煅赭石作用与功效

| 中药学职称考试 |

【www.guakaob.com--中药学职称考试】

篇一:《中药的作用及功效》

中药的作用及功效 清热解毒的安神药是:朱砂

1.咸味作用:软坚散结,泻下通便

2羌活主治:祛风湿、散风寒、止痛

3.葛根升麻共有的功效是: 发表、升阳

4.夏枯草清肝火又能——明目

5龙胆草功效是:清热燥湿

6.射干功效是:清热解毒、利咽消肿又祛痰、散结

7.具有清热解毒,熄风定惊的药物——蚤休的功效是:清热解毒 消肿止痛、息风定惊 《毒蛇咬伤、跌打肿痛、肝热生风、惊风、高热神昏》

8.五加皮的功效是: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 五加皮 (风湿痹证兼肝肾不足腰膝酸软)善补肝肾,为风寒湿痹、筋骨软弱或四肢拘挛之要药。又利水消肿。

9. 具有驱风通络,凉血消肿的药物是:络石藤 祛风通络 又凉血消肿

10.砂仁配木香是:化湿行气、调中止痛

11.萆薢的功效是:湿热淋痛, 又活血通经 ,瘀血经闭

12.茵陈的功效是:清热利湿退黄,善清利疏理,为治湿热黄疸的要药。兼治湿疹、湿疮。

13.莱菔子的功效是:消食化积 善消食除胀,食积胀满,又降气化痰 痰壅咳喘

14.6.6肝病患者忌服----贯众?雷丸?南瓜子?使君子?苦楝皮? 是苦楝皮苦寒有毒,能伤胃损肝

15.虎杖的功效是:血滞经闭、疮痈肿毒、胸痹腹痛又活血定痛、祛风除湿、化痰止咳、泻下通便、利胆退黄,为烫伤、毒蛇咬伤要药。

16.五灵脂的功效是:活血化瘀止痛,外用止血生肌敛疮(外伤出血、溃疡不敛)。

17.降气化痰,疏散风热的药物是:前胡, 咳嗽痰多无论外感、内伤、寒热,{性微寒,又疏散风热。(外感风热及痰热咳嗽)

18.全蝎研末内服的用量

全蝎、蜈蚣:研磨吞服 每次 0.6—1g

19.石菖蒲的功效是:开窍祛痰、宁心安神, 开窍祛痰力强,用于心气不足之心悸失眠。又化湿和胃(湿浊中阻、噤口痢

20.补气健脾炒用,燥湿利水生用的药物是: 白术健脾止泻宜炒焦用

21.沙苑子的功效 是: 补肾助阳、 固精缩尿、 养肝明目 ----兼补肾阴,为平补阴阳之品。又补脾止泻。

22.墨旱莲的功效是:肝肾阴虚头晕目眩、须发早白){ 长于清热、凉血、止血。(阴虚发热、血热出血)

23.蟾酥的功效是:善解毒止痛(咽喉肿痛)又开窍醒神(夏月痧胀腹痛吐泻) 性温,有毒,消肿止痛

24.腻膈碍胃的药物,伤津伐胃的药物是:甘味药

25.使药、臣药的含义是:使药是1,引经药2,调和药.1,臣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和主证的药物,2 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摇物.

26.蒿本、防风、蔓荆子的功效是:. 蒿本、风寒、风湿痹痛、头风头痛)主散太阳经风寒湿而归肝经(善治厥阴头痛,寒凝肝脉之脘腹痛)

防风、祛风解表 甘缓不峻,为治风通用药, (风寒、风热、风湿)又胜湿止痛、止痉 (风湿痹痛、头风头痛、破伤风、小儿惊风)

蔓荆子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

27、垂盆草、蒲公英、鸦胆子、大青叶功效

垂盆草 清热解毒、利湿退黄

蒲公英 消痈散结(善治乳痈、咽喉肿痛、毒蛇咬伤)又利湿通淋(热淋涩痛、湿热黄疸) 鸦胆子 (热毒血痢) 又燥湿、杀虫、截疟、蚀疣

大青叶 凉血而消斑 (温毒发斑、口舌生疮)

28、茜草科,消肿散结的药物是:白花蛇舌草 清热解毒、利湿消痈 (治疗消化道肿瘤)

29、大戟科,泻水逐饮得药物是:甘遂 ,泻下逐饮、消肿散结 ,药力最强(兼治风痰癫痫) 京大戟 , 泻下逐饮、消肿散结 , 泻下逐饮强于红大戟(兼治瘰疬痰核)

30、表证夹湿是:香薷 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微温,兼和中化湿而祛暑,为“夏月麻黄”(治疗夏月感冒、阴暑证、署湿证)

31、肝肾亏虚胎动不安的药物是:杜仲 补肝肾 、强筋骨、 安胎 ,温补力强,为肝肾亏虚腰痛、足膝无力之要药。

32、木通、萹蓄的功效是:

