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香的功效与作用

| 节日作文 |

【www.guakaob.com--节日作文】

篇一:《沉香的功效与作用》

沉香的功效与作用简介

沉香是自然界极为稀少、极其珍贵的珍宝物质!沉香是一味名贵的中药。也是佛教礼佛供佛的一种圣物。更是香道文化里主要的一种香料之一。享有“众香之首”、“香中之王”等美称!欧美等国利用沉香提炼精油稀释后制成香水、洗发液、沐浴露等日常用品,其香味能较长时间停留在身上。。。

人类关注3000多年,而在中国也有2000多年的历史,我国最早始见于梁代陶弘景《名医别录》(公元502—566年),被列为“上品”,在隋唐史料中有丰富的沉香记载,到晚唐及五代则又有了更高度的提升发展。在宋代,好沉香是“一两沉一两金”,被喻为“香中之王”,香文化发展到了顶峰,“香”已经完全融入社会生活中。此后,用香风气长行,直至明清。到明代,就已变为了“一寸沉一寸金”。然而,晚清的没落使香文化逐渐远离了人们的生活,沉香也逐渐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中。

1.药用价值

《本草纲目》里记载:“沉香,气味辛,微温,无毒。主治:风水毒肿,去恶气;主心腹痛,霍乱中恶,邪鬼疰气,清人神;调中,补五脏,益精壮阳,暖腰膝,止转筋吐泻冷气,破症癖,冷风麻痹,骨节不任,风湿皮肤瘙痒,气痢;补脾胃,益气和神。治气逆喘急,大肠虚闭,小便气淋,男子精冷”。功效: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用于胸腹胀闷疼痛,

胃寒呕吐呃逆,肾虚气逆喘急。。。更有沉香煮水泡茶养生等之说。日本医学界研发的心脏名药“救心"既是沉香所提炼,沉香对于心肌梗塞的发作急救有重要的意义成为心肌梗塞患者必须常备的药物。。。

这些仅是医书上的记载。本人不是医生无从考证!沉香做药给本人最大的感觉就是每当暴饮暴食胃胀不舒服时我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芽庄虫漏煮水泡饮。一般半小时左右就见效的。真的管用!。。。 但据说不是每种沉香都可以药用,如真需用时请咨询资深老中医。。。

2. 人类生活在无限的气味之中,经过感性和理性的选择,知道如何应用生活周遭的香料,渐渐地演变成情操教育的一环——香道。这是人类由嗅觉官能的享受到精神层面修身养性的诉求,所产生的一门生活美学。香道,简单地讲,就是有关“香气的艺术”,是将香料所产生的香气、烟形配合富于艺术性的香道具、香道生活环境的布置,再加上典雅清丽的点香、闻香手法,经由以上种种引发回忆或联想,创造出相关的文学、哲学、艺术作品,从而使人们的生活更丰富、更有情趣。 沉香在香道中起了重要的作用。香道之中的香,主要分四种:沉香、檀香、龙涎香和麝香。古人常说“沉檀龙麝”,四香之中以沉香为首。即使是对“香道”这个名词感到陌生的人,相信很多都听说过这四种香。沉香香品高雅,而且十分难得,

自古以来即被列为众香之首。与檀香不同沉香并不是一种木材,而是一类特殊的香树“结”出的,混合了油脂(树脂)

成分和木质成分的固态凝聚物。沉香具有很强的宁神作用,有助于大脑良性休息以及调理气息。香的好环,不仅影响我们的供养,也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好的香空气渗透力强,点一根,大约可以渗透四、五十平方的地方,可以改善不良的环境和气味。好的沉香,如果将心稍加沉静,再闻香的味道,就会感觉有一股清凉之气从喉头沉下来,很舒服。室内如果有发霉的地方,一经熏过,就不再发霉了。。。。。。

篇二:《没药的功效与作用》

没药的功效与作用

1.抑制真菌生长,没药的水浸剂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等多种致病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没药的抑菌作用可能与含丁香油酚有关,丁香油酚在1:8000-1:16000时,对致病性真菌即有抑制作用。可用之消毒防腐。

