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一个胖子的外貌

| 高中作文 |

【www.guakaob.com--高中作文】

描写一个胖子的外貌篇一
《人物之外貌描写》

描写一个胖子的外貌篇二
《人物外貌描写》

人物外貌描写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观察人物的外貌特征;

2、学习人物外貌描写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抓住特征描写人物

三、教学难点:

外貌特征中对人物性格及心理的体现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如果一个你只见过他一次面或者只见过照片的人,我们要向别 人介绍,应该从哪方面介绍这个人?今天老师要跟大家讨论的就是《人物外貌描写》

外貌描写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体型、姿态等等)进行描写,也称肖像描写。

2、举例说明人物描写抓住人物特征进行描写:

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孩子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可以认清他的妈妈, 陌生人去抱她,小孩可能会哭,他妈妈一伸手,小婴儿就破涕为笑,才几个月的小孩就可以准确的辨认出妈妈。

一对双胞胎,他们长得很像,别人常常会搞错,而他们的妈妈却 从来没有也不会发生这类错误,这是为什么?

教学设想:引导学生知道是因为彼此很熟识。启发思考:为什么

关系密切很熟识了就会一眼认出?经过总结后得出结论:他们掌握了对方的“特征”。

人与人是不同的,人的不同用什么来区分呢?这就是人的“特征”。

解释:特征是与众不同的地方。其中最主要的是人的外貌特征。

3、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一)认真观察人物外貌,抓住人物的外部特点。

如,我们要写这个人“胖”的特点,在观察的基础上,就要选择能表现这个人“胖”的地方,再仔细观察。像脸圆,腮帮鼓,双下巴,圆滚滚的身材„„这都能突出这个人“胖”的特点。

出示课件6

猜一猜,这是谁?

他长得又瘦又小,手脚跟芦柴棒似的,只有脑袋大大的,上边 仅有三根稀稀拉拉的头发。

出示课件7

他身穿金光闪闪的战袍,头戴金冠,手持从东海龙宫掠来的金箍 棒,显出一副威武霸气的样子。一对火眼金睛炯炯有神,透露出铲除 一切妖魔的决心。浑身透露出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

(二)外貌描写要符合人物身份,能反映出人物的某些形体特征或性格特点。

(1)描写人物外貌,要认真观察人物的外貌特征。

首先要仔细地,一部分一部分地观察人物外貌特征,从长相到

身材,从衣着到神态,要全面观察。然后通过分析、思考,选择人物最具代表性的特点进行观察、描写。

(2)描写人物外貌,要写出人物外部特征中的“独一无二”。

外貌描写要与人物的身份、年龄、职业和性格相称。不能把不同 学识,不同工作的人,都写成一个样子。即使是年龄相同,年级一样,也不能把女同学都写成“圆圆的脸”,“大大的眼”,“樱桃小嘴”。其实,每个人的外貌都有独特的特点,要注意抓住每个人独特的地方,不能千篇一律。

(3)描写人物外貌,要抓住人物最显著的特征

外貌描写要能反映某一方面的兴趣爱或性格特点。要让人物的个性在外貌描写中反映出来,让读者了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就不能从头到脚面面俱到地去写人的外貌。要想写好人物外部鲜明的,显著的特征,就要根据需要选择有关内容。

如,要写一个人”朴素“的特点,从衣着打扮上可以体现出这一特点。于是,抓住这个人服饰上的鲜明特征去描写就可以了。而这个人的容貌、身材与表现”朴素“的特点都什么关系,所以,这个人的胖瘦、长相就没有必要写了。

(三)描写外貌要注意反映人物的内心感情。

活动过程:引导学生感知,人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年龄、职业、心境、感情都在起着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必然反映到人物的外表上,因此,写人物外貌,不能一成不变,可以通过人物的外貌描写展现人物内心丰富世界。

