄芩、石膏、知母、芦根、金银花、连翘、鱼腥草、金荞麦、射干、马勃、山豆根、天花粉、地骨皮

清气分实热:石膏、知母、栀子、竹叶、芦根、天花粉、鸭跖草、黄芩、黄连、黄柏、寒水石、金银花、连翘

清气分湿热:黄芩、黄连、黄柏、穿心莲、白头翁、龙胆草、夏枯草、苦参、秦皮、青蒿

清热燥湿药:

1. 黄芩、黄连、黄柏结合记忆

黄芩(根) 苦寒,肺脾胃胆大小肠,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考点) 黄连(根茎)苦寒,心脾胃胆大肠,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树皮)苦寒,肾膀胱大肠, 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应该也泻火解毒吧)

2.

龙胆草(根、根茎)白鲜皮,苦寒,脾胃膀胱,

秦皮,苦涩寒,肝胆大肠,

黄芩:

枯芩,清上焦肺火,用于肺热咳嗽痰黄

子芩,泻大肠湿热,用于湿热泻痢腹痛

清热生用,安胎炒用,清上焦热酒炙,止血炒碳(考点)

清热解毒药: 1. 金银花、连翘、穿心莲结合记忆

金银花,甘寒,肺心胃,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止痢(热毒血痢)(内痈外痈要药) 连翘,苦微寒,肺心小肠,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肿散结(瘰疬痰核、热淋涩痛)(疮家圣药)

凉血消肿(肺痈);燥湿、止痢(泻

痢、热淋、湿疹)

2.

蒲公英,

消肿散结;利湿通淋

凉血消肿;疏散风热

3.

1994-109,110、2009-96、1996-87、2006-32) 利尿通淋;清热止痢(不宜久煎)

祛瘀止痛(肝热目赤肿痛,赤白痢疾)

4. 射干、马勃、山豆根结合记忆

射干, 清热解毒;消肿利咽;消痰(痰盛咳喘)

山豆根,清热解毒;消肿利咽;清肺止咳;清热利湿(肺热咳嗽、湿热黄疸) 马勃,清热解毒;消肿利咽;止血(考点)

5. 白头翁、马齿苋、鸦胆子结合记忆

白头翁,胃大肠(阳明),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马齿苋,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止血(崩漏、便血、湿热淋证、带下) 鸦胆子,小毒, 清热解毒;止痢;截疟

;腐蚀赘疣(热毒血痢、冷积久痢)

6.

消斑)

青黛,咸寒,肝肺,清肝泻火、定惊 (冲服)

青黛主治:(备)

A,温毒发斑、血热吐衄 B,咽痛口疮、火毒疮疡

C,咳嗽胸痛、痰中带血 D,暑热惊痫、惊风抽搐

7.贯众,小毒,肝脾,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烧烫伤、妇人带下)

贯众主治:(1995-143)ABCD

A,钩虫病、绦虫病 B,风热感冒、温热斑疹

B,血热吐衄、便血崩漏 D,痄腮、咽痛、大头瘟疫

蚤休(重楼),小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化瘀止血(三七派)(娱乐记忆)

蚤休主治(了解):

A,痈肿疔疮、咽喉肿痛 B,毒蛇咬伤 C,惊风抽搐 D,跌打损伤

土茯苓,甘淡平,肝胃,解毒;除湿;通利关节(梅毒)

熊胆,苦寒,心肝胆,清热解毒;息风止痉;清肝明目(小儿疳积、风虫牙痛、黄疸)

野菊花,清热解毒(咽喉肿痛、目赤肿痛、外用湿疹、湿疮、风疹) 漏芦,苦寒,胃,清热解毒;消痈散结;通经下乳;舒筋通脉(湿痹拘挛)

7. 白花蛇舌草、山慈菇、半边莲一起记忆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蛇咬、热淋、黄疸)

山慈菇,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化痰(瘰疬痰核、风痰癫痫、症瘕痞块) 半边莲, 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水肿、湿疮、湿疹、疥癣)

8.

