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蘑菇技术

| 营养师 |

【www.guakaob.com--营养师】

篇一 种蘑菇技术
花菇种植技术

  [农广天地]花菇栽培技术(20160201) 

  《花菇种植技术》

  花菇素有“山珍”之称,它以朵大、菇厚、含水量低、营养价值高而享誉海内外,花菇又因其外形美观,滋味可口而被称为席上佳珍。花菇属于担子菌纲、伞菌目、口蘑科、香菇属食用菌,是香菇的一个变种。花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其中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中,它就有7种。花菇中所含有的维生素B源是在一般蔬菜中所少有的,它的含量是大豆的21倍,花菇从口感上讲肉质脆嫩,滋味鲜美,香气泌脾,是营养丰富的烹调原料和健康食品。花菇历来被我国人民视为延年益寿的补品。它具有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帮助消化、降低血压、减少胆固醇等功,有着“植物皇后”的美称。目前,花菇有拱棚地面栽培、温室立袋栽培两种方式。本片就以北方地区温室立袋栽培为例,向观众朋友们介绍了花菇的种植技术。

  

  

  

  

  扩展了解:

  花菇种植,一般采用立体大棚袋栽的种植模式,通过人工调节温度、光照、湿度等条件,人为地形成花菇。其种植方法如下。 

  一、花菇栽培管理。 

  1.栽培期:香菇分为春栽、秋栽和冬栽三种。泌阳县一般于秋天栽种,此时所产香菇多为花菇,经济价值较好。由于黄淮地区秋菇适宜接种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因此泌阳花菇一般在每年8月中旬至9月下旬、平均气温降至30℃以下进行栽培。 

  2.原材料:以栎木、果木木屑为主料,以农作物秸杆(大豆杆、棉柴杆)、麦麸、生石灰为辅料,其中木屑不低于70%,新鲜麦麸不少于20%。拌料时,先将木屑和其它主料倒入拌料场,堆成锥形,再把新鲜麦麸、石膏从堆顶撒向堆的四周,干拌2-3遍,将其混合均匀,然后把可溶性的添加物如糖、磷酸二氢钾等混合溶于水中,分次泼入干料进行搅拌,拌料应达到“两匀一充分”,即各种干料混合均匀,料干湿均匀,原料吸水充分。 

  3.菌种:选用泌香1号、2号、3号的1、2、3级菌种。 

  4.拌料装袋:料拌匀,用石灰水调整pH值到6.5至7.5,含水量50%至55%,袋为23至25×55cm,装袋松紧适中,每袋折合干料2至2.5kg。 

  5.常压灭菌:普遍采用的灭菌方法是常压蒸汽灭菌。料袋装好后,在架子上一层层码好,用较厚的塑料布将料袋全部蒙着,形成一个料棚,周围用装满沙土的化肥袋压实,不留任何缝隙。然后找两个旧的油桶,桶上部焊两个水管,从地下直通到料棚里。桶里装满水,用旺火猛烧,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锅内的水烧开。待塑料薄膜鼓气呈馒头状时,说明水已烧开,灭菌从此时开始计时。灭菌时间视料袋多少,1000-2000袋左右的料棚,温度达到温度达到100℃,灭菌时间不低于48个小时。大的料棚,比如3000-5000袋的料棚,灭菌时间必须延长,以确保灭菌彻底。有一些菇农往往在灭菌上麻痹大意,使杂菌污染严重导致制种失败。常压灭菌时要做到“三防止”,一要防止中途降温,中途不得停火,如锅内达不到100℃,在规定的时间内达不到灭菌的目的;二要防止烧干锅,在灭菌前桶内要加足水,在灭菌过程中,如果桶内水量不足,要及时从注水口注水;三要防治存在灭菌死角,保证蒸汽均匀达到每个料袋上。五要注意料棚四周封闭严实,不能通风漏气。 

  6.接种:灭菌两天后,料棚内温度降下来,就可以进行接种。接种可在接种室里进行,也可在灭菌现场直接接种。不管哪一种,都要将接种处消毒,以确保接种质量。接种要选用无杂菌、长势旺的菌种。所用器械必须全部消毒,人员操作有条不紊,不要随意走动,以免造成污染。 

