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现在什么价格

| 节日作文 |

【www.guakaob.com--节日作文】

玉米现在什么价格篇一
《目前国内玉米价格高位坚挺》

目前国内玉米价格高位坚挺,主要原因是用粮企业积极采购而农民惜售。随着天气的转暖以及农户春耕的临近,农户售粮的积极性将会提高。尤其是天气转暖气温升高不利于玉米的存储,东北地区部分地区农户地趴粮的上市量与上市速度将会加快。另外由于北方产区玉米价格不断走高,南方一些饲料企业对东北玉米的采购较为谨慎,同时养殖利润不佳以及小麦替代的增加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遏制玉米消费大幅上涨的作用。预计短期内玉米市场偏多格局仍会维持,稳中持坚的市场态势仍将延续,但玉米价格继续上涨空间将会有限。

今年春节后玉米价格走势较强,主要原因是国内玉米供给趋紧的格局未发生根本变化。尽管去年玉米丰收,年度供给相对充足,但近年来我国畜牧业持续发展,饲用玉米消费稳步增长,工业消费快速增长,玉米总消费呈现刚性增长的特点,国内玉米供求长期趋紧的态势没有发生改变。华北黄淮产区玉米质量较差,水分较高,霉变率较高。而饲料企业对玉米质量要求较高,这就使得南方销区,甚至华北黄淮产区的饲料企业纷纷转向东北产区集中采购玉米,造成东北产区货源供应相对偏紧,加上农民惜售,导致东北产区玉米价格持续坚挺,并带动其他地区价格上涨。今年华北玉米霉变比例偏高意味着优质玉米供应量相对减少,其价格优势也愈发明显,进而带动国内市场震荡上扬。中国玉米供需格局正在出现转折性变化,由过去的相对充裕转变为供不应求,供需缺口正逐步扩大。他介绍,国内玉米深加工需求已由2008年的3500万吨增至目前的4500万~5000万吨,增长29%~43%。即使在全国玉米获得丰收的前提下,由于深加工需求的快速增长,市场供需缺口仍会扩大。近两年玉米深加工新增产能和饲料需求快速增长是推高玉米价格的主要推手,像果脯糖浆一个子行业在2010年至2012年新增产能就达到200多万吨。另外,种植成本,尤其是人工和农资成本大幅增加,也助长了农户的惜售心理,推高了我国玉米的内在价值。需要警惕的是,在目前的成本压力下,深加工企业正面临着利润空间的降低。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甚至有些加工企业已经放弃继续补进玉米。两会期间,也有相关人士透露,我国已经与阿根廷签署了400万吨的玉米进口协议。这一切都提醒农户和粮食经纪人盲目追涨的风险正在扩大。在国内产业链持续增长产生的供需缺口下,当前国内外玉米价格的倒挂,将直接促使进口量增多。在价格方面,有分析认为,小麦对玉米的替代性或将压制玉米价格的上涨,同时受当前进口的增加,玉米等农产品或将进入季度性下跌时段2月份玉米进口量虽比1月份75.1万吨略有下降,但520671吨的进口量仍居历史高位,较去年同期的1051吨增长达494.4倍。随着食品需求提高,玉米供应不足可能成为常态。国内玉米丰产无法缓解供应紧张态势如今国内玉米的市场价格实为虚涨,这里面有投机炒作因素存在。今年市场最大特点是玉米质量比往年偏差,南北售粮节奏改变,传统大贸易商库存偏少,社会化库存化整为零。冯利臣总结了市场的整体情况,“产业链利润下降,收储成本过高;卖粮心态看好,消费意愿不强;优质粮价格上涨不可避免,品质差玉米销售困难。”今年玉米价格上涨与往年十分不近年来玉米价格的持续上涨使种粮农户尝到了越晚卖粮越赚钱的甜头,惜售囤粮、持粮待涨成为普遍存在于产区种粮农户之间的心态。在去年年底时国家公布了玉米保护价,保护价的公布为玉米价格筑底,贸易商开始入市采购,逐步推高了市场价格。“现有的市场价格是炒作因素造成的。”在冯利臣看来这与市场上盛传的两个消息有很大关联。据了解,有消息称由于去年的玉米产量官方预期为1.9亿吨,而实际只有1.6亿吨左右,产生了近3000万吨的缺口。于是市场各方都认为国内玉米市场后期的供应是存在较大缺口的。另一则消息是,由于去年南方玉米质量不高,市场优质玉米减少,这致使贸易商积极囤货。“其实上面的这些消息都是市场心理因素的预期,目前玉米市场的境况主要是市场供粮结构和售粮节奏发生改变了,这是导致玉米价格走高的重要原因。”同,以往都是期货市场带动现货市场,而今年却出现了现货市场推着期货价格走。

在2012年1月份到8月份之间,玉米的价格基本上会稳定在1.1元至1.25元之间徘徊,从9月份开始价格可能会上涨到1.35元左右,总体来看玉米的行情不会出现大起大落,基本处

