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心情

| 电子商务师 |

【www.guakaob.com--电子商务师】

过年的心情篇一
《过年的心情》

年的基调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过年的心情,往往因人而异,因年龄和地域的不同而不同。

小时候过年的心情,就像久藏的佳酿,一提起它,立刻便有一股醉人的芬芳沁人心脾。且不说过一年就意味着长大了一岁,单是过年的那个热闹,那个快活,就把孩子的心搅得痒痒的。

立冬刚过,就扳着手指头算,踮着脚丫儿盼,简直望眼欲穿。一个劲地追着大人问:“还有多少天就过年呀?”

后来,渐渐长大,竟然不再盼年了,觉得过年不过是和平时没什么区别的日子。看到那些老太太,刚进腊月就忙着打扫卫生,乐颠颠地去买中国结和灯笼,很是敬佩她们的热情,年复一年的过了一辈子了,居然还像小孩子一样欢喜。我对于过年不仅麻木,甚至有些厌烦,生性安静的我不喜欢迎来送往的那些繁文缛节。

如今,我常常问自己:过年是什么?也许,过年就是为了让人们团聚,释放久违的思念;过年就是为了让孩子们看看:哦,生活中还可以有这样的色彩;过年也是充分展示女主人忙碌与才干的舞台„„可是,面对现在的过年我为什么总会因为找不到自己而深陷迷惘?也会因为找到了自己而感受到丝丝的甜蜜?知道年年都要这样过,知道今后都将这样过每年。所以,我的年是恍惚与幸福交织的年。

于是,终于明白了:无论是什么样的心情,我们还是需要过年,需要一年中有这样几天特定的日子,能够让我们袒露出孩童一般的快乐,表达出积压已久的情怀。同样,也需要这样几天,让我们面对自己,感受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迷惘,甜蜜或者疼痛。过年,与其说是一种节日,还不如说随心而生,它仿佛就藏在时间的某处,在你的心情与它相遇的时候,它就出现了。

过年的心情篇二
《过年的心情》

过年的心情

过年那天的傍晚时分,我和即将年满九周岁的侄子走在城市的街道上随意地说着话。周围到处是隆隆的鞭炮声,烟花在夜幕来临之前也迫不及待地闪亮登场了,绽放的色彩越来越鲜艳。听不见人们的言语,但是鞭炮和烟花已经将年味诉说得淋漓尽致了。

侄子问我:你知道乞丐一年当中什么时候最开心吗?

我漫不经心地回答:是别人施舍给他们很多钱的时候吗?

不对,是过年的时候。

为什么?

因为过年的时候,有很多人家放炮,有的鞭炮没炸完还可以捡起来再炸。那你知道乞丐一年当中什么时候最痛苦吗?

是被人打的时候吗?

不对,是冬天很冷的时候,因为乞丐没有家,被冻得很痛苦。

我们继续走着,侄子继续不停地问我问题,我找不到他的思维逻辑,就以自己的思路回答他。他总是否定我的答案,然后给我他的答案。终于到了卖鞭炮的店门口了,侄子便将所有心思都放在炮仗上了,回来的路上也顾不得问我问题了。

归途中,我一直思考侄子的问题和答案。他的答案大部分是他根据自己的切身情况拟定的,但也有一部分很真实,是这个社会人人司空见惯了的,真实的连小孩子都知道。乞丐会去捡没炸完的炮仗吗?他拥有一个点得着的打火机或一包火柴吗?他会开心吗?但是乞丐的痛苦却是实实在在的!

