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活着经典语录

| 读后感 |

【www.guakaob.com--读后感】

余华活着经典语录篇一
《《活着》经典语录》

《活着》经典语录

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1

1、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P4

2、在中国,对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来说,生活和幸存就是一枚分币的两面,它们之间轻微的分界在于方向的不同。对《活着》而言,生活是一个人对自己经历的感受,而幸存往往是旁观者对别人经历的看法。 P7

3、人的幸福要等到最后,在他生前和葬礼前,无人有权说他幸福。 P8

4、在文学的叙述里,没有什么比时间更具有说服力了,因为时间无须通知我们就可以改变一切。 P10

5、箭中了目标,离了弦。 P10

6、所有的不同都无法抵挡一个基本的共同之处,人的共同之处。人的体验和欲望还有想象和理解,会取消所有不同的界限,会让一个人从他人的经历里感受到自己的命运,就像是在不同的镜子里看到的都是自己的形象。 P13

7、往事如烟,可我记忆犹新。 P14

8、在现实和虚构之间来来去去,有时候现实会被虚构,有时候虚构突然成为了现实。 P15

9、写作和人生其实一模一样,我们都是这个世界上的迷路者,我们都是按照自己认定的道路寻找方向,也许我们是对的,也许我们错了,或者有时候对了,有时候错了。在中国人所说的盖棺论定之前,在古罗马人所说的出生之前和死去之前,我们谁也不知道在前面的时间里等待我们的是什么。 P16

10、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P17

11、女人看上去各不相同,到下面都是一样的。 P13

12、赌博全靠一双眼睛一双手,眼睛要练成爪子一样,手要练成泥鳅那样滑。 P14

13、人都是一样的,手伸进别人口袋里掏钱时那个眉开眼笑,轮到自己给钱了一个个都跟哭丧一样。 P17

14、做人不能忘记四条,话不要说错,床不要睡错,门槛不要踏错,口袋不要摸错。 P127

15、一个人命再大,要是自己想死,那就怎么也活不了。 P157

16、人啊,活着时受了再多的苦,到了快死的时候也会想个法子来宽慰自己。 P165

17、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P181

18、做牛真是可怜。累死累活替人干了一辈子,老了,力气小了,就要被人宰了吃掉。 P181

19、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P184

余华活着经典语录篇二
《余华 经典语录》

余华活着经典语录篇三
《余华小说的语言魅力》

…2012.1

余华小说的语言魅力

吴小永

余华,中国当代作家,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是中国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著有短篇小说集《十八岁出门远行》

《世事如烟》和长篇小说《活着》

《许三观卖血记》

地而来……

二、朴素体贴的对白

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最难的莫过于以多种人物身份以及他们的口吻来叙述其对话,作者要综合各个人物角色的身份和当时的环境,来表现小说要达到的效果,这与小说中的长篇叙述有本质区别。余华在处理人物对话的语言方面也展示出了他在小说语言方面的艺术特点———朴素、体贴。

《在细雨中呼喊》及《兄弟》等。他的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意大利文、荷兰文、挪威文、韩文、日文等在国外出版,给国内外读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1],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本文就以其部分作品为例试探讨其不断发展且富有魅力的语言艺术。

一、西方语言的味道

余华驾驭语言的能力非常强,细读他的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余华在叙述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与中国其他作家有明显不同。余华对文学的爱好,最早体现在他对西方一些作家作品的关注和阅读,他曾经翻译过不少西方小说,所以在他创作的小说中,经常会有我们平常阅读西方文学作品时所感染到的西方语言味道的影子。

例如,他的第一部长篇力作《在细雨中呼喊》刚开始的第一段叙述就非常典型:

如《活着》中的一段叙述和对话非常有代表性:我娘一看到我就惊叫起来,她看着我的脸问:“你是福贵吧?”

……一想到她昨晚来劝我回家,我却对她又打又踢,我就扑嗵一声跪在她面前,对她说:

“家珍,我完蛋啦。”“我把家产输光啦。”

我娘听了这话先是一愣,她使劲看看我后说:“你说什么?”我说:眼泪说:

“上梁不正下梁歪啊。”

我娘到那时还在心疼我,她没怪我,倒是去怪我爹。家珍也哭了,她一边替我捶背一边说:“只要你以后不赌就好了。”

简单分析我们就可以发现,余华在人物对白方面的语言很朴素,很贴合人物角色,性格简单,意思明了。当然,这样的对话语言也与人物的身份有一定的关系,本应该如此描写。在《活着》整部小说中,描写主人公福贵的语言一直是如此,朴素而体贴,非常自然。

“我把家产输光啦。”

我那副模样让她信了,我娘一屁股坐到了地上,抹着

1965年的时候,一个孩子开始了对黑夜不可名状的恐

惧。我回想起了那个细雨飘扬的夜晚,当时我已经睡了,我是那么的小巧,就像玩具似的被放在床上。屋檐滴水所显示的,是寂静的存在,我的逐渐入睡,是对雨中水滴的逐渐遗忘。应该是在这时候,在我安全而又平静地进入睡眠时,仿佛呈现出一条幽静的道路,树木和草丛依次闪开。一个女人哭泣般的呼喊声从远处传来,嘶哑的声音在当初寂静无比的黑夜里突然响起,使我此刻回想中的童年颤抖不已。

在西方文学作品中,经常会出现很长的句子。在余华的小说中,具有明显西方语言味道的长句子也非常多,而且这些句子中还有着非常到位的修辞手法,给作品语言增色不少。

再比如这一段描写:

我哥哥那天下午朝家中走去时浑身颤抖,在那炎热的夏日,孙光平紧抱双臂一副被冻坏的模样。他从涌来的村里人中间穿过去时,让他们清晰地听到了他牙齿打着寒战的声响。我母亲和英花脸色惨白地看着孙光平走来,这两个女人那时共同感到眼前出现无数黑点,犹如蝗虫铺天盖

三、富有张力的修辞

(一)比喻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写是一种艺术形式,[2]比较常见。但是余华小说中的比喻不但多,层出不穷,而且颇具特色,取得了特别好的效果。

窗外滴着春天最初的眼泪。

(《世事如烟》)

