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产鳜鱼

| 出版专业资格 |

【www.guakaob.com--出版专业资格】

篇一 亩产鳜鱼
李军:养鱼亩产2500斤鳜鱼创养殖神话

  2001年,中专毕业的李军,年仅19岁。他率先回村自学养殖特种鱼,成为当地水产行业最年轻的千万富翁。此外,他还发起成立了锦军水产专业合作社,带领200多户村民一起致富。他预计,3000多亩的养殖规模,今年年产值过亿元。

  弃保安工作回家养鱼

  2001年,中专毕业后的李军找不到理想工作,在一个居民小区当起了保安。一次,他和几个朋友到餐馆吃饭,要了一盘鳜鱼,价格100多元,“其实,这种鱼在我们村很常见,没想到这么贵?”这年,他辞掉工作,在华南海鲜市场做调查,并翻阅了一些养殖鳜鱼的书籍。

  19岁的李军有了创业冲动。他决定回家养殖鳜鱼。事实上,他家乡的荷包湖农场水源充足,鱼塘多,具备鳜鱼养殖条件。他把想法跟父母和盘托出,“我的话还没说完,就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但李军的哥哥李允表示支持。父母无奈,只得同意兄弟俩,并拿出了11万元积蓄予以支持。

  第一年亏得血本无归

  挖鱼塘,盖棚屋,找鱼苗,置增氧机,李军信心满满。2002年,他用16亩鱼塘养殖鳜鱼,并花了2个月时间,到汉江边找渔民收集了万余条小鳜鱼苗。曾养过鳜鱼的蔡师傅告诫他:“鳜鱼要吃小活鱼,死鱼不吃,饿了就互相残杀,且对水质要求很高,缺氧就死。”

  李军从广东引进了300万条小麦鲮鱼作为活饵料养殖。但给鳜鱼喂多大的饵料鱼,又是一门学问,太大吃不下去,太小则增加了鳜鱼的捕食活动量,影响生长速度。7月的一天,离鳜鱼上市仅3个月。天气闷热无比,耐氧能力差的鳜鱼,纷纷浮出水面。浮头就意味着死亡,当李军开始抽水、转塘时,一切为时已晚,整塘鳜鱼瞬间全军覆没,损失达10万元,血本无归。

  债主紧逼险些卖掉鱼塘

  李军的失败,引来了村民们的嘲讽。“你搞这行不行,完全是瞎掰。”当时,在村民汪文学看来,李军成不了大事。

  经朋友介绍,2003年,李军赴黄冈罗田县找郎正全师傅学技术,并一呆就是3个月。“你年纪这么小,有这个闯劲,让我佩服。”郎师傅将自己的鳜鱼育苗孵化、养殖技术,全部教给了李军。

  李军不想放弃,回家后再借3万元钱,购了8000条鳜鱼苗。但这么多鳜鱼的“吃饭”难题,又让他栽了跟头。“饵料供应不足,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鳜鱼自相残杀。”

  3年的时间,李军先后亏损20万元,债主无数。2004年春,李军家穷得连买米的钱都没有了。恰巧在这一年,哥哥李允患了肾病综合征,需要大量的钱治病。一些债主眼看李家无钱还债,甚至抱走他家的电视等值钱物件。

  母亲哀求李军,“你把鱼塘卖掉吧。”那一刻,他哭了,“搞了几年的养殖,眼看就要成功了,要放弃我心有不甘。”在他困难时刻,李允的岳父出手,帮他解了燃眉之急。

  亩产2500斤鳜鱼创养殖神话

  2005年5月,连败三年的李军,放手一搏。他找亲戚、朋友再凑了5万元,购置了自动测氧机。实际上,此时的李军,其鳜鱼养殖技术,已是十分成熟,“何时下饵料,每亩下多少,何时换水、消毒,这一切我了然于胸。”

