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夕阳的一段话怎么写

| 中西医助理医师 |

【www.guakaob.com--中西医助理医师】

写夕阳的一段话怎么写篇一
《散文写法大全》

文体一词,有种种含义,各人不同的

其一,专指文章之体制。或曰体裁。我国古典文论里的“文体论”、“文章流别论”、“文章辨体”说等,就是对文章体制(体裁)的论说。

其二,指的是文章的本性,偏重在风格上。如简炼,如舒徐,如清新,如刚健,如沉雄,如秀丽,如凝重,如流美……等等,由于文章的体制、风格。同作家的个性、人格有密切关系,所以又往往将文体同作家艺术风格联系一起,如所谓“冰心体”,周作人的“小品体”,梁遇春的“伊里亚体”,鲁迅的“杂感体”,……等等;可是,在一篇文章里,其体制上的特点,同其体性上的特点,又常常是结合着的。比如鲁迅杂感文的“体制”,同其“简炼”的“体性”的统一;再如,称梁遇有的散文为“中国的伊里亚体”,那是由于他的散文在体制与体性上,都有点像英国十九世纪散文家查理.兰姆(笔名伊里亚,著有《伊里亚文集》)的随笔散文。

因此,人们在使用“文体”这一概念的时候,有时专指散文体制;有时系言散文之体性;有时则兼有双重含义,仅有所侧重而已。

这里所论之“文体美”乃是指体制与体性统一的,以作者个性为主导,以语言文字为基础的,诸种因素融合形成的散文形式美。

一、文体美之于散文

读一篇散文,我们首先触感到的是它的文体。正是通过其文体,而逐步感受其思想内容的。所以斯密兹在《小品文作法论》里这样说:在文学上,文体的可爱是无法形容,而不是超越一切的,适如栩栩的礼仪之于社交。甚至认为:“在文学史中。文体每每较思想能永垂不朽”,“一个人所说者,并没象他用什么方法说出那样重要”,“小品文作家的成功与否,是靠其文体”。为说明这一论点还作了一个比喻:如有一乡下少年,在一车房里,向你背诵哈姆莱特伟大的独白,虽则或许字字背得十分准确,然而你却觉得其平凡适如该少年;倘如由一大戏角背诵出来,则你好象“在闪电光下读莎士比亚”。

的确,优秀的文体,能够使我们在读散文的时候,产生特殊的美感和快感。李广田说,读英国散文家玛耳廷的散文,其自然而流利的文体,“每令人感到他不是在写文章,而是在一座破旧的老屋里,在幽暗的灯光下,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在低声地同我们诉说前梦,把人引到一种和平的空气里”。同样,冰心的文体,常常将读者引进一个如冰雪般澄澈的境界,聆听她温柔的低诉;周作人的文体,则又仿佛把我们带到一座雨中的“江村小屋”,一面饮茶,一面听他平淡而有深味的闲话;读徐志摩的散文,犹如在华采纷呈,瞬息变幻的夕阳里,听雨后乱泉的直流,狂流;而读梁遇春的散文,则仿佛仰首夜空,看满天星珠的闪烁……。散文文体之美,确实是丰富多采,不可形容的。梁实秋在《论散文》里曾说:有上帝开天辟地的创造,又有《圣经》那样庄严简炼的文字,所以我们才有空前绝后的《圣经》文学。

《圣经》文学,是否“空前绝后”,我们姑且不论;但是,既有“高超”的思想、又有优秀的文体,两者完美结合,才有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这确是文章至理。

所以,我们在不断锻炼思想的同时,不可不重视锻炼自己的文体。

二、文体美之主要表现

诚然,每位作家的散文,都有自己的文体美;但是,就散文这一体裁本身来说,在文体美上有什么特殊要求。共同特色呢?

我想,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可以概括为六个字:精悍、清新、流动。

2009-12-29 16:08 回复

河图有情

1位粉丝

2楼

散文文体应当是精悍的散文的文体,首先应当是精悍的。我们从浩繁的论述散文特点的文字里,可以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散文是一种最精悍的文学体裁。所以,仅从形式上着眼,散文的精悍,同文体的精悍是合二而一的。

散文文体的精悍,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反映生活的集中。前面已经讲过,“集中在一点上”,“尖锐地”反映事物,是散文的突出特征之一。一篇散文,总是力求把一件事物、一种感受的最精彩的一点写出来。最忌材料的庞杂、冗漫。尽管有时旁征博引,说古论今,但其材料也是经过了精心剪裁取舍的。如周作人的《山中杂记》,无论从取材,还是从行文上看,乍读都给人以支离、繁杂的感觉,但仔细一读,就会发现其“杂”中有“精”,似散漫而未尝无伏线。每一章文字,皆有一统一的主旨和情调。

二是语言的精确。我们说,散文的语言既要简炼,又要畅达,简炼与畅达统一的基础就是准确。没有语言的精确,状一物,写一事,费辞甚多,尚不能达情尽意,又何谈文体的精悍!杨朔的文体,是众所公认的短小精悍,干净利落的。显然这是同他语言上的精确、简炼分不开的。试以他对散文《海市》开头几句的加工修改为例:初稿是:我的故乡蓬莱是座偎山抱海的古城,景致却不错。不是小,倒也有点小小的。特别是城北丹崖山陡乱壁上的那座凌空欲飞的蓬莱阁,更有气势。你走到阁上,倚着栏杆一望,只望见海天茫茫、那种空明清碧的景色,真可以把五脏六腑洗得于干净净。

经过三次修改,(一、二两次修改稿的文字在此从略),最后定稿发表时的文字是这样的:我的故乡蓬莱是个偎山抱海的古城,城不大,风景却别致。特别是城北丹崖山峭壁上那座凌空欲飞的蓬莱阁,更有气势。你倚在阁上,一望那海天茫茫、空明澄碧的景色,真可以把你的五脏六腑洗得干干净净。

通过两稿比较,可以看出:两处较多的、重要的改动是:

(1)将初稿中的文字:“景致却不错。不是小,倒也有点小小的”删去,改写成:“城不大,风景却别致”。由原来的十五个字,锤炼作七个字。文字减少了大半,而对蓬莱古城

特点的描写,却更加准确而突出了。

(2)将初稿中的“你走到阁上,倚着栏杆一望”,改为“你倚在阁上”,既交待出观景的地点,又写出观景者悠然自得的情趣;而将那“一望”的动作留给下文:“一望那海天茫茫……”这就写出了那种放眼远望的开阔气势;又将“空明清碧”改为“空明澄碧”,而“清”作“澄”,不仅词义更加精确,而且读起来也感到音调更加铿锵和谐了。

不难看出:初稿的文字不够准确、简炼;定稿的文字,则十分简洁,故其文体也显得短小精悍了。

三是表意的透彻。透彻,这是更深刻的精确。散文的状物写景,表情达意,不只要求一般的清晰、准确,而且还总是力求做到非常的强劲、透彻。所写的内容,不光使人一目了然,而且还要有“力透七札”之感。这种透彻,也就是老舍说的“一针见血”地把事物写出来的功夫。读透彻的描写,会使人感到有着“剥去一层”的明晰,古人云:“剥去一层,方有至理可言”,犹如“凿开顽璞,方始见玉”。

散文家的文字,不论是抒情、描写或议论,都应当有这种开璞见玉的透彻。

透彻同真正的含蓄并不矛盾。真正的含蓄,可以说是透彻的极致,是透彻的一种“变形”的表现。批评家们认为:艺术上的“朦胧”,是一种“深奥之明白”;“幽默”,实在是一种非凡的“机智”;“反语”,正是把真相看穿的产物。

