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 读后感

| 读后感 |

【www.guakaob.com--读后感】

浮士德 读后感篇一
《《浮士德》读后感》

读《浮士德》有感

《浮士德》是歌德根据德国古典传说改编而成。在《浮士德》这一部剧本里,我认为作者意在向我们反映两个方面的主题:一、歌德借这个剧本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这个社会现实的涵盖范围很广,涉及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不仅仅局限于批判政治和人情世故,诸如当时社会流行的火成说与水成说等。这是微观的;二、描写浮士德入世的过程,由此而产生了浮士德的三次升华。这是宏观的。二者之间的的联系是:正是浮士德体悟到自然的奥妙,接触到社会的现实,才会产生了他一次次的升华。另一方面,正是浮士德入世的过程,才使歌德能够从另一个侧面描写当时德国的社会现实,从而在剧本中引出自己对这些社会现实的看法。

在看完这部剧本后,反复的想法就是哲学与生活,尽管《浮士德》涵盖了各个学术领域,如地理的火成说与水成说,如法律的成文法与习惯法,但这些对剧情的发展都没有起到直接的贡献。纵观整部剧,我认为这部剧本就是一部关于哲学的剧本。因为哲学是形而上学,歌德正是在描写浮士德入世的过程中,将这种形而上学具象化。由此,才会在哲学中把描写美这一方面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接下来,就是歌德描写的生活这一主题。毋庸置疑,哲学就是生活的抽象化,哲学来源于生活,同样也离不开生活。因此,学习哲学也应有一种入世的精神,不仅仅是把哲学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更重要的是,在真实可感的的现实生活中,才能发现哲学始终关注的问题,即世界

是怎么来的?世界的本源是什么?这些问题换一种方式说:就是浮士德毕生所追求的问题:世间存在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是什么?歌德虽没有在他的剧本里给出答案,但他给有此问题困惑的人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即:感受生活,走进自然。另一方面,歌德也是通过这样一种描写结构,讽刺当时德国的老学究:尽管他们花费毕生的精力去探求这些形而上的问题,但回过头来总结自己的一生,往往碌碌无为,什么也没有得到。因为他们成了现实生活的局外人,他们脱离了现实这一本体而在研究它的表象。

同时,这部剧本也是一部描写浮士德追求美的过程的剧本。歌德在描写这一过程时,列举了大量的社会现实,比如在莱比锡地下酒店的学生,在城门口的市民以及朝堂之上的众大臣。歌德描写这些意在说明当时社会普遍流行的审美观,从而与浮士德追求纯粹美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这样的对比一是反讽当时流于粗俗的流行审美观;二是借此来歌颂浮士德不受社会浊流所玷污的坚强品性。尽管,浮士德在此过程中也与格雷琴发生了肉体关系,但这是浮士德渐进升华的过程,否则就不能解释他为什么倾尽全力追求海伦这一形象了。要知道,海伦并没有肉体。

第三方面,浮士德在追求美的同时,也对现实与个人功绩产生了疯狂的追求,在梅菲斯特的“帮助”下,浮士德完成了帮国王打胜仗,填海等伟大工程,尽管最终以失败结局,但也是浮士德入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合这三个方面(一、浮士德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现实;二、浮

士德对纯粹美的追求;三、在对美的追求失败后,浮士德转向了为现实做贡献)可以看出:在歌德眼中:接触社会,就是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追求真善美,尽管浮士德遇到了格雷琴的死,千辛万苦在希腊寻找海伦等等苦难。但依旧不为所动,依然固我。换句话说,歌德认为,在这个浊世中,身为社会中的人,内心要有坚守,要有勇气做自己,勇于守住内心的净土,即使死也在所不辞。浮士德是抱着追求真善美的目的入世的。正是因为他内心有坚守,也就不为社会浊流所染,而始终保持着自己纯洁的本质。但歌德并不是一味的赞扬社会现实对于自身修养的重要性,一味反对学术著作或把自己困在象牙塔里的学习方式。如果考察就会知道,是什么特质能够保证浮士德终生追求,毕生坚守的东西是正确的?正是知识。知识的重要作用正在于此。如果一个人整日不学无术,混迹于社会,这样的人倒是可以算的上是生活在社会,但他没有知识,因此也就不会有所追求,不会有所坚守。换句话说,浮士德的追求是以知识作为基础的,如果没有书斋的枯燥的苦读生活,他就不会有高于社会普遍审美观程度的审美观,他也不会在现实中坚守自己的信仰。所以,歌德并不是一味轻视传统的知识与理论。歌德的理想是要拥有像拜伦那样充溢着才情与激情。这样的激情是一种敢于奉献与牺牲,敢于为了理想而奋斗的激情。浮士德赋有这样的才情,但却没有这样的激情。歌德也正是在这部剧中不断地把浮士德向拜伦这个理想形象上引导。

全剧分两部。第一部主要描写了浮士德在书斋苦苦思索自然万物之隐秘联系,然而却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无助之下求助于神学。看到了

地灵的浮士德欣喜不已,但这种狂喜伴随着地灵的消失而转瞬即逝,相伴而来的是陷入了迷惘与失落之中。从而想到了自杀,以求永恒,也就可以使之前地灵的现身达到永恒。但终因感恩节教堂传来的歌声使他回想起了童年的美好时光而放弃了自杀。自此,浮士德开始了告别书斋乏味生活,走进鲜活的现实世界的旅程。标志就是梅菲斯特的出现,梅菲斯特与浮士德所订契约使浮士德可以更深入的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在进入朝廷,在引导海伦到浮士德身边,在古典的与浪漫的瓦尔普吉斯之夜,梅菲斯特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这样一个魔鬼,浮士德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从一个涉世未深的局外人走入欲望的世界,走入上层社会。同时,梅菲斯特出于否定的性格,也才使浮士德在追寻美的过程中有了一次次飞升的可能:正是在克服了重重困难,才坚定了浮士德对于真善美的追求与向往,从而不断的达到在书斋苦读所达不到的更高的精神境界。