败酱草,肺, 祛风止痛(肠痈要药、跌打损伤、经闭痛经、风湿痹痛)

清热凉血药:

1. 生地黄与玄参一起记忆

生地黄,甘苦寒,心肝肾,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止血)

玄参,甘苦咸微寒,肺胃肾,清热凉血;泻火解毒;养阴生津

2. 紫草、牡丹皮、赤芍

紫草,心肝, 清热凉血;活血消肿;清热解毒;透疹(水火烫伤)(考点) 牡丹皮,心肝肾,清热凉血;活血祛瘀

赤芍,肝, 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泻肝火)

牡丹皮用于:(凉血不留淤,活血不动血1998-34)

A,温毒发斑、血热吐衄 B,温病伤阴、阴虚发热、夜热早凉、无汗骨蒸(考点) C,经闭、痛经、跌打损伤 D,痈肿疮毒

赤芍用于:(不能清虚热)

A,温毒发斑、血热吐衄 B,目赤肿痛、痈肿疮疡

C,肝经胁痛、经闭痛经 D,癥瘕积聚、跌打损伤

注意两药治疗疾病种类的区别,容易出现干扰项设置。

如2007-137,牡丹皮、赤芍均可用于治疗:ACD

A,血热吐衄 B,阴虚内热 C,血瘀经闭 D,痈肿疮毒

3.水牛角,苦寒,心肝,清热凉血;泻火解毒;定惊(先煎)

兼活血:紫草、丹皮、赤芍、红藤、败酱草

兼泻火解毒:玄参、水牛角

治痈肿疮毒:玄参、水牛角、丹皮、赤芍

用于无汗骨蒸:牡丹皮

中药红藤银花的作用篇九
《中药》

几种中药材的水中辨别真伪方法

由于丰厚利润的驱使,要来救死扶伤的中药材也逃不了奸商们魔掌。因此,下面介绍几种常用药材的水中辨别真伪方法:胖大海:投入热水中膨大成海绵状,可达原体积的8倍。伪品圆粒苹婆的种子入水膨胀较慢,仅达原体积的2倍。

红花:用水浸泡后,水变成金黄色,花不褪色。

苏木:碎片入热水中,水染成红色。而伪品系木材经染色而成,浸入热水中水呈浅黄色、黄色、橙黄色。

银柴胡:

正品水浸液无泡沫反应。而伪品山银柴胡水浸液有较强的泡沫反应。

牛黄:

投入清水中,可吸水变潮湿但不变形,不溶解,不脱色,不浑浊。加少许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黄,俗称“挂甲”。伪品多用黄连、大黄、姜黄、鸡蛋黄等粉末或马铃薯加植物色素伪造,入水则迅速溶解、破碎、浑浊。

蟾酥:

正品表面或断面沾水迅速泛出乳白色液状物并隆起。掺伪者沾水也泛出乳白色液状物,但液状物泛出慢而且不隆起。

阿胶:

取阿胶放沸水中溶解,溶液呈棕红色,较澄明,下层无沉淀,清而不浊。伪品杂皮胶水溶呈棕褐色,下沉大片胶丝结片及黑渣。代用品新阿胶水溶液呈棕褐色,下层有黑渣及絮状物常常有沉淀,浑浊不透明,表面有脂肪油。

现在的假药很多,大家在选购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辨别,不然吃了假药可能还会耽误病情,甚至加重病况。

鉴别补品真伪

人参 :

商品人参主根一般呈长圆柱形,顶端有芦头,上有芦碗数个。主根下多有支根2—3条,支根下部尚有须状根,其上可见到突起,习称珍珠点。去须根后,长5—15厘米。人参断面平坦,白色,有诳射状裂隙。白参类我以灰黄或灰棕,红参类色棕红。主根及支根上有纵向皱纹,近根头部有细横纹。高丽参常被加工成四棱形。

人参气香,味微苦而回甜。目前较常见的伪品有豆科野生豇豆、马齿苋科士人参、菊科山莴苣、桔梗科桔梗、商陆科商际等。凡开头如参、无芦头或芦头较长,断面中央无髓或可见数层同心环,闻之没有人参特殊香气,口尝有后遗症气、或有粘滑、麻辣感者,均系伪品。

天麻:

天麻为兰根植物,天麻的块茎通常呈长椭圆形,扁缩而略弯曲,长4--12厘米,宽2--6厘米,厚1--3厘米。一端稍粗,有红棕色干枯牙苞,习称“鹦哥嘴”,有的为开花后残留的茎基;另一端有自母麻脱落后的圆脐形疤痕,习称“肚脐眼”。外皮剥落后部分残存,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可见数圈点状的退化须根痕组成的横纹、麻点皱纹和轮节。质坚实,半透明,不易折断,断面平坦,角质状,有光泽,嚼之发脆有粘性。

