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保险考试】
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岗位职责
1.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
组 长:
组 员:
特种设备安全负责人: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
2.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的职责
1、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2、在项目领导下,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具体负责。
3、掌握相关特种设备安全知识,满足国家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对其任职资格的要求;并经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4、具体组织制定、修改、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并检查执行情况。
5、传达、贯彻上级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的指示以及法律、法规、标准。
6、定期、不定期检查特种设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7、具体负责特种设备事故的调查、处理、统计、上报等工作。
8、明确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使用、维保、检验等)的各个环节及责任人员,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及管理。
具体负责特种设备应急预案的制、修订,具体负责应急预案的演练;具体负责突发事件或事故的响应、处理、调查和报告等。
3. 特种设备安全负责人的职责
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经理和生产副经理的领导下,开展安全工作,全面履行部门安全职责。
1. 熟透掌握并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行政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本单位各项规章制度,制订并认真落实执行本单位特种设备岗位责任制、各项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2. 全面了解、掌握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状况,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和安全使用。组织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3. 组织对特种设备使用善进行经常性检查,对重点特种设备和易发生事故
设备重点监控,发现问题的应当立即处理。及时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必要时还应报告当地监管部门和政府。
4. 组织进行本单位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组织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专门安全技术培训,经相关部门考核合格后持有效证件上岗。建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花名册,安排持证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复审,确保证件不过期、失效。
5. 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特种设备人员经常性演练。
6. 加强对车间和班组安全管理员的教育和培训,全面提高各级安全管理员的业务水平,进一步做好全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
4.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
1. 严格执行单位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本单位使用设备安全技术档案齐全完好。
2. 特种设备技术档案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特种设备出厂时所附带的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特种设备运行管理文件包括:注册登记文件、安装监督检验报告、年度检验报告、日常运行记录、故障排除及维修保养记录等。
5. 操作司机的岗位职责
3.1 空压机操作人员岗位职责
1. 操作工必须持有质监部门颁发的“压力容器操作证”,才能单独上岗,无证不得独立操作。
2. 熟悉所操作压力容器的技术性能,并能熟悉掌握操作方法,做到精心操作,及时维修,正确保养。
3. 切实执行压力容器操作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经济运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发现压力容器有异常现象危及安全时,有权采取紧急停车措施,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领导。
4. 了解空压机构造、性质及工作原理。要具备在发生意外情况下,正确采取措施的能力。
5. 空压机正常运行后,再打开减落阀,使其进入负荷运行。
6. 认真检查空压机油路、水路是否畅通,机械连接部位是否松动等。
7. 工作时集中精力,经常检查机器运行情况,并做好值班记录及交班记
录 。
8. 确保所有阀门、仪表安全装置安全,并定期检查校正,保证仪表、机器处于灵敏精确状态。
9. 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做好文明环境卫生。
3.2 装载机司机岗位职责
1. 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擅自离岗。【特种设备岗位安全责任制度】
2. 必须熟悉装载机的有关机械性能,且持证上岗。
3. 做好装载机的日常保养工作,进行修理时,协助机修人员修理。
4. 随时检查机油的损耗情况,认真填写设备运转记录。
5. 认真完成领导交给的其他任务。
3.3 叉车司机岗位职责
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有关部门进行培训,取得相应的合格证后,方可进行操作。
2.严禁酒后操作,行驶中不得吸烟\饮食和闲谈。
3.车辆发动前,应检查照明、液压系统等装置是否灵敏可靠,严禁带病出车。
4.吊运装卸前,须先鸣笛示意,配合工作人员禁止在升降机下站立或停留。
5.起步时要查看周围有无人员和障碍物,在厂区内严格按照限定速度行驶。
6.作业完成后,应将叉车归为到指定位置存放。
3.4 导热油炉操作人员岗位职责
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经技术考核后,领取特殊工种操作证后,方可上岗操作。
2.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锅炉、压力容器的管理条例和安全操作技术规定。
3.熟悉所操作锅炉的名称、型号、性能和各项技术要求,随时关注锅炉运行情况,认真填写运行记录。
4.坚守工作岗位,遵守劳动纪律,不得做与本工作无关的事,严禁饮酒,不得脱岗、睡岗。
5.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锅炉安全运行。
6.保持锅炉本体、附属设备和区域内的环境卫生整洁。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含:岗位责任制)
为保证本单位正常经营工作顺利进行,落实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加强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确保设备安全运行,为本单位的发展提供合法、安全、可靠、经济、有效的硬件设施设备保障,使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步入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等法规、规范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特制定本制度。【特种设备岗位安全责任制度】
一、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是明确单位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各类人员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安全生产应负责的制度,应根据部门和人员职责分工来明确具体内容,充分体现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形成全员、全面、全过程的安全管理。
