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丁香的功效与作用

| 中医执业医师 |

【www.guakaob.com--中医执业医师】

丁香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丁香的功效与作用 第一篇

丁香的功效与作用 丁香别名丁子香、鸡舌,其性温,味辛,归胃、脾、肾经。中医认为,丁香的功效为温中、暖肾、降逆。可用于治疗打嗝和因消化不良引起的腹胀、腹泻、呕吐、口臭等症。另外,丁香还有补肾阳的作用,可用来治疗因肾阳虚导致的阳痿、早泄、腰部怕冷等症状。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丁香还具有如下一些保健作用—— 丁香能抑制细菌及微生物滋长,可用于牙科口腔治疗中。公丁香适量,水煎漱口,可以治疗牙疼、口腔溃疡、口臭等口腔问题,所以可以称为天然中药口香糖。

丁香具有健胃消胀、促进排气的功效,减轻因胃部发酵产生的呃逆、反胃与口气不佳,缓和因拉肚子所引起的腹部疼痛。 丁香能减轻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并可净化空气,利用扩香器及呼吸可增加身体的抗菌能力。

产地介绍:分布于马来西亚和非洲,我国的广东、广西等地有栽培。

提醒:丁香不可与郁金同用。食用时不应加热时间太久,因为丁香所含的挥发油极易挥发,时间过长就会使挥发油大量损失。

常用中药功效与主治(上)
中药丁香的功效与作用 第二篇

常用中药功效与主治

丁香

Dingxiang

CARYOPHYLLI FLOS

本品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 Thunb.的干燥花蕾。当花蕾由绿色转红时采摘,晒干。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脾、胃、肺、肾经。

【功能与主治】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

八角茴香

Bajiaohuixiang

ANISI STELLATI FRUCTUS

本品为木兰科植物八角茴香Illicium verum Hook. f.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冬二季果实由绿变黄时采摘,置沸水中略烫后干燥或直接干燥。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肝、肾、脾、胃经。

【功能与主治】温阳散寒,理气止痛。用于寒疝腹痛,肾虚腰痛,胃寒呕吐,脘腹冷痛。

人参

Renshen

GINSENG RADIX ET RHIZOMA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和根茎。多于秋季采挖,洗净经晒干或烘干。栽培的俗称“园参”;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称“林下山参”,习称“籽海”。

【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微温。归脾、肺、心、肾经。

【功能与主治】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气血亏虚,久病虚赢,惊悸失眠,阳痿宫冷。

刀豆

Daodou

CANAVALIAE SEMEN

本品为豆科植物刀豆Canavalia gladiata(Jacq.)DC.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采

收成熟果实,剥取种子,晒干。

【性味与归经】甘,温。归胃、肾经。

【功能与主治】温中,下气,止呃。用于虚寒呃逆,呕吐。

三七

Sanqi

NOTOGINSENG RADIX ET RHIZOMA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 F. H. Chen的干燥根和根茎。秋季花开前采挖,洗净,分开主根、支根及根茎,干燥。支根习称“筋条”,根茎习称“剪口”。

【性味与归经】甘、微苦,温。归肝、胃经。

【功能与主治】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三棱

Sanleng

SPARGANII RHIZ0MA

本品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Sparganiuum stoloniferum Buch.-Ham.的干燥块茎。冬季至次年春采挖,洗净,削去外皮,晒干。

【性味与归经】辛、苦,平。归肝、脾经。

【功能与主治】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用于癥瘕痞块,痛经,瘀血经闭,胸痹心痛,食积胀痛。

土茯苓

Tufuling

SMILACIS GLABRAE RHIZOMA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Smilax glabra Roxb.的干燥根茎。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成薄片,干燥。

【性味与归经】甘、淡,平。归肝、胃经。

【功能与主治】解毒,除湿,通利关节。用于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

土鳖虫(虫)

Tubiechong

EUPOLYPHAGA

STELEOPHAGA【中药丁香的功效与作用】

本品为鳖蠊科昆虫地鳖Eupolyphaga Sinesis Walker或冀地鳖Steleophaga plancyi (Boleny)的雌虫干燥体。捕捉后,置沸水中烫死,晒干或烘干。