目前较常见的“假天麻”有大丽菊的干燥块茎、柴茉莉的干燥奶,及马铃薯、红薯的加工品。伪品一般不透明,无麻点皱纹和轮了,也无“鹦哥嘴”和“肚脐眼”特征,断面纤维明显,质较轻,或易折断。

麝香:

为鹿科动物麝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捕到成年雄麝,将腺囊连皮割下,检净皮毛杂质,阴干,习称“毛壳麝香”或“整麝香”。割开腺囊,将其中麝香掏出者,习称“麝香仁”或“散麝香”。麝香鲜时呈稠厚黑褐色软膏状,干后为粉末状或颗料状。呈颗粒状和块状的习称“当门子”。麝香有强烈而特异的香气,味微苦而略辣。

鉴别麝香真伪的经验方法是:

一是鼻嗅。

真品有极浓郁的袭人香气,经久不散,无前浓后淡后或久嗅不香的感觉。伪品或掺杂品,则气香不袭人,嗅之稍久,得气即散失,甚至夹有血腥等气味。

二是舌尝。

真品味微苦而辣,有窜舌感,俗称“钻舌”,并有清凉味速研究室舌根,香气如线沁人心脾,伪品则无比感觉。

三是手拭。

麝香用手压时有扩张性,将其放掌中以指搓揉能细腻成条而不粘手,不染手,不结块。 四是热水泡。

颗料真品依然坚结,粉末真品略溶于水,水显微黄,澄清而不浑浊;伪品则完全化开;掺杂品则水浑温度中有纤维渣滓等质出现。

五是轩锡低上烧。

真品烧时,初则迸烈,随即溶化、沸腾、膨胀起泡似珠,香气浓烈四溢,无毛、肉焦臭气,灰烬白色而有芳香气味。若烧之不香而有异常之恶臭,或见黑色残渣者为伪品。

阿胶

系用驴皮熬制而成。因古代驴皮胶是用山东东阿县的阿井水煎熬的,故习称阿胶。阿胶一般制成长方形块状,长形平正,色泽均匀,对光照视呈半透明状,且干燥坚实,不弯曲,夏日亦不湿软。并无异常臭味;将胶块置于手中,用手往桌面拍的,胶块即断成碎块,断面光滑似玻璃,无异物者为真。若拍打不碎,不透明,天热变软,断面不光滑,用火烧会发出臭味者系伪品,不堪入药

中药常识 中药煎煮前宜泡不宜洗

人们常常有个误区,就是在煎煮中药之前,总是用清水先将中药洗一遍,认为这样做卫生。但中医专家提醒,中药在煎煮之前宜泡不宜洗。

很多患者会到药房把中药抓回来自己煎,但中医专家提醒,不少药材中含有水溶性的糖和甙类成分,水洗会让这些有效成分部分溶于水而流失,导致药效降低。一些中药方剂中有不少药材是粉末状的,有些药材在配药时要研碎,如果先用水洗一遍,必然会造成这些药物的损失。此外,有的药材在炮制过程中加入了蜜、醋、酒、胆汁等辅料,而这些辅料都易溶于水。

专家建议,中药在煎煮前不要冲洗,而是用水泡一下。中药材大多数是以植物为原料,有不少植物药内含有蛋白质和淀粉,如果这些植物药不经水泡,一加水就立即煎煮,那么蛋白质遇热就会发生凝固,淀粉会糊化,这样就会妨碍有效成分的煎出。因此,中药煎煮前,一般应先加冷水浸泡30分钟至1小时,加水的量以浸过药材并超过1厘米左右为宜。

3种贝母的选购要分功效

中药贝母的使用算比较广泛,但是原来贝母都有3种,大家购买的时候要看其功效。据产地不同有川贝母、浙贝母之分,川贝母生于高山寒冷地带,分布四川、云南、青海、西藏、甘肃等地,鳞茎小而两瓣相等,有松贝、青贝、炉贝之称;浙贝母生于潮湿山坡草丛,分布浙江、江苏、安徽、湖南等地,鳞茎大而为分为两瓣,有元宝贝、珠贝之称,两者产地不一,大小迥异;另有一种土贝母亦入药。

