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我国古代科举制

| 公务员考试 |

【www.guakaob.com--公务员考试】

试述我国古代科举制篇一
《试论古代科举制对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借鉴意义》

试述我国古代科举制篇二
《试论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

试论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

2009-12-30 11:27 何柳 >>进入论坛

[摘要] 科举制,作为中国古代的官吏、人才选拔制度,从隋唐创立到1905年9月2日的一纸清帝谕令废止,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对隋唐及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间有未中举的范进、孔乙己等腐儒形象,有连秀才都没考上的的蒲松龄、曹雪芹等巨人,同时也有状元王维、柳公权、贺知章、张九龄、文天祥等名彪青史的人物;当代中国,作为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的一部分,也同样打上了科举制度的印迹。然而,以往基于“反封建”的意识形态冲动,对科举本身毁多于誉。那么,在改革开放、提倡创新的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历史看待兴科举和废科举”,以“还历史一个真实”呢?本文试就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作初步探讨,以就教于学界师长。

一、文化传承的纽带作用

科举规范了广大士人学习和修养的内容,是知识分子和占统治地位文化的连接点。读书人最重要的就是学习知识,而在当时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古代文化知识。一个书生没有饱读文化思想的精华所在何谈治国之道。作为学习、修养、考试的内容,一直延续1300余年,中国文化就延绵不绝的传承下去。同时,有利于促进思想的统一。在中国广阔土地上,在交通通讯不发达的情况下,科举对各民族之间使用不同方言的汉族之间共同使用汉语文,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促进了祖国的统一,各民族的融合。其次,科举也不断发展和丰富着中国文化,如果没有科举制度,也就没有中国古代的灿烂的文化。如诗、词、歌、赋的发展与繁荣;唐小说的兴起与发展。科举制度对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确实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

二、巩固中央集权统治的作用

科举制度建立以前的分世卿世禄制、察举征辟制、九品中正制都存在较大的弊端:一是没有明确的选拔标准,容易导致任人唯亲;二是选拔的范围窄小,不利于统治者广泛选拔;三是不能保证所选拔对象的文化素质等等。而科举制度的选拔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以上各种选拔方式的弊端:

(一)科举制度扩大了选拔的范围,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统治基础。向社会各阶层开放,允许普通士人和官员都可以自愿报名,这就扩大了选举范围,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揭开中国选举史上新的一页,使封建地主阶级的选举制度能够发挥更大的效力。科举制度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把考试和考核结合起来,通过分级考试,层层挑选,择优录取,考试方法比较完备,它为广泛网罗人才,保持社会的稳定,以至对于社会的发展,都是有益的。

(二)科举巩固了统治政权,同时把选官的权利收回皇上手中,巩固了皇权。有利于国家政治的统一和民族凝聚力的增强 。这种统一的选官标准和方式,排除了地方官吏对政策的解释权力。从法学的意义上讲,谁拥有法律的解释权,谁就具有实际意义上的立法权。因此,汉代在建立了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体制后,用人权力却通过察举和辟除落到了地方大员手里。汉末出现的地方割据,不能不说与察举制和辟除制造成的“门生故吏遍天下”式地方势力集团有密切关联。唐朝实行科举制度,的确满足了封建君主专制政治的要求,收到了集权中央、巩固封建统治的效果。

(三)科举彰显的公平性,给更多人机会,有助于当时社会的稳定。上海社科院研究员杨国强:“科举制的社会影响首先在于它造成了一个完备的士人群体„„科举还导致了社会阶层的上下流动,给了下层人士以升迁的希望,这显然有助于消解社会紧张” ;复旦大学史地所教授周振鹤:“科举有它的公平性„„提供的统一标准是其一,此外,科举考试不仅面向诗礼簪缨之族,而且也对贫寒子弟开放”;[4]诗礼簪缨之族、贫寒子弟在统一的衡文标准下,凭借自身的努力均可获得登第入仕的机会,无疑有助于社会的稳定。

(四)用知识作为选拔的核心内容,提高了各级官员的文化素质。“以武打天下,以文治天下”,历朝历代历来如此。在历史的长河中,以什么样的优秀文化治理天下,并长治久安,这是历代君王建国后必须考虑的问题。科举制度主要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以提高官员的素质,科举选拔的仕人多数能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更不乏政绩显赫者。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有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外交家、军事家等很多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

三、客观上推动了教育文化的发展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长期实行的一种官员选拔制度,它不是教育制度,但它与教育关系密切,对学校教育具有导向作用,具体体现在对学校培养目标的导向、学校教学内容的导向、对学校教学效果的导向等诸多方面。科举考试主宰并控制了学校教育。总体上,科举制极大地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学校的广泛兴起,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因为选才与育才标准的统一,科举制度促进了当时学校教育的发展,通过科举可以取得功名,进学读书又是参加科举的前提,这就引起社会各阶层对学校教育的重视;同时,科举考试主要是以儒家经典为内容,这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统一和标准的一致,也具有积极意义;为了适应科举的需要,中央官学、地方官学、各地书院及各种乡村私塾不断发展。 明清时期,“科举必由学校”,各类学校就更加发达了。 明朝南京国子监学生多达 9000人,是15世纪中国规模最大的最高学府。 清代府、州、县学的教官就有 4000多人,府、州、县学及私塾的学生,大概有上百万人。

用知识作为选拔的核心内容,确立了知识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万般皆下品中,唯有读书高”就是科举带来的直接结果,其种种弊端和恶果自有定论,在此不作论述,但它确立了知识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也是功不可没的。