木通 : 利水通淋又清心利尿 (口舌生疮)兼通经下乳, 关木通 : 长于清心火 (用量)川木通 :长于利水湿

萹蓄 : 利水通淋 { 又杀虫止痒 (湿疹、阴痒)

33、干姜、附子、吴茱萸、肉桂、小茴香的功效

干姜:回阳、散寒止痛 辛热入脾胃心肺 (亡阳证、脾胃虚寒 无毒力弱,回阳救逆须配附子,长于温脾阳(脾阳不足脘腹冷痛吐泻)寒湿痹痛) 又温肺化饮(寒饮咳喘)

附子:回阳、散寒止痛 { 又善补火助阳(命门火衰之证及阳虚水肿、外感、自汗、胸痹)辛热有毒入心肾脾 有毒力强,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为回阳救逆第一要药。 吴茱萸 辛苦热有小毒入肝脾胃 {疏肝下气 治呕吐(胃寒、肝火犯胃呕吐)燥湿止泻 脾胃虚寒泄泻、脾肾阳虚五更泄、寒湿泄泻

肉桂 :补火助阳 散寒止痛 (肾阳虚衰、脾肾阳虚;脾胃虚寒、寒湿痹痛、阳虚胸痹){善温经通脉(寒凝经闭、痛经、寒疝、阴疽)

小茴香:温中散寒止痛 { 又理气和胃 (寒疝腹痛、睾丸坠痛、胃寒呕吐)

34、乌药、化橘红、川楝子的功效

乌药 : 又温肾散寒,为治寒疝腹痛的要药及肾阳不足的尿频、遗尿。

化桔红:理气宽中、燥湿化痰 (食积、咳嗽) { 兼消食

川楝子 :又杀虫疗癣。治肝气郁滞之胁痛、腹痛、疝气痛,和虫积腹痛、头癣。

35、艾叶、槐花、白茅根的功效

艾叶是 温经止血 散寒止痛 多炒炭用,生用散寒止痛 (脘腹冷痛)

槐花 苦寒入肝大肠 凉血止血 (血热出血尤其便血、痔血)又清肝泻火、通便。(热结及肝热目赤)煅赭石作用与功效

白茅根是: 清热生津 、止呕、利尿 {偏入血分,凉血止血

36、三棱、鸡血藤的功效

三棱 破血行气、 消积止痛 (血瘀气滞之癥瘕、经闭痛经、 性平、偏于破血,血瘀疼痛效佳。产后瘀阻、跌打损伤、食积胀痛)

鸡血藤 行血补血,舒筋活络 (血滞经闭、痛经、手足麻木、风湿痹痛、外伤跌打)

37、杏仁、百部、苏子、葶苈子的功效

杏仁 :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 善于止咳平喘,为治咳喘之要药。(风寒、风热、肺热、肺燥、肺寒咳嗽均可用)。

百部 : 润肺止咳,用于多种咳喘(外感、内伤、寒热、虚实、新久)尤肺痨咳、百日咳。又灭虱杀虫。

苏子 :(咳喘证、肠燥便秘){ 善于降气消痰 (痰壅气逆、上盛下虚之咳喘)。

葶苈子:(咳喘喘满、水肿) {大寒,清泻肺热以平喘,作用强。用于痰浊阻肺喘息不得卧之喘满,及胸水腹水。

38、磁石、朱砂、琥珀、代赭石、龙骨的功效

磁石重镇安神 辛咸寒入肝心肾(相须,心悸失眠无毒,长于平肝潜阳,宜于阴虚阳亢之失眠,也用于肝阳眩晕。

朱砂重镇安神甘寒入心 有毒,长于清心泻火,宜于心火上扰之失眠。

琥珀镇心安神 均入丸散 (心悸失眠/惊风癫痫 )无毒性平,治心神不安无论寒热,又活血散瘀 利尿通淋(血滞经闭、癥瘕、小便不利)

代赭石 降气止呕 (气逆呕恶、喘息){ 长于平肝潜阳(肝阳眩晕),又凉血止血 (吐衄崩漏)。

龙骨 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 长于镇惊安神用于心神不宁兼肝阳上亢者,又治惊痫、癫狂。

39、人参、龙眼肉的功效

人参 补气生津 甘微苦微温入脾肺 大补元气,为气虚欲脱第一要药。又安神增智(心神不安、失眠、健忘)

龙眼肉 补心脾、益气血 。

40、仙茅、杜仲、益智仁、骨碎补的功效

仙茅 温肾壮阳、祛寒除湿

杜仲 补肝肾 、强筋骨、 安胎(杜仲又降压) {温补力强,为肝肾亏虚腰痛、足膝无力之要药。

益智仁 补肾助阳、 固精缩尿、 温脾止泻 (肾虚阳痿、不孕、遗精、遗尿、尿频;脾肾两虚泄泻) {温脾散寒为主,又开胃摄唾(口多涎唾)