川贝母最早载《神农本草经》,历代本草均有论述。《名医别录》云:“疗腹中结实,心下满,淅淅恶风寒,目眩,项直,咳嗽上气,止烦热渴,出汗,安五脏,利骨髓”。浙贝母载于《本草正义》,“大治肺痈肺痿,咳喘,吐血,衄血,最降痰气,善开郁结,止疼痛,消胀满,清肝火,明耳目,除时气烦热,黄疸淋闭,便血溺血”。土贝母载于《本草从新》:“治外科痰毒。”《陕西中草药》云:“治淋巴结核,急性乳腺炎初起,痈肿。”

药理证实川贝母和浙贝母均有镇咳、降压作用,川贝母尚有祛痰、解痉、升高血糖、抑菌等作用;浙贝母尚有镇静、扩张支气管平滑肌、增加冠脉流量等作用。

我们来看看这3种贝母的区别:

川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卷叶、乌花、棱砂川贝母的鳞茎。其性味苦、甘,微寒。功能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主治肺热燥咳,痰黄咳喘,阴虚劳嗽,咳痰带血等。

浙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鳞茎。其性味苦,寒。功能清热化痰,散结解毒。

主治风热、燥热、痰火咳嗽,肺痈,乳痈,瘰疬疮毒等。

土贝母——为葫芦科植物假贝母的块茎。其性味苦、凉。能解毒散结,消除痈肿。主治乳痈,瘰疬痰核,疮疡肿毒及蛇虫咬伤等,近年用于治疗肿瘤。

由此可见,川贝母长于清热润肺;浙贝母长于宣肺清热;土贝母长于散结消肿。临床使用时应予区别。

阿司匹林服用前最好先验血

血液中的血小板是防止出血、促进人体创伤愈合的重要成分。如果血管里血小板活性增加、聚集性增强,就容易在血管内形成血栓。阿司匹林的作用是通过一些途径,降低血小板的聚集性,防止血栓形成,减少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但是,阿司匹林同样有增加人体出血的可能,如果原来血小板少,或者因为各种原因本身凝血功能不好,在服用阿司匹林时就容易发生出血。先验血再服阿司匹林,可以事先了解机体的凝血功能和血小板状况。

人体内的凝血和肝脏功能有关,阿司匹林经过肝脏代谢,通过肾脏排出,有可能加重肝肾功能的损害。所以,先验血再服阿司匹林,还可以在用药前了解肝肾功能的状况。患者如果肝肾功能异常,就要慎用阿司匹林了。

一些患有糖尿病、冠心病、高脂症等疾病的老年人,血小板的聚集率往往比较高,这些患者通过用药前后的验血检查,还可以知道自己服用的阿司匹林剂量是否合适。

中药饮片

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按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经过加工炮制后的,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这个概念表明,中药材、中药饮片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中药饮片包括了部分经产地加工的中药切片(包括切段、块、瓣),原形药材饮片以及经过切制(在产地加工的基础上)、炮炙的饮片。对于前两类,管理上应视为中药材,只是根据中医药理论在配方、制剂时作饮片理解。而管理意义上的饮片概念应理解为:“根据调配或制剂的需要,对经产地加工的净药材进一步切制、炮炙而成的成品称为中药饮片”。

中药饮片发展情况

中药饮片是中国中药产业的三大支柱之一,是中医临床辨证施治必需的传统武器,也是中成药的重要原料,其独特的炮制理论和方法,无不体现着古老中医的精深智慧。随其炮制理论的不断完善和成熟,目前它已成为中医临床防病、治病的重要手段。

2006年1-12月,中国中药饮片加工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21,660,358,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1.62%;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19,022,033,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9.44%;实现累计利润总额1,036,648,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4.58%。

2007年,中国中药饮片加工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26,999,653,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6.97%;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24,169,037,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6.80%;实现累计利润总额1,451,344,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65.15%。

2008年1-10月,中国中药饮片加工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26,999,653,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6.97%;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24,169,037,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6.80%;实现累计利润总额1,451,344,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65.15%。

中药饮片技术标准模糊,质量参差不齐是制约中药饮片出口的重要因素。通过对目前中药材炮制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推广,提升中药饮片的产品国际竞争力,突破国际贸易壁垒,才能扩大中药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

中药作为天然植物药的代表,应该有良好的行业成长性。中医药在全球的地位也在发生着悄悄地但却是深刻的变化,从民间的认同发展到官方的认可,全球已进入对传统药和植物药立法管理的时代。澳大利亚、欧盟、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医药或传统医药实行立法管理,英国已启动中医药捆绑立法程序。在国内,业外资本也对中药饮片表示出极大的热情,看好中药饮片行业的未来发展。

