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公选】
创新学分冲抵公选课学分申请
学生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专业: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已认定创新学分:______,现申请冲抵公选课学分:______,类别为_______________。
申请时间:___________
本人签字:___________
学院审核意见(盖章): 审核人(签字):
教务处审核意见(盖章): 审核人(签字):
试卷A答案
一、填空题
1、a0,b6; 2、1000!; 3、 xf(x)f(x)C; 4、0; 5、y0
二、选择题 1.B; 2.C; 3. B; 4. D; 5. A;
三、计算下列各题
ln(x
1. 解:lim)cos2x2cosxsinx
lim 0 …………7分
xtanx
2xxlim1【山东建筑大学教务管理系统入口】
2x
22
2.
解:y …………7分
3. 解:dy1
xdx1
2x(1x)dx …………7分
4. 解:xlnx2
xx(12lnx
x)dx…………3分
dx2lnxdlnxxln2xC…………4分
5. 解:ln2xx2
0e(1e)dxln20(1ex)2d(1ex),…………3分
ln2
1x3
3(1e)19
3 …………4分
6. 解: 两曲线交点为(1,1)与(1,1), …………1分
A1[(2x2)x2]dx1[(22x2
11]dx …………3分
x31
4(x3)8 …………3分
03
7. 解:对应的齐次方程为y2
xy0,其通解为yCx2…………3分
令yC(x)x2,代入原方程,有C(x)ex,所以C(x)exC
因此原方程的通解为yx2(exC) …………3分 代入yCe,所以原方程的特解为:yx2(ex
x10,得e)…………1分
8. 解:yax3bx2cxd,
y3ax22bxc
y6ax2b …………2分
依题意,当x0时,y0,可得d0 …………1分 又yx00,可得c0 …………1分 又y3ab0
x10,yx1,可得1
11,有aba2,b3
2 …………2分 所以a1
2,b3
2,c0,d0. …………1分
9. 解:令tex,则f(t)1t2…………2分 所以f(t)(1t2)dttt3
3C…………3分
由f(0)1,得C1…………1分 因此f(x)xx3【山东建筑大学教务管理系统入口】
31…………1分
10. 解:F(x)xx
af(t)dtxatf(t)dt …………3分
F(x)x
af(t)dtxf(x)xf(x)xaf(t)dt …………2分
F(x)f(x) …………2分
1.建筑是运用物质材料和技术手段创造的,满足人们生产、生活和精神文化等功能及形象要求所形成的一个为人们所享用的物质空间及环境。
2.建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主要依建筑物的重要性和规模来划分等级:5年-临时性建筑 25年-易于替换结构构件的建筑 50年-普通建筑和构筑物 100年-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
3.耐火极限: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构件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稳定性、完整性或隔热性时止的这段时间
4.建筑设计的内容:设计一个建筑物所要做的全部工作,即建筑工程设计。建筑工程设计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
5.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
6.确定房间空间和大小的主要依据:家具设备的尺寸及人们使用家具设备时所需的活动空间尺度。
7.建筑模数: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
8.房间的面积组成:家具设备占用的面积、人们使用活动所需的面积和房间内部的交通面积。
9.房间面积的确定:一个房间面积的大小与房间的使用活动特点、使用人数的多少以及家具设备的配置等因素有关。确定房间面积时,首先要考虑房间的使用活动特点和使用人数的多少。除满足使用要求外,还要考虑经济条件及相应的建筑标准。