总之,上面所说的“集中”、“精确”、‘“透彻”,乃为文体精悍的三要求。

散文文体应当是清新的美好的文体给予读者的感觉,总是十分清新的。就象郑振择所描述的那样:譬若清新的朝曙,皎洁的夜月,翠绿的森林,澄明的碧湖,今天看他是如此的可爱,明天看他也是如此的可爱,今年看他是如此的美丽,明年乃至无数年之后看他,也固是如此的美丽。……

2009-12-29 16:08 回复

河图有情

1位粉丝

3楼

(三)性格的。构成文体美的因素,不仅有“方法的”,“语言的”,还有“性格的”。有人说:文体“绝对不是一个个别的品性,却是一个人所有智识和道德的总集合,适如光之于别的集合住而成为日球”。这话是颇为中肯的。我们前面已经说过,在文体美的构成上,作家的性格,乃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这是因为:不论是“方法的”或“语言的”选择,无不受着作家性格的制约;同时,作家的性格,又无不暗暗透入“方法的”、“语言的”因素中去。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里,正是结合作家性格来分析其文体、风格的。他说,鲁迅是“一味急进,宁为玉碎”,“尽是诛心之论”,表现事物,只求抓住要害,三言两

语,把主题道破,文字“辛辣干脆,全近讽刺”,其文体“简炼得象一把匕首,能以寸铁杀人,一刀见血”。而周作人则性喜平和、中庸,作文追慕朴素自然,故其文体舒徐自在,平和冲淡。他评论冰心,曰:“意在言外,文必己出,哀而不伤,动中法度,是女士的生命,亦即是女土的文章之极致”。其它像:朱自清、丰子恺、叶绍钧、许地山……;其文体的特征,无不一一同其生平、性格有直接关系。

只不过作家的性格在文体构成上的作用,是暗中调合、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具体分析文体构成的诸种因素时,它常常被忽略,而不被单独拿出来加以论述。

实际上,如果我们忽视了性格的作用,那么,在文体美上所表现的异采纷呈的现象,便难以得到圆满的解释。

散文的特点与写作

散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由于它取材广泛,摇曳多姿,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握它的五个特点:

一、时间跨度大

散文不受时间限制,前可以远涉古代,后可跨及未来,又可覆盖今天。如秦牧的散文《土地》从今日的土地一片生机,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晋公子重耳狼狈出逃时手捧泥土感谢土地是上苍的恩赐。再如杨朔散文《荔枝蜜》,从小时候上树掐海棠花被蜜峰蜇了一口,写到现在的参观蜜蜂场。时间跨度很大,但却紧紧围绕作者要表现的主题没有让人感到丝毫的散乱。联想极丰富,文笔挥洒自如,极有感染力。

写散文时可以根据散文的这一特点,扩大时间跨度,多充实一些有关事件,插入多组镜头,来增加散文的内容和色彩,使文章多姿多彩,知识性强。

二、空间转换广

散文既不受时间限制,也不受空间限制,天南海北,空间宇宙,无不可以包容其中。如鲁迅的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空间跨度从中国到日本,再从东京到仙台,又从仙台回到北京,接着又写走到厦门,空间跨度大,空间转换之多让人目不暇接,但写得层次分明,详略得当。把复杂的人和事放在每个空间里,有的随意点染,有的泼墨描绘,错落有致,色彩斑斓。如果我们在写散文时注意到这个特点,就不大会犯单薄、贫乏的毛病。

三、事件牵涉多

写散文,多数离不开事件,尤其是叙事散 文,事件是散文的“硬件”。许多好的散文有一个中心事件,以及烘托连带的一些与之有关的其它事件。如袁鹰的散文《井冈翠竹》,写井冈山的竹子做过武器杀伤敌人,做过竹筒盛粥,做过红军的扁担挑着中国革命从井冈山走到延安,走到北京。新中国成立后,竹子又被派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用场……事件多得

让人应接不暇。

四、表达方式活

散文常用记叙、说明、抒情、议论、描写等表达方式。茅盾名篇《白杨礼赞》,就综合地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如文章开头就记叙和描写了汽车在黄土高原上奔驰看到的黄土高原的外貌,用抒情和议论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这些方式的运用,有力地表达了主题,使文章气势浩大,摄人心魄。我们在写散文时,特别要注意综合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使文章富有波澜。

五、勾连全文巧

散文的取材,可谓“杂乱”有章。既使散思路开阔,包容量大,又使散文紧紧围绕作者的意图而不“越轨”。秦牧说写散文最不能丢的是“思想的红线”。即用一个醒目深刻的思想,把看似散乱的一大堆材料,贯穿成文。若把这一个个事件喻作“珍珠”,真可叫做“红线穿珠”了。

2009-12-29 18:30 回复

河图有情

1位粉丝

4楼

这里,排比、倒装、省略的句式造成一种跳荡、闪烁而又湍急的流动美。

三、文体美之构成

如前所述,文体美乃是一个“以作者个性为主导,以语言文字为基础的,诸种因素融合成功”的整体美,而不是一枝一节的美。约翰生在谈到关于作家作品的研究方法时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断章取义的赞扬莎士比亚,好比卖屋的人拿一块砖到市场上去做广告。研究任何人的作品,都不能以一斑论金豹,须总观全局,看它所生的总印象如何。上乘的作品的佳胜处,都在总印象,而不在一章一句的精练。

文体的“佳胜处”,即“文体美”,也都在“总印象”,而不在“一章一句的精炼”。比如前人评司马迁之文:“连山断岭,峰头参差”,“如画长江万里图”,“如大塘上打纤,千船万船,不相妨碍”;评韩非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且有“渊然之光,苍然之色”,评周作人文体,曰“舒徐自在”,“平和冲淡”;评冰心文体,曰“温柔隽丽”,“一清如水”,评朱自清文体,曰“真挚清幽”;评鲁迅文体,曰“简炼得象一把匕首”……,很显然,这些评语,都是文章给人的“总印象”,非就文章的“一章一句”而言。

作为“总印象”的文体美,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这些因素,概括起来,不外乎三大类,一是方法的:二是语言的,三是性格的。

写夕阳的一段话怎么写篇二
《文章》

抓好段的训练,让学生爱上作文

儿时的我,曾为写作文啃断笔根;现今的我,常为教作文苦思冥想。学生作文写什么?怎么写? 吴立岗教授的作文教学理论给了我一些启发:“在小学各个阶段教学生哪些表达语言文字的知识技能,首先不是决定于语言文字知识本身的逻辑体系,而是决定于学生从事哪一类语言活动,发展哪一种语言的交际功能„„ 根据语言文字知识技能训练规律出发,主张从篇章着手进行语言表达训练,即鼓励低、中年级学生写“放胆文”、“观察文”,让他们把文章写开,把思路写活,把笔头写顺,产生强烈的作文兴趣。而到作文讲评时又以句子和段落作为一个重点,学生就会感到这种语言文字训练能提高表达效果,十分必要,而且联系作文实际,有血有肉,易于理解„„”因此,怎样在中段语文教学,特别是三年级作文教学中怎样抓好“段”的训练,帮助学生不怕作文,写好作文,爱上作文,我一直在摸索、在思考。立足中段教材,抓好片段训练,让学生不再怕作文,逐步爱上作文。

一、认真研读教材

从三年级开始,教材的语文天地和前四册有了较大的变化。“笔下生花”作为习作栏目,但并不指令性的形式出现,而是和其他栏目紧密结合(如“畅所欲言”“初显身手”等结合),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自然引出,成为语文实践活动的延伸。同时学生的练笔也和阅读教学,以及生活结合起来。这些安排都为学生写什么提供了依据。

