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树叶呈黄色是因为

| 高中作文 |

【www.guakaob.com--高中作文】

秋天树叶呈黄色是因为篇一
《树叶秋天为什么会变黄》

到了秋天,随着天气转凉,温带地区大约10%的树种,会在几周的时间里出现树叶变色的现象。为什么会这样呢?

多数种类的树叶会变成橙色或黄色,比如杨树、银杏等,是因为树叶里参与光合作用的主要化学物质叶绿素降解,转运回树干、树根储存起来;而平时担任光合作用辅助角色的化学物质类胡萝卜素、叶黄素的颜色(橙色或黄色)呈现出来。

少数种类的树如枫树、椿树、黄栌变成红色,是因为当气温低于0-7℃时度时,这些植物树叶里生成了一种叫做花青素的化学物质。花青素是我们在植物花瓣中常见的主要呈色物质,水果(苹果)、蔬菜(如紫甘蓝、茄子)、花卉(如玫瑰花)等五彩缤纷的颜色大部分与之有关。花青素保存在植物细胞里一个就做“液泡”的囊里,当液泡不同的pH值(酸碱度)条件下,花瓣(果皮)呈现五彩缤纷的颜色。

变 红的叶子会给树木的生存能带来什么好处吗?一种观点认为,到秋天时树木会从即将枯死的树叶中收集对自己有益的化合物并将其储存起来,留待以后使用。而秋叶 之所以会变红,是因为红色素参与了这一过程。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红色是给啃噬树叶的蚜虫发出的信号,这种昆虫会在秋天寻找产卵地点。蚜虫不喜欢红色,树 叶变红发出的信息是:不要在这里产卵,这里不是你生养孩子的好地方。

树叶落地后,胡萝卜素、叶黄素、花青素也都会随之降解,这时树叶变成了褐色,这是树叶中一种就做“单宁”的化学物质所呈现出来的颜色,也是我们在茶叶里常常看到的颜色,你在吃柿子和喝葡萄酒时感觉到的涩的味道就是单宁的味道。

每年入秋之后,树木的叶子就开始从北向南逐渐变红。随风飘落的红叶和黄叶不仅昭告了秋天的到来,还吸引了大批的游人。比如北京的香山,10月和11月里常常是游人如织,摩肩接踵,人比红叶多几许。在其他地方,也有许多森林公园举办红叶节,漫山遍野,层林尽染,别有一番风景。那么,树叶是怎样变色的呢?植物又为什么要改变叶子的颜色? 所谓红叶,也就是在秋天变成红色的叶子。其实,这时候的树叶也不仅限于变成红色,在文学描写中,还常常用金灿灿的“黄叶”寓意秋天的到来。红叶的代表树种是枫树,黄叶的代表树种是银杏树。

枫树和银杏树的叶子到秋天都会改变颜色,入冬以后,叶子才会掉落,这其实是落叶树的共同特征。落叶树大多生长在温带地区,树叶到冬天全都会掉落。现在还不清楚植物如何会知道秋天来临,有些研究者认为,大概植物能够感知到白昼正在变短。

全年都长有叶子的树种被称为常绿树或者常青树,其实,在常绿树上也可以看到夹杂有红色和黄色的树叶,只是常绿树的树叶不会一起改变颜色,而是不分季节,先长出的树叶先变老从而改变颜色。

植物不会像动物那样排泄,它们的代谢废物都聚集在叶子中,落叶其实就是在处理代谢废物。

一、 叶黄素、花青素展露头角

树叶在掉落以前会先变为红色或者黄色,那是一种树叶的老化现象。那么,树叶为什么会老化而改变颜色呢?

大多数植物新生的叶子都是绿色,这是因为叶片要进行光合作用的缘故。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植物的叶子借助太阳光,利用二氧化碳和水来合成碳水化合物。植物所吸收的只是太阳光中的红色光和蓝色光,那些没有被吸收的绿色光则被叶子表面反射。绿色光反射进入我们的眼睛,于是我们就看到叶子显现为绿色。叶子中接受和反射光的物质,是一种叫做

“叶绿素”的色素。

日本静冈大学创造科学技术大学院专门研究叶绿素分解过程的盐田佑三教授说:“叶子逐渐老化,叶子中的叶绿素随之被分解而减少。”叶绿素被分解,叶子的绿色会变得越来越浅,绿色变浅,叶子中所含的其他色素便凸显出来,这其中反射黄色光的色素叫做“叶黄素”。新生叶子所含的叶绿素,其数量大约是叶黄素的8倍。春季和夏季黄色被绿色掩盖,我们无法看见。随着叶子老化,虽然叶子含有的所有色素都会被分解,但是叶黄素的分解速度比较慢,于是叶子就逐渐变成黄色,银杏树的叶子就是这样变黄的。

那么,秋天漫山遍野火红的枫叶,是否之前也是被叶绿素遮盖了呢?事实并非如此。枫叶的红色是由新制造出来的色素所产生的。新制造出来的色素叫做“花青素”,这是由糖和氨基酸合成的一类色素,它们被贮存在细胞内的液胞内。各种鲜花所具有的颜色,如橙色、紫色和蓝色等,都是由花瓣中含有的这种花青素产生的。 二、 树叶变色的意义

树叶为什么偏要在落叶的时候改变颜色呢?树叶变红和变黄究竟有什么意义,现在还没有一种得到公认的解释。日本熊本大学理学部对花青素有深入研究的吉玉国二郎教授说:“红叶和黄叶的形成受气候条件的影响非常大,难以在野外进行实验。通过仔细观察身边的现象,至今也没有得到一种令人满意的解释。” 下面所介绍的只是瑞典的约翰娜•卡斯卡特罗博士等人在2005年发表的一种观点。 树叶变色或许是为了回收养分

植物落叶,代谢废物便随之得以排除。这样做,当然不能把还可以加以利用的养分也

舍弃掉。于是,植物在落叶前要把叶子中还可以加以利用的养分回收,贮存在种子和根部等处,以待来年再用。利用白杨树叶所做的实验表明,同落叶前的树叶相比,掉下的树叶中所含的氮和磷确实比较少。 然而,回收养分也需要消耗能量,所需要的能量是由细胞内的叶绿素和线粒体产生的。 另一方面,随着树叶老化,其中的叶绿素不断分解,而分解后所形成的物质受到太阳光直接照射会产生出有毒物质“氧自由基”。 氧自由基能够破坏细胞,而细胞内的叶绿素和线粒体遭到破坏,便无法产生出回收养分所必需的能量。

植物为了来年春天发芽,必须要回收养分。可以认为,某些种类的植物是利用黄色素和花青素来遮蔽阳光,以保护叶子的细胞。尤其是花青素,是在叶子老化以后才制造出来的,对于去除氧自由基有很好的效果。这是支持这种观点的一个有力论据。 三、低温和阳光,才会有鲜艳的颜色

在有大量红叶和黄叶的地方,现在大多已经变成了旅游的好去处。那么,树叶变色,尤其是变成美丽的颜色,需要一些什么样的条件呢?

一般说来,需要有充足的阳光,适度的低温,还要有适当的湿度,树叶才会变得具有鲜艳的颜色。卡斯卡特罗博士所做的实验结果表明,连续的低温晴天,白杨树的叶子就会变得具有鲜艳的颜色。同时,只有在有适当湿度的条件下,叶子才不会变得十分干燥,看起来比较漂亮。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霜叶红于二月花”的道理。

从植物秋天的叶子能够窥见植物为了生长所采用的策略。我们年年都要观赏红叶和黄叶,在欣赏之余,也真应该想一下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知道美国红枫在春天的时候叶子都是绿色的,当到秋天的时候美国红枫的颜色,由绿色变为了红色,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那,今天我们将对这个问题做一个详细的介绍:

我们知道大多数美国红枫在秋天都会变红,像在我国的彩色树种当中,除大

部分是槭树属的树种外,若干漆树科树种,如野漆树、盐肤木、黄连木、黄栌等。可以说在秋天由绿色的树叶变为红色,是相当美丽的,也是非常吸引人的眼球的。在秋天美国红枫的叶子由绿色变为红色,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这两个因素主要是什么那?

一是内在因素。二是外在因素。让美国红枫叶子变红的主要有两种色素,一个是胡萝卜素,这个是存在于叶绿体中的橙红色色素;另一种是花青素,存在于液泡内的细胞液中,当细胞液为碱性时,花青素呈蓝紫色,当细胞液呈酸性时,花青素呈红色。进入秋天后,气温明显下降,使叶子内的叶绿素遭到破坏,美国红枫中的花青素增多,因此绿叶变成了红叶。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气候条件:当气温迅速下降到一定程度,由于晚上没有光照,夜间的温度要比白天低很多。树叶还没有凋落,而叶绿素已大部被破坏,同时昼夜温差的增大,也有助于花青素的形成,这也是一个让美国红枫叶子变色的一个原因。但是如果温度基本不变,或者是变化很慢,美国红枫树叶中的叶绿素没有遭到破坏,那就变不成美丽的红叶了。

以上就是对美国红枫树叶为什么会在秋天变色的原因分析,希望能给各位朋友帮助。

所有的树叶中都含有绿色的叶绿素,树木利用叶绿素捕获光能,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结合成糖等化学物质的形式存储起来,供给树的生长需要。

除叶绿素外,很多树叶中还含有黄色、橙色以及红色等其他一些色素。虽然这些色素不能像叶绿素一样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其中有一些能够捕获的光能,并把捕获的光能传递给叶绿素。在春天和夏天,由于太阳光照长,气温较高,水汽充足,叶绿素在叶子中的含量比其他色素要丰富得多,活跃的多,所以叶子呈现出叶绿素的绿色,从而看不出其他色素的颜色,叶子也就显现为绿色。

当秋天到来时,白天缩短而夜晚延长,太阳光照相对不足,气温开始降低,叶的吸水能力也减小了,生命特征变弱,这使树木开始落叶。在落叶之前,树木不再像春天和夏天寻样制造大量的叶绿素,并且已有的色素,比如叶绿素,也会逐渐分解。这样,随着叶绿素含量的逐渐减少,其他色素的颜色就会在叶面上渐渐显现出来,于是树叶就呈现出黄、红、褐等颜色。

如果能够创造春、夏那样的生长环境,树的叶绿素还会呈现旺盛的生命力,树叶还会显现为绿色。

春夏两季,树叶需要光合作用来维持植物生命,而叶子中的叶绿素正是采集阳光的重要成分,正如其名,叶绿素是树叶绿色的原因。但是到了秋季,环境变冷,如果要维持树叶营养是非常耗费能量的,所以保持树叶绿色以及继续光合作用的弊大于利。因此,植物开始切断对树叶的营养供给,造成叶绿素数量下降。这时候,在树叶中的其他有色元素开始呈现颜色,比如说胡萝卜素和花青素,这些正是黄叶红叶的颜色。于是树叶就呈现出黄、红等颜色。

叶子变黄的原因是因为它含有叶绿素和叶黄素。夏天天气热,叶绿素可以正常工作,秋天天气凉,叶绿素不适应环境,而只有叶黄素能够正常发挥作用,所以秋天来的时候,树叶就逐渐变黄了。

植物叶肉细胞中有三种色素:叶绿素、叶黄素和胡萝卜素。

这三种色素的合成与温度有关,秋天温度下降时胡萝卜素的分泌增多,而胡萝卜素是橙色的,所以树叶会变黄

秋天树叶呈黄色是因为篇二
《秋天叶子为什么会变黄》

秋天叶子为什么会变黄?