10.房间的平面形状:确定房间的平面形状时,应综合考虑房间的使用活动特点、家具设备布置和采光、通风等使用要求,结构和施工等
技术条件,经济条件及美观等因素。矩形教室,方形教室,五边形、六边形等多边形教室。
11.在民用建筑中,普通功能要求的大量房间,功能特点对其平面形状通常并无严格要求,这些房间形状常采用矩形。原因:矩形平面简单,墙身平直,便于家具设备布置,使用上能充分利用面积并有较大的灵活性;同时,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房间的开间或进深易于调整统一,有利于平面组合,只要长宽比例处理得当,也能达到美观大方的效果。
12. 开间亦称面宽或者面阔,是指房间在建筑外立面上所占宽度。进深是指垂直于开间的房间深度尺寸。开间和进深是房间两个方向的轴线间的距离。
13.按照防火要求,房间的面积超过60m²,人数超过50人时,门的数量不应少于2个,并应分散布置,相邻两个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14.走道的宽度主要应满足人流通行、家具设备运行以及防火等要求。
15.走道长度:
16.楼梯宽度确定应考虑使用性质、人流通行情况和防火要求等因素。
17.楼梯数量应根据使用要求和防火要求来确定。
18.楼梯位置应根据交通流线的需要来确定。
19.门厅设计要求:1.门厅在平面布局中的位置应明显而突出,通常应面向主要道路,并布置在建筑物的主要构图轴线上。2.门厅内部的布置应做到导向明确,交通流线简捷通畅,避免人流交叉干扰。3.门厅应有良好的天然采光,适宜的空间比例关系。4.门厅设计应使疏散安全。5.门厅应注意防雨、防风和防寒等要求。
20.日照间距是指前后两排房屋之间,根据日照时间要求所确定的距离。防火间距是指建筑物之间防火疏散要求的距离。
21.房间的净高是指室内楼地面到吊顶或楼板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楼板或屋盖的下悬构件影响有效使用空间时,房间的净高应是室内楼地面到结构下缘之间的垂直距离。层高应是该层楼地面到上层楼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22.确定净高和层高:1.使用活动特点、家具设备配置等使用要求。房间净高不宜小于2.20m2.采光、通风等环境和卫生要求3.室内空间比例要求。4.结构和构造要求5.经济要求。
23.影响建筑物层数因素:1.建筑物的使用要求2.基地环境和城市规划的要求3.建筑结构、材料、施工等技术条件4.建筑防火要求5.经济条件
24.建筑物的构造组成:基础、墙或柱、楼板层与地层、楼梯、屋顶和门窗六部分。
25.基础的埋置深度是从室外地坪算起的。是指设计室外地面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影响因素:1.地基土层构造的影响2.地下水位的影响3.冰冻深度的影响4.相邻建筑物基础的影响
26.按基础所用材料及受力特点分:刚性基础、非刚性基础。按刚性材料的受力特点,基础的挑出长度与高度应在材料允许范围内控制,这个控制范围的夹角成为刚性角。刚性角既与基础材料的性能有关,也与基础所受的载荷有关,而与地基的情况无关。按基础的构造形式分类:条形基础、独立基础、井格式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桩基础。
27.墙体的设计要求:1.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强度是指墙体承受载荷的能力,稳定性与墙体的高度、长度和厚度有关2.满足保温、隔热等热工方面的要求3.满足防火要求4.适应工业化生产需要
28.墙体的结构布置:1.横墙承重:特点:横墙间距小,建筑的整体性好,横向刚度大,利于抵抗水平荷载和地震作用;但房间的开间尺寸不灵活,墙的结构面积较大。适用于房间开间尺寸不大的宿舍、旅馆、住宅、办公室等建筑中2.纵墙承重:特点:横墙只起分割作用,房屋开间灵活可满足较大空间的要求;但起整体刚度差,抗震性差。适用于非地震区。房间开间较大的建筑物,如餐厅、商店、教学楼等3.纵横墙混合承重4.部分框架结构
29.过梁是用来支承门窗洞口上部砌体和楼板层荷载的构件。常见的做法有:砖砌平拱过梁、钢筋砖过梁、钢筋混凝土过梁
30.墙身加固:1.增加壁柱和门梁2.设置圈梁3.加设构造柱
31.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楼板具有整体好、刚度大、利于抗震、梁板布置灵活等特点,但其模板耗材大,施工进度慢,施工受季节限制。适用于地震区及平面形状不规则或防水要求较高的房间。