  7.将接种好的菌袋直接放放菇棚内,每袋间隔15厘米左右。此后要做的主要是变温催蕾,适当通风,强光,温差刺激。 

  ①选蕾上架。选择已经显出黄豆粒大小菇蕾的菌袋,袋面向上,只保留上面和左右两侧的菇蕾,用按压或剃除的方法,清除袋底部菇蕾,防止生成畸形菇,消耗菌袋中的营养。棚上盖好保温采暖、透光的塑料薄膜,薄膜应能防风排潮采光和通风。 

  ②保湿割膜先用喷雾器向覆在棚架上的薄膜内壁上喷雾,以雾珠不滴下为适宜,棚内地上不浇水。雾珠干燥时,及时补喷水雾,保持棚内湿度80%以上。用小刀片沿菇蕾四周3~5厘米处环割2/3~3/4,只割透菌袋表面的薄膜,不割掉菇蕾上面的薄膜,让菇蕾在生长时顶开薄膜。环割时,防止刀尖划伤代料,损伤菌丝。剔除多余菇蕾和畸形菇蕾,每个菌袋均匀保留3~8个圆顶、肥壮的菇蕾。春栽或秋栽菌袋均可按此比例。环割开膜以后,每天检查割膜1~2遍。割膜、选蕾、定株全过程持续在3~6天内,均应保持棚内湿度,防止小菇蕾干死。定株前,以自然条件(较低温度)为适宜,防止先开膜的菇蕾旺长太大,影响催花。 

  ③排湿墩蕾当菇蕾大部分长到0.5~2厘米时,完成最后一次定株。只保留直径0.8~1.5厘米的菇蕾。停止喷水,在1~2天内逐渐加大通风排湿量,让菇蕾表面的游离水挥发掉,见菇蕾表面稍有亮泽和光滑感,用手指轻轻按压略有弹性感时,墩蕾结束。如果排湿过量,菇蕾表面出现纸板状,不利于催花。 

  ④增温催花常见的增温法有多种,泌阳菇农一般采用棚外煤炉经气管向棚内导热法,促使出菇棚内的温度在8~12小时内逐渐(升到24℃时放风排潮15分钟左右,继续)增温到24~32℃,保持2~4小时(增温期间,香菇菌丝耗氧量增加,工作人员要注意缺氧窒息)。增温全程,保持棚内湿度45%~65%,不宜超过70%。一般都在催花的前一天晚上增温到第二天上午9点左右结束,9点以后,打开菇棚两端薄膜,让自然干燥清风流通,保持棚内温度18℃左右,2~4小时内,菇蕾表面裂出花纹。 

  如果上述方法掌握适中,在开棚通风之前就有部分菇蕾已经龟裂开花了。催花后,棚内保持温度8~18℃,湿度30%~70%交替循环,就能种植出优质花菇。 

篇二 种蘑菇技术
白蘑菇种植技术

篇三 种蘑菇技术
蘑菇种植过程的一些技术

【种蘑菇技术】

篇四 种蘑菇技术
蘑菇种植技术

蘑菇种植技术

大棚蘑菇栽培技术要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慢慢懂得克服不利环境带来的影响。在蘑菇栽培技术上逐渐引进了大棚栽培技术,利用大棚栽培蘑菇操作方便,大棚保温性好,秋菇结束迟,冬季可少量出菇,春菇出得早,易获得蘑菇高产,每平方米产量可达9公斤以上,亩收入达万元左右,掌握好大棚蘑菇栽培技术,那么它将是一个很好的致富途径。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以下大棚蘑菇栽培技术。

大棚蘑菇栽培技术之堆料发酵

1、室外前发酵:建堆前2天,将稻草切成2段,进行预湿,边翻边浇水,稻草堆积不宜太厚,中间、下部要湿透。建堆前3~4天,将配方中的料(除石灰、尿素)进行顶堆,湿度控制在55%左右,中间翻1次堆。建堆前1天,在混合料上喷0.5%敌敌畏液,然后覆膜12~24小时。建堆按常规,翻堆间隔时间按5、4、3天进行,翻堆时加入尿素、石灰。含水量掌握在65%~70%,ph值7.5~8。

2、室内后发酵:把料抖松后,用翻斗车搬运至床架上(架底层

不放),用煤炉或柴油桶蒸汽炉加温,当料温升到60~62℃,保持6~8小时;适当通气,待料温降至48~52℃时维持4~5天。后发酵结束,料呈深咖啡色,很柔软,稻草有弹性,手捏不粘手,无氨味,有较浓香味.并有大量放线菌产生,料含水量在65%,ph值7.2~7.5。

