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介绍

| 出版专业资格 |

【www.guakaob.com--出版专业资格】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介绍 专科类
交通运输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报关与国际货运   
生化与药品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   
材料与能源 供用电技术   
土建 建筑工程技术    建筑电气工程技术    工程造价    房地产经营与估价   
制造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数控技术    电机与电器    电气自动化技术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电子信息 计算机应用技术    动漫设计与制作    应用电子技术   
环保、气象与安全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轻纺食品 服装设计    纺织品装饰艺术设计   
财经 会计电算化    物流管理   
旅游 旅游管理    酒店管理   
文化教育 商务英语    语文教育    英语教育    初等教育    学前教育    特殊教育    儿童康复   
艺术设计传媒 电脑艺术设计    新闻采编与制作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科类)

 

一、基本情况

⒈专业名称: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⒉专业代码:520108

⒊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理工

⒋层次:高职专科

⒌学制:三年

⒍毕业学分:129学分

二、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面向道路与桥梁行业(或领域)从事道路施工、监理、检测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规格

掌握工程制图与识图、公路建筑材料、工程地质、道路工程、道桥工程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等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道路工程测量、施工、工程监理、工程概预算的能力;具备道路施工员、市政监理员、道路预算员等职业素养;通过三年的学习,学生取得毕业证的同时,还要取得道路施工员证、档案员证、测量员证、材料员证、预算员证其中的2个证书。

四、职业范围

行业、职业及岗位(群)

职业(岗位)描述

道桥施工行业

施工员岗位

在施工现场要负责:测量前了解设计意图,学习和校核图纸;了解施工部署,制定测量放线方案; 会同建设单位一起对测量控制点进行实地校测、准确地测设标高; 与设计、施工等方面密切配合,并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与施工同步的测量放线方案; 须在整个施工的各个阶段和各主要部位做好放线、验线工作; 负责及时整理完善基线复核、测量记录等测量资料。

档案员岗位

收集、分析市场信息,加强对工程资料的现代化管理;收集、整理工程施工各类图纸以及补充资料,对工程资料和图纸等进行独立组合案卷和归档。处理好各项公共关系。

材料员岗位

握所需要的主要材料的品名、规格、数量、质量。配合施工部门编制好施工材料计划;把好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的进场质量验收关;负责各种材料原始凭证、计量凭证、核算凭证质量证明书等资料收集

道路质量检测岗位

熟悉道路与桥梁工程建设中所涉及的检测基础知识,从事道路与桥梁工程建设中使用的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及工程实体的检测。

 

(续表)

行业、职业及岗位(群)

职业(岗位)描述

市政监理行业

市政监理员岗位

检查所监督工程承包单位投入工程项目的人力、材料、主要设备及其使用运行状况;复核或从施工现场直接获取工程计量的有关数据并签署原始凭证;按设计图及有关标准,对承包单位的工艺流程或施工工序进行检查;担任旁站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向专业监理工程师报告;做好监理日记和以上的监理记录。

公路造价行业

道路工程预算岗位

熟悉掌握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有关工程造价的管理规定,熟悉工程图纸,掌握工程预算定额及有关政策规定;正确及时编制好施工图(施工)预算,正确计算工程量及套用定额,做好工料分析,并及时做好预算主要实物量对比工作。

 

五、知识、能力与素质分解表

模块

知识与能力要素

对应课程

基本素质

1.1政治思想素质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遵纪守法,是非分明;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爱岗敬业,具有一定的责任心和事业心。

1、2、10

1.2文化基础知识

掌握专业必备的高等数学方面文化知识;具有一定的外语听、说、写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3、32

1.3计算机应用能力

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熟练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的操作;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操作技能;了解办公设备使用。

4

1.4语言表达能力

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掌握一般公文的格式、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

32

1.5身体素质

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5、6、8、34

专业基本能力

2.1建筑制图与识图能力

具有道路工程施工图的识图能力,具有手工和计算机绘制道路施工图的能力。

11、15、36、37

2.2实验操作能力

熟悉道路常用仪器使用、常见实验操作。

12、17、26

2.3道桥工程测绘能力

常规测量仪器操作使用;控制测量;地形的测绘和测量;工程施工放样。

14、33、36、37

2.4道路工程材料检测

了解道路工程常用材料和基本性质,能进行各种材料的取样和测试。

12、26、36、37

专业核心能力

3.1路基路面工程施工管理

施工放样;填筑路基、开挖路堑;基层、面层施工;边坡、挡土墙砌筑;施工检验。

13、17、18、20、36、37

3.2桥梁工程施工管理

施工放样;基础工程施工;上部工程施工;附属工程施工;施工检测。

13、17、19、20、36、37

3.3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与概预算

施工过程组织原理;施工组织设计;网络计划技术;公路工程定额;公路工程概预算。

22、25、36、37

3.4道路工程监理

具有道路工程招投标和道路工程监理的初步能力。

23、24、36、37

六、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三年制教学计划进程表

课程类别

序  号

课程名称

学  分

 
 
 
 

通识课程

01

思想品德修养法律

2

 

0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3

 

03

大学英语

10

 

04

计算机基础

4

 

05

体育

6

 

06

健康教育

1

 

07

国防教育

1

 

08

心理健康教育

1

 

09

就业指导

1

 

10

形势与政策

1

 

小计

30

 

专业课程

专业基课

11

道路工程制图与识图

3.5

 

12

道路工程材料

3

 

13

工程力学

4

 

14

道路工程测量

3

 

15

工程CAD与绘图

3

 

16

结构设计原理

4

 

小计

22.5

 

专业技课

17

土力学与基础

4

 

18

道路工程

4

 

19

桥梁工程

4

 

20

道桥工程施工技术

4

 

21

道路勘测设计

4

 

22

道桥工程施工组织

3

 