32.墙面装修:抹灰类、贴面类、涂料类、裱糊类、铺钉类。
33.水磨石地面的常见做法是先用15-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再用10-15mm厚1:1.5或1:2的水泥石屑浆抹面,待水泥凝结到一定硬度后,用磨光机打磨,再由草酸清洗,打蜡保护。为便于施工和维修,并防止因温度变化而导致面层变形开裂、应用分格条将面层按设计图案进行分条。
34.顶棚要求表面光洁、美观,且能起到反射光照的作用,以改善室内的亮度。对某些特殊要求的房间,还要求顶棚具有隔声、防水、保温、隔热等功能。
35.影响屋顶坡度的因素:1.防水材料与坡度的关系2.降雨量大小与坡度的关系
36.排水方式:1.无组织排水2.有组织排水,范围:建筑物较高、年降水量较大或较为重要的建筑
37.屋面排水组织设计:1.确定排水坡面的数目2.划分排水区3.天沟构造4.水落管的设置
38.卷材防水屋面的构造层次和做法:结构层、找坡层、找平层、结合层、防水层
39.平屋顶的保温:正铺法是将保温层设在结构层之上、防水层之下而形成封闭式保温层的一种屋面做法。倒铺法是将保温层设置在防水层之上,形成敞露式保温层的一种屋面做法。
40.在较长的建筑物的适当部位预留缝隙,将其分离成独立的区段,使各区段有伸缩的余地,避免建筑物因为变形过大而产生裂缝。这种
机电一体化基本概念:机电一体化是在以机械,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科学为主的多门学科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技术学科。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定义:机械工程和电子工程相结合的技术,以及应用这些技术的机械电子装置。
1.(1)机电一体化的基本组成要素:机械本体,动力与驱动部分,执行机构,传感测试部分,控制及信息处理部分。将这些部分归纳为结构组成要素,动力组成要素,运动组成要素,感知组成要素,智能组成要素。(2)四个发展方向:高性能,智能化,系统化以及轻量,微型化方向发展
(2)转动惯量随级数的增加而减少
滚珠丝杠预紧的目的是消除间隙,增大刚度。
不同微动机构的频率响应特性不同,最高的是磁伸缩材料。
1.存储器的种类与接口:对存储容量较小的系统,采用双极性RAM,需要调试和经常修改的程序,采用EOROM(紫外线擦除)或EEPPROM(电擦除)
2.光电耦合的工作原理及作用:通过电-光-电这种信号转换,利用光信号的传送不受电磁场的干扰而完成隔离功能的。作用:利用光耦隔离器的开关特性(可传送数字信号而隔离电磁干扰,简称对数字信号进行隔离,用来传递信号而有效地隔离电磁场的电干扰。满足计算机控制系统需要
3.常见功率输出驱动器件特点及应用场合。(1)三极管驱动电路:低压情况下的小电流开关量,十几几十用普通,几百的克林顿 (2)继电器驱动电路 外界交流或直流的高电压、大电流设备 (3)晶闸管驱动电路 交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调功系统、随动系统中(4)固态继电器驱动电路 计算机控制系统中 4.ADC0809转换芯片与单片机的连接方法,完成一次转换需要100us
5.D触发器可以用来辨别两路同频相位差90度的信号的位序:A超前B时和B超前A时的Q输出状态,可以用来判断光栅的位移方向
6.串模干扰与共模干扰的抑制措施
串模干扰抑制双绞线做信号引线和引入滤波电路,共模干扰抑制变压器隔离、光电耦合和浮地屏蔽。 7.供电电源的干扰问题采取的措施:<1>交流电源系统a选用供电比较稳定的进线电源利用干扰抑制器消除尖峰干扰b采用交流稳压器稳定电网电压c利用UPS保证不中断供电d掉电保护电路<2>直流电源系统a.交流电源变压器的屏蔽b.采用直流开关电源c.采用DC-DC变换器d.每块电路板的直流电源e.集成电路块的电源Vcc加旁路电容
1.光栅莫尔条纹的形成原理,特点以及方向判别方法:(1)原理:将标尺光栅与指示光栅重叠在一起,并使它们的刻线之间形成一个很小的夹角,由于遮光效应,在黑色光栅相交处,刻线聚集较密,形成暗带,其他地方较稀,形成亮带。(2)特点:放大作用,使栅距的节距误差平均化; 莫尔条纹的移动与栅距成正比;根据莫尔条纹的移动方向可以辨别光栅的移动方向
2.光栅尺的安装方法:尺体的安装基面、读数头的安装基面分别和机体、移动部件相联接;保证二者在测量行程内平行度一般小于0.05mm—0.1mm.
