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述编制利润表的作用,其格式与各项目的排列顺序,利润表的层次是如何划分的?

| 项目管理师 |

【www.guakaob.com--项目管理师】

篇一 叙述编制利润表的作用,其格式与各项目的排列顺序,利润表的层次是如何划分的?
利润表结构、格式和编制方法

  利润表是指金融企业在一定期间所取得的经营成果,是金融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体现。金融企业利润的高低及其发展趋势是金融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也是金融企业投资者及相关经济利益人关注的焦点。因此,利润表的编制、阅读和分析对信息使用者而言至关重要:通过利润表,可以反映一个金融企业当期的经营成果和获利能力,也可以分析、评价、预测金融企业未来的经营成果和获利能力。实际上体现了金融企业在生产、经营、融资、投资等活动中的管理效率和效益,是对金融企业经营绩效的综合反映;通过利润表各部分的有关数据,可以评价收入、成本、费用变化对金融企业损益的影响,进而预测金融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时间、数额、不确定性的程度。会计报表使用者据此作出合理的经济决策;通过利润表可以为金融企业分配经营成果提供主要依据;金融企业管理当局可以通过分析利润表,据以作出合理的经营决策;金融企业当期的经营成果是评价其偿债能力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通过利润表,有助于分析、评价、预测金融企业的偿债能力。此外,核准金融企业是否具备发行股票和债券的资格时,需要考虑该金融企业是否连续三年盈利,也要借助于利润表。

  一、利润表结构

  利润表采取报告式结构,包括表头和表体两部分。表头部分列示利润表的名称、编制单位、编制日期、报告编号和货币计量单位。表体部分列示利润表的具体项目,由收入、支出、利润三大要素构成,其中收入使利润增加,支出使利润减少。根据收入和业务的关系把收入分为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以及投资收益等三项;支出分为营业支出、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外支出、所得税四项;利润根据管理要求分为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三个层次。利润表是以“收入-费用=利润”方程式为依据列示具体项目的。

  (一)收入

  收入是金融企业在一定期间从持续的、主要经营和投资活动中获得的流入或负债的抵消。包括营业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及投资收益四部分。

  (二)支出

  支出是指金融企业直接或间接为取得营业收入为目的而发生的各种耗费以及根据有关法律应上缴给国家的税金和由于特殊原因而形成的和营业活动无关的支出。财务制度规定了金融企业在业务经营过程中列入成本的各项支出要具有统一性,为金融企业平等竞争奠定了基础。主要包括营业支出、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外支出和所得税。

  (三)利润

  利润是一定期间收入和支出配比的结果,金融企业为加强管理,一般将利润分为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及净利润三个层次。

  二、利润表格式

  根据各项目在列示时的排列顺序不同,可以把利润表分为单步式利润表和多步式利润表。

  (一)单步式利润表

  单步式利润表是将汇总后的本期各项收入的合计数与各项成本费用的合计数相减后,一步到位算出本期利润的一种格式。它最大的优点是结构简单,编制方便。它的缺点是缺少构成本期利润必要的营业利润和非营业利润等的资料,不利于金融企业前后期利润表、行业间利润表相应项目的比较、分析。对于报表使用者所关心的中间性利润指标并没有在报表上直观地显示,不利于报表使用者进行利润结构分析。单步式利润表的格式。

  (二)多步式利润表

  多步式利润表是根据利润的分类和其构成内容,将利润按照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顺序反映的一种格式。实际上就是把利润的计算过程分成若干步骤,所以又称为逐步报告式利润表。我国会计准则要求利润表编制为多步式的利润表。

  多步式利润表一般包括三个步骤的利润计算,即:营业利润、利润总额以及净利润。前两项属于中间性利润指标,分别反映银行营业活动和交纳所得税之前所取得的经营成果,而净利润则反映金融企业最终的经营成果。这三个利润指标的计算过程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多步式利润表的优点是计算净利润之前,将营业活动经营成果与营业外活动成果分开,分步计算和列示了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这样有助于报表使用者了解营业活动和非营业活动对金融企业净利润的贡献,有助于报表使用者评价金融企业净利润的质量,也有助于报表使用者对金融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的预测。对于一个当期利润主要来源于营业外活动的金融企业来说,它的盈利能力并不令人乐观。因为该金融企业的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并不强,它的未来盈利能力也很难预测。