23

工程建设招标与投标

3

 

24

道路工程施工监理

3

 

25

道桥工程计量与计价

4

 

26

道路工程检测技术

2

 

小计

35

 

职业能力课程

27

施工员培训

2

 

28

档案员培训

2

 

29

测量员培训

2

 

小计

4

 

拓展课程

通识类

30

高等数学

3.5

 

31

社交礼仪

2

 

32

应用文写作

2

 

小计

7.5

 

专业类

33

测量实训

2

 

小计

2

 

集中实践环节

34

军训及入学教育

1

 

35

认识实习

1

 

36

生产实习

10

 

37

毕业综合实践

16

 

小计

28

 

合计

129

 

七、专业核心课程说明

序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期

周学时

考核形式

课程主要内容与教学目标

1

工程力学

4

2

4

笔试

主要讲授杆系结构的强度、刚度计算基本方法。为从事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计算能力,

2

道路工程测量

3

2

3

技能考试

讲授各种测量仪器的使用。能利用工程测量仪器进行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测量。

3

道路工程

4

3

4

综合评定

讲授路道路路基路面结构的基本知识。熟悉常见路基土类型、路面材料类型。

4

道桥工程施工技术

4

3

4

综合评定

讲授路基填挖及路面的铺筑方法。理解和掌握道路的主要施工技术方法,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操作过程。

 

八、实践教学环节进程表

序号

实践教学名称

学分

学期

周数

考核形式

教学目标与要求

1

认识实习

1

1

1

实习报告

了解道路构造,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2

生产实习

10

5

7

实习报告

把课堂的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相结合。

3

毕业综合实践

16

16

6

论文

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进行道桥施工和监理。

4

道路工程制图与识图

0.5

1

0.5

大作业

提高工程识图能力,强化手工绘图能力。

5

工程测量实习

2

4

2

实习报告

小区域地形测量等,提高测、算、绘能力。

6

道路工程课程设计

0.5

3

0.5

设计成果

掌握道路设计基本原理。

7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

0.5

4

0.5

设计成果

能编道路制施工组织设计。

8

概预算课程设计

0.5

4

0.5

设计成果

概预算编制与预算软件应用。

 

九、各类课程学时分配比例

课程类别

学时数

百分比

学分数

百分比

通识课程

538

20.3%

30

                  23.3%

专业

课程

专业基础课

400

15.1%

22.5

                                   17.4%

专业技能课

630

23.8%

35

                                   27.1%

职业能力课程

72

2.7%

4

                                    3.1%

拓展

课程

通识类

136

5.1%

7.5

                                   5.8%

专业类

36

1.4%

2

                                    1.6%

集中实践环节

840

31.6%

28

                                     21.7%

合计

2652

100%

129

                                    100%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科类)

 

一、基本情况

⒈专业名称:报关与国际货运

⒉专业代码:520605

⒊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文史、理工

⒋层次:高职专科

⒌学制:三年

⒍毕业学分:129学分

二、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素质,面向国际贸易、国际货运和货运代理、报关与管理等领域从事报关与国际货运业务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三、培养规格

掌握国际货运管理及报关必须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报关业务和国际货运业务综合能力;具备诚信、敬业的良好职业素养;取得报关员资格证书或国际货运代理资格证书。

四、职业范围

行业、职业及岗位(群)

职业(岗位)描述

报关行业

报关员

熟悉所申报货物的基本情况,对申报内容和有关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合理审查,按有关规定办理进出口货物的报关手续。

报检员

办理进出口货物商检工作。

单证员

进出口制单工作。

系统维护员

报关报检系统的管理与维护。

国际货运代理行业

货代业务员

受国际贸易货主的委托安排货物运输、提供货物交运拼装接卸交付服务。

报关报检员

提供报关报检服务。

 

五、知识、能力与素质分解表

模块

知识与能力要素

对应课程

基本素质

1.1政治思想素质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遵纪守法,是非分明;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爱岗敬业,具有一定的责任心和事业心。

1、2、6、7、8、9、10

1.2文化基础知识

掌握专业必备的报关与国际货运方面文化知识;具有一定的外语听、说、写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3、19、29、30

1.3计算机应用能力

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熟练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的操作;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操作技能;了解办公设备使用。

4

1.4语言表达能力

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掌握一般公文的格式、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

28

1.5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团队素质

力量、速度、耐力、各种体育运动;合作交流、公平竞争、团结协作、爱岗奉献。

5、28、35

专业基本能力

2.1报关能力

具备向海关进出口申报、交验单据证件,并接受海关的监管和检查的业务能力。

13、14、16、22、23、24

2.2货运代理能力

具备接受货主委托,代办租船、订舱、配 载、缮制有关证件、报关、报验、保险、集装箱运输、拆装箱、签发提单、结算运杂费,乃至交单议付和结汇的能力。

15、16、18、21、22、23、24、25

2.3业务操作能力

具有报关和货代各式单证制作能力,货物进出口处理能力,阅读书写英文函电能力。

16、18、20、22

2.4网络技术应用能力

具备通过网络进行国际货物交易的能力。

17

专业核心能力

3.1国际货运能力

掌握国际贸易中海、空主要运输工具的运输方式签约规则准确完整的填制各种所需的运输单证,掌握各种单证英文的准确译制。

18、20、21、22、33、34、36、37

3.2报关实务能力

准确依法、真实填制报关单,准确的将进出口商品归入合适税类,能实际操作进出境报关、报检等。

13、16、22、23、24、25、36、37

六、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三年制教学计划进程表

课程类别

序  号

课程名称

学  分

 
 
 
 

通识课程

01

思想品德修养法律

2

 

0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3

 

03

大学英语

10

 

04

计算机基础

4

 

05

体育

6

 

06

健康教育

1

 