【性味与归经】咸,寒;有小毒。归肝经。

【功能与主治】破血逐瘀,续筋接骨。用于跌打损伤,筋伤骨折,血瘀经闭,产后瘀阻腹痛,癥瘕痞块。

大血藤

Daxueteng

SARGENTODOXAE CAULIS

本品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Sargentodoxa cuneata(Oliv.) Rehd.et Wils.的干燥藤茎。秋、冬二季采收,除去侧枝,截段,干燥。

【性味与归经】苦,平。归大肠、肝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活血,祛风止痛。用于肠痈腹痛,热毒疮疡,经闭,痛经,跌扑肿痛,风湿痹痛。

大青叶

Daqingye

ISATIDIS FOLIUM

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干燥叶。夏、秋二季分2~3次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心、胃经。【中药丁香的功效与作用】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用于温病高热,神昏,发斑发疹,痄腮,喉痹,丹毒,痈肿。

大黄

Dahuang

RHEI RADIX ET RHIZOMA

本品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cihale Baill.的干燥根和根茎。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功能与主治】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用于实热积滞便秘,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痈肿疔疮,肠痈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跌打损伤,湿热痢疾,黄疸尿赤,淋证,水肿;外治烧烫伤。酒大黄善清

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

大蓟

DaJi

CIRSII JAPONICI HERBA

本品为菊科植物蓟Cirsium japonicum Fisch.ex DC.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开时采割地上部分,除去杂质,晒干。

【性味与归经】甘、苦,凉。归心、肝经。

【功能与主治】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大腹皮

Dafupi

【中药丁香的功效与作用】

ARECAE PERICARPIUM

本品为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 catechu L.的干燥果皮。冬季至次春采收未成熟的果实,煮后干燥,纵剖两瓣,剥取果皮,习称“大腹皮”;春末至秋初采收成熟果实,煮后干燥,剥取果皮,打松,晒干,习称“大腹毛”。

【性味与归经】辛,微温。归脾、胃、大肠、小肠经。

【功能与主治】行气宽中,行水消肿。用于湿阻气滞,脘腹胀闷,大便不爽,水肿胀满,脚气浮肿,小便不利。

山麦冬

Shanmaidong

LIRIOPES RADIX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湖北麦冬Liriope spicata (Thunb.) Lour. var. proliferaY. T. Ma或短葶山麦冬Lirlope muscari (Decne.) Baily的干燥块根。夏初采挖,洗净,反复暴晒、堆置,至近干,除去须根,干燥。

【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

【功能与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

山茱萸

Shanzhuyu

CORNI FRUCTUS

本品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秋末冬初果皮变红时采收果实,用文火烘或置沸水中略烫后,及时除去果核,干燥。

【性味与归经】酸、涩,微温。归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补益肝肾,收涩固脱。用于眩晕耳呜,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山药

Shanyao

DIOSCOREAE RHIZOMA

本品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Thunb.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切去根头,洗净,除去外皮和须根,干燥,或趁鲜切厚片,干燥;也有选择肥大顺直的干燥山药,置清水中,浸至无干心,闷透,切齐两端,用木板搓成圆柱状,晒干,打光,习称“光山药”。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脾、肺、肾经。

【功能与主治】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山银花

Shanyinhua

LONICERAE FLOS

本品为忍冬科植物灰毡毛忍冬Lonicera macranthoides Hand.-Mazz.、红腺忍冬Lonicera hypoglauca Miq.、华南忍冬Lonicera Confusa DC.或黄褐毛忍冬Lonicera fulvotomentosa Hsu et S.C.Cheng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夏初花开放前采收,干燥。

【性味与归经】甘,寒。归肺、心、胃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山楂

Shanzha

CRATAEGI FRUCTUS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var.major N.E.Br.或山楂

全部中药的名称及药用功效
中药丁香的功效与作用 第三篇

全部中药的名称及药用功效

【中药丁香的功效与作用】

发散风寒药

白芷 解表散风,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蝉蜕 疏散风热 透疹利咽——明目退翳 息风止痉。 羌活 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辛夷 发散风寒,宣通鼻窍。

麻黄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香薷 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荆芥 发表散风,透疹消疮,炒炭止血。

细辛 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紫苏 发汗解表,行气宽中,顺气安胎。

防风 发表散风,胜湿止痛,止痉止泻。 生姜 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苍耳子 散风除湿,通窍止痛,通鼻窍、散风寒。 藁本 祛风散寒,胜湿止痛。