大棚蘑菇栽培技术之翻格及播种

在翻格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控制好温度,待料温降至28℃及时翻格,料厚18~20厘米,上层可稍薄些,整平床面。用麦粒种撒播,用种量1瓶/平方米,轻拍让菌种与料充分接触,两边靠门口的地方盖上湿报纸,要想掌握好大棚蘑菇栽培技术,那么这一环节十分重要。

大棚蘑菇栽培技术之播后管理及覆土

播种后调节好棚内空气与湿度,使之适应蘑菇的生长。7~10天菌丝基本封面,此后可加大通风,昼夜开门。一般播后20天菌丝发到底。

覆土材料为砻糠混合土,覆土前10天,每111平方米准备3500~4000公斤泥,泥糠比例1∶24,干砻糠100~170公斤、石灰50公斤。按比例把砻糠、石灰撒在空地上,然后用中型拖拉机打碎,颗粒比大豆大一点,过筛,堆垄后用甲醛消毒。覆土厚3.5~4厘米,覆好后

随即喷水调湿至饱和状态要想掌握好大棚蘑菇栽培技术就必须控制好棚内的温度以及覆土的厚度,这样可以保证蘑菇的质量。

双子包蘑菇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双子包蘑菇是我国目前最大宗的出口创汇食用菌,主产区在福建、上海、湖南、广西等省。目前正值春菇管理阶段,现简单介绍此阶段的一些管理技术要点:

春菇管理 春菇约占总产量的30%。3月中旬以后,气温逐

渐回升,待稳定在10℃以上时,可逐步调足土层水分,以满足山菇需要。调水时,先喷PH8-9的石灰水上清液,在气温15℃以下时,可结合喷施追肥。约在4月份,气温达15-25℃,是春菇大量发生的时期,应增加喷水量。5月份的气温常在25℃以上,水分蒸发量大,春菇也即将结束,土层含水量可提至最高限度,每平方米菌床每天喷水量约0.5公斤,争取时间采到最后一批菇。

春菇调水的总原则是:3月稳,4月准,5月狠。春天温度不稳定,喷水与通风应注意躲避寒流和干热风的袭击,以免发生大量死菇。并时常喷石灰水,及时调节不断下降的酸碱度。

采后处理 蘑菇常在现蕾后的5-7天采收,气温低时可在现蕾后8-10天采收。在湖南等南方地区,秋冬可采收2-3批,第一潮菇质量最好,产量最多。2月份休床后春天还可收4-5批菇。目前国内栽培的蘑菇品种多在13-20℃温度范围出菇,以16-18℃出菇整齐、质量好。蘑菇要求在子实体菌膜未破时采收,菌膜破后为开伞菇。开伞菇质次价低,且销路不广。采收的蘑菇去柄、分级后及时运往工厂加工或鲜销。运输包装应加软物衬垫,防止挤压和碰伤。目前蘑菇加工主要是加工成罐头,其次是盐渍加工成盐水蘑菇或切片烘干。

技术关键 我国的蘑菇单产低。克服办法是:一是通过食用菌科研工作者的努力,选育优质高产菌株;二是引进国外优质高产菌株。目前生产上常采用Ag2796菌株,同时推广二次发酵和泥炭土为覆土材料及施用增产济等丰产措施。

病虫害时蘑菇栽培中的一个国际性问题,严重影响蘑菇的产量与质量,必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主要防治措施有"菇房规范化,且环境整洁;培养料碳氮比合理,推行二次发酵技术;选用纯净无杂、生活力强的高产菌株,适时播种;土粒经太阳暴晒或用800倍多菌灵处理后再覆土;处理好菇房温、湿、气之间矛盾;及时认真地清除菇床上的病虫、死菇、菇脚等病(虫)源;病虫害严重的菇房或闲架要轮换或淘汰。

平菇从小到大有哪几种形态?