材料一:除夕晚上,儿子、孙子都来到她身边,她满脸皱纹都舒展开了,就像盛开的菊花瓣,每根皱纹里都洋溢着笑意。

材料二:一天,她的老伴病倒了,她脸上珠网般的皱纹更深了,两道浓眉毛拧成的疙瘩锁到一块儿了。

材料三:她望着老伴的遗像,嘴唇微微抖动着,刀刻般的皱纹里,流淌着串串泪珠。

(四) 进行外貌描写时要有一定的顺序。

出示课件17

乍一看,她个子挺高的,身材很好,不胖也不瘦,是块跳舞的 料。细看,她留着齐耳短发,头上总是一左一右地夹着两只发夹,把头发紧紧地拢在耳朵后面,显出一张光滑白净的脸庞。她的眼睛不大,细细长长的,但是很有神采,一笑就变成了两条缝。鼻子微微上翘,给人一种俏皮的感觉,显得十分可爱。她平时最喜欢穿的是一条蓝底白花的连衣裙,裙摆又宽又大。她一跑动起来,裙子就像一只花蝴蝶一样飞起来了。

从这段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先对这女生的整体形象进行描述,然后着重对他的头部、脸部进行特写,从描写的顺序上是——从整体到局部。

观察人物的外貌,要遵循一定的顺序细致观察长相、衣着、姿态、表情等,这是整体的观察。。

归纳总结:

(1)描写人物外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写:

1.全方位描写,就是身材、长相、衣着、神态、等方面全面介绍人物的外貌(但内衣、外衣、裤子、鞋、袜子就不用一一介绍了)。

2.从容貌神态等方面描写,就是侧重写容貌神态。

3.从服饰方面描写,就是侧重写衣着打扮。

4.从身材方面描写,就是侧重写身材形体。至于到底要怎样描写,要根据表现人物的什么特点来定。

(2)描写人物外貌,要按照一定顺序

描写人物外貌,不能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要遵循一定的顺序。

1、围绕中心句写

把对这个人的总印象概括成一句话,作为中心句,再围绕中心句从几个方面去描写外貌。

2、一方面一方面去写

可先从相貌、身材、衣着、神态,也可以先写神态、长相、身材、衣着,还可以先写体型、再写其他部位。

3、侧重点一方面写也要有顺序

方位顺序描写,不可一会儿写这边,一会儿那边。

学习外貌描写是人物描写的一部分,也可以用在在写事,写景的记叙文里,如何写好人物,除了必要的外貌描写,动作,语言,心里等描写也是必不可少的,后续将针对各项进行训练,将各种方法结合在一起对人物进行具体的描写,才会使读者闻其声而见其人。

描写一个胖子的外貌篇三
《人物外貌描写片段》

人物外貌描写

1、有序

2、有特点

胖:我们有一个大胖子,他的脸像塞了两个大肉包,把眼睛挤成了一条缝,他的鼻子很小,好像一条沟。我想:他肯定连呼吸都很困难。再看看他的嘴巴,看上去好像一张樱桃小嘴,一到吃饭的时候,变成了血盆大口,狼吞虎咽地吃东西,即使吃完了,也要把饭盘舔个干净,不留一点残渣。厨房师傅都不用洗了。最引人注目的要数他的肚子了,好像一个怀胎十月的孕妇一样,腰?他那里有腰啊,就是一个水桶腰。他的手和腿简直就是四根大柱子,他的两只手掌捏起来就是两个雪白的大馒头,如果你把他惹恼了,他会请你吃“降龙十八掌”让你顿时鼻青脸肿。他张开手掌,好像五根大热狗,他那庞大的身躯,一跑起来,就会山崩地裂,从远处看,好像一个正在滚动的球,任何衣服穿在他身上都成为了紧身衣,扣子就会一个接一个崩开,好像练了“扣子神功”。

瘦:瞧,迎面走来一根牙签,他的脸颊是凹下去的,好像被人打了两拳似的,由于瘦,显得眼睛像两个铜铃一般,到了晚上,十分吓人。他全身皮包骨头,瘦骨如柴。手一伸出来,像两只鸡爪。他只要站着,台风一来,就把他吹走了。我经常会想:他是不是发育不良啊?他穿着衣服,荡荡的,好像还可以再塞一个人。别看他瘦,他可是“长跑冠军”,因为他轻,一下就跑到终点了。

