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盛开》读后感

| 读后感 |

【www.guakaob.com--读后感】

《莲花盛开》读后感

  《莲花盛开》是阿姜查尊者所做开示的合集本,是一个泰国的信徒在一堆废弃的录音带中,意外寻获的开示,今日作为一名出家弟子有幸读到尊者的开示甚感欣喜与感恩,字里行间都被尊者那份慈悲劝导众生生起良善之心,行持善业,趋入佛门并精进修持佛法的殷切之心而感到深深的敬佩和自责。敬佩是源于尊者把佛法用简单易懂的生活用语孜孜不倦的传达给大众并巧妙的运用周围事物作为具体的物象利用直喻和隐喻的方式传达深奥的教法,让每一个听闻他教言的人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感受到“法”的利益。自责是因为反观自心省察自身深感虽然走入佛门剃度出家,但却缺少前辈们的那份精进之心和誓愿此生了脱生死誓度众生的恒定而坚固的道心。但通过阅读和细微的理解尊者在文中苦口婆心的教言。法语正如莲子一般已植入弟子的相续之中待风雨洗礼之后便是莲花盛开之时!

  在此书中尊者有几处开示,弟子看后感触良多,愿以此读后拙感供养师父,愿能入您慈悲法眼摄授弟子。

  文中尊者引用了这样一段佛陀的譬喻:“有一只老青蛙在莲花下无所事事的闲荡着,却未曾享有莲花的芬芳;此外,老青蛙也没有想到要接触莲花。反倒是嗡嗡飞舞在莲池间的蜜蜂,会飞下来采集花蜜,然后嗡嗡飞去,而莲花下的青蛙依然对莲花一无所知。花开、花谢,青蛙对这整个过程一点也不清楚。”故事就是这样的。看到这内心之中一直回荡着这句话:我不要做莲花下这只愚蠢的老青蛙!回到现实的生活中参照一番,很多时候我们都不自觉的做起了老青蛙。记得还没来佛学院学习的时候上师曾在讲课时跟弟子们反复的强调过:“你们能不能有所成就,佛法是否能深入心相续之中真正升起无伪的菩提心和坚固的出离心,跟是否能天天伴我左右没有任何关系。就如泡在溪水里的石头虽天天与水相融确丝毫泡湿不了石头的心,这与莲花下的蠢青蛙一般,任莲花如何的清馨香潔也闻不到它的味,入不了它的眼,走不进它的心。距离不是问题重要的是我讲的法你们能否听之、思之、行之,除此之外没有比这更好的陪伴,做只聪明的小蜜蜂吸取教言的精华,慢慢思考酝酿,总会得到醇厚的蜜糖。”的确!在出家的修学生涯中我们总会埋怨师父这个没说那个没教,总会抱怨环境这个不合适那个不对自己胃口。在这种负面和不积极的思潮涌来时我们几乎没有任何的抵抗能力而随波逐流,也很难有反省的动力和气魄,正因为这种自以为是和生在福中不知福的态度让我们错失太多“莲花的芳泽”。就如师徒之间一般!很多的弟子虽常年的待在师父的身边同吃同住,但丝毫的没有沾染到半点师父的功德。相续也无有任何的变化更无一点信心可言。为什么?因为一个不具器的弟子不会花心思去观察她师父的功德之处就如蠢青蛙对莲花一样视而不见,她只会自以为是的觉得师父跟我没有太多区别不过就是出家比我早而以,缘分让我们成为了师徒。也更加不会通过师父所经手做过的事情,说过的话,以及言行举止中发现师父的功德所在。当一个弟子发现不了师父真正功德时也不可能会拥有坚定的信心,没有旭日般的信心又如何能融化师父心中的功德雪峰,又如何会有法水灌溉我们枯瘠的心。信心的建立来自对师父的感恩之心,在不断的观察师父时我们会发现师父的慈悲与智慧体现在任何一个细小的生活细节里。在这种耐心细致的观察中会由欢喜产生敬意与佩服,感恩之情也因此会在心中一步一步的扎根,扩张为稳固的信心。但此信心非个人崇拜式的迷信;也不是不经任何观察一时分别念而引发的“一见钟情”式的伪信;更不是为己之利只为需求个人利益而心怀他想的奸信;且信心的对境也一定要是具德具相的明师而非只有名声而无实际闻思修证的名师。师父与弟子之间的相互观察非常重要。我们不要做依偎在师父羽翼下如聋如哑,自以为是,消极等待生命终极的慵懒蠢青蛙。今生能依止师父披上袈裟如不能像勤劳小蜜蜂一样,将师父功德的花粉酿成智悲的蜜糖将花粉再传播利益他方,那也实在是枉费过去世中辛苦积累功德此生出家为沙门的愿心。最终我们将要成为莲花下的老青蛙还是花间那只智慧的小蜜蜂都取决于我们如何善用其心!