在这除夕的晚上,达官贵人、平民百姓、城里的、乡间的、幸运的、不幸的所有中华大地上的中华儿女究竟都是一副怎样的表情和一种怎样的心情。

过年的心情篇三
《过年的心情》

《过年的心情》今天是元月二十五,不,该是元月二十六了。天空是灿烂的,太阳也熠熠生辉,一切都是新的。这个时候,就快到春节了,也就是要过年了吧。走在街上,和太多太多的人挤在一起,觉得自己的呼吸都不能自由了,事实也是这样的,被迫着呼吸着空气中的水果味、酸臭味、火药味、烟酒味;看着一张又一张焦急的、匆忙的、兴奋的、喜悦的、无奈的、无所谓的和自得的脸;听着周围小贩的吆喝声、儿童们放鞭炮的声音、大人们互相交谈的声音,再加上大街上的大红大绿,各种红灯笼、彩灯和人们的新衣服,我想这就是年的概念吧。我们过年的心情应该是快乐的吧!因为每当过年,不但可以全家人围在一张圆圆的象征圆圆满满的桌子上享用平常在饭桌上吃不到的美味,还可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玩儿,更重要的是惦念那几百元的压岁钱,得到这些的感觉那是十分惬意的。过年的心情也许是忧伤的。回顾上一年,我们又干了些什么,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吗?除了学习之外?我们不得不感叹,时间过得太快了,在不知不觉当中已经过去了一年,让人颇有一丝伤感。过年也许会是满怀信心,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心情。在新的一年里,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充满了挑战,而我们应该怎样面对生活,又什么高兴、伤心的事?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会有一个好的收获。但年的背后也寄托着厚重的责任,我们又长大了一岁,对于人生应该又多了一份思考。面对新的一年,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情,以新的自我面对新的一年?过年的心情,也许就是把酸甜苦辣咸混合在一起那种说不出来的滋味吧!

过年的心情篇四
《过年的心情》

过年的心情

文字/清客

小时候,总盼着过年。过年可以穿新衣戴新帽;吃糖果,最奢侈的是还能得到两张一角或者一张两角的崭新的压岁钱。

清晰的记得:从放寒假的第一天开始,便数着指头倒计时,23天、22天......只觉得日子过得好慢。那心情应该不亚于零八年国人对奥运会的期盼。自己明明知道距离春节还有多少天,但还是忍不住缠着正在忙碌的母亲问个不停。母亲笑着说:别着急,快着呢,眨一个眼,转个身就过年了。不明世事的我便傻乎乎的在院子里使劲儿眨着眼、转着圈,盼着我的新年。

岁月变迁,童年也随着岁月流逝而去了。就像母亲的话,这一眨眼、一转身几十年就过去了。而如今,每到这个时间,总能看见街道两边卖春节用品的地摊,人们忙忙碌碌争抢着办置年货,十足的年味。如今,

却越来越惧怕这个节日。好想背上行包,独自一人住进深山,躲去这节日里的纷杂俗事,也竟成了一种向往。

岁月沧桑,世事俱变。在叹息声中一年又过去了。

过年的心情篇五
《受欢迎的过年心情短语》

过年的心情篇六
《过年是一种心情》

过年的心情篇七
《过年是一种心情》

过年的心情篇八
《回老家过年的心情 作文大全

作文导读:今年我们吃完了年夜饭,就去外公家拜年,外公家是一个小乡下,那里的人们以种田为主,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很有规律;空气又很新鲜,邻居又非常的热情!  今年我们吃完了年夜饭,就去外公家拜年,外公家是一个小乡下,那里的人们以种田为主,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很有规律;空气又很新鲜,邻居又非常的热情!这就是喜欢妈妈带我们回老家的原因。  大年初一的早上,乡下人喜欢串门子,互相说:“恭喜!”小孩子换上新衣后,聚集在大树下玩耍或去柑仔店买零食吃。我则是跟爸爸、妈妈去庙宇拜拜,去庙里拜拜的人非常多,挤来挤去得,但是每个人脸上都没有不悦的表情,我们上香拜拜祈求新的一年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学业进步、万事如意。  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我的四位阿姨和舅舅都有回来,只看到大人忙着包红包,小孩子则是忙着说吉祥话收红包,心里真是笑呵呵,因为我们人数众多,外公办了三桌宴席请我们,长辈们都互相寒暄问暖,闲话家常好不热闹。  我很喜欢过年,因为一片喜气洋洋,每个人都会互相关怀,一见面就会说吉祥话,回老家过年让我体会到远离尘嚣,回到了善良纯朴的乡下,过着与世无争、悠闲的生活,我想乡村的生活应该非常适合放松心情的好地方。