骨碎补补肾 、活血、 止血、 续伤 (肾虚腰痛脚软、跌打损伤、金疮肿痛) { 功专补肾。(肾虚耳鸣、耳聋、牙痛、久泻)

41、麦冬、枸杞、巴戟天、肉苁蓉、补骨脂的功效

麦冬 :养阴清肺、 润肠通便 { 微寒,滋阴清热润燥力弱,又益胃生津、清心除烦(胃阴虚口渴、 心阴虚、心火旺之心烦失眠)

枸杞子 滋补肝肾、明目 { 兼润肺(虚劳咳嗽)

巴戟天 补肾助阳、 祛风除湿 (肾虚阳痿、不孕、腰膝酸软、风湿痹痛兼阳虚者) { 力缓 肉苁蓉 补肾助阳、 润肠通便 { 润肠力强

补骨脂:补肾助阳、 固精缩尿、 温脾止泻 {补肾阳为主,又纳气平喘 (肾虚作喘)

42、莲子、椿皮、赤石脂、桑螵蛸的功效

煅赭石作用与功效

莲子 甘涩平入脾肾 补脾止泻 、益肾固精 补脾力强,又养心安神 (心肾不交之虚烦不眠) 椿皮 涩肠止泻 苦寒,用于滑脱偏热者。又清热燥湿(湿热痢疾)止血、止带、杀虫

赤石脂 涩肠止泻 甘温,用于滑脱偏寒者。又收湿敛疮生肌(湿疮流水、溃疡不敛)止血、止带

桑螵蛸 固精、缩尿、止带 又补肾助阳(阳痿不育)

43、药性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 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

44、影响中药有毒无毒的因素是 广义的毒的含义: ①“毒”为药物的总称

②“毒”指药物的偏性 (即治疗疾病又毒害人体)

③“毒”指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 (狭义的毒)

1. 确立依据: ①含不含有毒成分 ②整体是否有毒 ③用量是否适当

45、痰火互结结胸证,黄连配————

半夏辛温有毒入脾胃肺 内服 燥湿化痰、外用散结消肿 燥湿化痰为湿痰寒痰证的要药。又降逆止呕,为呕吐 痰饮、胃寒、胃热、胃虚、妊娠呕吐

瓜蒌 甘寒入肺胃大肠 清润化痰、利气宽胸、消肿散结、润肠通便。为治疗痰热及胸痹的要药。 (热痰、燥痰咳嗽、胸痹结胸、乳肺肠痈,肠燥便秘)

46、大黄功效

大黄苦寒脾胃大肠肝心 泻下通便、清热泻火 攻下力强(多种积滞证及急腹证)又利湿退黄(湿热黄疸、淋症、 湿热痢疾凉血止血(高热神昏、血热吐衄)活血化瘀(瘀血诸证)

47、枳实药理作用 本品有调节肠胃蠕动,抗胃溃疡,抗炎,利胆,镇静,镇痛,抗过敏,升高血压,强心,增加心脑肾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利尿及兴奋子宫等作用

48、蒲黄的功效

蒲黄 化瘀止血、活血止痛 (内外伤各种出血及瘀血证){治瘀血出血无论寒热,又利尿 (血淋涩痛)。

49、郁金性能特点

郁金本品辛寒清散,苦寒泄降,入血走气,“为活血行气凉血的要药。能活血止痛止血,凉血清心又疏肝解郁、煅赭石作用与功效

治血瘀气滞热证为宜 活血破瘀、利胆退黄 (肝郁气滞、高热神昏、血热出血、湿热黄疸)

50、枇杷叶的功效

枇杷叶 清热化痰止咳 ,兼能润肺治燥咳,又和胃降逆 (胃热呕吐)

51、牡蛎的功效

牡蛎 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 (心悸失眠,肝阳眩晕及遗精、遗尿 长于平肝潜阳用于肝阳上亢兼心神不宁者,又软坚散结(痰核、瘰疬) 带下、崩漏、自汗、盗汗等滑脱证)煅后制酸止痛(胃酸呕吐疼痛)

52、菟丝子的功效

菟丝子 补肾助阳、 固精缩尿、 养肝明目 兼补肾阴,为平补阴阳之品。又补脾止泻。

53、收涩药 凡是收敛固涩,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收涩药 收敛固涩,治疗滑脱之证

酸涩 入 肺、脾、肾、大肠

固表止汗 (自汗、盗汗)

敛肺止咳 (久咳、虚喘)

涩肠止泻 (久泻、久痢)

固精缩尿止带 (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带下)

兼收敛止血 (崩漏)

