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中国文化读后感

| 读后感 |

【www.guakaob.com--读后感】

图解中国文化读后感(篇一)
《中国传统文化感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通过今天参加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主题团会活动,使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不能仅仅依靠博物馆、历史古迹或者只是把传统文化用声音和影像保存起来。而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活生生的东西。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并不是让其凝固而无法变迁,这样做的后果事实上是让传统文化失去应有的生命力。同时传统文化的保护也不是对其进行隔离,跨文化的接触和族际之间的互动也是一个文化自身发展的必须。因此那种认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就是将其一切传统都原封不动的保留,甚而采用与外界隔绝的方式,人为地阻绝其文化的变迁的思想是不妥当的。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必须上升到一个全民族的高度,因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标志,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创造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国学大师文怀沙说,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精神的氧气”,毕竟“树的影子拉得再长,也离不开树根;我走得再远,也走不出妈妈的心。”

图解中国文化读后感(篇二)
《中国文化读书笔记》

《中国文化》—韩鉴堂

读书笔记

《中国文化》是韩鉴堂所写,于1999年8月第一次印刷出版。 《中国文化》这本书主要是给外国留学生使用的。作者写此书的目的是为了让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同时,更加深入的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的文化。因为,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刚开始时只着重于让留学生尽快掌握最基本的汉语技能,而忽视了文化教学。但随着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的留学生总数陡然上升,而这些留学生几乎都是出于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抱有浓厚兴趣而来学习汉语的。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发展趋势,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必须突破长久以来仅限于基础汉语教学的格局,要拓宽专业范围,加强有关中国文化方面的教学。而且,越来越多的人也已经认识到,语言只是不同国家、民族之间交往的工具,在语言背后充满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外国留学生要学好汉语,就应该同时了解中国人的民族心理和文化心态,否则他们只能是生硬地模仿一些句型,而难以熟练地运用。韩鉴堂的 《中国文化》就很好的将文化知识的传授与汉语的学习、训练有机的结合起来,很适合现在的留学生使用。

《中国文化》这本书共设31课,含29个文化专题。包括中国地理概观;中国古代神话;汉字;中国少数民族;中国人的姓氏和名字;中国的农业;孔子;中国龙;万里长城;秦始皇兵马俑;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国石窟艺术;中国古代历法;民间传统中国节日;丝绸之路;中国陶瓷;中过烹调;茶与茶饮;中国酒;中国古代诗歌;中国古代小说;中国画;中国书法艺术;京剧;中国古代建筑;故宫;中

国古典园林;中医药学;武术。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中国文化知识,同时也有一些附加的汉语言知识。这本书有很强的科学性,文字通俗,图文并茂。书中有很多的插画,可以增强学习者的直观感受和学习兴趣。由于这本书是给外国留学生使用的,所以它的侧重点跟中国学生用的文化读本有所不同。他的内容更精炼,通俗易懂,选取的都是中国文化中最具代表性且是外国留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例如,在学术思想方面只介绍了孔子;在传统建筑方面主要介绍了万里长城和兵马俑;在古典文学方面只介绍了中国古代诗歌和小说;在风俗习惯方面则主要介绍了茶酒与烹调;各类戏曲中也只介绍了京剧;还把中国的龙文化作为一个专题进行了详细介绍。

《中国文化》中的每一课都由课文、注释(有英文)资料、提示、词汇(有汉语拼音和英文)、练习题六部分组成。“课文”由教师教授;“资料”可供留学生课外阅读,扩充知识储备;“提示”则是对每一专题的文化思考、内容提要或内容补充,文字有一定的难度;“课后练习题”少而精,是留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

在这29个文化专题中,我最感兴趣的专题是中国烹调。

一、中国烹调

烹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誉。

1、烹调的历史

(1)原始社会:中国的猿人用火烤肉吃,这可看作是原始的烹调。

(2)奴隶社会①出现的陶器和青铜器中,有很多是加热食物的炊具

(如鼎就是煮肉用的),不但可以煮食物还可以蒸。

②从烤食物到煮食物,再到蒸食物,表明中国人饮食方面的进步,并 未后来多种多样的烹调方法打下了基础。

③古书还记载了周代的“八珍”,“八珍”是八种美味佳肴。这是中国是中国人的祖先为后人留下的最古老的食谱。

(3)封建社会:烹调技术提高了,菜的种类也多起来了。屈原的楚 辞《招魂》其实就是一份战国时期南方人的食谱。唐代的《食谱》记 载着141种菜的烹调过程。元明清时期,烹调技术已相当成熟。清代 的《随园食单》中记录的南方和北方的菜肴达到了326种。清代的“满 汉全席”共有名菜108道,是清代最高等级的国宴。