在第一幕中,不仅仅是介绍了上述所说的浮士德与梅菲斯特人物等的背景,同时也是浮士德在走向更广阔的社会背景的前奏。此时的浮士德尽管有对人类肉欲的厌恶,但是对格雷琴依旧有不能抵制的本能冲动,因此,伤害了格雷琴这一分有美这的型相的具体形象,这不仅使格雷琴陷入了罪恶的深渊,也使浮士德自己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如果说把浮士德求地灵不成从而想自杀以求永恒算作是他的第一次升华(这一次升华时产生了亲近自然,走进社会的念头)的话,那么格雷琴这一美德具体形象的幻灭就是浮士德的第二次升华,这一次升华是在梅菲斯特的否定性格下完成的。正是由于浮士德在追求格雷

琴时受到了肉欲的干扰,才会使自己备受良心的谴责。正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浮士德摆脱了肉欲对美的追求的束缚,从而使自己的精神能够摆脱肉体飞翔到更广阔的天地,才有了浮士德进入更加广阔的社会,才有了古典与浪漫的结合,也才有了欧福翁这个歌德心中理想的化身。

在第二幕中,歌德不光描写了古典的美,同时也描写了古典美与浪漫美的结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浮士德是走出了自己的小世界,从而来到了一个更加广阔的社会空间中。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歌德便可以更加充分的讽刺这个社会,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盛行的火成说与水成说的看法。

在第二幕开头,浮士德深处宜人的佳境,这样美丽的景色使浮士德自身感到好像身处太虚幻境之中,在这样的太虚幻境中,浮士德体悟到了一点:我们的世界就好像这太虚幻境般虚无缥缈,而真实的世界不是我们肉眼所能看到的,因为肉眼摄入的一切美景都将我们的欲望加一激发。通过欲望所获得的满足只会使我们越陷越深,最终陷入沉沦与堕落的深渊。真正的世界需要我们用理性加以感受,只有摆脱了欲望的桎梏,这个真正的世界才会加以显露。换句话说,要在尘世间通过这个太虚幻境认识到真实的世界,必须用理性禁锢住永不满足的欲望,如此才会使自己不被这个虚幻的世界所欺骗,也才能直达真实的本质。这是浮士德经过两次思想升华所产生的思想成果,从而为下文浮士德不被肉体所迷惑(与他追求格雷琴形成鲜明的对比),只追求纯粹的美的形象而奠定了基础。

浮士德 读后感篇二
《浮士德读后感》

内蒙古财经学院商务学院读书心得

--------读《浮士德》有感

作者

系别专业

年级 姚赫 市场营销 08级

学号 802066243

《浮士德》读后感

《浮士德》是歌德倾毕生心血所完成的史诗性的巨著。它取材于16世纪德国有关江湖术士约翰•乔治•浮士德的民间传说。《浮士德》是一部长达一万二千一百一十一行的诗剧,第一部二十五场,不分幕。第二部分五幕,二十七场。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剧情梗概如下:魔鬼靡非斯特与上帝打赌,认为人类无法满足的追求终必导致其自身的堕落。上帝却以为尽管人类在追求中难免会犯错误,但最终能够打到真理。于是由魔鬼下到人间去诱惑浮士德。

浮士德此时已是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学者。他毕生都在孜孜不倦地博览群书,钻研各种学问,以求洞解自然奥秘。然而至此垂垂暮年,他才恍然悟到这些知识毫无用处,而自己处身其中的书斋实在形同牢狱,使自己与大自然隔离了。他痛苦得想要自杀,到另一世界去寻求出路。复活节的钟声唤回了他生的意志,把他引到郊外,在万物欣欣向荣的大自然和自由欢乐的人群中,他深受鼓舞。回到书斋翻译《圣经》时,竟然与”泰初有道”的思想发生抵触。这时,他从效外带回的卷毛犬化为书生出现在面前,浮士德问他的真实身份,他说自己是“作恶造善的力之一体”,其实他就是魔鬼靡非斯特的化身。魔鬼答应做浮士德的仆人,带他重新开始人生有历程,条件是一旦他感到满足,灵魂便归魔鬼所有。浮士德与魔鬼订立契约。

魔鬼带浮士德来到魔女之厨,饮下魔汤,使他变成了翩翩少年,恢复了情欲。随后他们来到一个小镇,浮士德与平民少女玛甘泪发生恋情。玛甘泪对浮士德一往情深,为了幽会,他无意中给母亲服了过量安眠药,致使老人死去。她的哥哥瓦伦丁又死在浮士德的剑下。在慑于社会舆论的重压而新手溺死了与浮士德所生的孩子后,玛甘泪身陷囹圄,被判死刑。其时浮士德正与魔女欢会,闻讯后赶来营救,但玛甘泪已精神失常,甘愿受刑而无意逃走。浮士德在悔恨中离去。上帝宽恕了善良的玛甘泪。第一部到此结束。 第二部开始,浮士德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治愈了心灵的创伤,随魔鬼来到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宫。其时王朝一片混乱,上层社会荒淫腐败,百姓啼饥号寒,铤而走险。而浮士德获得皇帝的宠信,以多发行纸币之法缓解了财政危机。皇帝异想天开,要求浮士德召来古希腊美女海伦以供观赏。魔鬼施展法术,于是香烟缭绕之中出现了海伦和特洛伊王子帕里斯的幻影。浮士德对海伦一见倾心,当帕里斯拥抱海伦时,浮士德妒意大发,用魔钥去触帕里斯,幻影立刻消失,浮士德昏倒在地,魔鬼驮起他溜出宫廷。