  在整本书中还有一句非常精彩和耐人深思的开示,这也是整书给弟子第二触动之处,尊者说:“只有一部书值得一读,那就是——心”。当第一眼看到这句的时候,我连续的重复看了好几遍,心里的问题不断涌出来“读心!如何读?”放下书,思绪如春日湖畔边的柳条争相抽芽一发不可收拾。经过一番天马行空的折腾还真有几分浅浅的感悟。在三皈依中的第二句“皈依法,但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就已经在提示我们读心的意义

  佛法中的三藏十二部都是在用不同的文字和表达方式来向我们揭开“心”是什么?如何了解它?如何驾驭它?以及驾驭它的方法。当我们懂得驾驭自心时也就真正的读懂了它。所以要读懂这本“心书”还需要从海量的经、律、论之中找到“心书”的核心内容,跟随专业的佛法导师循序渐进的读取。“心书”它不同于我们平常所看到用手能触摸的书籍。它随人的念头而走,你关照它时,它在;你察觉它时,它在;你不理睬它时,它在但你不知道它在;你不关心它时,它还在但你仍然不知道它在;它有时就像个没人管教的野孩子上天下地无处不及,就如一万只草泥马在奔腾没有方向也没有目的,不断追逐身边的景色奔腾不熄。但有时它也可以成为乖巧的小木偶人任你拉东扯西。“心书”不立文字,因为只有付出实践修行的人们,花时间去照顾它,下功夫去引导它的修行者们才能打开书扉阅读到真谛!写到这脑子突然蹦出一句师父经常跟我讲的一句话:“看看你那个心散乱得,管好你的心,闭上你的嘴,修好你的行”。是的,初为沙门的我的确不曾管理好自己的“心书”,只要身边有个什么风吹草动,立马,心就散了自觉的随着外境跑了,然后马上就成为了心的俘虏任它摆布我的喜怒哀乐。更可悲的是我还在这种喜怒哀乐之中津津有味的品味着,丝毫没有察觉这些都是心的化现。出家人就专业找心的能手,怎么能被它卖了还在痛快的数着卖身的钱?这些都足以证明它的狡猾。所以知道“心书”的存在与如何把它带走,而不是被它带走。需要我们用尽形寿的时间来观察和转变。因为读不懂此书而想证悟佛性和诸法实相就如在石板上种豆而祈求好收成,那只是一个妄想而言!

  在读完尊者的所有开示后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通篇找不到菩提心这三个字,但出离心的字样在语句段落中随处可见。仔细分析也没有太多的奇怪之处。阿姜查尊者是属于南传佛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小乘,而小乘和大乘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菩提心。小乘行者们更看中的是出离心的修持和自利的圆满。但我们却不能因此小看小乘而以大乘人自居,不是读着大乘的经典生在汉传佛教就是大乘修行人,如果没有真实的出离之心和当愿一切众生都成佛的菩提心是没有资格自居大乘的。小乘也不是只会自利而非利他的焦芽败种,这只是世尊驻世时慈悲众生为了激发小乘修行人回小向大的方便说法,其目的不是真的要呵斥小乘人而是应机说法因材施教的方式不同而已。

  因众生的根器有差别故,才被我们人为的分别为:小乘、大乘、金刚乘。佛法它其实是一个有次第的整体,就好比佛学院的年级排列一样,入校先读一年级,在再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学习好的有潜力的还可以再上研究生或更高一层做法师。佛法的修学次第也是如此,入门的先要明白人身难得,再就是体会生死无常,接着知道因果不虚,最后了解轮回过患。学习和体悟到这些才有产生出离心的可能,不然凭什么要出离啊?有了出离心才能有机会培养慈悲心和菩提心,才能有了达空性智慧的希望。每一个步骤都环环相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缺一不可,但这并不影响每一个步骤也可以独立存在,而又能随时恰到好处的融回到整个成佛的大体系中。这也是佛陀慈悲与智慧的完美体现,这位伟大的导师他是全知却不是全能,如果无所不能的话他一定会把我们一个一个的直接扔到佛国净土,不让我们这么麻烦的历经三大阿僧祇劫修行成佛。所以他只能利用他知道的一切设计成一条走入自性光明的大道,让每一个走入此道的人都能找到一个合适的线路方案,大家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体力和身体状况对照线路图进行运作。让我们在这条道上每个人都能找到合适的位置去努力并得到等值的回报。佛陀的这种智慧和慈悲真不是我等凡夫之人所能诠释圆满的。所以作为一个释迦

  佛子不应有教派的分别和佛法存高低错误的知见。回观到本书的作者:阿姜查尊者,我们难道能说他的所言所行不是一位大乘菩萨的行为吗?在往更深的一层分析,任何一个人心相续中菩提心生起都需要具备因缘合和,没有谁的菩提心是无缘无故的产生或如电脑传送资料一样师父摸摸你的头顶菩提心就输入你的相续中了,那是电视剧里的情节。菩提心的产生需要有出离心作为基础和前驱。只有看透世间百态的轮回本质,深信因缘果报,切实的感受到生命无常脆弱,人身睱满难得的人才有可能对世间之事产生强烈的厌离心从而积极主动的需求出世之道。有了这个稳固的出离心才能深切的体会到出世之法的殊胜和法喜,当自己感受到快乐的时候我们才有这个资本跟人分享快乐,愿他人也快乐。这时一旦遇到因缘,菩提心即可如“春油灌苗”一般日日增长。如此看来小乘与大乘,出离心与菩提心它们真的需要分开来看待吗?一棵种子入土发芽再长成参天大树。我们能说种子是这棵树;还是说主干是这棵树;或是说枝叶是这棵书;如果只是片面分别那一部分都属于树,但又不足以称为树。只有将它整体的看待才能得到完整结果。在修学的路上我们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来分别区分小乘、大乘、金刚乘的法该如何取舍,而是要将三乘理解为一个修学的次第,一个以众生根器不同而设立的非常精密而人性化的次第,按佛陀教我们的次第而修,而不以分别念自居谤他誉己!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292336.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