07

国防教育

1

 

08

心理健康教育

1

 

09

就业指导

1

 

10

形势与政策

1

 

小计

30

 

专业课程

专业基础课

11

基础会计

5

 

12

统计学原理

4

 

13

海关管理

4

 

14

国际贸易原理与实务

4

 

15

物流学

4

 

小计

21

 

专业技能课

16

报关实务

4

 

17

电子商务

4

 

18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

4

 

19

国际商务英语口语

3

 

20

国际商务英语函电

4

 

小计

19

 

职业能力课程

21

集装箱运输实务

4

 

22

外贸单证实务

3

 

23

商品归类基础

4

 

24

中国关税实务

4

 

25

报检实务

4

 

26

报关员资格证书

2

 

27

国际货运代理资格证书

2

 

小计

21

 

拓展课程

通识类

28

社交礼仪与普通话

1

 

29

英语口语

4

 

30

英语听力

2

 

小计

7

 

专业类

31

经济法

4

 

32

市场营销

3

 

33

国际运输与保险

3

 

34

仓储与配送管理

4

 

小计

14

 

集中实践环节

35

军训及入学教育

1

 

36

实习(顶岗实习)

6

 

37

毕业综合实践

10

 

小计

17

 

合计

129

 

七、专业核心课程说明

序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期

周学时

考核形式

课程主要内容与教学目标

1

海关管理

4

2

4

笔试

主要讲述海关法、各项海关管理制度、有关海关管理的国际规则等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海关法和海关管理原理分析、解释和解决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初步具备分析和探讨海关管理热点问题的能力。

2

国际贸易原理与实务

4

2

4

笔试

主要讲述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政策、规则、措施、术语、方式等内容,使学生对于国际贸易及与之相关的实务操作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解决国际贸易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国际贸易全球化方面的理论和知识素质以及操作技能。

3

报关实务

4

3

4

笔试

主要讲述报关基础知识、报关制度、商品归类、进出口税费、报关单填制等内容,使学生在系统学习的基础上,理解报关专业知识,掌握报关实务技能。

4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

4

4

4

笔试

主要讲述国际货运代理概述、货运代理企业、班轮货运代理业务、租船货运代理业务、航空货运代理业务、陆路货运代理业务、多式联运代理业务、报检与报关业务、货运事故的处理等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国际货运代理的相关理论及技能。

5

集装箱运输实务

4

5

4

笔试

主要讲述国际集装箱运输系统的构成、特点及发展状况、国际标准集装箱及箱务管理、集装箱运输船舶及其营运管理、集装箱港口、码头及其营运管理等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学习国际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的基本理论、原理、内容和方法。

 

八、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进程表

序号

实践教学名称

学分

学期

周数

考核形式

教学目标与要求

1

基础会计

0.5

1

1

考查

初步掌握填制会计凭证与进行会计帐务处理的技能。

2

报关实训

1

3

2

技能考核

培养学生掌握报关的程序与技能。

3

国际货运实训

1

4

2

考查

培养学生了解和掌握国际货运代理的相关业务和基本技能。

4

毕业实习

6

6

6

答辩

培养学生综合解决报关与国际货运代理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

5

毕业综合实践

10

6

10

答辩

具有综合解决报关与国际货运代理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

 

九、各类课程学时分配比例

课程类别

学时数

百分比

学分数

百分比

通识课程

546

22.1%

30

23.3%

专业

课程

专业基础课

360

14.6%

21

                  16.3%

专业技能课

342

13.8%

19

                    14.7%

职业能力课程

342

13.8%

21              

                       16.3%

拓展

课程

通识类

118

4.8%

7

                   5.4%

专业类

252

10.2%

14

                 10.8%

集中实践环节

510

20.7%

17

                    13.2%

合计

2470

100%

129

                  100%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科类)

 

一、基本情况

⒈专业名称: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

⒉专业代码:530205

⒊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理工

⒋层次:高职专科

⒌学制:三年

⒍毕业学分:139学分

二、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面向精细化工、医药化工、高分子化工、石油化工等相关行业,从事化工工艺、精细化学品生产和经营及产品质量分析检验等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规格

熟练掌握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精细化学品生产工艺、生产技术、原料及产品质量检验技术,具有从事精细化学品的生产、加工的综合职业能力,具备从事化工专业生产及管理的职业素养;取得化学分析工职业资格证书、大学英语A/B级证书或大学计算机等级考试一/二级证书。

四、职业范围

行业、职业及岗位(群)

职业(岗位)描述

化工及相关行业

生产一线的操作岗位

从事化工生产的操作、调试、运行与维护。

生产一线的技术岗位

从事化工产品的质量监督与控制。

生产管理

从事生产组织、技术指导和管理工作。

销售

从事产品的销售、售后的技术服务。

产品开发

从事新产品的开发、科研以及制图等工作。

行政管理

从事文秘、助理等行政类工作。

 

五、知识、能力与素质分解表

模块

知识与能力要素

对应课程

基本素质

1.1政治思想素质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遵纪守法,是非分明;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爱岗敬业,具有一定的责任心和事业心。

1、2、6、7、8、9、10、29

1.2文化基础知识

掌握专业必备的化学方面文化知识;具有一定的外语听、说、写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3、11、23

1.3计算机应用能力

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熟练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的操作;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操作技能;了解办公设备使用。

4、26、28

1.4语言表达能力

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掌握一般公文的格式、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

9、30、31、32、33

1.5良好的身体素质

具有一定的力量、速度和耐力,参加各种体育运动。

5、6

1.6团队素质

具备合作交流、公平竞争、团结协作、爱岗奉献的素质。

1、5、6、8、31、32

专业基本能力

2.1掌握基础化学理论知识,学会化学分析操作的基本方法

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验紧密结合,通过综合实验使学生掌握定性及定量分析的方法、常见化学物质的化学分析、溶液的配制及标定,化学品性能的测试方法及仪器的使用,提高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及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11、12、13