官场黑暗令浮士德对政治大失所望, 使他转而追求古典美的宁静与和谐。 魔鬼将

他带回书斋。浮士德的学生瓦格纳在曲颈瓶里造出了人造小人何蒙古鲁土。何蒙古鲁士领浮士德到希腊寻找海伦。二人结合,生下一子名欧福良。欧福良的形象是以英国诗人拜伦为原型的,他生来喜爱高飞,渴望战斗,听到远方自由的呼唤,他如闻号令,奋不顾身向高空飞去,不幸陨落在父母脚下。海伦悲痛欲绝,不顾浮士德的苦留,腾空飞去,只将她的白色长袍和面纱留在了浮士德的怀中。它们化为云朵把浮士德托到这保,飞回了北方。浮士德对古典美的追求,又似幻灭而告终。

浮士德在空中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顿时产生了征服大海的雄心,借魔鬼之力,他帮助一个皇帝平定了叛乱,得到一片海边的封地。按照浮士德的命令,魔鬼驱使百姓为他移山填海,变沧海为桑田。此时,浮士德已是百岁的老人,忧愁使他双目失明。魔鬼命死魂灵为他掘墓,浮士德听到铁锹之声,还以为是群众在为他开沟挖河。想到自己正在从事的伟大事业,他不由得脱口赞道:“你真美啊,请停留一下!”浮士德依约倒地而死。魔鬼正要夺走他的灵魂,这时天降玫瑰花雨,化为火焰,驱走了魔鬼。天使将浮士德接至天上,见到了圣母和已为赎罪女子的玛甘泪。

浮士德自强不息、追求真理,经历了书斋生活、爱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和建功立业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都有现实的依据,它们高度浓缩了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期几百年间德国乃至欧洲资产阶级探索和奋头号的精神历程。在这里,浮士德可说是一个象征性的艺术形象,歌德是将他作为全人类命运的一个化身来加以塑造的。当然,所谓全人类其实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一个先进知识分子典型形象的扩大化罢了。同启蒙时代的其他资产阶级思想家并无二致,歌德也是把本阶级视为全人类的代表的。浮士德走出阴暗的书斋,走向大自然和广阔的现实人生,体现了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直到“狂飙突进”运动资产阶级思想觉醒、否定宗教神学、批判黑暗现实的反封建精神。浮士德与玛甘泪的爱情悲剧,则是对追求狭隘的个人幸福和享乐主义的利己哲学的反思和否定。从政的失败,表明了启蒙主义者开明君主的政治理想的虚幻性。与海伦结合的不幸结局,则宣告了以古典美对现代人进行审美教化的人道主义理想的幻灭。最终,浮士德在发动大众改造自然,创建人间乐园的宏伟事业中找到了人生的真理,从中我们不难看到18世纪启蒙主义者一再描绘的”理性王国”的影子,并依稀可闻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呼唤未来的声音。

浮士德的形象还有更高的哲学涵义。这主要表现在著名的“浮士德难题”以及面对这种困境所表现出来的“浮士德精神”上。

浮士德 读后感篇三
《浮士德读后感》

《浮士德》读后感

--------地狱炼狱天堂

假如浮士德博士的旅行是由地狱到天堂的旅行,那让我们看看地狱炼狱天堂都有什么。

一、地狱

“人类只有通过种种磨练和考验才能通往胜利的彼岸。”浮士德的社会就是歌德的社会。歌德在文学、绘画、自然科学的学习中不断追求真理,在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中积极奔走,并在运动的失败中进一步深化认识,成就了思想的高度与深度。歌德的社会封建专制摧残人性,作品中,浮士德“枯守这个牢笼,„„塞满大堆书本,被蠹虫咬、被灰尘笼罩。”与世隔绝的钻研却不能发现知识对改造生活的用处;少女玛加蕾特饱受等级观念毒害,对浮士德尊称之为“小姐”(贵族女士才能拥有的称号)而惊奇; 一群青年甚至学生在酒吧里唱着粗俗的歌;教会对未婚生子的女性极度不公的惩罚„„

而人间地狱的另一部分则是人性的欲望与罪恶。

恶行者、伪善者表面风光无限,实则心惊胆颤!冥冥苍天,炯炯神眼,原罪的显现、欲望的暴露。听!慈悲的天神歌,看!流泪的众生相。浮士德因为爱欲而酿成爱情悲剧;对腐朽王朝、虚幻世界的执着终究化为泡影。达尔丢夫敢于在神明面前犯罪最终下场不善。金庸笔下的四大恶人最终难逃惩罚„„这些小说人物都取材于现实,具有典型性和客观性,而作者对其加工处理不仅是增添小说的可读性也是对世人敲响警钟!再次让已惴惴不安的恶行者心惊。有多少二战战犯逃过死刑灵魂却终生受着煎熬,午夜梦回的是一具具腐尸和阴惨凄厉的催命声;一些侥幸出逃的贪官常与亲人分居世界各地,既担心被“一锅端”又忍受思亲之苦;因为嫉妒而道人是非的长舌妇会因心胸狭窄失去朋友孤独一生„„宗教观念认为以上恶行足以下十八层地狱,最轻拔舌,重则刀锯。“善恶在一念之间,存善念则化为天堂善神,存恶念则化为地狱恶鬼。”意大利人文主义诗人但丁也讽刺作恶者“形状多么狰狞,姿态多么凶恶。”而那些迫切希望灵魂救赎的作家、艺术家则“总能把人类最深处的劣根性表现在作品中。”

二、炼狱

炼狱象征苦难,象征忏悔。天堂象征救赎——这是基督教永恒的主题。炼狱中的忏悔指人的一念,善念恶念,天堂地狱。“神啊,救救我吧。”看到天堂的光辉,美梦将会成真!地狱恶鬼又再哀嚎,听得我心碎心惊,拖住我的脚想让我沉沦,而我却渴望自由的翱翔,向往天堂的晨光!