  为了解决活饵料鱼供应问题,他将麦鲮养殖交给其他村民,然后以合适的价格收购。2005年,他承包的50亩鱼塘,收获了8000斤鳜鱼。当时,鳜鱼价30多元一斤,这年,他的毛收入近30万元,纯利润达15万元。2006年,李军扩大了养殖面积,承包的鱼塘面积达100亩,他拿出70亩养殖鳜鱼,此外,还用30亩养殖新品种黄颡鱼,实现多元化养殖,分担风险。“黄颡鱼可高密度养殖,耐低氧,抗病能力强,产量易保证,风险系数相对较小。”这一年,他的毛收入有200多万元,纯利润就有100多万元,鳜鱼养殖亩产达到2500斤。2009年,李军发起成立了锦军水产专业合作社,截至2011年4月,该社社员发展至200多人,养殖面积达3000余亩,预计年产值过亿元。

  如今,李军扩大了养殖品种和规模,并承包了300多亩水域,养殖鸭嘴鲟、鲈鱼。目前,他正在通过中间商联系销售渠道。

篇二 亩产鳜鱼
鳜鱼的养殖技术

  鳜鱼指鳜属的几种鱼类,在分类学上属鲈形目,鳜鱼科。鳜鱼属种比较多,有大眼鳜、翘嘴鳜、石鳜、斑鳜、暗鳜、波纹鳜等。最常见的是大眼鳜(如图3-2)和翘嘴鳜(如图3-3),它们的主要区别在眼的大小。大眼鳜眼大,占头长的1/4,因此又称睁眼鳜;翘嘴鳜眼小,占头长的1/6,因此又称细眼鳜。此外,翘嘴鳜体高而侧扁,背部隆起,呈菱形,似鳊鱼。而大眼鳜背部不隆起,身体较长,呈梭形,似鲤鱼。由在同等条件下,翘嘴鳜的生长速度比大眼鳜快4倍多(但两种鱼在苗种阶段内的生长速度相差无几),因此目前人工养殖的主要是翘嘴鳜。

  翘嘴鳜俗称鳜鱼,又叫桂鱼、季花鱼等。鳜鱼是著名的席上佳肴,刺少,味美,营养丰富,驰名中外,被誉为“淡水石斑冶。我国唐代诗人张志和曾经在诗中写道:“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冶可见鳜鱼早为人们所喜爱。鳜鱼以往没有专门饲养,主要是由饲料问题,因鳜鱼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且只吃活鱼虾,饵料来源较困难,但由鳜鱼乃群众之喜好,加之经济价值高,是我国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因此近20年来各地都开展了鳜鱼的人工养殖和人工繁殖。

  一、鳜鱼的生物学特性

  1.生活习性

  鳜鱼属底层鱼类,广泛分布江河、湖泊和水库等水域。通常生活在静水或水流缓慢等较洁净的水体中,尤以水草繁茂的河段、湖泊数量较多。冬季水温低7益时,栖息在深水处。春季水温回升后,鳜鱼逐渐游向浅水区觅食。池塘养殖中,夏、秋季鳜鱼常隐藏在池边水草下面。早春和晚秋鳜鱼在池塘边挖去浮泥形成较浅的洞穴,隐藏其中。

  2.食性

  鳜鱼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当幼鱼刚孵出后不久,就能吞食其他鱼苗,因此目前南方一带常用人工繁殖的家鱼苗喂鳜鱼苗,效果很好。鳜鱼长到4~5cm时,即转为以小虾类为主要饵料,体长10cm以上时,则以食小型鱼类为主,有时同种间也相互残食。鳜鱼有一球形的胃,壁很厚,能随食量增加而膨大。鳜鱼捕鱼,系借助感觉器官逐渐游向捕获物,然后短距离猛扑而吞食。鳜鱼人工饲养时,可投喂野杂小鱼或家养鱼种。也可投放一些鲫鱼、罗非鱼等让其繁殖小鱼,供鳜鱼吞食。总之,选养鳜鱼,首先要考虑是否有饵料鱼,并根据饵料量来确定放养量。 【亩产鳜鱼】

  3.生长

  鳜鱼生长速度较快,当年鱼苗可长到50~100g;第二年即可达500g,第三年达1~1.5kg。从第四年起,增长速度显著减慢。因此,人工饲养鳜鱼以2~3龄为好。目前,常采用早繁苗,当年即养到500g左右上市。

