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联词的句子

| 读后感 |

【www.guakaob.com--读后感】

有关联词的句子篇一
《带有关联词语的句子》

带有关联词语的句子

关联词语在句子的表达中起关联的作用,它使前后意思联系更加密切,层次更清楚明了,

表达更有逻辑性。在小学阶段,我们主要认识和学会使用以下几种关系的关联词语。 壹、概述

贰、有关关联词题型也很多,提供以下题例供大家参考。

一、关联词语填空

1、( )风吹雨打,我们( )坚持到校学习。

2、( )成绩再好,你( )不能自满呀!

3、我( )这么用功,( )成绩还是不如你

4、有人口头上( )讲得很好,( )行动却做得很少。

5、( )雨再大,路再滑,我们( )要按时报到。

6、这种境界,( )使人惊叹,( )叫人舒服。

7、( )怎么拥挤,他( )能挤过去。

8、四合院的房子与房子之间,( )相互连接,( )各自分开,有分有合。

9、雷锋( )死了,( )他的精神永远在我们心中。

10、这个橡皮( )我的,( )李明的。

11、这样的住宅( )有些拥挤、杂乱,( )非常适合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12、( )水再上涨,江堤( )有危险。

13、( )困难再大,我们( )要坚持上学。

14、( )明天天晴,秋游( )按期举行。

15、道德( )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 )实践起来却很难。

16、上海( )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基地,( )是一个科学文化中心。

17、世界上的事物( )有简单的联系,( )有不少复杂的联系。

18、诚实是美德,( )做什么,( )要讲老实话,办老实事。

19、( )想参加书法培训班,( )得主动提出申请。

20、( )靠别人,( )靠自己。

21、刘胡兰( )牺牲自己,( )不出卖同志。

22、星期天你( )去公园,( )去奶奶家。

23、妈妈( )看电视,( )织毛衣。

24、做事( )坚持不懈,( )成功。

25、小明( )学习好,( )体育也很棒。

26、我( )写完了作业,( )写了些课外题。

27、这支笔( )你的,( )小红的。

28、( )学生,( )应该好好学习。

29( )天下雨,我们( )不能在室外上体育课。

30、( )鄞奋学习,( )能提高成绩。

31、( )明天爸爸不上班,他( )会带我上公园。

32、为了祖国的边疆的安全,( )忍受寂寞,( )是值得的。

33、鲁迅( )是伟大的文学家,( )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

34、( )时间是宝贵的,( )我们要加倍珍惜时间。

35、( )河道纵横交叉,( )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

36、小艇( )速度非常快,( )还能做急转弯。

37、书( )读得很多,( )不会灵活运用是不行的。

38、读了这个故事,大家( )知道了许多海洋的奥秘,( )激发了探索科学的兴趣

39、( )遇到阴雨天气见不到太阳,国旗( )依然按日出时间高高地升起在天安门广场。

40、( )知识的海洋是无边无际的,( )学无止境。

有关联词的句子篇二
《用关联词语的句子》

有关联词的句子篇三
《句子分类及关联词语和习题》

按句子的语气划分

1、 陈述句。用来讲述或说明某一事实或情况,具有平而略降的语调,书面句末使用句号(。)表示。

2、 疑问句。用来提出问题—包括明知顾问。有表达疑问语气的语调。书面句末使用问号(?)表示。

(反问句)表示反诘的疑问句,即明知顾问或无疑而问的疑问句。反问句表面上是提问,实际上是一种强调的陈述说法,并不需要人家答复。

3、 祈使句。祈使句表示要听话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

1)表示命令的祈使句。2)表示请求的祈使句。3)表示禁止的祈使句。

4、 感叹句。带有强烈感情的句子书面上句末用感叹号表示。感叹句常带有“多么、多、好、真”等副词和语气助词。

关联词语

一:并列关系

1.又......又..... 2.一面.....一面...... 3.不是......而是.......4........也(还)...... 5.既......又.......6一边……一边..

7一会儿….. 一会儿8那么…..那么9有时….有时…..

二:递进关系

1.不但(不仅)......而且..... 2.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还(还,又)...... 3.尚且......何况..... 4.......并(并且)......

三:选择关系

1.或者(或)......或者(或)...... 2.是......还是..... 3.不是......就是...... 4.要么......要么...... 5.与其......不如......