浮士德的爱、政治理想以及艺术理想破灭后开始反思,决心脚踏实地的建立一个理想的自由国度。而歌德也通过“世俗人”(《浮》中歌德的自比)与“虔诚的信徒”(《浮》中指伪善者)、教条主义者、唯心主义者、实在论者(均为浮中人物)等对人生观的探讨,思想进一步深化。电影《美梦成真》炼狱部分也多描写主角对过去的反思。我想现实生活中的闭门思过、“在祖先牌位前悔过也多少点炼狱情结吧,而西方心理学中的内心自省也缘于此。

三、天堂

在宗教世界,能令人佩服的唯有地藏王菩萨与观世音。两位菩萨皆因渡救世人而放弃成佛。地狱万恶,地藏王以一颗慈悲心与恶鬼同下十八层地狱,永受轮回之苦,更许下“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宏愿。神圣的天穹在众神的光辉中响起天籁,天使清唱万福玛丽亚;等待新生,用最虔诚的笑意祝福这伟大的新生。

浮士德的知识有了用武之地,造福百姓,造就了和平王国。真诚的忏悔与巨大的收获

让浮士德没有遗憾,终于荣升天堂。歌德也穷尽一生将他的思想完善, 表达在作品中,寄予了他希望国家统一、反抗封建社会与教会的理想,激励后世完成他未尽的事业。

歌德对国家对人性的关怀的确影响我们,他用六十年的光阴证明人经过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智者。至于地狱、天堂等是人生的一个个思想过程,是信仰。而信仰的缺失、后现代主义的无所谓观念让我们迷失。庆幸的是还有许多《浮士德》似的作品,还有许多歌德似的人物激励我们自信自强。

浮士德 读后感篇四
《浮士德读后感》

凡自强不息者,终将得到拯救 --读浮士德有感

《浮士德》是一部意义深远的著作,在浮士德身上反映了新旧时代更迭期的各种冲突:宗教与科学,理智与情感,因循与追求。

浮士德对学十分热爱:"啊,我孜孜不倦,对哲学,法律连同医典,遗憾的还有神学,全部都进行了彻底的钻研。他对未知的东西感到兴奋万分,书本给了他力量和希望.他对自己的知识感到不足,对无法揭开大自然神秘的面纱感到失望……他对学的热爱已经到达了不可自拔的地步了.

“谁若不断努力进取,我们就把他救助。”歌德说过,浮士德得救的秘诀就在这几行诗里。浮士德的身上有一种活力,使他日益高尚化和纯洁化,到临死,他就获得了上界永恒之爱的拯救。是的,浮士德之所以能够被拯救,不止是这样,还因为他不断行动,不断追求,不断克服迷误,最终走上了正路。他的精神是向上的,这是我们应该学的。还要学习他对学的追求,对学的热爱,对学的希望。我们要善学,乐学,爱学,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

浮士德的肉体毁灭了,但他的精神得救了。一个行动的人,一个上进的人,一个不断自省并最终走上正途的人,最终会得到救助。这就是浮士德这个形象上所体现出的不断追求人生真谛的探索精神。 我们每个人在人生追求中都会遇到各种无法逃避的问题,必须选择,而且不断追求,自强不息,勇于实践,使自己免遭沉沦的厄

运,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和理想。

作品中还有些东西,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与思考。比如说,文章中学生说,我要欣喜地投入学问,要怎样才能和学问相亲,先生?靡菲斯特说,远的不必去过问,先看你如何选择课程?学生:我期望做一个饱学诗书,既想学地理,也想学天文,一面研究人文,一面研究自然。

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学东西做事情,时间与精力是有限的。不要把一切想得过于美好与浪漫,应该客观评价自己,正视自己。在学好学生阶段要求学习的科学知识外,其他的就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选择性地学习,不能好高骛远,否则最后只会得不偿失。在学习的过程中,当遇到难题与疑惑时,我们就要学浮士德一样,积极进取,自强不息,虚心向智者学习,这才是理性的学习方式,也才会拥有充实快乐的人生。经过一番磨难,一番生活的历练,不管成功与否,天堂幸福之门就会向你开启。 《浮士德》的结尾是光明的。浮士德喊出了“你真美呀,请稍稍停留!”表面上看,他获得了满足,也准备享受这满足,靡非斯托因此要攫走他的灵魂,但上帝派天使把浮士德的灵魂带到了天堂,因为“凡是自强不息者,到头我辈终能救”,正可谓天道酬勤,上帝嘉许之。