2、中国菜肴的特点

“烹”是加热食物,使食物中的养料分解出来,香味散发出来; “调”是加入调味品,采用各种方法调制食物。

中国菜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讲究色、香、味、形。就是说做好的菜要有漂亮的颜色,浓郁

的香气,鲜美的滋味,美观的形状。

(2)烹调方法多样,如煎、炒、烹、炸、烧、烤、炖、蒸......

(3)调味丰富。咸的有盐、酱油,甜的有糖、蜂蜜,酸的有醋,辣

的有辣椒、葱姜蒜等。

(4)菜肴品种繁多。一方面是由于烹调方法多样,另一方面是做菜

的原料丰富。

3、中国菜系

中国历来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说法。

中国很早就有四大菜系之说,即四川、山东、江苏、广东四大菜 系。后来又有八大菜系的说法,即在四大菜系基础上增加了福建、浙 江、安徽、湖南四大菜系。

(1)川菜:麻、辣。如水煮肉片、水煮鱼、麻婆豆腐等

(2)鲁菜:鲜嫩、味纯。如四喜丸子、糖醋黄河鲤鱼等

(3)粤菜:清淡、生脆。如烤乳猪、龙虎斗、蜜汁叉烧肉

(4)苏菜:清淡、酥香。如松鼠鳜鱼、蟹粉狮子头、鸡汁煮干丝

4、中国宴席的上菜程序

第一程序是品尝冷菜。

第二程序是品尝炒菜(热菜)。

第三程序是品尝烧菜(热菜)。

第四程序是品尝主菜。

第五程序是素菜、清汤、点心、水果。

中国烹调是一种艺术,烹调的过程是一种艺术创造的过程。中国的饮食文化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读《中国文化》这本书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去了留学生所学习的中国文化,以及他们所感兴趣的中国文化。如果以后从事留学生教学相关工作,此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进行中国文化的教学。

图解中国文化读后感(篇三)
《《论中国》读后感--中国文化的独特性》

从《论中国》中看中国文化的独特性 《论中国》是基辛格先生晚年的一本巨作,本书对中国近2500年来的的外交和对外政策进行了解读,基辛格先生站在一个外国人的角度给我们深刻的诠释了中国外交文化的变迁过程,同时也较为深刻地解读了中国的独特文化。全书文笔流畅,记叙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思考空间。

我有幸能够借着这次机会拜读了基辛格先生的力作,同时也得到了许多教诲,特别是在中国文化独特性这一方面收获颇多。所以我也想分享一下我的阅读体会,从而能够更加好的理解《论中国》的文化内涵。

在本书的第一章,基辛格先生就以生动文笔记叙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这里之所以花这么多的笔墨来强调,我认为这是为了给后面写中国近代的外交埋下伏笔。第一章分了五个小节,第一节是总评,以后各节的主题分别是中国的强盛、儒家学说、国际关系观念、中国人的实力政策和《孙子兵法》。

在第一节中,作者阐述了一个观点,他认为中国文化难寻源头。其实刚看到这观点的时候,我是非常的奇怪,因为在我们的印象中,我们总可以把我们中国的文化现象追溯到孔子以及和他差不多时代的思想大儒身上,但是当我们接着向下阅读时,就会惊讶的发现,其实孔夫子也说自己的思想并不是自己创造的,而是在他之前的远古时代就已经存在,他只是想重振大同观念。另外,一位欧洲的传教士、旅行家也在他的日记中有相同的论述。由此可见,中国人认为自己的文化是一种永恒的自然现象是不无道理的。这种思想就决定了中国古人认为历史是衰弱与复兴的循环,或者用一句更加经典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西方人与中国人的历史观大相庭径,他们认为,历史是走向近代化的过程,是正义战胜邪恶的过程。我觉得古人的历史观也许在冥冥中注定了悲剧的发生。理解了这层意思,我们也许可以更好地理解在200年前,为什么当中国的统治者们看到马嘎尔尼使团访问中国时带来的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成果时表现得毫无兴趣。历史的车轮冷酷地从中华大地上碾过,当我们再次回顾那段历史时,我们应该清楚的看到,文化是没有绝对优秀的,一个民族要想永久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那么她必须时时刻刻吸收更加优秀的文化成果。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古代确实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走在世界的前列。基辛格先生在书中第一章中就着重描绘了中国古代的强盛。