国家对中药产业的高度重视,消费者对天然药物的青睐,国际市场出口的大幅度增加,中药饮片产业的增长成为现实,构建行业规范标准已不是梦想

中药材的效用之最

清热解毒之最———银花 芳香化湿之最———藿香 重镇安神之最———朱砂

利水渗湿之最———茯苓 芳香开窍之最———麝香 清热之最———石膏

泻火之最———黄连 降气之最———沉香 生津之最———石斛

温痰之最———半夏 平肝之最———羚羊角 辛凉之最———薄荷

止痛之最———元胡 止血之最———三七 补阳之最———鹿茸

补阴之最———女贞子 攻下之最———大黄 凉血之最———犀角

理气之最———枳实 舒肝之最———郁金 活血之最———丹参

补气之最———人参补血之最———当归 补脾之最———山药

消食之最———神曲 清痰之最———贝母 退黄之最———茵陈

祛风之最———独活 安神之最———枣仁 温里之最———附子

本草情思——163味中草药名诗

甘松兄长台鉴:

汝尚年少渡西洋,辗转生地奔异乡,

身如浮萍任飘泊,艰辛谋生檀香山。

知母萦梦相思子,日望江南盼儿还!

如今家乡石菖蒲,千秋沧桑焕新颜。

故里熟地绘宏图,改革开放民合欢。

齐披荆芥斩蒺藜,日日新貌常春装。

昔日沙苑 滑石地,凌霄 重楼耸云天。

不须茅草 防风雨,莫用故纸御霜寒。

榕树 苏木绕村庄,金花丛中缀玉兰。

馥草苍绿铺地锦,馨花 四季吐芬芳。

春来绽花 桃与杏,夏见月季红 牡丹,

秋满槐花 山海棠,冬闻枫树 腊梅香。

真是:

红花 紫草 千日红,金橘 银耳 星满天,

杜鹃初啼雪蛤鸣,千里胜境聚灵仙。

家家祥和且安乐,谁不一见喜洋洋?

令弟甘石好百草,寻苗觅种上常山。

邂逅好友罗汉松,馈以橘核 川木秧,

犹有益智 鹤草芽,石莲山筑香果园。

如今是:

樱桃绯红木莲白,芦荟翠绿苏合香,

玫瑰 芙蓉艳荟萃,紫薇 芍药着雅装。

仙桃 灵芝添福寿,羞草妩媚春草妍。

黄藤 青藤绕铁树,红藤 紫藤攀木棉。

金樱 银杏悬瑞珠,芒果 爪桃塑金黄,

青果 金榄甘似饴,龙眼 荔枝 蜜般甜。

令妹甘草怀远志,拜师取经到白前。

专心研习蛇虫蝉,茴香兴办养殖场。

礞石 花蕊石砌墙,广种瞿麦 禹余粮。

东饲虻虫 红娘虫,九香虫肥谷虫圆。

中成药的发展简史

中成药是由中药材按方剂配方制成的,有单味药材制成的和多味药材制成的。古今成方数以十万计,除了原药材和汤剂的直接应用外,大多数都可以根据处方生产中成药。由于成药使用方便,易为广大群众接受。

我国的中成药有传统剂型十几种,解放以后又创造了许多新剂型,统称为中成药,以示与西撑腰有所区别。

远在我国第一部中医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有了丸、散、膏、丹、酒等多种剂型的记载,说明当时已有了成药的配制。东汉时代《伤寒论》中有成药11种、在《金匮要略》中有成药50余种,在晋、唐时代成药的记载逐步增多。到宋代成药的生产已有了很大的发展,当时国家设立了御药院生产为帝王使用的成药,于1076年设立了太医局卖药所,生产成药出售。那时还颁布了作为处方标准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在其中成药的比重很大,由于该书的颁布,成药的使用普遍盛行为了,给成药的生产提供依据,于1080年由陈师文等人修订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出版,以后又经增补使该书载方达到775首。事实上中成药肇始于两晋,而发展成一定规模在两宋。《和剂局方》为我国第一部中药制剂规模。书中收载的很多方剂和制法至今仍为传统中成药生产与应用时所沿用,该书为中药生产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明清两代从公元1368-1910年,中药生产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兴衰而起落。明代伟大的药学家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收载各种剂型近40种,充分展示了当时生产的中成药剂型的绚丽多彩。张景岳著《古方八阵》和《新方八阵》共收载成药800多种。从宋代到清代,中成药的生产都是在小作坊中进行,中医治病、做药和卖药互不相分、前店后厂,发展速度很慢,一直没能形成一个工业体系。