029

作家论

考虑到小说中描述的情景和氛围:7卧床不起已经几日了,他的妻子心灰意冷,算命先生阴森恐怖———凄冷、恐怖、不安、抑郁、无助,作者把雨比作“春天最初的眼泪”,这是合理的,因为他们的形态是相似的,而且这样进行比喻,字里行间透漏出非常伤感的情绪,这恐怕也是作者没有选择其他喻体的主要原因。

警察……有一次,一人对付五个流氓,并用他自己的鞋带绑住了他们,像提着一串螃蟹似的把他们送进公安局。

自己年少轻狂的岁月进行对比;小说《许三观卖血记》中许玉兰和何小勇妻子的互相谩骂,第十八章中以“毛主席说”引出的内容则通过拼贴伟人的只言片语,对处于五六十年代政治沉浮中的小人物身不由己的命运表示怜悯。同时,这些拼贴的文字也充满了对特定时代中的那些具有特定意义符号的嘲弄和消解,这也是20世纪西方现代派和后现代派文学中解构主义的创作理念在作者身上的反映。小说的结尾虽然粗俗,却使小说黑色幽默的基调达到了出其不意的顶点。

(《在细雨中呼喊》)

我们都通过电视或者其他媒体见过警察押送流氓的画

面和情景,如果没有见过,我们也可以想象得出来。作者在这里将流氓比喻为“一串螃蟹”,取得了流氓这一形象的具体化、生动化,而且还增加了情趣,在警察得到赞扬的同时,也表露了对流氓的鄙视和不屑,作品显得幽默而风趣。

(二)拟人

“把事和物当做有思想感情的人来描写”。

有两根油条在那里等着他。油条是清晨母亲去买的,和往常一样。两根油条搁在碗上已经耷拉了下来。他拿起来吃了,同时想象着它们刚买来时那挺拔的姿态。月三日事件》)

前面有一个十字路口在路灯下一副无所事事的模样,那是两条同样狭窄的街道交错而成的。它向我展示了住宅区的安静。

(《此文献给少女杨柳》)

油条具有“挺拔的姿态”,路灯是“一副无所事事的模样”,无生命的东西仿佛有了生命,和作者一起体验,一起感觉现实生活。

(三)通感

“用形象的语言将属于某一感官的感觉转移到另一感官上,凭借感官上的相同之处,启发读者去联想和体味诗中的意境的修辞格。”[3]余华早期的作品大量运用了这一方法,使人的各个感官好像被打通了一样。

他们像一群麻雀一样喳喳叫着,她们的声音在这雨天里显得无比鲜艳。

(《世事如烟》)

(《一九

于是在散发着各种颜色的布店里,声音开始拥挤起来,那声音也五彩缤纷。她们多半是妙龄女子。八六》)

在这里,声音有颜色,是“鲜艳”的,是“五彩缤纷”,因此调动了读者的感官,语言显得生动形象。

[参考文献]

五、温情简洁的叙述

这一特点在小说《活着》中最能体现出来。

“在《活

着》中,余华摒除了一切知识分子的叙述语调,摒除了一切过度抽象的隐喻性的话语,也摒除了一切鲜明的价值式的表达,而将话语基调严格地建立福贵的农民式生存背景上。”

[4]

余华用简洁而朴实的语言在福贵回忆式的叙述中充

满了温情,故事中接踵而至的苦难和一个又一个死亡在福贵的叙述中显得平静淡定,但恰恰是这样的语言叙述却使得故事本身具有更强大的慑人的冲击力,把苦难推到读者眼前,使温情感染人的心灵深处。余华对苦难的态度是用这样的温暖的语言来表达的。

“对一切事物理解后的超

[5]

(《四

然,对善与恶的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世界。”余华

称《活着》是一部高尚的作品,在于他向人们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生命之间的友情以及一个人如何去不死。对于这种严肃而沉重的话题和重大的苦难,余华笔下的福贵用平静得近乎轻描淡写的语气来述说,苦难是在一种达观知足的状态下承受下来的,这样用温情来表达苦难的语言让读者感受到一种亲切、一种领悟以及这样的一种静穆:女人召唤着他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的来临。”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的方式存在的,小说也不例外。语言是塑造形象的基本手段和材料,法国著名的文学理论家与评论家罗兰巴特曾说“语言是文学的生命,是文学生存的世界,文学的全部内容都包括在书写活动之中。”因此,我们可以准确地说,余华正是在融会贯通各种风味的语言中,炼就出了长短相宜,张弛有道,余华式的语言魅力。

“我看

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

[1]欧阳友权.文学原理[M].海口:南方出版社,2001:68.[2]王希杰.修辞学通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3]黎运汉,盛永生.汉语修辞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四、对比、幽默的语言

余华经常在作品中通过人物之间言行的对比或人物自身前后不一致的言行,表现一种荒诞的戏剧感。例如,《阑尾》小说中父亲在生病之前得意地吹嘘,可是得了阑尾炎后又责怪他的两个儿子是“畜生”,像两条阑尾,他前后判若两人的言行,使小说充满了戏剧感;

《空中爆

炸》中通篇将男性婚后的尴尬与空虚和结尾时他们回忆中

2006:330.

[4]余华.虚伪的作品[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39.[5]余华.我的“一点点”[J].北京文学,1985.

