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打湿的词

| 导游证考试 |

【www.guakaob.com--导游证考试】

关于打湿的词篇一
《与被动式有关的_给_字句之我见》

与被动式有关的“给”字句之我见

(焦作大学)

摘要:本文在结合大量近现代语料调查研究的基础在着差异,语义上也不尽相同,如“吃”表“被动”主要有两种形式:

吃+N+V

(1)妇人吃他几句抢的通红了面皮。(《金瓶梅词话》)(2)吃孙寡嘴老油嘴把借契写差了。(《金瓶梅词话》)吃+V

(1)有人性好歹寻一个儿,只休教他吃凌逼便了。

(《金瓶梅词话》)

(2)这小厮吃打不过。

(《醒世恒言》)

在这几个句子中,都是动词后面带补语或宾语,这种现象在表被动的“给”字句里也很常见,但值得注意的是最后这个例子,动词后用“不过”做补语,此种现象还很多。这在表被动的“给”字句中,据语料所查,还没有发现,而且表被动的“给”字句中“给”后的动词很少是光杆动词,一般都附加宾语或补语,但“吃”字句中却有“吃+动词”这一形式:

这雷横是个大孝的人,见了母亲吃打,一时怒从心起。

(《水浒传》)

在语义方面,表被动的“吃”字句的“吃”常带有“遭受”之雷的魔掌时,她以“一只在被它的捕获者扭断头颈之前的麻雀所特有的目光”望着他。作者凭借小鸟这一自然生命来传达象征意义的创作目的是不言而喻的。这些象征性的描写把人与人之间,人与事物之间隐秘的关系巧妙地暗示出来。

三、结论

哈代在悲剧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成功地应用并发展了上述一系列的叙述手法和技巧。这些手法和技巧使这一小说在艺术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这不仅体现他在对时代气氛上的高超把握,同时也体现了哈代小说在景物描写、心理描写及结构安排上的独特艺术个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哈代既是19世纪英国小说艺术传统的最后一名捍卫者,又是现代英国小说艺术的倡导者之一。

参考文献:

上,对表示“被动”关系的“给”的出现及表示“被动”关系的“给”字句的句型结构进行了描写和分析,并就表示“使役”义的“给”字句向表“被动”义的“给”字句之间的源流关系进行了探究和论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依据。

关键词:给;“给予”;“使役”

关于表“被动”的“给”的来源至今仍没有一个定论,目前存在着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以潘允中、张惠英、江蓝生为代表的认为现代汉语中表“被动”的“给”是由近代汉语中的“吃”转化而来的。

对此观点我们不甚赞同,因为“吃”不仅在古音韵中与“给”语音相差甚远,在现代汉语中表被动的“给”是授与动词“给”的转用,“给”字在清代中期舒声化后与授与动词“馈”读音相近,而“吃”与“馈”在读音上相去也甚远;另外,只有在同时期的语料中两者在结构和意义上存在着包容和并存关系,我们才能判定后者是源于前者的。但“给”与“吃”在句子结构上存开家乡时抱定了不再嫁人的决心,但在牛奶场又对安吉尔产生了爱慕之情,可又不得不时时压抑这种感情。面对安吉尔的表白,苔丝既激动又兴奋,但对安吉尔的求婚又百般拒绝,苔丝心中充满着忧伤、焦虑,内心常处在快乐与痛苦的矛盾中。在答应了安吉尔的求婚后,苔丝常常为自己的不幸感到惊慌,既想告诉安吉尔向他坦白自己的过去,又害怕告诉他会遭到他的责备、误解和抛弃。在苔丝和安吉尔的相爱过程中,苔丝心里始终处在幸福、痛苦、恐惧、悔恨等各种感情的斗争中,人物处在矛盾的情感中显得真实、丰满、可信。