强化国学和人文精神的修养,推动了文化普及和社会文明:读书人数的大量增加,科举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士人的学习积极性,在历史上, 中国教育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选拔“人才”。人们接受国家正规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为自己能被国家权威部门选上并得到社会的认可。科考的内容主要是文化修养及对诸子经典的熟悉程度,对经、史、子、集等各类书籍注解和发展,虽然这样考未必合适,但无疑对社会重心和人格重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读书人的国学和人文精神修养得到强化,大批书生从政,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社会的文明。

四、科举制度对当代社会及文化教育的影响

(一)我国现行教育考试制度带有科举制度的烙印,应试教育至今在教育的各个层面影响着中国教育。上个世纪80年代,形成了一种以考试为中心、以升学为目的的教育,到90年代,这种以应试为特征的教育愈演愈烈,追求升学率、增加竞争、提高考试难度,脱离了多数青少年的实际认知能力,致使学生负担过重,厌学情绪严重,部分学生丧失信心而失学,是中小学生辍学流失的重要原因。据人民教育出版社调查,约有80%的中学生学习理科教材有困难,中学厌学的达30%,有的地区高达60%。科举制度的弊病之一就是内容返古僵化、形式呆板,抑制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发展,和我国现行考试制度有一脉相承之嫌。科举考试制度的长期推行,使国人建立起了“应试情结”和应试教育方式,比如高考、中考,在科举制度废除100多年之后,我们仍无法建立一种更好的考试制度;应试教育的理念和方式至今对中国教育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艰难处境,是科举制度在中国现代教育中的又一影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相应的技能人才需求大增,技能型人才储备不足与需求激增的矛盾也日益显现出来。一时间,一些主要的制造业基地也出现了严重的‘技工荒’,迫切需要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5]可见,职业教育对我国当今人才结构调整和社会转型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而中国高中教育普教和职业教育的比例是严重失调的,职业教育所占比重不到40%,与发达国相比差距甚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国家投入、学校数量、职教师资等,但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受科举制影响的国民心态是其中最根本的原因。

一是科举制度下的人才观的影响,在科举时代只有考中才是人才,当官才是人才,历史上的华佗、李时珍、祖冲之、蒲松龄、曹雪芹等非科举之士从来是被拒在人才之外,不被人重视,影响在当代的教育现象就是愿意“千军万马过独桥”而不“一马平川读职教”。二是1300余年科举制度形成了“重文轻理,重人文知识,轻自然科学,重理论识记,轻实际能力与实践操作”等的社会心理,在潜意识中影响国民心理,排斥职业教育。三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科举制度的衍生品至今根生蒂固地影响着相当多的人,进而产生对重技术、重操作的职业教育潜意识抵制。

走出科举制度的阴影,从根本上转变滞后的人才观,进而逐步改变广大民众的传统科举心理,我们的职业教育才有可能蓬勃发展,我国的人才结构才有可能调整,社会转型才能根本实现。

(三)“言必问出处”的论文习作风气。科举考试科举所规范的考试内容主要科考的内容主要是对诸子经典的熟悉程度,对经、史、子、集等各类书籍注解和发展,特别是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内容限制在四书五经范围内,考试内容单薄。进而形成了中国古代特有的文化现象:对古人的经典不断解释、套用,几乎所有的文章都在围绕经典划一个很规则的“圈”;同时说话写文章必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中国特有的词汇),进而形成了“言必问出处、言必称圣贤”的论文习作风气。这是一种很可怕的风气,很长时间导致畏首畏尾不敢越雷池半步的民族性格,越是返古,越是不敢创新,越是不敢创新,越是不会发展。

(四)重文凭轻能力的用人倾向,根本就是科举的另一具翻版。当今中国,几乎所有用人单位,在招聘人员时,都要求高学历、高职称,没有大学毕业文凭,很难找到工作。如果要追述这种现象的出处,它的源头在科举。我们先看看科举制度下的用人我们自然就信服了:科举制度下的国家用人几乎无一例外的是科举下的秀才、举人、进士等,国家用人如此,社会倾向就如此,进而代代传承,直至今天的用人制度。

(五)官本位思想盛行至今。我很赞赏 “胡温政府”的人本民本理念、和谐社会理想、科学发展思路。但在当代中国,官本位思想很难在短时间内消失,以前很盛行,现在有人在思考,今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也仍然存在。其实,它与科举制度也是颇有渊源的:科举制将教育和做官直接联系起来,这就造成天下读书人怀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幻想整日埋头苦读。

总之,我们应该“历史看待兴科举和废科举”,“还历史一个真实”。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在其存在的1300余年中,沉淀在历史长河里,一直流到现在,并渗透在我们生活的很多角落,乃至我们的思想,我们现行的体制。按“存在即合理”的观点,科举制的存在是它积极作用的必然结果;而它的废除也是消极作用的必然结果。作为今天的教育人,研究科举制度的作用,对于清晰认识、把握和诠释中国当代社会,推动当代教育和当前中国正在进行的教育体制改革是大有裨益的。