  此外,多步式利润表提供的这些中间性成果,还有助于报表使用者计算评估企业各类经营活动的绩效。多步式利润表在计算这些中间性成果时,对成本费用和收益进行了分类配比,有助于企业与以前年度或者同行业的同类成本、费用、利润相比较。

  所以多步式利润表非常有利于报表使用者进行纵向、横向以及比率分析。

  多步式利润表的缺点主要表现在:其编制程序比较烦琐,而且容易使人产生收入与费用的配比有先后顺序的误解,另外,其收入和费用的分类也难免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三、利润表编制

  (一)利润表编制的一般原则

  利润表作为一张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利润的动态报表,它反映的是收入、费用和利润三要素的本期累计数,是根据相关科目的本期实际发生数填列的。

  编制利润表的资料主要来源于有关收入和费用账户所提供的信息。利润表各项目的填列是根据虚账户进行的。所谓虚账户是指在结账以后,该账户期末余额为零。表示这些账户在结算日并无实际资产或权利存在,所以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后,原账户即无余额。下年度开始时,各账户又重新累计收益金额。虚账户又称利润表账户或临时账户。

  总之,利润表是建立在下列几个公式的基础上的: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支出-营业税金及附加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二)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1.从营业收入出发,计算出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等于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支出再减去营业税金及附加。

  2.在营业利润的基础上,加投资收益,加减营业外收支项目,算出利润总额。

  3.从税前利润中减去所得税,计算出当期净利润。

篇二 叙述编制利润表的作用,其格式与各项目的排列顺序,利润表的层次是如何划分的?
利润表阅读和利润分配表的阅读

  一、利润表的阅读

  金融企业的利润表由收入、支出、利润三大要素构成,其中收入使利润增加,支出使利润减少。根据收入和业务的关系把收入分为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以及投资收益等三项;支出分为营业支出、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外支出、所得税四项;利润根据管理要求分为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三个层次。

  (一)收入

  收入是金融企业在一定期间从持续的、主要经营和投资活动中获得的资产的流入或负债的抵消。包括营业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及投资收益四部分。

  1.营业收入。金融企业的营业收入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同金融企业的业务经营活动有直接关系。营业收入的来源渠道主要是金融企业向外提供劳务或者提供资金,也就是说,它必须是金融企业在业务经营过程中有所耗费而换得的收入。凡是与金融企业业务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收入就不能作为营业收入。二是营业收入是金融企业收益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带来的必然结果是引起资产增加,从而使金融企业所有者权益增加,或者引起负债减少,从而也使所有权益增加。但是,不能说所有的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都是收入引起的,更不能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都是收入引起的。例如,接受某种投资者投放的设备一台,这项业务引起固定资产增加,也引起所有者权益增加,但这却不是由于取得收入的缘故。营业收入主要内容有:

  (1)利息收入。利息收入是金融企业收入的最主要来源。金融企业利息收入主要受放款需求多少、市场利率的变动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市场对资金的需求越旺,以及市场利率越高,则金融企业资金运用可能就越多,利息收入也就会越高。反之利息收入就低。从银行内部来看,利息收入主要取决于盈利资产的数量和结构。盈利资产的数量越多,利息收入就越多,反之则可能越少。而在盈利资产中,高盈利资产所占比重越大,利息收入就会越多,反之,就会越少。

  (2)手续费收入。手续费收入是指金融企业在办理结算业务、代理融通资金和委托放款、代理发行国库券、股票和其他各类债券等项业务的过程中,按国家有关规定收取的手续费。此项收入的主要来源有:银行为客户办理转账结算业务,即汇款、收款业务所收取的费用;对外保证业务,如开立或保兑信用证,开立保证函或备用信用证,开立履约保证书及承兑汇票等所收取的手续费;包销债券或股票的佣金;代客买卖证券或贵金属的佣金;咨询业务收入;%银行卡的费用等。

  (3)金融企业往来收入。金融企业往来收入是指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及同业之间资金往来所发生的利息收入及利差补贴收入。主要有缴存中央银行存款利息收入、行社往来利息收入、存放同业款项利息收入、存放联行款项利息收入、拆放资金利息收入以及政策性贷款利差补贴收入。

  (4)自营证券差价收入。自营证券差价收入是指金融企业从事自营证券业务的买入和卖出差额。

  (5)汇兑收益。汇兑收益是指金融企业进行买卖外汇和外币兑换等业务而产生的买卖收入。

  (6)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是指金融企业除上述业务以外的房地产开发收入、咨询收入、担保收入、金银买卖收入、无形资产转让净收入、代保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等。