点评:有特点,也有点儿过于夸张

在我们班里我最喜欢的同学就是小帅哥耿豪了,你瞧!他的个子不高,但长得很敦实,他的胳膊和腿真像成熟的玉米棒。他喜欢穿外套不扣扣子,听他说:那样会更显得威风。耿豪的头长得圆圆的,红扑扑的脸蛋是圆圆的,巧的是他那双乌黑发亮的眼睛也是圆圆的。我最喜欢他笑,他一笑那乌黑发亮的眼睛就变成两个弯弯的月牙了。他那红红的小嘴最爱说笑话,他的笑话总是在我们没笑出声之前先把自己逗笑了,这时那弯弯的月牙又出现了。

3、有用:

与个性有关

与习作主题有关

我的表弟明明,今年已经五岁了,一直同我生活在一起。他机灵、淘气而又幼稚,胖乎乎的身体,圆圆的脑袋上理着个小平头,那对乌黑发亮的大眼睛老是忽闪忽闪的,仿佛对一

切都感到神奇似的。那张说话漏风的小嘴,总喜欢提些天真的问题,有时问得稀奇古怪,使别人无从回答。高兴的时侯,他总是咯咯咯地笑个不 停,同时嘴角边出现两个小酒窝。同样,哭起来,他也真够呛!不过,在他脸上,酒窝总是比眼泪出现的时侯多。

梁好是我四姨的独生女儿,今年快四岁了。我第一次见到她的时侯,觉得这个名字很有趣,就逗着她问:“„梁好‟,你为什么不叫优秀呀?”她一听,就扬起那胖乎乎、白嫩嫩的小手,噘着嘴,瞪着眼,装出历害的样子对我说:“我打你!”大家看着她那怒气冲冲的滑稽样,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梁好长得很招人爱。稀稀拉拉几绺黄头发,随意贴在她那高高的脑门上。天热时梳成辫子,活像两根炮竹捻儿。深深的眼窝,长长的睫毛,一对很神气的水汪汪的大眼睛,一笑起来眯成缝,一发脾气瞪得像小圆球。

小海燕,这个五岁的小姑娘多么逗人喜欢啊!她留着齐耳的娃娃头,一身一身花裤褂可漂亮啦!说起话来,两个眼珠一闪一闪的,宛如一对明亮而美丽的珍珠在闪耀。你要问她:“在幼儿园里生活得快活吗?”她便拖起长长的童音:“快——活,老师教我们唱歌、跳舞、朗诵诗歌……”她讲起故事来,嘿!真诱人哪!什么“井底小青蛙”呀,什么“小蜜蜂和大黑熊”呀,真是有声有色。她时而眨眨那睫毛长长的大眼睛,时而做出天真烂漫的动作,只要你听见她讲故事,你就舍不得离开……

在我们班里我最喜欢的同学就是小帅哥耿豪了,你瞧!他的个子不高,但长得很敦实,他的胳膊和腿真像成熟的玉米棒。他喜欢穿外套不扣扣子,听他说:那样会更显得威风。耿豪的头长得圆圆的,红扑扑的脸蛋是圆圆的,巧的是他那双乌黑发亮的眼睛也是圆圆的。我最喜欢他笑,他一笑那乌黑发亮的眼睛就变成两个弯弯的月牙了。他那红红的小嘴最爱说笑话,他的笑话总是在我们没笑出声之前先把自己逗笑了,这时那弯弯的月牙又出现了。

描写一个胖子的外貌篇四
《人物外貌描写》

描写一个胖子的外貌篇五
《形象细致写外貌》

呼吸2

人物外貌大描写

(一)写清楚(一般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对人物的外貌进行描写)

1、看例文。读一读,想想文章按什么顺序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每部分又是怎么写的?