来源:重庆市武隆县桐梓中学校

试述我国古代科举制篇三
《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试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才,打破贵族世袭的现象,以整顿吏制。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最初东亚日本、韩国、越南均有效法中国举行科举,越南科举的废除还要在中国之后。十六至十七世纪,欧洲传教士在中国看见科举取士制度,在他们的游记中把它介绍到欧洲。十八世纪时启蒙运动中,不少英国和法国思想家都推崇中国这种公平阆中贡院考场和公正的制度。英国在十九世纪中至末期建立的公务员叙用方法,规定政府文官通过定期的公开考试招取,渐渐形成后来为欧美各国彷效的文官制度。英国文官制所取的考试原则与方式与中国科举十分相似,很大程度是吸纳了科举的优点。故此有人称科举是中国文明的第五大发明。今天的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是科举制度的延续。

从宋代开始,科举便做到了不论出身、贫富皆可参加。这样不但大为扩宽了政府选拔人才的基础,还让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知识份子,有机会透过科考向社会上层流动。这种政策对维持整体社会的稳定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明清两朝的进士之中,接近一半是祖上没有读书、或有读书但未作官的“寒门”出身。但只要他们能“一登龙门”,便自然能“身价十倍”。历年来千万莘莘学子,俯首甘为孺子牛,目的多亦不过希望能一举成名,光宗耀祖。可以说,科举是一种拢络、控制读书人的有效方法,以巩固其统治。

科举为中国历朝发掘、培养了大量人才。一千三百年间科举产生的进士接近十万,举人、秀才数以百万。当然其中并非全是有识之士,但能过五关斩六将,通过科考成进士者,多数都非等闲之辈。宋、明两代以及清朝汉人的名臣能相、国家栋梁之中,进士出身的占了绝大多数。明朝英宗之后的惯例更是“非进士不进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科举成为高级官员必经之路。利玛窦在明代中叶时到中国,所见负责管治全国的士大夫阶层,便是由科举制度所产生。 科举考试作弊被羁押科举对于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亦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虽

然这种推动是出于一般人对功名的追求,而不是对知识或灵性的渴望;但客观上由于科举入仕成为了风尚,中国的文风普遍得到了提高。明清两朝时,中国的读书人以秀才计,大部份时间都不下五十万人;把童生算在内则以百万计。当中除少数人能在仕途上更进一步外,多数人都成为在各地生活的基层知识份子,这样对知识的普及起了一定作用。而且由于这些读书人都是在相同制度下的产物,学习的亦是相同“圣贤书”,故此亦间接维持了中国各地文化及思想的统一和向力。

科举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变成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大部分读书人为应科考,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缚;无论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大部份人以通过科考为读书唯一目的,读书变成只为做官,光宗耀祖。另外科举亦局限制了人材的出路。到了清朝,无论在文学创作、或各式技术方面有杰出成就的名家,却多数都失意于科场。可以推想,科举制度为政府发掘人材的同时,亦埋没了民间在其他各方面的杰出人物;百年以来,多少各式菁英被困科场,虚耗光阴。清政府为了奴化汉人,更是严格束缚科举考试内容。清代科举制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就算在科举被废除以后,它仍然在中国的社会中留下不少痕迹。例如孙中山所创立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规定五权分立,当中设有的“考试院”便是源出于中国的科举考试传统。另外,时至今日科举的一些习惯仍然可以在中国大陆的高考中看见。例如分省取录、将考卷写有考生身份信息的卷头装订起来,从而杜绝判卷人员和考生串通作弊、称高考最高分者为状元等等俱是科举残留的遗迹。

试述我国古代科举制篇四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论文》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论文 摘 要: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几乎贯穿整个封建社会的始终,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诸多方面都有产生过极大影响。其得到的评价也褒贬不一,在选官制度的视野里,我们应全面、客观的审视这项制度,综合其利弊得失,为今所用。

关键词:科举制度;选官制度;利弊

正文:科举制度在中国施行了一千三百多年,这种通过分科考试以选拔官吏的制度,不仅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甚至民族心理产生过巨大影响,对西方建立现代文官考试制度亦有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科举制自身的局限以及弊端逐渐暴露,阻碍了社会,尤其是教育的发展,最终被历史淘汰。

一、科举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科举考试制度始于隋代,但追根溯源其初始形态是汉代的察举制。察举制就是由地方官察访人才、举荐朝廷的制度,察举制后来也逐渐采用考试,但总体还是以推荐为主。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刘邦下诏求取“贤者智能”之士,令相国、诸侯王、郡守等各级向朝廷举荐本地贤士,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开下诏广泛察举人才。到汉文帝十五年(前165年)下诏令各地方长官举荐贤良之才,并且“上亲策之,傅纳以言”。这是中国最早的策试,汉代著名的政治家晁错就在举中。这种皇上提出策问,举子对策回答然后评定等第的书面考试方式,不仅是制科考试的开始,也是殿试的开端,标志着我国考试制度的正式建立。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开始出现岁举科目,即定期举行、有名额和具体规定的科目,它的出现标志着察举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此后察举制朝着更加注重才学的方向发展。

到了隋代,出现进士科,由于进士科在后来成为考试举人中的主要科目,因此人们一般把隋炀帝在公元606年创设进士科作为科举制度形成的标志,这在中国古代的考试制度历史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较之从前,科举考试对知识技能的考察有了比较客观和稳定的标准,人才的选拔和任用轻门第、重才学、任人唯贤,是当时社会的一大进步。科举源远流长,它渊源于汉,起始于隋,发展于唐,变化于宋,定型于明。明代科举借鉴前代科举的经验,将科举考试与学校教育统一合流,并在考试内容中演化出八股文这种考试文体,在取士布局中定下分地配额的格局,这使得科举制度更加成型,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科举的地位,科举制到此达到鼎盛。到了清代,科举集数代之大成,已经发展到了相当完备的程度。但是施行了千余年的科举制度也越来越明显的暴露出它的弊端,此后虽然经过了一系列的改进和革新,例如增加复试、设立算学科举、设立经济专科等,但这些改良已经无法改变科举制度阻碍社会变革这一现实,科举制终于在中国封建政治制度行将结束时沉入历史的滚滚洪流中。