  2.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收入是指金融企业发生的与其业务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收益、出售固定资产净收益、教育费附加返还、罚款收入、出纳长款收入、证券交易差错收入、因债权人的特殊原因确定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等。这些收入的形成与商业银行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所以,不需要交纳营业税金。

  因此,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必须严格区分营业收入和营业外收入的界限,不得混淆。

  3.投资收益。投资收益是指金融企业通过对外投资所获得的收益,其目的是增加金融企业的财富,使资本增值或给金融企业本身带来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凡是金融企业对外投资以及投资于子公司、联营商业银行[来源:

  应当指出的是,投资收益不是指投资收益和投资损失相抵后的收益净额。金融企业依照合同、协议的规定到期收回或因被投资金融企业清算而收回的投资额与原账面净值的差额如为净损失,应当在投资风险准备金中核销,冲减金融企业提取的投资风险准备金,而不应与投资分得的利润、股利等收入相抵后,以其净额作为投资收益计入金融企业的利润总额。金融企业因各种原因收回的投资额与原账面净值的差额如为净收益,则应计入投资收益核算。

  (二)支出

  支出是指金融企业直接或间接为取得营业收入为目的而发生的各种耗费以及根据有关法律应上交给国家的税金和由于特殊原因而形成的和营业活动无关的支出。财务制度规定了金融企业在业务经营过程中列入成本的各项支出要具有统一性,为金融企业平等竞争奠定了基础。主要包括营业支出、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外支出和所得税。

  1.营业支出。营业支出是指金融企业为直接或间接取得营业收入为目的而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

  (1)利息支出。利息支出是指以负债形式向社会、个人、其他商业银行单位筹集资金所支付的利息,不包括金融机构往来利息支出。它主要包括:单位活期存款利息支出、单位定期存款利息支出、活期储蓄存款利息支出、定期储蓄存款利息支出、发行债券利息支出。

  (2)金融企业往来支出。金融企业往来支出是指商业银行联行、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之间发生的资金往来而支付的利息。它包括:联行往来的利息支出、人民银行利息支出、同业往来利息支出、低利率贷款利差补贴支出。

篇三 叙述编制利润表的作用,其格式与各项目的排列顺序,利润表的层次是如何划分的?
编制利润表有哪两种观点试结合利润表的作用对两种观点加以评述。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篇四 叙述编制利润表的作用,其格式与各项目的排列顺序,利润表的层次是如何划分的?
利润表的编制

篇五 叙述编制利润表的作用,其格式与各项目的排列顺序,利润表的层次是如何划分的?
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依照目前我国企业利润表的格式和内容,利润表的编制方法如下:

(一)利润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利润(亏损)的实际情况。

利润表中"本月数"栏反映各项目的本月实际发生数;在编报中期财务会计报告时,填列上年同期累计实际发生数;在编报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时,填列上年全年累计实际发生数,并将"本月数"栏改成"上年数"栏。如果上年度利润表与本年度利润表的项目名称和内容不相一致,应对上年度利润表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本表"上年数"栏。在编报中期和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时,应将"本月数"栏改成"上年数"栏。

利润表"本年累计数"栏反映各项目自年初起至报告期末止的累计实际发生数。

(二)利润表各项目的填列方法。

1、"主营业务收入"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所取得的收入总额。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2、"主营业务成本"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发生的实际成本。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成本"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3、"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应负担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4、"其他业务利润"项目,反映企业除主营业务以外取得的收入,减去所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及附加等的支出后的净额。本项目应根据"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5、"营业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在销售商品和商品流通企业在购入商品等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本项目应根据"营业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6、"管理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管理费用。本项目应根据"管理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7、"财务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财务费用。本项目应根据"财务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8、"投资收益"项目,反映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本项目应根据"投资收益"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如为投资损失,以"-"号填列。

9、"补贴收入"项目,反映企业取得的各种补贴收入以及退回的增值税等。本项目应根据"补贴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10、"营业外收入"项目和"营业外支出"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和支出。这两个项目应分别根据"营业外收入"科目和"营业外支出"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11、"利润总额"项目,反映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如为亏损总额,以"-"号填列。

12、"所得税"项目,反映企业按规定从本期损益中减去的所得税。本项目应根据"所得税"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13、"净利润"项目,反映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如为净亏损,以"-"号填列。

