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电子商务师】
矛的成语篇一
《包含-"矛"-字的成语》
序号
1
2
3
4成语拼音成语典故成语出处举例子杯酒戈矛bēijiǔgēmáo比喻在宴会上就是有天在吴侍郎席上他请教我我没有理他那个亡戟得矛wángjǐdémáo比喻得到的和《吕氏春秋·离俗》:“亡戟得矛,可以归乎?”以子之矛,攻yǐzǐzhīmáo,子:对别人的gōngzǐzhīdùn《韩非子·难一》:菲薄古书者,惟读过古书者最有力,这是的确的“楚人有鬻楯与矛者,誉之曰:„吾楯之坚,莫能陷也。‟又誉自相矛盾zìxiāngmáodù矛:进攻敌人《韩非子·难一》:这些理论~。“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之能陷也。‟又
他那个人,这真是~了!(《负曝闲谈》第二十五回)
力,这是的确的。因为他洞知弊病,能“~”。(鲁迅《华盖集续编·古书与白话》)
矛的成语篇二
《容易造成重复矛盾的成语》
容易造成重复的成语。
1. 忍俊不禁:忍俊,含笑。不禁,禁不住,抑制不住。原指热衷于某事而不能克制自己。后多指忍不住要发笑。不能用成“忍俊不禁地笑了”
2. 难言之隐:隐,隐情。深藏于内心的话或事。难以说出口的隐情。不能用成“难言之隐的苦衷”
3. 南柯一梦:南柯,指梦境中的南柯郡。泛指一场美梦。比喻得失无常,美梦成空。不能用作“一场南柯一梦”
4. 相形见绌:相形,互相比较。绌,缺陷,不足。相比之下,显出一方非常逊色。不能用作“显得相形见绌”
5. 如芒在(刺)背:芒,芒刺,好像芒刺扎在背上。形容惶恐不安。不能用作“好象如芒在背”
6. 遍体鳞伤:遍,全部。鳞,鱼鳞,这里指伤痕布满合身。像鱼鳞一样密。形容被打得合身都是伤。不能用作“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7. 当务之急:当务,当前应办理的事情。原指应当做的事情才是最紧要的。后指当前所做事情是最紧要的、最急迫的事。不能用作“目前的当务之急”
8. 接踵而至:踵,脚后跟。一个跟着一个到来。形容很多人接连而来。不能用作“接踵而至地闯进来”
9. 津津乐道:津津,兴味很浓的样子。乐道,乐于谈论。指饶有兴味地谈论某事。不能用作“津津乐道地说”
10. 闻名遐迩:遐,远,迩,近。远近都闻名。形容名声很大。不能用作“海内外闻名遐迩”
11. 责无旁贷:责,责任。贷,推卸。自身负有的责任,不能向别人推卸。不能用作“责无旁贷的责任”
12. 生灵涂炭:生灵,指百姓。涂炭,沼泥和炭火。比喻困苦的境地。指老百姓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不能用作“使我国人民生灵涂炭”
13. 安居乐业:安定地居住在一地,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不能用作“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14. 见(贻)笑大方:见,被,大方,内行或有见识的人。被内行或有见识的人笑话。不能用作“只能让人贻笑大方”等。
15. 自惭形秽:惭,惭愧,秽,丑陋,肮脏。原指自己的容貌风度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后泛指自愧不如别人。不能用作“感到自惭形秽”。
16. 莘莘学子:莘莘,众多的样子。泛指众多的读书人。不能用作“众多的莘莘学子”
17. 扪心自问:扪,摸,摸着胸口自问,毫无惭愧之处。形容心地坦然,光明正大。不能用作:“扪心自问的自责”
18. 真知灼见:灼,明亮、透彻。指正确透辟的认识和见解。不能用作“提出真知灼见的意见”。
19. 满腹经纶:经纶,原指整理丝缕、理丝为经,编丝为纶,统称经纶。引申为治国或办事的能力。形容人很有学问和才干。
20. 众所周知:周,普遍、全。大家都知道。不能用作“这是大家众所知的”。
21. 妄自菲薄:妄,不实在,过分的。菲薄,轻视,过分地瞧不起自己,以致失去了信心,不能用作“~你自己”。