过年的心情篇九
《过年》

《过年: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课堂实践和思考

浙江省杭州市采荷实验学校 高 凌

一、综合探究教材的分析

《过年: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是新教材《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的最后一个单元的综合探究,依据课程标准(二)中的《我们的传承的文明》(3-2)“选用典型事例,分析传统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这一内容目标编写的,主要讨论春节等传统节日的来源、民俗、传承和变迁,挖掘蕴涵的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美好情感等,探讨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教育,要求学生体验对传统节日的历史和当前的社会现状进行综合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学会用多种方法和现代信息媒介收集、分析处理和评价资料,尝试用历史和辩证的发展的眼光观察、评价现实问题,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宣扬传统美德。

《过年: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课题中关键的是“感悟”两字,“感”是感受、体验,通过回忆、交流讨论、观看录像、家庭调查等方式来感受和体验春节的民俗活动营造的热闹喜庆的氛围,人与人之间的温馨亲情和友情。而“悟”是领悟,通过对春节民俗活动的讨论,了解中国人民的传统价值取向、审美取向,领悟其中蕴涵的传统文化的精华,宣扬的传统美德和传递的美好情感,并拓展到其他传统节日,最终形成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探究教学是指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情境中主动通过观察事物、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或猜想,经过调查、实验、搜集材料,通过思考、交流、讨论、评价、反思等活动,积极地理解和建构知识,培养综合能力形成正确的态度、价值观的过程和方式。

当我们把探究引入课堂,就能让学生的学习更将近于科学学习和发现的本来面目。一旦学生拥有探究的兴趣,初步获得探究的能力,就会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但可以主动获得知识与技能,而且能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初步具备对社会生活现实与未来的人文关怀,对国家和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过年: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课堂程序设计

一、情境导课

课间播放《过年日子》。

从学生感兴趣的有关过年的话题谈起。

二、感悟过年习俗

1.过年的起源、传说、历史。

2.学生介绍过年经历中最难忘的事。

3.观看电影《过年》的剪辑片段,学生列举过年的民俗活动。

4.学生讨论分析这些民俗活动的传承和演变。

5.网上投票数据──《除夕之夜怎么过》。

6.播放春节联欢晚会录像片段,分析其发挥的作用。

7.讨论:春节的民俗活动中蕴涵的传统道德文化,传递的美好情感。

小结:对春节民俗继承和发扬应坚持的原则。

三、感悟传统节日文化

1.图片展示传统节日。

2.学生列举其它传统节日的民俗及其道德文化内涵。

(或讨论韩国申报端午祭文化遗产,或分析中国新放假规定)

四、交流提升

学生以一句话总结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收获。

(以对联的形式来结尾)

参考讨论话题:列举学生家庭亲情的体验。

你们如何看待“洋节日”的冲击以及传统节日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二、课堂实录

课间播放MTV歌曲《过年的日子》营造谈话气氛,创设探究情境。

师:各位同学,当我拿着话筒面对你们时,感觉自己不像老师,更像一个主持人,今天就让我担任临时主持人,来主持一个谈话节目──《实话实说》。那我们今天谈什么话题呢,大家从刚才欣赏的MTV歌曲一定已经猜到了。

生:过年。

师:对,和杭州的同学谈过年,我很想知道你们对过年的哪些话题感兴趣?

生:压岁钱。

师:面对大庭广众,你们能实话实说真有勇气!

生:吃年夜饭、拜年、放爆竹等。

师:原来你们对过年的民俗活动很感兴趣啊!你们知道吗?这些民俗活动的产生和过年的起源和传说有关,听说过有关过年的传说吗?

生:我知道有关年兽的传说„„

师:这些传说为过年增加了一些神秘的色彩,但是它不可信,你们知道过年经过历史考证的起源吗?

生:西汉,汉武帝时期。

师:你说得没错,汉武帝时,确实已经有过年的风俗了,但过年风俗最早可以追溯到哪个朝代?

生:西周。

师:那时农夫过年有何目的?