3.光栅尺的正确维护(1)保证读数头与尺体的间隙不被破坏;(2)尽量避免尺体受到振动与冲击;(3)防止切削液、粉尘等进入尺体内;清洗时要用酒精,切勿用汽油擦洗;(4)确保外引出线及接插头可靠
4. 感应同步器的组成及特点 a.组成:(1)定尺:连续绕组(2)滑尺:正弦,余弦绕组 b.工作原理:一般采用滑尺激磁(励磁),定尺输出感应信号,通过测量感应信号的相位或幅值来判别定,滑尺的相对位置。 5.常见机械量传感器及其应用: (1)传感器分类:a.按被测物理量划分的传感器:线位移传感器、角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力传感器。b.按工作原理:应变式,电感式,电磁式,光电式,压电式,热电式 6.测速发电机的原理:由于导线在均匀磁场中做切割磁力线运动,所产生的感应电压与运动的速度成正比,因此发电机产生的电压就能够反映其转速。 第五章【山东建筑大学教务管理系统入口】
1.伺服系统的组成及分类
(1)基本组成:控制器,功率放大器,执行机构和检测装置四个部分。
(2)分类:a.按照系统执行元件分类:电器伺服系统,液压伺服系统和气动伺服系统b.按照系统的控制方式分:开环伺服系统和闭环伺服系统
2..步进电机的种类,特点?工作原理及主要性能指标:P145-148
分类和特点(1)按照力矩产生原理分为a.反应式,特点有较高的力矩转动惯量比,步进频率高,频率响应快,结构简单,寿命长,不通电时可以自由转动等特点。b.励磁式,特点是步距角小,有较高启动和运行频率,功耗小,效率高,不通电时有定位转矩等特点。
(2)按照输出力矩的大小分为a.伺服式,特点是只能驱动较小的负载,一般与液压转矩放大器配合使用才能驱动较大负载。b.功率式。
(3)按照各绕组的分布形式,可分为径向式和轴向式。
工作原理:当A相绕组通以直流电流时,根据电磁学原理,便会在AA方向上产生一磁场,在磁场电磁力的作用下,吸引转子,使转子的齿与定子AA磁极上的齿对齐。若A相断电,B相通电,这时新磁场的电磁力又吸引转子的两极与BB磁极齿对齐。转子沿顺时针转过60度,如果控制线路不停地按A-B-C-A...... 的顺序控制步进电机绕组的通断电,步进电机的转子便不停的顺时针转动。若通电顺序改为A-C-B-A......同理,步进电机的转子便不停的逆时针转动。性能参数:a、齿距角αz:转子相邻两齿的夹角;
b、步距角α:步进电机每接受一个脉冲,转子转过一个固定的角度;
c、最大静转矩Tmax:在规定的通电相数下,转矩的最大值; d、最高运行频率fmax:步进电机不失步运行时,输入脉冲的最高频率;
e、最高启动频率fq max:步进电机由静止状态不失步达到稳速所允许的最高输入脉冲频率(可以是空载下或有负载下); f、失调角θ:单相定子通电时,该相定子齿与转子齿的中心线不重合所夹角
3.步进电机控制方式的选择,主要是各种形式的特点及使用场合
1、单电压驱动2、双电压驱动3、斩波恒流驱动(电流驱动)4、细分驱动5、步进电机的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的驱动电路根据控制信号工作,控制信号由单片机(或计算机)
产生,其基本控制作用如下:控制换相顺序(也称脉冲分配);控制转向(正反序通电);控制速度(由单片机发出的脉冲频率的大小决定)。
5.直流伺服电机的特点,机械特性及调节特性:各区的特点; 1机械特性,当控制电压恒定时,电机的转速与转矩(外部负载波动)变化的关系 特点是:随着控制电压增加,机械特性曲线平行地向转速和转矩增加的方向移动,但斜率不变。机械特性将是线性的,线性度越高,系统的动态误差越小。 2调节特性,当电磁转矩恒定时(外部负载确定),电机的转速与控制电压变化的关系,特点:控制电压与转速成正比关系。
1.超塑性的表现是什么,细晶超塑性具有的三个条件?
在特定的条件下,即在低的应变速率(ε=10-2~10-4s-1),一定的变形温度(约为热力学熔化温度的一半)和稳定而细小的晶粒度(0.5~5μm)的条件下,某些金属或合金呈现低强度和大伸长率的一种特性。其伸长率可超过100%以上,如钢的伸长率超过500%,纯钛超过300%,铝锌合金超过1000%。
材料应具有微细等轴晶粒,一般晶粒尺寸应小于10μm, 最好在0.5~1.5μm,并应保持等轴状。此外,在超塑性温度下,晶粒还应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而获得这种晶粒与热加工工艺,特别是热处理工艺密切相关。 2.摆动碾压件成形的特点?