中华民族起源于黄河流域,她逐渐将四邻吸引过来,形成一批不同程度上受中华文明影响的社会。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不逊于西欧诸国、印度和阿拉伯国家,而且往往有过之而无不及。除此之外,中国的人口,疆土面积、生产力也远远超过欧洲,在世界上遥遥领先。基于此,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中国古代的外交是一种不平等的外交。在中国官方记载中,外国到中国觐见皇帝不是为了谈判或谈国事,而是前来领受圣上的教化,使者奉上贡品表明他们对皇帝俯首称臣。而中国派遣的使者不是外交官,而是来自天朝的御史。所以中国古代对待外国的政策通常选择防御。这种政策的最明显的体现就是修建长城和以夷制夷。长城是为了防御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而以夷制夷的策略这是为了分散蛮夷的实力,从而达到驾驭蛮夷的目的。以夷制夷在中国历来已久,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一位官员提出用五饵之策控制蛮夷,而到19世纪大批欧洲国家抵达中国时,中国官员的策略与前朝官员如出一辙:以夷制夷。基辛格先生认为,以夷制夷的策略是相当成功的,它利用敌国之间利益使敌国之间相互斗争,从而使本国获利。虽然中国近代在战争上输得一塌糊涂,但是晚清在受到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打击之下仍喘延了70年之久,那么这不可以不说是中国的外交策略发挥了作用。所以我们站在今天的角度去省视李鸿章当初的“卖国”行为,我们也许应该承认他为防止中国被西方强敌完全吞食而做的不懈努力。

儒家学说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有效的维护了封建统治,它让人们积极入世,通过个人的修养拯救这个社会。基辛格先生认为,中国人的价值观本质上是世俗的,它不同于宗教宣扬人死后还有来生,它要求每个人做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它更强调的是人活在现世的作用,而不是什么来世的救赎。儒家学说中“君子以自强不息”,“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许就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基辛格先生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屈不饶,坚韧无比的民族,我认为这与儒家学说中自强的思想密不可分。中国人没有像西方或印度一样拥有传统意义上的宗教,这也说明中国人在关键时刻,相信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另外,儒家学说也维护了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它强调人应该安守本分。这在某种程度上也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使得中国人更加恪守传统。

中国的实力政策与《孙子兵法》浑然相成。基辛格先生说:“中国人是实力政策的出色实践者,其战略思想与西方流行的战略与外交政策截然不同。”西方人崇尚决战决胜,强调英雄壮举。而中国的理念强调巧用计谋及迂回策略,耐心累积相对优势。基辛格先生认为:中西方这一差异反映在两种文明流行的棋类上。中国人

发明了围棋,围棋的下法以战略包围为主。双方最后的输赢往往是微弱的优势。而西方的国际象棋目标就是全胜,目的就是把对方将死。孙子与西方战略家的根本区别在于,孙子强调心理和政治因素,而不是只谈军事,在孙子看来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最佳上策。《孙子兵法》中有一个概念叫“势”,在西方却没有类似的概念。在军事上,“势”是指战略发展趋势和演变形式中蕴含的“潜能”,即“各种因素之特定组合及其发展趋势中蕴含的巨大能量。在孙子看来,决定战争的胜负就是要看这个”势“存不存在,不存在则需要耐心的等待,一旦“势”出现了,那就好像犹如从山顶上滚下来的石头,高坡上落下的瀑布,其能量巨大,势不可挡!中国的统治者认识到,不是所有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过分强调对具体事件的完全驾驭有可能会打乱大同世界的平衡。所以中国的圣贤都赞成人应该顺应自然。黑格尔说,中国人视海洋如沙漠,从未想过要在海外建立殖民地。陆地把人束缚在数不清的依附关系上,这使得中国人的思维是狭隘的,因而中国与海洋历史的发展失之交臂。实际上,我觉得黑格尔此言差矣,与西方人不同的是,中国人讲究顺天应人,自得其乐。而所谓的西方人海外探险并不是什么视野开阔,而是欲望驱使。一种是海盗式的掠夺欲望,另一种是宗教式的精神征服欲望。