我们班的大胖子

我们班有个大胖子,名叫胥俊宏。体重足足有160 斤。他长得虎背熊腰,身上的肌肉一块块隆起,赛过健美运动员。他那高高的个子,宽宽的肩膀,往台上一站,就像大石墩一样结实,谁也别想推倒他。他穿着绿色的衬衣,黑色的牛仔裤,白色的运动鞋。双手双脚动起来,笨笨的,就像一只大海龟。

他剃了一个小平头,头发根根都竖着,圆脑袋上毛拉拉的,像团起来的刺猬。一张娃娃脸又圆又大,就像外面卖的大烧饼一样。两道浓眉下衬托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瞪着眼看人时就像一只警惕又机灵的小老虎。

他的鼻子很大,鼻孔里呼出的气能跟电风扇比一比。两片薄薄的、红红的嘴唇之间,闪烁着珍珠般洁白的牙齿。他的耳朵很大,耳垂很肥,就像寺院里佛像的大耳朵,妈妈说这种人很有福气呢!他的脖子粗粗的,十分白净光滑,没有一条皱褶,像大理石般光洁。圆圆的一双小手白白的,胖胖的,皮肤又细又嫩,像两个刚出锅的大馒头。他的脚雪白雪白,脚趾头圆圆的,像嫩藕牙似的。

这就是我们班的大胖子。

小结:先写身材、再写穿着,再从头到脚写下来。先写整体,再按顺序写部分。

2、看例文。想想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我的阿太

我的阿太已经 80 多岁了,矮矮的个子。头发白中夹黑,就像雪地里趴着一大群小黑蚂蚁。堆满皱纹的脸上总是带着笑。眉毛淡淡的,几乎看不见了。一双眼睛还像黑葡萄似的,亮亮的。耳朵很大,守卫在脑袋两旁,像两扇屏风似的。鼻子也大大的,像座小山一样。她的嘴巴扁扁的,像两块厚厚的饺子皮。她的牙齿全掉光了,只好换了全白的假牙,简直像新生的一样。她经常上身穿一件灰色的棉袄,下身套一条蓝色的裤子,挺朴素的。

小结:先写身材,再头部,最后写穿着。

(二)抓特点

读下面的文章,想想写谁,写了什么事?找一找与上面的文章有什么不一样?哪一段是写外貌的?和我们上节课讲的外貌描写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不从头到脚全部写?

1 我的表弟

我的表弟兵兵今年五岁了。他长得虎头虎脑,胖乎乎的脸上一双大大的眼睛滴溜溜转,活像动画片里的大木偶,很可爱。

一天,兵兵趴在桌子边看我写字。突然,他叫起来:“写错了,写错了!”吓了我一跳。没等我开口,他就拿起橡皮,擦去我写的 “犬”字,又拿起笔,歪歪斜斜地写了个“大”字。然后得意地说:“大字是没有点的,写错字要批评。”我听了哭笑不得。

又有一次,我正在完成老师布置的画画作业,兵兵吵着也要画。我只好依他,说:“我画一个脑袋,你添耳朵,好吗?”他答应了。我画了个圆圆的脑袋,他在脑袋的两边添了两只耳朵。看着他添完耳朵时的得意样,我想哄他一下,便说“我们再来一次,这回画你吧!”“好,兵兵一口答应了。”我拿起笔画了一个侧面的兵兵,等他上当。果然兵兵在鼻子尖和

后脑袋上画了两只大耳朵。我连忙叫起来:“大家快看呀,兵兵变成小怪物了。”

大伙儿都聚拢来,听我一说都笑了:谁的耳朵会长在鼻尖和后脑袋上去呢!这一下,兵兵生气了,他拿起笔画了一个满脑袋都长着大大小小耳朵的人说:“这是姐姐,这是姐姐!”

兵兵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

小结:在一篇文章中,外貌描写只是文章的一部分,写人一般都要写出人物的特点,兵兵的特点就是可爱、有趣。通过两件事情来体现,外貌描写也要为人物的特点服务,选择能说明可爱的外貌写,其他的就不用写了。

想想文章的每段写什么?

