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大学生村官选聘驻村调研报告

| 村官 |

【www.guakaob.com--村官】

篇一:2016年大学生村官选聘驻村调研报告
2016年全国大学生村官工作推进情况综合调研分析报告

2016年全国大学生村官工作推进

情况综合调研分析报告

大学生村官工作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主要目的是培养一大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党政干部队伍后备人才和各行各业优秀人才。这项工作自XX年在全国开展以来,各地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实施,逐步形成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机制。四年来,全国累计有30万名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他们主动融入农村,带头创业富民,真心服务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基层干部群众的欢迎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各界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从大学生村官中成长起来的年轻干部和各类人才越来越多。大学生村官工作战略意义逐步显现,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大学生村官工作是党中央着眼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党和国家事业可靠接班人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新时期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一项重要创新举措。xx强调:“此事具有长远战略意义,赞成试行”。自XX年4月起,中央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在全国

部署开展大学生村官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XX年底,全国已累计选聘大学生村官30万人,目前在岗21.2万人,覆盖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行政村。广大大学生村官甘于吃苦奉献,主动干事创业,受到了农村基层干部群众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为总结四年多来的经验成果,研究部署新阶段的工作任务,我们到江苏、山西、重庆等十多个省市的农村基层实地调研,对2076名大学生村官进行了问卷调查,委托教育部、人社部的科研机构对一些重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统计了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综合情况,汇总形成了调研报告。

一、基本做法

四年来,各级党委和有关部门按照中央部署和中组部要求,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创新方法途径,为大学生村官打造了清晰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促进大学生村官锻炼成长,推动大学生村官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⒈健全选聘录用机制,提高村官队伍素质

各地严格标准、拓宽视野、竞争择优,努力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规模适度”的大学生村官队伍。一是合理分配名额。中央组织部每年向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达选聘计划,各地根据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基层需求,确定当年选聘数量,统一组织实施选聘工作,保持大学生村官数量稳步增长。二是规范选聘程序。规定了个人报名、资格审查、考试考察、体检等一套完整程序,实行职位、条件、标准、过程、结果“五公开”,增强透明度和公信度。三是提高选聘质量。要求“本科以上学历、中共党员的比例达到80%以上”,同等条件下“学生党员优先、学生干部优先、回原籍任职优先”。北京、上海、广西等地采取重点院校定向招聘、驻村实习、考试与推荐相结合等措施,努力选拔优秀毕业生。目前,在岗大学生村官中本科以上学历占66.1%,党员占57%,部属院校毕业生占16%,较XX年分别提高18.2%、22.2%和2%。

⒉健全管理考核机制,引导村官认真履职

对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管理及考核,总体上比照公务员有关规定进行,同时针对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特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明确职责任务。明确大学生村官为“村级组织特设岗位”人员,到村后一般安排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或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主要履行“宣传落实政策、促进经济发展、联系服务群众、推广科技文化、参与村务管理、加强基层组织”等职责。各地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了大学生村官具体职责和工作任务。二是严格岗位管理。明确规定大学生村官主要在村工作,乡镇以上机关单位不得借调使用。河北省委组织部每个月直接抽查1个县(市、区)大学生村官在岗情况,发现问题及时【2016年大学生村官选聘驻村调研报告】

纠正。三是规范考核措施。由县(市、区)委组织部牵头负责,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具体实施。考核分为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采取个人述职、党员和村民代表测评、村“两委”班子评价等形式进行。湖南省按照任职村占50%、乡镇占25%、县市区占25%的比例,建立县、乡、村三级百分制量化测评考核办法,考核结果作为续聘、奖惩、提拔任用的依据。

⒊健全教育培养机制,提升村官能力水平【2016年大学生村官选聘驻村调研报告】

各地把大学生村官当做后备干部来培养、当做优秀人才来服务、当做自家孩子来关爱。一是分级分类培训。建立“中央和省抓示范培训、市抓提升培训、县抓日常培训”的培训体系,确保大学生村官每人每年培训累计不少于7天。中央组织部编写出版了《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指南》,免费发放给大学生村官;举办了两期示范培训班,直接培训200多名大学生村官。二是加强帮带培养。各地普遍建立了县级领导联系、乡镇领导指导、村干部帮教的三级帮带机制。江苏省组织

1.2万名离退休干部和1.1万名大学生村官结对帮扶,有效促进了大学生村官成长。三是注重实践锻炼。有计划地安排大学生村官参加村镇项目建设、小额信贷办理、新农合代理等集中性工作,到信访、综治等岗位锻炼,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四是鼓励创业富民。中央组织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出台扶持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的优惠政策,指导各地通过资金扶持、技术培训、兴办创