1、利润表编制原理

利润表编制的原理是"收入-费用=利润"的会计平衡公式和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原则。

在生产经营中企业不断地发生各种费用支出,同时取得各种收入,收入减去费用,剩余的部分就是企业的盈利。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相关费用的对比情况就是企业的经营成果。如果企业经营不当,发生的生产经营费用超过取得的收入,企业就发生了亏损;反之企业就能取得一定的利润。会计部门应定期(一般按月份)核算企业的经营成果,并将核算结果编制成报表,这就形成了利润表。

2、利润形成步骤

计算利润时,企业应以收入为起点,计算出当期的利润总额和净利润额。其利润总额和净利润额的形成的计算步骤为:

(1)以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计算主营业务利润,目的是考核企业主营业务的获利能力。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净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其中: 主营业务净收入=主营业务收入-销售退回-销售折让、折扣

上述公式的特点是: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与主营业务直接有关,先从主营业务净收入中直接扣除,计算出主营业务利润。

(2)从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中减去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计算出企业的营业利润,目的是考核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获利能力。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

上述公式的特点是: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减去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后,得出的营业利润近似净利的概念。公式中,将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作为营业利润的扣减项目,意味着不仅主营业务应负担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其他业务也应负担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

(3)在营业利润的基础上,加上投资净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支净额,计算出当期利润总额,目的是考核企业的综合获利能力。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补贴收入

其中, 投资净收益=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营业外收支净额=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4)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减去所得税,计算出当期净利润额,目的是考核企业最终获利能力。

多步式利润表的优点在于,便于对企业利润形成的渠道进行分析,明了盈利的主要因素,或亏损的主要原因,使管理更具有针对性。同时也有利于不同企业之间进行比较;还可以预测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

利润表的阅读

(1)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是当期主要业务的销售收入总和。收入是按实现原则确认的,不管收没有收到钱,只要销售成立,会计上就要确认收入。收入和现金是两回事,收入不一定会同现金一一对应,所以,取得了收入,不一定能拿到了现金,很多收入都通过赊销方式取得的。因此,严格地从制度角度讲,收到现金或开出发票确认收入的方法都是不符合要求的。 企业经营情况十分复杂,何时确认收入,还应当取决于业务发生时的商业条件,也不是说,以收到现金为标准确认收入绝对不行,权责发生制和实现原则只是一个原则要求。

企业的业务种类很多,交易也很复杂,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业务性质、不同的交易方式,从收入确认的基本原则出发,判断是否应当在本期确认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在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名词,如工业企业称为产品销售收入,商业企业称为商品销售收入,一些服务业称为营业收入。

(2)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是当期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所含的成本。产品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项内容。直接材料是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辅助材料以及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燃料、动力等;直接人工是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的工资、福利费等;制造费用主要是生产车间发生的各种费用。对于商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是购买商品的成本,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进货成本。与主营业务收入一样,主营业务成本的叫法也因行业不同而有所区别,工业企业称为产品销售成本,商业企业称为商品销售成本,一些服务业务称为营业成本。

(3)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是与本期销售收入相关的税金以及教育费附加。要注意,销售税金是在销售收入实现时根据税法规定计算的,不管实际交了还是应该交而没有交的,都包括在里面。值得注意的是,销售税金中不包括增值税,也不包括所得税。由于增值税特殊的核算方法,企业所缴纳的增值税在利润表中是反映不出来的。

(4)主营业务利润。

"主营业务利润"是企业销售产品所取得的毛利,"销售利润"意味着它只包括因销售产品而取得的利润,不包括其他任何不是通过销售取得的利润。工业企业产品销售利润的计算为: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金。显然,主营业务利润与销售利润的区别在于销售费用的扣除。

毛利是企业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企业利润的源泉,没有毛利就没有利润可言。如果市场相对稳定,毛利率应当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毛利发生巨大波动,意味市场风险大,或企业产品成本不正常。低毛利的产品应当通过周转率来弥补,所谓薄利多销就是这个意思。

(5)其他业务利润。

"其他业务利润"是企业从其他业务上取得的利润,计算方式是: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

(6)营业费用。

"营业费用"是企业为销售产品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商业企业的进货费用,如销售人员的工资、福利费,为销售产品而发生的广告费、展览费,等等。在工业企业,通常称为产品销售费用,商业企业则分别称为商品销售费用和经营费用。