[作者简介]

吴小永(1978—

),男,陕西澄城人,硕士研究生,陕西广播电

视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

CNCG

030

余华活着经典语录篇四
《论余华小说_活着_的语言艺术》

第28卷增刊2007年6月

井冈山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Vol.28Supplement

Jun.2007

JournalofJinggangshan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

论余华小说《活着》的语言艺术

赵深艳,向章婷

(中国矿业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汉语言文学系,江苏徐州221008)

要:《活着》充满了苦难和温情,余华在这部作品中也体现了深厚的语言功底,《活着》的语言不仅贴近人物性

格,而且充满了民间特色,充满了温情,文中多处形象生动的比喻更是让整部作品熠熠生辉,本文正是从这几方面来探讨《活着》的语言艺术。

关键词:余华;《活着》;语言艺术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4718(2007)增刊-0006-03

[2]

在写。”川端康成在《伊豆的舞女》中写孤儿,写歌女的身世处

《活着》是先锋小说作家余华在90年代很具影响力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一部以先锋精神与中国沉重的乡村现实相结合的作品。也是余华创作由冷漠血腥转向温情的转型代表作。

境时并没有声泪俱下的控诉,而是用一种细腻的笔调传达出阵阵暖意,让人感受到的不是孤儿身世的可怜,歌女地位的卑贱,而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同样,《活着》一文写了主人公福贵七个亲人的死亡,但整部作品并没有散发出死亡的恐怖和血腥。余华也是以这样一种非常温暖的方式向读者展示了福贵一家人之间浓浓的亲情,用充满温情的语言让读者为他们感动、流泪。

一、形成《活着》语言特色的内外部原因

(一)外部原因

余华是一位受外国作家影响很大的作家,这在他的前后期作品中都有体现,体现在《活着》这部作品里的影响主要有川端康成对细部的描述、表现伤痕的方式,卡夫卡自由的写作以及福克纳用动作描写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等。

2.卡夫卡的影响。卡夫卡的影响主要是对余华写作思想

上的解放。在《活着》中,余华的叙述是自由无拘束的,他交互使用了作者叙事情境和第一人称叙事情境,这样使故事可以在过去和现在顺利进行,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样自由的写作,余华不得不感谢卡夫卡的影响。余华在谈到卡夫卡的《乡村医生》时说:“这部作品给我终身难忘的印象,就是自由对一个作家是多么重要。小说里面有一匹马,那匹马太奇妙了,卡夫卡完全不顾逻辑上的要求,他想让那匹马出现,它就

[2]出现,他不想让那匹马出现,那匹马就没了。”可以说卡夫卡

1.川端康成的影响。川端康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余华

的早期创作中,但在《活着》中仍能见出余华受他影响的痕迹。川端康成是一位对细节异常敏感,特别擅长细部描写的作家,其代表作品《伊豆的舞女》以敏感、细腻的笔触娓娓道出歌女内在的悲伤和深深的哀愁,在《伊豆的舞女》中,川端康成在描写歌女薰子的时候写道:“她梳理着一个我叫不出名字的大发髻,发型古雅而奇特。这种发式,把她那鹅蛋型脸庞衬托得更加玲珑小巧,十分匀称,真是美极了。令人感到她像小说里的姑娘画像,头发特别丰厚。”这一段作者以重点描写人物的头发给读者展现出一幅生动的人物肖像。“真是美极了”看似多余,其实十分符合文中二十岁的主人公的心情,而“头发特别丰厚”与开头“大发髻”相呼应,而且更加具体。这段描写看似非常平淡,实则很见功力。同样的细节描写在《活着》中也有多处,在描写老人福贵时,余华写道:“福贵说到这里看着我嘿嘿笑了,这位四十年前的浪子,如今赤裸着胸膛坐在青草上,阳光从树叶的缝隙里照射下来,照在他眯缝的眼睛上。他腿上沾满了泥巴,刮光了的脑袋上稀稀疏疏地钻出来些许白发,胸前的皮肤皱成一条一条,汗水在那里起伏着流下来。”这段细节描写生动而真实,尤其是“刮光了的脑袋上稀稀疏疏地钻出来些许白发”一句的描写更是让人物活灵活现。

在谈到川端康成的影响时,余华自己也承认“读了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以后,有一个强烈的感受,就是写伤痕是这样写的,不是以一种控诉的方式,而是以一种非常温暖的方式

收稿日期:2007-04-11

作者简介:赵深艳(1986-),女,重庆人,本科。

[1]

给余华提供了一个写作的契机,使他的思想有了可以无限放大的自由空间。《活着》中,余华的写作是自由的,同样他在用他擅长的比喻时也是自由的。他可以把表面上毫不相干实际却极合逻辑的喻体和本体联系起来。如在写采风者被福贵的故事深深吸引的时候,余华用“鸟爪抓住树枝”来比喻“福贵的讲述紧紧抓住我”,这是两类完全不相干的事,但余华却能想到,而且用起来既形象又贴切,这应该感谢卡夫卡给他的“自由”。

3.福克纳的影响。福克纳对余华的影响主要是用动作描

写来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余华自己也谈到他在解决了细部描述的难题后最害怕的就是心理描写,在这方面是福克纳给他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写人物心理活动的方式,就是用人物的动作来反映。“当一个人的内心进入一种最疯狂、最高潮的千钧一发的状态时,福克纳显示出了一个伟大作家的洞察力。他让杀人者的心脏停止跳动,让他的眼睛睁开,他让一个穷白人把那个富白人朋友杀了以后,接下去整个一大段描写没有任何感情色彩,只是写那个人的眼睛看到了什么,只是一种非常

增刊赵深艳,向章婷:论余华小说《活着》的语言艺术7

[2]

漠然的,用一种物质的方式写死者的血在地上流。”不直接描物的感情表达得含蓄而又意味深长。又如家珍在福贵被抓壮丁回家后对他说:“我也不想什么福分,只求每年都能给你做一双新鞋。”这是最朴实的话语却又是最真切的内心表白,在那个年代,能每年给丈夫做一双新鞋就意味着夫妻两人从今以后再不分开。这是那时人人都希望得到的一种福分。这样的温情也存在于人与动物之间,《活着》里有庆与他的羊之间的感情也让人为之动容,在看到自己心爱的羊要被卖掉时,有庆这样的可怜巴巴地对他爹说“爹,你别把它卖给宰羊的好吗?”温情是力透纸背、催人泪下的。“作者在叙述中充满了感情,比如主人公福贵在对父亲、母亲、妻子、儿子、女儿及女婿和外孙等亲人的回忆叙述中,用语非常亲切,整个作品虽然有着一种不可抗拒的悲凉意味,但在叙述语言上却是饱含深情的。整个

[5]

作品被那种浓得化不开的亲情所笼罩。”

写人物的心理状态,而是通过人物的动作反映,让读者自己从人物的动作中体会人物心理,这确实比直接描写心理更具真实感,给人的印象更深刻。余华在《活着》中也使用了这个方法,如他写有庆因姐姐凤霞被送人而自己不愿意去上学的心理时这样写道:“他干脆一转身,脚使劲往地上蹬着走进了里屋,进了屋后喊:‘你打死我,我也不上学。’”通过动作和语言的描写,人物的心理状态也就跃然纸上,正如余华自己所说,真正优秀的心理描写都是不写心理的。