业基地等措施,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村官创业,引导大学生村官在带领群众发展致富中增长本领、丰富经验。目前,各地已建立大学生村官创业园4452个,筹集扶持资金13.9亿元。中国扶贫开发协会、神华集团等捐助1亿多元创业扶持资金,探索建立党委政府引导、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创业扶持模式。

⒋健全保障激励机制,激发村官工作热情

各地认真落实待遇保障,着力优化大学生村官成长环境,激励他们干事创业、创先争优。一是完善保障制度。明确新聘任大学生村官补贴标准比照乡镇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后工资收入水平确定。中央财政补助西部、中部、东部地区大学生村官的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年2万元、1.5万元、0.8万元。同时,健全社会保障和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制度,并会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为大学生村官办理了重大疾病等商业补充保险。二是加强典型宣传。中央组织部创办了《大学生村官报》,联合团中央创办“大学生村官之家”网站,并通过中央各大媒体,广泛宣传各地做法经验和先进典型。江苏、山东等地制作出版了《榴花正红》、《潮人》等影视、文学作品,充分展示了大学生村官风采。三是强化政治激励。对优秀大学生村官坚持“四个优先”:优先发展党员,优先评先树优,优先推荐“两代表一委员”人选,优先推荐后备干部。今年5月4日,中央组织部组织全国80名优秀大学生村官参加了纪念共青团成立90周年大会,现场聆听xx重要讲话,

篇二:2016年大学生村官选聘驻村调研报告
大学生村官考察报告2016

大学生村官考察报告2016

<!--adend--大学生村官考察报告2016

48 年 的 沧 桑 巨 变

兴十四村的发展历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956年至1971年是特殊困难时期,属于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三靠村";1972年到1994年是创业时期,兴十四人民开荒造田,植树造林,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现了农田水利化,农业生产机械化,走上了富裕发展之路;1995年至今是飞速发展时期,坚持发展集体经济,共同致富,实现了农业产业化、农区工业化、农民住房别墅化,成为了拥有15多亿元固定资产,35家企业,1800多名员工的省内首富村。今年,村里下属的富华集团产值达到6亿多元。人均年收入2万元。新建三星级宾馆一座。修建16个标准公厕,18个垃圾站。村内全部铺上了水泥路,安上了路灯,房前屋后栽上了樟子松。投资80万元,对原有的文化宫进行了重新修缮。宫内设有会议室、图书馆、娱乐室等。投资50万元建起了村卫生所,村民小病不出村。村民实行退休制,65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可领到80元的生活补贴。建成了展览馆和村民休闲活动广场。村民的生活环境得到彻底改变。如今的兴十四街道整齐,绿树成荫,青砖铺地,红瓦盖顶,庭院宽敞,优雅安静。白天空气清新,夜晚华灯齐放,让许多城里人都感到羡慕。村民的生活观念也有了很大的转变,吃喝讲营养,穿戴讲时尚,而且普及了电脑。兴十四为世人展示出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真实画卷。曾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农业战线的先进集体、国家级文明村。

成功经验的总结

经验之一是兴十四村有一个带领村民致富的能人

1972年,23岁的付华廷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他抱着不让一个人受穷,不让一个人掉队的愿望,坚定不移地带领全村群众发扬革命老区精神,走共同富裕之路。

一是以机械化促进农业发展。他上任后的第一个想法就是靠机械化多开荒地。因为村里穷,买农机具没钱,付华廷和党支部一班人带领全村人养了XX只羊,靠卖羊毛攒了几万元的家底。可当时拖拉机控制供应,没指标有钱也买不到。付华廷就想了个办法:自己组装。他们四处买零件,小件背,大件邮,硬是自己组装了两台拖拉机,这两台拖拉机一年就开垦了6000余亩荒地。过去一个强壮劳动力最多能耕种40多亩地,使用拖拉机后一人能耕种XX多亩,效率提高了50多倍。1979年,农机具不配套,他就自己研制,先后研制出机引耕耙、割草机、滚垅机、扬场机等多种农机具,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现在,兴十四村已有大型拖拉机26台,各种农机具400多台套。

二是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巩固农业发展。农业实现了机械化,付华廷开始考虑农业基本建设。付华廷领着全村人一口气打了383眼井。近几年,全村1万多亩耕地又全部实现了电喷灌溉。有了水浇地,兴十四村的粮食年产量以每年100万公斤的速度递增。大学生村官考察报告2016大学生村官考察报告2016。兴十四村的耕地过去全是沙土地,漏水跑肥。付华廷带领全村青壮劳力,经过7年"愚公移山"式的苦干,硬是把4万多立方米河泥搬到了3300亩贫瘠的耕地里,把600多亩高低不平的沙土地变成了良田。30多年