(7)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是企业当期发生的全部企业管理费用。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管理费用包括公司经费(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工资、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和差旅费等)、工会经费、待业保险费、劳动保险费、职工教育经费、研究与开发费、业务招待费、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诉讼费、技术转让费、无形资产摊销、

存货盘亏或盘盈、计提的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在"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中反映,利润表中没有反映增值税的项目)、矿产资源补偿费等。

管理费用是一项期间费用,也就是说管理费用是不能计入产品成本的,也不能转到下一个会计期间,每一期的全部管理费用要用当期收入来抵减。

根据管理费用的性质,可以将管理费用的项目分为三类:①日常管理费用。包括公司经费(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工资、修理费、物料消耗、办公费和差旅费等)、工会经费、待业保险费、劳动保险费、职工教育经费、研究与开发费等。 ②上交的税费。包括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矿产资源补偿费。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在"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中反映,利润表中没有反映增值税的项目。

③特殊项目费用。包括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诉讼费、技术转让费、存货盘亏或盘盈、计提的坏账损失和存货跌价损失。

④摊销费用。包括低值易耗品摊销、无形资产摊销、管理用固定资产折旧等。

(8)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是企业筹集资金所发生的费用,财务费用也是一项期间费用,要用当期收入来扣减。财务费用包括两项: ①利息费用。指企业借款所发生的利息费用,该数字是扣减利息收入后的净额,根据权责发生制的要求,这个利息费用不一定都是已经支付的,没有支付但属于本期的利息费都包括在内。但不是所有贷款利息都包括在财务费用里面,如果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借入的资金,其利息就要算到固定资产里面,这在会计上叫利息资本化。

②汇兑损失。指由于汇率变动将外币项目折算为人民币项目而产生的汇兑损失,汇率变动既可能产生损失,也可能产生收益,统称汇兑损益。会计报表中列示的汇兑损失是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后的差额。这里的汇兑损益包括已实现和未实现两部分。

●已实现汇兑损益。

●未实现汇兑损益。在会计期末编制报表时,要把所有以外币表示的货币资金和债权债务按编表日的外汇汇率折合为人民币,如外币现钞、外币存款、应收外币债权、应付外币债务等。这种折算只是货币计量尺度发生了变化,外币交易业务并没有实际发生,所发生的汇兑损益也就是没有实现的。

(9)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是企业从主要生产经营活动中取得的全部利润,代表企业可持续也是可预期的业务所产生的利润。它的计算方式是: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营业利润是一个很重要的项目,一般而言,只有这个利润数字是可以预期周而复始发生的,因为这个项目中没有包括非常项目。当然,在作分析的时候,应当扣除管理费用中应收账款的坏账损失、存货跌价损失。

(10)投资收益。

"投资收益"是企业因为对外投资而分得的净收益,如股利、购买债券而取得的利息收入、所属子公司或联营企业分配来的利润,所谓净收益是指扣除投资损失后的差额。

当期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损失、短期投资跌价损失和委托贷款减值损失也包括在投资收益内。

(11)补贴收入。

"补贴收入"是国家对企业的政策性亏损补贴款或其他补贴款,包括税收返还的收入。

(12)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收入"是企业从非生产经营活动中取得的收入。营业外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非货币性交易收益、出售无形资产收益、罚款净收入、教育费附加的返还款等。

【叙述编制利润表的作用,其格式与各项目的排列顺序,利润表的层次是如何划分的?】

(13)营业外支出。

"营业外支出"是企业因为非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种损失。营业外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盘亏、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出售无形资产损失、债务重组损失、本期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在建工程减值损失、罚款支出、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

(14)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是企业本期取得的全部利润之和。计算方式是: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补贴收入-营业外支出。

(15)所得税。【叙述编制利润表的作用,其格式与各项目的排列顺序,利润表的层次是如何划分的?】

"所得税"是根据企业本期会计税前利润总额计算的所得税,而不是企业根据《企业所得税条例》规定调整后的所得税。根据《企业所得税条例》的规定,企业在计征所得税时,可以先补亏,补亏的期限为五年。比如,某企业去年亏损200万元,今年盈利500万元,今年在计征所得税时,可以先弥补去年200万元的亏损,今年实际应税所得是300万元,按33%计算,应交所得税是99万元。

