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接待主要做法

| 公务员考试 |

【www.guakaob.com--公务员考试】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以公务接待厉行节约为主线,紧紧抓住创新管理和深化改革这两个"治本"之策,力求根治公务接待顽疾,遏制"舌尖上的浪费"。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公务接待主要做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公务接待主要做法

  河南公务接待工作的主要做法

  河南省接待办公室

  进入新世纪新时期以来,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很快,区域间交流合作逐年增大,前往河南视察指导、考察、交流、投资洽谈的上级领导及各界人士越来越多,河南公务接待工作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数量多增长快、规格高任务密、范围广领域宽等显著特点。在公务接待工作实践中,全省各级接待部门积极探索和积累了一些好的做法,主要是:

  一、深化认识,牢固树立适应形势发展的接待工作新理念。

  我省公务接待之所以能够取得好的成绩,主要是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省接待系统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深化对公务接待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树立了一系列适应形势发展的新理念,为公务接待的健康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思想基础,一是展示形象的“窗口”。上级领导和各界来宾到一个地方,首先接触的就是接待工作人员这个“第一面孔、第一名片、第一形象”。同时,通过吃、住、行、看等一系列参观考察活动,观察和感受一个地方的整体面貌。近年来,接待系统坚持把宣传河南、推介河南、展示河南作为重要职责,精心安排、周到服务,把一个发展、进步、繁荣、兴旺的新河南展现给各级领导和四海宾朋,从而较好发挥了树立河南形象的“窗口”作用。二是增进友谊的“纽带”。在公务接待中着眼大局、服务大局,把沟通内外、广交朋友、建立友谊作为接待工作一项重要任务,架起了密切联系、友好交往的情感桥梁,积极主动为当地争取国家政策项目、招商引资、铺路搭桥,使得很多投资、合作项目意向都在热情友好的接待氛围中达成和实现。三是交流合作的“平台”。目前,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重要的会议、会展、节庆、论坛等活动日益成为各地发展经济、寻求合作的重要载体。优质高效的接待工作为这些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为政府与政府、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间合作交流搭建了重要平台。四是优化环境的“资源”。接待工作具有联系广、影响大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说,接待工作是一种营造外部环境、积累人脉的特殊资源和软环境。接待系统在开展公务接待工作中不断强化“软”环境意识,逐步规范提升接待工作质量,较好地赢得了海内外各界朋友关注河南、了解河南、支持河南,从而营造了有利于河南快速发展的大环境。

  (二)突出特色,塑造独具中原风情的接待品牌。全省接待系统紧密结合我省的历史文化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把中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贯穿于公务接待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河南特色的接待风格和品牌。一是突出历史特色,展示我省博大精深的历史风貌。在安排参观景点活动中,充分挖掘和积极利用当地悠久的历史资源,并将其融入接待工作的方方面面,打好“历史牌”,构成了各自的接待特色。郑州、开封、洛阳、焦作等地充分挖掘历史资源,融入接待工作中,发挥了很好作用。二是突出文化特色,展示中原文化的丰厚底蕴。接待工作中立足全省丰富的文化优势,打好“文化牌”,把富有特色的中原文化融入公务接待活动,在饮食文化、自然风光、名声古迹、民俗风情等方面体现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如在接待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河南期间,我办在饮食安排、住宿选择、会见厅和宴会厅的布置等方面都突出中原文化的主题,为胡总书记一行留下了深刻印象,陪同人员一致称赞“河南的宴会菜单地方特色非常突出,体现了河南厚重的文化底蕴”。三是突出发展特色,展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把公务接待与宣传展示河南发展成就有机结合起来,打好“发展牌”,将我省工业、农业、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产业项目和知名企业纳入公务接待数据库,根据来宾学习、参观和考察意图针对性的重点推介,使来宾充分领略和感受到河南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和蒸蒸日上的发展生机。

  (三)规范运作,建立科学有序的工作机制。在公务接待工作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接待工作的特点,初步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接待部门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上下左右协作联动”的接待工作新机制,将公务接待逐步纳入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的轨道。一是建立接待工作的领导机制。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四大班子秘书长联席会议定期听取接待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公务接待中的重大问题,审定重大接待任务方案,统一协调接待力量,加强对接待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地也建立了类似的领导机构。二是建立接待工作协调机制。全省接待系统积极履行参谋助手,沟通协调的职能,积极主动联系上下、沟通左右、协调指导工作的开展。在省级的重大接待任务中,省接待办根据省委省政府领导审定的接待方案,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全面掌握相关情况;合理调配接待资源,具体指导接待工作的运行,每项重大任务完成后及时进行工作总结,建立了一整套包括拟制接待预案、搞好筹备勘察、会场布置、宴会安排、会见组织等接待工作流程,增强了接待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如每年的拜祖大典,活动规模大、规格高、程序复杂,我办按照既定方案逐环节布置、逐步骤落实,提供优质服务;确保了活动的顺利进行,多次受到了省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和赞扬。三是建立接待工作管理机制。2008年,河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规范我省公务接待工作的意见》,省接待办制定了《规范接待规程》等项规章制度,提高了公务接待的规范化管理水平。