植物叶肉细胞中有三种色素:叶绿素、叶黄素和胡萝卜素。

这三种色素的合成与温度有关,秋天温度下降时胡萝卜素的分泌增多,而胡萝卜素是橙色的,所以树叶会变黄

其他3条回答

2005-12-04 16:10吴田田|二十级

叶子变黄的原因是因为它含有叶绿素和叶黄素。夏天天气热,叶绿素可以正常工作,秋天天气凉,叶绿素不适应环境,而只有叶黄素能够正常发挥作用,所以秋天来的时候,树叶就逐渐变黄了。

评论(2)|1

2005-12-06 01:04热心网友

叶子变黄的原因是因为它含有叶绿素和叶黄素。夏天天气热,叶绿素可以正常工作,秋天天气凉,叶绿素不适应环境,而只有叶黄素能够正常发挥作用,所以秋天来的时候,树叶就逐渐变黄了。

为什么在秋天里大部分叶子都变黄了,可松树还是绿油油的呢?

植物叶肉细胞中主要含有有三种色素:叶绿素、叶黄素和胡萝卜素,这三种色素的合成与温度有关。秋天温度下降时胡萝卜素的分泌增多,而胡萝卜素是橙色的,所以树叶会变黄。。松树的叶子呢,却很细很小,尖尖的像一根针似的。正因为叶子的面积小,水分的消耗也就相应地大大减少。松树叶子细胞中的液体浓缩还能抵抗寒冷,而且松树表面有一层腊脂保护了叶子叶绿素所以松树叶子不会变黄

松树常绿的原因可以概括为:

1、树叶甚至树皮表面有油脂腺等腺体,可分泌一层油脂覆盖树体,保持水分,不至于蒸发过快。

2、树叶是针状或者狭长状,表面积小,可以减少水分蒸发。

3、根系较为发达,适应能力强,能在恶劣环境下生存。

秋天树叶呈黄色是因为篇三
《植物生理学填空题》

三、填空题

1. 水分在植物体内以______ 和______ 两种形式存在。

2. 将一个充分饱和的细胞放入比其细胞液低10倍的溶液中,其体积______。

3. 植物细胞的水势是由 ______ 、______ 、______ 等组成的。

4. 细胞间水分子移动的方向决定于______,即水分从水势______的细胞流向______的细胞。

5. 水分通过叶片的蒸腾方式有两种,即______ 和______ 。

6. ______和______现象可以证明根压的存在。

7. 无机离子泵学说认为,气孔在光照下张开时,保卫细胞内______离子浓度升高,这是因为保卫细胞内含______,在光照下可以产生______,供给质膜上的______作功而主动吸收______离子,降低保卫细胞的水势而使气孔______。

8. 影响蒸腾作用最主要的外界条件是______ 。

9. 细胞中自由水越多,原生质粘性______,代谢______,抗性______。

10. 灌溉的生理指标有______ ,细胞汁液浓度,渗透势和______ 。

11. 植物细胞吸水有三种方式,未形成液泡的细胞靠______吸水,液泡形成以后,主要靠______吸水,另外还有______吸水,这三种方式中以______吸水为主。

12. 相邻的两个植物细胞,水分移动方向决定于两端细胞的______。

13. 干燥种子吸收水分的动力是______ 。

14. 植物对蒸腾的调节方式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15. 某种植物每制造一克干物质需要消耗水分500克,其蒸腾系数为______,蒸腾效率为______。

16. 水滴呈球形,水在毛细管中自发上升。这两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水有______。

17. 影响气孔开闭的最主要环境因素有四个,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18. 植物被动吸水的能量来自于______,主动吸水的能量来自于______。

19. 影响植物气孔开闭的激素是______、______。

20. 将已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细胞的水势变化趋势是______,细胞的渗透势______ ,压力势______ 。

1.在必需元素中能再利用的元素有______,不能再利用的元素有______,引起缺绿症的元素有______。

2. 硝酸盐还原速度白天比夜间______,这是因为叶片在光下形成的______和______能促进硝酸盐的还原。

3. 供______不足,叶脉仍绿而脉间变黄,有时呈紫红色,严重时形成坏死斑点。缺______时,玉米易得"花白叶病",果树易得"小叶病"。

4. 土壤中长期施用(NH4)2SO4,会使土壤pH值______。

5. 根部吸收的无机离于是通过______向上运输的,但也能横向运输到______,喷在叶面的有机与无机物质是通过______运到植株各部分的。衰老器官解体的原生质与高分子颗粒还可通过______向新生器官转移。

6. 作物追肥的生理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 。

7. 植物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三种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8. 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有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等七种.

9. 植物根内表观自由空间(AFS)由两部分组成:______和______。

10. 植物吸收硝酸盐后要经过______酶催化,把硝酸盐还原成______才能被利用。

11. Ca属于______的元素,其缺乏症首先表现在______。

12. 多年大量施入NaNO3会使土壤溶液pH值______。

13. 促进植物授粉、受精作用的矿物质因素是______ 。

14. 外界溶液的pH值对根系吸收盐分的影响一般来说,阳离子的吸收随pH的______而______,而阴离子的吸收随pH的______而______。

15. 所谓的肥料三要素是指______ 、______ 和______三种矿质元素。

三、填空题

1.呼吸作用的糖酵解是在细胞的 进行的,磷酸戊糖途径是在细胞的 进行,三羧酸循环是在 进行。

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是______,它们开始走的共同途径是______。

3. 植物组织衰老时,磷酸戊糖支路在呼吸代谢途径中所占比例 。

4.一分子的葡萄糖经过糖酵解净产生______个ATP。

5. 植物呼吸代谢多样性表现在和 。

6. 糖酵解和戊糖磷酸途径之间有一个重要区别,即氧化还原的辅酶不同,糖酵解是______,而戊糖磷酸途径是______。

7.呼吸商为1.0时,说明被氧化为1.0时,被氧化物为 ,大于1.0时,被氧化物为 。

8. 调节控制糖酵解过程的反应速度时,催化三个主要控制反应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糖酵解的酶系定位于______内,三羧酸循环酶系定位于______内,呼吸链的组分定位于______。

9. 酚氧化酶是一种含______的氧化酶,存在于______,______内。这种酶在制茶中有重要作用,在制绿茶时要立即杀青,防止______,避免______产生,保持茶气清香。

10. 产生丙酮酸的糖酵解过程是______与______的共同途径。

11. 无氧呼吸的特征是______,底物氧化降解______,大部分底物仍是______,因而释放______少。

12. 天南星科海芋属在开花时放热很多,其原因是______。

13. 需要呼吸作用提供能量的生理过程有______、______、______等;不需要呼吸作用直接供能的生理过程有______、______、______。

14. 植物呼吸作用末端氧化酶有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

15. 细胞完成有氧呼吸需经历三个连续的过程,它们是______ 、______ 和______ 。

16.细胞色素氧化酶是含金属______ 和______的氧化酶。

17. 苹果削皮后会出现褐色,这是______作用的结果,此酶中含有金属______ 。

18. 在正常生长情况下,植物细胞里葡萄糖降解主要是通过______。

19. 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一般在______ 。

20. 影响呼吸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是: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

三、填空题

1.叶绿体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片层结构,片层结构又分为_____和______。

2.光合色素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3.叶绿素可分为______ 和______两种。类胡萝卜素可分为______和______。

4.叶绿素吸收光谱的最强吸收带在______ 和______。

5. 光合作用原初反应包括光能的______过程。

6. 叶绿体色素中______称作用中心色素,其他属于______。

7. 缺水使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8. 卡尔文循环中,同化1分子CO2需消耗______分子ATP和______ 分子NADPH+H+。

9. 高等植物CO2同化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三条,其中最基本的是______。

10. 叶绿素形成时所需的矿质元素是______。

11. 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______,暗反应的场所是______ 。

12.正常叶色为绿色是因为______,秋天树叶呈黄色是因为______,有些叶子呈红色是因为_____

13. Rubisco是______ 的简称,它催化______ 及______ 反应。

14. 光合作用中淀粉的形成是在______中进行,蔗糖的合成是在______中进行。

15. C3途径、C4途径、CAM途径的CO2受体分别是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6. 光合作用中心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三部分,PSⅡ的作用中心色素是______,PSI的作用中心色素是______,最初电子供体是______最终电子受体是______。

17.光合作用分为_____和_____两步,第一步实质是_____,第二步实质是_____。

18. 水的光解和氧的释放需要的元素是______和______,氧气来源于______。

19、光反应的全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暗反应则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___进行。

20. 光合磷酸化包括三种类型______、______和______。

21.光呼吸是在_____、过氧化体、_____协同下完成的,其底物是 。

22. 光反应产生了______和______用以CO2的固定。

23. 两个光系统存在的实验证据是 和 。

24. C3植物CO2受体是______,催化酶是______,最初产物是______。C4植物的CO2受体是______,催化酶是______,最初产物是______。

25. 从光合作用观点来看,影响经济作用的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26. 碳同化过程中PEP羧化酶催化______和______生成______。RuBP羧化酶催化______和______生成______。

27. 卡尔文循环的第一个稳定产物是,因此卡尔文循环又称为。

28. C3植物主要有______、______,C4植物主要有______和______,CAM植物主要有______、_____。

29. 合成叶绿素的起始物质是_____和_____。

30. RuBP羧化酶在______条件下起羧化作用,在______条件下起加氧酶作用。

31. 在自然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的日变化曲线大体有两种类型,即

32. CAM植物含酸量是白天比夜间______,而碳水化合物含量则是白天比夜间______。

33. 提高植物的光合速率除了高光效育种以外,还可通过_____和_____ 来实现。

34. 景天酸代谢途径的植物夜间吸收______合成______储存在______中,白天再释放出CO2供光合作用需要。

35. 光合作用的直接产物是碳水化合物,______、______和______。其中,碳水化合物主要是______和______。

36.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填空题

1.植物体内有机物质长距离运输的途径是______,而胞内的运输则主要是通过______和______的运输。

2.有机物质运输的动力大致有和 两种。

3.同化物质从绿色细胞向韧皮装载的途径,可能是从______→_____→______→韧皮筛管分子。

4. 有机物的分配受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其中______起较重要的作用。

5.有机物质向韧皮部装载属载体调节的过程,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6.被子植物的韧皮部由______、______和_____组成。