5.象征主义手法揭示作品主题

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充分体现了象征主义手法的应用。小说中作者时不时采用形象与象征的手法来暗示主人公苔丝的悲惨命运。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大量的含蓄而富于象征性的意象来表现作品的深层含义以揭示作品的主题,使人物与小说融为一体,并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在小说情节的推进过程中,作者先后描写了古老的世家还有鸟鸣、火焰等景象,而这些景象的每一次出现都预示了苔丝命运的又一次不幸,由此也推动了情节的进一步发展。譬如,在苔丝人生的几个关键时刻,小鸟鸣叫或叫声消失毫无疑问均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当苔丝受到亚雷的诱惑时,小鸟毫无声息,只是默默地栖息于树上;当苔丝前去与安吉尔约会时她感到每只小鸟的鸣叫中仿佛潜藏着一种欢乐,而她也像小鸟一样迷上了安吉尔。当情节转入到悲剧,也就是苔丝再一次落入亚

[1]《Tessofthed’Urbervilles》,外文出版社。

[2]吴伟仁.《英国文学史及选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社。

[3]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4]李维屏.《英国小说艺术史》,上海外语出版社。[5]郑克鲁.《外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6]殷企平.《英国小说批评史》,上海外语出版社。[7]刘文荣.《英国文学论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

20

义:

如今把俺们也吃他活埋了。(《金瓶梅词话》)

而表被动的“给”字往往带有“使役”义:

我的一件梯已,收到如今,没给宝玉看见过。(《红楼梦》)第二种观点:以桥本万太郎为代表的认为表“被动”的“给”是从表“给予”的动词“给”发展而来的,只是使动-被动兼用限于北方,南方是给予-被动兼用。其实,我们进一步研究可以发现,“给”类动词兼作被动标志不仅限于南方,使役-被动也不仅限于北方,在北京、河南、山西等许多地方也有用“给”作被动标志的。如表现北京方言的现代文学作品冯骥才的《阴阳八卦》中的就有这样的例子:

一家老小都给二奶奶折腾起来。

(《阴阳八卦》)

我们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这些句子中的“给”可以表示“使役”义,也可以表示“被动”义。这样的句子我们在清代中期的《红楼梦》中也可以找到:

连我们家也没这些杂话给孩子们听。(《红楼梦》)我不像你们这等贪生怕死,甘心卑污苟贱,给那恶僧指

使。

(《儿女英雄传》)

这几个句子中,既可以把“给”理解为“让/叫”,也可以把“给”理解为“被”。由此可见,使役式和被动式只有一步之遥,“给”类动词可以转变为使役式这一特点把“给”与被动式联系了起来。并且表“被动”的“给”字句在句式和结构上也与表“使役”的“给”字句相容。我们通过大量语料的总结,其表“使役”义的“给”字句的典型结构为“Ns+V1+N+给+OI+V2”,而表“被动”的“给”字句的基本结构是“N+给+OI+V2”,两者都有“N+给+OI+动词”这一句子结构类型,如:

使役式:

槟榔倒是有,就只是我的槟榔从来不给人吃。

(《红楼梦》)

被动式:

幸亏六哥不进场,若是六哥要进场,生生的就要给怨鬼拉了去。

(《儒林外史》)

它们之间不仅语序相同,而且“N”、“OI”和“V”的语义关系也基本相同,但两者也有不同之处,表“使役”的“给”字句中的“V2”可以是及物的,也可以是不及物的,但表“被动”的“给”字句中的动词就必须是及物的,而且“使役”句中的“给”前必须出现或隐含使役的施事“Ns”,而“被动”句中“给”的前面就只能出现动词的受事者“N”。

通过对以上两种观点的分析,我们认为表“被动”的“给”字句与表“使役”的“给”字句无论是在语义上,还是在句法结构上,都具有相容性,因而表“被动”的“给”是由表“使役”的“给”转变发展而来的观点更为让人信服些。

由于表“被动”的“给”是由表“使役”的“给”发展而来的,而表“使役”的“给”字句中的兼语“OI”通常只能是表人或动物的名词,所以由此转化来的“被动”句中的施动者“OI”也应当只能是人或动物,但“被动”句中的“OI”却可以是人或动物也可以是无生命的事物,这最后的差别可能是通过类推而消除的,当由“使役”转化而来的表“被动”的“给”字句使用得越来越多时,语言的使用者就慢慢地忘记了它是由表“使役”的