  (四)传承创新,不断提升接待工作水准。接待系统在继承公务接待好做法、好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形势任务的需要,大胆实践,积极探索,锐意创新,不断改进公务接待工作的思路、内容和方法,进一步增强接待工作的活力。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个性化服务。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注重从细节点滴入手,积极推进人性化服务。在公务接待活动中精心制定接待方案,科学设计内容,将我省经济发展成就、风土人情、历史文化、风景名胜纳入考察日程、食宿安排中,使客人一册在手便知全貌。我办在中部论坛的接待工作中,专门收集了中部六省的一些地方名曲和民歌,制成光盘,分发到各接待单位,使来宾无论是在行程中,还是在招待宴请时都能够听到浓浓的乡音,为客人营造了宾至如归的亲切感觉。二是运用现代科技,改善接待工作手段。接待系统引入现代信息管理系统,普遍建立接待信息数据库,把重点来宾的工作经历、生活习惯、个人喜好以及来豫考察内容等相关资料输入信息库,实现了数据化检索,信息化管理,有效提高了接待工作效率。在重大接待活动中大多都采用广播电视直播车,在接待活动的行进过程中,以立体直观、生动活泼的形式介绍当地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发展成就及重点参观考察的内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三是加强协调配合,增强接待工作能力。每逢重大接待活动,省接待办自觉地加强与省直有关部门、有关市县接待办的协调联动,从人员配备、车辆调配、物资供应等方面密切协作,提高接待服务能力。四是加强队伍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各级接待部门高度重视接待队伍建设,内抓管理练内功,外树形象增活力,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接待队伍。注重把好入口关,通过公开招考,选调一批学历高、年纪轻、素质好的人员充实到接待队伍中,较好地优化了接待工作队伍结构。注重加强业务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进行培训,全面提升接待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今年省接待办组织了河南省接待系统历史上首次大规模、高规格的公务接待培训班,培训全省各级各类公务接待人员2000多人。通过培训活动接待系统干部职工增强了形象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了工作能力和水平,为更好地发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服务监管,全面促进直属单位又好又快发展。服务的核心是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宽松环境。一是不干扰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让其自主经营,自主市场定位,自主市场开拓;二是从企业的根本利益出发,多服务、少设障,努力解决企业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三是不给企业增加负担,不向企业索取。监管的关键是认真履行管理职责,在这方面主要抓了五方面工作:一是实行年度经营目标管理,二是实施采购人员轮岗改革,三是重点投资改造项目严格审批制度,四是对大宗物品实行集中招标,五是推行阳光采购,大宗物品采购实行月度比价公示制度。通过省接待办一系列的服务和监管措施,办直属单位各项经济指标逐年攀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成效显著。

  公务接待新规内容

  严字当头力刹公务接待“歪风”

  记者梳理发现,与2006年共计19条的“旧版”相比较,8日公布的“新版”《规定》增设至26条,其中,15条为全新内容,7条进行了大幅修改。

  值得注意的是,为严格和细化各项要求和标准,《规定》共提出38项禁令,包括11项“禁止”事项和27项“不得”要求,可谓严字当头。

  一段时间以来,“大吃大喝”一度成为公务接待中最遭社会诟病的问题,“被接待”现象十分突出。为此,《规定》作出细致要求,并特别要求“工作餐应当供应家常菜,不得提供鱼翅、燕窝等高档菜肴和用野生保护动物制作的菜肴”。

  除了对公款大吃大喝“顽疾”的整治,《规定》还重点在“住”、“行”、“游”等方面划设“高压线”,其中提到,接待单位不得超标准安排接待住房、不得额外配发洗漱用品、不得以任何名义赠送礼金、有价证券、纪念品和土特产品等。

  “近年来,一些公务接待活动出现讲排场、比阔气、大手大脚和奢侈浪费等现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严字当头的这份《规定》旨在狠刹公务接待中的“歪风”,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巡视员林家彬认为,《规定》对在短期内刹住“大吃大喝”的风气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从长远看,还需进一步加强对规范财务、财政支出等制度建设。

  细规保政策不走样重拳治“软腐败”

  “过去我们的相关政策和规定也很多,但是群众经常抱怨‘几十个规定管不住一张嘴’,为什么规定执行不力、落不了地?”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戴焰军教授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如是反问。

  “为此,人们常常责怪监督不力,其实并不尽然,因为有一个重要方面被忽视了,那就是规定本身有没有细致到可操作、能监督。”在戴焰军看来,这一《规定》的最大进步在于政策设计的细致化,“这是保证政策真正落地生效的前提”。

  正如专家分析,观察这份3000余字的文件可见,“细致”可谓贯穿始终的特点。其中,在接待单位安排的工作用餐方面,《规定》甚至细致到对于陪餐人数的严格控制。

  戴焰军说,长期以来,治理三公浪费和腐败的规定多是粗线条的,类似“原则上”、“一般为”这样的模糊表述,正是因为规定本身的不清晰,使得其在执行和监督中留了很多“制度口子”,导致政策走样。

  “三公腐败是一种‘软腐败’,是特权腐败的一种表现。”竹立家说,因为老百姓对这种明目张胆的特权腐败看得见、摸得找,所以它对党和政府威信的负面影响最大。此次《规定》之所以从细处着手,正是试图破解这一“顽疾”。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igeleikaoshi/814916.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