第 1 段:写年龄、外貌和特点。

第 2 段:围绕特点举例第 1 件事。(简略)

第 3 段:围绕特点举例第 2 件事。(具体)

第 4 段:强调一下特点,首尾呼应。

2 我的爷爷

爷爷已经 70 多岁了,无情的岁月把他的头发全染白了,满脸的皱纹更深了。去年生了一场病使爷爷的身体又衰弱了很多,走路都摇摇晃晃了,记忆力也迅速衰退了。他经常会干出一些糊涂事。

一次,爷爷回家开门,却发现怎么也打不开锁了,他叫了保安来帮忙,才发现原来走错家门了,他走到楼下的邻居家去了,还好邻居不在,要不然就要被当成小偷了。

又一次,爷爷要看报纸却找不到老花镜了。我走出房间一看,老花镜就捏在他的手上。 爷爷真是糊涂了,爸爸怕他外出走丢了,就给他买了一部手机。一天早上,他的老朋友打电话来请他去喝茶。他匆匆忙忙吃完早饭,刚要出门一摸口袋发现手机不见了。他找遍了房间的角角落落,都找不到,急得叫起来:“我的手机不见了,你们帮我找一找。”我听见了说:“爷爷不用急。”我走到电话机旁,拨通了爷爷的手机号码。“丁零零,丁零零„„”爸爸打开冰箱,拿出手机说:“手机变成冰棍了。”

“哈哈哈„„”

原来爷爷吃完早饭,把手机连同剩菜一起放到了冰箱里。我笑着对爷爷说:“爷爷,看来爸爸光给你配手机还不行,还应该再给你配一个秘书。”

“哈哈哈„„”笑声充满了屋子。

小结:爷爷的特点是什么?哪一段描写爷爷的外貌,与特点有没有关系?

想想文章的每段写什么?

第 1 段:写年龄、外貌和特点。

第 2 段:围绕特点举例第 1 件事。(简略)

第 3 段:围绕特点举例第 2 件事。(简略)

第 4~7 段:围绕特点举例第 3 件事。(具体)

小结:写人的文章一般第一段写外貌和特点,第二段开始围绕特点举例 2~3 件事,一件事写一段,最后一段可以把特点再提一下,首尾呼应。

3 我的爸爸

爸爸是个电脑专家,他每天都和网络打交道。

上班时,爸爸在网上给客户解决困难。下班回到家,爸爸在网上与朋友下棋,看新闻了解国内外发生的大事。休息天,爸爸还在网上与同学聊天。有时会去“网上书店”呆上半天。

我家里有两台电脑,一台是普通的家用电脑,一台是笔记本电脑。爸爸随身携带笔记本电脑走到哪里,就工作到哪里。

爸爸总是穿着一件灰色的上衣。星期天,我和妈妈邀请他去逛街买衣服,可爸爸总是皱皱眉,耸耸肩,摆摆手,说:“你们去吧,我一到商店就会头晕的。”说着,又坐到电脑前去收集资料了。

以前,爸爸总是钻在书堆里,我和妈妈叫他“书虫”。现在,爸爸每天都在网上遨游,我们就称他“网虫”了。

小结:爸爸的特点是什么?哪一段描写爸爸的外貌,与特点有没有关系?这篇文章的外貌描写与前面两篇又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外貌描写可以放在开头写,可以放在中间写。但一定要根据人物描写的要求来写,为刻画人物特点服务。一般放在前面写比较多。

