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黄山的诗句

| 美国项目管理师 |

【www.guakaob.com--美国项目管理师】

赞黄山的诗句篇一
《黄山论文:中国古代黄山诗研究》

黄山论文:中国古代黄山诗研究

【中文摘要】黄山是我国著名的山岳风景名胜,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中。这座“世界地质公园”不仅拥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而且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自唐代诗仙李白开始到晚清的1200年间,赞颂黄山的诗歌,现在可以查到的共有两万多首。本文通过搜集、整理古人在黄山地区创作的诗歌,将以古代描写黄山的诗歌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古代黄山诗的搜集和整理,分析与黄山诗歌有关的诗人情况,研究黄山诗歌这一山水诗歌的创作特色,以及古人寄托在诗歌中的自然观念和审美追求,挖掘黄山诗歌的价值和成就,挖掘黄山中的文化资源,了解黄山的文化内涵,从而达到了解黄山文学底蕴,提升黄山的文化价值的。本文首先会综述有关黄山的地理、历史及相关文化,其中包括对佛教、道教等宗教在黄山的发展情况,介绍黄山诗歌目前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研究角度的阐释;其次,论述古代黄山诗的发展历程,从唐代的开始,黄山诗先后经历了开端、发展和高潮,唐代是黄山诗的开端,宋元两朝是黄山诗的发展阶段,而明清时期,黄山诗的大量涌现,可视为是黄山诗的高潮阶段,每个阶段的黄山诗随着时代的发展都有各自的特色;第三章是对黄山诗歌内容的研究,黄山诗的内容是多样的,其中描写自然美景,歌咏自然的诗歌是黄山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雄奇的黄山面前,很难有人不动容,于是许多诗人借着诗歌把自己对自然的欣赏抒发出来;有些诗是诗人在对黄山风景的描写中寄寓着某些感慨,或者引发了诗人纪人怀古、托物言志的

惆怅;有些诗是对以黄山山水为内容的山水画作进行题咏,或以黄山风景为引,实质为酬唱赠答;还有些诗歌,诗人在描写黄山美景的同时,也蕴含着古人的自然观、哲学文化和人文精神等理性要素。黄山不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都成为诗人笔下描写素材,第四章将对这一内容进行阐述,黄山的山峰、泉瀑、洞谷、寺庙等等这些在诗中是如此的形象生动,可以说黄山诗广泛地描写了黄山的名胜景观,对“四绝”的描写也可称绝,在黄山诗中,我们还可以发现黄山景观被发现的历程,有助于对黄山景观的研究。黄山诗的价值是巨大的,影响是深远的。黄山诗具有美学价值,同时它也具有旅游价值。对于黄山的旅游价值的开发,我们可以多从文化角度挖掘,黄山诗的存在和研究可以提升和丰富黄山本身的文化内涵。

【英文摘要】Huangshan is famous Mountain Scenery, in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List” .This “World Geological Park” not only has a beautiful natural scenery, but also carries a rich cultural heritage. From Li Bai of Tang Dynasty to the late Qing,1,200 years, the poetry of praising Huangshan can be found in a total of twenty thousand.By

collecting, collating ancient writing poetry in Huangshan, the poetry which described Huangshan will be a research object. Analyze of the situation of poet who wrote Huangshan poetry, research the cre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uangshan poetry, and their faith in the ancient poetry of the natural values and

aesthetic pursuit, and tap the value of poetry and achievements of Huangshan, Huangshan in the excavation of cultural resources, understanding the cultural meaning of Huangshan, to achieve the understanding of literary heritage of Huangshan, promote the cultural value of Huangshan purposes.This article will first review the relevant Huangshan geography, history and related culture, including Buddhism, Taoism and other relig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Huangshan.The article will introduction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of Huangshan poetry, and explain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 of this article;Secondly, the paper will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Huangshan Poetry,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Tang Dynasty, Huangshan poetry has gone through the beginning, development and climax, in the Tang Dynasty Huangshan poetry are just beginning,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are the stage of development of Huangshan Poetry,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Huangshan poetry in large numbers, can be seen as the climax stage of Huangshan poetry, Huangshan poetry in each stage of the development of as the times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research of the content of Huangshan poetry, the content of the Huangshan poetry is varied. Description of natural beauty, singing nature poetr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uangshan poetry. In front of

the majestic Huangshan, Poems by many poets to express their appreciation of nature; Some poetry is the poet describes the landscape of Huangshan ignited with some emotion, or care of statement of melancholy; some poetry is for the content of Huangshan Scenic Landscapes for the Ode, or Huangshan Scenic is cited, in essence paid to sing presentable; also some poetry, the poet describes the beauty of Huangshan also contains

ancient view of nature, philosophy, culture and human spirit of Rationalism.Huangshan, whether natural landscape, or

landscape, becomes the poet’s description of material. This chapter will elaborate the content of Huangshan mountain, spring and waterfall, Cave Valley, temples, and so on.These landscape are so vivid in poetry.Poetry can be broadly described the Huangshan landscape.The description of the

“four certainly” must also be good.From the Huangshan poetry, we can find the history of the landscape, contributing to the landscape of Huangshan.The value of Huangshan poetry is enormous, the impact is profound. Huangshan poetry has

aesthetic value, but it also has a tourist value. For the value of Huangshan tourism development, we can tap from the cultural point of view. The presence of Huangshan and study poetry can enhance and enrich their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Huangshan.

【关键词】黄山 发展 山水诗 景观 价值

【英文关键词】Mt Huang Development Landscape poems Landscape Worth

【目录】中国古代黄山诗研究

3-5Abstract5-6摘要第一节 黄第一章 绪论8-15

山的地理、历史和文化溯源8-10

10-13

13-15第二节 黄山与佛教、道教第三节 黄山诗歌的研究现状和本文研究角度第二章 古代黄山诗的发展历程15-27

15-17第一节 古代黄山诗的开端

17-20第二节 古代黄山诗的发展20-27第三章 黄山第三节 古代黄山诗的高潮

诗的基本内容27-38

27-30第一节 写景抒情,歌咏自然第三节 酬唱第二节 寄托山水,感慨世事30-33

赠答,题画山水33-35

味35-38第四节 黄山诗中的自然哲理和人文韵第一第四章 黄山诗对名胜景观的描写38-52节 对黄山景观的广泛描写38-42

描写42-48

48-52第二节 对黄山”四绝”的第三节 从黄山诗看黄山景观的发现过程第五章 黄山诗的价值和影响52-58第一节 黄山诗的美学价值52-54

54-58

62-63结语58-60第二节 黄山诗的旅游价值主要参考文献60-62致谢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3

赞黄山的诗句篇二
《描写黄山风景的诗句》

描写黄山风景的诗句 虔心锁上连心锁,祈祷来生

更眷亲

《月池》莲花峰上觅香砂,井底波光映彩霞。泉眼无痕源碧汉,春来秋去永无涯。

《清凉世界》气贯长虹开远势,直冲宵汉矗岩门;千寻绝壁挂松柏,万丈深渊藏鳖鲲;雨罩青鸾添滴翠,霞飞佛掌荡馨温;诗情?馇咝淖恚钒於级窗丛啤?