注意:为治标之品,多配伍 补虚药

篇二:《张锡纯代赭石应用经验》

赭石解

属性:赭石∶色赤,性微凉。能生血兼能凉血,而其质重坠,又善镇逆气,降痰涎,止呕吐,通燥结,用之得当,

能建奇效。其原质为铁养化合而成,其结体虽坚而层层如铁锈(铁锈亦铁养化合),生研服之不伤肠胃,即服

其稍粗之末亦与肠胃无损。且生服则养气纯全,大能养血,故《神农本草经》谓其治赤沃漏下;《日华诸家本

草》谓其治月经不止也。若 用之即无斯效, 之复以醋淬之,尤非所宜。且性甚和平,虽降逆气而不伤

正气,通燥结而毫无开破,原无需乎 也。其形为薄片,迭迭而成,一面点点作凸形,一面 点点作凹形者,方堪入药。

赭石为铁养化合,性同铁锈,原不宜 。徐灵胎谓若 之复用醋淬,即能伤肺。此书诸方中有赭石者,

皆宜将生赭石轧细用之。

\x【附案】\x邻村迟某,年四十许,当上脘处发疮,大如核桃,破后调治三年不愈。疮口大如钱,自内溃烂,

循胁渐至背后,每日

自背后排挤至疮口流出脓水若干。求治于愚,自言患此疮后三年未尝安枕,强卧片时,即觉有气起自下焦,

上逆冲心。愚曰∶“此即子疮之病根也。”俾用生芡实一两,煮浓汁送服生赭石细末五钱,遂可安卧。又

服数次,彻夜稳睡。盖气上逆者乃冲气之上冲,用赭石以镇之,芡实以敛之,冲气自安其宅也。继用活络

效灵丹,加生黄 、生赭石各三钱煎服,日进一剂,半月全愈。

邻村毛姓少年,于伤寒病瘥后,忽痰涎上壅,杜塞咽喉,几不能息。其父知医,用手大指点其天突穴

(宜指甲贴喉,指端着穴,向下用力,勿向内用力),息微通,急迎愚调治。遂用香油二两,炖热调麝香一

分灌之,旋灌旋即流出痰涎若干。继用生赭石一两,人参六钱,苏子四钱,煎汤,徐徐饮下,痰涎顿开。

周姓妇,年三十许,连连呕吐,五六日间,勺水不存,大便亦不通行,自觉下脘之处疼而且结,凡

药之有味者入口即吐,其无味者须臾亦复吐出,医者辞不治。后愚诊视其脉有滑象,上盛下虚,疑其有妊,

询之月信不见者五十日矣,然结证不开,危在目前,《内经》谓“有故无殒亦无殒也”。遂单用赭石二两,煎

汤饮下,觉药至结处不能下行,复返而吐出。继用赭石四两,又

重罗出细末两许,将余三两煎汤,调细末服下,其结遂开,大便亦通,自此安然无恙,至期方产。

或问∶赭石,《名医别录》谓其坠胎,今治妊妇竟用赭石如此之多,即幸而奏效,岂非行险之道乎?答

曰∶愚生平治病,必熟筹其完全而后为疏方,初不敢为孤注之一掷也。赭石质重,其镇坠之力原能下有形

滞物,若胎至六七个月时,服之或有妨碍,至受妊之初,因恶阻而成结证,此时其胞室之中

不过血液凝结,

赭石毫无破血之弊,且有治赤沃与下血不止之效,重用之亦何妨乎?况此证五六日间,勺饮不能下行,其

气机之上逆,气化之壅滞,已至极点,以赭石以降逆开壅,不过调脏腑之气化使之适得 其平,又何至有他虞乎?

广平县吕××妻,年二十余,因恶阻呕吐甚剧。九日之间饮水或少存,食物则尽吐出。延为诊视,脉象有

力,舌有黄苔,询其心中发热,知系夹杂外感,遂先用生石膏两半,煎汤一茶杯,防其呕吐,徐徐温饮下,

热稍退。继用生赭石二两,煎汤一大茶杯,分两次温饮下,觉行至下脘作疼,不复下行转而上逆吐出,

知其下脘所结甚坚,原非轻剂所能通。亦用生赭石细末四两,从中再罗出极细末一两,将余三两煎汤,

送服其极细末,其结遂开,从此饮食顺利,及期而产。

一室女,中秋节后,感冒风寒,三四日间,胸膈满闷,不受饮食,饮水一口亦吐出,剧时恒以手自

挠其胸。脉象滑实,右部尤甚,遂单用生赭石细末两半,俾煎汤温饮下,顿饭顷仍吐出。 盖其胃口皆为痰涎壅滞,药不胜病,下行不通复转而吐出也。遂更用赭石四两,煎汤一大碗,分三次陆续