6.宁可…….也不…7.宁愿………不愿……

四:转折关系:

1.虽然......但是(可是,却)..... 2.虽(尽管,固然)......但(可是,而,却)......

3.......但是(不过,可,却,可是,然而,只是)......

五:因果关系

1.因为......所以......2.由于......因此(因而)..... 3.既然......那么(就)......4.因…….故…. 5......因此(因而,所以)..... 6…….. 因为……7.之所以……是因为…

六.条件关系

1.只有......才......2.只要......就......3.不管(无论,不论,任凭).......都(也)...... 4.除非......才.....

七:假设关系

1.如果(假设,若,倘若,要,要是,要不是)......就.(便,那,那么,那就,那么就).....

2.即使(就是,就算,哪怕,纵然)......也(还).....

八:承接关系

1.……又(就,便,才,接着,跟着,于是,从而)……2一……就….3首先….然后….

一、运用关联词,把两个句子合并为一句。

1、小华的字写得很快。小华的字写得很好。2、革命的道路上有千难万险。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3、周恩来同志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周恩来同志在世界人民心中也有崇高的地位。

4、我们要学好课内的学习内容,我们要多读课外书,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5、你跟人家约好了。你不能不去参加。6、老师教我知识。老师教我学做人。

7、刘胡兰牺牲自己。刘胡兰不暴露党的机密。8、星期天,我去公园玩。星期天,我在家看书。

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 )风吹雨打,我们( )坚持到校学习。2、( )成绩再好,你( )不能自满呀!

3、我( )这么用功,( )成绩还是不如你4、有人口头上( )讲得很好,( )行动却做得很少。 5、( )雨再大,路再滑,我们( )要按时报到。6、这种境界,( )使人惊叹,( )叫人舒服。 7、( )怎么拥挤,他( )能挤过去。

8、四合院的房子与房子之间,( )相互连接,( )各自分开,有分有合。

9、雷锋( )死了,( )他的精神永远在我们心中。10、这个橡皮( )我的,( )李明的。 11、这样的住宅( )有些拥挤、杂乱,( )非常适合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12、( )水再上涨,江堤( )有危险。13、( )困难再大,我们( )要坚持上学。 14、( )明天天晴,秋游( )按期举行。

15、道德( )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 )实践起来却很难。

16、上海( )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基地,( )是一个科学文化中心。

17、世界上的事物( )有简单的联系,( )有不少复杂的联系。

18、诚实是美德,( )做什么,( )要讲老实话,办老实事。

19、( )想参加书法培训班,( )得主动提出申请。20、( )靠别人,( )靠自己。 21、刘胡兰( )牺牲自己,( )不出卖同志。22、星期天你( )去公园,( )去奶奶家。 23、妈妈( )看电视,( )织毛衣。24、做事( )坚持不懈,( )成功。

25、小明( )学习好,( )体育也很棒。26、我( )写完了作业,( )写了些课外题。 27、这支笔( )你的,( )小红的。28、( )是学生,( )应该好好学习。

29( )天下雨,我们( )不能在室外上体育课。30、( )鄞奋学习,( )能提高成绩。 31、( )明天爸爸不上班,他( )会带我上公园。

32、为了祖国的边疆的安全,( )忍受寂寞,( )是值得的。

33、鲁迅( )是伟大的文学家,( )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

34、( )时间是宝贵的,( )我们要加倍珍惜时间。

35、( )河道纵横交*,( )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

36、小艇( )速度非常快,( )还能做急转弯。37、书( )读得很多,( )不会灵活运用是不行的。 38、读了这个故事,大家( )知道了许多海洋的奥秘,( )激发了探索科学的兴趣

39、( )遇到阴雨天气见不到太阳,国旗( )依然按日出时间高高地升起在天安门广场。

40、( )知识的海洋是无边无际的,( )学无止境。

41、( )人人讲究文明卫生,我们的环境( )会更好。

42、周末的晚上,我( )看电视,( )听音乐。43、王敏多才多艺她( )会唱歌,( )会跳舞。 44、( )他对你的批评是正确的,你( )应该虚心接受。

45、( )前面的东西没有领会,( )不要着急学后面的东西。

有关联词的句子篇四
《关联词连句》

有关联词的句子篇五
《关联词以及相关句子》

注(前3个是课文出现过的关联词语)

