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蚯蚓饲料

| 项目管理师 |

【www.guakaob.com--项目管理师】

篇一 最新蚯蚓饲料
牛粪养蚯蚓,一亩赚3万效益高前景好还环保

  【项目介绍】

  利用发酵后的牛粪在当地农村闲置的土地上养殖蚯蚓,解决了粪便处理问题,而牛粪养殖蚯蚓,蚯蚓粪又可以改善土质、种植作物,作物秸秆还可以养殖牲畜,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封闭循环的绿色环保产业链。整个过程中,能量被层层利用,损耗极小,同时提高了居民收入,逐步改善了周边环境,充分利用了闲置资源,实现了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的统一。

  除了牛粪的堆积自然发酵外,这种新型的蚯蚓养殖方式还可以使用微生物EM菌发酵牛粪做为蚯蚓养殖的主要垫料和饲料,能更有效地解决养牛场的牛粪污染问题,让养殖场没有任何臭味。

  出产的蚯蚓可以销往周边省市花鸟市场和渔具店,一般来说,牛粪养蚯蚓亩均收入可以达2-3万余元。

  【养殖前景】

  很多养牛专业户的奶牛、肉牛数量不菲,每年都产生大量的牛粪。过去,牛粪大多被卖给附近农民当堆肥使用,一吨也就卖个二三十元。由于无法实现无害化处理,遍地堆放的牛粪造成了令人头痛的环境问题。

  而采用牛粪养蚯蚓技术,蚯蚓养殖场不仅能够处理牛粪,更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一般来说,一亩地每年能产蚯蚓1吨左右,每吨的纯利都在1万元上下,而每年数十吨的蚯蚓粪每吨也能卖200元-400元(地方不同价格有较大差异)左右,仅这个就能赚几千元。

    牛粪养蚯蚓不仅能带来了不菲的收益,也能实现了奶牛、肉牛饲养生产过程的“零排放”,还形成了农作物秸秆养牛—牛粪养蚯蚓生产绿色生态肥料—蚯蚓粪促进农作物生产的生态链。

  【效益分析】

  蚯蚓的用途很广,干蚯蚓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用牛粪养殖“太平二号”大红蚯蚓,生长期2-3个月,可亩产鲜蚯蚓2000公斤左右,干蚯蚓(药品名称为地龙)市价达到80-170元/公斤,鲜蚯蚓每公斤15-30元,蚯蚓粪200-400元/吨,每亩收入可超过3万元。

  新鲜蚯蚓主要用于垂钓用品、动物提取物、农副产品加工、动物原药材、渔业用具等方面,蚯蚓供不应求,销路从来不愁,就连蚯蚓的粪便也能变钱。

  蚯蚓排出的粪便含有大量的有益微生物菌群和两种拮抗微生物,除解析土壤中各种营养外,还可改善土壤结构的特性,彻底解决了土壤板结问题。这种粪肥的肥料现在的市场价是每吨200-400元。

  【风险提示】

  1、技术:虽然蚯蚓养殖前景非常广阔,但是要养殖成功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蚯蚓对环境的要求非常高,如果温度低于5℃或高于32℃,蚯蚓将进入休眠状态,温度低于0℃或高于40℃,蚯蚓就无法生存了。此外,蚯蚓的食量也比较大。牛粪是养殖蚯蚓的最好饲料,每天牛粪的需求量很大,比如说一个平方米养一公斤蚯蚓的话,一天就要一公斤牛粪。发酵好的牛粪还必须加入适量的水,蚯蚓才能生存。

  蚯蚓养殖除了定期喂食,掌控好温湿度以外,对于病虫害的防治也非常重要,蚂蝗、青蛙、蝼蛄、蚂蚁、老鼠都是它的天敌[来源:

  2、市场:牛粪养殖蚯蚓之前,一定要找到稳定的大批量的销售渠道才可以大规模养殖。

  3、品种:购一次蚯蚓苗固然可以通过其自身繁殖,养很多批。但这种方式容易造成蚯蚓品种退化,出现生长变缓、死亡率增加、品质下降等现象。

  【养殖技术】

  蚯蚓主要是腐烂的有机物喂食,只要是无毒的、酸碱度不过高或过低、盐度也不过高,能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的有机物都可以作为蚯蚓的饲料。例如畜禽粪便、食品、纸质、木材、酿酒等等,即便是垃圾、生活有机物、幼虫、卵、动物尸体都是蚯蚓的好饲料。

  不同的饲料所含的营养物质不同,因此配方比例也不同,这里,我们来介绍一下牛粪养殖蚯蚓的技巧。

  牛粪是粪便养殖中最适合作为养殖饲料的一种粪便,为了养好蚯蚓,我们必须科学的进行配比。

  配方实例:

  ①牛粪50%,纸浆污泥50%;

  ②牛粪100%或一切禽畜粪混合100%;

