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 遇见了也好

| 中西医助理医师 |

【www.guakaob.com--中西医助理医师】

张爱玲 遇见了也好篇一
《如果徐志摩遇见张爱玲》

如果徐志摩遇见张爱玲

一个是名动上海滩的传奇才女张爱玲,一个是浪漫多情的著名诗人徐志摩,二人都是我所欣赏并喜爱着的作家。如果,如果,徐志摩遇见张爱玲,会怎么样?

张爱玲家世显赫,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她算是生长在一个豪门望族。不过,童年的她生活的很是黑暗,生母流浪在国外,少年时一直生活在父亲和后母严厉的监管之下。或许这是导致张后来的作品充满悲观与势利的主要原因。她笔下的女性是实实在在的:自私、城府,经得起时间考验。就是这些符合人情的角色的永恒性加重了她文字里苍凉的味道,反复地提醒着世人所有的文明终会消逝,只有人性的弱点得以长存于人间。至于她本人亦是斤斤计较的小女人:认为摸得到、捉得住的物质远较抽象的理想重要。

徐志摩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 ,因为是徐家的长孙独子,所以从小就过着舒服优越的少爷生活。少年时的他就离开家外出求学,后来又留学国外,深受外国自由和浪漫主义思想影响。家境富裕的他自小生活的无忧无虑,求学之路也是一帆风顺,甚少挫折。因此在徐志摩的作品中,表现更多的是活泼、浪漫的罗曼蒂克式的风情。浪漫的生活和情感是他一生的追求,在他的诗歌和散文中,很少有物质和现实的东西。

同样的家境不俗,却因为少年时期受到的不同待遇,所以徐志摩和张爱玲是二种截然不同的性格和态度。两位生于不同时期的文坛名

人,一个性格孤僻、冷漠,过于现实;另一个热情、浪漫,生性纯真。生长的环境会决定一个人的性格,而个人的性格和情绪又深深的影响着自身的作品。张爱玲是一个超然的悲观主义者,她自小的生活环境造就了她早熟、孤傲、聪慧、冷漠、自私的性格,因此她的作品始终充斥着沉郁、凝重,从小生活在孤独冷漠中的她,笔下的人物也多是病态的,扭曲的性格,读她的作品感受到的最多的是苍凉、无奈,让人把一切看的太透,感受到的全是冰冷。而深受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的徐志摩浪漫、热诚,他追求的人生是有爱、自由、美,因此他的作品想像丰富、意境优美,清灵飘逸,使人感受到的就是热情,对生活充满着爱。

如果张爱玲是冰一般的女子,那么徐志摩就是火一样的男子。冰和火的相遇,要么冰火不容,要么冰火相溶。其实,撇开张爱玲和徐志摩的截然不同,其共通之处也并非没有。徐志摩虽然比张爱玲年长二十岁,二人对爱情的追求却是惊人的意志坚定。

就在张爱玲被认定是上海首屈一指的女作家,事业如日中天的同时,她恋爱了。偏偏令她神魂颠倒的是为大汉奸汪精卫政府文化部服务的胡兰成。 张爱玲为这段恋情拼命地付出。她不介意胡兰成已婚,不管他汉奸的身份。 张爱玲与胡兰成,一个是当时上海最负盛名的女作家,一个是汪伪政府的要员。在乱世之中,他们的相识、相知、相恋,及至最后的分手,都堪称是一场“传奇”。

众所周知,徐志摩堪称是情圣。在英国游学已经成家并有孩子的徐志摩遇见了才华出众并富有美貌的林徽因,为了追求林徽因,徐志

摩毅然与妻子张幼仪离婚。不过林徽因却是冷静和理智的,她并没有接受徐志摩这么狂热的追求。与林徽因的感情无疾而终之后,他遇见了陆小曼。而此时的陆小曼是徐志摩一位朋友的妻子,但这并不能阻止他爱上陆小曼。在经历外界和家庭的重重阻挠后,徐志摩最终如愿和陆小曼在一起,并一起走到他生命的尽头。

在对待爱情的态度上,张爱玲和徐志摩是一致的。不管爱上的人是何等家世背景,不管这段感情是否为世俗认可,他们都不顾一切的去追寻,像飞蛾赴火一般决绝。他们同样追求浪漫的爱情并拥有了浪漫的爱情,他们的作品里都不乏浪漫因子。不过最后,张爱玲是孤独的猝死在国外的公寓里,而徐志摩是死在去看林徽因的路上。这样的结局,其实挺好的印证着他们各自的性格。一个孤独自闭,一个永远追寻。 张爱玲所著的《倾城之恋》中,用香港的沦陷来成就白流苏和范柳原的爱情。从腐旧的家庭里走出来的流苏,香港之战的洗礼并不曾将她感化成为革命女性;香港之战影响范柳原,使他转向平实的生活,终于结婚了。但结婚并不使他变为圣人,完全放弃往日的生活习惯与作风。因之柳原与流苏的结局,虽然多少是健康的,仍旧是庸俗。就事论事,他们也只能如此。 你看,就算是结局完好的爱情故事,其中也夹杂着许多的现实和庸俗。这是张爱玲众多作品中都有的一种属于她自己的特有的情感。

徐志摩最有名的诗,莫过于《再别康桥》。全诗描述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

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隽永。你看,就算是离别,也被徐志摩写的如此美好。所有的情绪在他这里,最终只会归结成二个字,浪漫。

如果徐志摩遇见张爱玲,迥然的性格和人生态度可能不会让他们俩成为知己或者发生点什么烂漫的事。不过,张爱玲说过,我喜欢用参差的对照的写法,因为它是较近事实的。可能因为这样的参差对照,他们会相识相知。不过如果真的有如果的话,徐志摩还是不要遇见张爱玲的好。一个依然是名动上海滩的传奇才女张爱玲,一个仍旧是浪漫多情的著名诗人徐志摩。就让我们一面感受张爱玲的孤寂苍白,一面感受徐志摩的浪漫真诚吧。