温饮下,胸次遂通,饮水不吐。翌日,脉象洪长,其舌苔从先微黄,忽变黑色,又重用白虎汤

连进两大剂,每剂用生石膏四两,分数次温饮下,大便得通而愈。

曲××,年三十余,得瘟病,两三日恶心呕吐,五日之间饮食不能下咽,来院求为延医。其脉浮弦,数

近六至,重按无力,口苦心热,舌苔微黄。因思其脉象浮弦者,阳明与少阳合病也,二经之病机相并上冲,

故作呕吐也,心热口苦者,内热已实也,其脉无力而数者,无谷气相助又为内热所迫也。因思但用生赭石

煮水饮之,既无臭味,且有凉镇之力,或可不吐。遂用生赭石二两,煎水两茶杯,分二次温饮下,饮完仍复

煅赭石作用与功效

吐出,病患甚觉惶恐,加以久不饮食,形状若莫可支持。愚曰∶“无恐,再用药末数钱,必能立止

呕吐。”遂单用生赭石细末五钱,开水送服,觉恶心立止,须臾胸次通畅,进薄粥一杯,下行顺利。从

此饮食不复呕吐,而心中犹发热,舌根肿胀,言语不利,又用生石膏一

两,丹参、乳香、没药、连翘各三钱,连服两剂全愈。

癸亥秋,李××之族姊,周身灼热,脉象洪实,心中烦躁怔忡,饮食下咽即呕吐,屡次所服之药,亦皆

呕吐不受。视其舌苔黄浓,大便数日未行,知其外感之热已入阳明之府,又挟胃气上逆,冲气上冲也。为疏

方,用生赭石细末八钱,生石膏细末两半,蒌仁一两,玄参、天冬各六钱,甘草二钱,将后五味煎汤一大

茶杯,先用开水送服赭石细末,继将汤药服下,遂受药不吐,再服一剂全愈。

一妇人,年近五旬,得温病,七八日表里俱热,舌苔甚薄作黑色,状类舌斑,此乃外感兼内

亏之证。医

者用降药两次下之,遂发喘逆。令其子两手按其心口,即可不喘。须臾又喘,又令以手紧紧按住,喘又

少停。诊其脉尺部无根,寸部摇摇,此将脱之候也。时当仲夏,俾用生鸡子黄四枚,调新汲井泉水服之,喘稍

定。可容取药。遂用赭石细末二钱同生鸡子黄二枚,温水调和服之,喘遂愈,脉亦安定。继服

参赭镇气汤以善其后。

友人毛××曾治一妇人,胸次郁结,饮食至胃不能下行,时作呕吐。毛××用赭石细末六钱,浓煎人

参汤送下,须臾腹中如爆竹之声,胸次胃中俱觉通豁,至此饮食如常。

友人高××曾治一人,上焦满闷,艰于饮食,胸中觉有物窒塞。医者用大黄、蒌实陷胸之品十余剂,转

觉胸中积满,上至咽喉,饮水一口即溢出。高××用赭石二两,人参六钱为方煎服, 顿觉窒塞之物降至下焦。又加当归、肉苁蓉,再服一剂,降下瘀滞之物若干,病若失。 友人李××曾治一人,寒痰壅滞胃中,呕吐不受饮食,大便旬日未行。用人参八钱、干姜六钱、赭石

一两,一剂呕吐即止。又加当归五钱,大便得通而愈。

门人高××曾治一叟,年七十余,得呃逆证,兼小便不通,剧时觉杜塞咽喉,息不能通,两目上翻,身躯后挺,更

医数人治

煅赭石作用与功效

不效。高××诊其脉浮而无力,遂用赭石、台参、生山药、生芡实、牛蒡子为方投之,呃逆顿愈。又加竹茹服一剂,

小便亦通利。

历观以上诸治验案,赭石诚为救颠扶危之大药也。乃如此良药,今人罕用,间有用者,不过二三钱,药不胜

病,用与不用同也。且愚放胆用至数两者,非卤莽也。诚以临证既久,凡药之性情能力及宜轻宜重之际,

研究数十年,心中皆有定见,而后敢如此放胆,百用不至一失。且赭石所以能镇逆气,能下有形瘀滞

者,以其饶有重坠之力,于气分实分毫无损。况气虚者又佐以人参,尤为万全之策也。 参、赭并用,不但能纳气归原也,设于逆气上干,填塞胸臆,或兼呕吐,其证之上盛下虚者,皆可参、煅赭石作用与功效

赭并用以治之。

《内经》谓阳明厥逆、喘咳、身热、善惊、衄、呕血。黄坤载衍《内经》之旨,谓“血之失于便溺者,太

阴之不升也;亡于吐衄者,阳明之不降也。”是语,深明《内经》者也。盖阳明胃气,以息息下降为顺,

时或不降,则必壅滞转而上逆,上逆之极,血即随之上升而吐衄作矣。治吐衄之证,当以降胃为主,

而降胃之药,实以赭石为最效。然胃之所以不降,有因热者,宜降之以赭石,而以蒌仁、白芍诸药佐之;