以来,累计造林1.13万亩,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一座"绿色银行"。 据估算,兴十四村的林木储值已超过两亿元。

三是工农互促协调发展。种地不如种工厂,70年代末,付华廷领着大家先在村子里办了个罐头厂,把当地产的水果加工成罐头。之后他又办起了酒厂、油厂、米面加工厂、农机具修配厂等小企业。这些小企业每年都能挣几十万元。集体有了钱,开始反哺农业。依托万亩草原,建起了两个集体牧场,全村养起了奶牛、生猪,每年可为耕地提供有机肥2万多吨。

四是工业产业化建设实现大发展。80年代初,兴十四村农民生活已有很大改善和提高。然而,多年的实践使兴十四干部群众认识到:要想大富、快富,必须立大志,办大企业,才能挣到大钱。付华廷和支委们经过多次商量,决定大力推进工业经济产业化。充分发挥和利用周边村群众养奶牛,建起了一座日处理19吨鲜奶的乳品厂。1988年,他得知国内生产食品添加剂是一个发展前景看好的项目,就背起大煎饼去省城考察,到大连、山东去学习。几经周折,终于签下了共建甜蜜素厂的协议。工厂虽然建起来了,然而市场没有回应。1990年3月,付华廷到北京国际饭店,拿出10万元在那里召开了食品甜蜜素的产品发布会。首都20多家新闻单位,全国100多家媒体发表了会议消息,终于产生了很大影响。当年甜蜜素销售XX多吨。1996年,兴十四村又利用柠檬酸厂的废渣和作物秸秆,建起年产5万吨的饲料厂。之后又建成啤酒专用糖浆厂等35家企业,组建了大型企业集团———富华集团,拥有生物工程、精细化工、畜禽饲料、乳制品等4大系列、100多个品种。

五是产业园区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推进兴十四村和富华集团实现高速、跨越式发展,XX年,付华廷创办了中国富华国际生态产业园。园区规划占地5万亩,园内划分为7个区域,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区、农产品深加工区、林业旅游区、仓储和物流配送区、居住和行政办公区,并在此基础上,在周边村屯建立畜牧养殖加工区及高科技农业示范区。园区的建设以农产品精深加工、畜牧业养殖和畜产品加工、制药、高科技农业、林业种植和生态旅游为主要项目,形成园区内的生态工业链条。

成功经验之二是有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

兴十四村党总支成员已经连选连任30多年,之所以有这么高的威信,就是因为他们"说了算,定了干,多大困难也不变",一心为百姓办实事,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为群众做表率。班子成员坚持做到"五个不准":不准接受村民吃请,不准超范围陪客,不准超标准种地,不准超规格住房,不准私自安排子女和亲戚就业。坚持实行民主决策,村党总支成员集体研究决定事情,不搞个人说了算。凡涉及全村发展的重大事情,请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共同研究决定。坚持实行村务公开制度,每月向村民公开一次。班子成员精诚团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舍小家顾大家,为了集体利益而忘我地工作着。党总支书记付华廷更是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在工作和生活上不搞特殊化,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大学生村官考察报告2016

三.有良好的市场运行机制

寿光的成功还源于他们对市场准确的把握,在这个方面当地的政府给了他们相当大的帮

助,创业的初期,政府举办各类展销会,将寿光蔬菜品牌做大做响,当蔬菜销售遇到困难时候,政府甚至自己出(2016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资邀请各发达地区的领导到寿光考察学习,帮助宣传寿光蔬菜,当最后整个蔬菜产业发展起来的时候,政府又采取多种政策鼓励百姓自主种植大棚,一系列的举措使得寿光的蔬菜大棚种植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发展了起来。如此的以政府为服务主体,以农民为生产主体的运行机制不仅把寿光的老百姓带领到了致富的道路上,同时也使得寿光的发展步入了良性的循环轨道,避免了由于大规模的种植大棚蔬菜造成市场萎缩的现象。

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我们大学生创业的初期一定会遇到很多的困难,这就需要我们多寻求党委政府的帮助,我相信有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我们一定能够闯出一番事业来。

总的来说这一次的寿光考察,无论是对村官这个集体还是对我个人都是一次洗礼。审视寿光的发展历程给我们谋划我们所在村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思路,也增强了我们对未来发展的信心。我们到村任职的大学生一定不会辜负组织上的希望,立足于实际,扎实的做好农村工作,完成好带领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历史使命。