张爱玲 遇见了也好篇二
《遇见张爱玲》

张爱玲 遇见了也好篇三
《张爱玲《封锁》》

张爱玲 遇见了也好篇四
《张爱玲语录》

1、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原来你若真爱一个人,内心酸涩,反而会说不出话来,甜言蜜语,多数说给不相干的人听。——《她的二三事》 2、能够说出的委屈,便不算委屈;能够抢走的爱人,便不算爱人。——《开到荼蘼》 3、爱得不够,才借口多多。——《紫薇愿》 4、无论做什么,记得为自己而做,那就毫无怨言——《流金岁月》 5,两个人的适配是一种内心感觉,而不是一种视觉,千万不要因满足视觉而忽视感觉。——《花常好月常圆人长久》 6、要生活得漂亮,需要付出极大忍耐,一不抱怨,二不解释,绝对是个人才。——《变形记》 7、凡事想别人感激,那是必然要失望的。——《故园》 8、无论怎么样,一个人借故堕落总是不值得原谅的,越是没有人爱,越要爱自己。——《星之碎片》 9、生命像流水,这些不快的事总要过去,如果注定一辈子要这么过,再不开心也没有用。——《女人三十》 10、生命从来不是公平的,得到多少,便要靠那个多少做到最好,努力的生活下去。——《我们不是天使》 11、真正的才华如火焰般难以收藏,总会燎原。——《曾经深爱过》 12、人一定要受过伤才会沉默专注,无论是心灵或肉体上的创伤,对成长都有益处。——《花解语》 13、一个成熟的人往往发觉可以责怪的人越来越少,人人都有他的难处。——《我们不是天使》 14、失去的东西,其实从来未曾真正地属于你,也不必惋惜。——《玫瑰的故事》 15、何必向不值得的人证明什么,生活得更好,乃是为你自己。——《忽而今夏》 16、有能力的人影响别人,没能力的一群受人影响。——《喜宝》 17、我要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没有爱,那么就很多很多的钱,如果两件都没有,有健康也是好的。——《喜宝》 18、聪明人,无谓争意气。——《连环》 19、做人要含蓄点,得过且过,不必斤斤计较,水清无鱼,人清无徒,谁又不跟谁一辈子,一些事放在心中算了。——《蔷薇泡沫》 20、我提着一个袋子,边走边拾。一路上拾起无数我不想要的东西。当我遇到我真正想要的东西之时,袋子已经装满了。——《印度墨》 21、人们不解释的主要原因是根本不在乎对方的想法,无关重要的人,对无关重要的事有点儿误会,有什么关系,你信也好,不信也好,都于当事人生活毫无影响,何劳解释。——《阿修罗》 22、如花美眷,也敌不过似水流年。——《风信子》 23、人们往往只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事——《旧欢如梦》 24、十年寒窗,十年苦干,再加上十足十的运气,才能有一份事业

,你别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大多数人只能有一份职业,借之糊口,辛劳一生,有多少人敢说他的工作是事业?——《圆舞》 25、一生像似太长,却又太短,待搞清楚有何心愿,二十一年已经过去,那么四十岁之前若不匆匆把所有该做或不该做之事做妥,之后也无甚作为,所以人人不够时间——《红尘》 26、有得有失,才是人生,切忌忿忿不平。——《天上所有的星》 27、哭要一个人躲着哭,笑呢全世界陪你笑——《爱情之死》 28、人际关系这一门科学永远没有学成毕业的一日,每天都似投身于砂石中,缓缓磨动,皮破血流之余所积得的宝贵经验便是一般人口中的圆滑。——《我的前半生》 29、自由社会,自由选择,要笑得出才能笑,否则,笑比哭还难看,也不必勉强。——《艳阳天》 30、也许一个人在真正无可奈何的时候,除了微笑,也只好微笑了。——《家明与玫瑰》 31、做人凡事要静;静静地来,静静地去,静静努力,静静收获,切忌喧哗。——《直至海枯石烂》 32、人其实很难真正自由,锁住人的,往往是那人自己。不知不觉,我们不是做了感情的奴隶,就是事业的婢仆。——《连环》 33、蛋糕非常香,咖啡十分甜,这里又没有地震,活着真好。——《承欢记》 张爱玲语录有些人一直没机会见,等有机会见了,却又犹豫了,相见不如不见。 有些事一直没机会做,等有机会了,却不想再做了。 有些话埋藏在心中好久,没机会说,等有机会说的时候,却说不出口了。 有些爱一直没机会爱,等有机会了,已经不爱了。 有些人很多机会相见的,却总找借口推脱,想见的时候已经没机会了。 有些话有很多机会说的,却想着以后再说,要说的时候,已经没机会了。 有些事有很多机会做的,却一天一天推迟,想做的时候却发现没机会了。 有些爱给了你很多机会,却不在意没在乎,想重视的时候已经没机会爱了。 人生有时候,总是很讽刺。 一转身可能就是一世。   说好永远的,不知怎么就散了。最后自己想来想去竟然也搞不清当初是什么原因分开彼此的。然后,你忽然醒悟,感情原来是这么脆弱的。经得起风雨,却经不起平凡;风雨同船,天晴便各自散了。也许只是赌气,也许只是因为小小的事。幻想着和好的甜蜜,或重逢时的拥抱,那个时候会是边流泪边捶打对方,还傻笑着。该是多美的画面。 没想到的是,一别竟是一辈子了。 于是,各有各的生活,各自爱着别的人。曾经相爱,现在已互不相干。   即使在同一个小小的城市,也不曾再相逢。某一天

某一刻,走在同一条街,也看不见对方。先是感叹,后来是无奈。 也许你很幸福,因为找到另一个适合自己的人。 也许你不幸福,因为可能你这一生就只有那个人真正用心在你身上。 很久很久,没有对方的消息,也不再想起这个人,也是不想再想起。() 生在世,凡事想得太多了是不行的。 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 ——《半生缘》 有时候知道的事情太多了,明白太多人生的丑恶,仿佛这个世界的阳光都是虚伪的。 世上最凄绝的距离是两个人本来距离很远,互不相识,忽然有一天,他们相识,相爱,距离变得很近。 然后有一天,不再相爱了,本来很近的两个人,变得很远,甚至比以前更远。 笑全世界便与你同笑,哭你便独自哭——出自张爱玲的小说《花凋》。 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然而现在还是清如水明如镜的秋天,我应当是快乐的。 ——出自张爱玲的《传奇》再版序 我最喜欢那千万人之中,千万年之中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的相遇.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于千万年之中,在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恰巧遇见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好说,唯有轻轻地问一句:“哦?你也在这里吗。” ——《爱》 天地再大,总有一个地方容的下一对平凡的夫妻. 爱情本来并不复杂,来来去去不过三个字,不是“我爱你,我恨你,”“便是算了吧,你好吗?对不起。” 失望,有时候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有所期待所以才会失望。因为有爱,才会有期待,所以纵使失望,也是一种幸福,虽然这种幸福有点痛。 如果我不爱你,我就不会思念你,我就不会妒忌你身边的异性,我也不会失去自信心和斗志,我更不会痛苦。如果我能够不爱你,那该多好。 你问我爱你值不值得,其实你应该知道,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 ——出自张爱玲的小说《半生缘》 我喜欢钱,因为我没吃过钱的苦,不知道钱的坏处,只知道钱的好处。 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时间和机会;不要做的事情总找的出籍口。 ——出自《张爱玲语录》 回忆永远是惆怅的。愉快的使人觉得可惜已经完了,不愉快的想起来还是伤心。最可喜莫如“克服困难”,每次想起来都重新庆幸。 ——出自《张爱玲语录》 一个知己就好象一面镜子,反映出我们天性中最优美的部分。 ——出自《张爱玲语录》 替别人做点事,又有点怨,活着才有意思,否则太空虚了。——出自《张爱玲语录