《蓬莱三岛遐想曲》山盟海誓长生殿,玉殒嵬坡痛断肠;魂寄蓬莱仙境地,明皇亲手画晨妆。

《黄山望客松》望客殷勤上雨台,才逢君面又离开;热情挥手由兹去,恭请明年又再来。

《黄山松》峭壑阴森,云气汹汹;松影翻飞,势如游龙。披霜傲雪,屹立苍穹;蜿蜒其脊,横空长虹。

《黄山陪客松》玉笋峰前四翠虬,荫凉盖下涌人流;千年陪客情不悔,任尔狂风暴雨稠。

《天都怪石》半山寺外抬头见, 展翅金鸡叫道衢;登上龙蟠回首睹,扶肩五老上天都。

《黄山桃花溪》万树桃花漫翠岭,霞光艳影映龙川;粉凝脂蓄三春后,红谢溪头染碧泉。

《猴子观海》石猴万载坐高崖,盼客归来手托腮;待到明年春日暖,漫山遍野故人来。

《黄山送客松》虬枝苍劲臂双伸,灿烂容颜面带春;好客黄山松老子,殷勤作揖送游人。

《黄山贴壁松》试胆崖边壁与松,相拥而立弟和兄;同生共死情难悔,齐度春秋又夏冬。

《黄山古道》蜿蜒盘绕上苍穹,逶迤游人兴浃融;止步云梯叹鬼斧,行经栈道赞神功;天都飘缈浮云际,莲蕊迷蒙隐雾中;百里黄山皆画卷,更兼古道万松葱。

《皮蓬仙境》千姿百态皮蓬境,变化无穷巧石奇;才见登梅鸦鹊跳,阿倾指路一仙耆。

《立马桥畔眺石刻》立马青鸾眺壁端,龙飞凤午意犹酣;镌工书法堪双绝,装点黄山更耐看。

《黄山迎春花》开在黄山上,无人识得伊;深红蒹浅紫,唯独有春知。

《观人字瀑》摩天接日云台渺,飞瀑挥毫忒有神;写出丰姿遒劲字,顶天立地一完人。

《太平索道》飞悬索道半云巅,头顶丹霞欲触天;下界九龙齐闹海,上方小翠戏诸仙。

《黄山迎客松》松翁挺立玉屏峰,颔首相邀似重逢;笑迎东西南北客,黄山深处觅仙踪。

《过步仙桥》梦幻如仙境,双桥可上天;群峰浮雾里,百兽藏云端。

《黄山盼客松》红艳春花簇簇开,黄山美景盼人来;轻舒巨臂邀诸客,再上天都眺远台。

《黄山四绝》黄山有四绝,亲至见真魂;松似虬螭午,岩如虎豹奔;云滔东海浪,泉涤华清温;归去不登岳,名山君独尊。

《飞来石》光明顶上彩云飞,忽见仙桃石已归;石去天涯无歇处,仍回松岭伴朝辉。

《莲花峰传说》玉蕊向天开,观音下界来;东归陀岛去,留下佛莲台。

《连心锁》峭壁悬岩欲断魂,崖边停立有情人;虔心锁上连心锁,祈祷来生更眷亲。

《登始信峰》黄山绝妙神奇境,萦绕经年梦幻真;始信峰巅横宇外,渡仙桥下乱云湮;双连松臂风姿秀,独饮琴台浊酒醇;人世灵应无此景,九霄日月可为邻。

《清凉台》漫步清凉雾海浓,麒麟婀娜巨狮汹;阿罗十八朝南海,回首惊呼始信峰。

赞黄山的诗句篇三
《论文:黄山诗中的神话元素》

“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馀踪”

——浅谈唐宋时期安徽黄山诗中的神话意象 摘要:自古以来,黄山曾无数次出现在众多文人墨客的笔下。今人更是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一说。本文就唐宋时期有关黄山的古诗中出现的神话元素进行整理和归纳,去探寻古黄山的神秘面纱,揭开其传奇的神话传说。

关键词: 黄山诗;神话;唐宋;意象

古往今来,绿水青山一直是无数文人墨客争相书写赞叹的对象,例如黄河、长江、庐山、泰山等等。而坐落于安徽省境内的黄山,作为三山五岳中的名山之一,也是中华诗词宝库中一笔瑰丽的财富。黄山集国内诸名山自然美之大成,兼有泰岱之雄伟,华山之峻峭,衡岳之烟云,匪庐之飞瀑,峨嵋之清凉,雁荡之奇巧,其雄奇俊秀、冠盖绝伦之景胜,令古今无数诗人为之赞叹。历代诗人来黄山探奇观景,留下了大量以黄山为题材的诗篇。据《黄山志》称:“从盛唐到晚清的一千二百年间,仅就赞美黄山的众多诗作,现在可以查到的就有两万多首。”由此可见,黄山诗在山水诗中占据着颇为重要的地位。难怪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徐霞客曾在两次游黄山时发出这样的赞叹:“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尽管千峰竞秀,万壑峥嵘,但由于旧时黄山交通闭塞,游人罕至,所以一直是藏在深闺人未识。秦汉时期,见于文字记载隐居黄山者,也只有会稽太守陈业“洁身清行,遁迹此山”八字。直至唐宋,黄山才渐渐为世人所识,山上寺庙宫观也才日渐增多。因此,也正是从盛唐时期黄山诗的诞生开始,吟颂黄山的诗词内容与题材才呈现出蓬勃之姿。譬如有以黄山景区内的峰、岭、顶为描写对象的,有以潭、瀑、溪、泉、涧等为抒情主题的,还有以雨、云海为主体的等等。除此之外,黄山诗中多次出现的与古代神话传说相关的意象也是一个值得研究与探讨的群体。

一、有关黄山仙道传说溯源

黄山不仅仅是一座山,更是一个承载了深厚底蕴的文化综合体。古今中外,历朝历代的文人学者都曾借助黄山的景物与氛围,表达各自内心的情怀。

关于黄山定名的由来,充满着浓厚的神话色彩。黄山原名为黟山,唐天宝6年(公元747年),由于统治阶级推崇道教,为了纪念轩辕黄帝更名为黄山,取自“黄帝之山”之意。据《黄山志》记载:上古时代,轩辕黄帝大败九黎族和炎帝族,初步统一北方以后,开始追求长生不老之道,于是就向大臣容成子、浮丘公请教练丹之术。浮丘公说:“炼成金丹,必资山水,山水灵秀,丹药易成。臣尝遍历名山,惟黟山为神仙都会,山高林茂,可资炭炼药,灵泉甘美,能煮石成丹。”黄帝听之欣然,便同容成子、浮丘公一同到达山黟山,烧炭炼丹,经八甲子而成,黄帝吞下七丹后,身轻体爽;其至温泉淋沁时,白发变黑,于是天降白龙,三人骑龙升天而去。——这段神话传说,荒诞离奇,给风光秀美、云雾缭绕的黄山本身蒙上了一层传奇的色彩。正如唐朝僧人释岛云在《望黄山诸峰》中所说:“浮丘处处留丹灶,皇帝层层隐玉书。终待登临最高顶,便随鸾鹤五云车”。

不仅如此,黄山与道教也是颇有渊源。虽然道教传入黄山境内的年代已经无法考证,但其对于黄山的影响却是无可替代的。换句话说,也正是因为有了道教的传入,黄山才拥有了许多美丽的传说。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于山岳始终怀着虔诚的敬畏之心和一种坚定不移的信仰。上古传说中的昆仑山、蓬莱山等即是如此,黄山亦是如此。众所周知,道家主张清静无为,返璞归真,崇尚自然。而黄山依靠着独特的地形,幽静清雅的氛围,加之古代未曾开发的神秘莫测,便成为了道家人心目中理想的修行圣地。而古人将黄山称之为“天子之都”,潜意识里就等于肯定了黄山乃仙家之地,神圣而不可侵犯。尤其是在唐朝唐明皇敕改黄山之名后,黄山便成为了道家修身养性、寻道访仙的象征。

二、出现在黄山诗中的神话元素

由于黄帝的传说和道教的宣扬,黄山便被盖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而这种神秘呈现在古代文人笔下的诗词中便化为了多种奇特诡谲的想象,即诗人将诸多的神话元素融入了自己笔下的黄山世界,并借助这些意象来表达种种情思。正如宋代诗人朱彦在《游黄山》中所描述的:“三十六峰高插天,瑶台琼宇住神仙。嵩阳若与黄山并,犹欠灵砂一道泉。”

黄山诗的奠基之作,出自唐朝大诗人李白之手。至唐以后,黄山诗得到了迅速发展,尤其是宋元时期尤为鼎盛。虽然翻检部分可考的唐宋黄山诗词,主题涉及黄山神话的并不多,但是在诗句中以神话意象为引的却是比比皆是。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神话传说。在我国古代,无论是人们口口相传的还是史载的神话,都具有一定的数量,例如后羿射日、夸父逐日、女蜗造人、共工怒触不周山等等。这些神话都因为故事中出现了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某种状态而变得令人惊奇和赞叹。而诗人们正是借助这种惊奇完成了属于自己的诗歌创作,并且他们描写的神话往往与黄山有着莫大的渊源。譬如宋朝诗人张冠卿在《游黄山留题》中就融入了“黄帝”这一神话角色:“吐焰看砂奴火齐,凌虚精舍碍灵乌。我来为访容成侣,试问丹丘果有无”,以此一展黄山印象。除此之外,还有宋朝诗人焦炳炎在《游黄山》中引用了“玉兔捣药”的神话:“丹成兔魄香生杵,影见龙津月在潭”,短短十几字点出了黄山的神秘,颇具仙家特色。

(二),鸟类仙禽。在黄山诗中,借用鸟类神话以表达诗词主题的数量也存在着很多,并且这些鸟类仙禽大都以凤、鸾等为主。在古代神话中,凤、鸾作为祥瑞之鸟,往往处在一种尊贵、高洁之位。无论是它们的诞生还是日常的生活习惯都与其他鸟类有着不同之处。《庄子·秋水》中就曾如此描述:“南方有鸟,其名鹓鶵(鸾凤的一种),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练食不食,非梧桐不止,非醴泉不饮”。由此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它们就是神仙的化身。在黄山诗中,以凤、鸾意象作为抒发情感的媒介的诗人主要以起着开山奠基作用的诗人李白为代表。例如,在《登黄山凌□台送族弟溧阳尉济充泛舟赴华阴》一诗中,其开头便以“凤”