如果你细读教材教材“笔下生花”各单元的要求,你会发现在教材的上册就有明显的“篇”的要求:第一单元“观察一个地方,写写它的变化。提示:早晨——中午——傍晚”(当然也可以写出一段话),后面有写自己成长经历中的一件事„„,关于段的训练在上册教材66页六单元语文天地中第一次出现“看,我用学过的语句描写我喜欢的鸟。”出示了鸟的外貌描写的一段话。而这种训练再次明确要求是在下册28页三单元语文天地“读一读,仿照课文写一写。”两次训练都是写小动物的外貌,所不同的是下册多了中心句的要求。对于教材的这种编排,我们可以理解为一开始只是要求学生有话说,有话写,逐步才要求学生写得有条理。

怎样帮助学生在有话说的同时,把话说清楚,教师就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找准教材中的读写结合点,扎实进行段的训练。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利用教材这个载体,根据学生情况,结合当地情况和自身条件,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组合、调整。

1、适当降低难度

如上册第一单元建议学生选择第二个习作要求:“生活中哪些颜色有特殊的作用?”学生根据实践活动充分了解颜色在生活中的特殊作用后,根据吐白的提示就可以进行仿写了。

2、注意教材的前后整合

第一单元“观察一个地方,写写它的变化”这个要求,学习第四单元“塞北江南”《小镇的早晨》后,再根据观察动笔难度就明显降低。如学生这样写家乡的杨柳河: “杨柳河夏天的早晨是安静的。小鱼在河里静静地游着,偶尔也探出头在水面吹几个泡泡。一阵微风拂过树梢,像把梳子在给柳树姑娘梳头。

杨柳河夏天的中午是热闹的。提着篮子买菜回家的妇女们,急匆匆的,因为阳光炙烤着大地,如果慢了,菜就有可能被晒焉。路不宽,人很多,你会不由自主地随着人群往前走。街上很热闹,有叫卖声、吆喝声、讲价声和欢笑声,混成一片。

杨柳河夏天的晚上是一场音乐会。蝈蝈儿挺着大肚子,在草丛中欢快的叫着。蝉也不落后,它趴在树上静静的唱歌,哪儿也不去。如果在这个地方呆久了,耳朵里就全是它们的声音。”

三段话我们能够看出,学生从课文段学习中掌握了简单的方法,用积累的一些语言写出了自己的观察,语言虽然稚嫩,但是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3、单元整体备课,一课一得,一课多得

三年级下册9单元“观察与发现”的三篇主题课文,备课时从整体出发各有侧重,一课一得。《大自然的语言》可以侧重于学生对大自然仔细观察的兴趣的培养,同时内化和运用语言;《李时珍》一文

则可以侧重于阅读训练的角度进行教学,《装满昆虫的口袋》则可以当成学生写人的习作范文来进行教学。

这种设计既能促进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素养。

教材使用求实效,实现用教材教,同时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和生活积累,孩子笔端的文字就会如源头活水。

校园的早晨

清晨,校园里空气清新,太阳公公跳出了地平线,把柔和的阳光均匀地洒在绿树、草地上,花草散发着香气,绿叶散发着清新的气息。早读铃声一响,操场上顿时留下了一片宁静。这时,随便你走进哪间教室,迎接你的都是学生们好学的景象:有的摇着身子高声朗读,也有的皱着眉头轻声背诵,有的趴在桌子上一个劲儿地抄写,还有的侧着脑袋默默地沉思,也有的三五个凑在一起争论着一道难题……同学们都在认真地读书、老师也在繁忙地批作业。早自习下课后,校园的操场上又是一片欢声笑语。同学们在互相追逐着,玩耍着,有的在跳绳,有的在玩老鹰捉小鸡,有的在玩木头人,有的在玩乒乓球,还有的在玩篮球。

这时上课铃响了,在我上楼梯时,我看着一层层的楼梯不禁想到:我们现在学知识,就要像上楼梯一样,要一步步扎实,不能有半点马虎。

又开始上课了,这是一节语文课,老师在黑板上写着生字,讲着课文中每个细节和段落,同学们在全神贯注地听着老师提出的每个问题。 啊!

我们新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我们就这样认真地上好每节课,也愉快高兴地在校园里度过了每一天,校园的早晨每天都充满活力,就像春天一样给我们欢乐和希望,催促我们奋发向上。 夏日傍晚的广场 今天傍晚,我和爷爷去广场玩。

刚到广场,映入眼帘的便是那火红的夕阳与火烧云,覆盖着整个蔚蓝的天空,红遍了整个蓝天,好不美丽。阳光斜射而下,照在树木、草丛上,给那悠闲的人们身上镀了一层火红。

我放下我的旱冰“行头”,穿上旱冰鞋,开始了我的游戏散步! 火红的太阳怀着无限的留恋注视着这个美丽的广场,把五彩的阳光撒向大地,让人觉得热乎乎的,大地则完全镀上了一层金黄灿烂的色彩;绿草绿油油的,柔中带韧,高昂着脑袋,而不会动弹的凉亭,花坛,石头小道,雕花大柱则静静地伫立在广场的各个角落,任人们对它们怎么赞美和抚摩,它仍然无动于衷,默默期待新一天的来临。

而我可不像它们(凉亭,花坛,石头小道,雕花大柱)一样,而是自由自在地游走在小道,大道,漫无目的地到处游荡,欣赏着鲜花的美丽,娇艳,还有那迷人的香气,让人沉浸其中,不想离开。

而那些和我一样玩耍的孩童更是让全广场充满了欢乐的气息! 你瞧啊!那小摊上的各种电动,手动小汽车更是小弟弟,妹妹们的好玩物。看,小汽车各式各样,有Fi赛车,出租车,小轿车,吉普车,“狗”,“猫”,“猴子”“鸭子”让人眼花缭乱;小摊上卖的

风味小吃可让小搀猫们垂眼三尺,恋恋不舍了!呵,小摊摊主可忙喽!

光说别的了,却把主角——主广场忘了!那已经人声鼎沸,热闹极了!各式各样的小汽车你来我去,广场简直成了个交通堵塞区,孩童们手忙脚乱,时而加速,时而刹车,时而急转弯!呵,这要刹车不及时,还真要出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呢!

而我们旱冰一族则成了“大马路”上的急索超,双脚像一个强劲的发动机,不停地蹬着,在喷泉边努力创造着单圈最快记录。直道上,拼命发挥出超强马力,追击对手,“哗”,超过一辆辆小汽车;弯道一个减速,用最小角度轻松过弯,而有些个冒险的,弯道还加速进弯,企图外线超越,可冒险总归冒险,如果把握不好,就会不由自主的冲出“赛道”与“冠军”无缘!瞧,这位“老兄”就铤而走险,摔了个狗啃牙吧!

呵,旱冰鞋也不甘落后,有兰色、红色、白色、黑色,与小汽车交相辉映,让广场成了一个调色盘,简直调出了胜过孔雀开屏的颜色。

才一个小时下来,我便满头大汗了,赶忙坐在凉亭里休息了一会儿,时时都会有一阵微风吹来,让我倍感凉爽,可一抬头,大事不好!乌云黑糊糊的盖住天空,看来要下雨了,怪不得刚才那么凉爽呢!快回家吧!我只得恋恋不舍地收起旱冰“行头”,与广场告别了!走出“快乐世界”,不经意的回头,让视线停住了!尽管雨即将来临,可广场还是那么热闹,仿佛一块绿色宝石,光彩夺

写夕阳的一段话怎么写篇三
《读书笔记》

说实话,我并不是一个非常喜欢看小说的人,甚至于不算一个读书爱好者。但是,对于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我却感到有千言万语想表达。

我想大多数读过这本书的人都应该有同样的感受。但由于语言贫乏而退却或者没有与读者分享自己感想的强烈愿望而没有在此留下自己的语言。不管怎样,我们应该庆幸的是我们曾经读过这本书!