于稳定状态,只是在某一个月份(9月份左右)会出现急剧上涨的态势,然后急剧下滑,上下起伏的这种价格一直会持续到新玉米的问世。豆粕价格基本上处于在1.5元一斤至1.8元一斤左右徘徊,豆粕的价格将会受到国际稳定的影响,豆粕行情是否大起大落与我国的外交稳定国际稳定有 大家知道,在2010年的6月份开始至今2011年11月份,鸡蛋行情应该说是一路看好,价格一度出现历史最高盈利状态,这种高盈利、高暴利的时间高达18个月,这种长期的高利润行业,成就了蛋鸡养殖量的快速增加,特别是在2011年的春季至2011年的阳历10月份以前,蛋鸡养殖量的急剧快速的增加,这种增加的迹象在养殖设备鸡笼等,种鸡场鸡苗的持续价格上涨到上涨价格也不能抑制养殖量增加的时候,有的个别大型种鸡场鸡苗价格出现了与普通小种鸡场价格相差1元一只的落差,尽管这样,大型种鸡场的鸡苗价格仍然供不应求,以前只收取定金的种鸡场鸡苗直到预交鸡苗全款为止,这种高鸡蛋价格行情在高达18个月的高暴利运行下,已经冲昏了养殖人的理智,造成2011年下半年(10月份左右或是以后)育成鸡的大量开产与2011年上半年新养殖户的大量出现,促使2012年春节以后到6月份之前,鸡蛋价格急剧下滑,达到突破养殖人意识的140元以下(有的地区最低价格可能会低至130元45斤以下)。蛋鸡养殖不同于其它养殖业,蛋鸡养殖周期较长,即使价格行情很不理想的话,也不会在短期之内有大起大落的养殖量减少,这种减少会在短期内缓慢下降,一般持续期不会低于半年。

但应该注意的是,蛋鸡饲养区逐步南移现象已经开始显现,从前的北蛋南销,贮运费用高,损耗大,新鲜度降低,这种形势会随着入世后,外国优质价廉的玉米进口,饲料价格降低,舍饲通风、降温等南方养鸡的负面影响的改善,所以会出现蛋鸡南移现象。

炒大葱舍得多放鸡蛋了春节过后,农副产品价格变动较大,特别是鸡蛋价格一跌再跌。记者调查发现,受蛋价低迷影响,蛋鸡养殖户处于盈亏临界线,为了消减养殖压力,养殖户普遍采取被动补栏方式,甚至出现忍痛卖鸡行为 蛋价低迷,养殖户补栏积极性是否受影用养殖户的话说,就是“越赔越补”。由于蛋价持续回落,整个养殖场已经处于长时间的赔本阶段。大量的淘汰鸡如果不及时更换,将需要投入更多成本,所以减少存栏量是必要的。”猪肉价格适当反弹上升提高了空间,势必能够引导众多养殖产业户继续增加蓄栏,促进养殖业发展,而玉米作为重要的思路原料,那么2012年,对饲料需求的增长也会带动玉米消费大幅度的增长。玉米在酒精,玉米油,味精等深加工行业的普及使用面会更加广泛,应用范围的扩大也是带动玉米价格,逐步回暖上升的动力之一,新型产业的发展,为玉米带来前所未有的需求动能。 如果宏观经济运行态势正常,国内外经济不发生大规模的危机,国内玉米市场尤其是深加工企业用粮需求只增不减,供需状况则不容乐观。深加工的玉米用量目前为止突破了5500万吨,有分析说达到6000万吨,更有传出6200万吨的水平。未来几年,玉米需求还会以年均600万吨的速度增长,即便控制了深加工环节,预计每年还会增长4%以上,价格也有上涨机会。

玉米现在什么价格篇二
《影响我国玉米价格的十二大因素》

影响我国玉米价格的十二大因素

我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玉米、生产和贸易国,而在我国三大粮食品种中,玉米仅次于稻谷,居生产、消费和流通量的第二位,影响我国玉米价格的因素很多,笔者试分析总结如下:

1、玉米的价格主要通过供求平衡关系决定。一般而言,当玉米供给大于需求时,玉米价格将会下跌,而当玉米供不应求时,玉米价格则会上涨。 在国际玉米市场中,美国的产量占40%以上,中国的产量占近20%,南美的产量大约占10%,上述国家和地区的产量和供给量对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大,特别是美国玉米的产量成为影响国际供给最重要的因素。

美国、中国、欧盟、巴西、日本、墨西哥等是世界上玉米消费的主要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对玉米需求的变化,对玉米价格的影响较大。 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玉米价格对我国玉米价格的影响将十分明显。

2、玉米的进出口。对国内而言,玉米进口会增加国内供给总量,玉米出口会导致需求总量增加,玉米的出口对我国玉米价格有一定的拉升作用,但今年以来我国玉米出口有逐步减少的趋势,我国玉米的进出口政策变化,对我国玉米的进出口也有较大的影响。对国际市场而言,需要重点关注美国、中国、阿根廷等主要出口国的玉米出口情况和日本、韩国、东南亚等主要进口国家地区的玉米进口情况。