(16)净利润。

"净利润"是指扣除所得税后的利润,是企业最终的财务成果。

【叙述编制利润表的作用,其格式与各项目的排列顺序,利润表的层次是如何划分的?】

利润表的编制方法(2)

按照我国企业利润表的格式内容,其编制方法如下:

(1)报表中的“本月数”栏反映各项目的本月实际发生数,在编报中期财务会计报告时,填列上年同期累计实际发生数;在编报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时,填列上年全年累计实际发生数,并将“本月数”栏改成“上年数”栏。如果上年度利润表的项目名称和内容与本年度利润表不相一致,应对上年度报表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报表的“上年数”栏。在编报中期和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时,应将“本月数”栏改成“上年数”栏。

报表中的“本年累计数”栏各项目,反映自年初起至本月末止的累计实际发生数。

(2)报表各项目主要根据各损益类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利润表收入项目的内容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收入》将收入定义为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等日常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润的总流入。经济利益是指直接或间接流入企业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收入有以下特点:

(1)收入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如工商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的收入等。有些交易或事项也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不属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其流入的经济利益是利得,而不是收入,例如,出售固定资产所取得的收益就不应作为收入,因为固定资产是为使用而非销售所购入,将固定资产出售并非企业的经营目标,也不属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

(2)收入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如增加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也可能表现为企业负债的减少,如以商品或劳务抵偿债务;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例如,商品销售的货款中部分用于抵偿债务,部分收取现金。

(3)收入能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如上所述,收入能增加资产或减少负债或两者兼而有之。因此,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等式,企业所取得的收入一定能增加所有者权益。这里所说的收入能增加所有者权益,仅指收入本身的影响,而收入扣除相关成本与费用后,则可能增加所有者权益,也可能减少所有者权益。

(4)本企业的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而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如增值税、代收利息等。代收的款项,一方面增加企业的资产,另一方面增加企业的负债,因而不属于本企业的经济利益,不能作为本企业的收入。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的划分实际上就是基于利润来源的不同,具体而言:

(1)主营业务收入。

是企业由主要经营活动产生的收入,这些收入的特点是经常、重复发生的。总的来说,就是由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而取得的收入,比如,制造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就是产品销售收入,商业企业就是商品销售收入,金融企业为利息收入。

(2)其他业务收入。

是从非主要生产经营活动中取得的收入,这些收入也是营业收入的一部分,比如销售原材料的收入、固定资产租金收入、无形资产转让收入等。

利润表提供的信息

从利润表的阅读中可以获得有关企业经营成果的信息。具体地说,利润表把一定期间的营业收入与其同一会计期间相关的营业费用进行配比,以计算出企业一定时期的净利润(或净亏损)。通过利润表反映的收入、费用等情况,能够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收益和成本耗费情况,表明企业生产经营成果;同时,通过利润表提供的不同时期的比较数字(本月数、本年累计数、上年数),可以分析企业今后利润的发展趋势及获利能力,了解投资者投入资本的完整性。 简而言之,从利润表中可以了解本单位的盈利情况,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主营业务利润是多少?

(2)营业利润是多少?

(3)期间费用对营业利润影响有多大?

(4)利润总额有多大?

(5)交纳所得税有多少?

(6)净利润有多少?

(7)有哪些主要因素影响净利润?

利润表的四个重要作用【叙述编制利润表的作用,其格式与各项目的排列顺序,利润表的层次是如何划分的?】

编制利润表的主要目的是将企业经营成果的信息,提供给各种报表用户,以供他们作为决策的依据或参考。

【叙述编制利润表的作用,其格式与各项目的排列顺序,利润表的层次是如何划分的?】

(1)可据以解释、评价和预测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获利能力。

经营成果通常指以营业收入、其他收入抵扣成本、费用、税金等的差额所表示的收益信息。经营成果是一个绝对值指标,可以反映企业财富增长的规模。获利能力是一个相对值指标,它指企业运用一定经济资源(如人力、物力)获取经营成果的能力,这里,经济资源可以因报表用户的不同需要而有所区别,可以是资产总额、净资产,可以是资产的耗费(成本或费用),还可以是投入的人力(如职工人数)。因而衡量获利能力的指标包括资产收益率、净资产(税后)收益率、成本收益率以及人均实现收益等指标。经营成果的信息直接由利润表反映,而获利能力的信息除利润表外,还要借助于其他会计报表和注释附表才能得到。