发散风热药

薄荷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 牛蒡子 疏散风热,透疹利咽,解毒散肿,滑利通便。 蝉蜕 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止痉。 桑叶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

浮萍 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 菊花 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蔓荆子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驱风止痛。 柴胡 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

升麻 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葛根 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淡豆豉 解表,除烦。

【中药丁香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药

1、清热泻火药

大黄 泻火通便,解毒祛瘀,除湿退黄,降火止血。 石韦 利水通淋,清肺止咳 凉血止血。

知母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除烦止渴。 寒水石 清热泻火。夏枯草 清肝明目,散郁结、降血压。

决明子 清肝明目,降血压,润肠通便。 天花粉 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排脓散肿。 竹叶 清热除烦,生津止渴,清热利尿。

石膏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 芦根 清热生津,清胃除烦止呕,祛痰排脓,利尿透疹。

淡竹叶 清热除烦,通利小便,渗湿泄热。 栀子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马齿苋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凉血止血。 鸦胆子 清热解毒 凉血止痢,截疟,腐蚀赘疣。

2、清热燥湿药

黄芩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 黄连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烦止呕。

黄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秦皮 清热燥湿,解毒,止痢,止带,明目。

苦参 清热利尿,杀虫止痒,燥湿止泻。 白鲜皮 清热燥湿,祛风解毒,杀虫止痒。

胡黄连 清热除蒸疗疳,解毒除湿。 龙胆草 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草果 燥湿温中,截疟。

3、清热解毒药

①治湿热病药

金银花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止痢。 连翘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肿散结,清心利尿。

大青叶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散肿。 板蓝根 清热解毒,凉血散肿,利咽散结。

青黛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息风定惊。 贯众 清热解毒,杀虫,凉血止血。

蚤休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 马勃 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清肺止血。

马齿苋 清热解毒 凉血止痢,凉血止血。 鸦胆子 清热解毒 凉血止痢,截疟 腐蚀赘疣。

云苓(茯苓) 性平味甘无毒性,益气安神,健脾和胃,祛除湿热,行水止泄,治气虚劳伤、心腹胀满、水肿、腹泻、健忘、

失眠等症,具有一定的抗肿瘤功效,云南所产的茯苓,又称茯苓。

②治热毒疮疡药

蒲公英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清肝明目,通经下乳。 紫花地丁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清肝明目,解蛇毒。

野菊花 清热解毒,泻火散结,利咽明目。 鱼腥草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红藤 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败酱草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白花蛇舌草 清热利湿,解毒消肝。 土茯苓 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熊胆 清热解毒,息风止痉,清肝明目,凉肝定惊。 牛黄 清热解毒,凉肝息风定惊,化痰开窍。

③治热毒泻痢药

穿心莲 清热解毒,燥湿消肿。 白头翁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④治咽喉肿痛药

射干 清热解毒,祛痰利咽。 山豆根 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泻火散结。

4、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 清热、凉血、止血,养阴生津。 玄参 清热凉血,滋阴生津,泻火解毒,消肿散结。

牡丹皮 清热凉血,活血散瘀,退虚热。 紫草 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赤芍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泻火解毒,散瘀止痛。 水牛角 清热,凉血,解毒。

5、清虚热药

青蒿 清虚热,除骨蒸,解暑,截疟。 白薇 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地骨皮 凉血退蒸,清肺降火,除烦止渴。 银柴胡 清虚热,除疳热。 胡黄连 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

泻下药【中药丁香的功效与作用】

1、攻下药

大黄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降火止血,解毒除湿,活血祛瘀。 芒硝 清热,泻火通便,消火消肿,润燥软坚。 番泻叶 泻下通便,导滞,行水消肿。 芦荟 泻下通便,导滞,清肝,杀虫。

2、润下药

火麻仁 润肠通便,滋养补虚。 郁李仁 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3、 峻下逐水药

甘遂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京大戟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善泻脏腑水湿。

商陆 泻下利水,消肿散结。 牵牛子 泻下,逐水,去积,杀虫。

巴豆 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蚀疮。 芫花 泻水逐饮,祛痰止咳,杀虫疗疮,善除胸胁,伏饮痰癖。 祛风湿药

