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出版专业资格】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介绍
专科类 交通运输 | 报关与国际货运 |
材料与能源 | 新能源应用技术 |
制造 |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数控技术 模具设计与制造 机电一体化技术 电气自动化技术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汽车电子技术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计算机系统维护 软件技术 动漫设计与制作 物联网应用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信息安全技术 微电子技术 光电子技术 通信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 通信工程设计与施工 |
轻纺食品 | 包装技术与设计 |
财经 | 财务管理 会计 国际经济与贸易 市场营销 电子商务 连锁经营管理 物流管理 |
文化教育 | 应用英语 商务英语 |
艺术设计传媒 | 产品造型设计 广告与会展 影视多媒体技术 |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科类)本专业为国内紧缺专业,培养具备报关、报检、国际货运代理、国际贸易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外语水平,能在各类涉外企业独立从事单证制作、海关通关、口岸商检、国际货物运输及其代理、外贸仓储管理、报关代理、物流管理等相关工作。主要开设课程:商品学、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国际货运代理、外贸仓储管理、外贸运输保险、海关法、关税理论与实务、报关原理与实务、商检实务、外贸商品归类等。现有专职教师12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8人,均为“双师型”或“双师素质型”教师,100%研究生学历,博士2名。本专业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主要开设国际贸易实务实训、外贸单证实训、国际物流实训、报关报检实训、国际贸易综合实训。本专业定位以培养报关员、报检员、货代业务员为主要方向,并与国内多家知名货代公司、报关企业、海关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许多实习和就业机会。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科类)专业特色:该专业围绕“依托行业办学校,依托市场设专业,依托岗位定方案,依托基地训技能”的总体思路,集合了机械制造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数控加工技术等专业特性,具有综合性强、技术性强、应用性强的特点。特别是以富士康科技集团富盟科技(淮安)公司为依托,开展的“工学结合”、“学训交替”培养模式,为学生掌握现代制造技术搭建了良好的学习平台,为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渠道。目前该专业技术人员一直被人才市场列为最受欢迎的专业人才之一,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 95% 以上。培养目标: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面向生产第一线,掌握本专业必备的科学文化知识及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掌握常用机械加工设备的工作原理,基本操作、装配、维护保养等能力,高等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就业方向(职业岗位):1.从事一般机械产品零件的测绘及设计工作。2.机械制造工艺规程的编制与实施。3.数控加工机床的编程、操作及维护。4.机电设备的控制、运行、安装、调试及操作工作。主干课程:1.理论课程: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液压传动、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电工电子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机床电气与PLC等。2.实习实训:车工实习与考工、数控车床加工实训、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液压实训、PLC课程设计、富士康生产实习、毕业综合实践等。
数控技术(专科类)专业特色:数控技术专业是当今数字信息技术领域最有活力、发展最快的高新技术专业,培养信息时代复合型的数控加工技术人才,是国家紧缺人才行业之一。我院自2001年开办数控技术应用专业,2006年被江苏省信息产业厅确定为厅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05年我院增加投资300余万元购置8台生产型数控铣床(加工中心),2007年我院又投资150万元添置14台生产型数控车床,数控实训中心已经成为省内一流的实训中心,通过多年的积累,数控技术专业拥有非常雄厚的办学实力。主干课程:《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数控编程与操作》、《数控技术专业英语》、《机床电气与PLC》、《数控机床结构与维修》、《数控自动编程技术》等主干课程及钳工热加工实习、车工及考工实习、单片机设计、数控车床中级工实训、数控铣床中级工认证强化实训、数控自动编程实训、PLC课程设计、数控机床维修实训、上岗实习及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数控原理、数控编程和数控加工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使学生成为从事数控加工程序编制、数控设备的操作、调试、维修和技术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实训条件:数控实训中心前身数控实验室,始建于1996年,经过近10多年的建设,本实训中心目前已成为苏北地区高校中规模最大的数控实训中心之一。该中心占地建筑面积为近1200 平方米,现有南通机床厂数控铣床XK713A六台、加工中心XH713A两台,配备日本FANUC-OI-MB系统,此系统功能强大,运行稳定,并集教学与生产于一体。大连机床集团生产型数控车床CKA6140十四台,配备日本FANUC-OI-TC系统,由于该设备适用于生产,因此为开展工学结合人才模式奠定了基础。此外数控实训中心还配备了数控机床教学实验系统、数控技术试验台各一台。另装有南京宇航数控仿真软件51个点,可实现计算机仿真。 就业去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企业,立足生产第一线,在工业企业,从事数控程序编制、数控设备的使用、维护与技术管理,数控设备销售与售后服务等工作。主要就业岗位:数控加工工艺与数控加工程序编制;数控设备的操作及维护; 次要就业岗位:CAD/CAM软件应用;数控系统或设备的销售与技术服务工作;其他就业岗位:数控设备的安装调试及维修;车间生产组织与管理工作。