(二)内部原因

1.下乡采风经历。从余华的生平介绍中可以知道他有过下乡采风的经历,80年代余华在浙江海盐县文化馆工作时除了创作,其余时间都下乡采风。“1985年,正逢全国文化部门

实行民间文学大搜集,搞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于是余华经常被文化馆派到全县各乡村之中,负责搜集整理海盐地方的各

[2]种民间故事。”这与《活着》中那个采风者有颇多相似之处,不

(二)充满民间特色的语言

《活着》一文中的俚语口语是很具民间特色的,既贴近人物性格又符合整部作品的背景。这也是《活着》的语言独具特色的地方。如福贵在输光家产后,他娘不怪他却怪他爹,“上梁不正下梁歪”一句把这层意思表达得淋漓尽致。把人死了说成人“熟”了也很符合江南农村的风俗习惯。福贵在教训儿子有庆穿鞋坏得快时说“你这是穿的,还是啃的?”这样独特的问法恐怕也只能出自农民之口了。刚开始实行人民公社时,食堂天天都有肉吃,队长这样感叹道:“这日子过得比二流子还舒坦。”这些看似粗俗的语言实则反映出了当时的真实情况,天天都有肉吃的日子谁都愿意过,可这也预示了随后到来的大饥荒。老年的福贵在听到两个女人谈论村里挣钱最多的那个男人时这样说道:“做人不能忘记四条,话不要说错,床不要睡错,门槛不要踏错,口袋不要摸错。”这样的俚语口语既反映出主人公福贵经历了一生的坎坷起伏后得出的做人哲理,也使作品充满了乡土气息,别具特色。

可否认,下乡采风的经历给从小就生活在小城镇中的余华提供了广泛接触民间生活及其精神状态的良好机会,使得他在田间地头不停的游走之中,获得了许多乡村生活的第一现场以及民间传说中大量奇特诡异的文化素材。《活着》中很多耕作场景的叙述以及一些充满民间特色的语言都是与这分不开的,《活着》这部作品发生在农村,如果余华没有切身的乡村经历是不可能把农村风景、农村生活写得那样真实动人的,同时,像“做牛耕田,做狗看家,做和尚化缘,做鸡报晓,做女人织布”这类极具特色的民间语言也不会具有如此打动人心的力量了。总的来说,余华的这段民间采风的经历对他的创作帮助是很大的,尤其是对《活着》的创作更是功不可没。

活着》独特的语言艺术还缘于2.作者写作态度的改变。《

余华自身写作态度的改变,在创作《在细雨中呼喊》时,余华已经开始在作品中透露悲悯的情怀,作品中的人物之间逐渐有了温情,这在《活着》中得到了进一步体现,温情已成为作品的我以前小说里的人物,主调。对于这种变化,余华这样解释道“都是叙述中的符号,那时候我认为人物不应该有自己的声音,他们只要传达叙述者的声音就行了,叙述者就像是全知的上帝。但是到了《在细雨中呼喊》,我开始意识到人物有自己的声音,我应该尊重他们的声音,而且他们的声音远比叙述者的声音丰富。因此,我写《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的过程其实就是对人物不断了解的过程,当我感到理解得差不多了,我的小说

[4]也该结束了。”在《活着》中,很多语言都是符合人物性格的,

1.独特而又恰如其分的比喻。余华在创作中对比喻这种

修辞手法的运用熟练而又高超,这在《活着》中表现犹为明显。有人统计《活着》中有五十四处精当巧妙的比喻,这些比喻构成了余华小说叙述风格很重要的一方面。

《活着》中故事的讲述者是农民福贵,所以作者在使用比喻时也必须用符合人物身份的喻体。余华自己也说过:“比如福贵这个人物,他是一个只读过几年私塾的农民,而且他的一生都是以农民的身份来完成的,让这样一个人来讲述自己,必须用最朴素的语言去写,必须时刻将叙述限制起来,所有的语词和句式都为他而生,因此连成语都很少使用,只有那些连孩

[2]

子们都愿意是使用的成语,我才敢小心翼翼地去使用。”确实

如福贵在青年、壮年、老年时期的语言是随着他性格的改变而改变的,这样的语言更具说服力、更有真实感,这也是余华前期作品所欠缺的。

如此,《活着》几乎所有比喻句的喻体都是一个农民所知道和熟悉的事物。如“我听到爹在那边像是吹唢呐般地哭上了”,“爹说的话就像是一把钝刀子在割我的脖子,脑袋掉不下来,倒是疼得死去活来”,“好端端的一个家成了砸破了的瓦罐似的四分五裂”,“穿上绸衣滑溜溜的像是穿上了鼻涕做的衣服”等等类似的比喻在作品中俯拾皆是。“唢呐”、“钝刀子”、“瓦罐”、“鼻涕”等事物是与农民息息相关的,用这样的事物打比方既形象生动又符合人物身份,具有特别的艺术感染力。

活着》采用的是倒叙的叙述方2.福贵自我评价的语言。《

式,因此,叙述者即主人公福贵在回忆自己的一生时加入了大量的自我评价。其中有对自己年轻时所犯错误的忏悔,有对自己生活的宽慰也有乐天知命的顺从。福贵在讲述中对自己的出场是这样介绍的:“我是我们徐家的败家子,用我爹的话说,

二、《活着》语言特色分析

(一)充满温情的语言

《活着》这部作品中主人公福贵一家人之间的互相关爱通过人物的语言得到很好体现,福贵与家珍的夫妻之情,凤霞和有庆的姐弟之情以及福贵与二喜、苦根之间的亲情都是通过语言体现出来的。如福贵在输光家产之后,家珍并没有埋怨他,只是跟他说“只要你以后不赌就好了。”他娘也跟他说“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当福贵跟他娘商量搬到城里去开铺子时,他娘只说了一句“你爹的坟还在这里”,这些简短的话语里面有夫妻之间的爱也有母子之间的情,这样的语言把人