3、玉米库存的变化。玉米结转库存包括政府(含期货交易所)和民间的结转库存。一般来说,如果玉米库存增大,供给宽松,价格将下降;而如果玉米库存减少,供应紧张,价格将上升。

4、天气的变化。作为三大农产品之一的玉米,影响其供给方面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气候条件。如果种植季节降雨过多或生长季节降雨不足,都可能明显地降低玉米产量,由此可能引起玉米价格的上涨;反之如果风调雨顺,则玉米将丰产丰收,可能导致玉米价格的下跌。重点需关注美国和我国每年4-9月玉米播种和生长期间的天气变化情况。

5、牲畜和家禽的饲养量。玉米的消费主要来自饲料、口粮和工业加工,其中饲料占到70%以上。由于牲畜和家禽饲养是玉米最大的用途,因此如果牲畜和家禽饲养量上升,则玉米价格看涨;反之则看跌。

6、玉米投入与产出价格的相对关系。玉米的投入与产出比,会影响到农民的玉米种植季节性,进而会影响到玉米的种植面积与产量。玉米的生产成本主要由种子、化肥、机耕、农药、灌溉、脱粒、送粮、人工、农业税、(乡村)统筹提留款等构成,上述价格的变化也会对玉米的价格产生一定影响。

7、玉米价格与其他谷物价格之间的关系,包括玉米与小麦的消费比价关系和玉米与大豆的种植比价关系。玉米与小麦的消费比价关系,它可以通过小麦/玉米价格比率来表示出来。玉米和小麦都可以作为饲料,消费替代关系明显。小麦价格倾向于保持在玉米价格的115%左右,但该比率的变动幅度较大。而东北地区作为我国大豆和玉米的主产区,农民一般通过比较两者的种植比价关系,来选择玉米和大豆的种植面积,一般来说,大豆和玉米的种植比价在3:1左右,近几年来尤其是去年,由于大豆玉米比价上扬,农民种植大豆效益明显高于玉

米,所以今年黑龙江省许多农民纷纷减少玉米的种植面积,转而扩大大豆的种植面积。

8、玉米产业政策的影响。玉米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政策对玉米的价格也有一定影响。如今年国家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免征农业税试点、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扩大良种补贴品种、对土地实施最严格的保护措施和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等重大政策,将大大提高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因而未来我国玉米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将保持稳定。

9、禽流感等突发性事件的影响。禽流感等突发事件影响到家禽对玉米的消费,而消费减少,自然会对玉米价格有一定的压制作用。另外,政治因素,包括禁运和战争,也可能影响到玉米的生产、出口或进口。

10、经济周期的影响。经济周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经济周期一般由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四个阶段组成,玉米的价格也会随之而波动。

11、市场投机因素的影响。在玉米市场尤其是在玉米期货市场上,由于多空双方对未来价格认识的分歧,玉米价格的变动通过心理的预期得以体现出来,市场的投机因素对玉米价格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12、其他因素的影响。玉米替代物的发展情况、玉米以及以玉米为原料的产品的生产方法和消费结构的长期变化、国际汇率尤其是美元汇率的变化、利率的变化、运输的成本与难易等其他因素的变化,也会对玉米价格的走势产生一定的影响。

玉米现在什么价格篇三
《2002-2012年来玉米价格的变动分析》

2004-2012年来玉米价格的变动分析

一、总体概述:

由图表可以看出自2002—2012年玉米价格虽然在某个时间点上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但是整体上呈上涨趋势,由2004年的1200元左右涨至2012年的2580左右.总体来看其原因如下:

1、需求的增加

随着经济环境的复苏、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科技的进步,玉米的功能性价值不断提高,玉米的需求也不断则加,特别表现在饲料企业及深加工企业,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饲用玉米随之提高,科技的不断进步是玉米的下游产品不断增加,利润空间逐渐加大,

增加的玉米的需求量。从中国看中国正从一个玉米出口常态化的国家转变为一个进口常态化的国家。刚需的寻在决定了玉米价格的上涨。

2、经济形势的复苏

虽然在不同的时期经济形势呈现不同的发展态势,但是总体来看近十年无论世界还是中国经济形势均保持一个相对的增长,逐渐的摆脱了1999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阴影,经济形势的复苏刺激了玉米需求的增加,改变的人民的消费水平。玉米作为主要的农产品品种在此经济形势下必然好转。

3、生产成本增加

十年前得玉米种植成本与当今的玉米种植成本对比差异明显。原油,尿素、种子、人工成本近年来增加幅度很大,进而增加了玉米的成本价格,在同等利润条件下玉米的价格一定会增加。

4、气候因素增加了玉米产量的不确定性

天气的影响,对玉米的产量不同年份出现不同的产量,今年来极端天气频发,虽然对市场上的玉米供给没有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但是这种因素对消费者和贸易商心态上的影响很大,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玉米价格的上涨。