人物特点有很多,可以写一个人的爱好,如:弹琴、书法、踢球„„

可以写一个人的性格,习惯,比如:爱笑、爱哭、可爱、顽皮、认真、仔细、粗心、马虎、懒惰、勤劳、唠叨、胆小、勇敢„„

看图习作:题目:乖孩子。

写出乖孩子的外貌,举例写出他的特点。例子最少要写两件,一件要重点具体写,写其他的简略地写。重点的事可以写图中的事,简略的事请你根据自己身边发生的事选择一件写。

乖孩子

小松今年六岁了,胖嘟嘟的脸上长着一双大大的眼睛,忽闪忽闪的,一碰到问题就滴溜溜转。在家里他是一个乖孩子。

早上起床,他帮妈妈拿牛奶;吃完晚饭,他帮妈妈洗碗;双休日,他还帮妈妈搞卫生。 一个星期天,爸爸去上班了,妈妈去买菜了,小松一个人在家里玩。过了一会儿,门外响起了“咚咚咚”的敲门声。小松打开门一看是隔壁的阿姨,就热情地说:“阿姨好,请进来。”阿姨进了屋说:“小松,你妈妈不在家吗?”小松说:“妈妈去买菜了,一会儿就回来,您先在沙发上坐一会儿吧。”阿姨在沙发上坐下来,小松跑到厨房里倒了一杯水端到阿姨身边说:“阿姨,您喝点水,吃颗糖吧。”阿姨说:“谢谢!”阿姨等了一会儿,小松的妈妈还没有回来。阿姨站起来说:“小松,我先走了,中午再来。”小松说:“好,妈妈回来我就告诉她,让她给您打个电话吧。”阿姨说:“好,你真是一个懂礼貌的乖孩子。”小松把阿姨送到门口,甜甜地说“阿姨再见,欢迎您再来。”

小松真是一个懂礼貌的乖孩子。

(三)巧联想

头发:

阿姨的额发垂在额前像一屡黑色的丝带。

她的头发乱蓬蓬的,像冬天里的枯草堆。

她的头发长长的,梳成一把用花手巾扎着,披在颈后,头顶的发上插了一把黄色的小梳子,真漂亮!

哥哥理了一个小平头,头发根根都竖着,圆脑袋上毛拉拉的像团起来的刺猬。

脸:

脸白白的,红红的,就像刚刚成熟的水蜜桃。

脸蛋鼓鼓的,被太阳晒得黑红黑红的,就像两颗熟李子。

他的脸是酱黄色的,大蒜头鼻子,扁扁的嘴,粗眉细眼,眼角、额头和腮帮上布满了网状的皱纹。

眉毛:

眉毛粗粗的,说话时会一动一动的,就像两片随风飘动的柳叶。

眉毛细细的,就像两个小小的月牙。

眼睛:

眼睛大大的,亮亮的,一闪一闪,就像两颗黑宝石。

眼睛大大的,碰到问题滴溜溜转,好像会说话。

弟弟的眼睛大大的,就像两汪泉水,清澈明亮。

眼睛小小的,却很有神,就像两颗黑珍珠。

叔叔生气时,眼睛瞪得大大的,就像一只大老虎。

鼻子:

他的鼻子大大的、扁扁的,很像半个大蒜头。

小妹妹的鼻子小小的,就像脸上粘着两颗花生米。

姐姐的鼻子上全是疙瘩,颜色青紫,就像一个茄子。

他的扁脸当中高耸着一个尖尖的鹰嘴鼻子,弯弯的像要钩住什么似。

嘴巴:

嘴巴红红的,小巧玲珑,真像一颗樱桃。

红润的嘴唇好像两片带着露水的花瓣,一笑就露出两排整齐洁白的牙齿。

他听得不满意,嘴巴就“大门紧闭”,向上一噘,都可以挂油瓶了。

耳朵:

耳朵很大,像寺庙里佛像的大耳朵。

耳朵很大,守卫在脑袋的两边,像两扇屏风似的。

耳朵很大,长在脑袋的两边像两只厚皮大饺子。

耳朵很大,像寺庙里佛像的大耳朵。

小妹妹刚刚出生,耳朵小得像两颗蚕豆。

耳朵小小的,像两片小的贝壳。

服饰:指身上穿的、戴的衣服、装饰等

今天,小姑娘穿着一件粉红色的连衣裙,像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

今天,她打扮得特别漂亮,头上扎着一个绿绿的蝴蝶结;身上穿着一件带花点点的连衣裙;脚上穿着红红的袜子,黄黄的鞋子;背上还背着一个红书包。远看,真像一只花蝴蝶。

人物外貌描写:

他高高的个子,宽宽的肩膀,粗粗的腰,往台上一站,就像大石墩一样结实,谁也别想推倒他。

她矮矮的,胖胖的,走路慢吞吞的,摇摇摆摆,就像一大熊猫在跳秧歌舞,真可爱! 看到他的两条竹竿一样的长腿,就会让人想起和火车赛跑的鸵鸟。

叔叔穿着一件背心,凸着一个大肚子,走起路来就像一个长了脚的大鸡蛋,真有趣。 这孩子长着圆咕隆冬的脑袋,顶门心留着一撮短发,真像一个青皮柿子。

这孩子圆鼓鼓的脸,红扑扑的,就像一个成熟的苹果,真可爱!