7.支持压力流动学说的实验证据有:______、______、______。

8. 叶肉细胞中糖分向韧皮部装载是_____浓度梯度进行。

9.青海、新疆等地的小麦千粒重比湖北地区的要高出10克以上,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因而______、______。

10. 细胞间物质运输的途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11.有机物总的分配方向是由______到______。有机物分配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四个特点。

12. ______是细胞间物质运输的通道。

13.就源与库间的关系而言,在源大于库时,籽粒的增重受______的限制,库大于源时,籽粒增重受______的影响。

14._____是糖类运输的主要形式,其次还有______、______和_____。

15.植物体各器官竞争同化的能力是:果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伴胞的功能有下列三方面:______、______、______。

1. 植物激素的特点_____、_____、_____。

2. 植物激素五大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霉素和脱落酸生物合成的原料是_____,其生物合成前体物质_____,在_____日照条件下生成赤霉素,_____日照条件下生成脱落酸。

4. GA可代替_____使一些LDP在非诱导光周期下开花,也能代替_____使一些未春化的植物抽苔开花。

5.人类最早发现的一种植物激素是_____,其化学名称为_____。

6. 细胞分裂素中最早被发现的是_____,首次从植物体内提取的是_____。

7.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含量的重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

8.诱导瓜类产生雌花的激素_____、_____。

9. 当IAA/GA比值高时,促进_____分化,IAA/GA比值低时,促进_____的分化。

10.乙烯是一种_____态的激素,现已知它是由_____经一系列转变而成,直接前体_____,在_____条件下脱出_____和_____而生成乙烯。

11. 生长素运输的特性是_____。

12.植物生长物质分为_____和______。

13. 吲哚乙酸氧化酶的分布与生长速率呈_____相关,距茎尖越远的部位,酶活性越_____。

14.组织培养时,要诱导外植体产生愈伤组织,应在基本培养基中加入_____类激素,高比例的CTK/IAA诱导_____的产生,低比例的CTK/IAA诱导_____ 的形成。

15. 植物生长抑制物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叫________________,另一类叫_________________。

16. 生长素避光保存的原因_____。

17.燕麦试法是测定_____的生物鉴定方法。

18. 吲哚乙酸生物合成的前体物质是_____。

19. 促进种子休眠的激素_____,解除种子休眠的激素_____。使气孔关闭的激素_____,促进气孔开放的激素_____。

20. 叶柄离层远轴端生长素含量 近轴端时叶子易脱落。

21. 下列化合物(1)2,4-D (2)玉米素 (3)2-氯乙基膦酸 (4)激动素 (5)NAA,其中属于生长素类____和_____;属于细胞分裂素的____、____,还剩一种商品是____。

22. 植物激素中的_____能延迟叶片衰老。

23. 细胞分裂过程中生长素影响_____的分裂,而细胞分裂素影响 _____ 的分裂。

24.去胚的大麦粒在外加_____的诱发下,就能产生α-淀粉酶。

25. 脱落酸的作用方式是抑制_____和_____的合成。 乙烯的作用方式在于它能促进_____合成,对_____也有影响。

1.种子萌发适宜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及少部分种子萌发需要______。

2.植物生长的相关性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

3.种子保存在______ 条件下不易失去生活力。

4.快速检验种子死活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______、______、______。

5.种子的吸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______、______和______。

6.植物的运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向性运动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性运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

7.光敏色素有两种类型,即______和______,其中______吸收红光后转变为______。

8. 植物细胞的生长通常分为三个时期,即______、______和______。

9.种子后熟作用可分为______、______。

10. 细胞伸长期的生理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光形态律成是由______控制的一种低能反应。

12.植物细胞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组成。

13.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培养基在低糖浓度时可形成______,高糖浓度时形成______,糖浓度水平中等时形成______,______和______。

14.低强度光控制植物生长,发育和分化的过程称为______。

15.糖分在花粉培养基中的作用是______和______。

16.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是______,一般培养基的组成包括五大类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17. 含羞草感震运动是由叶柄基部的 细胞受刺激后,其 发生变化引起的。

18. 生长曲线由______、______和______组成,生长上促进或抑制生长的措施在______之前进行。

19.用于组织培养的离体植物材料称为______,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是______。

20.目前对温周期现象的解释认为,较低夜温能______、______从而加速植物的生长和物质积累。

21.光抑制生长的原因是______。

22.植物营养繁殖的依据是______,生产中常采用的营养繁殖方法主要有______和______。

23.植物生长周期性包括______和______。

24.影响根冠比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 、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根冠比大。

25. 近似昼夜节奏运动的特征是______。

26.植物生长的“S”型曲线反映了生长要经历一个______的过程。

27.植物由于生长速率不平衡引起的运动称______,由于细胞紧张性的改变引起的运动称为______。

28.组织培养中常用的培养基中激素类,IAA类常用______和______,CTK类常用______和______。

29.近年研究认为,引起向光性的真正原因,不是由于单向光刺激后引起______分配不均匀,而是引起______分配不均所致。

30.植物生长的四大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31.种子萌发过程的三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树叶呈黄色是因为篇四
《植物生理学复习题》

《植物生理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把Ψs=-12MPa,Ψp=6MPa的植物组织放入纯水中,当Ψs=一9MPa时,细胞不再吸

水,那么Ψw的变化是______,Ψp的变化是______。

2.典型植物细胞的水势是由______组成的,细胞间水分子移动的方向决定于______,即水

分从水势______的细胞流向______的细胞。

3.植物根系吸水的动力是______和______,其中______是主要的动力。

4.将已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细胞的水势变化趋势是______,细胞的渗透势

______,压力势______。当______时,细胞停止吸水。

5.水分在植物细胞内以______和______状态存在,______比值大时,代谢旺盛;______比

值小时,代谢低。

6.______和______现象可以证明根压的存在。

7.当细胞的Ψs=-10MPa,Ψp=4MPa时,把它置于下列不同溶液中,细胞是吸水还是失水:

(1)纯水______; (2)Ψs=-6MPa______;

(3)Ψs=-8MPa______; (4)Ψs=-10MPa______;

8.植物细胞吸水有三种方式,未形成液泡的细胞靠______吸水,液泡形成以后,主要靠______

吸水,另外还有______吸水,这三种方式中以______吸水为主。

9.当相邻两个植物细胞连在一起时,水分移动方向决定于两端细胞的______。

10.某种植物每制造一克干物质需要消耗水分500克,其蒸腾系数为______,蒸腾效率为

______。

11.设有甲乙二个相邻的植物活细胞,Ψs和Ψp的值,甲细胞分别为-lMPa及+6MPa,乙细

胞分别为-9MPa及+6MPa,则水分应该从______细胞流向______细胞,因为甲细胞的Ψw是

______MPa,乙细胞的Ψw是______MPa。

12.植物根吸水的方式有______和______,其动力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13.在必需元素中能再利用的元素有______,不能再利用的元素有______,引起缺绿症的元

素有______。

14.供______不足,叶脉仍绿而脉间变黄,有时呈紫红色,严重时形成坏死斑点。

15.缺______时,玉米易得"花白叶病",果树易得"小叶病"。

16.______在植物生命活动中占据首要地位,堪称生命元素。

17.植物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三种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18.正常叶色为绿色是因为______,秋天树叶呈黄色是因为______,有些叶子呈红色是因为

_____。

19.水的光解和氧的释放需要的元素是______和______,氧气来源于______。

20.光合磷酸化包括三种类型______、______和______。

21.光反应产生了______和______用以CO2的固定。

22.植物碳同化的三条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

23.C3植物CO2受体是______,催化酶是______,最初产物是______。

C4植物的CO2受体是______,催化酶是______,最初产物是______。

24.碳同化过程中PEP羧化酶催化______和______生成______。RuBP羧化酶催化______和

______生成______。

25.C3植物主要有______、______,C4植物主要有______和______,CAM植物主要有______

26.RuBP羧化酶在______条件下起羧化作用,在______条件下起加氧酶作用。

27.光合作用中淀粉的形成是在______中进行,蔗糖的合成是在______中进行。

28.光呼吸的底物是______,是在______的作用下形成的,光呼吸的部位在______、______、

______。

29.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从光合作用观点来看,影响经济作用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31.光反应在叶绿体______中进行,暗反应在______进行。

32.光反应包括______和______两个过程。

33.呼吸作用的糖酵解是在细胞的______进行的,而三羧酸循环是在______进行的。

34.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是______,它们开始走的共同途径是______。

35.一分子的葡萄糖经过糖酵解净产生______个ATP。

36.糖酵解和戊糖磷酸途径之间有一个重要区别,即氧化还原的辅酶不同,糖酵解是______,

而戊糖磷酸途径是______。

37.影响呼吸商变化的两个因素是______和______。

38.以______为底物时,呼吸商等于1;以______为底物,呼吸商小于1;以______为底物

时,呼吸商大于l。

39.植物细胞能荷的表达式是______,大多数细胞中的能荷在______之间。

40.产生丙酮酸的糖酵解过程是______与______的共同途径。

41.植物体内有机物质长距离运输的途径是______,而胞内的运输则主要是通过______和

______的运输。

42.筛管中含量最高的有机溶质是______,而含量最高的无机离子是______。

43.首次进行胚芽鞘向光性试验的是_____,首次从胚芽鞘尖分离出与生长有关物质的人是

_____,在_____年荷兰人_____ 等分离出吲哚乙酸结晶。

44.赤霉素是日本人_____从水稻恶苗病的研究中发现的。_____年日本人_____ 等从_____

中分离出赤霉素结晶。

45.植物激素的特点_____、_____、_____。

46.植物激素五大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诱导瓜类产生雌花的激素_____、_____。

48.植物激素中的_____能延迟叶片衰老。

49.植物生长物质分为_____和______。

50.组织培养时,要诱导外植体产生愈伤组织,应在基本培养基中加入_____类激素,高比

例的CTK/IAA诱导_____的产生,低比例的CTK/IAA诱导_____ 的形成。

51.应用2,4-D处理未受精番茄雌花可得_____。

52.促进种子休眠的激素_____,解除种子休眠的激素_____。使气孔关闭的激素_____,促

进气孔开放的激素_____。

53.种子萌发适宜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及少部分种子萌发需要______。

54.影响根冠比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 、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的条件