也许我真的应该庆幸。如果不是我姐姐从广东打电话给在湖北读书的我,给我介绍《平凡的世界》这本书,如果不是亲戚家里恰好有这本书,我想我也许会失去人生当中一笔宝贵的财富。的确,我是这么认为的,平凡的世界最适合高中读。我也是高一时开始阅读这本书的。

《平凡的世界》对我的影响也许我现在还无法预测,有一点时肯定的,它给予我一种来自灵魂的震撼。它改变了青春时期的我。我的思想,我的行为,我的态度。真的事无法言语,只记得那段时间自己好像很麻木,就像回到了那个时代,内心充满着各种幻想。我开始变得多愁善感了,我感觉世界事多么的美好。一切都和以前看到的不同了。前几天在学校宣传板上看到这样一段话:“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我认为我的境界应该是上升了已成的。是以往的我,充满怒分。看完这本书,我平静了下来,我开始用心去感悟这个世界。每当我骑着自行车去学校的路上,我吸收着新鲜的空气,眺望着远方的天空,真是心旷神怡。路旁的野草似乎有了生命,天上我飞鸟似乎能够与我交流。夕阳听见我的歌唱也愈发红火。什么是幸福,我想这就是一种吧。

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同步提高的确是个很好的口号。可是当前这个社会明显是偏重与物质文明的。到大学读书四年了,我感觉我的确变了很多。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要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实在是太难了。我们有太多的束缚,如宿友都找到了女朋友而你没有时,同学都去聚会而你缺席时,别人都在狂欢而你却一个人静坐时,你还能从容的享受精神生活吗?尽管你不喜欢聚会,不喜欢唱歌,但是你别无选择。无奈,的确。这就是生活,有得有失。当少平得知小霞死亡的消息时他能接受吗?当少安收到润叶给他的那封告白时,他的痛苦你能理解吗?生活真如歌德所说的那样,我们每个人都在推着石头到达山顶,然后石头滚下来,我们接着把它推上去,周而复始。

孙少平是幸福的,因为有田晓霞的出现。即使他们最终不能到一起,他们都是幸福的。这也是孙少平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一点,他遇到了田晓霞。然而,现实生活中能有多少人能找到自己的真爱呢?对于很多人来说,孙少平的爱情是让人羡慕的。少安是平凡世界里面写的最成功的人物,我是这么认为的。真的是把人物形象刻画到了极致。我甚至感觉少安就是身边的某一位人。他小时候因为无钱读书而退学,他与润叶的爱情是那么的让人惋惜。是的,没有浪漫。少安,他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家。对于家他没有一点点的自私。为了家里能够维持下去,他放弃了润叶。尽管书中说他对润叶是一种兄妹之情,但是我们不会忘记他接到润叶给他告白信时他的那种喜悦,甚至抓狂。润叶这么好的人,少安没有

理由不喜欢。只是我们的少安责任心太强,他在潜意识李认为自己给不了爱人幸福,因此他不敢去谈爱情。他只有婚姻,没有爱情。他的老婆必须是能够与他一起撑起这个家的。再说到少安的事业,可以这么说,少安是一个很精明很勤劳并且思想很先进的人。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能够发家致富并不超出我们的意料,他的经历却是几经坎坷,几度起伏。多么的现实啊,付出才会收获。有得当然有失,事业上如日中天时他的妻子却病入膏肓。这又是平凡的世界一大绝笔。

少平与少安相比,少平无疑是作者付出笔墨更多的一个。我们也往往因此而忽视了少安。对于他们两个,我更喜欢少安。少安生活的曲折并不比少平平坦。只是由于少平的经历更加的富有激情而让我们的目光投向了他。事实上作者也有意的把他们两人做了比较。他们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二者之间思想的区别,注意,这本书具有时代转折性。他们的青春处于不同的时代,少安的青春是一个十分混乱,完全的计划经济体制,政治斗争激烈的时代中。而少平的青春时期,改革开放开始萌芽到彻底实施,这注定是一个充满激情的时代,少平注定了要走出去。时代的不同决定的他们是想的局限性不同。少平最成功之处是突破了时代局限性,他的思想更加开放,也更加的有点“自私”吧(因为我们的经济也有公转私了嘛)。

至于兰香与金秀这一代,应该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们开放,富有激情,敢作敢当。再也不用偷偷摸摸的谈年爱了,穿牛仔裤,染头发成为了他们的时代特色。80年代与70年代根本没有可比性,差距太大了。

关于少平,我认为他们的爱情有点不平凡,有点牵强。如果说他们有缘分,那么他们谈恋爱也说得过去。但是感觉总有点别扭,对于少安来说,他也必须舍弃点什么。之前,少平说他的理想是到一个没人的地方苦役,当晓霞来到矿井找到他后少平对晓霞说:他要报考局里办的煤炭技术学校,准备重新学习数理化,以便参加考试。他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迫切的说出他的计划。我想他在潜意识里也为他们之间的这种关系感到担忧,他迫切的想缩短他们之间的距离。为此,他不得不对他的理想做出妥协。到最后,晓霞牺牲后,他还是去重拾他的理想了。

是的,也许路遥也不知如何处理他们之间的这种关系,让他们之间一人离去也许是最好的选择。当然,任何书中主人翁是不能死的,所以我们的晓霞注定成为了牺牲品,为成全主人翁的完美而牺牲的。从而也锻造了一部凄美爱情。向来凄美的爱情更能打动人心,所以晓霞啊,可惜了。

书中还有一人,跟少安一样,我非常的喜爱,那就是我们可爱的润叶。为什么我会喜欢她呢?因为他的善良,还有他的坚强。润叶与少安不能在一起不是他们的错,是这个时代的错误。润叶相对来说更加的积极,她是主动示爱的,可是结果让他措手不及。她难以接受,润叶对感情是极为专一的,这也决定了她注定要承受痛苦。她很平凡,在少安结婚后她失去了最后一道防线,在长辈们的压力下,她冲动的屈服了一次。可是之后她再也没有屈服过,她并没有接受他的丈夫。直到李向前失去双腿,她的大爱无私终于得到了完美

的体现。真正的大爱无私啊!令人钦佩。如果在一个好一点的时代,他与少安就是天生一对,他们将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生活没有如果,他们的命运告诉了我们。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受制于这个时代。我们不能完完全全的决定着自己的命运,我们要做的是怎样让我们更幸福。有远大的理想很好,想平凡的生活也好,这只是我们追求幸福的一种途径。

哲学上讲的社会最终发展形态也并不让人有多少期待,因为它太远了,远到我们穷尽一生都不可达到时也就没必要追求了,我情愿不做伟大的人,不做英雄,也不可丢下我当前所追求的幸福。

《平凡的世界》之所以是一本好书,因为他的人物以及情节都刻画的很真实。直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体验着那个时代的风风雨雨。看后让人很受启发,回味无穷。

这是一本值得每一个人阅读的书,至于一些作家对这本书的批判,我想这位作家一定是没有真才实学的作家。因为他没有意识到这本书真正意义上的高明之处。这本书不单单从文学上能够诠释的了的。红楼梦开始为什么不走红,因为他的真正价值没有得到发觉。《平凡的世界》在以后的某段历史也许会成为像红楼梦那样被很多专家研究的书。它的价值在于它给了我们一代人的启发,我们需要的正是这样的书。

我们需要的正是这样的书!不是那些读了以后毫无感觉的书。你们是否认同呢?