老师喝了一口,眉头紧皱得像树皮一样;眼睛眯成了两条缝;舌头伸得老长,不停地弹跳着,像吃了朝天辣椒一样,原来里面装的是醋水。

老师喝了一口,眉头向上一翘,眼睛睁得大大的,像珍珠一样闪亮;舌头在嘴唇上舔了一圈,嘴巴一咪,一咧,脸笑得像一朵盛开的鲜花,原来里面装的是甜水。

描写一个胖子的外貌篇六
《胖子与瘦子形象分析》

胖子与瘦子形象分析

胖子与瘦子是契诃夫的一篇幽默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契诃夫以其惯有的冷峻犀利的文笔对奴性心理进行了批判。

文章中瘦子的形象真实可感,令人影响深刻。这篇小说一开头写两个童年时就交好的朋友偶然相遇于火车站,由于惊讶和欣喜二人相拥相吻、热泪盈眶,场景温馨感动。此时,作者笔锋急转,当“做了两年八等文官”的瘦子得知胖子已是“有两枚星章”的三品文官时,他突然脸色发白,耸肩弯腰,缩成一团,而当胖子同他握别时,他竟然只握了握胖子的三个手指头并且深深鞠躬。契诃夫全文只作了简单的场景式描写,并未方便任何评论,然而其感情倾向显而易见,对瘦子奴性的批判溢于言表。

文中的瘦子做了两年的八品文官,还得过斯坦尼斯勋章,但仍然薪金不多,平时还作木头烟盒来获得经济收入。瘦子的妻子教音乐课。按照文中的描述,瘦子一家属于普普通通的小市民家庭,经济状况并不是十分诘据水平一般。对于努力为生计奔波生活却没有较大改观的瘦子来说,胖子的官职和其优越的生活条件是让自己极为羡慕的,过许出于对胖子的敬佩,过许是平时对富人谄媚的惯性使然,瘦子对儿时密友表现出了一系列让对方都难以接受的奴性行为。

初读此文让觉得瘦子厌恶可憎没骨气,多次读此文就会怜悯瘦子的处境理解瘦子的做法。文章的描写显然是过度夸张的,现实生活中的奴性心理更测重于巴结讨好富贵势力而压榨勒索更穷贱的下层阶级。时光流转朝代更迭,然而社会的人物的类型并没有太大变化,只要是在有金钱的存在就会有贫富差距,只要有贫富差距就要有不平等的社会现实。生活中处于上峰的永远是富贵阶层,而被歧视压迫的永远是穷贱的底层。奴性实质上是贫富差距的必然产物,而低贱者奴性的体现也是受社会长时间歧视以及想摆脱贫困跻身富贵的无奈之举。这与鲁迅笔下的国人的劣根性极为相似,鲁迅对国人的奴性也是进行了诸多批判。鲁迅在《灯下漫笔》写道“如果轿夫对坐轿子的人不含笑,中国也就不是现在的中国了。”,其观点是站在历史的变革角度批判了国人的奴性,然而若是站在底层人民的角度看,轿夫若是对坐轿的人不含笑,他的拉轿生意必然冷清,富人需要的恰是别人对自己的

言听计从的这种服务。从这个角度看,瘦子也是很可悲可怜的,瘦子的妻子是一个长下巴的瘦女人儿子,也是高身量的体形,由此可见其生活水平确实一般。瘦子私底下用木头做烟盒并且以此事对胖子津津乐道,由此可知瘦子对自己的生活还是很满意的,至于最终对胖子点头哈腰则是畸形历史条件下的压迫所致。托尔斯泰说,可以毫不谦逊地说,契诃夫在写作技巧方面已经超越了我。全文对瘦子的前后两种表现作出了鲜明的对比,其中的人物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契诃夫的写作技巧与其在生活中的用心观察体会有密不可分

契科夫小说《胖子与瘦子》读后感

2012-08-30 22:14:41| 分类: 读后感|字号 订阅

《胖子与瘦子》讲的是:胖子与瘦子这对老友在火车站见面了,他们开心的聊了起来,但在瘦子知道了胖子比自己高一级时,态度就变了,变得奉承起来,最后胖子受不了朋友间的这种等级差异,走了。