下,根冠比大。

55.植物的向地性运动只发生于______部位。

56.富含______种子在萌发时需要水量较多

57.种子萌发过程的三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

58.在短日照的昼夜周期条件下,在暗期用闪光进行暗期间断,则会产生______效应,从而

促进______开花,抑制______开花。

59.对短日照条件下的长日植物和短日植物用光照进行暗期间断的有效光是______。

60.植物感受光周期的部位是______,发生光周期反应的部位是______。

61.当光期长暗期短,或暗期为红光中断,均使Pfr/Pr的比值______,有利于开花刺激物

的合成,引起开花。长夜导致Pfr______而延迟开花。

62.长日植物南种北移,生育期______,北种南移,生育期______。短日植物南种北移,生

育期______,北种南移,生育期______。

63.长日植物南种北引,应引用______种,北种南移,应引用______种。

64.大多数植物春化作用最有效的温度是______℃,去春化作用的温度是______℃。

65.植物能否开花往往决定于最后一次光照是Pr形式还是Pfr形式,对短日植物而言,______

光抑制开花,而______光促进开花。

66.在果树栽培中,常常应用环状剥皮,绞缢枝干等方法,使上部枝条积累较多的糖分,提

高______比值,从而促进开花。

67.某种植物的临界日长为10h,日照13h时不开花,但日照8h时,能诱导成花,该种植

物属于______。

68.气孔在叶面上所占的面积一般不到l%,但气孔蒸腾失去了植物体内的大量水分,这是

因为气孔蒸腾遵循 原理,这个原理的基本内容是__ ____。

69.植物细胞中自由水越多,原生质粘性____ __,代谢_ _____,抗性___ ___。

70.植物细胞吸水有两种方式,未形成液泡的细胞靠___ ___吸水,液泡形成以后,主要

靠______吸水。

71.硝酸盐还原速度白天比夜间______,这是因为叶片在光下形成的___ ___和___ ___

能促进硝酸盐的还原。

72.外界溶液的pH值对根系吸收盐分的影响一般来说,阳离子的吸收随pH的______而

______,而阴离子的吸收随pH的______而______。

73.光合色素可分为___ ___、_____ _、____ __三类。

74.叶绿素可分为___ ___ 和____ __两种。

75.叶绿素a吸收红光比叶绿素b偏向______方面,在蓝紫光区偏向______方向。

76.光合作用的意义___ ___、___ ___、____ __。

77.影响呼吸商变化的两个因素是______和______。

78.植物细胞能荷的表达式是______,大多数细胞中的能荷在______之间。

79.调节控制糖酵解过程的反应速度时,催化三个主要控制反应的酶是______、______、

______。

80.无氧呼吸的特征是___ ___,底物氧化降解__ ____,大部分底物仍是___ ___,

因而释放__ ____少。

81.有机物总的分配方向是由___ _到______。有机物分配有___ __、__ ___和

______等四个特点。

82.无机磷含量对光合产物的运转,具有调节作用,源叶内无机磷含量高时,则促进光合初

产物从____ __到____ __的输出,促进细胞质内___ ___的合成。

83.快速检验种子生活力,常用的方法主要有__ ____、___ ___、____ __。

84.检验花粉的生活力,主要使用的染色剂有 、 。

85.昼夜温差大,植物生长______,这是因为___ ___。

86.细胞是生物体______和______的基本单位。

87.细胞壁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层。

88.细胞根据结构不同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种类型。

89.内质网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种类型。

90.细胞核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三大部分。

91.植物细胞的形状主要由 和 决定的。

92.核糖体由______和______组成,是合成______的场所。

93.细胞间的主要通道是______和____ __。

94.植物细胞区别于动物细胞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

95.生物膜的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

96.生物膜结构模型有___ _和_ _____。

97.植物的脱落可分为三种,即______、______、______。

98.影响脱落的环境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9.叶子的脱落是由于叶柄基部的______产生引起的,落叶树木叶子的脱落起因是______ 环境信号,此信号利于______的形成。

100.叶子的脱落和叶柄离层的近轴端和远轴端的生长素含量有关,当______时,则加速脱 落。

101.实验证明,细胞膜蛋白在结冰脱水时,其分子间的______键很容易形成,使蛋白质发生______。

102.植物对逆境的抵抗有______和______二种方式。

103.对植物有毒的气体有多种,最主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等。

104.水分过多对植物的不利影响称为______,植物对水分过多的适应能力称为______。 105.土壤中可溶性盐类过多而使根系吸水困难,造成植物体内缺水,这种现象称为______。 106.植物避免盐分过多的伤害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

107.根据植物对低温伤害反应速度,将冷害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已知洋葱表皮细胞Ψw=-10MPa巴,置于哪种溶液中会出现质壁分离现象?( )

A.-10MPaNaCl溶液 B.-9MPa甘油溶液

C.-8MPa葡萄糖溶液 D.-15MPa蔗糖溶液

2.植物吐水的内部原因是 ( )

A.蒸腾拉力引起的 B.根系生理活动的结果

C.土壤中水分太多的缘故 D.空气中水分多的缘故

3.把植物组织放在高渗溶液中,植物组织是( )

A.吸水 B.失水 C.水分动态平衡 D.水分不动

4.水分沿导管或管胞上升的主要动力是( )

A.吐水 B.内聚力 C.蒸腾拉力 D.根压

5.将一个细胞放入与其胞液浓度相等的糖溶液中,则:( )

A.细胞失水 B.既不吸水也不失水 C.既可能吸水也可能保持平衡

D.既可能失水也可能保持平衡

6.有-充分饱和的细胞,将其放入比细胞液浓度低l0倍的溶液中,则细胞体积( )

A.不吸水也不失水,体积不变 B.吸水和失水速度相等,体积不变

C.失水,体积变小 D.吸水,体积变大

7.在气孔张开时,水蒸汽分子通过气孔的扩散速度是( )

A.与气孔面积成正比 B.与气孔周长成正比

C.与气孔面积无关、与周长有关 D.不决定于气孔周长,而决定于气孔大小

8.当细胞在0.25M蔗糖溶液中吸水达动态平衡时,将该细胞置于纯水中,将会( )

A.吸水 B.不吸水 C.失水 D.不失水

9.已形成液泡的细胞,其衬质势通常省略不计,其原因是( )

A.不存在 B.=Ψp C.绝对值很大 D.绝对值很小

10.在风和日丽的一天,植物叶片早午晚水势变化规律是:( )

A.低→高→低 B.高→低→高 C低→低→高 D.高→高→低

11.用溶液培养的方法可了解N、P、K和Ca等元素的缺乏症。被培养的番茄中,只有一种处理的番茄在其幼嫩部分表现出营养缺乏症,这种番茄显然是缺( )。

A.N B.P C.K D.Ca

12.植物根部吸收的无机离子主要通过______向植物地上部运输。( )

A.韧皮部 B.质外体 C.木质部 D.共质体

13.植物细胞内最常见、最普遍的贮藏物质是______:

A.蛋白质 B.脂肪 C.淀粉 D.单宁

14.在维管植物的较幼嫩部分,亏缺下列哪种元素时,缺素症首先表现出来( )

A.K B.Ca C.P D.Zn

15.属于生理中性盐的是:

A.(NH4)2SO4 B.NaNO3 C.NH4NO3 D.K2SO4

16.类胡萝卜素的最大吸收带在: ( )

A.红橙光 B.绿光 C.红光 D.蓝紫光

17.将叶绿素提取液放在直射光下,则可观察到: ( )

A.反射光为绿色,透射光是红色 B.反射光是红色,透射光为绿色

C.反射光和透射光都是绿色 D.反射光、透射光皆为红色

18.培养植物的暗室内,安装的安全灯应为:( )

A.红灯 B.绿灯 C.白炽灯 D.黄灯

19.光合作用氧释放的来源:( )

A.水 B.CO2 C.RuBP D.PEP

20.维持植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最低日光强度: ( )

A.=光补偿点 B.>光补偿点 C.〈光补偿点 D.与日光强度无关

21.影响粮食贮藏期限的主要因子为 ( )

A.温度 B.种子含水量 C.O2浓度 D.CO2

22.在正常生长情况下,植物细胞里葡萄糖降解主要是通过: ( )

A.EMP-TCA B.PPP C.GAC D.HMP

23.在筛管内被运输的有机物质中,______含量最高。 ( )

A.葡萄糖 B.蔗糖 C.苹果酸 D.磷酸丙糖

24.______实验证明,韧皮部内部具有正压力,这为压力流动学说提供了证据。(

A.环割 B.蚜虫吻刺 C.伤流 D.蒸腾

25.春天树木发芽时,叶片展开前,茎杆内糖分运输的方向是: ( )

A.从形态学上端运向下端 B.从形态学下端运向上端

C.既不上运也不下运

26.对IAA浓度更敏感的器官是: ( )

A.芽 B.叶 C.根 D.茎

27.乙烯利贮存的适宜pH值: ( )

A.pH>4 B.pH6-7 C.pH<4 D.pH=9

28.果实催熟可选用下列哪种激素:( )

A.GA B.KT C.乙烯 D.ABA

29.乙烯生物合成受外界因素促进: ( )

A.有氧 B.AOA C.高温 D.AVG

30.植物受到创伤后迅速产生的内源激素是 ( ) )

秋天树叶呈黄色是因为篇五
《秋天落叶;树叶变黄,变红的原因;落叶的作用--404陈宇凯》

一、秋天树木为什么会落叶?