2.降低血脂,本品含油脂部分能降低雄免高胆甾醇血症(饲氢化植物油造成)的血胆甾醇含量,并能防止动脉内膜粥样斑块形成,也能使家兔体重有所减轻。

3.局部刺激作用, 没药有某些局部刺激作用,可用于口腔洗剂中,也可用于胃肠无力时以兴奋肠蠕动。

【性味】苦、辛,平。

【归经】入心、肝、脾、肾四经。

功效主治

1.散血祛瘀,没药辛散苦泄,入血分,有散血祛瘀、消肿止痛之功。《本草纲目》日其:“散血消肿,定痛生肌。”故常用于外伤肿痛、金疮杖伤、癥瘕积聚。

2.活血止血没药入血分,善于行血散瘀、推陈致新、常用以治疗外伤出血,崩漏下血等证。

3.生肌治痿,《本草纲目》曰:没药“生肌”。《开宝本草》曰:没药疗“诸恶疮、痔漏卒下血”。皆因该药,具有消肿生肌、祛瘀止血之效。故常用之疗痔瘘者。由于湿热下注,肛周气血运行不畅,湿热与气血相互搏结,形成脓肿,脓肿破溃后,反复发作,遂成瘘管。症见恶寒发热、大便燥结,小便短赤,局部灼热肿痛,肛门有坠胀感,患处可扪及硬结,外口凸出,脓液稠,色黄。舌边尖红,苔黄腻,脉数。没药味苦,气微寒,能燥湿清热、祛腐生新。用之治痔漏有效。

4.坠胎,没药破气破血,辛散走窜,善行十二经,妊娠宜忌。而坠胎有效。《海药本革》曰:没药”坠胎。

5.疗目祛翳,《开宝本草》曰:没药主“目中翳晕痛肤赤。”本品辛苦辛散苦泻。入肝经,散泻肝经血热。肝开窍于目,故疗目中翳晕赤痈。

6.鉴别应用

乳香与没药、皆能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但乳香辛香,以行气活血为主长于止痛;没药苦泄,以活血散瘀为要,长于消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克;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1.妊娠不可服。(《品汇精要》)

2.凡骨节痛与夫胸腹胁肋痛,非瘀血停留而因于血虚者不宜用。产后恶露去多,腹中虚痛者不宜用。痈疽与溃不宜用。目赤肤翳非血热其者不宜用。”

【配伍应用】

没香的功效与作用

1.配乳香,《医学衷中参西录》曰:“乳香、没药,二药并用、为宣通脏腑,流通经络之要药。”没药活血散瘀,乳香行气舒筋;气血兼用,取效尤捷。

2.配穿山甲,没药与穿山甲,皆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之效,因一为植物胶油,溶散迅速,一为动物虫类,行散力强;两药相伍,相得益彰。

3.配温酒:《本草图经》曰:“没药研细,温酒调服,治妇人内伤痛楚,血晕及脐腹刺者。”没药活血散瘀止痛,温酒通脉祛寒止痛、一散瘀,一祛寒,邪除痛自止。没香的功效与作用

4.配血竭,没药配血竭皆能入肝经,内服活血散瘀止痛,外用止血生肌疗疮;二药配合,内服外用,相须相使。没香的功效与作用

5.配滑石,清热消肿。没药味辛苦性平,散瘀血消肿,滑石味甘淡性寒,清热渗湿。二药相伍,互寓湿热祛,肿得消,瘀肿除,热自清之效。

6.配虎胫骨,专治历节诸风,骨节疼痛,昼夜不可忍。(《本草图经》)没药长于行滞止痛,虎胫骨善于追风定痛;风祛滞通,病自愈。

7.配雄黄,解毒疗疮。没药消肿生肌,雄黄燥湿解毒,二药外用,疗恶疮流脓者甚效。

8.配麝香,二者皆能行血分滞,均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之功。然而,一为檀物油胶脂,活血散瘀之性较为缓缓;一为动物分泌物,辛香走散之性迅而甚烈。二药配合,麝香速达,没药后固,相互为用。

9.配冰片,没药配冰片、同具消肿止痛之效。但没药性味平和,长于生肌疗疮,冰片大香而凉、长于清热解毒。二药互伍,相辅相成疗疔疮,无名肿毒甚效。

龙脑香子

用于闭证神昏、用于目赤肿痛,喉痹口疮、用于疮疡肿痛,溃后不敛等。冰片:味辛、苦,性微寒。有开窍醒神、清热消肿、止痛的功能。用于神志昏迷、温热病高热神昏、中风痰厥、气厥、中恶、疮疡肿痛、口疮、咽喉肿痛、目赤肿痛、眼疾、牙龈肿痛等。现代用于冠心病、心绞痛。