生:庆祝丰收的新年的到来。

师:三千年以来,过年逐渐成为中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年复一年,中国人民经历着过年,每个人对过年都有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接下来请几位同学谈谈自己过年的经历,让同学们一起分享你的快乐。

生:我家在山西,我们山西农村是这样过年的„„

师生鼓掌。

师:感谢这位同学带我们一起到他的山西老家过了一个欢乐年。

生:我过年印象最深的是除夕夜吃年夜饭后,放鞭炮„„

生:我印象最深的是去外婆家拜年„„

师:从同学们对过年的幸福回忆中,我感受到你们想过年,盼过年的心情,但你们知道你们爷爷奶奶年少时快到过年是什么心情吗?解放前的穷人到过年时是什么心情?

生:穷人想过年„„又怕过年„„

师:从解放前穷人怕过年到现在老百姓盼过年,过好年,说明了什么?

生:社会发展了,中国富强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

师:中国的春节,不但热闹、喜庆、欢乐,还包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们主要体现在农村过年的民俗活动中。现在让我们轻松一下,观看一部反映中国东北农村的过年影片──《过年》的剪辑片段,你们要注意观察影片中过年的主要民俗活动。

播放《过年》的影片剪辑。

师:影片剪辑中有哪些农村过年的民俗?

生:放爆竹、拜年、压岁钱、贴春联、吃年夜饭、扭秧歌。

师:其实过年的民俗很多,你们刚才谈了一些,也有个别没有谈到,让我们看屏幕。

展示文字:春节的主要民俗活动。

师:你们刚才没有提到哪两个民俗?

生:祭祖和守岁。

师:知道这两个民俗的形式吗?

生:„„

师:这些春节的民俗千百年来在内涵或形式上已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我对影片中小孩拜年“讨”压岁钱的行为有看法。

生:我们不会像这小孩去讨压岁钱,现在大人给压岁钱都成为一种负担了。

师:压岁钱过去和现在的涵义有什么不同?

生:过去是压祟驱邪的,现在是爱幼,表达亲情爱意。

师:当小孩真诚尊敬地问候长辈,给长辈拜年时,长辈是什么心情?

生:觉得孩子懂事,有礼貌,会很高兴。

师:对啊,压岁钱给得高兴,拿得可以便开心嘛,你们说在过年时,小孩在家庭里扮演了什么角色?

生:开心果,大人们人际关系的润滑剂等。

师:你们过年时是怎么做的?

生:端茶给长辈等。

师:除了压岁钱外,你们说说其它民俗活动还有哪些发展变化?

生:放爆竹,原来恐吓鬼神,现在是表达热闹喜庆的气氛。

生:过年时祭祖的人少了,主要放在清明节。

生:年夜饭更丰盛了,从家里吃到了酒店里。

生:许多人都不知道守岁的民俗,我们也不知道。

师:北宋王安石的诗《元日》中有两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的新桃旧符指现在的什么东西?

生:过去的桃符就是现在的春联。

生:拜年可以寄贺卡、发E-mail、打电话等。

师:过年的日子里,除夕夜是大家最重视的,你们除夕夜吃完年夜饭后干什么?

生:看电视„„

师:除夕夜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现在请大家注意分析一份网上调查的数据《除夕

过年的心情篇十
《过年美文欣赏》

《过年啦》美文欣赏

年味

作者 陈锡民

你要问我最喜欢闻什么味道,我要告诉你,不是法国香水味,也不是玫瑰花、紫罗兰、百合、米兰、水仙等鲜花的味道,我最喜欢的就是年味——过年咯!这城市乡村的万千声吆喝。

一到过年的时候,一条一条街道,一座一座城市,一片一片田野,都是沸腾的,到处都散发着过年特有的气味。人们穿着新衣的气味,爆竹飞上天的气味,贴春联的气味,从每家每户的窗子里飘出来的美食的气味,人们相互拜年问好的气味,守岁的气味,给小孩压岁钱的气味,等等。