落叶的原因:

一是叶片经过一定时期的生理活动后,细胞内产生了大量的代谢产物,如矿物质积累,引起生理功能衰退而死亡(叶绿素被破坏)。

二是气温下降或地温偏低,植物适应环境所做出的自我保护现象;

三是因干旱缺水、湿涝缺氧,根系功能受到损伤而减弱,而植物蒸腾量依然不变的情况下,植物为生存而出现的一种自我保护现象。

二、秋天树叶变黄,变红的原因

从化学的角度解释,植物叶肉细胞中主要含有有三种色素:叶绿素、叶黄素和胡萝卜素,这三种色素的合成与温度有关。秋天温度下降时胡萝卜素的分泌增多,而胡萝卜素是橙色的,所以树叶会变黄或者变红。

●具体解释:

在植物的叶子里,含有许多天然色素,如叶绿素、叶黄素、花青素和胡萝卜素。叶的颜色是由于这些色素的含量和比例的不同而造成的。

春夏时节,叶绿素的含量较大,而叶黄素、胡萝卜素的含量远远低于叶绿素,因而它们的颜色不能显现,叶片显现叶绿素的绿色。由于叶绿素的合成需要较强的光照和较高的温度,到了秋天,随着气温的下降,光照的变弱,叶绿素合成受阻,而叶绿素又不稳定,见光易分解,分解的叶绿素又得不到补充。所以叶中的叶绿素比例降低,而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则相对比较稳定,不易受外界的影响。因而,叶片就显现出这些色素的黄色。

1

在植物的叶子中储藏有光合作用产生的淀粉,淀粉只有转化成葡萄糖,才能输送到植物的各部分去。但是到了深秋季节,天气变冷,叶子在白天制造的淀粉由于输送作用的减弱,到了晚上也不能完全变为葡萄糖运出叶子,同时叶子内的水分也逐渐减少,于是葡萄糖就留在叶子里,浓度越来越高。而葡萄糖的增多和秋天低温有利于花青素的形成。所以,花青素含量逐渐增多而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花青素是一种不稳定的有机物,本身没有颜色,当它遇到酸性物质时变成红色,遇到碱性物质时会变成蓝色。这样,花青素在酸性的叶肉细胞中就变成了红色,所以树叶就变成了鲜红色。

三、树叶落了以后有什么作用?

1、腐烂后或燃烧后埋在地下可以作为其他植物的营养来源

2、部分叶子可以作为收藏

3、可以给爱好粘贴画的朋友作为素材

4、可以根据部分树叶的形态看出四季

5、可以用树叶折叠成碗状舀水喝

6、可以成为部分生物的窝

7、可以作为衣服来御寒,遮体

8、部分可以包着食物蒸烤,使食物味道更鲜美

9、部分有药用价值可以治病

10、可以燃烧取暖或者作为燃料、生火等。

15.部分可以包着食物蒸烤,使食物味道更鲜美

2

秋天树叶呈黄色是因为篇六
《植物生理学1》

第一章 植物的水分代谢

一、名词解释

1.水分代谢 2.水势 3.压力势 4.渗透势 5.根压 6.自由水

7.渗透作用 8.束缚水 9.衬质势 10.吐水 11.伤流 12.蒸腾拉力

13.蒸腾作用 14.蒸腾效率 15.蒸腾系数 16.生态需水 17.吸胀作用

18.永久萎蔫系数 19.水分临界期 20.内聚力学说 2l.植物的最大需水期

22.小孔扩散律 23. 重力势 24. 水通道蛋白 25. 节水农业

二、写出下列符号的中文名称

1. RWC 2.Ψw 3.Ψs 4.Ψm 5. Vw 6.Ψp

7. SPAC 8. RH 9.Mpa 10.AQP

三、填空题

1. 水分在植物体内以和 两种形式存在。

2. 将一个充分饱和的细胞放入比其细胞液低10倍的溶液中,其体积。

3. 植物细胞的水势是由 、等组成的。

4. 细胞间水分子移动的方向决定于,即水分从水势的细胞流向的细胞。

5. 水分通过叶片的蒸腾方式有两种,即和

6. 现象可以证明根压的存在。

7. 无机离子泵学说认为,气孔在光照下张开时,保卫细胞内保卫细胞内含 ,在光照下可以产生 ,供给质膜上的 作功而主动吸收 离子,降低保卫细胞的水势而使气孔 。

8. 影响蒸腾作用最主要的外界条件是。

9. 细胞中自由水越多,原生质粘性。

10. 灌溉的生理指标有 ,细胞汁液浓度,渗透势和

11. 植物细胞吸水有三种方式,未形成液泡的细胞靠 主要靠 吸水,另外还有 吸水,这三种方式中以 吸水为主。

12. 相邻的两个植物细胞,水分移动方向决定于两端细胞的。

13. 干燥种子吸收水分的动力是。

14. 植物对蒸腾的调节方式有、和。

15. 某种植物每制造一克干物质需要消耗水分500克,其蒸腾系数为效率为 。

16. 水滴呈球形,水在毛细管中自发上升。这两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水有。

17. 影响气孔开闭的最主要环境因素有四个,它们是, 和。

18. 植物被动吸水的能量来自于

19. 影响植物气孔开闭的激素是、

20. 将已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细胞的水势变化趋势是渗透势 ,压力势 。

四、问答题

1. 温度过高或过低为什么不利于根系吸水?

2. 试述气孔运动的机理。

3. 试述水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4. 蒸腾拉力能将水分提升至植物体的各个部位,其途径和机理是什么?

5. 解释“烧苗”现象的原因。

6.土壤通气不良造成根系吸水困难的原因是什么?

7. 蒸腾作用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什么?

8. 禾谷类作物的水分临界期在什么时期,为什么?

9. 合理灌溉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如何做到合理灌溉。

10. 简述植物体内水分的存在的状态与代谢的关系。

11. 简述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

12. 简述保卫细胞的特点。

13. 简述外部因素对气孔运动的影响。

第二章 植物的矿质及氮素营养

一、名词解释

1. 矿质营养 2.灰分元素 3.大量元素 4.微量元素 5.必需元素

6.有益元素 7.水培法 8.沙培法 9.生理酸性盐 10.生理碱性盐

11.生理中性盐 12.单盐毒害 13.离子拮抗 14.选择吸收 15.叶片营养

16.硝化作用 17.反硝化作用 18.表观自由空间 19.离子的协合作用

20.离子的竞争作用 21.再利用元素 22.诱导酶 23.植物营养临界期

24.离子的被动吸收 25. 离子的主动吸收 26. 胞饮作用 27.平衡溶液 28.扩散作用

二、写出下列符号的中文名称

1. AFS 2. WFS 3. NR 4.NiR

5. EDTA 6.GS 7. GOGAT 8. GDH

三、填空题

1.在必需元素中能再利用的元素有不能再利用的元素有,引起缺绿症的元素有 。

2. 硝酸盐还原速度白天比夜间能促进硝酸盐的还原。

3. 供时,玉米易得"花白叶病",果树易得"小叶病"。

4. 土壤中长期施用(NH4)2SO4,会使土壤pH值。

5. 根部吸收的无机离于是通过叶面的有机与无机物质是通过 运到植株各部分的。衰老器官解体的原生质与高分子颗粒还可通过 向新生器官转移。

6. 作物追肥的生理指标是:、

、、。

7. 植物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三种方式分别是:和

8. 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有、、、等七种.

9. 植物根内表观自由空间(AFS)由两部分组成:和。

10. 植物吸收硝酸盐后要经过酶催化,把硝酸盐还原成才能被利用。

11. Ca属于。

12. 多年大量施入NaNO3会使土壤溶液pH值 。

13. 促进植物授粉、受精作用的矿物质因素是

14. 外界溶液的pH值对根系吸收盐分的影响一般来说,阳离子的吸收随pH的 而 ,而阴离子的吸收随pH的 而 。

15. 所谓的肥料三要素是指 和 三种矿质元素。

四、问答题

1.简述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

2. 简要回答农业生产上不能一次施用过多的化肥。

3. 温度过低为什么会影响根系吸收矿物质。

4. 白天和夜晚的硝酸还原速度是否相同,为什么?

5.高等绿色植物是怎样使硝酸根离子被还原为氨基酸的?

6. 简述根外营养的优点。

7.简述施肥增产原因。

8. 试分析植物失绿的可能原因。

9. 为什么在叶菜类植物的栽培中常多施用氮肥,而栽培马铃薯和甘薯则较多地施用钾肥?

10. 为什么水稻秧苗在栽插后有一个叶色先落黄后返青的过程?

第三章 植物的呼吸作用

一、名词解释

1.呼吸作用 2.有氧呼吸 3.无氧呼吸 4.呼吸跃变 5.氧化磷酸化

6.P/O 7.无氧呼吸消失点 8.抗氰呼吸 9.糖酵解 10.三羧酸循环

11.磷酸戊糖途径 12.巴斯德效应 13.末端氧化酶 14.温度系数 15.呼吸链 16.氧化磷酸化 17.伤呼吸 18.呼吸效率 9.呼吸商 20.呼吸速率.

二、写出下列符号的中文名称

1. EMP 2. FAD 3. DHAP 4. GSSC 5. FMA

6. GAC 7.Cyt 8. GAS 9. HMP 10. FP

11. UQ 12. PPP 13. TCA 14.GAP 15. DNP

三、填空题

1.呼吸作用的糖酵解是在细胞的进行的,磷酸戊糖途径是在细胞的进行,三羧酸循环是在 进行。

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是,它们开始走的共同途径是

3. 植物组织衰老时,磷酸戊糖支路在呼吸代谢途径中所占比例。

4.一分子的葡萄糖经过糖酵解净产生ATP。

5. 植物呼吸代谢多样性表现在

6. 糖酵解和戊糖磷酸途径之间有一个重要区别,即氧化还原的辅酶不同,糖酵解是 ,而戊糖磷酸途径是 。

7.呼吸商为1.0时,说明被氧化为呼吸商<1.0时,被氧化物为大于1.0时,被氧化物为 。

8. 调节控制糖酵解过程的反应速度时,催化三个主要控制反应的酶

是 、 、 。糖酵解的酶系定位于 内,三羧酸循环酶系定位于 内,呼吸链的组分定位于 。

9. 酚氧化酶是一种含,内。这种酶在制茶中有重要作用,在制绿茶时要立即杀青,防止 ,避免 产生,保持茶气清香。

10. 产生丙酮酸的糖酵解过程是与

11. 无氧呼吸的特征是是 ,因而释放 少。

12. 天南星科海芋属在开花时放热很多,其原因是

13. 需要呼吸作用提供能量的生理过程有、需要呼吸作用直接供能的生理过程有 、 、 。

14. 植物呼吸作用末端氧化酶有。

15. 细胞完成有氧呼吸需经历三个连续的过程,它们是 和 。

16.细胞色素氧化酶是含金属和 的氧化酶。

17. 苹果削皮后会出现褐色,这是作用的结果,此酶中含有金属

18. 在正常生长情况下,植物细胞里葡萄糖降解主要是通过

19. 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一般在。

20. 。

四、问答题

1. 简述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2. 植物长期进行无氧呼吸,造成伤害的原因是什么?

3. 阐明高等植物呼吸代谢多条途径的生物学意义。

4. 简述植物抗氰呼吸的分布及其生物学意义。

5. EMP产生的丙酮酸可能进入哪些反应途径。

6.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

7. 制作绿茶时,为什么要把摘下的茶叶立刻焙火杀青?

8. TCA循环、PPP、GAC等途径各发生在细胞的什么部位?各有何生理意义?

9. 呼吸作用与谷物贮藏的关系如何?