  4.繁殖习性

  鳜鱼的繁殖季节为4—8月,长江流域为5月中旬至7月初,北方较迟,广东、广西和海南省进入4月就可催产。繁殖的适宜水温为20~32益,最适水温为25~28益。天然水域的鳜鱼亲鱼有集群现象,尤其是那些具有一定水流的湖泊、河道入口处,是其理想的产卵场所。产卵通常在夜间进行,属多次产卵类型,产卵活动可延续3~6小时,个别亲鱼间断产卵时间长达24小时。

  在天然水域中,雄鳜1冬龄性成熟,最小个体体长为15.6cm,体重80g左右;雌鱼2冬龄性成熟,最小个体体长在31.0cm左右,体重160~250g,性腺重20g以上。怀卵量一般为3万~60万粒之间,个体越大,怀卵量越多,而相对怀卵量与体长无明显关系。卵呈浮性,具有较大的油球,在流水中呈半漂浮状态,而在静水环境中则往往沉水底。其卵径1.2~1.4mm,受精卵孵化温度为20~32益,最适温度为25~30益,较低水温范围内(21~25益)孵化时间要长,受精卵经43~62小时胚体才能孵出。鳜鱼苗在卵黄囊消失后,即主动摄食,因此必须及时投喂饵料,否则将互相吞食。

  二、鳜鱼人工繁殖

  1.亲鱼的采运和培育

  目前,亲鱼来源有两种途径:一是在冬季从天然水域中捕获;二是来自池塘养殖。繁殖季节来临前,从天然水域捕获直接用生产的,其催产成功率很低,最好在鳜鱼越冬前捕捉,延长其强化培育时间,可提高繁殖效果。从天然水域捕捞亲鱼,可用单层尼龙刺网、三角抄网等工具。捕捞的亲鱼应逐尾进行选择,要求体质健壮、形体标准、无病无伤,尽量选用个体大、2~3龄、体重1~2kg的为好,以确保繁殖效果。若条件限制,体重在0.5kg以上的雄鱼、0.75kg以上的雌鱼亦可进行人工繁殖。

  亲鱼运输有水运和干运两种。水运方法是在车或船上设置帆布袋、桶等容器,容器内装上一半水,每只袋(桶)可运亲鱼5~10尾(视容器大小而定)。运输中应经常添换新水,防止亲鱼因缺氧死亡。如果能用胶皮氧气袋或活水车运输更好。干法运输只适用短距离运送,可用竹箩、鱼夹加湿水草包裹或用湿毛巾包裹亲鱼,途中视距离远近也应经常淋洒清水。

  无论是天然捕捞还是养殖的亲鱼,繁殖前都应进行强化培育,培育池宜用1.5~3亩的土池,水深在1.5m左右。培育期间应投喂麦穗鱼、虾、鳑鲏、鲤、鲫等鱼种,饵料鱼投放要适时、足量。每天定时冲换水,以保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经40~60天的培育,即可进行配对催产。如条件允许,能结合对亲鱼池进行降水增温、注水保温、流水刺激的生态催熟办法,或利用热水资源培育亲鱼,其性腺发育会更加理想,且可提早进行繁殖。

  2.鳜鱼的性腺发育

  雌鳜一般两年性成熟,但在精养条件下,有的雌鳜1冬龄也能成熟。11月卵巢可达芋期,第二年4—5月,卵巢发育至吁期,6月底有卵巢退化现象,而大规格的雌鳜(体重在800~3000g),则到7月上旬仍可催产排卵[来源:

  3.繁殖前的准备

  人工繁殖前应检查产卵池、孵化缸、环道、水泵、管道和进水口过滤设施等,发现问题及时修理。应及时备足人工催产用激素等催产剂并留有地,消毒净化水质,防止鱼卵、鱼苗发病的药物要准备到位,并注意其有效期。

  4.人工催产【亩产鳜鱼】

  (1)催产时间

  天然水体中的鳜鱼生殖季节,在长江流域始5月中旬(华南地区提前1个月,华北地区推迟1个月),而家鱼人工繁殖从4月下旬开始。从解决好鳜鱼苗的开口饵料鱼考虑,最好是与家鱼人工繁殖工作紧密配合进行,因此以5月上旬催产较为理想。但此时雌鱼的性腺成熟系数较小,必须采取强化培育措施,必要时可提前半个月打催熟针,以促进鳜亲鱼提早性腺发育成熟。

