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童趣的诗句?

| 节日作文 |

【www.guakaob.com--节日作文】

篇一:《描写童趣的诗句》

歌咏童趣的诗句

1、村晚 [宋]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2、村居 【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3、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4、 池上 [唐]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5、小儿垂钓 [唐]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6、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7、清平乐·村居 [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8、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9、所见 [宋]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篇二:《巧用童趣诗歌 引导读写训练》

龙源期刊网 .cn

巧用童趣诗歌 引导读写训练

作者:张宏祥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下》2015年第06期描写童趣的诗句?

【摘要】用充满童趣的诗歌,引导学生读写。通过这些诗歌让学生想象古代儿童的生活、嬉戏的场景,体味作者创作的心路历程,领悟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从而培养学生读写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读写能力。

【关键词】童趣诗歌 读写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79-02 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而诗歌无疑又是这一宝贵遗产中最闪耀的明珠。从《诗经》到《楚辞》,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精彩纷呈,璀璨夺目。而一首首充满童真、童趣,反映古代儿童生活内容的诗歌,更是引起了笔者的兴趣。

一、以反映儿童生活的诗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读写

1.充满童趣的诗歌让学生兴趣盎然。在引导学生进行经典诗文诵读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些充满儿童生活气息、通俗易懂的诗词总是更受学生的亲睐,许多学生都喜欢选择这样的诗歌进行诵读。如:《村居》《小儿垂钓》《宿新市徐公店》等。这样的诗词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诗意,并引起自身的情感共鸣,诵读时自然容易做到声情并茂。

2.贴近儿童生活的诗歌有利于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相比一些送别诗、怀古诗,描写儿童生活的诗词更容易激起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学生从这些古代生活身上或多或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并能勾起他们探索的欲望,去探寻古代儿童的生活场景、生存状况,去比较古代与现代儿童生活的异同……总之,为学生打开了一扇广阔的想象之门。

二、以反映儿童生活的诗歌为素材,开展读写实践

在确定了以反映儿童生活为主体的诗歌为重点进行读写训练的目标后,我根据不同诗词的特点,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读写训练。

1.重现古代儿童生动的生活场景。《所见》《小儿垂钓》《村居》等诗词把古代儿童生活描写得活灵活现,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勾起了对自己童年生活趣事的回忆,激发了他们阅读的兴趣。同时,学生对于古代儿童的生活、学习情况十分好奇,总是有许多问不完的问题。因此,教师可以因势利导,让学生通过古诗了解古代儿童的生活场景,想象古代儿童的生活、学习、嬉戏的场景,并用自己的声音、表演、文字把他们重现。以《所见》为例,教师在学生充分诵读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去推测牧童的家庭情况,他为谁放牛?他有没有上学?学什么?他会唱些什么?并指导学生揣摩牧童的神态、

篇三:《吟咏童趣、花木的古诗》

描写童真童趣的诗词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小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池上》——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描写童趣的诗句?

《村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袁枚描写童趣的诗句?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舟过安仁》——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牧童》——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描写童趣的诗句?

《田园杂兴》——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小儿垂钓》——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

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

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吟咏花木的诗词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青松》——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节,待到雪化时

《感遇》——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花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柳》——罗隐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

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

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篇四:《描写童趣的诗歌》

村居 
高鼎(清)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
辛弃疾的<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描写童趣的诗歌。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
<所见>―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
儿童放学归来早,
忙借东风放纸鸢。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描写童趣的诗歌
------------------------------
<牧童>[宋]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推铁环

在一个旅游景点的民俗乐园
看到一种儿童游戏叫推铁环
别看它简陋得不太显眼
却胜似小孙子的跑车与飞船
小时候我心目中最好的玩具
就是这个箍木桶用的铁环
用铁丝挝成一柄推手
推着它绕着麦秸垛来回转圈
不求铁环玩具贵贱
只图推得不会掉链--
睹物忆旧的心情蓦然放飞
让我重新回到阔别已久的童年--

打陀螺

小时候
哥哥教我打陀螺
将鞭子高高扬起
瞄准目标狠狠抽打
让陀螺飞快地旋转
在我幼小的心灵里
旋转成一幅画、一朵花--
长大后
我变成了一只飞速旋转的陀螺
在漫长的职场上
多少个年年岁岁
多少个春秋冬夏
旋转成一种生活的旋律
旋转成一枝骄傲的奇葩-- 
--------------------------------
童趣 作者:几度漂零
山崖
山桃熟透
粉色的果皮
诱人

几个孩童
密谋
悄然掂着石块
崖顶
瞄准
投掷

灿烂的果实
瞬间
铺满一地
孩童兴高采烈
哼着小调
拾取

尽管不是山珍海味
可劳动的壮美
智慧的演绎
似乎
在我们五千年文明渲染的孩童眼里
弥漫
飘飞 
---------------------------------
童趣  作者:竹塘 
捡田豆
一粒豆子
两个人
我家和他家
门对门
小方田呀
一对人 
---------------------------------
童趣  作者:杨沐
一群小脚丫,在楼层影下
面临一次美丽的选择
犹豫不决的小女孩
被夹在中间
突然一根棒棒糖照亮了她的大眼睛
于是,矮个子男孩赢来了他的新娘
午后的阳光满载着幸福
走过了一次人生
天空缠着不散的云朵
在一个小女孩的眼睛里
是一件漂亮的花裙子,引来蝴蝶飞舞
不远处,捡垃圾的小男孩羡慕着
风吹来,露出她圆圆的小屁股
那刻,比[咯咯"还要清脆的声音
穿过树下穿过花裙子
不见了踪影
一条路通向足球场
院子里的鸟儿正在嬉戏
人行道上冲来一个时髦的小男孩
混进了他们的队伍
之后全都静了下来,远远的
我只听到他说
你们敢不带我玩,我爸爸是局长
黄昏,露出一张张献媚的脸
与一张张跌落的嘴
是小贩们的天堂
一筐筐熟透的荔枝诱着小女孩的脚步
爷爷说,上火
刚才还明媚的脸,顷刻被泪水唾沫
在一阵阵驴打滚的叫喊中
爷爷失去了与钱财无关的痛痒

篇五:《描写儿童的古诗》

1、<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2、<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描写儿童的古诗

3、<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4、<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采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瓈碎地声。

5、<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描写儿童的古诗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6、<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7、<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9、<观游鱼>

唐·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10、<与小女>

唐·韦庄

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11、<溪居即事>

唐·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12、<花影>

宋·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13、<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4、<桑茶坑道中>

宋·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15、<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6、<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7、<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8、<牧童>

宋·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321454.html