5、环保促进生物燃料的发展

由于原油的不可再生性及油价的不断攀升,生物燃料今年来多被提及且等到广泛共识,许多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生物燃料等到广泛发展,增加了玉米的需求量。

6市场体制的更加完善

玉米价格的上涨体现了市场供需关系的特性,国家更加的重视市场经济的力量,在宏观调控上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没有出台相应有效的政策来抑制玉米价格。

7、货币政策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总结:玉米价格的增长中重要的原因还是受供需关系的影响,一切都离不开供需这个大的背景,范价格上涨总体上反应出国内玉米的一种紧平衡状态,玉米的进口很可能常态化,玉米的价格今后将呈现总体平稳的态势,价格上不会出现大幅的下跌。

二、不同时间点玉米价格波动分析

就玉米这个品种而言,正常情况下其价格每年都有一定的周期性,正常年份往往在收购的时期是玉米在一年中价格最低的时期,在8月份左右青黄不接时期,玉米价格往往是最高的时期。 但是受其他原因影响不要同时期价格走势不同。

08-09年玉米价格急转直下,分析原因如下

1、大环境受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信贷萎缩,经济萧条,需求不足。

2、奥运开幕政策上对节能减排的要求过高,导致很多企业生产关闭。

3、饲用玉米及工业加工玉米需求降低。

09-10年玉米价格大幅度攀升原因如下

1、各国出台刺激经济的政策,整体经济形势有所好转,需求增加。奥运会的对经济的刺激初见成效。

2、国家制定以内需为导向的政策,饲料企业及深加工企业下游产品利润增加,对玉米原材料需求增加

3、上一年度库存量消耗殆尽,整体供需略紧。

2010-2011年玉米价格持续冲高原因如下

1、国内供需矛盾突出,供给紧张、需求不断增加,拉动玉米价格。

2、饲料企业和深加工企业的扩产,需求量不断加大。

3、各大贸易商对玉米行情看好,大量囤积,带动价格飞涨。

4、库存不足,难以缓解供需矛盾。

5、国家抑制玉米价格手段有限,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

6、饲料及深加工企业利润空间很大,不惜抬高价格采购生产产品。

2011—2012年玉米价格高位低迷运行

1、国内整体经济形势不好,需求不旺盛。

2、玉米产量增加,一定程度上缓解供需矛盾。

3、库存偏大。

4、饲料企业及深加工企业,下游产品利润空间不足,生产动力不强,只能靠节约成本来降低亏损。

5、小麦的替代略过高,减少了玉米的用量。

6、部分地区玉米质量差异性明显,影响玉米的销售进度。

玉米现在什么价格篇四
《影响国内玉米价格的几个重要因素》

玉米现在什么价格篇五
《玉米的营养价值远超过价格》

玉米的营养价值远超过价格 来源:中脉科技生态养生网

说到玉米倒是很廉价,也是生活中常见的粮食之一,当今正是吃玉米的好时节,但是相对于玉米的营养价值,你就不会说它很廉价了,下面给者小编来认识下这个玉米吧! 古今中外,无论是贵为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喜欢吃些玉米类食品的不乏其人,为此,先辈开发了许多种玉米的吃法,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饮食遗产。 玉米所含维生素是稻米、小麦的5-10倍 玉米,又名苞谷、棒子、玉蜀黍。玉米中含有大量的营养保健物质,除了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外,还含有核黄素等。

专家们对玉米、稻米、小麦等多种主食进行了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的各项指标对比,结果发现,玉米中的维生素含量非常高,为稻米、小麦的5-10倍,而特种玉米的营养价值又高于普通玉米。甜玉米的蛋白质、植物油及维生素含量比普通玉米高1-2倍,“生命元素”硒的含量则高8-10倍,所含有的17种氨基酸中,有13种高于普通玉米。

科学家认为,从健康的角度说,人们食用玉米油远比食用花生油及其他植物油的好处要大。在磨得很粗的玉米面中含有大量白胺酸和麸胱甘肽,能抑制抗癌药物对人体产生的副作用,还能抑制肿瘤生长。因为麸胱甘肽能像枷锁一样锁住致癌物质的生长,使其失去毒性,最终将其排出体外。 玉米、大豆按3∶1混合食用,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方法 祖国医学也认为,玉米性平味甘,有开胃、健脾、除湿、利尿等作用,主治腹泻、消化不良、水肿等。 和其他任何一种食品一样,玉米也不是含有

人体所需的所有营养物质。玉米中所含的蛋白质是不完全蛋白质,所含氨基酸不平衡,特别是缺乏赖氨酸和色氨酸。

因此,不能把它作为每天的唯一主食,否则,会造成人体营养不良。 玉米的吃法很多,如嫩玉米上市时,每天啃一个“煮棒子”最为理想;做窝窝头和玉米加白面的馒头包子等;用大米(或小米)、玉米面熬粥等。