  (2)亲鱼的选择

  供人工繁殖用的亲鱼必须性腺成熟度良好,成熟亲鱼的外观特征是雌鱼腹部比较膨大,用手轻压腹部,松软而富有弹性,卵巢轮廓明显,腹中下线下凹,卵巢下坠后有移动状,用手轻压腹部无退化卵流出。取卵观察,卵粒呈黄色,且卵粒大小整齐、透明;雄鱼生殖孔松弛,轻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且精液入水后,能立即自然散开。

  (3)雌、雄鉴别

  在生殖期内雄鱼无副性征出现,在外形上与雌鱼没有明显区别,但在肛门后有一白色圆柱状小突起,在这生殖突起上,雌鱼有两个开口,生殖孔开口生殖突起的中间,泄尿孔开口生殖突起的顶端;而雄鱼的生殖孔和泄尿孔重合为泄殖孔,开口生殖突起的顶端(图3-4)。根据这一特征,全年均可鉴别鳜鱼性别。此外,鳜鱼在性成熟之后,尤其在繁殖期,雄鱼下颌前端呈尖角形,超过上颌很多。

(4)催产剂的使用

  目前常用的有鲤脑垂体(P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促排卵素2号(LRH-A)等,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均能获得较好的催产效果。使用剂量:一次注射,若单用PG,则雌鱼的注射量为14~16mg/kg;若混用,每千克雌鱼注射量为PG0.5~2mg加HCG500~800个国际单位;如果用LRH-A和HCG,每千克鳜鱼注射量为LRH-A50hg加HCG500国际单位,雄鱼注射量均可减半。两次注射,若使用PG,第一针剂量每千克鳜鱼为0.8~1.6mg,第二针剂量每千克雌鱼为10~15mg,雄鱼减半。若使用PG加LRH-A时,第一针剂量每千克鳜鱼用LRH-A20hg,第二针剂量每kg雌鱼用PG2.5mg加LRH-A200hg,雄鱼减半。第一次注射与第二次泞注相隔时间一般为8~10小时,水温较低时,相隔时间可适当延长。对雌亲鳜性腺成熟度好的,采用一次注射法;对性腺成熟稍差的,采用两次注射法,两次注射的效果一般好一次注射。部位为体腔注射,方法同家鱼人工繁殖。另外,生产上还使用促排卵素3号(LRH-A2)和马来酸地欧酮(DOM)与PG和HCG混合使用效果很好。每千克雌鱼注射剂量为:HCG+LRH-A2,800~1000国际单位+5hg;PG+LRHA2,2~3mg+15~20hg;DOM+LRH-A2,3~5mg+3~7hg。雄鱼减半。

  (5)效应时间

  亲鱼从注射催产剂到开始发情、产卵的时间长短,与亲鱼的成熟度、水温、催产剂种类、注射次数和针距等因子有关。亲鱼成熟好的效应时间短;水温高,发情、产卵时间短;水温低、成熟度差则时间长。两次注射的效应时间(从第二次注射时算起)短一次注射。效应时间与水流也有较大关系,水流在15~20cm/s时效果好。在生产上主要是根据注射次数和水温推算亲鱼发情、产卵的时间。一次注射,水温在24~27益之间,效应时间为23~28小时;两次注射,水温在21~29益之间,效应时间为9~13小时。一般来说,注射PG比注射HCG效应时间要短1~2个小时,而注射HCG比注射LRH-A2效应时间要短些。原因是PG或HCG都直接作用性腺,而LRH-A2是先作用垂体,然后由垂体作用性腺,也就是说,LRH-A2是间接作用性腺,效应时间要长些。 【亩产鳜鱼】