“给”字句转化而来的,而觉得它和普通的“被动”句是一样的,于是就出现了“给+无生命的事物+V”的句子。当“给”字前后都是有生命的事物时,判别一个句子是“使役”还是“被动”时除了我们以上提出的两个标准以外,还可以根据谓语后面是否有“了”,因为“使役”句是表示让某人做某事,这个“做某事”往往是未实现的,所以谓语后面不能用“了”,除非是对一种已发生的“使役”的陈述,句末才能用“了”。而“被动”句是对一种已实现的事情的陈述,所以在现代汉语的“被动”句谓语后常常加“了”。下面我们就“被动”句的结构类型加以分析:

一、“给”字本身表示“被动”义的句式结构类型:

Ns+给+N+V,如:

你只好生收着罢,千万别给他知道。

(《红楼梦》)邹师父是从来不给人赢的,今日一般也输了。

(《儒林外史》)

动词后面可以有补语。如:没给宝玉看见过。(《红楼梦》)里头原是给雨打湿了的。(《白姓官话》)

动词后面可以有宾语。如:

二奶奶居然给精豆儿搀出来送大夫。(《阴阳八卦》)动词后面可以有介词宾语的。如:

我一天杀一个猪,还赚不到钱,银子都给你丢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喝西北风?

(《儒林外史》)“给”后的动词可以是多个的。如:

寡剩的几担豆子没丢掉,也给海水打滥上霉了。

(《白姓官话》)

“给+N+V”的结构中,名词可以从前省略。如:

甚至如新买的马桶,新打的夜壶,都给预备在床底下。

(《儿女英雄传》)

二、被(叫、教、让)+N+给+V

在这种句式结构中,“给”直接附着在动词前,其作用是为了加强被动语势,不表示实在意义,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动词后面可以带宾语、补语。如:

公子断没想到从城里头憋了这么个好灯虎儿来,一进门就叫人家给揭了。

(《儿女英雄传》)三、(施事名词)+给+V

这类句式中,“给”后的动词都表达了实现义,动词的施事者都在“给”前,去掉“给”,句子的意义不受影响,句子的施事者前面没有形式标记“被”字。如:

瞧瞧,人家新新儿的靴子,给踹了个泥脚印子,这是怎么说呢!

(《儿女英雄传》)参考文献:

[1]《被动关系词“吃”的来源初探》.江蓝生。[2]《“给”字句、“教”字句表被动的来源》.蒋绍愚。[3]《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李宗江。[4]《说“给”》.杨欣安。

[5]《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丁声树。[6]《汉语语法史概要》.潘允中。

21

关于打湿的词篇二
《_哭湿_类动结式的衍生过程及其词汇化》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3期

“哭湿”类动结式的衍生过程及其词汇化

帅志嵩3

提要 “哭湿”类动结式经历了从“广义连动→狭义连动→动补结构”,隔开式是其词汇化的一个阶段。,。汉语的动结式具有较高的词汇化程度,整合程度较高,、日语、英语等语言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动结式;词汇化;;“一 引言

,,即“哭湿了手帕”、“哭红了眼睛”等,如:

(1),。(老舍)《牛天赐传》

本文称之为“哭湿”类。一般来说,判断一个复合形式是否及物主要依据第一个动词,即如果第一个动词是及物的,整个复合词就是及物的,否则是不及物的。由于汉语动结式的句法核心是动词(宋文辉2004),“哭”和“湿”等均是不及物的,但是整个动结式却是及物的,所以大量的研究讨论这种结构配价的论元选择过程、准入规则和配位方式等,如Li(1990)、郭锐(1995)、Chang(1998)、袁毓林(2001)、施春宏(2004、2006、2008)等。但是,施春宏(2008:350)指出,对一个有演化过程的系统而言,以某一共时平面上的相关现象为基础建立的理论模型应该同时也能解释历时平面上的相关现象。也就是说,现代汉语动结式的配价方式和规

(则也应该能说明汉语动结式的历史演变。“哭湿”类动结式曾出现过“哭OC”“O”指宾语,

“C”指补语)形式。如学者们经常引用的:

(2),此情非虚假。()《乐府诗集・懊侬歌》

例(2)中“城”置于动词“哭”和补语“颓”之间,而不是补语之后。那么,研究其配位就需要说明为什么宾语发生了移位,至少需要说明现代汉语的动结式为何不再采用VOC形式。英

①语没有现代汉语的VCO形式,采用的却是古汉语中的VOC语序。如:

(3)Freddy.