读完这个故事后我一直有个问题:为什么胖子与瘦子的等级差异会那么大?后来在跟老师导论再加上自己的见解,我终于解决的这个问题。

在书上作者说明了他们只是中学同学,而说他们是好朋友也不能看出他们当时成绩的好坏,所以造成差异的时候是大学到工作这段时间,从中学他们的外号可以看出胖子是个胆大的人,在工作中敢打破常规,想出新点子,也敢在上级面前毛遂自荐,还可以从他讨厌等级差异带来的隔阂,所以和下级的关系会搞得很好,这样有助于选举的票数……有了这些好处胖子当然可以做大官。而瘦子是个爱打小报告的人,这里就可以看出他和同事的关系不好,而且从文中的“我现在过得很好,没啥可担心的。”一句中说明了瘦子不求上进满于现状,这样瘦子当然做不了大官。

《胖子与瘦子》是一个十分耐人寻味的故事我可以从细节上解决自己的疑问,你呢?

瘦子能够不顾礼节欢愉地与胖子畅谈之时,并不知道胖子现在的身份。但是在胖子看来,瘦子的不尊敬正是体现了他们之间真正的友谊。在瘦子后来尊崇敬畏、阿谀谄媚、低首下心地对待他之后,他反而觉得恶心,失去了继续与老朋友交谈下去的兴趣,敷衍着走开了。想来作为三品文官,这样子卑躬屈膝的戏码平日里也看得多了,早就对这些事情感到厌烦了,好不容易遇着个天真时期无牵无挂的老同学,却也对他来这一套,胖子的心里一定溢满了失望。

而瘦子的儿子,小小年纪就已经用不同的礼仪来对待在他看来地位不同的人,不知道是在他父母那里觐见过了多少的达官贵人。

最近学的课文《生命本来没有名字》与这篇文章的主题有着些许异曲同工之处。随着人的长大,目光视角的转变,一个人就不再是单纯的一个人,他还背负了职位,财富,名声等等一系列身外之物的附加。与人交往相处也不再是简单的合得来就成,而是带上了不少利益的色彩。

人看人的眼光应该平等,人与人交往关系应该很纯真。后天努力所得来的“财富”固然宝贵,但不能划分先天的平等。抛弃所谓的功利色彩,把交心看得比利益重,真希望有那么一天,再也没有“胖子”因为类似这样的事情感到心寒。

所谓“感”

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要写好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读后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读好原文

“读后感[1]”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了解,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果要读的是议论文,要弄清它的论点(见解和主张),或者批判了什么错误观点,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发,还要弄清论据

和结论是什么。如果是记叙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故事发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还要弄清楚作品通过记人叙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节使人受感动,为什么这样感动等等。

其次,排好感点

只要认真读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成读后感,对原作其他内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总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你对它有感受,都可能写成读后感,你需要把你所知道的都表示出来,这样才能写好读后感。

第三、选准感点

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

第四、叙述要简

既然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实,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话,读后感中少不了“叙”。但是它不同于记叙文中“叙”的要求。记叙文中的“叙”讲究具体、形象、生动,而读后感中的“叙”却讲究简单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学写读后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叙述不简要,实际上变成复述了。这主要是因为作者还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点,所以才简明不了。简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简还要明。

第五,联想要注意形式

联想的形式有相同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同性)、相反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反性)、相关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关性)、相承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承性)、相似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等多种。写读后感尤其要注意相同联想与相似联想这两种联想形式的运用。

编辑本段如何写读后感

格式

一、格式和写法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题目可以用《读后感》;还可以用自己的感受(一两个词语)做题目,下一行是——《读有感》,第一行是主标题,第二行是副标题。

二、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三、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四、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五、叙原文不要过多,要体现出一个“简”字。

六、要审清题目。

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七、要选择材料。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

八、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

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九、要符合情理、写出真情实感。

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

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

描写一个胖子的外貌篇七
《人物外貌的个性化描写修改》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189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