1、祛风湿散寒药

独活 祛风寒湿痹,止痹痛,解表,气淡而缓,下行入里,止头痛。

威灵仙 祛风湿,通经络,消骨哽,行痰水。 川乌 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蕲蛇 祛风通络,定惊止痉。 雷公藤 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

木瓜 舒筋活络,除湿和胃。 防风 祛风湿痹痛,祛风却寒,止痉止泻。

2、祛风湿清热药

秦艽 祛风湿,止痹痛,退虚热,清湿热。 防己 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莶草 祛风湿,通经活络,清热解毒。 络石藤 祛风通络,凉血消肿。

3、祛风湿强筋骨药

五加皮 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尿。 桑寄生 祛风湿,益肝肾,强筋骨,安胎。

狗脊 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

化湿药

藿香 芳香化湿,解暑发表,和中止呕。 佩兰 芳香化湿,解暑发表,化内湿。

苍术 燥湿健脾,祛风湿。 白豆蔻 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白术 燥湿健脾,补脾益不足,固表利水安胎。 苍术 燥湿健脾,运脾泻有余,祛风发汗明目。

厚朴 运脾燥湿,消积胀满,行气化痰平喘。 砂仁 化湿行气,温中止呕止泻,安胎。

利水渗湿药

1、利水消肿药

茯苓 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薏苡仁 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

猪苓 利水渗湿。 泽泻 利水渗湿,泄热。 香加皮 利尿消肿,祛风湿,止痛。

2、利尿通淋药

车前子 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 萆薢 祛风除湿 利湿去浊。

滑石 利水通淋,清解暑热,渗湿止泻,收湿敛疮。 关木通 利尿通淋,通经下乳,入血分利血脉。

通草 清热利湿,通气下乳,入气分清肺热。 瞿麦 利尿通淋,活血通经。 扁蓄 利尿通淋,杀虫止痒。

地肤子 清热利湿,杀虫止痒。 海金沙 利尿通淋,利水消肿,利湿好。

3、利湿退黄药

茵陈蒿 清利湿热,利胆退黄。 金钱草 除湿退黄,利尿通淋,排石,解毒消肿。

虎杖 利胆退黄,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祛痰止咳。

温里药

附子 回阳救逆,助阳补火,散寒止痛。 干姜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肉桂 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引火归元,温经通脉。 高良姜 散寒止痛,温中止呕。

吴茱萸 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助阳止泻,蔬肝下气。 花椒 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小茴香 散寒止痛,理气和中,蔬肝下气。 丁香 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

理气药

橘皮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青皮 行气除胀,疏肝理气,消积化滞。

枳实 破气除痞,化痰消积。 川楝子 行气止痛,杀虫疗癣。

木香 行气止痛,调中宣滞。 沉香 行气调中,散寒止痛,温肾,温中止呕,纳气平喘。

香附 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薤白 通阳散结,行气导滞。

佛手 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 乌药 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荔枝核 行气散结,散寒止痛,散结行滞。 香橼 疏肝解郁,理气宽中,化痰止咳。

桃仁 止咳平喘,润畅通便,活血祛瘀。 柿蒂 降气止呃。

消食药

山楂 消食化积,行气活血散瘀;善消肉食油腻。 神曲 消食和胃,和中助运;善消酒谷之积。

麦芽 消食健胃,蔬肝回乳消胀,和中助运,善消石麦痰气之积。

谷芽 消食健胃。 莱菔子 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鸡内金 消食健胃,涩精止遗。

驱虫药

使君子 驱虫消积。 苦楝皮 杀虫,疗癣。 槟榔 驱虫消积,行气利水。 南瓜子 杀虫。 鹤草芽 杀虫。 雷丸 杀虫。

止血药

1、凉血止血药

大蓟 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小蓟 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利尿。

地榆 凉血止血,功檀下 ,解毒敛疮。 槐花 凉血止血,功檀下 ,清肝明目。

侧柏叶 凉血收敛止血,化痰止咳。 白茅根 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苎麻根 凉血止血,安胎,解毒。

2、化瘀止血药

三七 性温,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茜草 性寒又苦,凉血化瘀止血,通经。 蒲黄 性平又善利尿,化瘀止血。