10.简述植物组织受伤时呼吸速率加快的原因。

秋天树叶呈黄色是因为篇七
《植物生理学》

第一章 植物的水分代谢

一、名词解释

1.水分代谢 2.水势 3.压力势 4.渗透势 5.根压 6.自由水 7.渗透作用 8.束缚水9.衬质势10.吐水 11.伤流 12.蒸腾拉力 13.蒸腾作用 14.蒸腾效率15.蒸腾系数 16.生态需水 17.吸胀作用18.永久萎蔫系数 19.水分临界期 20.内聚力学说 2l.植物的最大需水期 22.小孔扩散律 23. 重力势 24. 水通道蛋白 25. 节水农业

二、写出下列符号的中文名称

1. RWC 2.Ψw 3.Ψs 4.Ψm 5. Vw 6.Ψp 7. SPAC 8. RH 9.Mpa 10.AQP

三、填空题

1、 水分在植物体内以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形式存在。

2、 将一个充分饱和的细胞放入比其细胞液低10倍的溶液中,其体积___________.

3、 植物细胞的水势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的

4、 细胞间水分子移动的方向决定于______,即水分从水势______的细胞流向______的细胞。

5、 水分通过叶片的蒸腾方式有两种,即_____和____

6、 6、______和______现象可以证明根压的存在。

7、 无机离子泵学说认为,气孔在光照下张开时,保卫细胞内______离子浓度升高,这是因为保卫细胞内含______,在光照下可以产生______,供给质膜上的______作功而主动吸收______离子,降低保卫细胞的水势而使气孔______。

8、 影响蒸腾作用最主要的外界条件是______。

9、 细胞中自由水越多,原生质粘性______,代谢______,抗性______。

10、灌溉的生理指标有_____,细胞汁液浓度,渗透势和_____。

11、植物细胞吸水有三种方式,未形成液泡的细胞靠______吸水,液泡形成以后,主要靠______吸水,另外还有______吸水,这三种方式中以______吸水为主。

12、相邻的两个植物细胞,水分移动方向决定于两端细胞的______。

13、干燥种子吸收水分的动力是_____。

14、植物细胞在____状态时,细胞的水势等于细胞液的渗透势。

15、某种植物每制造一克干物质需要消耗水分500克,其蒸腾系数为______,蒸腾效率为______。

16、水分由土壤溶液进入根导管,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_____,另一条是通过______。

17、影响气孔开闭的最主要环境因素有四个,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18、当自由水/束缚水的比值高时,植物代谢_____。

19、植物被动吸水的能量来自于______,主动吸水的能量来自于______。

20、将已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细胞的水势变化趋势是_____,细胞的渗透势___,压力势___。

21、影响植物气孔开闭的激素是______、______。

22、水滴呈球形,水在毛细管中自发上升。这两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水有______。

四、问答题

1. 温度过高或过低为什么不利于根系吸水?

2. 试述气孔运动的机理。

3. 蒸腾拉力能将水分提升至植物体的各个部位,其途径和机理是什么?

4. 试述水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5. 试述土壤中的水分如何进入并离开植物体的?

6. 在农业生产上对农作物进行合理灌溉的依据是什么?灌溉的生理指标有哪些?

7. 解释“烧苗”现象的原因。

8. 简述内聚力学说的主要内容。

9. 土壤通气不良造成根系吸水困难的原因是什么?

10. 蒸腾作用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什么?

11. 禾谷类作物的水分临界期在什么时期,为什么?

12. 合理灌溉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如何做到合理灌溉。

13. 简述植物体内水分的存在的状态与代谢的关系。

14. 简述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

15. 简述保卫细胞的特点。

第二章 植物的矿质及氮素营养

一、 名词解释

1. 矿质营养 2.灰分元素 3.大量元素 4.微量元素5.必需元素 6.有益元素7.水培法 8.沙培法9.生理酸性盐 10.生理碱性盐 11.生理中性盐 12.单盐毒害 13.离子拮抗 14.选择吸收

15.叶片营养 16.硝化作用17.反硝化作用18.表观自由空间 19.离子的协合作用 20.离子的竞争作用 21.再利用元素 22.诱导酶 23.植物营养临界期 24.离子的被动吸收 25. 离子的主动吸收 26. 胞饮作用 27.平衡溶液 28.扩散作用

二、 写出下列符号的中文名称:

1. AFS 2. WFS 3. NR 4.NiR 5. EDTA 6.GS 7. GOGAT 8. GDH

三、 填空题:

1.在必需元素中能再利用的元素有______,不能再利用的元素有______,引起缺绿症的元素有______。

2. 硝酸盐在植物体内的还原分为两步: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3. 供______不足,叶脉仍绿而脉间变黄,有时呈紫红色,严重时形成坏死斑点。缺______时,玉米易得"花白叶病",果树易得"小叶病"。

4. 土壤中长期施用(NH4)2SO4,会使土壤pH值_____。

5. 根部吸收的无机离于是通过______向上运输的,但也能横向运输到______喷在叶面的有机与无机物质是通过______运到植株各部分的。衰老器官解体的原生质与高分子颗粒还可通过______向新生器官转移。

6. 矿质元素主动吸收过程中有载体参与,可从下列两方面得到证实:_______和________

7. 植物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三种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8. 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有__、__、__、__、__、__、__等七种.

9. 植物根内表观自由空间(AFS)由两部分组成:______和______。

四、 问答题

1.简述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

2. 简要回答农业生产上不能一次施用过多的化肥。

3. 温度为什么会影响根系吸水。

4. 白天和夜晚的硝酸还原速度是否相同,为什么?

5.高等绿色植物是怎样使硝酸根离子被还原为氨基酸的?

6. 合理施肥的生理指标有哪些?

7.简述施肥增产原因。

8. 为什么干旱时不宜施肥?

9. 为什么在叶菜类植物的栽培中常多施用氮肥,而栽培马铃薯和甘薯则较多地施用钾肥?

10. 为什么水稻秧苗在栽插后有一个叶色先落黄后返青的过程?

第三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

一、 名词解释

1.光合作用 2.光合午休现象3.希尔反应4.荧光现象与磷光现象 5.天线色素 6.光合色素 7.光合作用中心8.光合作用单位 9.吸收光谱 10.红降与双光增益现象11.C3途径12.光合链 13.光合磷酸化 14.非环式光合磷酸化 l5. 量子效率16.C4途径 17.同化力18.光合膜 19.CAM途径 20.光呼吸 21.表观光合速率 22.光饱和点 23.光补偿点 24.CO2饱合点

25.CO2补偿点 26.光能利用率 27.瓦布格效应 28.原初反应 29.碳素同化作用 30.叶面积指数

二、将下列缩写翻译成中文

1.CAM 2.Pn 3.P700 4.P680 5.LHC 6.PSl 7.PSⅡ 8.PQ 9.PC 10.Fd 11.Cytf 12.RuBP 13.3-PGA 14.PEP l5.GAP 16.DHAP 17.OAA 18.TP 19.Mal 20.ASP 21.SBP 22.G6P

23.F6P 24.FDP 25.LAI 26.X5P 27.ALA 28.DOVA 29.P* 30.DPGA

三、 填空题

1.叶绿体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片层结构,片层结构又分为_____和______。

2. 卡尔文循环的直接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它从叶绿体运到细胞质内合成为

_______________.

3.光合色素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4、叶绿体中能进行光合原初反应的最基本的色素蛋白结构叫______.

5. 叶绿素可分为______ 和______两种。类胡萝卜素可分为______和______。

6. 叶绿素吸收光谱的最强吸收带在_____和______.

7. 光合作用原初反应包括光能的 过程。

8. 叶绿体色素中______称作用中心色素,其他______属于天线色素。

9. 高等植物CO2同化的途径有 条,其中最基本的是 。

10. 叶绿素形成时所需的矿质元素是______。

11. 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____,暗反应的场所是_____。

12.正常叶色为绿色是因为______,秋天树叶呈黄色是因为______,有些叶子呈红色是因为_____

13. Rubisco是______的简称,它催化____及____反应。

14. 光合作用中淀粉的形成是在______中进行,蔗糖的合成是在______中进行。

15. C3途径、C4途径、CAM途径的CO2受体分别是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6. 光合作用中心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三部分,PSⅡ的作用中心色素是______,PSI的作用中心色素是______,最终电子供体是______最终电子受体是______。

17. 高等植物电子传递的最初电子供体是_______,最终电子受体是_______.

18. 水的光解和氧的释放需要的元素是______和______,氧气来源于______。

19、光反应的全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暗反应则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___进行。

20. 光合磷酸化包括三种类型______、______和______。

21.、光呼吸是在_____、过氧化体、____________协同下完成的,其底物是_______________.

22. 光反应产生了______和______用以CO2的固定。

23. 两个光系统存在的实验证据是_____________ 和 。

24. C3植物CO2受体是______,催化酶是______,最初产物是______。C4植物的CO2受体是______,催化酶是______,最初产物是______。

25. 光呼吸是在叶绿体、____以及___三种细胞器协同下完成的

26. 碳同化过程中PEP羧化酶催化______和______生成______。RuBP羧化酶催化______和______生成______。

27. 卡尔文循环的第一个稳定产物是______,因此卡尔文循环又称为____

28. C3植物主要有______、______,C4植物主要有______和______,CAM植物主要有______。

29. 光合作用中电能转变为活跃化学能的过程是通过____和______完成的

30. RuBP羧化酶在______条件下起羧化作用,在______条件下起加氧酶作用。

31. 在自然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的日变化曲线大体有两种类型,即_________和_____.

32. CAM植物含酸量是白天比夜间______,而碳水化合物含量则是白天比夜间______。

33. 提高植物的光合速率除了高光效育种以外,还可通过____和______来实现.

34. 景天酸代谢途径的植物夜间吸收______合成______储存在______中,白天再释放出CO2供光合作用需要。

35. 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于_____.

36.光合作用的直接产物是碳水化合物,______、______和______。其中,碳水化合物主要是______和______。

37. PSⅠ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PSⅡ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

38. 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 合成叶绿素的起始物质是____和____

40. 从光合作用观点来看,影响经济作用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41. 影响叶绿素生物合成的最主要的环境条件是______.

42. 光合作用分为______和______两步,第一步实质是______,第二步实质是______。43. C4植物比C3植物具有较强的光合作用,主要原因是C4植物叶肉细胞中的_______酶比C3植物的高许多倍,而且C4-二羧酸途径是由叶肉进入_______,因此起到________的功能,从而使____降低,光合速率增快。

43. 光合作用中心至少包括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三部分,PSⅡ的作用中心色素是_______,SⅠ的作用中心色素是________.