二、 科举制度的特点和积极作用及影响

科举制度作为选官制度来说,比之历史上采用过的世袭制、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等来说,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其显著特点便是显示出了极大的公平性和公开性。首先很大程度上的扩大举贤范围。根据历史记载,除少数几种人以外,不论贫富均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因此可以说科举制度是打破了阶级桎梏的,即便是社会最底层的人,同样有通过这一竞争选拔途径取得个人社会地位的机会。其次,在考试制度上采取多种措施体现选拔的公平。例如,对主考官实行“锁院”制度,使其与外界隔绝,以避免发生行贿受贿、请托舞弊的事件;别头试,即为了防止各级考官徇私,规定有与有关官员有亲属关系的应试举子必须回避,另设考场;糊名,即密封试卷的卷头,将考生的姓名、籍贯糊住,从而便于高官以统一的标准公平地判卷;誊录,即将考生的试卷统一重新誊写一遍,防止阅卷人凭笔迹舞弊。这些方法有不少沿用至今。此外,还有一系列严厉的惩罚制度,如“废举者”法令用以维护科举考试的公平性。

纵观世界政治的历史,不仅是在封建社会的中国,甚至在欧美各国,科举制度都发挥了不 1

可忽视的作用。

1、 较为科学地选拔人才,维护政治统治

由于科举考试是通过统一的考试、统一的评判标准来择优取士,并且打破阶级的束缚,使得各个阶层的人都能有施展抱负的机会,正如余秋雨所说,“科举制度的最大优点是从根本上打破了豪门势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使得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向着尽可能大的社会面开放。科举制度表现出这样一种热忱:凡是这片国土上的人才,都有可能被举拔上来,即便再老再迟,只要能赶上考试,就始终为你保持着机会。”不可否认,“科举取士确是封建时代所可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竞争机制,是选官任能的最佳形式和途径,是最大程度上吸引知识分子,尤其是社会中下层人士加入国家政治行列的最优制度。”因此科举制在保证统治者掌握对人才的选拔和任用权的前提下,同时使封建政权取得更多阶层的支持,造成了社会阶层的对流,相对缓和社会阶级矛盾,进一步扩大其统治基础,并且有利于提高封建官僚队伍的政治、文化素质,成为封建统治者强化其思想统治、巩固皇权的有效手段。

2、 推动文化传承发展,造就重学之风

“学而优则仕”这一观念至今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参加科举考试,有志之士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掌握和领悟中国古代文化的思想精髓,并且进而发扬和丰富其内容。并且由于这样一种不限门第的选拔任用人才的方式,提供给许多人摆脱困境、出人头地的机会,于是一定程度上造就了中国自古以来不论贫富贵贱皆重视教育的重学之风。从某种意义上说,科举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政治权利执行者的文化素质,也推动了我国古代文化以及教育的发展。

3、 影响现代文官制度的建立

科举制度不仅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政治录用的典范,而且对近现代各国政体的人才选拔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欧美各国在18世纪以前,多实行贵族世袭制、君主恩赐制、政党分肥制等机制进行文职官员的选用。这些任用办法不可避免都会因为“人”的关系带来结构性的腐败,削弱政府的稳定性和行政能力。而我国的科举制度采取竞争考试、择优录取,政权尽可能大的向平民开放,倡导公平取士,唯才是举,正体现了“机会均等”原则。这与资本主义启蒙时期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不谋而合。因此,当西方了解了我国的这种选官制度后大为赞赏,进而仿效,成为近现代西方文官制度的胚胎。之后西方各国纷纷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由于英国当时国力强盛,所实行的文官考试制度又较为系统且卓有成效,因而成为其他欧美国家和日本等国效法的榜样。1883年美国也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并于1893年进一步完备。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借鉴西方文官制度以建立公务员制度,才发现西方文官制度是从我国古代科举制度学过去的。1983年,当时的美国人事总署署长艾伦•坎贝尔应邀来北京讲学时曾说:“当我被邀来中国讲授文官制度的时候,我感到非常惊讶。因为在我们西方所有的政治学教科书中,当谈到文官制度的时候,都把文官制度的创始者归于中国。”科举制对欧美现代文官制度建立的影响,堪称为我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三、科举制度存在的弊端

科举制度为历史所淘汰,必定是由于其自身存在的种种弊端,以及与社会发展不匹配所造成的。

1、 考试内容单一,知识结构僵化

科举考试规定必须学习儒学经典,考试内容多是《四书》、《五经》、策论和诗赋之类,读书人所学内容均以科考为目的。科举制度发展到后期,明清的八股文造成了“因命题范围狭窄,士子揣摩试题,读时文选本,模拟仿作,而束书不观,不务新知”的现象。儒家历来重纲常伦理而轻技艺,因此大多数读书人为了仕途,为了出人头地,把学习的精力都集中在儒家经典上,对于其他自然学科的知识毫不关心。人们的知识结构逐渐狭窄僵化,思维被禁锢,甚至胸襟狭隘、目光短浅。此时科举制重伦理轻技艺,重才能轻德行,仅仅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工具而已,失去了选拔优秀人才的意义。