大学生村官考察报告2016

我叫赵。半月前经过组织上选聘,有幸被分配到乡付庄村任大学生村干部。下面将我半个月来的情况作一个简要汇报,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同志批评指正。

一、广泛学习调研,努力了解镇情村况。

在到村工作之前,我已在民权县组织部参加了岗前培训,对农村工作有了一些了解,但我深知要迅速融入角色,干好工作,还必须熟悉乡和付庄村的情况。为此,我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认真查阅资料。我先后查阅了有关乡的各个报道,大体上了解了乡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和发展目标、发展措施等,特别是对新农村建设有了更深的了解。

(二)是积极实地走访。在查阅有关软件资料的同时,我主动跟相关领导到集镇、到单位了解情况,特别是到我所分工的付庄村实地走访,通与与干部、党员和群众交流,付庄村不少党员群众都认识了我,并且我还交了几个农民朋友,这使我对乡的认识更加充实、对付庄村的情况更加熟悉。

(三)是主动虚心请教。在查阅资料、实地走访的过程中,对一些不懂的问题,我虚心地向乡领导、村干部请教,通过他们的热情帮助,使我解除了一个又一个疑问,而且也增强了我扎根基层、做好工作的信心。

半个多月虽短,但通过我的努力,乡以及付庄村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和风土人情等已有了初步了解,为我继续深入学习、开展工作打下了初步基础。

二、全面投身实践,逐步积累工作经验。

通过组织的教育使我懂得:工作实践是年轻干部锻炼成长的最佳平台和最佳捷径。我始终把干好工作作为个人成长进步的主要途径,通过努力工作,不断了解农村工作,积累工作经验。近半个月来,我主要参与了下列工作:

(一)是全力参与乡村公路建设及美化。大学生村官考察报告2016各类报告。为了庆祝建县八十周年,我乡为了使乡容乡貌整洁漂亮,更为了对公路上的乱搭乱建的违章建筑做好定期检杳与整改。实施过程中,我多次随村干部往来于郭庄寨、高庄、付庄等村庄协调矛盾;同时,为做好路两旁摆摊晒粮的监督,我虚心向领导请教并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到一些这方面的法律知识,并和村干部一同抓好管理。目前,工程进展顺利。

(二)是努力做好远程教育工作。说实在的,我感觉远程教育的安装、测试和使用都不难,但我们村的其他干部都说特别难,这也许是农村干部没有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缘故。因此我在做好村里远程教育设备的维护和节目收放的同时,积极帮助村干部从最基本的电脑操作开始,让他们从认识到熟练地去操作电脑。

除了上述两项主要工作外,我还积极参与了村里的计划生育评估和村办企业调查等工作。通过这些工作,我更加感受到农村的不易、农民的不易,感受到了基层干部是最能帮助农民反映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团队,同时也更加培养了我和村干部之间的默契、协调,增强了我与群众交流、沟通的能力。

三、严格自我要求,加快自身角色转换。

【2016年大学生村官选聘驻村调研报告】

我到乡之前,乡已将我们的宿舍安排在乡政府。到乡后,除住在乡政府外,早中晚三餐也正常在乡政府食堂和乡机关干部一同就餐。前一段时间,市委组织部又给我们安装了电话宽带。说实话,各方面的条件超过了我们的期望。近两个月来,我努力实现两个转变:

(一)是思想上由学生向干部转变。以前作为学生,我们首要任务是"学"。现在作为干部,我的首要任务是"干"。因此我时刻提醒自己,事无小事,一切从零开始,一点一滴积累,"工作无小事,干好就成功"。同时,要强化自身责任感,村官就是要对村内负责、村民负责,所以我们说话做事都要经得住考验。

(二)是生活由校园生活向村建生活的转变。去除在校生的放任、自我的意识,认真学习机关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食宿在机关,就要严格遵守机关的各项规定,树立好年轻干部的形象。【2016年大学生村官选聘驻村调研报告】

回首这过去的半个多月,时光虽短,但我却学到了许多书本之外的宝贵东西。虽然这与组织的要求、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但我坚信:"万事开头难,开了头就不难",只要我继续努力,我将在村官的岗位上写好人生的篇章,为新农村建设作出我的贡献。

篇三:2016年大学生村官选聘驻村调研报告
2016大学生村官工作调研报告

大学生村官工作的调研与思考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战略举措,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措施。为全面了解我县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工作和管理现状,我们对在**县基层工作的37名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生活和管理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对其工作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归纳,提出一些意见建议,供管理单位、各级领导和村官参考。