模具与工件局部接触,接触面积小;偏心加载;顺次加压;连续成形;单位压力小而且工件上下接触面上分布规律不同。 3.与常规方法比,高能率成形特点?
模具简单 仅用凹模即可。节省材料,缩短周期,降低成本 零件精度高 表面质量好,减少回弹,变形均匀
可提高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 尤其对塑性差难成形材料 利于采用复合工艺 常规方法多道工序,高能率一道即可 4.预成型坯烧结的目的?烧结工艺主要控制的工艺参数? 使聚合物分子由结晶形逐渐转变为无定型,使分散的树脂颗粒通过相互熔融扩散黏结成一个连续的整体。烧结全的预成型品由透明胶状体冷却成坚固的乳白色的不透明制品。
料层厚度,混合料水分,燃料配比,烧结负压,机速。
5.与传统拉深相比,充液拉深的特点 1)只需要凹模或凸模其中的一个,液体介质取代了凹模或凸模,这样来传递力的作用以实
现板材的成形,液压成形不仅降低了模具的制造成本,而且生产周期大大缩短。
2) 显著提高了板料的成形性能,改善了成形件的质量
3) 较复杂的成形件也可以加工成形,工序减少,适合形状复杂的成形件,材料利用率大大提高。
4) 单独的液压控制系统,易于实现对液体介质的控制,可以实现板料成形性能对加工工艺的要求,材料能得到合理利用。 5) 液压成形模具具有较好的通用性,不同形状、不同材质的坯料可通用一副模具。 6.特种塑性成形特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创新能力及人们需求的日益增加材料加工技术越来越向着高效低耗、短流程近净成形等方向发展,塑性成形技术及装备随之不断涌现并得到迅速发展,如液压成形,多点成形和拼焊成形等。尽管这些塑性成形仅在特定领域内应用,但发展前途广阔,它们既是常规工艺的延续发展,又是常规工艺的有益补充
7.电磁成形工艺过程中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毛坯材料:导电性差,需要驱动片 2)毛坯几何形状:不应该有细长的孔
3)模具:设有排气孔,避免使用导电性好的材料 4)工作线圈:足够的强度可靠的绝缘性 5)足够的设备能量
8.液态模锻中塑性变形特点
在成形过程中,尚未凝固的金属液自始至终在等静压的作用下结晶凝固、流动成形;已凝固的金属层在压力下发生塑性变形,具有热变形组织,晶粒细小,组织均匀,同时压力使制件外侧紧贴模具内壁,使工件形状尺寸准确。 9.金属注射成型的定义,主要参数
塑料中添加金属或陶瓷粉末以得到强度较高、耐磨性好的制品 注射温度、注射时间、开模时间 10.影响充液拉深的主要因素
坯料,工艺参数,复杂曲面,反胀压力 11.旋压的概念和技术优势
将平板或空心坯料固定在旋压机的模具上,在坯料随机床主轴转动的同时,用旋轮或赶棒加压于坯料,使之产生局部的塑性变形。
设备和模具都比较简单(没有专用的旋压机时可用车床代替),除可成形如圆筒形、锥形、抛物面形成或其它各种曲线构成的旋转体外,还可加工相当复杂形状的旋转体零件。
山东建筑大学2014~2015第一学期校历
山东建筑大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校历
上课时间:
第1节7:50-8:35; 第2节8:40-9:25; 第3节9:40-10:25; 第4节10:30-11:15; 第5节11:20-12:05; 第6节13:40-14:25; 第7节14:30-15:15; 第8节15:30-16:15; 第9节16:20-17:05。
第10节18:40-19:25; 第11节19:30-20:1
节假日教学工作安排
1. 教职工8月29日(星期五)上班;
2. 学生8月30日(星期六) 、8月31日(星期日)报到,领取教材;
3. 9月1日(星期一)正式开学上课,本学期教学周共21周;
4. 9月6日(星期六)~8日(星期一,中秋节)放假、公休,停课;
5. 9月28日(星期日)上班,按课程表安排正常上课;
6. 10月1日(星期三)~10月7日(星期二)放假、调休,停课;
7. 10月11日(星期六)上班,按星期一课表上课;
8. 2014年元旦期间放假调休及课程调整方案另行通知;
9. 2015年1月26日(星期一,农历腊月初七)开始寒假。
![]() |
![]() |
![]() |
![]() |
上一篇:成都工业学校正方教务系统
下一篇:gnnu教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