》 书是最好的朋友。唯一的缺点是使我近视加深,但还是值得的。 ——出自《张爱玲语录》 一个人在恋爱时最能表现出天性中崇高的品质。这就是为什么爱情小说永远受人欢迎——不论古今中外都一样。 对于三十岁以后的人来说,十年八年不过是指缝间的事,而对于年轻人而言,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十八春》 一般的说来,活过半辈子的人,大都有一点真切的生活经验,一点独到的见解。他们从来没想到把它写下来,事过境迁,就此湮没了。 短的是生命,长的是磨难。 善良的人永远是受苦的,那忧苦的重担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因此只有忍耐. 小小的忧愁和困难可以养成严肃的人生观. 一个有爱情的家庭里面的孩子,无论生活如何的不安定,仍旧是富于自信心与同情--积极,进取,勇敢. 深情是我担不起的重担,情话只是偶然兑现的谎言。 狗不会瘦,因为它不会思念。人会瘦,因为他思念着别人。人总是被思念折磨,在思念里做一条可怜的流浪狗。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发现自己爱的人正好也爱着自己。 听到一些事,明明不相干的,也会在心中拐好几个弯想到你。 爱情使人忘记时间,时间也使人忘记爱情。 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一首最悲哀的诗……生与死与离别,都是大事,不由我们支配的。比起外界的力量,我们人是多么小,多么小!可是我们偏要说:‘我永远和你在一起,我们一生一世都别离开’。——好象我们自己做得了主似的。——《倾城之恋》(范柳原对白流苏说的) 孤单不是与生俱来,而是由你爱上一个人的那一刻开始。 喜欢一个人,是不会有痛苦的。爱一个人,也许有绵长的痛苦,但他给我的快乐,也是世上最大的快乐。 有些人注定是等待别人的,有些人是注定被人等的。 我以为爱情可以克服一切,谁知道她有时毫无力量。我以为爱情可以填满人生的遗憾,然而,制造更多遗憾的,却偏偏是爱情。阴晴圆缺,在一段爱情中不断重演。换一个人,都不会天色常蓝。 爱情要完结的时候自会完结,到时候,你不想画上句号也不行。 同一个人,是没法给你相同的痛苦的。 当他重复地伤害你,那个伤口已经习惯了,感觉已经麻木了,无论在给他伤害多少次,也远远不如第一次受的伤那么痛了。 爱一个人很难,放弃自己心爱的人更难。 当爱情来临,当然也是快乐的。但是,这种快乐是要付出的,也要学习去接受失望,伤痛和离别。从此,人生不再纯粹。 追求和渴望,才有快乐,也有沮丧和失望。

经过了沮丧和失望,我们才学会珍惜。你曾经不被人所爱,你才会珍惜将来那个爱你的人。 只想找一个在我失意时可以承受我的眼泪,在我快乐时,可以让我咬一口的肩膊。 爱火,还是不应该重燃的,重燃了,从前那些美丽的回忆也会化为乌有。如果我们没有重聚,也许我僭带着他深深的思念洽着,直到肉体衰朽;可是,这一刻,我却恨他。所有的美好日子,已经远远一去不回了。 “秋色无南北,人心自浅深”。——(这是她祖父的诗) 太迎合别人,便失去自己的格调 活着 就是为了享乐,生命在于利用而不在去浪费 繁华与生命都是要消失的,惟时间变动不居,傲视着去去来来的人群,人之为人的悲凉亦在于此吧。 梦里的时间总觉得长,不过是一刹那,却总以为是天长地久,好像彼此认识了许多年,原来都不算数的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太爱,所以才能这样? 到了那时候如果我们还能在这城墙根下遇见,那么我也许会对你有一点真心,你也会对我有一点真心. 一个女人不管有多么的风华绝代,才华出众,如果没有爱情,那也不过是一朵等待枯萎的玫瑰而已。 如果说爱情是源源不断的小溪,缘分则是偶尔投到溪水中荡起阵阵涟漪的石子。如果说爱情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缘分则是偶尔光顾的浪迹四方的旅人,有缘人自会发现,无缘者任他寻千百度也会错过。 遇见你我变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尘埃里去,但我的心是欢喜的。并且在那里开出一朵花来。 所有的爱情里面都有卑微,份量不一而已!因为爱上一个人、在乎一个人,就有妥协,妥协自然就有卑微的感觉。在对等的情感关系中,这种卑微是相互的,是男女双方对一份情感的努力和付出。 可惜现实生活中的爱情并不是那么的对等。当你爱的更多,付出更多的时候,你会发觉自己的卑微!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这是张爱玲对胡兰成说的话。 “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一首悲哀的诗,然而它的人生态度又是何等肯定。我不喜欢壮烈。我是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壮烈只是力,没有美,似乎缺少人性。悲哀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色,是一种强烈的对照。——出自张爱玲的散文《自己的文章》 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然而,当童年的狂想逐渐褪色的时候,我发现我除了天才的梦之外一无所有——所有的只是天才的乖僻缺点。世人原谅瓦格涅的疏狂,可是他们不会原谅我——出自张爱玲的散文《天才梦》 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然而现在

张爱玲 遇见了也好篇五
《张爱玲文章分析》

 

引言 

 

在二十世纪文学殿堂中,张爱玲是一位很特别的女作家。她在四十年代脱颖而出,大红大紫,五六十年代在港台,八十年代之后在大陆掀起了一股经久不息的“张爱玲热”。此中缘由,近年来许多作家多有阐述。但仔细想来,张爱玲作为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她的小说以一种纯粹的“个人式”的参与,综合了都市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总体特征,她的小说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五四传统新文学,也不是一般意义的通俗文学。她一方面提升了现代都市通俗小说的品位,但同时她又是都市文化的消费者。张爱玲在作品传播过程中有意识的把自己的作品纳入商品运行的轨道:传者受众媒介等几大要素都受到了张爱玲的有意识并有效的关照。她既着力寻找商品本身即文学作品的卖点,努力体察受众的接受心理、阅读偏好,又十分注意媒介的准确选择与有机组合,这种自我炒作式的商品行为是张氏小说能够畅销的重要因素。 