44. 缺水使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5. 呼吸强度等于光合强度时,环境CO2 浓度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6. 卡尔文循环中,同化1分子CO2需消耗________分子ATP和_________分子NADPH+H.

47. 高等植物的光合电子传递由_________和________共同推动,其最初电子供体是___,最终电子受体是_______。

四、问答题

1. 光合链的组成及其在光合作用中的意义。

2. C4植物的光合能力比C3植物强,为什么?

3. 什么是希尔反应?其生理意义如何?

4. C3途径是谁发现的?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作用是什么?

5.什么是光反应的同化力?如何形成的?如何被利用的?

6.试述除C、H、O以外的至少8种元素在植物光合作用中的生理作用。

7.比较光合磷酸化与氧化磷酸化的异同?

8. 从光合作用的角度出发,如何提高植物的光能利用率?并从机理上加以解释。

9. C3、C4、CAM植物光合特性、生理特征的比较。

10. 光合作用中的叶子突然停止光照为什么会引起3-磷酸甘油酸含量上升? +

秋天树叶呈黄色是因为篇八
《第五章_植物的光合作用》

第五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

一、 名词解释

1.光合作用 2.光合午休现象3.希尔反应4.荧光现象与磷光现象 5.天线色素 6.光合色素 7.光合作用中心8.光合作用单位 9.吸收光谱 10.红降与双光增益现象11.C3途径12.光合链 13.光合磷酸化 14.非环式光合磷酸化 l5. 量子效率16.C4途径 17.同化力18.光合膜 19.CAM途径 20.光呼吸 21.表观光合速率 22.光饱和点 23.光补偿点 24.CO2饱合点

25.CO2补偿点 26.光能利用率 27.瓦布格效应 28.原初反应 29.碳素同化作用 30.叶面积指数

二、将下列缩写翻译成中文

1.CAM 2.Pn 3.P700 4.P680 5.LHC 6.PSl 7.PSⅡ 8.PQ 9.PC 10.Fd 11.Cytf 12.RuBP 13.3-PGA 14.PEP l5.GAP 16.DHAP 17.OAA 18.TP 19.Mal 20.ASP 21.SBP 22.G6P

23.F6P 24.FDP 25.LAI 26.X5P 27.ALA 28.DOVA 29.P* 30.DPGA

三、 填空题

1.叶绿体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片层结构,片层结构又分为_____和______。

2. 卡尔文循环的直接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它从叶绿体运到细胞质内合成为_______________.

3.光合色素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4、叶绿体中能进行光合原初反应的最基本的色素蛋白结构叫______.

5. 叶绿素可分为______ 和______两种。类胡萝卜素可分为______和______。

6. 叶绿素吸收光谱的最强吸收带在_____和______.

7. 光合作用原初反应包括光能的 过程。

8. 叶绿体色素中______称作用中心色素,其他______属于天线色素。

9. 高等植物CO2同化的途径有 条,其中最基本的是 。

10. 叶绿素形成时所需的矿质元素是______。

11. 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____,暗反应的场所是_____。

12.正常叶色为绿色是因为______,秋天树叶呈黄色是因为______,有些叶子呈红色是因为_____

13. Rubisco是______的简称,它催化____及____反应。

14. 光合作用中淀粉的形成是在______中进行,蔗糖的合成是在______中进行。

15. C3途径、C4途径、CAM途径的CO2受体分别是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6. 光合作用中心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三部分,PSⅡ的作用中心色素是______,PSI的作用中心色素是______,最终电子供体是______最终电子受体是______。

17. 高等植物电子传递的最初电子供体是_______,最终电子受体是_______.

18. 水的光解和氧的释放需要的元素是______和______,氧气来源于______。

19、光反应的全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暗反应则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___进行。

20. 光合磷酸化包括三种类型______、______和______。

21.、光呼吸是在_____、过氧化体、____________协同下完成的,其底物是_______________.

22. 光反应产生了______和______用以CO2的固定。

23. 两个光系统存在的实验证据是_____________ 和 。

24. C3植物CO2受体是______,催化酶是______,最初产物是______。C4植物的CO2受体是______,催化酶是______,最初产物是______。

25. 光呼吸是在叶绿体、____以及___三种细胞器协同下完成的

26. 碳同化过程中PEP羧化酶催化______和______生成______。RuBP羧化酶催化______和______生成______。

27. 卡尔文循环的第一个稳定产物是______,因此卡尔文循环又称为____

28. C3植物主要有______、______,C4植物主要有______和______,CAM植物主要有______。

29. 光合作用中电能转变为活跃化学能的过程是通过____和______完成的

30. RuBP羧化酶在______条件下起羧化作用,在______条件下起加氧酶作用。

31. 在自然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的日变化曲线大体有两种类型,即_________和_____.

32. CAM植物含酸量是白天比夜间______,而碳水化合物含量则是白天比夜间______。

33. 提高植物的光合速率除了高光效育种以外,还可通过____和______来实现.

34. 景天酸代谢途径的植物夜间吸收______合成______储存在______中,白天再释放出CO2供光合作用需要。

35. 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于_____.

36.光合作用的直接产物是碳水化合物,______、______和______。其中,碳水化合物主要是______和______。

37. PSⅠ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PSⅡ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

38. 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 合成叶绿素的起始物质是____和____

40. 从光合作用观点来看,影响经济作用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41. 影响叶绿素生物合成的最主要的环境条件是______.

42. 光合作用分为______和______两步,第一步实质是______,第二步实质是______。43. C4植物比C3植物具有较强的光合作用,主要原因是C4植物叶肉细胞中的_______酶比C3植物的高许多倍,而且C4-二羧酸途径是由叶肉进入_______,因此起到________的功能,从而使____降低,光合速率增快。

43. 光合作用中心至少包括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三部分,PSⅡ的作用中心色素是_______,SⅠ的作用中心色素是________.

44. 缺水使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5. 呼吸强度等于光合强度时,环境CO2 浓度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6. 卡尔文循环中,同化1分子CO2需消耗________分子ATP和_________分子NADPH+H.

47. 高等植物的光合电子传递由_________和________共同推动,其最初电子供体是___,最终电子受体是_______。

四、问答题

1. 光合链的组成及其在光合作用中的意义。

2. C4植物的光合能力比C3植物强,为什么?

3. 什么是希尔反应?其生理意义如何?

4. C3途径是谁发现的?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作用是什么?

5.什么是光反应的同化力?如何形成的?如何被利用的?

6.试述除C、H、O以外的至少8种元素在植物光合作用中的生理作用。

7.比较光合磷酸化与氧化磷酸化的异同?

8. 从光合作用的角度出发,如何提高植物的光能利用率?并从机理上加以解释。

9. C3、C4、CAM植物光合特性、生理特征的比较。

10. 光合作用中的叶子突然停止光照为什么会引起3-磷酸甘油酸含量上升?

11. C3途径、C4途径、CAM途径的过程如何?用化学式表示。

12. 夏日光照强烈时,为什么植物会出现光合"午休"现象。

13. 简述光呼吸的途径、部位及意义,如何控制光呼吸?

14. 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外因素有哪些?

15. RuBP与PEP羧化酶的定位及功能上的关系?

16. 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关系如何?

17. 简述作物光能利用率低的原因及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18. 影响叶绿素生物合成的条件。

19. 简述植物光合碳代谢与叶片结构的关系。

20. 环式光合磷酸化与非光合磷酸化的主要区别。 +

秋天树叶呈黄色是因为篇九
《植物生理学之 第四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

第四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

一、名词解释

1.光合作用 2.光合午休现象 3.希尔反应 4.荧光现象与磷光现象 5.天线色素 6.光合色素 7.光合作用中心 8.光合作用单位 9.红降现象 10.双光增益现象 11.C3途径

12.C4途径 13.光合磷酸化 14.非环式光合磷酸化 l5. 量子效率 16.暗反应 17.同化力 18.光反应 19.CAM途径 20.光呼吸 21.表观光合速率 22.光饱和点 23.光补偿点 24.CO2饱合点 25.CO2补偿点 26.光能利用率 27.瓦布格效应 28.原初反应 29.碳素同化作用 30.叶面积指数

二、将下列缩写翻译成中文

1.CAM 2.Pn 3.P700 4.P680 5.LHC 6.PSl 7.PSⅡ 8.PQ 9.PC 10.Fd 11.Cytf12

12.RuBP 13.3-PGA 14.PEP l5.GAP 16.DHAP 17.OAA 18.TP 19.Mal 20.ASP

21.SBP 22.G6P 23.F6P 24.FDP 25.LAI 26.X5P 27. Fe-S 28. Rubisco 29.P*

30.DPGA

三、填空题

1.叶绿体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片层结构,片层结构又分为_____和______。

2.光合色素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3.叶绿素可分为______ 和______两种。类胡萝卜素可分为______和______。

4.叶绿素吸收光谱的最强吸收带在______ 和______。

5. 光合作用原初反应包括光能的______过程。

6. 叶绿体色素中______称作用中心色素,其他属于______。

7. 缺水使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8. 卡尔文循环中,同化1分子CO2需消耗______分子ATP和______ 分子NADPH+H+。

9. 高等植物CO2同化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三条,其中最基本的是______。

10. 叶绿素形成时所需的矿质元素是______。

11. 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______,暗反应的场所是______ 。

12.正常叶色为绿色是因为______,秋天树叶呈黄色是因为______,有些叶子呈红色是因为_____

13. Rubisco是______ 的简称,它催化______ 及______ 反应。

14. 光合作用中淀粉的形成是在______中进行,蔗糖的合成是在______中进行。

15. C3途径、C4途径、CAM途径的CO2受体分别是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6. 光合作用中心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三部分,PSⅡ的作用中心色素是______,PSI的作用中心色素是______,最初电子供体是______最终电子受体是______。

17.光合作用分为_____和_____两步,第一步实质是_____,第二步实质是_____。

18. 水的光解和氧的释放需要的元素是______和______,氧气来源于______。

19、光反应的全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暗反应则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___进行。

20. 光合磷酸化包括三种类型______、______和______。

21.光呼吸是在_____、过氧化体、_____协同下完成的,其底物是 。

22. 光反应产生了______和______用以CO2的固定。

23. 两个光系统存在的实验证据是 和 。

24. C3植物CO2受体是______,催化酶是______,最初产物是______。C4植物的CO2受体是______,催化酶是______,最初产物是______。

25. 从光合作用观点来看,影响经济作用的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26. 碳同化过程中PEP羧化酶催化______和______生成______。RuBP羧化酶催化______和______生成______。

27. 卡尔文循环的第一个稳定产物是,因此卡尔文循环又称为。

28. C3植物主要有______、______,C4植物主要有______和______,CAM植物主要有______、_____。

29. 合成叶绿素的起始物质是_____和_____。

30. RuBP羧化酶在______条件下起羧化作用,在______条件下起加氧酶作用。

31. 在自然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的日变化曲线大体有两种类型,即

32. CAM植物含酸量是白天比夜间______,而碳水化合物含量则是白天比夜间______。

33. 提高植物的光合速率除了高光效育种以外,还可通过_____和_____ 来实现。

34. 景天酸代谢途径的植物夜间吸收______合成______储存在______中,白天再释放出CO2供光合作用需要。

35. 光合作用的直接产物是碳水化合物,______、______和______。其中,碳水化合物主要是______和______。

36.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问答题

1. 如何证实光合作用中释放的O2来自水?