以往基于共时平面现象的研究往往不关心这一句式形成的时代性。施春宏(2004)等认为汉语史中的隔开式(VOC)和非隔开式(VCO)之间没有发展序列上的因果关系,而都是特定时期表达相同功能的不同句法配置形式,两者竞争的结果是隔开式最终归并到非隔开式中。

3本研究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8JC740005)和北京语言大学校级项目(项目编号:06YB02)资助。

15

我们认为这还需要研究,即为什么现代汉语采取了和英语不一致的动结式。似乎不宜简单地把与典型动结式在时间上有先后关系的VOC当作动结式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插曲。

这样看来,仅仅依靠共时描写和演绎似乎并不能解释“哭湿”类动结式的配位过程,尤其是其演变的时代性。我们试图结合历时语料来说明其衍生过程及其动因。

二 “哭湿”类动结式的衍生过程

中古汉语有一类动结式,即“哭城颓”。对于这类动结式,赵长才(2000)称之为“哭断肠”类,蒋绍愚(2003)称之为“哭城颓”类。赵文认为这类动结式最早出现于晚唐五代,并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完形”来解释其形成机制。不过蒋绍愚(2003:316)对“类推”能使不合法的形式(不及物动词带宾语)成为合语法的形式表示怀疑。蒋先生认为一种不合语法的形式变成合语法的形式,要经过很长时间的演变,因此,说类推使“哭”哭城颓”这样的格式里带宾语,恐怕有些简单”的形式,必须先有“哭而城倒”这样的句式,,,使可能变为现实。

我们基本同意蒋先生的看法。的雏形可以远推至西汉。如:(4)杞梁死,,。()《列女传・贞顺》

(5)(,。

(《(6)昔华舟),其妻悲之,。(《说苑・善说》(7)杞梁氏之妻向城而哭,城为之崩。此言杞梁从军不还,其妻痛之,,至诚悲

)痛,精气动城,。(《论衡・感虚》

例(4)-(7)中,动作“哭”在一个小句,结果“城崩”、“城陁”等在另外一个小句,动作和结果分别位于两个小句之中。这种由两个事件句构成的形式我们称之为“广义连动式”。“哭”与“崩、陁”之间不是直接的先后关系,而是有很长的时间间隔,如例(4),“哭”之后十天

(十日城崩)。动作和结果不是同时发生的,而是两个独立的事件。不过,从广才发生“城崩”

义连动式到动补结构的过程是事件的“整合”过程,广义连动式的存在为事件的整合,即狭义连动式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那么,由隔开式向非隔开式的演变动因是什么呢?在《论衡》中有这样的用例:

(8),杞梁妻适哭,下世好虚,不原其实,,至今不灭。(《论衡・

)感虚》

(9)夫草木水火,与土无异,,明矣。(同上)

(10),无以异也。(同上)

例(8)中前一个“崩”属于自动词,而后一个“崩”与例(9)中的“崩”是使动用法。在使动用法中,原来作当事主语的“城”因为“崩”的使动性移到了受事宾语的位置。这一移动十分关键。例(10)中因为“哭”的主语与“崩城”的主语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零形回指的形式,将两个小句联系起来,因为“顺着上面已经确立的主题继续说下去,对于发话人与受话人双方来讲,无疑是一种自然省力的方式”。(陈平1987:367)所以在实际话语中用零形回指的形式是符合话语的连贯性和经济性要求的,即:

(10)i哭而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igeleikaoshi/100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