井冈山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第28卷增刊

我是他的孽子。”讲到妻子家珍时,他说“家珍是个好女人,我这辈子能娶上这么一个贤惠的女人,是我前世做狗吠叫了一辈子换来的。”“现在想起来叫我心疼啊,我年轻时真是个乌龟王八蛋。这么好的女人,我对她又打又踢。”讲到儿子有庆时,福贵说“我觉得最对不起的就是儿子。”谈到自己现在孤单一人的生活时,他说“我是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又很踏实,家里人全是我送的葬,全是我亲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腿“这辈子想起来也是很快就过来了,一伸,也不用担心谁了。”

过得平平常常,我爹指望我光耀祖宗,他算是看错人了,我啊,就是这样的命。年轻时靠着祖上留下的钱风光了一阵子,往后就越过越落魄了,这样反倒好,看看我身边的人,龙二和春生,他们也只是风光了一阵子,到头来命都丢了。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

[1]还活着。”这些都是福贵在回顾自己的一生时发出的肺腑之

家珍遭到打骂,在爹爹的账房前哭泣,却怀着身孕走了十几里夜路回家,为的是不让爹爹操心;苦根在知道二喜死后,仍然嚷着要爹爹领他回家,为的是不知道死的含义等等,每一个细节都让人辛酸泪下。即使是只出现了几次的福贵的父母也因细节而鲜活。福贵的爹让他肩挑三担铜钱而不是换成银元去城里还债,为的是让他知道生活的苦;福贵的娘用朴素的人生观“只要活着,穷点也不怕”做着家庭的精神支柱。相比福贵年轻时的花天酒地,这种辛苦但充满感动的生活,才算真正地活着。这些俯拾皆是的细节抓住了人物的内心和深层意识,发掘起了读者真正的感动。

(四)彰显主题

福贵回忆式的叙述充满了温情,余华在作品中对福贵的措辞选取的是最简洁、最朴实的。“在《活着》中,余华摒除了一切知识分子的叙事语调,摒除了一切过度抽象的隐喻性话语,也摒除了一切鲜明的价值判断式的表达,而将话语基调严格

[7]

地建立在福贵的农民式生存背景上。”故事中接连不断的苦

言,他是带着感恩和忏悔的心态去述说的,所以,福贵一家人的命运呈现给读者是温暖的,是充满感情的。在叙述中,福贵在该责备的时候责备了,在该遗憾的时候遗憾了,在该宽慰的时候也宽慰了。通过这些自我评价的语言,读者也仿佛跟随着福贵又经历了一次人生。

难和死亡在福贵平静的叙述中显得波澜不惊。但这样的叙述却使得故事本身的情感冲击力获得了空前的加强,把苦难和温情的主题向读者展露无遗。余华对苦难的态度是以一种非常温暖的方式表达的,区别于前期作品的揭露和批判,在《活对一切事物理解后的超然,着》中,余华展示的是一种高尚:“

[8]对善与恶的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世界。”余华称《活着》

三、对《活着》语言特色的评价

(一)转折:从人物失语到人物的个性化语言

《活着》这部作品的语言风格在余华的整体创作中呈现出一种过渡的形态,他的前期作品中的人物只是作者叙事的符号,人物形象大都飘忽朦胧,幽灵般捉摸不定,人物对话更是少之又少,即使有也多为书面化语气,带有很强的作者主观态度,缺乏个性化色彩,不具有独立的品格和地位。到《活着》这种现象有了明显改变,作品中福贵、家珍、有庆、即使是苦根他们都有自己的语言,并且都是非常符合人物性格的语言。这种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到《许三观买血记》表现更为明显,在《许三观卖血记》中人物的对话“一方面是人物发言,另一方面是叙

[6]

述前进时的旋律和节奏。”《许三观卖血记》大量人物对话的

是一部高尚的作品,在于他向人们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生命之间的友情以及一个人如何去不死。对于如此沉重的话题和如此重大的苦难,余华让作品中的叙述者用平静得几乎轻描淡写的语气来述说,苦难是在一种达观知足的状态下承受下来的,这样用温情来表达苦难的语言让读者感受到一种亲切,一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种领悟以及这样的一种静穆:“

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他们的儿女,土地

[8]

召唤着黑夜的来临。”《活着》整体上的叙述风格和叙事语言

很好的表现了作品苦难和温情的主题。

四、结论

总的来说,《活着》的语言和思想内容是这部作品的共同闪光点,伟大的小说家通过一个人的一些最普通的事物,使所有人的一生都涌现在他的笔下。余华通过对福贵这一个典型福贵精神”———对苦难隐忍达观形象的塑造,概括出了一种“

的精神。福贵的语言是农民的语言,是乡土的语言,是最简洁最朴实最具特色的语言,也许不久后“福贵精神”“福贵语言”也会像“阿Q精神”“阿Q语言”那样成为一种特定的象征。参

献:

成功运用是余华的创新但也得益于《活着》语言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二)突显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

《活着》中主人公福贵的语言是最具特色的,福贵一生中多种身份的变化,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期他都有自己的语言,如在当少爷时,他对年过花甲的私塾先生这样说话:“好好听着,爹给你念一段。”对教训自己的爹说道:“爹,你他娘的算了吧。老子看在你把我弄出来的份上让让你,你他娘的就算了吧。”这些语言是大逆不道的、是粗俗的。但却很符合福贵当时少爷的身份,塑造出福贵年轻时不思进取、浪荡不羁的形象。等到家产输光,自己沦为一无所有的佃户时,他的语言发生了很大变化,对赢光自己家产而成为地主的龙二说话点头哈腰且一口一个“龙老爷”,这样的形态和语言让一个卑微的佃户形象跃然纸上。正是这些富有特色的语言塑造出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以及典型形象的典型性格。

(三)细节处打动人心

余华是善于细节描写的作家,《活着》中多处细节的描写表达了人物细腻的感情,有庆每天光脚拿着鞋跑去上学,为的是怕母亲做鞋太累;福贵在送凤霞回去的半路上又折回来,为的是不舍;二喜宁可自己去喂饱蚊子,为的是怕凤霞被叮咬;

[1]余华.余华全集[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306,358.