当我们认识到自己的罪恶时,其实我们已经变成了天使。

浮士德 读后感篇五
《《浮士德》读后感》

《浮士德》读后感

《浮士德》是德国伟大诗人歌德倾注了毕生心血完成的最重要的代表作品,是一部悲剧,一共花费了歌德近60年的时间去创作与完成。其内容涉及范围非常的广泛,兼有政治,社会,历史,神学,哲学,美学,文学,音乐等众多领域的内容,从这部作品当中,可以窥见欧洲自从文艺复兴以来将近3XX年的思想历史轨迹。

《浮士德》取材于德国16世纪的相关浮士德的民间传说,传说浮士德是个炼金术士和魔术师,他将灵魂出卖给魔鬼,从而交换世间的权力,知识和享受,条件是他将在死后灵魂归魔鬼所有。

这部作品的故事从" 天上序幕“开始。上帝和魔鬼争论人性的善恶。魔鬼认为人是情欲的奴隶,是可以困惑终生,永远受苦,走向堕落的。而上帝则坚持相信人虽然会受到模糊事体的冲动驱使,会犯下许多的过失,但最终会走上真理的道路。

于是上帝和魔鬼下了赌约,由此开始,浮士德追求真理的生命的旅程从此翻开了首页。浮士德是一个年过半百的博士,博览群书,可以说学富五车了,钻研各类问题,但在其一生追求当中,他并没有得到满足。他精神上面临着种种问题,认为所处的生活苦闷,厌烦。于是他寻求帮助,渴望得到更深的知识等等,但是他用法找来的虚构并没有办法,就想到用毒酒终了一生,当酒杯接近他的嘴唇的时候,复活节的钟声响了。他待会的够变成了人样,与浮士德定下了契约。约定,梅菲斯特可以满足浮士德的所有条件,但是,当浮士德在享受得到满足时,说出“停一停吧,你真美丽!”浮士德便结束了生命,同时灵魂交给了魔鬼。

魔鬼发挥他的独特法力,带浮士德来到了某个酒店,见到了一大群人在饮酒作乐,浮士德也参加了进去,梅菲斯特了解浮士德的心态,于是他带他到炼丹房,给了他磨汤,于是浮士德变得年轻,进而与甘泪卿进行了追逐。最终浮士德与甘泪卿定格了一个永恒。甘泪卿到死还念着浮士德的名字,以表示其爱不泯。

浮士德在甘泪卿死后很内疚,自责,行尸走肉,在一群花妖的帮助下恢复了活力。

在看到了海伦的美丽后,他便在魔法的帮助下接近了海伦,开始了恋情,可是,好景不长,经历丧子之痛,他的浪漫梦想又破灭了。几度遭遇之后,他想干一番大事业,雄心壮志的开始了为民造福的理想,可是,自责魔鬼侵袭了他,使他双目失明。在魔鬼手下挖墓时,其声音像是在实现它的理想,于是说了'’停一停吧,你真美!“后就到下了。但最终本该归于魔鬼的灵魂却被天使带回天堂。

这部作品内容简直可说千变万化,洋洋大观,思维逻辑比较怪异。浮士德经历了三个阶段,终于还是灵魂回归天堂。从学习,政治,理想,一步一个跨越,即使魔鬼洞察他的一切,了解他的需求,可还是无法到达他的灵魂深处,最终他还是走上正道。

读了这部作品,可以学习到应该从四面八方来解读作品。里面的注释都解释了当时的一些历史发展状况,在特殊的条件影响下,才可以成就特殊的伟大作品,优秀的作品凝结了社会的整个轮廓缩影。浮士德一生没有停止在追求的步伐,虽然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挫折,,即使心力交瘁,还是不会满足,不会就这样让追求干涸。

我觉得这就是人生的一种状态,本来就向着更高的要求发展,向着理想现状看齐,在满足的空间中,即使被诱惑,也是一时的,最终将烟消云散,纵使过错了,但追求的更高要求真确与存在,还是会用不止息的努力与奋斗,以人的能动力去认知人生,去追求应该有的生命的理想高度。

《浮士德》看完了,思维还在活跃,因为其中确实还有很多不理解的东西与细节,其中魔鬼的力量到底代表着什么,浮士德的死亡又是因为什么?在怎样的一种,作者才完成了这部这么穿越时空的高深度的作品?

浮浮沉沉是人生,欲望算不算魔鬼呢?最后还是要沿着正道的方向前进.....

浮士德 读后感篇六
《浮士德读后感》

浅谈《浮士德》

早有耳闻歌德的大作《浮士德》,但最近才真正去了解其中的内涵,不得不让我叹服这部让歌德花了60年完成的作品堪称巨著。

《浮士德》是通过打赌展开情节的上帝和梅菲斯托打赌,上帝认为:浮士德即使在迷茫中挣扎也仍能悟出正道。而梅菲斯托则认为:只要让浮士德沉迷就行。由此,便引出了浮士德与梅费斯托的打赌。浮士德断然声言:只要我一旦有这个话头:你真是美呀,请稍稍停留!到那时你可以将我锁住,到那时我甘愿万事干休!这是他的宣言。由这个打赌引出了全部的情节。

浮士德的需要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他的知识需要,浮士德追求的知识是中世纪的学问,他不满足要走出书斋,第二个阶段是他的情欲需要,他与玛甘泪恋爱却以失败告终,这使他意识到围绕个人生活的狭小圈子追求理想是不可能的,必须要克服小我走向大我,向着更高的理想前进。第三个阶段是他的社会生活需要。他想为宫廷服务,而统治者却把他当做取乐的对象,于是他放弃了宫廷生活。第四个阶段是他对美的需要,浮士德发现了古典美并与古典美的代表海伦结合,可是海伦到了最后还是放弃了浮士德,使他对美的追求破灭。第五个阶段是浮士德的自我成就需要,在这个阶段里他围海造田,改造自然,使他感到快乐。 我很佩服浮士德,他有内省的自觉,他能看到一个真实的自己。“人们称我为术士、博士,已经有十年之久了。上、下、左、右,我牵着学生们的鼻子,指导他们,可是,最后,我只知道我一无所知。 一想到此,我五内如焚。”因此浮士德探索的一生,也正体现了魏玛古典主义“表现在逐步完美的自然中逐步完美的人生”的主张。