2

2、 与时代和社会发展严重脱节

科举制作为一项选官制度,决定着政治人物的诞生和发展,必定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中国科举制度的废除与中国封建社会的灭亡是有着必然关联的。随着历史的推进,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被动地走上了近代化道路,社会面临着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从经济上,新兴的工业经济对科学技术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然而科举制的考核内容将自然科学完全摒除在绝大多数人的认知之外,在这样的选拔制度下,无法培养出需要的人才,也无法推动经济的发展。从政治上,科举制度造成官员普遍思想教条僵化、目光短浅的情况,无法应对政治制度的革新与变化,无法推动社会的进步。当陈旧的社会制度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时,必然将被取代。不论是当时的中国封建社会,还是当时的中国科举制度,都不能幸免。

3、 仍然存在选拔不公

虽然一再强调科举制度体现了极大的公平和公开,然而用现代的观点来看,它不可避免的仍然存在很大的不公平性。在少数几类不允许参加科举考试的人中,就有女性。科举制度始终将女性排斥在外,这与时代进步所带来的“男女平等”观念是背道而驰的,因此也不为社会发展所认可。此外,科举考试的层层选拔不仅需要应试者投入大量的时间,更需要投入相当的财力。很多人因为家境贫寒而没条件读书,有的即便自学成才,也没有足够的财力承担其远赴京城参加考试。“学而优则仕”这条在当时几乎是唯一的出人头地之路,很大程度上只为了富裕人家、官宦人家以及书香世家的子弟铺就。因此,科举制的公平性是有限的。

我们审视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这项遴选政治权利精英的机制,不可否认的,由于其自身的弊端及其历史局限性,它必将为历史所淘汰。然而古老的科举制作为一种精巧的政治录用方式,不仅在我国政治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至今对世界各国政体的人才选拔制度产生着不容忽视的深远影响。因此,在正在进行着的政治实践与社会发展中,我们仍然需要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丰富中国科举制度的内涵,以史为鉴,用以促进当今政治人才选拔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覃红霞;科举法与科举制度[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张靖;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探略(续)[J];中国人才;2003年11期

3、樊雪莱;;回首百年话科举——论科举制度历经的沧桑及对现代高考制度的影响[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试述我国古代科举制篇五
《简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及其对当代的借鉴》

简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及其对当代的借鉴

众所周知,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主要方式。但如今我们提起科举制度,首先想到的就是八股文、死板、落后、封建、百害而无一利等贬义词。但它真的一无是处吗?其实存在即合理,科举制既然在我国存在了一千多年,就必然有其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我们之所以对它误解颇深,一方面是因为社会对它的负面宣传,另一方面是我们又知之甚少的缘故。那么科举制度到底为什么存在了那么久?它对我们当今的选拔制度有何借鉴呢?

科举制度,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298年。那么隋代以前中国是如何选拔人才的呢?

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西周时,天子分封天下,周礼之下,社会阶级分明。到了汉朝,分封制度逐渐被废,皇帝中央集权得以加强。皇帝为管理国家,需要提拔民间人才。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材,后者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辟人才。这种制度初期对社会发展也有一定的贡献,但后期逐渐出现地方官员徇私,所荐者不实的现象,征辟制也同样存在着种种弊端。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但是,这制度始终是由地方官选拔人才。魏晋时代,世族势

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民间人材,还让世族得以把持朝廷人事,影响皇帝的权力。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科举制度诞生了。隋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从此,科举制度在中国存在了1300年。那么它为什么能存在这么多年?它和以前的制度想比有什么优越性呢?

科举制度先进性的根本在于它是对全体百姓开放的(少数身份不符的除外),这保证了统治阶级一定的流动性,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而一个垄断不开放的统治集团是注定不会长久的。此外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读书一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另外科举还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繁荣。因此科举制度绝不是无一是处的,相反它特别在前中期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贡献卓越,它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

如今虽然科举制度已经废除了100多年,但国家永远是需要一套选拔人才的制度的,所以可以认为“科举”并没有消失,只不过形式改变了而已。

那么新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什么呢?可能很多人会想到国家公务员考试。因为这同样是国家政府面向全体百姓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但我认为当今的“科举”非“高考”莫属,原因有而,一是因为通过高考进入大学拿到大学文凭是参加“国考”的基础;二是古代寒士想要出人头地唯有当官,这使得科举成了他们唯一的途径,而如今成功的方式很多,除了入仕还有经商、学术、艺术、搞技术等等,想要在这些方面有所成就都必须通过高考进入一个大学学习。因此高考才是当今的“科举”。

那么古代的科举制度对我们当今社会有借鉴作用吗?我认为还是有很多方面可以借鉴的。

科举制初期中期能促进社会发展的根本在于它是面向全体百姓的,只要几十本典籍,苦读十余载,就有机会“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不需要很大的投入,再贫穷的人都可以通过此途径入仕。从而保证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那如今的高考有没有做到这点呢?表面上看高考也是面向所有人的,大学招人也是不论出身、贫富的,但它是否是真的公平呢?其实不然,特别是近年来有愈发恶性的发展趋势。

首先是教育资源的分配严重不均衡,如今不比古代,熟读几本书就能参加科举考试,现在都须在学校进行过十二年的教育才能参加高

考。因此教育资源就至关重要了,而城市的教育资源在教师质量、学习环境、教学设备等方面都远远好于农村。贫困地区的人自然比发达地区的人更难考大学。所以从基础上,人们接受的教育就是不平等的。此外,就是收费的不公。中国虽然早就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但和高考联系最紧密的高中并没有免费,而且在外国普遍实行的大学免费教育也没有在中国实行,现在随便读个大学动则10几万的花费让许多贫寒家庭望而却步,而且如今就算大学读出来也不一定就代表着成功。相较而言,他们当然更愿意让孩子初中高中就辍学去打工挣钱。