平菇子实体从小到大依次有瘤状突起、桑椹状原基、珊瑚状菇蕾、扇贝状平菇、成熟平菇等4~5种形态。

(1)瘤状突起 菌丝体培养30天左右,培养料表面出现黄色水珠,气生菌丝由白转暗,部分料面出现瘤状突起,即所谓平菇原基。

(2)桑椹状原基 瘤状原基进一步生长发育,在料面出现成堆的小米粒状白色菌蕾,貌似桑椹。某些单生(散生)平菇(凤尾菇)并不形成桑椹状原基,而是从瘤状原基直接长成珊瑚状菇蕾。

(3)珊瑚状菇蕾 桑椹状原基经过一定时间后,每一个小突起

逐渐伸长、变粗(中间膨大),成为幼小菌柄。丛生菌柄好似一片珊瑚,故称为珊瑚状菇蕾。其中只有少数菇蕾可以长成平菇,其余菇蕾将很快萎缩。

(4)扇贝状平菇 部分珊瑚状菇蕾进一步生长发育,逐渐形成具有菌柄、菌盖和菌褶的扇贝状幼嫩平菇。

(5)成熟平菇 扇贝状幼嫩平菇迅速长大,菌盖边缘由内卷到平展,开始弹射孢子,即为可以采食的成熟平菇。

条件适宜时,从瘤状突起长成可以采食的成熟平菇,需10天左右。

篇五 种蘑菇技术
蘑菇种植技术

蘑菇种植技术【种蘑菇技术】

我国栽培的蘑菇多是白色双孢蘑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其它营养成分,被誉为“人类健康食品”、内销、外销量均很大。因此,大力发展蘑菇生产,对发展农村副业,增加收入,有很大的作用。

一、菇房要求地势较高,四周开阔,环境清洁,房子朝南,顶上设风筒,墙壁上开设南北对称呈长方形的天窗和地窗。菇房要求防风防雨,室内能保温保湿,通风透光(散射光),地面便于冲洗,或便于每次栽培加垫新土夯实。四周墙壁用石灰水消毒,房内每次可用药剂熏蒸消毒,防止杂菌感染。

菇床可用竹制,木制或铁制,床宽1.2米,横档以毛竹或杂木搭架,摊上芦垫等。床与床间距0.4-0.6米,底层距地面0.3米;层与层间距0.6米左右。床架四周留出走道。参考以上条件,各地可根据情况,利用简易房室加以修理利用,或因地制宜搭盖菇房。

二、培养料的堆制

培养料要经堆制发酵处理,分解为可供蘑菇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过去多采用一次发酵,发酵不甚完全,养分末得到充分分解,杂菌和虫害还有存在。为解决这个问题,近年发展了二次发酵(后发酵)技术。

蘑菇培养料主要是用家畜、家禽粪便和麦草、稻草等配制而成。约7月上、中旬开始堆制,粪草比例一般为7:3或6:4。稻草类要先晒干切断,粪便要晒干粉碎。其它配料为少量的石膏粉,过磷酸钙等。培养料用清水或尿液浸湿,一层草一层粪堆好,然后可覆盖草帘保温湿。建堆3-4天后可第一次翻堆,水份不够可加水增温。7-8天以后第二次翻堆,每100平方米培养料中加入1.5千克石膏粉。11-12天后可第三次翻堆,100平方米培养料中加入150克过磷酸钙。堆制后约13天,即完成前发酵。趁热将料搬进菇房,在菇床架上摊开,密闭房内窗户,迅速将室温提高到60℃左右,保持2-3小时,而后可降低到52℃左右,保持4-7天。室内加温可用煤炉或蒸汽管道,并维持室内一定湿度,这就是后发酵。后发酵是蘑菇培养中一项新技术,有杀虫灭杂菌的效果。并使培养料中产生大量有益微生物,氨味完全排除。由于嗜热性微生物的活动,大大地改善了培养料的质地,蘑菇可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增加了。

【种蘑菇技术】

三、播种及覆土

料温下降到28℃以下时,即可开始播种。将培养料整理成平面,厚度12-15厘米,采用穴播,株行距约9×9厘米,每瓶菌种(750毫升)约播1平方米,若要发菌快,可多播一些。播种后需注意保湿,菌丝开始萌发生长时,要逐步加强通风,促使菌丝向料内生长,并控制杂菌生长(发现时可挖去)。菇床上要覆盖细泥团,蘑菇子实体正常形成,生长。可用晒干的菜园土上豆类土等肥土块过筛,大泥团约鸽蛋大小,小泥团约花生仁大小。当菌丝体发满表面,并已深入培养料之大部份时即可进行,先盖粗土,(约2.4厘米厚,含水量20%),后盖细土(约1.2厘米左右,略干)。