  ③牛粪、猪粪、鸡粪各20%、稻草屑40%;(注:鸡粪需要先用来养蛆后或放置1年以上才可以用来养蚯蚓,否则蚯蚓会全部逃走或死掉。

  饲料的调制:

  发酵:用稻草、秸杆先铺一层厚10--15厘米的干料,然后在干料上铺4—6厘米粪料重复3—5层,每铺一层用喷水壶喷水,直至水渗出为好;若采用垃圾,一层垃圾一层粪地堆。长宽不限,并用薄膜盖严,在气温较高季节,以后每隔7天翻一次,一般翻3—5次即完成了饲料的发酵工作。

  饲料发酵好以后,测试PH值。蚯蚓饲料一般要求适宜PH值为6—7.5,但很多动植物废物的PH值往往高于或低于这个数值。当PH超过9时,可以用醋酸、食盐或柠檬酸作为缓冲剂;

  饲料的科学配比,是提高养殖蚯蚓产量最有效的出路。

  网传的另一种牛粪养蚯蚓方法(仅供参考):

  新鲜牛粪不用发酵可直接用来养蚯蚓,如有烂瓜果、烂菜叶等和牛粪混合后养蚯蚓效果会更好。 首先将牛粪堆成长2米、宽1米、高(厚度)35厘米的粪堆。每天用铁耙疏松最上面的牛粪需疏松晒到五成干的牛粪的厚度5—8厘米左右,约晒到五成干时即可放入蚯蚓种。每堆粪可放入产卵种蚯蚓3万条,每隔10天收取一次蚓粪及蚓茧另开一堆进行孵化每隔10天取一次蚓茧另开孵化可保证每批蚯蚓大小规格一致。在养殖期间发现蚓粪干了要及时喷EM水,并按EM与清水或洗米水或煮饭的米汤1:5的比例混合后喷洒。一般每隔3—5天喷一次。按以上方法养出的蚯蚓生长快,产出的蚓茧多而且大。注意禽畜粪一定要用EM发酵或晒干后拌成含水量60%左右才可用来养蚯蚓。 (周伟强)

  【养殖新闻】

  甘肃农民报:牛粪养蚯蚓环保又赚钱

  提起蚯蚓,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但是有人却把蚯蚓变成了“软黄金”,开辟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致富路。他就是山东省梁山县大路口乡刘举楼村蚯蚓养殖基地负责人刘延方。

  刘延方介绍说,他所饲养的大红蚯蚓,生长期2~3个月,可亩产鲜蚯蚓2000公斤左右,鲜蚯蚓每公斤13~15元,每亩收入可达3万元。主要用于垂钓用品、动物提取物、农副产品加工、动物原药材、渔业用具等方面。蚯蚓供不应求,销路从来不愁,就连蚯蚓的粪便也能变钱。这种粪肥的肥料现在的市场价是每吨400元。

  “牛粪是养殖蚯蚓的最好饲料,每天牛粪的需求量很大,比如说一个平方米养一公斤蚯蚓的话,一天就要一公斤牛粪。发酵好的牛粪还必须加入适量的水,蚯蚓才能生存。”刘延方说。

  蚯蚓养殖除了定期喂食,掌控好温湿度以外,对于病虫害的防治也非常重要,蚂蝗、青蛙、蝼蛄、蚂蚁、老鼠都是它的天敌。养殖蚯蚓对于技术的要求非常高,在刚开始养殖的时候,因为缺乏技术,刘延方就吃过不少亏,他说从一开始养殖到现在,他也是在边养边摸索。

  他的牛粪养蚯蚓做法是:先将牛粪与饲料残渣混合堆沤腐熟,达到蚯蚓产卵、孵化、生长所需的理化指标,然后按适当厚度将腐熟料平铺于地,放入蚯蚓让其繁殖。据测算,每平方米培养基可收获鲜蚯蚓1.5万至2万条,约30公斤——40公斤。 

  (杨景雪郑国栋)