龙脑香

【性味归经】 辛、苦,微寒。归心、脾,肺烃。

【功效】 开窍醒神,清热止痛。

【应用】没香的功效与作用

1,用于闭证神昏。本品有开窍醒神之功效,但不及麝香,二者常相须为用。然冰片性偏寒凉,为凉开之品,宜用治热病神昏、痰热内闭、暑热卒厥、小儿惊风等热闭,常与牛黄、麝番、黄连等配伍,如安宫牛黄丸。若与温里祛寒及性偏温热的开窍药配伍,也可以治疗寒闭。

没香的功效与作用

2.用于目赤肿痛,喉痹口疮。本品苦寒,有清热止痛、消肿之功,为五官科常用药。治疗目赤肿痛,单用点眼即效:也可与炉甘石、硼砂、熊胆等制成点眼药水,如八宝眼药水。治疗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常与硼砂、朱砂、玄明粉共研细末,吹敷患处,如冰硼散。治疗风热喉痹,《濒湖集简方》以之与灯心草、黄柏、白矾共为末,吹患处取效。

3.用于疮疡肿痛,溃后不敛。本品亦有清热解毒、防腐生肌作用。以本

品与银朱、香油制成红褐色药膏外用,可治烫火伤;与象皮、血竭、乳香等同用,治疗疮疡溃后不敛,如生肌散。近代以本品搅溶于核桃油中滴耳,治疗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有较好疗效。

冰片为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的加工品,其成分含右旋龙脑律草烯、β-榄香烯、石竹烯等。本品味辛,性寒,有通诸窍、散郁火,消肿去翳等作用。在美容方中以之作清热散火、辟秽化浊之品,用于因血热,内热蕴结所致的口臭、体气、疮疡肿疖等症的治疗。

冰片性质: 冰片为无色透明或白色半透明的片状松脆结晶;气清香,味辛、凉; 具挥发性,易升华,点燃发生浓烟,并有带光的火焰。 本品在乙醇、氯仿、汽油或乙醚中易溶,在水中几乎不溶。右旋龙脑熔点为208℃,沸点212℃,左旋龙脑熔点为204℃,沸点210℃

乳香的功效.配伍应用

药理作用

1.镇痛作用,临床观察有镇痛作用,镇痛范围较广,对胸痛(如“冠心病”心绞痛)、胃肠绞痛、风湿痛、神经痛、跌打损伤、瘀肿疼痛等皆有止痛作用。

2.消炎防腐作用,口服乳香后能促进多核白血球增加,以吞噬死亡的血球及细胞,改善新陈代谢,从而有消炎作用。并且可以用来防腐及消除口臭,加速炎症渗出、排出、吸收、促进伤口愈合。

【性味】辛、苦,温。

【归经】入心、肝、脾三经。

功效主治

1.活血止痛,乳香辛苦温,气芳香,辛能发散,苦能破,温能通,芳香走窜,入心肝脾经,则入血分,故能活血止痛。《本草纲昆》曰:“乳香香窜,入心经,活血定痛,故为痈疽疮疡,心腹痛要药。”常用治疗痛经、经闭、风湿痹痛,心腹疼痛,跌打伤痛,痈疽疮疡等证。

2.解毒消肿,本品辛苦温,入心肝脾经,脾主肌肉,而痛痒疮疡皆属心火,此药正入二经,辛香能散一切留结。《本草纲目》载:乳香“消痈疽清毒”。故常用本品,治疗疮疡痈疽等。

3.生肌止痒,乳香辛苦温,入脾心二经,脾主肌肉,故能生肌;苦能燥湿止痒。《名医别录》曰:乳香“疗风瘾疮痒毒”。《医学衷中参西录》载:乳香有“生肌”之功。故古今以来,常用本品治疗疮疡溃破久不收口,及瘾疹痒毒。内服外用均可。