[2]吴义勤.余华研究资料[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43,48,32,33,119.

[3]洪治纲.余华评传[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45.[4]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5]焦会生.活着的诗艺呈现[J].殷都学刊,2000,56.

[6]余华,叶立文.访谈叙述的力量-余华访谈录[J].小说评论,2002,14.

[7]余华.虚伪的作品[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39.

一点点”[8]余华.我的“[J].北京文学,1985,50.

余华活着经典语录篇五
《活着 ppt》

余华活着经典语录篇六
《浅析文学叙事性语言的中介作用——以余华小说《活着》为例》

余华活着经典语录篇七
《读书报告 之《活着》》

读书报告之《活着》

高一(2)班

于子豪

一.内容概要

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的福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聋哑人,儿子机灵活泼„„然而,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每读一页,都让我们止不住泪湿双眼,因为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福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二.经典语录摘录与点评

(一)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点评:为什么要活着,为了什么,活着是为了谁,当你在思考这些问题时(当然前面几个哲学问题要比活着本身来得更深奥)你正活在这个世界上。既然来到这个世界上了,那就好好活着,既来之则安之。钱财乃是身外之物,它并不是我们活着的目的。我们是为了活着而活着的。

(二)那四样菜都是蔬菜,家珍做得各不相同,可吃到下面都是一块差不多大小的猪肉。起先我没怎么在意,吃到最后一碗菜,底下又是一块猪肉。我一愣,随后我就嘿嘿笑了起来。我明白了家珍的意思,她是在开导我:女人看上去各不相同,到下面都是一样的。

点评:这句话是家珍了解青年福贵(在此我特地指出富贵是青年福贵,因为我觉得福贵在青年和中年时期是完全不同的)在城里的花花绿绿的事之后的表现,家珍尽管心乱如麻,却仍表现的十分婉转。家珍是个聪明的女人,是个好女人,福贵娶了她是他的福气。可惜在当时无知的福贵忽视在他身边最珍贵的东西(其实不止是福贵,我们都一样。挥霍是我们人类的一种通病)——家。

(三)“从前,我们徐家的老祖宗不过是养了一只小鸡,鸡养大后变成了鹅,鹅养大了变成了羊,再把羊养大,羊就变成了牛。我们徐家就是这样发起来的。”爹的声音里咝咝的,他顿了顿又说:“到了我手里,徐家的牛变成了羊,羊又变成了鹅。传到你这里,鹅变成了鸡,现在是连鸡也没啦。”

点评:这是徐家的发展史,由衰至盛,然后又回到起点。读着让人感到心酸,可是吧生活就是战斗,是很残酷的,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活着我们就需要不断地拼搏,活着并非为了等待、浪费。

(四)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

点评:这句话说的真的很对,我就很那向往这样的生活,过个与大家一样的平常生活,就没有太大的风险,不会每天心惊胆战的,为这个事烦恼的同时还需要处理另外的琐事。当然,这只是对于想好好过日子的人来说的,对于有宏图之志的人,那得另当别论。

(五)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们召唤他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的来临。

点评:这是小说的结尾,“召唤的姿态”格外吸引我的眼球,何为召唤,为何召唤?这也许就是一种使命,一种摆脱不了的事实,就像我们活着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

三.读后感

这是我第三遍读《活着》了,说实话我这人比较懒,只会看一些熟悉的作家的作品。看来看去也就是余华韩寒这些人。上一次看余华的《活着》应该还是在初一的时候,过了三四年了书的内容记得便不是那么清晰了,脑海里只记得主人公叫福贵,他过得很惨,惨不忍睹,但他还是坚强地活下去了。于是我重拾此书,目睹他的惨不忍睹。

作者以一个旁观者的角色出现在此书中,慢慢地引入福贵这个人和福贵的故事,作者的叙述和福贵的故事不断交替出现。打个比方,我将作者的叙述称为第一重梦境,福贵的故事称为第二重梦境。那就是书中的内容不断地在第一重梦境和第二重梦境之间转换。我数了一下一共五次,这五次变换不断地将故事推入高潮,而高潮即将结束的同时又像泼了一盆冷水一样将读者从第二重梦境中拉回至第一重梦境。我觉得这就是作者将此书设计得恰当独特的地方,这样的设计让我对书后面的内容更加向往更加期待,大大地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接着我谈谈内容,本书讲的是关于福贵的生活经历。徐福贵是个百无一用的地主少爷,也不能这么说,至少他还有一个知书达理的妻子——米行老板的千金陈家珍。他在结婚后赌输了徐家的全部家产。就在那短短的几天,福贵沦为一个“一无所有”的佃农。然而就在那时他脱胎换骨,开始真正拥有亲情和爱情。他懂得了亲人的可贵,清楚了生命的渺小。亲人一个个离他而去让福贵变得老无牵挂,无人相伴的日子只能与老牛相依为伴,最后安宁地活着。

真实、凄凉,是我看完这本书之后在我脑海中浮现出来的两个词。我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了生活带给我们的压力,这压力压得福贵无路可走,压得读者随之跌宕起伏。

经历了那么多生离死别那么多磨难,人才真正懂得生命的珍贵。在战场上,随意一颗流弹就能带走一个人的生命,一个大饼就值得一大群人为之拼命争夺,当时的时代是多么的残酷,生活在当下的我们真的很难体会。但我一直试着去理解,理解战争时代的向往。一个人活着只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时代,有着太多的不可能,而正是这本书让我走入这样一个世界。 还记得有庆献血的那一段:

抽一点血就抽一点,医院里的人为了救县长女人的命,一抽上我儿子的血就不停了。抽着抽着有庆的脸就白了,他还硬挺着不说,后来连嘴唇也白了,他才哆嗦着说: “我头晕。” 抽血的人对他说:“抽血都头晕。”那时候有庆已经不行了,可出来个医生说血还不够用。抽血的是个乌龟王八蛋,把我儿子的血差不多都抽干了。有庆嘴唇都青了,他还不住手,等到有庆脑袋一歪摔在地上,那人才慌了,去叫来医生,医生蹲在地上拿听筒听了听说:“心跳都没了。”医生也没怎么当会事,只是骂了一声抽血的:“你真是胡闹。”就跑进产房去救县长的女人了。