篇二 最新蚯蚓饲料
蚯蚓饲料投料方法

  (1)田间养殖,投料方法较简单。一般在植物行间开沟,把经发酵的有机肥料集中施在沟中,上面用土覆盖,保持含水量30%左右。以后利用植物、残落物,自然补充饲料或每隔30一40天再添加适量的饲料即可。     (2)坑养和温床池养殖,在土坑或温床池中分层加人饲料和土壤。肥、土相间,一般2—4层。     (3)工厂规模化养殖,大多采用发酵的有机饲料,以饲养爱胜属蚯蚓为主。要求饲料含水量保持在65%一70%。投料方法有轮换堆积法、表面添加法和侧面添加法。     ①轮换堆积法:     在养殖床前端,留2米空位,堆上高40厘米、宽1.5米的发酵饲料。当饲料消耗完后,可在前端空床铺人新饲料,料堆上面覆一4平方米的铁丝网,网眼1.0厘米。然后把附近边上的旧饲料堆连蚯蚓一起移在新料堆的铁丝网上,再在空出的床位铺上新饲料。如此轮换堆积,依次采取一倒一的流水作业法,把全部养殖床的旧料更新完毕。     蚯蚓在光线或灯光的照射下,自动向下钻人下层,然后用刮板将旧料取走一半,连同卵茧一起放人孵化床,继续刮取旧料,驱使蚯蚓向下通过铁丝网钻入新料堆中。当蚯蚓大部分移人新料堆后,提起铁丝网,把消化产生的蚓粪连同卵茧移人孵化床,以便孵育幼蚓。     ②表面添加法:     当养殖床饲料已消耗、粪化后,在旧料表面添加10一15厘米厚的新饲料。所添饲料消耗后,可再添加5—10厘米新料。一般添加2次为宜。该方法便于观察饲料消耗情况,投料也较方便。添加次数太多、太厚,不利于通气,影响蚯蚓生长和卵茧孵化,甚至因湿度大而造成卵茧沤坏变质。     ③侧面添加法:     把养殖床分成两半,一半堆积饲料进行养殖。当饲料消耗完后,在旧饲料堆的侧面添加新饲料。经2—3天,蚯蚓(尤其成蚓)大部分移人新料中,幼蚓及卵茧则留在旧料中,可将其移人孵化床,进行培育。     蚯蚓养殖密度     要提高产量,必须增加养殖密度。但养殖密度不是越大越好,而是有一定限度。超过密度,反而使个体生长和繁殖速度下降。养殖密度小,成活率和增长速度快,但产量低。密度大,增长速度慢,成活率也低。密度适中,生长速度虽不太快,但有一定的个体数量,因此可获得较高产量。合理的养殖密度对幼蚓的增长、繁殖速度有密切关系。     当然养殖密度大小,也不是绝对不变,随蚯蚓个体大小、饲料质量、管理好坏、温度的高低适当变动。选择合理的养殖密度要根据具体条件而定。如饲料充足、质量好,管理完善,密度可大,反之应小。     此外,幼蚓期密度可大,成蚓可小。以获取蛋白质为目的的,密度可大;以繁殖为目的的,密度可适当减少。

篇三 最新蚯蚓饲料
如何给蚯蚓配制饲料

龙源期刊网 .cn

如何给蚯蚓配制饲料

作者:肖凌

来源:《农业知识·科学养殖》2012年第12期

【最新蚯蚓饲料】

蚯蚓由于食性很广,许多污染环境的有机物质,都可作为它的食料,故用它来处理有机废物,净化环境。蚯蚓还具有繁殖率高、蛋白质含量丰富的特点,所以养殖蚯蚓也是解决动物蛋白饲料的一条有效途径。此外,蚯蚓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解热、镇痛、平喘、降压、利尿和通经络的功能,因此经济价值很高。

凡无毒的植物性有机物质,经发酵腐熟后均可作为蚯蚓的饲料。对作物秸秆或粗大的有机废物,应将其切碎;垃圾则应分选过筛,除去金属玻璃、塑料、砖石和炉渣后,再将其粉碎;家畜粪便和木屑,则可不进行加工,直接进行发酵处理。把经过处理的有机物质混合均匀,其中以粪料占60%、草料占40%左右的粪草混合物为最好。然后加入饲料发酵剂,加水拌匀,含水量控制在50%~60%,即堆积后堆底边有水流出为止。堆成梯形或圆锥形, 最后堆外面用塘泥封好或用塑料薄膜覆盖,以保温保湿。经4~5天,堆内的温度可达50~60℃,待温度由高峰开始下降时,要翻堆进行第二次发酵,将上层的料翻到下层,四周翻到中间,使之充分发酵腐熟,达到无臭、无酸味,质地松软不沾手;颜色为棕褐,然后摊开放置。使用前,先检查饲料的酸碱度是否合适,一般 pH 在 6.5 ~8.0 都可使用。过酸可添加适量石灰,过碱用水淋洗,这样有利于过多盐分和有害物质的排除。饲用前,先用少量蚯蚓试验饲养,如无不良反应,即可应用。 (肖 凌)