4.鉴别应用: 乳香、五灵脂,元胡均有活血止痛作用,其中以元胡止痛作用最强,五灵脂次之,乳香又次之。没香的功效与作用

用法用量

内服:3—10克,煎服;或入丸、散。外用:研未调敷。

孕妇忌服,无瘀滞者,痈疽已溃者忌用。

【配伍应用】

1.配没药,乳香辛温香窜,行气活血兼能舒筋,通经舒络而止痛;没药是散瘀而活血,消肿定痛。一偏于调气,一偏于活血,两药合用,相得益彰,共奏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敛疮生肌之效。如《医方集解》曰:“乳香活血,能去风伸筋,没药能散瘀血,生新血,二药并能消肿止痛,故每相须而行。”《医学衷中参西录》亦曰:“乳香,没药,二药并用,为宣通脏腑,流通经络之要药。故凡心胃胁腹肢体关节诸疼痛,皆能治之。”

2.配枳壳,理气活血,化瘀催产。《得配本草》曰:“佐枳壳,令胎滑易产。”《本草纲目》亦载:“陈自明《妇人良方》云;妇人临产日服之,令胎滑易生,极有效验,用通明乳香半两,枳壳一两,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空心酒服二十丸”。

3.配地龙,乳香活血祛瘀止痛,地龙通经活络,两药相配,相须相使,有通经达络,活血止痛之功效。可治跌打筋骨疼痛,或痹症关节筋骨疼痛。

4.配栝楼,栝楼甘寒,有清热化痰,宽胸散结之功。《食疗本草》言其能“下乳汁,又治痈肿”。乳香辛苦温,《本草纲目》云:“乳香香窜,入心经,活血定痛,故为痈疽疼痛,心腹痛要药”。栝楼和乳香同用,则一入气分,一入血分,气血同治,有良好的行气活血,消肿散结,疗痈定痛作用,多用于产后乳疾,如产后乳汁不通,乳痈初起而见壅滞肿痛,乳房胀等,疗效颇佳,方如《医学心悟》栝楼散,便由括楼1个,乳香6克所组成。临证中,我们常用此药对为基础,配合生甘草,当归,没药,夏枯草,蒲公英,连翘等,治疗乳痛及一切痈疽初起,均可收效。

篇三:《香排草的功效与作用》

香排草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买卖通】香排草属野生小品种,市场少见药商寻购货源,行情不温不火,时下市场正品统货售价14-15元之间,后期行情平稳运行。

别名:排香、香排草、香羊、毛柄珍珠菜、香草使用提示:内服:煎汤,1~3钱。在麻辣火锅中用量也不宜多,3~5克即可,也可在卤水中使用。

排草香知识介绍:

排草香为报春花科植物细梗香草的全草。一年生草本,有香气。茎下部匍匐地面,节上生须根与分出直立的枝,高达50厘米;茎细长,呈四角或五角形,棱生狭翅,无毛。单叶互生;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6厘米,宽7~17毫米,先端渐尖,全缘,基部楔形,羽状脉每侧4~5条,淡绿色,纸质;叶柄长2~6毫米。花单生于叶腋,花梗甚细,长2~3厘米;花黄色,直径约1厘米;花萼长约3毫米,下部合生,5长齿裂,内面及边缘有红色腺点密生;花冠5深裂,长约6毫米;雄蕊5,与花冠裂片对生,着生花冠基部,花丝很短,长约1毫米,花粉囊长约4毫米;雌蕊1,子房1室,近球形,直径1毫米,花柱长约5毫米。蒴果球形,直径2毫米。种子多数,细小,多角形。花期6月。果熟期秋末。本品夏季开花时采收,晒干。

喜生于山地斜坡草丛中,茂密的林边及林下。分布四川、湖北、云南、贵州、广东、福建等地。

排草香食疗作用:

排香草味甘,性平,无毒:

具有治感冒、咳嗽、风湿病、月经不调等作用。

排草香做法指导:

治疗水肿:取排草香根1两(去枝梗)加水1200毫升,煎至300毫升。日服2次,每次150毫升(儿童酌减)。观察43例,服药后1~2天尿量迅速增加,4~5天一般水肿即基本消退。但对原发疾病仍须行病因治疗及对症处理。

关于“香排草的功效与作用”的内容,有相关问题请咨询中药材买卖通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316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