蝈蝈阅读答案

| 普通话考试 |

【www.guakaob.com--普通话考试】

蝈蝈阅读答案篇一
《绿色蝈蝈练习题及答案》

阅读《绿色蝈蝈》

1、A注音 喧嚣

( xuān xiāo ) 更胜一筹( chóu ) B根据注音写汉字 xī( 窸 )sū(窣 )作

响 jié( 劫 )lüè(掠 ) C解释 弱肉强食: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

掉 喑哑: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

楚 2、选文介绍了绿色蝈蝈的哪些习性?主要写了哪个方面的习性

叫声和食性 食物习

性 3、绿色蝈蝈的外表有哪些特征?

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蝈蝈有着有力的大颚、锐利的钳

子 4、作者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找出这些称呼,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这些称呼的,并且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作者对蝈蝈的称呼有:“狂热的狩猎者”“我笼里的囚犯”“蝉的屠夫”等。当蝈蝈捕杀蝉时作者用“狂热的狩猎者”;当蝈蝈成为作者笼中观察和实验的对

象时,作者就用“我笼里的囚犯”;当蝈蝈吃蝉肉时作者称之为“蝉的屠夫”。作者不断变换称呼,使行文更生动,描写更形象,给人更深刻的印象。

5、“在我国的北方,人们却让蝉篡夺了你的名声”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蝉的喜爱之情

6、第一段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 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

生动形象的描写了蝉叫声的喑哑、连续不断 ,表达了作者对蝉的喜爱和赞

美 7、“也许这就是他抓到蝉后首先吃肚子的原因。”句中的“也许”一词可否去掉?为什么?

不能去掉“也许”表示猜测,因为这里是猜测“它抓到蝉后首先吃肚子”的原因,没有什么科学的依据,带着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

性。 8、文章①段中的“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一句生动形象,请赏析此句。

运用对比、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蝈蝈与蝉相比,作者认为蝈蝈的叫声柔和,更悦耳动听,表达了作者对蝉

的喜爱和赞美 9、“就像鹰在天空中追捕云雀一样。但是这种以劫掠为生的鸟比昆虫低劣,它是进攻比它弱的东西,而则相反,它进攻比自己大得多、强壮有力得多的庞然大物。”此句通过比较写出了“蝈蝈与鹰”的异同点,请问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运用比较有什么作用? 相同点:鹰和蝈蝈在捕食的时候都具有强烈的攻击性,速度敏捷,迅猛 不同点:鹰在捕食时,它是进攻比它弱的东西,而蝈蝈在捕食时进攻比自己大得多、强壮有力得多的庞然大物 10、 第②段中“我必须另找食物,它们大概是要鲜肉吧,但究竟是什么呢?”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大概:只表示猜测,并不确定,说明作者也不敢确定蝈蝈喜欢吃什么,这为下文对蝈蝈食性的介绍埋下伏笔,也表现了作者严谨求实的实验精神

11、“我明白了,这场战斗发生在树上,发生在一大早蝉还在休息的时候。不幸的蝉被活活咬伤,猛地一跳,进攻者和被进攻者一道从树上掉了下来。”是作者想象的句子,请你充实到100字左右。(注意细节描写)

蝈蝈阅读答案篇二
《七年级语文上册 《绿色蝈蝈》阅读练习题 人教新课标版》

《绿色蝈蝈》 阅读题

阅读语段,完成l~5题。

鸟类的声音

余大奴

生活在陆地上的各种动物,绝大多数都会发出各种各样的叫声。那么,生活在水中的鱼类,会不会发出声音呢?科学研究和生产经验都告诉我们,生活在水中的鱼类,有许多是会发声的。小鲈画的叫声像蜜蜂飞过,嗡嗡地响;成群的青鱼像小鸟一样,叽叽地叫;黑背鲲的叫声有如风刮树叶,沙沙作响;沙丁鱼的喧哗好像静夜里浪涛拍岸的声音;气球鱼和刺猬鱼能呼噜呼噜地叫,仿佛熟睡的人在打鼾;驼背鳟的叫声是咚咚响,好像击着小鼓;小竹夹鱼发出的声音,很像用手指很快地刮梳子的声音;海鲫的发声像用钢锉摩擦金属时发出的响声„„

不但不同的鱼会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就是同一种鱼,在生殖、索饵、移动、逃避敌害,或者成群结队,或者单独行动等不同情况下,发出的声音也不同。每年春季,在我国沿海产卵回游的大黄鱼,它们在回游过程中,开始接近卵场时,发出“沙沙”或“吱吱”的音响,到达产卵场开始产卵时,则“呜呜”或“哼哼”地叫,像开水发出的声音;在排卵过程中,发出“咯咯咯”的声响,有如秋夜的青蛙在歌唱。