玉米现在什么价格篇六
《进入九月玉米价格怎么样》

国内玉米涨势较好 现货价格依旧偏弱运行

目前,国内玉米已进入灌浆乳熟期,大部分产区天气较适宜玉米生长。从部分市场机构发布的产区玉米长势考察信息分析,东北部分地区玉米生长虽然遭受了洪灾,但整个东北地区玉米长势和常年相比基本相同,部分地区长势好于去年,总产量预期比较乐观。如果后期不出现早霜、降雪等不利于天气,估计吉林、黑龙江玉米产量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增长,辽宁、内蒙古玉米产量可能与去年持平或略减。目前,河南、山东部分地区仍有些干旱,但包括陕西、河北在内的夏播区玉米长势较好,部分地区农民正在农业部门的指导下加强田间管理。 山东济南地区饲料厂玉米收购价格在2330-2340元/吨左右,水分14%,价格稳定。山东临沂地区饲料厂玉米收购价格在2370元/吨,到厂价2400元/吨,价格暂稳。河南焦作地区玉米到饲料厂价格在2370元/吨,价格稳定。河南周口地区玉米到饲料厂价格在2390-2420元/吨,价格稳定。河北保定地区玉米出库价格为2240元/吨,到山东饲料厂价格23940元/吨,水分14%以内,价格暂稳。江苏南京地区玉米市场获悉,东北玉米到站价格为2520-2560元/吨,水分为15%以内,较昨日持平。辽宁锦州港一般玉米收购价格为2310-2350元/吨,以质论价,平舱价格2360-2370元/吨左右,目前港上以交期货粮为主。

现货市场:南北港口玉米市场相对稳定,北方港口收购价格略显坚挺,东北玉米市场购销清淡,华北产区春玉米零星上市,供应压力之下价格下行空间有限,南方销区玉米报价相对稳定,华中局部降水导致玉米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东北港口主流平舱2340-2360元/吨,大连港口二等平舱2350-2360元/吨,2%霉变,较昨日持平。广东港口玉米市场稳定,二等散粮码头报价2460-2480元/吨,霉变2%以内,较昨日持平。

国内方面,两大产区仍处库存消化期,北方港口库存持续下降,但阶段性供过于求局面仍旧明显,也限制了玉米现货走势;销区市场企业采购意愿一般,且多以随采随用为主,但面对养殖业的刚性需求以及差无可差的深加工企业开工状况,料玉米现货价格调整幅度有限,仍以震荡平稳走势为主。

玉米现在什么价格篇七
《玉米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分析》

[CBOT玉米市场一周回顾]

受天气预报左右,本周美盘玉米大涨大跌,12月合约仍交易在7月初以来的区间内。

[美国中西部天气]

诚信*团队*专业*创新

6-10天天气预报显示,美国中西部气温正常,东南部低于正常。

诚信*团队*专业*创新

未来一周美国降雨量预报(2009年9月21日——9月26日)

未来一周美国中西部普遍有雨,其中衣阿华东部、密苏里、阿肯色、路易斯安那等州降雨量达到2-3英寸。

[美国玉米生长进度]

截至9月13日,玉米乳熟率93%,上周86%,去年同期95%,5年平均98%;蜡熟率66%,上周50%,去年同期76%,5年平均86%;成熟率12%,上周8%,去年同期17%,5年平均37%;玉米优良率69%,上周69%,去年同期61%。

诚信*团队*专业*创新

美玉米优良率

[美国酒精生产情况]

美国酒精月产量(摘自EIA报告,单位:千桶,1桶=42加仑=159公升)

8月30日,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布了美6月酒精产量,为2082.2万桶,创历史新高,同比和环比增长

分别为18.68%和0.34%;日均产量为67.17万桶,高于5月66.94万桶的日平均产量。酒精库存减少9.6万桶至1390.3万桶,为08年7月以来的新低。

诚信*团队*专业*创新

美国酒精每月产量和库存(摘自EIA报告,单位:千桶,1桶=42加仑=159公升)

[美国玉米酒精相关产品及利润]

美国衣阿华酒精工厂加工利润(摘自USDA每周报告,并不代表实际运营利润)

玉米现在什么价格篇八
《玉米价格易涨难跌》

玉米价格易涨难跌 发布时间:1月16日

“现在我们收购玉米的到厂价是1.03元/斤,因为节后卖粮的农户比较少,所以价格比之前提高了1分钱。”山东六和集团有限公司商贸原料部项目专员尤飞表示。

因为收不到玉米,部分加工企业不得不暂时停产。河南豫丰粮食加工有限公司一位魏姓经理说,公司现在已经两个月没有生产了,因为原材料价格太高,而且无货可收。

受农户惜售心理严重、刚性需求量大等多重因素影响,多位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在谈及玉米后市价格时,均认为未来玉米价格易涨难跌。