1、任凭功课再忙,我们也要抽时间锻炼身体。任凭你说的天花乱坠,我也不上你的当。

2、我就不相信这道题那么难,今天我非做出来不可。

3、无论天气有多冷,我也要上学。

无论家里怎么困难,父母也要送小明去读书。

4、这朵花既美又香。(并列关系)

5、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工作好。(递进关系)

6、小刚不是忘记带钢笔,就是忘记戴红领巾(选择关系)

我们下课不是玩游戏,就是打篮球。

7、虽然他长得很丑,但是心地很善良。(转折关系)

8、因为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看。(因果关系)

9、如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就不举行了。(假设关系)

10、只要努力学习,就会取得好成绩。(条件关系)

修辞手法造句

(课文出现过的修辞手法)

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比喻句)

2、春天来了,桃花笑红了脸。(拟人句)

3、下课了,同学们有的在跳绳,有的在打篮球,有的在做游戏,瞧,他们玩得多开心啊!(排比)

4、是谁养育了我们?是我们的父母!(设问)

5、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么?(反问)

6、家里静得出奇,连一根针掉到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夸张)

他种的花很香,几十里外就能闻到花香了。

十二、古诗名句运用篇

今册学过的古诗名句该如何运用

(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是啊,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我们的日子呢,却是一去不复返。不抓住今天,永远期盼着明天,幸运会向你招手吗?

(2)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踏破铁鞋无觅处”时,爸爸走了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于是迅速地解开了这道难题。

(3)我们的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

(4)月亮渐渐西沉,星星又悄悄地眨起了眼睛。望着满天星星,我不由得想起了爸爸白天对我说的话,是啊,“有志者事竟成”。爸爸,请你放心,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5)我知道的名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6)俗话说:“当局者迷”。说明这个道理的诗句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7)形容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的诗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8)唐•李白与友人送别时,写下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达了与友人依依惜别之情!

(9)唐•王维与友人送别时,写下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了与友人依依惜别之情!

有关联词的句子篇六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

有关联词的句子篇七
《关 联 词》

关 联 词

常见关联词可分为以下几类复句:

1. 转折关系

概念:后一个分句与前一个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或部分相反。 例句:虽然天气已晚,但是老师仍在灯下伏案工作。

关联词:虽然……但是……、尽管……可是……

……然而……、……却…… ……然而…… 但是、但、可是、然而

2. 假设关系

概念:表示客观存在的因果关系的复句,其中一个分句说明原因,另一个分句说明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结果。

例句:要是这本书写得很精彩,那么大家都会喜欢看

关联词:如果……就……、假如……就……

要是……那么…… 就、要、便、那么

例句:如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就不举行了。

关联词:即使……也……、即便……也…… 哪怕……也…… 纵然、纵使 如果……就……、 即使……便…… 、要是……那么…… 、倘若……就……、既然……就……

3.条件关系

概念:表示条件与结果关系的复句,其中一个复句提出一种假设的情况作条件,另一个分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结果。

例句:只要我们努力,成绩就会不断地提高。

关联词:只要……就……、只有……才……

无论(不管、不论)……也(都)……

凡是……都……、除非……才……

4.因果关系

概念:表示客观存在的因果关系的复句,其中一个分句说明原因,另一个分句说明结果。

例句:因为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看。

关联词:因为……所以……、由于……因此……

之所以……是因为……

5.并列关系

概念: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并列关系的分句组成,叙述相关的几件事情或说明相关几种情况。

例句:这衣裳既漂亮,又大方。

关联词:又……又……、既……又……、 既……也……

一边……一边……、一面……一面……

一会儿……一会儿……、那么……那么……、

是……也是……、不是……而是……、

不是……而是……、是……不是……、

也、又、还、同时、既……又……

6.承接关系

概念: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

例句:看了他的示范动作后,我就照着样子做。

关联词:最初……后来……、先……接着……

便、又、才、就、于是、接着、然后、

一……就……、起先……后面……

7.递进关系

概念: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分句在意思上比前一分句更近一层。

例句: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物产丰富

关联词:不但(不仅)……而且……、不但(不仅)……还……

更、而且、并且、甚至、况且

8.选择关系

概念:各分句列出几种情况,表示从中选出一种

例句:我们下课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毽子。

关联词:不是……就是……、或者……或者……

是……还是……、要么……要么……

宁可(宁愿)……也不……、与其……不如……

或、或者、还是

目的是偏句表示一种行为,正句表示这种行为的目的。

以便,以,用以,好,为的是;以免,免得,省得。

例:你快让他进去,以免闹情绪。

取舍

在两件事情中衡量得失,选择其中的一件,舍弃另一件。

与其……,不如(无宁、宁可);宁可(宁愿)……(也)不(不愿)。 其次了解关联词语误用情况:

一个复句,用不用关联词语,用哪个关联词语,是单用还是成对地配合着用,用在什么位置,都有一定的规则。关联词语的正确使用是靠语境判断,仔细推断出来的。关联词语在使用上存在如下毛病:

1、错用关联词语

例:宋朝皇帝只知道吃喝玩乐。为了喜欢踢球,就把一个流氓封为殿师太尉。(应把“为了”改为“因为”)(也可以把“就”移到“因为”前面)

2、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就能深刻地了解我们战士的胸怀是多么宽广。(“只有”与“才”搭配,去掉“就”)

注意辨别非关联词的连续语:

有些短语看起来比较像关联词,但是并非关联词。譬如像“一会儿……一会儿……”“一下子……一下子……”等等,这些都不是关联词,也不是排比句。排比句是拥有三个或三个地方以上的相同词语连成的词语。像这种词语相同却不到三个的词语只能算是连带词或者连续词。

使用关联词语的句子往往比较复杂。同学们在使用关联词语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这里提醒同学们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正确运用关联词语,首先必须懂得各类关联词语的作用。

同一个句子,运用不同的关联词语,作用就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就不一样。例如:“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取得胜利。”这个句子没有使用关联词语,可以看作是并列关系。如果加上不同的关联词语,句子的关系就起了变化:

1.因为我们共同努力,所以竞赛取得胜利。

2.如果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就能取得胜利。

3.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就能取得胜利。

这样,第一句成了因果关系,第二句成了假设关系,第三句成了条件关系。在我们平时的说话、造句或作文当中,究竟选用什么关系,这就要根据自己表达的需要来确定。

二、要注意配对使用关联词语。

有些关联词语是要求配对使用的,不可随意改换。例如:

1.只要经常锻炼身体,才会增强体质。

2.他宁可挨打,不如泄密。

3.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他却是按时到校学习 。

第一句,“只要”应与“就”相配,“只有”应与“才”相配,“只要”与“才”搭配不当,应把“才”改为“就”。

第二句,“宁可”应与“也不”相配,“与其”应与“不如”相配。句中“宁可”与“不如”搭配不当,根据两个分句的意思,最好是把“不如”改为“也不”。

第三句,“不管”与“却”搭配不当,应把“却”改为“都”。

三、关联词语的位置不能放错。例如:

1.虽然天气十分寒冷,却清洁工流下了汗。

2.今天,我们班搞演讲比赛,表达能力强的同学不但上台演讲了,而且从爱说话的小明也上去演讲了。

第一句,“却”表示转折的意思并没有错,可是,一念原句就给人不通顺的感觉。如果把“却”放在“清洁工”之后,句子就通顺了。

第二句,让人念起来感到很别扭,如果把“不但”放在“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前面,句子就顺畅了。

四、该用关联词的地方不能缺少关联词。

有一部分配对使用的关联词,可根据情况省略其中的前一个,如“不但……而且……”,可省去“不但”、“虽然……但是”,可省去“虽然”。但一般不能省去后一个的“而且”、“但是”。如果只用前一个关联词语,而省去了后一个关联词语,句子间的关系就会不明确,句子的意思也会表达不清。例如:

1.自从开展“一帮一”的活动以后,不但加深了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2.如果我们齐心协力,把这件事情办好。

第一句在意思上有递进的关系,但缺少了一个与“不但”配对使用的关联词语,让人读了以后,感觉话没有说完,递进的关系也不清楚。如果在“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前面加上“而且”或者“并且”,不但递进的关系明确了,句子的意思也清楚了。

第二句是假设关系的句子,前面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后一分句表示结果。因为缺少与“如果”配对使用的关联词“就”,句中的结果就不明确,让人读后也有一种话未说完的感觉。要是在“把这件事情办好”之前加上“就能”,句子的意思就清楚了。

五、不要滥用关联词。例如:

1.他自己不跟老师讲,并且要我讲。

2.我的成绩差,可是我能虚心地向老师请教,但是诚恳地向优秀同学学习,所以我有了很大的进步。

第一句应该是转折关系,不是递进关系。滥用“并且”,使语意表达不清,应把“并且”改为“却”。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204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