鱼究竟为什么要发声呢?初步的研究表明,有的鱼发声是为了躲避或恐吓敌害,有的是在生殖期为了招引异性,有的则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不适合它们的生活条件而造成的。鱼类怎么能发出声音的呢?原来大多数能发声的鱼,主要是靠体内的发声器官——鳔。鱼鳔是一个充满气体的膜质囊,它靠一些纤细而延伸着的肌肉与脊椎骨相连。这些延伸着的肌肉,具有与琴弦相似的作用,它的收缩引起鳔壁和鳔内的气体振动,从而发出声音。有些鱼类,如竹夹鱼、翻车鱼是利用喉齿摩擦发声的;鼓鱼、刺猬鱼是利用背鳍、胸鳍或臂鳍的刺振动而发声;还有不少鱼是利用呼吸时鳃盖的振动或肛门的排气而发出声音的。这些,在科学上统称为“生理学声音”。此外,许多鱼类由于结成大群游动时也会发出声音来,这被称为“动力学声音”。

我国的劳动人民在很早以前就懂得把鱼类发声的现象应用到生产上,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写道:“石首鱼出水能鸣,每逢四月来自海洋,绵亘数里,其声如雷。海人以竹筒探水底,闻其声乃下网截流取之。”现在,沿海渔民在捕捞黄花鱼的时候,仍常用耳朵靠在船板上测听鱼的声音,据以判断鱼群的大小、位置和移动方向,从而采取捕捞措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人们已经能够利用“水中听音器”来收听鱼类的声音,了解鱼群的大小、移动方向、离渔船的远近等。将来,由于对鱼类发声现象的深入研究,完全有可能做到如下两点:一是利用仪器测知鱼的声音,断定它是什么鱼,在什么地方,有多少,准确地组织捕捞;二是利用鱼类发声招引异性的现象,可以人为地把特定的音响送进水中,传播出去,从而把鱼诱集成群,甚至使它们游到渔网中去。

1.给加粗字注音。

打鼾( )

鱼鳔( )

2.“科学研究和生产经验都告诉我们,生活在水中的鱼类,有许多是会发声的。”句中的“有许多”能否去掉?为什么?

3.鱼类为什么要发声?人类是如何把鱼类发声的现象应用到生产上的?

4.第三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

5.试给第三段划分层次,用“║”标出,并写出层意。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参考答案

1.hān biào

2.不能。“有许多”说明发声的鱼类多,但不是全部,如去掉就显绝对,说明不够准确。

3.有的是为了躲避或恐吓敌害,有的是在生殖期为了招引异性,有的则是由于环境的变化不适合它们的生活条件而造成的。

一是利用仪器测知鱼的声音,准确捕捞。二是利用鱼发声招引异性的现象,诱捕鱼群。

4.分类别(如对怎样发声作解释动力学声音、生理学声音) 举例子(略)

5.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第一层说明鱼发声的原因;第二层说明鱼是怎样发声的。

蝈蝈阅读答案篇三
《七年级语文上册绿色蝈蝈练习题》

探究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粗体字词注音

狩猎( ) 喧嚣( ) 喑哑( ) 静谧( ) 篡夺( ) 大颚( ) 吮取( ) 低劣( ) 窸窣( ) 更胜一筹( )

2.结合语境解释粗体词语。

(1)在我国北方,人们却让蝉篡夺了你的名声!

(2)但是这种以劫掠为生的鸟比昆虫低劣。

(3)在我的笼子里,我从来没有见过像螳螂那样捕杀姐妹、吞吃丈夫的残暴行径。

(4)这并不是因为食物缺乏,而是因为贪婪才吃死去的同伴。

3.依据课文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句中横线上。

(1)让我们远离___________(喧哗 喧嚣 热闹)去倾听,去沉思吧。

(2)与夜色苍茫中的____________(安静 平静 静谧)气氛再合适不过了。

(3)可它们的声音不强,我耳朵的鼓膜并不都能捕捉这___________(微弱 弱小 薄弱)的声音。

4.与例句使用的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有时我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敢地纵身追捕蝉,而蝉则惊惶失措地飞起逃窜。

A.我扔入一片梨,一只蝈蝈立即占住它。谁要是来咬这块美味的食物,出于嫉妒,它便踢腿把对方赶走。

B.蝈蝈在窃窃私语,那像是滑轮的响声,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窸窣作响。

C.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D.蝈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起的。

5.根据下面的一段介绍,试给“华”下一个定义。

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

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

6.将下列句子正确的排列顺序填在方格里。

A.它们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在休息,天气炎热时尤其如此。

B.我投入一片梨,一只蝈蝈立即占住它。

C.这样一个接着一个,所有的蝈蝈都能品到一口美味。

D.自私心是到处存在的。

E.谁要是咬这块美味的食物,出于忌妒,它便踢腿把对方赶走。

F.嗉囊装满后,它用喙尖抓抓脚底,用沾着唾液的爪擦擦脸和眼睛,然后闭着双眼或者躺在沙上消化食物。

G.吃饱了,它便让给另一只蝈蝈,这时它变得宽容了。

正确的语序是:

7.简析下列句子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1)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自语。