22. 不虞之誉:虞,预料。出乎意料的称赞。不能用作“没有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23. 日理万机:理,处理,机也作“几”事务。一天要处理上万件事务。不能用作“每天都要日理万机。”
24. 无地自容:容,容下。没有地方可以藏身。也指处境窘迫,无栖身之处。
25. 恍然大悟:恍然,猛然醒悟的样子。悟,明白,觉醒。一下子忽然明白过来。不能用作“我心里突然觉得恍然大悟了。”
26. 任重道远:任,负担。负担沉重,路程遥远。比喻既担负着重大而艰巨的责任,又必须经历长期的艰苦奋斗。不能用作“任重道 远的责任。”
27. 眼花缭乱:缭,亦作“撩”纷乱。看到纷繁复杂或光彩耀眼的事物而感到迷乱。不能用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28. 破天荒:天荒,从未开垦过的土地。比喻从未有过,第一次。不能用作“破天荒的第一次”。
29. 方兴未艾:方,正在,兴,兴起,艾,停止。形容事物正在蓬勃发展,势头并未停止。不能用作“正~”
30. 芸芸众生:芸芸,众多的样子。众生,梵语指一切生物。原为佛教语。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后用以指一大群普普通通的人。不能用作“众多的~”
31. 耿耿于怀:耿耿,心里有事,很不安宁的样子。心里老是想着,不能忘怀。不能用作“心里一直~”
32. 感激涕零:涕,泪,零,落。感激得流下了眼泪。形容非常感激。不能用作“~得流下了眼泪”。
33. 历历在目:历历,一个一个清楚分明。清清楚楚地呈现在眼前。不能用作“往事~地出现在眼前”。
34. 刻骨铭心:铭,镂刻,记载。镂刻在骨头上或心里。比喻感受深刻,永不忘记。不能用作“令人难忘的教训~”。
35、记忆犹新: 过去的事情,至今还记得清楚,就像是最近发生的一样,前面不能加“还”。
36、口若悬河:讲话像瀑布倾泻,滔滔不绝,形容能说会辨,口才很好。后面不能加:“地说”。
37、空谷足音: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不能前面加“难得的”。
38、习以为常:指某种事物经常去做,或某种现象经常看到,也就觉得很平常了。前面不能加“感到”。
39、闪烁其辞:指不肯透漏真相或回避要害问题。前面不能加“故意说得”。
40、信口开河:比喻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
41、丰富多彩:形容内容丰富,花色繁多。前面不能加“十分”。
42、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前面不能加“突然”。
1。容易造成词义重复的成语例释
成语在运用中相当于一个词,就要和句中其他词语相搭配,虽然成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是准确的,但还要防止与句中其他词语意义重复。例如:
1、看到黄宏表演的小品,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矛的成语篇三
《疯狂猜成语一个人敲锣一个人拿着长矛成语》
疯狂猜成语⼀个⼈敲锣⼀个⼈拿着⻓⽭成语
疯狂猜成语是⼀款根据图⽚提⽰猜成语的⼩游戏,玩家在游戏的同时还能学习成语知识,何乐⽽不为呢?有⼀关的图⽚是⼀个⼈敲锣,⼀个⼈拿着⽭,这是什么成语呢
?
答案是:声东击⻄。
【解释】:声: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边。是使对⽅产⽣错觉以出奇制胜的⼀种战术。
【出⾃】:《淮南⼦·兵略训》:“故⽤兵之道,⽰之以柔⽽迎之以刚,⽰之以弱⽽乘之以强,为之以歙⽽应之以张,将欲⻄⽽⽰之以东,……”唐·杜佑《通典·兵六》说:“声⾔击东,其实击⻄。”
【⽰例】:蜀⼈或〜,指南攻北,吾兵必须分头守把。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百⼗⼀回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于军事等
百度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