3、收敛止血药

白及 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仙鹤草 收敛止血,补虚,消积,止痢,杀虫。

紫珠 收敛止血,清热解毒。 棕榈炭 收敛止血。 元胡 活血止痛,行气止痛。

4. 温经止血药

炮姜 温经止血,温中散寒止痛。 艾叶 温经止血,暖下散寒调经,安胎。

活血化瘀药

1、活血止痛药

郁金 活血行气止痛,解郁清心,利胆退黄,凉血。 川芎 活血行气,祛风瘀止痛。

延胡索 活血,行气,止痛。 五灵脂 活血止痛,化瘀止血。 姜黄 性温能祛风散寒除湿,活血行气,通经止痛。

乳香 活血行气止痛,活络,消肿生肌。 没药 活血止痛,散血化瘀,消肿生肌。

2、活血调经药

鸡血藤 行血补血,调经,舒筋活络。 泽 兰 活血调经,利水消肿,辛散温通。

丹参 活血祛瘀,调经止痛,凉血消痈,清心安神。 红花 活血通经,祛瘀止痛,通利血脉。

桃仁 活血祛瘀,通经,降泄下樵瘀滞,润肠通便。 益母草 苦寒清热,活血调经,利水消肿。

牛膝 活血通经,补益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 王不留 活血通经下乳,利尿通淋。

3、活血疗伤药

虻虫 破血逐瘀,续筋接骨。 自然铜 散瘀止痛,接骨疗伤。 苏木 活血疗伤,祛瘀止痛通经。

骨碎补 活血续伤,补肾强骨。马钱子 散结消肿,通络止痛。 血竭 活血疗伤,止血生肌。

4、破血消症药

莪术 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三棱 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水蛭 破血逐瘀消症。

穿山甲 活血消症,通经络,下乳,消肿排脓。

化痰止咳平喘药

1、温化寒痰药

半夏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 天南星 燥湿化痰,祛风解痉;外用消肿止痛。

白前 降气化痰,温化寒痰。 禹白附 祛风痰,燥湿痰,止痉,止痛,解毒散结。 白芥子 温肺化痰,利气散结。

皂荚 祛顽痰,通窍开闭,祛风杀虫。 莱菔子 消食行痰。 旋覆花 降气化痰,降逆止呕。

橘红 消痰,利气,宽中,散结;治风寒痰嗽,恶心,吐水,胸痛胀闷。

2、清化热痰药

前胡 降气化痰,宣散风热。 桔梗 宣肺化痰,利咽,排脓。 川贝母 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

浙贝母 清热化痰,清肺止咳,开郁散结。 瓜蒌皮 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

瓜蒌仁 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清肺利气。 竹沥 清热豁痰,定惊利窍。 天竹黄 清热化痰,清心定惊。

中药大黄炭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丁香的功效与作用 第四篇

大黄炭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大黄炭为中药材大黄的炮制加工品。常用于凉血止血。大黄生用泻下作用较强,熟用则泻下作用较缓而长于泻火解毒,清利湿热;酒制功擅活血,且善清上焦血分之熟;炒炭常用于凉血止血。

大黄炭的功效与作用:
大黄炭为中药材大黄的炮制加工品。中药大黄炭的功效与作用。常用于凉血止血。大黄生用泻下作用较强,熟用则泻下作用较缓而长于泻火解毒,清利湿热;酒制功擅活血,且善清上焦血分之熟;炒炭常用于凉血止血。
大黄生用泻下作用较强,熟用则泻下作用较缓而长于泻火解毒,清利湿热;酒制功擅活血,且善清上焦血分之熟;炒炭常用于凉血止血。[
炮制作用:生大黄,苦寒,沉降,气味重浊,走而不守,直达下焦,

小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丁香的功效与作用 第五篇

小柴胡的功效与作用:中药小柴胡又叫一枝黄花,小柴胡有疏风泄热;解毒消肿的功效,小柴胡有治疗风热感冒;头痛;咽喉肿痛;肺热咳嗽、毒蛇咬伤的作用,小柴胡用药禁忌是脾胃虚寒,大便溏薄者慎用小柴胡。

小柴胡的功效:
中药小柴胡又叫一枝黄花,小柴胡为菊科植物一枝黄花的全草或根,小柴胡别名野黄菊、山边半枝香、洒金花、黄花细辛、黄花一枝香等,小柴胡有疏风泄热;解毒消肿的功效,小柴胡有治疗风热感冒;头痛;咽喉肿痛;肺热咳嗽、毒蛇咬伤的作用,小柴胡用药禁忌是脾胃虚寒,大便溏薄者慎用小柴胡。