(2)蝈蝈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3)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4)对于金龟子一类的昆虫,蝈蝈毫不犹豫地都接受,吃得只剩下翅膀、头和爪。

8.请分别用三个四字短语,扩展下面的句子。

(1)校园是美丽的,这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是可爱的,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是令人尊敬的,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4—18题。(14分)

让我们远离喧嚣去倾听,去沉思吧。当被捉住的蝉还在挣扎的时候,梧桐树梢上节目还在进行着,但合唱队已经换了人。现在轮到夜晚的艺术家上场了。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自语。那像是滑轮的响声,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窸窣作响。在这喑哑而连

续不断的低音中,时不时发出一阵非常尖锐而急促、近乎金属碰撞般的清脆响声,这便是蝈蝈的歌声和乐段,其余的则是伴唱。尽管歌声的低音得到了加强,这个音乐会不管怎么说还是不起眼,十分不起眼的。虽然在我的耳边,就有十来个蝈蝈在演唱,可它们的声音不强,我耳朵的鼓膜并不都能捕捉到这微弱的声音。然而当四野蛙声和其他虫鸣暂时沉寂时,我所能听到的一点点歌声则是非常柔和的,与夜色苍茫中的静谧气氛再适合不过了。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在我国北方,人们却让蝉篡夺了你的名声!

9.语段选自 ,作者 , 国 家。 (2分)

10.结合具体语境,解释下列词语。(2分)

(1)窃窃自语 。

(2)喑哑 。

11.概括此段内容: 。(2分)

12.从文中至少找出两句拟人的句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

13.(1)此段中作者用那些词语描写蝈蝈的声音的?(2分)

(2)这些描写流露出作者对蝈蝈的什么感情? (2分)

参考答案

一、

1.(略)

2.篡夺: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取(地位和权力);劫掠:抢劫,掠夺;行径: 行为、举动(多指坏的);贪婪:贪得无厌(含贬义)。

3. 喧嚣;静谧;微弱。

4. C

5. 出现在太阳或月亮周围的内紫外红的彩色光环叫做华。

6. BEDGCFA

7. (1)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蝈蝈在草丛中发出低下细小的

声音。

(2)采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再现蝈蝈外形优美、逗人 喜爱的样子。

(3) 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及第二人称的写法,流露出作者对蝈蝈的喜爱和赞 美之情。

(4)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再现蝈蝈喜爱吃金龟子一类昆虫的食 物习性。

8. 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教室明亮;学习刻苦,天真活泼,尊敬师长;和 蔼可亲,知识渊博,教学严谨。

9.《昆虫的故事》 法布尔 法 昆虫学

10.(1)自言自语的小声说话,形容声音细小。

(2)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

11.介绍蝈蝈的歌声

12.如:“„„蝈蝈在窃窃自语” “„„这便是蝈蝈的歌声和乐

段„„” “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声再响一点,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 筹的歌手了。” 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准确形象地描绘出蝈蝈的歌声时而尖锐急 促,时而柔和悠扬的特征。使文章自然亲切,增强可读性。

13.(1)“窃窃自语”“像是滑轮的响声”“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 窸窣作响”“喑哑”“尖锐”“短促”“清脆”“柔和”(能写出四个即可)

(2)喜爱、赞美之情。

蝈蝈阅读答案篇四
《绿色蝈蝈 阅读训练题库四个片段之四》

此为 绿色蝈蝈 阅读训练题库四个片段之四

四、阅读《绿色蝈蝈》的第5段,解答下列题目。

1.选词填空。

①那是一只蝈蝈正在啄着处于 的蝉的肚子。(A.绝境 B.困境 C厄运) ②而蝉则惊慌失措地飞起 。(A.飞窜 B.逃窜 C.逃走)

③但是这种以 为生的鸟比昆虫低劣。(A.劫掠 B.掠夺 C.抢劫)

④因为蝉没有武器,只能 踢蹬。(A.鸣叫 B.哀号 C.哀鸣)

2.文中“就像鹰在天空中追捕云雀一样”一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其表达作用是 。

3.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本段的中心: 。

4.作者对蝈蝈“把它的俘虏开膛破肚”持什么态度?并作简要分析。

5.文中弱小的蝈蝈战胜了强健的蝉,在大自然中,你还看到过类似的以弱胜强的例子吗?试举一例。

6.选文主要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

7.句子“但是这种以劫掠为生的鸟比昆虫低劣,它是进攻比它弱的东西,而蝈蝈则相反,它进攻比自己大得多、强壮有力的多的庞然大物,而这种身材大小悬殊的肉搏,其结果是毫无疑问的”中,“其结果”是指 的结果。

8.“有时我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敢地纵身追捕蝉,而蝉则惊慌失措地飞起逃窜”。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作用是 。