一、全县大学生村官的基本情况

自2016年开展选拔优秀大学毕业生到新农村建设一线工作试点以来,到**县的大学生村官共有42名。其中:2016年选派5名、2016年1名、2016年17名、2016年19名,聘用期均为3年。在2016年县乡集中换届时,从2016年选派的大学生村官中提拔进入乡镇党政班子的3名,考上省、州公务员或选聘到事业单位工作的2名。截止目前,还有37名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工作,均为2016年以来选派人员,年龄最小的22岁,最大的28岁,平均年龄25.4岁。其中:男性23人、女性14人,少数民族9人,中共党员23名,任村党支部副书记的23人、任村委会主任助理的14人。这些大学生村官在提高村级组织办公水平、推动新农村建设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农村基层组织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

1、大学生村官的岗位职责和任务分工不够明确。大部分大学生村官主要承担远程教育设备管理和协助计生、新农合参保、整理材料、开会通知等辅助性工作,还有部分人员被留在乡镇充当打字员和内勤人员。

2、大学生村官农村工作经验缺乏。大多数人所学专业与现在的工作并不是很对口,没能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大学生村官中具有农学专业知识的比例非常少,大多缺乏农村工作的知识背景和农民迫切需要的实用技术,大学生村官的能力与农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3、大学生村官“非官非农”,身份尴尬。农村需要的是带领农民致富的领头人,大学生村官“非官非农”的尴尬身份,使其很难融入当地环境,提出意见或建议的时候,经常得不到村“两委”的重视。忙于应付村里各种复杂情况和复杂人际关系,难以理出工作思路,群众对他们缺乏认同感,绝大多数人在工作上有挫折感。而且,对在基层工作期满后的管理问题、出路安置问题,普遍表示出极大的担忧,情绪不稳定。

4、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存在盲点。由于大学生村官的身份特殊,虽然出台了《大学生“村官”选派管理办法》,但管理和考核机制并未真正落实到位,特别是工作考核、业绩奖励、晋升方向、培训教育等还不完善。

大学生村官由组织人社部门负责选派,县人社局与他们签订《到村任职合同书》,每年不定期召开1-2次座谈会,年底进行考核,但是,大多只是上交一份工作总结,对考核没有引起双方面的重视,考核主体不明确,考核流于形式。大学生村官虽由所在乡镇管理,但由于身份特殊,乡镇党委政府既不能以一名普通乡镇干部去管理和要求,又不能以一名农村干部去对待和使用,在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上大多无“法”可依、无章可循,也不利于他们沉下身子、静下心来工作,造成了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劲头不足。同时大学生村官档案管理没有规范,很多人的档案都成了“压箱货”,与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另外大学生村官培训和扶持创业的机制还没有形成。大学生村官的教育培训还没有纳入全县的总体《规划》,培训模式和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探索。

三、对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大学生村官从高校毕业到农村工作,从学生的身份转变为基层工作者,是一个自我适应和群众认可的过程,需要各级组织和各级领导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需要各级干部特别是村干部的真诚帮带、用心培养。同时,大学生村官们也应努力提升自身能力以便能在农村工作中健康成长。

1、逐步建立和完善管理体系。一是进一步加强管理,落实组织部长为第一责任人、乡镇党委书记为具体负责人的管理责任,借鉴乡镇公务员管理办法强化日常管理。二是加强联系和服务引导。组织部应指定专人负责大学生村官的联系服务,加强了解沟通,及时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三是健全考核机制,积极探索管理使用方面的新方法,研究激励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可以借鉴公务员考核的方式,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定期考核,年终总评,对优秀大学生村官给予相应的奖励。四是规范档案管理。将大学生村官人事档案全部纳入到县人社局管理,各种归档材料及时入档,确保档案的齐全。

2、加强大学生村官的教育培训,提高综合能力。要将大学生村官的培训纳入大规模培训干部计划,除了岗前培训外,每年至少要开展一次集中培训,培训内容上要突出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农村政策、农村工作方法、农村实用技术、农村实用法律法规等。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组织外出考察学习促使大学生村官开阔眼界、转变观念。建立大学生村官传帮带制度,采取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一对一”帮、村干部“一对一”带等方式,进行结对帮带,面对面进行帮助指导,提高大学生村官能力素质,了解掌握思想工作状况,注意做好心理疏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引导其尽快熟悉环境、努力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切实为农村留住优秀人才,带动更多的大学生到农村工作。