四、水份管理

蘑菇的水分管理要做到少喷勤喷。培养料和覆土层基本是底湿上干,内湿外干。温度保持在10-18℃,最适宜于实体形成生长。发现粗细土层上有小菌蕾时,要喷施出菇水,当子实体发育到有豆粒大小时,可多喷水,以利发菇。出菇期间,空气湿度保持80-90%。秋菇采摘三批后,气温降低,可用0.2%尿素或硫酸铵,腐熟的人粪尿、畜尿或1%葡萄糖追肥。入冬后,加强管理,还可试验用增加菇房室温的办法继续产菇。春菇生产约在3月份开始,管理需保温保湿,适时喷水,并在每批菇采摘后,下批菇蕾形成前喷施追肥。

五、采收

一般应在菇盖开至八成时采收。采收时要轻摘、轻放、轻运,以保证菇形完整,不受损伤。同时,应分级采收,分级存放,分级装运,分级交售。无论采收、交售和加工都要及时。

灵芝栽培技术灵芝是珍贵的药用真菌。目前国内的主要栽培方式是瓶栽,其技术要点如下。

1、选瓶:通常选用500、750、1000毫升的罐头瓶,菌种瓶或其它广口瓶。

2、培养料的配方:培养配料的配方有以下几种。

⑴棉籽壳80%,麦麸20%;⑵棉籽壳,麦麸各50%;⑶棉籽壳、阔叶树锯末各50%;⑷锯末、麦麸各50%。也可在培养料中再加3-5%的豆饼粉或玉米粉。将各配料拌匀,加水调拌,直至用手握起指缝见水而不滴下为宜。

3、装瓶:将配制好的培养料装到瓶肩处,边装边用小木棍轻轻捣实;然后用一根直径1厘米的木根从上

【种蘑菇技术】 【种蘑菇技术】

至下打一个通气孔,再用棉塞塞住瓶口或用4层牛皮纸扎口。用棉塞塞瓶的,灭菌前要再扎一层防潮纸。

4、灭菌:高压灭菌(压力为每平方厘米1.5千克)处理90分钟;常压灭菌6-8小时;间歇灭菌3天,每天1小时。

5、接种:在接种箱内采用无菌操作法,向培养料内接入健壮的灵芝栽培菌种。接种后的培养料,便可置于培室内培养。

6、培养室的选择及培养架设置:选择有前后窗,通风条件好,光照充足,有保温保湿条件的房子做培养室。在培养室内用三角铁或木棒搭成架子,架子不要紧贴墙壁,上下层之间相距70-80厘米,底层离地面50厘米左右,再用小竹竿等物构搭成床面,床面宽80-100厘米。【种蘑菇技术】

7、培养室消毒:用硫磺或甲醛、高锰酸钾熏蒸;或用0.1%的甲醛溶液和3%的石灰水喷洒培养室。

8、发菌阶段的管理:接种后的菌瓶要平放在培养架的床面上,拉上培养室前后窗的窗帘;保持室温26-28℃,7-8天后,菌瓶表面即可布满菌丝。其间,要定期检查菌瓶,一旦发现杂菌污染,要及时清除。

9、子实体阶段管理:当分化出子实体原基后,应及时将瓶口的棉塞或扎口牛皮纸取下。同时将菌瓶分开摆放,瓶与瓶之间留5-10厘米空隙。拉开窗帘,保持较强的散射光。菌盖分化后,应转动菌瓶使其受光均匀,每天开窗通风半小时左右。经常喷水,保持室内相对湿度85-90%之间,温度28℃左右。开窗换气应缓慢进行,避免因温度湿度突然变化造成灵芝畸形。

10、采收:当灵芝菌盖变硬时,应及时采下晒干或在40-60℃条件下烘干。干灵芝须盛放在环形玻璃器皿内或装入塑料袋中,置于干燥通风处保存。

特种作物栽培

题 目

学 院

专 业 班级

姓 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2012 年 4 月 5 日

新疆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篇六 种蘑菇技术
蘑菇的种植方法

用麦秸栽培蘑菇既解决了秸秆露天焚烧公害,又为蘑菇栽培找到了丰富的原料,一举多得,其关键栽培技术如下:

1.高温处理栽培料 8月1日开始堆料发酵,发酵前应挑选白色而富有光泽的当年新鲜麦秸,发黄、霉烂变质的麦秸不能使用,堆料时每平方米堆料18厘米厚,需干麦秸35千克,200平方米生产菌床需用麦秸7000千克。