基辛格先生的《论中国》精神内涵绝不仅如此,我也只能“盲人摸象”般的窥探全书,仅从中国文化的独特性这一章去发表一些浅陋的看法,而且说的东西又是肤浅易懂的,所以我觉得各位看官还是应该抓住这次机会,找来基辛格先生的原著,细细品味书中的真谛。

南华余

„„.2013.5.9

图解中国文化读后感(篇四)
《《中国文化史》读后感》

中国文化史

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化史实了解中国国情,继承中国文化优秀传统,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和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它至少需要和可以达到三个方面的目的:一是中国文化传统知识,比较系统地了解中国先民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习俗文化等方面广博而深厚的建树,丰富知识,启发潜能,提高日后工作的热情,智慧和本领;二是深入了解国情,国情包括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我们通过对中国文化史的学习和研究,掌握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和国情的历史方面,就能加深对国情现实方面的理解,从而加强对两个文明建设的必要性,迫切性和个人责任的理解。三是能够为爱国主义和思想道德的教育和修养提供历史的经验和素材。

中国文化的一般特征包括它的广泛性,连续性,平和性和独特的价值取向。广泛性指中国传统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将中国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个质态的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中华各民族的共有文化。中华民族的核心汉族是中国古代各地区先民不断地滚动式融合的结果。在这一融合过程中,先有各地区部落,部族的融合,在融合过程中形成区域性文化。如先秦区域文化包括楚文化,吴文化,齐鲁文化,巴蜀文化,秦文化,西域文化等等。秦统一六国之后,这些文化的大部分都先后融入汉文化,即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

中国传统文化在融合各区域文化的同时,还吸收了历史上蛮,夷,羌,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未被融合而独立流传至今者,则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流。

中国传统文化的综合性,还表现在他对域外不同质态文化的改造,消化和吸收。如印度佛教文化,中亚细亚的科技文化等等。有容乃大,真是中国文化的无比恢弘的气度和无限宽广的胸怀,在将自己民族文化成果无私地传播给世界人民的同时。有融摄、综合了世界各民族,地区不同的文化成分,才形成如同今日的面貌。

连续性指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以来,数千年间,条理有贯,记载分明,从未中辍,这在世界各文明形态中是独一无二的。中国文化这种经久不衰的连续性,是其内在生命力在历史长河中的展现。它源于中国哲学思想中的变易性,它所概括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变易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吐故纳新,再造自身的文化结构和内涵,以适应变化了的客观社会的需要。变则通,通则久,这个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玉成了中国文化的延续性。

图解中国文化读后感(篇五)
《《中国文化概论》再读感想》

中国文化概论读后感

不管有些国家、有些人是否愿意,中国文化或者说国学,都注定要成为21世纪乃至更长时期内人类所推崇的文化,就如同中国的崛起不可遏制一样。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并传播这一理念,不仅将增加国人的自豪感,并且能提醒国人及时静下心,认真面对自己的文化,面对现实的纷纷扰扰,从中发现国家未来发展的方向,理解所谓“中国特色的道路”的含义,也能从中找到个人未来的道路。在这种观念下,我又一次阅读了李宗桂老师的《中国文化概论》,对中国自己的文化再次有了新的感叹。

翻开历史,尤其是近代现代文明的发展历史,无疑可以看到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发展都是以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为先导的。以意大利文艺复兴为发源的欧洲复兴是如此、美国建国不过200年其靠麦当劳文化的扩张是如此、中国以五四运动为发端的变革也是如此。尽管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中国传统文化遭受到了巨大的伤害,但也正因如此,当我们面临新世纪的巨大发展契机,回眸之间发现了我们文化发展的巨大缺失,所以面对现实的痛心疾首,更加对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和反省,这必将作为传统文化回归的开始。而即使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及其所代表的所谓“蓝色文明”,当我们仔细盘点一下,也会发觉其无法阻止的没落。

西方推崇的模式化和商业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扩张,从领土到商业,从物质到思想(所谓“民主”),所以西方的政治模式本质上就具有侵略性,对很多国家和族群来说,就是“入侵物种”。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不断在中东、北非、南美推行其所谓的民主,但带着严重模式化和商业味道的政治模式,无一例外的应对不了文化、信仰、思维模式迥异的当地族群,最终变成了对当地政治生态的一场破坏,犹如当年被带入澳大利亚的第一只兔子,甚至成为一场灾难。又如一次粗鲁的外科手术,不断引发当