  (6)发情与自然产卵

  成熟的亲鱼注射催产剂后,可将雌、雄鳜鱼配对放入产卵池中,让其自然产卵。雄鱼应略多雌鱼,一般雌雄比例为11.5,亲鱼密度为2~4kg/m2。亲鱼在催产剂的激发下,加上产卵池内定时冲水的刺激,经过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兴奋发情的现象。初期,几尾鱼集聚紧靠在一起,并溯水游动,而后,雄鱼追逐雌鱼,并用身体剧烈摩擦雌鱼腹部,到了发情高潮时,雌鱼产卵,雄鱼射精,精卵结合成受精卵。此时,可进行集卵,即一面排水,一面不断冲水,使卵流入集卵箱内,同时陆续取出卵子移放到孵化容器内孵化。收卵工作要及时而快速,以免大量鱼卵积压池底时间过长而窒息死亡。鱼卵收集完毕后,可捕出亲鱼回塘。

  如果没有产卵池,也可将注射催产剂后的亲鱼放入筛绢制成的网箱内,经过一段时间,亲鱼也能自行发情、产卵。待亲鱼产完卵后将其移走,再将箱内的卵集中孵化器中孵化,此法简便易行。

  鳜鱼属分批产卵类型,大个体鳜亲鱼的产卵活动要多次重复方可结束,持续时间长达3~6个小时,自然产卵可减少产卵亲鱼的损伤和工作程序。

  (7)人工授精

  在缺少雄鱼时,使用此法较好,但需把握适宜的授精时间,否则会降低受精率。将到效应时间前,应注意产卵池中亲鱼的动态,当亲鱼开始发情、尚未达到高潮时,拉网检查。检查时应先检查雌鱼,将雌鱼腹部朝下,轻压腹部有卵粒流出时,捂住生殖孔,并将鱼体表的水擦干,裹上毛巾。将鱼轻轻握住,头朝上腹朝下,由上而下反复适度挤压,让卵流入干净的面盆中,同时挤入雄鱼精液,经充分搅拌后加入少量清水,再搅拌一下,静置1分钟后放入孵化缸或环道孵化。

  通常1尾雌鱼可挤卵2~3次,每次挤卵后稍停片刻再挤。为了提高受精率,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1尾雌鱼的卵最好用2尾雄鱼的精液使之受精。

  5.人工孵化

  (1)孵化条件【亩产鳜鱼】

  鳜鱼卵是无黏性的半浮性卵,与家鱼卵比较,其体积小,比重大,容易沉入水底而造成窒息死亡。因此,水流、溶氧和水温是主要条件。

  水流的作用有三个方面,其一能保持卵悬浮在水体中上层,不使下沉;其二是输入的新鲜水含有丰富的溶氧;其三是随水带走鱼卵排出的CO2等废气。所以保持孵化缸(环道)中水流正常至关重要。

  鳜胚胎通常要求水中溶氧在6mg/L以上,因此,要求水流比四大家鱼卵孵化时的速度要相应快些,必要时可以采取人工搅动的方法,防止鱼卵沉积。

  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孵化时间越短,反之则长。当水温在23~30益时,正常的孵化出膜时间为26~40小时。水温能保持在最佳范围,可以提高孵化率和缩短孵化时间。水质清新、酸碱度适中也是孵化用水的必要条件。

  另外,水体中不能含有大型蚤类、小虾、水生昆虫和蝌蚪等敌害,故孵化用水必须通过筛绢过滤,网目规格为90~100目。

  (2)日常管理

  在鳜鱼卵孵化过程中,应加强日常管理,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机电配套,防止停水。如停水,鱼卵就会下沉,堆积水底,导致底层缺氧,水质变坏,造成死亡。

  控制水流。孵化时,应有较大的水流,一般可控制在0.2m/s左右,使卵保持在中上层,脱膜期水流可适当加大,以便清除油污、卵膜等,但当鱼苗出膜后,应减小水流,防止跑鱼等。