读了毛泽东同志的《改造我们的学习》深有体会。毛泽东同志的这篇文章虽然写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却依然对我们现在有指导意义。伟人就是伟人,总是看的那样准和深远。

在这些文章里,毛泽东进一步地从思想问题上总结了过去中国共产党内路线的分歧,分析了广泛存在于党内的非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作风,主要是主观主义的倾向,宗派主义的倾向,和作为这两种倾向的表现形式的党八股。《改造我们的学习》重点讲了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 回忆二十年来,共产党人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精神和取得的成绩:我党幼年时期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是何等肤浅,何等贫乏。现在我们对于这些的认识是深刻得多,丰富得多了。我党经过艰苦的奋斗牺牲,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二、 指出了党内存在的缺点,并指出要纠正这个缺点,否则工作就无法更进一步。首先是缺少对国际国内现状的研究。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教导我们要认真研究情况,从客观的真实情况出发,而不是从主观愿望出发。我们的许多同志违反了这一原则。其次是研究中国历史的气氛不浓,只知道研究马列,忘记了自己的祖宗。再次就是在学习国际革命经验方面,只知学马列,不能应用于实际。违背了马列关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三 对两种态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第一种是主观主义的态度。即对于周围的环境不作系统的周密的研究,单凭主观热情去工作。毛泽东对于这种没有科学态度的人,对于只知道背诵马列著作词句的人,对于徒有虚名并无实学的人用一副对联比喻之,相当深刻:

墙上芦苇 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 嘴尖皮厚腹中空

第二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就是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认真进行调查研究。不是单凭热情去做工作,不能割断历史。要实事求是。

四、 提议:1、向全党提出系统研究周围环境的任务;2、研究近百年中国历史;

3、对于在职干部的教育,应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方针,废除静止的孤立的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

这篇文章对于现在仍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首先,我们作任何工作,尤其是做出重大决策之前,要特别注意防止犯主观主义的错误。不能凭想当然,凭一知半解就公文有约在那里发号施令。要从实际出发,作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要探求事物内在的联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回头看看我们走过的路,我们的共产党人凭着一腔热情和想当然走过了多少弯路呀?交了多少不该交的学费呀?

其次,在学习方法上,不能简单的为学习而学习,要有效的结合自身的工作去学习,要带着问题学,要和实际相结合,要以提高自己的工作绩效与自身能力为目的的学。空洞的理论和说教是没任何用的。我们记学习笔记,不能什么都记,要摘录那些对我们有借鉴和帮助意义的文字。

再次,要学习多方面的知识。知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只有丰富的知识与通过调查研究得到的第一手资料相结合,才能进行理论创新和实际创新。

学以致用是我们学习的根本目的,希望我能通过学习毛泽东同志的《改造我们的学习》,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工作作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将其用于自己的工作中,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贡献

写夕阳的一段话怎么写篇四
《翻译01》

欢迎收看考研直通车,我是来自北京新东方考研团队的唐静,我主讲的课程是考研翻译。 在第一讲里面,我主要给大家讲解一个最为基本的、最为核心的问题,那就是我们有必要弄清楚什么是翻译,对考研翻译当中英汉语两种语言他们各自有什么样的特点。

欢迎收看考研直通车,我是来自北京新东方考研团队的唐静,我主讲的课程是考研翻译。在这次考研翻译的课程当中总共分为五讲,在这五讲里面我将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从事大学英语教学九年的教学经验,以及五年的考研翻译课程经验的所有心路历程,敬请大家关注我们的节目。

在第一讲里面,我主要给大家讲解一个最为基本的、最为核心的问题,那就是我们有必要弄清楚,什么是翻译?在考研翻译当中,英汉语两种语言它们各自有什么样的特点? 那么到底什么是翻译呢?其实大家知道,考研翻译在试卷当中它属于主观题,所谓主观题就有别于客观题,我们也知道,翻译它主观题英语的总共五大技能里面,所谓听、说、读、写、译、翻译(英文)00:01:21是最难做的一道题,那么什么是翻译呢?其实翻译是英汉语两种语言之间的一种转换,也就是说说白了,说得更简单一点,翻译就是需要我们把英语、试特卷里面的英语,把它变成汉语就可以了。那么当我们谈到,要弄清楚考研翻译英汉语两种语言特点的时候,有些人就觉得这个问题提出来觉得很怪怪的一种感觉。有的人想说老师不对吧,你讲翻译就讲翻译,说什么考研翻译中英汉语两种语言的特点呢?所以有些人想起来觉得特别不服气,有人一看说你行,老师你说英语的特点、英语语言的特点我可以接受,因为英语是我的外语,可是,难道我对汉语不了解吗?在这里无论你是了解还是不了解,我要说你就是不了解。同学们,我们看看你们现在学英语的状况,学到了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呢?学到了一种非常糟糕的,邯郸学步的尴尬境地,不是吗?大家好好想想,你的英语不像英语,而你的汉语呢?也不像汉语,如果在这里大家还认为感觉我说的太主观的话,我想给大家一个非常客观的事实摆在那里。

我在参加该卷的时候呢,心里每当在改卷我就有一种特别着急的状态,感觉特别痛心的状况。有二种状况摆在我的面前,就是说作为考生,你们做出来的题有二种状况,让改卷老师特别难过。第一种状况:就是好多人读到考研翻译的句子,因为大家知道翻译特别难做,是可以说是考研英语里面最难做的一部分,有人一读英语句子感觉单词都不明白,句子都看不懂,所以读完了之后“嘣”一棒被打蒙了,不知道英语在说什么。这时候就有一种想逃的感觉、想放弃的感觉、想离开的感觉!行了老师,我不做了还不行吗?就十分我不要了。这是第一种状况,表现在试卷上,整个试卷空白。好多人翻译十分的满分全部空白,甚至好多人一句话里面、汉语译文里面竟然还有英语夹在里面。所以同志们这种状况我们是不可能在出现的,既然我想我来了,我们就应该征服翻译,好好的征服考研翻译,这只是试卷上第一个问题的表现,当然还有第二个问题。

行,有人知道是翻译,是考研翻译,是甚至对有的人来说是一次决定命运的考试,所以有人就踏踏实实做了,读了英语句子之后做了,做出来了之后更为糟糕的重要问题摆出来了,这也是更让考研、改卷的老师更为痛心的一个问题,一看就知道这个同学是有一点翻译水平,可是一读他的汉语译文,连他翻译的汉语是什么我们都不知道,这时候同学们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改卷老师认为你翻译的它不是人话。这就是出现了考研翻译总共这么两个问题,非常客观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让考研、改卷老师、或者是让我自己而言非常痛心的。所以我想我们有必要弄清楚考验翻译中英汉语两种语言的特点。只要弄清楚英汉语两种语言的特点,它就给我们解决考研翻译提供了一个便利、提供了一个突破口,所以这是一个最为基本的问题,也是一个最为核心的问题。

其实大家也可以知道,我们考研翻译这个课程,这个五次课的讲座,其实我们只需要弄清楚两个最为核心的问题就可以了,第一个问题什么是翻译?第二个问题怎么做翻译?那

么,我们现在再回过头来看看什么是翻译!