地政治经济的“感染”,而西方则不断靠打“抗生素”——驻军、制裁来应对。

自然生态需要多样性,政治生态也需要多样性,这是自然界的规律,而中国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正如中医一样,相信每个国家肌体自身的抵抗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张靠外部的“调理”来引导内部体系自行疏通“经脉”产生抵抗力,并且努力融入当地文化发展——而不是摧毁,这与天人合一、系统思维的中国文化一脉相承。

西方不断强调自己的“民主”,但究其根本强调的,却都是个人的“民主”,甚至可以以个人利益牺牲国家利益的也屡见不鲜,这对一个族群、一个国家乃至人类显而易见是不足取的。而中国文化的“家国同构”、“居高堂之上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位卑未感忘国忧”的深度忧患,却让一个民族极具凝聚力,极易在重大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上达成一致。

而商业上,也已经明显的看到,以麦当劳为代表的西方模式化管理方式和理念的没落——虽然我们还在认真学习。诚然,西方的工业化管理模式,为世界近代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但同时也看到,同质化的产品不断在发展中革了自己的命,模式化的服务和理念,与人们个性化的需求矛盾越来越大,使得所谓的“商业模式”越来越短命,甚至让一个行业在某个时期走入死胡同——以华尔街为代表的“金融创新”就让整个世界受牵累!而中国文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对自身不断内省的思维、行为方式,与西方现代管理所推崇的所谓“狼性”的贪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认为这正是中国历经世界经济动荡岿然不动,而“金融创新”祸事不断的根本原因。

西方现代管理不断追求“精细化”,试图把所有的管理问题数字化,“切片化”,一如他们对计算机世界的自信。但事实上我们看到,管理越来越细致,

新的领域却越来越多,最终大家发现所面对的是个无穷无尽的研究对象,很多的行业迅速从朝阳走向夕阳。最具有讽刺意味的,就是正如火如荼的“苹果”产品,其取胜的根本,从本质上,并不是纯粹的技术,而是“产品体验”,而这也正使它自己在走向江郎才尽。就如同中国饮食文化,当各种快餐连锁模仿着麦当劳模式席卷各地的时候,一部“舌尖上的中国”横空出世,让众老板们明白一个根本性的东西——模式化的快餐(文化)只能达到“就餐”的目的,只有个性化、融入了人文的餐饮才能称得上“文化”——而中餐制作中,心情影响味道的概念,更让快餐望尘莫及!

西方强调信息的充分性和分析的模式化,但正如“冬吴相对论”说的:所谓信息“五力分析”的管理思维方法,本身就是悖论——信息瞬息万变,根本就不可能搜集完整,而“蝴蝶效应”则更会让你所有的所谓“准确分析”毫无价值,甚至南辕北辙!所以面对复杂、抽象的未知对象,结合中国“五行”思维的“意会”和模糊性将会发挥其特有的指导作用。

曾经先享受后还贷款的老太太,让中国多少年轻人唏嘘不已,但金融危机和欧美债务的噩梦袭来,反而让“为之者疾,用之者舒”量入为出的中国消费理念引发世界的赞叹。而眼下正如火如荼讨论中的退休延长和养老问题,又把“养儿防老”的旧话重提。在这个提倡“孝文化”的国家里,也许合理的缴费比例、妥善的退休制度真的能让你我有能力拿着养老钱度日或进敬老院度过余生,但和“安享晚年”这个理想是否渐行渐远?我们是最求“活着”还是“安享”,生活的品质靠什么来保证,当我们要走到生命的尽头时,能有什么来代替儿孙绕膝的快乐?这是当我们整个社会着力在参照西方社会福利制度考虑自己的未来时,要特别警醒的。

再以教育培训为例,现在社会上的各种培训铺天盖地,也是利用了西方的商业化模式在进行经营,其内容又多为从西方现代管理模式、观念转化来

的,当对这些培训接触一些后,多数人都会产生迷茫:为什么需要学习的东西层出不穷,却又相近,而自己运用起来却并不顺利?原因只有一个:那中间缺少中国文化层面的东西,你用中国文化的“胃”难以消化西方文化的“草料”,当然更难以转化成自己的牛奶或血液!中国文化上下5千年,只要你认真挖掘学习,其实绝大多数的思想、方法都可以找到的。比如《弟子规》,你可以表面的学习家庭、生活中为人处事的“守则”,更可以将其中的“父母”、“兄长”等词语更换成“领导”和“同事”,就可以发现它变成了“职场守则”,其内容的涵盖从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到站、立、行走,到思想教育,无所不包——当你看到“晨必冠,兼漱口;便尿回,则净手”的词语后,古今中外,估计你很难再找到这么细致、全面的培训经典教材了!