在这部著作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就是魔鬼。靡菲斯特虽然是魔鬼,可是他却推动着浮士德一生不断前进。并且,浮士德执着地追求真理,肯定实践的意义;而梅菲斯特则嘲笑一切,否定人生价值,使浮士德不断他们二人之间的角色关系,正好辩证地解释了恶的力量在人类社会和个人发展中的作用。魔鬼象征人性固有的阴暗面,要么是上帝的仆人,听从内心人道,爱,上进的声音。要么就做撒旦的奴隶。

关于《浮士德》是不是悲剧这一点,我并不能很确定,但是我还是比较偏向于它是一部悲剧作品,不仅因为歌德把它定义为一部悲剧,而且我觉得浮士德追求的学问、爱情、高官厚禄、对古典美的追求,以及填海造田为人类谋福利功业等等,这一系列欲望虽然似乎逐一得以实现,但到了最后还是破灭了,爱情,功名到了最后并没有追随他。鲁迅曾经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打碎给人看。”浮士德认为,改造自然,造福人类,就是人的最高理想和目标,是人生的终极真理。但浮士德已无力去实现这理想,便倒地死去。

浮士德的肉体毁灭了,但他的精神得救了.一个行动的人,一个上进的人,一个不断自省并最终走上正途的人,最终会得到救助.这就是浮士德这个形象上所体现出的不断追求和人生真谛的探索精神.

对于我们而言,我们也需要这种不断追求,不断探索的精神。要善学,乐学。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过程才是人生价值的关键,而成功只能被看作更高价值实现的起点。这样,你才能不断汲取力量,不断提高自己,向至上迈进。生命原来如此美丽,它没有给你任何所谓的痛苦,而是让你充分展示自己。

浮士德 读后感篇七
《浮士德读后感2012.3原创》

《浮士德》读书笔记

歌德的《浮士德》断断续续的写了六十年。浮士德一生的经历,也无疑是以歌德一生的经历为背景的。

《浮士德》是诗剧,是通过两次打赌来展开情节的。第一次在“天上序幕”中,上帝和梅非斯托打赌。上帝认为“善良人就在迷惘里挣扎/也就会悟出一条正路”。梅非斯托则认为人类“像长腿促织”,因为有了理性反而“落得比兽性更为兽性”,只消把浮士德“拖进粗野的人生/体验些庸俗无聊的事情”,就能把他引向堕落。由这个打赌又引出了浮士德与梅非斯托的打赌。在民间传说中,浮士德与魔鬼签定的是出卖灵魂的契约,目的是为了换得超人的权力去寻求享受。但在歌德笔下,梅非斯托认为人的追求是有限的,容易满足的;浮士德则坚信自己不会被感官的、物质的享受“哄得游手好闲”,因此引出了《浮士德》的全部情节。

浮士德一生经历了五个悲剧。

先是知识的悲剧。他对中世纪的各种知识“全部进行过彻底的钻研”,结果绝望的几乎自杀。绝望之余,他诅咒一切,连天恩、信仰、希望、容忍,总之,中世纪的一切信条和道德都被否定了。他与魔鬼订约,决心借魔鬼的力量——也就是想借助人世间邪恶的力量,不择手段去阅历生活。 其次是爱的悲剧。在“魔女的丹房”里喝了汤药后,浮士德再返青春。当封建社会的小农或小市民,与新思潮结合时,结局必然是悲惨的。浮士德在魔鬼的操纵下,也就是在邪恶意念的驱使下,毁掉了葛瑞琛。“瓦普几斯夜会”实际是浮士德濒于堕落边缘的变形反照;但他时时寻求跳出这种邪恶的立足点。最后他没有在邪恶中毁掉,循入大自然,去寻求解脱,寻求新的起点。 第三个是为统治者服务的悲剧。浮士德进入宫廷是魔鬼一手导演的,浮士德在皇宫里,只不过是不带弄臣名号的弄臣,这是可悲的。后来,皇帝想见到美人海伦,浮士德见到海伦的阴魂后,激动的在爆炸事故中昏死过去。终于在霍门库鲁斯带领下,去参加“古典的瓦普几斯夜会”,寻找海伦,寻找古典美。从这里可以看到歌德走出魏玛宫廷,去意大利寻找艺术新天地的蛛丝马迹。 第四个是美的悲剧。浮士德寻得海伦并与之结合后,生子欧富良。欧富良摔死后,海伦随之消逝,其衣物托起浮士德飘回北方。浮士德主动呼唤恶魔,到对恶魔又鄙视又离不开,到痛恨恶魔,这是他灵魂逐渐净化,逐渐升高的过程。

第五个是理想的悲剧。这时的浮士德已坚定的确立了主体意识,任何外力都不可能使他茫然自失。一切前人归之为命运的盲目力量,在叩开他的心扉之前,都必须受到理性的审验。浮士德的失明,说明人类的发展既是清醒的,又是盲目的。因为带有盲目性,人类就永远无法避开忧愁的袭击,但是盲目只是潜藏在清醒的夹缝里。被忧愁吹瞎双眼后,浮士德没有惊惶失措,更没有从理想的轨道上滑脱出来。他是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死去的。死后即将被梅非斯托捉住的灵魂却被天使救走了。他没有被引向堕落。