篇四 最新蚯蚓饲料
蚯蚓饲料

2012-08-09 12:13

蚯蚓饲料

蚯蚓饲料及基料的配制 蚯蚓的养殖成功与失败,饲养基制作的好坏起着关键的决定性作用,饲养基是蚯蚓养殖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关键,蚯蚓繁殖的快慢,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饲养基的质量。 蚯蚓养殖有“基料”和“饲料”之分。基料是蚯蚓生活的基础之料,它是蚯蚓的栖身之所,又是蚯蚓的取食之地。因此,基料要求发酵腐熟,适口性好,具有细、烂、软、无酸臭、氨气等刺激性异味,营养丰富、易消化等特点。合格的饲养基料松散不板结,干湿度适中,无白蘑菌丝等。饲料即制作基料所用的各种动物粪便和各种植物茎叶、秸秆,以及能直接饲喂蚯蚓的,为蚓床直接添加的能源和营养饲料。如:烂瓜果、洗鱼水,鱼内脏等甜、腥味等蚯蚓喜食之物。 第一节 饲料的种类 蚯蚓的饲料十分广泛,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一是动物饲料;二是植物性饲料:三是垃圾性饲料。以下逐一介绍。 1、动物性饲料:即牛粪、马粪、猪粪、鸡粪等各种畜禽粪便。在各种畜禽粪便中,鸡、鸭、羊、兔等粪便属氮素饲料,在配制饲养基时不宜超过粪料的四分之一,氮、碳适中的饲料对蚯蚓生长发育有利。 2、植物性饲料:即玉米、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秸秆,各种野草、树叶等均可配制饲养基,都是蚯蚓较好的植物性饲料。 3、垃圾性饲料:即指城市生活垃圾中的烂菜叶、烂水果、西瓜皮、烂西红柿、废纸及一些工业废弃物,如:糖渣、糠醛渣、酒糟、啤酒渣、锯沫(木屑,属碳性饲料)均属蚯蚓垃圾性饲料。 第二节 饲料的配制 各种饲料经过合理配制才能形成氮碳比例合理,营养丰富而且全面的,有利于蚯蚓生长、繁殖的高效饲料或饲养基。 以北星2号、大平2号蚯蚓为例,其饲料、饲养基的氮碳比在20—30之间,饲料中蛋白质不可过高,因蛋白质分解时会产生恶臭气味,口感不好,影响蚯蚓采食,给蚯蚓的生长和繁殖造成不良影响。配制饲养基时,鸡、鸭、羊、兔粪便等氮素饲料,不宜单独使用,不能超过畜禽类粪便的四分之一,否则氮素饲料成分超标,会产生大量臭味和氨气,不利于蚯蚓采食,影响蚯蚓的生长和繁殖。必须搭配碳素饲料,如:木屑、杂草、树叶等。 饲料搭配的原则是:氮碳比例合理,使氮碳比调整在20—30之间。一般配制原则数据为:粪料60%,草料40%,鸡、鸭、羊、兔粪便等氮素饲料少于其它粪料,以不超过四分之一为准,饲料品种尽量多样化。蚯蚓是杂食性动物,要求有营养丰富而全面的有机物质,蚯蚓的生长繁殖需要大量的氮素营养,但蛋白质又不能过高,超标反而有害。 第三节 基料的堆制与发酵 基料是蚯蚓生活的基础之料,也是蚯蚓的栖身场所,又是蚯蚓的取食基地,所以堆制饲养基时要合理的搭配和严格的发酵,使基料彻底腐熟,适口性好。具有细、烂、软、无酸臭、氨气等刺激性气味,营养丰富,易消化等特点。合格的基料松软不板结,干湿度适中,无白蘑菇菌丝,基料的堆制方法如下:用各种畜禽粪便(粪便料)60%,用各种植物秸秆杂草、树叶(草料)40%,鸡、鸭、羊、兔等粪便(氮素饲料)不宜单独使用,不宜超过各种畜禽粪料的四分之一。草料须切成3—4寸长短,干粪及工业废渣等块状物应大致拍散(有毒物质不能使用)。然后堆制,先铺草料后铺粪料,草料每层20厘米,粪料每层厚10厘米,堆制6—8层约1米高左右,长度宽度不限,料堆松散,不要压的太实。做成圆形或方形的料堆后,用洒水桶在料堆上慢慢喷水,直到四周有水流出停止,用稀泥封好或用塑料布覆盖。料堆一般在第二天开始升