下游企业提价收购

“节后山东深加工企业收购工作陆续恢复,由于春节期间企业库存消耗较大,急需补库,企业多以提价开始节后收购工作。”一位企业人士说。

据中国玉米市场网调查,山东用粮企业继续全面上调玉米收购价,近日山东寿光金玉米和新丰淀粉将挂牌价格由1.075元/斤上调至1.085元/斤,英轩酒精将挂牌价格由1.09元/斤上调至1.1元/斤。 “虽然提高了价格,但最近收购的玉米量还是比较少,要等过了正月十五才会慢慢多起来。”尤飞说。 由于让道于中储粮收购,吉林、黑龙江等地区的玉米深加工企业还未能开始收购。“我们1月17日就开始停收,到现在还没有恢复,库存的玉米储备还能用将近一个月,到时用完了就得想办法。”长春大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郑经理说。

是否担心粮贩抬高粮价?范先生表示,目前玉米价格上涨缓慢,市场没有出现恐慌局面,粮贩不会轻易抬高粮价。郑经理也指出,吉林省政府管得严,要是粮贩扰乱市场价格,被监察出来就会被吊销收购执照。 另外,由于原料收购价格持续走高,深加工企业上调淀粉、饲料等产品的价格意愿较强。“由于原料紧张,我们适当地提高了产品价格,但是增长幅度没有玉米的涨价幅度大。”郑经理说。

河南省孟州市酒精厂如今依旧开不了工,公司负责人薛涌焦虑地说,现在公司非常需要玉米原材料,已将收购价格提到0.99元/斤,还是收不上来货。

业内人士预计:易涨难跌

多位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的业内人士,均看好玉米市场,认为未来玉米价格还会上涨。

布瑞克环球农业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师孙彤分析认为,节后企业库存水平下降,采购意愿增强,加上期货价格大涨,使得市场看涨意愿增强。

“按供需关系来看的话,玉米价格可能会上涨,虽然这次中储粮1800元/吨的收购价格也不低,农民也能获得收益,但他们的期望值比较高。”郑经理说。

中华粮网玉米分析师郭春爱也表示,主产区农民惜售心理严重,对后市玉米价格普遍仍持看涨心态。“从华北黄淮产区来看,随着春节后玉米收购价的普遍上调,农民的惜售心理更加严重。”郭春爱说,从中长期来看,刚性需求增加将是提振玉米价格的主要因素。春节过后,随着国储收购的展开和加工企业陆续开工生产,市场需求将继续保持旺盛局面,玉米价格或将保持强势。

尤飞指出,目前感觉玉米的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饲料生产企业用量就要1亿吨左右,这是刚性需求。“深加工企业还要用5000多万吨,需求很好,我觉得以后价格还会涨。(来源中国农村网)

玉米现在什么价格篇九
《近期玉米价格偏弱》

玉米现在什么价格篇十
《2014-2015国家临储政策及玉米市场的影响》

国粮中心李喜贵:2014/15国家临储政策及对玉米市场的影响 2014-09-22 大商所 油粕面

上海松尾贸易有限公司经营玉米、豆粕、DDGS等大宗饲料原料,我们秉承“卓越产品,专业服务”的理念,遵循“诚信、学习、创新、卓越”的企业文化,为中国饲料企业提供一流的产品和专业的服务。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市场监测部处长 李喜贵: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松尾中国与您携手共创美好未来!销售热线15121083846受尚主任委托我来代表他发个言,但是由于时间比较仓促,今天我所讲到的内容没有经过中心领导的审核,所以今天讲的内容仅代表我个人的意见。根据大会的要求,今天主要讲的是国家临储政策以及对市场的影响。

我们临储收购政策已经运行了6年,从时间上来讲已经不能称为临时了。从效果上来看应该说是“好三年,差三年”,之前几年的运行,正面的效应还是非常好的,它有效地解决了国内玉米再平衡的问题,也托住了市场价格,调动了市场的积极性。但是从2011年以来整体负面的声音又开始增多了,这种情况的出现有宏观背景的因素,有我们市场供求方面的因素,同时,也使得大家知道,我们玉米市场逐渐进入了一个“政策市”的节奏中,特别是今年我们的收购数量达到了6919万吨,实际应该是超过7000万吨,这个数量应该讲是造成了历史最高产量,最高库存,也是最高价格的结构性行情,所以大家对此都有体会。

在评价这个方面,为什么说它的正面效应逐渐减少,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我们

叫它托市收购市场扭曲问题日趋凸现,突出体现为政策性收购粮油库存的大幅增加,进口激增和财政负担加大。托市价格高于供求关系决定的均衡价格,过度刺激了玉米生产能力的释放,造成了耕地、水资源承载能力达到的极限。第二个是粮食市场主体预期被严重扭曲,粮食企业经营空间缩小,三个价格倒挂甚至成为常态,产区和销区倒挂,东北产区与中原产区倒挂,原料和产成品倒挂,库存有两个不存粮,企业不存粮,农民不存粮,结果是政府收购粮油库存大幅增加。随着粮食托市收购价格的不断提高,国内外粮食价差不断扩大,粮食进口压力激增。 出现这个问题最主要的背景有两个:一个背景就是国际市场的粮油价格大幅回落,从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那次国际粮价出现了一次大幅的下跌,但是随后整一个刺激政策,包括量化宽松政策,又将粮价托上来,在美国连续三年减产之后,粮价从2012年7月份开始出现大幅回落,到目前仍然处于一个下跌态势之中。那就说我们的托市政策在国际粮油价格出现持续上涨时,它的适应性很强,双方都有利。我们顺应着这种国际上的趋势,我们托市收购不赔钱还挣钱,没有什么财政压力。可是现在情况大大相反,我们与国际上的价差拉大,我们搞托市相当于我们是在托起国际市场,这个压力能不能承受?