3、大学生村官自身要转变思想观念,给自己准确定位。一是要激发自己服务于农村的热情与责任,背负起兴农的历史使命,树立用知识回报社会、服务农村的志向,立足长远锻炼自己,扎根农村,脚踏实地地工作,谦虚谨慎地待人,认真做好农村的每一项工作。二是要加强学习,增强实践能力的锻炼。多向村干部包括村民学习,培养自己的交流沟通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要脚踏实地、谦虚谨慎。农村工作很复杂也很繁琐,不能急于求成,要摆正好心态,少一些浮躁,多一些务实,从小事做起,踏踏实实、勤勤恳恳,树立村民意识,融入农村生活。

4、加强交流培养。结合当前开展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和“双联”活动,有计划地安排大学生村官到乡镇机关相关职能科室、办公室进行轮岗锻炼;或者采取“上午在村、下午在乡镇”的模式,让他们充分了解乡镇机关工作的特点与有关科室业务。落实村干部驻村制度,通过压担子、定任务和参与一线工作的形式,比如具体从事征地拆迁、材料写作、科技扶贫、计划生育、综治维稳等工作,不断增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工作能力。同时,对工作积极、成绩突出的大学生村官及时给予表彰和奖励,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实效。组织、人社部门要定期召开大学生村官座谈会,开通大学生村官交流园地、编写村官信息,及时宣传大学生村官有关政策及工作经验,积极为他们搭建相互交流平台。根据所学专业,有计划地开展横向交流,加强培养培训力度,鼓励开展相互间的合作,支持开展村官创业创新,使其能更快成长起来。

通过加强教育管理、开展培训培养等,帮助他们尽快熟悉掌握基层工作方式,增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本领,准确找到自身定位,尽快融入农村工作,努力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新生力量。

(编辑:杰作)

篇四:2016年大学生村官选聘驻村调研报告
2016村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村干部工作在最基层,其工作最贴近人民群众,是团结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头人,在基层的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村干部队伍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否坚强有力,影响到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村“两委”换届刚刚结束,新一届村“两委”成员正走入工作的轨道,通过此次换届选举,村干部的队伍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选出了一些素质高、能力强、能干事的村干部,也推出了一批“三高三强”的干部人选,但我们仍然发现,和实际的工作相比,村干部的文化素质仍然偏低、年龄仍然偏大,如何提高村干部的素质和能力,进而加强村干部整体队伍建设确实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近期,xxxx区xxxx镇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为更好地建立健全“五好”党支部,通过查档、座谈和走访等形式,对全镇村干部的学习教育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

一、基本情况

(一)村“两委”成员基本情况

xxxx镇辖5个办事处,42个行政村,42名村党支部书记,42名村主任,村“两委”成员共242人,其中女性51人,交叉任职32人,书记、主任“一肩挑”8人。

【2016年大学生村官选聘驻村调研报告】

其中,35周岁以下33人,占13.6%;35-45周岁的110人占45.5%;46-59周岁的90人,占37.2%;60周岁以上的9人,占3.72%。学历在大专以上71人,占29.3%;中专53人,占21.9%;高中85人,占35.1%;初中及以下33人,占13.6%。

(二)村“两委”成员学习情况

一是集中培训。通过各级党委组织的培训,村“两委”成员可以学到一些政治理论和工作方式和方法,进而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今年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共参加上级党委组织的培训2次,参加外出参观、学习1-2次,村“两委”成员参加各种集中培训5次。二是集中学习。通过各村组织的学习活动,村“两委”成员可以从书本、网络上学习先进事迹、典型经验和先进的基层工作方法,平均每月要集中学习3次以上,今年重点学习了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李林森同志的先进事迹、农村工作的先进做法、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方法和实用的农活技术。三是自学。村“两委”成员每月都要进行自学,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学习最近的领导讲话、学习最新的时事政治,自学次数不限,通过调查,村“两委”成员平均每月要自学4次以上,并且均做了学习笔记。

(三)大学生“村官”情况

xxxx镇共有大学生“村官”6人,分配到6各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助理和村主任助理,学历均在大学本科以上。有大学生“村官”任职的村占到14.3%。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xxxx镇党委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对村干部队伍的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全镇村干部的年龄结构偏大

经过此次换届选举,涌现了一大批年轻的村干部,但总体来说,年轻的村干部所占比例仍然较小,村干部队伍老龄化现象较以前虽有改善,但仍然较为突出。

(二)全镇村干部文化程度偏低

通过调查,此次换届选举的新一届村“两委”干部文化程度较以前有所提升,出现了大学以上学历2人,是个新的突破,但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干部仍有一定的比例,现在发展速度如此快的时代,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学历已经远达不到干部带领群众进步的要求。