  经常清洗筛绢,尤其是脱膜高峰期,更应防止卵膜等堵塞网孔,造成水流不.,使水质变坏。

  注意检查观察,及时用药灭菌、杀虫,防止病害的侵袭。

  以上所述是用孵化环道、孵化缸或孵化桶进行鳜鱼卵的流水人工孵化。现在由电磁式空气压缩机的普及使用,鳜鱼卵的孵化可采用静水冲气孵化。盛卵的容器可就地取材,如水缸、大木盆、大木箱、塑料盆和塑料桶等家用容器。1台空气压缩机,装上通气总管、岔管和气泡石,可供多个容器冲气孵化鳜鱼苗。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搬动方便、用水量少、可用井水。由井水清洁,敌害生物少,因此比用地表水(江水、湖水、河水)进行流水孵化降低了用水量,还可提高10%~20%的孵化率。另外,也可使用曝气的自来水。

  三、苗种培育

  鳜鱼苗种培育,是鳜鱼养殖中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目前鳜鱼养殖的薄弱环节。原因是鳜鱼苗是以活鱼苗为开口饵料的,其苗种培育具有独特性,技术要求高,成本也相应较高。如培育技术不当,就会前功尽弃。

  根据苗种的特点及我国传统的养殖方法,苗种培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称为鱼苗培育阶段,从水花开口,经20天左右的培育,体长达到3cm左右的稚鱼(俗称寸片、夏花)。这个阶段鱼苗体小幼嫩,口裂小,而饵料鱼个体相对较大,摄食、吞咽困难,对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及敌害生物的侵袭都没有抗逆能力,极易死亡,因此本阶段是鳜鱼养殖成败的关键。第二阶段称为鱼种培育阶段,从夏花培育成10cm以上的鱼种。

  (一)鱼苗培育

  刚出膜的苗体柔软细嫩,体长仅4mm左右。经50~50小时的培育后,体长即达4~5cm,心动次数平均为3次/秒,此时的鳜鱼苗开始摄食,便进入鱼苗培育阶段。目前,生产中常用流水和静水两种方式。流水育苗又分孵化缸和环道,静水育苗又分水泥池和网箱。流水育苗成活率比静水育苗高,但生长速度则比静水稍慢。因此,一般先进行流水培育,再进行静水培育。

  1.培育方式

  (1)流水培育具有水质新鲜、水体交换量大、水温均衡、温差小和溶氧丰富等优点,符合鳜鱼生长对环境的要求。目前生产单位多数采用此种方法,即将孵化缸(环道)中孵出的鳜鱼苗留在有微流水的原缸(环道)中培育。育苗初期,鳜鱼苗放养密度一般为0.5万~1万尾/m2,随个体的增大而逐渐减少。在鳜鱼培育过程中,应注意环道不易排污的缺点,防止环道内沉积泥和腐殖质。培育5~7天后应选择晴天,在上午10时左右适时转出环道。鳜鱼苗贪食,最好在转出环道前12小时停止投喂饵料鱼,以保证转环时空腹,减少损失。

  (2)静水培育培育鱼苗的池子一般以水泥池为好,大小一般为4m*6m*0.8m。在池底可铺置一些模拟天然水域的人工礁,为鳜鱼苗创造一个良好的捕食环境。池深要求0.8m*1m。鱼苗放养之前,培育池必须彻底清理消毒,放养密度一般每立方米水体7000尾左右,当苗长至1.5cm左右时,再移入网箱培育,效果会更好。

  目前,广大农村养鱼专业户也采用小型土池育苗,其成本较低。一般要求土池在1.5亩以内,水深0.5~1.0m,底质硬,泥少,有微流水,并配备增氧机。放养池中的鳜鱼苗,应是在孵化环道或孵化缸或孵化桶内开食并至少培育5~8天的鳜苗,此时鳜鱼苗全长1.25cm左右,其消化器官已完全具备成鱼的构造与机能。如放养规格太小,则成活率很低,有时甚至全部死亡。

  2.饵料鱼投喂

  鳜鱼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开口即食活苗,饥饿时互相蚕食。因此,准确掌握鳜鱼开口摄食时间,选择好饵料鱼,及时供应适口饵料是鳜鱼培育成败的关键之一。

  (1)开食时间的确定。一般情况下,当水温在23.5~25益、24~26.5益、26~29益时,受精卵至鳜鱼开食时间相隔分别为112~120、105~115和90~98小时。