本文试图从张爱玲小说畅销因素这一视角切入,把张爱玲的作品作为一种商品,置于四十年代特殊的文化市场背景中,以市场传播学的角度加以考察,以期更深入的从创作心理和价值取向上把握张爱玲独一无二的个体特征。 

  一.寻找卖点 

    文学作品一经发表,便进入信息传播阶段,也是传播过程的主要阶段。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张爱玲十分重视受众的接受心理及接受程度。她对受众心理的掌握是比较有把握的,因此能够从各角度入手突出卖点,使读者对自己的作品产生好感和依赖感。 

1、请君入瓮 

首先她采用“拉”式切入法,放弃以往作家惯用的自说自话硬性倾销的传者中心的传播姿态,把自己的故事或感受当作不相干的外物突兀地、一股脑地塞给读者,而是充分考虑受众的接受心理、欣赏口味,以一种细致的、商量的,拉家常似的口吻淡入,利用文字的移情效应,不知不觉中吸引读者的关注和感情投入。“请您寻出家传的霉绿斑斓的铜香炉,点上一炉沉香屑,听我说一支战前香港的故事,您这一炉沉香屑点完了,我的故

事也该完了。”这是《沉香屑  第一炉香》的引子,也是张爱玲步入国文职业文坛的第一段开场白,它包含了以下几种讯息:1.“霉绿斑斓”“铜香炉”“沉香屑”语意上都予人以美丽、悠远、神秘的遐想,故事还没有展开之前,关于那种氛围的幻想或者是回忆已先入为主,自然而然地在心理上给予了读者一个敞开的接受空间。2. “您这一炉沉香屑点完了,我的故事也该完了。”潜台词是故事并不长,不会花费太多时间,而这个故事听着也不过就象点一炉香的时候出了一会神,打了一个盹儿,绝对不会严肃沉闷,面目可憎。短短两句话五十余字,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明确无误的传达了故事内容的定位,又含蓄、技巧而高雅地抓住了读者的心,若没有十万火急的事,大概谁都会看下去吧。 

    关于《沉香屑  第二炉香》张爱玲的开场白有点特别,也仿佛放了点噱头在里面:克荔门婷暧昧地、假装不介意地说:“我姐姐昨天给了我一点性教育。”似乎这个故事同“性”有着莫大的关联,真正告诉她这故事的时候,她“采取了冷静的、纯粹客观的、中年人的态度,但在那万紫千红的粉刺底下,她的脸也微红了。”让人容易有种兴奋的、按捺不住的想象,尤其这件事“在香港社交圈里谈论得很厉害的。”故事的定位似乎是一件风流韵事,同“性问题”有关,仿佛又不大好意思说出口,难保不会有人“对于文艺本来不感到兴趣的,也要看看里面可有大段的性生活描写”。(1)这种心理张爱玲是心知肚明的。而无论是幽雅的第一炉香还是略带诱惑性的第二炉香,张爱玲在开场白中无不小心翼翼地讨好、吸引着读者。毕竟这两篇作品在张爱玲具有告别习作走向中文商业化的意义,虽说为文已经思想老到、笔法纯熟,毕竟三年没用过中文,对当时上海文坛欠缺了解,有点如履薄冰的意味,所以只是试探性地投稿给格调不高的《紫罗兰》,还特地辗转地托了人,可见对自己信心还并不足够。 

其实张爱玲对左右读者的心理情绪还是驾轻就熟的,她的笔触往往简洁明快、一失中的,具有强烈的煽情效果。“振保的生命里有两个女人,他说一个是他的白玫瑰,一个是他的红玫瑰。一个是圣洁的妻,一个是热烈的情妇——普通人向来是这样把节烈两个字分开来讲的。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 

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这段开场白所要表白的是:这是一个类似于一男两女三角恋爱的故事,故事本身不但具备原有的通俗的吸引力,更被升华到一种哲学智识的高度,即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同时张爱玲成功的卖弄了自己的才情文采,她对红白玫瑰看似调侃的解析产生出张爱玲作品少有的轻松效果。 

《茉莉香片》的开头:“我给您沏的这一壶茉莉香片,也许是太苦了一点,我将要说给您听的一段香港传奇,恐怕也是一样苦----香港是一个华美的但是悲哀的城。”在这里,故事的悲剧色彩和悲惨结局可能带给读者的心理压力得到了提前释放,暗示故事虽苦,却同茉莉香片一样,具有某种悠远的回味。同时张爱玲刻意强调故事发生在异域----风土人情、文化背景与上海完全不同的殖民地,并着力渲染这是一个“华美”的城,华美的并非是故事本身,但读者按照思维惯性和内心期望,还是会把这一修饰定语不由自主的与故事挂上钩。至此故事的所谓悲哀已得到有效的稀释,在以下的阅读过程中,读者也会注意体味故事华美的传奇性和苦的余味,而在潜意识中漠视悲惨故事所带来的沉重体验。 

张爱玲深谙读者的猎奇心理并有意识的利用这种距离产生的美感,凡讲述香港故事开题即点明,时间上的差距也极力美化烘托:“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们也许没赶得上看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象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前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亮也不免带些凄凉。”“月亮”既是对下文的承接,也是对中间三十年距离的美化,读者既然先入为主的有了“没赶得上看三十年前的月亮”的遗憾,那么不管读者所想象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故事是浪漫的或欢愉的,《金锁记》的正文对读者都具备了一种满足好奇和一偿夙愿的吸引力。 

张爱玲作品中有这样引子的有《沉香屑 第一炉香》、《茉莉香片》、《倾城之恋》、《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等,都是字数偏多的作品,可见作者对开场白的运用绝非局限在趣味偏好上,而是充分考虑了受者的接受心理习惯,文章之初,即有意识地利用读者的种种心理需求控制住读者的精神,并对文章中,种种可能不为普通读者快速接受、理解的因素给予了一定心理缓冲。这些引子不仅精彩、有吸引力更是带有软性广告的性