其热而兼虚者,可兼佐以人参;有因凉者,宜降以赭石而以干姜、白芍诸药佐之(因凉犹用白芍者,防干姜之热

侵肝胆也,然吐衄之证,由于胃气凉而不降者甚少);其凉而兼虚者,可兼佐以白术;有因下焦虚损,冲

气不摄上冲胃气不降者,宜降以赭石而以生山药、生芡实诸药佐之,有因胃气不降,致胃中血管破裂,

其证久不愈者,宜降以赭石而以龙骨、牡蛎、三七诸药佐之。无论吐衄之证,种种病因不同,疏方皆以

赭石为主,而随证制宜,佐以相当之药品,吐衄未有不愈者。

奉天张××,年近四旬,陡然鼻中衄血甚剧,脉象关前洪

滑,两尺不任重按,知系上盛下虚之证,自言头目恒不清爽,每

睡醒舌干无津,大便甚燥,数日一行。为疏方∶赭石、生地黄、生山药各一两,当归、白芍、生龙骨、生

牡蛎、怀牛膝各五钱,煎汤送服旱三七细末二钱(凡用生地治吐衄者,皆宜佐以三七,血止后不至淤血留于经络

),一剂血顿止。后将生地减去四钱,加熟地、枸杞各五钱,连服数剂,脉亦平和。煅赭石作用与功效

伤寒下早成结胸,瘟疫未下亦可成结胸。所谓结胸者,乃外感之邪与胸中痰涎互相凝结,滞塞

气道,几难呼吸也。仲景有大陷胸汤、丸,原为治此证良方,然因二方中皆有甘遂,医者不敢轻

用,病家亦不敢轻服,一切利气理痰之药,又皆无效,故恒至束手无策。向愚治此等证,俾用新炒蒌仁四

两,捣碎煮汤服之,恒能奏效。后拟得一方,用赭石、蒌仁各二两,苏子六钱(方名荡胸汤), 用之代大陷胸汤、丸,屡试皆能奏效。若其结在胃口,心下满闷,按之作疼者,系小陷胸汤证,又可将方

中分量减半以代小陷胸汤,其功效较小陷胸汤尤捷。自拟此方以来,救人多矣,至寒温之证已

传阳明之府,却无大热,惟上焦痰涎壅滞,下焦大便不通者,亦可投以此方(分量亦宜斟酌少用),上清其

痰,下通其便,诚一举两得之方也。

至寒温之证,不至结胸及心下满闷,惟逆气挟胃热上冲,不能饮食,并不能受药者,宜赭石与

清热之药并用。曾治奉天安××之妻,年四十余,临产双生,异常劳顿,恶心呕吐,数日不能

饮食,服药亦恒呕吐,精神昏愦,情势垂危,群医辞不治。延愚诊视,其脉洪实,面有火,舌苔黄

浓,知系产后温病,其呕吐若是者,阳明府热已实,胃气因热而上逆也。遂俾用玄参两半,赭

石一两,同煎服,一剂即热退呕止,可以受食。继用玄参、白芍、连翘以清其余热,病遂全愈。至放胆

用玄参而无所顾忌者,以玄参原宜于产乳,《神农本草经》有明文也。

下有实寒,上有浮热之证,欲用温热之药以祛其寒,上焦恒格拒不受,惟佐以赭石使之速于下行,

直达病所,上焦之浮热转能因之下降。曾治邻村刘某,因房事后恣食生冷,忽然少腹抽 疼,肾囊紧缩,大便不通,上焦兼有烦热。医者投以大黄附子细辛汤,上焦烦热益甚,两胁疼胀,便结囊缩,

腹疼如故。病家甚觉惶恐,求为诊视。其脉弦而沉,两尺之沉尤甚,先用醋炒葱白熨其脐及脐下,腹

中作响,大有开通之意,囊缩腹疼亦见愈,便仍未通。遂用赭石二两,乌附子五钱,当归、苏子各一两,

煎汤饮下,即觉药力下行,过两句钟俾煎渣饮之,有顷,降下结粪若干,诸病皆愈。 膈食之证,千古难治之证也。《伤寒论》有旋复代赭石汤,原治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