本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是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本单位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全面负责本单位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并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XXX同志(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特种设备运营使用单位,应当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其他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根据情况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各类人员的特种设备岗位责任制如下(各单位可根据实际制定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各级人员的责任制,但必须包括有关法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的责任制。):
(一)岗位责任制
1、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1)法定代表人岗位职责:
本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是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工作。
严格执行国家和北京市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有关标准的要求。
明确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的措施,设立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负责资金的投入,制定、发布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程。
定期组织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发现问题立即督促整改。
负责组织编制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
负责本单位事故、突发事件的应急、调查、处理和报告。
(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专职/兼职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在法人领导下,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具体负责。
掌握相关特种设备安全知识,满足国家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对其任职资格的要求;并经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具体组织制定、修改、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并检查执行情况。
传达、贯彻上级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的指示以及法律、法规、标准; 定期、不定期检查特种设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具体负责特种设备事故的调查、处理、统计、上报等工作。 明确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使用、维保、检验等)的各个环节及责任人员,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及管理。
具体负责特种设备应急预案的制、修订,具体负责应急预案的演练;具体负责突发事件或事故的响应、处理、调查和报告等。
(3)特种设备相关使用部门及负责人员岗位职责:
在法人领导下,配合安全管理部门(人员)对本部门使用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具体负责。
掌握相关特种设备安全知识,满足国家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对其任职资格的要求;并经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落实本单位有关安全管理制度,具体组织制定、修改、落实本部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并检查执行情况。
传达、贯彻上级及安全管理部门的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的指示以及法律、法规、标准;
负责本部门特种设备的日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上报; 明确本部门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维保、检验的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员,并协助安全部门做好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及管理。
做好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以及安全附件、仪器仪表的检测、校验工作;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并配合检验机构做好检验工作。检验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整改。
具体负责特种设备应急预案的制、修订,具体负责应急预案的演练;具体负责突发事件或事故的响应、处理、调查和报告等。
确定特种设备操作规程的编制、修订。
(4)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岗位职责:
严格执行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本岗位的设备和安全
设施齐全完好。
持证上岗,严格按照特种设备操作规程操作有关设备,不违章作业,按时巡回检查、准确分析、判断和处理特种设备的运行中的异常情况,出现紧急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措施,启动应急预案,报告领导。
按时参加有关安全技术培训,提高水平,确保特种设备安全。 按照单位安排,认真参加应急演练,做好应急反应等工作。
(5)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严格执行单位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本单位使用设备安全技术档案齐全完好。特种设备技术档案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特种设备出厂时所附带的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特种设备运行管理文件包括:注册登记文件、安装监督检验报告、年度检验报告、日常运行记录、故障排除及维修保养记录等。【特种设备岗位安全责任制度】
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为保证本单位使用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等特种设备安全、正常、有效使用,特制定安全管理规定,内容如下:
(一)特种设备的购置、安装。凡属特种设备均应由使用部门提出购置计划,经XX部门审核并报本单位领导批准后,由XX部门负责购买持有国家相应制造许可证的生产单位制造的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特种设备。
特种设备安装前,使用部门先确定具有国家相应安装许可的单位负责安装工作,开工前应照规定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办理开工告
知手续。任何部门不得擅自安装未经批准的特种设备。
安装完成后,本单位(或者应督促安装单位)应向有关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报验收检验。
(二)对各类特种设备进行注册登记。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由本单位XX部门XX同志负责向市、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注册登记。登记标志以及检验合格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三)管理人员应明确所有设备的安装位置、使用情况、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及安全状况,并负责制定相关的设备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四)特种设备档案资料的管理。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是为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提供技术保障的唯一可追溯的技术文件。各相关责任人均应给予高度重视和妥善保管。当需调阅特种设备技术档案资料时,档案管理责任人应严格照章办事,履行调用借阅手续并由相关领导审批后,方可交给资料借阅人。
特种设备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书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等;特种设备运行管理文件包括: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运行记录);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等。
(五)特种设备使用制度
上一篇:2016年广州生育保险新政策
下一篇:公租房申请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