翻译其实很简单,刚刚我也说过,翻译是英汉语两种语言之间的一种转换,但是现在听听、再仔细听听这一句话,翻译是英汉语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既然也就是说我们要把试卷上面的英语弄成汉语,这时候就有必要了解英语语言有什么特点?汉语语言有什么特点?掌握了英汉语两种语言之后,我们就可以在英汉语两种语言自由的进行转换,作出一个让我们自己,或者说让那些改卷老师读起来特别惭愧的一个译文。英汉语两种语言到底有什么特点呢?在我归纳起来,尤其是在考研翻译当中,英汉语两种语言它总共有四大特点,我们接下来一一看一下这四大特点。

第一个特点在于:英语的语言它是连接的语言;而汉语的语言呢,它是分散的语言;大家要记住两个词就可以了,“连接”与“分散”。英语的语言是连接的,什么叫做英语的语言是连接的?也就是说英语的语言是通过一系列语法形式、逻辑形式、连接在一起的,什么语法形式呢?就是说英语语言非常讲语法、讲逻辑。英语语言是通过一些大量的哪些语法形式呢?大量的连接词、介词、代词、关系词、引导词、引导起来,环环相扣、主次分明条位清楚、逻辑严密。所以我们说英语的语言是连接的,所以大家也看到考研翻译的句子,每一句话都是长句、难句、复杂句相当难,根本有的好多人读下来别说四分钟要解决一句话,从读到句子写出译文来,连四分钟甚至给你十分钟连一个句子都看不懂,所以这就是英语特点、语言特点的表现。

那么什么是汉语的语言、是分散的语言呢?我们说汉语的语言根本不讲语法,根本不讲逻辑形式,几个毫不相干的词凑在一起就有一种意境、就有一种氛围。当我说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有人就觉得:行了老师,你自己作为中国人一上来就又说咱们中国人说话不讲逻辑?如果不信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大家听听这句话说“哥们儿,我今天中午吃食堂”同志们你们听听这句话有逻辑吗?很可怕的几个字哎,“吃食堂”可是你明白我们中国人说的是什么意思,但是这想像你如果把它转换成英语的话你直接说“I am going to eat the dinning hall”好可怕的语言,但是如果我们给它加上一个连接性的语法的语言,或者是介词,一上去它就完全正确了,“I am going to have my lunch in the dinning hall”这里的in它就是英语语言的一个连接的词,一个介词、一个语法词,所以我们说英语的语言是连接的,而汉语语言是分散的。

掌握英语语言连接、与汉语语言分散的特点,对我们做考研翻译有一个什么用处呢?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英语语言连接,而汉语语言分散这个特点呢,给我们解决考研翻译提供了一个便利、它不仅仅是便利、而是一个突破口、它直接突破了,它直接告诉我们该怎么去做考研翻译这个问题。正如我前面所说考研翻译的句子每一句话都是相当长的,是长句、难句、复杂句。我可以这么告诉大家吧,考研翻译的题的文章长度、难度和来源都和考研阅读的文章长度来源都一样,可是只要在大家考研阅读当中,读不懂的任何的句子,任何长句、难句、复杂句它就成了考研翻译划线的句子,它就成了考研翻译需要翻译的句子。在这里,我想用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来证明一下英语语言是连接的语言。

大家都知道,在美国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演说家叫Martin Luthar King,(00:08:30)他有一件非常著名的演说词,每一个人都知道“I have a dream”,好了,我先给大家背诵几句话, 让大家感受一下英语的语言是一种连接的语言,非常讲语法形式和逻辑形式。大家听听我读得有点快,我们说、他说“I will tell you my friend……(00:08:52)(英文)好了,我们来看看Martin Luthar King刚刚我背出的这几句话来,说英语的语言是连接的,是都用语法形式,都用逻辑形式,都用介词、关系词、代词、连接词、引导词、引导起来,(听不清)和逻辑分明主次非常清楚的语言。另一句话怎么说(英文)00:09:28大家知道这里的“so even though we face the difficulties of today and tomorrow这三个词,“so even though ”“and”等等这样的词,全是连接词,这只是第一句话,我刚刚背下来第二

句话说:我仍然有一个梦想,这是一个深深植根于美国的梦想。听听英语都用连接词“I still have a dream. It is a dream that deeply rooted in the American dream”这里面的“that”引导词,“in”是介词,它也是连接词,语法上的词,但我最后还背了一句更长的话,它们的连接词和引导词更多,大家听听可能你们没有听明白,但是连接词你肯定听到了。他说(00:10:15)“I have a dream that (又来了) my four little children would one day live in a natioe where they will not be judged by the color of their skin but the content of their character .一系列的介词、代词、关系词、连接词 引导词、引导起来,这就是我们说英语的语言是连接的语言。这个语言的特点告诉我们做考研翻译的句子.同学们,扭转一下你以前做翻译的方法,那什么样是一种正确的做翻译的方法呢?由于英语的语言是连接的语言,所以正确的做翻译的方法,拿到英语句子之后,我们应该理解它,理解这句话的语法结构、逻辑结构,因为英语连接语法相当严谨,逻辑相当严密,所以一定要理解它的语法结构和逻辑结构。而这也不能像你以前做翻译的那种方式,傻呵呵的去找单词你认不认识,这不可以啦。正因为英语连接,所以我们只要弄清它到底在说什么,它的语法是一种什么语法,它的逻辑是一种什么逻辑,正如我们理解当中的意思一串起来说通顺就可以了,因为汉语的语言是议和的语言。

刚刚我给大家讲到了英语的语言一个经典的例子,证明了它是连接的,而汉语的语言是分散的。可是我这里还想用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来验证一下汉语的语言是分散的语言。大家知道在中国古诗词当中,有一个及其著名的叫马致远写了一首词叫《天净沙.秋思》怎么说来着: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大家知道“枯藤老树昏雅,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毫不相干的词一串起来就有一种意境,就有一种氛围在那里,这就是汉语的语言,它是分散的。所以这是第一个特点,也是我们需要掌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连接与分散它给我们解决考研与翻译提供了这么大的一个突破口,拿到考研翻译的句子之后,一定要理解它,理解它的语法结构和逻辑结构,在把你理解的意思串起来说通顺就可以了。

那么我们现在看看考研翻译当中英汉语两种语言的第二个特点。第二个特点是繁复与简单。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考研翻译当中,如果英语的语言是繁复的,而汉语的语言是简单的。正如我刚才所叙述,英语的语言它每一句话考研翻译的句子它的平均长度是30个单词左右,30个单词什么概念呢?就是整个句子你通读一遍,读下来你2分钟之内的时间你基本上不能理解,所以英语的语言是繁复的。我可以这么告诉大家, 在考研翻译成90年到06年这17年的时间里,考研翻译最长的一句话足足有43个单词,就这么一句话,43个单词相当于我们写作的一段话呀,它只需要我们在考研翻译当中4分钟之内,从读句子到最后写汉语译文来全部都要解决掉。所以说考研翻译当中,英语的句子繁复,而汉语的语言简单。

欢迎回到考研直通车。我们接下来继续给大家讲解英汉语两种语言的四大特点。刚刚我给大家讲到了,英汉语两种语言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连接与分散,其中我也谈到了英汉语两种语言的第二个特点繁复与简单。那么掌握繁复与简单这一个特点就可以让我们化繁为简。在英语里面我们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翻译技巧,那就是长句(听不清)它就是一个化繁为简的技巧,请大家先记住这四个字:长句(听不清)我在后面将用一讲的时间来告诉大家怎么去做“长句(听不清)”,这是英汉语两种语言的第二个特点繁复与简单。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英汉语两种语言的第三个特点,那就是被动与主动。也就是说英语的句子考研翻译英语的句子里面,应用特别多的被动句,而汉语多用主动句。汉语很少说“被”字,汉语常常是一种主动的状态。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现在我有必要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前面的课程可能也应该了解到,请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考研英语试卷里面的翻译题它的

来源从什么地方来得吗?可能这时候好多同学就会毫不犹豫的答出来,考研翻译题是选自于英美国家报刊杂志和中国报刊杂志上的一些学术论文。没错,尤其是翻译如此。好了,那有人说老师你问个问题跟被动与主动有什么关系呢?这也正是我要跟大家分析的问题。