歌德相信人类终将毁灭,浮士德和梅非托斯打赌时就说,他要“把人类的哀乐集于一身”,“和人类一样也最后消尽”。既然人类终将毁灭,那么人类的追求尽管一步步都达到了目的,自然也还是个悲剧。

因此浮士德是一个永远在追求,永远在探索,永远在完善自我,超出自我,又永远在确定自我的典型人物。《浮士德》写的是人性在艰难的环境中艰难展开的苦难历程。

《浮士德》是歌德根据流传于民间的有关浮士德的故事而写成的一部悲剧。这个民间故事含有强烈的悲剧因素,在浮士德身上反映了新旧交替时期宗教与科学、理智与情感、神性与人性、因循与追求的各种冲突。

歌德笔下的浮士德是文艺复兴时代一个巨人的形象,他厌恶宗教和传统加于他身上的束缚,渴求生活,不断进取,为实现人的价值、生活的真谛而不停地追求。在浮士德身上有着一种活力,使他日益高尚和纯洁,这种活力就是对人的存在的意义进行锲而不舍的探求,就是在不断克服错误和过失中去追求真理,最后走上正途。就在对“最高存在”的意义的探索中,他要把全人类的苦乐集于一身,要在个人的内心中领略人类的全部感情。他冲破了知识的牢笼,摆脱了官能的享受和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情的羁绊,走出了“小世界”,而进入了“大世界”。在这个“大世界”中,他曾为帝王服务,曾同古代的美结合,但这给他留下的是一片空虚和一场幻景。最后他在为人类造福、征服大自然的宏伟斗争中,感到了最大的满足,得出了智慧的最后答案。浮士德所得出的最后答案无疑是积极的,但有着空想的性质。离开改造社会单纯地改造自然,到头来也只能是一个幻想。失明的浮士德把魔鬼为他挖掘坟墓的场面当作是他的人民与大海搏斗的壮丽景象,为这种幻想提供了一个例证。这也正是浮士德悲剧意义之所在。 我特别欣赏书中浮士德所说的一句话:“我要纵身跳进时代的奔波,我要纵身跳进时代的车轮;苦痛、欢乐、失败、成功,我都不问,男儿的事业原本要昼夜不停。”虽然浮士德是一个悲剧人物,但是从他身上体现出来的这种面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和积极的进取、追求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读《浮士德》

作者: 网络转载 发布日期: 无

2005-7-6 字数:3059 《浮士德》是歌德倾毕生心血所完成的史诗性的巨著。它取材于16世纪德国有关江湖术士约翰·乔治·浮士德的民间传说。《浮士德》是一部长达一万二千一百一十一行的诗剧,第一部二十五场,不分幕。第二部分五幕,二十七场。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剧情梗概如下: 魔鬼靡非斯特与上帝打

赌,认为人类无法满足的追求终必导致其自身的堕落。上帝却以为尽管人类在追求中难免会犯错误,但最终能够打到真理。于是由魔鬼下到人间去诱惑浮士德。 浮士德此时已是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学者。他毕生都在孜孜不倦地博览群书,钻研各种学问,以求洞解自然奥秘。然而至此垂垂暮年,他才恍然悟到这些知识毫无用处,而自己处身其中的书斋实在形同牢狱,使自己与大自然隔离了。他痛苦得想要自杀,到另一世界去寻求出路。复活节的钟声唤回了他生的意志,把他引到郊外,在万物欣欣向荣的大自然和自由欢乐的人群中,他深受鼓舞。回到书斋翻译《圣经》时,竟然与"泰初有道"的思想发生抵触。这时,他从效外带回的卷毛犬化为书生出现在面前,浮士德问他的真实身份,他说自己是“作恶造善的力之一体”,其实他就是魔鬼靡非斯特的化身。魔鬼答应做浮士德的仆人,带他重新开始人生有历程,条件是一旦他感到满足,灵魂便归魔鬼所有。浮士德与魔鬼订立契约。 魔鬼带浮士德来到魔女之厨,饮下魔汤,使他变成了翩翩少年,恢复了情欲。随后他们来到一个小镇,浮士德与平民少女玛甘泪发生恋情。玛甘泪对浮士德一往情深,为了幽会,他无意中给母亲服了过量安眠药,致使老人死去。她的哥哥瓦伦丁又死在浮士德的剑下。在慑于社会舆论的重压而新手溺死了与浮士德所生的孩子后,玛甘泪身陷囹圄,被判死刑。其时浮士德正与魔女欢会,闻讯后赶来营救,但玛甘泪已精神失常,甘愿受刑而无意逃走。浮士德在悔恨中离去。上帝宽恕了善良的玛甘泪。第一部到此结束。 第二部开始,浮士德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治愈了心灵的创伤,随魔鬼来到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宫。其时王朝一片混乱,上层社会荒淫腐败,百姓啼饥号寒,铤而走险。而浮士德获得皇帝的宠信,以多发行纸币之法缓解了财政危机。皇帝异想天开,要求浮士德召来古希腊美女海伦以供观赏。魔鬼施展法术,于是香烟缭绕之中出现了海伦和特洛伊王子帕里斯的幻影。浮士德对海伦一见倾心,当帕里斯拥抱海伦时,浮士德妒意大发,用魔钥去触帕里斯,幻影立刻消失,浮士德昏倒在地,魔鬼驮起他溜出宫廷。 官场黑暗令浮士德对政治大失所望, 使他转而追求古典美的宁静与和谐。 魔鬼将他带回书斋。浮士德的学生瓦格纳在曲颈瓶里造出了人造小人何蒙古鲁土。何蒙古鲁士领浮士德到希腊寻找海伦。二人结合,生下一子名欧福良。欧福良的形象是以英国诗人拜伦为原型的,他生来喜爱高飞,渴望战斗,听到远方自由的呼唤,他如闻号令,奋不顾身向高空飞去,不幸陨落在父母脚下。海伦悲痛欲绝,不顾浮士德的苦留,腾空飞去,只将她的白色长袍和面纱留在了浮士德的怀中。它们化为云朵把浮士德托到这保,飞回了北方。浮士德对古典美的追求,又似幻灭而告终。 浮士德在空中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顿时产生了征服大海的雄心,借魔鬼之力,他帮助一个皇帝平定了叛乱,得到一片海边的封地。按照浮士德的命令,魔鬼驱使百姓为他移山填海,变沧海为桑田。此时,浮士德已是百岁的老人,忧愁使他双目失明。魔鬼命死魂灵为他掘墓,浮士德听到铁锹之声,还以为是群众在为他开沟挖河。想到自己正在从事的伟大事业,他不由得脱口赞道:“你真美啊,请停留一下!”浮士德依约倒地而死。魔鬼正要夺走他的灵魂,这时天降玫瑰花雨,化为火焰,驱走了魔鬼。天使将浮士德接至天上,见到了圣母和已为赎罪女子的玛甘泪。 浮士德自强不息、追求真理,经历了书斋生活、爱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和建功立业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都有现实的依据,它们高度浓缩了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期几百年间德国乃至欧洲资产阶级探索和奋头号的精神历程。在这里,浮士德可说是一个象征性的艺术形象,歌德是将他作为全人类命运的一个化身来加以塑造的。当然,所谓全人类其实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一个先进知识分子典型形象的扩大化罢了。同启蒙时代的其他资产阶级思想家并无二致,歌德也是把本阶级视为全人类的代表的。浮士德走出阴暗的书斋,走向大自然和广阔的现实人生,体现了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直到“狂飙突进”运动资产阶级思想觉醒、否定宗教神学、批判黑暗现实的反封建精神。浮士德与玛甘泪的爱情悲剧,则是对追求狭隘的个人幸福和享乐主义的利己哲学的反思和否定。从政的失败,表明了启蒙主义者开明君主的政治理想的虚幻性。与海伦结合的不幸结局,则宣告了以古典美对现代人进行审美教化的人