2.2认识化工设备

认识化工设备,掌握设备的安装、维护和保养。

14、31、32、33

2.3具有使用化工仪表的能力

认识化工仪表,掌握化工仪表的安装、维护和保养。

19、31、32、33

2.4职业资格证书

取得化学分析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11、12、13、22、31、32

2.5大学英语B/A级证或计算机一级/二级证

专业技能及英语、计算机应用能力。

3、4、26

专业核心能力

3.1具有一定的单元操作岗位实践能力

掌握化工生产中常见单元操作的工作原理和生产操作方法,典型设备的结构特点、选型设计方法、检修技术及岗位操作。

15

3.2具有从事有机化工、高聚物生产的能力

掌握重要化工产品生产的反应原理、工艺条件、工艺流程;掌握基本有机化工工艺过程的基本规律和进行工艺计算的方法。

12、16、29

3.3具备设计合成工艺流程和工艺优化选择的能力

掌握磺化、硝化、还原、卤化、氨基化、烷基化、酰化、缩合、羟基化、氧化等单元反应的机理、工艺及工艺设计及典型的反应类型。

17

3.4具有分析和解决化学品生产过程中工艺问题的初步能力

掌握精细化学品合成基础知识、合成原理、工艺流程分析、工艺因素控制、工艺流程的基本计算、常用配方介绍等。

18

3.5具备从事石化生产的综合能力

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进行撰写毕业作业。

30、33

六、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三年制教学计划进程表

 

课程类别

序  号

课程名称

学  分

 
 
 
 

01

思想品德修养法律

2

 

0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3

 

03

大学英语

10

 

04

计算机基础

4

 

05

体育

6

 

06

健康教育

1

 

07

国防教育

1

 

08

心理健康教育

1

 

09

就业指导

1

 

10

形势与政策

1

 

小计

30

 

专业课程

专业基础课

11

基础化学(一)

5.5

 

12

基础化学(二)

5

 

13

化工分析

6

 

14

化工过程与设备

4

 

小计

20.5

 

专业技能课

15

化工单元操作

8

 

16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

4

 

17

精细化工合成技术

6

 

18

精细化工生产技术

7.5

 

小计

25.5

 

职业能力课程

19

化工过程控制技术

3.5

 

20

化工仿真实验

3

 

21

化工安全生产与管理

1.5

 

22

职业资格培训

3

 

小计

11

 

拓展课程

通识类

23

高等数学

3.5

 

24

中国近代史纲要

4

 

2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26

VFP程序设计

5

 

小计

16.5

 

专业类

27

化工环保概论

2

 

28

化工识图与CAD

6

 

29

高聚物生产技术

1.5

 

小计

9.5

 

集中实践环节

30

军训及入学教育

1

 

31

专业见习

1

 

32

顶岗实习

14

 

33

毕业综合实践

10

 

小计

26

 

合计

139

 

七、专业核心课程说明

序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期

周学时

考核

形式

课程主要内容与教学目标

1

化工单元操作

8

2、3

2、6

笔试

技能测试

使学生学会化工生产中常见单元操作设备的工作原理,掌握典型设备的结构特点、设备选型、设备计算、设备操作等。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单元操作岗位实践能力。

2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

4

4

4

笔试

介绍有机化工典型产品的生产技术、生产原理、影响因素、工艺流程。要求学生掌握产品的性能和应用、工业生产方法、工艺条件选择、工艺流程组织等。

3

精细化工合成技术

6

4

6

笔试

技能测试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工作,使学生在磺化、硝化、还原、卤化、氨基化、烷基化、酰化、缩合、羟基化、氧化等单元反应的机理、工艺及工艺设计、典型反应类型等方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通过对各单元反应的综合学习,使学生具备设计物质合成工艺流程和工艺优化选择的能力。

4

精细化工生产技术

7.5

4、5

4、8

笔试

技能测试

主要讲授精细化学品合成基础知识、合成原理、工艺流程分析、工艺因素控制、工艺流程的基本计算、常用配方介绍等。要求学生掌握常见精细化学品的生产工艺与生产技术、主要工艺过程和控制因素,具有分析和解决一般工艺问题的初步能力。

 

八、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进程表

序号

实践教学名称

学分

学期

周数

考核形式

教学目标与要求

1

军训及入学教育

1

1

1

项目考核

完成军训的各项内容及专业教育、安全教育及各种规章制度的学习。

2

专业见习

1

4

1

实习报告

了解化工企业生产的工艺流程、工艺条件及精细化工生产设备,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3

顶岗实习

14

5、6

14

实习报告

把课堂所学知识与企业实际相结合,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4

毕业综合实践

10

6

10

答辩

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进行撰写毕业作业。

 

九、各类课程学时分配比例

课程类别

学时数

百分比

学分数

百分比

通识课程

538

19.06%

30

21.58%

专业

课程

专业基础课

366

12.97%

20.5

                   14.75%

专业技能课

460

16.30%

25.5

                   18.35%

职业能力课程

204

7.23%

11

                   7.91%

拓展

课程

通识类

298

10.56%

16.5

                        11.87%

专业类

176

6.24%

9.5

                      6.83%

集中实践环节

780

27.64%

26

                         18.71%

合计

2822

100%

139

                     100%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科类)

 

一、基本情况

⒈专业名称:石油化工生产技术

⒉专业代码:530206

⒊招生对象:高中、中职毕业生,理工

⒋层次:高职专科

⒌学制:三年

⒍毕业学分:139学分

二、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面向石油化工、石油炼制、有机化工、轻化工、精细化工、食品、能源、环保、医药等工业企业及相关行业,从事生产技术操作及管理、营销、新产品的开发及产品质量检验等方面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规格