参考答案:1.①A ②B ③A ④C 2.对比,形象的写出了蝈蝈在捕蝉时的敏捷﹑勇敢。 3.蝈蝈捕蝉。 4.赞赏。因为它与“鹰在天空中追捕云雀一样”不同,蝈蝈进攻比自己大的多、强壮有力的多的庞然大物,表现得很勇敢。 5.略。 6.作比较 7.身材大小悬殊的肉搏,结果是大的、强壮的会失败,小的会胜利 8.拟人 可以形象地写出蝈蝈捕蝉的动作、神态和蝉处于劣势的境地;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蝈蝈阅读答案篇五
《第18课 绿色蝈蝈导学案及答案》

《绿色蝈蝈》学案 清潭中学七年级语文组

目标

1.了解法布尔及《昆虫的故事》的有关常识。 2.速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3.学习本文拟人化的手法,体味文中的美词佳句,并体会其作用。 4.感受作者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一、资料链接 1.走近作者

法布尔,法国著名昆虫学家。1823年12月22日,出生于法国南部阿韦龙省圣雪翁村一户农民家中。四岁左右,因家庭贫困被送到祖母家生活,从此迷上了大自然中的花草虫鱼。七岁回到父母身边开始上学。求学期间,法布尔家为生计所迫,几度迁居,少年法布尔也不得不出门做工谋生,致使中学无法正常读下来。他靠自学考取了沃克吕兹省阿维尼翁市的师范学校,毕业后做了二十几年的中学教师。他一面做教师一面利用业余时间做动植物观察记录。31岁时凭两篇优秀论文获得博士学位。1875年开始写作《昆虫的故事》第一卷,到1910年,他年过86岁时,第十卷问世。 2.了解《昆虫的故事》

本文选自《昆虫的故事》。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但不故作深刻。他并不局限于仅仅真实记录下昆虫的生活,而是以人性观对照虫性,并以虫性反映社会人性。更重要的是整部作品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使这部描写微小的昆虫的书成为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鸿篇巨著。 二、整体感知

1.利用注释或工具书,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扰乱( ) 狩猎( ) 哀号( ) 喧嚣( ) 喑哑( ) 莴苣( ) 静谧( ) 篡夺( ) 劫掠( ) 酷爱( ) 妒忌( ) 窸窣作响( ) 吮取( ) 惊慌失措( )津津有味( ) 毫不犹豫( ) 喙( ) 篝火( )螽斯( ) 窃窃私语( ) 更胜一筹( ) 嗉( )囊( ) 2.根据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1)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更胜一筹:

(2)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 津津有味:

(3)人们却让蝉篡夺了你的名声! 篡夺:

3.本文主要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思路提示:像《绿色蝈蝈》这类介绍昆虫或动物活动的文章,通常会写哪些内容呢?一般情况下会从(1)形态特征 (2)生活习性——吃、住、行、鸣叫、劳动、婚恋、繁衍、死亡等、(3)种类及分布等方面来写。

三、探究赏析 (一)深入理解

1.文章是怎样引出本文的“主人公”蝈蝈的?

2.细读文章第3段,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绿色蝈蝈的声音这种无影无形的东西呢?

3.细读第5段,作者是如何将蝈蝈的捕食特点写的惟妙惟肖?试举例说明。 4.文章写蝈蝈的食性这几个段落中,作者极写其残忍贪婪,与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是否不相吻合?

(二)语言品味

作者将绿色蝈蝈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感有性格,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对蝈蝈的喜爱之情,是由于善于描写,并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请仔细阅读后,画出文中富有表现力的句子,说一说它抓住了蝈蝈的什么特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示例:蝈蝈在窃窃私语。那像是滑轮的响声,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地窸窣作响。

作者用比喻、拟人的手法,让我们真切地感受见到蝈蝈声音的独具韵味。

四、积累迁移

1.选择一种动物,仿照下面的句子,对其进行描写。 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仿写:

2.本文选自法布尔的《昆虫的故事》,它被称为“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你怎样看呢?学习本文后,谈谈本文有哪些写作经验可供借鉴。

附参考答案和思路提示 二、1.扰(rǎo) 狩猎(shòu ) 哀号(āi háo) 喧嚣(xuān xiāo) 喑哑(yīn yǎ) 莴苣(wō jù) 静谧(mì) 篡夺(cuàn ) 劫掠(jiã lüâ) 酷爱(kù) 妒忌(dù jì) 窸窣作响(xī sū) 吮取(shǔn) 惊慌失措(jīng huāng shī cuò) 津津有味(jīn jīn) 毫不犹豫(yóu yù) 喙(huì) 篝火(gōu) 螽斯(zhōng)

窃窃私语(qiâ) 更胜一筹(chóu) 嗉(sù)囊(náng)

2.(1)更胜一筹:指技艺或技能比较起来,比别人更好一些。 (2)津津有味:形容兴味浓厚。 (3)篡夺:用非法手段夺取。

3.写了声音、外形、食性、居住等方面的内容。

三、(一)1.文章第1段并没有写蝈蝈,是写在别人欢度国庆的日子里,自己还没有忘记去观察昆虫。第2段写蝉在夜间不再鸣叫,它要休息了。突然,蝉的一声哀号引出了本文的“主人公”——蝈蝈。