温,4—5天后温度可升到60℃以上,冬季早晚可见“冒白烟”。10天后进行翻堆,第二次重新制堆。即上层翻到下层,四边的翻到中间。把料抖散,把粪料和草料拌匀。发现有白蘑菇菌丝说明堆料过干,需加水调制。10天后再翻堆,进行第三次重新制堆,基料经过一个月的堆制发酵即可腐熟。 这三次制堆共一个月的堆腐过程是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质,是物质的生物、化学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①、前熟期(糖料分解期):基料堆制好喷水,3—4天里面的碳水化合物、糖类、氨基酸被高温微生物利用,温度上升到60℃以上,大约10天左右温度下降。前熟期(糖类分解期)即可完成。此时可翻堆进行第二次制堆。 ②、纤维素分解期:第二次制堆后添加水分,使水分保持在60—70%之间,纤维细菌开始分解纤维素,10天后即可完成。此时可再次翻堆,进行第三次制堆。 ③、后熟期(木质素分解期):第三次制堆后,加水封堆开始进行木质素分解,主要是蘑菇菌参与分解。发酵物质为黑褐色细片,木质素被分解。在发酵的过程中,各种微生物交互出现、死亡,这时微生物逐渐减少,微生物遗体也是蚯蚓的好饲料,这时基料的全部发酵过程已经完成。这时就可以进行饲养基的鉴定和试投。 饲养基腐熟标准是:黑褐色、无臭味、质地松软、不粘滞,PH值在5.5—7.5之间。 饲养基投放时,为了稳妥起见,可用20—30条蚯蚓作小区试验。投放一天后进去的蚯蚓无异常反应,说明基料已经泡制成功,如发现蚯蚓有死亡、逃跑、身体萎缩或肿胀等现象就不能使用,应查明原因或重新发酵。如来不及发酵,也可以在蚓床的基料上再加一层腐殖质丰富的菜园土或山林土等肥沃的土壤为缓冲带,将蚯蚓放入缓冲带中,等到蚯蚓能适应时,并已有绝大多数已进入下层的基料时,再将缓冲带撤去。 蚯蚓的经济价值 蚯蚓不紧有松土、产粪、肥田的效果,在养殖业的发展中蚯蚓养殖以成为不可少的蛋白质饲料来源,猪、鸡、鸭和一些特产养殖将需要大量高蛋白饲料,由于养殖蚯蚓成本低,产出效益高;蚯蚓养殖将是今后重点养殖推存项目之一。 蚯蚓生活习性 几种蚯蚓养殖的不同用途 作中药材 适宜养殖的蚯蚓品种主要是参环毛蚓,又名广地龙。 产粪肥农田 这种用途的蚯蚓品种主要有白茎环毛蚓,松土、产粪,肥田效果较好。 作水产饵料 代表品种有湖北环毛蚓等。宜在池、塘、河边湿度较大的泥土中生活,在水中存活时间长,不污染水质。 林业用蚯蚓 该类蚯蚓主要有威廉环毛蚓,喜在林、草、花圃地下生活,产粪肥田。 生产蚯蚓肉、蚯蚓粪 这种蚯蚓为爱胜属类,较常见的是赤子爱胜蚓,适宜我国多地区养殖,喜吃垃圾和畜禽粪。 蚯蚓生长需要的环境: 1、 喜温:15℃-25℃为最佳温度; 2、喜湿、怕干:蚯蚓体内含水量80%左右; 3、喜暗、怕光:蚯蚓昼伏夜出; 4、喜空气、喜静,疏松饵料有利蚯蚓生长。 蚯蚓食物品种的来源: 动物性饲料:即牛粪、马粪、猪粪、鸡粪等各种畜禽粪便。 植物性饲料:即玉米、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秸秆,各种野草、树叶等。 垃圾性饲料:城市生活垃圾中的烂菜叶、烂水果、西瓜皮、烂西红柿、废纸及一些工业废弃物。 蚯蚓场地怎样来建造: 露天堆肥养殖,利用一切空闲地,只要把未经发酵的牛粪、马粪、猪粪做成高15-20厘米,宽1-1.5米,长度不限,放入蚓种,盖好稻草,遮光保湿,就可养殖。

篇五 最新蚯蚓饲料
蚯蚓养殖饲料技术

蚯蚓养殖饲料技术 1、饲料的消化与利用 蚯蚓有发达的消化系统和强大的消化能力(这与蚯蚓消化管道中有大量帮助消化的微生物共生是分不开的),使蚯蚓吃下的饲料能充分得到消化和利用…… 2、饲料的种类 蚯蚓主要以腐烂的有机物为食,只要是无毒的、酸碱度不过高或过低、盐度也不过高,能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的有机物都可以作为蚯蚓的饲料(但是,蚯蚓一般不吃生长着的植物有机体)。任何畜禽粪便、酿酒、制糖、食品、制纸和木材等加工的有机废料,如酒糟、蔗渣、锯末、麻刀、废纸桨、食用菌渣等;垃圾、生活有机废物(如蔬菜下脚、剩余饭菜、米汤、废血、鱼的内脏等),以及昆虫的幼虫、卵、动物的尸体、各种细菌、真菌都可以作蚯蚓的饲料。 蚯蚓不大吃太酸、碱、涩、苦、辣的饲料,赤子爱胜蚓类的大平2号多选食发酵腐熟的畜粪、堆肥、蛋白质、糖源丰富的饲料,尤其是腐烂的瓜果、香蕉皮之类具有甜香味的食物,更易被其选食,大平2号每天摄食量为自身体重的0.3—1倍。 3、饲料配方 由于不同的饲料所含营养成份以及碳氮比不同,不同的蚯蚓对饲料的取食,消化吸收率也不同。因此,为了养好蚯蚓,必须根据上述情况,对饲料进行科学配比(俗称配方)。做到就地取材、废物利用,减少运输及成本,饲料尽量多样,营养搭配合理,同时选用饲料混匀后要充分发酵,提高熟度和利用率。 配方实例: ①牛粪50%,纸浆污泥50%;②牛粪100%或一切禽畜粪混合100%; ③牛粪、猪粪、鸡粪各20%、稻草屑40%;(注:鸡粪需要先用来养蛆后或放置1年以上才可以用来养蚯蚓,否则蚯蚓会全部逃走或死掉。〕 ④玉米秸杆或稻草、花生杆、油菜杆单一或混合40%,猪粪60%; ⑤马粪80%、树叶烂草20%; ⑥猪粪60%,锯末30%,稻草10%; ⑦有机垃圾70%,畜粪30%;也可全部用垃圾100%。 ⑧各种粪类60%,甘蔗渣40%;等等。 4、饲料的调制 ①发酵:用稻草、秸杆(裁成小段更好,若加入EM活性细菌则不必裁段,可以直接把稻草等分解)先铺一层(厚10--15厘米)干料,然后在干料上铺(4—6厘米)粪料如此重复铺3—5层,每铺一层用喷水壶喷水(EM活性菌就在此时加入粪堆中,一吨粪料需要EM5公斤,兑水100公斤左右,水中加入1公斤红糖更好〕,直至水渗出为好;若采用垃圾,一层垃圾一层粪地堆。长宽不限,并用薄膜盖严,在气温较高季节,一般第二天堆内温度即明显上升,4—5天可升至60—70℃,以后逐渐下降。当堆温降至40℃时(这个过程需要约15天〕,则要进行翻堆(把