掌握石油石化生产技术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知识;具备石油化工生产工艺、石油产品分析检测技术、生产装置操作与维护等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等职业素养;取得化学分析工职业资格证书、大学英语A/B级证书或大学计算机等级考试一/二级证书。

四、职业范围

行业、职业及岗位(群)

职业(岗位)描述

石化及相关行业

生产一线的操作岗位

从事化工生产的操作、调试、运行与维护。

生产一线的技术岗位

从事化工产品的质量监督与控制。

生产管理

从事生产组织、技术指导和管理工作。

销售

从事产品的销售、售后的技术服务。

产品开发

从事新产品的开发、科研以及制图等工作。

行政管理

从事文秘、助理等行政类工作。

 

五、知识、能力与素质分解表

模块

知识与能力要素

对应课程

基本素质

1.1政治思想素质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遵纪守法,是非分明;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爱岗敬业,具有一定的责任心和事业心。

1、2、6、7、8、9、10、29

1.2文化基础知识

掌握专业必备的化学、数学等方面文化知识;具有一定的外语听、说、写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3、11、24

1.3计算机应用能力

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熟练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的操作;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操作技能;了解办公设备使用。

4、27、29

1.4语言表达能力

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掌握一般公文的格式、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

9、30、31、32

1.5良好的身体素质

具有一定的力量、速度和耐力,参加各种体育运动。

5、6、30

1.6团队素质

具备合作交流、公平竞争、团结协作、爱岗奉献的素质。

1、5、6、8、32、33

专业基本能力

2.1掌握基础化学理论知识,学会化学分析操作的基本方法

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验紧密结合,通过综合实验使学生掌握定性及定量分析的方法、常见化学物质的化学分析、溶液的配制及标定,化学品性能的测试方法及仪器的使用,提高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及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11、12、13

2.2认识化工设备

认识化工设备,掌握设备的安装、维护和保养。

14、32、33

2.3具有使用化工仪表的能力

认识化工仪表,掌握化工仪表的安装、维护和保养。

19、32、33

2.4职业资格证书

取得化学分析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11、12、13、22、32、33

2.5大学英语B/A级证或计算机一级/二级证

专业技能及英语、计算机应用能力。

3、4、27

专业核心能力

3.1 具有一定的单元操作岗位实践能力

掌握化工生产中常见单元操作的工作原理和生产操作方法,典型设备的结构特点、选型设计方法、检修技术及岗位操作。

15、32、33

3.2具有从事有机化工、高聚物的合成、加工的能力

掌握重要化工产品的性能和应用、工业生产方法、生产原理、工艺条件选择、工艺流程组织等。

16、30、32、33

3.3具有从事分离技术的能力

熟悉反应器基本理论,掌握以釜式反应器为例掌握各种型式反应器的合理选型与工艺计算;并熟知化工生产中常用的平衡分离过程的基本原理和设计计算方法。

17、32、33

3.4具有从事石油炼制职业的素质和能力

掌握典型的燃料油生产过程中原料及产品的特性、生产过程原理、工艺流程、主要加工设备性能和结构、过程控制因素分析及实施策略、装置操作方法。

18、32、33

3.5具有石油化工生产原料及成品组分定性、定量分析的能力

掌握石油产品种类及其取样方法、基本理化性质的分析基础,油品的蒸发性能、低温流动性能、燃烧性能、腐蚀性能、安定性、电性能等的分析,以及油品中杂质的分析方法。

19、32、33

3.6具备从事石化生产的综合能力

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进行撰写毕业作业。

17、18、19、20、23、28、32、33、34


六、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三年制教学计划进程表

课程类别

序  号

课程名称

学  分

 
 
 
 

通识课程

01

思想品德修养法律

2

 

0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3

 

03

大学英语

10

 

04

计算机基础

4

 

05

体育

6

 

06

健康教育

1

 

07

国防教育

1

 

08

心理健康教育

1

 

09

就业指导

1

 

10

形势与政策

1

 

小计

30

 

专业课程

专业基础课

11

基础化学(一)

5.5

 

12

基础化学(二)

5

 

13

化工分析

6

 

14

化工过程与设备

4

 

小计

20.5

 

专业技能课

15

化工单元操作

8

 

16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

4

 

17

反应与分离技术

4

 

18

燃料油生产技术

6

 

小计

22

 

职业能力课程

19

化工过程控制技术

3.5

 

20

化工仿真实验

3

 

21

化工安全生产与管理

1.5

 

22

职业资格培训

3

 

23

石油及产品分析技术

3.5

 

小计

14.5

 

拓展课程

通识类

24

高等数学

3.5

 

25

中国近代史纲要

4

 

2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27

VFP程序设计

5

 

小计

16.5

 

专业类

28

润滑油生产技术

2

 

29

化工识图与CAD

6

 

30

高聚物生产技术

1.5

 

小计

9.5

 

集中实践环节

31

军训及入学教育

1

 

32

专业见习

1

 

33

顶岗实习

14

 

34

毕业综合实践

10

 

小计

26

 

合计

139

 

七、专业核心课程说明

序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期

周学时

考核形式

课程主要内容与教学目标

1

化工单元操作

8

2、3

4

笔试

技能测试

学会化工生产中常见单元操作的工作原理和生产操作方法,掌握典型设备的结构特点、选型设计方法、检修技术及岗位操作。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单元操作岗位实践能力。

2

反应与分离技术

4

4

4

笔试

熟悉反应器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以釜式反应器为例掌握各种型式反应器的合理选型与工艺计算;并熟知化工生产中常用的平衡分离过程的基本原理和设计计算方法。