不除者。周扬俊、喻嘉言皆谓治膈证甚效。然《神农本草经》谓旋复花味咸,若真好旋复花实

咸而兼有辛味(敝邑武帝台污所产旋复花咸而辛),今药坊间所鬻旋复花皆甚苦,实不堪用。是以愚治膈

证,恒用其方去旋复花,将赭石加重,其冲气上冲过甚,兼大便甚干结者,赭石恒用至两许,再加当归、柿

霜、天冬诸药以润燥生津,且更临时制宜,随证加减,治愈者不胜录。盖此证因胃气衰弱,不能撑悬贲门,

下焦冲气又挟痰涎上冲,以杜塞之,是以不受饮食。故用人参以壮胃气,气壮自能撑悬贲门,使之

宽展;赭石以降冲气,冲降自挟痰涎下行,不虑杜塞,此方之所以效也。若药局间偶有咸而且辛之旋复花,亦

可斟酌加入,然加旋复花又须少减赭石也。此证有因贲门肿胀,内有瘀血致贲门窄小者,宜于方

中加苏木、 虫(俗名土鳖)各二钱。

头疼之证,西人所谓脑气筋病也。然恒可重用赭石治愈。近在奉天曾治何姓女,年二十余岁,每日至巳

头疼异常,左边尤甚,过午则愈。先经东人治之,投以麻醉脑筋之品不效。后求为诊视, 其左脉浮弦有力者,系少阳之火挟心经之热,乘阳旺之时而上升

以冲突脑部也。为疏方∶赭石、龙骨、牡蛎、龟板、萸肉、白芍各六钱,龙胆草二钱,药料皆用生者,

煎服一剂,病愈强半,又服两剂全愈。隔数日,又治鞠姓妇,头疼亦如前状,仍投以此方两剂全愈。

癫狂之证,亦西人所谓脑气筋病也,而其脑气筋之所以病

者,因心与脑相通之道路(心有四支血脉管通脑)为痰火所充塞也。愚恒重用赭石二两,佐以大黄、朴硝、半

夏、郁金,其痰火甚实者,间或加甘遂二钱(为末送服),辄能随手奏效。诚以赭石重坠之力,能引痰火下行,

俾心脑相通之路毫无滞碍,则脑中元神,心中识神自能相助为理,而不至有神明瞀乱之时也。在奉天曾治一人,

年近三旬,癫狂失心,屡经中、西医治疗,四载分毫无效。来院求为延医,其脉象沉实,遂投以上所拟方,

每剂加甘遂二钱五分,间两日一服(凡药中有甘遂,不可连服)。其不服汤药之二日,仍用赭石、朴硝细末各

五钱,分两次服下,如此旬余而愈。

痫疯之证,千古难治之证也。西人用麻醉脑筋之品,日服数次,恒可强制不发,然亦间有发时,且服之累

篇三:《瓦楞子的功效与作用》

瓦楞子的功效与作用

瓦楞子为少常用中药,原名\"蚶\",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下品。至\"本草纲目\"始与\"魁蛤\"并而为一。市售品原动物常见的有3种。用药习惯上不分。

【原动物】1.泥蚶Arca granosa L.(Anadara granosa)-软体动物门Mollusca,瓣鳃纲Lamellibranchia,丝鳃目Filibranchia,蚶亚目Arcacea,蚶科Arcidae海产贝类。壳高大于壳宽,约为长度的2/3,壳顶突出且向内卷,约在壳前方1/3处,其间距离较远,壳表被有棕色壳皮,极易脱落,尤以顶部为甚,故壳常呈白色,壳背面具放射肋纹18条,肋间沟较肋纹为宽;放射纹仅后方数条光滑,其余均由粒状突起排列而成,顶端细密,至腹面粗糙;壳之前端钝圆,向后延伸,背面斜下,故后端尖瘦。韧带为黑褐色角质皮,呈矛头状,壳顶前方部分较后部大,铰合部直,铰合齿约为40枚,两端粗而稀,向中央渐渐细密。壳内面边缘有与肋纹相应的凹陷,无肋,但在中部前方有稍稍突起的细放射花纹,约占2/3的面积;闭壳骨痕较明显,略似圆形,后者大于前者,外套膜较发达,边缘呈与放射肋相应的波状。无足丝。生活于浅海软泥滩中。分布在我国沿海地区,山东、浙江、福建、广东等地皆有养殖。2. 毛蚶Arca subcrenala Lischke (Anadara subcrenala)--蚶科Arcidae壳高大于壳宽,约为壳长的3/4~4/5,壳顶突出,而尖端又向内卷入,位于背前方,壳表被有棕褐色茸毛,顶部者极易脱落,故壳常呈白色,壳前端边缘均圆,向后逐渐延伸,背面