我们说考研翻译的文章,跟考研阅读的文章有一个非常近似的特点就是,它的来源是选自美英报刊杂志和中国报刊杂志上的一些学术论文,请注意了是“学术论文”!那么大家看看,为什么会有被动与主动的关系产生?英语多用被动的原因在于,我们要做的题是学问论文纯理论的,既然是论文就要推理,要推理就要客观,要客观就不能带主观感情色彩,不带主观感情色彩就没有人做主语,没有人它就没有动作发出者,没有动作发出者就有被动,所以英语多用被动,而汉语多用主动。掌握英语多用被动,汉语多用主动这一特点,给我们解决考研翻译提供了一个什么便利呢?这时候肯定大家要毫不犹豫的都可以答出来,我们可以化被动为主动。没错,记住了,在以后我们做考研翻译句被动句的时候尽量不要用被子句,少用被子句,一定要用汉语的多用把字句啦、或者多用主动句来转换它。这就是被动与主动这个特点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接下来,考研翻译中英汉语两种语言的第四个特点在于,抽象与具体。什么是抽象与具体呢?也就是说在我们考研翻译当中英语的语言是相当抽象,极度晦涩(听不清)00:16:01的,而中国人的思维是一种极度具体的思维,这个为我们所以解决考研翻译提供了一个极大的难度,无疑是雪上加霜。本来考研翻译就已经很难做了,而英语句子那么抽象,那么晦涩,而中国人的思维是那么那么的具体, 所以又很难做到。为什么英语句子那么抽象呢?因为大家知道考研问题刚刚我说过它是纯学术论文,是纯理论的,它是就考察你有没有资格去通过这个考试之后去做研究,这就是研究生入学因为考试要考翻译的问题所在。因为英语抽象、晦涩所以我们看不懂,大家就可以想象到,如果我们去读汉语的纯理论性的东西你都看不懂,那要读英语的话你更看不懂,所以考研翻译里面英语都用抽象词,大量抽象词的存在让你不明白是什么意思,那么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这时候好多同学就会毫不犹豫的答出来:我们可以化抽象为具体的嘛!没错,怎么化抽象为具体呢?现在我要告诉大家就在这里讲解怎么样化抽象为具体。

我们说英语的语言抽象而汉语的语言具体,化抽象为具体的唯一的方法就是:我们可以借助汉语的语言在翻译的时候、在翻译出来的这个汉语的基础上,给它增加几个词,增加一个什么样的词呢?增加一些表示概念、或者增加一些表示过程,增加一些表示现象这样的一些词,来把它描述的更为具体一些。这里我需要给大家举例子吧,如果不举例子的话可能好多同学又会感觉很抽象了,因为我们中国人的思维就是这样,它很抽象,他需要具体的例子来支撑。我给大家举举个例子吧!由于我们的时间有限,所有的例子全是来自于考研翻译17年来的例题。大家看看,在考研翻译02年当中有这么一个词叫:evolution好了,evolution这个词e v o l u t i o n 这个词一出来大家就马上知道了,这个词的意思应该是叫做:净化,什么是净化?大家说什么是抽象词,我们说抽象词就是那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那什么是具体词?比如说我们说:table桌子, 还有(英文)黑板、还有比如说(英文)水瓶,这些东西都是看得见、摸得着它都是具体的,而evolution净化这个东西它看不见摸不着。我给大家一个完整的一个片断,当年的考题说:in evolution 那么前面有一个介词in这个词在这里,in大家知道是“在”的意思,那么有人马上毫不犹豫的说,这还不简单老师,就翻译成“在净化中”嘛!错了,为什么因为净化这个词它是一个抽象词,所以我们在翻译的时候你一定不能只翻译成净化,你需要根据汉语习惯在净化后面再增加一个表示范畴、表示过程的词来控制它。我们所以大家、我说了只要说人话就可以了,我们在净化后面再增加一个词,我们说在翻译的时候我们不说“在净化中”,大家可以跟我一起想一下,不说在净化中,而需要要说在净化过程中。没错,这个过程就是我们所需要加的一个词。我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在我们考研翻译当中某一年考了这么一个词:tenson,t e n s i o n 这个词当然,

同学们我们说做考研需要点(听不清),需要点单词基础,如果你不认识单词可能是有点难做的啊,那么这个问题我后面也会解决。如果实在不知道我可以给大家提供一种方法可以解决,tenson这个词如果不知道的话可以大家回去翻翻我们考研英语的大纲。

好了,他们我们看看,tenson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它是表心理状态,也是一个抽象的词,它是紧张的意思。比如说我给大家一个给为具体的例子吧这么说吧,说(00:19:37):ease the tension in the middle east ,ease缓解的意思,ease the tensaon in the middle east,“middle”也是中东,那么大家知道tension是紧张的意思,你翻译的时候你就不能只翻译成紧张,你必须在紧张的后面,紧张这个抽象词的后面再增加一个汉语表示范畴的词,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说呢?不叫“缓解中东的紧张”而叫“缓解中东的紧张局势”。没错,这个“局势”、这个“现象”、“局面”这样的词它就是增加上去的一个词,表示范畴的词。

接下来我还给大家举另外一个例子,当然例子也会越来越难,如果大家这些所有的例子都能解决的话,考研翻译里面的抽象的问题和具体的问题你肯定都能解决。看看下面这个例子吧!

这个例子说“find”find这个单词,f i n d 每个人都记过吧,我想,正如我刚才所说,做考研翻译需要点基础呢,需要点单词基础,如果不认识这个单词有点难做,如果我认识我还给大家提供一种方法可以解决,就是今天晚上或者你自己回家找一个最尖的锐角一头撞上去。find这个单词你不可能不认识,初中单词是“找到、发现”的意思,可是没有那么简单,考研翻译不考这个单词,考什么呢?finding,find后面加上ing它就变成了名词,由动词变成了名词它就很抽象了。你再翻译时候你就不能只翻译成“发现”,你必须在“发现”的后面增加一个表范畴的词来控制它,我给大家完整个例子。这个提示考研翻译98年的考题,说“report their finding”report大家知道是汇报的意思,their是他们的,那么再去看看,你连起来看看说:汇报、他们的、发现,这种说法就有点不妥了,你必须在发现后面增加一个词,大家想想应该怎么说呢?我们说汉语不叫:汇报他们的发现,而叫:汇报他们的发现成果,或者发现结果。这就是我们说findind这个词最好的发音,那么把它翻译成汇报他们的发现结果,发现的成果等等。好了,我给大家看看考研翻译英汉语种语言特点抽象与具体的最后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是考研翻译17年来最难的一个单词,如果大家能够解决这个单词最难翻译的一个抽象词,如果能够解决了,你的抽象与具体的问题完全可以解决了,这个单词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past”都记过吧,如果没有记过有点难度的话如果没有记过刚刚我给大家提供一种方法可以解决,找一个最尖的锐角撞上去,如果觉得这个方法不好的话,还有另外一种方法,那可以到超市去买一块稍微厚一点的豆腐,再一头撞上去。

好了,那么我们看看past这个词大家都知道是“过去”的意思,可是没有那么简单,翻译的时候你就不能只翻译成过去,还需要翻译成别的,我们看看给大家一个完整的past的这个词的一个片断。它说“look into the past”look into 注意这只是一个短语,有一个前提,这个提示考研翻译也是98年的题,最难翻译的一个单词,look into它是什么意思呢?是“观察”的意思,是“看”的意思。那么在这里look into只能翻译成观察或者看,而不能翻译成别的,它是一个词组。那么我们连起来看看,look into the past那又知道past本来是形容词是过去与过去的,那么你就不能它由于变成名词了,由形容词变成名词了那就很抽象了,那你就不能傻呵呵把它翻译成“观察过去、看过去”那根据汉语习惯,大家想一想,我们说在汉语当中你必须给它增加一个词不叫“观察过去,看过去”而应该怎么说,我们说我们观察到了、看到的不是一种过去,而是说观察到的看到的是过去的一种现象或者是景象,这里的现象或者是景象就是我们给大家增加上去的一个词,一个范畴的词。只有这样我们就可以解决了考研翻译英汉语两种语言抽象与具体的问题,就给它根据汉语人话的方式,说汉语的人话,说

写夕阳的一段话怎么写篇五
《作文语言指导》

写夕阳的一段话怎么写篇六
《图文转换总》

写夕阳的一段话怎么写篇七
《牢记昨天》

牢记昨天,立足今天,寄望明天

有人也许会说,昨天已然过去,既然过去就让它过去吧,何苦揪住不放呢?没听说过这句话吗?忘记了过去就是背叛,其实对我来说,背叛就等于叛变。虽然我既不是什么党员,又不是什么国家工作人员。你去叛变谁呢?好的,我要的就是你这句话,对自己叛,难道不算叛变吗?作为一个人,应该是有尊严的,有自己独立人格的。过去受过的苦难,就可以随随便便的忘记吗?再说了。哪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就不会犯错误的?不会有缺点的?那么这些也同样是不能忘怀的。错了就改,才是好同志。这可是毛泽东他老人家的最高指示啊!