3

燃料油生产技术

6

4

6

笔试

技能测试

掌握典型的燃料油生产过程中原料及产品的特性、生产过程原理、工艺流程、主要加工设备性能和结构、过程控制因素分析及实施策略、装置操作方法以及相关问题的知识与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从事石油炼制职业的素质和能力。

4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

4

4

4

笔试

技能测试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介绍烃类热裂解、碳一、碳二、碳三、碳四及芳烃系列典型产品的生产技术。要求学生掌握产品的性能和应用、工业生产方法、生产原理、工艺条件选择、工艺流程组织等。

5

石油及产品分析技术

3.5

5

8

综合评定

掌握石油产品种类及其取样方法、基本理化性质的分析基础,掌握油品的蒸发性能、低温流动性能、燃烧性能、腐蚀性能、安定性、电性能等的分析,以及油品中杂质的分析方法。

 

八、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进程表

序号

实践教学名称

学分

学期

周数

考核形式

教学目标与要求

1

军训及入学教育

1

1

1

项目考核

完成军训的各项内容及专业教育、安全教育及各种规章制度的学习。

2

专业见习

1

4

1

实习报告

了解石油化工相关企业生产的工艺流程、工艺条件及石油化工生产设备,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3

顶岗实习

14

5、6

8、6

实习报告

把课堂知识与企业实际相结合,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4

毕业综合实践

10

6

10

答辩

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进行撰写毕业作业。

 

九、各类课程学时分配比例

课程类别

学时数

百分比

学分数

百分比

通识课程

538

19.1%

30

                21.6%

专业

课程

专业基础课

366

13

20.5

                                 14.7%

专业技能课

396

14%

22

                               15.8%

职业能力课程

268

9.5%

14.5

10.5%

拓展

课程

通识类

298

10.6%

16.5

11.9%

专业类

176

6.2%

9.5

                          6.8%

集中实践环节

780

27.6%

26

                           18.7%

合计

2822

100%

139

                         100%

 

 


供用电技术(专科类)

一、基本情况

⒈专业名称:供用电技术

⒉专业代码:550306

⒊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理工

⒋层次:高职专科

⒌学制:三年

⒍毕业学分:140学分

二、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具备发电、供电、用电技术和管理等方面基础理论,面向中、小型电力网、各级供用电部门及城乡用电企业,从事供电管理、用电监察以及电力网和变配电站电气设备运行、监测、检修及管理工作,具有电力控制系统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检修、管理等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规格

⒈知识结构

⑴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

⑵必需的数学运算与工程制图的知识。

⑶电路与电子技术知识。

⑷必需的电机原理、电力系统及电力网的基本知识。

⑸一定的输电线路设计与施工知识。

⑹变电站设计安装运行和维护知识。

⑺一定的电力经济和企业管理知识。

⑻一定的供用电技术和管理知识。

⑼较扎实的计算机应用知识。

⒉能力结构

⑴现代工程意识及较强的自学能力。

⑵电气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能力。

⑶输电线路设计施工维护能力。

⑷变电站设计安装调试与运行维护的能力。

⑸一定的用电营业管理能力。

⑹一定的管理、协调与合作能力。

⒊素质结构

⑴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职业素养。

⑵适应职业变化的终身学习的职业素养。

⑶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

⒋资格证书

参照国家职业技术标准、行业资格考证要求,要求毕业生除获得专业学历毕业证外,还必须获得以下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范围

职业资格证书

限定

发证机关

电子产品设计

电子CAD绘图员(中、高级)

中级必考、高级选考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电子产品生产

维修电工(中、高级)

中级必考、高级选考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四、职业范围

行业、职业及岗位(群)

职业(岗位)描述

电力行业

电力设备安装工岗位

各企业的供(配、用)电现场的安装、管理与维护。

电力单位热工岗位

各企业的供(配、用)电的自动化仪表的使用与维护工作。

变电站值班员岗位

各企单位变电站的操作、安装、调试、维修技术工作。

用电监察岗位

各企业有关电力、电子通讯等方面的管理与维护工作。

装表接电岗位

各级供电单位变电站的计量、检修工作。

 

五、知识、能力与素质分解表

模块

知识与能力要素

对应课程

基本

素质

1.1政治思想素质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遵纪守法,是非分明;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爱岗敬业,具有一定的责任心和事业心。

1、2、10、32、31、39

1.2文化基础知识

掌握专业必备的电工电子方面文化知识;具有一定的外语听、说、写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3、4、7、28、33、40

1.3计算机应用能力

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熟练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的操作;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操作技能;了解办公设备使用。

4、14、15

1.4语言表达能力

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掌握一般公文的格式、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

3、8、9、39

 

1.5团队素质

合作交流、公平竞争、团结协作、爱岗奉献。

6、39

 

专业基本能力

2.1专业必备的基础知识

具有一定的电工、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理论基础。

4、11、12、13、26

 

2.2专业必备的基本操作技能

能够利用PLC、单片机、C语言进行编程,具有一定的自动控制设计的能力。

14、15、19、20、

 

2.3专业必备的用电工程的分析能力

具备初步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具有工程的质量和效益观念以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16、17、21、29

 

专业核心能力

3.1专业必备的供用电系统的计量能力

掌握供电系统运行的理论、电能计量,用电管理及监察的基本知识,中小变电所和配电网的电气设备。

22、23、24、25

 

3.2专业必备的供用电系统的监察能力

一般工厂电气控制技术的工程设计、试验、运行、和分析的能力。

28、33、36、37、

 

3.3专业必备的电力系统的计算能力

具备一般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应用、管理和维护的能力。

22、34、35、38、41、42

 

六、供用电技术专业三年制教学计划进程表

课程类别

序  号

课程名称

学  分

 
 
 
 

通识课程

01

思想品德修养法律

2

 

0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3

 

03

大学英语

10

 

04

计算机基础

4

 