我就是喜欢闻这些味道,不仅整个鼻翼是敞开的,全部身心也是敞开的。在刚刚有过年气氛的时候,我就喜欢上街到处走,看人们在树上挂彩灯,在店门口挂灯笼,灯笼现在是越做越大了,红彤彤的装满喜气,挂的人额头沁出了汗珠,但仍然是神采飞扬的,看的人围成了一圈,喜气洋洋地指指点点;大小商场到处都放着音乐,有的商场门口挂着巨大的鲜红鲜红的中国结,上面书着三个大字“过年了”。

没有什么气味比过年的气味更让人想家的了,也没有什么气味比过年的气味更让人思念远方的亲人了。拿我来说,我可以一年四季都在外边漂泊,住小旅馆,吃大排档,但一到过年的时候,即使千里万里,我也要想尽办法赶回家,哪怕是在火车车厢里人挤人地站上一天一夜,在小公共汽车上蜷缩着身子坐在小板凳上。家的气味是多么豪华的五星级宾馆都无法提供、无法代替的,尤其是在过年的时候,他意味着团圆、亲情、兴旺、心愿,而这些东西是万两黄金都买不到的啊。

在故乡才能真正嗅到过年的气味,红烧肉的气味,老烧鱼的气味,晒好的热烘烘的被子发出的太阳的气味,门口一地洁白大雪上洒落的鞭炮和爆竹散发的硝烟的气味„„你会泪流满面地拥抱这种气味,就像在没进门前,你早已在心底里伸出双手拥抱了自己的父母和自己的兄弟姐妹。

这种气味是多么的醉人啊!

年味真好,无可复制!

春节里的女人

作者 冷若双

春节就要到了,男人们是没多大变化的,该喝酒的喝酒,该玩牌的玩牌,只不过比平时更为悠闲一些。女人不行,他们得开始行动起来。

窗帘、床单、被套、衣服、鞋袜,凡是能洗的,统统搜出来洗一遍。被褥、枕头、棉袄、要晒的,都得抱出去见见阳光。房间要仔细清扫,旮旮旯旯不留死角。年货要办,跑菜场买了瘦肉灌香肠,买了鱼回来腌制,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有待客的烟、酒、糖、水果,都得准备妥当。

丈夫、孩子春节要穿的新衣服女人也得操心,而且得格外用心,他们穿出去代表的是自己的品位。给父母、公婆以及东家、西家的节日礼品,也得备好。为小孩子预备的压岁钱得上银行换新钞,最好是小额、连着号的,用精美的小红包装好。还有水费、电费、电话费,该结算的结算,该预存的预存。灯泡、电池、

蜡烛,这些小东西如果不备,到时可不好找。甚至连春节期间的日程安排也要计算好,几时去婆家,几时回娘家,各住几个晚上„„

一旦春节正式开始,男人们更悠闲了,女人们更忙碌了。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得跑在厨房里,难得有时间坐下来歇息一会儿。男人们可以手握扑克一边吞云吐雾,一边吩咐女人,“帮忙给客人削点苹果„„”、“快点给客人续杯茶„„”无论品平时多么温良的男人,此刻是霸道的;而无论平时多么霸道的女人,此刻是温柔的,她们忙前忙后、毫无怨言。

春节里的女人最女人,也最可爱。

爷爷忙年

作者 曾国姬

过春节的时候,我们准备把一直住在乡下的爷爷接到城里来,可爷爷在电话里说,他很忙,让我们回乡下过年,年货都准备好了。70多岁的老人能忙什么呢?于是我们决定一起回想下陪爷爷过年,看看爷爷在忙什么,准备了什么年货。

当我们出现在久违的小院子里时,却没看见爷爷,我叫了几声,也没听见有人应,只发现院子里有成群的土鸡正在互相追逐,莫非是爷爷养的?可听老爸老妈说,几个月前爷爷还没养鸡。就在我们猜测时,爷爷回来了,只见他肩扛着锄草用的工具,手里还拿着一把新鲜的菜心,看来是刚从菜地里回来。见到我们,爷爷兴奋不已,高兴地说:“你们总算回来了,我天天盼着你们呢!看看,我养了这么多的土鸡,在城里吃不到的,另外我还养了几只兔子,都是为你们准备的年货。”