起兴:“鸾乃凤之族,翱翔紫云霓。文章辉五色,双在琼树栖。一朝各飞去,凤与鸾俱啼。炎赫五月中,朱曦烁河堤”,浪漫主义的情怀顷刻间被抒发的淋漓尽致,将黄山包围在天马行空的想象之中。再如,他在《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一诗中写道:“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凤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亦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除了以凤凰作为感情寄予对象的诗词,还有吟咏神鹤的。譬如李白在《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中写道:“鸾凤翻羽翼,啄粟坐樊笼。海鹤一笑之,思归向辽东”等。

(三),龙、鹿、猿等动物。在《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已是中有如此四句:“昨夜谁为吴会吟,风生万壑振空林。龙惊不敢水中卧,猿啸时闻岩下音”,这四句以白描的手法,写出了黄山风生万壑的宏伟景象,生动活泼。唐朝著名文学家皇甫大夫在《判道士黄山隐》中曾运用“鹿”这一意象:“绿绶藏云帔,乌巾换鹿胎。黄泉六个鬼,今夜待君来”,将游览黄山的感慨挥笔写下。处置之外,李白也在《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一诗中提及“鹿”字:“韩众骑白鹿,西往华山中。玉女千馀人,相随在云空”,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 总结:

早在千百年前,黄山就已经存在了,但是必须先有古人登高远望的行为,才有了黄山与黄山诗的交相辉映。这些诗歌为黄山的胜迹增光添彩,使之声名远扬。难怪宋人赵日岩赞曰:“云散峭峰殊华岳,仙留灵迹胜天台”。

参考文献:

1,黄松林. 轩辕黄帝与黄山[J],《东方龙》. 1991年3月总第8期 2,吕维莉. 中国古代黄山诗研究[D],安徽:安徽大学,2011:5-8

3,关德军. 关于黄山文化的思考[J],《黄山学院学报》.2005年4月第7卷第2期

4,郭飞. 黄山旅游诗词的分类及价值特征研究——以《黄山古今游览诗选》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7月第11卷第13期 5,李艳丽. 浅论李白古风诗中的神话[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第8卷

赞黄山的诗句篇四
《黄山概况》

黄山概况

黄山,天之骄子,国之瑰宝,世界奇观,大自然绝唱。她是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是山岳型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天然美景。她与长江、长城和黄河同为中华民族的象征,被世人誉为“人间仙境”、“天下第一奇山”。明代大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两次登黄山,见黄山之胜状,叹为“生平奇览”。人问:“游历四海山川,何处最奇?”徐答曰:“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黄山,雄踞在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山境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总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连绵横亘于黄山区、徽州区和休宁、黟县四区县之间。黄山风景名胜区面积160.6平方公里,坐落在黄山区境内。其范围东起黄狮土党,西至小岭脚,南抵汤口,北达二龙桥。中心位置的地理坐标为北纬30°11′,东经118°10′。黄山自东北向西南延伸,是长江和钱塘江两大水系在皖南的分水岭。

黄山古称黟山,因峰岩色泽青黑,遥望犹如苍黛而名。轩辕黄帝在此炼丹成仙。北宋景祐年间《黄山图经》载:唐玄宗信奉道教,特于“唐天宝六年(747年)六月十七日敕改为黄山”。

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雄奇幻险,变化无穷,移步换景,涉目成画。泰岱之雄伟,华山之峻峭,衡岳之烟云,匡庐之飞瀑,峨眉之清凉,雁荡之巧石,黄山都兼而有之。

黄山胜景,以峰为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黄山千峰竞列,劈地摩天,山峦起伏,峭壁峥嵘,构成了黄山峰林如海、雄伟壮丽的整体态势。《黄山图

经》中只取36峰,“赐以佳名”,始信、石笋等峰,虽景色秀美,却不在36峰之列,于是,后人又命名36峰,合计为72峰,实际远不止此数。在辽阔的峰海中,莲花峰为第一高峰,海拔1864米。高旷的光明顶,海拔1860米,险峻的天都峰,海拔1810米,与瑰丽的莲花峰鼎足而立,雄峙于景区中心。陈毅曾概括黄山峰峦的特征是:“前山雄伟,后山秀丽”。

黄山又有动植物宝库之称。由于自然环境优越,黄山动植物资源特别丰富,名花嘉木,珍禽异兽,种类繁多,具有极高的教学和科研价值。森林覆盖率达84.7%,植被覆盖率达93%。据统计,黄山有高等植物222科,826属,1805种,著名的有黄山松、黄山杜鹃、天女花、木莲、红豆杉、南方铁杉等,被列入国家三级以上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21种。山高峰陡,植物垂直分带明显。山顶滋生寒带植物,如黄山杜鹃、天女花、黄山栎;山腰盛长温带植物,如小叶青冈栎、交壤木、牛鼻栓;山下则繁殖亚热带植物,如紫兰、木莲、木兰等。野生脊椎动物共有297种,主要有短尾猴、苏门羚(四不象)、大鲵(娃娃鱼)、大灵猫、梅花鹿、獐、鹿、麂和玉面狸等。其中鸟类有176种,主要有白鹇、棕噪鹛(八音鸟)、红嘴相思鸟、灰喜鹊等。属国家二级以上保护的珍稀动物共有32种。

黄山不仅自然景观奇特,而且文化底蕴深厚。自唐以来,人们游览黄山,建设黄山,歌咏黄山,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黄山人文景观资源,主要包括宗教文化、古代建筑、摩崖石刻、名人游踪和大量以诗、词、歌、赋、画、影像为主要内容的文学艺术等。

“天下名山僧占多”,黄山亦不例外,其早期开发与宗教密切相关。唐代道教旧籍中,关于轩辕黄帝来山炼丹、得道升天的故事流传甚广。佛教在晋朝

时传入黄山,轩辕峰下曾建有轩辕古刹。自唐至民国,先后建寺庙百余座,其中皇帝敕建或赐匾的有17座。寺庙之中,祥符寺、慈光寺、翠微寺和掷钵禅院,号称“四大丛林”。黄山历代释徒中,能诗善画者较多,唐代诗僧岛云,明代诗僧一乘、元白、海运、檗庵、无知等,清代诗画僧渐江、石涛、雪庄、海岳、弘眉等,都有佳作传世。

黄山现存历代摩崖石刻280多处,其中碑刻40多处。分布在全山各景点和游览步道旁,主要集中在温泉、玉屏楼、云谷寺、始信峰、狮子峰、莲花峰和松谷庵等处,以温泉、北海和玉屏楼景区最多。这些石刻大多刻于悬崖峭壁之上,字径小者仅有寸许,大者则长达数丈。篆、隶、行、楷、草诸体兼备,精湛、古朴、典雅,集书法和石刻艺术于一体。内容十分广泛,或咏赞风景,或题名记游,或借景抒怀,或托物言志,或志历史要闻,或写宗教传说。

黄山还是黄山画派的发祥地。明末清初,渐江、石涛、梅清、雪庄等画家,“搜尽奇峰打草稿”,创立了以黄山为主要表现对象的山水画派。他们隐居黄山,师法自然,不断汲取营养,丰富创作技艺。黄山画派,笔墨凝重简炼,构图明快秀丽,风格清高悲壮,意旨深沉明达,在画坛上独树一帜,历数百年而不衰。

古往今来,游览黄山的名人不可胜数。他们在观赏风景、陶冶情操的同时,也留下了诸多包括诗词、歌赋、散文、游记、史志等文艺作品。仅就赞美黄山的诗词,从盛唐到晚清1200多年时间里,至今传世的约有2万多首。李白曾于唐天宝年间游山,留有“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的诗句。徐霞客两游黄山,在两篇著名的《游黄山日记》中,独具慧眼地首肯黄山在各大名山中的地位。民国28年(1939年)春,周恩来在新四军军长叶挺的

陪同下登山,爱好摄影的叶挺为周恩来在小补桥留影,并拍摄了很多黄山照片。1963年,国务院副总理陈毅陪同驻华使团来山游览期间,手书“黄山”匾额,现刻印在黄山南大门上。1965年,越南国家主席胡志明在黄山休养半月有余,除为多个景点命名外,还欣然题词“黄山风景好”。1979年7月11至15日,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徒步视察黄山,就发展黄山旅游作出很多重要指示。2001年5月17至19日,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总书记视察黄山,激情赋诗盛赞“黄山乃天下奇山”,“一览妙绝风光”。

赞黄山的诗句篇五
《根据语境写古诗》

根据语境写古诗、名言、歇后语练习

1、赞美老师奉献精神的诗句:

(诗句)

2、夏天,公园里的荷花开了,看到满池的荷花,我吟诵道:

(诗句)

3、看见好朋友得满分后骄傲的样子,我想对他说:

(名言)

4、分离在即,面对伤感不已的好朋友,我想对他说:

(诗句)

5、学习时,同桌不肯勤奋,我想对他说:

(名言)

6、小强总写不好作文,愁眉苦脸,我想对他说:

(名言)

7、爷爷是一名退休老教师,现在仍每天坚持读书写字,读中外名著,读期刊杂志。我很好奇,爷爷说:

虽然我学的东西很多,但相对于浩瀚的知识海洋来说只是沧海一栗,值得学习的

东西太多了。”(名言)

8、当朋友不珍惜光阴时,你会对他说:

(名言)

9、深秋,校园的梧桐叶黄,时而像打着秋千,时而想降落伞……地面像是铺上

一条宽大无比的金毯子。望着这景象,我不由得吟诵起龚自珍的诗句:

(诗句)

10、.林肯当选总统时的演讲,让我学会了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不禁想起郑板

桥在《竹石》中的诗句:

(诗句)

11、这学期,王军进步明显,可谓一天一个变化,朱老师夸奖道:“现在,王军

同学的学习成绩真是: (名言)

12、古诗中有不少表现友情的诗句,如李白的《___________》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 ,不及汪伦送我情。”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洛阳

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劝君更

进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________的《__________》一诗中的“莫

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等。(诗句)

13、知识的获得单靠书本终究肤浅,还要注意实践。正如陆放翁所言: (诗句)

14、老师给你写评语时,总会祝你明年:

15、当你看到他人在浪费粮食时,你会用(唐)代的(李绅)的诗句 教育他。(诗句)

16、有时自己做的事情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诗句)

17、我们学过(叶绍翁)写的《游园不值》是赞美春天的诗句 (诗句)

18、中国近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所谓: (诗句)

19、李商隐在《无题》里用 赞美老师的诗句。(诗句)

20、对某件事物或同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看或分析会有不同的看法或建议,

可用哪句诗形容

(诗句)

21、《泊船瓜洲》中即描写了江南的春景,有表达了王安石思念家乡之情的诗

句是 (诗句)

22、陈水扁要搞台独,遭到了海峡两岸人民的强烈反对。宋代诗人陆游的《示

儿》包含热泪地希望国家早日统一,这两句诗是

(诗句)

23、教育孩子不能打骂,通常要感化,杜甫在《春夜喜雨》中的诗句

24、描写西湖美景的诗句诗句)

25、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使我联想到鲁迅先生的诗句 (名言)

26、反映鲁迅对敌人和人民两种决然不同态度的名言 (名言)

27、当你们碰到困难,甚至感到不要退缩,古人云: ,你可以去看看

书,因为只有不断补充新的知识,才能攻克一个个知识的堡垒;如果有些问题需

要去亲自实践,那么你就大胆地去尝试吧,陆游说

过: 。相信,经过一番探索,你一

定会有 的感觉。(诗句)

28、爸爸刮胡子,过2天又长出来了。小明幽默的说 (诗句)

29、小燕穿了件新衣,问妈妈好看吗?妈妈说,女儿穿什么都好看。用古诗来形

容 (诗句)

30、离开家乡,在异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 (诗句)

31、《泊船瓜洲》中即描写了江南的春景,有表达了王安石思念家乡之情的诗句

是 (诗句)

32、形容陷入困境,后又绝处蓬生获得希望的诗句 (诗句)

33、魔高一道高一丈,真是强中更有强手。(名言)

34、1999年12月20日,在首都各界庆祝澳门回归祖国大会上的讲话,我们的

江总书记引用了王维的著名诗句 。深刻的表达了祖国人民在庆祝香港澳门回归后,对台湾能早日回归祖国的强烈

愿望。(诗句)

34、隔壁的张嫂十分抠门,每次别人去借东西,她总是推三阻四说没有。人们都

36、我走进教室,忽然发现同学们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弄得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时间,我不知所措。(歇

后语)

40、描写儿童情趣的诗句:

41、描写春天的诗句: 42:描写夏天的诗句: 43:描写秋天的诗句:

44、描写冬天的诗句: 45、表示感谢母亲的诗句:

46、赞美梅花的句子:

47、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48、描写鸟的诗句:

49、描写花的诗句:

50、表示色彩的诗句:

51、关于读书的名言:

赞黄山的诗句篇六
《适合9-12岁的诗歌《黄山松》》

适合9-12岁的诗歌

《黄山松》

朗诵解析:

这是一首赞美黄山松的诗歌,赞美黄山松的美丽和奇特。朗诵时要气沉丹田,不能飘。要把黄山松的坚韧顽强、强大的团结力体现出来。在描述黄山松坚韧顽强的部分要情声气结合,每句都干脆利落。 正文:

好,

黄山松,

我要大声为你叫好,

谁有你挺得硬,

扎得稳,站得高。

九万里雷霆,八千里风暴,

劈不歪,砍不动,轰不倒。

要站,

就站在云头,

七十二峰,你峰峰皆到。

要飞,

就飞上九霄,

把美妙的天堂看个饱。

不怕山谷里阴风的夹袭,

你双臂一抖,抗得准,击得巧。

更不畏高山雪冷寒彻骨,

你折断了霜剑,扭弯了冰刀。

谁有你的根底艰难贫苦啊,

你从那紫色的岩石上,挺起了腰。

即使是裸露着的根须,

也把山岩紧紧地拥抱。

你的雄姿像千古高峰不动摇,

每一根针叶,都闪烁着骄傲。

那背阳的阴处,你横眉怒扫,

向着阳光,你迸出劲枝万千条。

啊,黄山松,

我热烈地赞美你,

我要学你艰苦奋战,

不屈不挠。

看,

在这碧紫透红的群峰之上,

你像昂扬的战旗, 呼啦啦地飘。

赞黄山的诗句篇七
《第五单元知识要点》

第五单元知识要点

16、黄山奇松

1、课文生动描写了黄山奇松各种美不胜收的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美之情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黄山奇松“奇”在:①黄山松处处能生长;②三大名松姿态动人;③各种松树千姿百态,各不相同。

2、黄山位于我国安徽省,黄山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3、造句。

屹立„„中国像一个巨人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郁郁苍苍„„雪松长得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饱经风霜„„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

情有独钟„„在所有水果中,我对苹果情有独钟。

4、描写山的成语:

山明水秀 山清水秀 锦绣河山 大好河山 江山如画 悬崖峭壁 崇山峻岭

5、赞美黄山的诗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徐霞客)

6、五岳:东岳泰山 西岳华山 南岳衡山 北岳恒山 中岳嵩(sōng)山

7、形容有名的成语:

家喻户晓 闻名于世 举世闻名 远近闻名 驰名中外 享誉中外

8、描写树木的成语:

枝繁叶茂 郁郁葱葱 郁郁苍苍 古木参天 根深叶茂 树大根深 叶落归根

9、形容黄山奇松的成语:千姿百态 郁郁苍苍 生机勃勃 饱经风霜

10、千*百*:

千姿百态 千方百计 千锤百炼 千疮百孔 千奇百怪 千回百转 千娇百媚

11、请你为黄山奇松写一句宣传用语:

①黄山奇松,大自然的杰作。②黄山奇松,黄山一绝。

③黄山奇松,邀您共享黄山美景。

12、请你为黄山写一句宣传用语:观黄山,观天下。

13、写松树的诗:青松(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14、仿写一种松树:见课本。

17、黄果树瀑布

1、《黄果树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游记),按游览顺序写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表现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2、本文写作特色鲜明:一是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将黄果树瀑布做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绘;二是善用、巧用比喻,使

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如诗如画。

3、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宽,例:①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②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黄果树瀑布的声音大。例:①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进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②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它位于我国贵州省,是我国乃至亚洲最大的瀑布。我国著名的瀑布还有:庐山瀑布、黄河壶口瀑布等。

4、文中提到的徐霞客是我国明朝著名的地理学家,他的著作是《徐霞客游记》。

5、形容气势大的成语:

浩浩荡荡 排山倒海 气贯长虹 气吞山河 一泻千里 千军万马 势如破竹

6、描写声音的:

哗哗 沙沙 唧唧 叽叽 喳喳 喵喵 呱呱 汪汪 轰隆隆 哗啦啦 淅淅沥沥 形容声音大的:

震耳欲聋、惊天动地、地动山摇、雷声轰鸣、山回谷应、天摧地塌

7、形容人多的成语:

人山人海 人流如潮 人来人往 人头攒动 摩肩接踵 水泄不通 车水马龙 济济一堂 座无虚席

8、“山回谷应”式的成语:

地动山摇 人喧马嘶 人仰马翻 水送山迎 鸡飞狗跳 鸡飞狗走 龙腾虎跃

9、形容瀑布的古诗:望庐山瀑布(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0、为黄果树瀑布的广告宣传语:亚洲第一瀑——黄果树。

11、学习用“移步换景法”写一处景物。(如《游花博园》)

18、莫高窟

1、《莫高窟》生动介绍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曾藏有数万件珍贵文物的藏经洞,把莫高窟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展示在我们面前,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莫高窟也叫“千佛洞”。

2、“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浮,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

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这段话采用了排比句式,具体介绍了壁画上的飞天,展现了莫高窟壁画的宏伟瑰丽。展开想象仿写,如:“有的手拿竹笛,吹奏乐曲;有的闭目凝神,侧耳倾听;有的双手合十,默默祈祷„„”

3、形容丰富繁多的成语:

包罗万象 琳琅满目 五花八门 应有尽有 无所不有 数不胜数 目不暇接 应接不暇 比比皆是 星罗棋布

4、为莫高窟设计一条广告语:甘肃敦煌莫高窟,祖国西北一明珠!