05

体育

6

 

06

健康教育

1

 

07

国防教育

1

 

08

心理健康教育

1

 

09

就业指导

1

 

10

形势与政策

1

 

小计

30

 

专业课程

专业基础课

11

电工技术

5

 

12

模拟电子技术

4

 

13

数字电子技术

4

 

14

C语言程序设计

4

 

15

数据库

4

 

16

工程制图与AutoCAD

4

 

小计

25

 

专业技能课

17

电力工程

3

 

18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5

 

19

可编程控制技术

3

 

20

PLC实训

1.5

 

21

供配电技术

3

 

2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2

 

23

配电网自动化

1.5

 

24

电气识图与电工实训

2

 

25

用电管理

1.5

 

小计

22.5

 

职业能力课程

26

中级维修电工

2

 

27

电子CAD

3

 

小计

5

 

拓展课程

通识类

28

高等数学

4

 

29

机械制图

2

 

30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2

 

3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3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4

 

小计

16

 

专业类

33

高电压技术

2

 

34

电机与电力拖动

1.5

 

35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与调试

2.5

 

36

建筑电气设计

3

 

37

工业网络技术

1.5

 

38

电机结构与装配

2

 

小计

12.5

 

集中实践环节

39

军训及入学教育

1

 

40

劳动

2

 

41

供配电设备安装检修

6

 

42

变电站仿真实习

4

 

43

毕业实习

6

 

44

毕业作业

10

 

小计

29

 

合计

140

 

七、专业核心课程说明

序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期

周学时

考核形式

课程主要内容与教学目标

1

电工技术

5

1

5

笔试

要求学生掌握电工和电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分析电路的基本方法。

2

电力工程

3

3

3

笔试

课程包括电力设备、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力系统暂态分析和电力工程的设计与管理四大部分内容。通过本课程使学生对电力学科知识全面了解。

3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2

4

2

笔试

掌握供用电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以及实际应用中继电保护的实验技能。

4

供配电技术

3

4

3

笔试

要求学生掌握配电系统常用的高压电气与低压电气,开关设备、照明系统、以及防雷接地设备的构造、原理、技术参数与运行维护的知识。

5

配电网自动化

1.5

5

3

笔试

掌握配电网自动化的有关概念和相关知识,掌握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构成、原理、实现方法以及应用。

 

八、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进程表

序号

实践教学名称

学分

学期

周数

考核形式

教学目标与要求

1

供配电设备安装检修

6

5

6

技能考核

熟悉一般高低压配电柜控制的原理图和接线图,掌握控制柜的安装、接线、调试和一般故障处理。

2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与调试

2.5

5

2

技能考核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3

毕业实习

6

6

6

综合考核

学会利用所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

4

毕业作业

10

6

10

答辩考核

具有综合解决电工电子和自动化技术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

 

九、各类课程学时分配比例

课程类别

学时数

百分比

学分数

百分比

通识课程

538

19.1%

30

21.4%

专业

专业基础课

420

15.0%

25

17.9%

课程

专业技能课

378

13.5%

22.5

16.1%

职业能力课程

85

3.0%

5

3.6%

拓展

通识类

300

10.7%

16

11.4%

课程

专业类

215

7.7%

12.5

8.9%

集中实践环节

870

31.0%

29

20.7%

合计

2806

100%

140

100%

 

 


建筑工程技术(专科类)

 

一、基本情况

⒈专业名称: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⒉专业代码:560301

⒊招生对象:高中、中职毕业生, 理工

⒋层次:高职专科

⒌学制:三年

⒍毕业学分:127.5学分

二、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面向建设单位(或建设管理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筑设计单位、咨询单位等及相关部门的生产第一线,从事施工技术、工程监理、质量检测、工程造价等工作的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培养规格

掌握建筑工程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建筑工程现场的施工技术和工程管理能力;具备施工员、监理员、预算员等职业素养。通过三年的学习,学生取得毕业证的同时,还需取得施工员证、档案员证、测量员证、材料员证、预算员证其中的2个证书。

四、职业范围

行业、职业及岗位(群)

职业(岗位)描述

建筑施工行业

施工员岗位

在施工现场中要负责:图纸绘审、施工方案、技术交底、施工质量控制、现场施工资料等工作。其次在施工过程协助项目经理做好组织协调、工程施工中的变更及签证工作。

档案员岗位

收集、分析市场信息,加强对工程资料的现代化管理;收集、整理工程施工各类图纸以及补充资料,对工程资料和图纸等进行独立组合案卷和归档。处理好各项公共关系。

测量员岗位

与设计、施工等方面密切配合,制定切实可行的与施工同步的测量放线方案。在整个施工的各个阶段和各主要部位做好放线、验线工作,负责垂直观测、沉降观测,并记录整理观测结果。

材料员岗位

掌握所需要的主要材料的品名、规格、数量、质量。配合施工部门编制好施工材料计划;把好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的进场质量验收关;负责各种材料原始凭证、计量凭证、核算凭证质量证明书等资料收集。

质量检测岗位

熟悉工程建设中所涉及的检测基础知识,从事建筑安装工程和使用的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及工程实体的检测。

 

(续表)

行业、职业及岗位(群)

职业(岗位)描述

建筑监理行业

土建监理员岗位

检查所监督工程承包单位投入工程项目的人力、材料、主要设备及其使用运行状况;复核或从施工现场直接获取工程计量的有关数据并签署原始凭证;按设计图及有关标准,对承包单位的工艺流程或施工工序进行检查;担任旁站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向专业监理工程师报告;做好监理日记和以上的监理记录。