质。在读者眼中似乎同商业目的不沾边,但吸引了受众注意力之后,还是可以获得商业利润。其实作为职业文人,出卖的是文化商品,同时一旦成功不仅能收获物质利益,更加使自己的创作风格深入人心,在受众心目中形成一个独特的品牌形象,这种形象同产品形象不同的是其中糅合了敬仰、倾慕、崇拜等心理依赖,反作用于整个商业活动,更易造成品牌忠实度,利于后期作品的传播推广。 

2、投其所好 

张爱玲的作品在结构上十分注重故事的完整性,发生、发展、高潮、结局一应俱全,故事情节本身又往往曲折离奇,尽管背景有些雷同,可看性还是很强。张爱玲是个说故事的高手,这一点已为人认同,而这种故事性一旦放诸文化商品的角度,对读者则更具有持久强烈的吸引力。难能可贵的是张爱玲对受众对信息的选择接受具有清醒认识。为应付“中国观众最难应付的一点并不是低级趣味或理解力差,而是他们太习惯于传奇。”(2)这一客观事实,张爱玲的策略是“我们不必把人我之间划上这么清楚的界限。我们自己也喜欢看张恨水的小说,也喜欢听明皇的秘史。将自己归入读者群去,自然知道他们所要的是什么。要什么就给他们什么,此外再多给他们一点别的。”“作者可以尽量给他所能给的,读者尽量拿他所能拿的”(3)而信息传递的结果则确实具有主观愿望和客观事实的双重性,在张爱玲的作品中,我们能清清楚楚的找到所谓“读者所要的”和 “别的作者想说的”。 

在品位通俗的读者群看来,张爱玲笔下一个个莫不是华丽、凄美的爱情故事。主人公各有各的美貌与个性,故事完整、离奇,有需要的读者尽可以把它当作通俗的言情小说对待。《沉香屑  第一炉香》薇龙是个家境普通的美女,为完成学业寄留在姑姑家,开始过一种有钱人的生活,她进入香港所谓上流社会的社交场合,声色犬马中吸引了许多男孩子,她痴情的爱上了其中的一个浪荡子,为了爱她牺牲了自尊、自我,沦为交际花以养活他。《倾城之恋》是一个风韵犹存的少妇的故事,流苏虽然年纪并不轻了,还离过婚,但还不失美貌,她打败了年轻的妹妹,吸引了又有钱又英俊的范柳原,两人棋逢对手,都怀有一点调情的手段,谁也不肯在感情上让步,结果老天成全了他们,香港陷落了,在乱世中他们找到了一点真情,最终成了夫妻。《金锁记》中的七巧也可以是一个纯粹的坏女人,嫁给一个富有

的瘫子后,她不甘寂寞妄图勾引不那么正经,却年轻、有生命力的小叔子,争家产,把儿子教成了烟鬼,拆散了女儿的姻缘,为了钱,又把自己心爱的人拒之门外,这种版本应该也有它的市场。《红玫瑰与白玫瑰》更是一个多角恋爱的好题材,振宝总是有了一个又想着另一个,他爱上有夫之妇,又怕毁了自己的名声只得忍痛割爱,娶了一个贤妻良母,婚后不断地闹出风流韵事,妻子终于也红杏出墙,多年后他遇见从前的恋人,觉得不幸的似乎是自己,一部典型的爱情悲剧。《心经》讲女儿爱上父亲的畸恋,父亲也不那么合乎常理的喜欢了有点象女儿的同学,中间的龚海立更是一个痴情种子,大可以令口味相投的读者唏嘘感叹。《花凋》中川嫦在美丽的时候遇见了男朋友章云藩,两人差一点就论及婚嫁,后来女方生了病,渐渐把美貌病得七七八八,这个男朋友虽每天来看她,但又另外交了女朋友,川嫦在失恋的绝望与疾病的折磨中终于死去。《年青的时候》中潘妆良爱上了自己的画中人,结果画中人与他的理想并不完全吻合,后来又和别人结了婚,婚后生活也没那么幸福,他渐渐回到现实中来,不再浪漫。《沉香屑  第二炉香》讲的是罗杰爱上一个美丽、纯洁的女孩子,女孩其实一直在母亲无欲式的教育下长大,新婚之夜,他发现新娘愫细全无正常的性观念,此时舆论却纷纷指责罗杰,他觉察到自己的不幸,诸多压力下最终开煤气自杀。也许这些故事都畸形、病态并没有完完全全的迁就读者某种欣赏大团圆的喜好,但悲剧本身往往更具备令人长久回味的缺憾美。同时不可否认它们还是离奇的、出人意料的,虽则悲凉灰暗,但同样可以予读者新鲜的刺激,让他们欲罢不能。 

3、寻找支持 

在四十年代的上海,不仅经济有种病态的繁荣,大众传播也相当发达,单凭读者之间的人际传播并不能达到真正的畅销。而张爱玲所说的“别的”使她的作品完全脱离了通俗小说的格调,具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与人性内涵。张爱玲作品中的主人公往往不安于现实,同时这种现实在张爱玲笔下也确实是紧张沮丧、逼人出走的,在接触了新鲜的人和事后,他们希望改变自己的命运,尽管这改变往往并不成功。这种内涵在另一层面具有批判精神的读者眼中,显然代表着不同的寓意。在具有文艺情结的读者或评论家看来,与其说薇龙留恋于乔其,倒不如说她恋恋于五光十色的浮华生活,最初她觉得“看看也好”(4)但新世界中充满了华服美食、青年男子的赞美

张爱玲 遇见了也好篇六
《张爱玲》

导入:对张爱玲的评价

名字由来

家庭背景

童年阴影

爱上大龄的胡:不早不晚,原来你也在这里

色戒的易先生与胡兰城

王佳芝的可爱可悲

乱世有良知的牺牲者

对张爱玲的三大质疑(重点:文风、文采、与鲁迅、性格、命运、女子)

三个问题:封锁;小团圆出版的最大顾忌;爱情观,以范柳原沈流苏为例)

作家们写书,而张爱玲本身就是一本书。 她的性格中聚集了一大堆矛盾:她是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悲剧感的人;她是名门之后,贵府小姐,却骄傲的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悲天怜人,时时洞见芸芸众生“可笑”背后的“可怜”,但实际生活中却显得冷漠寡情;她通达人情世故,但她自己无论待人穿衣均是我行我素,独标孤高。她在文章里同读者拉家常,但却始终保持着距离,不让外人窥测她的内心;她在四十年代的上海大红大紫,一时无两,然而几十年后,她在美国又深居简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以至有人说:“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