由于以上两个愈发明显的原因,高考这个保持社会阶层流动性的制度也越来越受到质疑,接受高等教育成了有钱人的专利,如果长此以往任其发展严重的话,社会阶层分明,流动稀少,社会的矛盾必然愈发严重直至激化。因此我觉得,参考古代的科举制度,我们当今的选拔制度特别是高考这块有许多要改善的地方。

首先,政府要尽量平衡分配教育资源,特别是贫困山区,支援兴建学校,同时加大对支教老师的扶持力度,让人人都能享受学有其所,学有其师。第二,要使贫困的孩子上的起学。最好的情况就是实现教育全免费制,若实在难以实行,则可以建立给确定家庭贫困的孩子免费学习的制度。总之,决不能出现因为有能力有兴趣学习下去但因家庭负担不起而辍学的情况,否则就是社会的倒退。

历史在进步,社会的进步需要相应的制度,以史鉴今,相较古代的科举制,我们当今社会也有许多要改善的地方。

试述我国古代科举制篇六
《古代科举制对我国公务员考试的启示》

Society社

古代科举制对我国公务员考试的启示

□邹

内容摘要

科举制度作为在我国历史上存在了1300多年的一种官员选

拔制度,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它的产生对我国历史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本文从中国古代科举制的历史演变出发,通过对古代科举制的利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许多宝贵的经验,对目前的公务员录用以及廉政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1983年美国卡特政府时期的人事管理明经两科为主。前者考诗赋,后者考帖经、

·坎贝尔来京讲学时说:“当墨义。帖经、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总署署长艾伦

我被邀来中国讲授文官制度时,我感到非可中试,诗赋则需要有一定的文学才能,进常惊讶,因为在我们的政治教科书,当谈到士科中第比明经要难得多,所以当时盛行文官制度的时候,都把文官制度的创始者“三十老明经,四十少进士”的说法。唐高宗

[1]

归于中国。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重视;武则天时,大量”西方文官制度精髓就是通过

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创立殿试和武举;唐考试择优录用官员,明显地受到我国古代

长期实行的科举制度、考课制度和爵、位、玄宗时开始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禄分开管理等人事制度的重大影响,是西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至此科举制方资产阶级充分借鉴中国古代官吏制度的度作为选用人才的基本途径得以确立下成果。这就启发我们,对于中国古代选用人来,并形成完备的制度。才的制度尤其是科举制度,应当进行充分改革、发展:北宋科举考试程序严格,的研究,以挖掘其中的精华加以借鉴,亦不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三年一考;科目至于被西方揶揄为“数典忘祖”。所谓科举减少,进士科仍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制度,就是封建国家通过定期、公开、统一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宋的考试,择优选拔人才的制度。建立国家公代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誉录,并建立防止务员制度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徇私的新制度,王安石变法时,以经世致用方向,我们既要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文为原则进一步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废除官制度的有益成果,更应该追本溯源仔细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研究一下自己历史上的科举制度,批判地鼎盛:明清沿袭前代的科举取士制度,继承其合理内核。、乡试、会试、将其增为四级,即童试(院试)

因此,加强对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挖殿试,并只设进士一科,明朝开始在地方设掘、整理和研究,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干部提学官,专门负责教育和科举之事。院试是制度改革,尤其是公务员考试制度的完善州县一级的考试,应试者称为童生,院试合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格者为秀才,可以参加省一级的乡试;乡试

考中的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会试是由礼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兴废历程

部主持的全国考试,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持续时间

贡,第一名称会元;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选才制度。从形成到

行,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录取分衰落以至被废除有1300多年的历史。其发

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鼎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合称三元、起源及确立:科举制度是从隋朝开始

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的。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加强中央集

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开始

通称进士。殿试之后,状元授翰林院修撰,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以取代曹

榜眼、探花授编修。魏以来的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大业二年(606

衰亡:由于考试内容局限于“四书五年)开始设立进士科,这是中国科举制度的

经”,不许发挥个人见解,作答又必须符合始创阶段。

规定的形式即“八股文”,使科举制度严重完备:唐代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

阻碍了社会进步和发展。科举制度发展到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

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从戊戌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唐朝贞观年间,增

加了考试科目,有秀才、俊士、明经、进士、变法诏令中明确废除八股开始,科举开始

1905年,由于国内形势的变化,清政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以进士、没落,

府被迫废除科举制度。延续了一千多年的

科举制度寿终正寝。

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可资借鉴之处

科举制度中的合理技术和制度。为了防止营私舞弊、弄虚作假,科举制在考试办法上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对主考官实行“回避”、“锁院”制度,对考生考卷实行“糊名”、“誊录”制度,以避免发生行贿受贿、请托舞弊等事件。正是由于这些具体技术和制度的施行,使得科举制相对于其他的选官制度更能体现出公正性。

社会阶层有序流动,有利于维护国家稳定。

科举制度实施首先意味着用人权由地方收归中央,因而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另外,由于科举制度通过公开考试的方式,遵循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这就进一步打破了之前存在的人才选用中存在的门槛,扩大了选拔范围,使得平民百姓中的读书人都有跻身官场的机会,因此科举制使官场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文化精英的循环,这种循环罔替有效地满足了社会下层成员改变自身命运的欲望,起到了巨大的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科举时代文化精英流向官场的真实写照。王德昭先生认为:“科举制度确为