在解放前的旧中国,由于军阀混战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影响,中成药的生产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解放后,党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非常重视发展中医药,并制订了中医药政策,使中医药得到了新生。40年来经过国家的扶持,进行了技术改造,现在已成为拥有十几万职工的中成药工业体系。中成药生产的发展,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分散到集中的过程。50年代到“文化大革命”的1966年前,基本上停留在以传统方法生产的阶段,数量、质量发展不快。为了提高质量,发展生产,国务院1973年批转了国家计委、商业部《关于改进中成药质量的报告》,加强了这项工作的领导,认真研究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积极改善生产条件,适当地增加了一些机械设备,使中成药的生产逐步实现了半机械化。

国家计委曾专门拨款在北京、天津、上海三大城市改造3个重点厂,为全国树立了样板。同时在长春、天津、上海河南的周口建立了4个中药机械厂。生产中药机械设备。各地也相继投资对中药厂进行了该在,使中药厂和中成药生产迅速发展,不仅品种增加,质量提高,而且机械化程度也大大。目前,全国各大城市的中药厂已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在剂型方面,经过科学研制,除了保留传统的丸,散,膏,丹,胶,露,酒等外,又研制了几十种新剂型,使中成药剂型焕然一新。在品种方面,近20年来,各研制了很多品种,这些新品种源于古方高于古方,推陈出新,有些质量较高,疗效较高。如上海的冠心苏合丸,复方丹参片,天津的牛黄降压丸,藿香正气水,北京的消铨通络丸,愈风宁心片等,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目前,国有中药厂800多家,产品数千种,产值数十亿,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工业系统。

中药红藤银花的作用篇十
《中药考试试卷1》

中药学知识试卷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最佳肯定型选择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并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1.《本草纲目》的载药量是( )

A.365种 B.1672种 C.1892种 D.1844种 E.1562种

2.宋代的本草代表著作是( )

A.《本草纲目》B.《开宝本草》C.《嘉佑补注本草》D.《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E.《本草衍义》

3.中药四气是如何确定的? ( )

A.是从人体的感官感觉出来的

B.是从机体的反应总结出来的

C.是从疾病的性质总结出来的

D.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总结出来的 E.是从药物的质地轻重、药用部位、炮制方法等推导出来的

4.五味中具有渗湿利水作用的是( )

A.辛味药 B.甘味药 C.酸味药 D.咸味药 E.淡味药

5、大黄牡丹汤的组成除大黄、丹皮、桃仁外还有( )

A、厚朴、枳实 B、红花、芒硝 C、红花、赤芍 D、冬瓜籽、芒硝

6、左金丸中吴萸是( )

A、君药 B、臣药 C、佐助药 D、反佐药

7.中药的性能是( )

A.中药治病的原理 B.中药的偏性 C.每味药的功效特点

D.中药作用的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 E.以上都不是

8、组成为肉苁蓉、当归、牛膝、泽泻、升麻、枳壳的方是( )

A、清胃散 B、济川煎 C、五苓散 D、消风散

9、半夏白术天麻汤主治( )

A、肝阳偏亢的眩晕 B、气血亏虚的眩晕 C、风痰上扰的眩晕

D、肾精不足的眩晕

10.醋炙对升降浮沉的影响是:( )

A.有收敛作用 B.有降下作用 C.有升提作用 D.有下行作用 E.无影响

11.中气下陷时宜选用药性属( )者:

A.上浮 B.升提 C.降逆 D.发散 E.以上都不宜

12.中药配伍中的相杀指的是( )

A.一种药物和另一种药有某些相同功效的配伍

B.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的配伍

C.两种性能或功效相似药物的配伍

D.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的功效降低或消失的配伍

E.以上均不是。

13.入煎剂需包煎的药物( )

A.菊花 B.人参 C.番泻叶 D.旋复花 E.桔梗

14.需后下的药是( )

A.磁石、牡蛎 B.白豆蔻、大黄 C.蒲黄、海金沙 D.人参、鹿茸 E.芒硝、阿胶

15.善治外感风寒所致巅顶疼痛者( )

A.白芷 B. 苍耳子 C. 藁本 D. 细辛 E.羌活

16、被誉为“方书之祖”的方书是( )