张爱玲,1920---1995年,在这七十五年里,她经历了她那个时代的动荡,经历了自己人生的坎坷曲折。她求学的时候成绩优异,18岁的时候(1938年)如愿考入伦敦大学,但是由于太平洋战争爆发而无法前往,后转入香港大学专攻文学;毕业前夕,香港也沦陷了。关于她的一切文件纪录尽数被烧毁。由于对战争的一些切身体会,她的一些小说中有关于战争的描写,像《倾城之恋》、《小团圆》。

二十岁出头的她就创作了《第一炉香》《倾城之恋》《红玫瑰

与白玫瑰》以及《金锁记》等名篇,充分体现了她的文学创作才华和天分。她当时还那么年轻并且没有恋爱经历,却写出了那么具有沧桑感和悲凉意味的爱情。除了创作天赋,这样的人一定有着一颗敏锐细腻的内心。她对人物刻画入木三分,栩栩如生,对人物心理的描写更是细腻精准,让人感同身受。

她的作品有小说、散文、影视剧本、还有学术论著和翻译作品。她的文字细腻简约,尤其在接触到胡适提倡的“平淡而今自然”的文学创作思想后,她就以此为目标,在文学创作上追求“平淡而近自然” 的境界。张爱玲很崇拜胡适,在《对照记》93年《忆胡适之》一文中写到:与适之先生交谈,我如对神明。她甚至用俏皮的语言描述了他的形象,说他是有粘土脚的偶像,像雕塑。通过她写胡适的那些语言,仿佛能感觉张爱玲在胡适面前就像一个女学生,有着面对偶像的激动和谦逊。我相信这份纯真始终是张爱玲性格的一部分,虽然是人看到更多的是她其他的方面。张爱玲的另一个偶像是王尔德(国籍)(快乐王子、巨人的花园),写《狱中记》的那位,剧作家,诗人,散文家,童话家,因为他也写童话,比如《》。张爱玲也深受他的影响,我猜张爱玲从他学到最多的应该是冷嘲热讽的艺术。

张爱玲以及张爱玲前后那个时期的作家,很多都是文学大家,既有中国古典诗词歌赋的文学修养,又有新文学的造诣,两者相结合融入到文学创作中,他们的文章兼具思想深度和韵味,有古典美和韵律美,特色鲜明,成就卓著。他们是现代文学的拾荒者和开拓者。

像张爱玲,喝的是洋墨水,却钟情于中国古典小说艺术,像《红

楼梦》《海上花列传》《醒世姻缘传》等都是她的挚爱。

所以读那个时代的作品,如果自身文学修养不够,是很难读懂其中的妙处的。不过,毕竟文学也是时代的特产,现在的人去读难免觉得有点隔阂。像我最简单的是字词不认识;另外就是文章中引经据典的地方,还有读到一些幽默、讽刺、反语(反话)的时候会一时反映不过来;第三层就是理解文章思想内涵方面了。总之,读那个时代的文学大家的作品还是需要多用心多动动脑子的,毕竟不同于时下泛滥的快餐书籍。

张爱玲原名张瑛,十岁的进学校的时候,母亲觉得这名字不响亮,改成张爱玲,由英文名Eileen音译过来,同时也和ailing同音,意为“生病的、苦恼的”,因为父亲极力反对送张爱玲入校读书,父母两人为此产生争执,这个词正好表达了母亲当时的心情。

张爱玲出身名门,大家知道最多的就是她是李鸿章的曾外孙女。父母都是有学识的人,家境富足。可是她的童年却是不快乐的。父母两人性格不和,是旧式包办婚姻,她母亲曾怨这段婚姻葬送了自己一生的幸福。在她四岁多的时候,父亲娶了妾,还抽大烟,母亲终于离家出走,远赴欧洲。四年后,母亲回国。两人最后还是离了婚。于是她父亲又另娶,然而另娶的这位后母让张爱玲吃尽苦头,不但为人势利而且很小气,嫁进张家的时候带了一箱旧衣服给张爱玲,这下把张爱玲买衣服的钱都省了。有的衣服是穿破了的,却说料子是非常好的。这种经历一度造成了张爱玲后来的“clothe-crazy”。 连家里唯一的独子张爱玲的弟弟的教育经费都要省,她弟弟很晚才进学校,中

学没读完就出去做事了。张爱玲投考伦敦大学的时候住在母亲那里,母亲是瞒着张爱玲父亲家里让她在那两天参加了考试,因为他们不同意供张爱玲出国留学。后来考完了回去,家里知道了,经继母挑唆,张爱玲遭父亲毒打然后被关禁闭。姑姑上门劝解却被烟枪打伤眼睛,上医院缝了好几针。张爱玲最后逃离父亲家投奔母亲,后来因为经济上的问题,母女两人也渐渐产生矛盾,张爱玲等于到哪都被成了包袱累赘。

冒着“生命危险”考上的伦敦大学最后读不成,在香港的时候因为战争也没能顺利读完香港大学,后来到上海的圣约翰大学半工半读,最后因为体力不支和入不敷出而再次辍学,此后卖文为生。也难怪她称自己是自食其力的小市民。

或许张爱玲的这种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正是导致她后来的作品中充满势利和悲观的主要原因。另外,张爱玲从小缺乏父爱,有人说这也是张爱玲爱上大她14岁的胡兰成的原因之一。张爱玲的第二任丈夫赖雅更是比她大将近30岁(张36,赖65)。张爱玲是胡兰成 的第三任妻子。我们都知道胡兰成有个头衔叫“汉奸”,可是这种政治上的东西于张爱玲对他的感情没有影响,她不在乎这个。世人都为这个才女惋惜的时候,她自己毫无感觉。她正沉溺在这份爱情中不可自拔。张爱玲需要被人了解,而胡兰成了解她,也许就像张爱玲所写的那样: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碰上了,唯有轻轻的问一句哦,原来你也在这里吗。张爱玲遇见胡兰成无疑是欣喜的。