社会社会提供了有效的阶层流动的途径。”

阶层流动性的存在,使传统社会统治机构的成分不时更新,大大有利于维持社会政治稳定。科举制度在为下层知识分子开辟参加政权的道路的同时,也在民间为历代王朝造就了新的统治力量和赖以支撑的阶级基础———士绅阶级,从而扩大了政权的群众基础。

科举考试制度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传承。

在科举考试制度下,人们学而优则仕,读书、考试、做官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功名利禄等稀缺资源的获取,是需要社会成员努力研习社会的主流文化知识为前提的,这就促使人们争先恐后的读书学习,宋朝以前科举考试中

企业家天地2009年12月107

Society社会

要求写作诗赋文章,因而无数考生便要长久地投入到诗赋文章的训练之中,这极大推动了中国文化特别是文学的发展,更使得我国几千年的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传承。比如唐朝的诗歌之所以成为中华文化瑰宝,与当时科举考做诗有着直接关系。

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弊端

考试内容单调、形式僵化。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学说成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儒家的经典著作也一直是科举考试的中心内容,特别到明代以后,“八股取士”的推行使得科举逐步成为一种僵化模式,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创新精神。明末和清朝的科举,更是发展到几乎就是记背经义的考试,达到了“非圣人之言不言,非经中之语不用”的地步,考试题目主要摘自《四书》,答卷所论,必须根据朱熹的《四书集成》等书中。可见科举考试的内容偏重人文科学忽略自然科学,这极大阻碍了新科学、新文化的发

展。

以至当欧洲进行工业革命,科技突飞猛进的时候,中国还守着“四大发明”,妄自沉睡在天朝大国的自负之梦,造成了中国在近代的落后,导致了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之下中华民族的百年屈辱。

科举考试制度对学校教育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科举考试对学校教育影响巨大,在独尊科举的时代,在校生员只有参加科举才能入仕,不然就几乎别无出路。这导致学校背离了其为社会培养各类实用性人才的作用,而完全听命于科举,对生员的科技、文

化等全面教育流于形式。

科举制度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件事紧密联系起来,使学校完全沦为科举制度的附庸。

通过分析科举制度的利弊,我们可以看到它在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一些基本

原则,如平等、

公开、择优等,以及多层次地选拔考试、试卷密封、考评人员隔离回避等种种做法,都是值得肯定和学习的。而这些也都能给我们现行的制度带来一些启示。

我国古代科举制度对我国公务员考试的启示

录用范围、考试内容方式的启示。

科举取士不仅公开考试而广泛招录,使仕途向社会开放,在原则上包括农民阶级在内的下层社会的才俊也获得了入仕的机会。目前对于选拔官员或者政府的公职人员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设置了一定的限制,无形中阻碍了广大的有才之士进入政府系统。目前通过考试招录的公务员大多限于低级公务员,而中、高级公务员往往通过行政任命的方式录用。在中、高级公务员的任命中,很难客观考察候选人的业务及其他相关素质,多由上级领导拍板决定,从108企业家天地2009年12月

而很难杜绝任人唯“上”的不合理现象。因

此今后应当扩大公务员考试的适用范围,提高选用人才的公信力。

古代科举制度所考核的内容决定了其对人的“德行”方面的侧重,而“德才兼备”也是古今中外选贤任能的普遍标准。当前我国公职人员竞争上岗过程中十分注意对“德”的考查,考核内容主要是划定范围背书答题,与科举制的区别只是背和答的具

体内容不同。同时也通过操行记录、

问卷、民意调查等作为考核的辅助手段,但其中也罕见可以精确量化的标准。在刚刚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以德为先”首次在党的中央全会文件中被正式表述出来,全会强调从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等方面完善干部德的评价标准,注重从

履行岗位职责、

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关键时刻表现、对待个人名利等方面考察干部的德,使选拔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因此,无论从科举制的借鉴还是当前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贯彻来看,我们都要认真审视考核评价官员的现行方式、方法,加大量化比例以及可操作性,使官员“德”的考核更加科学化、规范化,这样才能更“接近”客观公正。

加强政府对考试的控制能力。

相对于其他的选官方法,科举制度在社会上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公平、公正、合理”的表象。为了防止营私舞弊、弄虚作假,在考试办法上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如:对

主考官实行

“锁院”制度,使他们与外界断绝联系,以避免发生行贿受贿、请托舞弊等事件;对考卷实行“弥封’、“誊录”制度。由此可以看出科举制度中很好的一点,就是政府对考试的严格控制,由政府统一制定考试办法,从而有效避免了录用标准不一、权势暗箱操作现象,这样最有利于体现公平,当然就今天而言,政府制定的考试办法是否公正合理本身也需要民主监督。为了更好地体现考试中的政府行为,各级政府必须加强对考试的绝对控制能力,而全国性的考试必须体现中央政府的权威,尽可能地杜绝考试中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这也值得公务员考试制度加以借鉴。

考试内容实用化。

科举之所以被废止,关键在于没有与时俱进,其考试内容严重脱离社会发展需要,尤其是考试内容没有反映与生产力发展息息相关的自然科学,王安石变法时曾对科举考试科目进行了经世致用为原则的改革,无奈明清统治者却没能够从王安石这里学到“学以致用、与时俱进”的改革精神,虽然清朝的洋务运动掀起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科技的热潮,但毕竟没能对科举制度进行合理的改革以至最终被废除。当今