建筑设计行业

工程结构设计

熟悉国家现行的结构设计规范,利用专业软件进行中小型建筑的结构设计工作。

建筑造价行业

工程预算岗位

熟悉掌握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有关工程造价的管理规定,熟悉工程图纸,掌握工程预算定额及有关政策规定;正确及时编制好施工图(施工)预算,正确计算工程量及套用定额,做好工料分析,并及时做好预算主要实物量对比工作。

建筑咨询行业

招投标岗位

熟悉国家招投标法及有关建筑工程招投标的管理规定,熟悉招投标的流程,根据计划安排招标时间,编写招标文件、整理投标单位资料、发放招标文件、组织考察、编写《评标结果报告》、发放中标通知书。

 

五、知识、能力与素质分解表

模块

知识与能力要素

对应课程

基本素质

1.1政治思想素质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遵纪守法,是非分明;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爱岗敬业,具有一定的责任心和事业心。

1、2、10

1.2文化基础知识

掌握专业必备的高等数学方面知识;具有一定的外语听、说、写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3、31

1.3计算机应用能力

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熟练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的操作;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操作技能;了解办公设备使用。

4

1.4语言表达能力

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掌握一般公文的格式、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

31

1.5身体素质

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5、6、8、34

专业基本能力

2.1建筑制图与识图能力

具有建筑图的识图能力,具有手工和计算机绘制建筑图的能力。

11、16、32

2.2实验操作能力

熟悉建筑常用仪器使用、常见实验操作。

12、14、21

2.3建筑测绘能力

掌握测量仪器的使用、建筑物的测绘、施工放线。

15、32、36、37

2.4结构计算能力

熟悉常见结构的设计方法,具有进行中小型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技能。

14、19、21、37

2.5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能力

熟悉编制中小型建筑工程的施工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的方法。

20、23、36、37

专业核心能力

3.1 施工管理能力

具有一般建筑工程施工的能力,能编制单位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能力。

26、33、36、37

3.2建筑结构设计能力

具有一般小型建筑结构设计的能力。

14、19、22、36、37

3.3工程监理能力

具有建筑工程招投标和建筑工程监理的初步能力。

17、23、36、37

3.4工程预算能力

具有中小型建筑工程的工程预算与组织管理的能力。

25、29、36、37


六、2012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三年制教学计划进程表

课程类别

序  号

课程名称

学  分

 
 
 
 

通识课程

01

思想品德修养法律

2

 

0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3

 

03

大学英语

10

 

04

计算机基础

4

 

05

体育

6

 

06

健康教育

1

 

07

国防教育

1

 

08

心理健康教育

1

 

09

就业指导

1

 

10

形势与政策

1

 

小计

30

 

专业课程

专业基课

11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

3.5

 

12

建筑材料

2.5

 

13

房屋建筑学

4

 

14

建筑力学

6

 

15

建筑工程测量

3

 

小计

19

 

专业技课

16

建筑CAD

3

 

17

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3

 

18

建筑设备工程

3

 

19

建筑结构

8

 

20

施工技术

4

 

21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3

 

22

施工组织与内业管理

3

 

23

建设监理

3

 

24

施工实务

2

 

25

建筑概预算

6

 

小计

38

 

职业能力课程

26

施工员培训

2

 

27

档案员培训

2

 

28

测量员培训

2

 

29

预算员培训

2

 

小计

4

 

拓展课程

通识类

30

高等数学

3.5

 

31

应用文写作

2

 

小计

5.5

 

专业类

32

测量实训

2

 

33

施工实训

1

 

小计

3

 

集中实践环节

34

军训及入学教育

1

 

35

认识实习

1

 

36

生产实习

10

 

37

毕业综合实践

16

 

小计

28

 

合计

127.5

 

七、专业核心课程说明

序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期

周学时

考核形式

课程主要内容与教学目标

1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

3.5

1

4

综合评定

讲授民用建筑的建筑、结构、给水排水施工图。能正确识读建筑施工图。

2

房屋建筑学

4

2

4

综合评定

讲授民用建筑的构造。能运用技术资料和各种标准图,完成一般房屋建筑的初步设计。

3

建筑结构

8

3、4

4、4

综合评定

主要内容包括各种建筑结构的基本构件和结构设计。能对一般民用建筑进行构造设计与结构计算。

4

施工技术

4

3

4

综合评定

主要内容包括建筑工程中各主要工种、施工工艺的方法。能解决一般民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问题。

 

八、实践教学环节进程表

序号

实践教学名称

学分

学期

周数

考核形式

教学目标与要求

1

认识实习

1

1

1

实习报告

了解建筑构造,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2

建筑制图大作业

0.5

1

0.5

大作业

建筑图的识图能力,用手工绘制建筑图。

3

民用房屋建筑设计

1

2

1

大作业

用手工绘制一个中小型的民用建筑课程设计。

4

测量实训

2

4

2

实习报告

测量仪器的使用、对建筑物的测绘、施工放线。

5

施工实训

1

4

1

实习报告

掌握建筑砌筑、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方法。

6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0.5

4

0.5

设计报告

编制一般民用建筑施工组织设计。

7

建筑工程概预算

1

4

1

大作业

运用预算软件进行建筑工程预算。

8

生产实习

10

5

10

实习报告

把课堂的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相结合。

9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

16

6

16

论文答辩

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进行设计和计算。

 

九、各类课程学时分配比例

课程类别

学时数

百分比

学分数

百分比

通识课程

538

20.4%

30

23.5%

专业

课程

专业基础课

350

13.3%

19

                14.9%

专业技能课

684

25.9%

38

                   29.8%

职业能力课程

72

2.7%

4

                   3.1%

拓展

课程

通识类

100

3.8%

5.5

                   4.3%

专业类

54

2.1%

3

                    2.4%

集中实践环节

840

31.8%

28

                     22.0%

合计

2638

100%

127.5

                      100%

 

 

温馨提示: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相关信息以学校公布的数据为准!

...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igeleikaoshi/36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