可惜这段爱情远非她所想的那样。胡兰成有一次在外地的时候,居然背着张爱玲又娶了一位。张爱玲后来知道后大为震惊,被深深刺伤,但她还是爱着他,(没有离婚)。后来胡兰成失势在四川的亲戚家避难的时候,张爱玲还一路寻上门去帮助他接济他。然而当时胡兰成已经跟那家丧偶的女主人(范秀美)好上了,也以夫妻相称。张爱玲再次陷入痛苦。她爱得很卑微(尘埃里开出花朵),而胡兰成却对她越来越不在乎,直到张爱玲对这段爱情的最后一点希望也彻底破灭,俩人最终离婚。张爱玲也一度陷入创作低谷。这段恋情可以说,对她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有人说色戒里的汉奸易先生就是在她看透了胡兰成的为人之后以他为原型塑造的。说到色戒,我觉得王佳芝是个可爱又可悲的女人。她年轻美丽聪明有才华,作为青年女学生,她有一颗爱国心,她还有自己的心上人,同伴中一个男生,邝裕民。这几个热血青年学生凭着一腔爱国热情策划了暗杀汉奸易先生的计划。没想到王佳芝最后成了这个计划中最关键的角色。为了同伴们的一腔热血和热烈期待,她答应了他们的安排。她牺牲了自己的爱情,牺牲了自己的自由,和尊严。而后来暗杀计划遭遇变故,他们不得不放弃,这意味着王佳芝之前所付出的一切都将像垃圾一样,无用而被丢弃。而那个时候,她的那些同学都躲着她,远离她,她暗恋的邝裕民也是一直对她克制和保持距离。尽管王佳芝是为了他们的暗杀大业而作出种种牺牲,尽管她的同伴们是怕见面尴尬,但本质他们是觉得王佳芝是卑贱的了。王佳芝承受着莫大的委屈孤独和痛苦压抑。后来一个共产党地下分子偶

张爱玲 遇见了也好篇七
《张爱玲 封锁 及赏析》

这 是选修课的小组作业,老师要求我们选一篇张爱玲的小说做分析,到时上台做presentation。分小组后,我在教室回想张爱玲的其他小说,竟通通只记得名字,情节和人物像摘掉眼镜后的世界一片模糊,唯独《封锁》这个拙劣的凶手,留下蛛丝马迹,在记忆中逐渐还原现场。当然我喜欢《封锁》跟我对小说的定义有关,我认为一部优秀的小说,应该超越时代背景和人物关系,它关注的中心不会是历史,那是历史学家做的事,也不会是纯粹的社会关系,那是社会学家做的事。抽丝剥茧,小说的核心必须是人,成功的小说站在时代的肩膀上,用最残暴的手揭露人类的本质。

《封锁》其实无非是讲生活的重复,人生的虚无,被物化的人类,无非是讲思考是痛苦的,人类在逃避思考,但为了小组作业有东西就罗嗦了一大堆,大家随意看看吧……最后的舒适区、恐慌区、学习区完全是zhuangbility。好了,进入正文。

【爱情】

在小说中关于宗桢爱恋翠远毋庸置疑,张爱玲在这方面下了不少笔墨,文中大部分描写都是通过宗桢的视角展开的。

“宗桢没有想到他能够使一个女人脸红,使她微笑,使她背过脸去,使她掉过头来。在这里,他是一个男子。平时,他是会计师,他是孩子的父亲,他是家长,他是车上的搭客,他是店里的主顾,他是市民。可是对于这个不知道他的底细的女人,他只是一个单纯的男子。

“宗桢断定了翠远是一个可爱的女人——白,稀薄,温热,像冬天里你自己嘴里呵出来的一口气。你不要她,她就悄悄地飘散了。她是你自己的一部分,她什么都懂,什么都宽宥你。你说真话,她为你心酸;你说假话,她微笑着,仿佛说:„瞧你这张嘴!”‟“

而关于翠远喜欢宗桢这一点的描写,仅局限在翠远的所为而不是所想。我们能评断翠远对宗桢是否有爱情只有两个情节:翠远在听到宗桢提到他不能娶她时哭了,但她的内心对白只提到宗桢是一个“可爱的”“萍水相逢的人”;另外一处宗桢问了她电话,找不到笔记下来,皮包里有笔的翠远故意不拿出来。全文极少提到翠远对宗桢的看法和感觉,究竟是宗桢哪些独特的个性吸引了翠远,还是说是仅仅是封锁这特殊环境造就了翠远对他的爱慕,我们无从得知。

另一方面,我们看到翠远借助与宗桢的爱情逃避现实生活,如果深探下去,我们会发现这段爱情性质并不是我们刚开始阅读小说想的抛离世俗观念、纯粹自然,翠远背后复杂的心理机制折射出她对封锁的电车外被不平等对待的生活的不满与逃避心理。电车被封锁了,但电车外的生活依如鬼魂缠身,脱离不得。

“翠远抿紧了嘴唇。她家里的人——那些一尘不染的好人——她恨他们!他们哄够了她。他们要她找个有钱的女婿,宗桢没有钱而有太太——气气他们也好!气,活该气!

……

以后她多半是会嫁人的,可是她的丈夫决不会像一个萍水相逢的人一股的可爱——封锁中的电车上的人……一切再也不会像这样自然。再也不会……“

【这段爱情因封锁而生,也因封锁而死】

产生爱情与谈恋爱是有区别的,谈恋爱在产生爱情之后,产生爱情是个瞬间动词,谈恋爱是持续性动词,谈恋爱要考虑方方面面的问题,而产生爱情不需要,产生爱情是自发的,是对部分的不完整的TA的情迷意乱(在《封锁》中,是两人同时望向窗外时脸庞的靠近,翠远脸红了)。

爱情先是一种感觉,再是一种责任。

从感觉方面来说,文中提到“他们恋爱着了”,他们的爱情基于零碎的认识,我们谁也不能保证他们可以接受真实而完整的对方,如果有机会了解的话。

从责任层面上来看,“宗桢没有钱而有太太“,无论是宗桢还是翠远,他们并没有承担起爱情发展衍生而来的责任的肩膀。宗桢他埋怨生活(“忙得没头没脑。早上乘电车上公事房去,下午又乘电车回来,也不知道为什么去,为什么来!我对于我的工作一点也不感到兴

趣。说是为了挣钱罢,也不知道是为谁挣的!”、“我太太——一点都不同情我”等等),他对生活的反抗仅停留在思想和言语上,中庸懦弱的性格注定他对娶翠远为妻这念头只是在心里想想,在口头上说说。

所以,这段爱情注定因封锁而生,也因封锁而死。

【是在主动地活着,还是在重复中等待衰老?】

但是,《封锁》并不仅仅局限在爱情这一主题上,《封锁》的主题凌驾于时代背景之上,张爱玲在这篇8000字不到的短篇小说牢牢抓住了人类的本质,使《封锁》多了一股亘古的魅力。

一、生活的重复

“开电车的人开电车。在大太阳底下,电车轨道像两条光莹莹的,水里钻出来的曲蟮,抽长了,又缩短了;抽长了,又缩短了,就这么样往前移——柔滑的,老长老长的曲蟮,没有完,没有完……开电车的人眼睛盯住了这两条蠕蠕的车轨,然而他不发疯。“