5、为课文编写段落提纲:

第一段(第1自然段):介绍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及概貌。

第二段(第2-4自然段):介绍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

第一层(第2自然段):莫高窟保存了两千多尊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 第二层(第3自然段):莫高窟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第三层(第4自然段):藏经洞有六万多件珍贵文物。

第三段(第5自然段):总结全文,写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总领全文的句子是: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总结全文的句子是: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全文采用了总分总结构。2、3、4段每节第一句都是过渡句。

6、第2、3自然段写法相似:每段都以第一句话简要说明要描写的内容(即中心句),再围绕这个中心句作具体描述:先以一种整齐的句式作一般介绍,再选择一个典型作详细描写。这样写,点面结合,重点突出。

7、形容人表情的成语:

慈眉善目 威风凛凛 眉飞色舞 眉开眼笑 喜笑颜开 喜形于色 兴高采烈 愁眉苦脸 怒气冲冲 怒火中烧 暴跳如雷

8、“慈眉善目”式的成语:虎背熊腰 愁眉苦脸 赤胆忠心 狼心狗肺

9、形容逼真的成语: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活灵活现 呼之欲出

10、中国四大名窟:

敦煌莫高窟(甘肃省) 龙门石窟(河南省洛阳市)云冈石窟(山西省) 麦积山石窟(甘肃省)

11、赞美技艺高超的成语:精妙绝伦 炉火纯青 巧夺天工 匠心独运

12、含有“眉”的成语:慈眉善目 眉开眼笑 眉飞色舞 眉清目秀 扬眉吐气

练习5

一、把句子写具体:

1、上海的金茂大厦可真高啊,快要顶到天了。(简直插入了云霄)

2、早晨的雾可真大啊,一米之外就看不见人影了。(眼前是白茫茫的一片)

3、小溪里的水清得很,一眼就能看见水底的沙石。(水中的鱼儿、水草都看得清清楚楚)

4、教室里静悄悄的,连一根针掉到地上都能听见。

5、大海真大,一眼望不到边。

6、大街上的人多极了,成了人的海洋。

7、鼎湖山的泉声真好听,好像一首美妙的乐曲。

8、长江大桥真宽,差不多可以并排行驶六辆大卡车呢!

长江大桥真长,一眼望不到头。

9、风大得很,人都要被它吹跑了。

10、晚上,外面真黑,真是伸手不见五指。

11、今晚的月亮真圆,真像一个大玉盘。

12、他看书完全入了迷,连妈妈叫他吃饭都没有听见。

13、黑板报精美得很,真像一幅美丽的画。

二、公益用语示例:

关于交通的:1、 心宽了,车门也宽了。

2、 交通你我他,安全靠大家。

3、司机一杯酒,亲人两行泪。

关于保护环境的:1、生活中不能没有绿色。

2、 爱花惜草,珍视生命。

3、 播种一片绿荫,常留一份深情。

4、 涟涟清水流,何忍废物抛。

5、 水,生命之源。

6、小脚绕一绕,小草笑一笑。

7、小草在睡觉,请不要吵醒她。

其它:1、知识就是力量。(阅览室)

2、做普通人,讲普通话。

3、播种爱心,收获美德。

4、请送垃圾回“家”。(垃圾箱)

5、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食堂)

三、学完了本单元课文,你最想去哪儿游玩?简要介绍那儿的景色。

赞黄山的诗句篇八
《赞美梅花的古诗》

赞美梅花的古诗

梅花

作者:王安石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墨梅

作者: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忆梅

作者: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赞美梅花的句子

1、 梅花那顽强不屈的精神却更令我赞叹。自古以来,它和松、竹被人们誉为“岁寒三友”,历来竞相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刻,游人所向往。暑尽冬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体现了梅花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不正是人们要学习的吗?

2、 梅花美确把美留给了大地,梅花香,却又谁知道梅花香自苦寒来。美花俏却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一莫余红换来春满天地!

3、 梅花从不与百花争夺明媚的春天,也从不炫耀自己的美丽,梅花有着一副傲骨,也从不骄傲自大。每当寒冬的清晨,一股别具神韵、清逸幽雅的清香就从窗外飘来。梅花不仅是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今诗人画家赞美它,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华为世人所重。梅花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立志奋发的激励。

4、 梅花,是最坚韧的花。“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在寒冬里傲霜斗雪,不怕天寒地冻,不畏冰袭雪侵,当别的花枯萎零落,花残叶败时,梅花却昂首怒放,独树一帜,傲然挺立在这冰天雪地中。甚至是在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它也能“疏影横斜水浅清,暗香浮动月黄昏”,笑傲乾坤。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咏竹》

宋·黄庭坚

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

试寻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

1、 竹子刚劲、清新,生机盎然,蓬勃向上。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

的余寒,新笋就悄悄在地上萌发了,一场春雨过后,竹笋 破土而出,直指云天,所谓“清明一尺,谷雨一丈”,便是对她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机的写照。当春风拂去层层笋衣,她便象个活泼的小姑娘,婷婷玉立在明媚的春光里。到了盛夏,她舒展长臂,抖起一片浓郁的青纱,临风起舞,炯娜多姿。暑尽寒来, 她仍绿荫葱葱,笑迎风霜雪雨。难怪白居易在《题窗竹》中留下这样的佳句:“千花百草凋零尽,留向纷纷雪里看。”竹, 拥有永不消失的春天。

2、 松树,使人想起志士;芭蕉,使人想起美人;高大的槐树,使人想

起了将军;而修竹呢她使人想起了隐者。竹轻盈细巧、 四季常青,尽管有百般柔情,但从不哗众取宠,更不盛气凌人,虚心劲节,朴实无华才是她的品格。竹不开花,清淡高雅,一尘 不染,她不图

华丽,不求虚名的自然天性为世人所倾倒。清代诗人郑燮这样赞美道:“一节复一节,千校攒万叶;我自不开花, 免撩蜂与蝶。”竹子心无杂念,甘于孤寂,她不求闻达于莽林,不慕热闹于山岭,千百年过去了,却终成这瀚海般的大气候。

3、 那怕是在条件艰苦的破岩中,竹子也能顽强生存;她不求索取,

只有奉献。竹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竹笋做的佳肴,为人类所食用;用笋衣缝的布鞋,忍辱负重,默默承受着煎熬。竹子制作的竹凉席、竹家俱、竹胶板、竹筷、竹厅、竹工艺等要有尽有。在成宁竹乡,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一说,道出了竹乡人与竹密不可分的关系。竹乡人打的是竹伞、戴的是竹笠、住的竹楼、坐的是竹椅、睡的是竹床、吃的是竹笋……竹子还以她残留的校丫扎成扫帚,为人类清除污垢,就是竹沫、竹头等,也在 灶底燃烧,发挥光和热。有幅对联这样写道:“竹头虽微餐餐灶底炊肴馔,器皿虽小户户厨中要斗筲。”竹与人类结下不解之缘, 竹为人类奉献了自己的全部。这真是“出世予人惠,捐躯亦自豪。”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莲石》

寄将东洛去,心与物相随。

石倚风前树,莲栽月下池。

遥知安置处,预想发荣时。

黄山的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就说“仙女弹琴”吧,那美丽的仙女弹着琴,悠扬的琴声在山间久久回荡,好像在让人们评赞她的琴声。瞧,那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可爱的小狗,抬头望着月亮,好像是要到月亮上去看看吧,这就是有趣的“天狗望月”。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狮子抢球”、 “猴子观海”、“ 龟鱼对望”等,千姿百态,惟妙惟肖。

赞黄山的诗句篇九
《新诗的求“真与求“诚 - 黄山学院学报》

第11卷第6期2009年12月

黄山学院学报

JournalofHuangshanUnive倦ity

V01.11.N0.6Dee.2009

新诗的求“真"与求“诚"

——废名新诗理论阐释

吉开金,吉开来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温州325035)