发酵时每50千克麦秸加入尿素1.5千克(或1千克尿素、0.5千克硫酸二铵),过磷酸钙1千克,石膏0.5千克,生石灰1.5千克。

堆料前1天先将麦秸浇湿,第2天再泼1次水,第3天建堆。料堆一般宽2米,高1.5米,长度不限。1.5米高的料堆共分10层堆完,每层15厘米厚。第1 层加少量的生石灰和少量的尿素,第2层以上每层加入尿素、磷肥、石膏和生石灰。加入的量从下往上依次增多。至料堆建成2米宽、1.5米高时共加入尿素总量的一半、磷肥总量的1/3、石膏总量的1/2、石灰全部加完。料堆堆成后即盖薄膜,以防风刮雨淋,发酵6天(料堆温度可达60℃)后翻1次堆。翻堆方法是:从一头开始翻,料要搅匀,翻料时尿素全部加完,磷肥加入剩下2/3的一半,石膏加入剩下1/2的一半。如果料偏干,含水量达不到70%,需再加水,并盖上薄膜。5天后,进行第2次翻堆,磷肥、石膏全部加完,特别要注意这次料堆的含水量达到65%即可(手握料时有滴水)。隔4天后进行第3次翻堆,不加水即盖薄膜,还要检查pH值是否达到了7.5。代料发酵的标准是,麦秸的颜色呈咖啡色,手轻拉即断,无弹性,这次翻堆后隔2天即可铺菇床。

2.栽培畦的建造栽培畦设在大棚内,畦的方位为东西方向,一般宽1.13米,长10米,深20厘米,畦的中间从东到西要留1条10厘米宽、15厘米高的土埂。

3.提高播种质量播种前先在畦的内侧用25厘米宽的薄膜贴在坑壁上,防止杂菌感染和养分流向坑壁。然后铺料,料厚18厘米。再在畦上扎小拱棚,盖上薄膜和草帘,2天后开始播种。播前把料抖松、整平,然后把表面1~2厘米厚的营养料拢成一堆,接着播种。菌块大小要求似大枣样,均匀播种,播毕覆盖一层坑面堆起来的营养料,接着覆盖薄膜,四周压严,造成密闭状态。

4.科学管理放风及温、湿度管理播种3天后开始短时间放风,以后逐渐加大放风量,温度不能超过30℃,否则菌丝枯死。阴雪天气温骤降,要加盖薄膜和草帘,进行多层覆盖。以后随气温不断升高而逐渐加大放风量,畦内一般保持25℃为宜。从出菇到采菇上市的5~6天内,温度要降到20℃左右。一般坑内湿度应保持在85%左右。

覆土 当菌丝向下伸入到料层里达2/3时(约12厘米深),开始覆土,覆土厚度6~7厘米,土粒大小一般似大枣为好,最大不能超过核桃大小。

喷水覆土后即喷雾水,其中含1%多菌灵,每平方米用水量0.5千克;雾水渗完后接着喷洒pH值为8的石灰水0.5千克/平方米;然后再喷1次清水,0.5 千克/平方米;要求土粒含水量达到25%即可,然后盖薄膜和草帘。覆土3天后开始放风,以后逐渐加大放风量。覆土10天后每天向坑面喷1次水,喷水量为 0.25千克/平方米,连喷5天。然后检查一下,

看是否出菇,若发现菇粒似玉米粒大小时,则喷1次重水,水量应为1.75千克/平方米,以后不再喷水。再过5天,如果菇出的多了,可再喷]次水,水量应为0.25千克/平方米;菇出的少,可不喷水;以后每采1次菇喷1次水,凡畦内有菇就要喷水。1潮菇一般7 天左右,1次营养料一般可出10潮菇。

追肥出2潮菇后,结合喷水可在水里加1%尿素或0.5%白糖或酵母粉(一壶水加10片)或1%豆浆,尿素、白糖、酵母粉、豆浆要交替施用,以保证充足营养,使菇体健壮生长。

5.经济效益大棚蘑菇播种后40天左右可出菇,从出菇到采菇上市需5~6天,第1潮菇收入800多元:第2潮菇因气温低,菇体生长缓慢,推迟到2月14日上市,单价一般为8~10元/千克鲜菇,至2月14日200平方米已收入2000多元,经济效益比较显著。

本文来自: 富农网()

/keji/syjs/105111128155.html 详细出处参考: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igeleikaoshi/844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