  (2)饵料鱼的选择。开食饵料鱼苗的大小是否适宜,直接影响鳜鱼摄食及成活率。生活中宜选择体形扁长、游泳能力较弱的鲂、鳊、鲴鱼苗为开口饵料,尤以刚出膜8小时的活苗为最佳,此时的饵料鱼易被鳜鱼整尾吞食。如果在鳜鱼开食的3~5天内得不到适口的饵料鱼,会渐渐消瘦而死,甚至发生相互残食,并因吞食不下而卡死的现象。

  (3)饵料鱼生产。由鳜鱼的口裂和饵料鱼的体高在生长中有变化,不同时期的鳜鱼需投喂一定发育阶段的饵料鱼,才能为鳜鱼所吞食。如60时龄的鳜苗,仅能吞食60~216时龄的细鳞斜颌鲴苗;84时龄的鳜鱼苗能吞食60~216时龄的团头鲂;108时龄的鳜苗,则能吞进216时龄之前各阶段的鲴和鲂苗,同时还能吞进36~108时龄的草鱼苗;而144时龄的鳜苗,则能吞进216时龄前的鲴、鲂、草鱼、丰鲤、鲤及12~216时龄的鲢和24~108时龄的鳙苗。因此,及时供给适口饵料鱼是鳜鱼培育的重要一环。

  (4)日粮。每尾鳜苗进食初期,2天内,日粮为2~3尾,进食缓慢,2~4日龄,日粮为4~5尾,15~8日龄,日粮为8~12尾;8~12日龄,日粮为10~16尾;14~15日龄,日粮为15~20尾,进食速度随鱼体长大而加快。饱食的鳜苗,腹部膨大,呈菱形,尾柄微弓,在流水情况下,靠在内壁静止不动,或随水漂流。饥饿的鳜鱼苗身体扁平,在环道内散开觅食。据此可判断饵料鱼是否充足。

  (5)摄食方式。鳜鱼夏花培育过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鳜鱼是从尾部开始吞食饵料鱼的,常常是半条鱼含在嘴里,半条鱼露在嘴外,边吃边游边消化,最后把鱼头吐掉,有时还会看到饵料鱼的头挂在鳜鱼仔鱼鳃盖后的棘刺上,而这又往往会被误认为是寄生虫。在这里不得不提醒大家注意,遇到这种情况不需作药物处理,过一段时间鱼头会自然脱落。

  鳜鱼从尾部开始吞食饵料鱼,是由鳜鱼仔鱼发育的内在因素引起的。刚孵化出膜的仔鱼,虽然色素沉着早已发生,但眼的活动还没开始,因此,它捕食饵料鱼主要靠触觉来进行。而细小饵料鱼的运动又主要是尾部的振动,故都是从尾部被鳜鱼吞食的。鳜苗经7~10天培育后,全长达16mm以上时,便具有成鱼外形,虽尚未长出鳞片,但其眼的功能和侧线系统逐步发育完善,对外界的反应日趋敏感,此时的鳜仔鱼就能同时依靠触觉和视觉来捕食饵料鱼,摄食方式发生变化,从开始吃饵料鱼尾部改为从头部开始吞食。这时就可投喂鲢、鳙的出膜鱼苗,但由鳜鱼的发育规格不整齐,仍应投喂部分团头鲂或鲴鱼鱼苗等,供小规格的鳜鱼摄食,以达到均衡生长的要求。

  3.管理

  培育期间,必须实行精细管理,彻底消毒水体,杜绝病原体带入育苗池,严格控制水质,及时排污清杂,适时繁殖饵料鱼,注意与鳜苗培育要求相衔接,定期向培育池泼洒药物,切实做好防治鱼病工作,从而有效地提高鳜鱼成活率。经过20天左右的饲养,鳜苗长至2.5~3.5cm,即称夏花,进而培育鳜鱼种。

  (二)鱼种培育

  夏花鱼种比之鱼苗,鱼体已增长了几十倍,如仍留在原池培育,密度过高,将影响生长,亦增加管理难度。因此,必须分养,然后将夏花进一步培育成较大规格的鱼种。

  鳜鱼种的养殖方式分专池主养、套养、拦养和网箱养殖四种。一般用专池培育的鳜鱼种成活率较高,有的可达90%以上;套养池的鳜鱼种成活率较低,一般在20%~40%左右。但由套养池放养密度低,因而生长速度较快,而专池培育虽然成活率较高,但由放养密度较大而影响织鱼的生长速度。