通过比较和分析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或不同企业在同一时期的资产收益率、成本收益率等指标,能够揭示企业利用经济资源的效率;通过比较和分析收益信息,可以了解某一企业收益增长的规模和趋势。根据利润表所提供的经营成果信息,股东、债权人和管理部门可解释、评价和预测企业的获利能力,据以对是否投资或追加投资、投向何处、投资多少等作出决策。

(2)可据以解释、评价和预测企业的偿债能力。

偿债能力指企业以资产清偿债务的能力。利润表本身并不提供偿债能力的信息,然而企业的偿债能力不仅取决于资产的流动性和资本结构,也取决于获利能力。企业在个别年份获利能力不足,不一定影响偿债能力,但若一家企业长期丧失获利能力,则资产的流动性必然由好转坏,资本结构也将逐渐由优变劣,陷入资不抵债的困境。因而一家数年收益很少,获利能力不强甚至亏损的企业,通常其偿债能力不会很强。

债权人和管理部门通过分析和比较收益表的有关信息,可以间接地解释、评价和预测企业的偿债能力,尤其是长期偿债能力,并揭示偿债能力的变化趋势,进而作出各种信贷决策和改进企业管理工作的决策,如维持、扩大或收缩现有信贷规模,应提出何种信贷条件等。管理部门则可据以找出偿债能力不强之原因,努力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改善企业的公关形象。

(3)企业管理人员可据以作出经营决策。

比较和分析收益表中各种构成要素,可知悉各项收入、成本、费用与收益之间的消长趋势,发现各方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揭露缺点,找出差距,改善经营管理,努力增收节支,杜绝损失的发生,作出合理的经营决策。

(4)可据以评价和考核管理人员的绩效。

比较前后期利润表上各项收入、费用、成本及收益的增减变动情况,并查考其增减变动的原因,可以较为客观地评价各职能部门,各生产经营单位的绩效,以及这些部门和人员的绩效与整个企业经营成果的关系,以便评判各部门管理人员的功过得失,及时作出采购、生产销售、筹资和人事等方面的调整,使各项活动趋于合理。

利润表上述重要作用的发挥,与利润表所列示信息的质量直接相关。利润表信息的质量则取决于企业在收入确认、费用确认以及其他利润表项目确定时所采用的方法。由于会计程序和方法的可选择性,企业可能会选用对其有利的程序和方法,从而导致收益偏高或偏低。例如,在折旧费用、坏账损失和已售商品成本等方面都可按多种会计方法计算,产生多种选择,影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利润表中的信息表述的是各类业务收入、费用、成本等的合计数以及非重复发生的非常项目,这也会削弱利润表的重要作用。

利润表的重要性

编制利润表的主要目的是将企业经营成果的信息,提供给各种报表用户,以供他们作为决策的依据或参考。

(1)可据以解释、评价和预测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获利能力。

经营成果通常指以营业收入、其他收入抵扣成本、费用、税金等的差额所表示的收益信息。经营成果是一个绝对值指标,可以反映企业财富增长的规模。获利能力是一个相对值指标,它指企业运用一定经济资源(如人力、物力)获取经营成果的能力,这里,经济资源可以因报表用户的不同需要而有所区别,可以是资产总额、净资产,可以是资产的耗费(成本或费用),还可以是投入的人力(如职工人数)。因而衡量获利能力的指标包括资产收益率、净资产(税后)收益率、成本收益率以及人均实现收益等指标。经营成果的信息直接由利润表反映,而获利能力的信息除利润表外,还要借助于其他会计报表和注释附表才能得到。

通过比较和分析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或不同企业在同一时期的资产收益率、成本收益率等指标,能够揭示企业利用经济资源的效率;通过比较和分析收益信息,可以了解某一企业收益增长的规模和趋势。根据利润表所提供的经营成果信息,股东、债权人和管理部门可解释、评价和预测企业的获利能力,据以对是否投资或追加投资、投向何处、投资多少等作出决策。

(2)可据以解释、评价和预测企业的偿债能力。

偿债能力指企业以资产清偿债务的能力。利润表本身并不提供偿债能力的信息,然而企业的偿债能力不仅取决于资产的流动性和资本结构,也取决于获利能力。企业在个别年份获利能力不足,不一定影响偿债能力,但若一家企业长期丧失获利能力,则资产的流动性必然由好转坏,资本结构也将逐渐由优变劣,陷入资不抵债的困境。因而一家数年收益很少,获利能力不强甚至亏损的企业,通常其偿债能力不会很强。