接着爷爷又领我们参观了他的菜地,爷爷种的菜可真不少,有大白菜、小白菜、包菜、芹菜等。爷爷得意地说:“我从来不去买菜,想吃肉就杀只鸡,现在兔子也长大了,正好你们回来了,不然我一个人弄只兔子还吃不完呢。”看来爷爷在乡下的生活过得充实而快乐,爸爸妈妈都自叹不如。

回到家里,爷爷又带我们进了厨房,发现灶头上有一大串熏制的腊肉,还有腊鱼、腊鸭,爷爷准备的年货还真丰富,看着我就想吃了。突然爷爷拿下几块不一样的肉,问道:“猜猜,这是什么肉?”我们看了半天也没猜出来,最后爷爷得意地说:“是野兔肉,上个月我在山里弄到的,一直不舍得吃,就等你们回来。”

爷爷说他每天都要给蔬菜浇水,然后喂鸡,喂兔子,就是想等我们回家了吃得开心,过好春节!还说他一辈子都在乡下生活,现在老了,哪里也不想去,只希望我们能常回家看看。

是啊,落叶归根,我理解爷爷的心情,我答应爷爷,一定常回家!

洗澡过年

作者 张春波

梁实秋先生说:“中国人一向是把洗澡当作一件大事来做。自古就有沐浴而朝,斋戒沐浴以祀上帝的说法。”依稀记得,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六七,家乡澡堂里的人很多,乡下的,街上的,老的,少的,为了迎接新年,洗澡是件实实在在的大事,达到几乎当作一种盛典、民俗礼仪来做。

儿时,城里只有一家澡堂,离春节还有两三天,父亲就带着我去城里洗澡。一大早不吃饭就去澡堂排号,早去是为了洗个清水,去晚了水比较脏。洗澡跟“讲卫生”无关,由于当时家庭条件所限,冬至以后,很少洗澡,只有到了新年前几

天,才到澡堂里冲澡。洗澡过年说不上是地方风俗,但在家乡,人们都有这个习惯,洗脏气,主要是洗去一年的“晦气”。

那时候,澡堂的洗浴设施很很简陋。一米二米宽的木板中间竖起一层六十厘米的隔板,两边的表面铺一层草席,并用铁钉钉好,每隔一米摆上一个类似北方人炕上的茶几,便成了床位,一根悬于头顶的细长铁丝上挂着毛巾,一壶盛满开水的热水壶,一些放在墙角的厚重木屐,那种纯粹的洗澡感觉,绝不是今天的洗浴中心里的桑拿浴和冲浪浴所能相比的。

澡堂简陋的条件丝毫没有影响人们过年的心情。春节将临,窗外寒风瑟瑟,而澡堂内的人们却快乐的享受着难得的闲情。有人在用美声抒情地唱着悠扬的歌儿:“啊,我的太阳,纯洁的天使„„”那长长的颤音在澡堂里久久地回荡着,余音袅袅。有人在澡堂里讲故事,天上地下,城里乡下,只要沾上点边的好事、坏事、奇事、怪事,全都拿来过把嘴瘾。也有亲朋好友平时没空见上面,今日洗澡遇上了,便趁机唠上几句,问寒问暖,总结过去一年的得失,算计未来一年的生计„„澡堂成为人们传递信息、娱乐休息、身心放松的好去处,而时光就在一阵阵谈笑风生中随着不断升腾的热气缓缓飘去。

澡泡得差不多了,开始搓背。澡堂里有专门给人搓背的,几毛钱就行,但很少有人愿意花这个钱,一般是互相帮忙,不管原来是不是认识。我们小孩子受不了澡堂的高温,往往让大人擦完了身子,便迫不及待汗流浃背地穿衣出来,围着路边的年货摊馋馋地看着。

洗完澡出来,互相看看,都像变了个人似的,说“年轻好几岁”一点也不夸张。洗了澡就洗去了一年的晦气霉运,于身是一种沐浴,于心是一种新年的憧憬,毕竟新春到了,人人都有了新气象。

香香的水饺

作者 耿仁国

小时候,我最爱过年,因为过年的时候可以吃水饺。它的形状扁扁的,在我们鲁西老家,人们都把它叫做“扁食”。它是我们这儿的民间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节食品,它更是中国北方传统特色食品。