这是小说的第一段。第一段采用了复迭的修辞手法,“抽长了,又缩短了;抽长了,又缩短了”“没有完,没有完”,在暗示生活的重复、乏味和枯燥。但面对这样的生活状态,人们的态度却是毫无思索全盘接受,所以张爱玲才写道“开电车的人开电车”、“然而他不发疯”,幽默的文字游戏背后是对日常生活的嘲讽,好似开电车的人应该不开电车,他应该干点别的,他应该去发疯,他理应对日复一日的生活发疯!但是,他没有,他依旧安分地开电车。

在这里,张爱玲其实在质问生活——“我们应该做的是什么,可是当前的生活?”。第一段已经逼迫读者去思考生活本身。

二、思考的可能性

张爱玲是一个具有敏锐社会洞察力的作家,她总能从琐碎的平常生活中——无论是街景还是日常对话——挖掘到司空见惯却引人深思的片段。

“上海似乎从来没有这么静过——大白天里!一个乞丐趁着鸦雀无声的时候,提高了喉咙唱将起来:“阿有老爷太太先生小姐做做好事救救我可怜人哇?阿有老爷太太……”然而他不久就停了下来,被这不经见的沉寂吓噤住了。

……

电车里,一位医科学生拿出一本图画簿,孜孜修改一张人体骨骼的简图。其他的乘客以为他在那里速写他对面盹着的那个人。大家闲着没事干,一个一个聚拢来,三三两两,撑着腰,背着手,围绕着他,看他写生。“

前面提到了生活内容的重复性,而当这重复性被生硬打断,生活在封锁的电车上呈现出非常态,在非常态中乘客无所适从,各种戏剧性的动作显得荒诞可笑。陌生场景无法用经验来应付,乘客们不知道该做什么来填补这突如其来的虚无! 所以我们在小说中可以看到乞丐唱歌、看到闲着没事干的群众围拢观看医学生画骨骼图等画面。

但是,我们会有个疑问,除了用另一种机械性动作替代原来的动作,乘客还可以干什么?张爱玲写到:

“他在这里看报,全车的人都学了样,有报的看报,没有报的看发票,看章程,看名片。任何印刷物都没有的人,就看街上的市招。他们不能不填满这可怕的空虚——不然,他们的脑子也许会活动起来。思想是痛苦的一件事。

“只有吕宗桢对面坐着的一个老头子,手心里骨碌碌骨碌碌搓着两只油光水滑的核桃,有板有眼的小动作代替了思想。他剃着光头,红黄皮色,满脸浮油,打着皱,整个的头像一个核桃。他的脑子就像核桃仁,甜的,滋润的,可是没有多大意思。”

是思想,张爱玲说“有板有眼的小动作代替了思想”,原因是“思想是痛苦的一件事”。“思想是痛苦的”这观点在全文中提到了两次,另一次是在最后一段——

“饭后,他接过热手巾,擦着脸,踱到卧室里来,扭开了电灯。一只乌壳虫从房这头爬到房那头,爬了一半,灯一开,它只得伏在地板的正中,一动也不动。在装死么?在思想着么?整天爬来爬去,很少有思想的时间罢?然而思想毕竟是痛苦的。”

最后一段的乌壳虫是人类的隐喻,“整天爬来爬去”说的正是整天忙忙碌碌又不知从哪里爬来又将爬往哪去的人类,“很少有思想的时间罢?”这是个反问句,张爱玲想表达的是,人类缺少的并不是思想的时间,因为她在后边指出原因是“思想毕竟是痛苦的”。 思想是痛苦的?

我们回到文章再看看封锁时电车内稍纵即逝的思想。生活的脚步随着电车停止,行动被束缚在局限的空间内,思想蠢蠢欲动。时间已不重要了,在封锁的时空里,时间无限,容许乘客去寻探平常生活不会思量的事物(譬如翠远改卷时会想自己为什么会给学生打A,主动去关注潜意识,这在平常生活比较少见)。另外在宗桢和翠远的对话中,宗桢道:“忙得没头没脑。早上乘电车上公事房去,下午又乘电车回来,也不知道为什么去,为什么来!我对于我的工作一点也不感到兴趣。说是为了挣钱罢,也不知道是为谁挣的!”宗桢他清晰地意识到他自己生活没有目的,这是浅层思想后的结果。但宗桢的思想如蜡烛风一吹又灭了,他没有继续深究下去,关于他的生活和工作,他知道现状是什么,但他不知道并不想知道为什么和该怎么做。

我们必须意识到,像宗桢这样三十多岁的人,人生道路越走越窄,生活可改变的空间愈发紧迫——他的人生大局已定,宗桢处在一个尴尬的无法逃脱的困境当中。因此他逃避思想,思想不能为他解决问题,思想会带给他痛苦。这是人类逃避思考的其中一个原因。 另 一个原因我们可以跳出小说来讨论。心理学把人类对外部的认知分成三个区域: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舒适区指的是如果一个人所处的一个环境的状态和习惯的 行动,在这种状态下将感到舒适并且没有危机感。小说中的“有板有眼的小动作”“开电车”等活动属于舒适区,而如果思考的内容超越人类感知和理解范围,思想 这动作将属于恐慌区,毫无疑问,人类将本能低逃离恐慌区范畴(当你阅读一本艰涩难懂的书籍时你会体会到这点)。

回到小说,光是工作、婚姻(前面没怎么分析到,这里引用下原文。“他 夫人托他在银行附近一家面食摊子上买的菠菜包子。女人就是这样!弯弯扭扭最难找的小胡同里买来的包子必定是价廉物美的!她一点也不为他着想——一个齐齐整 整穿着西装戴着玳瑁边眼镜提着公事皮包的人,抱着报纸里的热腾腾的包子满街跑,实在是不像话!……宗桢迟疑了一会,方才吞吞吐吐,万分为难地说道:„我太 太——一点都不同情我。‟”)、与董培芝的关系,华济大学毕业的宗桢都处理不来,更何况普通老百姓呢,更何况去思考比工作、婚姻、人际关系更加无法把握的人生呢。因此,思想是痛苦的。

【小结】

大部分人为了个胃在重复日子,与其说是活着,不如说是在等待衰老。没有人发现空虚的存在,即使与它直视;没有人思考人生的意义,即使身处其中。无论是在张爱玲笔下的旧上海,还是在当今工业化加剧的社会,都能在绝大部分人身上找到重复、虚无、无思考性这一共同点。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yaoleikaoshi/240125.html

    上一篇:一句正能量话

    下一篇:关于着急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