(三)缺乏完善的学习机制

目前,全镇的村干部学习机制还不够完善,没有一套完善的、切实可行的学习机制帮助、督促村干部提高学习效率。

(四)村干部的学习途径比较局限

由于村里的条件有限,村干部只能通过书本、电视、网络看到一些先进的工作方法或者先进技术,却不能走出去真正亲身感受到知识。同时,由于年龄原因,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较小,提升自身理论水平有一定的障碍。

(五)部分村干部的思想认识不到位

一些村干部对学习教育不够重视,态度不够端正,不能真正的深入学习。

(六)人才流失严重,后备干部经验缺乏

一些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不愿呆在村里,而是去往更广的舞台去发挥自己的才能,造成人才的严重流失。农村工作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同时也需要工作经验丰富的人才,农村工作繁琐复杂,如果没有一定的经验,也不能将工作做好。

(七)大学生“村官”深入农村工作困难

【2016年大学生村官选聘驻村调研报告】

大学生“村官”文化素质高,但是却很难深入到农村的工作中去。一是对村情不熟,而摸清村情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二是很难深入到农村工作中去,更多的大学生“村官”将这个机会当做了一个进入公务员队伍的“跳板”,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如何进入公务员队伍上。三是有大学生“村官”的村所占比例太少,在全镇范围内很难形成良好的培养和使用机制。

三、对策和建议

针对当前村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结合目前的基层党建工作,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村干部队伍的建设。

(一)加强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

针对目前村干部文化素质偏低的情况,定期组织开展村干部理论学习班和实践教学班。一是邀请教授对村干部进行专项理论培训,主要包括政治理论和常用知识;二是由专职党务工作者定期给村干部做实践培训,主要包括基层党建类和各项事务类的相关政策、工作方式和方法,增强村干部的业务知识;三是技术类培训,组织计算机操作、公文写作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村干部平时的工作效率。每次教育培训后及时进行考试,将考试成绩与村干部的绩效成绩挂钩,以增强村干部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培训效果。

(二)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村级后备干部作为一批生力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村干部队伍老龄化、后继无人的现状,这批生力军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要切实把政治思想好、模范作用好、工作作风好、群众威信好、整体素质好作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的重要标准。一是做好后备干部选拔工作。要通过走访群众,摸底调查,着重考察群众威信度、工作能力、个人素质等方面,掌握第一手资料,通过完善选拔机制,可通过个人自荐、群众推荐和党组织推荐三种方式相结合,同时,要严格组织考察程序,及时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二是做好后备干部培养工作。鼓励后备干部参与学习村“两委”的日常工作,培养其工作能力,定期对后备干部进行理论和业务培训。

(三)建立大学生“村官”的培养机制

大学生村官补充了普通村干部文化素质低的缺口,但也有其局限之处,即农村工作经验不足,因此,要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农村工作能力培养和工作业务培训。一是让大学生村官更多的参与到村支部和村委的每项工作中,通过实践充实自身的工作经验,以进一步胜任农村工作;二是举办大学生村官理论实践培训班,强化政治理论,丰富各项农村法规政策和业务知识;三是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优惠政策体系,使大学生村官真正能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

(四)强化对村干部的目标责任考核

按照每年签订的目标责任制,对村干部进行严格考核。明确奖惩措施,对明显工作不作为的严肃进行处理。对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培训学习的要给予严肃批评,长期不改的,要按照党章或有关规定给予组织处理,从而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让村干部队伍的素质进一步提高。

(编辑:华华)

篇五:2016年大学生村官选聘驻村调研报告
2016选派第一书记村干部群众的调查报告

选派第一书记村干部群众的调查报告

紫水街道党工委

(2016年元月8日)

县委组织部:

本街道除三里桥村安排有第一书记驻村外,其余的村均未安排第一书记驻村。为掌握驻村第一书记工作开展情况,了解未选派第一书记村干部群众对第一书记的认知度和期望值。元月6日至8日,紫水街道党工委安排组织办付培武、等同志对本街道马湾、前楼、柳店、余集等村的部分干部群众进行了调查问卷。现把调查问卷的有关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调查时间和方式

1、调查时间:元月6日至8日

2、调查方式:走访座谈并进行问卷

二、调查对象分析

上述四个村的干部群众共计60人,其中村干部16人,群众44人,占73.3%,突出了群众的主体地位。从被调查对象的年龄看,18-50岁占75%,基本上能代表未选派第一书记村的干部群众。被调查对象一般都具有小学至高中学历,其中初中占到了58.6%,家庭收入一般都处于当地中等偏上水平,保证了他们对党的政策有一定的了解,并有一定的接受新鲜事物能力。