第二个环境的变化就是国内玉米供求已经过剩。现在玉米市场已经是一个供过于求的市场,我们现在的生产和消费不在一个重量级上,生产高于消费,按照我们信息中心提供的供求平衡表,2013、2014年度的生产,当年的供给能力已经高于当年的消费将近4000万吨左右,对于下一年我们可以预料,由于今年干旱的影响,整体玉米产量可能会有一些小幅下滑,或者说也可能有更大的损失。但是,基本上改变不了我们玉米市场这种严重的供过于求的态势,我们的需求即使在未来可能有增量,由于替代关系的变化,由于需求的增长,可能有增量,但是还是解决不了玉米严重过剩的问题,这个就使得现在我们面临的托市政策的压力越来越大。

从我们提供的产量数据来看,全国玉米的播种面积同比增长1.1%,这个我们大幅调低了玉米产量,比上个月降低了850万吨,单产同比已经比去年下降3.1%,我们单产水平已经低于2002年的水平,但是比2001年要高一点。按照我们的估计,今年受旱的面积实际上跟我们2009年上一次干旱比较严重的年份来比,应该讲还没有超过那一年,从干旱区域图变化情况来看,大家可以看到7月底的时候干旱比较严重主要集中在河南的平顶山、南阳南部等等这些地区,但是随着降雨来临之后干旱已经有了大幅缓解,今年玉米减产我是比较赞同的。到8月中下旬的时候,吉林、辽宁这些地方的干旱问题也是比较严重的。今年的局部干旱比较严重,这就使得各方对于今年玉米产量的估计出现了很大的争议,但是方向上都比较认可今年是丰收年份,但是可能要比去年的历史最高产量低。

按照统计局的数据,今年东北地区的产量肯定是比去年下降,特别是吉林省、辽宁省,估计产量会下降400-500万吨,内蒙古应该是平年的水平,在赤峰地区由于灌溉条件的缺乏这些地方的玉米减产是比较常见了。吉林省由于情况比较特

殊,好的地方特别好,可能差的地方又特别差,所以在统计上就要找一个平均数,目前我们是用了减产100万吨的水平,目前来看我们使用的数据是增产300-400万吨。华北黄淮地区由于河南的减产和其他省份的停滞不前,整个华北黄淮地区也是减产的。

另外西北地区,今年的陕西、新疆等省份,我们认为它的产量也是下降的,但是从整个全国的玉米情况来看,少量的减产,甚至说减产再扩大一点都不改变我们整个的供求关系,没法改变。这里面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李站长提到的整个需求下降的问题,经济增长的减缓导致整体需求下降。我们在过去几年,在2011年之前,平均每年需求增长是1000万吨,所以是能够满足产量的增长,能够满足需求。但是现在整体需求已经连续两年下滑,而且下一年度应该充满了巨大的变数,应该没有足够的信心认为明年的需求会更好。

因此在这种问题下,如果我们目前的需求和我们目前的供给能力相匹配的话,当前解决问题在于刺激需求的手段有限,需求的增长点比较小,而重要的工作应该转向抑制生产能力的过度释放。所以事实是很清楚的,当前国内玉米市场面临着国际市场价格下行,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传统需求没有根本好转,而且缺少新的需求增长点。上一次金融危机我们重新释放了加工产能,当时我们两年新增了1200万吨的产能投进去,这样整体又扛住了2008年危机,但是现在你看整个产量都是过剩的,靠增加产能已经没有作用了,而新的增长点确实也是很难在短时间内为国家考虑。

所以这样来看库存粮食顺价销售的难度很大,今年我们的秋粮收购已经面临巨大的压力,大家看,目前我们临储玉米的顺价销售这块,销售非常缓慢,而且今年新粮库存一定会增加,我们截止到目前,东北临储玉米销售了2366万吨,临储进口玉米销售了370多万吨,这部分玉米应该讲价格低,饲料企业受欢迎程度高,执行率还是不错的,还有123万吨跨省移库玉米消化了,按照国家政策意图,先促进消化东北的库存。这样来看今年后期的情况,我们整个玉米顺价销售的数量按正在下滑,后期继续消化多少库存是比较保守的,应该是有大量的库存结余在仓库。