公务员考试的内容,也应当围绕着我国目前改革发展当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命题,尤其应重视申论一科,目前申论考试的形式多多少少也还带有“八股”的影子,形式死板,不利于考生自由抒发自己的见解,汉武

帝兴“策问”,由他亲自命题,让考生各抒己见,最能令他满意的则加以重用。这种策问不拘泥于作答的格式,有利于考生全面系统的阐述见解,建议我国公务员考试的策论也采用这种做法。

考试制度法制化、监督民主化。

科举制在立法保护、连续稳定性这一点上,至今也很有借鉴价值。科举制的整个考试运作过程和机构设置都是有法律依据的,除了皇帝,级别再高的官员也无权过

问。对考试的内容、

考试的规则、考试的举行年限等都做了明确的规定。主持考试的官员应当回避本籍,遇有宗族、上司、亲属参加不得参与主持考试,例如:建立了严格的回避制度,对于违反考试规章制度有明确的惩罚措施。大臣子弟应考,最后录取要由皇帝裁决;考试制度规定了“别头试”———应试举子与主考官有亲属关系者,必须另设考场;若有人对权贵子弟的应试行为有所怀疑,可进行揭发,并实行复试辨别真伪;若有落第举子怀疑考场有弊,也可要求复试等等。我们今天选拔公务员和干部公开考选等人事制度必须法律化、制度化,这是保证法治、防止“人治”的最好办法。此外,历代王朝对舞弊案处置严厉,并注重科举舞弊的防范。但是舞弊之风却屡禁不止,明清科场防范最严,舞弊之风却最盛。可见仅靠刑罚不能根除舞弊现象,关键要有一个健全的民主监督机制。

增强公开性。科举制下,整个选拔的程序都公开,不保密,人人享有平等的信息。现行的公务员制度中,公开性总体较差。应加强其公开性,争取将面试过程等重要信息公开,促使公务员考试更加平等。

作者简介

邹虎,男,山东泰安人,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管理。参考文献

[1]黎发高,中国古代科举制的利弊及其对当代的启示[J].历史研究,2008(6)。

[2]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84。

[3]田澍,科举的利弊及清朝废除科举的教训

[J].西北师大学报,2005(1)

。[4]应书增,从科举考试的兴衰审视现代的考

试[J].中国考试,2005,(1)

。[5]林雅,科举制度的兴衰及对我国公务员录用制度的启示[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3(12)。

试述我国古代科举制篇七
《0321中国文化概论全国2007年10月-2012年1月自学考试简答和论述题汇总》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地理环境是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

37.简述新石器时代三大文明成就。

38.简述造纸术发明及传播的历史。

39.简述中国古代整体思维的特征。

40.简述中国人语言观念的内容。

36.简述多种族群向黄帝族聚拢的原因。

37.简述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

38.简述中国古代类比思维的特征。

39.简述汉字的特点。

40.简述禅宗的传播。

36.请以实例说明典范人物对特定地域文化特色的影响。

37.中闰传统礼俗规约的特点是什么?

38.简述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

39.简述建国后在语言文字规范方面所开展的工作。

40.简述科举取士制度对我国语言文字的负面影响。

36.为什么说中国具有文化发展的广阔地理舞台?

37.简述中国古代礼与俗的区别。

38.简述“中庸之道”价值观。

39.简述汉语的特点。

40.简述秦始皇“书同文”的政策及其意义。

36.简述元明时期南北文化对峙的新变化。

37.简述中国新石器文化的分布状况。

38.简述社区文化互动的历史价值。

39.简述“家天下”的政权模式。

40.简述荀子的“约定俗成”理论。

40.简述明清之际的耶稣会士在沟通中西文化方面所起的作用。

39.简述宋明理学的宗教功能

38.简述家族共同体主要的文化功能。

37.简述新石器文化的重要特征。

36.简述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

36.简述五帝至商的宗教崇拜分野。

37.我国历史传说中解释的工匠有哪三个特点?

38.秦汉以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特点?

39.简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作用。

40.简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纲领。

36.文化被划分成哪两个层次?两个层次的区别是什么?

37.统一是中国自古以来占主导倾向的追求,其表现有哪些?

38.简述以工补农、以商求富观念的文化价值。

39.简述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文化特色。

40.简述汉语在世界语言中的地位。

36.简述中国文化史上的山西居“天下形势”。

37.简述中国文化基本规模形成的具体表现形式。

38.简述我国古代行会的主要管理方式。

39.简述科举制的历史地位。

40.简述近代中国文化变革的历程。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论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

42.论中国古代“知行合一”说的主要内容及基本特点。

41.试述古代利用自然方面的成就。

42.试述人生礼俗的家族特征。

41.试述两汉经学的历史、文化功能。

42.试述科举制在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41.试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

42.试述我国历代农书提出的主要农业经营思想与生产知识。

41.试论春秋战国时代是文化观念的原创时代。

42.试述我国传统市商的经营之道。

41.试述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42.试述中国制度文化对世界的贡献。

41.试述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文化特色。

42.试述汉语、汉字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41.试述构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

42.试述中国古代家训族规的礼俗教育与规范功能。

41.试述“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42.试述中国文化现代化的道路。

41.论述居住建筑的文化含义。

42.试述《礼记•大学》所提出的古代教育的三大目标和八个步骤。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igeleikaoshi/193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