篇三 亩产鳜鱼
鳜的养殖

【亩产鳜鱼】

篇四 亩产鳜鱼
池塘养殖鳜鱼成鱼的主要技术措施

篇五 亩产鳜鱼
淡水养殖珍品_鳜鱼

篇六 亩产鳜鱼
鳜鱼养殖几点措施

【亩产鳜鱼】

鳜鱼养殖高产的几点措施

2011年,宝应县曹甸镇渔业科技示范户史定丰,塘口面积10亩,主养鳜鱼获得高产高效。共收获鳜鱼4200公斤,平均规格610克,亩产420公斤,亩效益6300元。现将该户养殖经验介绍如下:

一、池塘选择:选择塘口面积不宜过大,东西走向。水源充沛,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底质以壤土或新塘为佳,附近无工业企业。如是老塘,淤泥要控制在50厘米以内。

二、放养前准备:放养前要清整池塘,清除淤泥,进行冻晒,彻底杀灭病原体。每亩用生石灰130-150公斤化水趁热全池泼洒,或用茶籽饼40-50公斤泼洒。间隔20天后,进行注水,注水时用密眼网布过滤,严防敌害生物入塘。放养鳜鱼苗前2-3天,要放“试水鱼”,以检查清塘药物毒性是否消失。

三、苗种放养:选择无病无伤、活动力强、体色鲜艳、规格为3-5厘米鱼苗,在4-6月份进行放养,亩放1000-1200尾。具体数量根据池塘条件、饵料鱼多少以及养成鱼预期规格等实际情况酌情而定。放养时用2﹪-4﹪食盐溶液浸浴鱼苗3-5分钟,具体时间要根据鱼苗的耐受程度决定。此举可预防鱼体因机械伤引发的水霉病(棉絮状)和其它细菌性疾病。当鱼苗轻微浮于食盐溶液上时,缓缓放入池塘,此时水温差不宜超过±2℃.如带氧气袋入塘,应先把氧气袋置于水面上,待袋内温度和池塘水温一致时可放入塘中。

四、饵料投喂:鳜鱼是肉食性凶猛鱼类,一生只吃活鱼,不食死鱼。可吃其体长70﹪的饵料鱼,每隔3-5天投喂一次。配套培育的饵料

鱼池面积比应在1:3左右。饵料鱼体形为纺锤形、棍棒形最佳。选择

“充足”“适口”的饵料是高产关键之一,所谓“充足”的饵料就是

保证鳜鱼吃足吃饱,“适口”就是饵料鱼鲜活、形体合适。值得注意

的是池塘载鱼量要因池塘而异,不能一味追求越多越好。早晚要各巡

塘一次,观察鳜鱼的吃食情况和活动情况,以防饵料鱼过剩,导致池

塘溶氧、PH、氨氮的骤然变化,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五、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新,透明度宜30-40厘米,溶氧在5毫克

/升以上。使用微生态制剂和底质改良剂进行改水。合理使用增氧机

或池塘埋设管道增氧。增氧机的开机原则是: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 开,连绵阴雨半夜开,傍晚不开,阴雨天中午不开,使池塘保持充足

溶氧。

六、病害防治:遵循“以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定

期泼洒“阿维菌素”进行杀虫,隔1-2天用“二氧化氯”或“溴氯海

因”进行灭菌。

七、适时上市:到了当年的12月份至翌年1月份,是水产品销售旺

季,捕获达到上市规格的商品鱼,主动联系宾馆、饭店,送货上门。此举每公斤销售价格高出市场价10多元。仅这一项,就可增加收入

40000多元。

宝应县曹甸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纪竹

电话 (0514)88626999

邮编 225803

篇七 亩产鳜鱼
鳜鱼养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igeleikaoshi/839445.html

    上一篇:半身缘裤业

    下一篇:养殖松鼠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