摘要:在废名的诗论中。新诗质体现为“当下性”和“诗的情绪”.由此衍生出新诗的“切实”、“质直”以及见之“性情”。这与废名所倡导的“文艺复兴”有着内在一致性。而这些正暗合了新诗的“真tt%U诚”要求。并且这一要求逐渐鲜明地呈现出来。

关键词:废名;新诗;“真~诚”中图分类号:120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7X(2009)06-0073-04

在现代文坛上,废名是一个相当独特性的存在,其为人与为文都呈现出一种卓尔不群的气质特征。提及废名的特立独行、逸闻轶事,文坛之人都会略知一二,较为悉者之事是废名常与其同乡熊十力翁“谈论儒道异同等事”,及至意见不合乃至扭打,且废名会打坐入定。十分有意思的是,关于废名的逸闻轶事。民国期间的小报记载尤多,见眉睫<有关废名的八条新史料>:

。民国期间的小报记载其逸闻轶事的文章颇多。如

独特价值已引起众多研究者的注目与探究。

一、废名新诗理论概观

(一)新诗观的核心内容

废名新诗理论的建构首先是建立在对旧诗深刻、

独特的认识基础上。只有对旧诗有深刻、完全地认识。

且对其进行参照,新诗才会明确自己的道路。旧诗是如

此,那么新诗当不如此,旧诗不离窠臼,那么新诗当有

<文坛怪人的怪事一废名的方城三人战>、<周作人的三

位高足:俞平伯、冯文炳、冰心>、<废名教课‘发神经’>、<冯文炳来京>等等。有海外学者称废名与钱玄同、傅斯年并称为‘三大魔’,是北大继辜鸿铭之后的又一位怪人o”11]l为

其实废名的“古怪”也好,其特异性也好。都是不足为怪的,因为废名的特立独行有其自觉意识为内核,正如他所言:“我觉得我们总应该做伯夷柳下惠。要特立

独特性,旧诗有枷锁,那么新诗当打破束缚,等等。这是

废名创立新诗理论的一个重要文学逻辑。依据对旧诗的深刻认识,废名提出了一个著名论断:“如果要做新诗。一定要这个诗是诗的内容,而这个诗的文字要用散文的文字。已往的诗文学,无论旧诗也好词也好。乃是散文的内容,而其所用的文字是诗的文字”。田也废名新诗观主要概括如下:新诗不同于旧诗。不在于是否用白话写作,也不在于形式是否符合乎格律,而关键在于新诗的内容。新诗的内容是诗的,文字是散文的;旧诗的内容是散文的。文字是诗的。这一新诗观打破了五四新文

独行,用陶渊明的话是‘不学狂驰子,直在百年中”。鲫

在新诗史上,废名是一位诗论家,在诗的园地里显

示出奇特的“僻才”来。废名唯一的一部新诗理论专著

<新诗讲稿>,收录了他20世纪30年代在北大中文系开设现代文艺课的讲义及其他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在新诗发展的道路上。废名关于新诗的立论可谓是独树一帜,他泾渭分明地提出了自己的新诗观点,与诸多新诗理论构建者们相比而呈现出独特风貌。在近年来的废名热中,其诗论的

收稿日期:2009-05—18

化运动以来众多的诗论家的“庸人之见”。废名别具慧

眼以自己的新颖之见显示了新诗观的独特风致。

(二)“当下观物”、。诗的情绪”与“当下完成”废名是从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勾画着新诗概念。而二者之中废名更着重的是新诗的内容,他在<新诗问答>中说道,“我们的新诗首先要看新诗的内容,形式闻

作者■介:古开金(1卯归),安t风阳人.汪州大学人文学院2007曩项士研究圭.研宽方向为中田现当代文学思潮。

万方数据 

・74・

黄山学院学报2009童

题还在其次”。12P在《:新诗讲稿》中废名对新诗的讲解和评析主要是围绕新诗的内容而展开的,由此可见,他把新诗的内容提升到一个主体地位。如何理解所谓“诗的内容”呢?废名在新诗的讲解和评析中多次使用了“当下观物”、“诗的情绪”、“当下完成”的说法,这是理解废名新诗内容的便捷通道。废名以胡适的新诗《蝴蝶》为例证,“这诗里所含的情绪触动起来了,在这一刻以前,他是没有料到他耍写这一首诗的,等到他觉得他有一首诗要写,这首诗便不写亦已成功了,因为这个诗的情绪是自己完成,这样便是我所谓诗的内容,新诗所装得

下的正是这个内容”。阳废名评l:一颗星儿》,“这个情

绪大约是自己完成的……诗的情绪也是弓拉得满满的,一发便中,没有松懈的地方。最重要的一点,这首诗

便是诗的内容”。啪这些表明“诗的情绪”本身就成为

诗的质地,也即是新诗的内容。与此相比,旧诗是“情生文,文生情,情文相生”而缺少新诗的这个质地,废名以此将新诗与旧诗的内在品质区分开来。再如废名评沈尹默的新诗说道。“这一首《湖上》是民国九年的作品,与那一首《月夜》可谓异曲同工。这样的诗都不必求之过深。作者只是当下便写得了一首好诗罢

了”。啪诸如此类的这种评析新诗的方法和尺度在

《:新诗讲稿》中频频可见。“当下观物”,简单而言“旧诗大约由平常格物来的,新诗每每来自意料之外,即是说当下观物”。121117何谓“诗的情绪”?用朱英诞的话

言,这种写诗的情思“像一个不速之客来得太突兀,

还没有等思索就来了”。121¨o周作人在<论小诗》中曾谈N,b诗所需的条件,其中十分强调“诗的情绪”,“本来凡诗都非真实简练不可,但在小诗尤为紧要,所谓真实并不单是非虚伪,还须有迫切的情思才行,否则只是谈话而为诗歌了。我们表现的欲求原是本能的,但是因了欲求的迫切与否,所表现的便成为诗歌或是谈话。譬如一颗火必须燃烧到某一程度才能发出火焰,人的情思也必须燃烧到某一程度才能变成诗料……”口145“当下完成”即是“作诗人一时忽然而来的诗的情绪。因而把它写下来”,与此相比,旧诗“未必是作诗人当下的感兴。或者是前几天的事情今夜酝酿起来了,最重要的是

它还有上文,还要有下文”。啪对于“当下完成”说得更

加透彻些,参看废名对郭沫若《夕暮》的赞叹:“这首诗之成,作者必然是来得很快,看见天上的云,望着荒原的山,诗人就昂头诗成了,写得天衣无缝”。121岱很显然.废名提出的这几个概念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也就是说。诗人并不是自觉去做诗,偶然间,诗人内在的心理与外在的环境碰撞后。当下便促动、催生了“诗的情绪”“忽然而来”。这个“诗的情绪”本身就是诗,因而“诗的内容”便“当下完成”了。从废名对于新诗内容的强调来看,关于新诗质的要求主要体现为两点:一是“当下性”,一是“诗的情绪”。与此相比,旧诗则缺少这种诗

万 

方数据质。旧诗“总是从实在的经验特别是日常的经验中寻求素材”。[41懦用废名的话来说“旧诗大约由平常格物来”的,因而诗人缺少当下突兀而来的饱满诗情,作诗只能由一点点的触发铺张成篇、酝酿而成。可见,“当下性”与“诗的情绪”成为区别新诗与旧诗的核心要素。

二、新诗的求“真”与求“诚”

(一)新诗的“质直”、“切实”与表现“个性PP,U性情”等废名在评价新诗时经常使用这类的词语。如品评胡适的《蝴蝶》“仿佛这里头有一个很大的情感,这个情

感又很质直”;陋评《一颗星儿:》“这个诗的情绪非常之

有凭据,作者自己拿得稳稳的,读在纸上也感得切切实

实”;哪称赞沈尹默的《湖上》“这样的诗又能见作者的个性”;舶评价<月》“作者对于一件事情有一个整个的感觉,又写得好。表现着作者的性情”。刚类似的这种

说法较为频繁地出现于新诗的评价中。为何废名认为新诗质直、切实又能见之作者的个性、性情,窥见出诗人的这种本色呢?其实这与废名所主张的新诗的“当下性”和“诗的情绪”有内在的关联。由于新诗是“当下观物”。饱满的、强烈的“诗情”致使诗入“便是将切迫地感到的对于平凡的事物之特殊感兴,迸跃地倾吐出来,几乎是迫于生理的冲动了……”口l|6那么新诗便“当下完成”了,故而诗人写下的就是一种“当下的实感”。泖埔显而易见。这种强烈的诗情带来了“当下的实感”。什么是“实感”呢?“它就是指写作主体真实的。不带虚伪装饰