上面翻到下面两边翻到中间去重新堆制,【最新蚯蚓饲料】并再加入EM稀释液),以后每隔7天翻一次,一般翻3—5次即完成了饲料的发酵工作。(加入EM活性细菌发酵只需翻一次堆或不翻,发酵时间缩短一半以上〕。 如果100%用粪料,先把粪料晒到五、六成干后架堆、淋水(加入EM更好〕用薄膜盖严,过10至15天扒开淋水散热后即可使用。草类一定要挖坑或集堆渗透沤制腐烂才可使用,以避免第二次发热。 ②饲料的PH值调节和营养剂添加。 饲料发酵好以后,测试PH值(加入EM活性细菌发酵的粪料其的PH会自然降至6.5-7.5,不必调节〕。蚯蚓饲料一般要求适宜PH值为6—7.5,但很多动植物废物的PH值往往高于或低于这个数值,例如:动物排泄物的PH值是7.5—9.5,因此对蚯蚓饲料的PH值要进行适当的调节,使它接近中性,以适合蚯蚓生长。 当PH值超过9时,可以用醋酸、食醋或柠檬酸作为缓冲剂,添加时为饲料重量的0.01—1%(重量比),可使PH值调至6—7,添加量太少,效果不大;然而超过1%则会使蚯蚓产茧率急剧下降。 当饲料PH值为7—9时,也可用0.01—0.5%(重量比)的磷酸二氢铵,可使饲料PH值调至6—7。 但不可超过0.5%,否则也会导致蚯蚓茧生产量的下降。当饲料的PH值为6以下时,可添加澄清的生石灰水,使饲料的PH值调至6—7。 饲料科学的配比,是提高养殖蚯蚓产量最有效的出路。 调制和添加营养促食物质的方法: 以一立方米基料为例,取水100公斤,加入尿素2公斤、食醋4两、糖精5克、菠萝香精4盖,混合在水中溶解,先取50公斤水泼在基料上,翻堆后再把另50公斤水泼在基料上,过二天即可使用。 过去,人们也知道尿素可以作蚯蚓的氮源,但添加量一直局限于0.01—0.2%(重量比)。采用醋酸等调节PH值的方法后,尿素的添加量可增至1%,这为氮源不足的饲料的利用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对如养殖蚯蚓来说,1克尿素相当于2.88克蛋白质,这一发现,为加快蚯蚓的生长和产量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再有,本技术在蚯蚓的饲料里添加了柠檬酸、香精、糖精,把蚯蚓的饲料调制成蚯蚓最爱吃的水果香甜味,蚯蚓从此不但不逃走、不挑食,而且食量增加了一倍,从而大大地加快了生长速度、提高了产量。 5、饲料的投喂 我们采用上添法和侧喂法,上添法就是把饲料盖铺在原有已被蚯蚓吃完的饲料上,每10—15天进行一次;侧喂法就是取出部分已吃完的饲料再把新饲料添在一边,下次添加另一边。 表5—1调节饲料PH值、添加营养剂的养殖结果 序号 饲料配比 PH值 养殖温度℃ 养殖结果 1 废纸浆渣(含水