药名:小柴胡
别名:野黄菊、黄花一枝香、千根癀、土泽兰、百条根、铁金拐、签子草、山边半枝香、洒金花、黄花细辛、小白龙须、黄花马兰、大败毒、红柴胡、黄花仔、红胶苦菜、一枝香、大叶七星剑、蛇头王、金锁匙、满山黄、黄花儿、黄柴胡。
性味:味辛;苦;性凉。小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归经:入肝经、胆经。
功效:疏风泄热;解毒消肿。
主治:风热感冒;头痛;咽喉肿痛;肺热咳嗽;黄疸;泄泻;热淋;痈肿疮疖;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20-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汁搽。
药材基源:小柴胡为菊科植物一枝黄花的全草或根。
炮制方法:取全草或带根全草,洗净、晒干、切断、备用。小柴胡的功效与作用。亦可鲜用。

小柴胡的作用:
小柴胡能和解少阳,
1、小柴胡治发背、乳痈、腹股沟淋巴腺肿:一枝黄花七钱至一两。捣烂,酒煎服,渣捣烂敷患处。(<江西民间草药>)
2、小柴胡治感冒,咽喉肿痛,扁桃体炎:一枝黄花三钱至一两。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3、小柴胡治鹅掌风、灰指甲、脚癣:一枝黄花,每天用一至二两,煎取浓汁,浸洗患部,每次半小时,每天1--2次,七天为一疗程。(<上海常用中草药>)
4、小柴胡治头风;一枝黄花根三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5、小柴胡治毒蛇咬伤:一枝黄花一两。水煎,加蜂蜜一两调服。外用全草同酒糟杵烂敷。(<江西民间草药>)
6、小柴胡治黄疸:一枝黄花一两五钱,水丁香五钱)水煎,一次服。(<闽东本草>)
7、小柴胡治咽喉肿毒:一枝黄花七钱。水煎,加蜂蜜一两调敷。(<江西民间草药>)
8、小柴胡治小儿急惊风:鲜一枝黄花一两,生姜一片。同捣烂取汁,开水冲服。(<闽东本草>)
9、小柴胡治一切肿毒初起:一枝黄花二两。煎水淋洗,或用毛巾浸药汁温敷患处。(<江西民间草药>)
10、小柴胡治跌打损伤:一枝黄花根三至五钱。水煎,二次分服。(<江西民间草药>)
11、小柴胡治痈肿溃后腐肉不脱:一枝黄花二两,野菊根一两。醋煎熏疮口。(<江西民间草药>)
12、小柴胡清热解毒。<南宁市药物志>
13、小柴胡治破血,通关窍。<广东中药>
14、小柴胡洗肿毒。<植物名实图考>
15、小柴胡能发汗解表。<闽东本草>
16、小柴胡能疏风解毒,退热行血,消肿止痛。<湖南药物志>

小柴胡的食用方法:
小柴胡茶
材料:柴胡5g、黄芩3g、半夏3g、党参2g、甘草3g、绿茶5g。
用法:用350ml水煎煮柴胡、黄芩、半夏、党参至水沸后,冲泡甘草、绿茶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效:和解少阳。
用途:邪在少阳寒热往来、冷热交替、胸胁胀痛、不思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眼花。
来源:传统药茶方。

小柴胡加大黄汤
组成:人参7分,北柴胡1钱5分,片黄芩1钱,法半夏1钱,炙甘草5分,锦庄黄1钱。
用法用量:生姜3片,大枣3个为引,水煎,热服。
主治:小儿伤寒里热,恶热,出头露面,扬手掷足,烦躁燥粪,掀衣气粗。
出处:<幼幼集成>卷二。

小柴胡加桂汤
组成:桂枝1两半(去皮),黄芩1两半,人参1两半,甘草1两(炙),半夏2合半,芍药1两半,大枣6枚,生姜1两半(切),柴胡4两。
主治:疟。
用法用量:水7升,煮取3升,去滓温服。
出处:<医碥>卷六。

