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的境界》读后感

| 读后感 |

【www.guakaob.com--读后感】

《借钱的境界》读后感

  十多年来,我也曾思考过关于借钱一事。不是我要去借钱,而是在被借钱时,如何在对方理直气壮之下,在犹豫的时候拒绝得不伤彼此之间的感情。

  记得第一个跟我借钱的,是我的一个男性朋友,大概在2003年的时候。那是我还是大二,不满20岁,生活费、学费及一切开销均是自己兼职挣得。他在很远的地方打来电话,说手头紧能否借五百元给他吗,我很爽快的答应了,电话里就记录了他的银行帐号,遂汇了给他。那时候的自己,一切靠自己,也不是很宽裕,事后还想着他是会还的。没想到,一年以后竟杳无音信,过年的问候电话竟是语音提示无此号码,当时就心里有点小堵。幸亏自己没有开口要过,不然还得生自己的气。大概就此事以后,我就有了思考关于怎么拒绝借钱的事宜。

  还有一个借钱的,是我中学的同学,还曾同桌过。不记得是05年还是06年了,那时候我已参加工作,且在一个很不错的单位上班。平时聊天他总说媳妇管得严,每天只有20元的零花小钱。突然有一晚半夜打来电话,说是自己惹了祸,需要贰仟元解决,能不能借给他些救救急。想到他平时的拮据,不忍他如此低下而无尊严,虽有犹豫,也答应借了。许久不曾还,当然我也没有指望他能还我。只是再不与我联系。后来,在我的另一个同学处听到,说我的这个同学托他跟我解释:“他生活不幸,在家不得地位无说话权,故一时不能还钱,所以也不好意思再联系我,但钱不会欠我,终会还的”。我说“不必如此,只当同学之间的帮助,不必还了,转告给他吧!” 偶尔也会想起他,总会为他唏嘘,不是为他没还钱,只是叹他生活坎坷,让他有此心理负担,我亦过意不去。但庆幸的是,他去年来还钱了,本该我高高兴兴的收下,只是他附了利息,叫我生气,生气的时候我就拒收了。

  其实说真的,提起借钱,没有几个人不是心惊胆战的。看了余先生写的《借钱的境界》觉得甚是贴切,描述到位。形容借钱的威胁不下于核子战争,又将借贷双方的神经战比作求婚,同是秘密进行,不同则是成功的求婚人留下,失败的求婚人离去;可是借钱的人,无论成功或失败,永远有去无回,除非他再来借钱。形容之幽默之准,再明了不过。对大部分人来说,所谓“借”,实在只是一种雅称。大多情况下,这场艺术和战术的交涉,贷方比借方更处于不利之境。因为借钱之难,在于难以启齿,可一旦等到开了口,那烫手的山芋就抛给了对方。所以借钱需要勇气,不借,恐怕需要更大的勇气吧。

  对于“借钱”,我紧守三个原则:一是坚决不跟朋友借钱,不让朋友为难;二是让我为难的借钱坚决不借;三是要借就在自己能承受的“送”的范围。往往很多人在借钱之后,久等不还,还闪闪烁烁、犹犹豫豫去索债,然极少要回。这种失财在前,失友在后,花钱去买绝交的事情,真真是让……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298087.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