2.角度提示:(1)比喻法变陌生为熟悉。“像是滑轮的响声„„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窸窣作响”“近乎金属碰撞般的清脆响声”。 (2)大量使用与音乐有关的名词和形容词,准确地再现了多姿多彩的虫鸣世界。 如尖锐、喑哑、清脆、金属碰撞、柔和等等。

3.思路提示:“有时我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敢地纵身追捕蝉,而蝉则惊慌失措地飞起逃窜。用拟人手法把蝈蝈捕蝉的形象,以及蝉逃跑时的情态生动地展现出来了; “就像鹰在天空中追捕云雀一样。”作者将蝈蝈捕蝉比作是鹰在天空中追捕云雀,再加上蝉的惊慌失措的反衬,突出了蝈蝈的敏捷和勇敢;动词连串使用,突出了蝈蝈这个进攻者的锐不可当之势和被进攻者的懦弱。 如“咬、跳、追捕”等。

4.作者从第4段开始写蝈蝈的食物习性,以科学的态度、准确的语言再现了一个昆虫的生活,它喜爱吃蝉的肚子,它喜爱吃甜食,它还吃昆虫、青草,这一切都告诉了读者一个事实:蝈蝈是一个杂食动物。这是一个生物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他观察着,试验着,为我们打开了我们所不了解昆虫世界。作者以大量的篇幅来介绍蝈蝈的食物,并不是写它的残忍贪婪,而是要再现活灵活现的蝈蝈,这与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并不矛盾。

(二)例:1.“这些它们都很喜欢吃。就像英国人酷爱吃用果酱做作料的带血的牛排一样。”比喻生动贴切,突出了蝈蝈喜吃甜食的特性;

2.“蝈蝈这蝉的屠夫在吃肉喝血之后,也吃水果的甜浆”,把蝈蝈比喻为“蝉的屠夫”,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蝈蝈的食性。

3.“蝈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起的”,“和睦”一词把蝈蝈拟人化,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蝈蝈的生活习性。

四、1.长颈鹿非常优美,它穿一件黄底白点的皮大衣,身材高挑,举止端庄优雅,长长的脖颈高高抬起,微微前伸,就像一位贵妇人。

2.本文没有丝毫机械呆板的介绍,自始至终让人读来饶有兴趣。作者大量运用衬托、对比、比喻、拟人等手法,为我们展示了一副活灵活现的“人与昆虫交流”的画面,语言极富表现力与感染力。

蝈蝈阅读答案篇六
《绿色蝈蝈 阅读训练题库四个片段之一》

此为 绿色蝈蝈 阅读训练题库四个片段之一

一、阅读《绿色蝈蝈》第3段,解答下列题目。

1.结合具体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窃窃私语: 喑哑:

2.概括此段文字的大意: 。

3.从文中至少找出两个拟人句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4.此段中作者描写蝈蝈声音的词语有: ;这些描写流露出作者对蝈蝈的 感情。

5.作者静听蝈蝈“唱歌”,他对蝈蝈的歌声满意吗?写出理由。

6.作者为什么又对蝈蝈提出“拉的琴再响一点儿”的要求?

7.回忆你曾经听到过的其他昆虫的鸣叫声,模仿文段中对蝈蝈鸣叫声的描写,把你听过的虫鸣声描写下来。

参考答案:1.窃窃私语:自言自语的小声说话,形容声音细小 喑哑: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 2.介绍蝈蝈的歌声 3.如“„„蝈蝈在窃窃私语”,“„„这便是蝈蝈的歌声和乐段„„”,“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声再响一点,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准确形象地描绘出蝈蝈的歌声时而尖锐急促,时而柔和悠扬的特征,使文章自然亲切,增强可读性 4.“窃窃私语”、“像是滑轮的响声”、“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窸窣作响”、“喑哑”、“尖锐”、 “短促”、“清脆”、“柔和”(能写出四个即可) 喜爱、赞美 5.满意。作者认为“蝈蝈”一点点歌声则是非常柔和的,与夜色苍茫中的静谧气氛再适合不过了,人们让蝉篡夺了蝈蝈的名声。作者认为蝈蝈的歌声更有特点,他对蝈蝈还有点偏爱。 6.略 7.略

蝈蝈阅读答案篇七
《绿色蝈蝈 阅读训练题库四个片段之二》

此为 绿色蝈蝈 阅读训练题库四个片段之二

二、阅读《绿色蝈蝈》的第3——5段,解答下列题目。

1.解释下列词语。

①弱肉强食: ②窸窣: ③喑哑: ④静谧: ⑤篡夺: ⑥更胜一筹:

2.读第一段和第三段,指出句子中加点字词指代的内容。

①梧桐树梢上的节目还在进行着,但合唱队已经换了人。现在轮到夜晚的艺术家上场.....了。

节目: 艺术家:

②但是这种以劫掠为生的鸟比昆虫低劣,它是进攻比它弱的东西,而蝈蝈则相反,它..进

攻比自己大得多、强壮有力得多的庞然大物。

第一个“它”: 第二个“它”:

3.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并说说有什么表达效果。

①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私语。那像是滑轮的响声,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窸窣作响。

②有时我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敢地纵身追捕蝉,而蝉则惊慌失措地飞起逃窜。就像鹰在天空中追捕云雀一样。

4.蝈蝈的外表特征是 。 作者以 的语言对蝈蝈的样子的描述表现了他对蝈蝈 的感情。

5.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蝈蝈的歌声的特点是 。

6.蝈蝈的食物之谜是 。

7.选文中,作者在介绍蝈蝈时采用的主要的说明方法是 ,举出一例并指出这样说的好处。

8.蝈蝈能进攻比自己大得多、强壮有力得多的庞然大物是因为: 。

9.句子“我必须另找食物,它们大概是要鲜肉吧,但究竟是什么呢?”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 。

10.作者用蝈蝈捕食蝉与鹰追捕云雀相比较,表现了他对这两种捕猎怎样的不同态度?

参考答案:1.①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 ②象声词,形容细小的摩擦声音 ③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 ④安静 ⑤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取(地方或权力) ⑥更高出一点,更好一点 2.①昆虫的鸣唱 蝈蝈 ②第一个“它”:以劫掠为生的鸟(或鹰) 第二个“它”:蝈蝈 3.两句话都使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这样写使文章生动、自然、亲切,增强了可读性,体现了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4.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优美 喜爱 5.在这喑哑而连续不断的低音中,时不时发出一阵非常尖锐而急促、近乎金属碰撞般的清脆响声 6.捕蝉为食 7.作比较 如:写蝈蝈的叫声时,拿蝉的叫声作比较;写食物时,与螽斯作比较;写它追捕蝉时,用鹰来作比较。这些比较,既突出了蝈蝈的习性,又说明了作者对各种昆虫的习性了如指掌 8.它

有着有力的大颚,锐利的钳子 9.承上启下 10.表现了作者对蝈蝈敢于进攻比自己大得多、强壮有力得多的昆虫的行为的赞赏,对鹰进攻比它弱的生物的手段则并不以为然

蝈蝈阅读答案篇八
《27绿色蝈蝈课时过关题及答案》

27、《绿色蝈蝈》课时过关测试题

一、基础部分

1.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篝火(gōu) 扰乱(rǎo) B.狩猎(shîu) 喧嚣(qì)

C.窸窣(xī sū) 喑哑(yīn) D.静谧(mì) 篡夺(cuàn)

2.依照拼音写出汉字。

zuî( )料 轻yíng( ) kù( )爱

更胜一chïu( ) sù náng( )( ) lïng( )子

开táng( )破肚 tī( )腿

3.下列句中加粗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弱肉强食的黑暗社会一去不复返。

B.有两个人在教室后面窃窃私语。

C.遇到意外事情,要镇定,不要惊慌失措。

D.这顿饭做起来津津有味。

4.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拟人手法的一句是 ( )

A.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私语。

B.蝈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一起的。

C.一只蝈蝈吃饱了,这便让位给另一只吃。

D.那是一只蝈蝈正在啄着处于绝境的蝉的肚子。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5~9题。

①我笼里的囚犯的食物找到了,我用蝉来喂养它们。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以至于两三个星期间,这个笼子里到处都是蝉肉被吃光后剩下的头骨和胸骨,扯下来的羽翼和断肢残腿。肚子全被吃掉了,这是好部位,虽然肉不多,但似乎味道特别鲜美。因为在这个部位,在嗉囊里,堆积着蝉用喙从嫩树枝里吮取的糖浆甜汁。是不是由于这种甜食,蝉的肚子比其

他部位更受欢迎呢?很可能正是如此。

②为了变换食物的花样,我还给蝈蝈吃很甜的水果:几片梨子,几颗葡萄,几块西瓜。这些它们都很喜欢吃。就像英国人酷爱吃用果酱作作料的带血的牛排一样,绿色蝈蝈酷爱甜食。也许这就是它抓到蝉后首先吃肚子的原因,因为肚子既有肉,又有甜食。

③不是在任何地方都能吃到沾糖的蝉肉的,因此别的东西也得吃。对于金龟子一类的昆虫,它毫不犹豫地都接受,吃得只剩下翅膀、头和爪。

④这一切都说明蝈蝈喜欢吃昆虫,尤其是没有过于坚硬的盔甲保护的昆虫。它十分喜欢吃肉,但不像螳螂一样只吃肉。蝈蝈这蝉的屠夫在吃肉喝血之后,也吃水果的甜浆,有时没有好吃的,甚至还吃一点儿青草。

5.在②段里作者初步解释了蝈蝈为什么吃蝉的肚子,是如何解释的,用原文语句回答。

6.说明事物一定要做到准确地说明,那第①段中加粗的词,是否能反映作者说明事物的不严谨,为什么?