小柴胡加常山汤
组成:小柴胡汤加常山3钱(生用不炒)。
主治:疟疾。注:如服后欲吐者,即以手探吐,痰吐尽则愈。
出处<时方歌括>卷上。

小柴胡加防风汤
组成:柴胡2两,人参5分,半夏(制)6分,黄芩3分,生姜7两半,甘草7两半,防风1两,大枣3个。
用法用量:每服1两,水3盏,煮至1盏半,去滓温服。
制备方法:上锉。
主治:少阳风痉,汗下后不解,乍静乍躁,目直视,口噤,往来寒热,脉弦者。
出处:<此事难知>。

小柴胡加葛根汤
组成:柴胡1两,甘草6钱,大枣3个,人参2钱,黄芩3钱,生姜3分,葛根3分。
用法用量:每服1两,水3盏,煎服。
制备方法:上锉细。
主治:妇人伤寒,太阳经传阳明,表证仍在而自利。
出处:<云歧子保命集>卷下。

小柴胡加枳桔汤
组成:柴胡1钱,半夏半钱,甘草半钱,人参3钱,黄芩3钱,枳壳1钱,桔梗1钱。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1片,煎6分服。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主治:疮疹后咳嗽胁疼。
出处:<痘疹心法>卷十九。

加减小柴胡合龙胆泻肝汤
组成:柴胡1钱,人参5分,青皮5分,车前5分,龙胆草4分,栀子4分,半夏7分,黄芩7分,甘草3分,白芍1钱,归梢6分。
用法:加生姜1片,水煎服。仍服芦荟丸3次。
主治:肝火盛,胁痛。
来源:<方症会要>卷三。

小柴胡汤
组成:柴胡(30g);黄芩(18g);人参(18g);半夏清,(18g);甘草炙,(18g);生姜切,(18g);大枣擘,(12枚)。
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主治:
1、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或疟疾,黄疸等内伤杂病而见以上少阳病证者。少
2、阳病证。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来源:汉代张机(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治中>。

加味小柴胡汤1
组成:柴胡3钱,黄芩3钱,知母3钱,潞参3钱,鳖甲3钱(醋炙),清半夏2钱,常山1钱半(酒炒),草果1钱,甘草1钱,酒曲3钱,生姜3钱,大枣2枚(擘开)。
加减:疟初起者,减潞参、鳖甲;热甚者,加生石膏5-6钱或至1两;寒甚者,再加草果5分或至1钱。
主治:久疟不愈,脉象弦而无力。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加味小柴胡汤2
组成:柴胡2钱5分,黄芩1钱,人参1钱,生地黄1钱,甘草1钱,半夏6分。
用法:上作一剂。水一钟半,加生姜3片,煎8分,食远服。
主治:妇女热入血室,致寒热如疟,昼则安静,夜则发热妄语,血虚大劳大怒,火动热入血室,或妇女经行,感冒发热,寒热如疟,夜间热甚或谵语。
来源:<外科发挥>卷二。

加味小柴胡汤3
组成:柴胡、黄芩、半夏、甘草、当归、升麻、陈皮、泽泻。
加减:无汗恶寒,加苍术、独活;发热过期不退,加葛根;胸腹饱满,加枳壳、桔梗;停食,加厚朴、山查;烦躁谵语,大便闭结,加知母、石膏;汗多身冷,加芍药、桂枝;3月久疟,加人参、杏仁,又加生姜1片,大枣1枚,再加桃枝7条,未发时温服。
用法:水煎服。
主治:疹后疟疾。
来源:<治疹全书>卷下。

加味小柴胡汤4
组成:柴胡、人参、黄芩、半夏、甘草、黄连、升麻、芍药、元参。
加减:口干,去半夏,加天花粉;咽痛,加桔梗、荆芥;若呕,加陈皮、干姜,去甘草;斑毒,加犀角、大青;胸中满闷不利,加瓜蒌、枳壳;痰火上喘,加知母、瓜蒌、桑皮;喘渴脉数大,加石膏;胸胁满痛,加枳壳、桔梗;心下痞硬,加枳实、黄连。
用法:加生姜,水煎服。
主治:发斑,往来寒热,或潮热,口苦咽干而渴,耳聋胁痛,胸满心烦而呕,喘嗽等。
来源:<伤寒全生集>卷三。

小柴胡用药禁忌:
脾胃虚寒,大便溏薄者慎用小柴胡。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yaoleikaoshi/663926.html

    上一篇:疾病医疗补助申请

    下一篇:中药灯心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