道主义理想的幻灭。最终,浮士德在发动大众改造自然,创建人间乐园的宏伟事业中找到了人生的真理,从中我们不难看到18世纪启蒙主义者一再描绘的"理性王国"的影子,并依稀可闻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呼唤未来的声音。 浮士德的形象还有更高的哲学涵义。这主要表现在著名的“浮士德难题”以及面对这种困境所表现出来的“浮士德精神”上。歌德以深刻的辩证法意识揭示了浮士德人格中的两种矛盾冲突的因素,即“肯定”和“善”的因素同“否定”和“恶”的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及其发展历程,更以乐观主义的态度表现了浮士德永不满足,不断地克服障碍、超越自我,“不断地向最高的存在奋勇”前进的可贵精神。“浮士德难题”其实是人类共同的难题,它是每个人在追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时都将无法逃避的“灵”与“肉”,自然欲求和道德灵境,个人幸福与社会责任之间的两难选择。这些二元对立给浮士德和所有人都提出了一个有待解决的的内在的严重矛盾。在《浮士德》中,这一矛盾贯穿了主人公的毕生的追求,体现为浮士德的内心冲突和他与靡非斯特的冲突的相互交织。从某种意义上说,浮士德的内心冲突同时也是他与靡非斯特的矛盾冲突的内在化的体现,而他与靡非斯特的矛盾冲突则同时也是他内心冲突的外在化体现。在与靡非斯特这“一切的障碍之父”、恶的化身结为主仆,相伴而行之后,浮士德的前途可谓危机四伏,随时皆有可能堕落为恶魔的奴隶。但是,不断追求,自强不息,勇于实践和自我否定是浮士德的主要性格特征,这使他免遭沉沦的厄运,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和理想。而恶在这里却从反面发挥一种“反而常将好事做成”的推动性作用。歌德辩证地看待善恶的关系,不是视之为绝对的对立,而是把它看作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关系,揭示了人类正是在同恶的斗争中克服自身的矛盾而不断取得进步的深刻道理。这在诗剧的开头时上帝有关善人须努力向上才不会迷失正途的议论,以及诗剧结束时天使们唱出的"凡是自强不息者,到头我辈均能救"的歌词中都得到了明确的体现。 《浮士德》构思宏伟,内容复杂,结构庞大,风格多变,融现实主义与浪温主义于一炉,将真实的描写与奔放的想象、当代的生活与古代的神话传说杂揉一处,善于运用矛盾对比之法安排场面、配置人物、时庄时谐、有讽有颂、形式多样、色彩斑驳,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浮士德》是一部无可指摘的完美之作。从思想上看,它有将政治革命消极为精神探索,将社会改造转化为自我完善的倾向,这体现了资产阶级固有的软弱和妥协的本性,以及它作为剥削阶级的掠夺性。从艺术上看,内容庞杂,用典极多,象征纷繁,使作品艰深隐晦,令人索解为难。尤其是第二部,浮士德的形象有抽象化、概念化的倾向,给一般读者的阅读和理解造成了较大的困难。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190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