的内在体验”。眦《三叶集》是宗白华、郭沫若、田汉三

友人的信函之集。信函中友人们探讨的问题较为广泛,其中就有涉及新诗的部分。友人关于新诗的见解在某些层面上正暗合了废名的新诗观,如郭沫若主张,“诗不是‘做’出来的.只是‘写’出来的。我想诗人底心境譬如一弯清澄的海水,没有风的时侯,便静止着如一弯明镜。宇宙万汇底印象都活动着里面。这风便是所谓直觉,灵感,这起了的波浪便是高涨着的情调。这活动着的印象便是徂来着的想象。这些东西我想来便是诗的本体。只要把他写了出来的时侯,他就体相兼备……这种诗底波澜,有他自然的周期,振幅,不容你写诗的人有一丝一毫的造作。一刹那的犹豫……”151比郭沫若的这一段话不仅揭示了“诗情”构成了新诗的内容而且也揭示出新诗的“当下性”、“诗情”与“实感”的内在一致性。所谓的“这种诗底波澜,有他自然的周期,振幅,不容你写诗的人有一丝一毫的造作,一刹那的犹豫”就暗含着新诗写下的是一种“当下实感”。郭沫若的新诗作即是实践了自己的新诗主张。废名对此是十分推崇的。正是由于新诗的“当下性”与饱满的、突兀而至的“诗情”致使诗人抒写的是当下的“实感”,那么新诗自然“质直”、“切实”并且主体真实的性情与内在的灵魂、独

苎垒塑童翌全:量!塑茎竺墨::查::兰查:塑:

:z曼:

特的个性等才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这也正如郭沫若所说:“我想我们的诗只要是我们心中的诗意诗境底纯真的表现,命泉中流出来的strain,心琴上谈出来的melody,生底颤动,灵底喊叫,那便是真诗。好诗,便是我们人类底欢乐底源泉,陶醉底美酿,慰安底天国”。啡1

可见,由新诗的“当下性”与“诗的情绪”引发出“实感”概念,因而见出新诗的“质直”、“切实”与表现出诗人的“个性”、“性情”等。

(二)倡导“文艺复兴”

废名非常推崇六朝文和温李派的文章。并且多次强调“文艺复兴”,以之沟通古今文学,“胡适之先生所认为反动派温李的诗,倒有我们今日新诗的趋势。我的意思不是把李商隐的诗同温庭筠的词算作新诗的前例,我只是推想这一派的诗词存在的根据或者正有我

们今日白话新诗发展的根据了”,邮“我们现在的新诗

是白话诗,但当初新文学运动者所排斥的古典派乃正

是今日新诗的精神了”。御对于废名所钟爱六朝文和

温李派的文章,他在散文与新诗篇章中经常谈及。废名在《三竿两竿》中开篇道“中国文章,以六朝文章最不可及”,喜爱之情溢于言表,结语道出了喜爱的缘由“真的,真的六朝文是乱写的,所谓声香真色人难学也”。It日3垃.-a4a在《谈用典故》中称赞粱遇春如同庾信一样

。写文章总是乱写,并不加思索”,m并且称这种“乱

写”承续了六朝文的“命脉”,“我说秋心的散文是我们新文学当中的六朝文。这是一个自然地生长,我们所歆羡不来学不来的……其深厚也正是六朝文章所

有”。啪由此,可以看出废名非常看重“乱写”。而所

谓的“乱写”是指什么呢?是一种自由开阔的气度吗?接着参看两处文字材料。“六朝文的生命还是不断生长着,诗有晚唐,词至南宋,俱系六朝文的命脉也”。161抛废名在<已往的诗文学与新诗>中说道,“真有诗的感觉如温李一派,温词并没有典故,李诗典故就是感觉的串联,他们都是自由表现其诗的感觉与理想,在六朝文里已有这一派的根苗,这一派的根苗又将在白话的新诗里自由生长,这件事情固然很有意义,却也最平常不过的事,也正是‘文艺复兴’,我们用不着大惊小怪

了”。凇至此,一目了然,废名钟爱的瘐信文、温李派的

诗词俱是六朝文的“命脉”,这个“命脉”也就是所谓的“乱写”即“自由表现其诗的感觉与理想”。通过“乱写”废名贯通了六朝文至晚唐、南宋诗词以至今日的新诗和散文。其实,废名看重“乱写”的实质正在于它打破旧文学凝滞、陈腐的空气,带来一种生命活力与那份出自性灵的天真即所谓的“生香真色”,因而无论是废名所喜爱的六朝文还是温李派诗词以及梁玉春的文章都呈

现出一个共同特色:“如此见性情”,艄“都足以见作者

的个性与理想”。晖-这正是废名喜欢“乱写”的真正缘由,如朱英诞言,“我读废名的作品之感是这样,技巧之

万 

方数据外,真情毕露,即是说寓技巧于感情之中,他所以喜欢六朝人物唐诗之故,大约就在这JLP¥”。[zlrn归根结底.废名所要追求的是天马行空式“乱写”背后的东西是“生香真色”、“如此见性情”等,这正是废名倡导“文艺复兴”所要汲取的营养资源。

(三)新诗的求“真”与求“诚”

无论是废名主张新诗的“当下性”与“诗情”所衍生出新诗见出诗人的“个性”、“灵魂”,还是他倡导的“文艺复兴”重在“乱写”背后的“生香真色”,不难看出废名的新诗观念中强调“真”与“诚”二字。诗歌在起源时。“真”、“诚”就与之相伴,<诗序)上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歌咏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歌在经过干百年的流变之后已经失去本真的面目。现在废名所做的就是要回复到诗歌的起源上。废名的文章向来以晦涩难懂著称,周作人曾经就称废名和竟陵派很相似,作品很难懂。然而不管废名的笔墨如何。如果仔细留心还是不难发现。在废名的观念中新诗追求“真”、“诚”的意图很显豁。他这样称道周作入:“周作人先生在新文学运动中,起初是他介绍外国文学,后来周先生又将中国文学史上的事情提出来了,虽然周先生是思想家,所说的又都是散文方面的话,然而在另一方面周先生却有一个

‘奠定诗坛’的功劳。”册众所周知,周作人一贯标榜自

由主义,是一位自由主义思想家,相应地在文学上,他主张创作自由,反对思想统一,是典型的“言志派”。在<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中周作人把文学领域的潮流分为

两种:一诗言志一言志派”与“文以载道一载道派”并且

认为“这两种潮流的起伏.便造成了中国文学史。我们以这样的观点去看中国的新文学运动。自然也比较容易看得清楚990岬接着周作入又论证了新文学运动与明末公安派文学革命趋势的相同。显然,周作人希望推翻、清除文学道路上的反动势力而使新文学的源流“诗

言志一言志派”再度兴起。这是周作人论证新文学运动

与公安派文学革命趋势相同的显在目的。新文学是“言志”的。那么新诗的“言志”自然不在话下,所以废名称周作人有一个“奠定诗坛”的功劳。可以看出废名遵从了周作人“言志”的主张。“岂明先生到了今日认定民国的文学革命是一个文艺复兴。即是四百年钱公安派新文学运动的复兴。我以为这是事实,本来在文学发达的

程度上复兴就是一种革命”,雕新诗追求“真”、“诚”的

观念也就凸显出来了。

新诗求“真”、求“诚”的观念在废名讲解新诗的过程中,逐渐鲜明地呈现出来。废名在品评湖畔诗人新诗时鲜明地举出了“修辞立其诚”的旗帜,他说:“中国的新文学。在自己知道要解放之后,其命脉便在作者依附着‘修辞立其诚’的‘诚’字。新文学便自然而然的开展了。”121104当初由新诗的质地而生发出一个“诚”字,现在

・76・

黄山学院学报

2009年

废名反面从“诚”字为新诗的发展开拓道路。湖畔诗社的几个年轻诗人正是在“诚”的这条道路上开步走了,废名可喜地称赞他们“读了这样的诗,无论就句子说,就诗的空气说,仿佛中国新文学的前途很有希望,少年

“诚”相一致。其次,废名还称赞湖畔诗人“使用了很新

鲜的诗材料,真有生气”。舯这“新鲜的诗材料”是在旧

诗的观照下而提出的,废名指出:。中国的诗的文学,到宋词为止,内容总有变化……这样诗的体裁,其所能表现的内容大概是应有尽有,后人要再作诗填词,恐怕只是照葫芦画样,即算作者是天才,也总是居于被动的地位。体裁是可以模仿的,内容却是没有什么新的了”。昂前面说过,旧诗是平常格物的,它表现的是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在此情形下,旧诗能够表现的内容空间就较为逼仄。因此,旧诗内容易于陷入程式化和雷同化的境地,这也就致使主体的性情、个性都湮没其中。新诗正是要走出旧诗的牢笼,值得注意的是,。新鲜的诗材料”应当是来源于诗人当下对生活的发现与捕捉,“新鲜的诗的材料”带来的是诗人新鲜的生活感受、真实的性情等。而这对应的正是旧诗中被消解、湮没的主体性东西,无疑也是新诗“真”、“诚”的要求所促使的。

参考文献:

【1】眉睫.有关度名的八条新史料叨.新文学史料,2008,(3).【2】度名,朱荚诞.新诗讲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周作人.自己的团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4】西渡.友名新诗理论探喷田.新诗评论,2005,(2).【5】宗白华。辱.三叶集【hI】.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6】冯文炳.冯文炳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们挑了新鲜物儿上了市了”。圆他这“新鲜物儿”首先体

现在语言上,“他们写诗的文字在他们以前是没有人写过的,他们写来是活泼自由的白话文字”。121not与此相比,旧诗的语言则充盈着陈腐气息。旧诗的价值在于文字,诗人作诗时只需按谱行事。实现旧诗的这个空调子即可,因而语言上并无革新。长此以往旧诗的语言系统已成封闭状态。有研究者指出:“为了和前代作家保持一致,中国主流文学在长达两干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拒绝采用人民实际使用的语言作为文学语言。而宁愿重复前代作家的语言。中国的诗和散文一直是用一种特殊的二次方的书面语写成的。”141129在此情况下,“活泼自由的白话文字”扫除了旧诗语言的陈腐气息。带来了盎然的生气。“活泼自由的白话文字”的功用并不仅仅在于此,更为重要的是它直接指向新诗的内容层面。由于旧诗的语言系统已成封闭状态。。一切可说的话都概念化了,一切的动词形容词副词在诗中也都成了定型

而再掉不出什么花样来了”呻那么旧诗自然不可能表现出任何诗人真切新鲜的感觉、情绪等等。新诗使用

“活泼自由的白话文字”就是要打开旧诗的枯竭之源,。使得一些新鲜的动词形容词副词得以重现。而一切语法也得到无穷的变化;通过这些,因而追求到了从前所不易亲切抓到的一些感觉与情调”。t婶这些表明新诗的语言与内容有着内在的统一关系。使用“活泼自由的

阴废名.度名散文选集[M】.天漳:百花文艺出版社,1990.

【8】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嗍.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8.

【9】孙郁,黄乔生.其文其书l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白话文字”正是针对旧诗陈腐的语言不能表现出任何

人真切的感觉、情绪这一弊病而对症下药的,它的使用是为了实现新诗内容的生成,使其能够真切地表现诗人的感觉、情绪等,这正与废名所追求的新诗的“真”、

【lo】林庚.新诗的格律与诗化嗍.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高焕

NewPoetry:Pursuing“Truth"and“Honesty"

——An

(Schoo]of

InterpretationofFeiMing's

NewPoeticTheory

JiKaijin,JiKailai

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WemhouUniversity,Wenzhou325035,ChiI神

Fei

Ming's

newpoetictheory,new

to

Abstract:Accordingto

poetryshouldpossesssuchqualities

as“

timeliness”and“emotionality”,whichleads

thefeaturesofnewpoetry:“beingreal”,“beinghonest”and

“RevivalofLetters”advocatedbyFeiMing

。beingemotional”.Thistheory

is

essentiallyidentifiedwith

andcoincidentallyinaccordwiththerequirementsofpursuing“Truth”and“Honesty”fornewpoetry.

Keywords:FeiMing;newpoetry;“truth”and“honesty”

万方数据 

新诗的求"真"与求"诚"——废名新诗理论阐释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吉开金, 吉开来, Ji Kaijin, Ji Kailai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温州,325035黄山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ANGSHAN UNIVERSITY2009,11(6)0次

参考文献(10条)

1.眉睫 有关度名的八条新史科 2008(3)2.废名.朱英诞 新诗讲稿 20083.周作人 自己的园地 19884.西渡 废名新诗理论探赜 2005(2)5.宗白华 三叶集 20066.冯文炳 冯文炳选集 19587.废名 废名散文选集 19908.周作人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19889.孙郁.黄乔生 其文其书 200410.林庚 新诗的格律与诗化 2000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张桃洲.ZHANG Tao-zhou 重解废名的新诗观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4(2)

废名的诗和诗论的独特性已为研究界所公认,且近年来获得了较为充分的论述.本文从废名的诗与诗论的文本出发,着眼于废名诗学观念对新诗本质理解的可能意义,结合废名的诗作及三十年代的诗学氛围,对废名的新诗观重新作出了申说.本文认为,废名关于新诗诗质的要求体现为两点:一是诗的"当下"性,一是诗的"完全"性,他的讲稿和诗作印证了这两个特点;而废名更为可贵的贡献在于,他充分地觉识到了新诗语言的"散文化"特性,指出应该依据这种语言的特性来建构新诗的形式,这对新诗本质的理解与未来发展无疑具有启示意义.

2.学位论文 郭屈 投身传统:指向现代——对废名新诗理论与新诗创作的矛盾的分析 2007

本文以废名的诗学理论和新诗创作为研究对象,从发现诗论与创作的矛盾入手,结合二者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出现矛盾的原因,以矛盾作为突破口,进一步探讨废名诗学在现代新诗史上的意义。

本文分三部分来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传统的反叛》,主要以《谈新诗》为主来论述废名诗学理论主张以及在新旧诗的对比中呈现出其诗学理论对传统的反叛;第二部分《新诗中的传统之音》,这一部分主要是诗歌与诗学理论矛盾展现部分,从诗歌特有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跨越性叙事)以及传统审美理想(意境的呈现)两个大方面展开,使看似的矛盾得以呈现;第三部分:《新与旧纠缠中的现代性指向》,这一部分主要是以现代性作为突破口,进入废名诗学理论和诗歌创作这一矛盾体的内部,来深入探讨废名诗论与诗歌的现代性意义,分别从情绪、节情、幻想与梦、境中之“心”四方面展开论述,在其现代性意义的揭示过程中,显示出废名在中国现代新诗领域里力图走出一条有别于胡适所主张的新诗现代化的道路,彰显废名新诗理论在现代诗歌史上的价值。

在研究方法上,本人主要采取了对比研究的方法,在废名的诗学理论与新诗创作的大对比中,还包含了新诗与旧诗、废名诗学与胡适诗学的对比研究。意在通过对比更好地将废名诗学的现代性意义予以彰显。

3.期刊论文 焦敬华.JIAO Jing-hua 浅析废名的《谈新诗》 -惠州学院学报2008,28(1)

《谈新诗》是中国新诗理论与批评史上的重要文献.废名通过对众多诗的细读与比较分析,阐明了其新诗观的核心"诗的内容、散文的文字";主张新诗的"普遍性与个性"的妙合、"当下性与完全性"的平衡.《谈新诗》的写作走的是中国传统点评式、感悟式的路子,虽存在着某些认识上的偏误,但对当下诗歌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4.期刊论文 陈茜.CHEN Qian 飞扬与静观——闻一多与废名的新诗批评比较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29(2)

闻一多与废名都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学者、作家兼诗评家.闻一多直接参与了五四时期的诗歌创作和评论,持续到1940年代;1930年代的废名身为北大教师,选择了十余位现代诗人作为讲课内容,鉴赏新诗,提出新诗批评标准.在中国现代诗歌批评史上,二人都有其独特贡献.对比二人评诗观念、标准、风范及在文学史上的影响等,可探究他们诗歌批评的价值,以及对中国现代诗歌批评的推进作用.

5.学位论文 陈时君 废名诗学理想研究 2006

在中国的现代作家中,废名是一个相当独特的存在。他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陆续对新诗存在的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提出了自己极富创见的主张。虽然这位沉默的哲人的思想和观点的独特性现在已为学界所公认,但当时并没有在诗坛上产生应有的影响。本文从废名的诗与诗论的文本出发,着眼于废名的诗学观念对新诗本质理解所可能产生的意义,并结合废名的诗作及三四十年代的诗学氛围,对废名的诗学理论作出尽可能详尽的解说。

本论文共分三章。第一章主要阐述了废名关于“什么样才是新诗”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废名在其诗论集《谈新诗》中思考的焦点问题,也是本论文的重点。本文认为,废名是从内容和形式这两方面来探讨关于新旧诗的本质的区别的,即新诗的内容是诗的,其文字则要是散文的;旧诗的内容是散文的,其文字则是诗的。废名所谓的“诗的内容”,是指诗人一时忽然而来的一种诗的情绪,其核心要素是“真情实感”,具体表现为:一是诗意充足,二是能表现作者的个性。而旧诗,在废名看来,是缺乏真情实感的,它是由“情生文、文生情”敷衍开来的,其内容是散文的。废名所谓的“散文的文字”是指新诗是自由诗,应该破除对“诗的文字”的迷信,采用正常的散文的文法,像“温李”一样能自由驾驭语言,表现诗的感觉与理想。废名对新诗的语言提出三点要求,即一要能化古化欧,二要能表达诗化,三要注意语言的锤炼。本章从废名关于新旧诗的内容与形式出发,并结合具体的诗歌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igeleikaoshi/138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