2. C4植物叶片在结构上有哪些特点。

3. 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关系如何?

4. 简述外界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5.什么是光反应的同化力?如何形成的?如何被利用的?

6.简述作物光能利用率低的原因及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7.光合磷酸化有几种类型?其电子传递各有何特点。

8. 简述植物失绿的可能原因。

9. 简述光呼吸的意义。

10. C3途径是谁发现的?C3途径可分为哪三个阶段? 各阶段的作用是什么?

11.C4植物与CAM植物在碳代谢途径上有何异同点?

12. 夏日光照强烈时,为什么植物会出现光合"午休"现象。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同

时释放氧气的过程。从广义上讲,光合作用是光养生物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的过程。

2. 光合午休现象:指植物的光合速率在中午前后下降的现象。引起光合"午休"的主要因素是大气干旱和土壤干旱。另外,中午及午后的强光、高温、低CO2浓度等条件也会使光合速率在中午或午后降低。

3.希尔反应(Hill reaction):希尔(Robert.Hill)发现在分离的叶绿体(实际是被膜破裂的叶绿体)悬浮液中加入适当的电子受体(如草酸铁),照光时可使水分解而释放氧气,这个反应称为希尔反应(Hill reaction) 。其中的电子受体被称为希尔氧化剂(Hill oxidant)。

4. 荧光(fluorescence)和磷光(phosphorescence)现象:激发态的叶绿素分子回到基态时,可以光子形式释放能量。处在第一单线态的叶绿素分子回至基态时所发出的光称为荧光,而处在三线态的叶绿素分子回至基态时所发出的光称为磷光。

5. 天线色素(antenna pigment):又称聚(集)光色素(light harvesting pigment),指在光合作用中起吸收和传递光能作用的色素分子,它们本身没有光化学活性。

6. 光合色素:指参与光合作用中光能的吸收、传递和原初反应的各种色素。包括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藻胆素。可分为聚光色素与作用中心色素两类。

7. 光合作用中心:指在叶绿素或载色体中,进行光合作用原初反应的最基本色素蛋白结构,至少包括一个光能转换色素分子、一个原初电子受体和一个原初电子供体。

8. 光合单位(photosynthetic unit):最初是指释放1个O2分子所需要的叶绿素数目,测定值为2500chl/O2。若以吸收1个光量子计算,光合单位为300个叶绿素分子;若以传递1个电子计算,光合单位为600个叶绿素分子。而现在把存在于类囊体膜上能进行完整光反应的最小结构单位称为光合单位。它应是包括两个反应中心的约600个叶绿素分子(300×2)以及连结这两个反应中心的光合电子传递链。它能独立地捕集光能,导致氧的释放和NADP的还原。

9. 红降现象(red drop):光合作用的量子产额在波长大于680nm时急剧下降的现象。

10.双光增益效应或爱默生增益效应(Emerson enhancement effect) :在用远红光照射时补加一点稍短波长的光(例如650nm的光),则量子产额大增,比用这两种波长的光单独照射时的总和还要高。这种在长波红光之外再加上较短波长的光促进光合效率的现象被称为双光增益效应,因这一现象最初由爱默生(Emerson)发现的,故又叫爱默生增益效应。

11. C3途径:亦称卡尔文-本森(Calvin-Benson)循环。 整个循环由RuBP开始至RuBP再生结束,共有14步反应,均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全过程分为羧化、还原、再生3个阶段。由于这条光合碳同化途径中CO2固定后形成的最初产物3-磷酸甘油酸(PGA)为三碳化合物,所以称C3途径,也叫做C3光合碳还原循环(C3 photosynthetic carbon reduction cycle, C3-PCR循环)。

12. C4途径:亦称哈奇-斯莱克(Hatch-Slack)途径,整个循环由PEP开始至PEP再生结束,要经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两种细胞,循环反应虽因植物种类不同而有差异,但基本上可分为羧化、还原或转氨、脱羧和底物再生四个阶段。由于这条光合碳同化途径中CO2固定后形成的最初产物草酰乙酸(OAA)为C4-二羧酸化合物,所以叫做C4双羧酸途径(C4 dicarboxylic acid pathway),简称C4途径

13.光合磷酸化(photosynthetic phosphorylation,photophosphorylation) :光下在叶绿体(或载色体)中发生的由ADP与Pi合成ATP的反应。

14.非环式光合磷酸化(noncyclic photophosphorylation) :与非环式电子传递偶联产生的磷酸化反应。在反应中,体系除生成ATP外,同时还有NADPH的产生和氧的释放。

15.量子效率 (quantum efficiency) :又称量子产额(quantum yield),是指光合作用中吸收一个光量子所能引起的光合产物量的变化,如放出的氧分子数或固定的CO2的分子数。

16. 暗反应(dark reaction):光合作用中的酶促反应,即发生在叶绿体间质中的同化CO2反应。

17. 同化力(assimilatory power):ATP和NADPH是光合作用光反应中由光能转化来的活跃的化学能,具有在黑暗中同化CO2为有机物的能力,所以被称为"同化力"。

18. 光反应(light reaction):光合作用中需要光的反应。为发生在类囊体上的光的吸收、传递与转换、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等反应的总称。

19. 景天科酸代谢途径(Crassulacean acid metabolism pathway,CAM途径):景天科、仙人掌科等科中的植物,夜间固定CO2产生有机酸,白天有机酸脱羧释放CO2,进行CO2固定,这种与有机酸合成日变化有关的光合碳代谢途径称为景天科酸代谢途径。

20. 光呼吸(photorespiration):植物的绿色细胞在光照下吸收氧气释放CO2的过程,由于这种反应仅在光下发生,需叶绿体参与,并与光合作用同时发生,故称作为光呼吸。因为光呼吸的底物乙醇酸和其氧化产物乙醛酸,以及后者经转氨作用形成的甘氨酸皆为C2化合物,因此光呼吸途径又称为C2光呼吸碳氧循环(C2 photorespiration carbon oxidation cycle,PCO循环),简称C2循环。

21. 表观光合速率也叫净光合速率:指光合作用实际同化的CO2量减掉同一时间内呼吸释放的CO2量的差值,常用单位是CO2mg/dm2.hr。

22.光饱和点(light saturation point):当达到某一光强时,光合速率就不再随光强的增高而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光饱和现象。开始达到光合速率最大值时的光强称为光饱和点。

23.光补偿点(light compensation point):随着光强的增高,光合速率相应提高,当到达某一光强时,叶片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即CO2吸收量等于O2释放量,表观光合速率为零,这时的光强称为光补偿点。

24.CO2饱和点(CO2 saturation point):当CO2达到某一浓度时,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开始达到光合最大速率时的CO2浓度称为CO2饱和点。

25.CO2补偿点(CO2 compensation point):指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也就是净光合速率为零时环境中的CO2浓度。

26. 光能利用率(efficiency for solar energy utilization) : 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中所含的化学能占光能投入量的百分比。

27. 瓦布格效应:氧气对光合作用抑制的现象。

28. 原初反应:是光合作用起始的光物理化学过程,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与电荷的分离,即天线色素吸收光能并传递给中心色素分子,使之激发,被激发的中心色素分子将高能电子传给原初电子受体.同时又从原初电子供体获得电子。

29. 碳素同化作用:即二氧比碳固定和还原成有机化合物的过程,包括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细菌的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30. 叶面积指数:指单位土地面积上作物叶面积与土地面积之比。

二、将下列缩写翻译成中文

1.CAM:景天科酸代谢 2.Pn:净光合速率 3.P700 :PSI作用中心色素 4.P680:光系统Ⅱ作用中心色素 5.LHC:聚光色素复合体 6.PSⅠ:光系统Ⅰ 7.PSⅡ:光系统Ⅱ 8.PQ:质体醌 9.PC:质蓝素 10.Fd:铁氧还蛋白 11.Cytf12:细胞色素12 12.RuBP:核酮糖-1,5 -二磷酸 13.3-PGA:3-磷酸甘油酸 14.PE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l5.GAP:3-磷酸甘油醛 16.DHAP:磷酸二羟丙酮 17.OAA:草酰乙酸 18.TP:磷酸丙糖 19.Mal:苹果酸 20.ASP:天冬氨酸 21.SBP:景天庚酮糖二磷酸 22.G6P:葡萄糖-6-磷酸 23.F6P:果糖-6-磷酸 24.FDP:果糖二磷酸 25.LAI:叶面积系数 26.X5P: 5-磷酸木糖 27.Fe-S:铁硫蛋白 28. Rubisco: 1,5 -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 29.P*:激发态的作用中心色素 30.DPGA:1,3-二磷酸甘油酸

三、填空题

1. 外膜 内膜 间质 间质片层 基粒片层 2.叶绿素 类胡萝卜素 藻胆素

3.叶绿素a 叶绿素b 胡萝卜素 叶黄素 4.红光区 蓝紫光区 5.吸收 传递 转换 6. 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 天线色素 7. 气孔关闭CO2难以进入 淀粉水解加强糖积累 光合产物运出缓慢 8.18 2 9. C3 C4 CAM C3 10. N、Mg、Fe、Cu、Mn、Zn 11.叶绿体 细胞质 12. 叶绿素占优势 叶绿素分解、类胡萝卜素呈现颜色 糖转化成花色素 13. 1,5 -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羧化 加氧 14.叶绿体 细胞质 15. RuBP PEP RuBP 16. 原初电子供体 作用中心色素 原初电子受体 P680 P700 水 NADP+ 17. 光反应 暗反应光化学反应 酶促反应 18.Mn Cl HO2 19. 类囊体膜上 基质 20.环式光合磷酸 非光合磷酸 假光合磷酸 21.叶绿体 线粒体 乙醇酸 22. ATP NADPH2

秋天树叶呈黄色是因为篇十
《第5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作用》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168906.html

    上一篇:描写手掌

    下一篇:描写乡村景色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