模式化没有任何问题,它极大的增加了产品的供应,解决了人类的基本需求,但一味的模式化倾向,必将把每个行业的发展迅速带向极端,耗尽行业的资源、信誉和未来,成为横行商业领域的病毒。而中庸思想的适可而止,“见好就收”,不求竭泽而渔,为行业的发展预留下一步的发展空间,防止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西方推崇的“创新”也没有原则性的错误,但如同原子能的发展,既可以发电,更可以造出毁灭地球的原子武器,创新一定要有前提,就是使用者发自内心对自身的约束力,而这正是中国文化的基因优点之一。而中国式的民主,更是以“和谐”统一为前提,对社会破坏力最小的一种方式„„

总之,曾经优秀的中国文化,在现代化不断深入的当下,正被不断的重新挖掘。面对已经发展到极致的西方工业文化,中国必将以特有的方式展现出其魅力,并重新发扬光大,因此说21世纪中国的强大,是可以指日可待的!

2012年11月10日

后记:在写这一感想的同时,感觉自己在接触一个太大的课题,如同一掌拍向空中,注定将是悄无声息的,但是,面对周围人对国学的认识态度,又感觉热血膨胀,不吐不快。因此,结合所读过的《中国文化概论》及其后的读后感写了本文,如果能引发部分人的思考就很欣慰。也只有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文化基因(社会上过多的关注了肉体的基因研究)之时,才是中国文化再次崛起之时,也才是中国人开始有发自内心的自信和真正强大的开始!

图解中国文化读后感(篇六)
《中国传统文化读后感》

中国传统文化课后感

学期的选修课就这样匆匆的告于段落了,我感慨。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被中国传统文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被中国传统文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但我们仍有必要系统地学习我们的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中让我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于修生养性,提高自身素质!格物致知,发展社会经济!而我在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方面的知识,因为传承让我们更加理性的了解历史而发展会要我们更加理性的创造未来。因为文化影响着后来者,后来者又传承、修正并补充着文化。在历史进程中,文化在碰撞中平稳地发展与进步着,波澜不惊。而现代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人 提起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我们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即使有所涉猎可能也会感叹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也有人可能会说:在现今时代,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太保守了。 传统文化究竟是不是过时了?对我们当前社会还有没有价值?我们通过下列的事实来证明她亘穿古今的强大生命力和日益凸显的社会利益,

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作为文化主体保留至今。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存在了长达五千年,对比在历史上强盛一千多年的罗马帝国,却早已不复存在。二战后的日本,在吸收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继续在家庭、学校、公司、政府部门保持固有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以兼收并蓄的方式

得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强国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后期的封建社会里一定程度上起着阻碍历史进步的作用。但仍然有与现代化融合从而促进现代化成功实现的诸多营养成分存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东亚价值观”仍是亚洲各国发展的文化基础,而且还受着那些“文明过度”的西方学者的特别青睐——认为在中国这种以伦理主义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中可以寻求到医治由“过度文明”带来的“文明病”的良方。 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

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的价值,强调以民为本。早在千百年前,中国人就提出“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主张治国须利民、裕民、养民、惠民。我们继承发扬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人当做主体、把人当做目的,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坚韧刚毅,强调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靠的就是这样一种奋发图强、坚韧不拔的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人民所展现出的进取精神、创造热情与顽强毅力,在应对各种艰难困苦和严峻挑战中焕发出来的伟大力

量,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写照。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和而不同”,强调社会和谐。中国人早就提出了“和为贵”、“和合”的思想,追求人际和谐、身心协调、天人合一的境界,崇尚“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美好人格,向往“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今天,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实现物质和精神、民主和法治、公平和效率、活力和秩序的有机统一,便是对注重社会和谐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协和万邦”,强调亲仁善邻。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中国在对外关系中始终秉承“强不执弱”、“富不侮贫”的精神,提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主张吸纳百家优长、兼集八方精义。今天,我们继承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就是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团结统一,强调独立自主。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家庭,很早就形成了“大一统”的观念。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团结统一的意识深深积淀、内化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之中。中华民族万众一心、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具有坚不可摧的力量,近代历经屈辱的中华民族经过全民族百