A、《五十二病方》 B、《皇帝内经》 C、《伤寒杂病论》 D、《局方》

17、银翘散中宜重用的药物是( )

A、银花、连翘 B、荆芥、豆豉 C、薄荷、牛蒡子 D、桔梗、甘草

18、补中益气汤中宜轻用的药物是( )

A、人参、黄芪 B、升麻、柴胡 C、当归、白术 D、陈皮、甘草

19、茵陈四逆汤的功用是( )

A、回阳救逆 B、疏肝理脾 C、清热利湿退黄 D、温阳利湿退黄

20、玉屏风散的功用是( )

A、益气固表 B、固表敛汗 C、敛肺止咳 D、益气升阳

21、天麻钩藤饮的组成除天麻、钩藤、石决明、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茯神外,还有( )

A、黄芩、山栀子 B、生地、龟板 C、龙骨、牡蛎 D、茵陈、川楝子

22、补阳还五汤的适应证是( )

A、五更泄 B、中风后遗证 C、肾阳虚证 D、肾阴虚证

23、大柴胡汤的组成除柴胡、黄芩、半夏、大黄、姜、枣外还有( )

A、枳实、芍药 B、枳实、芒硝 C、枳实、厚朴 D、木香、砂仁

24.药物的临床试验机构必须执行 ( )

A. GAP B 、GLP C. GCP D.GMP E. GSP

25.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是 ( )

A辅料 B药品 C新药 D假药 E劣药

26.具有“滋阴泻火”之功的方是( )

A、六味地黄丸 B、知柏地黄丸 C、杞菊地黄丸 D、麦味地黄丸

27.麻杏石甘汤主治( )

A、风寒表证 B、肺热咳喘证 C、痰热咳喘证 D、寒饮咳喘证

28、组成为石膏、知母、甘草、粳米的方是( )

A、白虎汤 B、大承气汤 C、调味承气汤 D、小承气汤

29、具有清热利水养阴之功,可用治心经火热证及热淋的方是( )

A、八正散 B、六一散 C、导赤散 D、二妙散

30.发汗解表兼以安胎的药物是( )

A.麻黄 B.桂枝 C.荆芥 D.紫苏 E.防风

31.生地与玄参的共同点是( )

A. 泻火解毒 B. 养阴生津 C. 凉血活血 D. 解毒散结 E. 活血散瘀

32.善治肠痈的药物是( )

A.大青叶 板蓝根 B. 蒲公英 地丁 C. 射干 山豆根 D. 金银花 连翘 E. 红藤 败酱草

33、组成为乌药、沉香、槟榔、人参的方是( )

A、玉屏风散 B、四磨汤 C、木香槟榔丸 D、缩泉丸

34.祛风湿、止痹痛,善通行十二经脉的药是( )

A. 防风 B. 秦艽 C. 威灵仙 D. 木瓜 E. 独活

35.既能上行头目,又可下达血海,素为头痛要药的是( )

A.红花 B.川芎 C.延胡索 D.牛膝 E.五灵脂

36.附子来源于( )

A.毛茛科植物乌头块根 B.毛茛科野生植物北乌头块根 C.毛茛科植物白蒿乌头根 D. 毛茛科栽培植物乌头根茎 E.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

37、中药是指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用以防病治病的药物,它包括( )

A 中药饮片、中成药、民族药 B 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

C 中药材、中药饮片、民族药 D 中药材、中成药、民族药

E 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民族药

38、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不包括:( )

A 注射液 B 麻醉药品 C 精神药品 D 医药用毒性药品 E 放射性药品

39.治寒疝疼痛,睾丸偏坠疼痛,宜用( )

A.肉桂 B.沉香 C.干姜 D.小茴香 E.木香

40、组成为石膏、知母、麦冬、生地、牛膝的方是( )

A、白虎汤 B、清胃散 C、玉女煎 D、竹叶石膏汤

41、组成为枳实、芍药、柴胡、炙草的方是( )

A、小柴胡汤 B、大柴胡汤 C、四逆散 D、四逆汤

42.药事管理是指( )

A.药事行政 B. 药事公共行政 C. 药事公共管理

D. 药事经营管理 E. 药品质量管理

43、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药品进行监督管理的环节为( )

A 研究、生产、经营、价格 B 研究、生产、广告、价格

C 生产、经营、使用、价格 D 研究、生产、经营、使用

D 生产、经营、广告、价格

44、区分药品与食品、毒品等其他物质的基本特点是( )