80%)+尿素0.7%+醋酸0.03% 6.8 23 第8天开始产茧,第19天开始孵化,以后持续稳 定增殖 废纸浆渣(含水80%+尿 素0.7%) 9.8 23 6小时以后全部死亡 2 废纸浆渣(含水80%)+尿素1%磷酸二氢铵0.45% 6.4 20 第14天开始产茧,第22天开始孵化,以后持续稳定增殖 废纸浆渣(含水80)+尿素 1% 8.8 20 10小时后全部死亡 3 废纸浆渣(含水70%)+废纸浆发酵液10%+澄清的生石灰水0.3% 6.2 25 第15天开始产茧,第21天开始孵化,以后持续稳定增殖 废纸浆渣(含水70%)+废纸酵液10% 3.7 25 24小时全部死亡 4 废纸浆渣(含水70%)+醋酸0.03%+尿素0.4%+0.001%糖精+适量香精 7 23 第3天开始产卵茧,第14天开始孵化,刚孵出幼蚓长至成蚓只需30—40天,每条成蚓最多月产卵茧24个,每个茧内平均有6条幼蚓

篇六 最新蚯蚓饲料
蚯蚓养殖饲料及调配技术

蚯蚓养殖饲料及调配技术

【最新蚯蚓饲料】

1、饲料的种类【最新蚯蚓饲料】

凡是无毒、酸碱度不过高或过低、盐度适宜、能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的有机物都可作为蚯蚓饲料,主要有以下几类。

家畜家禽粪便:如牛粪、猪粪、鸡粪、鸭粪等。

农作物秸秆及其他植物:如稻草、玉米秸、麦秸、花生藤、各种朽木、落叶、腐根、烂草、锯末等。

生活垃圾:如瓜果皮、蔬菜下脚料、剩饭剩菜及各种畜、禽、鱼下脚料等。食品工业副产品:如酒糟、甘蔗渣、滤泥、酱渣等。

农副产品下脚料:如米糠、麸皮、花生麸、豆饼、果渣、食用菌栽培料等。此外,还有塘泥和房前屋后、果园菜地的腐殖土、垃圾泥等。

蚯蚓是腐食性动物,为方便蚯蚓取食,养殖蚯蚓的各种饲料一般要进行堆沤发酵处理再投喂,不要把生鲜饲料直接投喂。

2、蚯蚓饲料的配方

由于不同的饲料所含营养成分不同,因此用混合饲料养殖技术蚯蚓要比用单项饲料效果更好。混合饲料的配方有如下几种:①牛粪50%,纸浆污泥50%。②牛粪60%,作物秸秆40%。③牛粪、猪粪、鸡粪各20%,稻草40%。④猪粪70%,稻草30%。⑤有机垃圾70%,果皮蔬菜下脚料10%,畜粪20%。⑥猪粪60%,甘蔗渣40%。

以上几种配方中,都可以加入一定量的米糠或麸皮、花生麸、豆饼,增加混合料的营养。

3、混合料的加工【最新蚯蚓饲料】

(1)加工方法:按配方配制的混合料一定要先经过加工处理才能投喂,加工主要包括切碎原料和混合料的发酵处理。

①切碎、捣碎原料:各种原料要先经过碎化,目的是加快发酵速度,增加适口性,更易于消化吸收。秸秆、青草、树叶、花生藤等切成1厘米左右的小段,食用菌栽培料、粪肥、塘泥等需捣碎使用。

篇七 最新蚯蚓饲料
蚯蚓饲料及基料的配制

【最新蚯蚓饲料】

蚯蚓饲料及基料的配制.txt我退化了,到现在我还不会游泳,要知道在我出生之前,我绝对是游的最快的那个蚯蚓的养殖成功与失败,饲养基制作的好坏起着关键的决定性作用,饲养基是蚯蚓养殖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关键,蚯蚓繁殖的快慢,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饲养基的质量。  蚯蚓养殖有“基料”和“饲料”之分。基料是蚯蚓生活的基础之料,它是蚯蚓的栖身之所,又是蚯蚓的取食之地。因此,基料要求发酵腐熟,适口性好,具有细、烂、软、无酸臭、氨气等刺激性异味,营养丰富、易消化等特点。合格的饲养基料松散不板结,干湿度适中,无白蘑菌丝等。饲料即制作基料所用的各种动物粪便和各种植物茎叶、秸秆,以及能直接饲喂蚯蚓的,为蚓床直接添加的能源和营养饲料。如:烂瓜果、洗鱼水,鱼内脏等甜、腥味等蚯蚓喜食之物。   第一节 饲料的种类  蚯蚓的饲料十分广泛,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一是动物饲料;二是植物性饲料:三是垃圾性饲料。以下逐一介绍。  1、动物性饲料:即牛粪、马粪、猪粪、鸡粪等各种畜禽粪便。在各种畜禽粪便中,鸡、鸭、羊、兔等粪便属氮素饲料,在配制饲养基时不宜超过粪料的四分之一,氮、碳适中的饲料对蚯蚓生长发育有利。  2、植物性饲料:即玉米、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秸秆,各种野草、树叶等均可配制饲养基,都是蚯蚓较好的植物性饲料。  3、垃圾性饲料:即指城市生活垃圾中的烂菜叶、烂水果、西瓜皮、烂西红柿、废纸及一些工业废弃物,如:糖渣、糠醛渣、酒糟、啤酒渣、锯沫(木屑,属碳性饲料)均属蚯蚓垃圾性饲料。 第二节 饲料的配制  各种饲料经过合理配制才能形成氮碳比例合理,营养丰富而且全面的,有利于蚯蚓生长、繁殖的高效饲料或饲养基。  以北星2号、大平2号蚯蚓为例,其饲料、饲养基的氮碳比在20-30之间,饲料中蛋白质不可过高,因蛋白质分解时会产生恶臭气味,口感不好,影响蚯蚓采食,给蚯蚓的生长和繁殖造成不良影响。配制饲养基时,鸡、鸭、羊、兔粪便等氮素饲料,不宜单独使用,不能超过畜禽类粪便的四分之一,否则氮素饲料成分超标,会产生大量臭味和氨气,不利于蚯蚓采食,影响蚯蚓的生长和繁殖。必须搭配碳素饲料,如:木屑、杂草、树叶等。 饲料搭配的原则是:氮碳比例合理,使氮碳比调整在20-30之间。一般配制原则数据为:粪料60%,草料40%,鸡、鸭、羊、兔粪便等氮素饲料少于其它粪料,以不超过四分之一为准,饲料品种尽量多样化。蚯蚓是杂食性动物,要求有营养丰富而全