尽管艰难,但是我们看到东北的加工企业和全国的加工企业仍然是消化产区库存的中坚,目前定点企业采购的数量占我们东北地区临储玉米销售数量中的比重应该是1/4以上,特别是在最近一段时间,特别是7月份以来,由于山东需求的减缓,整体成交数量明显下滑,越往后看,我们加工企业越成为销售的中坚。所以加工企业确实很困难,现在还没有拜托亏损。而且从数量上来看,国家提供了一些补贴,可能不能完全地增加太多的消费,这个情况大家也已经比较清楚了。但是要正面去看这个事,怎么评价呢?就是在之前非常严峻的时刻,只要需求没有再继续下滑就是好事。所以这样来看,今年的国家政策意图就是要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特别是要调动我们加工企业入市的积极性,要采取措施,采取补贴来让加工企业积极入市,这个是我们的一个政策上的意图。

在价格上,我们知道今年的价格上涨,就是我们供应结构上的问题和顺价销售的问题。顺价销售的政策意图大家都已经理解了,主要的问题,坚持顺价销售是保证市场秩序,确保政策调控有效的一个基本原则,否则就是新一轮的财政亏损挂帐,这个大家都比较清楚了。坚持顺价销售它的一个好处就是支撑东北地区市场的预期的严重保证。新一轮的仓促建设高峰,较大地缓解了东北地区露天存粮的压力,甚至还显现出过剩的信号,只要制度安排合理,临储可以顺利推进。 大家可以看到大连的平仓价格已经开始回落了,但是大家对于底部的预期也是比较明显的,大家认为今年肯定是这样,临储非常挣钱,有挣钱效应,只要价格低于我们临储价格,一定有很多企业会积极收购。另一方面我们的加工企业今年一定要购足库存,所以多元主体入市积极性的提高相信能够帮助国家缓解到托市收购的压力。

另外大家再看这张图,显然山东今年出现了比较大的上涨,最高的时候价格已经超过了2800,现在价格又在回落,对于山东的价格来看,它同样要受到我们东北地区临储玉米托市收购的支撑,这是一个大的背景。比如说在山东进行市场定价的时候,大家一定不要忘了我们东北还有一个托市的收购,实际上在过去三年当中华北黄淮地区玉米供求都是比较均衡,但是今年由于托市收购的影响,整个河北玉米向东北产区倒流了600多万吨。因此在6、7月份的时候,出现了货源的紧张情况。但是从综合平衡上来看,拉出去的玉米和拉回来的玉米比起来还是不够的,所以山东没有那么大的缺口。由于替代作用的出现,消费的不旺,我们预料到下一个年度,山东也并不需要采购太多的玉米。因此在价格上大家要掌握好市场和我们政策之间这种变动的节奏,抓住山东的一些机会来做好我们的玉米购销。

最后我还是要谈一谈今年的临储托市收购,今年部分地区干旱严重和少量减产,远远不会改变市场供大于求格局,市场价格主要由托市收购主导,但是在国家的顺价销售区间内如果是比较高了,国家又敞开供应,因此在这个期间内有一个区间运行的态势。第二点就是市场要对上一年的误判纠偏,为什么有误判呢?实际上很多的误判,今年4月份在济南召开的玉米市场展望会上,我们说当时收购数量达到3500万元的时候我们估计大家积极入市,其主要原因就是实际上我们国内玉米供求关系的平衡问题已经解决了,但是2012、2013年度大家不够有信心,结构性的行情没有出现,所以在今年才出现了罕见的超过7000万吨托市收购的数量,到目前来看这个数量也是有好处的,好处就在于今年市场预期已经比上年有明显改善了,这个我能够直观体验得到,因为跟与会的代表进行了充分交流之后感觉到了。所以我们可以断定,只要我们临储玉米收购达到一定规模后,市场主体入市积极性就会提高。按照我们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作出的平衡分析,今年临储玉米托市收入量如果达到4000万吨的时候一定可以帮助流动市场实现供需的平衡问题,今年收购数量可以做一些预测,从辽宁情况来看,因为辽宁是大幅减产,所以感觉今年辽宁省倒是有可能启动,但是收购的量应该不会很多了,一二

百万吨就已经顶天了,而且今年很难再出现河北、辽宁倒流的情况,今年内蒙古的收购数量估计也就是在五六百万吨左右,比去年也要减半,吉林省去年收购量非常大,超过2800万吨,比本省玉米产量还要高,今年这种情况很显然不会出现了,今年吉林省收购数量顶天也就是一千万吨左右。黑龙江省估计能够上升到2400到2500万吨,从解决平衡角度来讲就是4000万吨肯定就能解决问题了,所以大家要明白,我们目前国家执行的临储玉米托市收购,作为咱们粮食市场宏观调控基础的框架,包括那些对加工企业补贴、运补,还有仓促补贴等等这些都是一些配套政策,作为基础框架,目前我们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但是临时存储玉米收购应是中坚力量,是主导行情的力量,它不会变,顺价销售不会变,市场预期希望能够向国家方向来发展。所以今年一再鼓励大家要有信心要顺应国家政策的意图,积极入市来收购玉米。如果企业收购多了,2014年这种罕见的结构性行情在2015年就不会有了。如果再有,我们玉米产业的基础难以承受,国家财力的基础难以承受,国际市场条件难以承受,所以这是一个大的背景。 时间有限,就跟大家交流这么多,有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188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