斜下,使壳的后端呈瓣状,左壳稍大于右壳,每壳具放射肋纹30~34条,以31条者较多,肋纹与肋间沟宽度相等,壳的边缘亦有相同数目与肋纹及肋间沟相当的凹陷。两壳的肋纹显然不同,右壳除前端数条有突起外,其余均极平滑,而左壳则只有后端10余条较为平滑,其余则均由长方形小突起排列而成,放射肋在顶端细弱,向下变粗壮,两壳壳顶距离较远,韧带呈披针形,铰合部直,铰合齿50枚左右,两端粗而稀疏,向中央则渐渐细密。壳内面亦有与肋纹相当的突起,无肋纹,但有很细密的线形花纹;闭壳肌痕显明,前闭壳肌痕呈卵形,较小,下端尖,后闭壳肌痕呈鸡心形。两壳之中上部极膨胀。外套膜边缘厚,呈波纹状,外侧印有与贝壳边缘相同之齿纹。足不很发达。无足丝。生活于浅海泥沙底,尤其喜在有淡水流入的河口附近。分布于我国沿海地区,以山东半岛的羊角沟,河北的塘沽,辽宁的辽河口等处为多。3.魁蚶Arca inflata Reeve--蚶科Arcidae体形与毛蚶相似,但左右两壳相等,壳顶突并向内卷,位于背部前方,壳前端钝圆,向后渐瘦狭,背后方斜下,壳上具放射肋纹42~48条(通常为43条),光滑而整齐,肋纹与肋间沟宽度相等,壳表被有棕色外皮及毛,极易脱落,韧带呈梭状,为黑褐色角质厚皮,约为壳长的2/3。壳内面白色,近顶部处略带灰色,边缘厚,具有与壳表放射肋及沟相当而突出的长形齿,无放射肋纹,但有极细弱的放射条纹。铰合部直,铰合齿约70枚左右,由两端向中央渐细密,外套痕与闭壳肌痕均显明,前闭壳肌痕较小,近似圆形,后者略大,似方形;外套膜边缘厚,有褶壁,外侧具有与边缘齿相当的刻纹。无足丝。生活于浅海泥沙底中。

分布于黄、渤海、东海及南海地区,以连去港、青岛、石岛、金州等处较多。

【采制】春秋二季为产期,一般在浅海泥沙中拾取后,洗净泥沙,以沸水煮熟,肉供食用,将壳晒干即可。

【炮制】1.生瓦楞子:拣净杂质,洗净晒干,碾碎即成。2.煅瓦楞子:取拣净杂质的瓦楞子,装入砂罐内置火炉中煅红,取出放凉即成。

【药材及产销】本品为泥蚶、毛蚶或魁蚶的贝壳。

【名称】瓦楞子Concha Arca

【别名】蚶子壳(上海、河北、浙江、辽宁)、瓦龙子、瓦龙蛤皮(山东)。

【产地及销售习惯】主产于江苏新海连,山东青岛、烟台、蓬莱、荣城、海阳、胶县、掖县,河北沿海一带。

【化学成份】主含碳酸钙、磷酸钙等。

【药材鉴别】性状鉴别 左右两壳同形或左壳稍大于右壳,呈扇形或近三角形,背面隆起,壳顶突出而向内卷。长2~7厘米,宽1.5~5厘米,高0.8~2.5厘米。壳外面灰棕色、白色或淡粉色相间呈半个同心圆状色带;具18~48条隆起的肋纹(瓦 ),自壳嘴向边缘放射而逐渐由狭变阔,并与色带相交,肋纹具粒状突起或平滑;微具瓷器样光泽。壳内面呈白色、乳白色或蛋青色;边缘有与肋纹相应的凹陷;平滑。 铰合面有一列平直排列的铰合齿,由中央向两端逐渐变粗而疏。质坚硬,但可砸碎,断面白色。气味均无。以个整齐、干净无残肉、无泥土者为佳。

【效用】

【性味】甘咸、平。

【功用】消痰积,散血块。

【主治】胃痛吞酸、老痰积聚等症。

【用量】10g~20g。

【禁忌】无痰积者不宜。

【英文名】CONCHA ARCAE

【别名】蚶子壳、毛蛤、瓦垅

【来源】本品为蚶科动物毛蚶Arca subcrenata Lischke、泥蚶Arca granosa Linnaeus或魁蚶Arca inflata Reeve的贝壳。秋、冬至次年春捕捞,洗净,置沸水中略煮,去肉,干燥。

【制法】煅瓦楞子:将洗净的瓦楞子放锅内,上盖一口稍小的锅,缝隙处用黄泥封严,不使漏气,上面锅底贴一白纸并压以重物,煅至所贴白纸变黄,取出晾凉,碾碎即可。亦可将瓦楞子放坩锅内或其它器皿中,在无烟的炉火中煅至红透,取出晾凉,碾碎即可。

【性状】毛蚶:略呈三角形或扇形,长4~5cm,高3~4cm。壳外面隆起,有棕褐色茸毛或已脱落;壳顶突出,向内卷曲;自壳顶至腹面有延伸的放射肋30~34条。壳内面平滑,白色,壳缘有与壳外面直楞相对应的凹陷,铰合部具小齿1列。质坚。无臭,味淡。泥蚶:长

2.5~4cm,高2~3cm。壳外面无棕褐色茸毛,放射肋18~21条,肋上有颗粒状突起。魁蚶:长7~9cm,高6~8cm。壳外面放射肋42~48条。

【性味归经】咸,平。归肺、胃、肝经。

【功能主治】消痰化瘀,软坚散结,制酸止痛。用于顽痰积结,黏稠难咯,瘿瘤,瘰疬,癥瘕痞块,胃痛泛酸。

【用法用量】9~15g,宜先煎。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yaoleikaoshi/338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