面的有机物质,蚯蚓的生长繁殖需要大 量的氮素营养,但蛋白质又不能过高,超标反而有害。  第三节 基料的堆制与发酵  基料是蚯蚓生活的基础之料,也是蚯蚓的栖身场所,又是蚯蚓的取食基地,所以堆制饲养基时要合理的搭配和严格的发酵,使基料彻底腐熟,适口性好。具有细、烂、软、无酸臭、氨气等刺激性气味,营养丰富,易消化等特点。合格的基料松软不板结,干湿度适中,无白蘑菇菌丝,基料的堆制方法如下:用各种畜禽粪便(粪便料)60%,用各种植物秸秆杂草、树叶(草料)40%,鸡、鸭、羊、兔等粪便(氮素饲料)不宜单独使用,不宜超过各种畜禽粪料的四分之一。草料须切成3-4寸长短,干粪及工业废渣等块状物应大致拍散(有毒物质不能使用)。然后堆制,先铺草料后铺粪料,草料每层20厘米,粪料每层厚10厘米,堆制6-8层约1米高左右,长度宽度不限,料堆松散,不要压的太实。做成圆形或方形的料堆后,用洒水桶在料堆上慢慢喷水,直到四周有水流出停止,用稀泥封好或用塑料布覆盖。料堆一般在第二天开始升温,4-5天后温度可升到60℃以上,冬季早晚可见"冒白烟"。10天后进行翻堆,第二次重新制堆。即上层翻到下层,四边的翻到中间。把料抖散,把粪料和草料拌匀。发现有白蘑菇菌丝说明堆料过干,需加水调制。10天后再翻堆,进行第三次重新制堆,基料经过一个月的堆制发酵即可腐熟。 这三次制堆共一个月的堆腐过程是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质,是物质的生物、化学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①、前熟期(糖料分解期):基料堆制好喷水,3-4天里面的碳水化合物、糖类、氨基酸被高温微生物利用,温度上升到60℃以上,大约10天左右温度下降。前熟期(糖类分解期)即可完成。此时可翻堆进行第二次制堆。 ②、纤维素分解期:第二次制堆后添加水分,使水分保持在60-70%之间,纤维细菌开始分解纤维素,10天后即可完成。此时可再次翻堆,进行第三次制堆。 ③、后熟期(木质素分解期):第三次制堆后,加水封堆开始进行木质素分解,主要是蘑菇菌参与分解。发酵物质为黑褐色细片,木质素被分解。在发酵的过程中,各种微生物交互出现、死亡,这时微生物逐渐减少,微生物遗体也是蚯蚓的好饲料,这时基料的全部发酵过程已经完成。这时就可以进行饲养基的鉴定和试投。 饲养基腐熟标准是:黑褐色、无臭味、质地松软、不粘滞,PH值在5.5-7.5之间。 饲养基投放时,为了稳妥起见,可用20-30条蚯蚓作小区试验。投放一天后进去的蚯蚓无异常反应,说

明基料已经泡制成功,如发现蚯蚓有死亡、逃跑、身体萎缩或肿胀等现象就不能使用,应 查明原因或重新发酵。如来不及发酵,也可以在蚓床的基料上再加一层腐殖质丰富的菜园土或山林土等肥沃的土壤为缓冲带,将蚯蚓放入缓冲带中,等到蚯蚓能适应时,并已有绝大多数已进入下层的基料时,再将缓冲带撤去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igeleikaoshi/842843.html

    上一篇:2017年商机在哪里

    下一篇:植物酶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