A.用法用量和适应症 B.使用目的和使用对象C. 使用目的和使用方法 D. 使用方法和使用剂量 E. 防治疾病的物质

45、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下列情形中按假药论处的是( )

A、未标明有效期的药品 B、更改生产批号的药品C、擅自添加防腐剂的药品

D、超过有效期的药品 E、变质的药品

46、《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生产药品所需的原、辅料必须符合( )

A、药理标准 B、化学标准 C、食用要求 D、药用要求 E、生产要求

47、医疗用毒性药品系指( )

A、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

B、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品

C、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不良反应的药品

D、直接作用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剧烈的药品

E、毒性剧烈,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较大毒副作用的药品

48.药品的不良反应是( )

A、药品使用后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B、药品使用后出现的意外的有害反应

C、质量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D、在正常的用量下药品出现的意外有害反应

E、在正常的用量下药品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49、《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对新药的界定为( )

A 我国未生产过的药品 B 我国未使用过的药品

C 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D 未曾在中国境内生产的药品 E 未收载于国家标准的药品

50、麻醉药品目录中麻醉药品品种数为( )

A.130种 B.131种 C.52种 D.121种 E.78种

51.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调剂处方时的十对内容不包括:( )

A、对科别 B、对药品生产厂家 C、对姓名 D、对药品标签 E、对临床诊断

52、清泻上焦之热的方中配伍泻下之品,如凉膈散中配伍大黄、芒硝的意义是( )

A、攻下积滞 B、以泻代清 C、急下存阴 D、通因通用

53.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滋养补虚的药物是( )

A.火麻仁 B.瓜蒌仁 C.郁李仁 D.杏仁 E.桃仁

54.沉香内服宜( )

A.先煎 B.另煎 C.包煎 D.烊化 E.冲服

(二)B1型题(最佳配伍题)答题说明:下列试题,先给出A,B,C,D,E五个备选答案,然后提出2—4个问题,共用这五个备选答案,答题时,要为每个题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作为正确答案,然后在答卷纸相应题号处写上相应字母,每个备选答案,可以选择一 次、一次以上或一次也不选。

[试题21-22题]

A.发汗、解表、行气、活血 B.补中益气、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

C.收敛固涩 D.软坚散结、泻下通便 E.渗湿利水、利尿通淋

55. 酸味药的作用是:( )

56. 甘味药的作用是:( )

[试题30-32题]

A 二陈汤 B 平胃散 C 六味地黄丸 D 一贯煎 E 百合固金汤

57、燥湿化痰的基础方是( )

58、燥湿和胃的基础方是( )

59、滋补肝阴的代表方是( )

[试题23-26题]

A.甘、涩、微温B.甘、苦、平C.酸、苦、甘、微寒D.苦、微寒 E.咸、寒

60.生首乌的性味:( )

61.制首乌的性味:( )

62.白芍的性味: ( )

63.赤芍的性味: ( )

[试题21-23题]

A 补中益气汤 B 青蒿鳖甲汤 C 竹叶石膏汤 D 当归补血汤 E 白虎汤

64、气分热盛,大热、大汗出、大烦渴、脉洪大宜选用( )

65、热性病后期,气分余热未清,昼热夜凉宜选用( )

66、热性病后期,邪伏阴分,夜热早凉宜选用( )

[试题27-29题]

A 五苓散 B 理中丸 C 葛根芩连汤 D 参苓白术散 E 白头翁汤

67、脾虚泄泻宜选用( )

68、湿热泄泻宜选用( )

69、热毒血痢宜选用( )

[试题33-35题]

A 桂枝、芍药 B 麻黄、杏仁 C黄芪、白术 D 半夏 生姜 E 干姜、细辛

70、麻黄汤中宣降肺气,止咳平喘的配伍是( )

71、防己黄芪汤中益气固表的配伍是( )

72、小青龙汤中温肺化饮的配伍是( )

[试题27-30题]

A.甘、平 B.苦、寒 C.甘、苦、寒 D.甘、微温 E.甘、咸、温

73.茜草的性味: ( )

74.蒲黄的性味: ( )

75.生地黄的性味:( )

76.熟地黄的性味:( )

[试题24-26题]

A 通因通用 B 阴中求阳 C 阳中求阴 D 补血生气 E 行气活血

77、芍药汤中配伍大黄的意义是( )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yaoleikaoshi/185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