结果有庆就这样被抽血抽死了。而他还只是一个孩子,一个还是能为了给校长献血而主动上前认错违反纪律的孩子。这就是现实,现实总是这么的胡闹,好像如果不胡闹生活少了一些崎岖和精彩。

人们总是不敢去面对迎面扑来的事,不愿意看淡已经过去的事。也许这是好事,至少并不那么坏。然而那些迎面而来的事总是来的那么突然,以至于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准备,就这样我们被击倒。当我们再次爬起来的时候,我们会变得更强,更加耐打击,于是坏事接踵而来,一直恶性循环下去,直到我们能真正地能放下一切。到那时候,一切都会变得无所谓,而我们就能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余华活着经典语录篇八
《_活着_的民间演绎_谈余华_活着_中的民间话语》

第6卷 第2期2006年6月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OFLIUZHOUV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Vo.l6No.2

Jun.2006

/活着0的民间演绎

))))谈余华5活着6中的民间话语

汪红旗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摘 要:余华的作品5活着6将视野转向了民间,写出了最底层的人们活着的本真状态。本文正是从余华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政治背景淡化、人物对苦难的忍受三方面来阐释余华的5活着6中的民间话语。

关键词:民间话语;政治背景;苦难;余华

中图分类号:I20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084(2006)02-0096-03 余华作为八十年代的先锋小说家,对个性丧失和文化破碎的困境作了深刻的质疑和反思,他笔下的人物只是缺失的自我符号,他的外科手术刀切断了符号和意义之间的联系。他早期的一些作品是以对肉体暴力和身体肢解的详细描述为特色的,它唤起了一个死亡与刑后肢体构成的冷酷、麻木的世界。从九十年代开始,余华开始了由先锋实验性的尝试转向了民间,他的5活着6逐渐摆脱了对人类生存困难梦呓般的表现,把人的生存状态及精神实质放置到了新的思维高度。他关注的目光由环境移到了人的生存本身,他的小说开始站在现在审视过去,在经历了诸多遭遇以后,重新回到了人的心灵之中,恢复与人们内心的焦灼与期待产生对话。与此同时,余华采用了民间话语的方式演绎了民间的活着。

所谓民间则是一种存在于人民中间,非官方的世界,是一种不同于历史教科书记载的本真形态。民间的开拓就是从民间生活中,开拓出一个与严峻的政治空间完全不同的艺术审美空间。

既然采用民间话语的方式写出人的本真状态,以实现对人生存价值的终极关怀,那么作家笔下的人物必然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默默无闻的人民大众,人物作为民间话语的言说者。

5活着6中的福贵是乡土中国文化的智者和仁者,面对苦难,他不断的干活,或多或少的成功

[收稿日期]2006-03-31

[作者简介]汪红旗(1966-),男,河南省襄城县人,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大学语文教学工作及大学生素质

教育研究。

了)))他成功地忍受着苦难。他卑微地忍受着苦难,卑微地挤出一点生物性的生存空间,他的最低和最高目标都是能够/活着0。在大跃进中,他对电台、报纸鼓吹的亩产万斤没有任何反应,所做的只是尽其所能地维持自己和家人不死,福贵带领一家人在被人找过了千百边的红薯地里找红薯,那是怎样的延续生命的绝望挣扎。

从余华这里我们看出了/真正的中国人0,他对国民性的思考和描述与鲁迅走到了同一条道路上,他抛开虚浮直指内心的表达方式,也更接近鲁迅。所不同的是,鲁迅更多的是对国民性的怀疑和批判,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0。/余华则是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0,尽管福贵是个败家子(输掉了一百亩田产和自家院子),但余华用第一人称叙述并没有过多的批评,而是侧重表现其对待生活的乐天知命、隐忍达观的精神状态。当面对永无止境的灾难时,似乎除了容忍之外,又能如何呀?如果要追问/怒其不争0,又如何去争?

我们再来看一下,余华塑造的/福贵0这个人物吧。他们祖上的发家经验是/鸡养大之后变成鹅,鹅养大了变成羊,羊就变成了牛0但到了福贵手里,/连鸡也没了0,输掉家产的福贵被推到了/死亡0边界,他不得不脱下绸衫,穿起了粗布衣开始学耕田,他要养活自己和家人,要和家人享受天伦之乐。但这最起码的愿望就很难实现,他被抓壮丁了,他又面

第6卷 第2期汪红旗:/活着0的民间演绎

97

临一次次地亲人离他而去,留下了一切苦难让他一个人来承受。在经历了无数次地苦难考验以后,他倒变得平静起来,正如余华自己所说,/活着就是忍耐:面对所有逆境和苦难,包括最残酷的,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高兴地、愉快地趣尝试克服、度过它。0正是因为经过太多苦难和见过更多死亡地他却渐渐变得坦然、平静以致对死去的亲人有一种随时赴约的亲切感,这些状态,使得他自信而宽容,坚实而无所畏惧。

统治、渗透和改造,同时它又总是从漫长岁月的劳动传统中继承并滋生出抗衡和消解苦难追求自由自在理想的文化品格。余华采用淡化历史背景的手法,着重表现了民间自由的活着状态。我们知道,余华以往小说中的/现实0更侧重于想象中的现实,作者是叙述的暴君,任务只是作者意图的符号。在5活着6中现实更接近于现实本身。作者开始作为一个民主的叙述者聆听人物的声音。福贵从旧社会走过,经历了解放战争、大跃进、文革。对这些事件的让我们再来看一下作品中的女主人公。福贵的妻子家珍虽然是一个城里姑娘,但却具有民间女子的全部美德,福贵也承认她是一个好女人,她聪慧、美丽、善良。当福贵在外赌博胡闹时,她会变着法儿劝他,甚至在怀孕时跑十几里路来找他,跪下来求他回家。福贵最后输掉全部家产时她没有抛弃他,这不是传统的从一而终,更重要的是家珍那颗善良的心。她活着的全部就是为了家人,因为有庆、凤霞在,她能够战胜软骨病勇敢的活下来,当得知有庆由于献血而死,凤霞产后大出血也死了的消息,她活下来的精神支柱便全部崩溃,不久便离开了人世。另外,书中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家珍对待刘春生态度的变化。有庆由于刘妻而死,因此家珍不能原谅刘春生,宁可家穷也不要他的钱,/你儿子就值两百块?0表明她的正直与倔强。但刘春生在文革中因挨批无法活下去的时候,家珍又劝他/好好活着0,正是这种民间宽容的姿态,让她在苦难中能原谅他人。这样的人们过着这样的生活,惨淡经营,苦中作乐。他们平淡、实在、本分、琐碎而无力,被动而麻木,更谈不上有什么灵性和才情,却还要千方百计从中讨得一点可怜的生趣。这在别人眼里不过是自生自灭,可有可无,其寒酸处难免让人嗤之以鼻或者避之唯恐不及,,然而他们唯一拥有,并且可以全身心投入的,不正是这种看起来不怎么光明美好的生活吗?对这种永远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来说,其实已经别无选择,要么不活,要活就只能这样活。