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科类)专业特色:模具是制造业的重要工艺基础,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是当今现代制造技术领域最具潜力、发展最为迅猛的高新技术专业,在近几年内,中国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模具市场之一,培养复合型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人才是时代发展的需求。2005年我院增加投资近百万元建成省内一流的模具实训中心,通过几年的积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已经拥有非常雄厚的办学实力。2006年被江苏省信息产业厅确定为厅级试点专业,2007年被确定为学院龙头专业。 主干课程:机械制图、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力学、Pro/E技术基础、极限与测量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计算机绘图、电子技术基础、模具业外语、数控加工技术、冲压工艺与冲压模具设计、塑料成型工艺与塑料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学等理论课程及钳工热加工实习、车工实习、数控车工实训、液压传动实训、Pro/E技术实训、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机床拆装实训、塑料模具课程设计、冲压模具课程设计、模具装配实训、模具制造综合实训、毕业实习(设计)等实践环节。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使学生成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从事模具设计、模具加工工艺与制作及维修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实训条件:现有模具实训中心、数控实训中心,包含模具结构实训室和模具制造实训室、数控车实训室、数控铣实训室、模具电加工实训室、模具塑料成型实训室和模具逆向工程实训室等7个分室。目前规划投资200多万人民币扩建项目正在进行中。另有与富士康科技集团共建在校内的投资近亿元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企业一个。就业去向:主要面向企业,立足生产第一线,在工业企业,从事机械、电子、电器、轻工、塑料等行业的模具设计、制造和维修,模具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与管理工作。主要业务范围如下:1.能够胜任冷冲、塑料模具的设计与制造工作; 2.从事冷冲、塑料模具制造工艺编制与实施工作;3.从事冲压件、塑压件成型工艺规程的编制工作;4.从事冲压、塑料成型设备的操作与维护工作;5.从事模具的装配、调试、维修与维护工作;6.从事模具市场调查、分析、协助决策工作采购、营销与对外活动工作;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科类)专业特色:注重体现机电一体化设备的使用和技术管理相结合的专业特点。重点培养学生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操作、维修和管理等专业核心能力。主干课程:机械制图、液压与气动、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机床电气,可编程控制技术、单片机与接口技术、测量与转换技术等理论课程及钳工热加工实习、车工及考工实习、单片机设计、数控编程与操作实训、数控中级工认证强化实训、数控自动编程实训、PLC课程设计、数控机床维修实训、上岗实习及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培养目标:毕业生在具有必备的文化基础理论知识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使用、维护和技术管理工作所必备的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备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创业创新精神、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应变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体魄。实训条件:能够开设钳工热加工实习、计算机绘图实训、Pro-E技术基础实训、轮换工种实习、液压实训、机床电气控制实训、数控加工实训、单片机实训、电工电子实习、毕业实习(设计)等等实训环节。就业去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企业,立足生产第一线,从事机电应用方面的技术工作。主要业务范围如下:1.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操作、维护和技术改造。2.机电控制设备的生产、制造、销售与售后技术服务。3.数普通车床、控机床操作与维护。4.自动化仪表操作、管理、质检、采购、营销。5.现代企业生产的基层管理。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科类)专业特色:2006年江苏省特色专业、江苏省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2008年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构建“三层次递进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依托行业、企业,成立西子奥的斯班,共建凌阳嵌入式单片机研发中心,提高人才培养针对性和有效性。适应岗位能力强,就业前景广阔。
主干课程:电工技术应用与实践、电子技术应用与实践、电机拖动控制系统运行与维护、工业信号的检测与控制、C语言程序设计与调试、PLC控制系统设计与维护、变频器系统运行与维护、自动控制装置调制与维护、生产运作管理、销售策略、现代企业管理等。
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生产一线,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主要能从事自动化设备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生产设备的管理及产品质量的监控,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实训条件:现建有电工实训室、电子实训室、LONWORKS实训室、GE-Fanuc系统实训室、自动化实训中心等专业实验、实训中心(室)22个。其中省高等学校首批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职业
教育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
就业方向:自动化领域设备运行维护和安装调试;自动化生产线控制设备的升级改造、产品营销等。
温馨提示: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相关信息以学校公布的数据为准!
...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igeleikaoshi/37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