我之所以要牢牢记住这句话,还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意愿。就是抓紧一切机会,把我准备写的自传体小说《笑对苦难岁月》,在我的有生之年,把它写完成。如果把过去的事,全部都忘掉,那我还怎么写啊?

至于立足今天么,现在的你改变不了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已。因为年龄,所以已经经历过很多事情,如,如友情。没有人能够永远的过每一天。没有人能够坦然的面对自己的坚强和软弱。让你成熟的,是经历与磨难。让你的,是宽容与博爱。让你心安的,是理解与信任。

你改变不了以往的事实,但是你可以改变不知道为何,有些东西就是无法改变的。也许,是因为还没有找到真正的。也许,还在追求那永远不会有的。我们曾虚荣过,过,为狭隘的过。待到重新回头看时,觉得很多事情都云淡风轻了。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会在未来走的更加好。因为抛弃了不必要的包袱,生活才会更好。如此短暂的生命,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的生活呐。

有太多的事情要你去做,有很重要的人等着你去。不要一直地回头看,前面的世界才会更精彩。你不能控制它们,但你可以掌握自已走自己的路,纵然很崎岖,纵然很陡峭。但要依然勇往直前。谁也没有控制你的权利。纵然会困难重重,伤痕累累,但不要犹豫,不要后悔。因为在回首时,你可以指着那条尽是痛苦和泪水的路,大声地骄傲地说:看,这就是我自己走出来的路!

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森林中有一个分岔口,我愿选择脚印少的那一条路,这样我的一生会截然不同。”一条路走的人多了,总会弄得泥泞不堪,总会弄得尘土飞扬。为何不换一条路走走,也许一切将会是另一种样子。把握自己的今天,那么明天绝对会更好。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你对生活微笑,那么生活也对你微笑。让我们的心不再压抑,让它解脱吧。让有梦想的心灵飞翔,去迎接那绚丽的阳光吧!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和千万人相遇,和千万人相离,在其中寻找一个能够真识相伴的人真实信任的,就是这个道理。

印度的甘地夫人说过:“世上有两种人:一种人做事;另一种人邀功。我要试着做第一种人,因为这类的人比较没有对手。”

据说,奥地利的布鲁克居住在贫困的乡间,母亲早年去世,后来工作受伤,无力继续支撑,加上两个需要扶养的年幼弟弟,家里的重担顿时成了布鲁克的重责大任。

一天,一位顾客匆忙拿了一双鞋底坏掉的皮鞋,交给布鲁克修理。

布鲁克动作熟练,隔天便把鞋底缝补、敲钉完成。顾客抚摸着那双鞋子,地说:“小伙子,谢谢你把我的皮鞋修好,这是我见过的修的最好的一双鞋,不但缝补的很坚固,还把皮鞋擦得跟新的一样。”

附近同行擦皮鞋的人,私下窃语:“布鲁克真是服务过头了,顾客只付了修皮鞋的钱,却把皮鞋擦这么亮,这有什么好处呢?这么笨,是注定一辈子落魄的。”

布鲁克并不在意这些话,只是继续做自己的工作,他觉得为顾客着想,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收取顾客的钱心安理得,这样就够了。

后来,布鲁克受到皮鞋工厂的雇用,在工厂专门修补有瑕疵的皮鞋。多年以后,那些嘲笑布鲁克的人,仍然还在街头修补皮鞋,至于布鲁克,已经担任奥地利最大皮鞋工厂的制造者通常做事大方、不拘小节,踏实勤勉,肯于付出。只有不计较眼前的小利益,不断地累积自己的经验,一步步构筑未来的。

你希望给你机会,希望别人给你机会,在这之前,你是不是应该先以自己的付出给别人机会,接着,慢慢累积自己的?

那么我也是一样,我每天一睁开眼睛,有时天还没亮。我绝不赖床。起身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打开自己的博客。(励志文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这两句诗是出自毛泽东的《赠柳亚子先生》)的。原句的意思是:人生往往会遭到很多困扰与烦恼,主要是来自于自己。说明一个人要淡泊名利。

我们虽有有限的失望,但是还有无限的希望。生活依旧简单、平静、恬淡。要以宽阔的胸襟,长远的眼光,去辨证地分析问题,排解心中的“牢骚”,社会上的“浊事”。

我根据自己的经历,总结了一条真理: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面对挫折、苦难,是否能保持一份豁达的情怀,是否能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需要博大的胸襟,非凡的气度。如果你感到痛苦,证明你的心还不曾麻木。在逆境中磨炼出你的意志,不必计较一时的成败得。“风物长宜放眼量”,去追寻长久的精神底蕴。

我听说过一则故事,里面是这样说的:

说是有三个人做朋友,他们的名字透着点古怪。一个名叫昨天,一个名叫今天,还有最后的那个人名叫明天。有一天他们在一起聊天。

昨天叹道:“唉,时间飞逝呀!当夕阳西下,我什么也没留下。”

今天苦诉:“白昼黑夜间,就是一眨眼。我试着留住时间,可它又从我的指缝溜走了。”

明天也忍不住摇摇头,说道:“是啊,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明天似乎很遥远,却又近在咫尺啊!”

听了三人的诉说,我也感同身受,愁眉苦脸。“滴,滴,滴„„”茫然间,时间又溜了。唉!唉!

不知何时,耳边曾回荡着这么一段话:

回首昨天,应该是问心无悔的;

面对今天,应该是倍加珍惜的;

展望明天,应该是信心百倍的。

沉思良久,仍然余韵未尽,冲击着我那干枯的心。昨天,既然过去了,就让它去吧;不过该记住的还是要记住哦。今天,既然它来了,就分秒必争,干好每一天该做每一件事;明天,既然还没来,就鼓起信心吧。人的一生中,有太多的昨天了,也有太多的今天,明天。循循环环,直到流至生命的尽头。漫漫人生,我能否无悔于昨天,紧握于今天,放眼于明天?相信自己,我一定能的。

无悔于昨天吧!但是不能忘怀。无论昨天幸福与否,无论昨天经历了多少的人生磨难,我都能昂首挺胸,无怨无悔!当新一天的曙光照亮整个天空,昨天已被载入了记忆的史册,往事如烟飘去,何必在意呢?

立足于今天吧!记住,每天都是一份礼物,每天都是上帝对你的奖赏。一分一秒,都是来之不易的。因为,不会有第二次今天了,当它去了,也永远地去了。在这短短的今天里,充充实实,干好每一件事情,是多么的美妙,多么的幸福呀!

放眼于明天吧!信心是成功的基石,目标总是远大的。别想着明天是怎样的糟糕,总有意想不到的喜悦会降临在你身上。笑迎明天,笑对今天,那么,你将会笑到永远!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yaoleikaoshi/240031.html

    上一篇:优雅的名字

    下一篇:庐山诗词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