7.指出下面两句话所用说明方法。

(1)而蝉则惊慌失措地飞起逃窜。就像鹰在天空中追捕云雀一样。( )

(2)它十分喜欢吃肉,但不像螳螂一样只吃肉。( )

8.概述这段文字的大意。

9.这几段文字的说明顺序为_______顺序。

三、课外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0~12题。

蝉喜欢唱歌,它出土之后不久,就开始在绿阴中临风高歌,没有一天中断。不断唱歌的是雄蝉。大自然没有赋予雌蝉歌唱的本领——雌蝉是天生的哑巴。

蝉跟别的昆虫一样,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上左右有两个椭圆形的光亮的东西,是它的复眼。头顶中央有三个小圆点,排成三角形,是单眼。复眼里边,有一对细短的丝样的触

角,头下面是嘴,像针一样,是根细管子,适于插进树皮吸收树汁。

胸部分成三个环节。背上披着两对像轻纱样的,膜质透明的翅膀。四翅形状相同,全有坚硬

的翅膀。胸部下面的三对脚,全有爪,适于攀登树木。

腹部有八个环节。第一节紧贴胸部,不容易看出。雄的尾节有肛门和生殖器,雌的尾节,另外还有产卵管。

雄蝉的乐器——发声器,生在胸腹两部之间。发生器的主要构造是:(一)鼓膜,一对有皱纹,富有弹性的膜,这是最主要的发声器官,生在背面,外面有背瓣保护着;(二)镜膜,一对像眼镜似的白色薄膜,是调节声音用的,生在腹面,有腹瓣保护着;(三)共鸣室,一

个大空室,生在中央,能使声音增大。

蝉鸣叫的时候,由牵连鼓膜的筋肉伸缩,振动鼓膜而发声;同时得到镜膜和共鸣室的反响,鸣声于是就大了。

10.这段文字说明的内容是_______,说明的重点是______________。

11.本文对蝉的发声器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对鸣叫原理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

12.对第一段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蝉喜欢唱歌引出雌雄的区别,为后文介绍发声器作铺垫。

B.说明雌蝉是天生的哑巴,就可知雌蝉的身体构造中没有发声器,不至于对后面的介绍产生误会。

C.这一段从人所共知的蝉的特点,引出人所不知的蝉的知识,可引人入胜。

D.这一段是全文段的统领段,可以统领后面几段的说明内容。

四、试一试

13.你居住的地方有无昆虫,若有,请观察一下它的生活习性,给朋友们介绍一下。

参考答案

一、1.B

2.作 盈 酷 筹 嗉囊 笼 膛 踢

3.D 4.D

二、5.这是好部位,虽然肉不多,但似乎味道特别美。因为在这个部位,在嗉囊里,堆积

着蝉用喙从嫩树枝里吮取的糖浆甜汁。是不是由于这种甜食,蝉的肚子较其他部位更受欢迎

呢?很可能正是如此。

6.这些词的运用正确说明了作者在说明事物上的严密性。因为此时作者没有进行试验。7.(1)打比方 (2)作比较

8.“我”捉了不少蝈蝈,关在笼里,给它们食物,发现了它们喜欢吃什么的习性。

9.逻辑

三、10.蝉的生理构造 介绍发声器

11.方位顺序 逻辑顺序

12.D

四、13.略

蝈蝈阅读答案篇九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绿色蝈蝈同步练习2》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 绿色蝈蝈同步练习2

[学法导引]

《绿色蝈蝈》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着名昆虫学家、作家法布尔用生动活泼的笔法,把蝈蝈写得活灵活现,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作者先写“我”在观察昆虫,用蝉的休息引出本文的主人翁——蝈蝈;再描写户外听到的蝈蝈的叫声;最后写“我”对金属笼中的蝈蝈的观察,着重介绍蝈蝈的食性。可采用限时阅读的方法,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课前可以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法布尔的故事,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培养献身科学的决心。本文是一篇观察随笔,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高度结合,描写生动,语言优美,多处采用的拟人为主的修辞手法来抒发感情,可以反复朗读、品味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和传神的语言。课外阅读《昆虫记》,能够做到细心观察身边小生灵的活动,并细致地描写出它活动的全过程,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典型例析]

例题:课后查阅《辞海》或《生物学》课本,查找有关蝈蝈的条目,然后与本文比较,用简洁的话概括一下本文的笔法特点。

解析:本题意在通过对比,让大家感受法布尔生动活泼的方法。同时,查找资料对比的过程也是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参考答案:

⑴本文不像一般的说明文那样平实,而是灵活生动,不拘一格,既有对昆虫的形象描写,又有个人感情的流露。

⑵生动传神的语言,作者对蝈蝈充满了喜爱之情,因此在语言的表达上尽量生动感人,如,“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它毫不犹豫地都接受”“嗉囊装满后,它用喙尖抓抓脚底,用沾着唾液的爪擦擦脸和眼睛,然后闭着双眼或者躺在沙上消化食物”,这些语言都很传神。 ⑶拟人手法的运用,像“蝈蝈在窃窃自语”“蝈蝈酷爱甜食”“蝈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处在一起的”等都运用了拟人手法,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自然亲切,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富有文学笔法,增强了可读性。

[课时训练]

一、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静谧( ) 大颚( ) 吮取( ) 钳子( )

低劣( ) 篡夺( ) 喑哑( ) 窸窣( )

gōu ( )火 shǒu( )猎 贪lān( ) 哀háo( )

二、请在下面各句中的一个错别字下面划线,并在括号内写出正确的字。

1、让我们远离渲嚣去倾听,去沉思吧。 ( )

2、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斤斤有味,笼子里到处都是蝉肉被吃光后剩下的头骨和胸骨。( )

3、蝈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起的。 ( )

4、在梧桐树浓密的枝叶里,突然发出哀呜似的短促而尖锐的叫声。( )

三、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语。

1、在我国北方,人们却让蝉篡夺了你的名声! ( )

2、但是这种以劫掠为生的鸟比昆虫低劣。 ( )

3、在我的笼子里,我从来没有见过像螳螂那样捕杀姐妹、吞吃丈夫的残暴行经。 ( )

4、这并不是因为食物缺乏,而是因为贪婪才吃死去的同伴。( )

四、将下列句子正确的排列顺序填在方格里。

1、它们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在休息,天气炎热时尤其如此。

2、我投入一片梨,一只蝈蝈立即占住它。

3、这样一个接着一个,所有的蝈蝈都能品到一口美味。

4、自私心是到处存在的。

5、谁要是咬这块美味的食物,出于忌妒,它便踢腿把对方赶走。

6、嗉囊装满后,它用喙尖抓抓脚底,用沾着唾液的爪擦擦脸和眼睛,然后闭着双眼或者躺在沙上消化食物。

7、吃饱了,它便让给另一只蝈蝈,这时它变得宽容了。

正确的语序是:

五、简析下列句子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1、 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自语。

2、蝈蝈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3、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4、对于金龟子一类的昆虫,蝈蝈毫不犹豫地都接受,吃得只剩下翅膀、头和爪。

一、mì è shǔn qián liè cuàn yīn xīsū 篝 狩 婪 号 二、1.鸣 2.津津 3.睦 4.喧 三、1.篡夺: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取(地位和权力)。2.劫掠:抢劫,掠夺。3.行经:行为;举动(多指坏的)。4.贪婪:贪得无厌(含贬义)。四、语序:2、5、4、7、3、6、1 五、

1.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蝈蝈在草丛中发出低下细小的声音。2. 采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再现蝈蝈外形优美、逗人喜爱的样子。3. 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及第二人称的写法,流露出作者对蝈蝈的喜爱和赞美之情。4. 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再现蝈蝈喜爱吃金龟子一类昆虫的食物习性。

蝈蝈阅读答案篇十
《绿色蝈蝈课时特训答案》

1.篝 嚣 谧 篡 yīn shòu háo zhōnɡ

2.法 法布尔 《昆虫记》

3.(1)弱肉强食 (2)更胜一筹 (3)惊慌失措 (4)津津有味

4.狂热的狩猎者 我笼里的囚犯 蝉的屠夫

5.①⑥②④③⑤

6.提示: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抓住昆虫外形特征,语言较优美即可。

7.食物习性。

8.因为在这个部位,在嗉囊里,堆积着蝉用喙从嫩树枝里吮取的糖浆甜汁。

9.不能。“很可能”表示一种推测,不完全确定,说明甜食是蝉的肚子比其他部位更受欢迎的原因只是一种猜测,如果去掉就变成肯定是这个原因,这样不符合事实,“很可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0.拟人、对比 勇猛、矫健(勇敢) 胆怯、惊恐(惊慌失措) 喜爱和赞美

11.速度快、悠闲自如、姿态变幻莫测、飞行动作优美。

12.饮食习性 天敌

13.蜻蜓具有异常发达的翅肌和腹背面的气囊,囊内贮有空气,可调节体温,也是使之毫不费力地停留在空中的奥妙所在。

14.(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蜻蜓成虫后离开水到更广阔的空间生活的习性,收到生动形象的效果。(2)“主要”说明蜻蜓的食谱中这些昆虫占绝大多数,但也不排除捕食其他的昆虫,这样

就更科学准确。

15.获此昵称的理由:因为它在和蝗虫的战斗中用自己气势和盯人战术给对手心理施加压力,让对手感到恐惧,为最后取得胜利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称它为心理专家。

佳句摘抄:蝗螂把它的翅膀极度地张开,它的翅竖了起来,并且直立得就好像船帆一样。

点评赏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蛙螂在对手面前做出的强大阵势,表现出蝗螂想借此来震慑对手的心态。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igeleikaoshi/98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