我还记得小时候包水饺的情形。过年时,我们家总爱

包猪肉萝卜馅的水饺。先是调馅,母亲把胡萝卜洗净,切成片,再剁成屑,然后用笼布包起来在石磙或者槌布石上使劲挤出汁水;把用开水烫好粉条,也剁成碎屑;再就是多猪肉了,这是个力气活,要把猪肉剁得很碎才行。把三样东西一起放进大盆里,加上葱姜末、茴香面、酱油、香油等佐料,馅儿就算调好了。再就是和面,把平日里不舍得吃的白面拿出来,用凉水把白面和成面团,软硬适度,揉成长条后按照每个饺子的大小需要的面掐成剂子,用擀面杖擀好皮,最后是包馅成型。年三十包饺子的形状也是有讲究,我们这儿的习惯包成传统的弯月形。这种形状包制时,要把面皮对折后,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沿半圆形边缘捏制而成,要捏细捏匀,谓之“捏福”。一个个,如同金元宝,摆在帘盖上,象征着财富遍地,金银满屋。奶奶那时还健在,她会捏好几种花边,有麦穗形的,有波浪形的,很好看。我年龄小,插不上手,就在一边玩。一会儿,盖帘上的饺子多了,我就负责摆饺子,像一个威武的指挥官,指挥着一个个呆头呆脑的大白鹅。

饺子包好了,锅也开了。母亲掀开锅盖,把一帘盖一帘盖的饺子下到锅里,那情形真如一则谜语说的那样形象:“一群大白鹅,扑通扑通跳下河。”水饺在

锅里如一只只小银鱼,上下翻腾,能够吃上一顿香香的水饺就是我过年的最大奢求。

现在条件好了,每逢节假日或者双休日,我总会和妻子一起包些水饺吃,羊肉馅的、韭菜馅的、三鲜馅的„„随心所欲,尽管花样翻新,滋味鲜美,但我仍然怀念我儿时的猪肉萝卜馅水饺,那美美的滋味至今令人陶醉,回味无穷。

焰火

作者 苏爭民

年有腿,走得飞快。

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年的味儿便同发面火烧和红薯粉汤一起,把日子和肠胃都灌得满满的。

除夕守岁是大人们的专利,孩子们想守也守不住。到了初一,比平时上早操起得要早,粗布棉袄一套,母亲连夜赶出的方口布鞋一穿,就跑到街口去了。伙伴们相互瞅瞅新衣,比比谁口袋里的炮竹多,谁的更响,年就在这此起彼彼伏的噼啪声中炸开了花的。因为兄弟多,分到的小鞭少,不舍得放,攥在手心里就像要攥住骑在马上随时都要开溜的年一样。太阳一露脸,巴望了一年的年味儿就如晨雾一样散了,染红的小手和红纸被濡掉的小鞭一转眼就成了年的背影。

转眼就到了正月十六,等不到天晚就急急地约上玩伴儿,爬上了村南披了一身松柏的小山。鼻子吸溜着,手上被枣刺划得一道一道的,没有疼痛。村支书吆喝焰火开始的破锣嗓还没响,大鞭已经毛手毛脚地开火了。天空的焰火远比破锣灿烂,然而,瞬息之间,人们甚至还没来得及赞叹,那光华便跌入树丛之间的黑暗。

一刹那,脚不听使唤,直向半山腰狂奔,急于看看那承载着焰火瑰丽灵魂的躯体有着怎样的模样。焰火筒在树上、地上、干草丛里随风翻动着。有些烫手,装在口袋里,差点把棉袄给燃了。母亲的巴掌不疼,令人心疼的是灯下那满目疮痍的焰火筒。这就是年吗?这就是那承载着瑰丽灵魂的年吗?

焰火是有生命的,就在那一瞬间,它燃尽了胸中的锦绣;也就在那一瞬间,一个少年有了惆怅:生命就是流年。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igeleikaoshi/142730.html

    上一篇:说说幸福爱情

    下一篇:辣到肚疼的句子

    【过年的心情】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