篇六 叙述编制利润表的作用,其格式与各项目的排列顺序,利润表的层次是如何划分的?
物业管理企业利润表的作用与格式是怎样的

物业管理企业利润表的作用与格式是怎样的

(一)利润表的作用

利润表是反映物业管理企业一定期间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它总括反映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期间内利润(或亏损)实际形成情况,是月报表、主要报表之一。

利润表可以提供的信息有:

1.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取得的全部收入,包括营业收入、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

2.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发生的全部费用,包括从事经营业务发生的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和所得税;

3.全部收入与费用相抵计算出的企业一定期间内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总额。

通过利润表报表使用者可以了解企业利润(或亏损)的形成情况,据以分析、考核企业利润计划的执行结果,分析企业利润增减变动的原因;通过利润表和其他报表有关资料,可以分析、评价企业的获利能力,预测企业在未来期间的盈利趋势和企业内部融资的能力。

(二)利润表的格式

利润表由表首、表身和补充资料三部分组成。表首部分列式报表的名称、编制单位、货币计量单位和该表反映的年度、月份等内容;表身部分以若干个相互联系的报表项目反映编表期间企业收入、费用和利润的组成内容及其总额;补充资料部分列示说明表内有关项目的必要补充项目。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的规定,物业管理企业的利润表主要采用多步式格式。按照这一要求,物业管理企业利润的计算分为三步进行:

第一步:计算出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第二步:计算出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第三步:计算出净利润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为了清楚地反映各项指标的报告期数及从年初截止到报告期的累计数,在利润表中分别设置―本月数‖和―本年累计数‖两栏。

(三)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利润表中的各个项目,都是根据有关收入和费用科目记录的本期实际发生数和累计发生数分别填列的。

―营业收入‖项目,反映物业管理企业从事物业管理活动中,为物业产权人、使用人提供维修、管理和服务所取得的收入,包括物业管理收入、物业经营收入和物业大修理收入和物业管理企业从事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包括房屋中介代销手续费收入、材料物资销售收入、废品回收收入、商业用房营业收入以及无形资产转让收入等。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和―其他业务收入‖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营业成本‖项目,反映指物业管理企业在从事物业管理活动中发生的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所发生的总成本。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成本‖科目和―其他业务成本‖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反映物业管理企业从事物业管理活动中应负担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等。本项目应根据―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叙述编制利润表的作用,其格式与各项目的排列顺序,利润表的层次是如何划分的?】

―管理费用‖项目,反映物业管理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本项目应根据―管理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财务费用‖项目,反映物业管理企业在筹集资金过程中所发生的财务费用。本项目应根据―财务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资产减值损失‖项目,反映物业管理企业各项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本项目应根据―资产减值损失‖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反映物业管理企业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本项目应根据―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如为净损失则用―–‖数填列。

―投资收益‖项目,反映物业管理企业实现的投资收益。如为亏损则用―–‖数填列。

―营业利润‖项目,根据上述项目计算填列。

―营业外收入‖项目,反映物业管理企业所取得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种收入。本项目应根据―营业外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营业外支出‖项目,反映物业管理企业所支付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种支出。本项目应根据―营业外支出‖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利润总额‖项目,反映物业管理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利润总数。如为亏损额则用―–‖数填列。

―所得税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按规定从本期损益中减去的所得税费用。本项目根据―所得税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净利润‖项目,反映企业报告期内实现的净利润,是根据利润总数减所得税而得。如为净亏损,以―–‖数填列。

以上各项目的―本月数‖根据各有关会计科目的本月发生额直接填列;―本年累计数‖栏反映各项目自年初起到本报告期止的累计发生额,应根据上月―利润表‖的累计数加上本月―利润表‖的本月数之和填列。

年度―利润表‖的―本月数‖栏改为―上年实际数‖栏,应根据上年末―利润表‖的数字填列。如果上年末―利润表‖与本年―利润表‖的项目名称和内容不相一致,应对上年的报表项目名称和数字按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然后填入―上年实际数‖栏。

文章来源:律伴网

篇七 叙述编制利润表的作用,其格式与各项目的排列顺序,利润表的层次是如何划分的?
利润表的编制[1]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igeleikaoshi/832973.html

    上一篇:怎样选创业项目

    下一篇:创业众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