三、问卷内容分析

从问卷看,大部分受访者对选派党员干部驻村助推该村发展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他们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认为选派党员干部驻村任职对该村发展稳定的积极推动作用比较显着,只有23.5%的受访者认为不明显,有一部分群众对第一书记的评价很高;(

四、调查结论

选派机关干部驻村任职、帮助改变落后村的面貌已初见成效,并逐渐深入人心,绝大多数受访者希望这项工作能够进一步铺开,成为推动农村发展的一股新生力量。

篇六:2016年大学生村官选聘驻村调研报告
2016关于大学生村官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调查报告

近几年来,农村问题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我身为xx村大学生村官,深切感受到了近几年来我村的巨大变化。同时也让我感受到党和政府兴农富农政策给农村和农民带来的实惠。

以前村民们在种地的同时还要给国家缴纳农业税,而现在人们不仅不用缴税还可以得到国家给的粮食补贴;以前村里的孩子没钱上学,现在却可以免费去上学甚至还有补贴的伙食费,以前村民们总是因为家电太贵而买不起,现在家电下乡工程更是大快人心,让那些没钱用电器的人们拥有了自己的家电.....更令人欣喜的还要算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了,村民们从此不用再愁有病没钱看的问题了。使更多的人民得到了实惠。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具体内容。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具体做法。

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在县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镇上下的积极争取和共同努力下,我们村坚持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大力改善民生,加快构建 和谐社会 的德政工程,切实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强化责任,狠抓落实。以前在我们村,自费医疗制度仍然占主导地位,农民是当地最大的自费群体。前几年,本地农村人口老龄化医疗服务普及药品价格上涨,农民医疗费用攀升超过了农民平均收入增长幅度,越来越多农民无力承担。增长的医疗费用已成为我村医疗卫生保障问题“因病致贫”的主找范文就来 要成因,而现在县政府成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分别成立管理组织,并成立相应的监督组织。在xx村,村干部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引导广大农民逐步树立互助共济的观念,积极参加合作医疗。农民以户为单位自愿缴纳,还采取了“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原则,近年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村民们收到了政府的关怀和实惠的效果。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存在问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我村的全面实施,有效地缓解了患病家庭的经济压力,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现象,促进了我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受到农民的拥护和支持,但该制度推行过程中仍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1)少数农民认识不够到位。由于部分基层干部和工作人员对推行新农合的目的、意义缺乏深入了解,宣传发动工作尚有差距,致使少数农民对实施新农合的认识还不足;加之合作医疗曾几经反复,一些农民对新农合制度还存有疑虑:一怕合作医疗不持久;二怕挤占挪用合作医疗基金;三怕医疗单位多收费、乱收费。同时,一些农民的健康投资观念、互助共济观念以及风险观念较为淡薄,自觉参合意愿还不强。

(2)参合群众的受益面和受益率均较低。新农合实施以来,我村主要对参合群众的住院医药费用给予报销,另有10种慢性病门诊可审核结报,加上享受体检和分娩补助缺乏稳定高效的筹资渠道。

(3)缺乏稳定高效的筹资渠道。尽管新农合强调农民参加要以自愿为原则,但为了保证参合率,目前参合群众个人筹资部分主要还是采取行政推动、层层包干、实绩考核的办法,由基层干部挨门逐户收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筹资成本较高。

(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议。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涉及千家万户、维系农民健康的“民心工程”,在农村,村干部要从执政为民、以人为本和建设 和谐社会 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新农合工作的重大意义,把这项造福广大农民的大事抓紧、抓实、抓好。

(1)继续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要结合本村实际,加大宣传力度,改进宣传方法,利用多种方式,帮助群众算大帐、算细帐、算长远帐,引导他们克服侥幸心理,转变单纯“受益”的观念,强化健康投入和互助共济意识,增强参合自觉性和主动性。要广泛宣传医疗服务机构不同的报销比例和医生用药告知制度,切实保障农民权益。要强化和普及农村健康知识教育,建立农民健康档案,切实提高农民的卫生意识和健康水平。

(2) 完善农村医疗服务监管机制。要建立合作医疗定点服务机构的准入和退出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农民医药费用负担。加强对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和医务工作人员的教育,提高政策和业务水平,坚持实行用药告知制度,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改善服务态度,保证广大参合农民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坚持按期公布收支账目,及时公示农民个人医药费用核销情况,并扩大公示范围,广泛接受监督,提高农民对新农合的信任度。

(3)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组织领导。要加强对有关部门的组织协调,做好新农合制度的实施、推进和监督工作。财政、宣传、农业、民政、食品药品监管、扶贫以及纪检监察、物价、审计等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明确责任,密切配合,共同推动新农合工作的开展。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igeleikaoshi/508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