正是这样的小人物,演绎出了民间人们本真的生存状态,是一种民间话语的很好体现。余华正是以其朴实的语式穿透了朴实的生活外表,真正触到了人的类性本质。余华是以同情的目光来写出了中国的国民性,在对苦难的温情叙述中,演绎出了民间活着的状态。

民间总是以低调的姿态来接纳国家意志对它的

描述,作者采用的纯粹是民间的眼光来述说。福贵的自我叙述里有解放军送他馒头和盘缠的恩情,人民公社的组成与解散就好像是队长一句话的事情。这些写进历史教科书的大事记,到了民间就简单到如家常便饭,会让人感到荒谬可笑,然而却是一种实在的真实。

民间对政治统治的低调接纳,不是他们感受不到(他们有时深受其害或者受益匪浅),而是他们对这些事件不理解,他们只是敢怒不敢言,于是用传统的习惯眼光小心翼翼地看着席卷全国的大事,在微受震动后依然活着,他们在历史背景下拥有自由的自我民间生活。

作者本人曾谈到:/中国的一些历史事件作为背景在我的小说中出现,是由于福贵或者许三观这样的人经历这样的事儿,,我的责任和兴趣是要求我写出真正的人,确切的说是真正的中国人。0对人生命价值的终极关怀,是乡土小说家一贯做法。无论是鲁迅对/国民劣根性0的批判,还是沈从文对湘西世界的美好留恋,都是对人价值的追溯。正是这一种民间的方式,写出了人生价值的自然、本真,不管政治社会中的人还是大众消费中的人,只要他是一个真正的人就行,这也是作者既写了历史背景又将其淡化的重要原因。民间在拥有较大的历史背景下又有自己的小社会,这是一个多彩的世界,有真情也有虚伪,有美好也有邪恶,所有的阶级、阶层观念已经模糊,更多的是民间朴素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知恩图报的观念。正是这样一种观念让长根离开家以后仍回来看原来的少爷福贵。他们人人心中有杆秤,秤的砝码就是感情。

余华在写了民间对国家意志的低调接纳同时,写出了民间传统的对苦难的消解及农村(包括乡镇)苦难的历史。福贵经历了父亲、儿子、妻子、女儿等亲人一个接着一个的死去,最后留下了仅是和他一样苍老的黄牛富贵。除了对死亡的忍受之外,还有对生活极度贫困的承受,正是家里/一贫如洗0

98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6月

才导致了妻儿相继死去。这不仅是福贵一家的遭遇,也是那个时代千百万下层人民的遭遇。这也是余华所理解的事实:也就是苦难及对苦难的承受。死亡不再是抽象的事件,也不简单是暴力的直接结果,死亡直接打击人物脆弱的感情,在体会与自己有关的人物死亡中,他们尖锐而清晰地感受到了自己的死亡。

5活着6摒弃了知识分子的叙述语调,虽然一出场的是知识分子,但一触到故事的展开,就由福贵这样一个农民来讲述自己的故事,除了给人一种亲切和真实感外,主要是为了借助于民间话语来演绎中国大多数下层人的生活状态。5活着6讲述了我们

中国人这几十年是如何熬过来的。正是通过回忆唤醒对历史事实(苦难)的记忆,通过发现历史与现实的统一,暴露出了现实中那被忽视,被遗忘的苦难的一面,完成了对历史的民间叙述。

[参考文献]

[1]余华1余华作品集三[M]1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2]余华12001我能否相信自己[M]1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1

[3]余华1叶立文1访谈叙述的力量)余华访谈录[J]1小说评论,2002,(4)1

FolkDeductionin"ToLive"

WANGHong-qi

(HenanQualityProjectV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PingdingshanHenan467000,China)Abstract:YuHuas'work"ToLive"turnourattentiontothefolk.Itdepictshowthepeopleliveinthelowestleve.l

ThisarticleinterpretsthefolkwordsinYuHua's"ToLive"fromtheperspectiveofcharacters'image,indifferenceofpoliticalbackgroundandcharacters'enduranceofhardshipinYuHua'swork"ToLive".Keyword:Folkwords,Politicalbackground,Misery,YuHua

(上接第95页)包惜弱的一生无疑是悲剧性的一生,她的悲剧因她的美丽善良而起,因为美色,她无辜成为别人觊觎的目标,家破人亡,从此与丈夫生死分离,终日为情所苦。然而当十八年后死而复生的

丈夫再次出现时,她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她的死因为包含着传统妇女贞节观念影响的因素,而显得更加的悲凉。

AnalyzeBaoXiruo'sRoleintheHeros'BiographyofFiringCarve

HUANGYan-yan

(ChineseDepartmentofLiaoningNormalUniversity,DalianLiaoning116029,China)

Abstract:BaoXiruointheHeros'BiographyofFiringCarveisthetragicrolethatpeopleshowlessinterestinwhen

readingthenove.lSheisabeautifu,ltender,andvirtuouswoman,butshealwaysencounterstragicthingsinallherlifetime.BaoXiruos'deathisnotonlybecauseoftheouterreason―conditionalpressure,butalsobecauseofhercomplicatedinnerfactor.AndthetraditionalideaaboutfemalemakesBaoXiruos'deathevensadder.Keyword:BaoXiruo,woman,tragedy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225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