年抗争重新站立起来。今天,中国始终坚持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始终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探索出一条独立自主的发展之路。

同时,我们应当看到,作为历史产物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其历史局限性,它既包含有许多优秀成分,也不可避免地混杂着某些糟粕成分。特别是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封建主义思想文化根深蒂固。这种糟粕成分,集中表现为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比如,官僚主义、等级观念、特权思想、家长制作风、迷信活动等。在当今社会,这些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依然存在。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腐蚀人的心灵、败坏社会风气,影响和阻碍社会发展。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抵制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关键是要对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科学梳理,在继承中创新,在实践中发展。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上,我们要采取“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针,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辨析、剔除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成分,同时结合时代特征,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努力在承前启后、推陈出新中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醇厚中和、刚健有为的人文品格和道德风范,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影响,为中国人的文化性格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奠定了历史基础,而且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重要影响。中华文化是我

们共同的骄傲、共有的财富,是抹不去的生命“痕迹”。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是中华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有责任、有义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照耀中华数千年的文明之光在当代中国熠熠生辉、发扬光大

学:在还没有是上中国传统文化的这门课程的时候,就会觉得他是一门很无聊很乏味的课程。而在自己真正的学了这们课程之后才发现自己原来的想法是错的。中国传统文化他是一门不需要去死记硬背,不需要去绞尽脑汁的计算,他只需要你用心的去理解就够了的一门课程。他不仅教会了我们知识,更教我了我们要如何思考及应该怎样思考。老师在上课时会把一个个枯燥乏味的东西以小故事或视频的形式向我们呈现。它不会让你感觉到压力,但却会让你产生兴趣。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这门课程不仅让我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了解到了他的精华及典故。更让我体会到了他不仅是门课程更是一个催人进步的启明灯,指导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图解中国文化读后感(篇七)
《《中国传统文化》读后感》

《中国传统文化》读后感

奉化市第二中学 孙烨

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我在为人处事上学到了很多。"孝"是我们传统的道德,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养育我们,教育我们,也许有的地方他们做的不能让我们满足,但是孝在任何时候都是都不能忘记的。让我们想想,父母辛辛苦苦养家,自己一切为我们着想,我们有什么理由嫌弃父母?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父母爱我们,我们孝父母,没什么可说的。一个小动物,主人爱它,它还爱主人呢!可父母不喜欢我们,我们能承欢父母,曲顺其意,那才是为人子女应尽的本分。又何尝我的爸爸妈妈那么爱我,给我完整的家,幸福的生活,让我的生活充满了幸福和快乐。在外求学的路上,缺不了寂寞,然而,当一个短信发过来,或者一个电话传来爸爸妈妈亲切的声音,我还有什么可怕的,我会坚记,有父母在支持我。父母把他们的一生都付出了,我会在任何时候都会想着他们,不要让他们为我担心。"念恩快乐一辈子,念怨痛苦一辈子。"生活中记得感恩,我们一个人根本不可能在社会上生存,有父母的养育,朋友的陪伴乃至以后生活中遇到的所有人,一句关心的话语,一个关切的眼神,都让我们身上涌起一股温暖。别人关心我们了,我们应该感恩。

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端"即事物的萌芽、开始。"端"表明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不是一种既定、完成的东西。从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到仁义礼智有一个生长、发展的过程,正如树苗到树木有一个生长、发展的过程一样。所以,孟子说"仁义礼智根于心",一个"根"字形象地说明了孟子思想的特点。在孟子那里,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属于道德情感,仁义礼智则属于道德理性,二者并不完全相同。但在孟子看来,道德情感与道德理性虽有不同,却不能截然分开,道德理性不能脱离道德情感,道德情感也需升华为道德理性。

  在法制比较健全的国家,按照法律制度处理就可以了。在中国十分普遍,每一起腐败案件发生后,都有许多人在背后活动,找人讲情。没有人情,便办不成事。各种事情的解决,如评职称,重大课题立项,各种评奖,均离不开人情。人情是这个社会得以运转的万金油。集权,即大权独榄,什么事都由有关领导说了算。结果只能是脱离民意,自行其是,乃至以公家之权谋个人之私。这必然使民心受挫,社会正常秩序遭破坏;在维护极少数人的特权利益的同时,最大程度地损害了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最大程度地阻碍了整个民族的不断发展。

  我们应该从我们博大的文化中学习应用优秀的文化,这来之不易,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借助这些文化来是生活更加美好,社会更加和谐。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271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